安徽美丽乡村范文

2024-01-31

安徽美丽乡村范文第1篇

按照“大学习、大调研、大改进”暨“做实在人、当实心砖”活动要求,围绕“乡村振兴战略”这个主题,结合美丽乡村建设,3月30日,我带领局宣传教育科工作人员到罗屯镇进行了专题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梳理如下。

一、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重大意义的认识

党的十九大报告把乡村振兴战略列为党和国家未来发展的“七大战略”之一,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立足中国历史视角“务农重本、国之大纲”的清醒认识,基于一个拥有13多亿人口的泱泱大国把“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的理性判断,更体现了我们党带领全国人民实现“共同富裕”的义不容辞的初心不忘。农村稳则天下安,农业兴则基础牢,农民富则国家盛。实施乡村振兴,对于解决“三农”问题意义重大。

一是端稳自己饭碗的需要。民以食为天,能不能吃饱饭、吃好饭始终是关系社会稳定的最根本的问题。细数中国历史上每一次重大变革,无不因为生存危机所致。解决好13多亿多人口的吃饭问题,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和主要农产品供给,始终是农业农村发展的首要任务。面对世界“谁来养活中国”的悲观论调,1984年中国的粮食产量就突破了8000亿斤,向世界宣布中国基本解决了温饱问题。这充分说明:粮食问题是民生问题、经济问题,也是政治问题,只有立足粮食基本自给,一个国家才能掌握粮食安全主动权,进而掌控经济社会发展大局。

二是补齐现代化短板的需要。在全面建成小康进程中,在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和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过程中,农业现代化这条短腿和农村现代化这个短板还没有补齐。农村绝不能成为荒芜的农村、留守的农村,农民决不能成为现代化的旁观者、失落者。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既是补短板、强弱项的迫切需要,也是由农业现代化向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战略扩展。唯有如此,我们才算是真正全面建成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三是实现共同富裕的需要。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必须在“共同”上做足文章,切实缩小区域、城乡和行业收入差距。当前,农村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然较为突出。我们的基本国情决定了现代化的发展不可能消灭农村,也不可能把所有的农民都搬到城里去,农民总体上应当就地城镇化。我们的目标应是,虽有城乡之别,而少城乡之差。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通过大力发展农村经济,不断缩小城乡差别,把公共资源导入农村,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让农民也能过上现代文明生活,一起共享发展成果,实现城市乡村共生共荣,这才是切合实际地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之道。

二、美丽乡村是衡量乡村是否实现全面振兴的重要标准

今年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提出了“到2050年,乡村全面振兴,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全面实现”的奋斗目标,农村美不美成为衡量乡村是否实现全面振兴的重要标准。为答好乡村振兴战略这张“试卷”,我们对罗屯镇乡村进行了全面的分析和调研,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镇美丽乡村建设风生水起

为响应国家政策,适时提出美丽乡村提档升级行动。罗屯镇结合美丽乡村建设,首先,通过开展村容靓化、阵地构筑、典型选塑、片区带动四项活动,不断提升农村文明指数和群众幸福感,极大地改善了群众们的生活品质。同时,在保持美丽乡村建设成果的同时,该镇积极申请上级支持,大力开展“五化四美”乡村建设,重点打造了省级美丽乡村刘庄村,市级美丽乡村罗屯村、屈庄村、吴庄村,实施以广场、供电、排水、坑塘升级、污水处理、垃圾收集、村庄标识等为主要内容的基础设施配套工程。另外还继续推进全镇域环境的综合提升,对镇域内坑塘及村周围闲散地进行节点治理和绿化,通过疏通水系、清淤扩容、洗坡治理、栽种绿化树木等措施,对村内的废旧坑塘进行综合治理,恢复农村坑塘美化环境、调节水源、防涝抗旱、发展经济等方面的作用。同时,改造村内闲散地,清理多年积存的垃圾,种植花草苗木,硬化道路,将之改造成为园林绿地,为村民提供了集休息、观赏于一体的休闲场所。截至目前,该镇34个行政村有21个达到生态文明村标准、13个村达到美丽乡村标准。

(二)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一是乡村规划缺失、房屋设计凌乱。第一,房屋的建筑形式缺少规范,房屋的高矮大小不一,外立面设计得五花八门,外墙砖及屋顶的颜色不统一,房屋外观要么极其简单,要么千奇百怪,导致“只见新房不见村”。第二,房屋建设没有与本村的历史、文化、习俗、传统相结合,照搬城市住宅建设模式,导致乡村不像乡村,失去了原有的乡土特色。第三,房屋建设与村庄公共设施的建设没有形成有机的衔接、和谐的统一,生活空间、生产空间、生态空间杂乱无章,无法满足当代农民现代化生产、生活的实际需要。

二是宣传力度需要加强。罗屯镇的美丽乡村建设,特别是隋海村、刘庄村,除了田园之美、乡村风情,还精心打造了隋海惨案纪念馆、民俗博物馆和党史教育馆、农家乐、文化产品体验店等,周边村庄知晓多、参观多,镇内、县内人士尤其是县外人士知晓少,影响力、辐射面都需加强。

三是推动产业兴旺的步伐还需加快。乡村振兴、产业兴旺是重点,做大做强特色产业,是促进农民稳定增收、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中之重、长远之策。作为罗屯镇,有万亩莲藕基地,有国家级民主法治示范村,有隋海惨案纪念馆、民俗博物馆和党史教育馆、农家乐、文化产品体验店等,要紧紧围绕上述优势,发展乡村旅游等产业。

三、对**镇美丽乡村进一步提档升级的建议

下一步在建设过程中,要突出“三生三美三宜”即生产美、生态美、生活美,宜业、宜居、宜游。

(一)乡村规划管理要做到“五个一套”。要实现乡村振兴,实现农村的现代化,使乡村成为美丽宜居的乡村,使农民过上美好现代的生活,就必须先解决乡村规划问题。一套法规制度。结合罗屯镇本地实际,制定本地乡村规划建设的指导意见、管控办法、规划导则,明确建设项目的占地规模、建设规模、建设标准、外观风貌、建设时序、奖惩措施等。一套规划设计。规划与设计应符合当地自然条件、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产业特点、历史文化传统等,房屋建设要与公共设施、基础设施实现有机衔接,正确处理好生态空间、生产空间和生活空间的关系,实现产业经济、社会文化、空间环境“三位一体”可持续发展。一套审批程序。要避免不报就建、先建后报、报这建那、报小建大、不按规划与设计导则建房等问题,就必须建立健全房屋建设、道路建设、公共设施建设的规划审批、开工建设的审批程序。一套议事机构。根据目前乡村治理的实际,成立规划小组、设计小组、施工监理小组、监督检查小组等专门小组,制定议事规则和奖惩办法,定期召开会议,研究处理有关事项。一套保障体系。政府每年要安排一定的财政资金,作为乡村规范建设的专项资金。建立责任追究机制,细化乡村违法建设的处罚措施,同时也要建立人才保障机制。

(二)进一步加快产业振兴步伐。指在美丽乡村建设过程中,我们首先融入自然之美,彰显一村一景、一村一品乡土色彩,围绕“生产美”,借助小农水和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项目,改善群众田间作业条件。同时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推进农业产业化。围绕“生态美”,利用一些环保治理项目,对废弃坑塘进行生态治理。对村口、路边及房前屋后空闲地进行绿化美化,不断优化百姓的居住环境。围绕“生活美”,通过开展清洁庭院创建、农村卫生厕所改造、好媳妇好婆婆评选、五好家庭户等评选活动,积极引导群众参与美好家园的创建活动。下一步,要坚持“文化为魂”、“一村一韵”,注重孝贤文化、传统文化、红色文化、农耕文化的挖掘与保护,精心打造旅游品牌,推出“春季赏花踏青、夏季赏荷采莲、秋季采摘百果、冬季观雪看民俗”的四季旅游线路,让游客在亲近自然中享受田园之美。

(三)进一步加大对外宣传力度。好酒也怕巷子深。在做好电视、报纸等传统媒体宣传的同时,充分发挥微信公众号、微博等新媒体优势,全方位、多角度宣传罗屯镇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好思路好做法,宣传罗屯镇“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的“世外桃源”美景,宣传木版年画、太空莲等旅游产品,吸引城里人远离喧嚣、享受田园之乐,吸引更多游客来罗屯旅游观光。(从罗屯调研回来后,我们专门为罗屯制作了微信“不负如来不负卿,罗屯十里油菜花等你来”,从油菜花入手,对罗屯美丽乡村进行了广泛宣传,收到了良好效果)。

(篇二)

中共**县委、县人民政府:

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建设美丽宜居乡村,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一项重要任务,事关广大农民根本福祉,事关农村社会文明和谐。当前,我县农村人居环境状况很不平衡,脏乱差问题在一些地区还比较突出,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要求和农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还有较大差距,仍然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短板。按照县委批转的《政协**县委员会**年工作要点》的安排,**年5月至6月,县政协提案委组织部分市县政协委员及相关职能部门,在副主席赵湘骥、原副主席李卫平的带领下,采取听汇报、看现场、召开座谈会、外出学习考察等方式,对我县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我县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开展情况

近年来,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农业农村工作,倾注大量工作精力和资金,持续增进民生福祉,以创建美丽宜居乡村为目标,全力推进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工作,强化领导,精心组织,突出重点,“三大”行动成效明显,“脏乱差”现象有所改观,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一)加强领导,环境整治全面铺开。一是组班子。成立了由县委书记任顾问,县长任组长,分管副县长为副组长,县直各部门、各乡镇负责人为成员的农村环境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建立了县级领导和部门联系乡镇制度,制定了实施方案,落实了人员经费,构筑了县、乡、村(社区)三级环境卫生管理网络。二是定目标。制定了《**县农村环境建设工作方案》、《**县农村“厕所革命”三年行动计划》和《三大行动工作方案》,明确了我县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及农村“厕所革命”目标任务,落实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责任。三是造氛围。结合“四创”工作,县乡村分别召开环境整治工作和三大工作宣传动员会和推进会,印发环境整治工作宣传手册,教育干部群众进一步增强文明意识和环保意识,激发广大干群参与环境整治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夯实基础,整治工作初见成效。一是全面实施农村环境整治工程。全县以乡镇政府所在地、城乡结合部、“两库一河一江”源头沿岸、主要交通干线、主要景区景点、重点扶贫村等为重点,两年来共启动实施农村环境综合整治财政奖补项目150个,实际开工建设项目131个,落实财政奖补资金1860余万元,累计完成228个行政村436个自然村的环境整治,项目涵盖农村饮用水源保护、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农村生活垃圾及畜禽粪便污染治理等方面,通过一系列环境整治工程的实施,农村人居环境大为改观。二是抓投入,农村环境设施逐步完善。近年来,县财政投入农村生活垃圾专项治理及“厕所革命”资金5000余万元,“两库一河”饮用水源保护区垃圾治理资金1200余万元,新建乡镇垃圾中转站9个,添置垃圾清运车39台,封闭式垃圾箱655个、移动大容量垃圾桶2000余个,建垃圾池3600余座,新建和维修垃圾转运场20余个,年清运垃圾13万余吨,聘请乡村保洁人员5000余名。规划建设农村“厕所革命”示范点35个,拆除废旧杂房、旱厕4万余栋,新建村级卫生公厕103座,改建户用厕所1603户。加大农村集中供水改造力度,全县完成集中供水行政村323个、分散供水行政村118个,为农村改厕提供了前提条件。三是加大美丽乡村创建,打造城乡统筹典范。按照“政府引导、村民主体、财政奖补、示范带动”的方式,近年来,共创建省级美丽乡村4个、省级卫生村6个、市级美丽乡村25个,市级卫生村24个,突出村庄环境整治,乡村面貌焕然一新。四是落实河库保洁责任,保护水源环境安全。全面推行河长制管理,开展巡河专项行动,及时清理河道两岸垃圾,加强入河排污口的监管,开展饮用水源地周边环境综合治理,河道水质得到有效改善。五是加强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围绕“一控两减三基本”治理目标,狠抓农作物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科学指导农民用肥,有效减少因化肥造成的面源污染。推进省级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工程示范村建设,农业生态不断发展。加大畜禽养殖污染治理力度,累计投入财政资金4000万元,完成粪污治理设施配套建设规模养殖场196家。

(三)严格考核,整治责任不断增强。制定了**县环境整治工作实施方案和考核办法,为工作开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政策支持。县环境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依据综合整治考核办法,采取日常督查与暗访相结合的办法,对整治活动进行经常性的检查,并将各乡镇进展情况及时通报,并实行奖罚,有力促进了各项整治任务的落实。

二、当前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存在的问题

1、农村人居环境“脏乱差”现象依然突出。一是受不良习惯和落后观念影响,很多村民随地乱丢垃圾习以为常,建筑垃圾随意遗弃。路边、沟渠、河岸及屋前屋后成了垃圾场,塑料袋、纸屑、果壳等垃圾四处散落,村民盖房产生的废弃材料在房前屋后长期乱堆乱放,形成“垃圾围村”现象。二是住宅与畜禽圈舍混杂,动物粪便和冲洗圈舍的污水随意排入露天沟渠,农户生活污水未经处理随意排放的问题仍然相当普遍。三是农业面源污染严重。据调查监测,我县化肥使用在水稻上超标了0.3倍,在烟草上超标了1.4倍,每年农药用量达500吨以上,农药、化肥使用过量,对土壤、水源、空气及农副产品产生污染,造成水体富营养化等问题。我县重金属重度污染耕地面积达10.63万亩,其中无法修复的耕地有7.43万亩。农村生产环境的恶化,直接影响着农村人居环境的质量。

2、垃圾收转运体系建设严重滞后。一是配套设施严重不足。垃圾箱、垃圾池、垃圾转运车辆少,满足不了现实需求,形成面上垃圾长时间堆放不能及时清运。二是垃圾终端无害化处理难解决。由于垃圾终端处理规划布局滞后,引进垃圾焚烧发电项目及再建一座垃圾填埋场的可能性已不大,而我县城市生活垃圾填埋场已属超负荷运行,如县域内所有生活垃圾全部转运到场处理,预计到2020年将全部填满所剩库容,城乡垃圾面临就地还是外运处理的两难局面。

3、废旧杂房、旱厕拆除难度很大。据调查摸底统计,目前,全县共有危旧废弃不用杂房、旱厕、违建房7.8万余栋(间),面积180余万平方米,其中残垣断壁7126处,面积32万平方米,废旧不用杂房、旱厕、猪牛舍4.6万余间,面积65万平方米。大量危旧废弃不用的杂房、旱厕、残垣断壁的存在,严重影响了村容村貌和村民生活质量的改善,特别是有的村庄旱厕林立,露天敞开,臭气熏天,加上村民拆旧意识不强,等待观望,旱厕拆除难以到位,严重制约农村“厕所革命”的开展。

4、资金投入保障难以到位。随着整治工作的深入,资金需求量不断增加,现有县财政按常驻人口10元/人/年的预算投入与实际所需资金差额较大,导致环卫硬件设施不全,保洁员报酬难以兑现。目前,中、省层面专项资金投入有限,市、县两级财政投入不足,涉农资金整合难度较大,多渠道投入机制尚未建立,改善农村人居环境资金投入缺口很大。

5、舆论引导和长效管理机制不健全。一是缺乏接地气的宣传媒介,对农民群众的环保需求缺乏有针对性的宣传,没有考虑到农民的接受能力和生活习惯,不够深入人心,起不到共鸣作用。二是农民主体作用发挥不够,参与程度不高,环境整治工作存在上边热、下边凉的现象,认为环境整治是政府的事,只当旁观者,不当参与者,既不主动作为,也不支持配合,等靠要思想严重。三是农村人居环境长效管理机制尚未形成,主体不清、责任不明、问责力度不大。我县在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方面在全市排位一直不理想,虽年度多次开展督查巡查、考核排位,但考核结果的运用多以经济处罚为主,很少问责干部,导致一些地方领导重视不够,推进不力,效果不佳。要强力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就要象抓森林防火一样,既要从经济上进行处罚,更要问责执行不力的干部。

三、我县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建议

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实施三年来,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但随着整治工作的深入推进,摆在我们面前的难题会越来越多,这就要求我们必须保持工作定力,守正笃实,久久为功。

(一)规划引领,示范带动。一是科学规划,因村施策。坚持“无规划不建设、无设计不施工”的理念,发挥规划的先导性作用和基础性地位,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全面开展县域村庄布局规划、村庄整治规划,并做好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衔接,鼓励推行多规合一。要在学习先行地区先进经验基础上,深入群众,充分吸取环境整治的意见和建议,制定适合本地乡村环境整治的工作方案,明确优先建设的重点村和中心村,确定整治重点和时序。要根据各地民俗、经济水平和农民期盼,科学确定各地区整治目标任务,既尽力而为又量力而行,集中力量解决突出问题。二是示范带动,精准发力。农村环境整治工作是一项长期的工作任务,特别是在起步阶段不可能面面俱到,要通过以点带面,先行先试、示范带动,促进农村环境整治工作的整体提升。按照“典型引路、示范带动,突出重点、全面推进”的工作思路,以美丽乡村建设为平台,以农村综合环境整治为重点,实施青山绿水建设工程,突出抓好西河美丽乡村示范带和流峰特色小镇建设,集中打造一批符合国家、省级、市级标准的生态村、生态镇,辐射带动全县各村开展整治工作。深入挖掘农村生活内涵和文化传承,加大传统村落和历史文化名村保护力度。注重乡土味道,保护乡情美景,让村民“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

(二)政府主导,村民主体。一是加强统筹协调。各地区、各部门要充分认识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的重要意义,切实加强对有关工作的组织领导。要强化县级党委和政府主体责任,明确牵头责任部门,统筹安排年度工作任务,为工作持续开展提供组织和政策保障。要加强对各地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工作的指导,建立部门联动、分工明确的协调推进机制,整合资源,共享信息,形成工作合力。各职能部门要经常开展监督检查,及时掌握各地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有关情况,确保农村突出环境问题得到及时发现和解决。进一步加大舆论宣传力度,利用村民喜闻乐见、通俗易懂的方式,及时报道工作动态,宣传报道好典型、好经验、激励先进,曝光问题、鞭策后进,真正把各方面的积极性调动起来,形成人人关注农村环境的浓厚氛围。二是充分发挥村民在村庄整治中的主体作用。要动员广大群众主动参与,变“要我干”为“我要干”。通过召开村民大会、加强村组干部学习培训、组织到外地考察等形式,使农村环境整治政策家喻户晓,让村民亲身感受村庄整治的变化和好处,激发广大村民内生动力。充分发挥村民理事会和党员干部带头作用,在主动搞好自家环境整治工作的同时,组织村民投工投劳。如湄潭县偏岩塘村探索垃圾分类积分制,可在小超市等兑换日用品,将垃圾分类和农民日常生活紧密结合,吸引农民积极参与,很有借鉴意义。

(三)突出重点,扎实推进。一是深入开展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做好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垃圾减量是首要。传统的“村收集、镇转运、县处理”的集中处理方式,虽然直接成本最低,但是运输成本、生态成本、用地成本、资源利用成本全部加起来的代价很大。对大部分农村来说,只有从源头减量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这次调研组远赴贵州湄潭、麻江两县学习考察,他们的经验告诉我们,做好农村垃圾分类,得立足农村实情,多想接地气的好招。城乡生产生活环境和垃圾成分不同,比如瓜果皮、剩饭菜等易腐垃圾,城市很头痛,而农村恰恰可沤肥再次还田。有的地方将农村垃圾分为“可腐”和“不可腐”,最大程度方便村民理解,再通过保洁员的二次分类,少部分来自城市的垃圾如塑料、玻璃、金属制品、电池等可运回城市回收处理。这样一方面减少垃圾总量,另一方面也将极大地降低转运成本。其次建立垃圾收转运体系是关键。按照“五有”标准(有齐全的设施设备、有成熟的治理技术、有稳定的保洁队伍、有长效的资金保障、有完善的监管制度),不断完善农村垃圾收转运体系建设,切实满足保洁和垃圾收集、转运需要,统筹考虑村庄分布、经济条件等因素,建立符合农村实际的收集、转运和处理模式,确保2020年前全县所有自然村农村生活垃圾清扫清运集中处理全覆盖,并逐步取缔二次污染严重的简易填埋场。第三解决垃圾出口是根本。进入新时代,生态环境要求越来越高。面对垃圾山上不能填、河边不能倒、村庄不能堆、路边不能放的局面,我县农村生活垃圾将无处可藏。解决垃圾终端无害化处理已成当务之急。全县各相关部门要按照省市统一要求,加强汇报衔接,科学选定垃圾终端无害化处理方式,早日促成项目落地,确保全县城乡生活垃圾终端无害化处理实现全覆盖。

二是梯次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建议有条件的建制镇和规模较大、基础较好、有一定经济实力的村庄要建立集中污水处理设施;

城市周边村镇的污水可纳入城市污水收集管网统一处理;

居住比较分散的村,应建设户用污水处理设施。我县农村住房分布较散,特别是一些山区,住户之间距离很远,用集中式污水处理很不经济。建议结合农村生产生活的方式,采取分散式、低成本、易管理的方式处理,解决好农村污水转化利用和处理问题。自己的污水处理设施建在自家院子里,村民会更加爱护,维护费也大大降低。大力实施以“三清除”(清除垃圾、清除淤泥、清除杂草)、“三拦截”(通过种植湿生树种,搭配种植水生植物,设置缓流设施,有效拦截氮磷养分、拦截漂浮物、拦截径流水土)为核心内容的生态化改造技术,与村庄内的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形成一体化的农村面源氮磷生态拦截集成系统,达到恢复生态、净化水质、美化环境的目标。

三是示范推动农村“厕所革命”。小厕所,大民生。厕所问题不仅关系农村环境的改善,也关系到社会文明进步。要坚持以户改厕为主,建公厕为辅的原则,按照重点区域优先改、整合资源集中改、农村旱厕整村改的要求,尽快编制《**县农村卫生厕所建设专项规划》,明确改厕方式、流程、质量标准等,统筹推进农村厕所革命。大力推进传统旱厕改造,全面完成重点区域农村废弃不用旱厕拆除工作。加大农村改水力度,为农村“厕所革命”创造条件,解决村民想改不能改的问题。不断增加有效投入和专项资金补贴,严格考核奖补,提高广大村民改厕积极性,解决村民愿改不急该的问题。因地制宜示范建设无害化公厕,搞好农村公厕的建设和管理,方便群众和过路行人。加强改厕与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的有效衔接,将厕所粪污、畜禽养殖废弃物一并处理并资源化利用。

四是积极开展农业面源污染防治。科学制定畜牧业发展规划,依法划定畜禽养殖禁养区,推进规模化畜禽养殖区和居民生活区的科学分离,引导养殖业规模化发展。加快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整县推进项目实施,因地制宜发展规模化沼气和户用沼气,有效解决畜禽养殖污染。推进农村清洁生产,全面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合理处置农药包装物、农膜等废弃物,降低农药使用量,推进农作物秸秆肥料化、饲料化、燃料化等综合利用,大力推广绿色有机无公害种植养殖技术,全面改善农业生产环境。

(四)整合资源,加大投入。在当前经济增长压力加大,财政增加困难的情况下,确保政府资金投入力度非常重要。应继续以政府主导、集体补充、村民参与、社会支持的投入机制,保证整治工作的资金需求。积极争取省级财政专项资金,整合各类涉农资金和涉农环保资金,统筹安排、形成合力。科学合理运用财政补助资金,加强项目管理和资金使用的监督,创新补助方式,提高资金的导向作用和激励作用。进一步规范用活村级公益事业“一事一议”财政奖补政策,调动广大群众筹资筹劳,通过“以奖促治”、“以奖代补”等措施,运用市场机制吸引社会资金参与农村环境综合整治。

(五)健全机制,压实责任。一是健全责任追究机制。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涉及方方面面,要充分调动社区和村组的工作积极性,健全县、镇、村、组四级责任体系,形成人人有任务、个个有压力的工作格局。按照履职必尽责的要求,严格落实主体责任,对工作不力、效果不佳的部门、乡镇(街道),既要给予一定的经济处罚,又要追究主要负责人和分管领导的责任,年度考核不得评先评优。建立全面的考核评价监督制度,将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工作纳入年终绩效考核的重要内容。采取月督查、季排名、半年一小结、年度一总评的方式,进行全面的考核评价,考核结果与干部使用、整治资金拨付挂钩,以考核为抓手推动环境改善。二是完善长效管护机制。坚持建管结合,逐步建立有制度、有标准、有队伍、有经费、有督查的农村人居环境管护长效机制,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常态化开展。要制定村规民约,落实农民主体责任,约束不卫生、不文明、不健康行为,提高农民的环境卫生意识和公共道德意识。积极探索建立农户付费、村集体补贴、财政补助相结合的管护经费保障制度,完善卫生长效保洁制度和垃圾清运监督制度,明确保洁人员职责,严格考核奖惩,确保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成果持续发挥作用。

(篇三)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的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部署和要求,助推我市美丽乡村建设,根据市政协常委会《**年工作要点》工作安排,5月中旬至6月下旬,市政协成立以彭薏菁主席为组长的调研组,围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建设美丽乡村”主题开展调查研究。市政协副主席林达克以及市政协办公室、经济委、侨务港澳台委的部分领导同志和市委党校、市老干局、市工商联等部门的政协委员参加了调研活动。

调研组成员深入市委农办、农业局等单位开展调查研究,听取各单位情况汇报,召开有关单位座谈会,实地察看**大安、南塘等镇的农业农村生产建设情况,赴梅州平远县、兴宁市等地学习美丽乡村建设先进经验。初步了解到我市美丽乡村建设总体情况,提出了加快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的意见建议。现将有关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美丽乡村建设成效

**现有23个镇(场、区),343个村委(社区),1133个自然村,总人口180多万人,其中农业人口134万人。近年来,市委、市政府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高度重视,持续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精神,全面准确把握“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以增加贫困人口收入、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建设美丽宜居乡村为目标,聚焦农村村道硬底化建设、生活垃圾处理、生活污水治理、集中供排水和村容村貌提升等重点领域,实施农村人居生态环境综合整治,村庄“脏、乱、差”现象得到有效遏制;

全力推进贫困村创建社会主义新农村示范村,美丽乡村建设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二年来,有520个自然村完成村巷道硬底化,873个自然村实现村村通自来水,1047个自然村建立卫生保洁队伍,八万镇吉水村、南塘镇后西村、河西镇汾河村等30多个贫困村启动了雨污分流和污水处理工程,同时,各镇、村开展了拆旧补绿、清旧建绿行动,充分利用村内拆旧空地绿化美化,全市环境卫生明显好转,农村人居环境进一步优化,被列为“广东省县级文明城市提名城市”;

建立了79个长效农村特色产业示范基地,其中,创建了水稻高产示范片4个4万亩,甘薯绿色、高产示范片10个1千亩,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年农民人均收入11966元,贫困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8600元,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打下了坚实基础。

二、乡村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调研发现,我市在推进美丽乡村过程中,还面临许多问题和困难,主要有:

(一)美丽乡村建设的主体发生了偏离。当前,市、镇领导全力推进美丽乡村建设,而农民群众对乡村振兴战略中提出的“生态宜居”乡村建设的理解不够全面,许多群众简单地认为是搞好卫生、修条好路而已,村民自觉参与美丽乡村建设的积极性未能调动起来,美丽宜居乡村建设“四不补”等制度落实阻力大。农民群众主体作用未能充分发挥,市、镇政府及职能部门反而成了美丽乡村建设的主体,合力不强,未能掀起轰轰烈烈地新农村建设热潮。

(二)美丽乡村建设的内容缺乏系统性。美丽乡村建设是生活、生态、生产、文化等“多位一体”的系统工程,但当前我市在推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过程中,道路等生活领域的硬件设施建设得到了高度关注,而对生产、生态、文化等领域建设的关注度尚显不足。

(三)乡村建设的设计规划滞后。建设美丽乡村,必然要开展改造旧农村,并引入公共设施、村庄道路和民生等项目的建设,但由于缺欠顶层设计规划,村庄整体创建水平不高,无法达到布局美等目标,而且建设模式也单一化。如对于农村旧房改造,多采用“穿衣戴帽”的方式,过度关注外观,而忽视了民居的多样性;

在推进项目落实时,多数会遇到选址用地不符合我市现执行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20年),有的占用耕地,尤其是新增建农村道路时,甚至要占用到基本农田,严重制约了建设项目的用地报批和建设。同时,还存在对66个省定贫困村的建设规划抓得紧,面上村的规划重视不够等现象。

(四)乡村基础设施建设滞后。**是欠发达地区,财政收入少,长期以来,农村基础建设投入相对少,农村道路、供排水、教育、卫生、文化等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全市大部分村庄没有生活污水处理设施,村民生活废水直接排放到附近的沟渠、河道、池塘等水体中,极易破坏水体的生态环境,危害人居生存环境;

村庄绿化、道路亮化、村级文化活动场地和教育配套建设等与乡村振兴要求相比有很大差距,美丽乡村建设压力大。

(五)乡土文化氛围薄弱。**民间文化艺术底蕴丰厚,但乡村文化的挖掘打造存在不少薄弱环节,乡村文化元素挖掘不够深入,平台建设较慢,建设氛围不够浓厚,最明显的特征就是很多村庄的历史文化挖掘多流于书面形式,“乡风民俗”存在于材料和文件之中,许多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品牌还没有真正打造出来。

(六)美丽乡村建设缺欠生态产业支撑。**大部分乡镇没有“一镇一业、一村一品”格局,更没有形成区域发展、规模发展的主导产业,村集体经济薄弱,无力打造美丽乡村,部分村连持续维护环境保洁、绿化养护的经济保障都成问题。目前,一些乡村整治后又出现卫生问题反弹,一些拆除破危房的空地没有及时补绿复绿。

三、建设美丽乡村的意见建议

调研组认为,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的乡村振兴战略20字方针,即“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对美丽乡村建设提出了更高要求,不仅要村容整洁,而且要生态宜居,不仅要外在美,还要与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相统一,是生活、生态、生产、文化等“多位一体”的系统工程。结合**实际,调研组建议:当前,应该在继续突出扶贫攻坚的同时,更加注重乡村建设规划、环境整治、产业发展和文化传承,按照科学规划布局美、村容整洁环境美、创业增收生活美、乡风文明身心美的目标,全面建设宜居、宜业、宜游的美丽乡村。

(一)注重个性特色,做好乡村建设规划。要坚持规划先行,分步实施原则,与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相衔接,积极开展村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实施按规划改造旧农村,科学规划农村宅基地,以规划上项目,以规划布局产业,以规划提升文化内涵,将新农村建设各个项目划入建设用地规划区,确保各个项目用地报批工作和建设顺利进行。在制定规划时,要充分发挥各自然村村民理事会的作用,民主协商列出本自然村的建设项目,纳入村级总体规划。省定贫困村和面上的村均规划好。

(二)加大宣传,激发农民群众自觉参与建设美丽乡村的主体作用。充分利用多种宣传媒介,加大思想教育疏导力度,积极引导农民群众正确认识美丽乡村建设与自己切身利益的关系,让美丽乡村建设家喻户晓、深入人心,激发农民建设美好家园的内生动力,使实施乡村振兴成为广大农民的自觉行动。同时,建议由各镇(场、区)政府组织村民代表到美丽乡村建设成效好的市内外村庄学习参观,让他们身同感受,带头行动,营造全民参与的浓烈氛围。

(三)补齐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打造生态宜居乡村。要充分发挥村民理事会的作用,探索建设“财政补助一部分、社会资助一部分、村集体和村民自筹一部分”的筹资机制,加大投入,加强硬件建设,补齐垃圾收运、污水处置设施,梳理电力、通信等各种线路杆线,完善路灯设施,确保村庄亮化;

加强饮水安全巩固,卫生改厕建设,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合理规划新建设或改造集贸市场,因地制宜改造或修建综合性文化设施和居民健身场所,强化村庄道路修缮、主要节点绿化,努力打造宜居乡村。

(四)注重文化传承,引领乡村乡风文明。乡村文化是美丽乡村的“灵魂”,要把文化建设充实到美丽乡村建设之中,深层次挖掘村庄的历史文化资源,充分利用旧建筑、古民居、老祠堂等,梳理全市历史名人、名胜古迹、红色革命场所分布情况,搞好历史文化的保护与开发,发扬光大,把历史文化底蕴深厚的传统村落培育成传统文明和现代文明有机结合的特色文化村,优化美化村庄人居环境;

要制定乡风文明建设的具体指导意见,充分利用好村里现有的文化阵地,引导广大农民传承创新优秀传统文化和乡土文化,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振农民精气神,凝聚正能量,为美丽乡村建设注入新的活力。

(五)培育发展乡村产业,支撑美丽乡村建设。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物质基础。根据**实际,我们认为,当前重点要做好农村承包地确权登记基础性工作和落实产业振兴措施。做好土地确权工作,在坚持农村土地集体所有的前提下,促使承包权和经营权分离,形成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三权分置,然后通过探索“土地入股+规模种植”等模式,推动我市农业规模化、集约化发展,做强做大农业品牌,不断增强集体经济发展活力与实力。要用工业化、绿色、可持续的理念发展**农业产业,鼓励支持现有农业龙头企业发展,努力引进果树(荔枝、龙眼)、海产(鱿鱼)等农产品精加工企业,畅通农户产、销渠道,激励农民发展农业产业;

要依托资源交通优势,发展休闲观光体验等农旅融合新业态,推进法留山、定光寺、金厢滩、玄武山、麒麟山等旅游景点与新农村建设结合起来,催生休闲观光农业产业,多途径发展壮大集体经济,支撑美丽乡村建设。

安徽美丽乡村范文第2篇

(一) 政府干预失衡, 脱离实际需要

在政府的有效推行下, 才使得乡村建设更加完善。对于美丽乡村建设来说, 政府的干预是正常的, 但是若政府干预过度或者盲目干预, 则会脱离现实的需求, 并且造成美丽乡村的建设无法落实。在建设的环节中, 很多地方只是单纯的政府决策, 通过以往的组织形式去实施, 人民的积极性低下, 有些地区为了适应政府的要求, 曲意迎合, 造成部分项目实施品质低下, 形成非常恶劣的资金浪费行为, 有些为了及时交工, 强拆乱拆, 形成非常严峻的社会问题, 甚至不惜强拆掉古老的文化遗产房屋, 造成很大的资产流失。

(二) 面子工程问题突出

在研究调查中发现, 建设美丽乡村的面子工程问题十分严重, 建设的人员主要是侧重对环境的治理、道路的治理、绿化问题等等, 对表面能够看到的现象进行整治, 但对于一些看不见的现象置之不理。在生产生活上, 在生活垃圾归置的调查中发现, 在村子里, 大部分设置了垃圾场等场所, 但是出于农民对环境保护的观念不强、宣传力度过低等问题, 使得垃圾随意放置、随意烧毁的事件层出不穷。

(三) 淡化规划指引, 随意模仿建设

建设美丽乡村是一件长效性且比较庞杂的工作, 因此, 应当实施合理的规划手段, 则可以形成良好的发展态势。现在, 很多地区在进行美丽乡村建设时, 不重视规划的重要意义, 从而引起重复建设的问题频发。建设基本上是一种自主的行为, 有很强的随意性, 无法充分了解村子的总体格局、网络设置、公共基础服务等等, 从而造成村子在建造过程中质量低下、基本配置不完整、整体氛围较差等事件的出现。在实行新农村建设以后, 国家对于农村的建设主要是通过利用其他地方的状况进行效仿, 复制在建设过程中的所有环节, 极易造成千篇一律的现象。还有一些农村, 运用城市的发展理念转化成农村的发展模式, 以城市的角度去实现乡村的建设, 积极推行拆村建房、强化基础设施等工作, 引起农村的环境遭受极大地损失, 失去了农村本该有的特色, 农村的文化遗产没有得到长效的保护。另一方面, 在部分的农村规划中, 没有严格的指导和相应的长效机制, 因此导致计划期限过短, 缺乏指导性;部分计划淡化了农村人口迁移及劳动力构建出现的变化的问题, 没有切合农村的具体情况, 不尊重群众意见, 对于文化的关注程度偏低, 从而引起一些项目缺乏实际效益;部分计划存在和上级指示脱节的现象, 各个实施部门之间未能有效的合作交流, 引起实施效果不明显和重复建设的行为发生。

二、实施美丽乡村建设的策略

(一) 明确主要矛盾, 进行发展

在实施美丽乡村建设的过程中, 应当注重实施主体对于建设乡村的指导性建议及矛盾分析。找出原因, 提出对策, 在实施的进程中, 应有专业的组织队伍, 详细研究、认真分析, 从而确保在一定时期内乡村建设的特点、矛盾, 全面研究造成这种矛盾的各项原因, 并以此作为基本的对象, 检查疏漏、找到关键点、逐步推进、科学合理的实施发展目标及策略, 进而推进农村建设的改革方针。

(二) 实施顶层设计, 完善规划

农村建设所涵盖的范围有农村人群的居住环境、生活习性、生活状态等等, 因此, 要防止出现重复建设、资源浪费, 应当注重人的主体地位, 进行科学合理的计划, 保证策略手段的全面实施, 持之以恒, 确保各个计划与实施策略之间紧密联系, 真正做到依计划行事。在实施项目的进展中, 应当充关注人民群众的想法, 增强人民群众的建设积极性和自主意识, 实施专门的组织, 按照法律制度行事, 提高创新意识, 强化实施目标性、针对性, 使得各个部门之间有效合作。

(三) 加强要素支持, 合理统筹

全面改进美丽乡村建设, 应当逐步推进人才、资金的要素支持。在完善财力方面, 应当积极筹集农业资金, 使得各项资金有效落实, 并且吸收企业的投资、招标等环节, 进一步加强社会资金的集中, 实施集体经济、劳务体系等多种手段, 加强农村的资金收入, 实施多样性的资金取得途径, 进而加入农村的改革发展中。在人力因素方面, 应切合农村的人力资源构架和发展状况, 进行有针对性、具体性、合理性的人才培养措施, 全面形成一种通过创业精英、领导精英带动人民群众的方式, 形成高水平、高层次的人才组织。给美丽乡村的建设提供专业的人力支持。

(四) 加强推进制度, 保障机制的长效性

强化和发展美丽乡村建设的领导制度, 应通过各个相关单位的关键责任人进行组织及发展, 实施分析小组、行动小组, 双管齐下, 合理有序的加快各个项目的实施进展。政府工作者应当不断改良评价标准体系, 对目标的实施方式进行量化, 联系农村的实际发展状况, 实施全面、有效、合理的的考核评价系统, 政府应加强惩罚的手段, 有责必究, 根据约束性原则进行一票否决制度。加大民众的参与积极性, 进行监督管理。强化文明村庄的约束力和规章制度, 设立责任制度, 区分责任制, 实施村民居住环境的长期管理机制。联系农村的实际劳动力、财力等状况和发展状态, 设立基本的因素支撑。联系农村的实际发展状况, 使机制不断加强, 从而造福广大人民群众。

结束语:

实施美丽乡村建设对于国家的发展来说意义重大, 它可以加强农村居民的生活环境和生活状况, 也进一步给国家的经济发展、文明发展带来非常重大的战略意义, 因此, 本篇文章通过对美丽乡村建设问题及研究对策, 提出了有关的建议和看法, 希望对农村建设的改革、国家的发展壮大带来一些参考。

摘要:实施美丽乡村建对于建造美丽中国来说意义非常重大, 它所包含的有环境美、生活美、建造美等三大特点, 三者之间有所联系, 又共同进步, 形成一个良性的综合体。目前, 在建设美丽乡村时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 并迫切需要广大群体思考、研究, 共同解决, 提高现行的农村发展模式。

关键词:美丽乡村,问题,对策

参考文献

[1] .龙江;李晓峰.“美丽乡村”建设中古民居保护调查工作初探[J].中国名城.2017 (03)

[2] .付东震.美丽乡村建设若干问题的思考[J].武夷学院学报.2016 (07)

安徽美丽乡村范文第3篇

关键词:美丽乡村;河南;乡土景观;构成;符号

[本文系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资助,课题名称“建设美丽乡村——河南乡土景观符号研究”,编号2017-ZDJH-208]

一、乡土景观在美丽乡村建设中应用的优势

自2013年我国明确提出建设美丽乡村的发展方向后,我国乡村建设进入到了新的阶段,也取得了显著的成就。传统乡村聚落规划水平落后、面貌差的局面得到了极大地改观,同时一批将地域文化与美丽乡村建设整合完善的典型乡村成为了美丽乡村建设的标榜,例如浙江吉安、安徽宏村等在美丽乡村规划上凸显了乡村景观与其符号的再生。但在国内尤其是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广大农村,其在进行美丽乡村规划上只求“高大全”,大量应用新式建筑材料,向着城市化规划方向靠拢,使传统乡村聚落失去了原有的风韵,使历经时光洗礼的乡土景观遭到了严重破坏与忽视,各地美丽乡村规划建设同质化现象严重,毫无地域特色与乡土气息,俨然是城市的微缩。

乡土景观确切来说是农业生产生活中经过自然与劳动人民共同选择而形成的质朴的景观。乡土景观没有太多的人工雕刻,蕴含着生活性、自然性和功能性等特点。乡土景观是基于地域文化而产生的,生态系统稳定,带给人们和谐、亲和的心理感受,同时具有极强的心理归属感和认同感。在建设美丽乡村时,应用乡土景观,不仅是保证美丽乡村富有地域特点的基础,更是尊重人的情感和习惯。乡土景观应用在美丽乡村建设中的优势如下:

第一,是美丽乡村设计规划的源泉。美丽乡村的设计规划不可采用单一的设计元素,而形成全国、全省大统一。乡土景观是在乡村聚落自身发展的文化基础上衍生的,所以有针对性地对乡村聚落进行美丽乡村改造,其拥有的原始乡土景观是新规划的基础,也是美丽乡村特色的保证。

第二,乡土景观是当地人生活习惯和文化认知的表达,重视乡土景观的重现,是人们归属感和向心力的保证。

第三,乡土景观的应用是美丽乡村规划成功与否的保证。脱离了乡土景观和当地人认同的空间形式的规划设计是失败的,所以依托乡土景观,能使美丽乡村规划、建设更有针对性,也使规划思路更清晰。

第四,景观的存在同时是符号的存在,景观设计师在寻找景观符号的同时也是在创作符号,乡土景观在其形式的表象下,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这种文化内涵更接近参与者的内在灵魂。对于乡土景观符号的构成理解,是在创作新的城市环境下景观符号的有效指导,这是乡土景观传承的需求,也是现代景观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二、河南乡土景观的构成

乡土景观发源于农村,由于河南各地水文、地质、人文等大相径庭,所以笔者进行了广泛地调研走访,深入农村,将河南乡土景观的构成分为了自然景观、人文景观和聚落景观三类。这些景观相互影响、共同作用,构成了乡土景观。

(一)自然景观

自然景观是由自然山水、地形地貌、动植物资源和气候水体等构成的景观,是一个地区自然环境条件的总和。自然景观的重要特征是天然性和真实性,在河南乡土景观中,其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地形地貌

河南省整体地势西高东低、北高南低,几条山脉横贯其中。西部和北部以山地为主、中东部为平原、南部地区为丘陵地势。在多样化的地形下,河南乡村景观在省内各处的视觉表现也不同。在以山地为主的地区,乡村聚落的房屋建筑大多在坡地上,背风向阳,而较为平坦的则为耕地。在聚落发展中,高低错落的房屋形成了一道美妙的乡村景观。在南部丘陵区,建筑大多在开阔地,房前屋后的水塘、耕地与房屋又构成了合乎地形地貌的乡村景观,所以在美丽乡村建设中,对地形地貌的利用,尊重自然选择和当地风水理念,是规划中的重点。依照地形规律对乡村景观进行合理改造,保持乡村景观的自然性。

2.气候水体

河南地处亚热带的北部,四季分明,气候差异明显,差异性较大,所以为了适应不同的气候,在乡村景观体现中也有明显差异。例如在豫西北少雨地区,乡村中取水渠、水窖常见,房屋墙壁厚,御寒性能好。而在南部降水量多,河流、水塘常见,房屋建筑显得更加精致,房屋中隔湿层是必不可少的。

3.植被与作物

乡土景观中的植被与作物是在千年历史选择中形成的,能够适应当地地理环境、气候,生命力强、生态稳定性佳。乡土景观中植被与作物的文化性很強,不仅是乡村景观的重要构成元素,更是村民世世代代赖以生存的基础。在豫北山区,耐旱喜寒的植物更多,例如松树、柏树。而在南部地区,阔叶树木更多,喜水的竹子更多。在作物上,除了南部地区以种植茶叶和水稻为主,其他地区以小麦、玉米为主。这些作物对乡村生产方式有很大的影响,相对应的乡村景观也不同。例如种植小麦的地区,石碾、石磨常见,但南部地区舂米的器具更常见。这些乡村景观植根于地域差异,具有很强的人文基础,所以在乡土景观规划建设中,合适的植被和作物选择是凸显地域文化的重要途径。

4.色彩

色彩是构成乡土景观的重要元素。乡土景观中的色彩大多是自然色彩表现,例如植被由于季节变化的色彩、房屋建造时使用的材质的原始色彩及地形地貌中体现的土地色彩等。这些色彩对乡村景观的整体基调起到了渲染作用,所以在规划乡村景观时,对色彩元素的应用不可忽视。

(二)聚落景观

聚落景观是乡村聚落形成过程中由于生产生活需要而产生的以房屋建筑为主的空间结构。包括了聚落形态、道路、建筑、材料等。

1.房屋建筑

河南乡土房屋建筑主要受中原文化的影响,在各个地区的形式和结构都不同,以适应地域文化与自然条件。在房屋建筑材料上,以土、石材、砖、瓦和木材为主要建筑材料,建筑材料的肌理、质地和色彩大多是保持了原始的模样。在设计手法上无定式,自由性大,受官式建筑的传统形制影响小。例如在河南济源、安阳地区以夯土、石材为主要的建筑材料,房屋构造简单,以坡顶为主;而豫中地区则以夯土和砖木为主,以平顶居多;南部地区以芦苇、黏土和青砖为主,双面坡顶的房屋居多。

2.庭院景观

著名建筑设计师梁思成说过,庭院是中国传统民居的精华和灵魂。庭院景观首先是功能性的保证,例如为村民提供晾晒粮食、衣物,以及养殖家禽家畜等空间,也是聚会聊天、吃饭乘凉的场所。河南庭院景观的格局一般为四合院、三合院和窑房院为主。

3.街道景观

乡土景观中的街道景观是以道路为基础而产生的景观,起到连接聚落、连通空间的作用。其景观主要包括街道路面铺设的材质,有三合土、砖、石材等区分,同时还有街道节点的附属物、建筑立面等景观要素。

4.农业景观

农业景观是乡土景观的核心元素,包括了农田景观和生产工具景观。农田景观不仅具有基本的农业生产性,还具备了对自然适度改造的艺术性,体现在农田的形状、大小、空间性等。不论是山区农田高低错落的落差美,还是坡地农田依山而立的顺势美,亦或是一望无垠的稻田震撼美,都是人在改造自然过程中的体现,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完美体现。

而生产工具景观是由于传统农业生产的手工性,以锄、犁、套车架、石磨石碾等为主,在河南不同地区,其生产工具也不相同。这些生产工具乡土气息浓厚,尤其是在当下机械化大生产的背景下,其在美丽乡村建设中体现的文化价值、情感价值更重。

(三)人文景观

人文景观是乡村的社会性活动形成的,以文化性为主,体现了当地村民淳朴的文化认知。

1.农耕文化

河南自古以来是农业大省,农耕文化根基深厚,农业制度、农业耕种思想等根深蒂固,民间针对农耕的谚语不胜枚举,而农业活动中产生的一系列文化活动更是人文景观中的活化石。例如河南淮阳地区每年农历三月三的人祖庙会,参加祭伏羲祭祀活动,以祈祷来年的农业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仰韶文化传留下的陶瓷用品、纹饰等,也形成了农耕文化的图腾,在农民群体中有很强的认同感。

2.民俗与手工艺

民俗是乡土景观中不可或缺的元素,包括饮食、戏曲、绘画和服饰等。河南是华夏文明的摇篮,传统民俗文化在河南省内的保留很多,以节气、婚丧嫁娶活动等为主。例如洛阳的水席文化、焦作的太极文化、安阳的开山文化、登封的武术文化等。手工艺是乡土文化的组成部分,更是乡土景观的组成,对乡村文化的体现和传承起着重要作用。例如开封的汴绣、洛阳唐三彩、宫灯、豫西剪纸、朱仙镇年画、淮阳泥泥狗等。

三、河南乡土景观符号

景观设计实际上就是在处理符号。那么,在继承景观符号形式上,获得符号原本所含有的意义,而摆脱既往的符号表面形式及其之间的结构,以全新的形式和结构再诠释、发展需要传承的意义即是景观符号意义上的表达,才是传统文化在景观符号设计中表达的最高境界。同时,对于乡土景观符号设计的受体世界中或记忆里为其找到一个可类比、可联想的“原型”,才有可能对其进行分析判断,进而认知它、认同它并且欣赏它。而这种“原型”是现有场地所承载的乡土风貌,实际上就是乡土景观的符号原形,而不是割断文脉的外来景观符号。一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提取:

1.引借:从乡土景观原型中截取某一部件或是图案纹样重新组合,创造新秩序和新关系。2.易位:某一系统整体形象的各部件在被打散破坏后,可以根据时代的审美意识,移动、调度原有位置进行重新定位。3.重合:系统内部或系统之间原来各自独立的部件相互叠合,构成“第三形态”。4.材质:从传统乡土景观构成中抽取有代表性的片断或者元素,用现代新型材料(如不锈钢、镜面玻璃、陶瓷壁砖、霓红灯等)来建造,表现出历史与现代的完美结合。5.减舍:让旧景观的精采片段融入新的景观中,成为新景观的一个部分,使历史得到延续,新旧景观得以相互协调。6. 虚幻:景观设计中将古典乡土装饰符号通过反射、虚化而虚拟在景观上,达到特殊的效果。

在河南建设美丽乡村中,乡村景观符号的提取来自传统乡土景观的构成。在美丽乡村建设中,不必一刀切建设大面积统一的格局,要因地制宜地建设。例如房屋建筑规划中依据地势地貌设计合理布局,在房屋建设中应用民俗符号;例如焦作温县可将太极文化中阴阳学说应用在聚落建筑设计上,也可将传统纹饰应用在外立面装饰上。在材质选择上,以钢筋混凝土为主体,但外立面的肌理、色彩可以将乡土景观中夯土、石材的特点呈现出来。在庭院设计中,保留传统四合院、三合院的格局,但又进行创新改造,使空间利用率更高。在安阳滑县某美丽乡村建设中,建筑的屋顶采用坡屋顶的结构,屋顶材料结合现代工艺技术采用当地的琉璃瓦,建筑的墙裙采用当地的石材,院落的铺装使用透水砖,用鹅卵石拼合吉祥图案,休闲广场的挡土墙以乡土田园式的石块垒砌。将传统乡土材料、构造和布局方式与现代材料技术结合,营造新的乡土建筑。在社区的广场和商业街设置生产工具、农具等雕塑、老物件,营造乡土意境。在公共建筑上,将祠堂、牌坊、土地庙等元素融入其中。年画、窗花等民俗符号也可移植到其他设计规划中,使乡土景观符号不再局限于专有领域,使乡村处处有景观符号的体现。

四、河南美丽乡村建设中乡土景观的营造

河南地理位置特殊,东西南北中各部分都有自身特有的地域文化和乡土景观。例如西部与黄土高原连接,南部又受荆楚文化的影响,所以在乡土景观营造上即便是一省之内也不可一概而论。在河南乡土景观的营造中,要根据不同地域文化、不同的传统乡土景观因地制宜地进行营造,具有浓厚乡土景观的新农村是对当地土地和乡土文化的继承和尊重,也是乡村精神的反映。在营造方式上:一方面要基于傳统乡土景观的构成和地域文化的传承;另一方面要对乡土景观符号进行创新。营造方式主要分为两类。

第一类,移植式再现。移植式再现是指将传统的乡土景观直接应用在美丽乡村建设中。例如河南乡村中常见的牌坊、照壁、祠堂、土地庙等。这种移植式再现是指乡土景观的营造方式是“保护式”的,更是“原汁原味”的。据笔者的调研,河南许多地区美丽乡村建设中都有这类乡土景观的营造。不仅有生活生产方式的移植,也有宗教信仰文化的移植,保留了乡土景观的原貌,对人们有极强的亲和力;但是这类乡土景观的营造如果把握不好,不仅不能为美丽乡村建设助力,反而会起到副作用,因为移植方式过于简单、提炼不足,使人们的生活方式、生产模式容易陷入传统落后的境地。对于此类营造方式,笔者持审慎的态度。

第二,再生式营造。再生式营造是指在对乡土文化、乡土景观和地域性进行综合考量后,对乡土景观符号的再应用。例如传统乡土景观中水文符号、建筑格局符号、农作物种植符号等在美丽乡村建设中的嫁接式营造。在河南信阳地区,将茶文化、水稻文化中丘陵、茶山、稻田等符号应用在乡村建设上,使美丽乡村的整体格局更突出这些元素,同时人们的认可度和归属感更强。再生式营造讲求将传统乡土景观符号进行重新设计和规划,充分发挥其内涵和内蕴的作用。又如在豫东地区,因为是黄土高原的过渡带,传统的取水方式是压水井和窖井,在建设美丽乡村时,此类落后的生活方式注定不会再现,但是压水井和窖井的符号形式可以成为乡土景观呈现在村广场的景观展示序列中。再生式营造重点是乡土景观符号的提炼和创新式应用,题材广泛,是当前河南建设美丽乡村中最重要的乡土景观营造方式。

五、结语

笔者通过对河南乡土景观的调研,认为乡土景观是建设美丽乡村必不可少的元素,更是保持乡土文化和地域文化的重要载体。但乡土景观不能单纯复制,应提取其符号,符号代表了乡土景观的文化性和功能性,使美丽乡村规划和建设回归初衷。在河南这样一个具有千年农耕文明的省份,乡村景观所附着的乡土特色和蕴涵的传统民俗文化氛围,是其他文化和符号都无法替代的。因此,挖掘乡土景观符号,将其更好地利用,是未来建设美丽乡村的重要议题。

参考文献:

[1]李鹏波,雷大朋,张立杰,吴军.乡土景观构成要素研究[J].生态经济(中文版),2016,(07):224-227.

[2]周景崇.论乡土聚落景观文化思想在现代村镇设计中的转换[D].苏州大学,2007.

[3]李树华.从乡村景观建设的城市化,走向城市景观建设的乡村化[J].现代园林,2007,(12):1-3.

[4]陈如一,张晋石,余刘姗.国际与本土艺术融合的地域性景观范例——羅伯特·布雷·马克斯景观中的地域特性再认识[A].中国风景园林学会.中国风景园林学会2013年会论文集(上册)[C].中国风景园林学会:2013:14.

[5]邢燕,张轲.基于低碳理念的新农村景观规划研究?——以河南省为例[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16,(09):225-228.

[6]黄琴诗,朱喜钢,陈楚文.传统聚落景观基因编码与派生模型研究——以楠溪江风景名胜区为例[J].中国园林,2016,(10):89-93.

[7]戴松青.“燕城古街”乡村景观营造——北京市雁栖镇范各庄城郊乡村景观规划设计[J].中国园林,2016,(01):28-31.

作者单位:

许昌学院

安徽美丽乡村范文第4篇

日前,我市第二批10个“泉州美丽乡村”和10个“泉州美丽乡村入围村”出炉。市委、市政府发出通报予以表彰。

经严格审核评定,永春县蓬壶镇观山村、德化县南埕镇南埕村、永春县仙夹镇东里村、泉港区界山镇东张村、鲤城区金龙街道龙岭社区、南安市码头镇大庭村、永春县湖洋镇蓬莱村、安溪县湖头镇山都村、南安市英都镇霞溪村、晋江市金井镇围头村等10个村(社区)被授予“泉州美丽乡村”称号。

安徽美丽乡村范文第5篇

在我国,以乡村人居、民俗风情、田园风光、农业生产及其自然环境为基础的旅游活动在广大农村的开展,深受游客青睐,众多的回头客对乡村游乐此不疲。 “住农家房、吃农家饭、干农家活、随农家俗、交农家友”,正在成为旅游新时尚。 “乡村旅游热”的兴起,对于推动农村致富奔小康,促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提升地方整体形象、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当前和今后相当长时期内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将作为社会经济建设的重中之重。旅游业要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紧紧把握新农村建设为乡村旅游发展所提供的前所未有的机遇,围绕“三农”工作中心,贴近农业、贴近农村、贴近农民,以旅促农,以旅助农,以旅富农,以旅兴农。

研究的目的

乡村旅游在我国蓬勃发展的同时也存在着很多的问题,很多学者认为我国的乡村旅游还处在初级阶段,过去的乡村旅游发展大多是依照旅游业固有模式在寻求发展的途径,往往忽视了乡村旅游发展赖以生存的乡村大环境,结果乡村旅游形式千篇一律、生态环境遭到破坏、乡村旅游缺乏文化内涵、过度开发带来恶性竞争、乡村旅游产品配套和服务落后等现象一直不能得到有效的治理。

如何推动乡村旅游向更高层次发展,是一个函待解决的问题。 新农村建设为乡村旅游发展带来新的契机。新农村建设是当前和谐社会建设的重中之重,而乡村旅游发展是新农村建设的有效途径之一。如何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促进新农村建设,如何借助新农村建设推动乡村

御鑫造园http:///

旅游向高层次的可持续的方向发展,研究乡村旅游与新农村建设之间的关系便成为本文的立题所在。

研究的意义

乡村旅游在我国有着巨大的发展空间,同时对于我国农村地区的进步、农业结构的调整、农民收入的增加等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但是如果发展离开了乡村的大环境,离开了新农村建设的大格局,其后果也是严重的,比如资金的浪费、农业生态环境的破坏、农田荒芜、农民投资得不到补偿等等,这对于我国原本就薄弱的农村发展体系是极其不利的。

尤其是在“中国乡村游”和“中国和谐城乡游”主题年提出之后,各地政府机关和旅游管理部门、旅游企业会更加注重乡村旅游的发展,以推动新农村建设的顺利有效进行。

乡村旅游在发达国家己经有近四十年的发展历史,纵观他们的发展路径、总结他们的发展经验对于我国乡村旅游的发展都是大有裨益的,尤其是他们利用乡村旅游在解决乡村问题上的经验对于如何处理好我国的乡村旅游发展与新农村建设的关系,使两者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将有所启示。我国乡村旅游发展和新农村建设的研究是一项紧迫且有难度的工作,希望本文能够为政府公共部门和私营企业部门在和谐社会建设中提供一些帮助和启示,也希望能够为中国广大农村的发展贡献自己微薄的力量。

研究的内容、理论基础与方法

研究内容

御鑫造园http:///

本文以乡村旅游的发展和新农村建设为研究对象,在研究内容上主要突出以下几点。 第一,中外乡村旅游发展的研究综述。从概念、特征、类型三方面分析,形成对乡村旅游初步的清晰的认识,进而总结中外乡村旅游发展研究的经验,以便对我国乡村旅游的发展有所启示。

第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含义。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适应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新阶段提出的必然要求,但是对于新农村建设的含义,必须有清醒的认识,才能找到促进其发展的有效途径和方法。

第三,我国乡村旅游发展与新农村建设的关系。我国乡村旅游发展和新农村建设都是为了农村的发展、城乡的和谐,最终实现社会的和谐,目标一致;从乡村旅游发展对新农村建设的促进作用和新农村建设对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保障两个方面论证乡村旅游发展和新农村建设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第四,研究我国乡村旅游发展和新农村建设的整合。这部分内容提出了把乡村旅游纳入到新农村建设的整体规划中,让乡村旅游发展惠及所在的社区居民,乡村旅游的发展要因地制宜,突出地方特色,同时在发展的过程中处理好各种关系等各项整合措施,希望能给政府部门和企业以指导和启示,使乡村旅游发展真正发挥对新农村建设的促进作用,避免对新农村建设的不利方面。

安徽美丽乡村范文第6篇

那广袤的乡土,有无数赤子的乡愁。乡土中国正在经历千年未有之变局,近些年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取得长足进步,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扎实推进。但也要看到,农业还是“四化同步”的短腿,农村还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短板,农村文化发展滞后、农民文化生活贫乏问题较为突出。有的农村经济发展了、农民生活富裕了,但生态环境污染了、人文氛围淡化了,有的人“口袋富了、脑袋却空了”,有的地区还有“文化饥渴”“文化沙漠”。正因此,以建设美丽乡村为载体推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契合中央要求,契合国家新型城镇化发展战略,契合农民群众的殷切期盼。

建设美丽乡村,应牢牢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个根本。一种价值观要真正发挥作用,必须融入社会生活,让人们在实践中感知它、领悟它。要做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就必须在落细落小落实上下功夫。既然“草根英雄”辈出,不妨让更多“身边最美”造福桑梓、守望邻里;面对居住分散、人口流动等情势,何妨多采用新媒体让核心价值无远弗届;针对留守儿童、空巢老人、新型农民等不同群体,尤须因材施教、有的放矢。“教化行则民风淳,教化废则民风败”,培育和践行核心价值观绝非一朝一夕之功,更应做到年年坚持、常抓常新、久久为功。

建设美丽乡村,应紧紧把握民风建设和环境整治这个重点。一方面,坚持以人为本、重在建设,着力改善民生,改造基础设施,让农村设施多起来、农村环境好起来、农村面貌靓起来;另一方面,坚持问题导向、以文化人,积极开展专项治理,坚决整治黄赌毒等歪风邪气,涵养崇德向善、守望相助、风醇物厚的乡风文明。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美丽乡村才能既体现发展之美,也释放文明之美。

上一篇:案场管理制度范文下一篇:安化黑茶介绍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