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计算的计算模式为范文

2024-03-30

云计算的计算模式为范文第1篇

说起医药电商,很多人都会想到年初的时候,天猫医药馆卷土重来的声势浩大,可是之后呢?近日开展的首届医药电商物流高峰论坛上,全国10大医药电商首度聚首长沙,讲述了医药进入电商行业的发展状况。

药品电子商务B2C是一块儿香馍馍,是电商寒冬中的一股暖流,众多业内企业普遍的说法,现在是药品B2C行业爆发的前夜。据一些医药网企业确认,今年每个月的销售额等同于去年半年的销售额,乍看之下,医药电商B2C前途和“钱”途都一切光明。

而事实上如何呢?部分业内人事道出了真相。

增量不增利,白忙活

一家资深B2C药品电商负责人说,现在一些企业太过急功近利。确实,这个行业还存在很多问题,最明显的就是整个行业今年的情况虽然比之去年略好,可这却是一个增量不增利的过程,B2C药店没有足够的资金去做投放推广,自己本身的官网人气一直上不去,而一些进驻了天猫医药馆的B2C药店,销售额大但不赚钱。很多销售量相当不错的畅销药品,是为了加大在天猫医药馆B2C药店的流量,希望引入官网链接,都是负毛利在运营,但实际效果并不理想。

另一个则是,中国祖祖辈辈多少年下来的习惯或者风俗,有70%-80%的药品销售在医院,这也制约着药品电商行业的发展;网上电商约束于政策,不允许出售处方药等众多客观因素下,药品B2C纯药物销售可能会带来量的增长,但仅仅只是药品零售市场的重新布局,并没有利可途。

电商云平台 创造新模式

云计算作为21世纪互联网发展的新产物,它的发展将会像水和电一样融入我们的生活中,不可或缺,云计算将会给电商行业带来新的发展,医药电商亦然。

鉴于医药电商目前情况、环境等因素,采用云计算平台解决现在的问题是最佳的选择。可云计算发展队伍壮大的今天,如何选择呢?

国内最大的酒类电子商务网站酒仙网,考量了众多云计算企业,最后选定了国内首家云计算在线应用服务提供商杭州多讯科技有限公司,采用WOS云田操作系统搭建电商云平台。 WOS云田操作系统也适用于医药电商。其有丰富的工作、生活、娱乐应用,每个用户拥有独立的云桌面,完全可以将线下的工作生活搬到云平台上,海量的应用让用户产生极强的黏性,将用户圈养在云平台上,有事没事客户都在云平台,有需要就直接购买,而不是当需要的时候才去寻找卖家,客户资源稳定。

医药电商可将最新的产品信息、当季应做的保养、促销打折等信息发布到云平台上,定点推送到客户云桌面,让客户时时了解到最新的情况,发生紧急情况也学会应急处理,对平台产生依赖感,这里不仅仅只是一个电商平台,而是一个交流场所、紧急救援的学习之地。 医药进入电商行业,不比其他的行业电商,比质量比售后,而是要比服务。普通群众还是喜欢去医院、药房、药店,因为那里有医生、导购可以为他们答疑,确认买什么药才是对症的,避免吃错药,WOS云田操作系统为医药电商量身打造——专家咨询功能,医药电商可聘请相关导购人员,或者和医院合作聘请医院医生,开设肝胆科、糖尿病科、消化内科、呼吸科、肠胃科、皮肤科等日常病症科目,患者通过云平台的IM即时交流工具或者专家咨询版块进行咨询,甚至医院医生直接为病人诊断解决一些小毛病,小病小痛就无需再去医院,浪费许多交通、排队等时间。

云计算的计算模式为范文第2篇

“第四届中国云计算应用论坛”上,京东集团技术副总裁、首席科学家何刚做了“云计算在京东云的应用”精彩发言,与现场嘉宾一起分享了京东商城从电子商务角度如何看待云计算和发展云计算的相关观点。

京东对云计算的理解,是将内部资源和能力云化以后,通过互联网进行开放,并整合更多的外部资源。同时,何刚还谈到了京东电商云理念就是通过云技术和云服务模式,将京东十年的电商成功经验和信息系统提供给传统企业,助力其向电商转型。

京东”云”超越了IT范畴对京东来说,谈“云计算”,更多的是谈“云”而不是“计算”,因为京东对于“云”的理解超越了IT范畴。我们知道,得益于背后庞大的自建物流体系,京东的送货速度很快。但是买家也会发现他们在网上下的一笔订单,所买的五件商品可能会分开三个包裹发货,或者是一起送来了三个包裹。其原因就是该卖家在北京有好几个仓库,恰好买家所购买的产品分别分布在三个仓库,那么就会由配送员分别派送到买家的手中,其实这些快递的成本是不必要的。仅从物流的角度来看,如果能把分散的仓库、配送的资源整合起来,使用优化调度,就可以极大地减少成本、提高效率。这和云计算的思想是完全一样的,因此京东对于云计算的理解绝不仅限于IT。

我们对云的理解是:将内部资源和能力云化,也就是私有云。比如京东的仓储、配送环节,很多都可以在内部进行云化,IT只是一个方面。正如人家都知道什么是IaaS、存储,这些都是将计算资源云化。但是京东对云的理解远远超越了IT资源,我们认为要分为三步,首先各个企业内部要整合、优化、调度各自的资源,这是实现内部的私有云化;第二是当一种资源在企业的成本低于市场成本、效率却高于市场效率时,该资源能力就具有商业价值,就可以将之放到市场中去进行对外开放,统一谓之以开放:第三步是整合,即实现开放之后不但可以共享自己的能力,还能够整合、对接全社会各个行业、各个企业的优质资源,形成一个大社会化的平台。最终这三个步骤就是:内部私有云化,开放和整合。

“三步走”发展京东”云”

那么,在了解了京东对于云计算的理解背后,就电子商务公司来说,其关于云计算的愿景、设想又是怎样的呢?

从机房建造、服务器、网络设备、机架、电源,再到软件系统,不管是IaaS层而还是PaaS层面的软件系统,最后再到应用,云计算的跨度是非常广泛的。对于京东这样一个电子商务公司来说,发展云计算的第一步是实现内部云化,京东去年实现了超过一千亿的交易额,背后正是有着庞大的上千种应用系统在内部运行,这些系统都运行在京东内部的私有云上。

而对外则就是上述提到的第二步开放乃至第三步整合。对于京东而言,必须要有硬件层(IDC、机房、网络),还有IaaS层和PaaS层,没有这些就无从谈起。而PaaS之上对任何一个应用开发者来说,仅提供简单的基础资源计算平台其实并不能真正帮助他们解决最核心的问题。一个应用开发者固然需要基础资源,但更多的是开发应用时所需要的一些模块,即要把各行各业做成模块化、形成相关的架构,便可以在服务流程的组合上去简化应用架构和提升应用开发速度。我们认为开发者需要很多应用基础模块,称之为“BPaaS业务流程服务”。之所以提出这个,是因为京东有着与国内很多电子商务公司部不一样的、庞大的电子商务系统。目前,在京东运行的是全流程全产业链模式,从供应链、采购、补货到交易平台、商品管理、订单管理、交易、促销、营销乃至广告、短信,再到后台的仓储、配送、售后、客服,一应俱全,因而它的信息系统必须能够支持全产业链,覆盖面非常广,因此我们在建设过程中通过相关的升级把内部电子商务系统进行了SOA化、模块化。京东具备了对外开放这些模块的能力,为开发者提供了电子商务应用的核心开发模块。当然,京东也不仅局限于此,从长远来看,还希望能有合作伙伴提供ERP、CRM等各种类型的服务模块,运行在基础平台之上。

第二个方面是数据服务。京东有很多供应商,他们会有大量的店铺数据、商晶数据和流量数据,京东将这些数据开放给自己的商家和业界的SOA开发商,后者又在开发各种各样的数据应用来服务京东上的商家。而在开放这些数据的同时,京东也在考虑是否能整合整个行业的数据,把这些数据部放在一个公共平台上(包括交通数据、电商数据等等),一起服务于行业开发者。

第三个方面是API。目前京东已经有400个API,后续还希望能把行业里的API进行整合。这对开发者来说,他们开发应用的关键是不想从零做起,而是希望你所提供的模块能让他们快速组建,如需要数据、输出数据、产生数据等等。有了这三点以后,开发者的工作就会非常轻松。我们也希望在此基础上,能让各行各业的人都来使用这个平台。

再则就是希望能集中整合,号召大家从硬件层面到应用层面提供资源,一起搭建一个完全开放的大平台,而不是由某个公司或个人来完成这件事。至此,就是京东关于发展云计算的具体愿景所在。

“京东电商云”助力传统企业信息升级

而在提出了愿景之后,京东又将怎样地落实呢?对此,何刚也做了简单的介绍:

第一,应用层面,我们称为“京东电商云”,就是通过云技术和云服务模式将京东过往十年积累的成功电商经验和信息系统提供给传统企业,助力其向电商型转化。

以往,我们在和客户的接触过程中发现传统企业面临很多挑战,具体包括用工成本上升、难以与电商竞争:用户对网络购物体验的喜好:网络购物发展,渠道扁平化革命等。企业们纷纷思考,如何才能走上快车道、保持快速的发展。而当下很多传统企业都在拓展电子商务业务,至少把线上销售当作自己的销售渠道之一,且网上甚至有人提出“企业应该都变成电商”。尚不论这样的想法是否绝对,但可以看到运作电子商务是大势所趋。可由于传统企业对互联网、移动互联网了解不多,在开展电子商务时会遇到许多困难,比如如何实现线上交易,如何获取新用户、维护老客户;如何做运营,尤其是多晶牌运营:如何抓住人数据、移动、O2O机会等等。

在这方面,京东做了十年的电子商务,去年首次实现了超过了一千亿的交易额,我们愿意把自己的经验通过云服务SaaS服务模式提供给用户使用。

这里面包括了很多价值,如我们提供的云服务可以让商户拥有自有交易平台、Web+移动商城、自有用户体系、云端CRM,还包括全流程、整合多平台运营、技术(不用传统企业花一分钱购买服务器、带宽、雇专业人员进行维护,所有都可以通过京东的电商云应用为大家提供服务)、开放(可以直接与传统企业原有的ERP电子信息系统打通,也允许了二次开发和拓展)。另外京东也在做互联网金融,已经拥有了包括供应商数据在内的非常宝贵的交易数据,可以实现很多供应商、商家的信用贷款及消费者的信用消费。我们也可以将这些资源提供给传统企业,哪怕他最终使用自己的平台,当然京东也可以向这些传统企业推出整套基于平台的金融服务。最后就是经验分享,我们愿意手把手地告诉大家如何来运作电商平台。

第二,京东提供了类似亚马逊模式的公有云服务,如托管服务(云主机、云存储、云数据库等),即提供一个弹性的计算环境,可以吸引很多开发者包括传统软件供应商等将他们的软件SaaS化,运行在此平台上,最终为企业和个人用户提供服务。该价值也达到了业界的共识,同时京东也在提供SaaS服务。

第三,是私有云市场。我们已经意识到,包括业马逊这样的公司(国际化一流的IaaS公司),从早年的纯粹做公有云IaaS也开始逐步做一些大企业、政府机构的私有云项目,包括也签了一些美军的单子。而中国企业更为突出,因为中国企业对于公有云有着各种各样的担心,如权益的保护及受文化的影响等。

对此,我们观察到私有云市场是非常巨大的,且当前企业进行信息化升级也是众望所归。京东发展云计算已经两年时问了,内部有着几十种不同的云系统在运作,从最基本的弹性计算云到文件系统、云存储、中间件系统、分布式中间件系统(缓存、消息队列、SOD框架、实时处理)及到数据层面(数据同步、收集、采集、展示,源数据管理等等),一直到最后的运维自动化,也包括了如何从上千个系统里统一采集、统一监控,如何部署等。我们已经意识到一些企业在改革信息化的过程中有类似的需求,因而我们也在考虑,是否可以将京东内部的私有云经验拿出来和行业企业、政府机构一起分享,协助他们进行信息系统的升级。

记者手记

莫让“云途”成“囧途”

据Gartner数据统计,2013年全球广义云服务市场规模达到1317亿美元,年增长率为18%,预计2017年将突破2442亿美元。可见,云计算市场的前景广阔,已成为业界公认的新增长点。

纵观国内,近年来,云计算市场的发展也一直处于高速增长期。但我们也注意到,此前来自工信部电信研究院的研究数据显示,2013年我国公共云服务市场规模预计约达到47.6亿人民币,增速较2012年有所放缓。同时,根据有关方面所做的调查统计,去年仅有38%的企业客户已经有云计算应用,而2012年这一比例为37.5%。一年0.5%的增率,让我们不得不开始审视国内的云计算市场是否存在着概念过热、产能过剩的危机,是否已经从一个新兴产业转眼变成了市场饱和的传统产业?

其实不尽然。经调查发现,当前云计算产业中的投资过剩和重复建设多集中在价值最低的基础设施建设层面,整个产业链中更具价值的部分仍待发掘和创新。在此背景下,今后云计算产业的发展应在政策环境不断完善的前提下,将重心从“建设”逐步转向“服务”,推动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与此同时,云安全也是阻碍用户选择云计算应用的重要原因。国内的云服务商在网络安全方面的防护措施仍比较薄弱,一旦出现网络攻击,用户面临的数据丢失和隐私泄露等风险将较以往呈几何级数增加。而目前行业内的云计算发展远未实现标准化,且困难重重,这也是困扰云计算进一步发展的一大难题。

综上,当下云计算的发展并非如想象中的那般美好,只有切实解决好这些潜在的发展隐患,才不会让“云途”成为“囧途”。

云计算的计算模式为范文第3篇

建设以虚拟化为技术支撑的安全防护体系

目前,虚拟化已经成为云计算服务商提供“按需服务”的关键技术手段,包括基础网络架构、存储资源、计算机资源以及应用资源都已经在支持虚拟化方面向前迈进了一大步,只有基于这种虚拟化技术,才可能根据不同用户的需求,提供个性化的存储计算及应用资源的合理分配,并利用虚拟化实例间的逻辑隔离实现不同用户之间的数据安全。安全无论是作为基础的网络架构,还是基于安全即服务的理念,都需要支持虚拟化,这样才能实现端到端的虚拟化计算。

建设高性能高可靠的网络安全—体化防护体系

为了应对云计算环境下的流量模型变化,安全防护体系的部署需要朝着高性能的方向调整。在现阶段企业私有云的建设过程中,多条高速链路汇聚成的大流量已经比较普遍,在这种情况下,安全设备必然要具备对高密度的1OG甚至1OOG接口的处理能力。无论是独立的机架式安全设备,还是配合数据中心高端交换机的各种安全业务引擎,都可以根据用户的云规模和建设思路进行合理配置。同时,考虑到云计算环境的业务永续性,设备的部署必须要考虑到高可靠性的支持,诸如双机设备、配置同步、电源风扇的冗余、链路捆绑聚合等特性,真正实现大流量汇聚情况下的基础安全防护。

以集中的安全服务中心应对无边界的安全防护

和传统的安全建设模型强调边界防护不同,存储计算等资源的高度整合,使得不同的企业用户在申请云计算服务时,只能实现基于逻辑的划分隔离,不存在物理上的安全边界。在这种情况下,已经不可能基于每个或每类型用户进行流量的汇聚并部署独立的安全系统。因此安全服务部署应该从原来的基于各子系统的安全防护,转移到基于整个云计算机网络的安全防护,建设集中的安全服务中心,以适应这种逻辑隔离的物理模型。云计算服务商或企业私有云管理员可以将需要进行安全服务的用户流量,通过合理的技术手段引入到集中的安全服务中心,完成安全服务后再到原有的转发路径。这种集中的安全服务中心,既可以实现用户安全服务的单独配置提供,又能有效地节约建设投资,考虑在一定收敛比的基础上提供安全服务能力。

充分利用云安全模式加强云端和客户端的关联耦合

云计算的计算模式为范文第4篇

众巨头逐鹿“云移动”

近日,谷歌全球副总裁刘允在“2011全球移动互联网大会”上预言,“云”的魔力将真正改写移动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真正腾飞将更多基于“云”的应用和“云计算”上。当终端、应用、平台、技术以及网络速度提升之后,将有更多具有魔力的应用和内容出现,世界IT产业格局将彻底改变,迎来移动“云计算”新盛宴。 时下,“云计算”已成为了国际业界公认的核心科技和发展方向,高德纳咨询公司将“云计算”列为2011年的10大战略科技之首,认为将在2~5年内成为市场主流,相关IT支出在未来3年预计复合增速达27.3%。 美国国际数据公司预测,随着越来越多的业界巨头纷纷加入,“云端”大战将在今年激烈展开。到2013年,“云计算”将发展成为一个440亿美元的全球大市场,而中国“云计算”产业链规模也有望达750亿元人民币的市场规模。到2015年,“云计算”在我国战略新兴产业中所占的份额有望达到15%以上,而“云计算”与移动互联网的有效结合,移动云计算产业2013年就能达到千亿级规模,钱景壮观,中国将迎来“云移动”黄金(1543.40,1.80,0.12%)期。

可以说,如今移动云计算已成为了IT领域最炙手可热的项目,无限钱景引来众多各大软件巨头、手机大佬、电信巨头“竟折腰”,纷纷转向或进军“云计算”领域,逐鹿“云移动”,其发展势头之猛,业界之热捧,令人惊叹。

继近期中国移动联合中科院推出“大云计划”、中国电信发布自己的“星云计划”后,国内领先智能手机厂商宇龙酷派也推出了“酷云计划”,成为国内首家手机“云计算”服务平台。这意味着国内手机商、电信商将引导国内互联网全面进入“云移动时代”。

而国际知名IT厂商更是快马加鞭,转战“云移动”,纷纷建设“云计算”平台。作为“云计算”的先行者,谷歌2010年底就推出基于移动终端和“云计算”的新应用,包括:整合移动搜索、语音搜索服务、定点搜索以及谷歌手机地图、Android(安致)上的谷歌街景,倍受世人关注。

6月6日,世界瞩目的苹果全球开发者大会如期开幕,当病休中的苹果CEO乔布斯突然重返演讲台时,全场5200名与会者顿时爆发欢呼声。然而此次,乔布斯并没有给大家带来iPhone5或者iPad3,而是把苹果带到了“云端”,发布了手机在线云存储服务的“iCloud”。据悉,该解决方案可使iPhone或iPad如PC一样轻松处理电子邮件、记事本项目、通信薄、相片以及其他档案,用户所做的一切都会自动地更新至iMac、iPod、iPhone等由苹果公司生产的各式终端界面。 微软也推出自己的“LiveMesh”,它能将安装有WindowsMobile系统的智能手机、Xbox,通过公开的接口将使用Mac系统的苹果电脑以及其他系统的智能手机等终端整合在一起,通过互联网进行相互连接,让用户跨越不同设备完成个人终端和网络内容的同步化,并将数据存储在“云”中。

黑莓RIM公司则面向众多商业用户提供的黑莓企业应用服务器方案,可以说是一种具有“云计算”特征的移动互联网应用。在这个方案中,黑莓的邮件服务器将企业应用、无线网络和移动终端连接在一起,让用户通过应用推送(Push)技术的黑莓终端远程接入服务器访问自己的邮件账户,从而可以轻松地在线远程同步访问邮件、日历,查看附件和地址本及书写文档等。“云移动”成IT业新模式 全球信息技术的发展在历经主机主宰、个人计算机普及和互联网盛行三个不同时代后,现正迈入以“云计算”为标志的第4次重大变革时代。近年来,随着互联网应用更为广泛地普及与深化,网络信息与服务无处不在,无时不用。但面对数据海量、分布异构、处理复杂、硬件更新频繁、软件安装繁琐、数据安全问题凸显、IT应用成本高昂等问题,旨在解决这些困惑的“云计算”,犹如一夜春风,迅猛吹遍全球各个角落。由“云计算”派生出的云存储、云安全、云引擎、云推理、云服务、云娱乐等不绝于耳。

然而,“云计算”的应用目标并不仅局限于PC,随着移动互联网的蓬勃发展,基于手机等移动终端的“云计算”服务已风生水起,广泛应用,成为IT行业炙手可热的新业务发展模式。

移动互联网的终端有个特性,就是难于在终端上提供类似PC那样的硬件支撑做各类强大的运算与服务,而用户需求又是丰富多样、不断更新的,这就决定了移动互联网的应用必须要有强有力的服务器资源做支撑,此时基于互联网的云储存、云引擎、云服务等服务就为这些需求提供了强力支持。

近年来,随着移动网络技术如GSM(全球移动通讯系统)、WaveLAN(计算机无限网络)、Bluetooth(蓝牙)等的成熟化和商业化进程的日趋发展,针对分布式服务计算领域的组合模型与工程方法也逐步完善,使得无线网络技术在应用领域获得了越来越广泛的发展空间,迎来4G新时代。同时,移动计算设备诸如PDA(掌上电脑)、移动电话、无线终端设备也在不断更新换代,并体现出了轻巧便携、高容量的特点,为实现更高端的应用做好了充分的基础性准备。

而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的异军突起,尤其是以苹果公司推出的平板电脑iPad迅速崛起,更是促成移动“云计算”的兴起,并形成巨大的市场。可以说,移动通信领域的三大“金刚”相辅相成——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提供了理想的终端,移动多媒体提供了用户迫切需要的内容,“云计算”提供了支持内容生产和展示的技术平台,使得移动互64公司•产业Companies&industries联网站在云端之上。“云计算”具有超强的计算能力、超强的存容量和按需应用的三大特点,这也使移动“云计算”也具有的5大优势:第一,突破终端硬件限制;第二,便捷的数据存取;第三,智能均衡负载;第四,大降管理成本;第五,按需服务降低成本。 在移动互联网时代,未来更大的手机内容提供与整合需要强大的“云计算”服务支持,这已成为未来手机竞争力的重要部分,必须加强对云平台的投入。而有了“云计算”平台支持,中小企业开发人员无须为应用寻找服务器、专用数据库,特别是有网络连接需求的数据运算,只需从大型服务商如谷歌、微软和中国电信等提供的公共“云”中摄取即可。从运营上来说,更节省了中小企业的软硬件搭建成本和维护成本,可以让他们把精力更多放在开发和售后上。 对于终端来说,强有力的云储存、云应用计算不需要过多消耗终端的资源,这样,终端制造商、运营商只需要协调需求与搭配应用,用户就可以方便地获得需要的应用。对于追求个性化的移动互联网市场来说,这非常关键。而从安全性角度看,基于“云移动”的互联网将比PC互联网更为安全。这让各路服务商、运营商乃至消费者迎来互联网“第二春”。

在腾讯公司董事局主席马化腾(专栏)看来,“云计算”的价值在于利用公共网络设施,将计算能力、海量信息、数据存储与带宽资源像水和电一样轻松融入人们、企业的日常生活工作中,人们可以像使用水电一样租用信息化,而云移动将使信息“更会飞”。

挑战与风险尚存

勿庸讳言,作为新兴技术,移动“云计算”目前总有一些不太完备的地方,尚存在一些问题与“短板”,急待IT厂商进行改进与突破,向系统化、标准化、规范化的方向转变。 首先,一大担忧就是可能的安全问题与数据泄露。随着企业业务拓展到手机等移动终端,需传输大量敏感的商业信息数据,移动“云计算”的安全问题也将日益凸现。“云计算”基础架构具有多租户的特性,厂商们目前尚无法保证A公司的数据与B公司的数据实现物理分隔,这成为制约用户大量应用“云计算”的瓶颈,尤其是无线传播中仍存在信息被截取、破译的可能情况。因此,如何更好地保护无线网络的安全,已成为制约云移动拓展的一个瓶颈。 其次,是基于“云计算”的无线商务商用模式还不完全成熟。作为云移动之下的最大应用,无线商务作为一种趋势已逐渐得到业界认可,但支持其业务模式的操作模式、信用体系、支付体系等运作细节还有待继续探索,否则将制约云移动的商业发展。

再者,在“云计算”中,数据的归属权、管理权也是一个日益引起关注的问题。云移动的用户分为个人用户和企业用户,个人用户的需求容易解决,但企业级用户却不易。比如,企业应用手机进行办公管理,其数据将放在什么地方?有谁主导、出问题谁来负责?服务提供商是否会完全遵从ISO20000标准与国家规定,万一服务商泄露企业机密怎么办?“‘云移动’既不是天外飞仙,也不会水到渠成。‘云计算’产业从概念的产生到真正广泛的实际应用并产生效益,还需要3~5年左右时间预热、夯实,整个社会需要打持久战的准备。”工信部产业司有关负责人分析说。 而一些私募、机构也认为,虽然目前“云计算”是资本市场上最炙手可热的概念,但时下许多的“云计算”、“云移动”业务却给人感觉似乎还在“天边”。

TIPS:云计算和移动云计算

云计算的计算模式为范文第5篇

中国的国家云计算发展战略规划是什么?简单地说,这样的规划是不存在的。

这篇文章如果就这样结束了,也是可以的。不过这未免令人扫兴,现在让我们假设,如果中国的国家云计算发展战略规划存在,它会是什么样的?

一、问题提出的背景

提及并不存在的“中国的国家云计算发展战略规划”,大约是看到别的国家有这样的规划,因此推想中国也应该有,但事实上中国确实没有。所以文章应该先从中国为什么没有这样的规划谈起。

1、人大代表:应制定国家级云计算战略规划

2012年03月14日,全国人大代表廖仁斌建议,制定国家级云计算战略规划,促进云计算更好更快的发展。这一信息告诉大家,已经有人知道没有这样的规划,并希望国家制定这样的规划了。此前,倪光南院士也提出过同样的建议。

廖仁斌认为,云计算被国家“十二五”规划列为重点扶持的战略新兴产业,将带来工作方式和商业模式的根本性改变,使信息技术基础设施和信息应用成为“即开即用”的资源,对人类社会的生产、生活方式将产生深远的影响。同时,加快云计算的发展对我国打破国外企业信息技术领域壁垒、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廖仁斌为此提出了许多很好的建议。例如,主张大力推进应用创新,促进云计算产业健康发展。一是调整推进方式,由政府推进向市场拉动转变。二是抓住应用创新突破口,以点带面推动云计算的普及发展。等等。

难点在于,要制订国家级的战略规划,首先要就云计算是不是“国家级”的,达成共识。如果真认为云计算会带来某种“根本性改变”,也许这种共识更易达成。其次对规划要针对解决的问题,也要达成共识。众所周知,云计算当前存在着严重的重复建设,如果大家真的认为有必要“由政府推进向市场拉动转变”,也许这种共识更易达成。

考虑到“宽带中国”战略历经波折才提上国务院议事日程,“云中国”要想成为“国家级”的战略,还有许多工作要做。现实是,云计算现在更多还停留在“部门级”水平,可以纳入专项规划(科技规划或产业规划),但暂时难以纳入国家级战略规划。

2、中国与世界看到的云计算有何不同

制订国家级战略规划的前提是,事情具有全局战略性。比如以往提“信息化是覆盖现代化建设全局的战略举措”,因此才有国家信息化领导小组2005年通过的“国家级”的《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

云计算是否取得了信息化这样的地位呢?我们不妨实证观察一下,信息化有六个要素:信息网络、信息技术应用、信息产业、信息资源、人才和政策法规。云计算在中国,目前更多被当作科技和信息产业,科技对应科技部,信息产业对应工信部;即使云计算在信息化中五脏六腑俱全,也要通过国家信息化领导小组,才能谈得上国家级战略规划。以目前条件,由科技部制订《中国云科技发展“十二五”专项规划》,工信部制订云计算产业发展规划,是具备条件的;但制订国家级战略规划,还只是美好的愿望。

从实质问题来看,中国和世界对云计算的战略认识,是有差别的。中国从科技、产业两个角度看,是高度重视云计算的。《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国发〔2010〕32号)》和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有关部门起草的《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十二五”规划》从这两个角度充分肯定了云计算。国家在“坚持科技创新与实现产业化相结合”的基本原则下,在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中,提出促进云计算的研发和示范应用,明确了发展的重点方向和主要任务。科技和信息产业都很重要,但都有国务院下具体的职能部门来管。在全局和战略这两项上,都还提不到“国家级”上来。由于技术和产业驱动,一旦从战略上缺乏其它要素(如需求和应用)的制约,重复建设问题往往只能在局部上解决,这是规划顶层设计上的问题。

美国发展云计算有自己的国家级战略考虑,它并不以科技、产业这两点为云计算的重心,2009年9月奥巴马政府宣布的长期性云计算计划,主要目标第一条就是“继续朝着基于服务(与技术和提供商无关)的环境迁移”。强调把云计算作为工具所要达到的目的,例如“提高政府打造透明、开放、参与型政府的能力”,“支持政府机构完成其使命”。日本2010年2月提出的智能云战略强调,一是促进云服务的多样性应用,二是以用户需求为导向开发云技术及周边技术,同时采取战略性的措施推动创新,此外还有建设电子政府云。总之都是落在业务本身上,而不是技术上。

由此可见,中国眼中的云计算,更多具有1.0的特点。而美日等发达国家的云计算,更多具有2.0的特点。云计算1.0是指技术和产业驱动的云计算,云计算2.0是指需求和业务应用驱动的云计算。

说明这些,是为了使大家先有个全局概念,不要误以为下面介绍的云计算规划思路,是全面的国家规划和战略规划,它们只是分散在国家下面各个局部的想法,具有明显的阶段性和局部性;也不要苛求这些规划面面俱到,有些局部引发的问题,只有上升到全局的条件具备后才能够解决。

二、从科技发展角度规划云计算

2012年6月,国家科技部推出《中国云科技发展“十二五”专项规划》征求意见并报批国务院,从中可以看出从科技这个重要视角对云计算是如何规划的。

这一规划的总体目标是,到“十二五”末期,在云计算的重大设备、核心软件、支撑平台等方面突破一批关键技术,形成自主可控的云计算系统解决方案、技术体系和标准规范,在若千重点区域、行业中开展典型应用示范,实现云计算产品与服务的产业化,积极推动服务模式创新,培养创新型科技人才,构建技术创新体系,引领云计算产业的深入发展,使我

国云计算技术与应用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具体目标包括:(1)研究建立云计算的技术体系和标准体系,研制技术评测工具与平台,开展评测服务;(2)突破重大关键技术,研制重要系统,形成面向区域、重点行业的各类云服务整体技术解决方案;(3)开展关键技术与系统的应用示范。

规划提出的重点任务主要是:

(一)研究和建立云计算技术体系和标准体系

包括研究和建立云计算技术标准体系,研究云计算系统核心软件、硬件设备、应用服务示范平台及云计算数据中心的评测方法,制定云服务评测指标体系规范,研制配套的评测工具,建立测试环境和平台,并开展评测服务。制定适应不同行业需要的云计算安全要求和评测方法标准,保障云服务的网络和信息安全。

与产业部门对标准的规划重点在服务和运营不同,科技部规划侧重的是技术体系。

(二)突破云计算共性关键技术

突破支持万级并发任务的云服务器节点技术,支持十万量级节点有效交互的数据中心互联网络结构与通信栈技术,支持身份认证、加密与隔离的硬件安全技术,大规模分布式数据共享与管理技术,资源调度及弹性计算技术,服务器虚拟化等云计算关键技术。突破云计算应用服务开发和运行环境、用户信息管理、运行管控、安全管理与防护、应用服务交互、云计算智库等共性支撑技术。开展云计算安全体系架构研究,构建自主可控的云计算安全体系架构。掌握云计算环境下用户身份管理技术以及云计算应用服务的安全防护和风险评估技术。研究云计算网络技术,突破云计算数据中心虚拟化、大带宽环境下的存储与数据网络融合、虚拟机接入、多用户数据隔离、跨集群通信与数据迁移等关键技术。研究云计算数据中心

(包括新型制冷系统、供配电系统、模块化数据中心)绿色节能关键技术。

与产业部门规划重在产业化不同,科技部规划侧重在技术研发突破。

(三)研制云计算成套系统

突破大规模资源管理与调度、大规模数据管理与处理、运行监控与安全保障等重大关键技才,研制按需简约的云操作系统、EB级云存储系统、支持亿级并发的云服务器系统、云计算中心网络大容量交换机,研发相应安全防护产品与软件,形成云计算技术产品体系,构建云计算公共服务与管理平台。

具体包括四个方面:(1)云操作系统及云公共服务与管理平台软件研制;(2)亿级并发云服务器系统研制;( 3) EB级云存储系统研制;(4)云计算中心网络大容量交换机研制。

从历史经验看,这方面规划要取得实效,关键在于把指导思想中的“以应用需求为导向”落到体制机制的实处上来。这个应用,不应停留在验收前举例说明式的“应用”水平上,要

真正与产业化结合。在这方面,科技部与工信部需要理顺关系。

(四)开展典型应用示范,推动产业发展

从实际运行来看,发改委和工信部相当重视应用示范,特别是地方的应用。科技部规划的应用示范侧重于政府公共服务领域、区域性的云计算公共服务示范系统,以及重点行业应用示范。

三、从信息产业发展角度规划云计算

据媒体披露,工信部正在制定一个云计算产业战略规划。

作为产业主管部门,工信部一直致力从产业发展角度推动中国云计算发展,2008年以来,一共颁发了大约300张IDC牌照,这些IDC成为云计算产业发展的基础。工信部与发改委曾于2010年10月联合下发《关于做好云计算服务创新发展试点示范工作的通知》,要求对云计算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采取积极的扶持促进政策,并在北京、上海、深圳、杭州、无锡等五个城市先行开展云计算创新发展的试点示范工作。 2011年,支持建立了有200多家企业参加的中国云计算基地联盟,指导联盟对各地数据中心进行统筹规划。

综合各方信息,我们试图归纳工信部在发展云计算产业方面加强规划引导的一些可行思路:

一是加强规划引导和合理布局,统筹规划全国云计算基础设施建设和云计算服务产业发展,支持形成具有区域特色、行业特色的云计算应用。

结合软件产业发展和两化融合的应用需求,加快研究并制定我国云计算产业发展战略,开展云计算规划工作,以指导云计算产业发展。增强对云计算和应用的调控,加强各地方云计算中心的规划论证与建设审批工作,抑制重复建设和不当投资,并注重增加国产软硬件产品与设备的采购力度。一种意见认为,我国云计算产业发展要立足本土应用,推动行业云逐步成为现阶段中国云计算的主要形态。对掌握在各个行业、各个垂直的部门中的有价值数据进行挖掘、及时提供服务。在产业发展方面,要打造自主可控的云计算硬件核心装备和云操作系统,从云计算基础架构到运营,再到软件服务促进整个产业链上的各个厂商协同发展,共同完善产业布局。

1)着力抓好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信息安全产业等“十二五”规划落实。优化产业布局,推动产业集聚发展。大力推进中国软件名城、软件和信息服务业示范基地建设,推动软件业在主要城市的集聚发展和变大变强。组织实施好国家软件公共服务平台专项,创新服务运营模式,完善产业公共服务体系。工信部强调在软件服务业基础上发展云计算产业是可以理解的,需要进一步看到大数据可能重新定义业态这一前沿趋势。

2)加快培育新兴业态,不断拓宽应用市场。把握ICT融合趋势,支持信息技术服务业务支撑工具研发和服务产品化,加快培育下一代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物联网等环境下的新兴服务业态。发展面向制造的生产性服务业,支持基础良好、开展增值税扩围试点的地区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在总结经验基础上逐步向其他有条件地区拓展。强调生产性服务业,这是

工信部的又一特色。云计算要在两化深度融合中,对推动现代产业体系形成发挥积极作用。

3)培育龙头骨干企业,深化产业链协作。加强分类指导,着力培育一批管理水平先进、创新能力强、规模效益好、市场竞争力强的龙头企业。引导骨干企业发挥辐射带动作用,为小型微型企业和新创企业营造良好的创新环境。梳理工作流程,促进创新资源合理流动和配置,加快建立政产学研用(按:这里不光是产学研)协同的工作体系。抓龙头企业,是产业部门的传统和优势,是使应用实现产业化的重要抓手。

云计算的计算模式为范文第6篇

1 什么是云计算

随着互联网为标志的信息时代的来临, 信息技术得到了广泛应用。然而面对丰富的信息资源、便利的通信方式的同时, 也出现了资源割据、应用孤立、信息分散和信息成本风险高的局面。因此需要一种新的技术来进行整合, 促进资源共享, 信息的协同融合, 云计算技术应用而生。云计算的核心思想, 是将大量用网络连接的计算资源统一管理和调度, 构成一个计算资源池向用户按需服务。

云计算概念是由Google提出的, 这是一个美丽的网络应用模式。狭义云计算是指IT基础设施的交付和使用模式, 指通过网络以按需、易扩展的方式获得所需的资源;广义云计算是指服务的交付和使用模式, 指通过网络以按需、易扩展的方式获得所需的服务。这种服务可以是IT和软件、互联网相关的, 也可以是任意其他的服务, 它具有超大规模、虚拟化、可靠安全等独特功效。云计算是并行计算 (Parallel Computing) 、分布式计算 (Distributed Computing) 和网格计算 (Grid Computing) 的发展, 或者说是这些计算机科学概念的商业实现。云计算是虚拟化 (Virtualization) 、公用计算 (Utility Computing) 、IaaS (基础设施即服务) 、PaaS (平台即服务) 、SaaS (软件即服务) 等概念混合演进并跃升的结果。

2 云计算的主要特点和简单应用

首先, 云计算提供了最可靠、最安全的数据存储中心, 用户不用再担心数据丢失、病毒入侵等麻烦。其次, 云计算对用户端的设备要求最低, 使用起来也最方便。此外, 云计算可以轻松实现不同设备间的数据与应用共享。最后云计算为我们使用网络提供了几乎无限多的可能, 为存储和管理数据提供了几乎无限多的空间, 也为我们完成各类应用提供了无限强大的计算机能力。

现在, 在网络中已经随处可见简单的云计算。我们能直接体验的的就是搜索引擎, 我们只要输入关键字或者关键词, 就有几千上万台服务器同时为你服务并返回搜索到的内容。在未来, 手机、上网本和GPRS等行动装置都可以通过云计算发展出更多的应用服务。

3 云计算的高性能计算资源调度问题

资源调度从来就不是个诱人的话题。它们是必须要做的事情, 但是通常很复杂而且常常令用户沮丧、让系统管理员忙碌。最常见的抱怨是:“为什么我的作业没有运行?”问题的答案通常依赖于对一些调度规则的解释, 或者干脆说已经满负载, 或者在极罕见的情况下称一个用户的程序导致了该问题。

为了使调度问题更棘手一点, 在某些情况下, 我们不知道这些应用程序将会运行多长时间, 而且也许有一些其它所需的资源 (比如内存容量、存储、处理器类型等) 。因此, 资源调度这个工作并不简单, 但是对于集群利用率来说非常重要。实际上, 多核的出现使得内核级调度工作比以前更加重要 (当然也更加困难) 。在内核级, 内核必须被安排, 而且将任务在核心之间互相转移必须基于缓存。有趣的是, 高层次的资源调度能力已经延伸到CPU, 控制核心的位置对获得最好性能是非常必要的。

为什么资源调度将会成为高性能计算以后新的、很酷的工具?并不是因为一种新的额GUI或者一些其它的神秘的功能。真正的原因是云计算。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云将会很快到处都是, 实际上, 资源调度将会把云放在合适的地方。

当云计算开始使用48个内核的服务器时, 可能会消除一些服务器到服务器通信问题的形成。高性能计算可能会采取一种不同的、使用密集多核服务器的方式进入云计算。用户可以在桌面上就将作业加到SGE中去。这种资源调度方式会接触可以运行虚拟机的本地资源或者云中资源。这种资源调度方式可能会让HPC实现宝贵的桌面化。听起来像网格计算, 但是更简单。

4 云计算对移动互联网发展的助推作用

移动互联网, 就是将移动通信和互联网二者结合起来, 成为一体。在最近几年里, 移动通信和互联网成为当今世界发展最快、市场潜力最大、前景最诱人的两大业务。这一高速增长现象反映了随着时代与技术的进步, 人类对移动性和信息的需求急剧上升。出现移动通信与互联网相结合的趋势是历史的必然。虽然移动互联网发展已经如火如荼, 移动互联网业务也深入人心, 但是由于移动终端的处理能力简单、网络宽带相对较小、用户体验成本价高等因素导致移动互联网依然无法取代传统互联网的地位。

基于冯·诺依曼体系的设计思想和云计算理念, 我们设计了由主服务控制机群、存储节点机群、应用节点机群、计算节点机群、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云组成的云计算体系结构。如图1所示。

主控服务机群类似于控制器, 主要负责接收用户请求并根据应用请求进行分类。存储节点机群和应用节点机群分别负责处理用户数据资源的存取工作和应用程序请求。计算机节点群主要处理超大运算量要求的计算。

云计算机体系对互联网的促进主要在于:用户不再依赖某一台特定的PC机或终端来访问处理自己的数据。用户不需要维护自己的应用程序或文件, 也不需要考虑软件的问题。用户也不要为数据的存储而购买存储空间。同时, 云计算的数据共享、以网络为媒介提供和传送信息与服务, 为团队提供了网络协作平台。

云计算与移动互联网的结合, 使得移动互联网的应用形式更加丰富、应用更加广泛、功能更加强大, 同时, 也为各参与者在移动互联网产业链中取得优势地位, 甚至主导产业链提供了机会。从2010年中国云计算的发展趋势来看, 行业分析人士认为,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商业模式的创新, 云计算已成为新一代信息技术变革的重要组成部分, 将为中国信息产业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提供重要发展机遇。

摘要:云计算作为一种全新的互联网应用模式, 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网络服务方式, 使得人们能够快速的整合计算机资源。本文对云计算进行了简单的分析, 并对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云计算,特点,互联网

参考文献

[1] 李响.云计算风云乍起[J].计算机世界报, 2008 (14) :12~13.

[2] 刘鹏.云计算[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 2010:1~2.

[3] 张建勋.云计算研究进展综述[J].计算机应用研究, 2010, 27 (2) :429~433.

上一篇:医疗安全自查报告范文下一篇:研究生课题研究计划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