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旱造林技术管理论文范文

2024-02-10

抗旱造林技术管理论文范文第1篇

一、桑树抗旱技术

1、及时灌溉。在有条件的地方尽量给桑园灌溉,直接增加土壤水分,灌溉时间选择在上午9时以前和傍晚6时以后。

2、地表覆盖。在桑园地表覆盖作物秸秆、渣草,以减少土壤水分蒸发,缓解桑树旱害。提倡在桑园内种植豆科作物,通过绿肥压青,改善土壤墒情,增强桑树抗旱能力。

3、病虫防控。旱害往往带来严重的虫害。高温干旱特别容易遭受红蜘蛛、桑蓟马等桑园小型害虫的危害,应及时用相应农药进行于傍晚喷雾防治。

4、根外追肥。可结合防病治虫,喷施尿素0.3-0.5%、磷酸二氢钾0.3-0.5%溶液,提高桑芽的抗旱能力,促进其正常生长发育。

5、雨后补肥。抢抓雨后迅速适量补施肥料,确保有足够的桑叶饲养中晚秋蚕。

二、养蚕抗高温干旱技术

1、创造环境。采取降温措施和做好通风换气工作。降温可采取室内、挂湿帘布、装风扇,蚕室四周搭凉棚,屋顶盖草、洒水等办法,也可用0.3%有效氯漂白粉液喷雾蚕房空中,达到降温增湿消毒的目的。此外,加强通风换气、防热、防闷。

2、精选良桑。采叶时间最好宜早晨采叶为主,提高桑叶含水率,促进蚕的食下量。

3、稀放饱食。做到蚕室内蚕架稀,蚕架上蚕匾稀,蚕匾里蚕头稀,稀放饱食。

抗旱造林技术管理论文范文第2篇

1 确定立地类型

在进行立地分类时, 立地类型是最为基本的单位。由于地段的不同, 立地的性能也会有所不同, 这就需要根据立地因子的情况对造林立地进行分类, 根据造林的不同地段而有所区别。在采取造林技术时, 要遵循适地适树的原则。

对于立地类型的确定, 要根据造林环境, 构成立地与树木之间构建生态关联性。纵观立地环境, 包括生物环境和非生物环境。立地类型中, 生物环境是辅助性依据, 非生物依据是主要的依据。不同的造林地, 由于非生物因子之间相互作用就产生不同的结果, 因此要在立地的过程中以非生物因子为依据进行区分[1]。一些非生物因子的表现非常突出, 会限制树木的生长, 需要加强重视, 但还有一些因子虽然对树木有所影响但并不会产生限制, 这样的因子就不需要重视。

对于造林而言, 非生物因子并不是绝对依据, 环境条件也是非常重要的, 特别是植物条件是需要重点考虑的。因此, 需要根据树木的生长表现情况对立地环境进行选择, 可以对立地类型进行有效的划分。

2 确定树种及造林时间

2.1 确定树种

在造林的过程中, 树种的选择原则不仅要严格按照公益林的要求, 还要考虑到苗木的准备情况。在干旱半干旱地区进行抗旱造林技术, 不仅要按照经济发展规划执行, 还要做好天然林保护工作。通常, 在干旱半干旱地区进行造林所选择的树种具有较强的抗干旱能力的树种, 如黄槐、凤凰木、青皮木棉和腊肠树等。这些树木都属于是萌生能力非常强的树种, 不仅生长速度快, 而且根深。这些树种都喜欢阳光, 生长的环境气温界定在11~18℃, 对土壤的适应性也非常强, 如在红土壤、黄棕土壤、红土壤等中均可生长。

2.2 造林时间

造林时, 要充分考虑到起苗的时间和造林的时间, 以确保树木能够在生长中保持活力, 使林木的成活率有所提高。春天属于万物复苏的季节。在春季进行造林是非常适宜的。春季是气温逐渐升高的季节, 随着气温的提升, 苗木不仅会快速生长, 还不需要考虑贮藏苗木, 树木根的生长就会更为旺盛。基于此, 在干旱半干旱地区进行造林, 宜选择秋季9-10月, 此时土壤中的水分蒸发的速度非常缓慢, 且土壤还没有进入冻结期。由于夏季气温比较高, 土壤中的水分就会聚集在土层的上部, 进入秋季, 土壤的墒情非常好, 因此需要抓住这一良好时机造林[2]。如果是在春季造林, 由于春季的风沙大, 且降水量相对较少, 所以造林时间要尽量早一些。当进入9月后, 土壤中的水资源含量比较高, 适合于林木生长。

3 确定造林密度

干旱半干旱地区的水资源供应不足, 因此难以实现森林植被的大面积覆盖。因为如果造林密度太大而超出土壤供水能力, 就会因水资源匮乏而不利于林木的健康生长。由于干旱半干旱地区气候干燥, 地下水的水位下移, 土壤逐渐干化, 林木容易由于严重缺水而导致死亡率提升。此外, 要想保证造林密度不会对林木的生长造成影响, 还需要对林木的材质、干型, 以及树木生长相对稳定后所具备的观赏价值和防护功能, 包括未来这些林木所能够获得的经济效益进行考虑。所以, 在造林时, 如果是混交, 其中林木为华山松纯林与旱冬瓜混交, 行距通常为4 m2 (2 m×2 m) , 造林的密度为167株/667 m2。如果是核桃树, 树立的行距通常为30 m2 (5 m×6 m) , 造林的密度为23株/667 m2。相邻行之间的植株排列都要错开, 以促使林木更好地生长。

4 抗旱造林方法

4.1 截干种植

干旱半干旱地区, 如果树种具有很强的萌芽力度, 就可以将枝干截去栽植到土壤中, 这样就可以避免枝干在发芽的过程中存在水资源流失的现象。但要确保所截去的枝干在土壤中能够快速生根, 就要使水分阻碍枝干的根部汇集后, 还要在距离地面枝干2个芽上有充足的水资源。对于截去的枝干, 通常为生长在树木地上高度的2/3的位置。进行枝干栽植时, 高于地面10 cm的位置要截去。刺槐、臭椿和黄栌等都适合于采用截干种植的造林方法。

4.2 高干种植

高干种植一般会采用扦插的林木繁殖方法, 操作上简单易行, 不仅种植的成本地, 且林木的成活率也相对高。具体操作中, 高干种植可以引进扦插繁殖技术, 在大棚中进行。要求苗床要到100 cm的宽度, 并在苗床的四周围安装上挡板, 挡板高度为10~12 cm。苗床上的土壤要中性微酸, 土壤要肥沃而疏松, 以便于灌溉且具有良好的排水性。高干种植会选择春季的3月、夏季的6月以及秋季的9月。将当年生的树枝进行剪取, 树枝上留下长度为3~4 cm的叶子。在进行插穗处理时, 要做到随时剪下, 随时插到土壤中。要将插穗剪好, 注意采用保湿技术是非常必要的。

4.3 滴灌节水及沙地径流造林

在干旱半干旱地区造林, 为了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 可以采用滴灌的方法进行水资源灌溉。在灌溉的过程中, 会按照土壤的干湿程度对水的滴灌进行控制。如果土壤比较干燥, 平均每隔5 s就滴1滴, 1 h约滴水50 g。如果土壤较为湿润, 可以平均每隔10 s滴1滴, 1 h约滴水70 g。滴灌可以使水集中使用, 不仅可以提高造林的成活率, 而且使维持林木生长的水资源供给高效而充足。

沙地径流造林, 是指干旱半干旱地区造林时, 要根据实际对抗旱工作予以改善。整地是干旱半干旱地区抗旱造林的有效措施。干旱半干旱地区要有效解决造林的水资源问题, 可以采用拦截地表径流, 对地表进行蓄水的方法, 由此而使土壤含水量得到有效调整。此外, 将地表径流充分地利用起来, 并做好径流水资源调控工作, 以提高土壤供水效率。

5 结语

干旱半干旱地区多距离海岸线非常远, 处于大陆的中心地带, 夏季少雨而酷热, 冬季干燥而寒冷, 全年降水量少, 水资源贫乏。要向确保干旱半干旱地区造林成功, 就必须高效利用水资源, 做好抗旱造林工作。

摘要:中国的西南部地区地广人稀, 多为干旱半干旱地区。从南宁地区的气候环境来看, 年平均气温在21.6℃左右。冬季最冷的1月平均气温为12.8℃, 冬季稍显干燥, 但干湿分明。在这样的环境下造林, 具有很高的难度, 水资源也难以得到有效利用。要想提高此类地区的造林成活率, 就要采用相应的技术, 充分利用当地的水资源, 以达到抗旱的效果, 为造林提供良好的环境。本文针对干旱半干旱地区抗旱造林技术展开研究。

关键词:干旱半干旱地区,水资源,抗旱技术,造林技术

参考文献

[1] 李超.干旱半干旱地区抗旱造林技术探讨[J].中国水土保持, 2010 (11) :26-29.

抗旱造林技术管理论文范文第3篇

摘 要:营林工程中的造林工作每个环节都至关重要,与其他工程不同,造林工程是一项时间长、任务艰巨且效益较慢的工程,从树苗的培育到其成活、成林,往往需要几十年的时间,因此必须加强对其进行管理,基于此,本文简述了营林工程中的造林要点,对营林工程中的造林工程管理问题及其策略进行了探讨分析。

关键词:营林工程;造林要点;工程管理;问题;策略

造林工程是一项长期的系统性工程,而营林工程中的造林工程管理对于保障造林工程的有效性非常重要,基于此,以下就营林工程中的造林工程管理进行了探讨分析。

一、营林工程中的造林要点分析

营林工程中的造林要点主要表现为:(1)合理营林整地。第一、清理营林地。目前大多数应林地均是在过度开垦的土地上退耕还林,营林地的清理是一项必不可少的准备工作,首先清除土地上的杂物,一般选用火烧或化学物品清理,也可以人工操作可行工具,通过推土机、切碎机等进行割除清理。第二、合理运用营林整地方式。营林整地一般通过两种方式,即全面整地和局部整地。分别指对于预选营林土地进行全部或局部土壤的翻垦。局部整地还可细分为带状整地或块状整地,特指翻整呈长条状或立方状的土地。(2)科学应用现代营林播种方法。

(一)播种前的处理方式。播种前为保证种子出苗整齐,或增强其抗病、虫、害的能力,步骤需调整为先消毒再拌种再浸种最后催芽的工作。春播之时尤其要注意对于深层次休眠的种子要进行催芽,当然针对不同的品种需使用不同的处理方法,但也应注意若造林地出现恶劣天气如干旱或低温则不适宜进行浸种催芽。

(二)播种方法。播种方法有很多种,如撒播:在播种之时要均匀地撒播种子,这种方法一般不用整地、播种后也不需要覆土,但是种子比较易被风吹走和水冲走,还有可能被鸟兽们吃掉,尤其是发芽的幼苗根系比较纤弱,比较难穿透地被层。因而在撒播适用的地理条件为交通不便利的地区,可以考虑种中小粒的树种。

(三)严格病虫害及自然灾害的防治。造林工程过程中的病虫害发生给幼苗生长造成巨大威胁,严重影响造林工程。而防治病虫害及自然灾害是提高幼苗成活率的有效方式之一,可以在选取优良树种,确保树种具有较强抗病能力的同时,加强管理和养护力度,及时施肥、除草和修剪枝干,安排专门人员对树种的检疫和检查,防止外来树种和病虫害的入侵。

二、营林工程中的造林工程管理问题分析

营林工程中的造林工程管理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为:(1)规划问题。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加大了对森林资源需求量,在经济利益的趋使下森林的生态功能发挥得不明显,直接破坏了森林的生態环境,要想维持森林的可持续利用,必须做好林业规划,需要对森林资源进行科学合理规划,在保护资源的同时对森林环境和森林生态进行保护。防止因不合理地使用森林资源对该区域的生态环境造成破坏。(2)造林人员问题。造林工程是一项长期系统工程,在林地的锄草、施肥、抚育间伐、病虫害防治、防牲畜破坏和自然灾害等都需要一个比较长的过程,需要投入大量的人、财、物才能保障。影响林业发展的一大限制因素是林业科技人才不稳定,尤其是基层林业生产第一线科技人才非常缺乏,造成林业科技普及率较低,林业的科技含量不高。(3)种苗培育质量问题。造林工程质量上存在的问题,最基本的因素就是种苗的培育上出现了问题,种苗质量的好坏决定了成型后林木的好坏。在壮苗培育方面,地市级范围基本上没有系统化的苗圃,往往是依山、依田而建的临时场所,加上技术管理跟不上,管理不严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使得林业造林质量无法得到保障。甚至有时还会出现成活率下降、病虫害增多等严重后果。(4)栽培方法问题。过去为了使造林地提早郁闭成林,造林初植密度一直偏大。在实际生产过程中,由于间伐审批、工作安排不当、投入大于收入等原因,不能合理及时间伐,致使林分过密、林木生长和林分卫生状况差。同时,病虫害和森林火灾的隐患较大,增加管护难度。

三、营林工程中的造林工程管理策略分析

(一)科学规划造林工程。首先,最重要的就是要做好生态作用规划,防风固沙、水土保持等;其次是要做好美化环境、综合治理、丰富人的生活以及保持生态的平衡和稳定等。其次,应丰富造林树种的种类。随着林业科技的发展和进步,林业建设应扩大树种选择范围,增加各树种之间的协调和搭配,保证树木的丰富性。最后,对于造林工程中存在的森林病虫害、火灾、环境危害和牲畜伤害等现象,应采取丰富的防护手段,做好生物防治、生态隔离等,有效保护生态环境,保证森林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高造林工程建设的水平和质量,增加企业建设的效益。

(二)提升造林人员专业水平。造林工程中的人员素质及技能高低对于造林工程质量、造林效果有着决定性的作用,因此提高一线造林人员综合素质非常关键。(1)出台人才引进政策,引进一批掌握现代林业科技知识的人才,建立一支强有力的林业科技队伍,增加林业可持续发展的智力支撑体系。(2)加强林业科技推广工作,大力推广林业实用技术,加强对农民的技术培训,使农民尽快掌握一技之长。只有使更多的人掌握先进林业技术,科技才能转化为实实在在的生产力,才能促进林业可持续发展。

(三)加强栽培管理。造林工程必须坚持科学栽植、精心管护的原则,合理控制栽植密度,根据经营目的、树木生物学特性和经济效益等方面合理确定造林的初植密度。因此在造林生产中要根据不同的树种和立地条件,合理制定和落实栽植密度,把好栽植前后的各项质量关,切实抓好整地工作,适时选择栽种季节,根据当地的气候特点和小地形情况,尽量提前造林,严格执行各项造林技术规程,改进栽植工具,保证栽植质量。造林单位和个人要根据树木生物学特性,适时科学地进行松土、锄草、施肥、防治病虫害和间伐等抚育工作,及时进行机械和人工营林、抚育管护作业,以及综合性的保护、监测和管理等,以减轻病虫和其它灾害所带来的风险。

(四)因地制宜合理运用造林方法。主要有:(1)合理运用植苗造林法。这种方法主要是将完整的苗木移植到林区,在林地进行造林。利用植苗造林法对于自然环境没有太高的要求,但是对于种植的方法却十分注重,必须要保证苗木生长的稳定性,才能保证苗木在种植的过程中保持良好的生长态势且具有较高的成活率,这也是当前应用的较为普遍的一种方法。(2)合理运用播种造林法。播种造林的方法适合在较大面积的林区使用,而且操作简单、成本较低。但是利用播种造林法时对于林区土壤的要求很高,必须要具备足够的养分和充足的自然条件,而且造林后的管理工作也十分重要,所以播种造林法一般在土壤条件较好且自然灾害发生率较低的地区应用。(3)合理运用分殖造林法。这种方法能够节省育种育苗的时间,成活率也相对较高。但是这种方法对于林地的自然环境质量有着较高的要求,而且在实际的应用过程中存在着一定的风险性,甚至可能会造成林木本身的损害,所以在应用时通常较为谨慎。

结束语

综上所述,营林工程的造林工程管理过程中,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使其仍然存在诸多问题,因此需要结合造林工程的实际情况,加强对其进行管理,以促进林业工程发展,从而发挥造林工程的社会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李宏伟.分析营林生产中造林规划设计与造林技术[J].农民致富之友,2016(11).

[2]王昭明.林业工程造林管理的方法[J].世界家苑,2018(08).

[3]温伟雄.林业造林工程管理的措施分析[J].中国科技博览,2018(06).

抗旱造林技术管理论文范文第4篇

摘 要 桉树是重要的经济树种,在我国多地都有广泛种植,特别是广西、广东、福建等地区,更是桉树种植的主要产区。但是,在当前桉树种植中,还存在着病虫害多发、产量不高等一系列种植问题。因此,为了更好地促进桉树生长,提高桉树种植经济效益,相关种植部门与人员还需加强对桉树造林技术的研究,以提高桉树造林成效。基于此,分析桉树造林技术措施及造林效益提升策略。

关键词 桉树;造林成效;技术措施

桉树又叫尤加利树,是桃金娘科桉属高大乔木的统称。具体来说,桉树树冠有多种形状,常见的为尖塔形,桉树叶子有幼态叶、中间叶、成熟叶三种类型,桉树幼叶对生、卵形,长11 cm左右;成熟叶披针形,厚革质,长8~17 cm。此外,桉树耐旱、怕寒,适宜生长在光照充足、降水丰富、土壤肥沃、土层疏松的山坡及平原地区。柳州市位于北纬23°54′~26°03′,东经108°32′~110°28′,地处广西壮族自治区中北部,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地形平坦,海拔多在85~105 m,且雨热同季,光、温、水资源丰富,非常适宜桉树种植。但是,随着市场对桉树需求的不断增加,提升桉树造林成效成为当前桉树种植急需解决的问题。因此,相关部门要加强对桉树种植技术的应用,以不断提升桉树种植质量与产量。

1 桉树种植技术要点

桉树种植过程中,种植人员必须做好林地选择、苗木选择、整地挖穴、合理密植、移栽种植等方面的工作,以保障桉树健康、快速生长。

1.1 林地选择

在桉树种植过程中,种植环境对桉树生长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因此,相关部门与人员要重视桉树种植中的林地选择工作。林地选择要考虑到光照、土壤、水源等方面的因素。1)种植人员要根据桉树喜暖怕寒的生长习性,选择适宜桉树种植的区域,如可选择坡度平缓、光照充足、海拔在600 m以下的地区进行桉树种植。2)种植人员要重视林地土壤环境,需选择土壤平均厚度在

80 cm、酸性的红壤或黄壤冲积土地区。3)种植人员要选择交通便利、水分充足的地区进行桉树种植,以方便桉树种植后的运输与灌溉。此外,种植人员还要根据桉树种植环境中可能存在的外部环境问题,提前做好有效的预防方案,避免桉树生长受到暴雨、洪涝、雷雨以及大风等灾害天气影响[1]。

1.2 苗木选择

桉树种植过程中,种植人员还要做好桉树的苗木选择工作,以提高桉树的种植质量,達到较好的造林效果。具体来说,种植人员在进行苗木选择时,要注意以下3点要求。1)要根据种植地区的实际环境,选择适宜的桉树品种,根据广西地区的气候地理环境状况,选择DH32-26、DH32-28、DH32-29等桉树品种。2)要提高苗木的选择标准,种植人员可选择抗性好、产量高的桉树品种。3)种植人员在选择苗木时,还要选择长势好、顶端优势明显、无残缺、无病害的苗木。

1.3 整地挖穴

在桉树造林过程中,种植人员还需加强整地技术的应用。具体来说,整地不仅能够对种植区的杂草、灌木进行清理,还能对种植地区的土壤环境进行有效改善,从而为桉树生长创造良好的生长环境。一般来说,常用的整地方式有人工整地和机械整地两种模式,这两种模式各有优势,种植人员可根据具体的种植地区环境,选择合适的方法。此外,整地完成后,种植人员还需按照一定的规格挖定植穴,定植穴规格为50 cm×40 cm×30 cm。

1.4 合理密植

在进行桉树种植时,种植人员要注重桉树种植密度,因为适宜的林分密度可以提高桉树产量,增加桉树种植经济效益。一般来说,对于新造的桉树林,初植密度为100~110株/667 m2,但可根据具体的环境和经营目标进行调整,密度范围为96~115株/667 m2。

1.5 移栽种植

在桉树种植过程中,种植人员还要注重桉树的移栽种植技术要点。1)要选择合适的苗木栽植时间,一般以2—4月为宜,此时温度适宜,雨量充沛,能够提高苗木栽种成活率。2)要采用正确的苗木栽植方法进行栽植,即先放置基肥,再将表土碾碎均匀回填至坑穴,整成略高于坑穴的平台,在坑穴中心挖种植穴,然后垂直放入桉树苗木进行培土,再在四周踩压严实,保持苗木直立,最后盖上一层约2~3 cm细土,防止土壤水分过快蒸发,影响成活率。3)要定期对栽植苗木进行观察,当发现有破损、死亡或感染病害的苗木时,要及时进行补苗[2]。

1.6 田间管理

桉树造林后,种植人员还要做好桉树的后期抚育管理工作,主要包括合理施肥、定期除草松土、科学防治病虫害等。

1.6.1 施肥

为提高桉树造林效益,种植人员必须合理施肥,以保障桉树生长所需的营养。1)种植人员在对桉树进行施肥时,要注意肥料用量,一般根据桉树的生长情况和土壤情况进行施肥量调整,不宜过多或过少。2)种植人员要注意施肥时间,桉树最佳施肥时间在每年的12月至次年4月,这段时间施肥能够发挥肥料效应,提高桉树种植效益。3)种植人员要注重施肥种类,在进行基肥施撒时,一般以磷肥为主,氮钾肥适量,而在进行追肥时,应以高氮为主,适当增加钾肥含量。4)种植人员应注意施肥方式,在进行基肥施撒时,应先将肥料施撒在坑穴内,然后回填1/3的表土,再将肥料与表土进行搅拌,最后回填全部土壤压实[3]。5)种植人员还应对林地进行测土配方施肥,适时补充桉树所需的营养元素,如B、Mo、Zn、Mn、Mg和低浓度Fe,保障桉树健康

快速生长。

1.6.2 除草

在进行桉树种植时,种植人员还要做好桉树造林后的除草工作,以增强光照、减少养分流失和病虫害发生,保障桉树健康生长。1)当种植地区的杂草高度在30 cm左右或覆盖率超过30%就需进行除草工作。2)根据种植区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宜的除草方法,一般采用人工除草、化学除草等方式,对于桉树幼林来说,选择人工除草方式能减少对苗木的损害,而对于成林且杂草较多的种植区域,则选择化学除草方法。3)种植人员在进行除草的过程中,若出现土质板结或水土流失的情况,还要及时进行松土,以便对该地区的土壤环境进行改善[4]。

1.6.3 病虫害防治

为了提高桉树的种植效益,种植部门与人员还需做好桉树的病虫害防治工作,以降低病虫害对桉树种植的影响。桉树种植中常见的病害有焦枯病、青枯病、茎腐病等,因此种植人员要按照以下要求做好对桉树常见病害的防治工作:1)要做好各种病害的预防工作,完善桉树种植监督体系,以便及时发现与解决病虫害问题;2)要根据实际发生的病害类型,针对性地选择适宜的防治方法。例如,桉树发生焦枯病时,要及时进行病树修剪,以防病菌蔓延与扩散,并使用波尔多液、甲基托布津等化学药剂进行病害治理。桉树种植中常见的虫害有蟋蟀、白蚁、桉小卷叶蛾、小地老虎等,种植人员要加强对桉树虫害的防治工作。特别是白蚁虫害,不仅影响范围广,而且为害范围也非常大,其主要为害桉树幼树的茎、叶和根部,造成桉树苗木死亡,所以在进行白蚁虫害防治时,应以预防为主,采取药饵诱杀和化学药剂相结合的防治模式。

2 桉树造林效益的提升策略

为了提高桉树的造林效益,种植部门与人员还可以采用以下方法。

2.1 改进种植技术

为了提高桉树造林的经济效益,种植部门与种植人员还需不断对桉树种植技术进行改进与完善,提高桉树种植的科学性,进而提升桉树种植产量。具体来说,种植人员在进行种植技术使用时,要运用科学的管理与种植方法,如科学密植、科學施肥、科学监测、科学防治病虫害等。此外,还要加强对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从而辅助桉树种植。

2.2 加强技术宣传

除了要不断改进桉树种植技术外,相关部门还需加强对桉树造林技术的宣传。具体来说,为了更好地提高桉树种植的经济效益,需加大技术宣传力度,例如,可以派专门的技术人员到乡镇开展讲座或对种植户进行实践辅导,让种植户学习先进的种植理念与方法,从而提高桉树的质量与产量。

2.3 提高桉树种植的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除了要不断提高桉树种植的经济效益外,还需不断提高桉树种植的社会效益与生态效益。就社会效益来说,要加强对桉树种植的宣传,让更多人能够正确看待桉树种植工作,从而加入到桉树种植与保护中来。就生态效益来说,要不断提高桉树种植的生态效益,使其发挥调节气候、涵养水源的作用。此外,在进行桉树种植时,要遵循“适地适树”原则,以减少桉树种植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3 结语

桉树种植过程中,要想不断提高桉树的造林成效,就需不断完善桉树的种植技术,做好选地、整地、苗木选择、种植移栽、除草施肥等方面的工作,提高桉树的种植质量与产量,以获取更多的经济效益,促进桉树种植地区经济发展。

参考文献:

[1] 李祥满.论国有林场桉树的造林技术与改进措施[J].农家科技,2019(08):163.

[2] 韦添露,莫辉,石鹏.桉树高产营造林技术及应用实践探究[J].农家参谋,2020(05):100.

[3] 许毅松.诏安县桉树速生丰产林造林管护抚育技术探讨[J].绿色科技,2019(07):215-216,218.

[4] 黄文雄.广西桉树速生丰产林造林技术及常见病虫害防控技术探讨[J].农家参谋,2020(07):58,92.

(责任编辑:赵中正)

抗旱造林技术管理论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荒山造林;树种选择;造林技术

一、荒山造林树种选择的基本原则

1.进行树种选择的适地适树原则。要以进行荒山造林当地的地理特点为基准,全面考虑所选择的树种之间的关系和当地生态特点,对树种进行严格筛选,把适合造林地树种,适合迅速生长的树种作为选择目标树种,提高造林工程开始以后树种的存活率,保证种源合理,提高对当地常见病虫害的抵抗能力。另外,荒山造林树种选择应该适当引入外来树种,尤其是被大众所接受的生态功能比较好的树种,将其纳入荒山造林树种数据库当中,从内向外提升荒山造林质量和效益。

2.树种选择要遵循生态优先原则。我们进行荒山造林,目的就是要恢复生态,防止水土流失,保一方水土平安,所以造林树种的选择应该以维护当地生态环境为目标,因为荒山大多水土流失严重,并且生态环境一旦遭到破坏以后往往需要上百年的时间才能够修复过来,所以要重视树种选择和生态环境的匹配度,尽量选择根系发达、生态效益良好、速生型物种,通过林木的快速生长实现对荒山生态环境的改造,减少各种自然灾害发生,提高荒山的治理效果。

3.树种选择要遵循混交原则。进行树种选择的手要重视全面效仿当地自然环境,以营造混交林為目标,建立荒山造林新模式。结合当地现有的树种分布特点和植物生长特点,深度挖掘树种具有的自然功能和生态潜力,构建混交林为主的荒山造林方案,建立回归原生态的造林工程,提高保障性。

4.树种选择要遵循稳定原则。选择树种的时候,要对树种在极端气候中的稳定性加以考虑,选择林分优良、生长稳定、对抗恶劣天气和病虫害能力强的树种。另外,树种的稳定性还体现在病虫害适应性方面,因此要通过提前实验的方式选择树种,防止种植以后被病虫害侵扰,造成浪费。

二、荒山造林技术的实施

进行光山造林技术的实施不能够盲目,一定要结合荒山造林当地的环境特点进行,总体来说要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确定好进行荒山造林的方式。开展荒山造林工程要以技术应用为前提,确定基本的技术应用类型和应用方式,根据因地制宜的原则优化荒山造林技术,以荒山造林树种的优质繁育为目标确定进行造林技术的重点,保证树种的播种、植苗和扦插等造林方式的科学性。

2.确定好荒山造林地技术参数。林木的种植密度是荒山造林的主要技术参数,根据荒山造林技术工程设计,结合树种干型特点及其生长规律、成林稳定性等,综合荒山造林工程防护功能、经济效能和观赏性来确定具体的种植密度。以当地区域人口分布特点以及当地林木种植企业的经济实力为着手点,对林木种植的行间距和株间距加以确定,尽量保证荒山造林的效率、成本在最优范围之内,获得最佳效益。

3.荒山造林具体方法。明穴植苗法是进行荒山造林的重要方法,一般在挖好树穴以后现在穴底部铺上一层熟土,然后再在其上岗施加有机肥和底肥,在肥料尚不用细土进行覆盖,最后将树苗放到树穴当中,覆盖上湿土和表层土,主义树苗的根须要分布合理,防止折断、弯曲,尽量选择分层踏实方法固定树木。

4.荒山造林的整地技术。具体荒山造林工程实施中,要以外业勘探和数据调查为基础,对整体大小需求进行确定,整地的技术和整地方式来划分整地区域,和传统进行造林地的整地工程相比較来说,荒山造林整地中要做好整地水平线和控制好坡度,全面整地过程中荒山植被和灌木要进行保留,这也是进行水土流失防治的关键内容。

5.科学确定进行荒山造林的具体时间。时机确定要以本地林业工程实际作为参考,要以当时气候特点与造林经验作为选择的出发点。一般工作在早春时节开始,利用造林苗木萌生的时期缩短缓苗期,提高苗木对荒山的适应性,提升苗木成活率。对于功能型荒山造林工程,要结合树种的生长与发育规律,避开苗木生长的关键时期,更好地利用当地气候、水文和地质优势,提升荒山造林的效果。

6.做好关于树种的水肥管理技术。在荒山造林初期应该做好浇水和施肥工作,要选择熟土和腐殖土作为苗木的底肥。在荒山造林苗木生长进入到快速期时,要给予苗木适量的追肥和灌溉,浇水以浇透作为原则,追肥以复合肥为主。在苗木生长的第二年要加强水分的技术管理,做好春灌和冬灌,根据荒山造林苗木生长适当追加氮磷钾等肥料和养分。

7.关于荒山造林苗木的抚育技术。对于苗木的抚育是十分重要的一步,特别是在苗木经过缓苗、生长过程的时候,其枝干和树叶处于快速生长阶段,需要给苗木提供一个稳定的生态环境和合理的水肥条件,以此建立荒山造林苗木适应性,这也就务必要做好对其的抚育管理,从改善立地条件和环境条件出发,加快荒山造林苗木生长速度,促进苗木成林,形成荒山造林最稳固的林分。关于苗木抚育期的技术环节和重点要放在土壤管理、水肥管理和环境管理这几个重要维度上,结合荒山造林时间和季节实行春冬两季抚育,以对苗木的补种、修型、除草为主,给荒山造林的苗木生长营造一个理想生存环境。

8.做好荒山造林地区管护技术应用。基于荒山生态环境的脆弱性,以及刚刚进行造林之后各方面也很脆弱,造林以后要指派专人对其进行保护,比如进行巡山等,防止有人偷窃苗木、蓄意践踏、放火烧山等,定期观察苗木的生长状况和当地病虫害情况,及时上报做好预防管理工作。

三、结语

关于荒山造林我们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在造林过程中关于造林树种的选择以及造林技术的应用方面还需要我们在实践中不断研究,结合造林当地的地理、自然气候条件等加以合理规划,为荒山区域经济以及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做出巨大贡献。

参考文献:

[1]胡迪.浅谈荒山造林树种的选择与造林技术措施[J].黑龙江科学,2016,7(4):38-39.

[2]陈淑英,秦德明,刘河新.宜林荒山荒地造林树种选择及模式试验[J].中国林业,2006(18):46-46.

[3]陈加强.浅谈荒山造林树种的选择与造林技术措施[J].农业与技术,2015,35(15).

[4]徐锟.荒山造林树种的选择与造林技术研究[J].甘肃科技,2017(17).

(作者单位:国有中牟县林场)

抗旱造林技术管理论文范文第6篇

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发展速度的加快,人们的生活水平也在不断提高,社会各界对于生态环境的重视程度也越来越高。因此,林业的发展逐渐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问题。随着林业的发展,造林绿化后的林业技术工作也愈发重要。造林绿化技术工作对于缓解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之间的矛盾有着重要意义,它可以保证树木的正常生长,解决病虫害威胁,提高林下经济效益。另外,造林技术还可净化空气,缓解环境污染。目前,中国造林技术水平仍然较低,与发达国家还存在较大的差距。因此,需提高对于绿化造林技术的重视,加快林业发展速度,使得造林技术满足新时期发展要求,提高林业经济价值。本文分析了内蒙古自治区造林绿化技术工作现状,以期促进内蒙古自治区林业的发展。

1内蒙古自治区林业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1提供就业机会

内蒙古自治区林业的发展,不仅保护了生态环境,更提供了许多就业岗位,让人们有了更多的就业机会。目前,内蒙古自治区林业发展的就业岗位已初见规模[1]。

1.2森林面积增加

绿化造林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内蒙古自治区森林面积,解决了对生态环境的保护问题。但就目前情况来看,部分农户仍然没有重视森林资源的利用与保护工作。

1.3森林产品不完善

内蒙古自治区森林面积虽然广阔,但资源量较低,使得内蒙古自治区森林产品不完善,严重影响了森林的经济效益。

1.4相关体系不成熟

就目前情况来看,内蒙古自治区林业造林绿化技术工作还存在不足之处,相关体系并不成熟,很多林业生产问题难以得到有效解决。

1.5林业技术人员综合能力不足

首先,造林绿化技术专业性较强,如果缺乏相应的专业知识很难保证工作的的正常进行。而许多林业工作人员并没有经过专业的培训,缺少林业技术工作相关专业知识。其次,森林面积较大,相关管理与维护工作难度较大,又缺少专业的林业人员。在此情况下,森林管理与维护工作难以细化,工作效率较低,在工作中容易出现更多的错误,影响到内蒙古自治区的林业发展。

2绿化造林技术工作要点

2.1绿化维护工作

2.1.1提升树木质量

在绿化造林后提高树木质量非常关键。首先要选择高品质并具有较强抗病虫害能力的树木进行栽培,从根本上保证树木质量。要及时对一些长势不佳或出现病虫害的苗木进行清除,避免病虫害蔓延。在种植后要及时除草、施肥,保证树木的正常生长。

2.1.2合理砍伐

目前,砍树伐木仍旧是对于森林危害严重的行为。但木材又是重要的材料,不可能从根本上禁止树木的砍伐。因此,需提前设定好砍伐区域,并根据具体砍伐情况制定后续管理措施,保证砍伐行为不会影响森林资源,确保林业的健康发展。

2.1.3林木品種改良

在绿化造林后,对于已有林木的品种改良工作也同样重要。需及时改良残次林木,保证森林的健康发展,提高林木质量。

2.2创新林业生产技术

有关部门首先应加大优良林木品种的研究力度,培育出抗病虫害能力优秀、产品质量合格的林木品种,促进林业的可持续发展,提高对于生态环境的保护作用[2]。同时,保证林业技术创新研发资金充足,有关部门应积极拓宽融资渠道,为林业技术创新提供有力的经济保障。

2.3培养林业工作人员

林业部门首先要摆脱以往观念,大力培育林业技术人才。其次,林业部门需加强林业工作人员的思想政治工作,做足文化建设工作,让林业技术人才认识到林业技术的重要性,及时更新自身林业技术知识,进一步提高林业发展的科学性。2.4多样化的林下经济发展模式

多样化的林下经济发展模式不会对森林生态环境造成影响,同时还可发展经济。因此,发展多样化的林下经济发展模式,可以更好地提高森林经济的发展活力,有助于解决中国现存的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之间的矛盾问题,也为今后的经济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同时,在林下经济的发展过程中,为了更好地使其发挥经济效益,需提高对于林下经济发展的重视程度,并优化其相关的发展模式。为此,有关部门首先要加强对于林下经济的宣传力度,让农户及林业企业可以认识到林下经济所带来的经济效益,从而更加积极地投入到林下经济发展中来。

2.5提高绿化造林技术工作的重视程度

内蒙古自治区大多数农户使用的林业技术方式过于传统、古老,不符合现代发展要求,迫切需要创新林业生产技术。因此,有关部门需组织起一支林木技术知识丰富的专业人才队伍,帮助农户改进林业生产技术,解决林业生产难题[3]。

综上所述,加强对森林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提高对树木的培育与保护力度,真正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方针,可以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同时,让绿化造林可以创造出更高的经济效益,解决中国经济发展与自然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

参考文献

[1]李翠玲,曾程.浅谈造林绿化后的林业技术工作[J].农家科技,2018(7):161.

[2]刁少波.现代林业育苗技术重点与造林技术刍议[J].花卉,2019(24):211-212.

[3]王清国.林业工程苗木培育及移植造林技术刍议[J].商品与质量,2018(2):285.

上一篇:乡镇政府行政管理论文范文下一篇:电视传媒技术管理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