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管理体制分析论文范文

2024-03-16

农业管理体制分析论文范文第1篇

摘要:目前我国农业补贴政策仍然存在补贴力度不足、补贴结构不够细致等问题,仍需要继续完善和调整细化政策。文章对我国农业补贴政策的实施效果和存在问题进行研究,从农业补贴政策的基本概念、我国农业补贴政策的实施效果、农业补贴政策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措施四个方面进行探讨分析。

关键词:农业补贴政策;补贴力度;政策结构

农业补贴政策是世界上很多国家为了保护本国农业发展的通行做法。由于我国国情、补贴水准、人口变动、耕地面积及环境等因素与他国相差甚远,所以我国应根据自身情况通过合理的农业补助政策,推动农民收入水平的稳定提高;通过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全面贯彻强农惠农富农原则;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发展和新农村建设,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同时,在我國加入WTO以后,农业政策的制定面临各方面的调整,因为农业发展不仅需要解决自身发展方面存在的问题,还需要让自身具备足够的能力面对来自国际的竞争力。因此,针对目前农业的发展问题,应该从如何改进目前已有的农业补贴政策,使其更能符合我国国情,切实推动农业的健康发展,解决好“三农”问题,保证农民增收和保护环境等方面进行研究分析。

一、文献综述

(一)农业补贴政策效应评估

作为农业生产的主体,广大农户对农业补贴政策的满意度是衡量农业补贴政策效果的最核心指标。有研究结果表明:通过农户满意度的影响因素的分析,发现农户对不同农业补贴政策满意度的影响因素不完全相同,但家庭劳动力总数、人均承包地面积和距县城交通距离对四项农业补贴政策满意度均有着相同的显著影响。

农业补贴对农户增加农业投入具有显著的激励效应,但对不同农业要素投入具有差异化的影响,农业补贴并未激励家庭成员增加自有劳动供给,但显著提高了农户雇佣劳动力的概率、农业机械的使用以及化肥、农药等要素(为主)的投入。当前农业补贴政策具有显著的激励效应,虽然也具有促进农户消费的财富效应,但该效应低于激励效应。

(二)农业补贴政策实施情况及问题

各项农业补贴政策在调动农民积极性、提高主要农产品产量、促进农民增收、和对东农业发展方式转变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目前农业补贴政策依然存在一些问题。中国农业受到有限的可耕地、不合理的边界结构、低效率、和资金不足的阻碍。提高农民收入和改善国家粮食安全已成为中国政府的首要任务之一。侯石安(2013)指出农业补贴政策因为各地区域差异性以及政策配套设施的不同而存在的一系列问题。黄汉权等人(2016)提出绿箱政策不足;补贴偏重普通农户,对专业大户、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补贴不足;最低收购价和临时收储政策会扭曲市场机制。周怡岑等人(2017)指出财政部门对农业补贴政策的支持力不足,使农民增收速度也十分缓慢。

二、我国农业补贴政策的现状

(一)补贴对象

农业补贴的对象主要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农民以及承担项目任务的单位或个人。其中,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包括农业企业,农业生产合作社,职业农民,家庭农场等)是今年补贴的重点对象。

(二)补贴形式

今年所采用的补贴形式主要有八种,分别为:直接补助、贴息、政府购买服务、以奖代补、先建后补、担保补助、资产折股量化、设立基金。具体补贴形式和标准由省级财政部门商农业主管部门确定。

(三)明确规定不能领取农业补贴的情况

1. 将农田用于从事非农业生产活动;

2. 通过骗取套取、虚报冒领等方式来挤占挪用补贴;

3. 未经批准允许擅自更改农业基本农田用地用途(例如改作建设用地等);

4. 大范围弃耕,导致土地抛荒达到3年以上;

5. 耕种过程中造成地力丧失、环境严重污染。

(四)农业补贴政策的实施成效

1. 农业扶贫补贴:扶贫效果良好

作为优化农业供给结构、补齐农业现代化短板的重要举措之一的农业扶贫工作,一直都是农业部工作的重点方面。在农业部积极调动国家农业主要力量推进扶贫工作的情况下,农业扶贫取得了良好的进展(如图1所示)。

2. 农业生产发展补贴:收入稳定上升

农村集体经济组的总收入持续增长,总支出基本稳定在4千万上下。总收入在2016年首次高于4000万;经营收入维持在1500万以下。经营收入和发包及上交收入的变化不大,补助收入近几年都有所增加,也就是说总收入的增加较大程度上是由于国家的农业补贴,即国家补贴大部分直接变成了农民收入。

3. 农业生态保护补贴:农业绿色发展

以往农业的发展过程中,未曾过多关注农业资源的使用浪费以及面源、肥料污染等,导致环境污染加重,耕田可能已经遭到了一定污染和破坏。在目前的农业发展规划中,为了着重强调农业的绿色发展,增加了农业生态保护补贴。通过采取一定的补贴激励,大力推进农业的绿色发展,让农民了解畜禽粪污的资源化利用、果菜茶有机肥替代化肥、东北地区秸秆处理等绿色生产方式,减少资源浪费和农业污染。

三、我国农业补贴政策的问题分析

(一)农业补贴对于农业小户的积极性提升作用不大

2015年调整补贴,取消了过去农业补贴的普惠制,将农业补贴资源向种地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等一些规模经营土地的新型经营主体倾斜,原先每户可得农业补贴之中,有百分之二十的农资综合补贴另外补贴给了土地规模经营者,也就是说对于小户来说农业补贴比原先少了,更加打击了农业小户从事农业生产经营活动的积极性。

(二)农业补贴在促进农民持续增收方面存在不足

农民总收入的增加较大程度上是由于国家的农业补贴,即国家补贴大部分直接变成了农民收入,但未能转化成促进农业生产的资金。农民的收入虽然在增长,但是大部分都与补贴相关,补贴调整会直接影响到收入的变化。因为补贴未能做到通过农业活动来促进持续增收,所以农民收入虽然在增长但是仍然与城镇收入相差甚远。

(三)培育农民补贴不足导致人力资源缺失

由于农民收入不能够很好的提高农民从事农业方面的积极性,培育职业农民的补贴不足,无法提高农民参与农业活动的积极性,农民更多的愿意去外出务工,这就导致农村缺少参与农业的劳动力和相应的技术人才。由于农村现代化发展,急需新型职业农民。新型职业农民培育需要大量的人力财力来支持,但相关补贴资金不足,难以及时到位。职业农民的收入全来自于农业生产,农业又容易受到环境、氣候等因素的影响,这导致农民的收入变化较大,也会使农民对于职业农民的抵触之情增加。

(四)农民对于补贴政策了解不深,难以提高积极性

近年来,农业部以协同推进生产经营管理服务信息化为主线,以“互联网+”现代农业为抓手,推动信息化与农业现代化全面融合。但是,信息化虽然是必然趋势,但是一般农户,特别是对于农业收入并不是自身收入的主体部分的农户来说,就不会花费太多精力经常去网络上关注农业信息。

四、我国农业补贴政策的完善对策

(一)加大补贴力度,注重小户发展

将农业小户联入农业现代化建设,可以通过多种途径。比如:联耕联种;参与土地流转;农业生产托管等方式。农业生产托管服务可帮助农民脱离农业种植上时间等方面的束缚,可以放心选择从事与农业相关的二、三产业或者其他方面的生产经营活动。增强农业生产组织化程度,推动土地适度规模经营,降低农业生产成本,使小户也能享受大户的待遇,增强农业竞争力。

(二)优化补贴结构,促进农民持续增收

优化农业补贴的侧重点,由原先广而散的情况,调整到侧重主导产业、特色产业上面,在确定了主导、特色产业的情况下,再来发展多方面农业生产,例如扩大林牧渔生产比重。农业补贴侧重主导产业,加快主导产业的发展速度,引导农民优化粮食种植结构,扩大粮食等大宗农产品的种植产区,保证粮食等大宗农产品的产量;侧重特色产业,提升特色产业的生产水平,制定优势产区建设规划,重点培育相应区域产区。

(三)加大培育农民方面的补贴力度

通过政策支持、资金支持、完善公共服务等,吸引农民工返乡创业创新,激发他们创业创新热情。近几年农民工总量仍在增长,也就是大部分农村人口仍更乐意从事非农业活动。所以先要将农民工吸引回村,参与建设。完善农民创业创新支持政策,鼓励农民就业创业,将创业补贴政策覆盖到从事非农业生产活动的创业农民,鼓励农民自主创业、发家致富。在农民就业创业补贴之中,加入对农民工返乡创业的培训补贴。

(四)加大对“互联网+”农村的投入

农村互联网发展前景较大。但是就目前而言,农村居民使用互联网平台的占比不高,在50%以下。要做到互联网与农村现代化建设相结合,需要建设相关基础设施,保证互联网下乡的技术支持;增加科学技术推广的补贴,促进相关推广服务机构的建立和发展;需要指导农村居民学习接触更多的科技产品,了解相关网络平台;可通过初期降低相关费用吸引农村居民参与互联网;需要拓宽互联网用途。

参考文献:

[1]孙伟艳,翟印礼.农业补贴政策对农户农业生产经营意愿的影响探析——以辽宁省为例[J].农业经济,2016(12).

[2]侯石安,和楠.中国粮食安全与农业补贴政策的调整[J].贵州社会科学,2016(01).

[3]黄汉权,蓝海涛,王为农,涂圣伟,张义博,卞靖.我国农业补贴政策改革思路研究[J].宏观经济研究,2016(08).

[4]周怡岑,陈晓亮,彭文武.我国农业补贴政策的问题与改进建议[J].农业经济,2017(03).

(作者单位:南京林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农业管理体制分析论文范文第2篇

2004年伊始,中共中央、国务院推出了旨在增加农民收入的“1号文件”。接着,温家宝总理在全国人大十届二次会议上所做的改府工作报告中做出承诺:“从今年起,逐步降低农业税税率,平均每年降低一个百分点以上,五年内取消农业税。”

那么,各地的执行情况如何?现以在安徽省宣城市和黄山市的部分区、镇进行的调研做一个分析。

为贯彻中央关于减免农业税的精神,安徽省决定,2004年在全面取消农业税附加的基础上,将农业税率再下降2个百分点,使农民的农业税负担降到5%以内。这样,安徽省的农业税及附加税率将由2003年的8.4%下调3.4个百分点。这一决定已通过省政府给全省农民的一封公开信向全省农民公布,地处皖南的宣城市和黄山市的区、镇政府对此的反应大致反映了执行这项决定所遇到的问题。

一、以农业税为主要财政收入的乡镇政府难以运转

宣城市的宣州区是农业大区,区农业税收入约占区财政收入的30%。据测算,下调农业税3.4个百分点,全区农业税附加预计减少840万,农业税预计减少1200万,共计减少收入2040万。中央或省能否有转移支付,是区、镇财政比较关心的问题,否则乡镇政府将无法运转。

在宣州区水阳镇,2003年预算内财政收入1200万,共中农业税840万。该镇2000年开始税费改革试点,到2003年,每年都得到了上级的转移支付,才维持了改府的运转。镇财政所长估计,按照省政府降低农业税的政策,2004年将减少300万的农业税收入,130万的农业税附加收入,如果没有转移支付,那么乡镇政府将无法运转,干部和五保户吃饭都将发生困难。

二、农业税的征收难度加大

那么,即使降低了农业税税率,剩下的农业税能够顺利地征上来吗?

宣州区乡镇干部们的反映是:征收将更难了。水阳镇在2000年的税费改革后,农民1亩田减少税费负担30元,而原来1亩田要负担80元税费。即使这样,2002和2003年农民还是欠农业税几十万元。镇财政所长估计,今年会出现农民原来欠的税不交,而且今年的税也征收困难。

为什么会这样呢?

2004年初,中央政府宣布5年内取消农业税,省政府也以公开信的形式通知今年就下调农业税3.4个百分点,北京、黑龙江、吉林已宣布取消农业税,广东、浙江的一些地区也取消了农业税,在安徽,合肥市、芜湖市也已决定取消农业税,这一系列强烈的信号使农户有了这样的想法:农业税早晚要取消,为什么这里还要交?这就给农业税征收工作带来难度。

此外,安徽省农村税费改革几年来,出台了一些税费减免政策,也促使农户缓交、拖交农业税。一般情况下,上一年的农业税及附加的尾欠要在本年交清,再交本年的税费。2003年安徽省委、省政府发文,2000年税费改革前的农业税及统筹提留尾欠缓交。2004年省政府发文,全面取消农业税附加; 2000年税费改革后的农业税附加尾欠一律豁免,不得追缴。这样,取消农业税费及附加尾欠,让欠交税款的农户占了便宜,已交的农户吃了亏,心理不平衡。

据省里的同志反映,有的农户要求政府退还已交的税款,使各地的县委书记们很头疼。

三、征收农业税的成本高——征不如不征

逐年减免农业税,宣城市的乡镇干部门反映的是,农业税收入减了,但税收成本并不可能减。

在黄山市屯溪区干部们又反映,征收农业税的成本高,还不如不征。屯溪区的黎阳镇近年来工商税收增长快,一年的农业税只有31万,只占财政收入的5%,农业税占财政收入比重虽小,但每次征收农业税,要发通知书、召开会议、每个村要支付1到2个协税员工资、而且要支付完成任务奖励款,征收成本占全部税款的40%至50%——成本太高,干部们的想法是农业税既难征,征收成本又高,还不如不征了。

所以黎阳镇主动向屯溪区建议,今年农业税就不要征了。屯溪区财政部门测算全区农业税有200万,只占区财政收入的3%, 2004年降低农业税,预计减少收入50万,对全区的收入和支出影响不大,所以准备今年全部免掉农业税。

从以上的情况看,5年内减免农业税的时间表必须提前,取消农业税是挡不住的,因此,建议一次性取消农业税,使基层政府和农民得到解脱,但要把中央政府良好的愿望变为农民得到实惠的现实,关键要解决好以下两个问题:首先,加大对区县、乡镇两级政府的财政转移支付,对农业区县的乡镇财政缺口要足额补助,同时对乡镇的债务要抓紧清理,应属政府承担的债务,要制定化解计划,通过上级改府的财政转移支付和基层政府财政的发展逐步化解;其次,规范农业税减免政策。这不仅关系到中央减免农业税政策能否顺利实施,还影响着全社会信用的建设,尤其关系到政府的执政水平。

农业管理体制分析论文范文第3篇

摘 要:传统财务分析体系的缺陷使其在新时代管理背景下面临诸多挑战,对企业的财务绩效进行全面有效的评价随之成为研究的热点。价值链理论下的财务分析能够综合多种方法,对企业绩效形成系统的评价。选择天康生物有限公司作为案例,在实践中运用该模型对公司的财务绩效进行评价分析。

关键词:价值链;财务分析;综合模型

伴随外部环境的变化和公司变革的加速,如何获取竞争优势和实现价值创造已经成为当代企业管理的主题。作为组织管理的核心,财务绩效评价便成为管理活动的重点。然而,传统财务分析由于自身局限,不能对企业运营形成全面的评估,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价值链理论作为一种现代管理理论,被广泛地应用于财务管理、绩效评价等多个领域。将价值链理论应用于企业的财务绩效评价之中,可以形成一个系统的财务评价体系,弥补传统财务分析的不足,并且在价值链中寻求企业的核心能力,从而对组织战略制定与实施提供指导。

一、价值链理论及其财务分析的优越性

(一)价值链理论

价值链(Value Chain)最早由Michael E.Porter在《竞争优势》中提出。波特认为,企业的生产活动分为两大类别,它们分别是基本活动和辅助活动。基本生产活动,反映了企业的经营内容,主要包括内部后勤、生产经营、外部后勤、市场营销和售后服务。而辅助活动则主要用于为开展基本活动提供支持,可以将其归纳为:企业基础设施、人力资源管理、技术开发和采购管理。企业的基本活动和辅助活动相互关联,共同形成企业的价值链,在动态过程中实现企业的利润增长和价值创造。

(二)价值链财务分析的优越性

为了能够更明确地凸显价值链理论下的财务分析特点,我们将其与传统的财务分析体系进行对比。

传统财务分析中主要存在着分析方法和财务报告方面的局限性:

其一,反映静态财务状况。传统财务分析通过采用指标、数值计算来研究企业的财务状况,如通过目标公司五年来流动比率、速动比率等指标的计算和对比来探讨企业的偿债能力。这种方法虽然可以反映出企业财务状况的变化,但只是对历史成本计量下的数据进行静态的数量化比较,不能揭示其变动的本质,并对未来的趋势做出较为准确的预测。这一缺点在电子商务行业中尤其明显,各种主题的电商促销活动会使企业存货总额短期内迅速增长,必然会导致存货周转率的下降,然而它却并不能反映企业整体的财务情况以及未来的趋势。

其二,过度关注数据结果。传统财务分析体系,以股东价值或者企业价值为核心,结合偿债能力、营运能力、盈利能力以及发展能力等模块的内容对企业的财务绩效进行评价。然而,以数值为依据的报告只能总结企业在一定时期内的财务成果,并不能系统地探究企业采取何种方式、经历何种过程获取竞争优势,创造价值。这些问题是新形势下企业实现战略目标、优化市场结构的关键。因此,从这一角度来看,传统的财务分析只满足了外部利益者的要求,而不能对企业的目标规划、战略决策做出指导。

其三,扭曲报表信息质量。传统财务分析主要依据三大报表以及其他附注,但是从证监会历年披露的调查报告发现,市场上仍有许多上市公司存在粉饰报表、财务舞弊等行为,使报表数据的真实性、全面性大打折扣。其次,不同阶段下报表中数据所采用的会计处理方法使得分析结果缺乏可比性,如新会计准则下不同公司对于公允价值计量方法的采用。此外,报表中的数据对于市场通胀情况的忽略也会导致企业资产负债的真实价值受到质疑。

其四,忽视其他影响因素。财务报表中所反映的项目多是财务指标,然而企业的发展还会收到许多非财务因素的影响。从外部的国家政策、行业竞争到内部的组织结构、流程管理、人力资源都会对企业的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

相比之下,基于价值链理论的财务分析通过一系列方法的组合,完善了传统财务分析中的不足,具备以下几点优势:

第一,聚焦价值创造。不同于传统财务分析关注收入、成本,价值链下的财务体系以“价值创造”为导向,分离企业价值链上的业务活动,将成本分配到每一项独立的活动之中,从而区分出增值作业活动和非增值作业活动,进一步发现企业价值创造源或存在的问题,指导公司未来发展战略的制定。

第二,定位全面绩效。价值链下的财务分析更适合企业发展的需要,它不仅对财务指标进行考核,而且关注对企业成长产生影响的非财务指标。通过组合企业价值链和平衡计分卡(BSC)模型,将财务指标与非财务指标分层,逐一分析企业的研发能力、内部管理等传统财务报表无法量化的非财务因素,提高了企业财务分析的全面性、系统性。

第三,提升信息质量。当前的财务分析以一定的外部数据作为基础通过财务报表向外部披露企业财务状况,因此在股东利益和吸引外部投资者的动机下,往往会产生粉饰报表的倾向。然而价值链下的财务体系以“顾客价值”为核心,将企业内部的活动作为研究起点,依据战略目标对企业内部流程和未来规划进行修订,因此从源头上减少了编撰数据等行为的发生,提升了财务分析的信息质量。

第四,统筹多种方法。传统财务分析下依据会计科目进行企业财务的核算,价值链下的财务体系则以价值链活动归集各种收入与支出,在这一过程中,结合杜邦分析法、EVA模型、平衡记分卡(BSC)、价值链理论等方法,形成一个全面、综合的评价体系。

二、价值链理论下的财务分析模型

(一)分析模型的构成

1.杜邦分析法。杜邦分析法作为一种经典体系,目前仍被广泛使用。杜邦分析体系通过ROE反映公司的财务能力以及资本结构,但是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发现,部分公司利用财务杠杆操纵ROE的变化,从而导致ROE的可信度下降,不能准确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其次,杜邦体系也不能对非财务因素进行分解分析,因此难以对企业财务成果形成全面的评价。

2.EVA模型。EVA模型则是在杜邦体系基础上的延伸,它通过EVA=NOPAT-WACC*TC这一计算体系将经济附加值(即超出投资资本的收益)作为评价指标,实现了企业财务分析和价值创造的结合,从而比ROE指标更能反映企业价值创造,但是在核算的过程中,对于权益资本的选择存在较大的主观差异性。

3.平衡计分卡(BSC)。Kaplan与Norton于1992年提出平衡记分卡(BSC)的概念,将企业的绩效评价体系划分为财务、客户、内部运营、学习与成长四个维度。平衡计分卡成功地涵盖企业各方面的利益要求,将战略目标落实到具体的业务单元中,通过明确的指标对非财务因素进行量化考核,弥补了传统财务分析的缺陷。

(二)分析模型的特点

价值链理论下的财务分析模型首先实现了杜邦分析法与EVA模型的结合,通过比较指标变动,分析其对EVA的影响,从而揭示出创造价值的财务活动。其次,它还实现了价值链和平衡计分卡的匹配(C-B Fit),将价值链活动与BSC的四个维度融合。在这种以“价值创造”为核心的评价模型下,通过结合价值链、平衡计分卡和杜邦分析,揭示使EVA发生变动的关键因素,从而在战略角度上指导公司的业务评价和内部活动,实现财务绩效评价和价值创造的统一。

三、案例分析

(一)目标公司简述

新疆天康畜牧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天康生物)成立于1993年,2006年底正式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历经二十年倾心打造,成为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

天康生物从传统的农业企业不断发展,成为一个多元化经营的公司。在转变升级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以生物制药、饲料、蛋白油脂和食品养殖这四大板块为主的业务格局。新形势下,公司不断成立新的生产基地,同时与企业价值链上下游的供应商进行合作,在全国范围内设立天康连锁及专卖店(柜),以及油脂与植物蛋白生产线的大型现代化农牧企业集团。

(二)价值链财务分析

通过报表数据(见下页表)对天康生物的主营业务进行分析,发现公司的收入主要来源于饲料加工销售和兽用疫苗两大方面,其他业务占据的比例较小。

依据价值链财务分析模型对天康生物饲料加工销售和兽用生物药品两大主要业务板块进行分析(如下页图2所示)。将企业的流程归为研发、生产、销售和售后服务四大价值链活动,对每一价值链活动进行“过滤”,从而进行财务指标和非财务指标的综合评价,找出促使EVA增加的关键因素,确定企业未来发展的方向。

1.兽用疫苗开发业务。天康生物的兽用生物制品业务坚持走科技创新、机制创新的发展道路,不断开发科技含量高、免疫效果好的新产品,积极开拓非强制免疫动物疫苗产品市场,使兽用生物制品业务进入全国三强。

在公司披露的2014年财务报表中,营业收入达到40亿元,其中疫苗收入的增长是公司业绩大幅提升的主要原因。2014年度天康生物的动物疫苗市场销售额为13.2 亿头份(毫升),较去年实现16.1%的增长,而销售收入的增幅则更加可观,同比增长36.6%,实现了7.4 亿人民币的销售收入。

2015年,兽药制品业务依然是企业利润的核心来源,在原有基础上增长至75.02%。同时,在市场竞争力开发方面,天康生物不断注册申报新的兽药品种,加大疫苗储备力度,如禽流重组感病毒等疫苗均将陆续上市。此外,公司还不断进行研发和临床试验活动,包括CJ株、口蹄疫O型等疫苗。

2.饲料加工销售业务。在市场格局方面,天康生物的饲料业务主要以三大区域市场为主:西北、中原和东北三个龙头市场,同时积极加大周边市场扩张范围,逐步覆盖至全国各个地区。在销售份额上,饲料产销量达到100万吨。随着发展进程的加快,逐步进入全国大型饲料企业行列。

2014年公司饲料业务保持了5.8%的收入增速。在“实证+示范农场”营销方式变革下,大大减轻了养殖业亏损对饲料业务产生的不利影响。2015年,天康生物在合并天康畜牧科技之后,饲料产品定位逐渐走向高端,利用畜牧、养殖形成饲料的全产业链格局。

(三)分析结论

对天康生物的业务板块进行分析后,发现企业的关键业务为疫苗开发,它所创造的价值远远高于其他业务活动。在综合模型分析下,疫苗研发业务主要存在四大方面的优势:

1.技术优势。天康生物通过技术研发与创新(如:悬浮培养工艺改造),不断突破产能瓶颈,有效地提高了产品的收益率和市场占有率,使得公司在不断丰富疫苗市场产品的同时,增强了核心竞争力。因此,技术优势也是天康生物价值创造的主要来源。

2.市场优势。天康生物不断地丰富产品,市场苗、动物苗、政府苗,同时还成立子公司不断开辟新的市场。此外,天康生物的技术创新还迎合了未来中国动物疫苗市场化改革的趋势,公司市场苗产品有望迎来加速发展。

3.人才优势。在人力资源方面,天康生物有着优质的疫苗产品梯队为公司后续发展提供持续动力。同时,从外部市场中招募年轻、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为企业的创业创新输入新鲜“血液”。

4.价值增值。通过对公司历年的财务成果进行分析,发现无论是处于公司的变革期还是稳定发展期,生物疫苗业务均是公司价值增值的主要增长点,且价值创造的比例超过57.1%,是天康生物成为高新技术农业龙头的关键。

综合以上的分析,天康生物在未来发展战略的制定上应当以“技术研发与创新”为核心,形成畜牧—饲料—养殖—疫苗为主导的价值链。在这样的价值链下,养殖和畜牧促进疫苗的需求,同时,饲料和养殖作为疫苗开发的载体,把握整个市场变革的机遇,率先开拓动物疫苗市场竞争的蓝海,实现公司价值增值的目标和疫苗市场的繁荣。

四、结语

价值链理论下的财务分析弥补了传统财务分析存在的局限性,它以价值创造为导向,结合了价值链理论、杜邦分析法、平衡计分卡和EVA模型,不仅通过财务指标对企业绩效进行评价,而且还关注非财务因素对于企业的影响,从而提升了财务分析的全面性和综合性,能够为管理层开展企业管理活动提供相应的指导和建议。

参考文献:

[1] 刘芳.传统财务指标分析的局限性与改进建议[J].中国商论,2015,(25):13-17.

[2] 刘楠.EVA业绩评价体系与传统财务指标体系的比较分析[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4,(15):68-69.

[3] 马春华.基于扩展杜邦分析法的我国中小企业盈利模式优化路径分析研究[J].经济问题探索,2012,(10):85-88.

[4] 黄玉玺,高磊.天康集团经营对国有农业企业发展的启示[J].新疆职业大学学报,2014,(2):29-45.

[5] 钱爱民.基于价值创造视角的财务状况质量评价体系的理论架构[J].财务与会计:理财版,2011,(7):20-22.

[责任编辑 吴明宇]

农业管理体制分析论文范文第4篇

摘 要:我国是一个传统农业大国,由于长期存在的城乡二元对立,农村支持城市发展的理念,导致中国现阶段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短板弱项出现在农村,十九大报告提出新时代乡村振兴战略就成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解决“三农”问题的基本方略。农业保险作为在时间上和空间上是有效分散现代农业发展风险的重要工具和助力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保障手段,就要积极进行与乡村振兴战略相适应的改革,扩大农业保险覆盖面、增加保险品种、提高风险保障水平,积极开发适应乡村振兴的保险品种,全面融入全党全社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大格局之中,构建全方位、多层次的农业保险产品体系,实现保险机制与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度融合。

关键词:新时代;乡村振兴战略;农业保险;运行模式;改革路径

農业是人类社会的衣食之源、生存之本,是关乎着一个国家政治稳定、经济繁荣、社会和谐、人民幸福的基本命脉。我国是一个传统农业大国,由于长期存在的城乡二元对立,农村支持城市发展的理念,导致中国现阶段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短板弱项出现在农村。十九大报告指出:“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根据十九大报告的要求,要破解“三农”难题,增强农村发展内生动力,农业保险作为保障“三农”的主要金融支撑手段之一,也就必须围绕新时代乡村振兴战略进行相应的改革,扩大农业保险覆盖面、增加保险品种、提高风险保障水平,积极开发适应乡村振兴的保险品种,全面融入全党全社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大格局之中,构建全方位、多层次的农业保险产品体系,实现保险机制与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度融合。

1 乡村振兴战略为农业保险改革搭建了平台

乡村振兴是目前解决“三农”问题的总目标。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问题,让贫困人口和贫困地区同全国一道进入全面小康社会是我们党的庄严承诺。”由于我国地域广阔,区域差异性较大,自然灾害和人为因素导致贫困和脱贫后返贫现象比较突出,这就需要借助保险业来补齐这个短板。农业保险作为金融助力乡村振兴政策体系的主要手段之一,乡村振兴战略为农业保险搭建了运行体系改革的平台。农业保险作为金融市场和民生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当充分发挥其在助推脫贫攻坚上的体制机制优势,全面融入全党全社会合力推进脱贫攻坚大格局之中,构建与脱贫攻坚相适应的多层次农业保险产品体系,实现保险机制与精准扶贫的深度融合。农业保险作为分散农业风险的有效工具。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明确指出:“稳步扩大‘保险+期货’试点,探索‘订单农业+保险+期货(权)’试点。”中央一号文件的出台,为农业保险事业提供了更加广阔的改革发展空间,制定了优惠的扶持政策,搭建了农业保险改革发展的平台。乡村振兴的号角已经吹响,农业保险应在乡村振兴这个平台上积极发挥其规避农业非系统性风险的功能,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打赢脱贫攻坚战、顺利实施农业供给侧改革、推动农业可持续协调发展提供灾害保险保障和财力支持。

2 现行农业保险体系在对接乡村振兴战略中存在的差距

近年来,农业保险在“三农”产业扶持政策体系内积极应对,探索改革,取得了很大的成效。但是农业的弱质性和农户产业发展的高风险性,使农业保险作为农业生产避险的重要工具,在农业风险管理中受重视程度、保险规模和保险种类与乡村振兴战略要求还有相当大的差离。一是农业灾害保险宣传不到位,农村居民投保意愿不强烈。农民参加农业保险的动力“主要不是为了规避风险,而是为了参加农业保险可以得到政府可观的补贴所产生的预期收益。”农业保险对参保农户的识别不够精确,投入保险的资金少,最终导致农业保险的赔款支出对政府的财政补贴依赖较高,致使农业保险在很多农村地区尤其是贫困地区的发展面临困境。二是保险主体供给不足,惠农扶贫积极性不高。农业保险的覆盖面主要在广大农村,导致农业保险的承保、理赔服务和保险人员的入村、入户的服务成本大大增加,很多保险机构不愿从事农业保险业务。农户对保险险种和保费价格没有话语权,使农业保险存在着道德风险和经济风险隐患。三是农业保险按照乡村振兴战略要求的运行不精准、不规范。四是我国农业保险实行自愿原则,暂时没有健全精准瞄准与识别机制,保险机构参与农业扶贫保险的主动性不够,政策体系协调配合不足,农业保险的扶贫惠农政策不能全面实施。第三是农业保险扶助“三农”项目不足。目前,我国农业保险扶持“三农”灾害保障项目供给明显的缺位,造成农业保险扶贫项目安排不精准,缺少“造血功能”。第四是农业保险服务乡村振兴目标不明确。农村地区特别是贫困山区缺少完善的农业保险设施,欠缺专业、精准的农业保险扶贫服务,导致扶贫保险难以精准识别贫困农户。第五是农业保险对“三农”灾害保障绩效不显著,农业保险助农绩效亟待提高。五是农业保险扶持乡村振兴缺乏规范的运作体制机制。现阶段我国农业保险的制度依据是《农业保险条例》(2013),但在这个法规中对政府在农业保险市场活动中的权力边界的界定不明确,农业保险分散农业产业系统性风险机制缺失。六是农业保险队伍综合服务素质不高。农业保险直接与农户对接的保险人员基本都是临时招聘的保险业务员,只考虑保险业绩,很少考虑农户对农业保险的需求,对险种宣传带有一种商业推销气息,致使贫困农户非常反感。

3 乡村振兴是农业保险改革的目标追求

农业保险作为民生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助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主要金融手段,要构建与乡村振兴目标相适应的多层次农业保险体系,实现保险体制机制与乡村振兴的深度融合。

3.1 發挥与乡村振兴战略目标相适应的农业保险优势功能

农业保险在机制上能与“三农”直接对接,所以在实现乡村振兴目标上具有其它扶贫手段不可替代的作用。一是农业保险要有效对接乡村振兴多样化的政策举措,制定适合农村复杂多样的灾害保障举措。二是农业保险资金要提高为乡村振兴的扶持效益。要充分运用保险费与保险金额之间的杠杆作用,搭建起农业保险帮助农户抵御自然灾害及疫病的保护伞,确保保险资金有效使用,保证有限的保险资金做到精准到户,精准补偿,精准赔付。

3.2 构建与乡村振兴战略目标相适应的农业保险体系

农业保险作为与“三农”直接对接的保险种类,参与乡村振兴具有其他保险种类所不具备的优势,这就需要农业保险精准对接“三农”的避险需求,构建起与乡村振兴战略目标相适应的多层次农业保险保障体系。一是建立战略性粮食作物的“基本+补充”农业保险模式。要将农业保险功能目标由风险保障拓展至基本生活和福利保障,提供“保基本、保生计”的普惠性农业保险,实现“应保尽保、保障适度、全额补贴”的保险目标。二是开发与农业产业相配套的农业保险模式。对于农村特色农业产业项目,农业保险要认真梳理项目实施过程中的困难点和风险点,积极主动的开发出与农村特色农业产业项目相配套的富有特色农业的保险保障模式,为“三农”搭建起抵御自然灾害的保护伞。三是建立信用增进农业保险模式。针对农村“贷款难”问题,探索开展农户贷款促进类农业保险产品,构建“保险+担保+信贷”的综合信贷风险管控体系,探索将农业保险、意外保险、信用保证保险等农险产品切入贫困农户信贷抵押担保体系。四是建立农业产业链综合保险服务模式。要深入分析农业产业链中的困难点和风险点,认真了农业生产需求,拓展农业保险服务保障范围,构建农业保险为农业产业链服务的综合体系。

3.3 推进与乡村振兴目标相适应的农业保险改革

农业保险要根据农业供给侧改革、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新时代的新要求,结合乡村振兴战略进行农业保险体制机制改革。一是创新农业保险宣传机制和力度,提升农业保险的精准度。把加强农业保险的宣传作为常态工作,活化宣传形式,创新宣传载体,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农业保险的精准度。二是要切实强化农业保险助力乡村振兴的主体责任担当。农业保险机构要强化主体责任和担当意识,将保险资源向“三农”倾斜,要从基层机构建设抓起,肩负起产品设计和全面保险服务的重任,加大保险人才培养和保险技术开发的力度。三是建立基于“互联网+”的大数据信息平台管理机制,实现政府层面、农业保险机构、农村农民三个层面的立体信息交流共享机制,达到“共搭平台、共享资源”、“广渠道、多门路”式农业保险助力实现乡村振兴目标的工作机制。四是农业保险机构要加快农业保险助力乡村振兴特色险种的深度改革,提高农业保险助力精准扶贫的精准度和覆盖率。农业保险机构要配合农业保险惠农扶贫计划落实精准度的要求,为特色农业量身打造更多的相关农险产品,加强“提量增值”和“量体裁衣”的精准度。五是创新农业保险法律体系建设,加强农业保险保障措施的精准性。要加强农业保险相关法律法规建设,强化农业保险基层服务能力,做好巨灾风险防范和化解工作,提高农业保险的绩效水平。

综上所述,农业保险助推乡村振兴工作成效显著,扭转了传统的灾害保障理念,改变了农村农业产业结构,提高了农户的经济收入。但我们也看到农业保险在乡村振兴工作中的困境和问题,我们认为农业保险要做好助力乡村振兴工作,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目标,就必须进行改革,要树立“农业保险+乡村振兴”工作理念,加快农业保险助推乡村振兴工作的主体意识和责任担当,要与政府机构通力合作,放开手脚,加快农业保险参与乡村振兴的改革进程,加快农业保险资金的风险控制体系、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目标的支撑保障体系、农业保险保障管理体系等方面的建设。在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进程中,随着农业保险惠农服务领域的巨大作用的凸显,农业保险在参与乡村振兴战略目标的过程中一定会大有作为。

参考文献

[1]党的十九大报告辅导读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2]党的十九大报告辅导读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3]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的若干意见(中发〔2017〕1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4]王海娟.政策性农业保险的交易成本困境及其优化路径[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4):8-14.

农业管理体制分析论文范文第5篇

[摘要]金融抑制是影响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文章结合我国农村金融体系和金融供给的现状,分析了我国农村金融供给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改革农村金融体系、增加农村金融供给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农业产业化;金融体系; 金融供给

[[

About the Rural Financial Supply in China

Lin Hongcheng

(Hunan Foreign Economic Relations & Trade College, Changsha, Hunan 410015)

Key words: agricultural industrialization; financial system; financial supply

解决“三农”问题,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不仅仅是经济问题,也是重要的政治问题和社会问题。“三农”问题的解决,客观上要求农村金融体系给予有效的支撑,为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农业科技的进步提供充足的资金支持。①现有的农村金融体系所固有的缺陷,抑制了农村金融的发展,也影响了农村金融的有效供给。优化农村金融的宏观环境,改革和完善现有的农村金融体系迫在眉睫。

一、现行农村金融供给概述

农村金融体系,是决定农村金融供给的关键。我国农村金融体系,由国有商业银行、农村合作组织、政策性金融机构、邮政储蓄、农业保险机构、民间金融等共同构成。从这些金融供给主体来看,呈现出以下特征。(1)国有商业银行在农村金融供给中的作用趋于弱化。自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以来,包括农业银行在内的四大国有商业银行根据人民银行的有关规定,开始收缩、撤并县级及县级以下金融机构,农村金融机构单一化的特征越来越突出,农村资金流向城市的趋势越来越显著。(2)农村合作金融供给无法满足农民增收的需要。在金额和期限上,合作金融所提供的小额信贷无法满足种养大户大额、长期的资金需求,无法有效地服务于农业龙头企业;在服务功能上,农村合作金融所提供的单一存贷服务,无法满足投资理财等综合性的金融服务需求;在服务能力上,由于专业金融人才的缺乏,农村金融服务质量和能力亟待改进。②(3)政策性金融支农范围狭窄。服务农村的政策性银行包括农业发展银行和国家开发银行,农业发展银行的支农作用实际上仅限于粮、棉、油的收购,国家开发银行对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支持也没有完全展开。(4)邮政储蓄对农村资金抽血。邮政储蓄网点遍布城乡,只存不贷,成为农村经济的“抽血机”,而其“输血”作用却没有得到充分发挥。(5)农业保险业务萎缩。农户资金盈余有限,保险意识不强,在农村保费收入大幅度下降的同时,农业保险的险种也不断减少,金融机构无法为农业的发展提供有效的风险分担服务机制。③(6)民间金融缺失。目前的民间金融形式多样,包括民间借贷、私人钱庄、农村扶贫社等,但普遍规模偏小、实力有限,抗风险能力差。④

现有农村金融体系结构,决定了我国农村金融供给的特征:农村金融供给不足。2007年的统计数据显示,我国农村地区存、贷款分别占全国的28.2%、19.6%。而城市存、贷款分别占全国的71.8%、80.4%。商业银行的大部分机构集中在东部地区和经济发达地区,而中、西部地区和广大农村地区的网点覆盖率低、金融供给不足、竞争不充分的问题尤其突出。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资源自由流动,必然是流向投资回报率相对较高的领域,由于我国东、中、西部之间,以及城乡之间在经济基础上的差距,投资回报率差别显著,信贷资金的逐利性,决定了资金资源倾向于流向经济相对发达的东部地区和城市,而经济相对落后的中、西部地区和农村地区,对金融资源的诱导能力不强,来源于农村的存款,源源不断地被转移到城市,农村金融供求缺口不断扩大。与此同时,由于金融机构位于农村的营业网点长期处于亏损状态,这些网点被纷纷撤离,造成农村金融服务明显不足。

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背景下,尤其是农业产业化发展的过程中,农业资金需求锐增:农业科技研发、农业科技推广、农业机械化的普遍实施,农业企业化建设,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农村社保体系的构建等,都离不开资金的支持。有专家预言,实现我国农业的全面工业化目标,大约需要100万亿左右的资金投入,而2008年我国农业国内生产总值约合12万亿元,如果按20%左右进行投资,在不考虑GDP增长的情况下,需要40多年才能满足全面工业化的资金需求。在目前的情况下,农民手中有限的资金,用于维持简单再生产尚有困难,用于农业现代化和机械化的资金更加有限。可见,农业金融供给不足,是约束我国农业产业化、农业现代化和农业机械化发展的根本因素。

二、我国农村金融供给存在的突出问题

我国农村金融供给存在的问题,概括起来,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金融制度方面的问题。在过去“农业反哺工业,农村支援城市”战略思路的指导下,我国金融体系(包括农村金融体系)主要服务于城市工业化,金融机构所吸收的大部分资金流向了国有企业;市场化改革以后,金融机构考虑到涉农贷款的高风险性,以及农业贷款管理的复杂性,倾向于将有限的资金转移到城市和经济发达地区的工业领域,致使农村资金总体表现为供不应求,农村金融有效供给不足。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背景下,农村金融需求总量不断增加、结构日趋复杂,尽管政府倾向于支持农村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制定并实施了一系列金融扶持政策,但受传统金融制度的约束,农村金融供给并没有相应地大幅度增加,在一些地区甚至呈萎缩趋势,无论从总量还是从结构来分析,农村金融供给都是不完善的,农村资金的“非农化”倾向的结果必然是“劫贫济富”。⑤因此,改革传统的政策性金融制度、商业性金融制度、保险制度、民间金融制度等,刻不容缓。

二是农村金融市场方面的问题。首先是贷款抵押问题。由于农户资金实力有限,能够提供的抵押品(如房产、企业设施等)不多,且估价不高,难以成为银行有效的抵押品。其次是农业信贷的高风险性问题。由于信息不对称问题的存在,金融机构很难完全掌握农业活动中的各种风险(包括自然风险、市场风险等)。如果银行付出巨大的信息搜索成本,相对于农户单笔贷款本金额度较低而言,贷款成本将会高到无法直接用利率提高的方法去弥补风险的溢价,形成了对农业信贷发展的抑制。再次是非生产性借贷问题。在小额的农户借贷中,相当一部分被农户用于日常生活开支(如疾病、婚丧嫁娶等),这与正规金融机构信贷的生产性用途是相悖的,因而很难得到正规金融机构的支持,客观上要求民间金融的存在。总之,由于农村金融机构及其制度安排无法从根本上解决上述问题,农村金融机构的存在意义主要是揽储,而不是放贷,农村金融供给不足的问题由此产生。

三是政府金融扶持政策方面的问题。为了支持农村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我国政府于1994年组建了三大政策性银行,其中的农业发展银行和国家开发银行,出发点在于支持广大农村地区和经济落后地区的经济发展。政策性银行的组建,在成立初期,有效地促进了农村信贷规模的迅速增长,但受亚洲金融危机等因素的影响,这种增长速度并没有长期持续下去。随着农业发展银行的政策调整,目前的业务仅剩下粮、棉、油等主要农产品的收购,变成了名副其实的“粮食银行”,国家开发银行的支农作用也十分有限。

三、基本结论及对策建议

解决农村金融供给不足的问题,改革和完善农村金融体系,应该结合农村金融供给主体及其金融供给的特征来进行。具体可以从以下六个方面来论述。

一是要改革和完善农村商业性金融。商业性金融以国有商业银行、城市商业银行的农村分支机构,以及在农村信用社基础上改造而成的农业商业银行为主。改革和完善农村商业性金融体系,关键是要强化商业性金融在支农中的作用,推动涉农信贷业务的发展。具体来讲,首先,要按照现代企业制度改造农业银行,以改造后的农业银行为主体,通过并购重组等措施,整合商业性金融机构农村分支机构的布局;其次,要明确商业性金融机构在农村金融服务中的地位、作用和责任;再次,要在加大政策和法律引导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商业性金融的支农作用,推动农村金融供给和农村金融机构的持续健康发展。

二是要改革和完善农村合作性金融。农村合作性金融的主体是农村信用合作社、农村合作银行,以及农村小额信贷互助组织,作为社区性金融供给主体,农村合作性金融组织的主要服务对象是农村中小企业,以及数量众多的农户家庭。改革和完善农村合作性金融体系,目标是要建立一个多元化的、功能强大的、机构布局合理的组织体系。⑥具体的措施包括:立足农村和农业现状,在因地制宜和分类指导的基础上,改造现有的农村信用社,恢复和强化农村信用社的合作制特征;全面推行小额信贷制度,积极调整农村信贷结构,强化农村信贷的风险管理,充分发挥农村信用社的金融支农功能。

三是要改革和完善农村政策性金融。作为服务农村和经济落后地区的政策性金融机构,包括农业发展银行和国家开发银行,是商业性金融和合作性金融的必要补充。农村政策性金融目前的主要功能定位是关系国计民生的粮、棉等种养产业,以及农村基础设施和科教文卫等领域的金融服务。改革和完善农村政策性金融体系,首先,要拓展农业发展银行的政策性金融支农作用,明确国家开发银行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定位,充分发挥农业发展银行和国家开发银行在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其次,要制定农村金融扶持的稳定政策和长效机制,加大对农村政策性金融的财政支持力度,转变按机构划定业务的发展模式,建立按机构划定业务及业务招投标并存的发展模式;再次,要积极探索建立地域性开发银行和中小企业促进银行,以推动农村区域经济和农村产业化的可持续发展。

四是要改革和完善农村邮政储蓄系统。邮政储蓄是我国营业网点最广的金融机构之一,其目标是致力于组建资本金充足、内部控制严密、运营管理安全的现代金融机构,主要服务对象包括居民家庭和中小企业。改革和完善邮政储蓄金融体系,主要是要在建立农村资金回流制度的基础上,强化信贷支农作用。具体内容包括三个方面。(1)在定位为社区银行的基础上,按商业化的经营原则,充分依托邮政网络优势,打造功能强大的邮政储存银行。(2)建立资金回流机制,强化邮政储蓄对农村的“输血”功能。主要的途径包括:与农村信用社签订存款协议,通过农村信用社将资金投入农村;通过中央银行,将资金间接贷放给农村信用社;购买国债或金融债券,尤其是农业发展银行的金融债券等,将资金注入农村。(3)在条件成熟的情况下,利用邮政储蓄的网络优势,探索开办个人信贷业务、保险业务及其它中间业务(如担保业务等),以促进农村经济和社会的发展⑦。

五是要建立和完善农业保险体系。农业的高风险性,决定了农业保险存在和发展的必要性。改革和完善农村保险体系,目的在于巩固农业的基础性地位,促进农村经济和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农业保险事业的发展,应该在政策扶持的基础上,坚持商业化运作的原则。改革和完善农业保险体系,具体包括以下内容。(1)优化农业保险的宏观法律环境,建立有法可依、执法严格的农业保险体系。(2)健全农业保险的组织机构。农业保险公司成立的前期投入高、建设周期长,需要政府扶持。因此,建立“政府扶持、商业运作”的农业保险机构,是比较符合我国国情的。(3)构建多元化的、资金刚性供给的多元化投入机制。主要是建立政府、企业、农户共同投资,政府引导、支持、补贴,农户和企业积极参与的保险资金投入机制。(4)强化农业保险的政策支持。主要包括:在财政上给予农业保险公司保费补贴;在税收上给予农业保险公司税收优惠;建立巨灾保险基金,以及为农业保险提供再保险支持等。⑧

六是要建立健全农村民间金融体系。建立一个形式多样、合法有序的金融互助组织,对解决农村金融不足的问题尤其重要。具体的措施包括:首先,改革现行的法律体系,允许民间金融合法、公开地存在,并对其加以正确的引导;其次,要积极培育形式多样的民间金融组织,如民营银行、互助合作银行或合作基金等;再次,为了强化对民间金融的监管,应建立灵活的民间金融监管体制和破产保护制度,完善存款保险制度、担保补偿制度及市场退出制度,为民间金融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效的制度保障。

注释:

①张运书. 《新农村建设中发展农村合作金融的法律保障》,载于《经济问题探索》,2009年第6期,第168至173页。

②王瑞华. 《增强农村金融供给的路径》,载于《统计与决策》,2007年第13期,第128至129页。

③贺培. 《农村支付体系建设中的邮政金融》,载于《农村金融研究,2007年第7期,第44至45页。

④张文明. 《农村金融供给的制约因素及对策》,载于《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05年第11期,第24至25页。

⑤王慧颖. 《刍议基于“需求追随型”理论的农业保险》,载于《保险研究》,2007年第10期,第71至75页。

⑥李喜梅. 《以市场化为目标实施中国农村金融改革》,载于《农村经济》,2008年第2期,第48至50页。

⑦张健. 《农村金融供给多元化与金融需求》,载于《农村金融研究》,2004年第4期,第31至34页。

⑧高晓燕. 《基于供给视角的农村金融改革》,载于《财经问题研究》,2007年第11期,第59至63页。

[责任编辑:梁小楠]

农业管理体制分析论文范文第6篇

摘 要:运用文献计量学理论,以2009年至2018年期间农业物流相关文献数据为基础,利用Citespace和Ucinet软件进行关键词分析、作者分析、机构分析等,得到相应可视化图谱,从而了解和把握了农业物流领域的研究现状和研究趋势,以期为农业物流领域的后续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农业物流;知识图谱;文献计量学

1 引言

农业物流是指在农业生产及其相关物质资料的供应和农产品销售中,实体由供应地向接收地流动的过程及其相关活动,包括农业物质资料和农产品的运输、仓储、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等环节。

2018年1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电子商务与快递物流协同发展的意见》(国办发〔2018〕1号)提及:国家发展改革委、商务部和国家邮政局应负责优化农村快递资源,完善农村配送网络。在1号文件中,“农业物流”被提及,表明国家对“农业物流”的重视。因此,运用文献计量学的方法对“农业物流”相关研究进行分析,厘清“农业物流”的研究现状和研究趋势是十分重要的,有利于完善現有“农业物流”理论体系,以期为农业物流行业的健康发展提供理论指导。

知识图谱是以信息科学、图形学、应用数学等学科为理论基础,利用可视化技术展示知识演进过程与结构关系的一种研究方法。知识图谱软件较多,例如Citespace、Ucinet、Pajek等。本文主要采用Citespace和Ucinet两个软件进行分析。Citespace软件是陈美超教授开发的一款基于Java平台的可视化软件,是以共引分析理论和共现分析理论为基础,并利用寻径网络算法对某一领域文献进行分析,进而展现出该领域知识发展路径及其知识拐点的知识图谱软件。Ucinet软件是由Linton Freeman编写,且由Steve Borgatti和Martin Everett共同维护的一款社会网络分析软件。

2 数据来源

本文数据分析的基础源于CNKI数据库。笔者以“农业物流”为主题进行检索,剔除新闻、征稿、会议纪要等杂乱信息以及外文文献,收集到455篇中文文献。本次的检索日期为2018年12月26日。

3 数据分析

3.1 发文量分布

如图1所示,在1997年~2007年期间,“农业物流”的文献数量由1997年的1篇增长到2007年的55篇,属于快速增长期。具体来说,学者从1997年开始从事“农业物流”的相关研究。但是,在1998年~2001年期间,以“农业物流”为主题的文献数量为0,说明学者较少关注“农业物流”这一领域。从2002年开始,学者重新关注“农业物流”这一主题,且“农业物流”逐渐成为研究热点。

在2008年~2018年期间,“农业物流”的文献数量呈现出先急剧下降,再小幅波动的趋势;2008年关于“农业物流”的文献最多,数量为54篇;2015年关于“农业物流”的文献最少,数量为12篇。由此可见,“农业物流”理论逐渐走向成熟。

2019年“农业物流”的文献仅1篇。笔者检索时间为2018年,2019年这一篇“农业物流”的文章为网络优先出版的文献。

1997年,北京物资学院的曹佩文在《物流技术与应用》发表了第一篇关于“农业物流”的期刊论文。在此文中,曹佩文将农业物流分为农业供应物流、农业生产物流、农业销售物流三个阶段,并从内容、形式、任务以及特点四个方面对这三个阶段进行详细分析。2004年,华中农业大学的张倩发表第一篇关于“农业物流”的学位论文,即《江汉平原农产品物流发展及对策研究》。在此文中,张倩结合江汉平原农产品物流的特点,分析了农产品物流的发展现状及发展模式,并提出相应的发展思路和发展对策。综上所述,曹佩文从基础理论角度来研究农业物流这一主题,张倩从应用理论角度来探讨农业物流相关问题。

3.2 关键词分析

笔者以“农业物流”为主题进行检索,选取被引数量排名前100的文献,删除其中20篇无关文献,得到80篇文献。将80篇文献导入到社会网络分析软件Ucinet,并利用Ucinet中Netdraw绘图模块,形成关键词的可视化图谱,如图2所示。

笔者以“农业物流”为主题进行检索,将有关文献数据导入到Citespace软件,设定时间宽度为1997年~2019年,设定时间片分区为1年,选定Node Types为

依据Citespace运行结果,得到表2。由表2可知,关键词排名的前三位分别为“农业物流”、“现代农业物流”、“农产品物流”。

对比表1与表2可以看出,表1与表2中同时包括“农产品物流”、“农业物流”、“农产品”、“农村物流”、“供应链”、“新农村建设”、“电子商务”、“农业产业化”、“现代农业物流”、“冷链物流”、“信息化”这11个关键词。笔者是以“农业物流”进行检索,可以不考虑“农业物流”这个关键词,因而,其他10个关键词是学者在研究“农业物流”时所关注热点。这10个关键词大致可以分为两类:第一类是与“农业”关联较大的关键词,例如“农产品”、“新农村建设”、“农业产业化”、“电子商务”;第二类是与“物流”关联较大的关键词,例如“现代农业物流”、“冷链物流”、“供应链”、“信息化”、“农村物流”、“农产品物流”。

3.3 文献作者分析

笔者将“农业物流”相关数据导入到Citespace软件,将时间跨度设定为1997年~2019年,时间片分区设定为1年,选定Node Types为Author,数据抽取对象为Top 30,其他参数均为系统默认值。运行Citespace软件,获得关键词的知识图谱,如图4所示。

依据Citespace运行结果,得到表3。由表3可知,严余松位居高产作者排名的首位,共发表7篇“农业物流”相关论文,且首篇以“农业物流”为主题的论文发表于2007年;杜小芳和王多宏都位居高产作者排名的第二位,发表论文数量同为6篇,杜小芳、王多宏分别于2003年、2007年发表首篇以“农业物流”为主题的论文。

依据图4和表3,可以归纳出高产作者合作情况,如图5所示。

由图5可知,高产作者严宇松与王多宏属于同一研究团队。依据CNKI数据库可知,严宇松与王多宏共合作6次,两位学者的共同研究成果于2007年首次发表。具体来说,王多宏和严余松在《现代农业物流主体的探析》中提及:现代农业物流主体分为三类,即农业物流服务的需求方、中介方和供应方;王多宏和严余松在《我国农业物流现代化建设探讨》中阐述:我国农业物流的发展趋势是实现农业物流的标准化、信息化、系统化、网络化、智能化、自动化及柔性化;王多宏和严余松在《立足现实 借鉴经验 建设和发展我国农业物流基础设施》中提到:农业物流的基础设施具有载体功能、管理和组织功能、生产要素优化组合功能;王多宏和严余松在《现代农业物流运作模式比较与构建》中详细分析现存的6种农业物流运作模式的表现形式和运行过程,提出适应我国现代农业发展的物流运作模式,即“农业生产资料供应商—农业生产者及农产品加工制造商—农产品及其加工制成品批发商和零售商”的运作模式;王多宏、严余松和张蓉在《绿色农产品封闭供应链建立和完善的必要性分析》一文中,从供应链角度来分析我国农业物流存在的问题,例如,农业物流信息化程度低;王多宏、严余松和张蓉在《中国现代农业物流体系的构建及其运作》一文中运用杜能的区位理论构建了我国农业物流区位模型,该模型包括大、中、小三个杜能环。综上所述,高产作者严宇松与王多宏主要从物流体系运行、物流体系构建等方面来研究现代农业物流体系。

如图5所示,高产作者杜小芳、张金隆、张思华属于同一研究团队。依据CNKI数据库可知,杜小芳与张金隆合作5次,杜小芳、张金隆与张思华共同合作4次。具体来说,在《农业物流的发展研究》一文中,张金隆、杜小芳、张思华和张纯军结合湖北省农业的结构特点,提出农业物流体系的優化措施,即政府统筹规划、完善支撑体系;在《发展湖北现代农业物流的思考》中,杜小芳、张纯军、张金隆和张思华从产业基地、时代背景和经济形势、存在问题三个方面分析湖北省农业物流的现状,并阐述湖北省农业物流的未来发展方向;杜小芳、罗静、张金隆、张纯军和张思华在《农业第三方物流发展研究》中提到:发展农业第三方物流利于促进农业增收、实现农业产业化和提高物流质量;在《发展湖北现代农业物流业的对策研究》一文中,杜小芳、张金隆和张纯军认为:虽然现有湖北省农业物流体系具有一定产业基础和发展优势,但是仍需面对新的机遇与挑战,因此,需要构建基础设施平台、信息网络平台和物流政策平台,建设农业物流生产基地、农业物流园区和农业物流中心;在《发展农业与创建现代农业(食品)类企业体系的思考—兼论创建现代农业“物流”和食品“供应链”体系》中,张思华、张金隆和杜小芳认为:现有农业(食品)类企业所具备科技含量低、高层次的农业(食品)类企业少、农业龙头企业少且发展慢、农业物流供应链的连接方式较松,因此,需要完善农业物流供应链的基本框架和保障措施。总之,高产作者杜小芳、张金隆和张思华比较关注湖北农业物流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3.4 发文机构分析

笔者将下载的有关“农业物流”数据导入到Citespace软件,将时间跨度设定为1997年~2019年,时间片分区设定为1年,选定Node Types为Institution,数据抽取对象为Top 30,其他参数均为系统默认值。运行Citespace软件,获得发文机构的知识图谱,如图6所示。

依据Citespace运行结果,得到表4。由表4可知,华中科技大学管理学院发表了8篇“农业物流”相关论文,位居高产发文机构排名的首位,最早发文时间为2003年;武汉理工大学的学者共发表7篇以“农业物流”为主题的论文,位居高产发文机构排名的第二位,最早发文时间为2006年;北京交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位居高产发文机构排名的第三位,该机构学者于2006年首次发表“农业物流”相关论文,总发文量为6篇。对于排名前三的高产发文机构而言,华中科技大学管理学院和武汉理工大学都位于湖北省,表明湖北省学者较为关注农业物流产业的发展。

依据图6和表4,可以归纳出高产发文机构合作情况,如图7所示。

由图7可知,高产发文机构华中科技大学管理学院、武汉理工大学与湖北省农业厅之间存在合作关系。结合高产作者的合作情况,笔者发现高产作者杜小芳来自华中科技大学管理学院和武汉理工大学,张金隆来自华中科技大学管理学院,张思华来自湖北省农业厅。由此可知,高产作者间的合作情况与高产机构间的合作情况之间存在一定的联系。

由图7可知,高产发文机构西京学院管理工程系与安徽科技学院管理学院间存在合作关系。依据CNKI数据库可知,西京学院管理工程系与安徽科技学院管理学院共同发布了三篇以“农业物流”为主题的期刊论文,即《经济新常态下农业与物流业耦合联动效应研究》、《区域农业与物流业耦合联动效应研究—以安徽省为例》、《新常态下蚌埠市农业与物流业耦合发展的灰色关联分析》。这三篇论文的作者都是安徽科技学院管理学院的李学兰和西京学院管理工程系的王海元。这三篇论文都是研究农业与物流业间的耦合联动效应,其中《经济新常态下农业与物流业耦合联动效应研究》属于基础理论研究,《区域农业与物流业耦合联动效应研究—以安徽省为例》与《新常态下蚌埠市农业与物流业耦合发展的灰色关联分析》属于实践应用研究。在实践应用研究中,学者的研究视角呈现出逐渐缩小(或扩大)的趋势,即由安徽省缩小到蚌埠市(或由蚌埠市扩大到安徽省)。

3.5 资助基金分析

笔者以“农业物流”为主题进行检索,并将分组浏览策略设置为“基金”,检索到符合条件的条目为50条,统计后得到表5。依据表5,受到国家软科学研究计划资助的学术论文为6篇(排名第一),受到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资助的学术论文为5篇(排名第二),说明国家非常支持农业物流领域研究,这与政府部门重视“三农”问题存在一定关联。对于省级基金项目而言,湖北省科技攻关计划、黑龙江省社会科学基金和湖南省教委科研基金位于前三位。湖北省、黑龙江省和湖南省都属于农业大省,农业物流问题是农业发展中不容忽视的问题,因此,三个省的科研部门会为农业物流研究提供较大支持。

4 结语

本文以文献计量学为理论基础,以Citespace和Ucinet为实施手段,对1997年-2018年的“农业物流”相关文献进行关键词分析、发文作者分析、发文机构分析等,得到相应的可视化图谱。由知识图谱可知,学者主要从农产品物流、供应链、电子商务、冷链物流等角度来研究农业物流问题;少数发文作者(或发文机构)之间进行了合作研究,多数学者(或研究机构)处于独立研究阶段。

参考文献

[1]汝宜红,郑凯,朱煜.现代物流[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2.

[2]秦长江,侯汉清.知识图谱—信息管理与知识管理的新领域,大学图书馆学报[J].2009,(1):30-37.

[3]溫倩宇,文庭孝.基于CiteSpace和Ucinet的医院管理研究知识图谱分析[J].医学信息学杂志,2016,(8):70-75.

[4]刘晓英.图书馆评价研究[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15.

[5]曹佩文.农业物流[J].物流技术与应用,1997,(2):8-10.

[6]张倩.江汉平原农产品物流发展及对策研究[D].武汉:华中农业大学,2004.

[7]王多宏,严余松.现代农业物流主体的探析[J].现代农业,2007,(2):59-61.

[8]王多宏,严余松.我国农业物流现代化建设探讨[J].商业时代,2008,(23):17-18.

[9]王多宏,严余松.立足现实 借鉴经验 建设和发展我国农业物流基础设施[J].商业研究,2007,(10):196-198.

[10]王多宏,严余松.现代农业物流运作模式比较与构建[J].安徽农业科学,2007,(35):11670+11722.

[11]王多宏,严余松,张蓉.绿色农产品封闭供应链建立和完善的必要性分析[J].中国市场,2008,(41):118-119.

[12]王多宏,严余松,张蓉.中国现代农业物流体系的构建及其运作[J].河北学刊,2008,(6):243-246.

[13]张金隆,杜小芳,张思华,张纯军.农业物流的发展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4,(9):140-141.

[14]杜小芳,张纯军,张金隆,张思华.发展湖北现代农业物流的思考[J].物流技术,2004,(5):29-31.

[15]杜小芳,罗静,张金隆,张纯军,张思华.农业第三方物流发展研究[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信息与管理工程版),2004,(3):159-161+172.

[16]杜小芳,张金隆,张纯军.发展湖北现代农业物流业的对策研究[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06,(6):35-38.

[17]张思华,张金隆,杜小芳.发展农业与创建现代农业(食品)类企业体系的思考—兼论创建现代农业“物流”和食品“供应链”体系[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1):1-5.

上一篇:建筑企业会计管理论文范文下一篇:质量验收工程施工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