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学研究范文

2023-09-21

历史学研究范文第1篇

摘要:核心素养作为当前我国基础教育教学改革体系中的基本价值维度,一定意义上具有指导实践教学、引领教学改革的基本功能,强化核心素养语境下的学科命题研究具有特定的价值和意义。历史学科是初中整体教育教学体系中的有机组成部分,在培育学生民族情感、激发学生爱国热情等层面上发挥着不可忽略的重要作用,而学科命题是检测教学成绩、引领学科教学的基本路径,如何在初中历史学科命题过程中体现“核心素养”这一基本元素是需要高度重视和持续探究的命题。本文以初中历史七年级下册知识点为例,系统探讨核心素养语境下初中历史学科命题的基本价值维度。

关键词:核心素养;初中历史;命题研究

随着我国基础教育教学新课程改革的持续深入推进,初中阶段宏观层面上的教育教学价值维度、教学组织形式以及最终的教学考核评价机制等元素都实现了优化提升,尽管相应的学术讨论和实践探索依然在持续进行的过程中,但培育学生个体的“核心素养”已经成为我国基础教育教学的基础性价值追求,这一定意义上将引领我国新时期教育教学改革的浪潮,正如学者提出的那样:“随着核心素养概念的提出到如今的敲定,一直都是教育教学中的热点问题,受到广泛关注。”(朱立明、马云鹏,核心素养:敢问路在何方,全球教育展望,2019年03期,第3页),这是我国新时期基础教育教学新课程改革过程中取得的阶段性成绩,同时也为持续深入的教学改革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命题是初中历史学科整体教育教学体系中的有机组成部分,具有检验教学成绩、引领教学改革的重要功能,探究“核心素养”语境下的初中历史学科命题是当前学科教学改革过程中的重要内容,值得相关主体的高度重视和积极探索,本文以初中七年级下册的知识点为例,依托相应的案例阐述和探讨相应的命题。

一、核心素养语境下初中历史命题要突出整体历史观,力图引导学生个体对我国以往历史有一个宏观上的感知

历史学科作为初中整体教育教学体系中的有机组成部分,其重要学科功能即引导学生系统了解民族和国家的发展轨迹、树立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因此整体历史观在初中历史学科教学中的应用具有特定的价值和意义,也就意味着学科命题要凸显对学生整体历史观的考察,这类题型要脱离具体历史知识点的纵向追踪,以封建朝代的先后顺序等基础性内容为基础进行命题,我们可以看看下面的一则试题:

例题:“朝我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反映了我国古代比较完备的选拔官员的制度——科举制度。关于科举制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隋文帝时开设进士科标志着科举制度正式创立 ②唐太宗增加了科举考试的科目 ③武则天增设殿试和武举,殿试第一名为状元 ④宋太祖以诗赋取士,促进了唐代诗歌的繁荣 ⑤宋朝大幅度增加科举录取名额

A、①②④   B、②③⑤   C、③④⑤   D、①②③

这是关于我国古代科举制的一个试题,很好地体现了核心素养语境下对学生整体历史观的考察。整体上而言,科举制自隋至清,历时1300多年,但科举制实际上并不是一个静态的选官制度,历朝历代都对科举制进行了必要的调整,它始终处于动态的历时发展过程中,调整的方向实际上与具体时代的政治发展状况具有内在的联系性,学生对此要有清晰的感知和系统的掌握,本题就是这样的一个命题思路,具体涉及到隋、唐和宋三个朝代,将很多琐碎的知识点糅合在一起,引导学科教师和学生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既要按教材中的朝代为顺序学习历时,同时也要对特定的制度进行整体上的剥离,这是一种意识,也是一种能力。

二、核心素养语境下初中历史命题要强调考察的情境性,引导学生在具体的生活化情境中应用学科知识解决现实问题

众所周知,初中历史学科教学改革中所谓的“核心素养”注重培养学生个体在实际生活场景中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科教学与学生的实际生活被紧密联系在了一起,这样的教育教学改革理念在一定意义上体现了学科教学践行和贯彻“以人为本”价值观的基本逻辑,学科知识不再是脱离现实生活而显得毫无生气的死板教条,依托生活化情境这一基本途径,初中历史学科教学变得直观生动,变得可以触摸。在上述这样的基本理念下,初中历史学科命题过程中要将具体的学科知识点放置在学生生活化的情境中去,如下面这则命题:

例题:如果你穿越到盛唐时期,你会看到哪些景象(    )

①农民在使用筒车灌溉 ②商人用“交子”到扬州购买丝绸 ③兵部接到金国入侵的消息 ④夜市上人头攒动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

可以看到,这个命题中将七年级下册唐朝的筒车、宋朝的“交子”和夜市以及两宋时期的民族政權等多元化的内容融合在一起,重要的是“如果你穿越到盛唐时期,你会看到哪些景象”这样的设问一方面是初中学生乐于接受的形式,同时在学生审题和思考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会将历史课堂知识点与特定时代情境联系起来,这有助于学生个体“核心素养”的培育。

三、核心素养语境下初中历史命题要树立大文科观念,注重考察学生的整体文科素养

众所周知,尽管当前依然是学科制为基础的教育教学机制,但各学科知识之间的内在关联性必须予以重视,所有学科教学实际上最终都作用于特定的个体学生身上,都应该服务于培育学生个体“核心素养”这一宏观价值维度,这是当前的基本命题。就初中历史学科命题这一特定内容而言,要注重考察学生的整体文化素养和知识储备,将学科知识建立在学生的整体文化素养基础上,即要树立和践行大文科观念,注重考察学生的整体文科素养。

例题:诗歌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社会生活。下列诗句,能反映唐玄宗统治前期盛世景象的(    )

A、“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B、“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C、“忆昔开元全盛时,小邑犹藏万家室”

D、“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历史知识不是独立存在的,它与文学、政治甚至法律等多元化的知识具有千丝万缕的内在联系,这为学科命题提供了便捷的条件,上面这则历史试题就将唐朝的“开元盛世”和诗歌联系在一起,具有较为理想的师范效应和现实指导价值,值得一线学科教师和教研员等主体的持续深入研究。

参考文献:

[1]曹勇,初中历史命题的发展趋势和教学启示[J],《中学历史教学》,2017年11期。

[2]王瑞、魏恤民,初中历史开放性试题——命题实践的回顾与展望[J],《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15年04期。

[3]罗安琪、杨杰,新课改理念引领下的初中历史命题改革之路——宜宾市初中历史命题改革的探索[J],《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05年05期。

[4]邓解骖,考试要留给学生创新思维的空间——昆明市初中历史开放性命题的回顾与反思[J],《历史教学》,2002年03期。

历史学研究范文第2篇

【摘要】西方历史哲学在“体系的时代”中形成了一种思辨的历史哲学,在“分析的时代”中形成了一种批判的历史哲学,又在后现代思潮影响下发展为一种“历史的诗学”,展示了一个历史思维不断跃迁的逻辑过程。在“实践观点的思维方式”下,历史性的思维得到不断的更新与提升,只有在历史的思维下,才能理解历史本身。

【关键词】历史哲学 历史思维 实践观点的思维方式 历史唯物主义

西方历史哲学在“体系的时代”中形成了一种思辨的历史哲学,在“分析的时代”中形成了一种批判的历史哲学,又在后现代思潮影响下发展为一种“历史的诗学”。虽然西方历史哲学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历史问题,但其不同形态的发展,展示了一个历史思维不断跃迁的逻辑过程。

从历史学到历史哲学的“本质主义”追求

从历史认识的实际发生过程来看,人们对历史的认识总是从对历史现象的描述开始的。无论是一般的历史认识主体(历史中的人),还是特殊的历史认识主体(历史学家),往往都是通过对过去发生事件的描述来满足我们对历史的诉求。然而随着历史研究的深入,一些研究历史的哲学家们却要求在历史学家的纯粹现象描述之外另辟蹊径。究竟是何原因使这些哲学家们另辟蹊径?

从历史哲学产生的思想前提中,我们大概可以发现这个原因。因为在习惯于从整体出发的哲学家看来,作为描述经验顺序的历史学不能揭示出历史的整体格局,不能发现历史之后的“隐秘”,即历史发展的原因、目的与意义所在。在历史进入人们研究视界之初,历史总被认为是从属于经验研究的现象界所要讨论的问题,而并不是哲学界要讨论的问题至少在奥古斯丁以前一直如此。当历史被要求放入整体性视角下来理解的时候,作为现象描述的历史学就显得乏力了。黑格尔特别表达了对历史的哲学诉求:“我们目前所研究的这种历史,就是思想自己发现自己的历史;而思想的情形是这样,即:它只能于产生自己的过程中发现自己;也可以说,只有当它发现它自己时,它才存在并且才是真实的。”①总而言之,历史决不仅仅是一部娓娓动听的叙事,它也应该成为思想的对象。

因而,随着历史研究的进一步发展,历史哲学研究应运而生。就“历史”这一概念来说,在很多语言中,它都基本包含两种含义,其一是指历史过程本身,即过去发生的事情;其二是指对过去发生事情的撰述。由于“历史”一词的双重含义,人们对历史的理解也就形成了不同的思考维度,历史研究者的偏好和视角也有所差异。一类历史研究者对历史故事感兴趣,他们关心历史故事里的特殊人物和活动细节,并渴望使历史人物在过去的场景中真实再现;另外一类历史研究者的兴趣则落到历史本身上,他们主张以整体的视角看待过去发生的事情,认为只有在整体的视角下,历史才具有全貌,它的玄机才有可能被觉察到。这种研究路数形成了最初意义上的历史哲学。这种要求从整体上对历史的发展作出解释的历史哲学,声称能够发现历史发展的进程、动力、模式以及历史的目的与意义等。如果按照卡尔·洛维特的理解方式,历史哲学可以理解为是以普遍的原则使历史事件获得可理解的一种方案。那么我们就可以发现,符合这种原则的历史研究方式就仅限于思辨的历史哲学。但随着批判性的历史研究发展,这种思辨意义上的历史哲学由于其本身的超验性被遗弃。其后,“分析的时代”中产生了历史哲学的“认识论转向”,在后现代语境里又产生了历史哲学的“语言学转向”。

西方历史哲学范式转换的内在矛盾与历史思维

从历史思维的跃迁过程来看,思辨的历史哲学,尤其是黑格尔的历史哲学,通过揭示“历史理性的二律背反”等矛盾,显示其辩证法的思维方式,从而使机械论的历史观念相形见绌。但遗憾的是,思辨的历史哲学由于其本身的弱点而只停留在对历史的思想考察上,最终只能向我们提供一种先验形式。在思辨的历史观念中,我们甚至不用考虑历史的过去与未来,而可以从思想自身推演出历史的发展模式。在历史的思辨观念中,历史中的人仅仅是作为一种牺牲品而存在,在不见人影的历史运动中,思辨的历史哲学剥夺了历史的属人本质。

不过,思辨的历史哲学从诞生的那刻起就被认为是一个悖论。这是因为历史哲学本身存在着一个逻辑上的问题:人类的历史还没有结束,我们如何得知历史,尤其是我们的未来,必定要服从思辨的历史哲学声称的统一原则?因而,思辨的历史哲学的种种原则对实际的历史来说就是独断的、片面的。于是,在二十世纪“分析的时代”下,历史研究就发生了认识论转向。从历史认识论的角度出发,在我们谋求认识历史本身之前,势必要弄清我们是怎样认识历史的。如果缺乏对认识主体与认识对象之间关系的考察基础,缺乏对历史认识主体的认识结构、认识能力的审查,那么历史研究就是盲目的。因此,在批判哲学的启发下,历史研究要求对历史认识进行认识论上的考察。沃尔什据此认为:“‘历史哲学’实际上是两组哲学问题的名称,它既有思辨的部分,又有分析的部分。”②沃尔什称前者为“思辨的历史哲学”,称后者为“批判的历史哲学”。批判的历史哲学专注于对历史的认识论考察,其关注的重心不是事件本身的实际顺序,而是以历史为对象的认识机制,也就是说,批判的历史哲学所关注的已经不再是历史本身,而是历史知识何以可能的问题。

批判历史哲学的产生与发展显示了历史思维的成熟与深化,历史认识论的批判在历史研究领域中掀起了一系列“哥白尼式”的革命,作为“客观”的历史知识消解了。历史知识不单单是史料的编排技术,它也是历史认识主体意识形态的产物。在这种“哥白尼式”的历史批判思维以及“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一切历史都是思想史”的革命口号下,传统历史思想遭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危机。同批判哲学一样,在批判的历史哲学中,“历史的哥白尼”带来的是“历史的物自体”,真实的历史隐退在一去不复返的黑暗之中,而成为一个“不可简约的和无法抹掉的剩余物”。③因而历史认识论的批判不仅未能确立历史知识的合法性,反而使其陷入了更为严重的历史认识危机之中,这个结果显然有悖于批判的历史哲学的初衷。

当现代历史研究遭遇空前危机之时,思考历史的新思维要求另辟蹊径。在结构主义与语言哲学的影响下,历史哲学的 “语言学转向”发生了。这种“语言学转向”的历史研究以海登·怀特的新叙事主义思想为典型代表,新叙事主义要求重新审视历史叙事的性质,把历史叙事不仅应当作文本,当作语言修辞与编纂形式,而且还应当上升到方法论与认识论的角度来理解,即我们的历史观念取决于历史叙述的语言形式。

历史思维解放的尺度:“实践观点的思维方式”

从思维的历史性方面看,西方历史哲学要么从非历史的概念中构筑一种先验的历史体系,要么以自然科学的思维方式去理解历史,要么仅仅把历史当作一种语言的虚构与修辞技巧。虽然其一再声称要摆脱现代社会中别无选择的生存现状与技术理性的逻辑,但其批判力度并没有声称的那样彻底。西方历史哲学至此已经丧失了自身的开放性而走向了反面。在时代呼唤历史理解的新思维之时,一种“实践观点的思维方式”进入了历史理解的视野,这就是马克思开创的历史唯物主义观念。

历史唯物主义以不同于思辨性历史哲学的方式探讨了思辨的历史哲学所研究的问题,即它探讨了现实的人及其活动所形成的历史规律、模式、进程以及历史意义等问题,但历史唯物主义所使用的不是思辨的历史哲学的方法,它是以“通过人,并且为了人”的方式来研究历史,从而使历史唯物主义把思辨的哲学颠倒的历史观重新颠倒过来。“实践观念的思维方式”把历史研究的两个维度(即历史本体论和历史认识论)同时归入了现实的人及其活动的实践体系中。从本体论上说,历史的发展实现了客观规律性和历史主体的创造性的统一,使历史的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的统一成为可能;从认识论的角度上来说,“实践观念的思维方式”把历史认识的真理看作是在历史主体的活动过程中来实现的,而不是仅仅限于在历史学主体的活动过程中来认识历史。历史中的人既是“剧作者”又是“剧中人”,因此不存在一个抽象的、绝对的“历史事实”与其“摹本”的对立,这也就消除了历史认识论中不可思议的“历史的物自体”。④

“实践观点的思维方式”的历史性的思维既是对传统历史思维的继承又是对其的超越。它确立了历史认识的客观性,恢复了历史学和历史本身的尊严。在“实践观点的思维方式”下,历史唯物主义不仅有能力扬弃传统历史观念中的非历史的思维,也能去除自身思维的非历史性,从而推动历史思维的不断跃迁,使一种非历史的观念被另一种新生的、开放的观念所更替,使形形色色非历史的历史思维得以终结,从而表明了真正的历史观念与真正的历史思维的发生乃是同一个过程。

(作者单位:西安石油大学政教部;本文为西安市2012年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成果之一,项目编号:12Y61)

注释

①[德]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第1卷),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年,第11页。

②[英]沃尔什:《历史哲学导论》,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8页。

③[美]海登·怀特:《后现代历史叙事学》,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第63页。

④《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第108页。

历史学研究范文第3篇

引言:今年高考文综试题整体区分度较高,利用贴近生活、贴近时事的选材,考查学科主干知识,尤其凸显学科核心素养,这个也是“新课改”的要求。全国卷非常重视引导学生关注当下、关注社会热点,鼓励学生结合当下放眼看世界、看社会、看历史。

一、具体分析如下:全国卷3考点及分值分布情况表 题号 知识点分布 考点 分值

24 中国古代史·先秦(经济史) 古代中国手工业的发展 4分 25 中国古代史·宋元(政治史) 社会阶层流动 4分 26 中国古代史·隋唐(文化史) 古代科技文化成就 4分 27 中国古代史·明清(文化史) 明清文化繁荣 4分 28 中国近代史·晚晴(政治史) 维新思想的理解 4分

29 中国近代史(政治史) 五四运动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4分 30 中国近代史(政治史) 民主法制建设

4分

31 共和国史(经济史) 改革开封后经济体制改革的成就 4分 32 世界史(政治史) 雅典民主政治 4分 33 世界史(文化史) 法国启蒙思想 4分 34 世界史(经济史) 美国经济危机 4分 35 世界史(政治史) 苏联社会主义建设 4分

41 中国近代史与世界现代史(材料题) 近代中国与世界的城市发展情况 25分

42 中国古代史(开放题) 班固的史学思想 12分 45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湖北保卫局的变迁 15分 46 20世纪战争与和平 英法对德的经济封锁 15分 47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唐宪宗李纯 15分

必做题部分(85分)。中国史占58分左右,世界史占27分左右,与2017全国卷三相比,中国史比重上升,不容忽视;从模块角度来讲,必修1和必修2仍为考试重点。

二、试卷总体能够发挥高考引领作用。

①注重基础与课本知识,更加注意考查主干知识,这就需要考生基础知识一定过硬。

②考查学生史学素养,即42题,所以在学习中,注意培养史学基本功与基本能力。

三、试卷主要特点

1.重视考查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

全国卷试题题干材料历来是非常新颖的,但是考查的内容不会脱离所学知识,想要在这些新颖复杂的材料中提取出命题人希望考查的知识点,就需要考生对基础知识滚瓜烂熟,可以熟练地将一个不规范的模型迅速整合为一个规范的模型,并利用这一部分所学知识进行解决,这也数学建模有异曲同工之妙。 2.试卷体现了一定的创新性和思维深度

相对而言,对于法制建设尤其是从清末近代至今的这类纵向类题目一直都是对思维深度要求很高的,同时对于专业性语言的运用要求也较高,这样的考查非常具有创新性,但是只要冷静回忆这一部分所学知识,注重答题分点、格式明确,该题迎刃而解。

以上种种都提示我们,高考历史甚至可以说文综“背多分”时代已经过去,高分不可能一蹴而就了,要通过踏实的积累、勤奋的练习,不断地反思来提升能力。 3.试卷关注家国情怀和时事热点

近年来,家国情怀和历史核心素养一直是党和国家所倡导的,教育、民生、科技等时代话题都在高考卷中有所体现,这也要求我们在日常学习中去关心民族民生,关注这个时代。

试题分析如下:

24.据考古报告,从数十处战国以前的墓葬中发现了铁器实物,这些铁器不少是自然陨铁制作而成,发现地分布情况见图7。

据此可知,战国以前

A铁制农具得到普遍使用 B新疆地区与中原联系紧密 C我国的冶铁技术已经相当普及 D铁器分布可反映社会发展程度 正确答案:D 由图片信息可知,铁器实物的分布主要是在经济较为发达的黄河和长江中下游地区,说明铁器分布与社会经济的发展程度密切相关,D符合题意;从图片材料中铁器分布的地区可知,当时我国大部分地区还没有铁制农具,故A中“普遍”说法不正确;材料反映的是铁器实物的分布情况,不能得出新疆和中原地区的关系,也得不出冶铁技术的发展情况,故B、C不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古代中国手工业的发展情况,属于图片类试题,侧重考查学生解读图片、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要求学生结合所处时代背景及古代中国铁制农具的状况进行分析。 25.表一

宋代宰相祖辈任官情况表

表1据学者研究整理而成,反映出两宋时期 A世家大族影响巨大 B社会阶层流动加强 C宰相权力日益下降 D科举制度功能弱化 正确答案:B 考点:本题属于表格类试题,解题的关键在于依据表中不同出身宰相的比重变化,结合两宋时期科举制的相关内容分析即可。

26.我国第一部药学专书《神农本草经》大约成书于汉代,《唐本草》是世界上第一部由国家制定的药典,宋代颁行了多部官修本草,明代李时珍撰成药物学集大成之作《本草纲目》,由朝廷颁行。这些史实说明,我国古代药学的发展 A源于大一统的政治体制 B得益于国家力量的支持 C是商品经济繁荣的结果 D受到了宋明理学的推动

【解析】由材料“《唐本草》是世界上第一部由国家制定的药典,宋代颁行了多部官修本草,明代李时珍撰成药物学集大成之作《本草纲目》,由朝廷颁行”可知,古代中国药物学著作大都是由国家或者朝廷制定或颁行的,由此得出,古代药学的发展得益于国家力量的支持,B符合题意;材料反映的是国家对药学发展的支持,没有体现政治制度的影响,A不正确;材料没有涉及商品经济发展的相关信息,C不正确;药学的发展与宋明理学没有必然联系,D不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古代科技的成就,与时代热点紧密结合。科技的发展离不开国家的大力支持,无论是在古代还是在当代,国家对科技的重视和支持是科技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本题属于材料型选择题,解题的关键在于准确把握材料主旨。

27.明朝中期以后,京城及江南地区,雕印出版个人著作之风盛行,有人谑称:“老童(生)、低秀(才),胸无墨、眼无丁者,无不刻一文稿以为交游酒食之资。”士大夫间也流行将书籍作为礼物。这种现象可以说明当时

A学术文化水平迅速提升 B士人的地位显著提高 C经世致用思想影响广泛

D崇尚文化的氛围浓厚 正确答案:D 考点:从近几年高考试题看,以说明、表明、反映等为设问词语的试题年年都有。从能力要求看,这类题目往往考查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深入分析和探究事物内在规律的能力。考查方式主要有二:一是从一个现象(情境)切入,考查政治、经济或者文化等任何一个方面,解题时需要准确理解题目提供的现象(情境),透过这一现象(情境)并结合时代背景做综合分析,看到现象(情境)所关联的问题的实质,才能得出符合题意的答案;二是以一类或者多种历史现象(情境)为切入点,考查政治、经济、文化等任一方面,解题时需要透过这些现象(情境)再结合时代背景或者历史环境综合分析,找出其共性或差异,得出相关的规律、趋势

28.英国科学家赫胥黎的《进化论与伦理学及其他》认为不能将自然的进化论与人类社会的伦理学混为一谈。但严复将该书翻译成《天演论》时,“煞费苦心”地将二者联系起来,提出自然界进化规律同样适用于人类社会。严复意在

A纠正生物进化论的错误 B为反清革命提供理论依据 C传播“中体西用”思想 D促进国人救亡意识的觉醒

正确答案:D 由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严复引进进化论,并提出该理论同样适用于人类社会,旨在为变法图强寻求理论依据,以促进国人救亡意识的觉醒,D符合题意;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本身没有错误,A说法不正确;严复是维新派的代表人物,主张通过改良的方式挽救民族危亡,而非“革命”,B不正确;“中体西用”是洋务运动的指导思想,C不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对维新思想的理解。近代以来随着西方入侵的加剧,民族危机日益加深,先进中国人不断探索挽救民族危亡之路,维新派主张通过自上而下的改革,建立君主立宪,以达到挽救民族危亡的目的,解题的关键在于对严复思想的特点的理解。

29.1920年,一些人撰文批评工读互助等社会改良活动,认为“零零碎碎的救济”“无补大局”,主张对社会进行“根本改造”,走进工厂,深入工人群众。这表明当时

A民主与科学观念广泛传播 B实业救国运动如火如荼 C马克思主义影响日益增强 D批判传统礼教成为共识

正确答案:C 材料反映的是工读互助等社会改良活动意义不大,“主张对社会进行‘根本改造’,走进工厂,深入工人群众”。结合该内容及材料时间“1920年”和所学知识可知,马克思主义在各种思潮的斗争中逐渐取胜,影响日益增强,故C符合题意;A是新文化运动的内容,与材料无关;实业救国思潮是近代实业家的救国理念,与材料无关,B不正确;材料没有涉及对“传统礼教”的批判,D不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相关内容,解题的关键在于对五四运动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相关知识的掌握,并结合材料进行分析。

30.1956年,刘少奇在中共八大政治报告中指出:“我们目前在国家工作中的迫切任务之一,是着手系统地制定比较完备的法律,健全我们国家的法制。”这反映了当时 A法制建设开始迈向制度化 B法制工作围绕组建新政权展开

C法制建设与国内主要矛盾的变化密切相关 D政治体制改革推动了依法治国的全面实行

正确答案:C。A在材料中未体现。新政权建立是在1949年,与材料时间“1956年”不符,故B错误;依据材料时间“1956年”,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56年中共八大正确分析了国内形势和主要矛盾的变化,提出了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健全国家法制,故C符合题意;材料中未体现政治体制改革,排除D。

考点:本题以民主法制建设这一热点问题切入考查新中国法制建设的相关知识。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紧扣材料时间“1956年”结合时代背景分析。

31.表2 中国乡镇企业行业分布表(单位:万个)表2中的数据变化说明,这一时期我国

A农村剩余劳动力大量转移 B城乡一体化逐步实现 C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建立 D工业结构趋于合理

正确答案:A 表格数据反映了1982年到1988年我国乡镇企业发展中,工业、建筑业、交通运输业等非农产业迅速增加,这一变化说明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故A符合题意。材料反映不出城乡一体化的信息,B不正确;1992中共十四大提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C与史实不符;材料只是反映我国乡镇企业的发展情况,不能得出整个国家工业结构是否合理,D不正确。

考点:本题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为主题,以表格的形式考查学生对改革开放后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等问题的理解。解答图表类选择题一般将历史事件、历史现象以图表形式呈现,较直观地从不同的角度折射出了历史的本质。解答该类试题要先分析图表信息,将其转化为文字信息,然后联系所学知识,解答问题。

32.公元前5世纪,雅典公民获得更多表达自己想法的机会,公民的成功“依赖于在大型公共集会上谈话、论辩与说服的能力”。据此可知,在当时雅典

A公民必须能言善辩 B参政议政十分活跃 C民主政治出现危机 D内乱引发思想纷争 正确答案:B 由材料“雅典公民获得更多表达自己想法的机会,公民的成功‘依赖于在大型公共集会上谈话、论辩与说服的能力’”可知,当时雅典公民热衷于参政议政,B符合题意;A是材料现象;公元前5世纪雅典民主政治处于“黄金时期”,C说法不正确;材料反映的是雅典公民的参政意识较强,而不是思想纷争,D不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对雅典民主政治的相关内容的掌握。解答该题要求学生注意材料时间信息“公元前5世纪”的雅典的社会状况,结合雅典民主政治的背景分析即可得出答案。

33.18世纪前半期的法国,先前往来于凡尔赛宫的思想家、文学家、戏剧家们,开始热衷于参加沙龙聚会,讨论的话题广泛,不再局限于传统的信仰和礼仪,思想极为活跃,上流社会不少人也乐于资助他们。这表明

A启蒙思想逐渐流行 B宫廷文化普及到民间 C专制王权已经衰落 D贵族与平民趋于平等

正确答案:A 本题考查法国启蒙思想。解答本题注意把握关键的时间信息“18世纪前半期”和地点信息“法国”,由此得出材料中的现象与启蒙思想密切相关。

34.表3 1929~1931年美国部分行业工人周工资变化表(单位:%)据表3可知,当时美国

A最低工资标准失效 B产业结构迅速调整 C经济危机不断加深 D政府财政支出锐减

由表中的数据可知,该时期工人工资在逐渐减少,反映了当时经济危机的影响不断加深,C符合题意;罗斯福新政时规定工人最低工资标准,与材料时间不符,A不正确;材料所述工人工资的降低是由于经济危机的影响所致,从材料中无法推出产业结构调整,B不正确;工人工资的高低与国家财政支出没有必然联系,D不正确。 考点:本题以“1929—1931年美国工人工资的变化”为切入点,考查学生对经济危机的掌握。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经济危机爆发后,资本家不断压低工人工资,导致工人的处境日趋困难,工人工资收入降低,导致购买力下降,国内市场进一步缩小,使得工业发展更加困难,危机进一步加剧。解题时注意依据表格信息并结合经济危机的相关知识进行分析。

35.1959年,苏共二十一大讨论通过了七年经济计划,规定7年内工业生产总值提高80%,其中发电量、钢铁产量都要求成倍增长。这反映出七年经济计划

A未能摆脱斯大林模式 B是应对马歇尔计划的举措 C是新经济政策的延续 D加强了国家对经济的控制

考点:本题以“苏联社会主义建设”为切入点,考查斯大林模式的相关内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以得出,斯大林逝世后,其继任者企图对苏联社会主义建设进行改革,但均没有能够突破斯大林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的束缚,最终导致苏联解体。苏联这一经验教训对于今天中国社会主义建设

4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5分)

材料一 19世纪40年代初,上海开始“依港兴市”,租界中“华洋杂居”;60年代后,上海由一个古老的县城逐渐发展成港口与商业中心;19世纪下半叶形成了沪东、沪西、沪南等工业区。甲午战争后,民族资本参与上海发展,形成新的商业区。1929年,由市政府主导,建成以江湾五角场为中心的“大上海市中心区”。1949年后,上海一直是国家重要的经济中心。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上海作为国际化大都市,世界影响力日益增强。 ——摘编自张仲礼编《近代上海城市研究》等

材料二 16世纪开始,曼彻斯特从军事要塞逐渐发展成为工商业城市。1830年已有棉纺厂99家,并开通世界最早的现代化铁路。1838年,设立议会和市政府,摆脱了封建管理体制。19世纪下半期,从传统的棉纺业衍生出许多新门类,开通了通海运河,可通往世界各地。20世纪初,不断与周围工业社区及城镇连接,发展为大城市。1961~1981年,因过于拥挤,人口大量外迁,老龄化日益严重,纺织业日趋衰落。20世纪后期,城市中心被废弃的工业区包围,几个大面积的旧贫民区仍然存在。

——摘编自(英)克拉潘《现代英国经济史》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上海和曼彻斯特发展成为近代大都市的相同因素。(9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20世纪中期以后上海相对于曼彻斯特的有利发展条件。(10分)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以曼彻斯特为例,简析现代城市发展中应当注意的问题。(6分) 分值: 25分 正确答案: (1)交通便捷;工商业的发展,工业化的推动;制度突破。 (2)内河主航道入海口,沿海港口城市,中西文明交汇,近现代民族工业的基础,持续的规划建设,浦东新区的开放和开发,国家发展战略推动。

(3)人口拥挤和贫民窟现象;人口老龄化;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第(1)问,“相同因素”要看清设问要求的时间限定是“近代”。依据材料一信息“19世纪40年代初,上海开始‘依港兴市’”、“逐渐发展成港口与商业中心”、“19世纪下半叶形成了沪东、沪西、沪南等工业区”“甲午战争后,民族资本参与上海发展,形成新的商业区”和材料二信息“1830年已有棉纺厂99家,并开通世界最早的现代化铁路” “开通了通海运河,可通往世界各地”“20世纪初,不断与周围工业社区及城镇连接,发展为大城市”并结合所学知识从交通方面、工业化推动以及制度角度回答。

第(。2)问,“有利条件”的回答也要紧扣设问时间限定“20世纪中期以后”依据材料信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上海作为国际化大都市,世界影响力日益增强”并结合所学知识从上海的地理位置、中西文明影响、近代民族工业的基础、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影响、浦东新区的开放和开发等角度分析。

第(3)问,“问题”,依据材料信息“1961~1981年,因过于拥挤,人口大量外迁,老龄化日益严重,纺织业日趋衰落。20世纪后期,城市中心被废弃的工业区包围,几个大面积的旧贫民区仍然存在”并结合所学知识从人口问题、城市布局以及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等角度分析。

考点:城市是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城市的规模、发展程度都与生产力发展水平密切相关。当生产力水平很高时,城市整体处于平衡状态,社会结构相对稳定,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共生,便不会出现城市社会问题;相反,若生产力水平较低,城市发展过程中便会出现失调现象,如生产资料供不应求;能源消耗高,但经济效益低等社会问题随之出现。对城市问题的关注,会给发展转型期的中国带来一些借鉴与反思。

本题以上海和曼彻斯特两个城市的发展为切入点,考查考生概括、比较历史问题的能力。本题契合了社会转型和文明演进的社会热点,对现代化进程中的城市发展问题进行了关注,涵盖了时空观念、历史解释、史料实证等学科素养,考生必须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进行说明。试题整体难度不大。

4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表4 东汉史学家班固所撰《汉书·古今人表》中的部分人物及相应等级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中国古代史知识,对表4的内容提出自己的看法,并予以说明。(要求:看法具体明确,说明须史论结合。) 分值: 12分

本题是全国卷历史命题的一大亮点,充分体现了高考命题求新求变的思路。本题契合传统文化的热点,考查考生唯物主义、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等核心素养。解题的关键是通过阅读材料找出自己的看法,该看法一定要明确;其次说明时要史论结合。

45.【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5分) 材料 19世纪后期,近代警察制度从西方传入中国。清代社会治安由八旗、绿营、衙役以及保甲、团练等承担。近代湖南治安尤难,地方官向来重视,戊戌变法时期,湖南维新运动颇为活跃。1898年,湖南按察使黄遵宪在巡抚陈宝箴的支持下,参照日本警察制度与租界巡捕制度,在省城长沙创设了湖南保卫局。根据《湖南保卫局章程》,保卫局由官商合办,职责是“去民害,卫民生,检非违,索罪犯”,其机构设置实行三级体制,即总局、分局、小分局。戊戌变法失败后,湖南保卫局被清廷裁撤。

——摘编自韩延龙等《中国近代警察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湖南保卫局创建的原因。(8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湖南保卫局相对于以前的治安机构有何不同。(7分) 分值: 15分 正确答案:

(1)西方近代警察制度传入;加强地方治安的需要;湖南维新运动活跃;地方官员推动。

(2)受西方、日本的影响;官商合办;专门的警察机构,管理规范化。

第(1)问,“原因”,依据材料信息“19世纪后期,近代警察制度从西方传入中国……近代湖南治安尤难,地方官向来重视,戊戌变法时期,湖南维新运动颇为活跃。1898年,湖南按察使黄遵宪在巡抚陈宝箴的支持下,参照日本警察制度与租界巡捕制度,在省城长沙创设了湖南保卫局”并结合所学知识从内外两方面分析。

第(2)问,“不同”,依据材料信息“19世纪后期,近代警察制度从西方传入中国……参照日本警察制度与租界巡捕制度……保卫局由官商合办,职责是‘去民害,卫民生,检非违,索罪犯’……其机构设置实行三级体制”并结合所学知识从外在因素、创办形式、职能以及管理等角度分析即可。

考点:改革是推动历史前进的动力之一。通过对这一部分知识的学习,我们认识到改革是顺应历史潮流的伟大实践,也是思想解放和社会习俗变革的运动。解答时必须依据材料的有效信息,紧扣题干的关键词,进行归纳分析和概括。如对本题第(1)问原因的回答,可以调用平时掌握的解题通法套用解题,原因可以从直接原因、主要原因层面入手,也可以从内部原因、外部原因层面入手,这样解题就不容易漏掉必答点。

46.【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15分) 材料 德国侵占捷克斯洛伐克后,欧洲紧张局势不断加剧,英法两国酝酿对德实行经济封锁。英国成立经济作战部,开始从陆地到海洋,从武器、军备到石油、机械甚至牲畜,对德全面经济封锁。1939年11月,英法成立经济协调委员会,其主要任务是共同派代表团到海外进行采购军火和战略原料的谈判,试图以优惠购买政策阻止战略物资流入德国。英法两国海军对中立国港口向德国转运的货物进行检查,扣留教百艘德国在海外的商船。为了切断对方和保护自己的经济供应线,敌对双方在北海和北大西洋多次展开海战。截止到1940年4月,英法击沉德国潜艇及其他舰只多艘。经济封锁使德国的进口额下降到战前的43%。

——摘编自(英)利德尔·哈特《第二次世界大战史》等 (1)根据材料,概括英法对德施行经济封锁的措施。(9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英法对德采取经济封锁的作用。(6分) 分值: 15分 正确答案:

(1)成立专门机构领导协调;以经济手段阻止德国获取战略物资;以军事手段切断德国的海上运输线。

(2)减少了德国的战略资源供应;消灭了德国部分海军力量。 第(1)问,“措施”,根据材料信息“英法成立经济协调委员会,其主要任务是共同派代表团到海外进行采购军火和战略原料的谈判,试图以优惠购买政策阻止战略物资流入德国……为了切断对方和保护自己的经济供应线,敌对双方在北海和北大西洋多次展开海战”概括得出:成立专门机构领导协调、以经济手段阻止德国获取战略物资、以军事手段切断德国的海上运输线等。

第(2)问,“作用”,依据材料信息“截止到1940年4月,英法击沉德国潜艇及其他舰只多艘。经济封锁使德国的进口额下降到战前的43%”并结合所学知识从减少战略资源供点、消灭了部分海军力量等角度分析。

考点:本题以英法对德国的经济封锁为切入点,考查考生对二战初期历史的认识。从能力上看,本题考查到了阅读和获取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以及描述和阐释事物的能力;从素养上看,本题考查到了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和历史解释的核心素养

47.【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15分)

材料 唐朝“安史之乱”后,一些藩镇跋扈割据,朝廷力弱不能制。唐宪宗李纯(805~820年在位)整顿赋税,裁减冗员,放免宫女,使财政状况开始好转。他任用主张“削藩”的李吉甫等人为宰相,先后讨伐不服从朝廷的剑南西川(今四川中南部)与浙西镇(今苏南、浙西地区),取得胜利,割据多年的魏博镇(今冀南、豫北)主动归顺。814年,朝廷发兵讨伐反叛的淮西镇(今河南南部),仍沿旧例以宦官监军,将帅不肯出力,战而无功。宪宗听取建议,取消宦官监军制度,将帅自行处理军务。817年平定淮西,俘杀淮西节度使吴元济。迫于此战之威,原割据的藩镇主动投附,一些藩镇被分割裁减,藩镇跋扈局面告一段落,唐朝一时兴盛。因宪宗年号“元和”,史称“元和中兴”。

——摘编自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

(1)根据材料,概括唐宪宗平定“跋扈”藩镇的原因。(9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唐宪宗作为中兴之君,与唐太宗历史功绩的共同之处。(6分)

分值: 15分 正确答案:

(1)开源节流,增加朝廷财政收入;态度坚决、重用主张加强中央集权的官员;灵活调整征讨策略;剿、抚并用。

(2)维护国家统一;加强中央集权;努力实现政治稳定、经济发展。 第(1)问,“原因”,依据材料信息“整顿赋税,裁减冗员,放免宫女,使财政状况开始好转。他任用主张‘削藩’的李吉甫等人为宰相……宪宗听取建议,取消宦官监军制度,将帅自行处理军务。817年平定淮西,俘杀淮西节度使吴元济”概括得出:朝廷财政收入增加、重用主张加强中央集权的官员、灵活调整征讨策略、剿抚并用等。 第(2)问,“共同之处”,根据材料信息“一些藩镇被分割裁减,藩镇跋扈局面告一段落,唐朝一时兴盛”并结合所学有关唐太宗的人物活动的相关知识从政治、经济等角度分析。

考点:中国古代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生产关系的变革是国家统一的根本因素;民族融合、内部凝聚力的逐步加强也是国家统一的基本因素;具体看,秦汉以来形成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汉代以来儒家大一统思想作为古代社会的统治思想,这些都对统一多民族国家的长期巩固产生了重要作用和影响。而国家分裂现象的出现,从根本上说是由古代经济的分散性决定的;当然也与中央权威下降、中央集权削弱有关;另外民族融合不够发达,商品经济发展不充分也是造成分裂的因素。因此,充分发展商品经济,形成统一市场,是消除分裂割据的根本措施;保持中央政权的强大和政令的畅通,防止地方割据势力抬头,也是消除分裂割据的重要手段。

据上述试卷分析,学生在历史答题中应注意以下几点:运用各种历史资料,创设问题情景考察学生的知识理解、应用能力是多年来高考历史学科的特色。因此,掌握材料题的解答方法对答好历史题至关重要。 材料型试题的答题步骤:

步骤一,审问题。一般材料型的问答题在问题的设置上有三种提示语: 第一种的提示语往往有“根据材料分析……”,就是解题时必须完全依据材料进行,答案就在材料中;第二种提示是“根据(或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解题时要联系所学过的教材知识,答案来自教材和所学知识。第三种是“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解题时既要依据材料又要与教材知识相结合。

步骤二,带着问题阅读材料,阅读过程要注意对材料进行分层,一般要注意材料中的句号、分号、省略号。

步骤三,注意材料的出处和时间。一般会在材料的开头和最后有提示。 步骤四,关注每段(种)材料。试卷所给每段(种)材料都是有用的。 步骤五,作答过程:不能原封不动的照抄材料(照抄材料是很多同学经常犯的错误);要抓住关键词,进行概括、提炼;要正确使用历史名词和学科术语;看分答题;多角度思考作答。

历史学研究范文第4篇

“少数民族档案”一词最早出现于1988年。傣族历史档案研究涉及档案学、历史学、民族学、语言文学、医药学等学科。笔者以中国知网为文献来源, 以篇名为“傣族”或“傣”或“贝叶”并“档案”或“文献”或“古籍”为检索式, 共检出61篇文献, 其中学位论文6篇, 期刊论文46篇, 会议论文4篇, 报纸文献5篇。

(一) 时间特点分析。

对论文数量进行年代分布分析, 可掌握研究发展脉络。去除5篇报纸文献, 自1962年第一篇论文, 该领域论文数量呈整体上升趋势 (图1) , 学界对傣族历史档案日益关注。

(二) 期刊来源分析。

根据期刊数量分布可看出论文主要来源与其所属学科领域。期刊来源, 《云南档案》发文最多, 其次是《档案学通讯》;学科领域, 该主题涉档案学、医药学、民族学、语言学等学科, 其中档案学期刊发文量占绝大多数。 (表1)

(三) 作者特点分析。

1.作者合作度分析。对作者为1-3人的期刊和会议论文 (49篇) 分析 (表2) , 该领域独立研究比例最高, 合作研究有待加强。

2. 作者单位分析。

选取学位、期刊论、会议论文 (56篇) 对第一作者单位分析 (表3) 。作者单位上, 该领域研究集中于云南大学, 其次云南省档案局馆和云南中医学院, 说明具备档案学教育职能的高校科研能力较强。单位性质上, 高校较其他单位发文压力更大, 论文来自高校共39篇 (70%) , 档案局馆9篇 (16%) 。地区上, 由于傣族的地理分布, 研究集中于云南省。

3. 核心作者群分析。

根据普赖斯定律公式N=0.749* (ηmax) 1/2, 该领域发文数最高作者发文量为6, N取近似值2。即发文数量2篇以上, 是该领域研究核心作者。陈子丹6篇、华林3篇、杜青3篇、黄梅3篇、张公瑾2篇、陈园园2篇、宋晓娅2篇、希莎婉2篇、戴翥2篇。其中, 云南大学华林教授于2000年12月出版的《傣族历史档案研究》是目前唯一一部专门研究傣族历史档案的著作。

(四) 引文数据分析。

1.论文年代-引文数量分析。期刊、学位论文引文共计621篇次 (含重复引用) 。2010-2014年论文引文465篇次中, 106篇次 (17.07%) 来自期刊论文, 359篇次 (58.80%) 来自6篇学位论文。时间分布上, 论文引文数波动大幅上升, 说明学界对引文规范日益重视, 相关可参考文献数量增多 (表4) 。

2. 引文类型-年代数量分布。

该领域论文引文主要是期刊论文, 其次图书;2000-2009年引文篇次数量突出。该主题的论文引文类型中, 图书占所有类型引文33%, 且主要为史志类图书, 说明该领域研究资料来源主要是历史文献。 (表5)

二、傣族历史档案研究内容分析

(一) 傣族历史档案理论研究。

早期傣族历史档案研究主要从史学角度对傣族历史文献进行分析, 并在此基础上发掘傣族历史文化, 之后开始对傣族历史档案的内涵外延、种类、价值等进行理论梳理。可见学界已认识到其作为珍贵的文化遗产对傣族的政治法律、宗教信仰、语言文学、科技艺术等极具研究价值。华林教授1995年第一次明确“傣文历史档案是指新中国成立前各个历史时期傣族上层贵族和傣族知识分子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形成的反映傣族社会政治、经济、历史、科学、文化、宗教和民俗等内容, 具有保存价值的不同形式的傣文历史记录”, 将其分为古籍、文书、碑刻、官印等;陈子丹教授对傣族封建律法档案的产生、公布、内容、种类、特点进行了理论梳理。

(二) 傣族历史档案实践研究。

首先, 傣族历史档案实体管理研究重点主要在收集和保护。学者通过对傣族历史档案分布、保管等现状进行分析, 发现收集不全、损毁流失、保存分散、保管条件简陋、物权不明、经费人才缺失等问题, 提出完善法规建设、强化宣传教育、建设人才队伍、促进交流合作等对策。在文化遗产保护背景下, 对傣族历史档案这一丰富的文化遗产资源进行研究的论文仅有1篇, 傣族历史档案的文化遗产保护和管理应引起重视。其次, 在傣族历史档案资源开发与利用研究领域, 颜艳萍等提出人才培养、加强学术交流、地域机构合作等宏观建议, 并有学者提出要利用现代化技术对傣族历史档案资源进行开发, 包括资源数字化、服务网络化、开发建立资源库和数据库、建立数据库建设技术标准和操作规范、完善分类整理过程中的著录标引等具体措施。

(三) 傣族历史档案专题研究。

一是傣族贝叶档案研究。傣族贝叶档案由于其载体独特性、内容多样性且富有民族特色, 在傣族历史档案中极具代表性。陈子丹教授最早从档案学角度研究贝叶档案, 对傣族贝叶档案的历史由来、制作过程、价值作用等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分析, 甘友庆等对贝叶经档案进行系统分类, 如按载体形式、译文语言、书写文字、内容等, 从不同角度全面认识贝叶经档案。西丽婉娜等通过实地调研, 针对贝叶档案的保存、管理等问题, 提出宏观上应完善管理规章制度, 制定相关保护条例, 加强数字化、标准化、规范化管理;微观上应注重有害微生物防护、损毁修复等技术性保护。

二是傣族医药档案研究。傣族医药档案有很高的科研价值和市场发掘价值, 傣族医药档案研究多来自医学领域, 如希莎婉、罗艳秋、周世琼等分析了傣族医药档案在医药领域的发展、地位及其存在的问题, 认为应该提高档案意识、完善政策法规、加强宣传教育、开展人员培训、改善管理水平、专设管理部门等宏观对策, 以及加大翻译力度、整合傣医药信息资源、建设傣医药数据平台、做好傣医药档案编目工作等具体措施。

三、傣族历史档案研究评价与展望

(一) 傣族历史档案研究评价。

第一, 傣族历史档案研究成就。首先, 傣族历史档案研究整体呈上升趋势, 由于多学科领域的重视, 发展前景良好。其次, 在傣族历史档案资源开发方面, 学界积极借鉴图书馆学、情报学、计算机科学等先进技术手段, 为档案学纵向深入研究开辟空间。最后, 傣族历史档案研究涉及档案学、图书馆学、情报学、史学、人类学、语言学、文学、医药学等诸多领域, 体现多学科交叉研究的优势, 拓宽了档案的研究领域。

第二, 傣族历史档案研究不足。首先, 作者合作度低。傣族历史档案内容多样, 涵盖历史政治、军事科技、文学艺术、宗教医学等, 具有极高的开发利用价值。要对其进行深入研究, 尤其是信息开发利用, 需要档案学与宗教学、医药学、民族学、社会学、人类学等领域合作进行, 然而目前单学科领域合作度极低, 跨学科合作论文更是为零。因此, 该领域的合作研究有待加强。其次, 研究方法局限。纵观现有论文, 其主要研究方法以史料考察为主, 实地调研为辅。由于现今傣族历史档案资源大部分散落民间, 不论是从宏观层面还是就具体措施来研究其保护管理问题, 都需要相关学者深入田野调查, 获得第一手数据。再次, 研究内容空泛。不乏学者在现况和问题分析基础上提出相应的对策与建议, 但绝大多数论文流于空泛的所谓理论研究, 一方面没有落实到具体工作, 另一方面没有脱离实际之嫌。最后, 地域研究单一。由于历史原因, 傣族历史档案不仅存在于中国, 还有大量宝贵资源分布于缅甸、印度等境外地区, 然而研究境外傣族历史档案的论文却是凤毛麟角。

(二) 傣族历史档案研究趋势。

一是领域研究深入化。傣族历史档案在政治经济、历史文化、文学艺术等领域的研究还有待深入。贝叶档案和医药档案极具民族特色, 已经有学者对其进行一定程度的研究。贝叶档案不仅是研究小乘佛教演变史和中外文化交流史的原始资料, 在傣族精神文化传播中也处于重要地位, 但因为国内对此缺乏认识、民族语言难以研究等, 傣族贝叶档案的开发利用尚不充分, 需要继续研究。开发傣医药对稳定边境社会、扩展市场、文化融合等方面有重要作用, 目前傣医药的科研与临床尚处于抢救与发掘阶段, 大部分傣族医药档案未经整理和翻译, 也未能科学利用其已经整理和翻译的成果。戴翥等学者已提出要建设少数民族医药文献学学科, 傣族医药档案作为其重要内容将是研究热点。

二是研究视角拓宽化。目前我国已公布4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云南省已公布3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傣族历史档案中蕴藏的民族非物质文化具有难以替代的研究与实践价值。在此背景下, 傣族历史档案的非物质文化资源开发利用研究将是今后的研究热点。一方面, 今后傣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研究的内容将主要包括傣族孔雀舞、傣剧、傣族章哈、傣族慢轮制陶技艺、傣族手工造纸技艺、傣族泼水节、傣族象脚鼓舞、傣族织棉技艺、傣族医药、傣绷文、傣族剪纸等方面。另一方面, 傣族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人建档保护研究也将全面开启, 并逐渐深入系统化。

三是技术手段现代化。随着现代科技地发展, 档案利用逐渐由传统的实体形式转变为数字化、网络化形式。傣族历史档案资源丰富, 种类繁多, 文化价值极高, 应深入研究如何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对傣族历史档案资源进行抢救保护与管理开发, 尤其是跨地区、跨机构建立傣族历史档案联合目录, 构建傣族历史档案资源库、数据库和知识库, 以及借鉴图书馆学、情报学对傣族历史档案进行资源整合, 将成为研究热点和难点。具体研究内容包括在大数据环境下运用本体技术、主题图技术、关联数据技术等对傣族历史档案资源的语义组织与整合, 实现知识内容结构化、系统化、多粒度、多维度的服务方式, 深化傣族历史档案资源的发掘利用, 在云南文化强省建设背景下推进傣族地区的文化产业发展。

摘要:本文采用文献计量方法对傣族历史档案研究论文进行了统计分析, 从数量分布、作者特点、论文引文、论文内容等方面进行分析, 评述其研究现状, 并提出未来的发展趋势, 以期为后续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民族档案,傣族档案,述评

参考文献

[1] 张鑫昌, 郑文, 张昌山.民族档案学刍议:特征与任务[J].思想战线, 1988 (1) :81-87.

[2] 华林.谈傣族古文字历史档案[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 1995 (4) :82-86.

[3] 华林.傣文历史谱牒档案研究[J].思想战线, 1996 (4) :63-68.

[4] 陈子丹.傣族封建律法档案初探[J].兰台世界, 2007 (2) :48-49.

[5] 李云芬.浅谈傣族历史档案史料的收集[J].云南档案, 2000 (3) :15-16.

[6] 昌建纳.傣族文献资源开发的思考[J].图书情报工作, 2003 (12) :45-48.

[7] 仝艳峰, 杨博文.云南傣族文献遗产研究价值与开发利用探析[J].档案学研究, 2008 (6) :32-35.

[8] 陈子丹.外国的贝叶档案[J].档案时空, 1996 (1) :38-39.

[9] 陈子丹.傣族贝叶档案略论[J].档案学通讯, 2004 (2) :92-95.

[10] 甘友庆, 万永林.论中国傣族贝叶经档案的分类和特点[J].档案学通讯, 2009 (1) :87-90.

[11] 陈园园, 段睿辉.论傣族贝叶经档案的发掘利用[J].云南档案, 2011 (5) :25-26.

[12] 宋晓娅, 周燕青.孟定芒团村傣族棉纸档案保存研究[J].兰台世界, 2013 (6) :7-8.

[13] 希莎婉.浅谈傣医药文献古籍档案管理[J].中国民族医药杂志, 2008 (2) :76-79.

[14] 罗艳秋, 保丽娟, 吴永贵.傣族医药古籍资源的调查与定级研究[J].中国民族医药杂志, 2009 (10) :58-59.

历史学研究范文第5篇

【摘 要】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改革与发展,高校教师发展越来越多,做好他们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培养人才的重要保证。为此从历史的角度出发,总结历史经验,史论结合,吸取经验和教训,本文主要从三个方面探讨了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期高校教师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局面,这为当前高校教师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提供重要的历史借鉴和现实意义。

【关键词】高校教师 思想政治教育 新局面

邓小平同志早就指出:“一个学校能不能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合格的人才,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关键是教师。”历史事实表明,教师是高等院校中一支生力军和骨干力量,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这支队伍素质的高低,将直接关系到学校的教育质量,关系到跨世纪人才的培养,关系到学校未来的生存与发展。所以本文站在历史的高度,从历史角度出发来阐述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期高校教师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局面,以此来为提高高校教师思想政治素质提供重要的经验和启示。

一、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背景

“文革”结束后,党的工作经过两年的徘徊,1978年12月召开了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实现党的工作重点的转移,并实行改革开放,标志着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思想政治教育领域艰难启动了拨乱反正与改革探索的历史进程。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时期以来,面对国内外形势的深刻变化,党中央领导人结合新的形势,着眼新的实践,在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实现了思想政治教育的与时俱进和开拓创新,党的思想政治教育事业出现了新局面。与此相适应,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经过拨乱反正,恢复与重建,在不断克服“左”的和右的特别是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的袭扰的过程中,通过改革不断创新和发展。在此背景影响下,对高校教师进行的思想政治教育也出现了新发展。

邓小平曾说:“十年来我们最大的失误是在教育方面,思想政治工作薄弱了,教育发展不够。”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邓小平及其他领导人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指导下,有步骤地解决了思想政治战线遗留的重大历史问题,全面实现了思想政治工作拨乱反正,思想政治路线得以重新恢复和建立,提出并确认了“思想政治工作是一门科学”的论断。在此基础上,首次以法律条文形式把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要求载入宪法和党的相关决议,正式创立、形成了思想政治教育专业与学科,并结合改革开放和各条战线的实际情况,制定通过了关于加强党内、农村、企业。军队、学校等一系列行业性思想政治教育的法规性文件,形成邓小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实现党的思想政治教育新的飞跃。

这一时期,党的思想政治教育虽然取得巨大成就,但也发生过严重失误。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后,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在认真总结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旗帜鲜明地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使党的思想政治教育事业重新出现了生机。

总之,思想政治教育实现了拨乱反正与理论创新,在邓小平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理论指导下,全面开创了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制度化、科学化建设的新局面。

二、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气象

粉碎“四人帮”,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在邓小平为和新的党中央的领导下,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更加焕发出了蓬勃生机,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新气象。

我们知道,高校政治与思想品德教育专业(简称政教专业),是高校宣传和捍卫马克思主义培养思想政治课教师和德育工作者的重要阵地,于是党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极为重视,把对大、中、小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尽早的提到议事日程上来。1985年8月,中共中央发出《关于改革学校思想品德和政治理论课程教学的通知》,即“中发[1985]18号”文件。这个文件,是针对我国大学、中学、小学等所有各级各类学校的思想品德课和政治理论课的改革的,是一个总的带有根本性的指导改革的文件,在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标志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改革全面启动。

这一时期,高校政教专业改变了过去长期封闭禁锢的状态,排除错误思潮的干扰,在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坚持教育教学改革,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方针,扩大专业知识领域充实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做了很多的努力,取得了一些新的经验。但也必须看到高校政教专业的工作于社会主义事业发展不相适应的状况依然存在,为此,国家教委根据新形势发展的需要,陆续制定和发出了一些政治理论课程和思想品德课程改革的新方案,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开创了新局面。

三、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时期高校教师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面貌

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时期以来,党和政府采取了各种各样有效的措施和政策促使高校教师思想政治教育出现了新面貌,在内容、方法、领导和管理上各有体现,主要有1989年下半年以来,基于对八九学潮风波的深刻反思,在高等学校一些青年教师中出现了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著作和邓小平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著作的可喜现象,并形成了一定规模涌现出一批先进典型,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为了引导和推动高校青年教师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活动健康、深入、持久地开展下去,1991年2月27日,中央宣传部、国家教委、共青团中央发出了《关于组织高等学校青年教师学习马克思主义青年读本的通知》,组织青年教师学习马克思主义著作,要求“高校的党校、团校以及马克思主义著作学习小组在引导教师学习马克思主义著作的活动中,组织青年教师认真精读原著,对他们进行社会主义教育、人生观教育以及其他各种政治理论学习”。其中青年读本包括《马列著作青年读本》、《毛泽东邓小平著作青年读本》以及辅导上述读本的《马克思主义青年读本导读》。这是中宣部教育局、国家教委思想政治工作司、共青团中央学校工作部为了适应高校青年教师学习马克思主义著作的活动加强领导,使之与加强和改进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结合起来,学习要注重实效,方式可灵活多样,及时总结交流经验在这一精神的指导下,学习活动逐渐展开,蔚然成风。但从总的方面看来,这项活动还处于刚刚起步的阶段,发展不平衡。为了能够将这项活动继续推向前进,1992年6月18日,中宣部、国家教委、共青团中央又发出了《关于进一步组织高等学校青年教师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通知》。通知指出,要充分认识青年教师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意义,提高他们的思想政治素质和理论水平;要理论联系实际,重点解决青年教师立场、信念和人生观、价值观问题,着眼于培养一支骨干队伍,并努力在他们中造就一批青年马克思主义者;要组织青年教师认真精读原著,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务求实效;要加强对青年教师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活动的领导,努力为青年教师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创造良好的舆论环境,通过各种方式,把高校青年教师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活动不断推向前进。

总之,这一时期,青年教师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活动在全国高校普遍的展开,深入的发展,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参考文献】

[1] 石云霞.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思想理论教育历史研究[M],中央文献出版社,2007.

[2] 张耀灿.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史论[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3]石云霞.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思想理论教育历史研究(上、下)[M].武汉: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

[4] 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103.

石云霞.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思想理论教育历史研究(上)[M].武汉: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258.546.

历史学研究范文第6篇

[摘 要]纲举才能目张,提纲才能挈领。做事如此,学习也是如此。分析近些年中考试卷中的非选择题,基本都是章节之间知识点的综合考查。因此,在历史教学中,教师应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建构知识体系,从宏观上把握教材,从微观上处理知识细节。

[关键词]初中历史;知识体系;知识框架;内在联系

初中生的学习受思维特点、认知水平等方面的局限,很容易在不断的识记或者做题中迷失。很多学生对孤立的知识点能精细把握,但对知识系统间的内在逻辑与宏观联系则难以把握,因此综合性的题目不容易得高分或者满分。本文以七年级上册历史教材为例,谈如何在历史学习中建构知识体系。

一、知识体系建构类别分析

知识体系的建构,既可以是针对整个古代史的专题式框架,也可以是某一小节知识的课题式框架。分析近年来中考试卷中的非选择题,基本上都是章节之间知识点的综合考查。比如,“战争”专题涉及第4、6、11、18、19课等,“改革”专题涉及第6(管仲改革)、7(商鞅变法)、20课(孝文帝改革)等。除此之外,“思想”专题、杰出政治人物的评价与比较、生产工具的变革、水利工程的发展等,都涉及单元之间、章节之间的联系,而“江南经济的开发”“民族关系”“制度的发展”等专题更是贯穿了整个初中阶段古代史的学习过程。

如果说专题式知识体系是针对整个古代史而言的,那么课题式知识体系则是针对某一课内容而言的,教师需引导学生找出文眼,以此为线,把握课题知识的内在联系,梳理相关知识点。下面以第7课《大变革的时代》为例,说明如何建构课题式知识框架。

第7课标题是“大变革的时代”,结合所学,不难发现这里的“时代”就是指春秋战国。如果不会构建知识体系,不妨参考这一节教材的小标题,并试图找出小标题之间的内在联系:大变革。第7课有3个小标题,分别是“铁农具与牛耕的使用与推广”“都江堰的修筑”“商鞅变法”,那么这3个小标题之间的内在联系是什么呢?仔细思考,不难发现,这正是大变革在经济上、政治上的表现。

于是,我们的课题式知识框架就出现了:

通过框架结构对比不难发现,第7课,①②③都是重点内容,都有可能在考试中以非选择题的题型呈现,当然也有可能是选择题。

二、知识体系建构的意义

有了知识体系的建构,在学习时,学生就不会平均用力,而是有所侧重,有所整合,学起来重点、易考点也容易把握。而且在把握教材时,就不再是孤立地掌握或者识记有关知识点,而是系统把握,前后联系,抓住线索,把握规律,这样更容易灵活处理所学知识,解决相关问题。

建构知识体系,不论是阶段性的学习还是综合性的复习,其目的都是在了解自己的知识掌握情况后,有针对性地查漏补缺,深化知识,形成能力,从而更有把握地应考。

三、知识体系建构的方法及实际运用

下面以重点课第19课《江南地区的开发》为例,阐述知识体系建构的方法及其实际运用。

1.以课时标题与小节标题为依据,找出其中的内在联系

课时标题为“江南地区的开发”,小节标题有3个:①西晋灭亡和少数民族的内迁;②淝水之战;③江南地区的开发。课时标题与小节标题之间的内在联系究竟是什么?如果不好好听课,还真难以把握其内在联系。但如果认真听了课就会明白:①西晋灭亡在内迁的匈奴人之手;②内迁到中原的少数民族氐族建立的前秦与从中原迁到江南的汉族人建立的东晋两个政权对峙,并发生了一场著名的战争——淝水之战;③中原汉族迁往江南,带去了大量的劳动力与先进技术,加之当地优越的自然条件和相对安宁的社会环境,从而促成了江南地区的开发。

2.将自己梳理出的重点、易考点,与之相对应

无论是从标题设计,还是从课堂习题来看,大家都不难明白,其中“③江南地区的开发”是重点也是易考点。其中对“②淝水之战”的学习是在第18课的“官渡之战”与“赤壁之战”后,再次学习战争,那么关于战争应当从哪些要素(时间、交战双方、特点及结果、原因、影响)入手来学,学生应该比较容易掌握。同时要前后联系,与淝水之战特点相似的战争,我们学了哪些。再通过课堂练习,知道“民族迁徙”也是易考点。

3. 创建知识体系

创建知识体系是自主的个性学习,应该因人而异,不能统一要求,也没有具体、固定的结構体系。学生可以依据标题来建构知识体系,也可以创造性地根据自己的理解来建构,只要能适用于自己的学习就好。

纵观这一知识体系会发现,它并非完全由标题而建,而是以重点和考点为本,把握知识点的内在联系,将知识点进行整合,从而建构起来的。通过它可以看出:①梳理清楚线索是首要的也是最基本的;②“江南地区的开发”是重中之重,既是本册的考点,也与下册“经济重心的南移”有密切联系,要重点掌握理解;③“民族迁徙”既是本节重点,也与后面的“民族大融合”专题有联系。

这是一节课的内部知识体系,其实章节之间也有知识体系。下面以七年级上册的第一单元和第二单元为例。

第一单元《中华文明的起源》,文明是人类创造的,没有人类就没有文明。中国古代史的学习,首先应当明确创造文明的老祖宗是谁,因此从第1课《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开始学习;远古居民北京人、山顶洞人的采集狩猎等生产活动,易受天灾、季节等不确定因素的影响,食物来源不稳定,于是就有一种相对高级的生产活动产生,即第2课《原始的农耕生活》;原始的农耕经济促进了生产的发展,社会以及制度的产生,于是就有了第3课《华夏之祖》(黄帝、尧舜禹“禅让”);制度是生产关系范畴的内容,与时代相适应的生产关系能促进生产力的发展与社会的进步,而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就使得私有财产出现、贫富分化产生,于是,相应的,也就导致阶级的出现与对立,体现在政治上,就是第2单元《国家的产生与社会的变革》。

在第二单元,首先建立的国家是什么?有何典型的制度?国家产生的同时,文明是否进一步发展?国家产生后,以何种形式或者趋势推进?对经济、政治的影响是什么?当国家制度与时代不适应的时候,变革就会出现,适应时代的变革会进一步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推动社会的进步,那么,历史发展的趋势由分裂走向统一,就会在后来的国家走向中体现。这些就是第二单元的第10、11、12、13、14、15课,即章节内部的联系。当然,这些属于较高难度的教材把握,教师刚开始教学的时候,不必对学生做出要求。

在建构知识体系的过程中,学生对于教材的驾驭与把握,对于知识的整合与处理能力,无形之中得到了提高,这将会对以后更高难度、更繁杂的学习产生重要影响。在建构了知识体系之后,教师应引导学生将各个知识点放入其中去记忆,在比较、辨析的过程中寻求内在联系,达到理解并运用,从而提升学生的历史素养。

(责任编辑 袁 妮)

上一篇:自制小灯笼范文下一篇:少儿英语的教学体系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