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水企业工作总结范文

2023-09-22

供水企业工作总结范文第1篇

一、供水企业安全生产教育的重要性

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马斯洛形象地描述了人类的生产和社会活动中,各种需要所占的地位和相互之间的关系:生理需求是第一位的,其次就是安全上的保障,人们只有满足生理和安全上的需求后,才能积极参加各种生产和社会活动。

物的不安全状态和人的不安全行为是造成事故的直接因素,而物的不安全状态很多都是与人的不安全行为有关。如供水车间加药设备不准确与维护检修有关,化验仪器不精确与不按照化验操作步骤操作有关等。安全生产教育是寻求企业生产过程中人的不安全因素及规律,已达到防止灾害事故、稳定生产的目的,是预防人的不安全行为的一项根本措施。安全生产教育是传递安全生产经验和技能的必要手段,它可以增进员工生产安全知识和技术水平,改善员工行为活动从而提高企业员工安全素质。

实践表明,供水企业员工在没有受过安全生产教育的情况下,也能够在日常的生产过程中边解决安全问题边总结经验,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得到提高。但是当靠这种技能是完全不够的。虽然我们没有经历过事故,没有经验,但是可以从以往发生的事故中总结事故发生的原因,这项工作只有靠安全生产教育来完成,从这点意义上讲,如果不搞安全生产教育,就不可能降低事故的发生率和消灭事故。

二、目前供水企业安全教育存在问题:

1.国家对钦用水水质的要求越来越严格,而供水企业对对制水设备、工艺流程、水质化验等没有作出更新和调整,观念只停留在旧的思想上,按老一套的要求和办法来做。

2.安全生产教育的内容缺乏针对性。如没有针对国家实施更为严格水质要求,对制水及化验员人员缺乏针对性的专业培训。

3.对员工的安全生产教育流于形式,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

三、安全生产教育注意事项

1.注重实效,反对形式主义

安全生产教育中的形式主义不但是习惯性违章的温床,而且是导致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之一,严重影响供水企业的安全生产。着力抓反对安全生产教育上的形式主义,对预防事故的发生,提高安全生产教育的实效具有重要意义。

要避免安全生产教育上的形式主义,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1)企业管理人员要高度重视,建立专门的部门抓安全生产教育。企业管理人员要以身作则,以稳重踏实的工作作风影响和领导员工去除走走形式的心理,本着对工作、对企业、对员工安全高度负责的态度,坚持实事求是,不弄虚作假,严格考核,如实汇报。

(2)让员工清楚的认识到形式主义的危害及事故的不可逆转性,在安全教育上走形式,只做表面文章,既是对自身安全的不负责任,也是对企业的不负责。

(3)加大监督检查力度。建立从领导到普通员工的监督检查机制,逐级进行检查,责任落实到人。各部门之间进行交叉、交替检查,并进行检查结果评比,奖罚分明。

(4)形式主义是在长期工作中形成的顽疾。因此,不可能在短期内彻底根除,所以要把反对安全生产教育上的形式主义作为一项系统工程来抓,而且要坚持经常抓,反复抓。

2.要有针对性

在安全教育中对不同层次、不同类别的员工要按不同层次、级别、专业、类别的不同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培训,要因层而异,因类而异,安全生产教育的内容、方法、时间、要求要有所区别,避免“一刀切”的现象。

3.要与时俱进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供水设备的不断更新、管网维护技术的不断提高,对各个阶段的安全生产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安全生产教育内容要随之不断更新、完善、提高,使供水企业员工能够掌握更符合实际、更有实用性安全生产知识。

四、供水企业安全生产教育实施方案

1.有针对性进行岗前安全培训

供水企业岗位设置相对来所较简单,主要组成有四部分:管理人员、供水车间人员、收费抄表人员、化验员、管网维修人员。岗前培训要针对不同岗位区别对待:

(1)管理人员的岗前培训主要以安全生产方针、法律法规和政策、公司安全条例、安全生产规章制度以及安全生产目标为培训重点,结合其负责部门的具体工作,培训与其管理部门相关的安全生产知识。

(2)供水车间人员岗前培训要紧密结合反应、沉淀、过滤、消毒这些生产流程进行,按照各生产流程顺序分别对相关设备操作、加药方法、观测方法等进行培训,特别注意液氯、二氧化氯等消毒剂和其它化学产品的使用及存放注意事项,要求规范操作,考核时要针对不同岗位工作重点出题,不能千篇一律。

(3)对收费抄表人员的岗前培训主要以行车安全、交通安全、消防安全、自我保护等人身安全知识为主,最好为其配备一样防身用品。

(4)化验员的岗前培训主要以化验用品的使用及存放、结合国家规定的水质指标指导其相关指标的具体检测方法及注意事项、特殊化学用品性质等进行培训。

(5)施工安全、人身安全是管网维修人员岗前培训的重点。要针对管网维修过程中容易出现的不安全隐患提早告知其预防措施,减少事故的发生率。

2.做好日常安全教育工作

(1)利用宣传栏、黑板报介绍安全知识及规章制度。有条件的单位可以自编《安全生产报》,《安全生产报》内容最好根据人员组成分成五部分,及时刊登各部门新设备的使用方法、注意事项;生产过程中出现的违规操作情况通报;国家、省、市、地方下发的有关安全条文;其它水司出现的安全事故及事故原因分析等,报纸的发放最好做到人手一份,并鼓励员工提出搞好安全生产的相关建议,对有价值的建议要给予奖励,以此激发员工关注安全生产的积极性,变“要我安全”为“我要安全”。

(2)坚持安全生产例会制度。公司各部门领导要定期召开安全生产例会,由各部门负责人提出本部门安全生产有关问题,所有参会人员进行讨论得出解决方案。对违规操作问题要及时作出检查,并张贴布告,以警示其他员工。另外,供水车间人员一周要开一次安全生产会议,各岗位人员要根据岗位特点预测事故,全体与会人员制定相应的预防措施及处理办法。通过身边的人与事强化安全意识。

(3)利用事故案例进行安全教育。在日常安全生产教育中,供水企业要建立事故案例档案。充分利用本单位的事故案例进行活的教育,如果能让事故当事人现身说法更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另外要组织发生事故部门人员分析事故原因并讨论解决方法,用真实的事例使员工直观地认识到事故的危害性。

3.做好安全隐患检查工作。充分调动广大员工,对自己工作的地区进行安全隐患排查,并提出整改建议。让员工从自己熟悉的环境中找出不安全因素,从而提高其安全防范意识。还可以组织不同部门之间进行参观检查,从不同角度发现安全隐患。

五、结束语

供水企业安全生产教育是一项长期的、细致的、艰巨的工作,在整个安全生产教育过程中需要从各级之间相互配合,在形式上突出一个“活”字,在实施过程中突出一个“质”字,在考核中突出一个“实”字,在结果上突出一个“效”字。只有这样才能搞好安全生产教育,为企业创造良好的安全文化氛围,促进企业的长足发展和经济效益的不断提高。

参考文献

1. 张国敏《城镇供水行业技术进步发展规划及远景目标》 2007

2. 王宏《供水企业生产安全事故报告》 2007

供水企业工作总结范文第2篇

摘 要: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工业化与信息化已经迈进深度融合,但水平不同,部分行业信息化建设已经完成,有的行业则进展困难。面对推进信息化建设困难,探讨了企业信息化建设顶层设计,分析了管理者明确企业发展战略的规划,及合理、科学开展顶层规划设计的方法;围绕企业核心业务建立信息标准体系、系统模块以及平台集成系统;最后按照工程建设的标准,加强互联互通协调与指导,按照系统思维推进信息化建设。

关键词:企业信息化;一体化;平台建设;系统集成

引言

工业化与信息化融合深度已经成为影响企业运营及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在智能化、网络化时代,推进企业信息化,建设一体化平台,可提高企业管理效率、提升制造水平、降低生存成本、拓展营销平台。但是作为企业一把手,必须重视企业信息化建设,因为需要顶层设计,需要围绕企业发展战略来构建平台系统。

本文分析了阻碍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困难,重点探讨了企业信息一体化平台建设及系统集成等关键方法。

1 企业信息一体化建设面临的瓶颈

就生产制造企业来说,规模越庞大,越是需要建设不断完善的企业信息化系统。但是,许多企业在推进信息化建设中,面临很多瓶颈[1,2]。

一是整合难度大。许多企业实现了部分生存现代化,如在生产方面建立了视频监控、通信系统、紧急避险系统、人员定位系统、电力安全监控系统等;在业务管理方面建立起计划统计系统、产运销统计系统、人力资源管理系统等。但各个业务系统之间往往是独立的,数据和信息得不到共享,即存在着数据冗余,又存在着信息准确度低等问题。这就会导致部门间协调不力,生存效率、质量水平不高。

二是设备投入、人员投入大,产出小。当企业家按照企业信息化发展规划逐步推进工程建设时,会发现:信息系统软硬件投资大,为了保证系统的正常工作,增加相关维护人员,人力资本投入也大。这些影响了企业家投入信息化建设的热情。这其中主要原因是没有在企业信息化建设抓住重点,这个重点工程就是“落实应用、以点带面”。

三是信息、数据标准不统一。由于原来使用的数据信息习惯,没有落实行业信息数据标准,缺乏企业标准的研究制度,当信息来源分散,且无标准时,前期建设的信息系统就需要修改,重新修改。这造成的浪费,企业家必然痛心,也就必然影响到信息化平台系统工程逐步建设和完善了。

当前我国工业生产企业内部运行着各种应用系统,它们分别由不同的生产厂商开发研究,各自的功能存在着很大的差别,同时使用的数据路、系统服务器,选择的技术标准都各不相同,难以实现信息共享,为信息一体化建设带来较大困难[2];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往功能单调的应用系统渐渐难以满足现阶段企业生产运营的使用需求,只有不断更新换代,建设一个新的信息一体化系统集成应用平台,才能够真正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2 信息一体化系统集成平台构建思路

2.1 体系架构

信息化系统集成平台主要有源数据层、展示层、数据采集层以及服务层四层架构,能够满足企业的个性化需求以及系统的安全性等需求[3-5],如图1所示。

2.2 信息整合与标准体系建设

为能够确保系统的核心架构始终保持稳定,其中源数据层的数据主要来源于企业的物流管理部门、人力资源管理部门、企业的生产控制子系统以及安全避险系统。数据采集层的数据整合处理工作主要通过OPC通信协议进行,不同系统的数据存放标准及存放格式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合理设置;服务层的主要功能是将系统平台的所有数据采集到实时数据服务器之中,然后进行数据交互;统一展示层能够通过一个集成的界面操作生产车间所有的信息化系统。该系统主要是在企业原有的内部网络信息平台的基础上进行建设,能够实现对企业所有相关生产、销售等部门相关数据的综合管理及应用,即达到信息中心一体化、集成管理的目标[3]。

2.3 模块化结构的扩充能力

平台构造需要模块化结构,这样扩充方便,企业信息化系统才可不断完善。

在实际的平台模块(又称子系统)设计中,包括管理层决策、生产调度、物料库管理、财务成本核算、人力资源、物流监控、营销运营等模块;在构建过程中,模块建设要本着应用为重,留足链接接口的原则。企业管理人员要根据具体的情况将相关的子系统介入到综合的平台之中,才能够真正满足综合性自动化平台的建设需求,子系统接入时应包括硬件及软件两部分,子系统硬件主要有扩展接入、上位机接入,PLC(电力线上网)接入以及子网络接入四种接入方式,所有的子系统整合软件接口都使用的是标准的OPC接口,通过整合这些软件平台未能够实现各个子系统之间的协作及关联操作的目标。

3 平台构建的主要功能

为了能够在信息调度中线对企业生产过程中的各个环节的系统进行远程监控以及统一管理分析,通过信息化集成系统达到企业软件平台的统一和规范,平台构建过程中必须要具备以下功能[3]:

(1)单点登录。实际上是身份认证的整合,是当前我国各大企业在整合业务资源时应用比较广泛的解决方案,通过该功能,在许多应用系统中,只要各系统之间相互信任,企业相关的用户只需要登录一次就能够自由访问其他的系统;

(2)生产监控。顾名思义就是对企业产品生产的所有自动化监控系统进行集成,并能够把所有的监控过程展示在一个统一的界面之上,不管生产过程中出现何种故障,都能够及时进行预告警;

(3)安全管理。為了实现该功能,系统构建时需要将安全监察系统、视频监控系统、安全量化管理系统等等相关的系统集成为一体;

(4)系统管理。要能够对企业内部不同部门的所有用户的用户名、联系方式、密码等身份信息进行管理[4];

(5)运营管理。为了实现、一体化,企业在系统构建的过程中应该将产运销系统、设备管理系统等系统进行集成,使其成为一个完整的模块;

(6)权限管理。企业内部不同部门、不同管理阶层的在数据访问、功能模块使用等方面具有不同的权限,因此系统构建时要根据用户具体的级别设置一定的权限,保证企业信息的安全性。

4 顶层规划与协调推进

企业信息化建设,实现一体化、系统化最困难。整体性融合越困难,越是需要企业一把手强力推进。“信息一体化”往往是牛鼻子——数据和信息是部门间沟通的语言,准确性、交互及时性、处理有效性是关键。

工业化与信息化深度融合即是应用信息技术、互联互通技术、信息标准化等关键。在企业管理、生存、检测、营销等各环节深入应用系统化的平台,达到信息共享,做到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乃至实现以销定产、个性化生产等目标。

狠抓落实,分步实施。该系统针对不同的用户群体设置了不同的信息展示页面,可以满足企业内部各个层次管理人员的监管需求,监管人员能够在展示界面上,清晰地辨别所有自动化监测设备的运行状态,且能够十分便捷的切换到子系统之中。通过网络技术、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等等相关技术能够实现对企业日常生产经营活动的控制管理以及信息的共享,有效的提高了企业的生产管理水平,使得企业生产更加安全稳定[5]。

重视集成,协调推进。通过对企业的生产安全监测系统进行集成,企业实际生产过程中的所有信息都能够记录及存储下来,并通过互联网传递给企业内部各级生产管理部门,实现了生产指挥以及管理的计算机网络化,极大地提高了企业的生产效率;通过信息一体化平台的建设及系统的集成,企业的整体的管理水平都得到了有效的提高,企业的管理层、业务层及视频监控的数据都实现了高度的融合,企业的高层管理人员能够及时的了解产品生产、运输、销售以及仓储过程的详细情况,为企业的决策奠定了良好的基础;通过该平台的建设,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水平得到了极大的提高,为企业的安全生产提供了技术保障。

5 结束语

本文主要就企业信息化一体化平台系统集成平台构建的思路、方法以及实际应用进行了简单的讨论,谨供致力于推进企业信息化建设的相关企业参考。

参考文献

戴永亮, 陈红星. 煤矿企业信息化系统集成平台建设研究[J]. 煤炭经济研究, 2014(6): 61-62.

冯环宇. 浅谈企业信息化系统集成建设[J].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 2016(6): 258-259.

张子保, 牛俊鹏. 基于一体化电网平台的信息化供电公司系统建设[J]. 电力信息与通信技术, 2009, 7(4): 48-51.

夏庆祥. 供水企业信息化建设与系统集成应用探讨[J]. 合作经济与科技, 2012(6).

席驰. 炼化企业生产信息化建设及系统集成研究[J]. 石油化工建設, 2014, 36(4): 65-67.

供水企业工作总结范文第3篇

一、供水企业内部控制的重要性

供水企业是为国计民生提供用水保障的公用服务企业, 它的长期稳定发展对人民生活有着重要的影响, 因此加强供水企业的内部控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首先, 保证企业资金的利用效率。供水企业除了需要统一管理所在地的水资源, 向各用水单位和城乡居民提供供水服务外, 还需要进行一些相关工程建设和事务管理, 比如供水管网建设、水系统维护等工作。而供水管网建设是一项资金投入很大的工作, 如果供水企业内部控制不严就很可能出现重复投资、重复建设的现象, 进而造成资金浪费影响企业资金利用效率, 不利于企业的长期稳定发展。

其次, 完善的内部控制体系可以保证供水企业向社会提供更为优质的服务, 同时还有利于其企业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完善的内部控制体系可以使得供水企业各项工作都有明确的标准, 因此可以有效提高其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 进而向用户提供更加完善的服务。而且内部控制体系建设使得供水企业各项工作都能有序进行, 降低了企业管理的难度, 同时良好的企业管理也有利于供水企业自身的健康发展。

二、当前供水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

(一) 员工缺乏内部控制意识

供水企业内部控制工作的顺利进行, 离不开企业员工的支持。而当前供水企业员工普遍存在内部控制意识缺乏的情况, 这就导致企业内部控制建设工作的进展不顺利。由于历史原因的影响, 供水企业的员工大部分都依靠一些社会关系进入企业工作, 他们的学历水平普遍较低, 因此供水企业员工的整体素质有待提高。另外, 供水企业员工的流动性非常低, 多数员工都是工作多年的老员工, 新员工的人数很少, 因此企业内部员工平均年龄较大, 而且他们大多思想僵化, 只想维持当前的工作状态, 不愿意做出任何改变, 这样不仅使得企业缺乏应有的活力, 还不利于企业内控制度建设工作的顺利进行。除此之外, 与多数国企相同, 供水企业内部缺少合适的竞争淘汰机制, 这就导致员工缺乏竞争意识, 同时不能积极主动的进行工作, 部分员工甚至存在旷工、迟到早退等问题, 严重影响了企业内部的工作氛围, 不利于企业内控体系建设。总之, 供水企业内部员工普遍缺乏内部控制意识, 严重影响了供水企业内部控制工作的顺利开展。

(二) 供水企业领导对内部控制工作不够重视

内部控制工作对企业的长期健康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它不只涉及企业制度的改革, 还与供水企业的日常运营和管理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 必须受到企业领导的重视, 才有可能聚集企业内部的相关力量, 保证其顺利进行。但是, 由于部分企业领导人员对内部控制工作不够重视, 导致供水企业内部控制建设工作的开展并不顺利。还有一些领导人员对内部控制工作存在一定的认识误区, 他们认为内部控制改革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他们自身的权力, 损害到了其个人利益, 因此这些人对内部控制体系建设工作非但不重视, 还存在着一些抵触行为, 极大的妨碍了内部控制建设工作的顺利进行。另外, 企业领导作为企业内部的风向标和员工学习的榜样, 其对内部控制工作的不重视将会直接导致员工对内部控制工作的不在意, 造成内部控制工作开展不顺利的结果。

(三) 内部控制系统不完善

由于历史原因, 供水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并不完善, 存在着很多缺陷, 包括控制不够全面、风险控制不到位等, 这些都会导致供水企业内部控制工作的效果大打折扣。比如对企业人事政策控制不严, 导致企业内部招聘员工或者员工升职等事务经常出现一些走关系的情况发生, 妨碍企业招聘一些高学历优秀人才, 同时也干扰了企业员工在升职方面的公平性, 不仅不利于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 而且还不利于企业的长期稳定发展。另外, 在风险控制方面, 普遍存在相关管理人员经常将风险管理挂在嘴上, 而员工却连风险管理的基本概念都不清楚, 更别说企业风险管理的基本内容了, 导致企业风险管理工作不能落到实处, 风险控制的效果自然不好。

三、改进供水企业内部控制工作的建议

(一) 增强员工的内部控制意识

供水企业内部控制工作不是一个人或者一个部门能够单独完成的工作, 它涉及企业内部的所有员工, 因此供水企业必须采取措施增强员工的内部控制意识。比如, 通过培训、讲座等方式让员工对企业内部控制工作有一个完整的认识, 各部门还要召开部门内部控制会议, 让本部门人员认识到内部控制与本部门工作的关系, 以及具体的控制实施情况。另外, 企业内部还应当制定科学合理的奖惩措施, 从而增强员工的内部控制意识, 让员工严格遵守企业内部的各种内部控制制度, 保证供水企业内部控制工作的顺利进行。除此之外, 供水企业应当制定严格的企业管理制度, 包括员工招聘和晋升制度、员工淘汰制度, 激发企业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增强其竞争意识和危机意识, 创造良好的企业工作氛围, 这样也能保证企业内部控制工作的顺利进行。

(二) 领导应当加强对内部控制工作的重视程度

内部控制工作涉及企业工作的方方面面, 因此领导应当加强对内部控制工作的重视程度, 才能保证其顺利进行下去。首先, 供水企业内部的各级领导应当清楚认识到内部控制工作的重要性, 摆正自己对内部控制工作的态度, 积极支持内部控制工作的顺利开展, 这样才能不断提高企业的管理和控制水平, 保证企业长期稳定的发展下去。其次, 只有领导重视了, 员工才会对内部控制工作提起重视, 这样才能在供水企业内部创造良好的内部控制工作氛围。

(三) 完善供水企业内部控制体系

供水企业应当不断完善自身内部控制体系, 保证内部控制工作的全面性、经常性以及关联性, 进而保证内部控制工作的有效性。供水企业应按规定合理调整内部的管理结构完善公司的法人治理机构, 形成有效的管理体系和决策机制, 避免内控管理工作过程中受到个人因素的影响。建立相关的内控制度, 通过内控机制加强各机构之间的相互监督, 保证企业工作的所有过程, 以及工作过程中涉及的所有员工都被涵盖进企业内部控制体系。这种相互监督的机制, 使得企业的各种事务工作能够得到多重保障, 因此供水企业应当制定细致的规章制度, 在保证企业运营效率的同时, 还要保证内部控制的效果。另外, 应当重点加强对供水企业资金方面的控制。比如, 供水企业在进行供水管网建设时, 会投入大量的资金, 企业应当对资金使用的详细情况进行审查, 保证资金使用的合理性, 避免出现筹资不当、投资失误以及虚假投资、挪用资金、个人侵占企业资金等现象, 为企业资金的安全使用提供保障。

四、结语

综上所述, 供水企业应当不断加强内部控制建设工作, 通过科学合理的内部控制和企业管理来不断提高企业的实力, 从而不断提升自己的公用服务水平, 增加自己的市场竞争力, 这样才能保证供水企业的长期稳定发展。

摘要:供水企业作为向社会提供供水服务的公用企业, 其本身存在着天然的垄断性。除此之外, 供水企业还具有一定的市政性、公共性、经营性等特点。由于历史发展原因, 供水企业普遍存在着管理体制僵化、内部控制不佳的问题。随着供水企业的不断改革转型, 供水企业内部控制问题已经成为影响其发展的一项重要问题。本文阐述了供水企业内部控制的重要性, 分析了当前供水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 并且给出了相应的建议, 希望能够不断完善供水企业的内部控制体系, 让供水企业在市场化改革的进程中能够长期稳定的发展下去。

关键词:供水企业,内部控制,问题与建议

参考文献

[1] 吕惠馨.供水企业内控制度的建立与完善探讨[J].财会学习, 2017 (6) .

[2] 段淑云.供水企业内控体系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企业改革与管理, 2017 (11) .

供水企业工作总结范文第4篇

摘要:现阶段,不断增强机电设备的管理力度、提升管控水平,并且借助合理可行的管控方式来提高机电设备的利用率,是减少企业运行成本、降低企业支出费用的有效途径。本文就目前企业的机电设备管理情况为例,针对管理现状、出现的相关问题,选取更为有效的管理方式,提出了关于降低管理费用等诸多方面的建议。

关键词:机电设备管理、水利工程、设备管理与维护

由于机电设备的迅速发展,推动了工业的进步,所以说对于生产企业的机电设备管控工作显得尤为重要。当今,不少企业均已开始使用机电设备,然而在这些设备的日常管理与维护工作上依旧出现了不少问题,比如说:管理理念过于陈旧,缺少正确的理论指导,再加上有关工作人员的专业素养不够高等因素,导致机电设备在平时的使用过程中不断出现问题,故当前企业机电设备的管理维护工作亟待加强。

一、机电设备管理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一)管理理念过于陈旧

现阶段,许多生产企业的管理人员对于机电设备的管理及维护工作不够重视,管理理念相对陈旧,绝大部分企业仍然抱着常规的突发性事后维修及预防性定期修理观念。突发性事后控制这种管理模式,是在问题发生后才实行措施的管理方法,其不利于保障企业的管理、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另外,这种预防性的定期维护指的是将一个时间节点作为前提,参照往常的经验实行计划性、规律性较强的管理形式,通常只是对相关设备进行重复低效的作业,严重干扰了企业正常的生产秩序。

(二)管理者对基本理论的认识不够到位

国内对于机电设备的统计学、可靠性等研究起步较晚,我国最初开始的时间要追溯到上世纪,现今比较普遍的研究是数学模型,这种理论研究相对没有那么复杂,它的基础数据分析针对性不强,所以说,在生产企业的机电设备管理方面存在着较大的盲目性,理论储备严重欠缺,需要引起相关人员的重视。

(三)有关工作人员的专业素养不高

在当今的不少企业中,机电设备的管理及维护工作者普遍存在着文化程度偏低、专业素养不高的情况,尤其是很多人员都是中学及高职学历,同时,不少工作者都没有经过专业班的培训和学习,加上上岗之后又缺少具有针对性的专业技能培训,令这些人员的专业素养普遍不高,也导致整个企业的机电设备管理工作出现了极大的安全隐患。

二、机电设备的管理思路分析

在特别是一些大型的水利工程的施工过程中,对机电设备的管理维护工作显得尤其关键。依照供水单位工程项目大、施工场地不足、运作强度大、设备体积和容量较大、运输安装条件差、工期较短等一般特点,本文结合以往的经验,提出了一些管理思路:

(一)对施工机电设备的管理研究

对于那些价值较高、采购周期长的重点施工机电设备来讲,一般是由发包人在招标之前完成采购任务;而对于采购周期中等、设备价值较高的机电设备,则是由发包人在确定中标企业后,依照该企业投标施工组织中的清单进行采购,剩余的机电设备在监理单位的监控下由施工企业依照施工组织的需求开展工作。

本文当中列举龙滩水电站为例,对其机电设备的管理思路进行分析和总结。该水电站截止目前的开挖总量超过了280万立方米,工程项目的周期较长,其月平均开挖强度约为9万立方米,依照有关专家及投标企业相关人员的意见,决定先由发包人对液压三臂台车、锚杆台车、混凝土喷射机等必须设备进行采购,然后再由其组织采购液压挖掘机、液压履带式钻机、铰接式自卸汽车、移动式升降平台车等。

大坝工程高程方案施工总混凝土使用量高达600万立方米,施工周期约为六年,月混凝土使用量达30万立方米。此施工项目关乎着该水利工程项目能否按时发电,工程组织设计所需的机电设备采购周期较长,对此,发包人在此工程中提前对高塔架移动式中速缆索式起重机、强制式混凝土搅拌机等进行了采购。

除此之外,工程项目招标中明确规定了施工机电设备所需具备的性能及必需的设备配件等内容,承包者需要依据发包人确定的设备管控方式及时地管理和维护这些机电设备,需要明确的一点是,这笔支出应计入投标总价当中。另外,发包人在进行综合、全面的分析之后,建立起了工地设备库等一系列辅助系统和相关设备。

(二)永久机电设备的管理与维护

龙滩水电站的永久机电设施主要由7台套水轮发电机组、7台788MV.A电力变压器以及4万吨闸门、钢管和其他机电设备组成。永久机电设备通常选取较为直接的管理模式,即发包人全程监管所选设备的型号、招标采购、生产运输、配置调试等项目。考虑到该水电站目前的机电设备容量难以及时、有效地完成运输工作,再加上一些技术性问题的困扰,便最终决定选取三相组合式变压器进行整体组合。同时,为了尽可能降低生产及运输环节的成本,强化管控力度,在龙滩工地建设金属结构制造厂来进行工厂化的下料生产和扩大单元拼装。

有关施工单位要想更有效地降低招标工作量、提高采购效率,就必须对机电设备进行打包招标采购。关于机电设备的配置及招标方面,为保障中标企业在中标之后可以尽快进场安装、实施具体项目,那么发包人在进行招标时就应注明拒绝联营体投标,若出现个别承包单位不能独立实现安装目标时,就需要选取分包安装的形式。

三、机电设备的主要维护措施

通常情况下包括以下几种具体的维护方式:

首先,设备的检查工作。有关工作人员必须要在机电设备的使用过程中全面了解其真实的运行状况,同时对设备运行环节出现的一些变化做出检查。除此之外,在机电设备的检查环节也可以借助一些先进的检查工具。

其次,设备的润滑措施。需要引起相关工作人员注意的是,機电设备的各机械部位需要进行定期的润滑状况监控,而且对于润滑油的油脂温度、润滑部分的压力和选取的润滑油的性质及设备中各管道的油路状况进行分析。特别重要的一点是,相关工作人员应当定期检查并更换机械部位的潤滑油。

第三,机电设备的紧固工作。有关工作人员必须对机电设备中的螺母、螺丝和螺钉等部位进行定期检查,对于那些出现松动情况的部位及时加固,目的是为了更好地保障机械设备的运行安全。

最后,机电设备的清理工作。不仅仅是上述的设备检查、润滑以及紧固措施,有关工作者还应当重视后期的设备清理工作,还有设备自身及周边垃圾的及时清理,更好地保障机电设备所处环境的整洁。此外,还必须把机电设备现场的工具等物品摆放到位。

四、机电设备管理的相关措施与建议

对于机电设备的管理和维护来讲,主要就是通过强化一系列设备问题的管理力度,降低出现问题的概率。有效分析机电设备系统故障,能够及时了解设备的运行状态,同时参照事故出现时的一些动态选取合理有效的措施进行维修维护。本文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作出了相关的论述:

(一)对设备进行合理高效的配置

目前,由于机电设备现代化水平的提升,机电设备的投资力度大大增加,同时它的投资风险也进一步加大,设备出售价格决定着设置费用。价格较高的先进设备,其工作环境当中的温度、噪音、灰尘、空气的湿度及其操作规范性等方面都有严格的要求。所以说,必须要 独立设计出满足规定的放置空间,尤其是那些较为精密的检测仪器仪表,像三坐标测量仪,其适用温度约为20摄氏度,相对湿度介于50%到60%之间,所以,空调在放置空间内的配置就显得非常必要。另外,设备的可靠性决定了维持成本,可修复性是可靠性的几大要素之一。若设备出现故障,可以通过简单的维护或修理解决问题、排除故障,即可修复性。比如一般的车床、数控车床等出现的一些故障均是不难维修的,同时维护费用相对较低。然而,像六轴联动加工中心等成本较高且对安全性、可靠性要求较严格的设备来讲,通常应当强化平时的维护及管控,从而延长其使用寿命,但这也相应地增加了维修费用。

此外,对于一台供水机电设备来讲,它的寿命期可以分为自然生命、技术寿命及经济寿命。由于当代社会科技的进步,一系列先进的技术设备陆续问世,但这必定会引起在现有设备的自然寿命没有结束前,技术寿命就已完成的情况。要想进一步增加设备的技术寿命,就需要进行相关的技术改进。在设备的自然寿命末期,因为设备的磨损和老化,要花费较多的維修费用来维持设备的使用在经济角度上来讲是不合理的,依照企业的基本状况,需实行有侧重点、有针对性的闲置设备来完成技术性改造及报废操作,避免设备的闲置。

所以说,当添加或配置机电设备时,需要提前进行缜密的研究和技术经济论证,再加上内部设备机构的前期管控,做好设备更新改造的规划,筹集设备的技术改造和更新费用,对新设备进行评估等,目的是为了引进技术上更加先进、经济上更为合理、生产上更加可行的设备,发挥设备投资的最大效益。

(二)系统、科学地使用机电设备

机电设备的合理、有效利用能够推动公司固定资产的保值、增值。从价值构成角度看,设备的价值是组成固定资产总价值的重要内容,依照我国国有资产管理局的分析,在国有企业的资产之中,设备价值占比高达百分之七十,因此处理好设备的管理问题决定了对固定资产的管控效果。

如果设备可以被系统、科学地利用,能够迅速降低设备的磨损率和故障率,保持良好的作业性能及应具备的精度,尤其是对于一些刚刚起步的中小型企业来说,再也无需为了达到生产量,而让设备长期进行超负荷作业,不同型号的设备拼装混用等现象。事实上,这种特殊的生产方式,是非常不合理、不可行的。每个机电设备均有其对应的工作规范,长期、大量的超负荷作业会令设备的零部件处于超高温模式,尤其是那些主要的运动部件此时它们的机械性能将会下降,无法满足正常的技术要求,其生产出的产品质量不高,次品率大大提升。如此一来,除了导致材料的浪费、人力资源浪费等,也可能耽误工期。同时,长期超负荷作业、拼接设备生产会令设备的磨损率、故障率迅速上升,减少设备的使用寿命,不仅提升不了生产效率,反而可能会造成长期停产维修的状态。由此可见,设置系统科学的机电设备使用及管控程序是设备管理中一项非常关键的环节,设备使用机构也需要严谨办事。

(三)及时进行机电设备的保养

很多公司每当碰到生产期、任务繁重的时候,通常会忽略设备的保养和维修工作,以为机电设备运转流畅,未出现故障,不需要停机保养,令其长期超负荷、高温状态作业,为之后的机械故障的出现埋下了隐患。由于保养可以有效避免机械隐患,如果不能及时保养,一般情况下会导致机械设备的故障,甚至出现人员伤亡的现象。保养指的是定期对设备各部件进行清洁、紧固、检查及更新等,在机电设备的使用环节,如若发现松动、异常摩擦声、零件疲劳等非正常现象,必须提早进行相关操作,避免设备过早磨损,保障设备在使用过程中始终处于良好的技术状态。

机电设备的保养类型可以归结为例行保养、定期保养和特殊保养三大类。定期的保养又可以依照时长不同分为一级保养、二级保养和三级保养。特殊保养分为走合保养、换季保养、停用保养等等。通常情况下,在目前的设备保养体系下,传统的是例行保养和定期保养相结合,不仅可以防止一些潜在故障的发生,还能够定期检测设备的运作情况,收集相关动态信息。所以说,要想保障企业生产的连续进行,就需要依照设备的状态和自身特性,设置合理可行的保养规划。

(四)有计划的检查和维修

选取科学的维修方式能够有效延长机电设备的使用寿命。合理的维修方式通常是根据设备产生的故障来制定的。比如说,我们可以借助划分故障类型的手段,像破裂、变型、腐蚀、磨损等,实行故障的分析研究,而后完成维修方案的规划。经由很多单位生产现象的故障情况分析与归类发现,绝大部分都是简单故障,只有极少一部分属于专业性故障。简单的故障若未能得到及时解决,会引发零部件烧坏的现象;加油、加水不当会导致渗漏;承重部件的裂开等。我们也可借助对机电设备发生故障的部位进行归类,例如紧固部分、润滑部分、驱动部分、传感部位等,然后指定出对应的检查修护计划及方案。机电设备的检查指的是对设备的运作状况、工作精度、磨损程度等进行分析和校检。经修护和更换磨损、腐蚀较为严重的部件,令设备的性能得到迅速提升,只有经过检查,才可以断定何种方式可以更有效地降低隐患,依照现有数据分析统计,选取先进的状态监控手段,能够节省大量的维修费用,同时大大降低故障发生率,从而起到延长设备使用寿命的效果。

结束语

综上所述,机电设备的发展正朝着设备管理的现代化方向前进,也就是设备管理集成化、大众化、网络化、智能化,设备维护社会化、专业化、规范化,设备要素逐步市场化、信息化。所以说,进一步提升机电设备的管理水平是未来需要重点关注的一个主题,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社会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刘松堂,基于网络和状态监测的设备管理信息系统,天津大学,2004.硕士学位论文,天津

[2]夏红星,浅谈煤矿设备管理,价值工程,2010,29(5).62.

作者简介:班淑仙(1985—),女,汉族,本科,内蒙古达拉特旗人,工作单位:神华准能集团公用事业公司机电管理部,主要研究机电設备管理。

供水企业工作总结范文第5篇

摘要:承揽工程建设向来都是易于滋生腐败的温床,也是人民群众关注的热点领域。本文以供水企业承揽工程管理为例,以加强会计核算为切入点,通过分析、查找供水承揽工程建设中存在的不足,提出针对性改进措施,堵塞工程项目建设中的管理漏洞。

关键词:会计核算 承揽工程 管控

供水企业作为市政公用事业,其工程建设质量、造价等直接关系到千家万户的饮用水安全和服务水平,涉及面广,影响深远。由于国内供水企业,尤其是县(区)级供水企业发展历史的局限性以及管理水平、技术的相对落后性,在承揽用户投资的供水工程建设管理上,存在不少漏洞,仍有很大完善和提升的空间。

一、现状

(一)基本上不签订书面工程合同

供水企业出于便民的目的,基本上都会建立一套用户用水报装流程向社会公布实施,即用户到客服前台按供水公司的要求提供相关资料,经初步审核后,便转至工程部门进行勘察、设计、预算、收预付款、施工等一系列流程,除非是楼盘小区的大型给水工程或用户有特别要求,一般情况下是不签订相关工程合同的。只有一份用户报装表和预算书在供水企业内部部门间流转传递,且作为与用户结算收款的依据。

(二)财务部门在工程全部完工结算完成后才收到工程相关资料

工程完工后,工程实施部门据实际工程量出具结算书,交客服前台通知用户确认缴费。只在用户及时交足款项时或开具发票后,才一并将相关资料移交至财务部门,财务部门据此进行收入成本费用核算。这样导致财务部只能据单一部门——客服部提供的资料确认应收款项和实收款数,未能形成监督牵制机制。

(三)工程材料出仓未及时结转记账

在工程建设中,由用户提出申请,至施工部门到仓库领料,直至最后结算,只有施工部门和仓储部门了解材料实物流转数量、方向和停留节点,相关流程单证未及时传递至财务部门进行核算,存在账实不符和以白条抵顶库存物资的现象,无法准确、及时核算单项工程的材料支出情况,常常存在承揽工程收入与成本不匹配现象,无法为公司管理层提供科学合理的成本管控建议或依据。

二、存在问题分析

(一)管控意识不强,监管难到位

近年来,不少地方政府通过引入股权改革,引入新的投资者或对供水企业进行整体转让等形式加大对供水企业的改革力度,促使供水企业不断完善管理,提升服务水平。但由于供水行业的特殊性,导致其自然的垄断经营,缺乏有效的竞争机制,从业人员管控意识不强:一是不相容岗位(部门)混同,缺乏相互制约。如基于一条龙服务的考虑,对工程预算、实施、结算等不相容岗位,往往在同一部门内由同一人负责,未能做到不相容岗位相分离、相监督牵制;二是相关管理制度不完善(或制度形同虚设)。在用户提出用水申请报建手续时,对工程量小、在三两天内能完工或只是零散户一两个水表的工程,基于重要性原则和成本效益原则,可以从简不签订工程合同,但对于工程量较大的、跨月度甚至跨年度的工程,不签订合同明确双方责任,一旦出现法律责任,供水企业作为专业公司往往会处于不利位置,企业风险明显增大;三是外包决策不科学,导致外包施工监管不到位。供水企业往往由于人员、技术、资质上的不足,对工程量较大的项目,常常委托外面的施工单位实施,但通常都是指定一至三个施工单位队伍轮流进行,欠缺公开透明的竞争决策机制;四是对外包施工队伍的后续管理不到位,往往会影响项目完工投用后多年的营运效果。

(二)信息流传递脱节,未能形成有效监管

从工程建设的整个流程来看,企业内部部门间未能形成监督、牵制机制:一是材料出库环节。工程人员凭预算清单领料后,仓储部门未及时据以填制出库单据和登记仓储明细账,并及时将出库单传递至财务部进行核算,而只是做账外登记,以领料单抵库存,只在工程完工并办理原出仓材料清退库后才填制出仓单据以结算,财务部据结算书结转成本。二是在工程收款环节,工程实施部门完成结算后,将结算书送交客服前台收款,在客户确认结算价且缴交款项时才开具工程发票,并将整套工程材料送达财务部门;否则,不开具工程发票,若出现用户不认可结算价或不及时交款,则结算会长期压在客服前台,财务部无法准确、及时核算承揽工程的应收款项。

(三)财务核算不规范

由于流程制度上的缺陷,相关单据的流转未能及时转递到财务部门进行核算,必然存在核算不规范的问题:一是适用会计准则错误。对承揽工程,都是基于用户确认付款时开具发票,才能将相关单据传递到财务部门,据以做收入核算,实质是基于“收付实现制”而不是基于“权责发生制”,未能准确核算当期收入和“应收账款”。二是会计科目设置不科学。在工程项目全部完成收款后,整套资料(包括材料出库、结算、外包人工等)才传递至财务部门,导致核算上直接计入“主营业务成本”科目,而不是严格按工程建设的要求通过“工程施工”、“工程结算”等及时核算。这样,会导致账实不符以及收入与成本不匹配现象,给企业粉饰报表提供了便利。

三、应对措施

(一)完善承揽工程管理制度,将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

以承揽工程建设各个关键环节为基础,制订(或完善)关键环节的控制措施。一是在施工单位的物色选择环节建立合格供应商制度,选取不少于三个施工单位作为合格的备选材料供应商、施工单位,避免人为随意变更施工单位或选取不具备相应资质的施工单位。二是在确定具体施工单位的决策环节,建立严格的自下而上不相容岗位分离的分级、分层审议、决策制度,避免班子会(或主要负责人)权力过于集中,确保合格供应商(施工单位)都有均等的参与机会。三是在施工管理、工程验收环节,建立项目负责人制度,把工程质量、安全、毛利等关键指标,与项目负责人的考核、薪酬、升迁等挂钩,促使项目负责人真正承担起职责,把好施工管理关。

(二)理顺流程,抓好出仓材料管控

供水企业由于越来越强调对外服务,在承揽工程对外服务流程上已基本完善,但在内部材料实物流转和信息流转上需优化和完善。一是材料实物一旦出仓,必须严格据实填制出仓单并及时登记实物账,做到日清月结,不允许白条抵顶库存材料。二是出仓单应有一联及时传递至财务部门,由财务部门按项目做好分类明细核算,并定期做实物账与财务明细账核对,确保账账相符。三是建立仓储材料定期盘点和不定期抽盘程序(或制度),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并排查原因,预防小问题长久积聚,导致仓储材料毁损或因陈旧而减值,甚至于产生腐败行为。

(三)规范会计核算,及时结转收入和成本

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施工企业会计核算力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供水企业及相关供水管道施工的实际情况,以规范会计核算为导向,完善工程信息传递,及时按权责发生制结转收入和成本,真实、客观反映工程盈利能力。对跨期工程会计核算如下:

1.收到仓储部门转来材料出仓单:

借:工程施工——合同成本——材料(甲工程)

贷:原材料——库存材料

2.对外分包工程,收到施工单位开具发票时:

借:工程施工——分包工程费(甲工程)

贷:应付账款——施工单位(或银行存款)

3.当发生应有总包方(供述公司)承担二次运输费、外聘勾机、吊车费等费用,收到有效凭证,则:

借:工程施工——分包工程费(甲工程)

贷:银行存款(或应付账款)

在相关费用能清晰划分对应具体项目时,可据此简化核算,若不能清晰划分,则应通过二级科目“机械作业费”归集,在资产负债表日,再按比例分摊至具体项目。

借:工程施工——机械作业费

贷:银行存款(或应付账款)

在多个项目分摊,按主材成本比例进行

借:工程施工——分包工程费(甲工程)

——分包工程费(乙工程)

…………

贷:工程施工——机械作业费

4.开出收款发票

借:应收账款——甲工程(或对应单位)

贷:工程结算——甲工程

5.收到款项

借:银行存款

贷:应收账款——甲工程

6.资产负债表日,根据完工进度确认收入

(1)确认工程进度

(2)计算收入

①完工百分比(W)=累计已发生材料成本/(累计已发生材料成本+后续材料成本)×100%

②当期应确认收入=合同收入×W-累计已确认收入

③当期应确认毛利(借、贷方的调整)=(合同收入-合同成本)×W-累计已确认的合同毛利

④当期应确认的成本费用=当期确认的收入-当期确认的毛利

⑤如有预计亏损,则一并计算确认减值损失:

预计减值额=(累计已发生成本+后续成本-合同收入)×(1-W)

(3)会计分录

①借:主营业务成本——甲工程

工程施工——合同毛利(甲工程)(当预计亏损时,在贷方)

贷:主营业务收入——甲工程

②借:资产减值损失——甲工程

贷:工程施工——合同预计损失(甲工程)

③最终都转至“本年利润”科目,结转后无余额。

7.工程全部完工完成结算

借:工程结算

货:工程施工

工程施工——毛利

四、结束语

企业所处的内部环境与外部环境各有差异,所需采用的控制措施、流程等也须结合实际情况做出相应的变化,本文基于对几个县(区)域内的供水企业承揽工程运作方式的初步了解,结合企业内控、会计核算的需要而引发的思考,希望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引起更多同行的共鸣。

(作者单位:佛山水业集团高明供水有限公司<国有企业>)

供水企业工作总结范文第6篇

“营改增”的主要目的就是健全税务机制, 防止企业重复征税, 推动我国奇特健康稳定发展, 减少企业发展的税务成本, 为提高企业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提供有效依据。本文主要针对供水管道施工企业“营改增”的研究为重点进行分析, 具体如下。

2“营改增”有关概述

当前, 我国税制体系中有营业税与增值税这两种税种。如今第三经济产业以营业税为主, 而第二经济产业以增值税为主且增值税可以扣除或是抵除, 所以第二经济产业的税务相对比较轻松, 但第三经济以营业税为主不能扣除与抵扣, 导致重复征税的事情时常出现, 致使该类型的企业税务十分沉重, 并在实际发展中还会使此类型企业发展受到限制。而第二经济产业因营业税与增值税工程共存, 致使增值税的抵扣层面有有待优化, 所以重复征税的现象也时有出现, 推动第三方经济产业发展的同时, 还能有效优化增值税抵扣层, 对企业持续健康发展具有积极作用, 税收的征管机制得到有效简化, 提高其税务制度应用效率。

3 对供水管道施工企业“营改增”带来的影响

“营改增”前, 合同收入中包括营业税实质为工程收入。“营改增”后, 合同收入即为价外税, 当工程收入扣除了增值税之后的差额, 将会使供水管道施工工程结算的收入降低。

3.1 对施工成本的影响

第一, 材料费用。由于供水管道施工企业的工程分散在不同的地区, 施工地点同材料市场相距较远, 所以材料的选购只能向一些比较中小型企业进行采购, 开取发票的难度比较大, 所以, 实际材料抵扣的税额要远远小于理论上的税额。第二, 人工费用。由于人工费用不断上涨, 其工资在供水管道施工企业支出费用中占据的比例越来越大, 并且获取到17%的增值税专用发票十分困难, 进而使企业支出费用增多。第三, 设施费用。主要包括地皮租赁费与房屋租金等, 因供水管道施工的特殊性, 决定了作业人员需要常年住在施工现场, 所以就出现了巨大房租成本, 并因物价不断上涨与繁杂的房地产市场影响, 房屋租金上涨的十分厉害。所以在租赁企业依然实行营业税征税方法, 管道使用企业是不会获取到能够抵扣的进项税额的, 进而导致管道施工企业总成本加大。

3.2 协调费与补充费

其实质为业务费与征地赔偿费。在征地过程中会出现协调费用。征地业务的费用中, 最主要的便是协调费, 依据现行的税务规章为个体消费的一部分, 不能当作进项税额进行抵扣, 进而导致管道施工企业造价成本增多。

3.3 对合同的影响

供水管道施工企业在签订合同中务必要确保合同签订的主体同管道施工企业的名称一致, 并且不能以工程部门为主体签订合同, 不然会使发票获取难度加大, 进而致使进项税额得不到有效抵扣。

4 解决“营改增”对供水管道施工企业影响的有效措施

4.1 严格筛选供应商

这主要体现在实行“营改增”之前, 需对有合作意向的供应商进行严格筛选, 对其是否为一般纳税人进行审核。所选的合作供应商以规模较大的一般纳税人为主, 确保“营改增”落实以后能够有更多的进项税额进行抵扣。

4.2 掌控采购时间节点

当前我国管道施工企业还未被纳入“营改增”的范围中, 在改革以前所产生的进项税外在改革后都是无法进行抵扣的, 因此管道施工企业的采购部需尽量做到精准掌握采购的时间节点, 且不是十分紧急需要的设备与材料, 可以延至“营改增”以后再采购, 进而使“营改增”的效用与价值充分地发挥出,

4.3 增加合同明细

要求款项收取的一方提供发票, 并且标明发票的类型。其次, 还需对合同内容进行明确规定。比如, 款项收取的一方需要在什么时间开具专用发票, 如同落实“营改增”后管道施工企业的主要业务需同结算进度相同, 避免出现结算分包没有结算的现象出现, 进而导致企业资金链出现问题, 推动当其需上缴的税额增多。另外, 专用发票还受认证期限制, 如收款方发票开出以后会通过邮寄的方式, 合同中一定要标注清楚多少天能够到达付款方。基于此, 供水管道施工企业才会在“营改增”背景下持续健康发展。

5 结语

对于供水管道施工企业而言“营改增”十分重要, 其是确保供水管道施工企业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基础, 也是提高供水管道施工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 基于此, 施工管道施工企业内部有关部门需给予“营改增”高度重视, 促使其存在的意义与价值在供水管道施工企业中充分地发挥出, 为供水管道施工企业长远发展提供有利条件。

摘要:本文主要对供水管道施工企业“营改增”的研究展开论述, 结合当下“营改增”有关概述, 从对供应商进行严格筛选、灵活掌握采购时间的节点、在合同中增加增值税的明细条款这三方面进行深入探索与研究, 目的在于加强供水管道施工企业经济效益, 为供水管道施工企业持续稳定发展做铺垫。

关键词:供水管道,施工企业,“营改增”

参考文献

[1] 陈程.关于供水管道施工企业“营改增”的思考[J].现代经济信息, 2015 (17) .

[2] 商建英.浅谈现代经济下“营改增”的税制改革对企业成本的影响——以供水管道施工企业为例[J].商业文化, 2014 (32) .

上一篇:商业地产项目策划范文下一篇:敬老院党员工作计划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