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rp系统财务管理范文

2023-10-18

erp系统财务管理范文第1篇

关键词 ERP系统 财务管理 利弊相间

ERP系统属于现代企业资源计划管理系统,它建立于现代化信息技术处理与应用基础之上,通过对信息的收集与处理达到对企业所有资源进行整合集成管理,使得企业在财务管理、生产控制及物流管理等链条上每一环节都实现科学管理。

财务问题对于每一个企业来说都是关系到其发展成败的重要问题,财务运作上的合理配置和科学安排将会给企业带来更大效益,我们甚至可以毫不夸张的将财务管理看作一个有关企业自身生与死的命脉所在。ERP系统应用于全球各个企业内部当中已近20年有余,企业内部的财务管理、运营机制也全部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其中财务管理更是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ERP系统在企业内部财务管理方面应用而产生的利与弊问题,也逐渐成为现代人不断讨论和研究的新问题,

一、ERP系统应用在企业财务管理方面的有利因素

首先,ERP系统属于现代企业资源管理科学分析系统,其中的财务管理模块为现代经济体制下的企业提供了严格的财务管理控制手段,有效地加强了财务管理方面的监督与控制,提高了企业自身财务管理水平,促進企业财务监控力度的提升,ERP系统的应用使得企业在财务管理上有效地实施了对财务信息的快速收集、分析、加工、再加工,有效地将现代先进的财务管理理论切实地转化成为实际的操作应用。

其次,ERP系统实现了通过计算机联网对整个企业财务进行管理,特别是对该企业在其具体经营管理活动中的资金流、信息流等方面实施了全方位的有效监控,保证了财务信息集中分析处理,避免许多人为错误造成的偏差,减少了许多财务混乱、浪费、流失等现象的出现。同时,ERP系统在财务管理上应用的更大优势在于它可以随时对相关财务信息进行一次性系统性的处理,同时又可以将这两类账目进行同步过账,简化了财务管理中总分类账和明细分类账繁琐的对账过程,增强了财务管理的分析功能和多角度财务数据综合处理功能,对制定相关财务报表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再次,ERP系统在财务管理方面的应用对于企业成本核算和往来款项管理起到了极大有利的影响。当一个企业实施了ERP系统管理后,该企业的财务管理部门就能够监控到生产、销售、采购、库存等等各方面的全过程,并将有关信息反馈到相关管理部门,有效地实现了财务与供、产、销整体系统的集中,形成并实现了财务管理对生产成本的快速跟踪控制,为企业相关投资方向提供了准确的财务信息。此外,ERP系统在财务管理上及时有效地进行了往来款业务的核销和账龄分析,从而保障了对整个财务计划的顺利实施。

二、ERP系统应用在企业财务管理方面的不利因素

首先,由于ERP系统属于现代化计算机管理体系,会受到网络黑客、木马病毒等的入侵,一旦该企业网络受到非法攻击,将会使整个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陷入瘫痪当中,财务数据也会造成丢失或被窃,带来严重的后果。

其次,该系统属于计算机网络运行领域内的一项技术,时刻要面临系统维护和系统更新工作,如若在系统更新或者维护上出现问题,就会造成系统在财务处理及管理上的运行障碍,给财务管理和处理工作造成损失。

再次,就我国现在企业自身发展现状而言,大多数企业管理还停留在半自动化的工作状态,这就使得该系统在财务管理上对相关财务数据收集造成了一定的困难,同时各个企业自身发展现状不同,市场结构差异等,对ERP系统在财务管理上软件的开发与应用带了一定的难处。

当然,对于不利之处就要积极探究相应的解决方案,针对ERP系统在企业财务管理中的不利之处,可以采取如下方法。

第一,加强企业自身网络安全体系,保障企业内部计算机网络运营的安全性,确保其内部ERP系统免遭非法入侵,从而有效地保障该系统在财务管理上的正常运行,同时加强企业对ERP系统在财务管理上规范化、标准化的认识,对该系统形成正确的财务管理理念。

第二,在任用专门的系统管理及维护人员时,应认真选取具有专业知识和技术性人才,从源头上确保该系统在财务管理上能够最大程度地发挥出其应有效用,减少因人为等原因带来的不必要损失。

第三, 时刻保持认真仔细的工作态度,对于系统出现的问题要及时准确地解决,对于系统的更新升级也应做到及时有效的处理,保障系统在财务管理工作上的正常运行。

第四,企业应根据自身发展特点选择正确的ERP系统,以提升企业在财务管理方面的应用程度和力度。

无论怎样,ERP系统作为现代化企业管理下的产物有其自身的优势和缺憾,我们要充分发挥其优势所在,为企业创造出最大的效益,对于其缺憾就要积极地应对并出具体解决方案,使其进一步完善,更好地使用好这把双刃剑。

参考文献:

[1]姜小惠.科学哲学视角下的ERP悖论研究.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2010(11).

[2]ERP背景下的物流管理的现状及其改进措施.

[3]财务管理论文博客.http://www.lwtxw.com/.

erp系统财务管理范文第2篇

【摘 要】 文章以ERP系统的应用为基础,阐述了ERP环境下财务会计信息系统内部控制的新变化,并就ERP环境下财务会计信息系统的风险防范与管理进行探讨。

【关键词】 ERP系统; 财务会计信息系统; 内部控制; 风险管理

财务会计信息系统的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问题是一个既传统又现代的课题。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健全及有效运行是现代企业治理的一项重要内容。

ERP(企业资源计划)是由美国Gartner Group公司于20世纪90年代初提出的。它把先进的信息技术与管理思想集于一身,通过利用信息的整合技术将企业内部各个部门连接在一起,成为现代企业的管理运行模式。就其本质来说,ERP是随着企业管理需求的发展及其管理理论的完善,并结合现代信息技术逐步发展而形成的一种企业管理工具。它的核心是通过业务量倒挤出企业所需耗用的资源,并在此基础上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通过资源的调配管理,提供实时资源信息,这与现代经济管理活动对会计所提出的要求不谋而合。

ERP系统作为企业管理思想是一种全新的管理模式,作为一种先进的管理工具,它是应用计算机技术的管理系统。传统财务会计信息系统内部控制的缺陷是没有把内部控制的流程、方法与信息技术和环境有机结合起来,因此,引入ERP系统技术是实现由传统管理模式转变为现代信息化管理模式的需要,但如何构建ERP环境下财务会计信息系统内部控制体系和由此产生的风险防范制度是我们面对的课题。

一、ERP系统技术的应用对企业财务会计信息系统内部控制的影响

企业财务会计信息系统的内部控制,会随着会计处理手段不同和外部环境的变化而发生新的发展与变化,经历了从手工操作会计工作到电算化应用,再到ERP下建立财务系统与整个网络大环境四个不同的阶段,包括手工方式下财务会计信息系统内部控制阶段、电算化方式下财务会计信息系统内部控制阶段、网络环境下财务会计信息系统内部控制阶段和ERP环境下财务会计信息系统内部控制阶段。ERP系统环境下对财务会计信息系统内部控制的影响:一是使企业内部控制的内容增加了;二是使企业内部控制的环境变得更加复杂化;三是对企业内部控制的要求提高了。由此导致企业内部职责不清现象严重、控制舞弊的难度加大,企业的安全风险加大和企业内部审计的难度加大等问题。具体影响为:

(一)收集信息数据的范围和方式发生了变化

传统财务会计信息系统数据收集范围是以财务信息数据为主、以业务数据信息为辅来完成会计工作职能作用的。在ERP系统下收集数据范围既包括财务信息数据同时也包括业务信息数据,并且可实现信息共享以及财务数据与业务数据的对称分析,所以,ERP系统中心能够实现经济信息的统一管理与控制。

(二)增强了会计业务数据处理的实时控制

传统财务会计信息系统采用单一的软件系统,实时性差且不能及时记录与处理数据,难以同企业其他部门实现信息对称,还造成了一定程度的信息闭塞。ERP系统采用联机管理,其最显著的特点是效率高,可以及时进行数据处理,运行一系列的数据处理流程,它是一个整合企业所有业务部门的综合性整体系统。各业务部门所产生业的务数据将会直接传送到系统中心进行实时记录与整理存储,财务部门能够即时共享到业务部门的数据,并凭借这些实时的、真实发生的、可靠的数据来进行财务分析、总结、审计,从而提高财务部门在企业决策过程中的作用;还可以使财务部门人员投入更多的精力到财务分析与预算工作上,从财务预测方面给企业业务活动提供援助,实现在某个时间点对业务活动进行控制转变成随时对业务活动进行控制,把单纯的财务审计控制转变为企业业务活动控制,形成从预测到实施到决算一系列过程的控制,实现对价值系统进行控制的重点转换,即由单项到整体,由某一方面转为整个体系。

(三)实现了会计数据处理流程的重新整合与设计

在ERP下的财务会计信息系统中会计数据能够实现实时输入、处理、分享,从而把传统的会计数据处理模式转变为自动模式,但并未改变传统的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传统的财务会计信息系统要求由会计人员填制会计凭证,而在ERP系统下所有的会计凭证并不需要会计人员来填制。ERP下的财务会计信息系统整个过程都由计算机控制,它的数据来源是原始的会计数据,录入后进行集中化、自动化的加工处理,得出处理结果后作为下一层级的数据并对之再进行处理。从会计凭证的输入到会计报表的输出,整个过程都是由程序来操作完成。

(四)会计信息输出层次与形式发生了变化

ERP系统会计信息输出涵盖了所有不同层次。前文提到ERP是一个综合的一体化的信息处理系统,它对不同部门、不同角度、不同层次的原始数据进行数据整理存储并消除多余数据,使分散在各个部门的数据库得到整合,只要业务活动的原始数据输入完整,其属性、分类、汇总等计算都可以由系统自动生成,可以按照需求生成任意结果且及时准确。而传统的财务会计信息系统的输出层次仅限于部门级别,因为会计部门信息系统仅限于财务部门内部,但业务活动的原始数据涉及很多部门,不只限于财务部门。

(五)数据仓库技术的应用提高了财务决策支持能力

传统财务信息系统的数据是分散且缺乏统一性的数据,必须经过重新处理才能提供给决策层使用。在ERP下通过数据仓库技术将决定战略决策所需要的大量的原始数据从原来存储的环境中提取出来进行处理并转换成统一集成信息数据之后提供给决策层,这就形成了决策依据并转换为经济效益。通过数据仓库技术的财务会计信息系统的数据采集、存储、处理、传送都由业务处理系统自动完成,并直接将业务数据转换成财务数据,且财务信息系统的数据生成是由业务数据而来,所有与业务活动相关的数据都可以从系统中得出。

(六)会计核算组织体制及其责任发生了变化

传统的财务会计信息系统是手工系统,一般分为材料组、成本核算组、资金控管组等,划分是以会计工作内容为依据。它们之间的工作联系是通过原始数据材料转接传递、相互核查牵制,使会计工作正常运转。ERP环境下会计工作组织体制以数据的不同形态作为制定的主要依据,财务会计组织则划分为数据收集组、凭证编码组、数据处理组和系统维护组等专业组织,其责任相应发生了变化。

(七)财务会计信息系统内部控制模式发生了变化

ERP系统下的企业内部控制涵盖了所有发生业务的部门,并将财务会计信息系统分成了各个独立而又相互联系的模块,其内部控制模式采用了一般控制和应用控制相结合的方式。

二、强化ERP环境下财务会计信息系统内部控制与风险防范的措施

ERP系统以高度集成型、实时性、开放性成就了完全不同的企业内部控制环境,其在企业管理中应用与实施既改变了企业原有业务流程的同时,又增加了财务会计信息系统内部控制与风险防范的难度,从而加强ERP环境下财务会计信息系统内部控制与风险防范是实现会计职能的必然选择。

(一)强化会计组织职责管理以改善财务会计信息系统内部控制的环境

内部控制的实施基础是企业内部环境,它是指对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建立运行产生影响和制约的各种内部因素,包括会计组织结构、会计机构设置、人力资源政策、资源配置方式等。由于在ERP系统下企业按照业务体系分割职能部门,按照业务功能划分的内部组织结构将转变成按照业务流程划分业务模块来展开会计核算与管理工作,虽然减少了企业内部控制层次,加强了企业内部控制程序和效率,但因为改变了内部管理组织形式,同时也就增加了企业内外控制的强度,即对管理力度与效率提出了更高要求。所以必须对包括一系列机构设置、人力资源政策、资源配置方式、组织结构调整等业务流程进行优化设计与重新调配。为此,必须对ERP系统下企业会计组织机构的岗位职责、权限进行调整,明确规定各会计人员上机的操作权限,做到责任明确、授权清晰,并定期进行岗位轮换,加强会计信息化之后的岗位控制。只有这样,才能使不同的岗位有所牵制,不相容的岗位互相监督,不会出现无人管或者越俎代庖的现象。同时,还要建立操作管理制度、系统维护管理制度、会计电算化管理制度等,执行上机登记制度,上机操作工作日志由专人保管备查。企业的一切关键都在于人,内部控制也不例外,人力资源制度是内部控制工作的重中之重,要从僵化的管理变革为灵活的管理,要制定全面科学的员工考核机制、激励机制和培训体制。同时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因为企业文化是企业软实力的具体体现,通过文化建设可以增强员工的创新合作精神,树立全局观念,恪守职业道德,重视诚信与质量。

(二)建立健全财务会计信息系统内部控制风险评估机制,不断提高系统风险防范能力

笔者认为ERP下的财务信息系统内部控制目标应该是通过使用计算机信息技术实现标准化的ERP系统环境,同时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企业规章制度,确保财务数据真实可靠、网络安全与信息系统完整,并尽可能降低人为因素对ERP的影响,确保ERP系统下财务信息系统与其他部门系统沟通顺畅,信息交流良好,提高内部控制效率,降低整个ERP系统的风险水平。在未出现ERP之前,企业的运营环境封闭,各部门相对独立,风险控制相对简单,随着ERP的应用,企业整体经营目标虽然没有变化,但是业务流程因其信息系统的开放式平台,信息量急剧增加,大量数据共享而发生了改变。如ERP下企业内部控制系统很大程度依靠信息系统,信息系统的复杂无疑增加了企业的风险,网络安全和数据安全的担忧来自于数据随时会被截获或改写,资料会容易被删除和篡改,因此不能直观地观察到不断增加的数据安全风险。这些新出现的问题成为了企业风险控制的新课题。在ERP的建设、实施和日常维护上,都须注意这些风险问题,要运用风险识别、风险分析和风险应对的理念和方法进行测评以及处理,使企业对将要发生的风险得以及时规避与处理。ERP系统在风险防范方面主要采用的工具是信息技术与会计业务活动相结合。

(三)建立适应于ERP系统要求的财务会计系统控制措施

控制措施是应对企业即将出现的风险和企业内部控制目标得以实现的保障和方式。企业为了把风险控制在一定范围和可接受的程度内,应运用控制措施对企业内部业务和事务进行综合控制。在建立并实施ERP系统进行内部控制过程中,应采取以下控制措施对企业风险进行控制:责任分工和正常审批重大信息系统事项要明确;加强信息安全而制定的信息操作规程和管理要详细规范;信息系统审批程序要明确,开发、变更以及后续维护等一系列行为流程要清晰;制定会计电算化规范,包括操作规范、管理规范、财务制度、档案管理要详细等,并科学合理规划审批硬件环境。具体可采取口令控制和加强对精通现代信息技术的会计专业人才的培养,即“会计—计算机—管理”复合型人才的培养,以便能够及时处理会计信息化进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随时应对各种突发事件;及时进行会计系统升级,堵塞漏洞,更新防火墙,同时对重要的数据资料及时备份,纸质资料更要保存完好。

(四)建立健全内外部以及内部各层级之间的信息与沟通机制,确保会计职能的充分发挥

理论上ERP下的财务会计信息系统具有及时性、数据信息化和整体性的特征,企业部门之间可以实现信息共享,部门信息需求者可以通过业务流程的信息系统开放式平台及时获得想要的相关信息;上层管理者可以通过信息系统掌握企业内部控制情况;企业员工可以了解企业内部控制体系,了解自己的岗位责任。但要理解对方的立场和工作性质内容必须要有相应的沟通机制作保证。因为,信息沟通机制是企业内部控制的重要条件,是企业之间或企业内部层级之间相互交换信息、达到快速沟通、确定应用方式方法的前提。ERP下财务会计信息系统层次由部门级财务管理发展为企业级的价值链管理,财务会计信息系统数据处理由财务部门扩展到整个企业的所有部门,但由于开放式平台所需的技术难度相当大,很难做到网络安全和数据安全,故信息系统存在着风险。因此,建立科学、合理、有效的沟通机制非常重要。

(五)强化内部审计监督与检查,保证内部控制制度的落实

一是对会计信息的监督,对会计电算化、信息化系统本身的每一个环节进行核查、监督,并审核和评估其程序的合法合规性;二是审计监督组织内部控制制度是否严密,以第一时间发现内部控制系统的弱点,完善内部控制与牵制制度;三是要加快审计电算化、信息化的研究、开发和应用,以加强对会计信息化系统审计和全面监督;四是针对一些企业未建立健全内部控制评估体系,审计监督工作缺位,建立包括财务会计信息系统审计监督检查和企业风险管理委员会、审计委员会以及信息管理委员会的内部控制评估体系。其中,企业内部审计部门的设置应该高于其他部门以保证内部审计的独立性与权威性。

(六)不断改进ERP系统的设计,大力提升其技术等级和效用

一是通过对最佳管理实践的提炼、总结和研究,不断将最先进的管理模式充实到软件里,建立先进的管理应用模型库,使ERP系统不再只是简单的数据处理与查询系统,而将其打造成一个具有预见、规划与建议能力的管理控制系统和集信息采集、加工、处理、分析、评价于一体的内部控制信息与沟通平台。二是提高对ERP系统风险的识别及防范能力。如何提高对ERP系统风险的识别及防范能力是信息化环境下内部控制方法创新的重要节点:(1)可以制定一个滚动的五年战略规划,以作为实施ERP系统的目标确定依据和捡测ERP系统风险、评价ERP系统实施成败的基本标准;(2)可通过实行项目管理来控制实施风险;(3)密切关注系统运行环境的变化,与时俱进采取有效措施防范系统安全风险。

综上所述,ERP系统被企业广泛应用于内部控制,是基于当今网络技术与信息技术的功能作用。对于企业来说,会计信息系统已经不再是简单的会计核算系统,而是由ERP下的财务会计信息系统来进行数据处理的整合。所谓会计信息系统已经成为财务会计信息系统的一部分嵌入到了ERP中,会计信息系统的内部控制也是ERP内部控制体系的一部分。本文研究的是基于ERP系统所包括的财务会计信息系统,而财务会计信息系统的内部控制即为ERP内部控制。

【参考文献】

[1] 孙静,占慧莲.ERP系统下会计职能的创新和扩展研究[J].财会月刊,2009(4).

[2] 许志峰.浅析会计信息化环境下的内部控制[J].会计之友,2011(12).

[3] 张西萍.内部控制方法改进与创新的若干设想[J].财会月刊,2009(12).

[4] 吴沁红.企业如何实施对ERP系统的管理与控制[J].财务与会计,2012(12).

[5] 李露.基于ERP系统的企业会计组织重构[J].财会月刊,2009(12).

[6] 陈凌云.ERP系统对管理会计变革的影响[J].财会月刊,2009(4).

[7] 赵金梅,藤柏华.ERP系统框架分析[J].财会月刊,2010(9).

[8] 叶艳艳.ERP环境下存货的内部控制[J].财会月刊,2011(2).

[9] 廖贱发,潘建华.中小企业ERP应用若干问题探析[J].财会月刊,2008(2).

[10] 高建华.企业集团ERP实施模式选择[J].财会月刊,2010(12).

erp系统财务管理范文第3篇

ERP是以财务会计管理为核心,优化企业管理中的各项业务流程,使企业资源达到优化和整合。在整个ERP管理链中,财务会计作为链条的末端起着反映业务事项货币价值的作用。企业业务流程管理的目的是有效监控企业战略目标的执行,确保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它应具有工作流程自动化和企业多部门之间业务无缝集成的特点。

ERP系统对企业财务管理的影响:

1、ERP扩大了财务管理的内涵:传统意义上的财务管理主要指对资金、设备等有形资产的管理,而缺乏对人力资源等无形资产的计量。在现代企业中,人力资源管理越来越被管理者所重视,企业资产中以知识为基础的人力资源等无形资产所占比重大大提高,但传统的财务核算型软件无法将人力资源管理融入到企业管理中去,使得企业管理者在进行财务决策时也很难将这部分无形资产结合起来,ERP系统除了财务管理系统外,有效地将人力

erp系统财务管理范文第4篇

摘要:当前ERP正以其巨大的潜在经济效益和先进的管理模式,在大企业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作为ERP的重要组成部分,人力资源管理系统的建设和实施对ERP整体应用效果至关重要。分析了ERP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在铁路企业人力资源工作中的应用,并从保证系统应用成功的角度提出了一些措施和建议。

关键词:ERP;人力资源;系统;建设;关键;因素

作者简介:席慧敏,女,山西朔州人,神东煤炭集团财务部,经济师,从事财务管理及人力资源ERP管理。

1 ERP系统概述

ERP是英文Enterprise Resources Planning的简称,即企业资源计划。它是一套建立在企业内部网络上的统一技术平台,通过标准化的数据和业务操作流程,全面、及时、准确和集成地体现日常经营业务中的“资源流”、“资金流”和“信息流”,为企业经营管理提供决策支持服务的管理信息系统。其功能覆盖企业的财务会计、规划计划、生产销售、物资采购、人力资源管理等各个方面。ERP系统集中信息技术与先进的管理思想于一身,成为现代企业的运行模式,反映时代对企业合理调配资源,最大化地创造社会财富的要求,成为企业在信息时代生存、发展的基石。同时,ERP体现了当今世界上最先进的企业现代化管理理念,在提升管理水平,增加核心竞争力,综合利用企业现有资源取得更大的经济效益等方面优势突出,对于大型、综合型集团企业产生的管理效益显著,已经成为企业重要的管理手段,成为企业信息化水平的标志。

进一步地,我们可以从管理思想、软件产品、管理系统三个层次给出它的定义:是由美国著名的计算机技术咨询和评估集团Garter Group Inc.提出的一整套企业管理系统体系标准,其实质是在MRP II(Manufacturing Resources Planning,“制造资源计划”)基础上进一步发展而成的面向供应链(Supply Chain)的管理思想;是综合应用了客户机/服务器体系、关系数据库结构、面向对象技术、图形用户界面、第四代语言(4GL)、网络通讯等信息产业成果,以ERP管理思想为灵魂的软件产品;是整合了企业管理理念、业务流程、基础数据、人力物力、计算机硬件和软件于一体的企业资源管理系统。

具体来讲,ERP与企业资源的关系、ERP的作用以及与信息技术的发展的关系等可以表述如下:

(1)企业资源与ERP。厂房、生产线、加工设备、检测设备、运输工具等都是企业的硬件资源,人力、管理、信誉、融资能力、组织结构、员工的劳动热情等就是企业的软件资源。企业运行发展中,这些资源相互作用,形成企业进行生产活动、完成客户订单、创造社会财富、实现企业价值的基础,反映企业在竞争发展中的地位。ERP系统的管理对象便是上述各种资源及生产要素,通过ERP的使用,使企业的生产过程能及时、高质地完成客户的订单,最大程度地发挥这些资源的作用,并根据客户订单及生产状况做出调整资源的决策。

(2)调整运用企业资源。企业发展的重要标志便是合理调整和运用上述的资源,在没有ERP这样的现代化管理工具时,企业资源状况及调整方向不清楚,要做调整安排是相当困难的,调整过程会相当漫长,企业的组织结构只能是金字塔形的,部门间的协作交流相对较弱,资源的运行难于比较把握,并做出调整。信息技术的发展,特别是针对企业资源进行管理而设计的ERP系统正是针对这些问题设计的,成功推行的结果必使企业能更好地运用资源。

(3)信息技术对资源管理作用的阶段发展过程。计算机技术特别是数据库技术的发展为企业建立管理信息系统,甚至对改变管理思想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管理思想的发展与信息技术的发展是互成因果的环路。而实践证明信息技术已在企业的管理层面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由此可见,ERP的应用的确可以有效地促进现有企业管理的现代化、科学化,适应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要求,它的导入,已经成为大势所趋。要把铁路企业建设成为一流的现代化企业,打造成为具有竞争力的公司,迫切需要建立一套覆盖公司各业务领域和产业链各环节,集调度、监管和运行维护于一体的应用软件系统,充分发挥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的优势,推进跨单位、跨专业的信息共享和工作协同,实现快捷、准确的业务处理,提高生产经营管理效率和决策水平,全面优化资源配置,促进集团公司整体协调发展。这就是建设ERP系统所要实现的目标。

2 ERP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建设的作用

人力资源是企业的第一资源,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ERP是基于一种先进的管理思想开发出来的企业管理信息集成系统,而不单是一个产品这么简单,对于企业来说ERP首先应该是管理思想,其次才是管理手段与信息系统。管理思想是ERP的灵魂,不能正确认识ERP的核心理念,就不可能很好地去实施和应用ERP系统。随着铁路企业的成长和发展,对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迫切需要建立一支与之相适应的人才队伍和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系统。ERP人力资源管理系统的实施,就是要通过系统的建设,对人力资源管理业务流程进行梳理和优化,利用全面、系统、准确、实时的数据支撑及其分析功能,实现人力资源优化配置,发挥人力资源第一生产力的作用。

ERP人力资源管理系统主要关注两个领域:员工日常事务管理和员工职业生命周期管理。员工日常事务管理包括组织管理、人事管理、薪资管理、时间管理等子模块,主要应用于组织结构的设置、人力资源的调配、人事事件的处理和信息记录、工作时间和休假缺勤的编排管理、工资奖金的核算和社保公积金的处理等业务。员工职业生命周期管理包括招聘管理、绩效考核、员工培训、员工发展等子模块,主要应用于各类人才资源的选录引进、岗位工作业务需求和个人能力资历的评估分析、各类专业性业务培训的制定实施、员工的职业生涯设计和培养发展等业务。在这些基础应用的支撑下,ERP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就能综合的利用各种数据信息,对各项关键指标进行分析和监控,为企业人力资源战略规划和决策提供可靠的依据,确保员工的“选、用、育、留”和企业的经营管理活动良好有序开展。

首先,企业要对ERP有足够的认识。必须清醒地意识到ERP可能给企业带来的变革,决不仅仅是停留在业务流程和信息集成的操作层面,更重要的是ERP将实现企业管理模式的优化。在启动ERP前,必须提前预测ERP先进的管理方法和传统营运体系所产生的碰撞,这样才可能积极应对实施过程中的偶然事件。其实许多企业为了适应日益激烈的竞争格局,总在不断地健全自身的管理体制,导入ERP更是一个完善的过程,而局部的微调可谓是换汤不换药,相比之下ERP更能体现整体规划的战略高度。

第二,正确看待权力再分配。管理体系的变革同时会导致一定的组织结构调整,如何处理人事变动和由此而带来的不稳定因素,将会直接影响到ERP的顺利实施,以至于给企业带来不同程度的经济损失。因此在做出决策的同时还应积极理顺当事人的心态,规避由此而产生的风险。从事过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人都知道,造成企业不稳定的因素很多,有的来自于企业,更多的是来自于从业者本身。企业在积极理顺的同时,更应立足长远,以大局为重,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

第三,企业传统习惯的改变。笔者听到很多企业家都会有这样的担忧,企业人员素质和传统的操作习惯是否会影响到ERP与传统管理模式的对接?这是许多项目实施过程中都会遇到的问题,任何一个新生事物都有适应和走向成熟的过渡阶段,而ERP的运行最终也会落实到具体操作人,全员培训是实施ERP的前提,以什么心态接受培训,在培训中遇到阻力如何面对,将决定着ERP的实施成败。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扩张和加入WTO的新局势,员工素质将直接影响到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导入ERP不仅给企业带来先进的管理理念和方法,更重要的是一个提升员工素质的大好时机。

第四,角色的换位思考。ERP供应商以怎样的心态深入企业进行有效实施,更是项目成功的关键因素。有时会听到从业者拿出大牌的口吻应答基层人员的提问和意见,这显然是犯了角色定位错误。不错,ERP含有先进的管理思想和管理手段,企业可以借此有一个长足的跨跃,但每个企业都有一定的特性,即使同一行业也是如此,因此实施人员必须做一个角色换位,站在企业的角度,深入了解企业现状,进行全面的分析、推理、测试,最后得出的方案才可能适合企业,才能得到顺利实施。

3 ERP系统成功实施的关键因素

信息化管理系统有别于其它工具的主要特征是其内涵的管理理论、制度和方法。很多单位和企业在实施信息化管理系统时,只是要求开发厂商进行功能培训,而不注重体系结构、信息标准、流程方案、运维制度的建立和移交。铁路企业专业门类多,员工数量大,管理幅度宽,系统的建设和应用涉及到企业人力资源诸多环节,关系到每一个员工的切身利益。这些因素都决定了实施ERP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将是一项长期性、复杂性的系统工程。把握好系统实施的关键因素,有助于系统的成功实施,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信息化管理系统的能力。

(1)更新理念,建立“以人为本”管理模式。社会、经济环境的不断变化,要求企业也要随环境的变化保持动态更变化。人力资源管理是企业管理中重要的一部分,人力资源管理的理念也要朝着促进企业发展的方向发展。企业应在“物的管理”更新的同时,也要更新“人的管理”的理念,建立“以人为本”的用人理念。人力资源部门要从繁琐的传统事物工作中走出来,就要建设一套数据结构统一、业务流程规范、管理模式高效的“ERP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在系统建设的初期,人力资源职能部门和业务人员都需要主动学习、充分理解系统先进的管理理念和方法,转变传统思维方式和工作习惯,强化大局观念和整体意识,提高执行力度,保证系统的建设顺利进行。

(2)业务主导,正确看待权力再分配。ERP人力资源管理系统是一个系统的、复杂的业务信息工程。管理体系的变革同时会导致一定的组织结构调整,如何处理人事变动和由此而带来的不稳定因素,将会直接影响到ERP的顺利实施,以至于给企业带来不同程度的经济损失。因此,人力资源职能部门和业务人员都需要作为系统建设的责任主体,在业务需求确认、业务流程梳理、数据信息核实、系统上线应用等方面发挥主导作用;同时,要加强和项目组咨询顾问、兄弟单位业务专家、信息技术人员密切协作,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手段,共同协商解决系统实施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确保系统实施能够良好有序开展。

(3)合理规划,改变企业传统习惯。企业人员素质和传统的操作习惯是否会影响到ERP与传统管理模式的对接?这是许多ERP实施过程中都会遇到的问题,任何一个新生事物都有适应和走向成熟的过渡阶段,而ERP的运行最终也会落实到具体操作人,全员培训是实施ERP的前提,以什么心态接受培训,在培训中遇到阻力如何面对,将决定着ERP的实施成败。同时,数据的质量是系统运行的生命,决定着系统的可信度和有效性。在系统实施过程中,企业必须改变以往的旧有的信息收集、整理习惯,要按照统一的标准和规范,明确信息收集方法、确定信息收集类型、执行审核检查程序,确保采集数据完全符合系统建设标准,并真实反映实际业务工作情况,为人力资源管理和决策提供可靠的依据。

(4)加强培训,优化绩效考核制度。有计划的平衡员工学历结构,着重储备符合公司中长期战略规划的专业人才。建立包含教育技能水平、职业兴趣、测评结果、工作经验、培训经历等信息的员工数据库,以便及时补充空缺岗位。针对现有职位进行岗位分析,通过现场观察和问卷调查,整理出岗位的具体责任,资格条件等,制作出职位说明书。不仅能为以后的招聘提供依据,明确现有工作的要求和内容,使其更加合理化,而且能做到招聘到的员工与工作相适应。设计适合本企业的考核体系。例如360度绩效考核法、平衡计分卡法等。只有正确的考核与评价,才能为岗位调整,人员晋升提供公平的依据,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并有利于发现和培养人才。

4 结语

在经济高速增长的信息时代,竞争范围在逐渐扩大。信息化带来的不仅仅是工作平台和工作用具的改变,更大程度上是工作方式、工作习惯的转变。在引入业务流程管理以后,甚至还包括责任、权力、利益格局的调整,因此各级管理人员对信息化的认知能力、接受程度和操作使用能力成为制约信息化系统推广使用的重要方面。突破人为的阻碍需要决策层的坚定的意志和决心。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已经把不会使用计算机和网络进行工作和交流定义为功能性文盲,就足以证明信息化管理是大势所趋,需要在加强全体人员信息化应用能力基础上,全力推进信息化系统的建设和应用。企业在激烈竞争的环境下经营,正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明政无大小,皆以人为本”。毋庸置疑,人才的作用对于国家和企业都是至关重要的。现代企业的人力管理中,只有充分调动和发挥好ERP管理的优势,才会获得长远的发展保障。

参考文献

[1]张德.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2]谢兆平,萧倩娴,祝庚.ERP人力资源管理系统的设计[J].长沙大学学报,2004,(2).

[3]谢莉萍.人力资源管理趋势研究[J].宁波经济(三江论坛),2005,(9).

[5]谭春勇,胡晓兵,李英林.企业人力资源培训信息化研究[J].企业技术开发,2009,(11).

[6]刘祖云.加快人事制度改革提高人力资源效率[J].学术论坛,2004,(2).

erp系统财务管理范文第5篇

[摘 要] ERP运维精细管理把财务管理、项目管理、物资管理、设备管理纳入统一的管理平台,实现了管理制度流程化、考核自动化、检查系统化、培训多样化,提高了管理效率,增强了管理透明度,提升了全员工作效率。同时为企业资源的高效使用、科学决策提供了可靠的信息化管理平台,极大提升了企业管理水平。

[关键词] ERP;精细管理;企业经营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17. 19. 028

1 引 言

随着油田企业信息化的发展,ERP广泛地应用在各大油田中,信息化与企业经营业务之间的关系越来越紧密,企业对信息技术的依赖也越来越重。尤其是ERP系统应用的不断推广完善,系统运维管理也逐渐成为企业管理中的重要内容之一。为推进油田企业ERP系统的深入应用,提高ERP系统运行效率和质量,有效推动企业经营管理水平的提升,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对各项经营业务进行科学、合理、有效的运维管理,建立健全的运维管理体系,为运维管理打好坚实的基础。

2 ERP运维精细管理在企业经营中的内涵

ERP系统在应用过程中逐渐与实际运营业务进行磨合,对部分未达到预期效果的功能要进一步完善。因此不仅需要保证ERP系统运行的正常和稳定,还需要对部分应用管理做功能提升,这时工作重点则转到了系统运维和应用管理阶段。

建立好稳定高效合理的运维支持体系,对解决系统数据错误和处理用户操作出现的问题,提高应用效率,满足业务需求,显得非常重要,不同的实施方式也影响到运维体系结构功能的组成。所以健全的运维管理体系将为运维管理打好坚实的基础。

围绕强化各模块ERP经营业务工作,研究推出具有全面性、规范性、综合性、科学性、持续性的ERP 运维精细管理体系,具有制度流程化、考核自动化、检查系统化、培训多样化的“四化”管理特点。以夯实油田ERP经营业务为核心的精细管理,制度流程化、考核自动化管理提升,最大限度地支持经营业务跨部门协同工作管理,使ERP 运维管理成为利用信息化实现企业规范化、精细化管理的典型。

3 ERP运维精细管理在油田企业经营中的做法

油田企业ERP 运维采用科学、合理、高效、创新的精细管理体系,开创了厂ERP 运维管理工作新局面。具体做法如图1所示。

3.1 ERP 运维精细管理方案

夯实ERP系统运维工作为核心的精细管理活动运作,需要构建相应标准化管理体系。根据公司油田下属企业的实际情况,在ERP运维管理模式上有所创新,通过构建ERP 运维组织机构、构建ERP 运维管理人员编制、构建ERP运维管理制度、构建ERP运维管理网站“四个构建”,在企业范围内全面开展了ERP 运维标准化精细管理活动。

3.2 明确ERP 运维管理检查内容

为了将ERP运维管理工作各项指标落实到实处,采油厂ERP运维管理小组准确划分ERP工作检查项数与内容,明确系统化精细检查方式与方法,找准ERP 运维管理的着眼点和落脚点,为ERP系统运维管理工作的全面展开,定准位、找准点、圈准面。

3.3 制定ERP运维管理运作方法

目前公司下属企业ERP系统业务有财务、物资、设备、项目、人事5个模块,共有4百多用户在使用ERP系统,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建立良好的沟通机制、提高运维知识管理、加强各层人员培训管理、建立用户权限管理,科学、合理、有效的运维管理,在ERP运维管理模式上有所创新。

3.4 利用信息化自动提取数据,实现企业规范化、精细化管理

ERP工作是需要跨部门协作完成的,具体的业务指标都体现在业务流程中,各部门的用户必须相互配合、相互沟通才能顺利地、圆满地完成一个项目。各部门业务相互衔接,为了工作中不出纰漏,避免各部门相互推卸责任,采用了制度流程化的管理方法。这样的工作方式必须依托各部门主动换位思考、团结协作,流程管理是将所有的业务、管理活动都视为一个流程,注重他的连续性,以全流程的观点来取代个别部门的观点,强调全流程的绩效表现取代个别部门的绩效,要求各职能部门的成员互相合作,共同追求流程的绩效。

4 结 语

ERP系统是建立在信息技术基础上,以系统化的管理思想,為企业决策层及员工提供决策运行手段的管理平台, ERP运维组根据下属企业实际情况,对各项业务实现了管理制度流程化、考核自动化、检查系统化、培训多样化进行科学、合理、有效的运维精细管理,提升了全员工作效率,成为企业经营管理发展的推动,有效促进全厂经营各项任务的完成,极大提升了企业管理水平。

油田企业因其规模庞大,管理层级深,用户数据多,建立符合企业自身需求的运维管理体系至关重要。运维工作的质量将直接影响ERP系统的运行效果。建立科学合理的运维管理体系,是ERP系统应用的重要保障。能够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使企业在未来的发展中取得更大的优势。

主要参考文献

[1]夏家莉.ERP理论与实践[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2.

erp系统财务管理范文第6篇

1 ERP精益管理的内涵

销售企业ERP管理系统, 是依托ERP系统, 对管理的战略、 制度、流程、劳动组织方式、成本控制手段进行全方位优化调整, 最大限度地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整合企业资源, 实现管理精细化、过程实时控制化、经营决策透明化, 提高管理的科学含量和运行效率, 增强综合竞争力。在开发ERP系统过程中, 不是盲目照抄照搬其它企业的常规做法, 而是遵循“利用信息技术、 合理调配资源、做到快速反应、实现科学决策”的指导原则, 以促进管理流程与信息技术有机结合为着眼, 注重信息技术为管理服务, 成为管理的工具, 而不是替代管理, 从而使创建的ERP系统本身就具有较丰富的管理内涵, 为提升精细化管理程度提供了有效支撑。

1.1办公子系统

主要是公司计划会、生产会、技术分析会等指令系统的运行平台。通过办公子系统来建立、维护、管理系统基础信息, 实现办公自动化功能。

1.2信息公告子系统

融合了计算机网络技术、视频技术、Web技术、数模转换技术, 实现多路多媒体网络化信息输出的发布。实现了机构扁平化, 信息直通化, 让更多的信息与员工共享, 提高其主人翁责任感。

1.3产品管理子系统

实现公司产品的订单管理、计划管理、生产管理、质检管理、存货管理、发货控制管理、退货管理、财务结算管理等功能。管理过程各个环节均在受控状态, 既规范了管理, 堵塞了漏洞, 又降低了企业运营成本, 提高了工作效率。

1.4成本控制子系统

生产经营数据的采集, 把企业的所有成本形成数字信息, 作为成本分析的基础数据。通过成本控制子系统的运算, 为公司决策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持。

1.5技术管理子系统

该子系统是通过对生产运行数据, 形成的一套具有生产管理、工艺管理、质量管理、维修管理、保养管理功能的系统, 有力的保障了生产长期稳定运行。

1.6流程管理子系统

该子系统主要应用思想是将管理流程进行梳理、优化、持续改进, 达到用流程整合、提高管理的目的。主要包括主流程、 子流程、作业流程等不同层级的流程, 并把规章制度、作业指导书、记录、表单等与流程相关联, 员工可在任意终端调阅、查看、 学习, 用流程指导工作, 使企业协调高效运营。

2基于ERP系统的精益管理

ERP系统管理模式, 对提升公司的成本控制能力、精益管理能力和市场赢利能力起到治本的作用, 展现了良好的发展前景。

2.1实现了综合信息集成化

依托ERP信息管理系统, 将企业全部活动, 有机集成起来, 把描述企业的各项信息及时、完整、一致、全面地展示在同一管理平台上, 让企业每个部门和每名员工都可以实现信息共享。 在此基础上, 理顺了业务流程, 打破了部门间条块分割, 增强了员工全局意识, 使企业部门间协调及整体运营更加顺畅。根据各种管理需要进行运算处理, 发挥强大的统计分析功能, 使企业高层的决策更加快捷、科学, 增强了市场应变能力和竞争力。

2.2实现了经营运作透明化

该模式的实施, 使全员具备了一个统一的经营、管理、操作的平台, 信息共享、管理透明。可以保证企业的每一个经营活动都按照规范的业务流程运作, 并在系统内留下清晰的痕迹。

将原来单一环节的关键流程解构为一个由多个环节衔接而成的流程, 避免了暗箱操作。钱和物分两个系统流动, 职能部门做事, 财务部门运转资金, 事和钱对应。

确保实现资金流与业务流统一管理, 每一个环节的资金状态都在信息管理系统的控制之下。

2.3实现了生产管理精细化

实现企业资源可视。把每日投入和消耗等全部进行计量并数字化。实现成本电算化, 有利于企业进一步分解成本指标、制定成本控制的应对措施。

2.4实现了运营效率最大化

使业务流程变得优化、固化和标准化。使无序变有序、随意变规范、个体差异变标准, 提高了业务处理效率。系统强大的数据库, 记录保存生产经营中的各类信息, 这些信息可以及时、准确调阅、查询、运算, 为管理提供快速高效的服务。物资流和资金流数字化并统一集成在系统内, 不同管理层级、管理节点按照管理规则共享资源, 减少了人工管理及人为因素的影响, 提高信息传递速度, 信息管理的信息共享及管理功能, 提高了管理效率。

2.5实现了过程控制规范化

把业务流程及内控体系变为流程化、规范化和标准化, 就象一张网覆盖整个企业并渗透到管理的方方面面。在企业运行中, 使员工和管理者按规则运行, 无法逾越系统流程及内控要求。

2.6实现了企业管理科学化

该管理模式打破了传统管理的局限, 由单一的对人财物的管理, 转变为通过信息管理系统自动对企业的信息流、物资流、 资金流进行整合管理, 从而实现对人财物、产供销的有效综合管理。

3结语

ERP系统为实现各专业信息共享的协同工作方式, 在信息应用系统中搭建了协同作业平台, 提供了信息实时交互功能, 变人工流转为系统自动流转, 节约了大量审批等待时间, 而且易于管理、查看和保存, 提高了日常办公效率。

摘要:石油销售企业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和日益严峻的发展能力、赢利能力的考验, 必须积极探索实施“基于ERP系统的销售企业精益化管理”, 提高管理的科学含量和运行效率, 增强综合竞争力。

关键词:管理,销售,ERP,精细管理,流程

参考文献

上一篇:单音节字词100个范文下一篇:洗衣工岗位职责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