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米科技范文

2023-09-20

纳米科技范文第1篇

摘 要:十八大以来,以习总書记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工作,围绕科技成果同产业对接,创新项目同现实生产力对接,研发人员创新劳动同其利益收入对接,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扫除影响科技创新能力提高的体制障碍,打通科技向经济转移转化的通道,优化科技政策供给,完善科技评价体系,重点突破制约县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瓶颈问题。本文主要总结了县域贯彻执行“一法一条例”的具体情况,从而从科技体制改革的角度为政府实施创新服务职能,加速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加强科技与经济的结合起到了一定借鉴作用。

关键词:科技成果转化;一法一条例;设想

作者简介:夏其中(1986-),男,汉族,江苏盐城人,本科,学士学位,建湖县科技成果转化服务中心,副主任,主要从事机械工程领域研究和知识产权管理工作。

推动科技成果轉化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科技创新思想、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一个重大举措,近年来,建湖县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深入贯彻“一法一条例”,努力营造有利于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良好社会氛围,充分调动全社会的积极性,深入推进科技体制改革,建立市场化机制,促进企业创新主体作用充分发挥,取得良好成效。

一、全县科技成果转化基本情况

“十二五”以来,我县把科技成果转化作为科技创新中重要环节来抓,进一步破除影响科技成果转化的体制机制障碍,加快科技成果在本县企业转移转化,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转型升级,努力实现经济发展从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取得了很好效果。

建湖县成为全国知识产权强县工程试点县、全省创新型城市建设试点县,全社会研发投入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2.0%,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2.42件,科技进步贡献率达61%。县高新技术产业区升级为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区;拥有国家火炬计划特色产业基地1个、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1家,建湖县石油装备产业被认定为国家火炬计划特色产业基地,建湖民营科技创业园被认定为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县高新区未来科技城被认定为省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县开发区创建省级节能电光源科技产业园,近湖、建阳、上冈等3个镇被认定为省创新型试点镇。全县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达36.5%以上,高新技术企业总数190家(其中国家高新技术企业59家),省级以上研发机构达45家。全县承担国家“863”计划项目2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1项,科技部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项目15项、省级科技计划项目45项。

二、贯彻实施“一法一条例”的主要做法和取得的成效及存在问题

(一)主要做法和取得的成效

1.强化科技成果转化政策导向,着力提高成果转化效率

(1)制定科技成果转化扶持政策。一是资金支持引导科技成果转化。先后出台《关于产业升级科技支持政策的意见》、《建湖县科技创新券管理办法》、《关于“聚力创新”促进科技体制改革的激励意见》等文件,设立产业发展、科技成果转化风险补偿等专项资金,给予科技成果转化工作全方位支持,对企业购买科技成果、技术咨询服务等,给予专项支持,累计为100多家企业提供4250万元的专项资金支持;二是风险共担推进科技成果转化。通过政府与银行合作的模式,设立风险补偿专项资金,明确风险承担比例,鼓励企业实施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共计为45家企业提供2.5亿元的科技贷款支持;三是知识产权保护科技成果转化。广泛宣传知识产权保护法,开展知识产权保护资助,面向全县对发明、实用新型、外观设计专利的申请费、授权费用给予资助,为参加知识产权国际诉讼案件提供专项资金,累计发放知识产权补助资金800多万元。

(2)加强政产学研合作。先后成功举办了三届“科技与人才节”,吸引清华大学、浙江大学、中科院、南京大学、东南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吉林大学等100多家高校院所带着最新科研成果受邀来湖,发布科研成果1560多项,达成科技成果合作意向近100项,吸纳40多人来湖创新创业。全县通过政府搭建平台,初步形成“百家高校院所支撑百亿产业、百名专家教授支持百家企业”的产学研合作模式。“十二五”期间全县成功转化科技成果165项,实施产学研合作项目155项,承担国家“863”计划2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1项,科技部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项目15项、省级重大科技成果转化项目2项。

(3)搭建产业技术创新载体。政府层面:分别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共建建湖航空装备产业研究院、与中国石油大学共建建湖石油装备研发中心、与复旦大学共建建湖节能电光源研发中心、与东南大学共建建湖节能电光源研究所、与西安石油大学共建建湖石油机械研究所、与中国科学院微生物所共建建湖生物技术联合实验室、与中国科学院林业研究所共建建湖现代园艺研发中心、与上海交通大学共建建湖现代农业研究中心、种苗繁育中心和博士后工作站。园区层面:县经济开发区与南京工业大学及盐城师范学院,县高新产业区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上冈产业园与上海交通大学,建湖石油装备产业园与常州大学、建湖民营创业园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分别建立了公共研发平台。企业层面:通过积极引导,企业与高校院所紧密合作,共建成国家级研发中心2家、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46家、省级企业院士工作站7家、省级企业研究生工作站11家,市级以上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00多家,实现了大中型企业及高新技术企业研发机构全覆盖、规上企业研发机构建有率达90%以上。

2.以实施知识产权战略核心,全力完善科技成果产业化机制

(1)引导企业引进科技成果。通过政府补贴、科技计划资助引导各镇区(街道)根据主导产业发展需求,以骨干企业为龙头,有针对性对接高校院所,引进以自主知识产权为核心的产业关键技术和应用技术,已形成高校院所专家教授来湖参与企业研发、科技成果优先来湖转化的良好局面。“十二五”以来,通过实施科技成果转化项目,企业研发人员在专家教授的培训和指导下,共计培养本土在职硕士研究生20多名,企业研发能力显著增强。

(2)完善技术转让商业化机制。逐步建立健全技術成果价值评估、许可、交易的商业化机制,强化科技成果作为生产要素参与收益分配,推动科技创新资源向企业转移集聚。探索建立科技成果转让竞争和后续监督机制,力争实现科技成果的商业效益和社会效益最大化。

3.加大组织保障力度,全力推动科技成果转化

(1)县、镇(区)协同推进。加大对产业研发、技术转移、平台建设的投入和扶持力度,重点推动开发区、高新区、孵化器、众创空间等科技创新创业载体的科技成果转化,建立科技成果转移转化考核机制。县委、县政府牵头制定政策,县、镇(区)按比例共同扶持技术成果应用和产业化。

(2)科技金融服务体系建设。完善科技支持政策,促进科技与金融深度融合,以金融方式支持科技成果转化,完善科技金融担保体系,积极开展科技银行、科技保险、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等科技金融新产品,提升科技金融服务水平,引导各类金融机构支持技术转移转化活动。

(3)积极培育发展科技中介服务机构。充分发挥科技中介在企业技术需求与科技成果转化之间纽带作用,建立健全科技中介服务组织体系。重点发展提供知识产权、科技成果转化及产业化的科技中介服务机构。鼓励个人、企业及其他社会组织开办专业性、行业性的技术转让服务机构。

(二)主要存在问题

一是科技成果转化的渠道还不通畅。高校院所的科技成果与企业实际需求对接的效率较低,企业购买科技成果的成本高、转化风险高、形成产品周期长,精准支持力度还不够。二是企业对引进科技成果的主动性还不高,政府对科技成果转化、人才培养引进等支持力度还需加强。三是专利结构需要调整,全县发明专利申请、授权量占专利总量的比重过低,发明专利作为科技成果转化权益保护的重要保障,需要进一步优化。

三、深入推进“一法一条例”贯彻实施的措施和建议

(一)鼓励重大科技成果产业化

1.加大对技术成果产业化的支持

我县逐步建立了以政府投入为先导、企业投入为主体、金融信贷为支撑、民间资本为依托的多元化、多渠道的科技投入体系。继续执行科技“一法一条例”对科技创新成果奖励政策,进一步明确科研成果完成单位必须按照市场经济条件下“约定优先”的原则,规定与科技人员约定奖励的方式。没有规定或者约定的,按照法定标准不低于净收入50%的比例给予奖励。

2.加大科技创新成果奖励力度

针对科技成果转化的应用转化研究和技术转让两个重要阶段,分别制定具体扶持政策,加快形成完整的政策链,有效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率。应用转化研究阶段,围绕新特产业需求,通过机构和平台建设、共性技术研发等,扶持应用型科研机构把基础研究向应用研发转化。技术转让阶段,以企业为主体,扶持将商业化潜力大的技术在企业进行产业化应用,将创新成果推向市场。

(二)鼓励知识产权创造

1.提高知识产权奖励补助额度

2017年县委、县政府出台《关于“聚力创新”促进科技体制改革的激励意见》,进一步支持企业知识产权创造力度,优化全县知识产权结构,对新获得国家授权的发明专利每项奖励2万元,获得国际发明专利每项奖励20万元。

2.落实推进标准化、品牌战略的有关政策

落实省市县科技创新券政策,重点支持企业推进品牌化和标准化战略,全面提升企业品牌化、标准化水平。

(三)鼓励发展高新技术企业

1.落实高新技术企业优惠政策

始终将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作为科技成果转化的主体,严格执行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税收扶持政策,深入落实科技型企业研发经费税前加计扣除税收减免政策。

2.支持企业研发机构建设

认真落实研发机构建设奖励政策,支持企业通过产学研合作建设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企业院士工作站、企业研究生工作站等研发机构,增强自主创新能力。

(四)鼓励科技创新人才引进培养

1.落实高端人才引进政策

县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在整合现有人才政策的基础上,出台《“515”建湖人才引进三年行动计划》,围绕全县新特产业需求、不同层次人才的特点,精准定位,引进高端人才来湖创新创业。

2.加大对高层次人才的培养奖励

出台相应的人才培养政策,发挥县委党校、建湖县石油机械研究所作用,拓展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的专业范围,鼓励企业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对企业将研发骨干人员送到高校院所深造锻炼给予相应补贴。

(五)鼓励科技服务业发展

1.搭建科技成果转化服务平台

加快建设一批熟悉科技政策和行业发展的社会化、市场化、专业化的科技服务平台,充分发挥其在技术转移和成果转化中的重要作用。通过外引内培的方式,进一步完善涵盖研发设计、技术交易与科技咨询、科技查新、知識产权、检验检测技术、农村科技超市、科技金融等七大领域的科技服务体系。

2.大力发展科技服务业

科技服务业是面向社会开展技术引进、成果转化、科技评估、创新资源配置、创新决策和管理咨询等专业化服务行业,对科技成果在各类创新主体与市场之间的流动和转移发挥重要促进作用,能够有效降低转化成本、缓解转化风险、提高转化效率。面向高校、科研机构、企业培养一大批复合型技术转移服务人才,建设一支懂专业、懂管理、懂市场的专业科技服务队伍。

[ 参 考 文 献 ]

[1]杨东占.重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 破解科技成果转化难题——从新修改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谈起[J].中国高校科技,2015(11):7-11.

[2]牛芳,李苏华.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实施情况的报告[J].科技成果管理与研究,2006(6):5-8.

[3]孙洁.细化政策成果转化更给力——解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若干规定>[J].中国农村科技,2016(5):22-25.

纳米科技范文第2篇

摘 要:农业科技是突破资源约束的必然选择,是加快现代农业建设的决定力量。在回顾浙江省宁波市近十五年来创新农业科技体制机制,推进现代农业发展具体举措的基础上,总结其成效和制约因素,结合区域资源现状,从“人、财、环境”三个角度提出政策建议,以期为进一步提交宁波现代农业发展水平提供参考,同时也为沿海地区推进现代农业可持续较快稳定增长提供指导。

关键词:农业科技;体制创新;机制创新;现代农业

农业的根本出路在科技。2012年中央一号文件突出强调农业科技创新,把推进农业科技创新作为三农工作的重点,作为农产品生产保供和现代农业发展的支撑。2014年中央一号文件再次强调:“深化农业科技体制改革,推进农业科技创新。”众所周知,农业科技创新是典型的公共产品,市场机制无法保证农业科技的持续创新。因此,如何在遵循社会经济发展规律和农业科技发展规律(生物规律)基础上,创新农业科技体制机制,充分发挥政府的推动力、科研机构的技术驱动力和市场(农户、企业)引力,成为农业科技创新成败的关键。宁波是沿海经济发达城市,工业化和城镇化一直走在全国前列,但受“七山二水一分田”的资源约束,现代农业发展明显滞后,成为经济发展短板。如何借助科技的力量缩短差距、提高农业生产率成为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难题。为此,宁波市委市政府从战略上高度重视农业科技创新,不断深化农业科技体制改革,优化农业科技创新的环境,联合宁波市农办、科技局、农业局、林业局、海洋与渔业局等部门,整合长三角地区涉农科研院校中坚力量,组织实施重大(重点)农业科技专项,协同攻关,取得了显著成效,也积累了一些经验。基于此,本文通过梳理近十五年宁波市在农业科技体制机制方面的创新举措和做法,总结其成效,剖析制约因素,结合区域资源现状,从科技创新的“人、财、环境”三个角度提出政策建议,以期为进一步推进宁波现代农业发展水平提供参考,同时也为沿海地区推进现代农业可持续较快稳定增长提供指导。

一、具体举措与做法

自2001年以来,根据农业技术创新战略目标,宁波市委市政府出台了系列扶持政策,为构建“三位一体”(科研、教育、推广)的农业科技创新体系提供保障。

(一)協同创新,加快农业科技发展方式转变

首先,针对现阶段宁波农业科技现状,依托“两院三校十中心”( “两院”指宁波市农科院、宁波市海洋与渔业研究院;“三校”指宁波大学、浙江万里学院、浙大宁波理工学院;“十中心”指宁波市稻麦育种中心、航天育种试验研究中心、宁波市水产苗种繁育中心、国家海洋技术转移宁波中心、宁波市畜牧工程技术服务中心、禽病诊疗研究中心、宁波市创汇蔬菜工程技术中心、林特良种技术开发服务中心、林特良种繁育工程技术中心、生态农业工程技术中心等),协同攻关,促进传统优势农业产业实现技术升级,在良种培育、农业生物技术、信息技术等领域重点突破。其次,支持科研院所组建科技创新团队,给予五年500~1 000万元经费支持;引导农业企业建立研发机构,给予20万元科技经费补助。再者,建设农业科技创新平台,对列入省、市重点实验室的由财政一次性补足100万元和40万元,逐步形成支撑现代农业发展的科技开发体系。

(二)创新产、学、研模式,促进农业技术成果转化

为加快推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切实提高农民收入,探索适合本区域的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与推广服务模式。一是“院地合作”模式,即依托科技特派员,以项目合作、人才培训等方式,把技术、人才等生产要素植根农村,形成“专家(及团队)+公司+农户”的试验、示范、推广相结合的新型科技成果转化模式,为先进科技服务于区域农业主导产业“导航”;二是科技园区带动模式,按照“核心区—专业园”的“一区多园”建设模式,促进农业创新资源集聚和有效配置,充分发挥园区的科技示范带动作用;三是星火示范基地转化推广模式,按照“企业主导、政府引导”的原则,以培育和壮大地方特色产业为目标,以83家星火示范基地的技术核心区为载体,辐射带动周边产业,推动整个产业基地生产技术水平的提升,2014年转化推广应用技术305项。

(三)科技特派,解决农技推广“最后一公里”问题

科技特派,为广大农民提供农村政策、农业生产动态、农产品供求和市场价格、农业科技、灾情、疫情等农业信息服务,解决农技推广“最后一公里”问题。目前,宁波已选派自然人科技特派员1 102人、法人和科技特派员团队133个深入农村一线,覆盖全市11个县(市)区每一个村镇,实施各类科技开发项目348项,引进、推广农业农村适用新技术812项,农业新品种767个,7 236户农民实现增收,解决了20 603人就业,有力推动了农村经济发展。

(四)培育和扶持发展社会化农技服务组织

实施基层农技推广机构改革,全面落实农技推广制度,逐步构建基层农技推广、动植物疫病防控和农产品质量监管“三位一体”的农业公共服务体系,建成农业综合服务中心131个,跨乡镇专业性区域站4个,引导和鼓励农业龙头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构建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建设多元化的科技研发推广机构。

(五)搭建平台,为农业技术有效传播提供便捷途径

一是搭建现代农业技术培训平台。组织专家、技术人员成立科技培训团,以及选送优秀农民赴高校和科研机构进修培养等方式,培训农业科技人员和农村科技干部,培养专业户和农村致富的带头人。二是建立农业科技信息平台。以“便民、高效、优质”为服务宗旨,通过农技110、星火12396科技服务热线,与农业专家就农事、病害等进行交流沟通。三是搭建现代农业综合服务平台。整合农业公共服务资源,搭建以现代农业展示区、农产品检测区、数字化信息区、科技培训服务区等为主要内容的现代农业综合服务中心131个,跨乡镇专业性区域站4个,引导和鼓励农业龙头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构建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形成合力推广现代农业科技,服务新农村建设。

二、主要成效

(一)农业科技创新服务体系逐步完善

初步建成了以“两院三校十中心”为依托,以农业科技型企业和现代农民为主体、产学研结合的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国家级农业科技园区——慈溪、象山农业科技园区的科技示范带动作用日益显现,促进了农业创新资源的集聚和有效配置,促成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并推动“园区—企业—农户”的协同发展,提高了区农业技术创新和示范推广能力,促进区域现代农业发展。作为农业技术与农户需求对接的桥梁——农村科技中介服务机构和民营农技机构的功能进一步得到发挥,基本满足了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对科技的需求。“宁波特色瓜菜产业科技特派员创业链”“宁波慈溪科技特派员创业基地”“宁波鄞州科技特派员创业培训基地”先后获批国家级创业链、创业基地和创业培训基地,为宁波农业科技创新提供动力支持。

(二)农业技术储备能力明显提高

关键技术获得突破性进展,其中“甬优系列”水稻、“慈抗3号”棉花等6个品种通过了国家级品种审定;宁海土鸡1号、“慈蚕1号”蚕豆等21个品种通过了省级品种审定(认定)。区域水产养殖种质资源库(包括种子基因库、微藻种质库、微生物菌株库、鱼贝类精子库)技术水准领先于国内同行水平。农业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达到新高,其中授权发明专利达94项。农业科技成果突出,累计39项处于全国领先水平,种养业良种覆盖率达到94.67%。

(三)农业优势产业技术体系逐步形成

重大科技项目的实施和推广,使得全市农村经济基本形成了以创汇蔬菜、榨菜、蔺草、水果、竹笋、茶叶、花卉、水产品、生猪、畜禽等十大农产品为主导产业;以杂交稻制种、瓜菜工厂化育苗、水产全人工繁育为主要特色的生物苗种繁育技术体系;以水产品、果蔬、竹材为主要特产资源的加工技术体系,农产品加工率达60%以上;以海水饲料加工、生物活性物质利用、生物农药、生物有机肥开发为主要特色的农业生物技术体系,农业生物技术产业得到了快速发展,并有22家农业龙头企业建立了企业工程技术中心,其中余姚天邦、慈溪海通2家公司的企业工程技术中心被列为国家认定的企业工程技术中心,鄞州开诚等5家农业企业被认定为省级高新技术企业。

(四)农业质量安全水平有提升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农业规模化、企业化和产业化的发展,为实施农产品生产标准化和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创造了十分有利的条件,促进了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的迅速提升。农业标准化生产促进了“三品一标”农业发展(“三品一標”包括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和农产品地理标志,是衡量现代农业发展水平的标志性指标。在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创建考核指标中,“三品”认证农产品产量比重达到40%以上为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50%以上为全面实现现代化),“主要食用农产品中有机、绿色及无公害产品比率”达到60.37%,排名全省第一。据宁波市绿色食品办公室《宁波市“三品一标”农产品发展专题报告》数据显示,慈溪市“三品一标”在宁波各县市区处于领先水平,其中无公害农产品数量、绿色食品认证数量以及农产品地理标志数量分别为273个、65个、2个,占宁波的30.7%、32.7%、33.3%,居宁波首位。

(五)新型的农技推广体系初步建成

以满足广大农民群众的农技需求为目标,以整合资源、提高效能,强化公益性职能、发展社会化农技推广队伍为原则,以优势主导产业、特色产业和农机水利事业为依据,全市建立起以首席农技推广专家为龙头,农技指导员为骨干,责任农技员为基础,社会化农技推广人员为补充的服务直接、联系紧密的新型农技推广体系。目前,全市基本完成了农技推广责任制度建设,各级农业部门聘用首席专家92名,农技指导员556名,责任农技员927名。876名农技人员参与各类科技服务活动,举办农业实用技术培训班517期,培训农民3.13万人次,培育新型农民1 820人,培育科技示范户3 700余户。有371名大学生享受农业领域创业就业补助,118个乡镇(街道)建成基层农业公共服务中心。

(六)要素产出水平明显提高,农业生产增效显著

在2002—2014年期间,劳均农业增加值(即劳动生产率)以年均14%幅度快速增长,从2002年11 225元/人提高至2014年达53 830元/人;每公顷粮食产量稳定在5 500公斤/公顷(2013年为5 469公斤/公顷,2014年为5 800公斤/公顷)。同期,每公顷种养面积产值(即土地产出率)则从29 540元/公顷提高至125 465元/公顷,年均增幅为10.28%;资本产出率(农业增加值与农业生产资本投入的比例)保持在180%左右,达到并超出农业基本实现现代化150%的水平(2014年为180%,其中农业为290%、林业为191%、牧业为80%、渔业为142%、服务业为159%)。农民人均纯收入继续保持稳定增长的态势,从2000年5 069元/人增长到2014年24 283元/人,年均增长11.84%,已连续十余年实现两位数增长。

三、制约因素

虽然宁波在农业科技创新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但与发展现代农业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对科技需求相比,仍存在一些有待完善的突出问题,具体表现为:

(一)农业科技投入水平偏低、投入结构不合理

一是虽然宁波农业科技经费投入能基本满足省委明确规定“各地科技三项经费中用于农业科技研究与推广工作的比例必须达到1/3”的要求,但科技三项经费基数低,从而导致农业科研和推广经费相对不足。二是因为计划单列市得不到省政府相关经费支持,从而农业科技投入总量长期偏低。三是由于部门条块分割的问题加上财政预算科目设置不尽合理,导致农业科技投入十分分散,造成了重复浪费和效率低下等问题。

(二)农业科技发挥效用所需的高素质人才队伍与现有人力资源冲突

一是农技推广队伍不能满足当前产业发展需求,突出表现:(1)年龄老化现象普遍,这些农技专员虽拥有丰富的实践经验,但知识结构不能适应现代农业发展要求;(2)专业结构失衡,79.3%的专技人才集中在种植业,养殖业、畜牧业等人才严重短缺。二是农业从业者素质偏低,影响农业技术需求与应用效果。目前,在宁波市市区及各县市务农的农业劳动力大都为小学以下文化程度,初中文化程度占26%,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的仅占2.8%。农业劳动力素质低下,不仅影响其对农业新品种(新技术)的认知与了解,而且影响采用与效果,进而影响购买需求,最终导致认知少→了解少→采用少→采用效果差→购买少或不认知→不了解→不采用→不购买的恶性循环。

(三)农业产业链的各个环节科技配置不平衡

目前,宁波种植业和畜牧业中产值亿元以上的产业链有15条,其中,慈溪蔬菜、鄞州蔺草、余姚榨菜等产业年产值均在10亿元以上。然而受限于昂贵的资金投入,企业在自主创新能力和技术水平无法实现新的突破,从而使得很多农业龙头企业只能止步于传统的产品市场,在产业链的中低端徘徊。与此同时,产业行业协会发展缓慢,科技研发创新能力仍较弱。

(四)农业信息化建设缺乏系统间集成与融通

宁波农业信息化平台建设成效显著,基本覆盖农业全产业链。但由于各系统间缺乏协同与集成,信息化应用“碎片化”现象严重,如生产领域中的信息化,缺乏与农业基础设施、农机装备技术和农艺的深度融合。同时,各部门按自身需求仅对生产中的某一阶段或过程进行“监管”,农业生产经营主体、消费者、监管部门之间的信息流通与反馈不畅,仍存在“信息孤岛”现象。

(五)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低,造成农业科技源头创新与实际应用的脱节

农业科技中的有效科技成果和综合性成果推广不足,科技成果转化效率低,成果浪费现象严重,对农业的贡献率不高。據统计,发达国家农业科技进步对农业增长的贡献份额为70%~80%,而宁波仅为65%左右;发达国家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率一般为60%~80%,宁波市平均转化率只有40%,与世界农业先进国家相比差距很大。相反,熟悉市场环境和需求情况的农业科技型企业实力薄弱,主体地位尚未确立。

四、政策建议

(一)加大农业科技投入力度,激发创新动力

农业科技创新离不开资金投入,拓展资金来源渠道,提高资金供给水平是促进农业科技创新的重要保证。第一,要强化政府投入的主体作用。各级政府首先要严格执行《农业法》《农业技术推广法》,保证支农资金增长速度高于经常性财政收入增长速度,把农业技术推广作为支持的重点,大幅度地增加农业科技推广预算支出,两项经费投入额度务必达到科技三项经费1/3的要求。第二,在原有经费落实的同时,根据农业科技创新现时发展需要,适当增加农业科技三项经费基数,达到并逐步超过国家平均水平。第三,积极吸纳民营资本,建立多元化科技投入体系,不断完善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开发信贷担保机制,建立和完善农业技术创新和产业化风险补偿机制,引导工商资本、民间资本和外资流向农业高新技术产业,以协作、参股、合作、独资等多种形式参与投资发展农业科技事业。逐步形成全社会共同关注农业的发展,推动农业科技不断进步。

(二)整合社会资源,开创产学研合作新局面

实践证明,产学研是促进自主创新、提高技术创新能力有效途径。因此,充分利用已经搭建的“两院四校十中心”科研平台,由市科技局牵头,联合农业局、质量监督局等相关农口部门,继续实施重大科技专项工程,瞄准产业发展中关键技术难题,以及行业可持续发展的共性问题实施重点攻关依然至关重要,但在此过程中,要充分考虑技术的市场需求以及项目实施的可行性和产生的效益,选择和激励农业科技园区或农业科技创新型企业参与研发和试验,试点成功后逐步推广,以点带面,并给予相应主体物质奖励和知识产权保护的待遇。

(三)搭建桥梁,不断充实农技推广人才队伍

人是第一生产力。在当前农民文化知识相对薄弱、对农业技术理解有限的情况下,农技推广队伍成为农业科技成果能否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关键。因此,针对当前农技推广员专业结构不合理、年龄偏大的弊端,突破原有框框,定期或不定期地选拔农业科技推广人员到农业类大学或相关专业进行在职培训,以更新知识,提高业务技能。同时队伍的力量,搭建沟通交流桥梁,为农业科技切实植入农村提供保障。同时,通过赋予行业协会必要的管理权限和职能,给予相应政策扶持,引导行业协会成为农业产业发展的领头羊。

(四)共建共享,助推互联网与农业深度融合

互联网改变了整个社会生产、消费和投资模式,也为农业产业的生产、加工、销售等环节的实时管控提供了条件,实现精准农业,降低产品成本,提高经营效率和效益。因此,搭建智慧农业大数据平台势在必行。同时,辅以农产品电子商务平台建设,以信息技术和全球化网络系统为支撑点,提供从网上交易、拍卖、电子支付、物流配送等功能,打开农资产品的销售空间。借助于自媒体应用大众普及特点,拓展农技110、农民信箱功能,开通微信公众号,以产业链各环节的技术供求为出发点,融合科研、推广、教育于一体,有步骤推进信息技术在农业生产、经营、管理和服务领域的应用。

参考文献:

[1] 解宗方,李海现,李锦辉.农业科技创新模型及分析[J].农业现代化研究,1999,(9):290-293.

[2] 叶班.深化农业科技体制改革推进农业科技创新[N].科技日报,2014-01-20.

[3] 科学技术部专题研究组.国外支持农业科技创新的典型做法与经验借鉴[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6.

[4] 贾敬敦.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体制机制与政策研究[M].北京: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2012.

[5] 杨艳红,王义辉,张咸益.浙江省新型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探讨[J].现代农业科技,2012,(11):295-297.

[责任编辑 吴高君]

纳米科技范文第3篇

摘  要:实施农业科技入户,围绕主导产业,构建科技人员直接到户、科技成果直接到田、技术要领直接到人,培育和造就观念新、生产技能好、辐射带动能力强的科技示范户,从而提高了广大农民科技应用能力,促进了科技成果转化。该文主要介绍了肥西县实施农业科技入户的一些经验和措施。

关键词:农业科技入户;科技创新;成效;肥西县

为推进新农村建设,推动农业科技进村入户,根据安徽省农委有关文件精神,肥西县种子农药管理站在肥西县上派镇三岗村、三河镇木兰村、官亭镇张祠村等3个村开展了农业科技入户服务,制定了《科技入户示范实施方案》,在县农委的精心组织领导下,于2014年3月初开始分别在上述3个村组织实施“包村科技入户专项服务”,根据示范村的主导产业,确定主导品种和主推技术,开展技术指导与服务,推进技术入户,实施物化技术补贴。笔者现将肥西县实施农业科技入户的有关情况和措施介绍如下。

1 领导重视,成立组织

肥西县委、县政府对科技入户工作十分重视,分管农业副县长非常重视农业科技入户工作,多次关心和支持科技入户工作,并成立科技入户工作领导组和专家组,领导组组长由县政府分管农业的副县长担任,县农委、县畜牧水产局、县林业局、县财政局等单位负责人为成员,下设办公室在县农委。组建成立科技入户专家组,专家组组长由具有高级职称的农业科技人员担任,专家组成员由技术指导单位选聘农业科技人员担任,并于县、乡镇、村三级分别确定了负责人、联络员。选定农业科技专家和技术指导员,合理选择农业科技示范户,每个技术指导员负责联系10个科技示范户。

2 制定方案,重在落实

科技入户组织技术指导单位,认真研究制定了《科技入户示范实施方案》,认真落实有关文件精神和工作部署,多次组织农业专家、技术指导员认真学习文件精神,研究实施方案,抓好组织落实,重点围绕主导产业,确定主导品种和主推技术。上派镇三岗村主导产业为苗木花卉,主推品种为桂花、香樟、广玉兰、腊梅、红叶石楠、紫薇、美人梅以及鲜花、盆景等,推广应用设施栽培、无土栽培等。三河镇木兰村主导产业为水产养殖,主推品种为优良草鱼、鲢鱼、鲂、鲤、鲫等一般性经济鱼类,推广鳜鱼、斑点叉尾鱼、大口鲶、黄颡鱼等名优鱼类,推广应用常规精养、名优鱼类养殖、稻田养蟹、稻田养虾和稻田养鱼等。官亭镇张祠村主导产业为果蔬菜,主推品种为优质甜油桃、优质蔬菜等。推广应用甜油桃高产栽培技术及病虫害防治,推广应用设施农业栽培技术、反季节无公害蔬菜栽培技术等。

3 推广技术,入户服务

组织农业技术指导员对科技示范户开展技术指导、咨询和服务,服务内容包括品种、技术、农资、信息和政策等。技术指导员经常进村入户指导,对技术服务和生产情况跟踪记录和指导服务,及时帮助示范户解决生产实际难题。在生产关键季节、关键技术环节,随时接受科技示范户的技术咨询,及时编印发放技术资料、科技明白纸等,进行技术指导到生产现场,做好对科技示范户的技术培训,同时填写好《技术指导员手册》、《科技示范户手册》,及时反映技术指导服务情况和科技示范户的意见及建议。

在上派镇三岗村苗木田间,受田地气候异常、旱涝不均的影响,苗木病害发生频繁,技术指导员走村串户现场指导农户进行田间管理、防涝和抗旱,指导病虫害防治。针对苗木重阳木斑蛾、国槐尺蛾、樟网蝽等害虫发生量大,石楠白粉病、桂花生理性病害而落叶的现象,及导编印了病虫情报,指导农户适时防治。桂花为三岗苗木的主要品种,春秋季节常出现叶片脱落现象,影响了销售,技术指导员通过细心调查研究,发现是因缺乏铁元素引起的叶枯病,并根据病因对症下药,指导苗农使用硫酸亚铁粉末兑水喷洒叶面,每7d喷施1次,连喷5~6次,有效地防止了桂花树大量落叶;并推广使用了新式低压电动喷雾器,提高了喷洒效率,受到了三岗群众的认可。官亭镇张祠村通过实施科技入户,指导10户思想观念新,生产技能好,辐射带动能力强的示范户,带动200户发展瓜果菜生产,确定了以油桃、大棚蔬菜为主导产业。建立并完善了油桃协会,新建了瓜菜协会。水果主推四月红、红太阳系列、黑珍珠等优质甜油桃品种及高产栽培技术;蔬菜主推设施农业栽培技术、蔬菜育苗及大田栽培技术,推广名特优品种、新型肥料、无公害生物农药及生产资料应用。官亭镇张祠村示范孙义银发展大棚蔬菜1 334m2,其中秋延黄瓜面积667m2,产量2 500kg,产值10 000多元;秋莴笋面积667m2,产量2 500kg,产值10 000多元,合计产值20 000多元。

4 宣传交流,规范实施

充分利用科技入户专项内容加强宣传,交流信息,编发农业科技入户技术资料,召开现场会,利用宣传栏、报刊、电视等多种渠道宣传农业科技入户。认真按照科技入户示范村实施方案规范运作,建立领导组、专家组责任制,建立科技入户工作定期报告制度,建立技术指导单位、技术指导员、科技示范户责任制,建立农业科技入户联系信息网,提高工作效率。每个技术指导员培育和指导10个科技示范户,每个科技示范户带动10个农户,辐射全村农户,发挥科技示范带动作用。建立技术指导员、科技示范户管理档案,实行科技入户工作政府给支持,部门给服务,专家开“处方”,财政给补贴,农民得收益,把一些先进的主推品种、主推技术等优先提供科技示范户和广大农民。例如,官亭镇张祠村农户孙道广发展大棚蔬菜1 334m2,其中秋延辣椒面积667m2,产量1 750kg,产值9 000多元;大棚秋延芹菜面积667m2,产量3 000kg,产值6 000多元,共计产值15 000多元。

5 加强扶持,合理投入

加强对农业科技入户专项计划的投入,合理安排农业科技入户专项经费,多渠道、多途径筹集项目经费,项目经费主要用于建设农民科技书屋、科技示范户补贴、技术服务补贴、项目培训、资料、宣传、车旅费等。在3个示范村建立农民科技书屋,配置彩电、VCD、光盘、录音带、科技书籍等。对每个科技示范户给予物化技术补贴,包括新品种、新技术、新农药、新肥料、新科技书籍和技术资料等。

通过实施科技进村入户,在3个村培育和选就30个科技示范户,并带动辐射600个农户,实现了“以户带户、以户带村”,提高了广大农民科技应用能力,为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发挥示范带动效果。同时,建议上级领导和有关部门继续给予重视和支持,继续深入组织实施农业科技入户工程,培养和造就有文化、懂技术、会管理、善经营的新型农民,服务新农村,推进新农村建设,发展现代农业。

6 存在问题及对策建议

当前在实施农业科技入户工作中还存在着农业科技入户工作领导监督体系不够健全,农业科技入户范围较小,经费投入不足,少数地区农业科技入户有名无实等问题。因此,要加强领导和管理,加大农业科技入户投入大度,加快农业技术直接到户,整合资源,提高工作效能,加强农业科技培训,提高农民科技文化水平,为农民送技术、送信息、送放心农资服务;同时,建议上级领导各有关部门继续给予重视和支持,继续深入组织实施农业科技入户工程,培养和造就有文化、懂技术、会管理、善经营的新型农民,服务新农村,推进新农村建设,发展现代农业。

(责编:张宏民)

纳米科技范文第4篇

查新报告编号由12位字符构成,1~3位为本查新站代号,统一为“Z08”;4~7位为该查新项目委托时的年代号,如“2007”;8~9位为东西校区区分代号,东区用“01”,西区用“02”;10~12位为委托顺序号,每年从“001”开始顺序编排。

2.查新报告存档

所有完成的查新报告保存打印版一份、电子版二份。

1) 打印版存档

打印版与查新合同一起装订后,按编号顺序装入档案盒保存。档案盒逐次编号,每个档案盒上标明本盒中所存查新报告起讫编号、年代、盒号。

2) 档案盒编号

档案盒由一位区分东西区的大写字母和若干位数字顺序号构成,东区用“D”表示,西区用“X”表示,如“D50”表示东区第50号档案盒。

3) 电子版的保存

电子版查新报告由档案管理员在本人电脑上保存一份,保存时先在本人电脑上开辟专门空间并建立若干子文件夹,子文件夹名称与打印版档案盒号对应,如“D52”等。查新报告电子版按打印版顺序存入对应的子文件夹中。最后以同样方式在图书馆ftp服务器上开辟的专门空间中建立子文件夹,再另外保存一份电子版查新报告。

3.查新档案目录建立及维护

1)东西区完成的查新报告分别逐年建立独立的Excel格式目录表,目录表中应依次著录如下项目:a编号、b课题名称、c委托人、d委托单位、e查新范围、f查新类型、g查新员、h审核员、i委托日期、j完成日期、k盒号。

2)查新范围为国内、国外、国内外、专利四种之一;

3)查新类型为科研立项、成果鉴定、申报奖励、申请专利、技术引进、文章投稿、药物不良反应、其他八种之一;

4)委托日期和完成日期格式统一为yyyy.mm.dd。

纳米科技范文第5篇

【内容摘要】本文在充分肯定我国科学传播所取得成就的基础上指出了我国科学传播现在还存在的“时间”“空间”“内容”“形式”“渠道”“业态”等六个方面的“不到位”问题,然后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化解科学传播六个“不到位”的六方面对策建议。

【关键词】科学传播;不到位;对策建议

一、引言

科学传播是传播学的重要分支,也是科学和科学普及的重要助力和抓手。所谓“科学传播”是指“使用恰当的方法、媒介、活动和对话来引发个人对科学的下述一种或多种反应:意识、愉悦、兴趣、观点和理解”①“没有传播,科学就不算是结束。”②在促进科学技术知识的普及,增加全体国民对党和国家宣布实施的重大科技战略的认同感,增强他们对于国家整体科技实力的自豪感,增强他们的幸福指数,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等方面,科学传播都具有不可或缺的地位和作用。

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党和国家的大力倡导下,在相关领域各个相关行为主体的一致努力下,在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我国的科学传播事业取得了不小的进步。但同时也还存在着一些问题,这些问题之一就是科学传播的“不到位”问题。

为了确保科学传播事业的可持续发展,有必要对科学传播“不到位”问题的诸种表现加以扫描,找出其原因,并寻找化解这些“不到位”的相关对策建议。

二、科学传播“不到位”的诸种表现整体扫描

科学传播“不到位”有很多种表现,总体来看,主要包括以下几种情况:一是时间上的不到位,二是空间上的不到位,三是内容上的不到位,四是形式上的不到位,五是渠道上的不到位,六是业态上的不到位。下面分别展开加以扫描并指出其原因。

(一)时间上的不到位

所谓“时间上的不到位”说得直白一点就是科学传播工作的时效性差、不及时。我们知道,科学传播是一种“一手托两家”式的传播活动,一方面它要服务于科学技术和科学技术工作者,一方面它要服务于社会各界。在开展传播的时候,科学传播一方面要从科学技术和科学技术工作者那里寻找可供自己传播的素材,另一方面要通过自己的努力把这些素材经过一定的加工之后以社会各界喜闻乐见的方式传播出去,形成传播的一个“闭环”。这是一种看似简单,实则复杂的活动,这中间如果哪一个环节出了问题,就有可能导致传播时间上的不到位。比如,当相关科技工作者经过艰苦的努力,在某个科技领域取得重大突破或重大进展的时候,如果科学传播的从业者没有敏锐地注意到这些重大突破或重大进展,就有可能出现科学传播在时间上不到位的情况;而社会各界也就是科学传播的受众对包括但不限于重大科技突破在内的科技信息的需求非常强烈,而且这种需求有越来越强烈的发展态势,尤其是事关他们的重大关切的时候。当科学传播的从业人员没有对这些需求及时予以满足的时候,也有可能会出现科学传播时间上的不到位情况。

(二)空间上的不到位

所谓“空间上的不到位”实质上是指科学传播应该覆盖的空间和其所实际覆盖的空间存在着不对称,实际覆盖的空间小于理论上应该覆盖的空间。任何媒体,在进行传播活动的时候都有其“覆盖范围”,这种“覆盖范围”有理论上的和实际上的之分。比如,纸质媒体,无论是报纸,还是杂志、图书,衡量其“覆盖范围”一般都有以下几个指标:一是印刷数,二是发行量,三是阅读量;而电波媒体,无论是广播,还是电视,衡量其“覆盖范围”一般也有几个指标,这几个指标分别是理论覆盖户数、实际入户户数、收听率、收视率、满意度等。由于包括但不限于传统文化“报喜不报忧”等方面的原因,很多大众传媒经常将理论上的覆盖范围当成实际上的覆盖范围——至少在向上级报告或向社会各界宣推自己的时候是如此!所以,经常出现把纸质媒体的印刷数当成实际发行量甚至读者的实际阅读数,把广播电视媒体理论上的覆盖率当成实际上的实际入户户数、收听率、收视率,甚至满意度的情况。这是从科学传播所依附或借助的大众传媒的角度所做的考量,属于某种意义上的“客观原因”。科学传播空间上的不到位还有科学传播工作者自身的原因。科学传播是需要“两头满意”的,这里所说的“两头”,一头是指科学传播所依附或借助的大众传媒平台,一头是指科学传播的受众。由于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科学传播所依附或所借助的大眾传媒平台对于在本平台上所传播的内容越来越挑剔,当科学传播工作者所提供的相关内容不能够满足相关媒体平台的相关要求的时候,许多媒体平台宁可将相关版面或频道、频率资源拿出来供其他内容(如娱乐内容)进行传播,而不一定非得给科学传播留下宝贵的空间,这就从平台保障方面对科学传播进行了制约;而科学传播的另外一头也就是受众也早已过了“瓜菜代”的阶段,对于优质科学传播内容的需求越来越强烈,当科学传播工作者不能够满足受众越来越“刁”的“胃口”时,科学传播实际覆盖的空间肯定会远远小于其理论上的覆盖空间。

(三)传播内容上的不到位

这里所说的“内容”一种是科学传播工作者所传播的内容,另外一种是社会各界需要的科学传播的内容,二者之间有相同之处,但也有比较大的不同之处。仅以社会各界需要的内容而论,站在社会各界也就是科学传播受众的角度我们发现可以对其所需要的内容做进一步的分类,从重大科技事件或重大突发性公共事件与受众之间的关系视角加以考量,我们不难发现,受众最需要的内容即是“后向”的又是“前向”的。所谓“后向”具体一点说就是受众最需要的科学传播内容是对已经发生的重大科技事件或重大突发性公共事件与社会各界之间的关系进行有针对性的总结并从中寻找到可以作为当下生活借鉴的内容,对于科学传播的受众来说,“回望历史”是为了更好地活在当下;所谓“前向”具体一点说就是受众除了需要对既往的相关事件做必要的总结之外,往往还需要科学传播工作者对有可能发生的重大科技事件或重大突发性公共事件进行必要的前瞻性预测,“展望未来”也是为了更好地活好当下。如果从每一个个体受众的角度加以考量,我们不难发现,这些受众虽然所从事的职业、受过的教育、各自的经历等等都并不完全相同甚至完全不同,但他们对于科学传播内容的某些需求却是有相同之处的,这些相同之处包括但不限于以下这些:首先是“功利性”,在信息丰富得近乎泛滥的时代,在同时存有无数种选择的情况下,最能够打动受众的内容往往都是与其自身的功利性需求有关的内容,其次是“易得性”内容,如果科学传播工作者所提供的内容不容易获得,在存有其他选择的情况下,受众会用手甚至脚去“投票”的!非常遗憾的是,现有的许多科学传播在内容方面“大量无用虚假的信息掺杂其中,干扰公众的判断,各种纷繁复杂,自相矛盾的信息,让人们难辨是非,阻碍了人们获得真正的科学知识”,③因而“无法向公众正确传达核心观念”④。因此,还不能满足广大受众的上述需求,造成了科学传播内容上的不到位。

(四)形式上的不到位

这里所说的“形式”指的是科学传播工作者在进行科学传播的时候各种作品所呈现出的风格。按照进行传播的时候所借助的介质的不同,我们可以把科学传播工作者所进行的科学传播分为“纸质传播”和“图像传播”两大类。在过去,新闻传播学界曾经有“新华体”与“中新体”的说法,意在区别纸质传播时的两种不同的传播风格。20世纪90年代,当时的中央电视台新闻中心先后开办了包括但不限于《东方时空》《焦点访谈》等在内的一系列新的电视栏目或节目,在当时的中国电视界掀起了一轮电视传播改革的高潮,造就了一大批“现象级”的电视作品,在中国本土电视传播历史上书写了浓重的一笔。当时的央视电视新闻改革的实际操作者,后来的中央电视台副台长孙玉胜后来在回忆这段历史的时候,专门撰写了一本书,书名就叫《十年——从改变电视的语态开始》。其实,岂止是电视新闻传播的改革需要从“语态”开始,科学传播的改革也离不开“语态”的改革以及“语体”的改革。在这些方面,无论是借助“纸质传播”的平面媒体开展的科学传播,还是借助“图像传播”的广播电视媒体开展的科学传播在“语态”“语体”方面都程度不同地存在着形式不到位的问题。“语言表达公式化,严肃有余、活泼不足”⑤“繁文冗杂、严肃正统的传播内容对公众的吸引力不高,如何让真相重现化解公众的负面情绪值得思考。”⑥

(五)传播渠道上的不到位

科学传播是需要借助一定渠道进行的,无论是在纸质传播时代还是电波传播时代,抑或是赛博传播时代,莫不如此。这里所说的“传播渠道不到位”至少有两种语义指向,一种指的是科学传播工作者建设属于自己的传播渠道方面的不到位,另外一种是指科学传播工作者在借助或利用外部传播渠道方面的不到位。随着基于数字化的新媒体、新技术的层出不穷,传播的渠道早已由以往的相对比较单一变成了丰富多彩。古人云“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许多体制外的新媒体在传播渠道建设方面不惜重金,而体制内的媒体,尤其是体制内的传统媒体在渠道建设方面却不是找不准方向,就是跟不上节奏,因而,总给人以一种不到位的感觉。仅有的资金或设备往往也更愿意向其他传播领域倾斜,而在科学传播领域的渠道建设方面却往往有心无力甚至有力无心,“传统媒体的科学传播是通过指向性渠道传达到特定的受众群体,信息流向单一,受众无法真正参与到科学传播的过程中来”。⑦在借助外部传播渠道方面也有很多不到位的情况,没有很好地照顾到所上传的科学传播内容与其所借助的外部传播渠道之间的匹配性,结果就好像骑着普通自行车却上了高速公路一样,总给人“不搭界”的“违和感”。

(六)传播业态上的不到位

历史地看,人类的传播就是不断应用新技术弥补以往旧“缺陷”,从而使得自身的传播活动相比于从前更快更好的过程。这种“用新技术弥补以往旧‘缺陷’”的进程有越来越快之态势:从结绳记事传播到文字传播出现时间上间隔了至少几万年,从文字传播到电波声像传播出现时间上间隔了至少几千年,而从电波传播到赛博介质传播出现时间上间隔了却仅仅不到一百年的时间。这种传播业态的迭代累积越往后越呈现出“加速度”的发展态势。在这种“加速度”面前,很多科学传播工作者并没有做好相应的准备。所以,不但不能“领先一步”应用新业态,有的时候还往往在新业态面前束手束脚,“如果科学家和科学传播者不能充分意识到新媒体对科学传播带来的挑战和机遇并且采取措施促进科学传播‘与狼共舞’的话,那么在让科学成为大众文化的一部分的道路上就有可能举步维艰。”⑧

三、科学传播“不到位”问题的解决思路

科学传播过程中,由于包括但不限于上述原因,可能存在着各种各样的“不到位”情况,这一点是毋庸讳言也不能讳言的,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寻找解决之道。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化解科学传播的“不到位”问题。

(一)下好先手棋,打好主动仗,努力化解科学传播时间上的“不到位”问题

这里所说的“先”至少包括五个含义:一是“先储”,二是“先知”,三是“先思”,四是“先测”,五是“先备”。所谓“先储”,是指有些科学传播的从业者,他们自身的知识背景、教育履历并不一定和科学有关,这一点是毋庸讳言也不能讳言的。为了使他们能够更好地适应科学传播的时效性要求,其所在机构及其个人都应该充分认识到改变这种情况的紧迫性,尤其是相关科学传播工作者应该有一种“本领恐慌”的紧迫感,从而分别从“外驱动力”和“内生动力”角度驱使这些科学传播工作者改善他们的知识结构,尽可能提前增加他们关于科学传播的知识储备,从而为他们及时到位地开展相关科学传播,化解科学传播时间上的不到位提供相应的保障;所谓“先知”,就是相关行为主体不仅要对自己所从事的科学传播相关领域的相关知识和信息有一个完整的了解,同时,更要对自己所从事的科学传播的相关领域的重大科技项目的进展情况和重大科技活动的推进情况的相关信息有先人一步的了解,并且特别关注那些关系到国计民生,尤其是关系到每个老百姓日常生活切身利益的重大科技活动和科研项目的相关信息,以便确保事关国计民生的重大科技项目和重大科技活动取得突破性进展的时候,能够及时准确地面向社会各界开展相关科学传播活动;所谓“先思”是指科学传播工作者在“先储”和“先知”的基础上,为了化解科学传播有的时候时间上的不到位必须先行对相关问题进行相关思考,这些思考可以从“形而上”和“形而下”两个层面进行。前者也就是“形而上”层面是指从哲学层面进行的相关思考。科学传播工作者可以从哲学层面思考的问题有很多,比如说“知”与“行”之间的关系、客观对象和对客观对象进行反映之间的关系等等;后者也就是“形而下”层面是指从实际操作的角度对如何更好地开展科学传播工作进行相关思考,比如说,可以思考如何妥善处理好“承前”與“启后”之间的关系,如何妥善处理好“让子弹多飞一会” 与广大受众渴望马上看到“子弹是否打中靶子”之间的关系等;所谓“先测”是指科学传播工作者要在“先储”“先知”“先思”的基础上开展前瞻性预测,预测的东西至少应该包括以下内容:一是在可以预见到的将来,自己所从事的科学传播领域内将会有哪些重大科技事件或重大科技活动,二是这些重大科技事件或重大科技活动将会对国家、对社会,尤其是对普通老百姓的日常生活造成哪些重大影响,三是其他相关传播主体是否会抢先对这些重大科技事件或重大科技活动进行相关的科学传播。这些预测既是一种“预演”,又是一种惯习,应该长久地储存在科学传播工作者的头脑之中,成为他们的下意识或潜意识;所谓“先备”指的是科学传播工作者可以根据自己所传播的相关科技领域的重大事件和重大活动的进展情况,事先有针对性地做一些准备,这些准备又可以进一步分成“原材料”的准备和“半成品”的准备两种。前者是指科学传播工作者可以根据自己的预测,事先对自己将有可能要传播的相关科技领域的重大事件和重大活动的相关素材做尽可能多的积累,以备不时之需,后者是指科学传播工作者可以根据自己的预测,事先就自己将有可能要传播的相关科技领域的重大事件和重大活动开展“立意、结构、布局、谋篇”的相关工作,甚至可以事先写成或制作成一些“半成品”,一旦相关科技领域的重大事件和重大活动发生的时候,就可以用最快的时间加以补充完善,然后迅速传播给广大受众。

(二)妥善地处理好存量、增量自身的关系以及存量与增量之间的关系,以便化解科学传播中空间上的“不到位”

所谓“妥善地处理好存量自身的关系”,是指相关科学传播工作者既不应妄自菲薄又不宜自视甚高。在审视自身所拥有的科学传播空间的时候,有的科学传播工作者可能会产生两种截然不同的心理:一种心理是认为自己所进行的科学传播,其所能覆盖的空间范围过小,以至于自己都对自己失去了信心,往往自居下游甚至自甘暴弃,认为没有什么可以做的,所以常常饱食终日无所作为;另外一种情况是,有的科学传播工作者可能会认为自己的科学传播所能覆盖的空间范围很大,大到足可以使自己傲视群雄,一览众山小,以为不再需要什么积极的进取,就可以很好的活下去。这两种想法其实都是要不得的,也都是不正确的!在审视自身所拥有的科学传播空间的时候,相关的科学传播工作者一定要树立起两种意识,一种意识是忧患意识,要知耻而后勇,另外一种意识是进取意识,不能也不应“躺在成绩功劳簿上睡大觉”,而是应该清醒地意识到自己所进行的科学传播所能覆盖的空间范围,与上级的要求及广大受众的期待还有很大距离;所谓“妥善处理好科学传播覆盖的空间范围增量内部的关系”,是指要妥善处理好“虚”与“实”“一时”与“长远”之间的关系。科学传播工作者在拓展自己传播的空间范围增量的时候,至少可以有两种选项,一种是在“选边站”的时候选择“虚”与“一时”,另外一种是选择“实”与“长远”,二者各有利弊:前者见效快,很容易迅速在上级领导机关和上级领导那里博得好感,但往往基础不牢,难以做到可持续;后者见效慢,在取得令人瞩目的成绩之前要走很长的路,要做很多基础性工作,但一旦打下坚实的基础,将会使得相关科学传播工作行稳致远。为了科学传播的可持续发展计,科学传播工作者应当选择后者,不图虚名,稳扎稳打、步步为营、久久为功。所谓“妥善地处理好存量与增量之间的关系”是指要正确理解“存量”与“增量”的内涵及其守正出奇之道。对于“存量”,不能也不应简单地一“守”了之,而应在“盘活”上下功夫,须知,“进攻是最好的防守”!对于“增量”则应既要考虑到“攻”,又要考虑到“守”,开拓新的空间不能也不应以丢失既有的空间为代价,而是应该以确保“存量”不丢失的前提下积极进取,到新的空间去展示自己的魅力,赢得新的受众。

(三)以“三换”“三贴”“三易”为抓手,努力化解科学传播中内容的“不到位”

所谓“三换”,这里分别是指“换脑”“换位”“换目标”,所谓“换脑”是指“换脑筋”。科学传播工作者在长期的科学传播过程中可能会形成一套固有的思想、观念、方法、价值追求、知识储备等等,这些思想、观念、方法、价值追求、知识储备等等,在以往的科学传播过程中可能确实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这一点是毋庸讳言也不应讳言的。但是,由于种种原因,特别是外部条件发生的变化,使得这些既往形成的思想、观念、方法、价值追求、知识储备等可能已经不能够适应新的形势、新的任务,这种情况下,就有必要通过“换脑”来化解传播内容不到位的问题;所谓“换位”,至少有两个语义指向,其一是指“换位置思考”,其二是指“换位置出发”或者“换位置行动”。具体一点儿说,就是要从以往的“传播者本位”换成“接受者本位”,或者叫从“傳者本位”向“受者本位”转换,站在“受众”的角度来观察、思考、处理问题;所谓“换目标”是指要把以往的“通过大众媒体传播出去就算完成科学传播任务”的传播目标转换成“将大众传播媒体发布科学传播知识视为整个科学传播中的一环,更加重视通过大众传媒传播出去之后的后续再传播”目标,以便形成科学传播的闭环;所谓“三贴”分别是指“贴近”“贴紧”“贴实”。以往我们可能更多强调的是“贴近”,但是除了“贴近”以外,“贴紧”“贴实”也都是非常重要的。“近”而不“紧”,“紧”而不“实”都无助于解决科学传播内容上的不到位问题;所谓“三易”是指“易得”“易用”“易转”。所谓“易得”,顾名思义就是容易获得。以往的科学传播,传播的虽然是科学技术,但是对于科学技术的应用却确实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具体表现之一就是其传播作品并不很容易获得,在“易得性”方面还有比较大的增长空间,“易用”也很重要,因为如果理论不能为群众所掌握,那么这样的理论往往就会被束之高阁,变成中看不中用的“屠龙之术”,有的时候甚至连“中看不中用”都算不上;所谓“易转”,就是要充分考虑到新媒体语境下,每个人都既是受众,又是传播者,要想形成科学传播的大闭环,就应该而且必须使得自己的作品具有“易转性”,以便覆盖更多的人群,从而化解科学传播内容上的不到位。

(四)从“三看”“两好”“三下”着手,化解科学传播形式上的“不到位”

人们一般认为科学传播有三重境界,分别是“好看”“耐看”和“好看”,最后一个“好”应该读成hào音,也就是“喜欢”的意思,这是科学传播工作者通过自己的努力想要达到的一种境界,即受众因为喜欢其作品,所以养成了对其作品的一种“约会意识”,到时候不欣赏其作品甚至会有一种失落感,这是一种很高的境界。这种境界是以前面的“好看”和“耐看”为前提的。所谓“耐看”,就是内容上要吸引人,要经得起推敲,对于受众有帮助,有功利性价值,而“好(hǎo)看”则是指科学传播的作品在形式上要吸引人。科学传播不到位的原因有很多,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在形式上缺乏吸引力。要使科学传播作品在形式上具有吸引力,就要从“两好”入手。所谓“两好”一个是“好玩”,一个是“好奇”。所谓“好玩”是指科学传播作品要能够满足受众喜欢娱乐的天性,摒弃那种将科学传播与“好玩”对立起来的观念,让科学传播这种以往人们认为很严肃、很高大上的东西变得非常有趣;“好奇”也是针对人们的一种天性,一种渴望获得完整信息的天性。那么,究竟应该怎样营造这种“好奇”感呢?这里就要引进一个概念,叫做“信息残缺”。顾名思义,所谓“信息残缺”是指“人际传播中说话人对某个信息留住不说,从而形成的一种现象”,⑨要营造“好奇”感就是要充分吸引人们对于信息完整性的需求或渴望,“对某个信息留住不说”。当然了,这里所说的“对某个信息留住不说”并不是一直不说,而是在作品开始的时候先不说,留下一个悬念,从而引发受众的好奇,诱使他们不停顿地欣赏下去。“好玩”和“好奇”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并不简单。要达成这一目标就需要做到“三下”,这里所说的“三下”是指“放下架子”“丢下面子”“走下圣坛”。有些科学传播工作者往往以为自己虽然不是科学家,但是所从事的工作也足够高大上,所以往往都隐隐有一种高高在上的架子。在资讯传播非常丰富的时代,这种架子实在是要不得的,必须放下!“放下架子”的同时也要丢下自己的“面子”!因为对于科学传播工作者来说,“面子”这东西不是自己想要就有的,很大程度上是受众给的。如果受众不买账,那么你再认为自己有“面子”也没用,到最后可能是因为丢不下自己的“面子”,结果是既没“面子”也没“里子”。丢下面子、放下架子之后就要走下高高在上的“圣坛”,走到老百姓之中,用老百姓听得懂的语言和他们喜闻乐见的方式去开展自己的科学传播工作。要充分意识到受众的审美趣味和审美习惯随着资讯的发达特别是传播渠道的增多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人们现在对于那种以往沿袭了很多年的严肃有余、活泼不足的作品已经不再感冒,甚至深恶痛绝,从而有针对性地开展科学传播工作的传播形式创新,把自己从高高在上的道貌岸然的端庄有余、活泼不足的科学传播形式中解放出来,从而化解科学传播作品形式上的不到位。

(五)妥善处理好“自建”与“外借”“当下”与“长远”“使用”与“维护”等方面的关系,努力化解科学传播过程中渠道建设的“不到位”

“自建”与“外借”各有利弊,“自建”的好处是传播渠道具有“专属性”,没有被别人在渠道方面“卡脖子”的风险。但是“自建”也存在着一定的风险点,那就是渠道的建设者为了争时间、抢进度,往往有可能会突破现行制度设计的某些“底线”,在这种情况下,相关行为主体是否有容忍渠道建设者对现行制度设计的某些“底线”进行突破的胆量,是否能够建立起一套“容错”“纠错”的有效机制,都是需要认真加以考量的问题;“外借”的好处是具有“择优性”和“方便性”,可以优中选优,拿来即用,但是“外借”渠道也有一定的风险,这个风险就是有被渠道提供方“卡脖子”的风险。面对这些风险,相关行为主体是否做好了相关的准备,一旦遇到渠道的拥有者“断供”的时候如何自救,这些也都是需要认真加以考量的问题。其实,“自建”与“外借”不应该对立起来,而是应当结合起来一起使用。在笔者看来,“自建”与“外借”中的任何一种形式都不能很好地化解科学传播渠道建设方面的不到位,必须把两者结合起来,互为补充,相辅相成,该自建的时候就要自建渠道,该外借的时候也应当毫不犹豫地外借渠道。只不过无论是自建还是外借,都要在头脑里时刻绷紧“风险防控”这根弦。要化解科学传播过程中渠道的不到位还要妥善地处理好“当下”与“长远”的关系。“当下”与“长远”是一对矛盾统一体,不着眼于“长远”,就无法更好地立足“当下”,不立足“当下”,也无法确保更好地着眼于“长远”。相关行为主体在化解科学传播渠道不到位的问题时,一定要妥善地处理好二者之间的关系,首先应该充分意识到“人无远虑,必有近忧”所隐含的道理,所以,在渠道布局时,一定要有一个着眼于“长远”的考量或计划,在充分认识和把握科学传播渠道相关发展趋势的基础上,再立足“当下”,寻找最适合自己的渠道,其次是要充分意识到“不买贵,只买对” 所隐含的道理,在众多可供选择的相关技术和渠道中选择那些最适合自己的,以避免人们通常所说的“渠道建成之日即是相关技术过时之时”的风险;化解科学传播渠道上的不到位,还需要妥善处理好渠道的“使用”与“维护”之间的关系。这里所说的“渠道的使用”主要包括渠道的“正常使用”和“超常使用”两种情况。“正常使用”很好理解,所谓“超常使用”是指由于种种原因,科学传播所使用的渠道可能会出现系统拥堵甚至坍塌的风险。在这种情况下,如何确保科学传播的不断供,这将考验相关行为主体的智慧。渠道维护主要是指“物”和“人”的维护,所谓“物”的维护主要是指技术方面的维护,而“人”的维护则是指关系方面的维护,渠道维护没有技术维护是不行的,仅仅有技术维护又是不够的,必须特别重视人的维护也就是关系的维护。那么,应该如何处理好“使用”与“维护”之间的关系呢?要处理好“使用”与“维护”之间的关系就要充分认识到,没有“使用”的“维护”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属于传说中的“屠龙之术”,而没有“维护”的“使用”,则有可能会使得相关行为主体有“盲人骑瞎马,夜半临深池”的危险,所以必须将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在维护的基础上使用,在使用的基础上维护。

(六)妥善地处理好“三种创新”“所有”与“所用”“虚心”与“初心”等诸种关系,努力化解科學传播过程中业态的不到位

所谓“三种创新”,分别是指“原始创新”“引进创新”和“集成创新”。这三种创新各有利弊。所谓“原始创新”就是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这种创新的好处是不存在着任何知识产权方面的风险,不会被别人“卡脖子”,缺点是往往要花费很大的时间和精力,因为大多数从事科学传播的科学传播工作者,他们的主业并不是从事媒体传播的业态创新工作。所谓“引进创新”顾名思义就是采取拿来主义的方式,从别的国家、别的地区、别的领域、别的传媒机构、别的传播主体那里直接引进或者拿来新的业态用于自己的传播业态创新。这种创新的好处是往往花费的时间和投入都比较小,但是也存在着有可能侵犯相关创新所有者相关知识产权的风险。所谓“集成创新”指的是在引进别的国家、别的地区、别的领域、别的传媒机构、别的传播主体的相关业态创新成果的基础上进行扬长避短、取长补短式的整合再创新。这种创新的好处是既可以规避知识产权风险,还可以节省一定的时间和精力,但是相比于“原始创新”可能存在着知识产权不十分硬气,相比于“引进创新”可能存在着花费时间和精力相对较多等问题。要化解科学传播过程中传播业态的不到位,就要妥善地处理好上述三种“创新”之间的关系,不拘泥于其中任何一种;所谓妥善地处理好“所有”和“所用”的关系是指要做到“不求所有,但求所用”。关于业态创新的知识产权,可能有两种情况,一种是科学传播的相关行为主体既拥有“所有权”又拥有“使用权”,另外一种情况是只拥有“使用权”,不拥有“所有权”。从理论上说,当然是第一种情况最为完美,但“骨感”的现实却使得人们不得不在“鱼与熊掌不可得兼”的情况下做出自己的选择,现实的选择应该是“不求所有,但求所用”;要从事好科学传播工作,化解科学传播过程中业态的不到位,还要妥善处理好“虚心”与“初心”之间的关系。化解科学传播过程中业态的不到位当然要保持“虚心”,要以一种虚怀若谷的胸怀去看待所有来自外部的与业态创新有关的东西,在保持“虚心”的同时,相关行为主体同样不能也不应忘记了科学传播业态创新的“初心”,这个“初心”是而且只能是通过业态创新使得科学传播的范围更广,科学传播的效果更好。

四、小结

本文在充分肯定了我国科学传播所取得的成就的基础上,指出了科学传播工作中现在还存在的包括“时间”“空间”“内容”“形式”“渠道”“业态”等六个方面的“不到位”问题,然后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化解科学传播六个“不到位”的六方面对策建议,以期对我国科学传播的可持续发展有所裨益。

注释:

①Burns, T. W., D. J. O’Connor, and S. M. Stocklmayer. Science Communication: A Contemporary Definition. Public Understanding of Science, vol. 12, no. 2, 2003. P. 183.

②朱岩梅:《传播不力 科学屡屡败给迷信》,《科技日报》2018年7月10日。

③⑤张婷:《新媒体语境下科学传播的现状与发展》,《科技传播》2019年第11期。

④Seethaler, S., John H. Evans, Cathy Gere and Ramya M. Rajagopalan. Science, Values, and Science Communication: Competencies for Pushing Beyond the Deficit Model. Public Understanding of Science, vol. 41, no. 3, 2019. P. 379

⑥王亚婷:《后真相时代主流媒体改变传播语态进行舆论引导》,《视听》2019年第7期。

⑦杨枭:《新媒体视域下科学传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路径》,武汉理工大学2019年硕士论文。

⑧王大鹏:《科学传播者应主动投身新媒体》,《中国科学报》2018年3月30日。

⑨王志:《人际传播中的信息残缺现象》,《现代传播(北京广播学院学报)》2003年第2期。

纳米科技范文第6篇

摘 要:[目的/意义]通过文献和专利进行文本挖掘获取技术热点主题的方法已逐步成熟,但相关研究未充分考虑社会公众对技术未来发展方向的影响。以社交媒体微信公众平台作为数据源,嵌入社会公众感知,可从更全面的视角识别技术热点主题并分析其发展态势。提出基于微信公众平台的技术热点主题识别与发展态势分析框架,弥补了现有方法未考虑社会公众对技术主题变化影响的不足。[方法/过程]首先,通过微信传播指数(WCI)筛选可用于技术热点主题识别的微信公众平台。其次,采用文本挖掘的方法,应用LDA主题模型提取技术主题。然后,结合社会感知识别技术热点,并利用IPA分析法分析技术主题的发展态势。最后,以石墨烯技术为例进行实证分析以检验方法的可实施性和效果。[结果/结论]识别出2015-2018年石墨烯技术热点,并结合社会感知视角定位出当前处于优势区、维持区、机会区、改进区的技术主题,实现对石墨烯技术热点的发展态势的分析与评价。

关键词:微信公众平台;WCI;文本挖掘;社會感知;IPA分析;技术热点;主题识别;发展态势;石墨烯技术

DOI:10.3969/j.issn.1008-0821.2020.03.005

Key words:WeChat official accounts;WCI;text mining;socially aware;IPA analysis;technology hot topics;topic indentification;development situation;graphene technology

近年来,识别技术主题的演化与发展态势,引起政府、企业与科学家的广泛关注,尤其对技术主题的识别将会影响研发资金的投入与分配,并为国家、企业的研发提供决策支持,以提升国家、企业技术的核心竞争力[1]。识别技术热点主题,监测追踪技术主题发展趋势,将帮助管理决策者识别预测未来具备发展前景的技术[2]。

在技术的演化与发展中,技术主题反映了技术领域内研究内容与研究热点的更替,对于相关人员定位技术发展态势,识别技术机会与预测技术前景意义重大,在科技决策与战略管理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3]。基于科技文献与专利数据的技术热点主题识别已取得较多研究成果,研究方法也逐渐走向成熟,从计量分析到统计概率分析再到语义分析,从外部特征分析到内部特征挖掘,使技术热点主题识别结果的决策参考作用也在不断凸显和增强。

对于技术热点主题的识别,仅依靠技术领域知识,从技术角度还远远不够,社会感知与公众参与也是影响技术主题发展演化的重要因素。社会感知源于社会学,是一种社会公众通过信息渠道获取的与客观对象相关的感性认识,通过对大量感知信息进行综合加工处理而最终形成,并最终能对客观对象产生影响[4]。新技术的发展,以及能否进入技术热点的行列,与社会公众的感知和认可密不可分。技术发展与技术产品市场增长息息相关,作为市场环境中最大的受众群体,技术在市场初期被用户接受与采纳的程度成为影响技术发展前景的重要因素。根据技术扩散S曲线[5],在早期技术的采纳接受群体更多是技术专家与少数业内创新者,因缺少市场环境的支持,技术采纳程度较慢;当技术被社会公众感知接受时,对技术的采纳接受程度将快速提升并趋向饱和,为技术实现飞速发展创建了良好的市场环境[6],并逐渐获得市场的焦点关注而成为技术热点。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正是在获得了广泛社会公众的认可之后,进入了信息时代热点技术的行列。社会公众在技术发展的潜在影响日益凸显,嵌入社会感知识别技术热点,确定技术发展态势也变得至关重要。

1 嵌入社会感知识别技术热点主题的必要性

技术作为新时代发展的产物,最终应为人类服务,同时基于社会公众感知对技术发展的推动作用,应积极引导社会公众参与到技术活动当中[7]。随着20世纪中期民主思想在技术活动中的传播与渗透,社会公众在技术决策与技术评价中开始扮演重要角色[8]。“三螺旋理论”的格局也在发生改变,社会公众成为高校、政府、企业外另一重要因素参与并影响着技术创新与发展[9]。国家引导社会公众适度参与和影响技术活动,已充分体现出技术活动不再是专业人士的“专利”,对于技术热点问题社会公众已逐渐拥有平等的“话语权”。美国、加拿大、丹麦等西方国家,逐渐实现公众感知参与从“缺失模型”到“民主模型”的过渡,实现由公众理解科学到公众参与科学的转变[10],放大了公众感知参与在技术风险感知与技术决策评估中的重要作用,转基因技术、核电技术等因社会公众的参与和关注成为技术热点,技术决策的过程中也逐渐纳入了公众的声音。相比欧美国家,在科学技术传播活动中,中国的感知参与技术活动的主体形式仍处于缺失模式阶段,社会公众更多是被动地接受科学技术教育。随着中国科技与经济的飞速发展,社会公众在网络环境中获得了更多的话语权,社会公众与科学家在技术热点问题讨论上实现平等交流将是推动中国技术创新发展中的必然选择[11]。

众多的研究与实践表明,在利益取得与价值实现的驱动下,专家群体对科学技术问题的判断与话语权应受到监督与制约,社会公众的意见应作为补充性知识丰富到专家决策中。公众意见既制约着技术研发的方向,也引导着技术热点的改变。进入大数据时代,互联网技术与社会媒体的迅速发展,社会公众积极通过互联网参与技术活动,感知技术热点的发展态势,并在一定程度上制约和引导着技术发展轨迹[12]。同时,多要素共同作用于技术热点主题变化日趋明显,不同利益主体协同参与组成“行动者网络”(如图1所示),热点技术主题的发展与传播得到多元化的支持。基于人类学情景理论,通过社会公众“合法的边缘参与”[13],社会公众的意见与感知,将作为隐含在人的行动模式与处理事务的情感中的默会知识,影响着人与技术演化发展间的“互动过程”,随着感知的丰富与增加,其有用性将会在技术发展过程中得以体现。技术服务于人类,对于技术主题能否发展成为技术热点,关键在于能否长期满足市场的实际需求。在由政府、技术专家、企业组织等主体构成[14],协同影响技术主题发展的行动者网络中,嵌入社会公众感知,对解决技术争议与识别技术风险提供了现实性的依据,为技术主题能否在相关行业领域长期立足,并扮演技术热点的角色做出了客观的评价,社会感知将成为一种不可替代的力量影响着技术的发展前景与发展方向。

互联网的发展使社会感知便捷获取成为可能,依托社交媒体,社会公众参与热点技术主题讨论的渠道增加。各种论坛、微博、推特、脸书等平台可以共享传播知识[15],分享公众意见。专门针对相关社交媒体信息所作的舆情分析论文逐渐增加[16-17]。微信作为中国重要的社交媒体平台,其出现和快速发展正在逐渐改变用户的信息获取渠道和共享方式。微信公众平台作为腾讯旗下的信息共享平台,具有使用免费、易于管理的优势,逐渐在中国互联网环境中占据主流信息共享渠道的地位[18]。考虑到数据的可得性和低噪音要求,选择微信公众号作为分析数据源,严格的微信公众平台运营资格审查,为信息的发布与传播打上了“专家”的标签,传播的信息更具权威性。微信简便易用,能够满足各年龄段用户的需求,具备较为庞大的用户基础与用户粘性,相比较其他社交媒体,推文直接推送至个人手机终端,也可依附微信群裂变式传播,为技术热点的传播提供了便捷的途径。微信面向各类用户群体,其开放性也保障了在技术主题的传播与讨论中,专家与公众的平等参与。作为社交媒体,微信充当着社会感知的“传感器”角色,成为同社会公众交互的重要载体[19],通过简单的阅读、转载或点赞,既传递了社会公众的感知数据,也影响着技术主题在复杂社会系统中的发展前景。而且,认证微信公众平台作为权威性意见领袖,在获取公众感知上相比其他社交媒体更具优势性。随着技术主题演化成为舆论焦点,技术需求将在互联网的影响下放大,逐渐在相关领域中占据技术热点的地位。微信公众平台在中国发展迅速,用户群体不断壮大,海量技术领域的信息广泛共享,通过微信公众平台获取实时技术知识与行业动态,结合社会公众感知识别技术热点主题,将有力地彌补单纯依靠专家、专利和文献识别技术热点主题的不足,不仅为技术热点主题识别提供了新的数据源,也在丰富研究视角上做出了新的贡献。

2 文献综述

基于文献与专利数据的技术热点主题识别与分析已取得较多成果,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已相对成熟,主要包括词频统计分析、共词分析、引文分析以及SAO语义结构、LDA主题模型等方法。相关研究如表1所示。

技术热点主题识别从计量分析的视角转向语义分析,弥补了传统分析方法中对科技文本内容的语义理解的忽视,基于内容的文本挖掘方法使分析结果更加深入、直观,提高了主题分析结果的准确性。

技术发展的宗旨是服务于人,技术发展前景需要经受社会选择的考验[29]。在以往的研究中,基于科技文献与专利的分析充分考虑了技术领域专家的意见,但未体现社会公众感知对技术主题的影响与选择,社会公众不仅扮演技术知识受动者的角色,他们也直接和间接地参与科学知识与技术产品的生产过程[30],“科技民主”的理念颠覆了“专家”与“社会公众”间的差距,平等民主的思想使得社会公众感知对技术热点的演化与发展产生影响。

在早期的研究中,丹麦、荷兰、英国等众多西方国家为推动社会公众参与技术活动,经历了从最初的公众理解科学,到社会感知和公众参与影响技术决策与技术评估的过程。英国科学促进会、美国科学促进会等不同国家的机构组织,通过共识会议、民意测验等不同方式将公众参与感知介入到科学技术活动中[31]。英国皇家学会与皇家工程学会鼓励社会公众感知参与到纳米技术活动中,影响了纳米技术早期的发展进程[32];丹麦的技术委员会鼓励公众参与科学事务[33];加拿大也将公众意见纳入生物技术规范和生物产品检测,还有包括基因技术[34]、生态安全等技术的长远发展均受到了公众感知的影响。

受科学技术知识储备不足的影响,我国公众早期处于接受科普教育的被动认知阶段。在“十二五”规划中,国家提升了对社会公众参与科技决策的重视,符合中国国情的公众参与模式正在逐渐形成,舆论对技术发展进程开始产生影响。在转基因技术、纳米技术、环境技术创新等不同领域问题的讨论中纳入了公众感知和参与[35],“公众科学”思想的不断渗透,未来公众参与能否提供更多调查数据与发挥反馈作用也值得我们的期待[36]。

围绕社交媒体展开的技术问题讨论,贾鹤鹏基于微博探究了公众参与影响转基因技术发展的影响机制,并指出社交媒体具备成为公众参与科学的平台的潜力[37]。Rotolo D等提出社交媒体中新闻评论等社会感知数据,能够帮助研究人员识别技术发展态势,预测技术未来发展方向[38]。不同技术主题的发展也受制于公众感知程度的影响。核电、转基因技术等生态环保、健康生活相关的技术主题获得了较多的公众关注,作为技术热点始终活跃。但像量子技术等纯科学技术领域,虽取得突破性进展,但距离市场应用遥远,明显缺少公众的感知和参与[39]。社交媒体应用范围的广泛性,促使大量技术领域知识与信息在社交媒体中共享,利用社交媒体感知数据与信息,已可实现技术主题的早期识别与监测[40]。社会公众感知作为一种“群体智慧”作用于技术发展的各个阶段,影响着当前社会的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41]。

3 研究方法与分析框架

为在技术热点主题识别中嵌入社会感知,深入分析技术热点的发展态势。本研究以认证微信公众平台作为技术主题提取的权威数据来源,利用LDA主题模型提取技术主题,并综合社会公众感知数据对技术热点进行识别与判断,采用IPA(Importance-Performance Analysis)方法分析技术主题的发展态势。研究的技术路线如图2所示。

3.1 技术领域微信公众号选择

为从影响力较高的技术领域微信公众号中挖掘权威性的技术领域主题分布,选取表征微信公众号影响力的微信传播指数WCI作为筛选指标,选取WCI相对较高且波动相对稳定,并通过认证的技术领域微信公众平台作为数据来源。

由于微信公众平台广泛的适用性,大量技术领域微信公众号涌现,科研成果共享与技术推广也逐渐通过微信公众平台开展。相比其他社交媒体,微信公众平台严格的审查认证与运维机制,同时具备较高微信传播影响力,受众群体广泛,实现了对技术领域信息获取在权威性上的保障。

为筛选具备较高影响力的技术领域认证微信公众平台作为数据源,采用微信传播指数WCI作为筛选标准。清博大数据研发的微信传播指数(WCI)[42]是表征微信公众号传播影响力、整体热度与发展走势的评价指数,已基于替代计量思想应用于学术影响力评估[43]等多方面的研究中。本文应用微信传播指数(WCI)完成技术领域认证微信公众平台的选择。微信传播指数计算指标与权重,如表2所示。

3.2 技术主题初步提取

为初步提取技术领域微信公众号推文中的技术主题,采用文本挖掘方法,利用Blei研究团队开发的LDA主题模型,实现技术主题初步提取。通过获取微信公众号推文、文本预处理,采用LDA主题模型提取技术主题与关键词,归纳技术主题的分布情况。

3.3 技术热点主题的识别与发展态势分析

基于LDA主题模型初步提取技术主题与技术关键词的结果,嵌入社会感知数据识别技术热点并分析其发展态势。首先,基于LDA主题模型提取的技术主题与关键词,通过调用清博大数据API,对技术主题与关键词相关推文的社会感知数据(阅读数与点赞数)进行统计,构建技术主题影响力指数。以技术主题的发文频次作为关注热度,表征公众感知程度的影响力指数作为关注强度,构建关注强度对关注热度的回归直线模型,结合IPA方法分析技术主题的发展态势。

技术主题影响力指数,采取H指数[44]与R指数[45]的思想,借鉴微信公众号影响力评估[46]模型构建。基于技术主题的感知数据阅读量、点赞量构建影响力指数,反映了社会公众对技术主题的感知参与程度。阅读量R指数反映技术主题受公众关注程度,点赞量H指数反映技术主题受公众认可程度,理论上认为,备受公众关注且获得较多公众参与及公众认可的技术主题,将会在相应技术领域获得更多的社会感知与影响力。以技术主题及关键词为统计单位,获取技术主题与关鍵词相关推文的阅读数与点赞数,计算技术主题影响力指数。相关指数计算方法如表3所示。技术主题影响力指数计算方法如式(1)~(3)所示。

其中,readIndex(j)和ThumbUpIndex(j)分别为评价技术主题影响力的阅读量指标和点赞量指标,TopicIndex(j)表示技术主题影响力指数。

以利用社交媒体识别学科新兴主题的思想[47],通过考察技术主题的发文频次和用户感知两种因素在技术主题发展传播过程中的相对贡献程度,以综合关注热度与公众关注强度识别技术热点。其中,发文频次表征技术主题关注热度,以技术主题影响力作为用户感知测度指标,表征技术主题关注强度。构建关注热度与关注强度的回归直线模型,采用最小二乘法拟合回归直线作为技术热点的衡量标准。回归直线反映了以关注热度为条件的关注强度的期望水平,直线上方主题关注强度略高于平均水平,关注热度有待进一步增长,是新兴热点主题分布区域;直线下方主题关注热度略高于平均水平,主要由于技术主题因关注热度较高,引发的信息量的积累而形成的热点关注优势,该区域通常为传统热点主题的分布区域。

基于技术热点主题的识别结果,采用IPA分析法评估技术主题的发展态势以及应用前景。

IPA分析法于1977年提出,可表示为“重要性——绩效/满意度”分析法。分析原理从重要性和满意度两个维度对考察对象的衡量指标进行评价。常采用I(重要性)与P(绩效/满意度)建立坐标系,构建四方格图的方式对调查对象进行深入分析。通过I与P各自总体均值将坐标平面划分为4个象限,分别为优势区(Ⅰ)、维持区(Ⅱ)、机会区(Ⅲ)、改进区(Ⅳ),如图3所示。

区域Ⅰ重要性与满意度均较高,体现出较好的发展前景,应继续延续当前水平;区域Ⅱ为维持区,重要性相对较低,满意度保持较高水平,应努力保持当前满意度水平,下一步需努力提升关注,凸显重要性已推进大力发展;区域Ⅲ为机会区,在当前市场环境与条件下尚未显示出发展优势,或仍处于起步阶段,日后应创造机会,吸引关注与资本投入,逐渐取得发展;区域Ⅳ体现出高重要性与低满意度,发展态势状况良好,但认可度不高,可适当减少投入或取得改进后大力发展。

IPA分析方法已广泛应用于各行业领域中,包括服务质量评估与营销状况等多方面,现基于技术主题发文频次与用户感知作为重要性与满意度的评价标准,分析技术热点的发展态势,以期为技术的研发投入与前景展望提供意见参考。

4 嵌入社会公众感知的石墨烯技术热点主题识别与发展态势分析

4.1 石墨烯技术微信公众平台的选择

基于WCI微信传播指数选择石墨烯技术微信公众平台,通过建立石墨烯技术微信公众号微信榜单并监控WCI指数,最终选取WCI波动相对稳定的认证公众号“石墨烯资讯”与“石墨烯联盟”作为微信文章提取的目标账号。两公众号运营主体分别为中关村石墨烯产业联盟与北京现代华清材料科技发展中心,信息来源具有权威性保障。石墨烯技术微信公众号WCI指数(部分)如表4所示(数据来自“清博大数据—清博指数”)。

4.2 基于LDA的微信石墨烯技术主题提取

基于已选择的石墨烯联盟与石墨烯资讯微信公众号,获取公众号内推文,通过去除无关推文,共保留6 033条进行分析。进而采用LDA主题模型完成主题抽取,迭代次数为2 000次,超参数设置α=50/K,β=0.01,主题数K设为50。得到石墨烯技术主题的主题—关键词概率分布(部分),如表5所示。

为检验识别主题的准确性,本文梳理了中国国际石墨烯创新大会热门主题,如表6所示(材料来源:http://www.grapchina.org/)。石墨烯创新大会作为世界范围内石墨烯研究者参与讨论的权威盛会,其热门主题代表着相应时间阶段石墨烯技术研究的关注热点,通过对比LDA主题结果与大会热门主题可以发现,所识别结果基本满足响应时间阶段的研究热门主題。

综合2015-2018年微信公众号中关于石墨烯技术的推文技术主题,技术主题涉及石墨烯原材料、制备技术、生产工艺、传感器、医疗保健、电子信息、水气体处理、储能、复合材料等多个领域,包括产品研发、性能改进以及在多种应用领域的探究。2015-2016年石墨烯技术主题更多集中在海水淡化、空气治理领域,开展传感器领域的研究与石墨烯薄膜大面积制备等多方面。随着石墨烯作为新材料引起广泛关注,到2017-2018年,石墨烯在医疗保健、临床医疗等民众密切关注的领域开始逐渐增多,电供暖等热管理领域成为近年来的热门,新能源在政策驱动下也在石墨烯研究中得到关注,光电、柔性电子等电子信息领域始终保持较好的发展态势,众多石墨烯原料与生产工艺中性能结构改性研究逐渐开展。石墨烯的研发工作与涉及的应用领域逐渐体现出贴近市场需求的态势。

4.3 嵌入社会感知的石墨烯技术主题识别与发展态势分析

为进一步从社会感知的角度识别石墨烯技术热点,根据石墨烯技术主题分布与热门关键词在清博大数据中采集技术热点相关推文的微信发文量、阅读量与点赞量,计算技术主题影响力指数,构建关注热度与关注强度的回归直线模型(如图4所示),识别石墨烯技术热点分布情况。(样本时间区间:2017年1月至2018年4月)

图中拟合直线上方的技术主题,关注强度高于平均水平,为新兴技术热点主题。以关注热度均值H0为分界,右侧(区域A)关注热度与强度均呈现较高水平为成长型技术热点主题,例如:石墨烯在光电器件、纤维织物等多方面的应用;左侧(区域B)关注强度较高,但关注热度有待进一步增长,在公众感知认可下具备可观的市场前景,视为潜力型技术热点主题,例如:散热、供暖等热管理研究逐渐开展,由于贴近公众与市场需求,呈现较快增长趋势,同时由于新能源政策的推动与大健康的普及,临床医疗、节能储能等领域的研究获得公众认可,具备较为可观的发展前景。拟合直线下方左侧(区域C)关注热度与强度均较低,技术主题可能刚处于起步发展阶段或为社会公众较生疏的主题,如基础研究相关主题;右侧(区域D),海水淡化、污水处理、金属复合材料及建筑材料等主题,关注热度高于评价的为传统技术热点主题,多由于历史研究的积累取得了较多的关注热度,但相关研究也由于较难取得突破性进展,社会关注强度逐渐降低,有待通过改性完善以重新吸引公众的关注。

进一步绘制发展态势重要性与满意度IPA分析四方格图,如图5所示。石墨烯光电(图5标注63)等成长型热点技术主题分布于优势区Ⅰ,重要性程度较高,发展态势满意度为保持在较高水平,占据着当前市场的有利资源,在研发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市场应用前景良好,应努力保持核心技术的发展。维持区Ⅱ中分布着电热膜(图5标注39)等潜力型新兴热点主题,获取了较高公众认知与满意度,具备良好的发展潜力,市场应用前景广阔,在后续研发中应引起广泛关注,大力发展。区域Ⅲ机会区中,细胞培养(图5标注41)、荧光标记(图5标注13)等为基础研究或制备技术与生产工艺中的技术主题,公众更多青睐于技术产品的市场应用,公众参与科研尚未流行,后续还需更多政策支持推广,以获得更多公众支持与认可。区域Ⅳ改进区污水处理(图5标注56)多为传统热点主题,技术的改性提升应作为取得技术突破的方向。

5 结论与展望

追踪技术热点的发展趋势,识别技术机会和确定技术的应用前景,对企业或国家研发战略制定与科技竞争力的提升是至关重要的议题。嵌入社会感知的技术热点主题识别,不仅能发现技术热点,还可了解热点主题发展态势,对石墨烯技术的分析表明,近年来,石墨烯在电子信息领域、热管理、节能储能、生物医药等领域的应用一直取得了技术专家和公众的广泛关注,电热膜、临床医疗、光电器件等技术热点体现技术研发重视对市场应用需求的满足,社会公众作为技术的最终受益者,对技术热点的研发方向与发展态势也逐渐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研究的主要贡献在于,提出了实时获取并嵌入社会感知进行技术热点主题识别的新方法,这是对基于专利与文献识别技术热点主题的补充。采用技术领域认证微信公众号作为数据源,并利用微信用户对技术主题的感知信息作为技术热点的识别与判断依据,及时跟踪了技术知识传播分享渠道的变化,并给出了有效利用的途径。

本研究存在的局限性,微信公众平台作为新兴自媒体,数据积累量相比专利和文献还有差距,难以分析技术热点主题的演化过程。另外,平台开放性的限制对如何获取更多用户的使用行为轨迹仍需进一步研究,进而丰富社会感知,定位不同微信受众群体对技术发展的认知。

参考文献

[1]Small H,Boyack K W,Klavans R.Identifying Emerging Topics in Science and Technology[J].Research Policy,2014,43(8):1450-1467.

[2]Momeni A,Rost K.Identification and Monitoring of Possible Disruptive Technologies By Patent-development Paths and Topic Modeling[J].Technological Forecasting & Social Change,2016,(104):16-29.

[3]Zhang Y,Zhang G,Chen H,et al.Topic Analysis and Forecasting for Science,Technology and Innovation:Methodology with a Case Study Focusing on Big Data Research[J].Technological Forecasting and Social Change,2016,(105):179-191.

[4]Hoffman D D,Singh M,Prakash C.The Interface Theory of Perception[J].Psychonomic Bulletin and Review,2015,22(6):1480-1506.

[5]埃弗雷特·M.罗杰斯.创新的扩散[M].辛欣,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2.

[6]宋艳,黄梦璇,刘峰,等.新兴技术产品早期市场用户采用意向实证研究[J].科学学研究,2012,30(10):1546-1557.

[7]张慧敏,陈凡.论技术决策中的公众参与[J].科学学研究,2004,22(5):476-481.

[8]张晓杰,耿国阶,孙萍.国外公众参与科技决策研究述评[J].科技管理研究,2013,(20):25-30.

[9]Leydesdorff L,Etzkowitz H.Can‘the Public’Be Considered as a Fourth Helix in University-industry-government Relations?Report on the Fourth Triple Helix Conference,2002[J].Science & Public Policy,2003,30(1):55-61.

[10]李正偉,刘兵.公众理解科学的理论研究:约翰·杜兰特的缺失模型[J].科学对社会的影响,2003,(3):12-15.

[11]Hepeng J,Li L.Unbalanced Progress:The Hard Road from Science Popularisation to Public Engagement with Science in China[J].Public Underst Sci,2014,23(1):32-37.

[12]祝侣,刘小玲.国外促进公众参与技术预见的举措及启示[J].科技管理研究,2012,32(8):15-18.

[13]E.温格,J.莱.情境学习:合法的边缘性参与[M].上海:华东师大出版社,2004.

[14]Joss S.Public Participation i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olicy-and Decision-making—Ephemeral Phenomenon or Lasting Change?[J].Science & Public Policy,1999,26(5):290-293.

[15]吴士健,刘国欣,权英.基于UTAUT模型的学术虚拟社区知识共享行为研究——感知知识优势的调节作用[J].现代情报,2019,39(6):48-58.

[16]朱毅华,王兆庆.转基因网络舆情中公众认知态度的影响因素研究[J].农业图书情报学刊,2016,28(4):5-12.

[17]李美璇,刘时雨,许静.基于社交媒体的科学传播:新浪微博“转基因”热词传播模式研究[J].中国健康教育,2016,32(10):957-959.

[18]匡文波.中国微信发展的量化研究[J].国际新闻界,2014,(5):147-156.

[19]宋维翔,贾佳.微信公众号信息质量与用户互动行为关系研究[J].现代情报,2019,39(1):78-85.

[20]Chen Y H,Chen C Y,Lee S C.Technology Forecasting of New Clean Energy:The Example of Hydrogen Energy and Fuel Cell[J].African Journal of Business Management,2010,4(7):1372-1380.

[21]梁立明,谢彩霞.词频分析法用于我国纳米科技研究动向分析[J].科学学研究,2003,21(2):138-142.

[22]栾春娟.基于专利共现的全球太阳能技术网络及关键技术演进分析[J].情报学报,2013,32(1):68-79.

[23]郝韦霞,滕立,陈悦,等.基于共词分析的中国能源材料领域主题研究[J].情报杂志,2011,30(6):70-75.

[24]Callon M,Courtial J P,Laville F.Co-word Analysis as a Tool for Describing the Network of Interactions Between Basic and Technological Research:The Case of Polymer Chemsitry[J].Scientometrics,1991,22(1):155-205.

[25]刘云,周友富,安菁.基于专利共引的电动汽车核心技术领域分析[J].情报学报,2013,32(3):328-336.

[26]Small H.Co-citation in the Scientific Literature:A New Measure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wo Documents[J].Journal of the American Society for Information Science & Technology,2014,24(4):265-269.

[27]Wang B,Liu S,Ding K,et al.Identifying Technological Topics and Institution-topic Distribution Probability for Patent Competitive Intelligence Analysis:A Case Study in LTE Technology[J].Scientometrics,2014,101(1):685-704.

[28]楊超,朱东华,汪雪锋,等.专利技术主题分析:基于SAO结构的LDA主题模型方法[J].图书情报工作,2017,61(3):86-96.

[29]肖峰.论技术的社会选择[J].科学学研究,2001,19(3):18-23.

[30]王爱玲,王俏.科学技术的公众认知问题探讨[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2,(14):108-109.

[31]S Frankel M.AAAS、科学与社会——推进科学,服务社会[J].科技导报,2015,33(22):122-122.

[32]刘兵,宗棕.国外科学传播理论的类型及述评[J].高等建筑教育,2013,22(3):142-146.

[33]佟贺丰.丹麦公众参与科学事务模式综述[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4,25(12):123-126.

[34]谈毅.公众参与科技评价的目标与过程--以转基因技术争论为例[J].科学学研究,2006,24(1):30-35.

[35]柳卸林,姜江.发挥公众参与在环境技术创新中的重要作用[J].工业技术经济,2012,31(1):3-12.

[36]杨正.“公众科学”研究——公民参与科学新方式[J].科学学研究,2018,36(9):1537-1544.

[37]贾鹤鹏,范敬群,彭光芒.从公众参与科学视角看微博对科学传播的挑战[J].科普研究,2014,9(2):10-17,32.

[38]Rotolo D,Hicks D,Martin B R.What is an Emerging Technology?[J].Research Policy,2015,44(10):1827-1843.

[39]陶贤都.基于自媒体的科技传播公众参与范式研究[J].科技传播,2016,8(22):20-23.

[40]Breitzman A,Thomas P.The Emerging Clusters Model:A Tool for Identifying Emerging Technologies Across Multiple Patent Systems[J].Research Policy,2015,44(1):195-205.

[41]张丽娟,吴致远.技术的公众参与问题研究[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2):159-165.

[42]清博大数据.微信传播指数WCI(V13.0)[EB/OL].http://www.gsdata.cn/site/usage,2017-07-01.

[43]Zhao R,Wei M.Academic Impact Evaluation of Wechat in View of Social Media Perspective[J].Scientometrics,2017,112(3):1777-1791.

[44]Hirsch J E.An Index to Quantify an Individuals Scientific Research Output[J].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of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2005,102(46):16569-16572.

[45]金碧辉,Ronald R.R指数、AR指数:h指数功能扩展的补充指标[J].科学观察,2007,(3):1-8.

[46]颜月明,赵捧未.一种微信公众号影响力的评估方法[J].情报杂志,2016,35(9):141-145.

[47]段庆锋,潘小换.利用社交媒体识别学科新兴主题研究[J].情报学报,2017,36(12):1216-1223.

(责任编辑:孙国雷)

上一篇:纹绣培训总结范文下一篇:社区治理工作成效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