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观论文范文

2023-09-17

人生观论文范文第1篇

摘 要:随着现代社会信息交流活动进一步发展,信息交流工具的应用愈加广泛,微信客户端作为一种重要的信息交流工具逐渐开始在中学生群体中流行,对中学生群体的思想认识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本文从微信对当代中学生教育管理工作提出的挑战入手,对中学教育管理部门的合理应对措施进行了分析,希望能够进一步提升中学生教育管理的有效性,促使中学生教育管理工作取得更好的發展成效。

关键词:微信;中学生;教育管理

受到社会经济发展、信息化建设水平日渐提升的影响,信息交流工具得到了极大程度上的进步,在一定程度上为微信软件的广泛应用创造了良好的条件,而微信在社会大众生活中的应用也促使微信信息对社会大众的生活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促使社会上的多元文化思想借助微信渠道融入到人们的生产生活中,给社会大众的思想引导工作带来了一定的挑战。而中学生作为社会上思想发育尚不够成熟的特殊群体,微信的出现和在中学生群体中的大量应用也导致中学生的思想认识发生了一定的变化,极大增加了中学生的教育管理难度。因此在当前微信已经逐渐发展成为中学生最为常用社交软件的情况下,十分有必要分析微信对中学生教育管理产生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应对措施,为中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提供良好的支持。

一、微信给中学生教育管理工作带来的挑战

新时期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背景下,微信社交软件在中学生群体中得到了相对广泛的应用,对中学生教育管理工作产生了一定的不良影响,极大增加了中学生教育管理工作难度。具体来说微信给中学生教育管理工作带来的挑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中学生过度沉迷于微信社交活动

相关调查研究显示,中学生群体中将近半数以上的学生都存在长时间使用微信的情况,每天使用微信4小时甚至更长时间,并且受到中學生作息规律的影响,学生在学习时间往往无法接触微信,因此他们一般是晚上熄灯后长时间使用微信,严重影响了学生的作息规律,对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产生不良影响。同时中学生的自控能力一般相对较差、信息辨别能力不足,在接触微信后极易受到微信不良信息的影响,对学生的生活造成困扰。一方面,微信的过度使用会影响学生的学习。中学生正处于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的形成时期,对新鲜事物保持着强烈的好奇心,而微信作为他们接触外界的渠道,微信上的多元信息满足了他们的猎奇心理,并且在微信上学生也能够与陌生人进行沟通和交流,这种自主交流活动对学生具有较强的吸引力,极易造成学生沉迷于微信,甚至在上课阶段也无法集中注意力,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对学生深入学习相关知识产生不良影响。另一方面,微信的过度使用会对学生的生活产生影响。在应用微信后中学生更多的使用微信与虚拟空间的朋友进行沟通和交流,在生活中却不愿意与家长、其他同学和教师等进行沟通,对学生正常的社交活动产生了一定的不良影响,也不利于学生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

2.微信平台良莠不齐,增加了学生管理难度

现阶段我国还没有出台明确的规章制度对微信平台上的信息进行控制,导致微信平台上存在大量虚假、迷信、诱惑等不良信息,学生在接触微信的过程中一般不会对微信平台上的信息加以辨别,或者受到自身知识经验的影响辨别能力不足,导致学生极易被微信上的负面信息所误导,对家长、学校和其他同学产生不满心理,甚至严重者会做出错误的行为,给学生管理工作造成了极大的阻碍。可见,在微信已经在中学生群体中得到普遍应用的背景下,要想进一步提升中学生管理效果,就应该针对微信的实际应用问题进行具体分析,进而结合学生的心理特点和成长规律等探索科学的管理措施,为学生管理工作的优化开展提供良好的支持,为学生管理水平的提升提供重要的保障。

二、基于微信的应用加强中学生教育管理措施

面对微信的广泛应用和对中学生教育管理工作产生的影响,中学生教育管理工作人员在实际工作中也应该坚持与时俱进的思想,应在全面分析学生实际情况的基础上探索合理的教育管理措施,为学生管理工作提供良好的支持,促使学生管理工作在新时期取得良好的发展成效,为中学生的健康成长提供相应的保障。

1.学校加强教育监管工作,突出中学生的心理和情感教育

针对微信可能对中学生群体产生的不良影响,学校可以结合实际情况组织开展讲座、知识竞赛、主题海报和宣传教育等活动,对学生实施正确的思想引导,增强学生有效辨别微信信息真伪的能力,保证学生能够借助微信开展正常的网络社交活动。

首先,班主任应该积极与学生进行沟通和交流,引导学生逐步掌握微信的正确使用情况。班主任是中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的直接参与者,在学生管理工作中承担着重要的责任,因此针对微信的使用加强中学生的教育管理,应该充分发挥出班主任教师的重要作用,让班主任教师及时观察班级中学生的实际情况,与学生进行良好的沟通和交流,然后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对学生做出相应的教育和引导,促使学生可以对微信的使用形成正确的认识,为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的优化提供良好的支持。

例如针对部分学生沉迷于微信游戏的情况,中学班主任教师就可以组织开展主题班会,先让学生讨论自己所喜欢的游戏,为什么喜欢等,充分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高度集中注意力,为教育管理工作的开展创造良好的条件。然后教师借助教学引导方式对班会主题加以深化,向学生提出相应的引导性问题,如“你每天玩游戏和学习的时间是怎样设定的?你觉得你在玩游戏的过程中学到了什么?如果你想要劝阻别人玩游戏应该怎样做?”这样学生就能够对游戏活动形成更为深刻的认识,在不断讨论、分析以及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就能够确定逐渐认识到微信游戏的弊端,并开始认识到合理安排游戏时间的重要性,长此以往,学生必然能够养成良好的游戏习惯,合理利用微信软件。受此影响,中学生的教育管理质量也能够得到显著的提升,为中学生的健康成长提供良好的支持。

其次,与家长进行沟通,全面掌握学生的情感动态。对于学校教育管理工作而言,家庭是一个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家庭教育的发展对学校教育管理工作能够提供良好的支持。因此在当前微信得到广泛应用的背景下,学校要想进一步加强对中学生的教育管理,还应该加强与家长的沟通和交流,借助家长的力量为学生教育管理工作提供相应的辅助。在具体操作方面,学校应该定期组织召开家长会,与家长进行沟通和交流,了解学生在家庭中的状态,为制定合理的管理策略提供相应的辅助。同时,学校班主任教师也可以建立微信群,与家长进行沟通,关注学生的家庭成长,并为家长组织开展家庭管理工作提供相应的建议,提升家庭管理有效性。这样,中学生的教育管理质量就能够得到显著的提升,中学生也能够接受更为全面的教育和指导,促使学生在新时期能够实现健康成长。

最后,引导学生加强自律,养成良好的社交习惯。对于中学生教育管理工作而言,学校班主任教师的管理和学生家长的管理只能够为学生管理工作提供相应的辅助,在学生教育管理工作中要想切实提升管理质量,较为重要的一项工作就是应该引导学生自觉认识到过度使用微信的弊端,使学生能够形成对微信的正确认识,进而在使用微信过程中自觉规范自身行为,提升微信应用效果。换言之,中学要想在微信软件在学生群体中已经得到广泛应用的情况下加强培养学生的自律意识,就应该定期組织学生参与相应的教育活动,借助活动规则的引导和活动奖励的激励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自律意识,提升微信使用效果。同时,针对微信的特殊社交功能,教师在教育管理工作中也应该融入思想道德教育、自尊自信教育等,让学生认识到正常社交活动的重要性,合理利用微信进行正常社交,为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的优化创造一定的便利。

2.有效规范微信,净化微信环境

在当前无法有效控制學生不使用微信的情况下,要想加强对学生的教育管理,学校就可以尝试对学生的微信使用情况进行合理规范,并为学生推荐一些高水平的趣味性微信公众平台,让学生能够在微信上接收积极健康的信息,对学生做出正确的引导。同时,教师应该与全班有微信号的学生进行互相关注,结合学生的朋友圈分享情况了解学生的微信应用情况,进而结合学生的实际问题对学生实施相应的教育管理,及时发现学生思想认识方面存在的问题并对学生实施科学的教育引导,有效净化学生的微信环境,进而充分发挥微信的积极引导作用,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提供相应的保障。这样,借助对微信软件的合理应用,学校对学生的教育管理难度能够有效降低,教育管理水平必然会得到进一步提升,并且在合理教育管理的作用下,学生的思想认识水平也能够得到进一步强化,对学生未来健康发展产生着一定的积极影响。

三、结语

综上所述,微信在中学生群体中的广泛应用对中学生教育管理工作产生了一定的不良影响,但是中学教师在对中学生实施教育管理的过程中不应该一味的强制性限制学生对微信的使用,而是对微信的教育优势进行挖掘,进而充分发挥微信对学生的积极影响,使微信成为学校文化建设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产生积极影响。这样,学生就能够逐步养成合理使用微信的习惯,中学生教育管理工作水平也能够得到显著的提升。

参考文献:

[1]穆建亚.微信场域中高校学生教育管理长效机制的构建[J].中国电化教育,2015(7):127-131.

[2]黄国威.浅谈微信公众平台在高校学生教育管理中的应用——以广州工商学院“财金系辅导员”微信公众平台为例[J].法制与社会,2016(3):219-220.

[3]崔顾芳,王晓丽.高职院校学生教育管理中微信的影响及解决措施探究[J].济南职业学院学报,2016(5):22-23,34.

[4]张宝君,王储佳.微信对高校学生教育管理的影响及应对策略[J].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4):91-94.

[5]周根飞.浅谈微信对大学生教育管理的挑战以及对策[J].南方论刊,2014(8):44-46.

[6]汪衡岳.微信对高职院校学生教育管理的影响及应对策略[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6(3):23-24.

[7]娄志刚.微时代高校学生教育管理的微应对[J].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4):120-121.

人生观论文范文第2篇

一、营造氛围, 提供条件

张挂宣传标语, 开辟读书活动专栏, 营造浓厚的读书氛围;充实图书馆藏书量, 营造图书馆读书人性化环境和氛围;在每个教师办公室设立书橱, 主动给教师提供图书信息, 并统一印发读书目录, 让教师自由选择后, 给教师购买专业理论读物和杂志摆放在每个办公室的书橱里;加强学校校园文化的建设力度, 营造书报走廊、学生作品走廊等长廊文化, 进入学校就处于一个浓浓的书香氛围之中。

在浓浓的书香氛围中, 教师可以通过读书, 充分享受读书所带来的快乐, 读书滋养人生。

二、主题阅读, 开展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

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 学校精心制定各项读书主题, 开展主题读书。根据分类不同, 有多项主题读书活动。如节假日读书主题活动, 教育理论读书活动, 班主任读书会, 干部读书会等等。

假期读书学习活动。每年假期, 学校都开展教师假期读书学习活动, 比如今年寒假, 学校给每位教师购买了三本书:《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 培训教材》、魏书生的《班主任工作漫谈》、李镇西的《做最好的班主任》;给青年教师购买了《不做教书匠》。教师们在假期积极地阅读, 在学校教师QQ群交流学习心得。开学初就有40多位教师写了读书心得, 学校进行了评比, 把优秀的读书心得在教师会上交流学习, 并对优秀者奖予了读书卡, 鼓励他们可以再买书。

干部读书会。每周行政会, 首先是干部读书会。每周轮流安排一名干部和随机抽取一名干部主讲本周读书内容, 读书收获, 并要结合本部门的工作, 把读书所得践行在自己的工作中。

班主任读书会。间周一次的班主任会, 是班主任们交流读书学习的时间, 由两位班主任主讲自己的读书心得, 并且结合自己的班级管理, 高效的运用读书所得, 其他班主任参与讨论, 收获颇丰。

骨干教师读书交流展示分享活动。每月一次的骨干教师读书交流分享活动, 是骨干教师把自己这个月所读的书, 所作的读书笔记, 所写的读书心得, 把读书所得运用在自己的教育教学中的收获进行交流展示分享, 此时, 每个骨干教师都沉浸在书香里。看看别人所读的书, 和自己比较比较, 有骄傲的笑容如花绽放, 也有自责在心里扎根。

教研活动读书交流会。教研活动时间, 教师们读专著、赏名著、颂经典、谈心得, 将“读书是一种需要”上升为“读书是一种责任”、“读书是一种乐趣”、“读书是一种有益的生活方式”, 促进教师提高业务素质, 享受阅读、享受教育、享受人生。

三、“读读—议议—说说—写写”读书模式的构建, 做幸福读书教师

“读读”, 读书有一个人的读, 和集体中的读。除了教师自读外, 学校安排教师在教研活动等集体活动中一起读, 在共读中品味书籍带来的精神享受。

“议议”, 仅有读是不够的, 读书贵在交流, 你有一个思想, 我有一个思想, 大家可以相互交流, 就拥有两个思想。在多种集体读书中, 我们都要求大家共同议议、谈谈自己的想法, 相互交流。

“说说”, 学校定期安排教师论坛, 论坛题目根据学校发展的需要而确定, 让教师们畅所欲言, 促进教师思想相互交流, 促进教师多读书, 读好书。

“写写”, 为了让自己的读书收获上台阶, 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学校要求骨干教师和年轻教师每周书写教育随笔, 每期定期开展征文活动, 教师可以谈谈自己在读书活动中的收获, 跃然纸上, 成为自己的作品, 成就自己的价值。

人生观论文范文第3篇

关键词:《野草》;“90后”青年;鲁迅哲学;反抗绝望

一、《野草》中鲁迅的生命哲学对“90后”青年的意义

《野草》是一部鲁迅的散文诗集,也是大家公认的鲁迅最难读懂的作品之一,阅读鲁迅,学习品味鲁迅的人生哲学,从《野草》入手是最合适不过的了。鲁迅的老友许寿裳在《我所认识的鲁迅》里说:“至于《野草》,可以说是鲁迅的哲学。”[1]哲学是抽象的、难以定义的,胡适曾对什么是哲学下了一个定义:“凡研究人生切要的问题,从根本上着想,要寻一个根本的解决:这种学问叫做哲学。”[2] 那么鲁迅用整个人生来经营的哲学便是反抗绝望的生命哲学。胡适先生还对哲学进行了分类:“因为人生切要问题不止一个,所以哲学的门类也有许多种。例如:一、天地万物怎样来的。(宇宙论)二、只是思想的范围、作用及方法。(名学及知识论)三、人生在世应该如何行为(人生哲学旧称“伦理学”)。四、怎样才可使人有知识、能思想、行善去恶呢(教育哲学)。五、社会国家应该如何组织、如何管理(政治哲学)。六、人生究竟有何归宿(宗教哲学)。”[2]显而易见鲁迅先生《野草》所表达的正是第三类,告诉我们人生在世如何行为的人生哲学,是“90后”青年值得学习、值得倾听的人生指导。

胡适先生说过:“儒学久已消失,我确信中国哲学的将来有赖于从儒学的道德伦理和理性的枷锁中得到解放。”[3]其实这一观点早已和鲁迅先生改革国民性的本质思想不谋而合。鲁迅先生有很多的作品都是对国民劣根性、对儒家封建伦理道德的批驳。而《野草》就通过象征主义的艺术方法,写下了鲁迅对人生的深刻探讨,对自我生命的解剖,对改造国民性的深刻思索。

鲁迅先生的作品中有诙谐睿智、反抗绝望的文章,还有他对青年们痛心疾首的告诫。“我想,我们总得将青年从牢狱中引出来。路上的危险,当然是有的,但这是求生的偶然的危险,无从逃避。”[4]他愿为青年们引路,但路上却险阻重重。他不放弃抗争,也不轻言牺牲。他曾对青年满怀期待,给了青年很多宽容和指导。“我一向是相信进化论的,总以为将来必胜于过去,青年必胜于老人,对于青年,我敬重之不暇,往往给我十刀,我只还他一箭。”[5] 即使在他目睹了广东青年分属两大阵营并且进行了血腥的明争暗斗后,他开始失望了,对青年产生怀疑,“我的思路因此轰毁,后来便时常用了怀疑的眼光去看青年,不再无条件的敬畏了。然而此后也还为初初上阵的青年们呐喊几声,不过也没有什么大帮助。”[5] 他从没有放弃过青年,他还是一直为青年指路,给青年以鼓励。

鲁迅是这样的一个人:反抗绝望,热爱生命。不放弃抗争,也不轻言牺牲,是鲁迅的壕堑战术,也是他“生”的哲学。在《生命的路》中鲁迅写道:“什么是路?就是从没路的地方践踏出来的,从只有荆棘的地方开辟出来的。以前早有路了,以后也永远有路。人类总不会寂寞,因为生命是进步的,是乐天的。”[6]鲁迅先生在给青年指路的同时也不忘给予青年一些实际的建议:“一要温饱,二要生存,三要发展。有敢来阻碍这三事者,无论是谁,我们都要反抗他,扑灭他。”“我之所谓生存,并不是苟活。所谓温饱,并不是奢侈。所谓发展,也不是放纵。”[4]在《忽然想到〈五〉》中写道:“世上如果还有真要活下去的人们,就先该敢说,敢笑,敢哭,敢怒,敢骂,敢打,在这可诅咒的地方击退了可诅咒的时代!”[7]这些都是他对我们最真诚的嘱咐与告诫。让我们明确自己的目标,还要勇于反抗,敢说,敢笑,敢哭,敢怒,敢骂,敢打。不畏阻挠,但也不苟活,不奢侈,不放纵。我觉得这就够了,这就是我所看到的“路”,也是鲁迅先生希望我们青年当走的“路”。有着独立人格,勇于反抗,追求自由,坚持原则。这是鲁迅先生对青年的期望,也是我们“90后”青年阅读鲁迅的作品,学习鲁迅人生哲学的意义所在。

《野草》是鲁迅作品中最为难懂、也是最璀璨的篇目,所以在这里就从我们“90后”大学生的角度来重读《野草》,感悟其中的哲学智慧。

二、活在当下:永怀希望,反抗绝望

《野草》中包含着鲁迅先生的人生哲学,其中“希望”与“绝望”是《野草》中一对既对立又并存的词语。而“永怀希望,反抗绝望”是贯穿《野草》的永恒主题,也是鲁迅用整个人生来诠释的人生哲学。

“绝望之为虚妄,正与希望相同!”[8]这是《希望》中鲁迅借裴多菲的话语对希望与绝望的阐释,这句话在《希望》中出现了两次,但是不难发现这同样的两句话所表达的感情有所不同。

“但是,可惨的人生!桀骜英勇如Petǒfi,也终于对了暗夜止步,回顾着茫茫的东方了。他说:绝望之为虚妄,正与希望相同。”

他描述了桀骜英勇的裴多菲终于对了暗夜止步、回顾东方后说了这样的一句话。所以这句更像是有着一种消极的感觉,认为人生的希望就是一种不知自己身处绝望中的虚妄,所有的希望都是徒劳,都只不过是一个虚妄。而相反的是第二次引用这句话时,出现于文章结尾,并以“!”收尾。

“我只得由我来肉薄这空虚中的暗夜了,纵使寻不到身外的青春,也总得自己来一掷我身中的迟暮。但暗夜又在那里呢?现在没有星,没有月光以至笑的渺茫和爱的翔舞;青年们很平安,而我的面前又竟至于并且没有真的暗夜。绝望之为虚妄,正与希望相同!”

这恰恰相反,让我们感受到了一种充满希望的心情。这里是鲁迅先生一种反抗绝望,与暗夜相搏后的高呼,所以这里的表述更像是一种明知自己身处绝望之中,身处于没有星和月光的暗夜之中,但是也要在这绝望之中心怀希望、哪怕是虚妄。因为绝望之为虚妄,正与希望相同!这就是鲁迅的反抗绝望的精神所在,明知身处绝望,却还是永怀希望,这样的意思也常常出现于鲁迅先生后来创作的很多作品之中。

《希望》所包含的思想是很复杂的,鲁迅先生说过:“见过辛亥革命,见过二次革命,见过袁世凯称帝,张勋复辟,看来看去,就看得怀疑起来,于是失望,颓唐得很了。”[9]有了这样的经历后,他已经不是那个刚开始弃医从文、创办《新生》时满腔热情的青年了。他在《希望》里写道:“这以前,我的心也曾充满过血腥的歌声:血和铁,火焰和毒,恢复和报仇。而忽而这些都空虚了,但有时故意地填以没奈何的自欺的希望。希望,希望,用这希望的盾,抗拒那空虚中的暗夜的袭来,虽然盾后面也依然是空虚中的暗夜。然而就是如此,陆续地耗尽了我的青春。”曾经的努力只是曾经,青春耗尽但是希望的盾后面还是空虚的暗夜,于是他开始失望,开始疑虑,所以对青年对自己发出了疑问:“然而现在何以如此寂寞?难道连身外的青春也都逝去,世上的青年也多衰老了么?”对于《希望》,鲁迅先生曾说过:“又因为惊异于青年之消沉,作《希望》。”[10]所以《希望》写出的不只是那种反抗绝望,永怀希望的精神,还写出了鲁迅先生对青春的感慨,对青年的疑虑,还有对未来的担忧,这才会发出那种在绝望中寻找希望,反抗绝望的呼声。然而不只是从前,现在的青年也正需要这样的呼唤,很多“90后”青年都没有人生目标,没有奋斗精神,想要有所作为却总是一事无成,对生活多是消沉又迷茫的。鲁迅先生一直对青年很友善,满怀期待,也一直在努力唤醒更多的国人,一生致力于改造国民性,所以在经历了这些变化后不得不产生怀疑,但最后还是回归自我内心:“我只得由我来肉薄这空虚中的暗夜了,纵使寻不到身外的青春,也总得自己来一掷我身中的迟暮。”

鲁迅对于永怀希望、反抗绝望的诠释,还有很多,如《秋夜》里的那两棵枣树,它们铁似的直刺着奇怪而高的天空,明知生命、四季的轮回但还是坚韧的站在那里。历经风霜,落尽了叶子,被打枣的杆子打去了所有的果子,只有打枣杆子留下的皮伤,但却正因为这样原本被压弯的弧形却伸得更直了,直刺向凛冽的高空。这不正是对生命的敬畏,反抗绝望的精神吗?鲁迅在《娜拉走后怎样》里说道:“正无需乎震骇一时的牺牲,不如深沉的韧性的战斗。”[11]《野草》中有不少篇章包含了这种思想,《秋夜》就是其中之一,鲁迅先生一方面表达了自己反抗绝望的精神,一方面在呼吁青年们对黑暗势力要进行韧的战斗。

《秋夜》中小花有梦,叶子有梦,枣树也有梦。

“猩红的栀子开花时,枣树又要做小粉红花的梦,青葱地弯成弧形了……。”我又听到夜半的笑声;我赶紧砍断我的心绪,看那老在白纸罩上的小青虫,头大尾小,向日葵子似的,只有半粒小麦那么大,遍身的颜色苍翠得可爱,可怜[12]。

那笑声是花儿的笑,是枣树的笑,是生命的笑。鲁迅先生曾说过:“生命不怕死,在死的面前笑着跳着,跨过灭亡的人们向前进。”所以这忽而传来的笑声是生命的笑声,在生命面前我们不怕死,怀着希望向前走,即使面对绝望也要乐观向上,就像《野草·题辞》中所写的:“过去的生命已经死亡。我对于这死亡有大欢喜,因为我借此知道它曾经存活。死亡的生命已经朽腐。我对于这朽腐有大欢喜,因为我借此知道它还非空虚。”[13]鲁迅的人生哲学在这里告诉我们的不仅仅是那个时代的反抗绝望,韧的战斗的意义了,还通过他对生与死的看法,给我们传达了一个对于现在的我们比较实际的人生哲理:“要活在当下”,人生看重的不是结果,而是过程,“昨天”和“明天”都不是重要的,重要的是现在。要像枣树一样虽然也有小粉红花一样的梦,梦着青葱的弯成弧形,但是现在哪怕是寒冬,哪怕掉光了枝叶也要站得直直的,直插苍穹,发出生命的欢笑。

三、冻灭与烧完:明知前面是坟仍然向前走

《过客》是鲁迅人生哲学最好的诠释,是对“生命”最清晰的表白,生命的过程中,在人生的路上像过客一样,即使未知,哪怕前方是坟,都毅然向前。鲁迅在给读者赵其文的信中也谈道:“《过客》的意思不过如来信所说那样,即是虽然明知前路是坟而偏要走,就是反抗绝望,因为我以为绝望而反抗者难,比因希望而战斗者更勇猛,更悲壮。但这种反抗,每容易蹉跌在‘爱’——感激也在内——里,所以那过客得了小女孩的一片破布的布施也几乎不能前进了。”[14]

《过客》是《野草》中被研究讨论得最多的作品之一了,它反抗绝望的主题不只是《野草》这本散文诗集的思想主旨,更是鲁迅先生整个人生的精神写照。《过客》以独幕剧的形式出现,人物设置简洁,只有三个人:小孩、老人和过客,实则代表了三种人,不谙世事、天真幼稚的青年,历尽沧桑随波逐流的老人,而过客,像是鲁迅自己,一个经历世事黑暗但还是坚持自我独立,清醒的孤独向前的反抗绝望的战士。

《过客》中老翁向过客提出了:“你是谁?从哪里来?到哪里去?”这样的三个简单又复杂的问题,过客给出的答案都是“不知道”。在常人看来这是再简单不过的问题了,但是在《过客》中我们可以看到,这里就包含了鲁迅的人生哲学。过客不知道自己是谁,不知道自己从哪里来,但是他很明确自己要去向何处,即使不知道自己要去往的地方会遇到什么,哪怕是坟也要向前。

过客与老翁有这样一段对话:

翁——那也未必。太阳下去了,我想,还不如休息一会的好罢,像我似的。

客——但是,那前面的声音叫我走。

翁——我知道。

客——你知道?你知道那声音么?

翁——是的。他似乎曾经也叫过我[15]。

过客拒绝停下休息,拒绝了布施,但是拒绝不了那个在前面叫他,让他向前的声音,而这个声音是老翁也曾听到过的声音。其实很多人都可以听到反抗绝望的叫喊,但却渐渐都麻木了,不愿也不敢坚持地跨出那一步,向前走去,因为前面是坟,是未知,所以就退缩了,最终像老翁一样在路途中老去,并一直绝望地相信前面是坟,却从不知不想坟的后面会是什么?而生活于现在的我们,很多时候其实我们不知道自己是谁,也不知道自己正在做什么,因为我们很多人都过着别人所期盼的人生,没有自己的信念,没有向前走的动力,安于现状,这也是“90后”很多大学生的弊病。来到大学只是想着可以毕业后找到一个好的工作,却没有想过该如何提升自我。《过客》中的人生哲学就是鲁迅先生给我们很好的指导。

有人说鲁迅是一个孤独者,孤独地反抗绝望,孤独地走着。但我觉得不够恰当,他既不是麻木庸俗的凡人,也非积极乐观不谙世事的青年。他不像那些没有出过象牙塔的青年不谙世事,随波逐流,冲动盲从,他是经历了世事黑暗后仍旧坚持自我,明知前面是坟也要向前走的行者。这样的精神是很可贵的,也是我们现在所缺乏的。有的人成长于温室,不知道自己该追求什么,还没有出发就迷失方向。也有的人走得太久了,忘记了自己的本心,庸庸碌碌地度过生命。所以我们要通过学习鲁迅的人生哲学,更加清晰地认识自己。

而当读到《死火》,我们对于生命的选择又会有一个全新的感悟。《死火》以“我”的口吻将我们带到了一个奇幻的梦境,而“我”是“奔驰”而来,坠于冰谷,然后遇到了“死火”。“火”这种元素我们是都见到过的,要么烧成灰烬要么被人为地扑灭,这也是我们平日间可以体会到的常识。而鲁迅就用这每个人都见识过的“火”作为主角描画出了我们没见识过的“死火”:“这是死火。有炎炎的形,但毫不动摇,全体结冰,像珊瑚枝;尖端还有凝固的黑烟,疑这才从火宅中出,所以枯焦。”[15]而后“死火”被“我”唤醒,被唤醒的“死火”由全体冰洁的珊瑚枝变成了流动的红焰并与“我”对话:

“你的醒来,使我欢喜。我正在想着走出冰谷的方法;我愿意携带你去,使你永不冰结,永得燃烧。”

“唉唉!那么,我将烧完!”

“你的烧完,使我惋惜。我便将你留下,仍在这里罢。”

“唉唉!那么,我将冻灭了!”

“那么,怎么办呢?”

“但你自己,又怎么办呢?”他反而问。

“我说过了:我要出这冰谷……。”

“那我就不如烧完!” [16]

这样的“死火”不禁让我想起了一些曾经麻木的、被蒙蔽了内心的人,被唤醒后决心度过一个“烧完”而非“冻灭”的人生。“死火”与“我”的对话是鲁迅的心理活动,是他作出的人生选择,也是他的人生哲学。有的人说死火代表的是鲁迅自己,有人说代表的是革命者,也有人认为这里说的是青年。然而我认为“死火”象征的就是我们每一个人自己。当阅读《死火》时我们其实都像死火一般在与自己的内心对话,“冻灭”还是“烧完”,并不是像“To be or not to be.”[17]这样一个生与死的是非题。在《死火》中可以看到生与死已经不是那么重要了,所有的生必将走向死亡,那么我们不可以选择生与死,但是可以选择如何度过由生到死之间的这个过程。鲁迅先生的作品高超之处就在于,他并不直接与我们讨论这个生死的大命题,而是用“死火”的故事让我们看到自己,看到我们应该选择的生命的形式。

《死火》很大程度上表明了鲁迅对“生”与“死”的哲思,提出了是平静无为的“冻灭”还是奋起一搏的“烧完”的选择题,最后毅然说出“那我就不如烧完”。从“生”到“死”的道路上,我们的生命没有选择的余地。生的尽头便是死,这谁又能摆脱呢,但是就算不能摆脱,那我们也有选择如何死去的权利——冻灭亦或是烧完。而鲁迅便是那一团死火,选择了以烧完的方式与黑暗同归于尽,用他向死而生的精神给与我们方向。“死者倘不埋在活人心中,那就真真死掉了。”[18]鲁迅便是那位活在我们心中,永存的人。这正是鲁迅的生命哲学,与其冻灭不如烧完,要让生命发出光辉,没有白活白死的,生死都要有价值。

四、孤独的战士对国民劣根性的批判

叔本华说过,“一个人,要么孤独,要么庸俗。”[19]而鲁迅先生就是这样一个孤独的战士。没有人可以站到他的那个思想高度,所以他是孤独的,但是也是坚强的。反抗绝望可算是鲁迅先生的人生哲学,而他所反抗的“绝望”很大程度上是他对国民性的绝望,鲁迅尽其所能的为改造国民性奋斗着,但是效果却不尽如人意。其实从鲁迅作品中所表现的对青年的期望也可以看出鲁迅先生对青年的态度,从满怀希望到失望怀疑。鲁迅对国民性的批判也越来越激烈,越来越痛彻,越来越无奈。最后改造国民性的工作还是没有在鲁迅先生生前得以完成。

在《野草》中也不乏表现鲁迅对中国国民性批判的作品,《立论》、《聪明人和傻子和奴才》幽默诙谐却很巧妙地反映了中国国民性的一大特点“瞒和骗”,而瞒和骗的背后就是根深蒂固的奴性。《立论》简洁精辟,却用简单的故事情节道出了中国人普遍存在的问题,互相恭维,互相说假话奉承,说真话的反而被人责备,最后鲁迅还教了大家一个巧妙又讽刺的方法,就是什么都不说,只要附和着“呵呵”带过。而《聪明人和傻子和奴才》就道出了根深蒂固的奴性,真正帮忙的“傻子”却得到了奴才的背叛,而在一旁说空话的却被视为“聪明人”。鲁迅先生认为中国人缺少的便是“诚”与“爱”,中国人与人之间弥漫着“瞒和骗”、“自欺欺人”,并逐渐变成“怯弱”、“贪婪”,这离不开中国由古至今的等级制度下的“愚民政策”。《论皇帝》中就提到过,皇帝对人民用的是“愚民政策”,但是人民也不傻,也对皇帝用“愚君政策”来应付皇帝,那么国家就“太平”了。中国人就是这样自欺欺人,互相欺瞒。最后对于不好的方面谁都避而不谈,就像《立论》里说的:“说要死的必然,说富贵的许谎。但是说谎的得好报,说必然的遭打。”[10]每个人都明知道是空话谎话,却也偏偏爱听,这不是自欺欺人么?

《狗的驳洁》又以一个梦境开头,用简单而寓意深刻的故事道出中国国民性“势利”的一面,“我”与狗的对话,看似荒诞实则很现实,势利的人以自己高“狗”一等的姿态来指责、呵斥狗势利,反被狗嘲笑最终落荒而逃,归根结底反映的也是“奴性”的一面。鲁迅先生在《野草》英文译本序中说:“因为憎恶社会上旁观者之多,作《复仇》第一篇”[20]。抨击中国人的“看客”心理是鲁迅先生笔下常常出现的题材,有名的作品还有小说《示众》、《药》等,在这些作品中都描绘了形形色色的看客形象。不过《复仇》又有所不同,因为其他的作品多是写看客“看成”的状态,而在《复仇》中写的就是看客“看而不成”的状态。路人们从四面奔来,“拼命地伸长脖子,想要鉴赏这场拥抱或杀戮”[21],但是“他们俩这样地至于永久,圆活的身体,已将干枯,然而毫不见有拥抱或杀戮之意。”最后路人无聊散去,“于是只剩下广漠的旷野,而他们俩在其间裸着全身,捏着利刃,干枯地立着;以死人似的眼光,赏鉴这路人们的干枯,无血的大戮,而永远沉浸于生命的飞扬的极致的大欢喜中。”这也许就是文中对“旁观者”的复仇吧。而《死后》又从一个死在路边的人的视角出发,极强烈地表现了对“看客”、“文人论客”的批判,并且从另一个方面也表现了鲁迅刚烈的性情,“就连仇敌也不使知道,不肯赠给他们一点惠而不费的欢欣”。即使死去也不愿给敌人哪怕一点快意,要作最彻底的斗争。

《墓碣文》里有一句“抉心自食,欲知本味”[22]。鲁迅自我解剖的精神让人钦佩,他用不断追求探索,跳出牢笼寻求真实自我的精神,告诉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自己,直面人生。无论生活如何困顿,前路如何绝望,但也要敢于面对坚持下去。就像鲁迅改造国民性一样,虽然最后失败了,但是也为其倾尽一生精力。所以我们要认识中国国民性的优缺点,为改革国民性继续努力。然而要改革国民性就要先看清楚什么是国民性,从自身做起,先做到清楚地认识自己。鲁迅的改革中国国民性思想是失败了,甚至在20世纪中国国民性可算是倒退的,但是我认为鲁迅精神还在,他的文章、思想仍在指引着我们。即使不能改变所有或很多,但是我们仍在一点一滴地改变,这也是当今我们学习鲁迅的意义所在。

五、对《野草》的误读:以“爱情说”为例

《野草》写于鲁迅人生中最为动荡的几年里,在这段时间里鲁迅经历了很多事情,有1925年的女师大风潮,1926年的三一八惨案,从北京到了厦门大学任教后来又至广州中山大学任教,而在广东任教时又目睹了革命阵营分裂的血腥,这让他为之震动。这些动荡、这些变迁也让鲁迅的内心有了更多的想法,更加深刻的认识。当然对于这段时期不可忽略的就是他与许广平的爱情,在这段时间里萌芽并成长成为可以支撑之后在一起长长久久的情感。我们不能完全否认这种情感可能会流露于《野草》中,如《腊叶》。有的人就此做文章,并举出许多不能自圆其说的例子将《野草》曲解成为一个爱情散文诗集,这是很不合适的。

《野草》是含蓄隐晦的散文诗,是用象征主义艺术方法表现鲁迅的人生哲学。所以对于《野草》的解读就众说纷纭,对其象征的意义也有各种各样的解释。现在有些研究鲁迅作品的学者、专家在研究鲁迅大流中开始走猎奇路线,有人去挖掘鲁迅的私人生活情感,甚至有人从情爱的角度来解读鲁迅的《野草》,将《野草》定义为爱情诗集。一篇学术论文还就《风筝》所表述的是兄弟情还是爱情提出了讨论,认为文中的“小兄弟”其实代表的是许广平,而围绕风筝发生的故事说的则是他们之间在讨论公布恋情的事情。这是很荒谬的说法,时间节点也是不符合的。《风筝》写于1925年1月25日,而许广平给鲁迅的第一封信写于1925年3月11日[23],也就是说在作《风筝》时,鲁迅与许广平根本没有开始通信,更别说两人需要讨论是否公布恋情[24]。

加拿大华人李天明博士的《难以直说的苦衷——鲁迅〈野草〉探秘》[25]一书,甚至将《秋夜》、《影的告别》、《死火》等篇目都归入爱情诗,将其解释为鲁迅在婚姻道德与自由爱情之间的纠结。这都是过于主观的、不切实际没有证据的解读。许广平给鲁迅的第一封信写于1925年3月11日[23],而《野草》中很多篇目都是写于鲁迅与许广平开始通信之前的。比如《秋夜》中对两颗枣树并没有分别描写,都是落尽了叶直刺高空的样子,并且全文都是积极乐观反抗绝望的,枣树直刺奇怪而高的夜空,小粉红花还在开着,瑟缩地做着梦,并没有一点表现鲁迅对婚姻不满的形象。李天明则认为:“这两株分别描绘的枣树,不但是鲁迅寂寞孤独感的形象体现,也是他对自己婚姻形态不满、沮丧和无奈复杂心情的形象体现,他们可以被视为鲁迅窘困夫妻生活的象征。”[26]这样片面、主观的看法是毫无依据的,明明文章中枣树直刺夜空,而花也在冷气中开放,满怀梦想,却被解读为寂寞孤独的体现、对婚姻的不满无奈,曲解了鲁迅的本意。鲁迅在《秋夜》最后写道:“我打一个呵欠,点起一支纸烟,喷出烟来,对着灯默默地敬奠这些苍翠精致的英雄们。”[12]把小青虫看作是“苍翠精致的英雄”,说明文中的这些形象是正面的,态度是乐观的。我们研究鲁迅是为了更好的理解鲁迅,让更多的人读懂鲁迅,但是为了所谓的“创新”从而曲解鲁迅的思想精神的做法是必须反对的。

对于这种荒谬的见解,论者褒贬不一,表面上出现了鲁迅研究的一种创新,满足了世俗对于名人爱情的八卦、好奇心理,但却掩饰不了过于世俗化的肤浅走向。从爱情的角度来解读《野草》虽然打破了常规的思考,但却不知不觉走上一条超出学术范畴的路。所以很多时候我们阅读鲁迅的作品特别是《野草》这样比较难读懂的作品,更需要好的导师的正确引导,而不可被这种猎奇作伪以求文章新颖的学者误导。

参考文献:

[1] 许寿裳.我所认识的鲁迅·鲁迅的精神[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8:76.

[2] 胡适.中国古代哲学史导言·胡适文集(第6卷)[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163.

[3] 胡适.先秦名学史导论逻辑与哲学·胡适文集(第6卷)[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10.

[4] 鲁迅.华盖集·北京通信·鲁迅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54.

[5] 鲁迅.三闲集·序言·鲁迅全集(第4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3-5.

[6] 鲁迅.热风·随感录六十六·生命的路·鲁迅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386.

[7] 鲁迅.华盖集·忽然想到五·鲁迅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14.

[8] 鲁迅.野草·希望·鲁迅全集(第2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181.

[9] 鲁迅.南腔北调集《自选集》自序·鲁迅全集(第4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468.

[10] 鲁迅.《野草》英文译本序·鲁迅全集(第2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

[11] 鲁迅.坟 娜拉出走后怎么样·鲁迅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116.

[12] 鲁迅.野草·秋夜·鲁迅全集(第2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166.

[13] 鲁迅.野草·野草题辞·鲁迅全集(第2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163.

[14] 鲁迅.至赵其文·鲁迅全集(第11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

[15] 鲁迅.野草·过客·鲁迅全集(第2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193.

[16] 鲁迅.野草·死火·鲁迅全集(第2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200.

[17] 莎士比亚.哈姆雷特[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284.

[18] 鲁迅.华盖集续编·空谈·二·鲁迅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296.

[19] 叔本华.人生的智慧·建议与格言(第五章)[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143.

[20] 鲁迅.野草·立论·鲁迅全集(第2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212.

[21] 鲁迅.野草·复仇·鲁迅全集(第2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176.

[22] 鲁迅.野草·墓碣文·鲁迅全集(第2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207.

[23] 鲁迅.两地书·鲁迅全集(第11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9.

[24] 余放成.《风筝》是兄弟之情,还是爱情——兼与胡尹强先生商榷[J].淮北技术学院学报,2009,(6).

[25] 李天明.难以直说的苦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73.

[26] 李天明.《野草》情爱道德主题辨析[J].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研究丛刊,2000,(9).[责任编辑 陈 鹤]

人生观论文范文第4篇

无心插柳 闯入保险行业

纵观王建的履历表,有两种文化交错其间:法律和保险。若要进一步论及二者的关系,可以说法律是他与保险的“红娘”。然而,在谈及这位“红娘”时,王建却笑言“一切纯属偶然”。

参加高考前,王建在农场开车,这在当时已是不错的工作。但王建并不满足,仍想继续深造。“一开始,很想学理工科,可数学总是难以过关,不得以改学文科,打算往财经方向发展。”然而无巧不成书,1979年当王建从外地赶回北京填报志愿时,距截止时间已经很近了,匆忙之下他填报了中国政法大学的法律系,并被成功录取。“法律,学了4年,我不后悔。”王建说,“学法律的最高境界是学出美感,我虽未能达到,但对法律的严密性、概括性、逻辑性体会很深,这一点是其他学科给不了的。”

1983年大学毕业后,王建进入中国人民银行总行工作,不久,又被调到中国人民保险公司,尔后进入公司保险研究所法律研究室。此时,正值改革之初,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处于萌芽期,法律法规成为必要的行业规范,《保险企业管理暂行条例》的起草工作也在这时被提上日程,王建成为起草执笔人之一。

谈及这段经历,王建感慨颇多。“当时,全国只有中国人民保险公司一家保险企业,很多专家认为,保险是根据大数法则集中管理风险,开出的价格也自认为是最合理的。公司内部大部分人都倾向于国有企业独家经营,不赞同保险市场化,最多也就是以长江为界,分南方公司和北方公司,就像今天的中国电信一样。《保险企业管理暂行条例》草案报到国务院后,公司就有人说研究所是一帮吃里扒外的。”然而事实胜于雄辩,“现在回头看,路子是对的。它不仅给保险业也给金融业带来了新的冲劲”。1984年《保险企业管理暂行条例》颁布,当年,香港民安保险公司到深圳开展业务;随后,交通银行改革,成立保险部,即中国太平洋保险公司的前身;1987年,平安保险公司成立。从此,中国保险业进入市场化发展阶段。

《保险企业管理暂行条例》的出台也为《保险法》的制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1992年春节,王建接到通知,请他参与起草《保险法》。当时的起草小组有时任中国人民保险公司总经理的秦道夫,新中国成立前就从事保险的王恩韶、李嘉华等10多位“老保险人”,王建年轻又是法律出身,自然就成了“主笔”。

要起草《保险法》,就要先搞清楚什么是保险。“当时,我们反复思考,保险的本质是什么?《保险法》到底要写成什么性质的法律?”为此,起草小组分别到日本、德国、英国、美国、菲律宾进行了考察,发现英国、美国、菲律宾属于习惯法系,即政府没有条款、费率监管,只有偿付能力管理,同时他们认为签订保险契约有3大自由,即条款、费率自由,投资自由和再保险自由。而在日本、德国却完全不同,当时他们没有偿付能力管理,只有条款、费率管理,其投资有投资名录,并且只能在这个范围内投资;保险产品价格是国家费率算定会(日本)根据全国情况、按照大数法则算出来的,只能按此标准执行。

“保险是人类为将来、为未发生的不确定风险进行的市场经济行为,从这个意义上看,保险是全社会的后备。如果丢了保险的经济补偿功能,把它变成单纯的投资工具,那就偏了;如果过分地依赖政府,靠行政指令强制保险,那也偏了。”在充分讨论之后,起草小组决定以偿付能力管理作为编写《保险法》的基础。“或者用偿付能力管理这把剑,或者用条款、费率管理这把剑,但千万不能一起用。”王建补充道。

从保监会的“助产士”到“监护人”

1998年中国保监会成立,王建从中国人民保险(集团)公司调到保监会工作。在这之前,他出任过中国人民保险公司下属投资公司——中国安泰经济发展公司总经理助理、中国人民保险(集团)公司资金运用管理部副总经理。

在安泰工作的经历,让王建看到了混乱的金融市场对金融资产造成的极大伤害。“当时保险公司的保险资金或存银行,或用于买地、发放贷款。贷款市场秩序混乱,又正赶上中央‘拨改贷’,老百姓不理解,认为金融机构是国家的,保险公司也是国家的,贷款不还,有国家扛着。因此保险公司放出去的多数贷款有去无回,有的甚至连贷款企业也找不到了。”

为此,国务院成立了金融业整顿小组,王建担任其中的保险市场研究小组副主任。“金融业整顿小组的成果就是成立了中国保监会。这既是《保险法》的要求,也是保险市场发展的必然趋势。”王建回忆说。

在中国保监会的筹备过程中,一直有一个争议:保监会到底是保险公司的监管机关还是主管机关?据王建介绍,《保险法》初稿中对这一机构的定义是“代表政府的监管机构”,宗旨是“保护被保险人的利益”,但后来定稿被改为“保护保险关系各方利益”,“这也是当时起草小组对所有修改中最不满意的一条”。

如此一来,保监会的自我定位非常重要。如果定位为主管机关,就是当时市场上所有的保险公司、保险中介公司都要管,王建打比方解释道,“保监会就像爸爸,它们就像儿子,吃喝拉撒都要管,兄弟打架也要管”。如果定位为监管机关,其职责就是维护保险市场的稳定和安全,把被保险人利益保护好,营造一个没有误导、被各方信任的健康良好的市场环境。

尊重市场规律,扮好监管角色,王建也确实是这样身体力行的。2002年,在他任广州保监办主任时,领先全国长达18年的广东保险市场保费收入首次被江苏省超越,面对媒体和行业内外的质疑,王建仍然坚持彻底清除过去计划管理对保险业的影响,为保险行业创造一个更宽松有序的经营环境的监管理念,决不以保费多少来论自己的政绩。在广东保险市场车险价格战中,王建也明确表示过“不会干预”,在他看来,保险公司之间打价格战、佣金战,是将保险公司在这块业务上的暴利拉回到平均利润值的表现,这符合市场经济规律。“保险监管部门以前是重点对保险市场行为如保费、保险条款、手续费标准等进行监督,现在已转向维护投保人的利益,重点监管保险公司的偿付能力,总的来说,保险监管对市场的直接干预会越来越少,而服务会越来越到位。”

着眼消费者需求“卖”好保险

从2003年到2008年,王建任保监会中介监管部主任的这5年,被当时的保监会主席吴定富评价为:保险中介历史上最好的时期。

“一个行业要做大做强,自产自销是不能适应社会化分工要求的。对于保险业而言,要强大就要在这个市场上形成专业化的销售体系和资产损失评估体系,这样不仅有利于长远发展,也能保证被保险人得到更好、更专业化的服务。”王建认为,保险市场需要中介机构,而这一机构不仅要有相对独立的职能,还要具备精细化、专业化的服务。“保险需要去‘卖’、去推销,因为一般人很难对未来的风险作评估,除非周围有人出事了,才意识到好像应该要买保险。但保险又不能仅仅靠‘卖’,尤其不能仅仅围绕销售者的自我利益去‘卖’。消费者会平衡风险和资金之间的关系,保险销售人员要贴紧这一需求,根据消费者的实际情况,给出最合理的、最专业的保险规划,而不是说假话误导消费者。”

在王建看来,保险是个非常讲究、非常精细的行业,投保要专业,理赔也要专业。2007年,中国保监会发布了成立以来第一个关于保险中介市场发展的综合性指导文件——《关于保险中介市场发展的若干意见》,从理论上解决了保险中介市场为什么发展、怎么发展、为谁发展的问题,对于统一各方思想认识具有重要作用。同年,首家保险中介企业在美国上市;保险中介监管法规体系初步建成,《保险经纪机构管理规定》、《保险代理机构管理规定》及《保险营销员管理规定》完成修订工作。这一切,王建功不可没。

与此同时,王建还强调,如此庞大的市场群体和从业队伍,如果仅仅依靠监管部门撒网似的一个一个监管,效果并不理想。“建立制度、制订法规是一方面,强化保险公司对代理的控制和管理也是事半功倍的有效监控机制。”

以老思老 探索养老新模式

孟子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这句话在王建身上有了新的内涵。2008年8月,王建出任中国人寿养老保险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在中国即将迎来老年社会的关键时刻,再一次从事开创性的工作。“未来中国社会压力很大,养老问题面临严峻挑战。但是,可持续的养老保障制度,非但不会妨碍经济发展,反而会促进经济发展,这对我们来说是个非常重要的契机。”上任不到一年,王建就提出了明确的企业目标:将国寿养老建设成为提供专业化、创新型、服务型养老保险服务的国内最具影响力的养老保险公司。

从国际上看,现代社会养老保障制度体系有两种——现收现付制和基金积累制。我国的《社会保障法》规定,实行社会统筹和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基本养老制度。王建认为,这可以理解为我国的基本养老保障制度,现在是现收现付制,方向是个人账户基金制。“所以要从现在开始,普遍建立个人账户,进行专业化运作和管理,这样才能实现当代人养当代人。同时,个人账户的养老金,还可以通过金融机构或者养老基金管理机构投入到国民建设中,进行长期投资,实现良性循环,让百姓共享GDP增长带来的收益。”

当然,王建也指出现在基本养老个人账户管理和投资存在两方面问题,一是制定政策、监管、投资和运营没有适当分离,存在明显制度缺陷;二是个人账户资金管理不透明、收益率低、不能转移。“契约型养老保险,在消费者交保费若干年以后,其收入是一般确定的,投资回报的高低与消费者没有关系,利润是保险公司及其股东的。但信托型的养老产品却不同,受托机构只收取固定的管理费,投资运作收益的每一分钱都是年金受益人的。”王建进一步解释道,“在没有特殊政策的情况下,企业年金的投资收益年均达到8%以上,个人账户管理公开透明、可转移,各管理人之间通过信息系统连接,各项信息及时、准确。当‘价格’不再是企业年金行业乃至养老年金管理行业的敏感词时,人们就会像买奢侈品一样,在养老金投资领域只认品牌,只说明自己的风险偏好,不问价格,不干预投资。这一旦实现,其将给专业养老金管理机构提供巨大的发展空间。”

在王建看来,经营养老保险公司就像种果树,从挖坑、栽种树苗到施肥、打药,再到开花结果,需要有一定的发展周期。“哪个阶段该干什么活儿、主要任务是什么都是很有讲究的,要坚持,不能违反规律。”

在生活上,王建亦是如此。工作之余,他喜欢每周爬一次山,从不惑到花甲,这一习惯他坚持了17年,风雨无阻。王建说他还会继续坚持下去。也正是这份坚持,让他克服了生活和工作上的种种困难,走出一个又一个困境,向更高的山峰发起冲击。

人生观论文范文第5篇

一、叙事功能:音乐融入画面,推动情节发展

电影音乐对推动影片故事情节发展、塑造人物形象、渲染主题气氛起着重要作用,借助音乐旋律和曲目风格,观众能够对影片的情感内涵、艺术风格形成生动、客观的认知。《飞驰人生》是导演韩寒类型化转型的有效尝试,本片沿袭强调故事真实性的“韩式风格”,在影片故事情节发展、情感表述过程中,将音乐与创作主题、叙事功能、影视画面相叠加,实现了影片审美价值和叙事功能的融合。

(一)音画同步,搭建叙事场景

合理选择电影音乐,将音乐旋律与电影故事画面有效融合,既能生动、客观地表达影片的主题思想,也能使观众以更深刻、全面的视角来理解、感悟影片的思想内涵。从影片《飞驰人生》的叙事内容看,其所选择的音乐曲目对影片故事情节发展起到了推动、延伸的作用,尤其是实时出现的音乐曲目,使主人公张驰的人物形象更丰富、鲜活。导演以音乐辅助叙事的表达方式回顾、叙述了张驰决定重返赛场、赢回尊严的一系列故事情节,从《我是真的爱你》表达张驰内心对搭档孙宇强的愧疚、思念,到使用《平凡之路》描述张驰“重考驾照”的坎坷,再到为了拉赞助演唱的《大哥你好吗》等故事情节,音乐无疑是串起本片叙事主线的重要媒介。因此,音画同步的创作手法,快速拉近了观众对影片内涵的理解与认识,形成了丰富、立体的叙事场景。

(二)视听同频,传递叙事内涵

音乐在电影制作中,具有营造叙事场景、塑造人物形象和推动叙事情节等一系列重要作用。影片中选用的《我是真的爱你》《光辉岁月》等曲目,构建了独特的电影叙事语境,渲染了影片主题,唤醒了大众的情感认知。[2]当张驰在游乐场“奔向”分别5年的搭档领航员孙宇强时,影片恰好响起了观众熟悉的旋律《我是真的爱你》,通过音乐与电影画面相融合,以电影艺术的创作手法,使观众在视听画面的感染下,更加深入地理解影片主人公张驰的人物性格。

(三)声情并茂,彰显叙事情感

在電影创作过程中,创制者通过将音乐曲目与影片画面的巧妙融合,对多种元素进行艺术化呈现,使影片产生巨大的“化学反应”,从而为观众营造沉浸感强、超现实的观影体验。影片《飞驰人生》以“声情并茂”的方式选择音乐曲目,丰富了观众的审美理解,使其在张驰的“飞驰”故事中,找到有关人生问题的情感共鸣与主题思考,从而实现自我精神的有效认知与全面超越。《飞驰人生》通过融合友情、梦想、亲情等诸多元素,有力拓宽了同类型影片的表现空间。在创作艺术手法上,该片又将现实主义与喜剧风格深度融合,在营造沉浸式体验感的同时,强化了影片的叙事情感。

(四)音画一致,推动叙事发展

别出心裁的音乐应用,既为影片故事情节叙述营造了独特的情感氛围,也在表达核心主旨的基础上,横向拓宽了叙事空间,并辅助讲述多元情节内容。《飞驰人生》通过使用音画一致的创作手法将叙事情节融入影片内涵,将直观的视听感受融入故事情节,改变了同类型电影相对固化的叙述逻辑。[3]音乐与画面的巧妙配合,成为凸显影片幽默特色的重要创作手法。在叙述张驰为顺利参加比赛“拉赞助”时,面对大哥的“唱歌”要求,张驰以一首《大哥你好吗》获得认可,成功获得赞助。韩寒用干脆且富有幽默感的镜头语言,层层推进主人公张驰为了走向最终的赛场而忍受屈辱、克服困难所做出的“无奈之举”“飞驰之举”,推进影片叙事高潮。

二、主旨表达:音乐渗入情感,彰显影片主旨

优秀的电影艺术作品是对现实生活的艺术化呈现,是以小见大、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的生动表达。作为懂音乐的电影导演,韩寒将个人对音乐艺术的理解融入电影《飞驰人生》的创作过程,通过发挥电影音乐的叙事功能,利用音乐来表达电影创作的主旨情感,切实增强了影片的感染力。

(一)由表及里,以“真情感”传递影片内涵

观影者想要看懂影片,感受影片传达的主旨理念,需要从观影的表面层级出发,深度解读背后蕴含的精神理念。《飞驰人生》选择了韩寒作词、阿信演唱的主题曲《一半人生》,以细腻的文字、旋律,传递出浮沉人生背后的无奈、不甘和坚守,传达出“为梦想不顾一切的执着与热爱”的创作理念,将影片“一半人生、一半飞驰”的创作内涵娓娓道来,深层次表达了“Heroes never die!”的创作主旨。此外,影片在描绘张驰与林臻东的“天台会面”场景时,选择了张飞的儿童想象视角,以分割镜头的呈现方式,用圣斗士星矢在星空中对抗的画面,预示两人竞技的必然性。[4]此刻,耳熟能详的《好想大声说喜欢你》的旋律随之响起,原本对手间冲突的紧张性,变为一种相对欢快、温馨的场景,观众在这种荒诞的影像画面中产生一种充满趣味的观影感受。与此同时,这一场景也表达出赛车手对赛车竞技的真正热爱,使观众在欢笑之余,加深了对影片主旨的理解。

(二)以小见大,“小视角”描述“大题旨”

随着影视制作技术的不断革新,经典配乐、音乐搭配等元素已成为影片创制的惯用手法。在此基础上,《飞驰人生》以更加细腻、更加细微的音乐元素“以小见大”,为影片叙述故事情节、描绘人物形象作了良好铺垫。区别于一般影片中对追逐梦想人物的“英雄式”抒写风格,该片以更接地气、更微观的“小人物”视角来反映“飞驰”人生前后的故事情节,用小视角描述“大格局”。影片选择《一半人生》作为主题曲,其他音乐基本围绕主题曲的内涵来遴选、搭配,《平凡之路》《奉献》等曲目更是渲染了主人公对梦想的热爱和奉献,深化了影片的主旨表达。[5]《奉献》作为影片结尾的背景音乐,呈现了主人公热爱赛车,将生命献给比赛的逐梦之旅,也描绘了善良的张驰收养与自己毫无血缘关系的孩子,为了哺育儿子选择非法赛车,最终失去了一系列荣誉的“奉献之举”。这些故事情节背后折射的是人性的良善,歌颂了平凡人追求梦想、无私奉献的精神。

(三)由浅至深,音乐彰显情绪

该片为了更好塑造剧中张驰的人物形象,突出声音的节奏感,创制者积极打破音乐与音效的界限,通过对音乐艺术进行拆分组合,以音效音乐化的方式讲述了浪漫的故事结局,流露出创制者的人文情怀,拓宽了观众对影片主旨的直接感受,达到了声画艺术的表现主义层级,为大众呈现了全新的视听享受,人物形象与艺术效果实现了完美融合,也使影片音乐成为观众解读本片主题的重要媒介。在《飞驰人生》中,张驰的复出之路并不平坦,从未通过驾照科目二的“降维打击”到拉赞助的“坎坷经历”,在“飞驰梦想”的激励下,张驰绝不言弃,依然以梦为马,坚守初心,直至完成比赛,令观众不甚唏嘘感慨。该片为展示叙事情节的变化,针对音乐曲目的旋律特征和蕴含的主题情感来搭配音乐,实现影片基调从欢快、轻松到深沉、厚重的不断演变。

三、主题渲染:音乐表述情感,升华主旨内蕴

主题是影片的灵魂思想,是推动影片叙事情节发展走向的核心理念。实质上,影片的主题一定程度上是创作者个人情感的“迁移”与融合,间接反映和体现了创作者的精神感受。在《飞驰人生》中,韩寒将故事情节发展与音乐曲目搭配融合,以音乐烘托叙事情节,用音乐渲染影片的创作主题,将张驰的“无奈之举”“飞驰之举”和“奉献之举”一一付诸于旋律、歌词和情感,以艺术化符号的方式渲染、升华了该片主旨,实现了预期创作目标。

(一)以音传情,情深意切的情感和鸣

在电影叙事过程中,合理选择配乐,能够将视觉画面无法表达或者不易表达的内容借助音乐的抽象形态予以呈现,延伸了觀众的思考空间。在《飞驰人生》结尾部分,当张驰不惜一切完成比赛,冲向天空时,面对此处不能以影像直接传达的叙事内容,钢琴演奏与《奉献》即时响起,“我拿什么奉献给你,我不停地问,我不停地找”,歌词巧妙烘托了主人公的情感,使观众更深刻地理解了导演想要表达的创作意图——“此篇奉献给你所热爱的一切。”《奉献》在影片叙事节点上,巧妙地渲染了人物情绪,在音乐旋律的感染与烘托下,观众对影片主题的理解不断深化,实现了“以音传情,音情呼应”的艺术感知。

(二)以音显情,呼应“主旨思想”

音乐是电影实现创作表达的重要载体,借助音乐曲目配合情节叙述,或是契合影片主旨表达,能够升华和渲染影片主旨。《飞驰人生》使用音效音乐化的艺术手法,将赛车的轰鸣声与人物心理情感变化相融合,既为观众营造了音画协同的影片空间,也使观众的个人情绪与影片主题一一呼应。导演韩寒作为赛车手、作家、作词家和音乐人,凭借对赛车的专业了解,在影片画面塑造、叙事技巧上,充分展示了其对赛车运动的热爱与了解。同时,韩寒深刻领悟音乐艺术的情感内涵,其配乐精准调动了观众的观影情绪,赋予影片主人公张驰丰富、真实的内心世界,渲染张驰对个人梦想的奋力追求。[6]他将个人的生活经历、情感宣泄融入到影片主人公“张驰”的人物形象之中,打破了常规电影的表现手法,通过巧妙利用赛车的叙事载体,将充满速度感和力量感的赛车、音乐元素与影片画面完美融合。

(三)以音渲染,深化“主旨内涵”

不同类型的音乐曲目,是展现电影多元化主体的重要方式。渲染、烘托真情实感的音乐曲目,有利于表达不同场景下人物情绪的变化,塑造更加丰满、立体的人物形象,亦有助于从多个层面揭示影片主题。《飞驰人生》重视用音乐表达情感,用音乐传递影片主旨,导演选择了不同视角的音乐来深化、渲染影片主题。一是选择导演视角来讲述电影主题;影片使用的音乐《奉献》一曲是由导演韩寒亲自翻唱的曲目,该曲整体深情沉抑,暗合了导演的情感理解与创作体验。影片大量采用和借鉴了韩寒的亲身经历,他用自己的歌声抒发了对赛车运动的“奉献”与无限热爱。二是通过主题曲的视角呼应电影主题。影片名《飞驰人生》与主题曲名《一半人生》相呼应,渲染了“一半飞驰,一半人生”的电影主题。《一半人生》由韩寒作词,其用字字真情描述了个人对赛车运动、对人生的理解,歌词“我的一半人生,冷暖就让我自己过问”充溢令人感伤的情绪。韩寒用歌词细腻描述了人生的无奈、坚守与孤独,深化了电影主题。此外,影片重点赞扬了张驰对梦想的执着坚守,从人生角度宣扬了“为梦想不顾一切的执着与热爱”的创作主旨。

(四)以音引领,真情升华“主题价值”

作为“80后作家群体”的领军人物,韩寒赋予了影片真切的情感内涵和独特的精神启迪。《飞驰人生》不仅是韩寒对自身经历的艺术化创作,更是对梦想进行歌颂礼赞的精神宣扬。首先,影片将推动叙事情节的创作节奏转化为音乐旋律,使音乐与影片主题“同频同步”,形成了完整、统一的影片风格,令观众在音画协同的观影场景中,感悟精神力量、品读人生百态。比如,影片在叙述张驰为重返赛场考取驾照的叙事情节时,选择了由韩寒参与作词,且是首部“韩式电影”主题曲的《平凡之路》作为背景音乐,这首歌曲,不仅旋律容易引发观众情感共鸣,其歌词“我曾经拥有着的一切,转眼都飘散如烟”,更能让观众产生情景代入感。其次,影片通过将叙事情节与音乐搭配精准融合,以歌曲的形式将人物心理、故事历程进行“放大展示”,让观众在啼笑皆非的情节中形成更深层次的心理感触,使音乐曲目与叙事情节形成了独特的“化学反应”。《飞驰人生》以赛车手张驰超越自我的故事,赞扬了超越个人梦想的执着精神,以一曲《一半人生》的主题曲渲染了历经人生浮沉,依然坚守梦想的创作主题。最后,影片将价值观的塑造与传递作为结尾,使观众获得更多元的精神体验。《飞驰人生》并非简单的喜剧电影,导演通过使用非固定的叙事结构创作方式,传递和诠释了追求梦想、超越梦想的品格,让观众在寻找人物角色共同点的同时,逐渐反思。

结语

优秀的电影作品既要带给观众视觉上的观赏冲击,也要从其他艺术层面赋予影片独特的审美内涵。《飞驰人生》以简洁、明晰的叙述方式,讲述赛车手张驰在克服重重困难、重整旗鼓的历程中,以“飞驰”的精神姿态战胜自我,实现人生终极梦想的感人故事。影片除了以回忆、倒叙的方式层层展开故事情节外,还通过合理选择、搭配音乐来表达主旨、渲染主题,实现了影片主题、情感内涵和价值理念的生动传递,使观众充分感受到影片致力于表达的“为梦想不顾一切的执着与热爱”的精神之旅。

参考文献:

[1]石云峰.电影音乐对于情感表达和主题思想的作用——以《入殓师》主题音乐为例[ J ].视听,2017(01):81.

[2]周星,方力.超越常俗的现代精神追求——《飞驰人生》的意义[ J ].电影新作,2019(02):4-9.

[3]黎辉辉.音乐对电影主题的渲染——童话般的叙事《八月迷情》解析[ J ].电影评介,2018(17):107-109.

[4]毛康,林勇.以乐入境:《波西米亚狂想曲》电影音乐叙事功能考索[ J ].电影评介,2019(03):107-109.

[5]万书亮,李窦逗.从抽象体验到具象认知:电影音乐的基本属性及功能特征[ J ].文艺争鸣,2020(01):205-208.

[6]熊芳.本真与失真:论国产喜剧电影的“非现实性”表达[ J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20(01):111-116.

人生观论文范文第6篇

摘要 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的教学实践中,进一步明确新课程的特点、性质和使命,科学认识课程的任务、目标和追求,理清教学过程中的价值取向,不断形成政治性与科学性相统一的价值取向,社会性与个体性相统一的价值取向,思想、道德与法律教育“一体化”的价值取向,以改进教学方法、增强教学实效来促进课程可持续发展的价值取向,对于充分发挥课程的政治功能、社会功能和教育功能,真正实现课程的理论与现实价值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课程教学 价值取向

自2006年秋季全国高校普遍实施思想政治理论课新课程方案以来,作为首先进入课堂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已经运行至第二轮。从2007年初教育部在各地召开的“教材使用征求意见座谈会”的反馈来看,各高校均认为新方案的实施已取得了较好的总体效果。这不仅意味着“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课程地位已初步确立,同时也意味着“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联姻”已开始从“初生之物”走向逐步成长的新阶段。与此同时,如何进一步认识新课程的属性和使命,不断增强新课程的教学实效,成为当前及下一阶段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笔者认为,惟有明确课程教学中的价值取向,才能真正实现课程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一、探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学中价值取向问题的缘由

从课程的历史沿革来看,“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是在“98方案”中“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两门课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而从教材的逻辑结构和体系编排来看,新课程无论在教学目的和教学内容上都有其自身的新定位。新课程并不是旧课程的简单合并,而是在体系和内容上将两门旧课程融为一体的崭新课程。新课程的这一特点,既需要我们在理论认识层面不断达到新境界,又需要我们在实践探索层面不断作出新举措。

但是,从现状来看,在认真落实新方案的同时,我们在认识和实践两大领域与新方案的目标和要求之间尚存在着一定的距离,表现出一定程度的不同步性与不协调性。一方面,我们对“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深度融合的教材内容以及新课程的性质和要求在理论认识上把握还不够深透,表现为仅仅把“荣辱观”、“理想观”、“爱国主义”、“价值观”、“道德观”、“法制观”等内容作为组织课程的孤立片断来实施教学,缺乏系统的贯穿与连接,我们“合并”了课程,但“融合”与“一体化”的工作还未到位;另一方面,我们在具体的操作中还存在着一定的“分而治之”的倾向,一门课由过去分别承担“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课的两位或多位教师来实施教学,以及同一教师根据自身的特长在教学过程中张扬或偏废“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中某一方面内容等现象都在一定范围内存在,这些都是不同步性与不协调性在实践中的具体表现。

这些问题的存在,与我们尚未真正深入理解和把握新课程的性质、特点和使命是密切相关的,也即与我们尚未真正厘清新课程在教学过程中应有的价值取向是密切相关的。这些问题的继续存在,不仅会使新课程在内容体系上出现“貌合神离”的倾向,还会贬低新课程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并进而削弱新课程正在确立和建设中的地位。因此,进一步探讨和解决这些问题,消除理论认识和教学实践中的偏向,迫切需要我们不断明确“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中的价值取向,这也将成为推进课程发展的重要环节。

一般来说,“价值”表达的是主体与客体之间的一种相关性,是客体所具有的属性及其对主体而言的意义,教育的价值是建立在教育的本质特性基础之上的,是教育对于主体的存在和发展而言所具有的意义。“教育活动就是一种以人的需要为动力,以掌握社会历史经验为媒介,以培养人为特征而构成的价值认识、价值选择、价值实现的特殊活动。”追求价值是教育教学活动重要的驱动力,而且教育教学还是一种创造价值的实践活动,这不仅意味着教育教学的内容本身是具有价值的,还意味着我们对教育教学活动存在一种价值期待,希望能藉此实现我们在某一方面的需要、利益和追求。

在价值理想和价值追求的基础上明确价值取向,就是要在众多的意义中作出符合某种需要的选择,而且这一选择与取舍的过程是一个比描述、分析、认识客观价值本身更为重要的过程。事实上,人们关注价值的更重要之处在于我们对事物本身作出价值判断的基础上不断作出正确的价值选择,也就是说,确定教育教学中价值取向的意义在于既能充分地实现课程本身的静态价值,又能较好地体现和实现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主体的价值追求。因此,明确教育教学中的价值取向是实施教育教学活动的重要依据。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与教育体系中的其他课程一样,它有自身客观存在的价值,而课程的教学则承载了实现其客观价值的特定使命。我们可以把其中属于课程本身价值的部分称之为静态价值,而把在教学过程中实现的价值部分称之为动态价值,可以说,动态价值的实现是体现其静态价值的重要途径,动态价值和静态价值一起构成了整门课程的价值系统。因此,如果没有动态的价值追求和价值实现,没有存在于这一过程中的价值取向,整个价值系统就会成为没有生命的东西,课程的真正价值也就无法实现。

二、形成“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学中价值取向的依据

要形成新课程教学中正确的价值取向,就需要我们科学地认识新课程的性质、特点和使命,科学认识新课程的任务、目标和追求。作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作为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重要领域,“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新课程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承担了帮助大学生确立和坚定理想信念,认识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法制观的任务。无论从形式还是内容上看,新课程的产生都体现了党和国家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重要性的高度重视。同时,新课程的实施方案和要求还充分体现了党和国家对现阶段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面临的形势和任务的科学判断,在国际层面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中,以及在国内层面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实践中,都要求思想政治理论课能在思想上、政治上引领大学生的未来发展,由此也体现出我国社会主义高等教育的本质特征,这些认识和判断是形成课程教学中价值取向的根本依据。

新课程的根本任务是要把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和人才培养结合起来,通过科学的理论武装来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青年大学生是社会发展的新生力量,他们的理论认识、思想观念和行为选择并不是凭空出现的,而是有着十分丰富的理论和实践根源。在青年人的思想、认识、观念逐步成熟和成型的大学时期,科学的理论武装可以成为

青年人的行动指南,可以确保青年人才的发展方向。科学地传播马克思主义理论,让学生能正确地掌握和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来分析意识形态和社会生活领域的复杂现象,是新课程在理论教育和人才培养领域所面临的重要任务。我国社会的发展不仅需要高校培养大批懂业务、有专长的人才,更需要这些人才具有坚定的理想信念和政治立场。因此,培养怎样的人才,培养这些人才具有怎样的素质品质,是我国社会主义高等教育的基本要求,新课程教学中价值取向的形成必须充分体现这一基本目标,并由此出发形成一条贯穿教学过程始终的线索。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既体现了对“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两门课程一定的继承性,又在课程体系和内容上体现了许多新理念,形成了许多新安排。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过程中除了保留一些共同性之外,更要认识和实践差异性。新课程虽然在名称上沿用了旧课程的关键词,但是在内容上并不是两门旧课程的简单叠加。新课程把社会共同生活作为青年学生形成思想和理论认识的土壤,以思想修养、道德修养和法律修养为主线,并通过它们之间的结合与统一,勾画了我国社会所追求的基本社会秩序的方向、内涵和样式,也反映了我国社会在秩序领域的基本构造和性格特点。新课程通过思想道德教育与法制教育的结合、思想道德觉悟与法制观念的结合、思想道德素质与法律素质的结合,体现的是培养全面、健康发展的“社会人”、“道德人”、“法律人”的要求。体现这些特点和要求,是形成新课程教学中价值取向的基本原则。

新课程在展示其全新的结构体系和内容安排的同时,也对教育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马克思主义的经典理论认为,人的思想认识不是自发形成的,而必须是从外部灌输进去的。由此,理论灌输和课堂教学也向来是我们实施理论教育的重要途径。马克思主义理论是从人们的社会实践中发展而来的,它既在内容上体现了实践的丰富性,同时也具有一定的抽象性、逻辑性、思辨性。作为理论的教育者和传播者,教师需要正确地认识和理解理论的深刻内涵,把教学实践牢固地建立在深厚的理论根基之中;同时,还要不断地转变教学观念,以人为本,深入学生,全面掌握和分析学生的思想状况和行为倾向,把教学视野拓宽到学生思想实际和生活实践之中。教师既要充分发挥自身的理论优势和特点特长,又要以理论为纽带把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调动起来,深入浅出,情理结合,不断探索和创新教学方法,使教学既准确又生动,使思想政治理论课成为学生喜爱的课程,以质量和效果保证新课程教育教学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在实践中不断地推进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创新,增强教学实效,是形成新课程教学中价值取向的基本准则。

三、“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学中价值取向的基本内容

厘清了形成新课程教学中价值取向的意义和方向之后,我们的任务就是依据新课程的任务、目标和要求,形成具有较强操作性的价值取向。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角度出发,“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需要发挥其作为政治理论课应有的政治功能;从学校教育的角度出发,新课程需要体现其作为一门课程应有的教育功能;从人才培养的角度出发,新课程需要体现其为社会培养和输送何种人才的社会功能;而从教育内容出发,新课程还需要实现思想、道德、法律诸领域在教育实施以及观念形成中的一体化目标。

1 政治性与科学性相统一的价值取向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六大以来的理论创新成果为指导思想、理论基础和根本内容的思想政治教育,这是新课程的基本定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新课程方案作为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一项重要举措,是建立在党中央对当前国际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国内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以及大学生健康成长的需要等形势的基本判断的基础上提出的,是为了培养我国社会未来发展所需要的社会主义公民而提出的,是新的历史时期党和国家在全社会加强意识形态建设的重要环节。因此,政治性是新课程的根本方向和显著特征,在教学中体现政治性既是落实新课程的要求,也是课程价值实现的重要途径。

在教学中以体现政治性为价值取向,是指在新课程所有章节的教学中,都要以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为重要指导思想,教学的至高宗旨是以此为方向引领学生的思想、观念,并进而引导其行为。这一方向既要落实在思想修养和道德修养的教学中,也要体现在法律修养的教学中,要在教学中避免具体地、逐个地讲解法律条文。对于法律修养部分的教学而言,更重要的是理清法律条文在政治上、思想上的内涵,要让学生充分认识现代社会在其构成上的特点是追求自由自主的个体和强大的国家机器并存,认识主体、主体的行为与法律规范之间的关系,认识遵守法律规范与形成良好的社会秩序之间的关系。要能使学生形成对于法律的总体认知——法律规范是为了维护人(不仅是单一的个体,而且是全体社会成员)的自由、平等、正义而出现的,是为了实现人的全面发展而出现的。因此,它既实现人的需要,又约束人的行为;它通过国家的强大力量促使主体在满足和实现自身各方面需要和利益的同时,又不去损害和妨碍他人、社会、国家的需要和利益的实现。法律所调整和规范的行为,都是主体在一定社会关系中的交互行为,法律规范主体行为的目的就在于确认、保护和发展一定的社会关系和社会秩序。

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下,作为我国高等教育中的一个具体领域和一门具体课程,“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既有体现政治性的特殊需要,也有其他课程所具有的共同性——科学性。科学性是指就课程内容体系的各大组成部分而言,“比较充分地反映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三大理论成果和十六大以来的理论创新成果,比较充分地反映了党领导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生动实践和基本经验,比较充分地反映了本学科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具有确切性和指导性,是对思想、道德和法律领域问题的规律性的认识和论述。这种科学性在教育实施的领域还表现在:其一,就社会规范而言,它是社会生活中较为独特的一个领域;其二,它可以向学生展示社会生活和社会规范领域特定的思维方式和行动标准,并由此鼓励学生在思考这一领域的问题时变得更为敏感、稳健和理性;其三,它可以用适当的方法鼓励学生在这一领域进行探索,不断地发现、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作为一门独立的课程,是“初生之物”,在其全新的逻辑结构和课程体系之下,它既承载了人才培养的社会主义方向性使命,又要在这一过程中传播知识和信息。因此,它要求我们在教学过程中既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又要综合运用政治学、社会学、伦理学、法学等多学科的理论成果。特别是新的教材体系中出现

了一些过去两门旧课程中不曾出现的新关键词,比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荣辱观、国家利益、公共秩序、法治精神、法律思维方式等,这些新的核心概念既是承接全书内容的重要链条,也给我们的解读和教学提供了新视角,也体现了课程内容体系在实践中不断发展和创新的科学性。可以说,政治性与科学性共同构成了“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的“课程生态”,政治性是其根本方向,科学性则是其生命之源,新课程在教学中必须形成政治性与科学性相统一的价值取向。

2 社会性与个体性相统一的价值取向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的内容体系中,不仅包含了科学的理论和系统的知识,同时还在理论逻辑中凸显了问题意识,把理论与学生的思想实际和生活实践相联系作为实施教学的落脚点。要求“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新课程的目标是通过教学使青年学生逐步确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道德观、法律观,使他们真正成长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所需要的合格人才,这是一个宏观性的目标,也是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必须体现的社会性要求,这一社会性要求对于我们实现社会的理想、追求和秩序而言是十分重要的。然而,如果仅仅停留在这样一个宏观的社会性要求之上来实施教学的话,理论的说教就很可能成为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就很可能高高在上而远离学生的实际需求,就很可能变得空洞而没有说服力,并最终导致学生在面对具体问题时言行不一、知行脱节。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社会在利益追求和价值表现层面都出现了多元化的趋势,在这一大背景下青年学生的思想和实践是非常丰富的,他们在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都有自身的需要和追求,在实现这些需要和利益的过程中也有不同的行为方式选择,这些需要、追求和选择具有明显的个体性特征,特别是在社会规范的领域内,事件的发生在更多时候带有个体性的特点,平凡而丰富的日常生活则是他们作出所有判断和选择的现实基础。因此,教育教学的实施只有把宏观的目标与受教育者的具体生活结合起来,与受教育者的思想实际和社会实践结合起来,形成教育教学中社会性与个体性相统一的价值取向,才能真正把教学效果落到实处。

要做到社会性与个体性的统一,必须把思想、道德、法律领域社会性的要求转化为青年学生的内在需要,事实上,在这些领域的社会性要求中包含着许多对于人的主体地位、人的全面发展、人的社会性生存等方面内容的关注。国家的、社会的理想是对个体理想的概括和抽象;爱国使个体获得归属感,维护国家利益使个体获得更高层次的安全和利益的保障;个体价值的实现以社会为基本的参照体,而社会价值的实现又能更好地实现和发展个人;良好的社会秩序在个体对道德和法律规范的遵守中逐步形成,而良好的社会秩序又是个体发展的先决条件。可以说,教育教学的过程既是通过理论讲授提高学生认识水平的过程,同时也是让学生不断地接受社会的规范性要求的过程,而“行为者的规范行为模式不仅具有一种‘认知情结’,而且还具有一种‘动机情结’,有了‘动机情结’,才有可能存在符合规范的行为”。因此,我们的理论教育一定要紧扣学生的现实生活,要了解学生的需要和追求,分析学生的需要和追求,只有深入学生的生活实践和思想实际才能使学生在思想上产生共鸣,从而唤起并引导学生的需要和追求,只有把规范领域社会性的要求放到社会实践的情境中去体验,才能形成学生在实践中遵循规范的心理基础,并成为个体行为的重要动力。

在教育教学中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一方面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需要,增强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从而以积极的姿态去认识、理解、领会、接受社会的要求;另一方面可以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认真地分析、评判社会现象与自身的思想实际,立足高远,明辨是非,分清真伪,从而成为规范领域社会性要求的主动服从者和实践者。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切实考虑学生的个体性需求,把塑造个体的德性、增强个体的全面修养和参与社会生活实践结合起来,克服单纯地强调社会性或个体性需求的一方而忽视另一方的局限性和片面性,形成社会性与个体性相结合的价值取向。以学生为本,关心学生,了解学生,引导学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既体现了教育中的人文关怀,符合时代的要求,也是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追求。

3 思想、道德与法律教育“一体化”的价值取向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的内容体系有三大组成部分,即思想修养、道德修养和法律修养,这三大组成部分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法与伦理的关联是一个古老的问题,新教材从社会秩序结构的角度,把这个法哲学、社会哲学中的问题以全新的面目展示在我们面前,把思想、道德、法律放到社会规范的层面上让我们重新认识:思想、道德与法律都以社会为其发生的基础,它们在内容上相互影响、相互吸收,在实施中相互作用、相互支撑,在功能上相互补充、相辅相成,共同立足于社会、历史经验和现实的基础之上,共同构成影响社会秩序的要素;它们所要达到的最终目标是一致的,即通过综合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和法律素质,来形成我国社会发展所需要的特定的社会秩序。

人类历史的发展表明,在没有社会共同生活的地方,社会规范只有观念上的可能性而不具有现实性;而只要有社会共同生活的领域,就需要规范和秩序的存在。在现代社会,自由、自主的个人行为若离开一定规范的制约就会导致混乱,就像市场的自主运行若离开了政府的有效干预和调控就会产生无序一样,现代社会的秩序是由思想道德和法律规范共同支撑的。法律意味着和平的秩序,而和平又恰是道德的重要戒律之一,形成对现代社会生活的这一理解和认识,也是思想修养的重要体现。对青年学生进行思想道德和法律教育,并不是社会主义中国所特有的现象,西方国家的公民教育也把社会规范意识的形成作为基本目标,都在以不同的方式展开维护各自价值追求所需要的思想道德和法律领域的教育。当然,一个国家和社会究竟需要哪些规范,以及它们之间怎样结合与统一,这在不同的国家是不同的,这也反映了一个社会的基本构造和性格。

当我们站在社会规范的确立、传播和践行的角度来实施新课程的教学时,我们发现,其内容体系的三大组成部分是内在地融为一体的。也就是说,整个教学过程可以由一个贯穿始终的基本精神统领,做到在教学过程中思想道德教育与法制教育的结合,在教学培养目标上把思想道德觉悟与法制观念的增强相结合、把思想道德素质与法律素质的提高相结合。对青年学生提出加强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修养的要求,是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各领域及其相互关系的内在要求在行为评价标准上的反映。一方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坚定的理想信念、正确的人生价值观、爱国主义、社会主义道德等的要求是健全法律制度、增强法律意识、弘扬法治精神的重要思想基础,也为社会主义法的

实施以及法的意义与功能的实现起着重要的保障作用;另一方面,社会主义法的各项制度在制定与形成过程中既融合了思想道德领域对公民的要求,也以国家意志的形式宣告和肯定了我们所提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的正当性,法律是更为具体化、更具可操作性的社会规范。

从社会规范的层面上来看社会的思想道德要求和法律要求的融合,体现的是在建设目标上追求人的内在思想与外在行为的统一,前者更关注人的思想动机,后者更关注人的行为结果,而内在的思想动机又是影响外在的行为结果的重要主观因素。以我国《刑法》对犯罪构成的规定为例,对某一具体行为的社会危害性及其程度的确定需要考量构成犯罪所必须的一切主观要件和客观要件,犯罪的主体、主观方面、客体、客观方面是犯罪构成的四大要件,有无主观上的犯罪故意将直接影响定罪量刑的尺度。而且,许多违法行为都可以从思想道德上找到行为的重要根源,一个在思想道德领域的修养上有重大欠缺的人其违法犯罪的可能性要大得多,而一个思想道德修养较好的人其违法犯罪的可能性就要小得多。可以说,思想道德修养的提高有助于增强法律意识和守法的自觉性,法律制度的完善和法律执行的加强又有利于推行和弘扬道德。因此,在新课程的教学中,把以促进个体全方位修养的形成为内在尺度的价值取向与以促进规范的全方位落实和遵守为外在尺度的价值取向结合起来,有机地融合三大组成部分的内容,形成思想、道德与法律教育“一体化”的价值取向,是取得教学实效的重要途径。

4 以改进教学方法、增强教学实效来促进课程可持续发展的价值取向

前三大价值取向是笔者从形成教学理念、把握教学内容的角度出发进行阐述的,在此基础之上,把强大的理论体系转化为生动的教学实践是高质量地实施“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方案的根本要求。因此,积极地探索、创新和改进教学方法、增强教学实效,使新课程受到学生的欢迎,是需要我们每个教师认真面对的重要课题。笔者以为,在教学实践上尝试以下方法,将有益于促进新课程的可持续发展。

其一,案例导入法。在强大的理论逻辑下凸显问题意识,是新课程内容体系三大组成部分均具有的特点,因此,我们可以从现实出发,把生活中的各种问题转化设计成在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引人入胜的案例,把案例分析作为实施教学内容的切入点,这一过程也是把抽象的理论还原到丰富的实践中并从实践中提炼和升华理论的过程,我们可以从学生的具体生活来观察、分析他们的思想、行为的根源及其与规范、理论之间的关系。从学生的生活实践中挖掘的问题和案例,能激发学生的兴趣,使他们真正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并积极地融入到分析案例、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去。由于案例的设计是从学生的具体生活出发的,往往具有较强的现实性和针对性,因此案例分析的过程也为师生之间的交流提供了新平台,既拉近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距离,也缩短了理论与学生之间的距离,实现双赢。

其二,专题研讨法。新课程内容体系的各个环节之间既有一致的精神相贯穿,又具有相对独立的内容,我们可以以这些相对独立的内容为基础在教学过程中设置专题。以“爱国主义”的教学为例,“国家利益”是我们在这一领域的教学中首次引入的概念,我们可以在“做忠诚的爱国者”一节中设置“国家利益”专题,列出“国家利益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国家利益的判断依据和分类”以及“国家利益的实现途径”等专题,在研讨中把教学要求落到实处。通过专题的设置,把现有的理论结论引向深入的探究,通过分析理论的来龙去脉,让学生站在体系的高度去把握理论,这样学生就会从内心深处认同理论结论的科学性,理论也才能真正产生物质的力量。当然,专题的设置需要有所选择,我们可以把那些理论上的热点、难点、前沿的问题列入研讨的专题,通过分析研讨,使学生体会理论本身的魅力,如果仅仅把教学作为理论结论传播的环节,不去关注理论上的热点、难点和前沿问题,理论就会失去其应有的生命力和感染力。

其三,对话教学法。仅仅从知识传授和理论灌输的角度去理解和落实新课程的教学是狭隘的,教学的过程不仅是一个传授知识和信息的过程,还是一个与学生共同面对和解决问题并共享知识和信息的过程,因为“我们的目的主要是帮助人们独立地思考和更理智地行动,我们要让所有学生明白,我们不是要把他们强行塞进某一种模子里”。今天的青年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已经对许多事物倾注了自身大量的情感,其价值追求是多元的,这些多元的价值追求与我国社会所倡导的信仰和价值观之间可能存在着一定的冲突,要通过传统的灌输式的课堂教育去改变这些情感、信仰和价值观,是有较大难度的,如果直接以社会所倡导的规范去霸权式地压制学生中存在的差异和分歧,还可能因为学生内心的抵触情绪而使理论教育流于形式。事实上,在笔者看来,这些价值冲突的存在恰恰可以成为开展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丰富资源,教学可以以这些价值冲突为纽带,来寻找使青年学生在政治上、思想上、道德上以及各方面修养上走向成熟的突破口,关键是我们是否能看准问题、抓准问题的症结所在,并通过适当的方法来教育引导。因此,在“以理服人”之前,教师和学生之间要有沟通,先要激发学生认识差异和冲突的兴趣,并在相互倾听、相互理解、共同体验的基础上把问题和探讨引向深入,我们可以把这一过程理解为对话式的教学过程。对话式教学在德育领域并不是一种新方式,“对话——作为检测主观知识有限性的试金石——为人类提供了一条全新的康庄大道,用于重建我们自己与他们以及与我们所栖居的世界之间的种种交流、沟通、关系与联系”。课堂、网络以及校园生活的任何场合都可以成为师生之间展开对话的平台,对话的过程其实就是一个回归生活、还原实践的过程。我们可以把事先设定的“案例”和“专题”作为对话的主要内容,通过充分展示价值公理、展示冲突和差异,使学生逐步形成共识,并由此在思想情感上、对事物的价值判断和选择能力上不断走向理性与成熟。当然,对话的运用需要教师既有智慧又有艺术,深厚的理论功底和知识之间的融会贯通是形成智慧和艺术的基础,在讲解各类社会规范的过程中,敏锐的洞察力、严密的逻辑推理能力、强大的语言感染力,都是形成价值感召力的重要源泉。

上一篇:教师培训中心后勤工作计划范文下一篇:语文教学的理论知识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