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生态发展范文

2023-09-19

农业生态发展范文第1篇

美国是最早设立国家公园的国家。1872年,美国划定了世界上第一个国家公园——黄石国家公园,以后又逐渐发展形成了包括国家公园、国家保护区、国家纪念地、国家游憩区等22种类型、669个自然保护区、388个公园在内的国家公园旅游对象体系,占整个国土面积的10%。

在发展生态旅游的过程中,美国呈现出自己独有的特色,例如公园的管理权与经营权分离,对环境实行严格的科学监测,以严格的立法保障生态旅游对环境的保护等。

肯尼亚是世界上开展生态旅游最早的国家之一,是世界生态旅游的先驱者。肯尼亚的生态旅游主要是野生动物旅游,目前已成为肯尼亚国民经济的两大支柱产业之一。

20世纪70年代中叶,肯尼亚政府成立了“野生生物保育暨管理部”(后被“野生生物服务署”取代),并赋予这一机构主导自然保护和旅游发展的重要使命,肯尼亚的所有国家公园及两处保护区皆划归野生生物服务署直接管理。它直接隶属总统领导,预算独立,从而实现了专款专用,可以有力地推动野生动物管理与观光发展的整体规划和全面布局,有效且及时地推动与保护区附近居民切身相关的计划。

农业生态发展范文第2篇

摘要:在乡村振兴的时代背景下,应多维度解析农业农村存在的问题,总结农业发展、村镇建设、乡村文化、生态环境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探索在乡村振兴战略的谋划与指引下,提出新的规划思路。本文结合河北省唐山市丰南区本土发展情况,创造性地提出了关于现代农业、特色小镇、美丽乡村、乡村旅游“四位一体”总体规划的策略和建议。通过对现状分析、产业规划指引、发展定位及策略研究、总体规划、分项指引等方面展开论述,为我国农业农村发展建设提供可借鉴的路径和方法。

关键词:乡村振兴;村镇规划;现代农业;特色小镇;美丽乡村;乡村旅游;丰南区

doi:10.3969/j.issn.1009-1483.2019.04.015

Research on the Pattern of \"Four in One\" Planning Method Based on Rural Revitalization

CHENG Shan

引言

“重農固本,国之大纲”。回顾历史,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能够飞速前进,是由于有农业农村这个庞大稳固的基础才得以实现。目前,我国城乡发展不平衡,而其中农业农村发展尚不充分,产业结构、资源利用、生态环境、资源配置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仍需加快改善。2018年12月,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在京举行,会议提出,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是事关乡村振兴战略规划的又一重要举措。

1研究背景

1.1我国“三农”问题的重要性

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农业 进一步增强农村发展活力的若干意见》发布,这是一号文件连续第十年聚焦“三农”。2017年,《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加快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的若干意见》提出将大力培育宜居宜业特色村镇。围绕有基础、有特色、有潜力的产业,建设一批农业文化旅游“三位一体”、生产生活生态同步改善、三产深度融合的特色村镇。做大做强优势特色产业,成为特色小镇的重要内涵。随着中共十九大的召开,《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提出提升农业发展质量,培育乡村发展新动能;推进乡村绿色发展,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发展新格局;繁荣兴盛农村文化,焕发乡风文明新气象;加强农村基层基础工作,构建乡村治理新体系;提高农村民生保障水平,塑造美丽乡村新风貌等内容。在一系列中央一号文件的指引下,我国近些年农业农村改革高潮迭起。

1.2农业农村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国在现代化建设中最薄弱的环节仍然是农业农村,发展滞后的状况仍然需要从根本上得到改变。农产品供求不均衡,产业联动不足,产品质量与效益低下等问题亟待改善。与此同时,农村人才的缺失,也使得农村在市场上缺乏竞争力。村庄生态环境与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需要整体提升与完善。这就需要农村将环境治理、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等管理工作体系建立健全。

1.2.1农业发展较为传统

农业是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基础。我国正处于由传统种植业向现代农业转型的阶段,农业产业化发展初见成效,区域发展框架基本形成,但大多以传统种养为主,且呈点状分布,亟待融合提升。

1.2.2村镇建设有待提升

村镇建设的发展方向、建设模式、特色产业、基础设施等方面应科学规划,协调统一。当前城乡建设的空间格局、城镇的人口密度、建设规模和经济总量布局不均衡。由于基础设施建设不够完善,仍会造成农村劳动力转移,部分小城镇人口增长缓慢,辐射带动作用较弱,而乡镇之间缺乏联系,也难以形成完善的城镇结构。

1.2.3乡村文化联动不足

随着乡村旅游的迅速发展,自然环境、特色文化、生态农业的互相延伸与重叠,构筑以农业、人文景观为主体的“乡村休闲游”作为乡村旅游的创新吸引点,发展潜力大,发展势头良好,但联动效应不足。

1.2.4生态环境压力较大

生态环境应以资源环境承载力为前提,人与自然和谐为本,高效和可持续发展为原则进行区域整体规划。在拥有丰富生态资源的同时,由于缺乏有效的保护机制,原有生态资源呈现不同程度破坏和污染。重污染、高能耗产业带来巨大经济、社会效益的同时,也对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破坏。

1.3乡村振兴战略的谋划

2018年2月,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进行了全面部署,从产业、空间、生态、文化、建设等方面提出乡村振兴发展之路。

1.3.1乡村产业兴旺是重点

高质量的农产品,具有影响力的品牌,能够带动乡村农业的发展。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从生产到经营,不断的提升与完善,是推动乡村产业、兴农强农的主线。应以各地资源禀赋和独特的历史文化为基础,有序开发优势特色资源,做大做强优势特色产业,创建特色鲜明、优势集聚、市场竞争力强的特色农产品优势区。

1.3.2规划引领加快空间格局发展

规划应推动城乡融合发展,优化乡村布局,将编制的相关规划综合起来,形成区域一体化发展的乡村振兴战略规划体系。增强城镇地区对乡村的带动能力,因地制宜发展特色鲜明、产城融合、充满魅力的特色小镇和小城镇,以镇带村、以村促镇,推动镇村联动发展。打造集约高效生产空间,营造宜居生活空间,保护生态空间,延续人与自然有机融合的乡村空间关系。

1.3.3传承乡村文化提升核心价值

乡村传统文化是乡村振兴的灵魂。应将民俗文化与特色农业结合,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乡村文化。以形神兼备为导向,保护乡村原有建筑风貌和村落格局,把民族民间文化元素融入乡村建设,重现原生田园风光和原本乡情乡愁。积极开发传统节日文化用品、民间艺术、民俗表演等项目,促进文化资源与现代消费需求有效对接。推动文化、旅游与其他产业深度融合、创新发展,丰富农村文化业态。

1.3.4建立生态空间保护体系

自然生态系统的保护与治理,是实践“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重要手段。应建立河湖林田这一生命共同体的理念,大力实施乡村生态环境保护、生活环境改善等工作,推进乡村生态振兴,建设生活环境整洁优美、生态系统稳定健康、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宜居美丽乡村。

1.3.5分类推进乡村建设

以建设美丽乡村为导向,以农村垃圾、污水治理和村容村貌提升为主攻方向,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全面提升农村人居环境质量。科学规划村庄布局、道路建设、绿化景观、服务设施等内容,促进村庄形态与自然环境相得益彰。顺应村庄发展规律和演变趋势,根据不同村庄的发展现状、区位条件、资源禀赋等,按照集聚提升、融入城镇、特色保护、搬迁撤并的思路,分类推进乡村振兴,不搞一刀切。

1.4以乡村振兴为导向的研究意义

1.4.1乡村建设问题的认知

在乡村振兴国家战略的刺激下,大量乡村建设紧锣密鼓的展开,但实践证明,由于缺少思考,过于追求物质形态,不仅不能解决乡村建设问题[1],甚至给社会发展带来乡村产业培育不专、建设缺乏特色、生态保护不善、技术水平落后、深度不足难以实施等不好的影响[2]。

1.4.2探索解决方法

通过对产业、生态、文化、配套设施等方面的研究,落实乡村振兴战略核心内容,在此基础上编制的规划不仅可操作性强,还能较好引导村庄建设发展。笔者针对现代农业、特色小镇、美丽乡村、乡村旅游等方面如何统一协调发展的问题,通过对现状的整理提出“四位一体”规划设计理念,以期为相关理论研究提供借鉴,并为乡村振兴战略提供理论支持。

1.4.3“四位一体”概念的界定

“四位一体”是指在政府事权下,将现代农业、特色小镇、美丽乡村、乡村旅游等四个方面的综合规划融合到一个区域上,解决各类规划自成体系、缺乏衔接、内容冲突等问题,实现区域一张蓝图的综合规划。本文在“四位一体”规划理念的指导下,对所要规划区域的各个方面现状做具体的分析,根据现状存在的问题对其进行规划定位,并提出规划构想,探讨“四位一体”规划的技术路径。

2“四位一体”规划方法新思路

2.1“四位一體”系统架构

既表现相应的独立性,又体现内在的系统性,如何将“四位一体”打造成切实高效的金钥匙才是关键。现代农业、特色小镇、美丽乡村和乡村旅游,需要全面融合,才能实现“四位一体”。这四个方面通过产业定位、区域整合、架构完整、布局重点、管理提升等研究内容,在一个完整的系统内进行相互协调,进而在政府管理、企业建设中共同作用于镇村空间这一载体,最终实现高效共赢的农业农村新动能(见图1)。

产业定位依据现有资源特色,确定产业类型、精准定位,发挥和延伸产业链的带动作用。区域整合以产业定位为导向,打破乡镇界限,区域整体布局,内部系统整合,使区域做强做大。在区域范围内布局重要节点,重点打造和布局核心项目,引领周边发展。以统一架构为总领,区域管理为依托,建立等级有序的管理机制,形成完整的区域结构体系。最后通过政府管理、企业协同建设,共同作用于镇村这一空间载体,实现高效共赢的“四位一体”总体规划。

2.2“四位一体”指引,分项重点规划

2.2.1农业产业结构优化,多元产业融合发展

农业产业化经营,在龙头企业的带动下,延伸农业的产业链和价值链。农民合作社作为大型主体,需要充分做好协调农业、企业、农户三者之间的利益关系,将产业链条覆盖农产品生产、加工和销售全过程,最终形成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态势。

农业科技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手段,应发挥农业科技的教育、培训、创新、示范作用,同时积极实现现代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与延伸。将农业与旅游、金融、物流、互联网等要素集聚,转变发展方式,调整优化结构,大力推进初加工、精深加工、综合利用、主食加工、新业态新模式、技术装备、龙头企业、品牌战略、加工园区和主产区加工业等加快发展,引导和促进农产品加工业从规模扩张向转型升级、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分散布局向产业集群的转变。

2.2.2特色小镇重点建设,特色产业提升品质

依据国家和地方政策、区域产业发展趋势,以及自身的产业基础和资源要素禀赋优势与特色,按照“三产融合,转型升级,联动发展”的原则,重点构建“特色工业为主导、现代农业为主体,全域旅游为引擎”的三产融合发展产业体系。并在各自产业的基础上,延伸产业链,带来更大的经济效益与更多的人口就业,推动产业供给侧改革[3]。

规划可依据各乡镇差异化定位,避免内部同质化竞争,明确主导产业与镇区主要发展方向,打造区域的核心增长极与经济产业发展新动力(见图2)。建立特色小镇的产业体系结构与空间发展架构,明确与区域关系,确立自身产业,与园区、历史、文化、生态资源,交通廊道之间的联系,形成有机统一的整体,同时明确重点打造的特色小镇,统一发展并各自独立(见图3)。

2.2.3村庄建设模式导向,进行分类建设指引

将村庄建设模式与产业发展布局结合,构建“美丽乡村”建设空间架构,确定建设发展方向,指导重点区域建设。按照各地区发展基础和条件的不同,宜聚则聚,宜散则散,规划不同类型的新型社区,形成中心村,注重特色村庄建设与保护,呈现地域特色。建设模式分为城镇聚合型社区和村庄聚集型社区(见图4)。

有重点的工作布局对村庄建设工作布局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为推进人口向中心村、小城镇、城区聚集,按照地域相近、规模合理、产业关联、资源要素整合等原则,结合交通条件,满足合理的服务半径,选择以中心村、特色产业为核心,辐射带动周边基层村发展,形成有重点发展的空间格局。最终,根据国家农业部2014年2月正式对外发布的美丽乡村建设十大模式[4],结合产业和资源的分布,依据不同模式,进行分类引导[5]。

2.2.4乡村旅游全域发展,文化传承作为灵魂

以农业发展为基础,融合农业科技、主题庄园、人文休闲、游乐康体、宜居科教、生态涵养等多功能于一体,建立活力全域泛农业旅游之城,通过植入复合功能,打造多个精品项目集群,跨越式提升国家农业公园人气(见图5)。

(1)城景共生

城镇与景观如何共同发展,可依据“科技+农业+生态”等产业为主线,实现“产、城、田、园、景”的大融合,创新“农业科技+田园综合体+乡村旅游”的田园格局模式。通过空间、景观及人群活动进行模式构想,筑造农业科技示范区风貌[6]。

(2)建立集群模式

产业是发展的动力源泉,以农场为载体,建立沿线品牌主题庄园群、农场群、特色小镇群等,实现田地变景区,服务功能核心成为农业产业化、现代化、休闲化的载体,为城乡居民提供休闲观光空间,构建大型田园综合体。

(3)文化塑造

深入挖掘國家农业公园的文化资源、强化特色民俗文化品牌,通过功能混合激发人文活力,塑造项目区乡愁和农耕文化魅力,强化现代农业内涵,通过融入农耕文化、民俗文化、海运文化,创造地域特色文化体验。

统筹考虑生态田园对城市的生态性、景观性、生活性、生产性、社会性等多元功能,引导农业、养生、文化旅游、科普、教育、互联网等各产业融合的全新健康生活范式,打造生态优先、服务一流的国家农业公园。充分展示当地的民俗文化、美食文化等,使当地居民及游客在体验过程中产生文化认同感和归属感。

3 “四位一体”规划实践——以唐山市丰南区为例

3.1丰南区概况

丰南区位于河北省唐山市南部,地处京津冀城市群、环渤海经济圈腹地,西距首都北京193公里、天津港68公里,东距秦皇岛港 150 公里、京唐港 70公里,南距曹妃甸港50公里,北靠唐山主城区,南临渤海,战略区位优越,多种交通方式集聚,区位交通优势明显,交通基础设施较为完善,已形成以铁路为骨干,海运为外延、公路为脉络,集疏功能完备的交通运输网络及综合立体交通格局(见图6)。丰南区行政范围包括12个镇、3个乡,行政总面积约为1306平方公里。本文研究范围主要针对唐山市丰南区农业农村地区。

3.2现状评价

3.2.1产业特色突出,三产结构亟待优化

丰南支柱产业一枝独秀,经济发展动力单一,经济可持续发展面临较大风险。近年来,在国家钢铁产能过剩的背景下,丰南钢铁也面临极大考验,钢铁产业的传统发展路径难以为继,亟需转型发展。丰南区第一产业中,农业产业化经营落后,规模化、标准化、集约化的种植、养殖基地仍然较少,同时与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的联动性不够。截至2017年,丰南区三产比例为7.2:58.6:34.2,一二三产业结构亟待优化。

3.2.2城镇建设北强南弱两极发展,缺少中间层次

豐南区北部乡镇由于靠近唐山、丰南市区,产业发展和城镇建设均依靠市区辐射,城镇的人口密度、建设规模和经济总量要优于依托农业主导的南部乡镇。丰南现状的城乡建设,城镇等级建设呈现两极化发展,缺少中间层次,只有黄各庄镇和黑沿子镇两个重点乡镇,分别布局于区域的南北两侧。丰南的东部区域和西部区域发展缺少重点乡镇(见图7、图8)。

3.2.3生态环境压力较大,水资源退化严重

丰南拥有滨海、河流、湖泊等丰富生态资源,但是缺乏有效的保护机制,原有生态资源均呈现不同程度退化和污染。依托惠丰湖、运河等生态资源,建设的唐人街和运河文化聚集区等,发展状况良好,客源丰富,市场前景好。但丰南其他生态资源目前尚处在建设空白期,景观环境破坏严重,同时利用效益较低。

3.3发展定位及战略目标

以丰南乡村全面振兴发展为战略导向,以现代农业发展为产业基底,以智慧农业为科技引领,以特色小镇及美丽乡村建设为区域提升核心,以全域国家农业公园创建为载体,推动一二三产深度融合,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发展,探索丰南乡村振兴“四位一体”的创新发展模式,打造渤海湾城乡一体的现代农业田园综合体。因此,依据现代农业、特色小镇、美丽乡村、乡村旅游四个方面,提出四大战略目标。

3.3.1逐步建成田园综合体

深入推进丰南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适应农村发展阶段性需要,以实现农村“三生同步”“三产融合”“三位一体”,积极探索推进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新模式、新业态、新路径,逐步建成集循环农业、创意农业、农事体验于一体的田园综合体[7]。

3.3.2打造产业特色小镇集群

依托丰南现有港城联动的区域特色,以工业主导产业为基础,现代农业产业转型为方向,结合丰南丰富的历史文化旅游资源,延伸各自产业链条、由一产和二产向三产拓展,打造丰南现代农旅、海洋产业特色小镇集群。

3.3.3形成美丽乡村示范区

优化城乡生产力格局、保育生态环境、相邻镇村集中整合,合理配置公共设施,通过高效安全的交通网络,形成城、镇、村、园和谐发展格局[8],打造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丰南乡村面貌,建设乡村振兴示范区。

3.3.4建设全域国家农业公园

建设丰南全域国家农业公园,以园林化的乡村景观、生态化的郊野田园、景观化的农耕文化、产业化的组织形式、现代化的农业生产为基础,促进农区变景区、田园变公园、农产品变商品,建成“镇、村、田、园”有机结合的新型空间[9]。

3.4规划设计着眼点——“四位一体”蓝图

依托“港、乡、城”三个板块联动发展为要点,全区生态建设为基底,全域多元联动,将丰南全域乡村旅游环作为区域联系的纽带,发展核心作为空间结构发展的重点,发展带作为全区经济的走廊,重点小镇作为特色产业的名片,农业片区作为丰南发展的基础,创建“一环串联、双核驱动、两带示范、六心支撑、五区联动”的“四位一体”丰南新格局(见图9)。其中,一环是指丰南乡村旅游环线;两核是指丰南城区发展核心、临港经济综合发展核心;两带是指百村示范带及港城联动发展带;六心是指滨海渔港精品小镇、陶瓷工艺精品小镇、钢铁科技精品小镇、韵河文化特色小镇、农旅湖景特色小镇、城郊麻辣特色小镇;五区是指都市农业发展区、绿色果蔬发展区、棉椒经作发展区、健康水产养殖区、循环农业发展区。

在乡村振兴战略部署的总体规划框架下,打破行政村、乡镇界限,因地制宜确定发展重点,做到四个专项规划互相衔接、互相促进,在一张蓝图上打造丰南区“四位一体”总体规划,同时,每一个分项又以这一蓝图为依据,进行专题研究。

3.4.1现代农业分区指引

主要以产业发展的资源条件和已形成的产业基础为依托,合理定位产业功能分区,形成一条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农业现代化发展道路。丰南区是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河北省重点蔬菜大县、唐山市蔬菜产业发展示范县,农业发展十分迅速。丰南区以54万亩粮食作物种植为基础,着重打造五大片区,东部、中部、西部共同发展,助力全区农业转型升级。根据不同的农作物,提出与之相符的发展策略、重点区域与产业链的架构,进行更加详细的农业产业发展布局。

3.4.2特色小镇产业明确

突出产业转型升级、文化资源挖掘、品牌打造等功能的融合,做到镇区建设“特而强”“聚而合”“小而美”。在15个乡镇中,重点打造6个乡镇,包括滨海渔港精品小镇、陶瓷工艺精品小镇、钢铁科技精品小镇、韵河文化特色小镇、农旅湖景特色小镇、城郊麻辣特色小镇,分为精品小镇和特色小镇两个层级作为整个区域中的重要节点,带动自身与辐射周边区域经济整体发展,促进城乡人口就业。各小镇差异化定位,避免内部同质化竞争,明确主导产业与镇区主要发展方向,确立园区的历史、文化、生态环境、交通廊道之间的关系,形成有机统一的整体。

3.4.3美丽乡村分类建设

美丽乡村的建设在注重环境改善、生态保护的同时,更要重视生态建设、产村融合,突出生活生产绿色化,逐步形成“点上出彩、线上美丽、面上洁净”的美丽乡村建设格局[10]。依托已有的工作基础,突出百村示范带的功效,打造丰南区美丽乡村工作亮点(见图10)。根据每个村庄的实际情况,如区位、交通、周边企业、农业生产、小镇特色、企业带动、村庄自身条件等方面,将村庄分为产业带动发展、中心村带动发展和一般村庄发展三种发展模式进行归类,并按照国家农业部2014年2月发布的美丽乡村建设十大模式①,对每个村庄的建设模式进行详细分类,明确指导下一步村庄建设工作。

3.4.4乡村旅游文化支撑

乡村旅游规划,要著眼全域旅游,注重整体性和连续性,以主题片区和主题游线为特色串联全域项目,丰富旅游元素延长旅游时间,实现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11]。丰南农业公园通过每个片区差异发展,形成“园区支撑,圈层带动”的功能格局,引领丰南区农业、农村发展,辐射带动周边区域乡村经济、农业的发展[12]。根据旅游功能的差异,规划的各个旅游线路具有不同主题活力点,以满足产品多元性及特色,吸引旅游人群。

4结语

在乡村振兴全面发展的新时期,本文从政策背景,基本理论指引,案例分析归类等多方面研究,探索有关四位一体规划工作的技术思路与规划策略,指导丰南区农业农村的发展建设。以现代农业为主导,支撑农业农村的发展;以特色小镇为重点,带来新的活力;以美丽乡村为依托,展示乡村新的风貌;以乡村旅游为载体,激活乡村振兴。通过“四位一体”总体规划的工作思路,指引丰南区发展建设,以期对其他地区的多规划综合发展规划的工作有所帮助,进而推动乡村振兴的可持续发展。

注:

①美丽乡村建设十大模式:产业发展模式、生态保护模式、城郊集约模式、社会综治模式、文化传承模式、渔业开发模式、草原牧场模式、环境整治模式、休闲旅游模式、高效农业模式。

参考文献:

[1]孟莹,戴慎志,文晓斐.当前我国乡村规划实践面临的问题与对策[J].规划师,2015,31(2):143-147.

[2]王冠贤,朱倩琼.广州市村庄规划编制与实施的实践、问题及建议[J].规划师,2012,28(5):81-85.

[3]徐今橙.贵州特色小镇产业竞争力评价及提升对策研究[D].贵州:贵州财经大学,2018.

[4]鲍光翔.中国“美丽乡村”十大创建模式[N].建筑时报,2018-05-07(8).

[5]高密.基于产业结构调整视角下的乡村规划方法初探[D].重庆:重庆大学,2012.

[6]刘明.田园综合体乡村景观规划设计发展新模式[J].农技服务,2017,34(9):109-110.

[7]杨礼宪.合作社:田园综合体建设的主要载体[J].中国农民合作社,2017(3):27-28.

[8]梅耀林,许珊珊,杨浩.实用性乡村规划的编制思路与实践[J].规划师,2016,32(1):119-125.

[9]郝美彬,周君.农业公园规划设计初探──以兰陵国家农业公园规划设计为例[J].农学学报,2018,8(2):86-89.

[10]林永然,陆根尧.产业生态化与美丽乡村建设的互动发展研究——以浙江省安吉县为例[J].兰州财经大学学报,2016,32(1):23-29.

[11]马妮娅.基于城乡统筹发展下的旅游型乡村规划研究[D].西安:长安大学,2014.

[12]王伟华.新乡村崛起——“四位一体”美丽乡村建设的湖北实践[J].小城镇建设,2017,35(3):82-87.doi:10.3969/j.issn.1002-8439.2017.03.018.

农业生态发展范文第3篇

摘 要:生态农业的发展对我国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当前我国的生态农业经过30年的发展已经取得一定成效,但是在发展的过程中在实践与理论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制约了生态农业的发展建设。对此,本文对这些问题做进一步分析,并提出生态农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措施。

关键词:生态农业;可持续发展;问题;措施

发展生态型农业不仅仅是为了经济效益,同时也是为了生态系统的建设,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将生态农业作为农业发展的重要目标,加强保护农业资源和环境,使农业资源得以充分利用,为可持续发展提供重要保障。但是现阶段我国在发展生态农业的过程中还会遇到一些问题,只有采取有效的措施将这些问题解决掉,才能使生态农业建设得以大力发展,实现可循环经济,将可持续发展落到实处。

一、现阶段中国生态农业可持续发展面临的实践和理论问题

(一)生态环境问题

首先,农业种植过度使用农药、化肥,导致农产品被严重污染。有的农药不易分解深入地下水,造成水污染。同时随着农药的长期使用导致农作物病虫抗药性增加,如此形成恶性循环;其次,乱砍滥伐现象严重,导致水土流失;最后,土地逐渐荒漠化,由于开垦不合理造成土地荒漠化[1]。这些生态环境问题是生态农业发展所急需解决的问题,是建设生态农业的必经之路。

(二)重视生产过程,忽视了市场调节

受往日小农经济影响,生态农业在发展的当中常常会过于重视生产过程,侧重于构建和优化内部模式结构,却没有将农业生产前和生产后的市场需求进行联系,导致与市场脱节,这样即使组建的生态农业模式理论很完善,但是生产出的产品也会由于不符合市场需求而被淘汰,从而降低经济效益。毋庸置疑,这种模式不会长久发展。对此,还应充分考虑市场调节,保证生产效益。

(三)理论轻于实践

我国的种植产业已经发展了数千年历史,在这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不同区域之间都创建了适合自身发展的农业生产模式。但是,从目前情况看在理论方面还有待进一步加强总结研究,很多生态农业技术模式正处于研究阶段。比如,生态农业定义的表述、生态农业模式的分类、生态农业结构的优化、生态农业的产业化等在理论方面都有待进一步研究,制约了生态农业更深层次的发展。

二、实现中国生态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策略

(一)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建设

目前,虽然生态农业得以大力宣传,但是在实际发展的过程中还具有盲目性。农业部提倡将十大类生态农业模式与技术应用到生产中,但是一些地区受经济限制和自然条件限制,这些技术和生态模式无法满足当地需求。因此,还应以科学理论为指导,加大对生态农业建设规划的研究,包括生态农业模式和配套技术、市场发展趋势、生态农业整体系统安排、管理方式、社会服务系统、产业化模式以及生态农业创新等[2],这些都是开展生态农业建设所需重点考虑的问题。

(二)对基础理论和应用技术进行创新

正确的理论与先进的技术是建设生态农业的两个必要条件。因此,有必要加强对关于生态农业理论和技术的创新,包括原始创新、二次创新以及综合创新,使其为生态农业的发展注入新动力。对基础理论和关键技术而言,还需注重对生态农业模式的功能和结构、生物多样性等进行研究,将不同技术进行整合和组合、对不同层次模式进行尺度转换,从而研究更适合当代农业发展的结构体系。

(三)注重食品健康生产,增加农民收入

食品健康和营养已经成为当代人们关注的焦点,食品正朝着无公害、绿色有机发展,是食品能够走向国际市场的基础保证,也是农民增加收入的重要手段。而生态农业是保证食品安全健康的基础,因此,可将农产品质量终端、全程管理作为切入点,对农产品加强安全认证力度,推进生产健康食品的浪潮,发展市场前景良好以及具有特色性的健康、绿色有机食品,构建农业产品特有的品牌,提升整体农业的经济效益[3],进一步促进我国农业产品结构优化调整,实现生态农业转型。也就是从数量增长需求转向质量效益的增长需求;从打开国内市场转向国际市場;从单一的生产结构转向生产-生活-生态复合结构;从各户的小规模生产转向标准化和产业化生产。

(四)加强宣传,完善相关法律法规

农民是参与生态农业建设的主体,因此还应对农民加强重视度,引导全民参与。相关领导人员还应采取措施加大对生态农业的宣传、示范、培训与管理,这样才能为生态农业发展提供保障,促进我国生态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稳步进行。另外,还应对关于生态农业建设的法律法规加以完善,从而使生态农业建设“有法可依,有据可循”。从目前情况看,我国整体的农民对生态环境保护的认知程度还有待进一步提升,相关建设生态环境的领导人员也没有重视到建设生态环境的重要性,这样便极大的制约了生态环境的发展;缺乏生态农业的宣传途径,宣传方式过于单一,影响力较小;生态农业工程建设水平有限,处于“建了拆、拆了在建”的情况[4],在一定程度上浪费了人力和物力;缺乏相关政策的扶持。对此,还应加强生态农业建设贷款优惠政策、生态农产品市场保护政策、生态农业补偿政策等,鼓励农民积极参与到生态农业建设当中,促进生态农业可持续发展。

(五)全面发展生态产业,建设生态乡村

生态农业发展并不是孤立的,也不是个人或局部就能实现的。其需要整体环境改善,与其他产业共同发展。因此,还应加大生态产业建设的推广力度,与生态工业、生态旅游业、生态农业等各行业相协调,倡导环保生产,大力生产绿色食品,建设节约型社会,存进循环经济发展;其次,加强建设生态乡村,共同发展生态产业;最后,倡导清洁消费,促进可持续发展。只有这样,才能为我国生态环境优化和改善提供保障,推动生态农业建设的顺利开展。

参考文献:

[1]朱满德, 江东坡. 我国农业资源开发利用问题的探讨[J]. 价格理论与实践.2014(5):110-112.

[2]黄国勤. 中国南方农业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面临的问题及对策[J].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2017, 25(1):13-18.

[3]黄庆革. 浅析生态农业在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J]. 种子科技, 2017. 35(2):20-20.

[4]杨义敏. 浅析生态农业在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中的意义及策略[J]. 农家致富顾问.2015(8):184-185.

作者简介:

张方和,1994年09月,男,土家族,出生于湖北利川,研究方向:农业经济。

农业生态发展范文第4篇

摘要:文化旅游产业是21世纪经济社会发展中最具活力的新兴产业。福建发展文化旅游产业的条件优越,经济学中的乘数效应对于福建发展文化旅游产业的影响很大,应充分利用乘数效应,延伸福建文化旅游产业链。

关键词:旅游 乘数 效应 福建 产业链

文化旅游产业是一种特殊的综合性产业,是指通过以鉴赏异国异地传统文化、追寻文化名人遗踪或参加当地举办的各种文化活动为目的的旅游,从而形成的增进国民经济发展的一种行业,因其关联度高、涉及面广、辐射力强、带动性大而成为新世纪经济社会发展中最具活力的新兴产业。文化旅游产业所创造的经济价值不容忽视,文化旅游产业是唯一无法外移的产业,具有累积与增值的效果,已经成为许多国家或地区重要的外汇来源之一,超过许多单一产品出口的创汇水平;就产业发展趋势而言,文化旅游产业所需外部成本较小而创造就业机会最多,能为金融业、房地产业、交通运输业、旅馆餐饮业、珠宝特产业、零售商业等相关服务行业注入活力,是带动经济景气的灵丹妙药。

一、福建发展文化旅游产业的条件

1、地理位置独特,自然环境优越。福建位于东南沿海,与台湾隔海相望,临近港澳,北连长江三角洲,南连珠江三角洲,交通便捷,航空海运、铁路、公路交通连接三地,沿海有大小港湾125处,天然深水良港6处(约占全国深水港湾的1/6)。福建属温暖湿润的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具有优质的生态环境,独特的地貌,依山傍海,动植物资源丰富,且多珍稀品种。经国家权威部门的综合评价,福建人居生态名列全国前茅。福建省森林覆盖率达到62.96%,位居全国首位;城市生活环境和水环境均排位第一。生态环境居优的区域占85.37%,其余14.63%的区域为良,优良率全国第一。

2、历史文化底蕴深厚,文化旅游资源丰富。早在五千年前,福建的先民们就在此生息繁衍,创造了昙石山文化。由于福建内陆地理上多丘陵,古代交通相对闭塞,形成了众多不同习俗和语言,使得文化多样性很强,山海文化差异性大。福建航海歷史悠久,在我国最早通过海洋走向世界地区,观念较开放,包容性大,对外交往频繁,航海文物与多种宗教遗存颇丰。福建名人辈出,如朱熹、郑成功、林则徐、严复、施琅、冰心等一大批名人源自福建。福建海洋文化、闽商文化、客家文化、妈祖文化、侨乡文化、茶叶文化、畲族文化、船政文化、朱熹文化等在全国独具特色。福建省旅游资源十分丰富,旅游资源实体总数2930处,其中自然资源1423处、人文资源1507处。截至2010年12月,福建有世界地质公园2个,国家地质公园4个;国家森林公园10个,省级森林公园26个;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45个,省级历史文物保护单位248个;自然保护区38个,历史文化名城36个;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11个,省级风景名胜区28个;旅游度假区、旅游经济开发区10个,5家省级工农业旅游示范点;评为4A级旅游区15个、3A级旅游区2个、2A级旅游区2个。

3、华侨华人众多,海外资本丰厚。福建是著名的侨乡,许多闽籍的商人漂洋过海,成为不同地域商界中的浪尖人物。近年来闽籍海外侨胞人数超过1000万人,众多的侨胞资源及世界各地的闽商资源为福建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注入丰富的民间资本,为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提供多元化的资本保障。

4、旅游交通便利。旅游交通有了较大改善。首先,实现了省会福州至各设区市的“4小时交通经济圈”。福建已建成多条高速公路,至2010年12月,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达到2350公里,“三纵八横”的格局基本形成,全省83%的县市可在1小时内上高速。其次,多条出省通道缩短了福建与邻近省份之间的旅行时间,京福高速公路福建段全线开通,赣龙铁路客运列车已经开通。再者,打通了福建各景点与省外一些景点之间的快速通道。还有,一大批小景区旅游公路的建设,极大地改善了省内各景点之间的旅游交通。

但是,福建省从战略层面上对旅游资源的文化特性进行挖掘,对旅游产品的文化品位进行设计,近年来才刚刚开始。我省文化旅游业在快速发展的同时,还存在一些问题。由于在旅游项目建设中,对产品的独特性、文化性、主题性、原生性等有利于提升产品品位的因素考虑不足,造成旅游文化精品和高端产品不多,产品同质化程度较高。福建省旅游资源最吸引游客的仍是山水风光,文化旅游产品欠缺。

二、乘数效应对于福建发展文化旅游产业的影响

乘数效应(Multiplier Effect)是一种宏观的经济效应,是指经济活动中某一变量的增减所引起的经济总量变化的连锁反应程度。在经济学中,乘数效应更完整地说是支出/收入乘数效应,是宏观经济学的一个概念,也是一种宏观经济控制手段,是指支出的变化导致经济总需求与其不成比例的变化。凯恩斯乘数理论的内涵乘数效应的理论支撑源于约翰·梅纳德·凯恩斯(1883-1946)著名的《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中的收入乘数原理。乘数越大,乘数效应也随之增大。旅游收入乘数是指旅游业收入增长对与之相关联的其他经济部门收入增长的作用。同理,旅游收入乘数越大,对相关经济部门的带动作用越大。在中国,旅游业是乘数效应较大的产业,带动力较强,能够直接影响或间接影响到衣、食、住、行、购、游、娱等66个经济部门。国际旅游组织研究发现,旅游业收入增长1个单位,将带动相关行业收入增长4.3个单位。

福建省的旅游收入乘数低于全国水平。“十五”期间,福建省旅游收入乘数1.15,比全国低2个百分点;“十一五”期间,尽管福建省旅游收入乘数上升了约1.05个百分点,但全国旅游收入乘数上升了4.45百分点,两者差距进一步拉大,比全国低5.4个百分点,具体情况见表1。

(数据来源:根据《福建经济年鉴》整理)

提升旅游收入乘数的可以通过加大投资、提高投资效益、延伸产业链等方式。推动旅游业的增长,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在投资效应相同的情况下,资金投入越多,旅游收入增长越快。在投资效益相同的情况下,资金投入越多,旅游收入乘数增长越快。“十一五”期间,福建旅游业投资700亿元,旅游收入乘数比“十五”期间增长了1.05个百分点,对国民经济的带动作用很强。《福建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指出“把旅游和现代物流业培育成为带动国民经济发展新的主导产业”。2011年福建省文化旅游产业增长迅速,具体情况见表2。

(数据来源:福建统计局《统计分析报告》2012年第21期)

因此福建省应高度重视文化旅游业的发展,加大文化旅游业的招商引资力度,争取未来5年文化旅游业投资突破2000亿元,使文化旅游业以更快的发展速度,实现旅游乘数达到全国平均水平,凸显新兴主导产业的作用,更好地带动全省相关行业的共同发展。

三、利用乘数效应,延伸福建文化旅游产业链的对策

福建省积极推进文化与旅游结合,作为推动旅游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战略。《福建省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的实施意见》提出,“加快建设我国重要的自然和文化旅游中心”。《福建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推动旅游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要深入挖掘独具特色的历史文化旅游资源,“发展文化旅游产品”。福建省政府《关于加快文化产业发展的意见》(闽委办发[2009]3号)文件指出:“到2020年,建成文化旅游大省,文化旅游成为海峡西岸旅游产业的重要支撑”。根据《福建统计年鉴2011年版》提供的数据整理得出,2010年全省入境旅游人数3681353人次,比2009年3120348人次增长了17.98%,国际旅游外汇收入297824万美元,比2009年259900万美元增长了14.59%,国内旅游收入1135亿元,比2009年955亿元增长18.85%。全省现有655家旅行社,其中,国际社60家,进入全国百强的5家;厦门建发国际旅行社由2006年排名28位跃居至第20位。

福建省近年来大力推进文化旅游产业与其他产业的互动,增强旅游业对其他产业的带动作用,延伸产业链。注重把文化旅游业与发展生态农业相结合,发展农业风光旅游、农家乐体验游、农业生态因此,福建省应充分利用政策支持,发挥旅游乘数效应,完善文化旅游产业体系加快开发一批住食娱购项目,加强文化旅游业产业链建设。旅游、农村度假养生旅游等项目。注重文化旅游业与工业、第三产业结合。具体来讲,可以从以下方面入手:

1、加快各类酒店的建设

2010年住宿和餐饮业法人企业1073家,比上年增长6.34%,住宿和餐饮业营业收入197.63亿元,比上年增长24.42%。住宿业法人企业521个,其中旅游饭店399家,一般飯店104家,其他住宿服务企业18家。餐饮业法人企业552个。全省现有星级饭店433家,其中五星级14家,四星级76家。截至年底,全省共评定绿色旅游饭店58家,其中,获金叶级绿色旅游饭店的26家,获银叶级绿色旅游饭店32家。“十二五”期间,要加快三星级以上酒店的建设,大力发展经济型饭店、家庭旅馆等各种形式的旅游住宿设施,提升旅游接待能力。

2、开发美食文化旅游项目

福建饮食文化享誉海内外,因为依山傍海,山珍海味一应俱全,著名的闽菜是中国八大菜系之一,还有独具特色的美食,如福州肉燕、连江鱼丸、闽西八大干、沙县小吃、武夷山熏鹅、安海土笋冻、石码五香条等等数不胜数,令游客们流连忘返。这些文化旅游资源,成为对中外旅游者有较大吸引力的特色文化旅游产品,为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应积极开发以闽菜为代表的福建特色餐饮和小吃,比如重点培育福州小吃、沙县小吃、闽东小吃、闽南小吃、闽北小吃、闽西小吃等富有地方特色的传统餐饮精品,打造“福建美食”的品牌。

3、传承传统文艺项目

福建省的中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有:民间文学——霞浦县畲族小说歌;民间音乐——宁德市畲族民歌、龙岩市福州市十番音乐、泉州市南音、泉州市泉州拍胸舞;传统戏剧——福州市闽剧、漳州市厦门市歌仔戏、泉州市漳州市木偶戏;曲艺——福州市福州伬艺;杂技与竞技——福建宁德市宁德霍童线狮;民间美术——福州市寿山石雕、福建漳州市漳州木偶头雕刻;传统手工技艺——龙岩市客家土楼营造技艺、福州脱胎漆器髹饰技艺、福建武夷山市武夷岩茶(大红袍)制作技艺;民俗——福建莆田市妈祖祭典。应积极保护这些资源,发展一批富有地方特色的文化旅游演艺和娱乐活动,使福建的杂技、闽剧、高甲戏、莆仙戏、木偶戏等演艺项目产业化,得到很好的传承和发展。

4、引入现代文化娱乐项目

利用现代娱乐手段,打造精品文化旅游演艺项目。2003年中央电视台《同一首歌》专题栏目走进安溪,推动了铁观音的宣传。由范冰冰主演的电视连续剧《婀娜公主》,剧中融入了厚重的闽南风土人情和茶文化,通过艺术的表现形式演绎了丰富多彩的安溪茶文化。目前,武夷山《印象大红袍》是全世界唯一展示中国茶文化的大型山水实景演出,就是一个成功的范例。武夷山借助著名导演张艺谋等人的高水平创意策划,把悠远厚重的茶文化内涵用艺术形式予以再现,使之成为可触摸、可感受的文化旅游项目,不仅首次展示了夜色中的“双世遗”武夷山之美,同时还创造了多个世界第一。今后要积极引入现代高科技手段,开发具有科技性、趣味性、参与性、互动性、观赏性的文化旅游娱乐项目,推出更多高质量的文化旅游文艺演出,适应旅游市场需求的大型文化旅游演艺活动,不断提升文化旅游产品的品位和档次,满足游客旅游文化活动的多样化需求。

5、发展旅游购物产业

着力提高福建旅游商品、纪念品在旅游消费中的比重,在旅游目的地和景区景点重点发展福建地方特色农副产品购物、特色工艺美术品购物、休闲运动服装鞋帽购物等旅游购物市场。

6、培育工业文化旅游项目

制造业集中的地区可以将发展文化旅游业与发展旅游装备制造业相结合。例如泉州地区作为国内重要的轻纺工业基地,可以讲文化旅游业与轻纺工业结合,把发展轻纺工业文化旅游与轻纺工业产品购物相结合,延伸文化旅游产业链。

7、建立文化旅游教育基地

可以将文化旅游与教育相结合,将科技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与旅游相结合,为大学生和中学生提供社会实践的基地。各地区可将特色产品进一步宣传包装,与文化旅游相结合,打造游购一体产业链。

参考文献:

1、《福建统计年鉴》,中国统计出版社,2007年、2008年、2009年、2010年、2011年版;

2、林惠滨,《中外旅游资源集锦赏析》,国际华文出版社,2009年12月第一版;

3、杨华基,《两岸共同市场与闽台文化合作》,福建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4、《文化、贸易和全球化:问题与答案》,联合国出版社,2000年版。

5、搜搜百科http://baike.soso.com;

6、《闽台旅游业合作透视》,http://www.fccra.org.cn/haixia福建海峡文化研究会;

7、《文化与旅游结合 福建加快旅游业转型升级》,《福建日报》2010年9月14日;

8、吴声怡、郑淼茜,《福建文化产业发展的核心竞争力研究》,《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6期;

9、 百度http://www.baidu.com;

10、《文化与旅游结合 福建加快旅游业转型升级》,《福建日报》2010年9月14日。

农业生态发展范文第5篇

〔摘要〕乡村振兴靠产业,产业发展宜特色。这其中,现代生态农业是重要的产业发展方向之一。但在很多资本下乡型生态农业项目中,农民游离于项目之外,未能有效地参与发展过程、公平地分享发展成果,成为了现代农业发展中的“看客”,而现代生态农业也因未能将当地农民有效纳入产业体系而遭遇乡土困境。为此,新时代在推进乡村产业振兴过程中,应积极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着力通过推进以参与共享为核心理念的基层社会治理创新,构建小农户与现代农业项目深度合作与利益共享的多种链接机制,实现农民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之间的有机对接,进而改善现代生态农业发展的社会土壤,以实现现代生态农业项目在乡村社会的落地生根和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生态农业;基层治理;共享性融入;乡村振兴

进入新时代,针对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这一社会主要矛盾,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要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加快推动现代生态农业的发展是重要路径之一。所谓现代生态农业,是按照生态学原理和经济学原理,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成果和现代管理手段,以及传统农业的有效经验建立起来的,能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现代化农业。现代生态农业具有综合性、多样性、高效性、持续性等特点,是一种更为强调经济、生态、社会效益有机统一的现代农业样式,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和良好的市场前景。当然,生态农业也是高技术、高标准、高要求的现代产业,尤其是对生态指标的要求较高,而我国农村现有农业经营体制与农村治理机制难以适应生态农业发展的要求,生态农业发展缺乏良好的社会根基。如何通过基层社会治理创新厚植乡村社会资本,引导农民成为现代生态农业发展的参与者与共享者,进而实现小农户与现代农业发展的有机衔接,是新时代农村社会治理创新和现代生态农业发展的崭新课题。本文以广东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试验区(以下简称“新农村试验区”)在现代生态农业发展中面临的问题及破解问题时所采取的举措为例,深入探讨如何以参与和共享为核心理念推进基层社会治理创新,进而以治理创新促进现代生态农业发展,从而有效破解现代生态农业发展的困境、加快推进乡村产业振兴。

新农村试验区位于广东省清远市佛冈县,距京珠高速佛冈出口仅5公里,距广州也仅有78公里,地理位置十分优越。2011年起,按照时任广东省委书记汪洋同志“完善方案,可以试验”的批示精神及广东省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关于同意设立佛冈县共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先行试验区的批复》,新农村试验区开始由广东省农业厅、国家开发银行广东分行、清远市政府以及佛冈县政府共建。经济兴则万事顺,产业发展是新农村建设的核心与基石,新农村试验区的整体推进也是围绕产业发展展开的,“生产发展”被放到了首要位置〔1〕。从更高层面上,新农村试验区本身就是针对当前国内绝大多数新农村都是“以工致富”的现象,着眼于在一个纯农业地区主要通过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的打造构建探索一条可借鉴、可复制、可推广的新农村建设路径。由此,新农村建设试验区的产业发展过程中也是着重引进与培育科技含量高、市场前景好、生态保持优的现代生态农业,现代生态农业成为新农村试验区优先发展的重点产业。新农村试验区成立的几年时间里,其引进的项目也全都是绿色生态种养业。当然,像全国其他大多地区一样,在新农村试验区产业发展的过程中,也面临原有农业经营体制及传统社会治理机制与现代生态农业发展之间的内在张力,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现代生态农业项目的落地与发展。新农村试验区管委会以全市范围内的农村综合改革为契机,尤其是大力推进“三个重心”下移和“三个整合”改革,通过基层社会治理创新重构乡村社会的社会资本,进而构筑起小农户与现代农业发展的有效衔接机制,推动了整个试验区的产业发展。如今,新农村试验区的建设已经告一段落,但当年引进的大多数现代农业产业项目还在健康地运行,显示出新农村建设尤其是以基层社会治理推动现代生态农业发展这一创新模式的强劲生命力与可持续发展力。

一、现代化困顿:生态农业项目遭遇乡土社会困境

随着现代化的不断推进,市场经济的发展带来人们对个人权益的重视,但与此同时,市场经济的发展并不必然带来对个人权益的维护,甚至经常会出现损害个人权益的情况〔2〕。现代生态农业项目的发展也不例外,既往的很多现代农业项目的发展往往外在于农民的增收过程,这一现象反过来又阻碍了农企之间更为紧密的合作,阻碍了现代生态农业项目的有效落地与可持续发展。本文主要以新农村试验区诸多现代生态农业项目中的华琪生态村项目为例,解读现代生态农业项目进入乡村社会后遭遇的乡土困境。华琪生态村项目是广州华琪科技有限公司在新农村试验区内云台自然村(下文称“云台村”)投资的一个生态农业种养项目,主要是利用成片水田进行“水稻—鸭子—甲鱼”的立体种养,利用山地进行“灵芝—灵芝猪”的综合种养,再辅以现代体验农业、休闲观光旅游、乡村风情餐饮等配套服务,打造新农村试验区内的产业“生态村”。这样一个具有先进理念和广阔前景的现代农业项目,在具体的项目落地和推进过程中,却遇到了很多问题。

(一)基层治理单元错位,项目引进主体缺失

上世纪八十年代,发源于广西合寨村的村民自治制度迅速在全国范围内推广开来。只是在自上而下的推广过程中,为与人民公社时期“人民公社—生产大队—生产小队”的组织架构相衔接,将村委会放在了行政村也就是生产大队一级〔3〕。但就全国特别是华南地区的情况来看,土地等集体经济资源主要集中在村民小组一级,村民自治的“村实组虚”与村集体经济的“组实村虚”就产生了内在的张力。具体到广东,广东的村民自治发展比全国晚了十年,村级组织经历了“生产大队—管理区—行政村”的历史变迁,新成立的村民自治组织也是以行政村为单位的,而村民小组则往往与自然村重叠。由此,在我国的农村社会治理中,长期存在社会治理的基本单元(行政村)与经济单位、社会单元、文化单元(村民小组或自然村)的错位与脱节。云台村是新农村试验区内的一个自然村,也是一个村民小组,更是一个集体经济的最基本单元。但长期以来,云台村却不是最基层的治理单元,作为行政村下设的一个村民小组,村里只有村民小组长和副组长负责公共事务。农村基层治理仅到行政村一级,行政村村委会既是最基层的村民自治组织,又是地方政府插进基层的“一条腿”,承接了一定的政府行政管理职能。在华琪生态村项目落地的过程中,云台自然村不具备直接对接项目的权限,相关对接工作均需通过行政村村委会,合同的签署更是需要行政村村委会的公章。而另一方面,华琪生态村所需土地属于云台村,于是,在项目引进过程中,不属于云台村的行政村村委会干部发挥着重要作用,出租农田的云台村村民反倒在一定程度上成为项目引进中的旁觀者,这自然存在张力,甚至引发了矛盾。这样,由于治理权在行政村一级,而实际有利益关联的主体却是村民小组,农村治理单元的错位,使得项目引进主体不明确,与华琪生态农业项目对接的主体缺失。

(二)土地产权关系不稳,土地集约利用困难

中国改革是从农村改革开始的,四十年的改革开放让广大农村地区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从更深层次看,当前的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改革仍旧处在一个历史的“十字路口”,无论是理论上的探讨,还是实践中的探索,都还存在较大的分歧与争论。20世纪80年代农村土地承包责任制实施以来,我国农村地区长期处于一家一户的小农生产状态,村庄土地总量少,户均土地面积小。同时,为了公平起见,在分配土地时,大多采用肥瘦搭配的方式,使农村土地变得极为细碎。更重要的是,农业社会和计划体制时期的平均主义观念根深蒂固,“增人不增地、减人不减地”的政策安排遭遇乡土抵制,“三年小调整,五年大调整”才是乡村社会的常态。云台村人就更为认同“一人一份”的土地分配规则,村庄内部有着强烈的定期按人口重新平均分配土地的冲动,这就使得村庄土地产权不稳定,土地长期流转失去制度上的支撑与技术上的可能。过于细碎化的土地本就不适应现代农业的机械化、规模化、集约化生产,不稳定的产权关系又使得村庄土地较长时间的流转化为泡影,这显然与现代生态农业投资大、见效慢、周期长的特性相冲突。华琪生态农业项目落地过程中就面临这样的困境:采取公司统一种养,土地集约太难;采取“公司+农户”的经营方式又太分散,技术、服务、收购等交易成本过高。由此,滞后的土地管理体制尤其是不稳定的农村土地产权关系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农村土地的集约利用,使得华琪生态项目入驻遭遇两难选择。

(三)现代农业服务体系孱弱,生态农业风险较高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农业基础设施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改善,农业服务体系也得到很好的发展。然而,千百年来农业“靠天吃饭”的基本现状并未得到根本性转变,尤其是改革开放四十年来,农业市场化程度大幅度提高,然而由于家戶经营背景下集体行动的困境,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却止步不前,一直处于“吃老本”的状态。与此同时,计划经济下的农业服务体系更是未能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成功转型,原有“七站八所”生存都成了问题,根本无法有效发挥其支持农村、服务农业的作用。总之,现实的农业生产抗灾害能力仍旧很弱,农业抗风险能力仍旧不足。而现代生态农业的发展,对农业基础设施以及农业服务体系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基本的生产资料支撑到现代农业科技、农业金融、农业保险等都有更高层次的需求,以降低自然灾害、市场波动背景下现代生态农业的风险。此外,现代生态农业还对环境,尤其是对产业项目周边的生态环境提出了较高要求,而且这种要求超出了很多农村地区的现有环境条件。当然,最为关键的是意识、观念上的差距,无论是对生态农业的质量要求,还是对现代农业的市场风险,村民都存在认识上的不足,进而依靠村民的力量和能力自身很难发展现代生态农业,通过资本下乡发展现代生态农业又需要村民的广泛参与。华琪生态村项目也面临了这样的问题,农田水利等基础设施差,农民现代生态环保意识低,对生态农业一知半解,驾驭能力严重不足,对市场风险的把握能力缺乏,使得华琪生态农业项目在硬件设施与软环境上都存在先天不足。

(四)农民社会契约精神缺乏,项目投入风险较大

与传统农业相比,现代生态农业需要更大规模的前期费用投入与更长的成本回收期限,这自然需要更长时间的土地使用权。由此,在现代生态农业项目与农民的土地承包年限的协商谈判过程中,现代农业企业希望时间越长越好。而出于自身利益的长远考虑,尤其是土地租金的不断浮动,农民则希望租期越短越好。更严重的是,在很多现代生态农业项目中,由于农民未能深度融入到项目中去,随着项目的盈利及周边土地租金的上升,农民会产生较为强烈的被剥夺感,开始对合同的执行“出尔反尔”,甚至出现破坏现代农业项目正常生产秩序的事情。这些问题的产生,一定程度上源于农民缺乏现代契约精神与社会信用意识。而生态农业对环保指标的高要求使其难以在一个信用不足的社会落地生根。华琪项目如果集中经营,则面临土地流转合同的信用危机,要时刻面对农民看到巨大效益之后的出尔反尔之举。之前其他企业就曾遭遇过这样的问题,虽然合法合规,但却要面对村民的非理性甚至是非法抗争。而如果分散经营,生态农业肥料要求高、成本投入大、产品规格严,每一个细节都存在为节省成本而偷工减料的可能,而对整个生态农业生产环节的外部监督,又是一个耗时耗力成效却未必显著的过程。也正因如此,信用缺乏背景下的生态农业质量监管几乎成了生态农业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难题。这正是奥尔森指出的集体行动的困境,生态农业产品在分散经营过程中,每一个个体都有舍弃群体利益而追求个人私利的可能,进而对整个群体无法给予有效的监督〔4〕。

二、共享性融入:社会治理创新促进生态农业发展

如上所述,现代生态农业在乡村社会很容易出现水土不服的问题,换言之,当下的乡土社会缺乏与生态农业发展相契合的经济社会基础。单纯的现代农业企业进驻,技术支撑下的农户自我生产,或者是简单的“公司+农户”模式,都无法根治当前的问题。这其中的关节点在于,现代化进程中的农民很容易成为“历史的弃儿”,不能平等地参与到现代化进程中,分享现代化的发展成果。由此,作为农业农村现代化主体的农民又很容易成为外在于现代化进程的疏离者,甚至反抗者〔5〕。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提出让广大农民平等参与现代化进程、共同分享现代化成果的重要思想,这为我们解决生态农业发展中所遇到的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考方向。党的十九大报告进一步指出要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实现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这其中,最关键的还是让农民成为发展的参与者而非反对者,成为成果的分享者而非单纯的奉献者。新农村试验区正是坚持和发展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以参与和共享为核心围绕乡村社会治理打出一套漂亮的组合拳,搭建起小农户与现代农业项目深度合作与利益共享的多种链接机制,有效地化解了现代生态农业项目落地与发展过程中的“水土不服”问题。

(一)援用传统宗族治理资源,厚植社会共同体

传统时期,宗族是农村的重要组织载体,是乡村治理中的一个重要因素。“王政不下乡、王权止于县政”,乡村社会长期依靠乡绅和宗族治理,宗族主义的基础就是血缘、地缘和族规〔6〕。新时期,在广大农村尤其是华南地区,宗族的作用发挥得好,依旧可以成为农村基层治理优化的助推器。云台村本就是一个千百年来形成的单姓宗族村,村民同根同源、聚族而居,整个村庄是一个地域相近、文化相通、利益相连的经济社会文化共同体,更利于集体行动,破解公共事务的困境。而从社区善治的角度看,成员之间信任、合作及自我组织、自我管理的状态也是极为重要的。〔7〕也正是基于这样的考虑,清远市2011年开始了“三个重心”下移改革,着力将基层党建重心、公共服务重心、村民自治重心下沉一级,解决“村实组虚”的格局不利于村民参与基层公共事务的管理、从而发挥群众的主体作用的问题。〔8〕当然,“三个重心”下移尤其是村民自治重心下移最初是农民自发性的改革,这一村民自治的具体模式是村民自主选择的结果。〔9〕其实,早在新农村试验区建设伊始,就已经认识到自然村的重要性,将新农村建设尤其是产业落地的重点放在了自然村,通过厚植自然村落内的社会资本为新农村建设凝聚力量。首先,推进基层党建重心下移,强化基层党组织对自然村的整合。在将原行政村党支部升格为党总支后,党支部下沉到自然村或村民小组这一更基层的社会共同体,进一步深化了党的组织和党的工作在乡村深化的全覆盖,真正实现了更深层次的政党下乡,强化了党组织对最基层社会的整合。其次,推进村民自治重心下移,加快自然村草根自治的制度化。充分利用自然村的宗族自治传统,将人民公社解体后创新性转化了的“队委”自治这一草根自治形式激活,让自治在自然村内部真正运转起来。再次,推进公共服务重心下移,以服务推动乡村社会的再组织化。公共服务体系对于离散化的乡村而言,提供了崭新的社会整合纽带,让走向分化的乡村再次组织了起来。总之,新农村试验区就是通过治理重心下移,进一步激活了自然村作为最基本社会生活共同体的作用,藉此提升农民组织化程度,提高农村的向心力、凝聚力,厚植了乡村社会的社会资本,也为生态农业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社会基础。

(二)创新集体经济实现形式,重建经济共同体

欲知向何处去,需明从何处来。当下中国正处于传统与现代的历史转换之中,在探索现代社会发展道路的过程中,注重传统的“延续性”与注重超越传统的“创新性”同样重要。作为有着悠久农业文明的一个东方大国,中国的一个很重要的特性就是其特有的家户传统〔10〕。家户传统之上的人身自由、经济自主、社会自治、思想自在、政治自立构成了东方自由主义的传统〔11〕。而建国后尤其是人民公社“一大二公”的体制则严重抑制了农民自由主义传统,损害了农民生产积极性。我们的乡村改革与发展必须尊重历史传统,正视历史过失,并在此基础上走向未来。新农村建设试验区在整个发展过程中立足于历史演变脉络与现实发展需要,着力革除传统集体经济体制的弊端,推进农村产权制度改革,推动平均主义导向的农村集体经济向公平与效率兼顾的合作经济演变,从而为农村产权关系的厘清、农村经济关系的发展奠定坚实基础。一是推动集体经济向合作经济发展。成立农民经济合作社,以合作社整合农民土地,进行集中经营,农民则以入股分红的形式分享发展成果。这其中,最为重要的就是变“按人所有”的集体经济为“按份所有”的合作经济。二是推动产权固化向股权固化发展。在农村股份制改革的基础上,将“生不增、死不减”的现代产权理念引入农民合作社,使得农村土地产权得以稳定,为引入现代农业企业创设条件,同时也将农民从土地上解放了出来。三是推动按人分配向按份分配发展。经历了从“统”到“分”再到“合”的转变之后,新的合作经济严格按照股民的股份进行分配,将农民的财产性收入与劳动性收入区分开来。新的合作经济发展将40年市场经济中分化了的乡村社会重新整合了起来,形成了人人关心合作社、人人参与合作社的良好局面,合作经济也因此成为云台村的向心力、凝聚力工程。

(三)探索农企深度融合方式,构建利益共同体

亨廷顿指出,城乡区别就是社会最现代部分与最传统部分的区别,处在现代化之中的社会里政治的一个基本问题就是找到填补这一差距的方式。〔12〕其实,生态农业的发展也恰恰就是高精尖现代农业技术与传统乡土社会的融合,新农村建设试验区所做的也就是通过政企合作体制机制创新,深化农民的参与与共享,构造城市与乡村、现代与传统、科技与经验的有机联系与统一性〔13〕。在这个过程中,最核心的还是要通过农民与企业的深度融合,让农民成为企业发展的参与者与分享者,从而形成利益共同体。具体而言,一是引进现代农业企业。现代农业企业拥有发展生态农业的技术能力与管理经验,其最大的作用在于在生产中培训农民,在经营中启发农民,在市场中带动农民,同时需要有发展农业、带动农民、富裕农村的社会责任与担当。现代农业企业的种植场也就是农民现代化的训练场,农民最大的获益不是经济上的,而是思想上的。二是打造农民经济合作社,组织起来的合作社将替代农民与企业直接打交道,提升农民博弈能力,降低合作交易成本。当然,作为农民经济组织的合作社,在农民和企业之间也扮演着“防震层”与“缓冲带”的作用。三是鼓励发展家庭农场。生态农业项目发展一段时期以后,生产环节交由家庭农场完成,农业企业主抓销售与服务环节,进一步提升农民的参与水平。华琪生态村项目中,就积极引导村里的农户利用分散土地进行相关领域生产,从而形成一个利益共同体。四是创新利益共享机制。无论是“企业+合作社+农户”,还是“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最关键的是利益分享机制的构建。试验区在发展过程中逐步摸索出“基本地租+分红”“产品基本价+分红”等多种模式,让农民参与到了企业利润的分享之中。

(四)开展共建共治共享试验,打造发展共同体

中国农民本质上仍属于小农,但已经卷入或者融入到一个高度开放的社会化体系中间,土地、资金、劳动力、信息等生产要素的配置逐步走向社会化〔14〕。而包括生态农业在内的现代农业发展的好坏,一定程度上也还是要看生产要素配置社会化程度的高低。新农村建设的关键就在于在激发农民新农村建设内在动力的基础上形成建设的合力,进而通过机制创新建立互动机制,从而形成新农村建设的持续动力,破解新农村建设动力不足的历史性难题〔15〕。 新农村建设试验区在打造现代生态农业的过程中,也是坚定地以开放的眼光看待农村的发展。一是以农民合作社實现村民的共建共治共享。合作社让广大村民再次凝聚成为一个利益共同体,一损俱损,一荣俱荣。二是以公共服务下沉实现村民与地方政府的共建共治共享。新时期,乡村社会资源走向发生了根本性改变,大量资源下沉到基层,这也在根本上扭转了基层的官民关系,农民开始更加自觉、更加坚定地团结在基层党组织和基层政府周围,以公共服务为纽带形成了新的治理共同体。三是以现代生态农业企业为载体实现农民与企业的共建共治共享。一方面,农民与企业是土地租用的甲方和乙方,新的利益机制使得乙方的生产效益直接影响着甲方的收益。以华琪生态村为例,华琪生态村的浮动租金不仅关系到每个农户的利益,而且关系到云台村的集体经济收入,集体经济收入又影响着村庄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另一方面,部分农户直接以雇佣关系加入到了华琪生态村的生产经营之中,成为了农业工人;另有部分农户以“农业企业+农户”的方式与华琪生态村建立起紧密的市场合作关系,实现了大市场与小农户的对接。多样的利益连接机制让企业、村庄、农民结成了紧密的发展共同体。

三、结语

新农村试验区通过基层社会治理创新,转变农业经营方式,转变农村治理方式,转变农民信用意识,并推动农民与企业结成紧密的发展共同体,从而为现代生态农业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经济社会基础。当然,这其中最为主要的还是以现代化理念引导人,以市场化机制激励人,用民主化形式团结人,让农民平等参与到产业发展中来,并共同分享发展的成果。新农村建设试验区通过农村治理机制创新,为生态农业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社会环境,构建政府、企业、农民之间的良性互动与协作机制,形成了企业与农民之间的相互信任与共享机制。由此,农民成为了生态农业的经营主体之一,由旁观者变为参与者,由疏离者变为分享者,由农业工人变为农业企业股东,真正融入到了企业的发展之中,融入到了现代化进程之中。

在此过程中,社会资本得到了再造式的厚植,农民思想得到了根本性的转变。在现代生态农业企业的引导下,农民融入社会化大市場的信心增强了。新的发展共同体也从根本上破解了农民自主发展时一缺技术、二缺资金、三惧市场的问题,让农民在发展现代农业产业时多了一份保障与支撑。此外,以前是土地流转出去帮企业打工,看着企业盈利自己却只能拿一点辛苦钱,农企关系紧张在所难免。现在是自己在企业有股份,可以拿到年底分红,自己为自己打工,心头肯定更顺了。总之,有了企业的引导,现代生产要素注入农村,农民跟着企业干,劲头更足了。农民并不缺乏自我发展的欲望与资金,关键是缺乏信息、技术、管理等要素。政府公共服务下移,农产生产社会化程度提升,农民发展现代生态农业的顾虑也就少了。在新农村试验区,企业连接合作社,合作社链接农民,农企之间靠着利益的纽带紧紧地联系在了一起,也就不会有违约事件的发生,农村信用社会逐步重建。

如今,如火如荼的云台新农村建设已经暂告一个段落。从新村建设等方面看,云台村又恢复了原本的平静。但华琪生态村项目依旧在,因项目引进而创新的体制机制依旧在。更为重要的是,现代生态农业项目与基层社会治理创新的良好互动依旧发挥着重要的功效。基层社会治理创新中集体的重建、社会资本的再造继续为华琪生态村项目的开展提供了良好的社会基础,现代生态农业项目的发展则进一步推动了云台村经济、社会、政治、文化、生态“五位一体”建设,并引导更多的村民在合作中转变提升现代理念,主动融入到社会化大市场中,以现代合作经济对接市场,为新时代乡村振兴及农业农村的现代化贡献了可供学习借鉴的云台经验。

〔参考文献〕

〔1〕 徐勇等.佛冈试验:可持续的新农村建设〔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4.37.

〔2〕 徐勇.现代国家建构中的农民权益维护〔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3).

〔3〕 徐勇.最早的村委会诞生追记〔J〕.炎黄春秋,2000,(9).

〔4〕〔美〕曼瑟·奥尔森.集体行动的逻辑:公共物品与集团理论〔M〕.上海人民出版社,2018.

〔5〕 农民与现代化:平等参与与共同分享〔J〕.河北学刊,2013,(3).

〔6〕〔美〕葛学溥.华南的乡村生活〔M〕.知识产权出版社,2012.80.

〔7〕 燕继荣.社会资本与国家治理〔M〕.北京大学出版社,2015.194.

〔8〕 徐勇.“组为基础,三级联动”:村民自治运行的长效机制〔J〕.河北学刊,2012,(5).

〔9〕 彭大鹏.村民自治已经没有意义了吗〔J〕.理论参考,2012,(7).

〔10〕 徐勇.中国家户制传统与农村发展道路〔J〕.中国社会科学,2013,(8).

〔11〕 徐勇.东方自由主义传统的发掘〔J〕.学术月刊,2012,(4).

〔12〕〔美〕亨廷顿.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M〕.北京:三联书店,1989.56.

〔13〕 徐勇.建构“以农民为主体,让农民得实惠”的乡村治理机制〔J〕.理论学刊,2007,(4).

〔14〕 徐勇,邓大才.社会化小农:解释当前农户的一种视角〔J〕.学术月刊,2006,(7).

〔15〕 徐勇,吴记峰.新农村建设的合力与互动机制〔J〕.河北学刊,2014,(9).

【责任编辑:朱凤霞】

农业生态发展范文第6篇

根据省生态省建设领导小组要求,我委编制了《安徽省生态农业发展规划》。本规划以《安徽生态省建设总体规划纲要》和国家、省级地方法规与政策为依据,从安徽农业发展的实际情况出发,重点分析了生态农业建设的有利条件、制约因素、发展概况,提出了发展生态农业的指导思想、规划原则、总体目标、建设步骤、建设重点、主要任务、保障措施。

一、基本情况

(一)生态农业发展概况:我省生态农业建设起始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初。到八十年代末,相继在全省17个地市建立了不同类型、不同规模的生态农业试点50多个,试点面积38万多公顷,受益人口100多万人。进入九十年代以后,生态农业建设不仅在数量和规模上,而且在质量上都有所提高。目前,全省试点总数增加到150多个,试点面积扩大到150多万公顷,受益人口增长到500多万人,涌现出了一大批县、乡、村试点先进典型。

1、县域生态农业试点建设取得明显成效。1999年,全椒、歙县成为全国第一批生态农业建设县。2000年,颍上县被列入第二批全国生态农业示范县。近几年,桐城、宁国、广德、南陵、舒城、东至、石台、庐江、泾县、金寨等10个县市被列入省级生态农业试点县,筛选和建设了一批生态农业示范点和工程项目,获得了初步成效。

2、发展生态农业的政策法规体系基本形成。1999年,《安徽省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条例》正式颁布实施,为发展生态农业提供了法律保障。2000年,《安徽省生态农业建设“十五”计划和2015年远景目标规划》列入《安徽省农业发展“十五”计划和2015年远景目标规划》,使生态农业建设真正纳入政府行为。2000年,省农委印发《安徽省无公害农产品管理办法》,把发展无公害农产品作为推进生态农业建设的切入点,使生态农业建设真正落到了实处。

3、生态农业技术体系逐渐完善。在近二十年的探索和发展中,各地总结推广了许多生态农业模式及其技术类型,主要有:“猪—沼—果(菜、鱼、粮、菌)”、“种—养—加—沼”、“无公害农产品标准化生产”、“„五早‟多熟制栽培”、“小流域综合治理”、“稻田养殖”、“果园立体种养”、“立体农业”、“观光生态农业”、“矿区塌陷地综合治理”等。这些生态农业典型模式及技术类型经过分类整理和归纳总结,形成了《安徽省生态农业典型模式及其技术》,已经对外发布,在全省推广应用,初步构架了适合我省各种生态类型的生态农业技术体系。

4、生态农业工作基础不断加强。一是加强舆论宣传,提高环保意识。省农业生态环境总站累计编发各种期刊和技术资料15000多份,在《安徽日报》创办“农业生态环保建设巡礼”专栏,整体报道全省农业环境保护工作情况及其典型经验,在省内外产生了良好的影响。二是加强机构建设,不断健全工作体系。目前,全省已建立省市县级农业环境保护机构53个,其中:省级站1个,市级站12个,县市级站40个。三是开展农业环境和农产品质量调查与监测,先后完成了农业部、省政府有关部门部署的8次规模较大的农业环境和农畜产品质量安全调查与监测评价工作,为治理淮河、巢湖污染、保护生态环境、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等重大决策的出台提供了科学依据。四是大力发展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目前,全省已认证“安徽无公害农产品”385个,总产量100多万吨;无公害农产品产地总面积3.1万公顷。全省有128个企业180个产品获得绿色食品标志使用权,绿色食品产地监测面积480万亩,产品总量66万吨,产值33亿元。全省通过认证的有机食品面积4.8万亩。五是实施“生态家园富民计划”,积极推进农村可再生能源建设。目前已在全省52个县市569个村实施了“生态家园富民计划”。据统计,我省农村户用沼气池拥有量20万口,建城镇生活污水沼气净化池441处,大中型沼气工程60处,安装太阳能热水器200万立方米,全省农村省柴节煤普及率达95%以上,建成秸秆气化集中供气示范点13处,供气达2986户。

(二)发展生态农业的有利条件:安徽位于华东腹地,地处长江、淮河中上游。土地面积13.9万平方公里,约占全国土地总面积的1.4%,其中平原、山地、丘陵、台地、水面所占比例分别为49.6%、15.3%、14.0%、13.0%和8.1%,耕地面积417.8万公顷,占土地面积的30.06%。是华北与华东的过渡地带,具有丰富的资源和良好的生态条件。安徽地处暖温带与亚热带过渡地带,气候适宜,雨量充沛,光照充足,地形多样,土壤肥沃,生态系统多样,是南北物种汇集地和重要的基因库,生态环境质量和物种多样性保持良好,可更新资源恢复能力较强,森林覆盖率达到28.9%,全省农业生态环境总体状况较好,尤其是皖南山区和大别山区环境优势明显。改革开放以来,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农业生态环境建设,实施淮河、巢湖流域污染治理和江淮分水岭地区综合治理等重点工程,取得了明显成效;建立自然资源保护区,既改善了农业生态环境,又保护了一大批农业自然资源;实施退耕还林还草工程,提高了生态环境质量,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调整优化农业结构,组织实施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优质农产品比重进一步提高;积极培育农村致富带头人,组织农业科技“三下乡”活动,农民科技种田水平不断提高;推广国家、地方和行业标准,实行农业标准化生产,农产品质量稳步提高。

(三)主要制约因素:近几年来,安徽省农业生态环境虽然局部有所改善,但从整体上看资源破坏、环境污染的问题还没有从根本上得到解决。城市污染、水污染和农田污染事故不断发生。

1、水资源比较缺乏,旱涝灾害频繁。全省水资源总量多年平均为616亿立方米,居全国第20位,人均水资源仅为1125立方米,是全国的一半。水资源分布不均,淮河流域耕地面积占全省的67%,但水资源只占全省的35.6%。长江流域耕地面积占全省总量的31%,而水资源占55%。水利设施不配套,旱涝灾害交替发生,给农业生产带来较大的危害。

2、水土流失和土地退化有逐年加重的趋势。全省水土流失面积约1.9万平方公里,是五十年代的2倍多。每年新增水土流失面积近600平方公里,皖西大别山区水土流失面积达530平方公里,占山区面积的65%,土壤流失总量达到2726万吨。淮北平原地区盐、碱化较重,土壤养分下降明显,有效耕层变浅,土壤结构变差。

3、工业污染、农业自身污染和城市生活污染加剧了农业环境质量的恶化。随着现代化工业、农业和城市人口的不断发展,人类在满足自身需求的同时,在生产和生活的过程中排放出的废弃物日积月累,给生态环境带来了严重影响。2002,全省废水排放总量14.28亿吨,比上年增加0.7亿吨,其中工业废水排放6.46亿吨,生活污水排放7.82亿吨。污水源源不断地流入江、河、湖泊,导致淮河、巢湖、长江流域水污染严重。同时,为了提高农作物产量,在生产过程中大量使用化肥、农药,导致土壤养分失调、理化性质变差,造成农业自身污染有逐年加重发展的趋势。据2002年统计,全省化肥、农药使用量分别为270.33万吨、7.43万吨,每公顷耕地分别占有647.07公斤、17.78公斤。直接影响到我省农产品的出口率和市场占有率,进而影响到从农业大省向经济强省的跨越。

4、耕地面积减少,土壤肥力下降。随着人口、经济的发展,非农用占地迅速增加,耕地急剧减少。据统计,全省耕地面积已由1949年的509.2万公顷,减少到2002年的417.7万公顷,共减少91.5万公顷,约占18%,人均耕地由0.18公顷,减少到0.065 公顷,而且减少的耕地多是城郊的

一、二类基本农田。

二、指导思想和规划原则

生态农业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按照“整体、协调、循环、再生”的原理,遵循“立足示范,着眼推广,注重基础,讲究效益”的原则,从实际出发,确定发展思路、目标和基本战略。

( 一)指导思想

以保护自然资源,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增加农民收入为目标,针对制约农业和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问题,坚持因地制宜、统筹规划、重点突破、整体推进的原则,按照生态学和生态经济学原理及系统工程方法,实行生物措施、农艺措施与工程措施相结合,建立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良性循环的新机制,不断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合理开发和利用农业自然资源,实现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相统一,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二)规划原则

1、坚持统筹规划与分类指导的原则。我省自然生态类型多样,生态环境问题复杂,各地治理、建设的模式和标准不一。因此,在坚持统一规划,统一要求的同时,要结合不同类型区域的实际,因地制宜,实行分类指导。

2、坚持综合建设与重点突破相结合的原则。采取农艺、生物与工程措施相结合,种草与造林相结合,治坡与治沟相结合,水土流失治理与产业开发相结合,坚持山、水、田、林、路综合治理,林、草、粮、菜全面开发,根据不同区域生态环境、自然资源、社会经济技术条件以及市场发展趋势,重点突出不同类型区域内生态农业试点市县,重点推广投资少、见效快、效果好的小微型工程技术,充分发挥耕作措施、生物措施的作用。

3、坚持软硬结合,注重科技、法规等软件作用的原则。在加强基本农田、水利设施、农业机械化、水土流失治理等硬件建设的同时,大力抓好技术研究、科技推广和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等软件建设,充分发挥科技进步和法规对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的作用。

4、坚持开发与保护并重的原则。新开发利用土地资源、水资源、动植物资源等农业自然资源,要坚决依法办理申请报批手续,防止出现新的农业生态环境破坏。

5、坚持生态建设与经济发展相结合的原则。彻底改变“政府要环境、农民要效益”两相矛盾的局面,按照市场经济的要求,把生态农业环境建设与经济发展紧密结合起来,大力发展高效农业,按照农业产业化的思路,创立适合当地资源优势,有市场前景的主导产业和产品,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

三、总体目标和建设步骤

2003—2007年,突出发展养殖业和和高效经济作物,建设专用小麦、水稻、棉花、双低油菜、茶叶、花生、蔬菜、猪牛羊禽肉、蜂产品、水产品等十大优质农产品生产基地。巩固完善14个国家和省级生态农业试点县,新建不同自然生态类型的乡、村、农场生态农业试点150个,试点覆盖面积100万公顷,基本实现生态环境恶化趋势得到遏制,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稳步提高,农业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农民收入不断增加,初步实现农业产业结构合理化、生产技术生态化、生产过程清洁化、生产产品无害化的目标。健全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法规体系,建立有效的生态农业建设管理和技术推广体系,初步控制破土乱挖、毁地取土、开山毁林等人为因素造成的水土流失和生态破坏,防治城镇工业的“三废”污染。加强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实行科学施肥,控制农药、化肥等农用化学物质的施用量,防止农业自身污染。建成100个省级生态村,大中型畜禽养殖场粪便无公害处理达到30 %,农民人均纯收入2700元,全省农产品优质品率达到50—60 %,使安徽成为国内重要的生态农业基地。

2008—2015年,在试点市县乡村,发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庭院经济,实行畜禽圈养,粪便、废料、废水入池制沼气,沼气烧饭、点灯,推广太阳能热水器、风能发电等,缓解农村能源短缺状况;推行路旁种花种树植草坪,农田渠沟配套、林网化;发展山区用材林、果木林、经济林立体种植,消灭荒山荒坡,实现全面绿化,将水土流失造成的生态破坏降低到最低限度,使农业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建成一批生态农业县市。农民人均纯收入5400元,主要农产品中有机及绿色农产品比重达到18 %左右。

2020年,在全省范围,基本实现农业生产与经济发展、生态环境保护融为一体的生态农业体系,全面完成我省生态农业建设目标和任务,主要农产品中有机、绿色食品比重达到20 %,农民人均纯收入7300元。

四、建设重点和重大项目

(一)建设重点:根据全省自然资源分布、农业生产布局和农业自然生态类型,按照生态学的基本原理及生态类型划分的基本原则,生态农业建设布局分为五个基本生态类型区域:淮北平原区、江淮丘陵区、沿江平原区、大别山区和皖南山区。分区域生态农业的建设重点:

淮北平原区:主要包括阜阳等6个市,占全省国土面积20 %。地跨淮河中游,本区人少地多,易涝易旱,土壤结构差,部分地区有次生盐渍化威胁,淮河及其支流水系污染严重,种植业和养殖业发展受到严重制约,农产品污染严重。重点应积极发展节水农业,提高灌溉效率,重视农田防护,建设一批具有较强市场竞争力的农产品主产区。防止和治理土壤退化、水资源污染,综合治理污、旱、涝、盐、碱,建立低耗、优质、高产农田生态系统和秸秆多层次利用的农牧结合的生态系统。在稳定粮、棉、油生产的同时,因地制宜退耕还林、还草,大力发展草食性畜禽,提高畜牧业和水果业在农业总产值中的比重。实施“生态家园富民计划”,推广“猪—沼—粮、菜、果”等生态农业模式和农作物秸秆气化等技术,提高农村生物能利用率。严格控制工业“三废”污染和城镇、工矿企业废弃物污染,改善农业生产和农民生活环境质量。

江淮丘陵区:主要包括合肥等3个市,占全省国土面积25 %。属典型的江淮分水岭易旱丘陵和岗地,人多地少水土流失,地力下降,巢湖流域水系污染严重。重点应实行粮经作物种植与畜禽水产养殖相结合,在保护现有耕地的前提下,发展稻田种养、圩区粮、禽、水果林立体种养生态系统和生态蔬菜大棚等,加大水土流失治理力度,实施退耕还林、还草、退田还湖计划,发展经果林、用材林,走旱粮(经)、油套种的生态经济路子,大力发展人工牧草和林果业,把发展畜牧业和林果业与防治水土流失有机地结合起来,大力推广秸秆综合利用技术、增加高效有机肥的使用量,推广节水农业、配方施肥和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减少化肥、农药的使用总量,控制农业面源污染。加快农村能源建设步伐,大力推广“猪—沼—粮、菜、果、渔”和“五位一体”改圈改厕改厨三结合的沼气池、太阳能暖圈、太阳能热水器、卫生小水井、高效种植或养殖场的生态模式,遏制工业、城镇和工矿企业“三废”污染,提高农业生态环境质量。

沿江平原区:主要包括马鞍山等6个市,占全省国土面积15 %。地跨长江两岸,境内湖泊众多,是省内重要粮、棉、油、鱼产区,人多地少的矛盾日益加剧。重点应以稻棉、蔬菜等粮经作物种植和水产养殖为基础,保持种植业平衡发展,促进养殖业快速发展,提高土地利用率,建设投入合理的高产稳产低耗农田生态系统和农牧农水结合型良性循环农业经济系统,实施退耕还草、退田还湖计划,充分利用耕地和水资源优势,大力发展无公害粮、经、饲、水生动植物和草食性畜禽,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提高畜牧业、渔业在农业总产值中的比重。加快实施“生态家园富民计划”,推广“猪—沼—粮、菜、渔”和“稻田立体养殖”等生态农业模式,遏制工业、城镇和工矿企业“三废”污染,改善农业生态环境质量,提高农民生活水平。

大别山区:主要包括六安和安庆市的一部分地区,占全省国土面积10 %。长江中下游北岸及淮河中下游南岸主要支流的发源地,山多田少,是省内仅次于皖南山区的第二大林茶基地和重点产茧区域,也是省内中药材主要产地。重点应发展以名特稀优农产品为主体,以封山育林、退耕还林还草、改造坡地为中心,开展小流域综合治理,恢复和扩大林草植被,控制水土流失,实施生态家园富民计划,推广以沼气为纽带的生态农业技术模式,大力发展畜牧业和无公害、绿色、有机茶、高山蔬菜等特色农业,提高资源利用率、生态效益和农民收入。

皖南山区:主要包括黄山和宣城等市,占全省国土面积22 %。是省内最重要的林、茶生产基地和全国著名的茶区。重点应发展山区立体生态农业,以治理水土流失、保护森林和旅游资源、合理开发野生动植物资源为主,形成独特的山区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优势和山区旅游优势,开拓国际和国内农产品和旅游市场。实施退耕还林、还草计划,发展草食性畜禽,改善农业结构。实施“生态家园富民计划”,大力推广“山区立体农业开发”、“小流域综合治理”、“猪—沼—果、菜、茶”等生态农业模式,改善和保护生态环境,提升旅游资源优势。

(二)重点项目:按照《安徽生态省建设总体规划纲要》,结合《安徽省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围绕优质、高产、高效、安全农业发展方向,探索农业可持续发展模式,更好地发挥我省农业资源比较优势,推进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建设发展一批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绿色和有机食品工程,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推进我省由农业大省向农业强省转变。

1、全省农业生态环境监督监测网建设项目

为提高全省农业生态环境质量监督监测能力和农业生态环境信息收集、处理、传递的速度与质量,根据国家《21世纪议程》(农业行动计划),结合我省农业生态环境监测手段落后、信息处理传输能力薄弱的实际,重点建设省、市、县农业生态环境质量监督监测中心和重点乡镇农业生态环境监测点,尽快形成全省农业生态环境质量监测分析、技术培训、监测咨询体系,为生态省建设提供有效服务。①建设省农业生态环境质量监督监测中心,选择8个市建分中心,购置监测与技术培训仪器设备,主要包括气相色谱仪、液相色谱仪、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紫外线分光光度计、红外线分光光度计、大气采样器、测汞仪、培训教学器材、信息处理、传输设备等,承担全省及区域农业生态环境质量监控和检测、信息处理和传输、技术培训和咨询等工作。②选择50个具有区域代表性、有较好的工作条件的县市,建设县市级农业生态环境质量监督监测站,配备必要的仪器设备,开展日常性农业生态环境质量监控和检测工作。③选择80—100个具有一定工作基础的乡镇,建设农业生态环境质量监督、监测网点,配备简便易行的仪器设备,获取网点监测数据。投资框算:55000万元,其中:省农业生态环境和农产品质量监督、监测中心建设投资5000万元。区域性农业生态环境质量监督和监测分中心、县市级监测站、乡镇级监测网点建设投资50000万元。全省农业生态环境质量监督监测网建成后,将有效地开展全省农业环境和农产品质量监督监测分析,逐年提出各地特别是淮河流域、巢湖流域和长江流域农业环境质量状况,为省委、省政府建设生态省和加强农业生态环境管理以及决策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提供科学依据;有效地减轻农业生态环境污染状况及其造成的经济和生态损失;对全省农业主管部门领导及农业环保工作人员开展多种形式的技术培训,逐步开展对全省乡村干部和农民技术人员的农业环保知识培训,提高广大干部和群众生态环境意识和技术水平。

2、巢湖流域、沿江地区生态农业示范区建设项目

巢湖是我国五大淡水湖泊中污染最严重的一个,党和国家对巢湖水污染治理十分重视,已经投入巨资开展污水治理,控制污水排放。但是,在面源治理方面,由于投资短缺,治理措施缺乏,收效不好。沿江地区水质污染较重,农田大气,土壤、生产用水和农产品均受到不同程度污染,直接影响到农产品在国内外的市场占有率。在巢湖流域建设以控制农业面源污染、改善生态环境为主要内容的生态农业示范区,组成生态屏障,提高巢湖治理效果。在沿江地区建设以推广应用生态农业模式及其技术、大力发展无公害农产品生产为主要内容的生态农业示范区。①在巢湖流域和沿江地区,扩大市、县、乡、村、户四级生态农业示范点建设规模。②根据资源、生态优势和产业布局,因地制宜建设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生态农业示范工程,同时,抓好生态农业示范点建设,在现有生态农业示范县建设的基础上,根据生态区域分布和农业产业布局,适当考虑当地工作基础,建设一批生态农业示范市、县,为生态省建设打基础。③在沿江地区,建设无公害水稻、油菜、水产品生产基地,推广“猪—沼—粮、菜、果”和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等生态农业模式和技术,建设以沼气为纽带的生物质循环利用工程;④建设农业野生动植物资源和种群保护区,实施退田还湖、退耕还林、还草计划,大力发展畜牧业、渔业,改善农业产业结构。投资框算:194500万元。通过本项目的实施,将有效控制和减轻项目区内农业面源污染,显著改善流域内生态环境状况,促进农业向高产、优质、高效发展,不断改善和提高农产品质量,彻底改变目前农产品卖难、出口更难的状况,推动优质无公害农产品冲出国门,走向世界。实施本项目,有利于提升全省生态环境整体质量水平和优势,加快实现小康社会的进程。

3、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项目

①黄河故道无公害水果生产基地建设项目。砀山、萧县是我省酥梨、葡萄主产区。砀山酥梨名满天下,萧县葡萄品质优良。利用黄泛区自然资源优势,大力发展无公害优质水果及其加工品,对推动我省优质果品走向国内、国际市场具有一定的意义。拟在砀山、萧县区域内,建设无公害砀山酥梨果园3000亩、无公害优质苹果园2000亩、无公害优质葡萄园3000亩、无公害优质桃园3000亩。投资框算:4000万元。②大别山和皖南山区无公害茶叶、山核桃、板栗等名优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项目。大别山和皖南山区农业自然资源丰富,污染源少,生态环境优良,因地制宜开发生产无公害名优农产品,具有很大的优势和潜力。本项目选择在歙县、广德、泾县、宁国、金寨、岳西、东至等县市的适宜地区,连片开发无公害绿茶、竹笋、山核桃、蕨菜、薇菜、食用菌、青梅、板栗等农产品,严格限制农药、化肥等化合物质的使用,最大限度地降低农产品中有害物质的残留量,提高品质和市场占有率。拟在歙县、岳西、潜山、金寨、泾县、东至县建设无公害绿茶生产基地,在祁门县建设无公害“祁红”红茶生产基地,在广德、霍山县建设无公害竹笋生产基地,在宁国、歙县建设无公害山核桃生产基地,在金寨、歙县建设无公害板栗生产基地,在泾县、歙县建设无公害青梅生产基地,在祁门、石台、金寨等县市建设无公害食用菌生产基地。投资框算:15000万元。③无公害小麦、水稻、油菜生产基地建设项目。淮北平原是我省小麦主产区,占全省小麦面积的78%,在亳州、阜阳、宿州、滁州等市的部分县市,连片建设无公害小麦生产基地,具有优势和潜力。沿江平原是我省水稻主产区,质量高、品质优,在宿松、怀宁、太湖、贵池、东至、铜陵、当涂等市县,连片建设无公害水稻生产基地,在庐江、居巢区、桐城、怀宁、东至、贵池等县,建设无公害油菜生产基地,具有资源优势和技术优势。严格按照无公害农产品生产技术规范生产,控制化肥、农药等农用化学物质的使用,改善农业生态环境,降低农产品中有害物质的含量。投资框算:163500万元。④无公害生猪、家禽生产基地项目。在合肥、六安等四市建设无公害生猪生产基地。在宣城、巢湖等四市建设无公害家禽生产基地。投资框算:64000万元。⑤无公害肉牛、肉羊生产基地项目。在阜阳、亳州等四市建设无公害肉牛生产基地。在阜阳、亳州等五市建设无公害肉羊生产基地。投资框算:75000万元。⑥在合肥、淮南两市建设无公害奶牛养殖基地。投资框算:36000万元。以上项目总投资框算357500万元。

4、绿色食品工程

①拟在皖南、皖西山区建设50万亩茶叶基地,改建、扩建一批茶叶深加工企业。投资框算:20000万元。②拟在亳州、宿州等13个市建设20万亩水果基地和30万亩蔬菜基地,改建、扩建一批水果、蔬菜深加工企业。投资框算:36000万元。③拟在合肥等4个市改建、扩建一批乳制品深加工企业。投资框算:24000万元。④拟在合肥等6个市建设畜禽良种繁殖基地,对部分畜禽深加工企业进行技术改造。投资框算:24000万元。以上项目总投资框算104000万元。

5、农药安全使用工程 ①拟在合肥等沿江、沿淮地区建设农药精准施用技术开发中心。投资框算:10500万元。②拟在安庆等4个市建设农药残留检测中心。投资框算:10800万元。③拟在合肥等6个市建设农药区域试验站。投资框算:9000万元。④拟在全省36个县建设农药安全使用示范基地,在45个县建设农药降低使用示范基地。投资框算:45600万元。以上项目总投资框算75900万元。

6、乡镇企业污染防治

①拟在我省长江、巢湖、淮河流域和黄山、九华山等旅游风景区域,建设集中治理和防治污染工程。投资框算:30000万元。②选择8个市作为试点,重点建设乡企行业污染防治工程。投资框算:24000万元。以上项目总投资框算54000万元。

7、生态家园工程

①拟在全省17个市建设农村户用沼气综合利用工程,建160万口沼气池,进行“一池三改”。投资框算:480000万元。②在全省40个县建设集约化畜禽养殖场沼气工程。投资框算:39000万元。③在全省50个县建设村镇生活污水净化工程。投资框算:14000万元。④ 在全省60个市县建设秸秆可再生能源综合利用工程。投资框算:32000万元。⑤随着科技进步,人们环境保护的意识增强,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已成为必然趋势,拟在全省60个市县建设太阳能光电产品开发利用利用工程。投资框算:50000万元。以上项目总投资框算615000万元。

8、退耕还草工程

①拟在阜阳等5个市建设退耕还草工程,退耕还草200万亩。投资框算:10000万元。②在皖西南山区、库区和旅游风景区建设草原保护工程,草原保护面积300万亩。在长江、淮河流域地区建设200万亩草地工程。投资框算:40000万元。以上项目总投资框算50000万元。

9、农田整治工程

①拟在江淮分水岭地区、淮北地区和大别山、皖南部分山区,建设21个旱作节水农业示范县,10万亩节水示范区。投资框算:12000万元。②在全省10个县建设秸秆还田示范区,引进和推广综合利用新技术,保墒增温,培肥土壤,防止水土流失。投资框算:10000万元。③在我省皖北平原、江淮丘岗、皖西大别山、沿江平原和皖南山区建设沃土工程综合示范基地。投资框算:12000万元。以上项目总投资框算34000万元。

10、生态渔业工程

①拟在17个市和国家及省优势水产品养殖重点县建水产病害防治工作站30个,投资框算:15000万元。②在全省扩建和新建国家级、省级水产原良种场20个,投资框算:8000万元。③在国家和省优势水产品区域建设出口水产养殖示范基地20个,扶持10个水产加工出口龙头企业,投资框算:20000万元。以上项目总投资框算43000万元。十类项目总投资158.29亿元。

五、主要保障措施

生态农业是大农业概念,涉及多学科、多部门,综合性强,工作难度大。必须采取行之有效的政策、行政和技术措施,才能使生态农业建设工作更有效地开展起来。

1、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发展生态农业是保护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实现农业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关系国民经济持续发展和人类健康。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和国务院关于积极推广生态农业的指示精神,真正把生态农业建设作为一项具有战略意义的长期工作,纳入可持续发展战略之中,作为一项重要建设内容,列入议事日程,切实加强领导。要充分利用各种媒介,采取多种形式,广泛开展宣传教育活动,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掀起生态农业建设的高潮。当前,要深入持久地宣传贯彻《环境保护法》、《农业法》等一系列法律法规,不断提高全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意识和支持生态农业建设的强大舆论和自觉行动。要按照国家七个部委局联合发出的通知要求,各级人民政府都要建立以政府主管领导担任组长,农业、计委、科委、财政、林业、水利、环保、国土资源等部门参加的生态农业建设领导小组和具体办事机构。省生态农业建设领导小组对全省生态农业建设工作实行统一领导、组织和协调,各地生态农业建设领导小组统一领导和协调本地区的生态农业建设工作。生态农业试点县要成立以县长为组长、分管领导为副组长,有关部门主要负责人参加的县生态农业建设领导小组和具体办事机构。各试点乡、村、农场也要成立相应的领导组织和办事机构,确立一名主要负责人组织、协调和指导生态农业试点建设工作。

2、完善政策,健全法规。鼓励企事业单位、集体和个人等参加生态农业试点和示范工程建设。对“四荒”开发和生态农业建设项目,可以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采取承包、租赁、购买等形式进行建设和经营,治理和开发成果允许继承、转让。对小型微型生态农业建设示范工程等,要推行股分合作制,鼓励支持广大群众和社会各界,在劳动联合的基础上,实行资本联合。允许“四荒”拍卖使用权一定50年不变,对治理难度大的还可以更长一些。积极推广“以奖代补,先干后补”和预交工程建设承包金等做法。坚持建管并重,谁破坏谁治理谁补偿,保护好农业生态环境。凡属占用森林资源、造成水土流失和对农业生态环境有影响的建设项目,都必须坚持“三同时”原则,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按规定报批和实施。污染严重的造纸、酿造、皮革加工等企业必须提取专项资金用于企业的污染治理。

强化行政执法职能,认真解决执法队伍不健全、经费不足、手段不强的问题,尽快建立起一支懂法律、懂政策、尽职尽责的执法队伍。严厉打击破坏农业资源和生态环境的违法犯罪行为。对违法案件,执法部门要及时查实处理,切实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结合实际,研究制定地方性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法规、规章。在“十五”期间,将提请省人民政府和省人大常委会颁布实施《安徽省无公害农产品管理办法》、《安徽省农业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补偿办法》、《安徽省农业自然资源保护条例》等法规,基本形成比较完备的农业资源和生态环境保护法规体系,使生态农业建设逐步纳入法制化、规范化和制度化的轨道。

3、广辟财源,增加投入。坚持国家、地方、集体、个人一起上的方针,多层次、多渠道、全方位筹集资金;按照事权、财权的划分,逐步建立起合理的投资机制。制定和完善农业生态环境建设基金制度,尽快研究出台《安徽省农业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补偿办法》,逐步建立和完善有偿使用自然资源和恢复环境的经济补偿机制。各级政府都要把生态农业建设投资纳入财政预算,各级财政用于生态农业建设的投入要逐年增加,其中省级财政每年用于生态农业建设的经费要达到省级财力的0.5%。从省里征收的排污费和土地占用费中划出3%作为生态农业建设的专项经费。同时,加大扶贫和农业综合开发用于这方面的投入。金融部门要积极支持生态农业建设,优先安排政策性、商业性贷款,逐步增加有关专项贷款规模。积极争取国家金融组织、外国政府及外商投资。按照责、权、利相结合,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动员和组织全社会力量积极参与生态农业建设活动,扩大资金来源。

4、因地制宜,科学规划。生态农业建设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是一件事关千家万户、涉及万水千山、影响千秋万代的大业,必须统一规划,分类实施。省市县都要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要求,结合实际,制定生态农业建设总体规划和目标,保证规划的有效性、严肃性和连续性。制定生态农业建设规划必须按照“整体、循环、协调、再生”的原理和“立足示范,着眼推广,注重基础,讲求效益”的原则,运用生态农业的基本理论、农业区划的科研成果和科学的设计方法,对当地的生态环境、自然资源、社会经济技术条件以及发展趋势等,进行深入的综合分析研究,选择最佳方案。要保证规划“一任接着一任干,一张蓝图干到底”。生态农业建设规划要与发展“两高一优”农业、农业综合开发、村镇建设、农田基本建设、林业建设、农村能源建设、丰收计划、星火计划、扶贫开发等项目结合起来,在计划中做出安排,确保规划的严格执行。

上一篇:村医培训总结范文下一篇:饮用水源应急预案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