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作品下的英语文学论文范文

2023-12-30

文学作品下的英语文学论文范文第1篇

摘 要:当前新型媒体环境下,传统的教学方式及其具体教学环节均受到了较为明显冲击,针对中国古代文学课程教学实践中作业环节所面临的自媒体和大数据等信息资源择取及利用出现的问题及其思考,通过信息获取正确性、资源使用的正规化、考核手段灵活化、作业形式多样化及教师作业布置和批改的有效性等相互联系、互为促进等环节,从而较为全面系统、效果明确地实现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对于专业核心课程学习模式的改进与创新。

关键词:新型媒体环境;中国古代文学;教学;思考

中圖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在2012年教育部发布的《教育信息化十年规划》中,明确提出推动信息技术与高等教育深度融合,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是对当前自媒体与大数据等新型媒体环境下高校教学研究与改革的总结和指导。就国内当前的研究而言,在不同学科、专业领域的高等教育实践中,新型媒体环境下高等教育所受到冲击与思考及发展前景的思考已逐渐得到广泛关注和较为深入的讨论。以自媒体和大数据为前端的新型媒体环境是当代科技社会发展的半生产品和必然现象,也不可避免地对与之有密切关系的教育事业产生直接而深刻的影响,在高等教育的教学实践与研究改革的系列课题中,关注新型媒体环境所带来的对传统教学模式及具体教学环节的冲击是主要研究范畴之一,认识自媒体与大数据等新型媒体产生的冲击并切实寻求积极、正确的解决途径是当前高等教育研究与改革的重要命题。

本课题研究的主要目的是认识新型媒体背景下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核心课程——中国古代文学课程教学及其具体环节所受到的冲击,尤其是针对自媒体与大数据等网络背景、信息资源对于传统作业的布置、完成及反馈等环节所带来的影响和相应的思考,通过分析学生在此环境下所可能获得的资源和条件,讨论多样媒体资源所带来的巨量网络信息、电子资源和线上数据对于课程学习、作业完成可能产生的利弊两端,并以此为基础切实探索中国古代文学这一传统中文专业课程教学进行改进、创新的可能性與可行途径。

一、新型媒体环境下,中国古代文学课程教学受到的冲击及表现

作为汉语言文学(中国语言文学)专业传统的专业基础课,当前的中国古代文学课程不可避免地受到了时代媒体环境的影响,也同时迫使本课程的专业设置和课程教学必须正视新型的、多样的媒体环境及其特点,充分了解“在信息爆炸的社会,大学生的阅读习惯走向碎片化、扁平化。”①的学情新特点对学生学习可能带来的影响,思考如何面对、如何解决并创新的教学改革途径。笔者从自身教学的情况出发,结合对本院系学情、教况所展开的调研活动,将当下汉语言文学(中国语言文学)专业的中国古代文学课程教学所面临的冲击及思考简要表述如下:

(一)知识系统较为固定,教学内容庞杂,强调理论知识的课堂教学无法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素养提升的需要

以笔者所在院校中国古代文学课程的课程教学为例,现有课程采用当下较为通行的高等教育出版社的袁行霈主编《中国文学史》(四卷本)和罗宗强、陈洪主编《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四卷本)为主要教材。在具体授课过程中,往往倾斜于对于文学史知识系统的讲解和组织(其中文学史与作品所占比重依具体教师的安排而存在不同,以笔者调研结果为例,出现了文学史与作品在日常教学中所占比重或七三至六四的差别,但总体而言是偏重于文学史内容及知识结构的讲解)。在教学任务与课程大纲的制定过程中,教材内容尤其是理论知识的讲授是教学的主要内容和目标,学生对此的了解和掌握也就成为了课堂教学的重要构成,但当下偏重于理论知识的讲授、知识系统的内容庞杂对教学要求的实现形成了极大的风险和消极影响。在这样的情况下,以素质提高、能力培养为主要诉求的课程教学特点就无法真正贯彻及实现,诸如对经典及作品文本的独立鉴赏、传统文化的深入认知、中国社会历史的深刻了解等教学设想只能体现在课程大纲和授课计划之中,学生对于本门课程的学科特点、学术素养及应用能力等深入层面的认知和掌握从而无法得到切实的执行。

(二)课堂授课方式固定,学生的学习效果和专业素养缺少明确且具有可执行性的培养路径

在理论知识为主要内容的课堂教学中,更多地依赖于教师的讲授式教学,课堂教学环节中往往忽视甚至轻视师生之间的互动教学、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等教学活动的开展。在笔者针对中国古代文学课程的教学与学习所进行的调查中,有不少的同学表达出不愿参加课堂讨论、不知如何系统表达对某一问题的分析和理解等倾向,他们更多地是通过课堂记笔记、考前背笔记的陈旧方式来对待课程的学习与考核;同时,在部分教师的采访中也存在着课堂互动效果不明显、互动方式较为固定(往往以教师提问、学生回答问题为主)、教学互动的设计难以执行等反馈和信息。由此可见,传统、固定的授课方式是在教与学双方主体的“默认”下产生和选择的,笔者在调查中所了解到的主要成因如图1。

(三)考核方式较为单一,过程性考核和素质考核未能得到充分的重视

与应用能力培养、学术素养建立的课程培养目标相较而言,中国古代文学课程的教学实践中存在着并不一致甚至脱节的情况。作为一所应用型本科地方院校,培养适合需求的、能够胜任要求的具备专业能力和素质的应用型人才是重要的校本目标,而在本课程的教学实际和环节中,现有的课程考核方式不尽完善、不够科学成为了学科建设和发展的“硬伤”之一。例如,现有中国古代文学课程的考核途径中,书面作业和试卷是教师所主要采用的方式。其中书面作业又往往固化为习题练习和小论文写作,小论文的形式则一般为一学期四次以上的作业次数,学生对此一方面感到疲惫、颇有怨言,另一方面也失去兴趣、流于应付。而课程的学期考核以试卷形式为主,基本上为闭卷考试,常采用填空、名词解释、简答及论述等题型,题型传统、题量较大;同时,这种结果评价式的考核方式也存在着忽视对作品文本的关注、实践能力不注重等不足。从本门课程的知识体系来说,文学史和文学作品是两个重要构成层面,都必须充分重视;从课程的培养目标和任务来说,学生对作品文本识读与分析能力的考察丝毫不应弱于学生对文学史了解与掌握的测试。但是,现在常见的考核方式中,依赖于结果性评价而忽视过程性考核,较多关注书本(教材)知识的测试而忽视素质考核,这同样也是当前课程教学所面临的冲击与问题。

总体而言,当前中国古代文学的课堂教学及实践环节的现状要求作为学科专业重要构成的中国古代文学课程及任课教师,能够认真面对并深入分析新型媒体环境下作业布置及完成等传统模式所受到的冲击与思考,具体了解学生在课程学习中完成作业所面临的条件与挑战,讨论如何客观科学地评价、分析所可能获取信息与资源的有效性,探寻高效率整合并利用新型媒体环境下自媒体与大数据等资源,避免混乱、不科学甚至抄袭等负面情况的出现,进而最终既能充分有效利用新型媒体资源,又能够切实地逐步培养、提升学生专业素质和应用能力;尝试通过作业形式多样化、信息获取明确化、资料使用正规化及教师作业批改的深入和有效性等方式确立相互联系、互相促进的实践教学过程。

二、新的媒体环境和形势下,对课程教学实践及教研改革提出的要求和实现途径探析

在新型的、更为综合的且影响更为普遍的媒体环境下,中国古代文学课程的教学受到了明显的冲击,通过解决课程教学所存在的上述问题,打造更为符合当代时代要求和教育学理念的“生本课堂”是重要途径且具有关键意义,如何正确、有效、妥善地利用自媒体与大数据等信息资源,逐步建立并提升学生专业素养、创新能力等综合培养目标的可实现途径是课程建设和发展所必须解决的问题。笔者通过在中国古代文学课程的教学实践和教改尝试,认为可以从依托于实现学生信息获取明确化、资源使用正规化、出于激发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灵活考核手段的确立、考核方式深入性与有效性实现途径的探索等層面进行积极的、有意义的探索。

在当前的媒体环境下,教师和学生都面对着对于媒体资源(网络资源为主)的如何选择、利用这一情况,尤其是对于学生而言,相对较为不完善的课程资源的判断力和洞察力使得他们对于大量甚至是海量、巨量的网絡资源无所适从,而众多教学资源的易于获取,如教案、课件、视频(音频)等传统教学材料,以及以网络检索和引擎搜索为主的“答疑”式信息,这些包括了静态和动态、线上与线下的网络资源也带来了如何择取、有效利用的难题。新的媒体环境、多样的资源方式同时伴生的新鲜的媒体感受和娱乐方式,存在着可能分散学生注意力甚至有所沉迷的情况,数据的准确、完整、适宜等使用条件的难以保证也就可想而知了,“数据体量巨大,意味着大数据时代,解决任何一个特定的问题,或者回答任何一个特定的疑问,我们都可以比过去任何时候获取更多的数据信息。数据类别繁多,表示大数据往往是凌乱和质量参差不齐,我们不可能像小数据时代那样可以确保自己所收集的每一个数据点都是非常准确。”②所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否有选择地分析、利用可能获取的信息及其来源,是改进课程教学观念、创新课堂学习方式的重要前提。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能够指导学生如何正确有效地获得网络资源与资源,来帮助学生完成选择、整合有效的学习资料,实现教学环节完整并深入地执行、贯彻,例如可以多维度地设计教学方案、加强过程性的考核与互动、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与建立等等方式,在有效促进学生知识水平学习的同时,也充分考虑到他们已经具备的信息技术处理的水平与能力(如ppt制作、数据库建立、量化分析能力、线上活动完成等具体内容),通过这种不局限于课堂之上的教与学,充分利用合理的网络资源,学生通过“制作和创造的方式进行更为投入的学习,而不再是现成课程内容的消费者。”③实现对学生学习能力、实践能力的培养和建立。

从目前的教学实践来看,多样化、新锐化发展的媒体环境,对于学生的课程学习提供了便利,也隐藏着不可忽视的危机,针对学生可能出现的对媒体资源缺少必要的判断与正确的选择等情况,要求教师和课程教学中必须对此加以密切关注和正确引导。但同时我们也要看到,由于受到教师本人的专业领域、个人水平等固有条件的影响,从而导致在教师在参考、使用这些媒体资源、网络资料的时候也存在着与教学环节的设置及考察、教学任务的执行并不完全相符、相称的“乱象”。例如说,出现了“入宝山而空手”的无所适从的情形:有的教师已经意识到革新教学手段、提升课堂教学效果的必要性和重要意义,但是由于自身对于多媒体教学资源了解及使用的缺乏,无法根据实际教学的需要制订、采用适宜的多媒体教学手段,存在着过于依赖传统方式的网络搜索资源,并不能依据学情和教况进行有针对性、明确性的媒体资源运用,同时也出现了往往只是“罗列”或“展示”所获取的媒体资料,对于学生的主动性和创新性不够重视等等情况。还有“囫囵吞枣”式照搬材料、“不得其法”的凌乱、脱节的情形:如果教师在备课和授课过程中忽略了由于学生个体差对课堂教学和日常学习可能带来的影响,就无法系统地对学生的知识背景、学习能力进行具体的考察,从而在授课方式、环节设置尤其是课程考核的环节中,仍然采用的是较为固化和僵化的问答式或者论文式的命题方式,这样就严重影响了学生对于学习的积极性和个性化发展,也极有可能带来削弱甚至抹杀学生的独立发展和成熟表达等综合能力营建的可能性。

综上,多样化、集成化的媒体资源(网络资源)对于中国古代文学课程的教学提出了更具有综合性的挑战,如何推动新型媒体环境下本门课程的发展与改革即是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必须面对的问题。同时,我们也须清醒认知当代高校教育中媒体环境、网络资源是具有重要辅助意义的,但绝非学生学习的本体与教师教学的主体。在课程的教学实践和教改尝试中,需要教师通过构建营造执行度高、沟通有效的生本课堂,切实提高教师自身的专业素养和信息技术水平,密切革新课堂教学方式和教学行为,以“互联网+教育”的视野和途径联接课程教学的课内外、线上下,推进“慕课”“翻转课堂”等先进教学方法的高效运行,为中国古代文学这一传统课程教学的现代化和改革探寻切实可行的发展路径。

注释:

①龚莉红.科学引领“自媒体时代”的青年学子-大学生使用自媒体特点及管理[J].江西青年职业学院学报,2012(12):23.

②李军.大数据时代高校教师的信息素养[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4(9):152.

③熊德兰.大数据时代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探析[J].软件导刊(教育技术),2014(6):48.

文学作品下的英语文学论文范文第2篇

【摘要】“真味”语文主张下的小学语文教学,是让语文课成为有意思有意义的课,成为学生快乐的期盼和思考开始的地方。“真味”语文提出小学语文教学要有“语文味、儿童味、科学味”的教学理解,运用“获得支点、产生情趣、注重积累、提升语感、立体实践、建立联结”六种教学策略,逐步走向“真味”的教学之境,让语文课堂成为智慧与幸福生长的地方。

【关键词】真味语文 教学理解 教学策略 教学之境

理想的语文课堂应该是什么模样?许多名师都曾描述过它,无论从哪个角度走进去,都能让人展开无尽的想象,施展无穷的创意,这正是语文教学的魅力所在。深思语文之“道”在哪里?我想,语文之“道”归根结底就是人“道”。让语文课堂成为生长的土壤,具有无限生长的可能。思悟语文教学的“真味”,这是在语文教学之外更需含有的教学意义。

寻源:“真味”语文的教学理解

语文课程是一门实用而多彩的人文课程。语文教学的“本”是什么?“语文姓语”这是大家常说的一句话,它简练明确地表达了语文教学的基本特征。以培养学生言语能力为核心,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语文教学的“真”又是什么?培养学生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热爱,理解和运用语言的能力。在教学实践中把工具性与人文性有机结合,才能激发和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有效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语文素养。语文课堂的真味,首先应是“语文味”。

不忘记自己曾经是学生,理解学生,尊重学生,课堂才会有民主、有情趣,学生的潜能才能充分激发。课堂上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习惯、学习品质。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个人特点,有自己的理想、兴趣、爱好,有自己的智慧和性格结构,他的长处、潜力、发展趋向,他的语文能力和学习方法,教师都要了然于胸。课堂上教师要唤醒、激励和鼓舞学生自信、自主、自觉地学习。语文课堂的主人永远是学生,教学中努力做到问题由学生来提,答案由学生来找,让学生在阅读中探究、发现、感悟。語文只有融入了儿童的精神世界才是有意义的。语文课堂的真味,还应该有着“儿童味”。

语文教学应遵循学习科学。学习科学是在反思认知科学等学科、关于学习方法的研究方法和观点的基础上兴起的一门科学。语文教学遵循学习科学,课堂上使知识、能力、智力、思想情操融为一体,发挥多功能的作用,把教材的逻辑与教学的过程巧妙结合,探索最佳路径。语文教学遵循学习科学,从以学定教到以学定学,每名学生成为学习的“发光体”,运用学习科学使语文课堂教学充满明亮,寻找到教学与科学的最佳融合路径。语文课堂的真味,不能或缺的是遵循学习本质的“科学味”。

寻踪:“真味”语文的教学策略

策略一:获得“支点”

在学习中,首先应了解学生学习路径中的疑难与困惑。正如赞可夫所言:“教学一旦触及学生的心理需要,这种教学就会变得高度有效。”让学生按他们的需要来学,是把学生的内在需要和外在要求有机结合在一起,让学习成为一个主动的过程。“真味”语文在课堂上以“单元探究方案”让学生自主学习,实现以学定学;在教学中关注“新旧联系”,根据学生的前拥理解,产生知识与能力的建构与提升;清晰“学习目标”,以学生与老师的“核心问题”推进教学,让学习过程变成发现性学习、探究性学习;创设有价值的“学的活动”,鼓励学生多感官参与,进行合作学习与体验学习;能够进行反思性学习,利用元认知进行总结反思;运用思维导图的发散、联想、条理和趣味性帮助学生记忆、思考与进一步学习。

让学生获得学习支点,即教学过程中学生在教师的帮助或引导下,寻找、发现并运用关键支撑,采取适宜的学习方式展开自己的学习活动。让学生获得学习支点,关注学习者本身,关注学习内容的关键处,关注学习过程的动态变化,关注走向成功学习的突破点,是对学生生长规律的寻找。同时,通过找寻、发现、把握一个个关键点,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策略二:产生“情趣”

语文课应该重视语言教学的情境与趣味,关注课堂教学中语言所处环境的联系性,以及基于儿童相应的经验。儿童的生活方式一言以蔽之,是游戏。游戏是“儿童的一种生存方式,是儿童真正的家园,是儿童生活的根”。因此在教学中,应当形成对儿童精神生态的正确认识;应当支持儿童精神生态系统的不断生长;应当努力呵护儿童的精神生态。在每个儿童身上都潜藏着他独特的精神、心灵和智慧的力量,我们把他们身上显示出来的这些无价之宝的“物质”视作某种原料,通过教学把每一个儿童所具有的这种独特的精神、心灵和智慧,造就出和谐、特殊的个体。

真味语文尊重儿童、彰显真实,从儿童真实的学习起点出发,让每一个儿童经历真实的学习过程;基于儿童立场,成就儿童个性成长、全面成长;让儿童主动学,教师智慧导,师生共成长;课堂上,让儿童成为知识的“探索者”,让儿童成为心灵的“情感者”,让儿童成为个性的“言说者”,让儿童成为精神的“体验者”;以实现儿童的灵性发展为目标,建立自由的、想象的、游戏的、合作的、开放的课堂。课堂上倡导遵循儿童的心性,珍视儿童的思维结果和心理感受,把学习语文和儿童的生活联系在一起,采取符合儿童特性的以趣味、幽默、创造、自由等为表征的教学方式,同时强调关怀儿童的独特个性,扬长避短,成就每个儿童。

策略三:注重“积累”

语文是门积累的学问。语文教师强调语文的“原始资本积累”,学生理应在积累中学好语文。如何让学生自主有效地“积累”?积累不是“知识的结果”,而是“活用知识”或者是“生动的知识”。积累应是学生的语文实践所需的、教师语文实践所感的、学科发展所必需的结构性积累。

“真味”语文以“工具性”为外壳,“人文性”为内核,以与人生发展息息相关的思想情感修养为语文教育教学的整体结构。在积累的教学操作上强调阅读积累、背诵积累和写作积累。把儿童文学经典、传统蒙学经典、诗词经典积累作为阅读、背诵积累的主题,兼顾其他主题结构。在积累的内在联系上强调生活体验积累和语言文字表达积累。因而在教学中,需要努力做到读写双向结合,实现读写双赢。做好模仿,仿内容,仿结构,仿观察,仿表达,仿文体……趁热打铁。做到创新,学生在大量阅读、长期的积淀与积累中,对表达产生促进作用,渐渐做到“胸中万卷风雷动,无端直奔笔下来”。

策略四:提升“语感”

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感和感悟理解能力。叶圣陶的“揣摩说”、夏丏尊的“语感说”、朱自清的“咬文嚼字”说等教学方法论,无一不折射出他们对汉语言文字特性的精湛把握和深刻领悟。感悟既是学生学习语文的一项重要目标,又是学生学好语文的一种基本方法。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要“注重语言的感悟、积累和运用”。语感是半意识的言语能力,是“直接有效的语用体验能力”,是语言使用多了之后形成的能力。夏丏尊先生把语感定义为对文字的“灵敏的感觉”。正如李海林所指出的:“新一代语文学家以语感和语感教学为核心,建立一整套语文教学新体系,他们把语感和语感教学看作是语文教学的本质和核心,是语文教学的最终目的。”高效的学习者会建构有用并相关的直觉来指导他们的思维和决策,语感自会做出合适、充分的补充。

提高学生的语感素质,使之不断得到深化、广化、美化、敏化,关键在于丰富学生的语感图式。学生的语感正是在对课文的品味中,由肤浅而深刻,由贫乏而丰富,由粗浅而精细,由迟钝而灵敏。真味语文努力做到以学生的心灵激活文本的言语,以文本的言语点燃学生的心灵。语感之“感”源于所感所悟,这种感受只能产生于学生自身感受的实践。感受“自己的实践”,是语感得以形成和升华的唯一途径。提升语感,听、读是关键,教师做好策划、组织、启发、引导,联系学生的生活体验与感情体验,在言语学习中提升语感,循序渐进地培养学生的准确感、生动感、通达感,通过经典阅读培养风格感、色彩感、气韵感等。

策略五:立体“实践”

语用体验是语文教学的本体,语文素养的形成离不开反复实践。根据语言习得理论,儿童语言的习得是通过后天环境中一系列“刺激—反应”学习逐步习得的。小学语文教学应善于营造儿童的语用情境,语境是儿童习得语言的必要条件。语文课是凭借教材这个“例子”,为学生搭建言语实践的平台。“言语形式”是语文教学的立足点,“运用”是语文学习的最重要途径,“语文”就是人们语言交际的听、说、读、写的运用行为和结果。

立体实践首先让语文教学生活化。儿童在生活中本来也在听、说、读、写,甚至可以说他们是在听、说、读、写中生活。语文教学就是让他们更好地读、写、听、说。要打通课内课外,课内激发兴趣、培养习惯、指点门径,课外学生自由驰骋,敦促课内、课外的语文学习形成良性互动的局面。其次,利用儿童习得语言的一些特性进行立体实践,如先天性,儿童先天就是学习语言的高手,应从儿童的需要本位出发,使语言发展更有时效性;如模仿性,通过规范的语言范例,引领学生模仿、运用;如主动性,儿童天生是主动学习者,实践中要建立以学为中心的教学结构,让学生自主去做、合作探索,多用减法思维,教学侧重在学生的疑难处着力、生发;如创造性,儿童话语和成人话语范式常常不尽相同,这种不同证明了儿童语言在发展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因此在教学中应发现、呵护、赞赏儿童语言中可贵的创造。借助立体实践,提升学生的语文理解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以及学生的自我反馈能力。

策略六:建立“联结”

成尚荣先生说,教室中的儿童要与文本中的儿童联结,老师的精神状态也要和学生一样,三个儿童走在一起进行沟通,那是诗意的欢聚。语文教学需要和儿童认知联结,把语言能力的培养和思维能力,尤其是创新思维能力的训练结合起来。知识与能力的联结,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必须树立这样的意识:“上课不仅是一个传授知识的过程,更是一个生命对话的过程。”教师必须能够“通过合理的思维运动,建立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师生与教学内容之间、现实与历史之间、课堂与生活之间、现在与未来之间的多种‘有效关联’”。语文教学特别需要与生活联结,因為语文是立体的,音乐、电影、历史、社会……都可以成为语文。

真味语文努力把学生的个体经验上升到团体经验,让学生们在探究学习中共同学会梳理、整合、联系。教师是最终的“人脑改变者”,我们为学生提供更高质量、更有效的学习经验。知识与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结,学生与文本之间的意义联结,学生个体与个体之间的经验联结,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学习方法联结……联结产生着更大的价值与意义。学生在课堂上不仅是智识发育,更是生命气质和精神品格的熏染,让语文课堂逐渐告别学习效率不高的综合症,让学生获得更多的学习成就感。

寻道:“真味”语文的教学之境

“道”永恒存在,是一切的本源。“真味”语文的教学寻道,是寻找小学语文教学的真实轨迹,也可以说是寻找小学语文教学在变化运动中始终应有的样子,不可尽言皆自己如此。西哲圣埃克苏佩里曾经把创造定为“用生命去交换比生命更长久的东西”。传统的语文教育是当代语文教育的根基,现在的语文教学应融百家之长开拓创新。走向智慧的语文教学,教师与学生的智慧相互启迪,过一种快乐的语文生活,这是“真味”语文期冀的教学之境。

【参考文献】

[1]王元华.语用学视野下的语文教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杨斌.什么是我们的母语[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

[3]李海林.语言的隐含意义、语感与语感教学[J].语文学习,1992(10).

[4]王尚文.人文·语感·对话[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0.

[5]何克抗.儿童思维发展新论[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文学作品下的英语文学论文范文第3篇

摘 要:西方典故是英语文学作品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对于西方典故文学的理解更是重中之重,这有助于我们对于西方文学作品能有更好的理解。因此,本文以“英语文学作品中的西方典故文学的研究”为题,从典故是什么、西方典故的来源、英语文学作品中典故翻译时应该考虑的因素、英语文学作品中典故的翻译方法四个方面出发进行研究,以便对于英语文学作品的精髓能有更好的理解。

关键词:西方典故文学;典故来源;典故翻译

在许多英语文学作品中,包含着大量的西方典故。无论是基于能更好地理解英语文学作品,还是想要了解西方典故独有的文化特征及魅力,对于英语文学作品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西方典故都必须进行深入的探讨和研究。这有利于扫除我们在阅读英语文学作品时的障碍,也有利于我们能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英语文学作品的精髓所在,进而更好地体会英语文学作品中作者想要表达的深层情感及含义。否则,如果对于西方典故不熟悉,就很容易使我们闹笑话。

一、 典故是什么

典故是指旧例,是关于历史人物、故事情节、典章制度等故事或传说的再次利用,与其他文学语言相比较,典故具有特定的、鲜明的、独有的意义。而西方典故主要是指人们在口语或者英语文学作品引用的一些寓言或者神话故事中的人物或事件,以此来增加英语文学作品的文化底蕴和情感表达。而典故的合理应用,不仅可以使作品的表达更加生动活泼、易于理解,还能形成虽然语言精炼简洁,但是内容却丰富多彩的现象。

二、 典故的来源

英语的发展过程是非常久远的,因此,英语文学作品中的西方典故来源也是非常广泛的。

(一) 《圣经》

在西方国家,宗教是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部分,是人们信仰的寄托。早期的基督教文学更是西方古代文学的来源之一,代表早期基督教文学最高成就的是《新约全书》(简称《新约》),它是基督教的正典,基督教将希伯来犹太教的经典《旧约全书》(简称《旧约》)全部继承下来,并把《新约》《旧约》合称为《圣经》(又称《新旧约全书》)。而《圣经》作为基督教的经典教义,也为后世文学提供了数不尽的故事和经典。英语文学作品中许多都与《圣经》有关,例如大家耳熟能详的“伊甸园”“禁果”“诺亚方舟”等。

在圣经当中,亚当是人类的始祖,而苹果的历史却比人类的历史还要悠久。在各国的神话传说或者民间故事中,苹果都是非常受人喜爱的一种水果。但是,根据圣经上的故事记载,苹果也是给人类带来麻烦的一种水果,男人的喉结就是因为吃苹果而引起的。Adams Apple(喉结),这个故事就出自《旧约》,《旧约·创世纪》中讲到了人类的起源,传说上帝创造了人类的始祖亚当,又用亚当的肋骨创造了夏娃,让他们结为夫妻,并在东方的伊甸建立了一个园子给他们居住。伊甸园里繁花似锦、树木茂盛、果实丰盛,伊甸园简直就是一个世间乐园。上帝告诉亚当:你可以随意吃园子中的各种果子,但是不能吃那棵分别善恶树上的果实,吃了一定会死。这种“禁果”就是apple。但是后来,夏娃受到了蛇的诱惑,吃了善恶树上的禁果,还把这种果子给它丈夫亚当吃。亚当因心怀恐惧,吃时仓促,有一片果肉哽在喉中,不上不下,因此留下了一个结块,这就是“亚当的苹果”。两人吃了这果子之后心明眼亮,能知善恶美丑。但是由于他们违背了上帝的告诫因而被逐出了伊甸园。从此,亚当就永远在脖子前端留下了“喉结”,作为偷吃禁果的“罪证”。

(二) 古希腊神话故事

古希腊神话是古希腊最早的文学样式,是希腊艺术的前提,不懂得希腊神话,就无法理解希臘文学,也就无法理解西方文学。希腊神话是古代希腊人民留给后世的一份丰富多彩的口头文学遗产。同其他民族的神话故事一样,都是在人民与自然的斗争之中,凭借想象征服自然并把自然想象化。希腊神话对西方文化的影响源远流长,现在文学作品中的热爱现实生活、积极追求自然美和人性美以及不断进取的乐观主义精神都能在希腊神话中找到源头。现在,希腊神话中的许多人物形象和故事传说都已经成为典故,扎根于人们的生活之中。

在现在的英语文学作品中我们常见Achilles Heel(阿喀琉斯之踵)这样的表述,如果不理解其中所蕴含的典故,根本就无法很好地理解作品的深层含义。而这则典故就出自希腊神话:阿喀琉斯是凡人珀琉斯和仙女忒提斯的儿子。忒提斯为了能让儿子拥有长生不老之躯,在阿喀琉斯刚出生时就将其倒提着浸进冥河接受洗礼,可遗憾的是,阿喀琉斯被母亲捏住的脚后跟却不慎露在水外,因此全身留下了唯一一处“死穴”。后来在特洛伊战争中,阿喀琉斯被一箭射中了脚后跟而死去。因此Achilles Heel一般是指致命的弱点或要害。后人也常以“阿喀琉斯之踵”譬喻这样一个道理:即使是再强大的英雄,也有致命的死穴。

(三) 寓言

寓言是指用比喻性的故事来寄托意味深长的道理,借此给人以启示的一种文学体裁,故事的主人公可以是人或者是拟人化的动植物或其他的事物,这种文学体裁的特点是字数不多,但言简意赅。因此在文学作品中有广泛的运用。

著名的《伊索寓言》可谓是家喻户晓了,被翻译成多个版本流行于世界。它文字凝练,想象丰富,故事生动,饱含哲理,是人们日常生活和工作经验的总结,也是人们思想性和艺术性的统一。其中《农夫和蛇》《狐狸和葡萄》《狼和小羊》《龟兔赛跑》《乌鸦喝水》《牧童和狼》《农夫和他的孩子们》等已成为全世界家喻户晓的故事。

A wolf in sheeps clothing是披着羊皮的狼的意思,但是如果你知道《伊索寓言》的话,就能明白这句话可以引申为伪装善良的人。同理,sour grapes也不仅仅是酸葡萄的意思了,它可以表示可望而不可即的事物,这正是自己真正的需求无法得到满足而产生挫折感时的一种自我心理安慰。

The Farmer and His Sons一般我们会认为是农夫和他的儿子们,但是在英语文学作品中却有勤奋是宝的意思。这个典故也出自《伊索寓言》:“有个农夫感觉自己就要不久于人世了,于是他把儿子们叫到床边,想要把自己的耕作经验传给儿子们,他说:‘孩子们,我将要不久于人世了,但是无论如何都不能卖掉我们祖辈传下来的房产,因为在这下面埋藏着宝藏。虽然我不知道它的具体位置,但是我肯定它就在这下面,你们一定会找到它的。为了找到宝藏,你们要仔细搜索,不要放过任何一寸土地。’儿子们以为那里埋藏的是金银财宝。在父亲去世之后,他们把那葡萄园的地全都翻了一遍,什么宝物都没找到,但是秋收过后,他们发现当年他们赚得比任何一个邻居都要多。现在他们终于明白,父亲口中所说的宝藏是什么了,而这个宝藏也早已被他们找到了,那就是勤劳是宝啊!

(四) 童话

童话故事是儿童文学的一种体裁,其最大的特点就是运用丰富的想象力,赋予动植物等物体以人的感情。童话中丰富的想象和夸张可以使童话形象生动活泼、故事情节离奇美妙,借此来帮人们理解人生、认识社会,并且引导人们明辨是非、通达事理。因此,童话故事也是许多英语文学作品中典故的重要来源之一。例如我们最常见的uglyduckling(丑小鸭)的故事,这则故事就出自《安徒生童话》:“一只天鹅因为长相与其他鸭子不同而被其他鸭子当成丑小鸭。因此,它经常挨打,被排挤、讥笑,连在鸡群中也是这样。于是他只好连夜飞过篱笆逃走了。当他看到美丽的天鹅展翅飞向湖面时,丑小鸭不禁感到一种说不出的兴奋。于是他来到天鹅群,被大家看出是一只最美丽的天鹅而不再是一只丑小鸭,他感到幸福极了。”因此,在文学作品中,uglyduckling(丑小鸭)变成了小时候不漂亮、遭受侮辱,但长大后美丽动人、受人尊敬的人物代表,俨然已经变成一个激励身处逆境的人们不断进取、不断追求美好生活的典型形象。

三、 英语文学作品中典故翻译时应该考虑的因素

我国清末新兴启蒙思想家严复在它的《天演论》中的“译例言”讲到:“译事三难:信、达、雅。”“信”指意義不与原文相悖,即译文要准确,不偏离,不遗漏,也不要随意增减原文意思;“达”指不拘泥于原文形式,译文要通顺明白;“雅”指译文时选用的词语要得体,追求文章本身的古雅,简明优雅。

因此,我们在翻译英语文学作品中的典故时,也要遵循这三个原则。那我们就不得不考虑一些因素的影响了。

(一) 文化差异

任何一个国家,由于其历史发展的不同和身处地理位置的不同,就会使其宗教信仰、风土人情、风俗习惯等产生不同,也就是民族文化存在着差异。因此在翻译英语文学作品时,首先要考虑的就是文化的差异,我们不能从中国人的习惯出发想当然的理解英语文学作品,而应该了解作品来源国的文化,从作品来源国的历史渊源、人文情怀出发,结合汉语习惯有根据地进行翻译。

(二) 英文典故与中文典故的对应情况

作者有国界,而文化是没有国界的,一些英文中的典故往往能在我国的文化中找到与之相对应的内容,例如:helen of troy(特洛伊的海伦),这个典故出自荷马史诗中的希腊神话故事:“特洛伊王子帕里斯奉命出使希腊,在斯巴达国王墨涅拉俄斯那里做客,他在爱与美之神阿芙罗狄蒂的帮助下,趁着墨涅拉俄斯外出之际,诱走其妻海伦。希腊人为了夺回海伦发兵攻打特洛伊。双方大战10年,众神各助一方,胜负一直未决,最后奥德修斯巧设木马,一举攻陷特洛伊城。而海伦也成为战争的导火索,给特洛伊带来了毁灭性的灾难。”

而在中国历史上,“红颜祸水”的事情也不在少数,“妲己亡商”“褒姒亡周”以及唐明皇因宠爱杨贵妃而招致“安史之乱”,吴三桂“冲冠一怒为红颜”等故事中都把责任归咎于“红颜”身上,因而“倾国倾城”“红颜祸水”等成语与Helen of troy十分近似。因此在翻译英文作品时,考虑对应典故,能使我们更好的理解作品想要表达的情感。

(三) 作品的整体性

典故是英语文学作品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典故的运用可以增强作品的情感和表达。但是,典故毕竟是存在于作品整体之中,因此,在翻译时还必须要考虑作品的整体性。从作品的整体内容出发,灵活地翻译典故,使其翻译后能有助于作品情感的表达,而不应该为了翻译而翻译,这样就会造成作品情感和表达的断裂,破坏其整体性,实在不可取。

四、 英语文学作品中典故的翻译方法

(一) 直译法

直译法,是指不需要变通,即按照原文的意思翻译即可。但是值得注意的是,直译法并不是生搬硬套的逐个翻译单词,而是在尊重作品原创性的基础上,翻译典故的直接意思,这样不仅能使读者方便理解作品,还能保留作品的原创特色。例如《圣经》中有一句是这样说的:“Love your neighbor as yourself”,我们就可以运用直译法将其翻译为“爱邻如爱己”;另外在《伊索寓言》中有这样一句话:“One swallow doesnt make a summer”我们也可以运用直译法将其翻译为“一燕不成夏”。

(二) 意译法

意译法,是指翻译时不受原文词语表面语义的限制,不拘泥于原文句子的结构,用区别于原文的表达方法,把原文的意思翻译出来。这是因为在英语文学作品中的典故不可能与我国的典故能够一一对应,因此在文化差异的基础上而采用的一种翻译方法。这样,既保留了原典故的含义,又能翻译成我们熟悉的表达方式,更方便读者的理解。

(三) 套译法

套译法,是指英语文学作品中的一些典故,和我们中文的典故意思相近,但是又不能一一对应,如果使用直译法就会显得语言表达太过苍白,采用意译法也会使典故失去原有的意思,这个时候,就可以采用套译法,把它翻译成与我国典故相近的意思。例如:birds of a feature flocks together,这句话如果直译成“有特征的鸟成群在一起”的话,就会失去作品的文学色彩,所以我们采用套译法,将其翻译为“物以类聚,人以群分”,这样既表达了作品的原来意思,又不失其文学色彩,一举两得。

(四) 直译加注释法

直译加注释法就是直译法加注释的意思,在英语文学作品中,有一些句子用直译法翻译之后,还是不能使人明白其意思,这个时候,就需要在直译后面加一个注释,这样就能使人瞬间明白了,例如:“See Naples and die”,我们将其直译为“看了那不勒斯,就可以死了”,但是如果只是采用直译法将其如此翻译出来,还是使人觉得云里雾里,不能理解其意思。但是如果在直译后加一个注释:“那不勒斯为意大利南部港市,因为风景奇美而闻名于世”,这样采用直译加注释的方法,读者就会一目了然了。

五、 结语

典故是一个民族历史发展过程中的特殊文化,很好地运用典故,不仅能显示作者渊博的知识储备,更能使作品表达深刻到位,对于英语文学作品中的西方典故,这就需要人们能了解其典故来源,掌握其翻译技巧,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理解英语文学作品。

参考文献:

[1]张慧艳.浅谈英语文学作品中典故的翻译[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13(12):91-92.

[2]刘颖.英语文学作品中的典故研究[J].中国培训,2016(7下):275.

[3]杨艺欣.英语文学作品中的西方典故文学研究[J].湖北科技学院学报,2013(7):32-33.

[4]张洁茹.西方文学典故浅谈[J].固原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3):22-23.

作者简介:

陈莹,广西壮族自治区崇左市,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

文学作品下的英语文学论文范文第4篇

关键词: 高校英语专业 文学教育 学习意义 建议

在现今这样一个经济快速发展和生活节奏不断加快的社会中,英语文学的教学日益边缘化,很多高校的学生对英语文学的喜爱呈现出零走向的趋势,甚至有的学生开始质疑英语文学的教学在高校英语教学中是否有存在的必要。

据了解,在国家颁发的《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中,强调了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最重要的是指出了英语文学教育就是要培养学生阅读、欣赏、理解甚至运用英语文学原著的兴趣和能力,并且要求学生掌握文学批评的基本知识和方法。但是由于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大学生的英语听、说、读、写能力,以及专业英语四八级考试成为衡量学生英语水平和能力的标准等原因,使得英语文学的学习对他们来说就是一种被动学习和接受的行为。实际上,英语文学的学习无论从哪个方面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

一、高校英语专业的文学教育的学习意义

首先,英语文学教育可以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英语是一门极其丰富的语言,特别是它的习惯用语、经典故事极其丰富,有自己鲜明浓厚的民族色彩和独特的文化渊源。英语语言输入之后,需要重新组码这个重新构成的过程,需要学生有很强的理解力和丰富的想象力,需要了解文学作品中丰富的人物性格、突出的主题和思想精神,以及作者的生平和家庭背景等。

其次,英语文学教育可以锻炼学生阅读、欣赏和理解的能力。在英语文学作品中,同一个词语在不同的语境里,词义也各不相同、不断变化,我们在学习中就不知不觉地培养了阅读兴趣和欣赏力,锻炼了自己的理解能力。作家在写文章的过程中经常会运用各种修辞手法,增添语言的文学色彩,所以我们在学习英语文学前,一定要熟悉和掌握英语作品中的各种修辞手法,这样更加有利于提高语言的理解能力,提高英语综合能力。

最后,英语文学的学习有助于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和自身的文化修养。在现如今经济快速发展的形势下,大部分英语专业的大学生在选择专业方向的时候,往往非常现实、实际,会选择实用性较强如商务英语,而对于立身之本的英语文学,却冷落和无视它的重要,以至于英语专业的学生在被问及英美文学中的一些代表人物、西方国家的生活习惯和风土人情时,常常会出现不知道说什么的尴尬。所以学生有必要阅读和学习英语文学,从而更多地了解英美,了解西方国家,进而提高自身的文化修养。

二、我国高校英语专业文学教育的现状

1.高校英语专业学生学习心态和想法的错误。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快速发展及我国大学生数量的逐年增加,使得学生之间的竞争日益激烈,学生毕业后就业难。就业压力导致学生对英语专业的文学教育失去兴趣和积极性,更倾向于学习那些毕业后就业容易,符合市场和企业需求的商务英语及旅游英语等课程。学生这种错误的心态和想法使得英语文学教育备受冷落,逐渐边缘化。

2.英语文学课学习的时间少,内容安排不合理。国内部分院校的英语文学课程在教学计划中所占的时间越来越少,在外语院系,普遍是在本科三年级时才开设英语文学课,学习时间也长短不一,有的半年,有的一年,大多数学校每周只开设两节课,这在非重点高校的外语院系表现得尤为严重,甚至一些院校将英语文学教学课程设为无足轻重的选修课。很明显,学生在极少的时间里欣赏学习一定数量的英语文学作品就会变成“走马观花”式的浏览,自然就没时间挖掘文学作品的内涵。

3.由于多年学习汉语的缘故,高校英语专业文学学习存在很浓的汉语思维。由于中西语言习惯用语的差异,受汉语常用思维的影响和干扰,中国学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在一些地方一定程度上习惯从汉语词汇中寻找和英语所需词汇相同或类似的词语代替,他们并不知真正在概念意义上完全等同的词汇很少。所以,学生学习英语不能只理解和掌握课本语境中出现的意义、用法和搭配,还需不断增加词汇量并且了解其他的常见用法和词语搭配。这样不仅能全面地掌握词汇的用法,而且会加深对词汇的理解和运用,从而排除汉语习惯的干扰和影响。

4.教学方法和模式陈旧,教师水平有限或知识储备不够。由于英语文学课时间紧、任务重,为了让学生在短时间内尽可能地多掌握文学知识,教师经常一股脑地全灌输给学生,也不管学生能不能吸收,这样的方法太单一、陈旧,时间久了,学生就失去了热情,产生了厌烦情绪。英语文学课的师资力量也跟不上,英语文学的教学具有丰富的内涵、复杂的文体结构且内容涉及面广等特点,给教学带来了很大的难度,因此需要加强英语文学教学的师资力量建设,要有与之对应的师资力量和一系列硬件设施。

三、高校英语专业文学教学中的一些合理化建议

首先,要培养学生对英语文学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英语文学对学生来说不是熟悉的,学习起来有难度,学生难免会有枯燥和厌烦感。这就要求教师为学生提供思路,鼓励学生查找有关材料,把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要求他们相互协助弥补个人欠缺之处,充分发挥他们的优势,小组之间互相交流学习共同进步。除此之外,老师和学生之间也可以互动教学,这样可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激发学习英语文学的热情。

其次,有效安排英语文学的学习时间和合理调整课程内容。英语文学教学对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所起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高校应该鼓励学生学习英语文学,并为他们提供条件。在不影响其他课程学习的基础上,要尽可能给学生安排学习英语文学的课时,有条件的院校可以将这门课程设立为必修课;学校在英语文学学习的内容上也要精心调整设置,这样有助于学生加深对作品的理解,挖掘出作品更深的内涵。

最后,开拓思路创新教学方法,提高英语文学教师水平或增加知识储备。在当今的教学中,高校不能再用传统的教学形式——教师是“百科全书”,什么都知道。教师要有开放的思路,积极创新出适合当下的教学方法,比如进行互动教学,老师之间、学生之间,以及老师与学生之间都可以相互沟通交流,取长补短,共同学习进步。此外,对于高校英语文学教员,只理解和通晓中国文学和熟悉英美两国文学是远远不够的,要满足学生学习英语文学的需求,教师还要具备广泛的与文学相关的历史、哲学、心理学等人文学科知识,要尽可能多涉猎,熟悉其中的一门,当然必须有一门要精通,经常中西对照,充分了解认识中西文化各自的优势,扬长避短,取长补短。

参考文献:

[1]佐斌.师生互动论——课堂师生互动的英语文学研究[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2]高等学校英语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英语组.高等学校英语专业大纲[Z].上海:上海外语出版社,2000.

[3]程爱民,等.关于我国高校英美文学教学现状的报告(II)[J].研究,2002(6):12-14.

[4]教育部.高等学校英语专业教学大纲[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

[5]王松年,等.《英国文学作品选读》(21世纪专业系列教材).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4.

文学作品下的英语文学论文范文第5篇

摘  要:魏晋南北朝是一个剧烈碰撞的时代,各种思想文化被放进了一个调色盘,被一支笔调和出了儒释道混合的颜色。由分裂走向统一的隋代,民族大融合基本完成,一个以多民族国家为基本框架的内聚型文明基本形成。

关键词:隋代王通;思想

经历了一番混乱之后,社会秩序不再是那么俨然,这时候需要一些人站出来为社会洗洗尘,为人们的心灵洗洗尘,这个人就是王通。家族的渊源,家父的期望,于是他有四方之志,正是这些将他推上了历史的舞台。及冠之年,他献上了《太平策》,可却未被采纳。面对皇帝的第二次征召,他选择了拒绝。或许正是为此,他便开始了自己的事业,而未被当时的人所重视,连隋书中竟也没留下他的印记。但这并不表明他就该被人们所遗忘,有谁能明白他内心的苦叹,谁能理解他有多少个日夜在思考着内心的道,谁能真正懂得并欣赏他的志向呢!

有人说王通不过是模仿孔子,并且怀疑《中说》的真实性。可孔子岂是那么好模仿的,就算是模仿了也没用,与时代不相符。而中说的真实性钱穆先生已经予以论证,中说出自于王福畤之手,书中有一些不符事实之处,但王通思想是无法凭空加上的。王通的思想较之之前确实增添了不少新意。这些新意与时代相契合,也是儒学思想的一个发展。

首先是对儒家思想的发展,他明确提出了三教可一,子读《洪范》谠议曰:“三教于是可一矣。”程元魏征进曰:“何谓也?”子曰:”使民不倦。“[1]虽然是站在儒家的立场上,但他却中之以儒道,他虽然认为佛为西方之教在中国则泥,道为长生神仙之道。但却并非全否定,而是接纳了其中的部分思想。他的这种思想在后代得以进一步扩大和发展。宋真宗谓宰相曰:”三教之设,其旨一也。“又撰《崇释论》称”释氏戒律之书,与周,孔,荀孟迹异而道同。[2]“宋孝宗说:”以佛修心,以道养生,以儒治世。“这些思想将包容广纳的儒家思想进一步发展了。

通變之思想,体现在《问易篇》,宇文化及问天道人事如何。子曰:“顺阴阳仁义,如斯而已。“子曰:”名实相生,利用相成,是非相明,去就相安也。“[3]《周易》由来已久,儒墨道法诸子百家莫不受其影响,阴阳相生,通达万物之变,”极度研几“”开物成物“把事物变化的苗头,内在奥秘能够揭示的很清楚。王中子明白这门古老艺术的深刻内涵,他把其用于儒学思想的更新,对人物的评价,以及对于时代之弊病的查问。在固定的儒家思想框架下,他却独出心裁考虑到了因时而变,这不得不说他思想的新奇。

王通的南北之辨,子曰:“符秦之有臣,其王猛之所为乎?元魏之有主,其孝文之所为乎?中国之道不坠,孝文之力也。“[4]王中子认为在南朝廷没有很好的传承儒家之思想,受玄学以及佛学的思想影响较深,统治者沉醉于纸醉金迷的生活,一片死气沉沉,在王通心中已然失去活力。而儒家思想本身便是追求投身于治世,此时逐渐壮大的北方便正好符合这一特点,而北方的统治者普遍重用儒生,恰让儒学得以延续。王通抛开民族的区别,站在治世与儒学传承的角度,一改往日的正统观。这一点是许多儒者想不到的,这一点也足以证明他确实将儒家的治国理想印入了骨髓。

王通的思想涉及的方面还很多,这与他所处的时代有着紧密的联系。例如他对于王道与霸道的看法,他支持王道而反对霸道。对理论发展滞后的“天人感应论“和谶纬之学进行深刻的批判主张人道的回归。以及他在书中对于人物的评论也可以是从侧面对于他的思想的反映,他对于人物的评价态度很鲜明,对于不与同道的人表现得很冷漠。他还作为一位出色的老师出现,他认识到后天学习的必要性,他教出了出色的学生薛收,董常……总之这样一位思想大儒不应被大家所忽视。

子曰:“吾不仕,故成业;不动,故无悔;不广求,故得;不杂学,故明。“[5]由此看来他很清楚自己想做的事并且明白想做的方法。有四方之志便努力去达成,王通站在儒家的角度,观看这世间万物,他有着独立的见解与独到的思想。这也是我们现在会缺乏的一些品质,有时我们会不知道自己到底要干些什么;有些时候我们更不知道该如何坚持。因此偶尔回头看一看,或许能找回一些我们缺失的东西,或者是暂时放下了的东西。

当他为实事思索时,不知可否想过留名青史;当他以儒家思想作为毕生追求时,又有着怎样的心理感受。我们都不得而知,只能从作品中揣测一二,或许是的或许不是。他冷静地站在一旁观察着历史,是不是发出两声感叹。我们是否能感受到远方传来的他的感叹。他存在过,也给历史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即使书上保留的资料不多,那也不能就此减少了对于他更进一步加深和更新认识。

这位隋代大儒,在时代的隐没中走完了自己的一生。但我们不应该只让他留在那些思想家的心中,不应让他在大多数人的心中化为尘土随风飘散,我们因故将他的思想做为雕像万古长存。毕竟在那喧闹与黑夜中,他是一个掌灯的人。

参考文献:

[1]《王通“三教可一”思想简论》 王彬 王美力.

[2]《宋元善恶报应信仰之发展及其对戏曲的影响》戴锋.

[3]《中说·问易》王通.

[4]《中说·周公》王通.

[5]《中说·魏相》王通.

文学作品下的英语文学论文范文第6篇

【内容摘要】在当前文化全球化的大氛围下,对于我国的高中教育来说,其英语文学教学面临的挑战日趋加大,也存在很多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各学校需要在传统的英语教学理念的基础上,摒弃“经院式”授课模式,借鉴西方国家文学教学的成果,指点高中学生自我构建外国文学知识系统,重点培养其思维能力、鉴赏能力以及创新能力,实现英语文学教学的突破性改革,最大化体现高中英语文学教育的价值。

【关键词】国际化 高中英语文学教学 改革

在当前国际化的背景下,怎么样有效的改革英语专业文学教学,从而充分将其优势力量发挥出来,为时代培养与时俱进的人才,是诸多学者和英语专业文学教育工作者积极关注和研究的热点问题。

一、西方国家文学教学的相关研究成果

1.重视文学教学中的文化因素

对于文学教学来说,其研究和透析文化密不可分,在十四世纪的时候,英文中就出现了Literature这个单词,有着经过阅读获取到的高雅知识之含义。在法文和拉丁文中也有着较为接近的词源,大都有着相同的含义。可追溯的最早词源为拉丁文lit-tera——意指letter(字母)①。这就意味着,从14世纪开始,英国的文学教学就注重文化的融入程度。因为文化的重要表现就是文学,也是人们内心情感充分表达与对一定时期和地域进行再现的一类社会生活。

“文化折射”理论——由皮尔·布狄厄在其《文化生产场》一书中最先提出。他指出,在文学里的反映上,社会现象不会直接的发生,需要经过文学场而进行相应的折射。对于文学来说,其历史以及特征等能够组成一个文学场,而对于其场外的现象来说,需要经过其折射才能在场内反映出来,而在反映的时候,场外的现象也会因为文学场的存在还伴随一定的转换和变形,所以说,对于社会现象来说,不论是被反映的,还是反映的,都不会一模一样②。因此,中国高中阶段英语文学教学只能以中国人的灵魂去教授西方的文学,我们的外国文学教学研究必然会异于西方国家文学教学的研究。

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开始,文化研究热开始遍及整个世界,影响力辐射至全部的社会科学研究领域,文学教学研究也在其中。在1963年的时候,伯明翰大学当代文化研究中心成立了,其创建人为查德·霍加特,创建目的是为了对文化形式、实践等和社会及其变迁之间的关系进行相应的研究③。八十年代后期,英国的文化研究思路与文学教学相结合的方法传到了美国,得到了进一步的扩展与丰富,随后对西方各国都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基于文学的层面对文学教学进行研究,就是将文学看成文化大系统的一个分支进行理解,不是仅仅将其作为背景或者基础,而是基于系统论的相关原则,从文化整体出发,对文学教学进行把握,将文学的本质以及功能充分体现出来。

2.理性认识文学教学中的翻译因素

通常情况下,我们所认为的外国文学教学可以看成是翻译的外国文学教学,学生一般阅读到的以及教师讲授出的外国文学作品一般都是翻译为中文的外国文学作品,而非真正意义上的外国文学作品教学。

意大利梅雷加利指出,对于翻译来说,其首先可以归属于语言范畴,而最终又属于文学区域,因而,翻译行为有着语际性的本质。其是基于自然语言层面形成个各个地域中的人类的桥梁,也是自然语言较为特殊的一类研究对象,而且还是比较文学中处于前列地位的研究对象④。意大利的外国文学教学中一方面将外国文学看作翻译文学来教授,注意翻译文学的特征、价值以及其局限性;另一方面,又经常性的把译本和原著进行对比,考查译本中有无增删、更改或者是杜撰,两种文本间有何异同,其间是否出现错讹,分析何种原因导致种种偏差并产生何种结果。他们认为,这样才能将文学翻译在文学教学过程中的作用及缺陷挖掘出来,进而更好的改革外国文学教学。

外国文学教学并非等于翻译文学教学,但是外国文学的教学当中必然涉及翻译文学教学。由于不同的语言及其文化之间的差异,任何翻译都会于某些地方存在一定程度上原作品不具备的作用与意义。理性地对待外国文学教学中翻译教学的作用,合理利用其“创造”与“叛逆”之处,学生才得以辨析、欣赏不同语言文学中的独特韵味与魅力。

二、我国高中英语文学教学现状及原因分析

在中国,关于英美文学教学改革的相关研究起始于2003年,主干课程有英/美文学史及作品选读、英美诗歌/戏剧等,通过英美文学教学,可以对学生语言训练、交际能力等基本功进行培养,还有利于帮助学生批判的继承西方文化,对其思想道德素质的提高和人文素养的培养也有着一定的作用。

1.我国高中英语文学教学现状

现今国内高中英语的英美文学教学并未充分发挥其作用。一方面,对语言技能的过分关注导致英语教学界忽视社会文化语境中学生交际能力和文化素质的养成,加之市场经济大潮与西方快餐文化的冲击,当今普通高中学生的英语人文素养弱化,综合能力下降,远不能达到社会政治经济发展对人才的要求。

另一方面,英美文学课程在相当一部分普通高中被边缘化,许多教师在英美文学教学中把学生当成接受知识的“容器”,采取“经院式”教学方法,导致学生对英美文学失去兴趣,仅仅将其视作获取学分的手段,修完课程后依然不具备欣赏、理解英美文学的基本水平,更谈不上能力的提高和素质的增强了。

2.我国高中英语文学教学现状形成的原因

首先,目前我国高中英语教学为适应高考的需要,过分强调只是的“实用”性,重“语言”轻“文学”,导致英美文学类课程被边缘化;其次,普通高中的学生文学基础知识较为欠缺,视野不够广阔,主动学习能力较弱,学生普遍感到英美文学不容易学;相当数量的学生对文学课程的重要意义和作用认识不清,或者未能较好地掌握学习英美文学的方法,学习有较大的盲目性。

还有的学生认为英美文学,尤其是一些古典文学作品离现实太远,学习热情不高。此外,英美文学教师的教学方法也不够灵活多样,未能与国际接轨,教学手段单一,无法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对于大部分学生的学习动机来说,有着和当前不一致的期望,其学习状况和需求之间也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当前的英美文学教学模式还和国际水平差一段距离,不能较好的结合培养能力/素质以及国内外的教学模式。

三、我国高中英语文学教学改革的必要性

1.英语文学教学改革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要途径

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的转变是教育改革的先导。新的高中英语课程标准指出,文学课程属于英语专业知识课程,其目的在于“培养学生阅读、欣赏、理解英语文学原著的能力,掌握文学批评的基本知识和方法。在对英美文学作品的分析和阅读下,可以提高学生的语言基本功和人文素质,也有利于他们进一步了解西方文学及文化。”专业课程教学是面向全球化,实施全面素质教育的主要途径。

21世纪的英语人才应具备国际化的视野、获取知识、运用知识、分析问题、独立提出见解以及创新的能力。其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思辨能力的培养尤为重要。但由于我国高中英美文学教学长期实行传统的“经院式”教学模式,忽视了国际文学教学发展的变化趋势,导致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成为多年来教学工作中的薄弱环节;而分析问题和独立提出见解能力的培养也是长期困扰学生的难题。

2.英语文学教学改革是体现人文精神的重要载体

结合英语教学的特点和教育部高中英语教学改革的精神内涵,经过反复国内专家的调研以及深入论证,应当以建构主义为指导,围绕国际要求以及高中英美文学教学改革开展行动研究,探索如何把建构主义的教学理念贯彻到英美文学教学之中,使这些课程体现并达到对人才培养的要求:“培养获取知识的能力、独立思考的能力和创新的能力,提高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和心理素质。”

基于建构主义的层面来看,对于学习来说,其是一项较为主动积极的,和情境密切相连的自主操作活动,而学习过程就是在教师指引下,学生将自身知识体系充分调动并和当前信息内容充分结合将知识重新进行构建的过程。据此,以往以教师讲授为中心的传统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学生对英美文学课程的期望与要求,对他们能力和素质的全面提升作用甚微。

在英美文学教学中,如果我们将学生看成认知的主体和主动的建构者,将传统模式转化为以学生为主体的任务型教学模式,就可以把经典的英美文学作品在丰富的具体任务中充分融合,将近似真实的社会文化语境营造出来,让学生可以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将语言交际能力充分实现,将英美文学的内涵和价值充分把握,将批判性思维和创新研究能力开发出来,对其人文精神进行培育。同时,在主动体验、探究英美文学丰富的语言形式、性格鲜明的人物形象、引人入胜的情节的过程中,学生将在心智上逐步成熟,逐渐具备应对工作和生活中种种复杂局面的能力,从而在走上工作岗位之后能够尽快地适应并服务社会。

国内英美文学的教学与研究,无论是针对英美文学教学现状和现存问题的调查分析,或者是涉及英美文学的教学策略和内容,都亟需一种先进的教学理念与教学实践有机结合、全面而系统的国际化的研究,尤其是如何通过包括英美文学在内的文学类课程加强对高校学生能力与素质的培养,如何探索出一种新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已成为当务之急。

因此,对英语文学教学的改革研究将对解决英美文学教学的现存问题,提高该课程的教学质量起到较好的作用。另外,还能推进英语各科课程的改革进度,使得学生更好的全面发展,有利于教学实践的加强和学生的培养质量。

四、我国高中英语文学教学方法的改革措施

1.课程设置合理化

创设基于普通高中学生特点的课程体系,使课程设置层次化,课时分配合理化。突破文学课程的传统模式,按照国际化的教学要求,设立英美文学“入门课程+主干课程+拓展课程”的多层课程结构,重视基础教学,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培养学生对英美文学的兴趣和对文学知识的积累,逐步提高学生的英语文化素养,从而有效解决文学课在英语专业教学中日益被“边缘化”的问题,为英语课程体系面向全球化的改革提供借鉴。

在课程设置上,将英美文学课程层次化、系统化,旨在全方位、多角度地拓宽学生的文化视野,使学生了解英美文学的源流,熟悉西方国家的历史、地理、社会、经济、政治、教育等方面的情况及其文化传统,提高学生文化综合素质,为以后开设英美文学专业课提供重要的背景知识。英国文学史及作品选读和美国文学史及作品选读为文学主干课程,旨在引导学生从宏观上把握英美文学发生、发展和流变的历程,同时结合各时期主要文学现象和流派,对具体作品进行创作思想、艺术特色等方面的分析和探讨,提高学生的分析与思辨能力,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文学概论、英美戏剧、英美诗歌为文学拓展课程,旨在为学生提供文学批评的基本知识和方法,开阔学生的文学视野,培养他们的文学鉴赏能力、审美能力和批判性思维的能力。

在课时布局上,针对学生普遍反映高年级阶段学习时间紧,内容密度大的问题,突破了文学课程局限于高年级(3年级)的传统模式,将一部分课程延伸到低年级的基础教学中。譬如,在1-2年级开设圣经故事、西方文化入门、英美电影赏析等,旨在从入学之始便培育学生对英美文学的兴趣,使他们具备文学学习的基础知识,为高年级的深入学习搭建一个为较扎实宽阔的平台。

2.创设国际化新型教学模式

对于英美文学新型教学模式来说,要对文学教学的延续性进行强调,将一些相关课程在低年级的基础教学中就进行延伸,如此不仅可以培养学生对其的学习兴趣,让其从一开始就具备文学基础,也为学生深入高年级搭建了坚实的基础力量;其次,这一模式将打破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观念。依据建构主义思想,推行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重点探讨如何借助启发式、体验式、交互式和研究式等教学方法,把人才培养目标贯彻到一系列具体任务之中,辅之以多媒体等现代教育技术,引导学生在主动加工、吸收和内化新信息的任务活动过程之中去探究经典文学作品所蕴涵的人类文明精髓、体验其中的深邃哲理、培养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建构人生目标与道德价值观念。

这种面向国际化的教学模式坚持能力与素质培养并重的原则,辨证把握语言技能训练、专业知识传授和综合素质培养三者之间、以及课堂教学与课外实践之间的关系,不仅向学生传授了学科知识,培养了他们的英语实际应用能力和英语文化素质;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综合能力,提高了他们的全球化意识以及人文素养和思想素质。再次,国内此前的英美文学教学研究多集中于微观层面,从事英语专业文学教学研究的学者应当从英美文学教学的整体出发、以解决英美文学系列课程现存问题为目的而开展系统性的行动研究。更重要的是,本研究将英美文学教学置于更为宏观的层面,把具体课程与教育的终极目标、与当今社会对人才培养目标多样性的国际化要求紧密结合。

将把学生作为主体力量,将现代教育技术作为基础的国际化英美文学教学模式设计出来,可以将经典文学的相关学习在丰富多样的课内外具体任务中充分融入,要和动态立体的综合多媒体手段充分结合起来,重视训练英语语言技能和培养综合能力的融合,并且动态的修整这个模式,从而及时的解决当前英美文学教学中伴随的问题。

将丰富多元化的全球化学习效果评价体系创建出来,并且将学生的多种能力也在这一评价体系中纳入进来,从而在形成性和终结性评价紧密结合的方式下,确保把学生作为主体力量的英美文学教学改革实践的成效。从更为宏观的层面,把英美文学课程教学与高素质人才培养相结合,促使学生在积极自主的学习过程中实现语言交际能力的习得,开发其国际化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研究能力,培育良好的人文素养、健康向上的人生观和价值取向,从而在今后的工作中能够更快地适应社会的全球化进程、更好地服务于社会。

【注释】

① 雷蒙·威廉斯 著;刘建基 译. 关键词[M]. 北京:三联书店,2005:268.

② 特瑞·伊格尔顿 著;方杰 译. 文化的观念[M]. 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3:150.

③ 曾艳兵. 跨文化语境中的外国文学教学研究[J]. 外国文学研究,2006(2):162.

④ 谢天振.《比较文学与翻译研究》,台北:业强出版社,1994:160.

【参考文献】

[1] 崔少元. 全球化与文学教学——英语专业英美文学教学探微[J]. 外语教学,2000(3).

[2] 郑克鲁. 外国文学史[M].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2).

[3] 张玉霞. 关于外国文学教学的思考[J]. 文学教育,2007(1).

[4] 纽曼、约翰·亨利 著;何曙荣 译. 大学的理想(节本)[M]. 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

(作者单位:江苏省徐州市第一中学)

上一篇:手机市场品牌经营分析论文范文下一篇:人才培养方案电子信息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