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学批评史复习题

2023-06-05

第一篇:中国文学批评史复习题

中国文学批评史复习资料

一、名词解释题

1、简述庄子关于“言”与“意”的关系

答: 老庄为代表的道家认为言不能尽意,所以他们反对言教。庄子认为言不尽意。如《知北游》: “道不可言传”。言的目的在于得到意,但语言本身并非是“意”,只是帮助我们得到“意”,如果我们只拘泥于“言”本身,那就得不到真正的“意”,所以必须“忘言”。“得意忘言”是庄子解决“言不尽意”而又要运用语言文字的矛盾的基本方法。如《外物》:“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吾安得夫忘言之人而与之言哉?”

2、发愤著书说

答: 是司马迁最重要的文论命题。愤,指作为创作动力的“怨愤”,司马迁指出“愤”是作家“意有所郁结”的情绪状态,即心理受压抑而不得伸展的状态。作家怨愤郁结,“不得通其道”,从而借创作发挥疏通,以恢复心理平衡。司马迁的发愤著书说揭示了“愤”是作家创作的心理动力,以“愤”为创作动力,其作品具有较高的品质和质量。

3、性灵说

答:中国古代诗论的一种诗歌创作和评论的主张,以清代袁枚倡导最力。袁枚所说的“性灵”,在绝大多数地方,乃是“性情”的同义语。他认为诗是由情所生的,性情的真实自然表露才是“诗之本旨”。性灵说的核心是强调诗歌创作要直接抒发诗人的心灵,表现真情实感,认为诗歌的本质即是表达感情的,是人的感情的自然流露。特点:①性灵说是在李贽童心说的直接启发下产生的,是当时反理学斗争在文学理论上的具体表现。②性灵说的提出,也是针对当时文艺上反对复古模拟的风气而发的。③性灵说从真实地直率地表达感情的要求出发,在诗歌艺术上提倡自然清新、平易流畅之美,反对雕章琢句、堆砌典故,反对以学问为诗。④性灵说由于把能否抒发真情实感作为评价诗歌优劣的标准,因此打破了传统的轻视民间文学的封建阶级偏见,大大提高了通俗文学的地位。

4、兴观群怨

答:“兴”,就是说诗歌的艺术形象可以引起人的联想,使之思想受到感发,激发人并使之精神兴奋,情感波动,从而获得审美享受。“观”,是指诗歌可以起到观察社会政治得失、道德风尚状况和诗人的主观意图的作用。“群”,则是说诗歌可以使人们交流感情,和谐人际关系,能起到团结的作用。“怨”,强调了诗歌可以干预现实,批判不良的社会政治现象。

以下是网上简答题资料,为避免答案相同,供大家参考:

兴:意谓诗歌对于人们思想情感有启发感染作用,可以引起联翩的想像。[想

1 象力]。观:指通过诗歌可以考察社会状况、政治得失、人民愿望,还包括赋诗者的品性、志向等。[观察力]。 群:指诗歌可使人们借以交流思想,促进感情融洽,起到协和群体的作用。例:孔子与学生间便是这么一个群体。[亲和力]。怨:意谓诗歌可以抒写不满,疏导人情。“怨刺上政”,批判现实作用,但要求“怨而不怒”。当然“怨”情并不限于政治方面。

孔子从“用诗”角度方论,其“兴观群怨”全面地总结了文学的社会功能和作用。但其实精神却接触到诗歌的一些本质特征,如诗歌的抒情性、感染力和认识作用、社会效果等。因此对后世的文学理论批评生了深刻的影响。其中“兴”“怨”侧重于个体心灵的情感抒发功能;“观”“群”侧重于群体审美时诗歌所表现的社会教化功能。

5、兴象说

答:所谓“兴象”,是指诗人的情感、精神对物象的统摄,使之和诗人心灵的颤动融为一体,从而获得生命、具有个性和活力。殷璠联系盛唐诗歌的实际创作成就,提出了兴象说,指出写物状景以取象,而作品所体现的艺术感染力还在象下的兴味或情趣或理致或意蕴上,呈现出丰富多端的兴象,致使清越、秀美、新奇诗作纷呈异彩,胜境叠出,而这正是盛唐诗歌艺术审美的体现。

兴象说的理论内涵:

1、它是一种审美意象,而不是情景交融的意境。

2、它不是一般的审美意象,而有具有盛唐的内在精神,带有盛唐诗人独特的审美情趣的审美意象。

3、它强调诗人强烈的主体性,即思想的浓厚与情感的充沛表达。

4、它强调意象的感发性

5、它注重语言表达的凝练自然。

6、词别是一家

答:词“别是一家”之说,是李清照《论词》的理论核心,是李清照词学批评的基本出发点,是宋代词学注重词体艺术的本体精神表现。第一,词“别是一家”之说,是词学批评史上首次为诗词之别而树立的一块界石,它所强调的是词的本体特质,即词的音乐性。第二,词“别是一家”之说,是李清照针对苏轼以诗为词而发出的,她对苏轼等大家的批评,称其词为“句读不葺之诗”,亦在于维护词的本体特征。第三,词“别是一家”之说,提出的目的,一是维护词体,二是维护传统词风。

7、格调派

答:以清朝重臣沈德潜为代表的格调派作诗注重“格调”,该派因沈德潜倡导“格调说”而得名。沈德潜的“格调说”,具有两个显著特征:

一、强调诗歌的社会功用,要求诗歌创作必须从属于政治。

二、论诗注重法律格调。格调派以诗论出名,相比之下,他们的作品成就不高。由于格调说是乾隆“盛世”的产物,适合封建统治的需要,而且其理论比较实在,比较灵活,容易为人接受,故格调

2 派在乾隆时代势力很大。另外,明代前后七子也主张格调说,也被认为是格调派。

8、风骨

答:风骨,实质是对文学作品内容和文辞的美学要求。所谓“风骨”,也就是指一种鲜明、生动、凝练、雄健有力的风格。这是刘勰对文学风格所提出的更高要求或更高标准。用之于文学理论批评,他所强调的一是情感,二是人格力量,三是辞采之美,四是魏晋时代的人文精神、美学理想与文化性格的艺术反映。

9、肌理说

答:中国清代翁方纲提出的诗论主张。翁方纲借用肌理论诗,理是指义理和文理,他把儒家经籍和学问看作诗歌的根本。要求作诗以学问为根底,以考据入诗。翁方纲的肌理说实际上是王士禛神韵说和沈德潜格调说的调和与修正。他用肌理给神韵、格调以新的解释,目的在于使复古诗论重振旗鼓,与袁枚的性灵说相抗衡。

10、兴趣说

答:古代诗论的一种诗歌创作观点。实质是对有感而发、兴会神到的要求。在《沧浪诗话·诗辨》中,严羽把“兴趣”作为“诗之法有五”之一提出。所谓“兴趣”,就是诗歌抒情性与遵循艺术思维规律所创造的含蓄蕴藉之美和谐统一的一种审美情趣。

11、童心说

答:李贽在《童心说》一文中提出了“童心”的文学观念。李贽将认知的是非标准归结为童心。他认为文学都必须真实坦率地表露作者内心的情感和人生的欲望。李贽天真自然为美的文艺观,崇尚个性 ,强调作家灵活运用、突破常规的创作精神,认为创作过程中的冲突之美来源于作者内心世界对于不公平的外部世界的抗争,是由人及文的一种精神创造过程。在李贽看来,要保持“童心”,使文学存真去假,就必须割断与道学的联系;将那些儒学经典大胆斥为与“童心之言”相对立的伪道学的根据,这在当时的环境中有它的进步性与深刻性。

二、简答题

1、简述孔子的文质合一的文学形式论

答:孔子认为言辞表达应恰到好处,既要文饰,又不可过分。在这方面,所谓“文质彬彬”的说法,对后世的文学批评,曾经产生良好而深远的影响。《论语·雍也》:“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孔子原

3 意质指质朴,文指文采。文质彬彬指仁义道德修养与礼仪文化修养兼备。故后世批评家常将文质引伸指文章的内容与形式。“文质彬彬”表现孔子文质并重,要求的是内容和形式的完美统一。

2、以图解的方式简要说明严羽的“以禅喻诗”说

答:

严羽认为禅道在于妙悟,诗道亦在妙悟,即不借助才学和议论,这实际上就是形象思维。诗不靠学术和议论得来,靠的是形象思维,所谓似隐如显,如水月镜象,朦胧可见,不可凑泊;禅理中有诗悟,即不即不离,如水月不能离月,水又不等同于月,恍惚迷离,无迹可求。

3、陆机《文赋序》指出创作中存在的两个问题是什么,并简要说明。

答:陆机认为写作之难,归根结底在于“意不称物,文不逮意”。能体会、认识外物种种复杂微妙的情状已颇不易,而即使有所得,也还未必能以文辞加以贴切的表达。陆机说恒患“文不逮意”,与当时思潮是一致的,当时大多数人认为言难以尽意。文学创作的“意”,不仅包括一般的想法、道理等,更包括微妙的审美感受,那确实是更难以表达的。

4、说明“形在江海之上,心存魏阙之下”这句话在刘勰《文心雕龙》中的含义。

答:这句话的原意是身在江湖之上,心却在朝廷中。在《文心雕龙》中,刘勰借用这一成语,以生动的比喻,描述了艺术想象的自由性及其超时空的特点:“故寂然凝虑﹐思接千载;悄焉动容,视通万里。”同时,他认为艺术想象并非凌虚蹈空而生的,并指出为了使构思富有效果,须注意平时要有良好的积累和学养,写作时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和虚静的精神状态,做到“神与物游”。

5、简述《文心雕龙》书名“文心雕龙”的含义。

答:刘勰在《文心雕龙》序志中说“夫‘文心’者,言为文之用心也。昔涓子《琴心》,王孙《巧心》,心哉美矣,故用之焉。古来文章,以雕缛成体,岂取驺奭之群言雕龙也。” ,“文心”谓“为文之用心”,就是说在写作文章时的用心。“雕龙”取战国时驺奭长于口辩、被称为“雕龙”的典故,指精细如雕龙纹

4 一般进行研讨。合起来,“文心雕龙”等于是“文章写作精义”。

6、简述汤显祖戏曲理论观点。

答:汤显祖戏曲理论的突出成就有以下几点:

第一,主情论。首先,戏曲的神奇魅力可以使观众动“情”,产生强烈的感染力量 。其次,汤显祖认为,以“情”动人的戏曲作品可以直到良好的社会效果。

第二,“意趣神色”论。汤显祖认为戏曲应具备“意趣神色”。“意”是意旨,“趣”是趣味,“神”是内在的气度、风神,“色”则是文辞色彩。

第三,音律论。汤显祖坚持把思想内容放在主要位置,认为音律是为表现内容服务的。

7、简述明代戏曲理论中的“本色”论。(这题总结得不好,看着办)

答:首先,本色被用来阐明艺术与生活的关系。徐渭认为戏曲作家应该“贱相色,贵本色”。要求戏曲艺术反映的生活是天然的没有雕饰的真实。稍后的臧懋循提出,戏曲创作必须作到“人习其方言,事肖其本色,境无旁溢,语无外假”,才能艺术地反映纷纭复杂的生活。他们把真切、质朴、自然的审美标准与戏曲摹拟生活的特点结合起来,对本色的内涵作出较好的诠释。其次,本色是对语言的要求。徐渭主张“句句是本色语”。他要求传奇作家继承真切、质朴、自然的南戏语言的传统。李开先认为,曲词不同于诗、词的最大特点是通俗本色。何良俊也提倡用本色语言编写剧本。使剧本语言通俗易懂、自然质朴。臧懋循、王骥德都从戏曲反映生活的特征,论述了戏曲语言的本色。

三、论述题

1、简述孔子兴观群怨的内涵、影响及其意义。

答:内涵:兴:意谓诗歌对于人们思想情感有启发感染作用,可以引起联翩的想像。[想象力]。观:指通过诗歌可以考察社会状况、政治得失、人民愿望,还包括赋诗者的品性、志向等。[观察力]。 群:指诗歌可使人们借以交流思想,促进感情融洽,起到协和群体的作用。例:孔子与学生间便是这么一个群体。[亲和力]。怨:意谓诗歌可以抒写不满,疏导人情。“怨刺上政”,批判现实作用,但要求“怨而不怒”。当然“怨”情并不限于政治方面。孔子从“用诗”角度方论,其“兴观群怨”全面地总结了文学的社会功能和作用。但其实精神却接触到诗歌的一些本质特征,如诗歌的抒情性、感染力和认识作用、社会效果等。因此对后世的文学理论批评生了深刻的影响。其中“兴”“怨”侧重于个体心灵的情感抒发功能;“观”“群”侧重于群体审美时诗歌所表现的社会教化功能。

5 影响:“兴、观、群、怨”说在中国封建社会文学和文学理论的长期发展中,发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后世的作家和文学理论家常常用它作为反对文学脱离社会现实或缺乏积极的社会内容的武器。例如,刘勰针对缺乏怨刺内容的汉赋所提出的:“炎汉虽盛,而辞人夸毗,诗刺道丧,故兴义销亡。”(《文心雕龙·比兴》)在唐代兴起的反对齐、梁遗风的斗争中,诗人强调诗歌的“兴寄”以及唐代新乐府作者所强调的“讽谕美刺”和“补察时政,□导人情”的作用,都继承了“兴、观、群、怨”说重视文学社会功能的传统。直到封建社会末期,在黄宗羲的《汪扶晨诗序》及其他许多作家的文学主张中,还可以看到这一理论的巨大影响。

意义:“兴、观、群、怨”说,在中国文学发展史上所起的作用,总的来说是积极的,尤其是在政治黑暗腐败和民族矛盾激烈的时代,它的积极作用更为明显。例如“安史之乱”后杜甫的诗歌,南宋时期陆游、辛弃疾的诗词等。就从不同的方面发挥了文学的兴、观、群、怨的作用。从诗歌创作看,后世的许多诗人常常在主观或客观上将“诗可以怨”作为自己创作的主要内容或主要追求目标,用它作为批评和揭露黑暗现实的武器。从诗学理论看,“诗可以怨”是文学批评史上批评诗歌作品的一个重要标准和论题,后世的文学理论常常用它作为反对文学脱离现实或缺乏积极的社会内容的理论依据。

2、运用中国文学批评史相关理论观点分析陈子昂《登幽州台歌》“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答:首先,陈子昂继承前人的风骨论。他认为诗歌应该具有鲜明爽朗的思想感情和精要劲健的语言表达的艺术风格,具有风清骨峻的特点。即是“骨气端翔,音情顿挫,光英朗练,有金石声”的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和震撼力。其次,陈子昂主张诗歌兴寄。是说诗歌要有充实的内容,言之有物,寄怀深远,因物喻志,托物寄情。他的《感遇诗》三十八首就借咏物叙事抒发自己壮志情怀和以物喻人,托物喻志,寄托自己对社会政治的主张和见解,是他对自己的“兴寄”主张的最好的实践和最明确的注解。

因此,陈子昂的诗歌从不无病呻吟,从不吟花弄月,而是言有所指,诗有兴寄,语言有骨力有气势。例如他的名诗《登幽州台歌》:“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气势何等的雄壮,境界何等的阔大,语言又是铮铮作响,掷地有声。而其内容,前人就认为,是阮籍“广武之叹”,是叹世无英雄,有比兴寄托的内容包含在内。从他的诗歌创作实践可以看出,他所提倡的“风骨”,就是指诗歌要言之有物,因物喻志,托物起情,意象鲜明,语言精警,有气势,有骨力。他的创作也正实践了他的理论。

3、论述司马迁“发愤著书”的内涵与中国古代文学批评史中的“愤书”传统。

答:出处:“发愤著书”是司马迁最重要的文论命题。《太史公自序》云:“夫诗书隐约者,欲遂其志之思也。昔西伯拘羑里,演《周易》;孔子厄陈、蔡,作《春秋》;屈原放逐,著《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诗三百》篇,大抵贤圣发愤之所作也。此人皆意有所郁结,不得通其道也。”

内涵:愤,怨愤,指作为创作动力的“怨愤”。司马迁指出“愤”是作家“意有所郁结”的情绪状态,即心理受压抑而不得伸展的状态。作家怨愤郁结,“不得通其道”,从而借创作发挥疏通,以恢复心理平衡,所以,司马迁对“发愤著书”的心理机制作了较深的探索和阐发。

意义:其一,揭示“愤”是作家创作的心理动力;其二,以“愤”为创作动力,其作品具有较高的品质和质量;其三,“发愤著书”具有与儒家“温柔敦厚”、“中和”不同的美学品格。

后来文论家相似观点:韩愈:不平则鸣;欧阳修:穷而后工;李贽:不愤则不作;金圣叹:怨毒著书;

4、根据杜甫《戏为六绝句》简述杜甫的诗学思想

答:一

庾信文章老更成,凌云健笔意纵横。

今人嗤点流传赋,不觉前贤畏后生。 二

王杨卢骆当时体,轻薄为文哂未休。

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 三

纵使卢王操翰墨,劣于汉魏近风骚。

龙文虎脊皆君驭,历块过都见尔曹。

才力应难跨数公,凡今谁是出群雄。

或看翡翠兰苕上,未制鲸鱼碧海中。 五

不薄今人爱古人,清词丽句必为邻。

窃攀屈宋宜方驾,恐与齐梁作后尘。 六

未及前贤更勿疑,递相祖述复先谁?

别裁伪体亲风雅,转益多师是汝师。

《戏为六绝句》前三首为实际批评,具体地实事求是地评论庾信、初唐四杰及其文学地位等,批评了当时嗤点庾信和哂笑四杰的人。后三首为理论批评,揭示作者的论诗宗旨:

第一、提倡风雅, 重视比兴(或“转益多师“,博采众家之长)。《戏为六绝句》第六首归结为“别裁伪体亲风雅”, 杜甫虽不否定齐梁, 但最终仍在提倡《风》、《雅》。论其形式, 则典雅纯正, 论其内容, 则富比兴, 恰合杜甫之要

7 求, 故极为推崇提倡。

二、不贵古贱今, 不崇己抑人。《戏为六绝句》称美庾信及四杰, 告诫轻薄者不可贵古贱今, 第五首“不薄今人爱古人”一句即是,除庾信及四杰外, 杜甫于当代, 亦推重多人,足见杜甫绝不贵古贱今, 同时复可见其不崇己抑人; 因其襟胸广阔, 能包容含纳, 故能成其大。

第三、崇尚雄浑, 注重骨、神。杜甫重视老成雄浑之作, 讲究诗歌之气骨风神。《戏为六绝句》第一首评庾信为“老更成”, 为“凌云健笔意纵横”, 第三首赞初唐四杰为“龙文虎脊”及第四首之“鲸鱼碧海”, 足见杜甫虽重视齐梁, 同时亦极重视气骨, 使归于老成, 归于风神。老杜一生写诗,莫不雄浑老成, 富有风神气骨, 显示其理论与创作密切结合。

第四、崇尚清新, 讲求华丽。杜甫一方面讲究“凌云雄健”浑厚诗风, 一方面又要求清新绮丽、文章华美,《戏为六绝句》第三首之“龙文虎脊”系称美四杰有华丽辞采; 第五首更指出“清词丽句必为邻”, 以“清丽”为诗歌不可缺之要件。

第五、讲究声韵, 注重格律。杜甫于戏为六绝中, 从头至尾, 均一致推许庾信及四杰, 而庾信和四杰即为中国律诗试验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功臣, 杜甫赞美他们, 重视齐梁, 意即杜甫不废弃音律, 并深知诗歌与齐梁音律关系之密不可分。唐代近体律诗绝句体裁之完成, 庾信和四杰等人功不可没。正因杜甫重视音律, 故而赞誉四杰之“当时体”为“江河万古流”。

第六、讲究技巧, 注重雕琢。齐梁诗人注重形式, 刻意藻饰, 精心雕琢, 以求妍丽, 杜甫《戏为六绝句》并未否定齐梁, 第五首且告诫后生“恐与齐梁作后尘”, 显示杜甫对诗歌亦讲究雕琢藻饰, 认为诗须经苦心锤炼, 方能永垂不朽。

第二篇:中国文学批评史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01060 课程名称:中国文学批评史

《中国文学批评史》教学大纲

一、课程说明

1、“中国文学批评史”是四年制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必修课程之一。对于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发展的历史,分为先秦、汉魏六朝、唐宋金元、明清四个时期进行介绍。

2、本课程以中国文学批评史的发展为基本线索,批评家及批评论著为主要内容。通过课堂教学使学生了解、掌握中国文学批评史,使学生深入领会中国古代优秀的文学传统和艺术精神,了解它和西方文艺美学的不同特点,并可以为建设当代新的文学理论,提供有益的历史借鉴。

3、本课程教学时间安排总计36学时,一学期授完,每周2学时,计划教学周数18周。以期末考试加平时成绩的方式计分,总计学分2学分。

二、学时分配表

教学内容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六章 第七章 第八章 第九章 第十章 第十一章 第十二章 第十三章 第十四章 第十五章 第十六章 第十七章 先秦时期文学批评的萌芽 儒家的文学观 道家的文学观

两汉经学时代的文学理论批评 玄学与魏晋南北朝文学理论批评 刘勰与《文心雕龙》

《文心雕龙》的批评价值 钟嵘与《诗品》

唐代前期的文学理论批评 唐代后期的文学理论批评 北宋的文学理论批评 南宋金元的文学理论批评 明代的复古与反复古文学思想 明代的小说戏曲理论批评 王夫之和叶燮的诗歌理论 清代的小说戏曲理论批评 清代中前期的诗文词理论

晚清时期与西方文学思想的交汇

合计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92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授课学

实践学时

三、教学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和学习,使学生掌握一定的中国文学批评史知识,熟悉中国文学批评史上出现的重要批评家、著作和重要批评观点,并能理解中国文学批评史上主要的文学批评思潮与现象。

本课程要求学生能够全面了解中国文学批评发展的历史,对于特别有影响的批评家、论著及理论批评及思潮能建立起正确的理解,并要求学生能够运用已学的理论分析和解释批评观点与思潮,对重要批评著作具备较深入的理解。

四、教学内容纲要

第一章 文学的起源和文学理论批评的萌芽 内容提要:

第一节:文学的起源和初期的文学观念

中国“文”的概念的演变;学术与文章的逐渐分离;先秦时期诗乐舞合一,文史哲不分的特点。

第二节:文学理论批评的萌芽和“诗言志”的提出 文字的产生与易经八卦的创造对文学理论产生的影响;《诗经》是先秦时期比较正式的文论批评的主要对象,可以归纳为献诗讽谏说与观诗知政说;“诗言志”观念的理解,对“志”的含义的演变的理解显示了中国文学观念与西方文学观念之间的异质性。

第二章 儒家的文学观 内容提要:

第一节:孔子以“诗教”为核心的文学观 孔子的思想中的“仁”、“礼”与复古中庸的基础;反映到美学思想上是尽善尽美的美学观;这也成为孔子以“诗教”为中心的文学理论批评的基本出发点。

孔子的文学批评观点可分为以下五方面论述:

1、文艺与道德修养、政治外交活动的关系;

2、关于文学批评的“思无邪”的标准;

3、论文学“兴观群怨”的社会作用;

4、论文学的内容和形式的关系;

5、论雅乐与郑声。

第二节:孟子“与民同乐”的文学观及其文学批评方法论

孟子的思想中的民本与革新思想,这使他在文学观及批评标准上比孔子较为进步。孟子对文学批评的具体贡献体现为“以意逆志”和“知人论世”的接受理论及“知言养气”的文学创作论。

第三节:荀子对儒家文学思想的继承与发展 荀子的基本思想介绍;明道观念的由来,《乐论》中对文艺与政治关系的阐述。从荀子的中和之美的美学原则的角度出发谈儒家文学观的消极影响。 本章思考题:儒家文学观中的“中庸”、“中和”思想对后世文学观的负面影响的总结。

第三章 道家的文学观 内容提要:

第一节:老子的“大音希声,大象无形”论

道家文学思想与儒家文学思想的异质性;老子的总体思想介绍,辩证思维及“有无”观念,绝学弃智的观念和“大音希声、大象无形”命题的理解。 第二节:庄子崇尚自然、反对人为的文艺美学思想

庄子基本思想介绍,庄子对“道”的阐述的理解,崇尚天然、反对人为的审美标准和艺术创造原则。注意其对尊重自然规律绝对化的片面性;庄子对理想的天然艺术境界的理解(天籁、解衣般礴、言意之表)。 第三节:庄子“虚静”、“物化”、“得意忘言”的艺术创作论

理解“虚静”和“物化”对创作的意义及二者之间的关系;理解庄子对言意关系即语言和思维关系的看法及其对后世文论批评的影响。

本章思考题:道家文学观与儒家的根本性差异,道家对言意关系的看法与儒家之比较。

第四章 两汉经学时代的文学理论批评 内容提要:

第一节:西汉前期的道家文学观与司马迁的“发愤著书”说

刘安、司马迁对屈原的肯定性评价;司马迁的“发愤著书”说与实录精神。 第二节:封建正统文艺观的确立

汉代儒家文艺观的保守性增强,美刺讽谏说的确立;《乐记》对《乐论》思想的发展;《毛诗大序》所体现出的封建正统文艺观。 第三节:扬雄、班固的文学理论批评

扬雄、班固对屈原的趋于否定性的评价以及对汉赋的评价态度。 第四节:王充真善美相统一的文学观

《论衡》的“疾虚妄”及王充对文学创作中虚构和夸张的认识;王充反对复古提倡独创对儒家“述而不作”观念的反拨。

第五节:王逸对《楚辞》的评论与东汉后期文学理论批评的发展

王逸对屈原及《楚辞》的肯定性评价及其实际符合儒家文学观的肯定角度;东汉后期文学独立与自觉的逐渐形成,文体概念的出现。 本章思考题:“屈骚之辩”汉代全貌。

第五章 玄学的兴起与魏晋南北朝文学理论批评的繁荣发展 内容提要:

第一节:玄学的兴起与文学观念的变迁

儒家伦理道德观念的动摇,文学创作重情趋向与对创作个性的重视;玄学的才性论与有无思想及认识论观点的解析。

第二节:曹丕《典论论文》的时代意义

《典论论文》提出作家才能与文体特征有重要关系;强调作家个性对文学创作的意义,“文以气为主”的论断及意义;曹丕对“贵远贱近”、“文人相轻”等不恰当批评态度的反对。

第三节:陆机《文赋》论文学的构思与创作

“意不称物,文不逮意”观点中的玄学思想;陆机对艺术构思的基础、情状、灵感

的作用等方面的论述;陆机对各类文体的特征与艺术风格的总结,“四科八体”的提出;陆机总结了风格多样化及其形成原因;文学作品艺术美五条标准的提出。 第四节:文笔之争和永明声律论

汉字四声的发明及声律派的出现,声律对中国文字与文学的深远意义及负面影响。文笔之争实际是怎样认识文学特征的问题,如何区别文学与非文学,从有无韵的标准到艺术形象思维的特征的标准。

本章思考题:才性论问题在现今的思考,作家的德才之间有无必然联系。

第六章 刘勰及其不朽巨著《文心雕龙》 内容提要:

第一节:刘勰的生平思想与《文心雕龙》的写作 刘勰的儒家为本,佛家影响下的思想;《文心雕龙》的写作动机与基本体例。 第二节:刘勰的文学本体论 《原道》、《征圣》、《宗经》“文之枢纽”的意义:体现刘勰的儒家思想根本;儒家的“道”的理解;六经。

第三节:刘勰的文学创作论

刘勰的文学创作论包含以下几方面内容:

一、论文学创作的构思。《神思》篇对艺术思维与想象活动的描述;强调虚静的构思精神状态;刘勰对言意关系的理解。

二、论文学形象的艺术特征。《隐秀》篇中“隐秀”艺术特征的理解辨析。

三、论文学的风格与体裁。作品体裁风格与作家才性之间的关系;《体形》篇对文学八种风格的概括及与易经思想的关联;刘勰对风格形成主客观因素的探讨;《文心雕龙》分文体论述的四方面概括。

四、论文学作品的“风骨”美。风骨是刘勰提出的重要文学审美标准,对风骨论的多种理解。

五、论文学作品的写作技巧。刘勰对内容形式关系的论述,对整体美的强调和“三准论”。

第四节:刘勰的文学发展论和文学批评论

关于文学的发展刘勰提出“通变”的思想,刘勰对文学与时代关系的见解;刘勰对批评鉴赏态度及具体方法的探讨。

本章思考题:如何理解“风骨”论,易经思想对《文心雕龙》的影响。

第七章 钟嵘的诗论专著《诗品》 内容提要:

第一节:钟嵘以“直寻”为核心的文学思想

《诗品》的成书情况;钟嵘认为诗歌的本质是表现人的感情,强调“怨”的重要;钟嵘以自然为诗歌创作的最高美学原则;钟嵘的风骨论与滋味说。 第二节:钟嵘对历代五言诗人的评价

《诗品》品评诗人的思想渊源;钟嵘对具体诗人品评所反映的文学批评观点。

第八章 唐代前期的文学理论批评和“诗境”的提出 内容提要:

第一节:唐初反齐梁文风中的两种不同倾向

对齐梁文风的主要特点及应该具有的理性态度;王通、魏征等对齐梁文风的态度及

其中所反映出文学与政治关系的问题。

第二节:陈子昂、李白和杜甫的诗歌理论

陈子昂的“兴寄论”与“风骨论”;李白的文学思想;杜甫重写实的诗歌观与《戏为六绝句》

第三节:殷璠的兴象论和王昌龄的诗境论 《河岳英灵集》强调“兴象”反对“轻艳”,殷璠论如何做到“兴象”;王昌龄对艺术构思及诗歌三种境界的论述。

第四节:皎然《诗式》与诗歌意境特征探讨的深入

皎然诗论中对诗歌意境创造的论述及诗禅合一的诗歌美学理想。 本章思考题:陈子昂所说的“风骨”与刘勰、钟嵘有什么异同。

第九章 唐代后期文学理论批评不同流派的分化与发展 内容提要:

第一节:白居易和社会学派的文学理论批评

白居易要求文学创作必须起到“为民请命”的作用,认为文学应当积极地干预现实。他提倡直笔,反对虚美,是对儒家温柔敦厚诗教的重大突破。但同时也显示了他对诗歌艺术美的轻视的弱点。

第二节:古文理论的产生发展和韩愈、柳宗元的文学思想

唐代古文理论针对六朝唐初骈文的泛滥而发,骈文的主要特点,古文的概念意义;韩愈的明道思想与提倡古文,强调独创性,反对因袭拟古;唐代古文运动的四方面积极意义;韩愈的“不平则鸣”观;柳宗元的文学思想。 第三节:司空图论诗歌的“味外之味”、“象外之象,景外之景” 司空图与《二十四诗品》辨源;司空图的生平思想;《与李生论诗书》等文中所反映的对诗歌意味的观点;《诗品》对诗歌意境的描绘。 本章思考题:唐代古文理论的兴起和意义。

第十章 苏轼和北宋的文学理论批评 内容提要:

第一节:欧阳修的“穷而后工“论 欧阳修的生平思想;“穷而后工”论与文道关系。 第二节:苏轼的文学思想和创作理论

苏轼的生平思想;苏轼文学思想理论主要包括以下五方面:

一、论艺术创作中“知”与“能”的关系;

二、论艺术构思中的“虚静”、“物化”和“妙观逸想”;

三、形象塑造和创作中的“随物赋形”、“传神”;

四、论“无法之法”;

五、论平淡的艺术意境。 第三节:黄庭坚的文学思想和创作理论

宋代理学的文学观念;黄庭坚与江西诗派;黄庭坚“以理为主”、博学为基础的文学思想理论;点铁成金、夺胎换骨的含义;对法度的讲究。 第四节:宋代诗话的发展

诗话的源起及宋代前后诗话作品概观。 本章思考题:苏黄文学观比较。

第十一章 严羽和南宋金元的文学理论批评 内容提要:

第一节:南宋的诗文理论批评

吕本中的“活法”、“悟入”说;朱熹的文学思想;陆游、杨万里的诗歌理论。 第二节:严羽的《沧浪诗话》

严羽的与《沧浪诗话》的成书;严羽的“别才”、“别趣”说;严羽的“兴趣”论、“妙悟”说;严羽“以盛唐为法”的理解。 第三节:宋代的词论

苏轼、李清照对词不同的理论见解;南宋后对豪放派的偏爱现象 第四节:金元的文学理论批评

王若虚的批评思想;元好问的批评思想。

第十二章 明代文学思想发展中的复古和反复古 内容提要:

第一节:明代复古主义文学思想的发展和前后七子的文学理论批评 明代复古主义思想的源起,前后七子的批评思想概括。 第二节:明代文艺新思潮的兴起和李贽的“童心说”

阳明心学对复古思潮的反拨;李贽的“童心说”及在文学思想上的表现;化工与画工之境。

第三节:公安三袁的“性灵”说

袁宏道以“性灵”为中心的文学思想体现为“真”、“变”、“趣”、“奇”四个方面;袁中道对袁宏道的修正和补充。

第十三章 明代的小说戏曲理论批评 内容提要:

第一节:李贽对《水浒》的评点和明代小说理论批评

评点体的出现及其长处;李贽评点《水浒》的价值;明代小说理论批评中的几个基本问题探讨。

第二节:明代的戏曲批评 明代两大戏曲流派的对立。

第十四章 王夫之和叶燮的诗歌理论 内容提要:

第一节:王夫之的“兴观群怨”论和“情景融和”论

王夫之的生平思想;对“兴观群怨”等孔子文学思想的新的发挥;对诗歌创作中情景关系的论述。

第二节:叶燮《原诗》的理、事、情论和才、胆、识、力论

叶燮的“正变”说和对儒家诗教传统的回归;论诗歌的理、事、情三要素及作家本体论等。

第十五章 清代的小说戏曲理论批评 内容提要:

第一节:金圣叹的《水浒》评点和清代其他小说理论批评

金圣叹的生平思想与六大才子书;金圣叹评点《水浒》的思想价值;金圣叹对小说人物形象塑造等方面的艺术批评。其他小说批评概说。 第二节:李渔的《闲情偶寄》中的戏曲文学理论 李渔生平思想;“结构第一”的理论;“立主脑”、“审虚实”、“戒荒唐”、“重机趣”

等戏曲理论。

第十六章 清代前中期的诗文词理论批评 内容提要:

本章主要对王士禛的神韵说、沈德潜的格调说、袁枚的性灵说和翁方纲的肌理说四大清代诗论作介绍和进行总体讲解,对以方苞、姚鼐为代表的桐城派的文论简要介绍。

第十七章 晚清时期与西方文学思想的交汇 内容提要:

本章在介绍龚自珍等对传统文学思想的总结和革新的基础上,重点介绍在西方文学思想初步影响下的黄遵宪诗歌理论、梁启超文学思想及小说理论批评及王国维的《人间词话》。

五、实践环节

课堂实践 本课实践环节不占课时数,每章根据内容需要布置思考题,在课堂上进行讨论。

六、课程教材

教科书: 张少康著,《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教程》,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4月第1版

参考书: 王运熙等著,《中国文学批评史新编》,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11月第2版

罗根泽著,《中国文学批评史》,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3年1月第2版 蔡镇楚著,《中国古代文学批评史》,岳麓书社,1999年4月第1版 《中国文化典籍》,自编教学参考资料

第三篇:中国文学批评史(魏晋南北朝).ppt.Convertor

中国文学批评史 魏晋南北朝部分

一、魏晋南北朝文论的总特点

从东汉末年开始,儒学逐渐衰落,玄学应运而兴起。所谓玄学,实际上主要是老庄道家思想的发展和流变,体现在文学理论批评上尤其是如此。因此可以说,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文学思想,是由道家思想占据主导地位。例如,这一时期的许多文论家都极力推崇自然清新之美,都倾心于探讨文学的内部规律,都注重研究文学的审美特征等等,这很明显是继承和发展了老庄道家的文艺观。 首先,文学创作主题的变化。

汉代由于受经学的影响,文学成为宣传儒家礼教的工具,文学创作的主题大都以政治教化和美刺讽谏为中心。到汉末魏初,逐渐转变为以写个人悲欢遭际为主了,着重抒发个人喜怒哀乐之情,描写个人的曲折经历,以及对**现实的深沉感慨。从表现社会政治主题到刻画个人内心世界,这是一个重大的变化。 其次,文学思想的变化。

创作上的这种变化,反映在文学思想上就是从“言志”到“缘情”的变化。“言志”的“志”在汉代虽然也包含着“吟咏情性”的因素,在理论上认识到文学创作是在抒情中言志的特点,但是这种“情”只能是符合“礼义”之情,这种“志”也在儒家政教怀抱的范围。而魏晋南北朝的“缘情”说目的在于突破儒家“礼义”的束缚,自由地抒发自己的感情,不再囿于儒家政教怀抱的“志”,而自由地表现自己的愿望与要求。

再次,对创作个性的强调。

与上述文学创作主题与文学思想变化相适应,这一时期在文学创作和文学理论批评中,特别重视要体现作家特殊的创作个性。从文学创作看,曹操的诗歌古直悲凉,曹丕的诗歌缠绵悱恻,曹植的诗歌慷概多气。在儒家思想占统治地位的经学时代,人们的个性往往是受到压抑的。文学要为封建礼教服务,达到“经夫妇,成孝敬,厚人伦,美教化,移风俗”的目的,只能表现“天理”而不能描写“人欲”。这一时期文学创作中对创作个性的高度重视,正是当时社会思潮的反映。 第四,重视对文学创作本身特点和规律的研究。

鲁迅先生说当时是一个“为艺术而艺术”的时代。

对文学的审美特征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不过,就这一时期所留下来的一些主要文论著作看,也都不排斥儒家的文学思想,他们往往是在论说文学的外部规律时,认同儒家文论的路数;而在阐释文学的内部规律时,则主要是承袭道家文论的衣钵。诸如西晋陆机的《文赋》、南朝刘勰的《文心雕龙》、钟嵘的《诗品》等大都是这样。也就是说,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文学理论批评,总特点基本上是儒道结合,外儒内道,而以道为主。

当然,这一时期的文论家们很有水平,他们并不是、也不屑于简单地抄袭或沿用前代儒、

道两家的文论资料,而是在前人基础上作出了许多深刻的精辟的阐发,从而形成了自家的理论特色,甚至构建起了自己完整的文学理论体系。他们对文学的许多问题都作了非常深入的思考,例如关于文学的根本性质问题,关于文学的审美特征问题,文学创作的内在规律问题,作品的艺术风格问题,文学的体裁种类问题等等。他们在阐述自己的文学理论时,提出了一系列重要的文学理论概念、范畴和命题,诸如“文气”说、“缘情绮靡”说、“神思”、“意象”、“体性”、“风骨”、“通变”、“定势”、“隐秀”、“物色”、“知音”、“直寻”、“滋味”、“声律”等等。

1、曹丕的《典论·论文》、陆机的《文赋》刘勰的,《文心雕龙》(选读),钟嵘的《诗品》(选读)

(一)曹丕的《典论·论文》

1、“文章不朽”说

2、“文体”说

3、“文气”说

曹丕(187—226)是汉魏时期著名的诗人,同时也是一位重要的文学理论批评家。他撰写的文论著作流传于世的有两篇,一篇是《与吴质书》,另一篇就是我们要学习的《典论·论文》。《典论》是曹丕精心撰写的一部学术著作,一共20篇,《论文》是其中之一。后来《典论》一书失传,《论文》这一篇幸亏被选入南朝时期的《昭明文选》而得以保存下来。这是一篇非常重要的文论著作,在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因为在它之前还没有精心撰写的严格意义上的文学理论专著是中国古代文论开始步入自觉期的一个标志。

1、“文章不朽”说

这是曹丕关于文章作品的意义和价值的观点。他在《典论·论文》中说:

这是曹丕关于文章价值的观点,曹丕对文章的价值给予了前所未有的崇高评价。认为文章是“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甚至比立德、立功有更重要的地位,这种文章价值观是他对传统的文章(“立言”)是“立德、立功”之次思想的重大突破,是文学自觉的一种表现,对文学创作和文学理论批评发展有重大意义和影响。但可惜的是,在《典论·论文》里,他并未对这一观点加以详细的展开论述。不过,仅仅是提出这一口号,他在文论史上已经是功不可没了。

汉魏时期是中国文学史、特别是诗歌发展史上第一个黄金时代,其原因固然非止一端,但是作为统治集团的曹氏父子的重视、鼓吹和积极参与,应该说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

当时以他们父子为核心,周围团结了一大批诗文作家,形成了所谓的“邺下文人集团”,曹丕在这篇《典论·论文》中所评论的“建安七子”(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禹、应炀、刘桢),除了孔融之外,都属于这个集团。

2、“文体”说

在《典论·论文》里,曹丕还第一次正式提出了文体分类及其各自特点的思想:

夫文本同而末异。盖奏议宜雅,书论宜理,铭诔尚实,诗赋欲丽。此四科不同,故能之者偏也,唯通才能备其体

这里曹丕列举出八种文章,分成四类,分析了它们各自的特征,后世学界称之为“四科八体”说。 “本”指文章的本质,即用语言文字来表现一定的思想感情;“末”指文章的具体表现形态,即文章在内容和形式方面的特点。

他提出文体共有“四科”八种体裁的文章。并且认为文体各有不同,风格也随之各异。这当是最早提出的比较细致的文体论,也是最早的文体不同而风格亦异的文体风格论。标志着文体分类及特征的研究发展到了一个新阶段。特别是“诗赋欲丽”,说明他已看到文学作为艺术的美学特征,对抒情文学的发展,有着特别深远的影响。

曹丕的《典论·论文》表明,魏晋时代文学已经逐步走向自觉的时代。

3、“文气”说

这里的“气”,是由作家的不同个性所形成的,指的是作家在禀性、气度、感情等方面的特点所构成的一种特殊精神状态在文章中的体现。“文以气为主”就是强调作品应当体现作家的特殊个性。要求文章必须有鲜明的创作个性,而这种个性只能为作家个人所独有,“虽在父兄,不能以移子弟。”这就说明了文章风格的多样性的原因。

后世许多文论家、诗论家常以气论诗、论文,当或多或少是受到了曹丕“文以气为主”说的影响。

(二)陆机的《文赋》

陆机(261—303)是西晋时期的著名文学家,才华横溢,诗、赋、文等创作都为时人所重。他给我们留下的文论著作主要是《文赋》,这是中国文学理论史上第一篇正式的完整的文学创作论。

在这篇《文赋》的正文之前,陆机写了一个序言,其中说:

余每观才士之所作,窃有以得其用心。夫其放言遣辞,良多变矣。妍蚩好恶,可得而言;每自属文,尤见其情。恒患意不称物,文不逮意。盖非知之难,能之难也。

这就明确地告诉读者,他写作此文的目的,就在于探讨文章作品的创作“用心”,一是“意称(chèn)物”——如何使创作中作家的主体情意和创作客体的物象彼此相称而融合;二是“文逮意”——如何巧妙地运用语言文字把心中孕育出来的具体生动的文意(“意象”)及时地把握住并且准确地表现出来。

围绕着这样两个问题,陆机具体剖析了文学创作的详细过程,总结出了多方面的艺术创作理论。我们主要应该掌握住下面几点:

1、艺术构思说

2、艺术表现说

3、文体风格说

4、《文赋》对后代有何影响

1、艺术构思说

序言中所说的“意称物”阶段,主要是指艺术创作的构思过程,它又包括:

⑴ 构思准备

陆机着重强调玄览、虚静的精神的精神境界和知识学问的丰富积累两方面的内容。提出创作构思的前提条件是,既要深深地观察作为创作对象的外界事物,同时又要饱读前人的诗书,从中陶冶自己的心胸,这样才能写出高境界的文章作品。 ⑵ 构思阶段

开头几句是讲艺术构思之始,一定要进入一种用志不分的虚静的精神状态,接下来谈艺术构思的过程,主要是阐述艺术想象的特点,可以说更为精辟。

2、艺术表现说

文学创作中的艺术表现,是和艺术构思阶段密切难分的,但大体上还是有个先后的层次,也就是《文赋》小序中所揭示出的“意称物”和“文逮意”的区别。艺术表现阶段主要是解决“文逮意”的问题。陆机对这一层次的论述,是在《文赋》正文的第三段:

创作中的艺术表现阶段,包括如何安排文意和文辞两个方面,即“选义按部”和“考辞就班”,或者更准确地说,是如何运用文辞来把握文意的问题。陆机论述了在艺术表现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种种复杂情况,主张作家要因情适宜,妥善地谋篇布局,形诸笔墨。他的艺术表现理论,阐述得同样精彩。

《文赋》的文学创作理论内容非常丰富,除上面所分析的艺术构思和艺术表现两大概括性的论述之外,文中还包括具体的表现技巧层面上的文术论。

3、文体风格说

中国古代文论里的文体风格论,是从上面讲到的曹丕《典论·论文》正式开始的(即“四科八体”说)。但曹丕论述的毕竟简略,到陆机的《文赋》中,就把这一理论又向前推进了一步。这体现在正文的第五段:

诗缘情而绮靡,赋体物而浏亮。碑披文以相质,诔缠绵而凄怆。铭博约而温润,箴顿挫而清壮。颂优游以彬蔚,论精微而朗畅。奏平彻以闲雅,说炜晔而谲诳。

从这种论述可以见出,陆机提出的这个“十体”说,一是比曹丕的“四科八体”说更加细致,更加准确了;二是在各类文体的具体排名次时,曹丕是将纯文学的“诗”、“赋”二体排列在八体最后,而把朝廷的应用文体“奏”和“议”放在最前;到陆机的文体论,则把这种次序完全颠倒过来了,最先排列的是“诗”和“赋”,最后才是“论”、“奏”“说”。它说明陆机对审美文学的认识和重视确实比曹丕前进了一步。三是陆机在这里概括十类文体的审美特征时,也远比曹丕具体准确,可以说是地道的文体风格理论了。

4、“诗缘情而绮靡”说

陆机把当时最重要的文体——诗歌的审美特征概括为“诗缘情而绮靡”,更成为千古名言。

所谓“诗缘情”就是说诗歌是因情而发的,是为了抒发作者的感情的,这比先秦和汉代的“情志”说又前进了一步,更加强调了情的成分。这是魏晋时代文学自觉的重要表现。

陆机讲“诗缘情”而不讲“言志”,实际上起到了使诗歌的抒情不受“止乎礼义”束缚的巨大作用。而尽管有少数封建正统文人对这一理论命题颇有微词,但是绝大多数诗人和文论家都认同这一深刻而又精辟的著名诗学命题。

5、艺术风格

外物多样带来风格多样:“其为物也多姿,其为体也屡迁”

作家的个性多样,带来风格的多样:“夸目者尚奢,惬心者贵当,言穷者无隘,论达者唯旷。” 不同的文体带来风格的多样:《文赋》中提出十种文体,其风格是各各不同的。

6、艺术标准

对文学作品的艺术美,陆机提出了五字标准——应、和、悲、雅、艳 “应”相对于“孤”“独”而言,亦即相对单调而言。 “和”相对于不调谐而言,和,即和谐。 “悲”相对矫饰而言,要求文章有真情实感。 “雅”相对“俗”而言,要求文章格调要高。 “艳”相对质木无文而言,要求文章必须有文采。 7.《文赋》对后代有何影响?

《文赋》的影响,《文赋》对六朝文学理论批评发展影响极大。《文心雕龙》可以说是全面继承和发展了《文赋》的文学理论;挚虞、李充的文体论继承发展了《文赋》的文体论思想;《文赋》还影响了沈约等人的声律论和萧统《文选》的文学观念。

除了以上的积极影响外,也有人认为,《文赋》过分强调了文学作品的艺术美、形式美,影响了六朝文学的现实主义倾向。

(三)刘勰的《文心雕龙》选读

刘勰(字彦和,465?—532?)字彦和,东莞莒(今山东莒县)人,世居京口。少时家贫,曾依随沙门僧十余年,因而精通佛典。梁初出仕,做过南康王萧绩的记室,又任太子萧统的通事舍人,为萧统所赏爱。后出家,法名慧地。不但是南北朝时期,而且也是整个中国古代文论史上最杰出最伟大的文学理论家。 他所撰写的《文心雕龙》一书,多方面地总结了前人关于文章写作和文学创作的经验,同时最广泛地汲取了前人的文学和美学思想,从而构筑成了中国文论史上最全面、最系统的文学理论体系。并且这部著作在世界文论史和美学史上,也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这已经是中外学者们的共识。 儒家影响:“梦执丹漆之礼器,随仲尼而南行,旦而寤,乃怡然而喜”。 佛家影响:圆照之象,逻辑思维

例如,鲁迅先生就曾把《文心雕龙》和西方美学的奠基之作——亚里斯多德的《诗学》相提并论,共誉为世界文论的楷模:东则有刘彦和之《文心》,西则有亚里斯多德之《诗学》,解析神质,苞举洪纤,开源发流,为世楷式。

——鲁迅《诗论题记》

又如日本学冠东西的著名学者兴膳宏先生也说:

《文心雕龙》规模宏大,体制详备,是中国文学批评史上了不起的杰作。在西欧早期的古典文艺理论中,如亚里斯多德的文艺理论,就没有《龙》著那样的系统性。

——兴膳宏《文心雕龙在日本》

清章学诚《文史通义·诗话》:“《诗品》之于论诗,视《文心雕龙》之于论文,皆专门名家,勒为成书之初祖也。《文心》体大而虑周,《诗品》思深而意远,盖《文心》笼罩群言,而《诗品》深从六艺溯流别也。” 《文心雕龙》全书由50篇论文组成,共约37000字。根据作者刘勰在最后一篇《序志》中的介绍,以及我们披卷可见的实际情况,这部著作确实有着严密的内在理论体系:1)、前五篇《原道》、《征圣》、《宗经》、《正纬》、《辨骚》,是全书的总论,即刘勰自己所说的“文之枢纽(关键)”; 2)、从第六篇《明诗》到第25篇《书记》,是20篇文体分论,即刘勰自己所谓的“论文叙笔”; 3)、从第26篇《神思》,到第49篇《程器》,是专论各种文学思想,包括创作论、风格论、鉴赏批评论、文学史论、作家论等等;4)、最后第50篇《序志》,相当于全书的序言。

一、体大思精的著作结构

全书五十篇,分为总论、文体论、创作论、文学批评、序5部分。

1、总论

文学与道、经典的关系,全书的总纲, 包括《原道》、《征圣》、《宗经》、《正纬》、《辨骚》五篇。

2、文体论

包括《明诗》到《书记》二十篇,其中又有“文”“笔”之分。自《明诗》至《谐隐》十篇为有韵之文(《杂文》、《谐隐》两篇文笔相杂),自《史传》至《书记》十篇为无韵之笔。

3、创作论

包括《神思》到《总术》十九篇。

4、文学评论。

包括《时序》、《物色》、《才略》、《知音》、《程器》五篇,涉及文学与时代、自然,作家才能与品德、文学批评的方法和态度等问题。

5、序

《序志》一篇说明《文心雕龙》写作缘起与宗旨。

《文心雕龙》一书中阐述的文学理论非常丰富,理论难点也多。我们只能选取其中几个问题来讲解和学习:

1、“原道”说

2、“神思”说

3、“体性”说

4、“风骨”说

5、《文心雕龙》对后代文论的影响

1、“原道”说

这是一段思辩性很强、同时又极富于才情文采的论说。以这段话为主,刘勰的“原道”说穷根尽源地探索了文学乃至全部人文的深层本质。这就是,从终极意义上说,包括文学在内的所有人文和天文、地文、以及宇宙万物之文一样,统统都是最深层的事物的本体大“道”之文,也就是“道”的具体表现形态。 “道”和“文”都有广义和狭义两种含义

广义的道:宇宙万物内在的普遍自然规律。——广义的文:宇宙万物的表现形式。 狭义的道:儒家的社会政治之道。——狭义的文:即“人文”,用语言文字来表达的文章。

刘勰认为儒家的社会政治之道,是作为普遍自然规律的哲理之道的体现,人文作为道的体现,和广义的天地万物之文是一致的。

《原道》篇论述了文章的本质,道与文的关系:道是文的内容,文是道的表现手段。天地万物都有“文”,作为万物之灵的人当然也有“文”,人之文就是用言辞写出来的文章。看来,刘勰主张文要表现自然之道,后来的“文以载道”的观点与此有源流关系了。

2、“神思”说

1、阐述创作构思中艺术想象的特点 A、不受时空局限的自由广阔性

“寂然凝虑,思接千载,悄焉动容,视通万里。” B、与具体物象相结合的形象性 “思理为妙,神与物游。” C、饱和作家思想感情的情感性 “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

2、创作构思时作家所必须具备的素质

“是以陶钧文思,贵在虚静,疏瀹五藏,澡雪精神;积学以储宝,酌理以富才,研阅以穷照,驯致以绎辞;然后使玄解之宰,寻声律而定墨;独照之匠,窥意象而运斤。”

刘勰提出了培养想象的五种努力:“虚静”、“积学”、“酌理”、“研阅”、“驯致”。

《神思》是探讨创作时的构思问题,对创作构思广阔丰富的特点作出了具体生动的说明,并指出为了使构思富有效果,须注意平时要有良好的积累和学养,写作时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和虚静的精神状态,做到"神与物游"。

3、“体性”说

在《体性》篇中,刘勰涉及了文学作品的体裁风格与作家才能个性之间的关系。 ① 文学作品的体与性之间有着必然的内在联系 夫情动而言形,理发而文见,盖沿隐以至显,因内而符外者也。

“体”有两层意思,一是指体裁形式,如诗、赋、赞、颂等不同体裁;二是指文学作品的风格特点。“性”是指作家的才能和个性。文学作品的体与性之间有必然的内在联系。 ② 作家个性形成有四个方面的因素,即才、气、学、习。

然才有庸俊,气有刚柔,学有浅深,习有雅郑,并情性所铄,陶染所凝,是以笔区云谲,文苑波诡者矣。 ③ 文学作品风格的多样化,正是作家个性才能各不相同形成的必然结果。

故辞理庸俊,莫能翻其才,风趣刚柔,宁或改其气事义浅深,未闻乖其学;体式雅郑,鲜有反其习;各师成心,其异如面。

④ 把纷繁复杂的文学风格归纳为八种基本类型,并两两相对。把对风格的研究推向深入。

总之,本篇是论述文章体貌、风格和作家情性、个性的关系。总结了文章的八种风格类型。刘勰把文学家的风格从时代到个人(先天的和后天的)的因素都触及了,作了较为全面的阐释,指出才、气、学、习对文章风格的影响。

4、“风骨”说

1、 "风骨"的含义

如何理解刘勰"风骨"的确切含义,后世众说纷纭。"风"也就是要求作品有情志,有感动人的力量,写得鲜明而有生气,写得骏快爽朗。"骨"也就是要求有情志的作品写得文辞精练,辞义相称,有条理,挺拔有力。所谓"风骨",也就是指一种鲜明、生动、凝练、雄健有力的风格。这是刘勰对文学风格所提出的更高要求或更高标准。我以为风是偏重于作品内在思想的一种艺术感染力,它的表现与创作主体的内在气质有关;骨则是作品构成要素的架构,偏重于对文辞结构方面的要求。

2、风骨与文采的关系

刘勰认为缺乏文采“风骨不飞”,可见他追求的是风骨与文采的和谐统一。

刘勰针对当时文坛绮靡之风占据主要地位,“俪采百字之偶,争价一句之奇,情必极貌以写物,辞必穷力而追新。”刘勰的审美理想是将建安文学重“风骨”,两晋文学重“文采”结合起来。他的风骨说无疑对矫正齐梁绮靡浮艳的文风起了积极作用。

3、风骨论的本质

刘勰的风骨论,就其本质来看是其文质观的一种延伸。但从文艺美学的角度看,风骨论则建立了一种审美的标准。即他推崇一种既有感染力又有逻辑力量,既有情感内涵又富有艺术美的文学。

5、知音

这部分讲“知实难逢”。古来文学批评存在着“贵古贱今”、“崇己抑人”、“信伪迷真”等不良倾向,公正的文学评论者很难遇见。

知音之难的原因:一是贵古贱今。最典型的例子就是秦皇汉武;二是崇己抑人,班固、曹植是代表;三是信伪迷真,楼护之属当归此类。这一段是立论,从文学欣赏的主体角度提出知音之难。 这部分讲“音实难知”。从欣赏的客体——文章本身的角度指出,知音之难还在于文情难鉴。

从客观上看,文学作品本身比较抽象而复杂多变;从主观上看,评论家见识有限而各有偏好,导致文学欣赏的片面性,难于做得恰当。

这部分提出了做好文学批评的条件、方法:批评者应博见广闻,以增强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排除私见偏爱,以求客观公正地评价作品。

这部分提出文学批评的基本原理:“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说明文学批评虽有一定困难,但正确地理解作品和评价作品是完全可能的。 文中对欣赏者的要求:

一、“圆照之象,务先博观。”

二、“目瞭则形无不分,心敏则理无不达。”

三、“平理若衡,照辞如镜。” 知音之法: 首先,“将阅文情,先标六观。” ——从文章的体制、辞采、沿革、表现手法、声律等方面入手,对作品从形式到内容进行全面的分析和鉴赏。

其次,文学鉴赏应该“披文以入情,沿波讨源”,即读者根据作品的言辞、审美意象激发情感,探究作者的创作意图。

再次,针对曲高和寡的现象,提出了“见异知音”、“深识鉴奥”的审美方法。

5、《文心雕龙》对 后代文论有何影响?

《文心雕龙》的影响:刘勰的《文心雕龙》是我古代文论中最体大思精的一部,是我国古代前无古人,后未见来者的宏伟著作,对后世有具大影响,具体表现是:

(1)《文心雕龙》的宏伟体制,虽然后继无人,但《史通》则被视为“心慕手追”于《文心》体例的著作,只是刘知几文采不及刘勰;

(2)《文心雕龙》的创作构思论、文学风格论、批评论、鉴赏论观点之沾溉后人更是无法枚举,特别是风骨论更是对后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后代创作家和文论家无不标榜“风骨”以反对柔靡繁缛的文风。 《文心雕龙》的创作目的是反对当时文风的“浮诡”、“讹滥”,纠正过去文论的狭隘偏颇。 《文心雕龙》在文学批评史上的突出贡献是: ①初步建立了文学史的观念。

②分析论述了文学创作内容和表现形式的关系,主张文质并重。 ③从创作的各个环节上总结了经验,提出了应该避免的失败教训。 ④初步建立了文学批评的方法论。

《文心雕龙》在中国古代文学批评和文艺理论的发展史上具有巨大的奠基意义和深远的影响,发展到今天,已在国内外形成了专门的学科 “文心学”, 又称“龙学”。受到世界上许多国家的理论工作者越来越多的注意和重视。

1、“性情”说

2、“直寻”说

3、“风骨”说

4、“滋味”说

5、《诗品》对后世有哪些影响?

钟嵘(约468-518),字仲伟,颖川长社(今河南长葛)人。 初仕于齐,梁时官至西中郎将晋安王萧纲记室。《诗品》作于梁武帝天监十二年(513)以后。

《诗品》把汉魏至齐梁的一百二十二家诗人分为上中下三品,每品一卷,显优劣,叙源流,指出各家利病。 钟嵘简介

《诗品》的基本内容 止乎五言

《诗品序》:“嵘今所录,止乎五言。” 分品论诗

《诗品》共评述了由汉至梁的122位诗人(另有古诗一类),并将他们按成就高低分为上、中、下三品,其中上品11人加古诗一类,中品39人,下品72人。 推源溯流

诗品—国风—古诗—刘桢—左思

—曹植—陆机—颜延之—谢超宗等

—谢灵运

—小雅—阮籍 —楚辞—李陵—班姬

—王粲—潘岳

—张协—鲍照—沈约

—张华—谢混等

—刘琨

—卢湛

—曹丕—应璩—陶渊

—嵇康 国风:情兼雅怨

体被文质

小雅:长于悱怨

语言质朴

楚辞:富于哀怨

文辞艳丽 批评当时诗风 分品论诗人

汉末清议,士人常相互评论人物,至曹魏建立九品中正制,更以品第论人。影响到文学艺术领域,在南朝产生过很多像《棋品》、《画品》一类著作,《诗品》也与此品第文化密切相关。 几位诗人的评价问题 曹操(下品): 陶渊明(中品):

1、“性情”说

从上面这两段话我们可以看出钟嵘的关于诗歌本质的观点:诗歌的本质是表现人的感情。

一、诗歌乃至整个文艺与作者主体心灵的关系

文艺作品都是作者主体心灵,也就是作者感情活动的外在表现。

诗歌既是人的“性情摇荡”的产物,也可以反作用于人的“性灵”,使之受到陶冶感化。

二、指出造成诗人性情摇荡的原因是由于外界事物对诗人的感发触动,即“物之感人”。

2、“直寻”说

以“直寻”为中心的“自然英旨”论是钟嵘对诗歌创作艺术美的基本要求。

“直寻”是指用直接可感的形象来描绘诗人有感于外界事物所激起的情感。

明代王夫之的“即景会心”论和近代王国维的“不隔”论,都是受到他的“直寻”说启发的产物。 “自然英旨”说主要包括下面的内涵:

① 强调感情真挚。诗歌既然主要是以抒情为主的,就应该感情真挚,不能有虚假的感情表现。

② 诗歌是抒发感情的,为了抒发真挚的感情,就应该反对掉书袋(用典故)派和声律派,直以抒情为主,他说:“观古今胜语,多非补假,皆由直。”“直寻”就是不假借用典用事,而是直接写景抒情。“直寻”说是钟嵘文学思想的核心。“直寻”与“自然英旨”在钟嵘的理论范畴里基本是一个意思。

3、“风骨”说

钟嵘强调诗歌创作必须以“风力”为主干,同时“润之以丹彩”。风力与丹彩均备,才是最好的作品。

钟嵘强调“建安风力”,从他对“建安风力”的论述及所举的例子看,他为“风骨”(“风力”)树立这样一个标准:它具有慷慨悲壮的怨愤之情、直寻自然、重神而不重形以及语言风格明朗简洁、精要强健的特征。 其风骨论,特别是他强调建安风力,更为后人反对无病呻吟的柔弱诗风所标举,成为陈子昂诗歌革新运动的理论武器之一。

4、“滋味”说

五言诗在诗体中居重要地位,是众多诗歌中最有滋味的,所以说合于世俗之人的口味。(这)难道不是因为(它)指陈事理,塑造形象,尽情抒情,描写事物,最是详尽切当的吗?所以诗有三种表现方法:一叫"兴",二叫"比",三叫"赋"。文辞已经完了意思还有余,是"兴";借物来比喻情志,是"比";直接描写事实,写物而寓意于言,是赋。扩大这三种表现手法,斟酌地采用它们,用风骨来强化它,用文采来润饰它,使得体会它的人余味无穷,听到它的人动心不已,这是诗中的最高的境界啊。如果专用比兴手法,弊病在用意太深,用意太深,文辞就滞涩。如果专用赋法,弊病在用意浮浅,用意浮浅,文辞就松散,(甚至于)嬉戏而造成(文意)流移不定,文辞就没有归宿,有芜乱散漫的拖累了。 钟嵘是中国古代文学批评中最早明确提出以“滋味”论诗的诗歌评论家。

要做到作品有深厚的“滋味”,钟嵘提出“诗有三义”说,认为要使诗有“滋味”,关键在于综合运用好“赋、比、兴”的写作方法,而不能只偏于一种,并将“兴”放在第一位,突出地表现了诗歌的艺术思维特征,注意到了诗歌的抒情言志、假物取象、滋味无穷的审美特征。

钟嵘的“滋味”论,既是他对艺术特征的认识,也是他对诗歌艺术的美学要求。

5、《诗品》对后世有哪些影响? 《诗品》的影响主要有:

(1)《诗品》强调诗要抒发“怨”情,是中国古代文艺思想发展史上一个进步传统,其情感论摆脱了儒家经学的框框,又没有泛情主义的弊病。

(2)钟嵘提倡诗要“直寻”,即直接抒情叙事,使后人反对形式主义诗风有了理论根据

(3)其风骨论,特别是他强调建安风力,更为后人反对无病呻吟的柔弱诗风所标举,成为陈子昂诗歌革新运动的理论武器之一。

(4)其“滋味”论也影响到司空图、严羽、王士禛、王国维等人的诗歌意境理论(如司空图、王士禛的韵味说,严羽的兴趣说、王士禛的神韵说、王国维的境界说等)。

总之,《诗品》是我国古代文学批评史上与《文心雕龙》并驾齐驱的重要著作,影响巨大。 《文心雕龙》与《诗品》比较

一、共同点

1、历代诗赋的渊源,主要是《诗经》、《楚辞》,且诗高于辞;

《文心》:宗经、辨骚;

《诗品》:国风、楚辞;

2、主张风力与丹彩结合的艺术标准;

《文心》:风骨、情采等。

《诗品》:干之以风力,润之以丹彩。

3、对作品作家评价许多一致;

(1)重古诗

《文心》“五言之冠冕”;

《诗品》“一字千金”;

(2)赞建安文学;

(3)魏晋代表诗人:

《文心》重王粲、刘桢、阮籍、嵇康、 潘岳、陆机六家;

《诗品》除嵇康外均列为上品;

(4)轻视民歌,批评玄言诗,不重陶潜

二、不同点

1、诗歌性质作用

刘勰:重教化、美刺、政治内容;

钟嵘:重抒情和艺术感染力。

如比兴解释:刘:承儒家传统,涉及美刺;

钟:不涉美刺。

2、诗歌体裁

刘勰:四言五言兼重;

钟嵘:偏重于五言。

3、艺术手法

刘勰:重声律、用典;

钟嵘:反对声律、用典。

4、个别作家评价不同

刘勰:建安重曹、王;谢灵运山水诗有褒有贬;

钟嵘:建安重曹、刘;非常重谢灵运,刘宋只其一人为上品;

第四篇:中国政治制度史期末复习题

1、下列哪个是中国第一个一姓王朝。 (夏)

2、下列哪种学说适应了战国时代的要求,受到各国君主的青睐。(法家)

3、隋唐时期,官阶分为( 九品)。

4、五代十国时期,藩镇最核心的权力集团是(牙兵 )

5、蒙古帝国的大汗,必须经过蒙古王公贵族( 忽里台)大会的推举,才具有合法性。

6、入关之前,满人政权的继承采取的是(贵族推举制 )。

7、中国的现代海军,是( 洋务远动)的产物。

8、夏的最高统治者多被称为(后 )。

9、(秦)是帝国体制的首创者。

10、唐朝进一步完善了府兵制,府兵到京师和边境服役,又叫( 上番)。

11、宋朝元丰改制前,三司权力很大,有时甚至超过宰相,所以又被人称为(计相)。

12、下列哪个王朝废除了宰相体制?(明 )

13、下列哪个部门属于清朝皇帝的秘书班子?(军机处 )

14、清末湘淮军之所以能兴起,最终打败太平军,在于它们的制度优势,其编制人称(勇营制度)。

1、商朝的官员分为两类,分别是(辅弼重臣 )和( 政务和事务管理体系官员)。

2、汉代的官吏大体上可分为( 外朝官)和(内朝官 )两个系统。

3、隋唐时期的御史台下设机构分别为(殿院察院台院)。

4、唐朝一般通过设置(县)和(州 )对边疆少数民族地区进行控制。

5、宋朝的基层政府有哪些?(县镇寨)。

6、从经济形态上讲,元朝投下主的“王国”属于(奴隶制 )和(农奴制)的复合体。

7、清朝洋务运动的三部曲包括(军事现代化军火工业现代化工商业现代化 )。

8、商朝的礼仪制度分为(日常礼仪 )和(朝堂礼仪 )。

9、汉代的选举制度主要有(察举)和(征辟)两大部分。

10、唐朝的地方政府机构由(道州与府县)组成。

11、隋唐时期的司法原则大体上有以下哪些?(五刑、十恶 、八议 )

12、下列哪几项是元朝专门管理宗教事务的机构?(宣政院、大禧宗禋院)。

13、中国历史上真正实施帝王专制的是(明、清)。

1、政治制度:指统治阶级(统治集团)通过对政权的控制实现其政治统治的原则和方式的总和.2、分封制:分封制是奴隶社会在宗法制基础上建立的主要政治制度,它通过层层分封的组织形式,形成天子-诸侯-卿大夫-士的宗法贵族政治网络。

3、军机处:军机处是清代官制中最有特色、影响最大的机构,始设于雍正年间,当时正值对西北准噶尔部用兵,因内阁距皇宫较远,加上为保密考虑,为处理军机要务,始于雍正七年(1729)设军机房,雍正十年正式改称军机处(全称办理军机处),成为辅助皇帝处理军政要务的清代实际最高权力机构。

4、中国政治制度史:是研究中国历代国家政权性质、政体构成形式,以及有关国家各种典章制度,具有综合性质的专门史和政治学的基础学科。

5、翰林学士:官名。唐玄宗时舍学士院,挑选用文才的朝臣任翰林学士,德宗时,翰林学士得以随侍皇帝左右,充任顾问,起草机密诏书,权力日重,有"内相"之称。

6、三司推事:唐朝时,特别重大的案件,须由大理寺、刑部和御史台联合审理,

被称为“三司推事”

1、中国政治制度史的研究对象和具体领域是什么?

答:中国政治制度史研究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及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历代国体和政体形成、发展及其演变的历史和规律。具体的研究领域包括:中国古代国家政权的性质,中国古代政权的组织形式和结构形式,中国古代国家政权的管理体制,中国古代国家政权的运行机制。

2、秦朝时期三公的涵义及职能。

答:三公指丞相、太尉和御史大夫,由丞相府、太尉府、御史大夫寺构成中央的中枢核心机构。丞相(也称相国)协助皇帝处理全国政务;太尉掌军政,为全国最高军事长官;御史大夫为副丞相,兼掌监察百官。

3、简答汉朝监察体系的主要功能。

答案要点:一是维护王朝秩序的稳定运转。

二是保证官僚体系对王朝的效忠。

三是作为王朝权力结构的制衡因素。

4、唐代宰相制度的基本特征?

答案要点:第一,群相制。宰相是集体的而非个人。

第二,有共同的办公地点和集体议事会议称为"政事堂"。第

三,既有分工,又集体议政。决策、审议、执行三大系统有机结合,

办事效率高,政策性失误相对较少,有利于唐代政局之相对稳定。

第四,科举进士逐渐成为宰相来源的主体。唐代大兴科举,科举宰相

日益增多并逐步成为中枢系统的主体。

第五,使相制。唐代后期,有一种特殊的宰相称为"使相",多指节度

使兼宰相。这种使相实为优崇性职务,并不过问宰相政事,因此并非

实际上的宰相,至于以宰相衔兼地方节度使、盐铁使等的也可称为"

使相"。但这种宰相兼任外官的使相,回朝后一般还继续行使宰相权

力,这与以外官兼宰相的"使相"有所不同。

1、结合两汉、宋、明、清各朝代削弱相权的事实谈谈中国古代皇权与相权的关系。

答案要点:汉初丞相(吕后以前多称相国)位高权重,"掌丞天子,助理万机",随着皇权与相权的矛盾加深,汉武帝时,丞相的权力开始削弱。武帝以后,

丞相与皇帝殿廷相争乃至拒绝执行帝命的事是很难再见了。不仅如此,汉武帝时,丞相时有贬官杀头之虞,位居相职,竟被视为祸事。汉武帝为限制相权,还重用"中朝官",使丞相的实际权力也开始被剥夺。东汉时期,相权进一步削弱,东汉以太尉、司徒、司空为三公,共同为名义上的宰相,但实际权力都转移到尚书台手中。宋代是皇权高度凝固,相权空前萎缩的的时期。参知政事的设置,分割了宰相的行政权;枢密院和枢密使的设置,分割了宰相的军政权;三司使司和三司使的设置,分割了宰相的财政权;审官院和三班院的设置,分割了宰相的人事权;审刑院的设置,分割了宰相的司法权。辽代中枢机构形式上也分为北面官和南面官两大系统,而且北面官又分北、南二大分支系统。金代海陵王完颜亮时又废三省制,正式确立尚书一省为中央最高行政中枢机构。到了元代,中枢机构又发生一大变化,元朝正式废除三省制而实行一省制,以中书省为全国政务中枢。朱元璋建立明朝后,推行一千余年的宰相制度被最后废除。朱元璋集皇权、相权于一身。

相权与皇权关系的总体发展趋势是:相权不断削弱并直至废止,皇权不断加强而至极度集中。

2、论述中国传统政治制度的基本特征。

答案要点:(1)君主制政体一以贯之,历时久远;

(2)严密的中央集权制和完备的文官制度;

(3)政治体制深受宗法观念的影响与制约;

(4)王权、族权、神权三位一体,联系密切;

(5)政体的严整与思想的控制严密互为表里;

(6)礼制的法律化及以礼治国的伦理型政治;

(7)君主制政体始终与农耕文明相联系;

(8)政治结构发展不平衡。

第五篇:2014年湖南师范大学中国古代文学同等学力加试科目(中国文学批评史)招收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大纲考研大纲

2014年硕士研究生入学复试同等学力加试自命题考试大纲 考试科目代码:中国古代文学同等学力加试科目考试科目名称:中国文学批评史

一、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

1)试卷成绩及考试时间

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2)答题方式:闭卷、笔试

3)试卷内容结构

(一)文学批评史的梳理与归纳。约50%

(二)批评理论的理解、运用。约50%

4)题型结构

a:简答题:2小题,每小题20分,共40分。

b:分析论述题:2小题,每小题30分,共60分。

二、考试内容与考试要求

考试目标

1.通过掌握中国古代文学批评史来旁通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规律。

2.了解中国古代文学批评理论对于中国古代文学的影响、决定作用。

3.认识中华民族的文学批评理论之民族传统与风格意义。

考试内容

(一)先秦文学批评与诸子学说。

(二)两汉文学批评与儒家经学。

(三)魏晋南北朝文学批评与老庄玄学。

(四)隋唐五代文学批评与佛禅学说。

(五)两宋文学批评与程朱理学。

(六)元明文学批评与陆王心学。

(七)清代文学批评与考据朴学。

(八)进代文学批评与西方科学。

三、主要参考书目

郭绍虞《中国文学批评史》,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这个杀手不太冷经典句下一篇:中国养老产业调研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