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三农问题论文范文

2023-03-19

中国三农问题论文范文第1篇

【关键词】少数民族教育 和谐 共谐教育

1、我国少数民族教育的发展背景

1.1 中国少数民族特点

中国56个民族中,各少数民族之间在政治、经济、文化发展上存在诸多不平衡,这是由其历史和地理原因造成的。有半数以上的少数民族与汉族趋同,还有少数边远民族区域仍然停留于传统的农奴社会甚至奴隶社会。虽然现代化的潮流已经悄然而至,但那些地区还远没有摆脱那种最传统最守旧的农耕状态,不同社会发展阶段的少数民族地区仍或多或少地保留着原始文化的痕迹。

1.2 少数民族教育的涵义

民族教育,就是称之为民族的人类群体的教育。在中国的范围内,汉民族教育和少数民族教育都属于民族教育的研究范畴。我国的少数民族教育所关心的主要是少数民族的教育权利、民族教育在少数民族发展中的作用、少数民族人口素质的提高和少数民族地区科学文化的传播。

2、和谐视角下倡导的少数民族教育

所谓“和”,就是客观事物总体上是统一的,而局部各有不同,即“和而不同”。“和谐”要求事物的多元性,要有多种不同的声音和思想观念最终来达成总体上的协调与配合,“和谐”之义最根本的要求是符合“和谐之道”。和谐社会要求的是一种人类社会与自然、文化与文化、人与人之间以及人自身内部的和谐共生状态。[1]所以,在世界大趋势下,少数民族地区的文化教育要在保留原有当地传统的基础上构筑一种与时代相契合的人文特色。

3、少数民族教育在现实中遭遇的尴尬

自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少数民族教育事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现如今,在当代教育发展大趋势下,却遭遇到诸多尴尬局面,这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第一,民族教育和民族文化。任何一个民族在发展过程中都积累了自己独特的文化形式,比如诗歌、民歌、仪式、习俗等。但是高度统一的教育体制并不利于少数民族传统教育的发展,它忽视民族教育特点。教材比较单一,办学条件缺乏民族特色,教学以灌输方式进行,照抄照搬汉族地区的教材和教法,不能很好地建筑起民族教育主动适应民族地区经济建设需要并为之有效服务的长效机制,在一定程度上,少数民族教学和区域经济建设与其社会发展需要是脱节的。[2]

第二,少数民族语言文字。语言文字是一个民族文化的载体,但是民族教育过程中进行汉语教学存在很多问题,如语言的退化、不重视“双语教学”等等。目前,很多少数民族地区把以学科为中心的升学教育带到少数民族地区,少数民族儿童青少年只有学会汉语才能与人口占90%以上的汉族人交流,才能更好地融入到社会生活中去,于是家长让孩子主要学习汉语,而忽视本族语的学习。

第三,宗教。我国各少数民族人口大都信仰宗教,例如,藏族、蒙古族等信仰藏传佛教,回族、维吾尔族、东乡族等信仰伊斯兰教。[3]事实上,中国传统教育是一个由儒学教育为重心,建立在多民族教育基础上的多元化体系。例如傣族佛教教育构成了傣族文化的社会基础,形成了傣族社会的知识分子阶层,在傣族封建制度下,“佛寺即学校,佛爷即老师,和尚是学生,经书是课本”。佛教垄断教育,教育本身渗透了宗教的性质,宗教寺院与学校争抢生源。

第四,思想观念。由于少数民族人民自身落后的思想观念和家庭条件的制约,也导致了学校在这些地方“形同虚设”。例如,绝大部分傣族学生初中毕业后无心升入高中继续学习,即使考上了重点中学,去读的学生也很少。傣族家长对知识和教育的价值认识不高,对子女的学业多偏向“放任”的态度。

4、少数民族教育的和谐化发展之路

如何在全球化和多元文化的理念下更好地保留和传承这些民族文化遗产,以适应当前和谐化发展和更好地构建少数民族区域的经济文化体系呢?

第一,教育课程设计应立足本民族、面向全国、放眼世界。要把多元文化的教程理念渗透进课堂,培养学生基于跨文化视角下对不同民族群体问题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要充分利用多种课程类型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参与意识。总之,少数民族学校应实施多元文化整合教育,将不同的语言和文化融合在一起。

第二,对少数民族语言进行保护性研究,重视“双语教学”的发展。要加强少数民族学生的双语能力,首先要有双语教学的语言环境,加强双语教师的培训;同时加强双语教育与双语教学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活动,保证双语教学能够协调发展。

第三,宗教问题上,国家一贯坚持教育与宗教相分离的原则,但并不能把教育与宗教绝对的分割开。学校教育与宗教仍然都是人类重要的文化传承形式,学校和宗教可以从双方的教学方法中取长补短,消除学生对于宗教的神秘感。在维护国家统一与社会和谐发展方面,两者更是有着内在的一致性,特别是宗教在对广大信教群众的传统道德教育上,仍然可以发挥其独特的作用。

第四,转变思想观念。改变少数民族区域中人们对于“读书无用论”的看法,让大多数少数民族子女接受最起码的义务教育,同时,注重职业教育和女性教育以及高等教育在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

5、结语

要实现“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和全球化背景下有特色的少数民族文化,就要学会用一种兼容的态度对待不同的民族文化、文化心理和生活方式。“共谐教育”就是要用“和而不同” 的观点,要使构成现代化世界的丰富性和发展的多样性成为我们强大的精神源泉。[1]一个国家的少数民族需要共谐教育,多个国家更需要这种共生共谐,只有这样文化才能继承和发扬,人类才能不断进步发展。

参考文献:

[1] 张诗亚.和谐之道与西南民族教育[J].西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1):65-66

[2] 柳春旭.试论民族教育发展问题[J].黑龙江民族丛刊,1995(1):135

[3] 龙藜.对我国少数民族教育的文化传承功能的思考[J].西南教育论丛,2007(9)

作者简介:李晴晴(1987-),女,河南省人,西南大学西南民族教育与心理研究中心,2010级教育经济与管理 专业硕士,研究方向教育管理。

中国三农问题论文范文第2篇

马颜华

摘要:本世纪以来,我国经济连续保持着高增长、低通胀的良性发展态势,经济增长速度近4年持续超过10%,经济体系也未发生明显的通货膨胀——中国经济近年来的表现再一次让人们感受到了亚洲经济增长的活力,社会各界弥漫着乐观情绪。然而,一切繁荣的背后却隐藏着难以让人们踏实的不稳定因素。本文将中国经济与日本经济作对比,分析我国经济潜在的风险和危机,并对其进行了反思。

关键词:中国经济;日本经济危机

一、引言

2008年5月29日午夜,财政部发出通知,印花税由现行1‰调整为3‰。此前一周,中国人民银行更是采用史无前例的“三率齐动”的手段。与此同时,中国证监会针对上市公司与高管整治、内幕交易及操纵行为的打击全面展开。这只是一个繁忙的开始。

二、会诊中国经济的青春期问题

中国股票估值远高于周边经济体,并且正在追赶日本上个世纪80年代的水平。货币一直在升值,市场里的资金在泛滥,源源不断地拥进股市和房地产市场,资产价格在急剧膨胀,股价持续攀上新高……这是当下中国市场的写照——也正是学者对上个世纪80年代日本经济的描述。

但在相似的表象下,中国和日本经济肌体上有很多不同。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魏加宁认为,在货币问题上,日元大幅度升值,中国政府一直采取了审慎的调控措施。当年日本的银行业基本上还是健全的,不良资产较低,而中国银行业却更加脆弱;当年日本制造业是真正的“日本制造”,而我们现在所谓的“中国制造”,严格意义上只是“在中国制造”。这意味着,一旦真的出现日本病,中国可能遭受的损失,要比当年的日本更为惨重。

北京大学经济学教授海闻说,日本泡沫经济时期的问题是“成熟期”的问题,是一个45岁人面临的问题,而中国是“青春期”问题,是15岁少年面临的问题,不可比拟。

快速稳健地度过中国经济的青春期。

三、国经济金融体系的不稳定因素

1 国外资金大量流入造成流动性过剩与汇率的问题。在人民币升值预期的强烈作用下,资金的逐利性使国际市场的流动性向国内疯狂涌入。正如国际上历次金融危机一样,这些流动性极强、以套利投机为目的的短期资金的涌入,不仅引发国内流动性泛滥,而且加大了我国金融稳定的压力,一旦资金流入的方向发生改变,极有可能引发金融不稳定甚至危机。

2 资产价格问题。正如通货膨胀说到底是一种货币现象一样,价格的本质是资金现象。过多的资金追逐有限的资产,必然推动价格快速上涨。资产价格不断高企,正在一步步制造泡沫,带动了虚拟经济投资热,贷款炒股炒房,上市公司炒股热,不断对经济发展的基础造成伤害。

3 信贷和投资过快增长的问题。信贷和投资过快增长与人民币升值的压力使当前经济政策陷入两难境地,限制了政策操作的空间。为抑制信贷和投资过快增长,需要实施高利率的紧缩政策,而提高利率又会进一步增加人民币升值的压力,加速国际流动性涌入。在多次实施提高存款准备金的措施后,政策的空间逐步压缩,边际效应正在递减,对今后的政策取向造成极大困扰。

4 经济增长的基础和持续性问题。这个问题是前面五个问题综合作用的结果,由于投资和出口的快速增长,我们高速增长的经济对投资和出口的依赖性越来越高,而消费的比重则日益降低,使得经济增长的基础十分薄弱,成为“无本之木”和“无源之水”。

鉴于此,在当前我国经济持续繁荣和国际资金大规模向国内流入的背景下,必须下大力气强化对金融不稳定和金融危机事前管理。

首先,中央银行应具有明确的政策目标。国际上众多的理论和实践都已证明,币值稳定、经济增长、充分就业、国际收支平衡等各个政策目标实际上难以同时达到。从危机的实践看,正是由于政策的徘徊,使得形势不断恶化,最终政策的操作空间受到极大限制。如日本的国内政策最终在日元大幅升值的压力和国内资产价格的高涨面前陷入两难困境;第二次危机前的墨西哥既要防止比索升值,又要消除资本流入的影响。因此,从中央银行的角度说,应明确政策操作的首要目标,避免政策的反复与徘徊,在首要目标实现的前提下才兼顾其他目标。从我国的实践看,中央银行应进一步加强维护币值稳定、防止资产价格泡沫的政策目标。

其次,中央银行在经济金融体系中具有特殊的地位,不仅在金融危机发生后作为“最后贷款人”及时应对和处置危机,更重要的是在经济繁荣和良好发展时期,能够“逆风向而动”,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提高对经济发展可能出现波动的警惕,做到防危机隐患于未然。既要做到对金融危机和经济发展规律性的正确把握,同时也要客观认识我国经济金融运行中的内在矛盾,不断加强危机管理功能,及时预防和化解金融风险。

我国改革开放已经历30年,虽然中间有些起伏,但基本上是持续高速增长。进入新世纪,经济发展摆脱通货紧缩的影响,增长速度呈现明显加快的趋势,但发展中仍然有不少矛盾和问题,对金融稳定造成重要影响,需要我们借鉴国际经验,积极进行应对。

中国三农问题论文范文第3篇

关键词:省赛课;反思;“四环四度”;思想基础

为推进习近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课堂、进学生头脑,提高中小学思政课教师的授课水平。2020年下半年,河北省教育厅组织全省中小学思想政治课教师进行授课比赛。笔者设计和讲授的“疫情防控 风景中国独好——坚持制度自信,做自信的中国人”(以下简称省赛课)一课获河北省一等奖(仅5名)。半年多来,笔者结合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论述,梳理自己的教育观、课程观、教学观、师生观,总结出这节课的成功之处在于打造“四环四度”课堂,筑牢学生思想基础。

一、省赛课课程设计

(一)主题的确定

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2020年对中国和世界影响最大的事件非新冠肺炎疫情莫属,它带来的影响是长久的、深刻的、历史性的。中国和西方国家(以美国为例)截然不同的应对措施产生了截然不同的效果。复旦大学中国研究院院长张维为教授提出一个观点,一切在于国际比较。通过比较可知,这场疫情打破了美国制度优越的神话,是中国制度的胜利,大大增强了中国人的自信心。初中九年级道德与法治课上册最后一课“共筑中国梦”的第二框的内容是“自信的中国人”。疫情防控实践就是一堂鲜活的、生动的思政课堂,由此,我确定了比赛课的主题“疫情防控 中国风景独好——坚持制度自信,做自信的中国人”。

(二)目标的选择

从知识目标、双基目标、三维目标再到核心素养目标,是一个从重视知识到重视人的演变过程,体现了教学目标的螺旋上升。省赛课以核心素养为教学目标,具体来说,政治认同方面,在疫情防控中体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坚持制度自信,做自信的中国人;科学精神方面,坚持理论来源于实践的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从抗疫斗争实践中归纳概括出观点,坚持唯物辩证法,对比中美抗疫斗争措施及成效,在比较中鉴别中美社会制度的优劣;公共参与方面,引导学生从政治思想和行动上,做自信的中国人,落实疫情防控常态下的各种措施,努力学习,勇于实践,为民族复兴贡献力量。

(三)设计的思路

依据认知规律,从现状认知(是什么)——原因分析(为什么)——反思践行(怎么做)三个方面层层递进设计教学。设置了“感知疫情”“抗击疫情”“反思疫情”三个教学环节,每个环节分别由疫情故事、问题思考、师生活动、总结提升四个环节,从宏观数据到具体措施再到个人体验,通过情境体验、比较探究、讲解启发等方式努力实现教学目标。

(四)内容的选取

关于中美疫情现状,各个媒体均有报道,笔者选取凤凰网的数据,编制图表,便于比较。中美两国疫情防控的措施很多,笔者选取了与本课程主题及目标最相关的几个片段,该材料源自2020年重庆市中考试卷(A卷)第16题,笔者对此进行了改编,以2020年每一个中国人都为抗疫做出自己的贡献为背景,引导学生反思疫情常态下怎么做才能实现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共同发展。

二、省赛课课堂回放

【导入新课 体验自信】

活动:请一位同学半分钟内尽可能多地说出自己的优点;其他学生鼓掌鼓励;学生再谈谈自己的感受。

教师导语:作为个人,看到自己的优点,得到大家的认可,可以增强自信心。作为一个中国人,如果国家所做的工作卓有成效,实行的制度具有优越性,就可以增强中国人的自信。2020年,对世界影响最大的事件就是新冠肺炎疫情,让我们在中美疫情防控措施和成效的对比中,思考中国制度是否具有优越性,能否增强制度自信。

【感知疫情】

疫情故事:截至2020年10月10日新冠肺炎疫情有关情况(据凤凰网编制)。

注:治愈率=治愈病例÷确诊病例

死亡率=死亡病例÷确诊病例

问题思考:通过中国与美国、全球的数据比较,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教师指导:很多数据都可以比较,横向的、纵向的、两两之间、三三之间等。思路是看题干要求比什么;注意思考从表面数字到数字背后的实质问题。

学生独立思考,展示表达。

总结提升:中国遏制了疫情在国内的蔓延,取得了疫情防控重大成果;美国与全球疫情仍在蔓延,疫情防控形势依然严峻。这就是当前全球疫情现状。

(说明:2021年5月13日,笔者再次查询疫情情况,当日全球新增72.6755万人,美国新增3.3612万人,中国新增9人且全部为境外输入,中美对比更加明显,更能证明上述结论。)

【抗击疫情】

疫情故事:

材料一:中国抗击疫情片段:武汉疫情发生以后,党中央一声令下,整个国家机器开足马力,全速运转。10天建成火神山医院,10多天建成雷神山医院,346支医疗队伍,4.26万名医务人员从四面八方汇聚武汉,驰援湖北。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不放弃一个患者,费用全部由国家承担,最大限度提高治愈率,降低病死率。世卫组织这样评价:“中国行动速度之快,规模之大,世所罕见,这是中国制度的优势,有关经验值得其他国家借鉴。”

材料二:美国抗击疫情片段:自疫情发生以来,一些政客和部分美国媒体不遗余力地抹黑甩锅中国,但当今国际社会主流看法认为美国对中国的指责毫无根据,是不负责任的行为。

问题思考:

(一)据材料一概括中国取得疫情防控重大成果的原因。

(二)材料二指出了美国应对疫情的一个重要措施是         

(三)根据中美疫情防控措施的对比,你能得出什么結论。

学生小组合作探究,展示表达。

教师适时点拨,促进思维生成。

总结提升:(一)中国取得疫情防控重大成果的原因有:

1.从材料中的“党中央”,我们可以想到的是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习近平总书记代表党和国家,体现了党和国家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理念。

2.从“10,346,4.26万”这些数字,从“费用全部由国家承担”等,我们可以概括出,这是社会主义制度集中力量办大事优势的具体体现;是中国综合国力强大的具体体现;是中华民族爱国、团结、英勇无畏等民族精神的具体体现,是民族凝聚力的具体体现;是党中央坚强领导的具体体现。

3.从材料中的“中国制度”,我们可以想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表现在可以集中力量办大事。

(二)美国的措施是抹黑甩锅,指责中国。

(三)对中美两国疫情防控措施进行比较,能够得出,中國措施得力,成效显著;美国措施不当,效果糟糕的结论。其深层次原因是两国社会制度不同、文化不同。在这次疫情防控中,中国应对得力,制度的优越性得到充分体现;美国应对不力,制度中的问题也充分暴露。

说明:世界各国人民都希望疫情得到控制,美国也进行了换届选举,民主党总统拜登上台,防控措施更加严格,美国的新冠疫苗最多,但疫情仍旧得不到控制,更进一步说明美国制度不是神话,中国制度具有优越性。

【反思疫情】

疫情故事:在2020年疫情防控斗争中,每一个中国人都做出了自己的贡献,戴口罩、勤洗手、常通风、不聚集、不信谣、不传谣,居家抗疫,每个中国人都了不起。

问题思考:在疫情常态下,我们怎么做,才能取得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双赢,助力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教师指导:从疫情防控的具体措施,从政治思想和行动两个方面思考怎样助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学生独立思考,展示表达。

教师适时点拨,促进课堂生成。

总结提升:从常态化疫情防控来说,我们要根据疫情防控需要,遵守疫情防控的各项措施,戴口罩、勤洗手、常通风、不聚集、不信谣、不传谣等。从长远来说,我们要在政治思想上认同习近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弘扬民族精神,做一个自信的中国人;在行动上努力学习,提高本领能力,勇于实践,敢于创新,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力量,让“风景中国独好”变成“风景中国更好”,助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早日实现。

说明:2020年中国GDP跨上100万亿大关。2021年第一季度,中国GDP同比增速18.3%,中国经济强劲复苏,中国已步入疫情常态化防控下的发展轨道,虽然有局部地区疫情复发,但我们已有更大的能力较快控制住疫情。这更需要每个中国人做好疫情防控常态措施,更加听党话,跟党走,坚持“四个自信”,努力学习,提高本领,做好工作,为经济社会发展贡献力量。

三、省赛课课后反思

(一)立意高远,达成教学目标

省赛课以核心素养为教学目标,实现了对双基、三维的超越。课堂教学实现了以学生为中心、以学为中心、以活动为中心、以生活为中心;超越了以教师为中心、以教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课程围绕“坚持制度自信,做自信的中国人”主题,以2020年中美疫情防控为素材,通过情境体验、问题探究、中美对比,实现了学生在政治思想上认同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制度自信,做自信的中国人的目标,将爱国主义教育和知识体系教育相统一,适时渗透了习近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二)选材典型,问题设计贴切

省赛课以2020年中美疫情防控为大背景,节选了三个疫情故事,从宏观数据到国家防疫措施再到个人居家抗疫,材料具有真实性、典型性和时效性。问题设计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和思维能力,符合学生认知规律,设问与材料之间具有缜密的逻辑关系,问题设计环环相扣,由浅入深,由表入里。

(三)思路清晰,体现知行合一

省赛课以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和唯物辩证法为指导,遵循实践决定认识、对立统一等原理,让学生从生活实践中概括观点,从中美对比中认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课程设计遵循学生认知规律,从是什么到为什么再到怎么做,层层递进,逐次深化,体现了知行合一。教学的最终落脚点是学生做到思想认同,行动自觉,把爱国情转化为强国志、报国行。

四、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反思

省赛课有不少成功之处,但反思我们的常态课,还存在诸多问题,笔者概括为四个方面:讲条条背条条;设计浅层次问题;开展无效的活动;讲不清楚无提升。这些问题与新时代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新要求相去甚远。近年来,习近平总书记对思想政治理论课做出一系列重要论述,强调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要坚持政治性与学理性相统一等“八个相统一”的课程要求;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做到政治要强等“六要”要求。

根据新时代的新要求,通过对常态课问题的反思及对省赛课的进一步梳理总结提炼,笔者提出打造“四环四度”课堂,筑牢学生思想基础的教学主张。

(一)“四环”是教学流程

“四环”是指一个完整的教学活动包括情境、问题、活动、提升四个前后紧密相连的环节。一般来说,情景是教学的基础,问题是教学的起点,活动是教学的关键,提升是教学的落脚点。情景设计要坚持理论性与实践性相统一的原则选取贴近学生生活,简单明了、富有启发性的情境来启迪学生思维。问题设计要坚持灌输性与启发性相统一、建设性与批判性相统一的原则。“学贵有疑,小疑小进,大疑大进”,真正的学习是从疑问开始的。活动设计要坚持主导性与主体性相结合、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相结合、统一性与多样性相结合的原则,通过听说读写思演合作等方式,调动学生眼耳鼻舌身脑等多种器官的参与,让思维动起来、活起来,让学生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中体验感悟。总结提升要坚持政治性与学理性相统一、价值性与知识性相统一的原则,通过总结提升帮助学生获得理性认识,筑牢思想基础。

一个完整的教学活动应该包括上述四个环节。根据教学需要,教学流程可以增加一个或几个环节;根据一个情境,可以追加一个或几个问题;根据一个观点,可以追加一个或几个情境进行分析论证;针对一个问题,可以追加一个或几个师生活动来探究。可以由老师进行总结提升,也可以由学生进行总结提升。总结提升的内容,可以完全是教材的论述,也可以对教材进行适度扩展等。教学流程也可以减少一个或几个环节,如根据学生的经验或认知现状,直接提出问题;或者直接组织一个活动,分享活动体验;或者教师直接讲解某个知识观点等。一节课可以组织一个教学活动,也可以组织若干个教学活动,教学活动之间要存在紧密的逻辑关系。因此,一节课就是情境——问题——活动——提升……循环推进的过程。课程设计和教学要根据学生基础、教学目标及内容要求以及时间限制等因素灵活把握。

(二)“四度”是教学要求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思政课要坚持“八个相统一”,不断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亲和力和针对性。我们在反思常态课问题的基础上,提出思政课要追求“四度”,即温度、深度、效度和高度。

有温度的教学反对只关注知識、讲条条背条条,提倡关注生活和实践。教学要以此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在感知、探究、体验生活的过程中生成知识,提升能力,涵养情感态度价值观,培树核心素养。

例如在设计省赛课时,我们在思考:怎样才能提升中国人的自信?近两年的疫情防控就是现身说法。我们以此为基础,设计了三个环节:感知疫情——抗击疫情——反思疫情,从知到行,提升中国人的自信收到了非常好的效果。

有深度的教学反对无思维品质培养的浅层次问题设计,要关注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一方面,教学以问题串贯穿,按照是什么(何为)——为什么(为何)——怎么做(如何)的学习思路设置问题,串联过程;另一方面,问题设计要重视学生思维方法的训练、思维品质的培养。道德与法治课程主要是道德思维,要重视理解基础上的判断、依托情境的分析、整合事实的归纳、依据材料的概括、设定前提的推理、明确指向的论证和基于要素的综合等思维品质的培养。

例如,人民网素材“自甘冒险”条款的首例民事案件:因在自发组织的羽毛球比赛中被对方击出的羽毛球击中右眼受伤,宋先生以身体权为由将球友周先生诉至法院,要求其赔偿医疗费、护理费、住院补助费等各项费用。2021年1月4日,北京市朝阳区人民法院一审依法对此案进行了公开审理,并当庭宣判……

根据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法律连线和材料,如果你是庭审法官,会怎么宣判?(1分)根据是什么?(1分)

(2)根据材料,探究打球伤眼后,周先生与宋先生之间发生了什么?(1分)结合他们的经历,从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角度谈谈怎样才能避免上述结局。(2分)

上述案例是邢台市2021年中考备考研讨会上,笔者上的一节示范课的部分内容,问题设计从是什么到为什么再到怎么做,培养学生分析、判断、推理、综合等思维品质,教学是有深度的。

有效度的教学反对为活动而活动,要关注活动实效。无论是学生阅读、思考,还是小组合作探究,教师要注重学法指导,注重课堂监控,注重观察倾听,采取设问、追问、反问等方法,捕捉有效信息,促进课堂生成,关注学生是生成了知识、提升了能力还是达到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认同。

例如,上述示范课对学生进行解题方法指导,学习有方法,能力就会逐渐提升。当学生不是为了考试而做题,不是从教材中找现成答案而做题,而是用一种研究的视角探究问题,分析材料,形成结论时,活动才是有效的。

有高度的教学反对无总结提升,要关注课程的思政属性。教学要提升到学习落实新时代习近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高度,做到铸魂育人,打牢学生思想基础。

例如,前述省赛课在学生体验探究的基础上进行了总结提升。通过比较,这场疫情打破了美国制度优越的神话,是中国制度的胜利,大大增强了中国人的自信心,引领学生坚持制度自信,做自信的中国人。这样的教学是有高度的。

思政课教学追求“四度”,要求教师的教育观、教学观、课程观、师生观要提升,教学要真正从教为中心、教师中心、教材中心走向学为中心、学生中心、生活中心。教师眼中要有学生、有生活。教学是一场生命对话、思维碰撞的过程,教学本身就是师生生命成长、经历生活、享受幸福的过程。

(三)“四环四度”是手段,筑牢思想基础是目的

2020年12月,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印发的《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实施方案》,对大中小学思想政治理论课进行了整体设计。其中初中阶段重在打牢学生的思想基础,重点是强化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国家意识国情观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道德与法治观念、做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思想意识等。这些思想意识要通过对“个人与集体”“自我与时代”“社会规则与社会秩序”“社会责任与社会担当”“道德与法律”“国家利益与国家目标”“中国与世界”等内容以及党和国家事业在各方面取得的历史性成就的体验中获得。“四环四度”教学流程和教学要求,有助于学生获得道德体验,强化思想基础。比赛课通过追求“四环四度”课堂,努力让学生体验道德生活,筑牢思想基础。

总之,通过对省赛课的总结与反思,笔者想起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中讲过的一个例子,一位历史老师课讲得非常精彩,课后大家请教这位老师为这节课准备了多久?他回答说:“为了这节课我准备了一辈子,不过,对这个课题的直接准备只用了15分钟”。教学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科学无止境、艺术亦无止境。我们要不断学习反思、践行提高,担当起时代赋予的重任,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培养更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专家点评】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思政课是立德树人的关键课程。如何更好地发挥关键课程的作用,最基本的抓手就是学科核心素养。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的基本内涵是政治认同、科学精神、法治意识和公共参与,“疫情防控”一课通过情景创设、师生互动,很好地落实了学科核心素养。主要特点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落实政治认同核心素养。坚持“制度自信”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也是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的重要价值要求。对于中国人来说,疫情防控是一堂生动的、鲜活的思政大课堂,蕴含着丰富的思政教育资源。本课以学生当下正在经历的疫情防控生活为背景,通过中国和美国应对策略、实际效果的对比,自然生成社会主义制度具有优越性的价值观念和思想情感。通过课程设计,把学生朴素的情感上升为理性认识,实现政治认同的内化。2.提升思维能力。以问题串串联课程,提升学生思维能力。三个疫情故事,三个问题设计,材料来源于生活,具有真实性、典型性和实效性。问题设计层层深入,由表入里,设问、材料、观点之间具有缜密的逻辑关系,来源于生活,思考生活,高于生活,学生思维能力得到很好的锻炼和提升。3.坚持知行合一,落实公共参与核心素养。课堂的落脚点不仅仅是学生政治思想上的认同,更是行动上的自觉主动,把爱国情转化为强国志、报国行。课程在学生情感认同、知识生成的基础上,提出“大家怎么做,才能促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协同发展,助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问题,从知到行,知行统一,启发学生思考实际生活中应该怎么做,引导学生参与公共生活。

难能可贵的是该教师根据习近平总书记对思政课的重要论述,更新自己的教育观、课程观、教学观、师生观,结合学科核心素养,对课程、课堂等进行了深入地重新思考,提出了自己的教学主张——打造“四环四度”课堂,筑牢学生思想基础。一节课、一篇文,提升了课程理念,提供了可复制的课堂流程,可圈可点。

就整节课来说,学生的活动、思维时间略显紧张,如果给学生更加充分的思考谈论甚至辩论的时间,课堂效果会更好。

(点评人:河北省教育科学研究所 魏富星)

【责任编辑 张雅璇】

中国三农问题论文范文第4篇

摘  要:在少数民族流动人口跨地域跨行业大流动的时代,湖北少数民族流动人口不断增长。通过总结湖北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人口学特征,分析该群体就业同质性高、工作时间普遍较长、收入增加但收入不高、出现阶层分化、与城市经济互嵌的广度和深度有限等就业创业特征以及影响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就业创业的主要因素,提出完善城市民族工作体制机制、构建多元化社会支持系统、建构多民族的公共生活等对策,以推动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就业创业。

關键词: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就业;创业

湖北省地处中国中部,南北交汇,承东接西,由于经济实力、区域优势、交通条件等要素的集聚,在少数民族跨区域跨行业大流动的时代,少数民族流动人口达31万人,高峰期超过40万人,约占全省流动人口总数的十分之一。他们主要是来自武陵民族地区的土家族、苗族,其他多数是来自西北、西南的回族、维吾尔族、藏族等,集中分布于武汉、宜昌、襄阳等大中城市。笔者通过对武汉、宜昌、襄阳、恩施这四座城市的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就业创业的调研,以管窥湖北省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就业创业情况。

一、湖北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人口学特征

(一)人口数量稳中有增

《中国流动人口发展报告2018》指出,我国流动人口总量自2015年来连续下降。《2017年农民工监测调查报告》显示,“我国农民工总量继续增加”,“西部地区农民工7814万人,增长3.3%,占农民工总量的27.3%,西部地区农民工人数增长明显快于其他地区,西部地区农民工增量占新增农民工的52.2%。”[1]农民工是流动人口中的重要组成,少数民族农民工是西部地区农民工的重要组成,越来越多的少数民族农民进入流动大军,流入中东部地区就业创业。

随着中部崛起,武汉城市群的发展,湖北省工业化、城镇化的快速推进以及承接产业转移规模的扩大,湖北省流动人口规模持续增长。湖北省统计局2015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数据显示,2015年外省流入湖北省人口有145万人,流动人口增加。近年,省外少数民族流入湖北已是常态,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持续增长,湖北常年外来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约30万人,高峰期约40万人,这些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多是农民工。调查小组重点调查的武汉、宜昌、襄阳、恩施四个城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持续增加。如2016中国城市人口流动排名中,武汉在人口流入城市中位列第二,仅次于深圳,而每年来武汉的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就超过15万,高峰期达20余万人。2015年宜昌少数民族流动人口1万多,2018年宜昌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增加到3万多。

(二)流而不迁,相对稳定

湖北省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数量稳定,但落地入籍的很少,尤其是来自西部的少数民族。笔者在调研中仅发现两例,一例是在恩施经商的新疆维吾尔族一家5人落户恩施,另一例是在宜昌经商的河南籍蒙古族落户宜昌。绝大多数少数民族务工人员只是流动而没有迁移。藏族流动人员多是父母携子女流动在城市之间,流动性强;回族流动人员家庭化特征明显,相对稳定;维吾尔族流动人员一旦找到合适的工作,也比较稳定。各城市常驻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呈现“候鸟式”迁徙的特点,在流入地居留时间增加,除开部分当年新来的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维吾尔族、回族流动人口在所在城市居留时间都超过了6个月。

(三)新生代成主体,呈年轻化趋势

《中国流动人口发展报告2018》数据显示,我国流动人口平均年龄呈持续上升趋势,新生代流动人口的比重不断上升,“‘80后’流动人口的比重为35.5%,‘90后’流动人口的比重为24.3%,‘00后’和‘10后’的占比分别为19.3%和20.9%。”[2]

湖北省少数民族流动人口以新生代流动人口为主体,年龄却呈年轻化趋势。回族流动人员主要是“80后”;藏族流动人员多是家庭流动,年龄主要分两个层次,三四十岁父母和18岁左右的子女;新疆维吾尔族流动人口年轻化趋势最突出,“90后”占主体,“00后”已加入流动大军,许多新疆烧烤店、新疆餐厅的老板是“80后”,工作人员主要是“90后”,也有部分“90后”开始自主创业,成为店主。政府组织的新疆维吾尔族集体务工人员普遍年轻,抽样结果显示,年龄最大的35岁,最小的17岁,平均年龄25岁。

《中国流动人口发展报告2018》显示,全国流动老人规模不断增长,“主要由四类人群组成,劳动迁移者、失能迁移者、健康退休迁移者、家庭供养迁移者。”[3]湖北少数民族流动人口中,老人很少,笔者在各城市调研中发现了少数民族老年流动人员的个别案例,他们的子女在湖北创业成功,有的是来旅游,有的是来帮工,并未形成趋势和规模。

(四)文化水平低

少数民族流动人口以农民为主体,文化程度普遍不高。据有关学者对武汉市维吾尔族文化程度的调查,“维吾尔族农民工大部分为中小学文化程度,文化程度以小学、初中为主,所占比例为91.4%,大学专科文化程度的只占3.2%,平均受教育年限为7.5年。”[4]111这是中心城市的数据,非中心城市的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文化程度更低。宜昌市维吾尔族流动人口的文化程度普遍以中小学为主,无大学专科及以上学历者,襄阳与宜昌情况相似,而恩施市的维吾尔族的文化程度更低,在恩施的维吾尔族务工经商人员,接受学校教育时间短,只有一位接受过初中教育,其他均未完成小学教育,他们的维吾尔语能说不会写,汉语基本不会。文化水平低,严重限制了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在城市的就业选择和技能水平的提升。

二、湖北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就业创业的特征

流动性是现代社会的主要特征,流动激发活力,流动创造价值,人口在流动中创造价值、参与财富分配、共享社会发展。在少数民族跨区域跨行业大流动的时代,为了个人更好的发展,家庭更加幸福,少数民族外出就业创业,湖北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就业创业呈现以下特征:

(一)就业同质性高

少数民族流动人口进城求职渠道主要有两种:一是自发流动,依靠传统社会关系,如亲戚朋友提供就业信息;二是政府组织的集体外出务工。目前,湖北省少数民族流动人口以自发流动为主体,政府组织的集体务工人员也逐渐增多。

《2017年农民工监测调查报告》显示,“农民工在金融业,教育,文化、体育和娱乐业等服务业的从业比重虽然较低,但所占比在逐年提高。”[5]我国少数民族流动人员进城实现就业创业,由于不具备城市居民一样的职业能力,一般只能从事具有民族特色的职业,所从事的行业单一,主要集中在餐饮业,民族特色鲜明。湖北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就业创业也如此。如新疆维吾尔族流动人员主要经营新疆烧烤店、新疆餐厅;回族流动人员经营清真牛肉面馆;藏族流动人员主要是贩卖地方特产和民族饰品。极具民族特色和地方特色的经营容易打开市场,产生品牌效应,但是由于同质化严重,市场容量有限,导致经济生态比较脆弱、内部经济纠纷多发。

(二)工作时间普遍较长

工作时间长是农民工普遍状态。笔者发现,从事新疆烧烤的维吾尔族务工人员,每天工作8-9小时;集体务工人员的应酬方式是多劳多得,为了更高的工资,工人们普遍工作时间超过8小时。经营牛肉面馆的回族、撒拉族等流动人员的工作时间超过了10个小时。长期超负荷工作的状态对人的身体健康极其不利,导致情绪暴躁易怒。由于工作占用了休息和娱乐的时间,人的生活单调枯燥,与外界接触的机会减少,少数民族务工人员被禁锢在自己的业缘关系圈,融入城市社会受到阻碍,更加边缘化。

(三)收入增加,但收入不高

少数民族流动人口主要来自西部农村或牧区,从事农牧业生产,由于自然条件的限制,又没有一技之长,收入低,纷纷外出务工创业。据《2015年新疆墨玉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14年该县人均生产总值6090元,2015年是7198元。[6]笔者在访谈中了解,墨玉县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在家乡务农时月收入不到1000元,打零工收入不稳定,现在在湖北每月收入有3000多元,收入水平大幅提高。

但少数民族流动人员收入偏低。据薪酬网的调查,武汉市2018年税前平均工资是5649.66元,襄阳是4987.97元,恩施是5640元,宜昌是5111.9元。笔者在调查中得到相关数据,除了少数行业精英收入过万,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工资水平在3000-4500元之间,并没有达到所在城市的平均工资水平,基本处于所在城市收入水平的25分位,处于市场的较低端水平,但少数民族经商人员的工资水平并不处在市场最低端水平。《2017年农民工监测调查报告》显示,我国农民工月均收入3485元,中部地区务工的农民工月均收入是3331元。[7]少数民族流動人口来湖北经商务工收入增加,与全国农民工平均水平相当,由此也可推断出,湖北少数民族流动人口中农民工比例较高。

(四)阶层分化出现

少数民族流动人员就业创业情况不一,收入差别较大,内部出现分层。部分创业成功、发展较好的少数民族已在所流入的城市购房买车,子女随迁,在所在城市接受教育,在流入地实现了安居乐业;绝大多数少数民族流动人员虽然没有购房,但是有稳的职业、满意的收入,工作和生活相对稳定;还有部分少数民族青年自主创业,希望复制成功族人的经历来获得事业的成功。

近年来,湖北境内城市里少数民族流动人员经营的店面商铺越来越多,小城市里少数民族流动人员经营的店面商铺也从无到有,逐渐增多,以自营方式就业的少数民族流动人员数量增加,但受雇就业的少数民族流动人口依然占主体。如宜昌有15家新疆烧烤店,9名维吾尔族以自营方式就业,50多名维吾尔族受雇就业;襄阳有28家新疆烧烤店,26名维吾尔族以自营方式就业,60多名维吾尔族受雇就业。调查显示,在城市创业成功、发展较好的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普遍外出务工经商时间较长,经历丰富,部分第二代少数民族流动人员在父辈的上基础上扩大经营,成为当地行业标杆,如襄阳的新疆阿凡提特色饭店、宜昌的新疆民族团结烧烤等。部分自主创业的青年,由于文化程度低,职业技能缺乏,面临资金、技术、管理等很多困难,创业风险大。创业的失败极易产生努力得不到认可的消极情绪,导致突发事件,影响社会的稳定。而由于民族身份,处理不当则会影响民族关系。那些创业成功、发展较好的少数民族经商人员作为本民族群众的代表,得到了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支持,拥有更多的社会资源,从民族政策及各种扶持措施中的受益更多,而那些底层的务工人员得到的关注较少,边缘化严重,对国家民族政策不清楚,导致他们对国家民族政策的价值和意义的认识存在相当的差异,产生失落感,引起民族心理失衡,影响民族关系的和谐。

(五)与城市经济互嵌的广度和深度有限

少数民族流动人员在湖北实现就业创业、生产规模不断扩大,也能为当地提供各种就业岗位和商业机会。如民族特色鲜明的新疆餐饮业,在湖北省已不是维吾尔族独享的行业,各族群众共同参与,形成了密切的分工与合作:烧烤所需的羊肉主要由来自河南、甘肃的回族提供;新鲜蔬菜由当地土家族、汉族提供;串羊肉、串蔬菜由当地汉族完成;烧烤所需的木炭由当地汉族提供;最后一个环节“烤”由维吾尔族完成,是各族群众合作完成了这个极具民族特色的食品。而政府组织的少数民族集体务工人员,与其他民族的工人分工合作,融入企业的生产。如在襄阳市振华创启公司开展劳务合作的新疆维吾尔族务工人员,分布在手机制造车间的各条生产线上,共同完成了手机的组装、检测、包装、运输等一系列工作,商品最后出口国外。在共同生产中,各民族成为伙伴,合作共赢。

源于生活、生产需要的经济依存是建立多民族互嵌社会的内在动力。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具有民族特色的生产经营活动丰富了城市文化,为市民的生活提供了多元选择。但是,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基本分布在第三产业的个体餐饮服务业,规模小,经济地位不高,并不是内地居民生活必需品,可替代性很强。这种分布状态使少数民族流动人口与主流社会之间区隔明显,一方面影响少数民族流动人口从主流社会获取有价值的资源,另一方面导致主流社会形成对少数民族流动人员的刻板印象。由于少数民族流动人口融入现代社会大生产的广度和深度有限,所以与湖北省各民族经济互嵌的广度和深度也有限。

三、影响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就业创业的主要因素

(一)政府对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服务管理机制不完善

1.对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城市融入缺乏引导

湖北省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呈现出明显的长期居留的趋势,少数民族服务需求刚性、内部出现分化等时代特征外显,而政府部门提供的基本公共服务滞后,制度安排缺乏明确的城市融入路径与规则,不能及时、充分满足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基本公共服务需求,弱化了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对城市的归属感,影响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分享社会发展成果,束缚了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幸福感的提升。

2.举家迁移环节存在制度断裂

“人口流动的特点首先是青壮年独立流出,接着是夫妻两人流出,然后赶紧把孩子接过来,最后就是整个家搬进来,全世界都是这样的规律。”[8]目前,湖北省少数民族流动人口迁移家庭化的特征不明显,但正向以家庭化迁移为主要特征的阶段转变,然而举家迁移环节存在断裂。一方面,户籍制度、非一体化社会保障体系的限制使人口自由流动受到制约;另一方面,由于少数民族举家迁徙对教育、住房等的基本需求无法得到有效释放,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社会融合受阻,城市归属感缺失。

(二)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社会组织孵化缓慢

长期以来,少数民族流动人口以民族、宗教抱团,内卷化严重,随着社会融入的加深,湖北省少数民族流动人员的社会组织成立陆续成立,如新疆商会、拉面协会等,这些社会组织规范了少数民族流动人员的行业经营行为,推动了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综合服务管理,改善了少数民族内卷化的状态。目前这些社会组织“表现出自发性、地域性、松散性、网聚性以及非正式的特点”[9],存在规模小,发展动力不足,经费短缺,管理人才匮乏等问题。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社会组织面临地位边缘化、发展艰难的困难,对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有序流动、合法经营的支持有限,少数民族流动人口依然面临融入主流社会难的问题。

(三)少数民族流动人员自身的不足

1.受教育水平低,接受继续教育难度大

“现代社会,教育程度直接影响着个人或群体参与现代市场经济与公共生活的能力。”[10]“城市中有限的就业机会基本上都是按照教育程度来配置的。”[4]117少数民族群众尤其是少数民族流动人口,以农民为主体,受教育水平低、汉语言能力差、职业技能缺乏,在现代城市就业过程中缺乏竞争力,就业内卷化特征明显,容易自我隔离,导致城市融入难。

在国家通用语言的培训过程中,新疆籍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有学习的欲望和热情,渴望通过学习国家通用语言,提高语言能力,更好的融入城市生活。但是维吾尔族流动人口语言学习存在一定困难:一是新疆维吾尔族经商务工人员的作息时间不方便安排学习,新疆维吾尔族务工人员主要从事羊肉烧烤,一般都是晚上上班,白天休息,学习时间不好安排;二是新疆维吾尔族经商务工人员的分布呈分散居住的特点,集中学习难度大。这些障碍增加了维吾尔族接受继续教育的难度。

2.生计方式传统化

少数民族流动人员主要依托民族文化,从事民族特色鲜明的行业,职业分布单一。就业过度集中于传统领域束缚了少数民族的转型,影响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在现代社会大分工中的融入。当社会分工与民族结构发生重叠,反映出特定民族群體融入主流社会遇到阻碍,族际交往与合作的深度和广度受限,无法形成互嵌的民族关系,影响民族关系的纵深发展。当民族身份成为谋生的资本时,也会刺激民族意识增强,导致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社会结构内聚化、生计方式传统化,与内地的主流社会相隔离。

3.自我行为约束意识不强

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在流入湖北省之前,主要在民族地区务农,就业准备不足、社会交往层次低等特征明显;进城务工后,面临多元文化的碰撞、城市各项规章管理等问题,自我行为约束性不够,行为欠规范,易与他人发生矛盾冲突。引导少数民族流动人口自觉遵守国家法律和城市管理规定,让城市更好接纳少数民族群众、让少数民族群众更好融入湖北是一个重要课题。

四、推动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就业创业的对策建议

(一)完善城市民族工作体制机制

政府健全服务管理机制,要抓住民生服务的主线,突出问题导向,增强少数民族进城务工群众就业创业的信心和本领,破除二元化的社会格局和管理体制,明确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社会融合的路径,以福利为引导,增强流动人口的稳定性,建构多民族的公共生活,促进族际之间社会团结与情感,强化基层社会整合功能。

1.推进民生财政建设,保障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民生需求

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与就业、住房保障是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主要民生问题,围绕民生问题调整财政支出结构,确保人口流入获得足够的财税资金,加强这几个领域的财政支出比例,加快推进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市民化。政府服务管理既要注重少数民族的个人福利,又要注重家庭团聚的需求;既要满足少数民族个体自由流动的愿望,又要增强湖北省地方政府吸纳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动力,增强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对湖北的归属感。

2.构建完备的民族教育体系,提供免费民族教育

下一代的教育不仅关系到一个家庭的未来,更关系到国家的未来。《国务院关于做好免除城市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工作的通知》保障了少数民族流动人口随迁子女的接受义务教育权利,但非义务教育阶段高昂的学费让很多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子女被留在家乡成为留守儿童。2016年,国务院在《关于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的意见》,指出“流入地城市创造条件让更多的孩子能够跟随父母进城,减少直至消除留守儿童。少数民族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关系到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稳定”,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关心。政府可参照“内高班”、“西藏班”的形式,在中心城市构建从幼教到小、初、高完备的民族教育体系,实行免费教育,解决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子女受教育问题,增强湖北的吸引力,吸纳更多的人口流入湖北,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融合的双赢。

3.福利引导流动人口信息更新管理

我国加强了对流动人口信息的管理,但少数民族流动人口信息变更依然滞后,难以实现及时、准确、动态更新,信息资源也尚未实现高度共享。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对于政府各部门的信息登记缺乏积极性,被动接受,很少主动上报信息。少数民族流动人口信息获取存在的障碍影响信息的真实性和可靠性。针对这种状况,可以通过福利引导,将社会福利与流动人口信息登记挂钩。

湖北省部分实现“阶梯式”赋权,如清真饮食价格补贴,即对有清真饮食习惯的少数民族人员实施定额补贴。武汉市、襄阳市、宜昌市等地把外来少数民族流动人口也纳入了补贴范围,但要求流动人口在当地居住一年以上。一年的时间限定不符合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流动性的特点,可以适当减少为6个月。通过福利,吸引少数民族流动人口主动上报人口信息,方便相关部门科学准确掌握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相关信息,总结少数民族的流动规律。

(二)构建多元化社会支持系统

1.发挥社会组织的服务管理作用

社会组织是群众自我服务和管理的机构,可以缓解流动人口进入城市后的心理焦虑和不适感,为流动人口提供技能帮助、权益维护和法律支援,将矛盾和冲突解决在基层、解决在萌芽状况。社会组织是调节社会矛盾的“缓冲器”和“润滑器”。“社会组织在增强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社会融入、扩展社会资本、重构社会关系网络等多方面架起流动人口与政府沟通的桥梁,在服务和管理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11]从湖北全省总体情况来看,武汉汉藏文化交流中心、襄阳市涉及少数民族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新疆商会、拉面协会等社会组织,对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有序流动、合法经营的提供了一定的支持,但现有的社会组织力量小、发挥的作用有限,需要进一步发挥民族联谊会、宗教团体、志愿者组织、公益社团等社会组织的积极作用,实现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化解内部矛盾纠纷。

2.强化职业技能培训,帮助少数民族融入现代社会大分工

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在湖北省实现了居住地和生产方式的转变,但并没有实现生活方式的转变,并没有融入湖北社会。加强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职业技能培训,结合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职业分布规律、行业特征,积极帮助少数民族经营户提高经营档次和服务水平,引导其在更广泛的区域活动,帮助他们的生计方式去传统化,实现生计方式的多元化,提升少数民族流动人员参与现代市場经济和公共生活的能力,融入现代社会的大分工,在社会结构上实现互嵌。

3.增强国家通用语言培训的趣味性,提高学员的积极性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语言的学习过程会加深对异质文化的理解,进一步造成文化在不同社会群体中的相互进入或涵化,沿着这种文化交流的路线,民族关系就会在这种浸润中发生改变。对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来说,语言的自由沟通交流是他们真正融入当地生活的前提,也是实现真正和谐民族关系的起点。”[12]2018年,湖北各地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培训获得了一定的效果,如何激发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积极性,继续深化学习,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基于少数民族随迁子女汉语言能力较好的现实,学习方式可以从目前的开班学习集中转变为家庭学习,聘请“家庭小教师”,子女当家长的老师,形成全家一起学的学习氛围;组织各种才艺比赛,检测学习效果,培养学习明星,增加学习的趣味性和参与性。

(三)建构多民族的公共生活

大量的多民族的公共生活能加强各民族之间的联系和相互了解,消除民族隔阂,增进各族群众的感情,有利于各民族成员有机、立体地嵌入在国家公共生活中,有利于多民族互嵌的社会结构和社区环境形成,构建和谐稳定的关系格局。

1.建立公共生活资源享用机制,推动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市民化

完善促进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服务管理的机制,推动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市民化,支持、鼓励少数民族群众在湖北学习、就业、生活,解决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在工作和生活中的实际困难,使各民族群众融入湖北,共享湖北发展成果。

2.推动多民族社区建设,营造多民族公共生活空间

在保障性住房、经济适用房中制定干预性的居住政策,改善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居住条件,引导实现多民族互嵌的居住结构;加强社区公共资源建设,以公共资源享用为纽带,吸引少数民族群众积极参与公共事务和公共生活管理,对社区中的资源、事务和话题形成共同的责任和担当,从而形成对社区和其他群众的共生情感,建立共利共生的生活模式,使多民族公共生活走向良性发展。

注 释:

[1] http://www.stats.gov.cn/tjsj/zxfb/201804/t20180427_1596389.html

[2] http://news.chinabaogao.com/gonggongfuwu/201812/12243Y3312018.html

[3] www.sohu.com/a/284707882_162422

[4] 李吉和、马冬梅:《流动、调适与融入:城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调查》,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6年。

[5]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中国信息报》,2018年4月28日。

[6] http://www.ahmhxc.com/tongjigongbao/3647.html

[7] http://www.baike.baidu.com/item/2017年农民工监测调查报告/22545493?fr=aladdin

[8] http://www.sohu.com/a/116564393_452205

[9] 方秀云:《流动人口自组织的特征、意义、困境及其突破》,《行政管理改革》,2013年第1期。

[10] http://www.cssn.cn/mzx/201704/t20170427_3502468.shtml

[11] http://www.chinanpo.gov.cn/700104/92490/newswjindex.html

[12] 陈海玲:《少数民族流动人口语言交流与民族关系的思考》,《满族研究》,2010年第2期。

中国三农问题论文范文第5篇

2、智能手机对大学生思想行为影响研究

3、庄子学派与犬儒学派哲学思想异同点浅析

4、高校寝室文化建设的育人功效

5、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的深层思考

6、抗战时期党的统战效果研究

7、张学良爱国主义思想形成渊源的几点思考

8、以人为本理念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工作中的作用分析

9、抗战时期不同空间格局下民营企业内迁

10、论改革开放初期中国国防建设新思路

11、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视域下精准扶贫与全面脱贫问题对策研究

12、邓小平“北方谈话”与改革开放

13、抗美援朝视域下新中国国际形象的塑造与当代启示

14、论新时代高校思政课程标准的研制

15、建国初期土地改革对农民阶层的影响

16、深刻把握新时代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发展的重点

17、马克思主义理论整体性研究的四个层次

18、增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效性的路径探讨

19、同向同行聚合力,开拓创新见成效

20、李大钊的人格教育思想对当代大学生人格教育的启示

21、东北义勇军在东北地区抗日斗争中的历史意义

22、河南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硕士点建设中的问题及对策

23、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研究的四个基本维度

24、大同县深入“四个全面”发展战略的宣传途径研究

25、浅析中国近代史的分期问题

26、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文献建构研究

27、高质量 精细化 深层次

28、陕北民歌发展现状探析

29、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

30、延安时期的《边区群众报》与现实启示的研究

31、浅析“中东路事件”起因以及对日本侵略东北的影响

32、邓小平与厦门经济特区经济发展轨迹探寻

33、新形势下铸造全方位高校宣传思想观研究

34、中共历史研究:面临问题与深化措施

35、严复“三民思想”浅析

36、“问题与主义”之争与其后百年论战

37、论儒家礼乐文化及对现代教育的意义

38、借力新时代 提升党建学科建设水平的若干问题新思考

39、论李鸿章与晚清清流派外交思想

40、浅析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结合

41、信息全球化视角下辅导员意识形态教育工作的思考

42、抗战时期党在陕甘宁边区的外交政策

43、浅析反全球化运动产生的原因

44、完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 高水平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45、关于“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二级学科建设若干问题的思考

46、增强网络空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情感认同的方法

47、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话语权建构的实践历程、基本经验与发展指向

48、延安精神融入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及路径

49、终身教育理念下的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

上一篇:农业区域发展论文下一篇:农业专家系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