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专家系统论文范文

2023-03-19

农业专家系统论文范文第1篇

黄巧林 ,女,户口为农业户口,户口所在地为河铺镇许家宕村2组。该生学籍为我校九年级(4)班学生,学籍号112311008857,身份证号码为421123199801026420,该生户口薄登记用名黄亚红。

特此证明

罗田县双凤坳中学

2013年10月28

农业专家系统论文范文第2篇

摘 要 本文通过对现阶段广西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基本情况的介绍,实证分析了1990年以来广西农业结构调整对农民收入的效应。结果表明农业生产结构调整对提高农民收入有直接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指出了广西在农业结构调整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对广西农业生产结构调整提出了建议和措施。

关键词 农业生产结构调整 农民收入 家庭经营收入

近30年来,广西的农业生产结构是不断优化的。农、林、牧、渔业结构由1978年的80.1:4.9:13.8:1.2。调整为2008年的46.3:5.2:36.5:8.7。在种植业内部,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面积趋向合理。农民家庭经营收入的结构比重也发生了调整。其中种植业收入比重仍在上升,但比较缓慢,林业和渔业的比重均在上升。农民的人均纯收入由1990年的639.45元提高到了3690.28元。农民收入由过去的以种植业收入占绝对地位向农林牧渔业共同增加发展。

一、广西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基本情况

根据广西农民收入单一指标及其变化来判断,2000-2008年,农民收入变化虽然不大,而此间农业结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那很容易得出“农业生产结构调整对农民增收的效应不明显”的结论。如果从农民家庭收入构成来看,虽然农业收入减少幅度相对比较大,但是畜牧业、渔业、林业收入和总的人均纯收入还是保持了一定程度的增长。那么至少不能得出农业结构调整没有产生增收效应的结论。所以本文在讨论此问题时,用的前提假设就是农业结构调整与农民收入有关。在此基础上回答农业结构调整对农民收入的效应表现在哪些方面及其动力源泉。

二、农业结构调整对农民增收的实证分析

(一)农、林、牧、渔业产值与农民人均纯收入的相关分析

为了能够论证农产品家庭经营中农民结构调整中的农林牧渔业结构是出于对现金纯收入的追求,所以先比较第一产业不同部门产值对农民纯收入贡献率。选取1990-2008年广西农、林、牧、渔业产值与农民人均纯收入数据(如表1)。

人均纯收入为因变量(Y),以农业产值、林业产值、牧业产值、渔业产值分别为自变量X1、X2、X3、X4,用EVEIWS软件进行回归分析得:

y=266.3406+0.000248X1+0.000902X2-0.000283X3+0.000961X4

(3.6)(3.8) (2.1) (-2.68)(6.38)

R=0.998059 F=514.2015 DW =2.33

可以看出种植业对农民收入的贡献率不高,农业产值每增加1亿元,农民的人均纯收入增加2.48元。林业和渔业对收入的贡献率最高,产值每增加1亿元,人均收入增加9元。所以新的一轮农业结构调整应该重视林业和渔业的比重。

(二)农业结构调整对农民人均纯收入变化的影响

上面的相关分析是从绝对数上对二者的相关性分析。下面从农业结构的变化方面对农民收入的影响做进一步的讨论。1995-2008年农、林、牧、渔业的产值构成(如表2):

可以看出种植业的比重是在逐年下降的,2008年达到了最低点,从1990年到2005年大约下降了10个百分点,说明种植业的总体面积在减少。从表中还可以看出,牧业一直显著增长,从1990年到2008年增长了大约10个百分点。林业在2003年以前是小幅减少,03年增长后一直保持在4.9%左右。林业的比重变化不大,但是由于生态环境的需要调整优化传统的林业结构。而渔业从1990年到2001年一直增长,2001年后开始小幅下降。

此外,2004年到2008年广西农民人均纯收入的各年增幅分别为10.06%、8.21%、11.05%、16.37%和14.46%。对照前面农、林、牧、渔业的比重变化可以看出,在农业下降,牧、林业稳步提升的几年里,农民人均纯收入呈现着大幅增长的趋势,而且牧业对农民增收的贡献率比较大。但到2005年,农业比重上升,林、牧、渔业小幅下降的时候。农民的人均纯收入的增长率陡然下降到8.21%,达到了实施农业结构调整以来的最低点,其增长潜力已经不大。

(三)农、林、牧、渔业对农民收入来源的影响

1995-2008年.农、林、牧、渔业收入和家庭经营收入的情况(如表3):

可以看出农业的收入占到家庭经营收入的50%左右,其主导地位没有动摇。所以对种植业的调整仍然是广西今后农村经济结构调整的重点。近几年来农产品的种植面积是逐年减少的。而农产品的交易规模却是在逐年增加,说明近几年根据市场的需要适当的加大经济作物种植面积减少粮食作物种植面积以提高其经济效益。其次就是牧业收入的绝对值也比较大。占到30%-35%,但渔业还需要进一步的完善。所以其比重还应该进一步提高,同时带动林业、渔业的发展。

三、政策和建议

(一)调整农产品品种、品质结构,并提高提高农业技术创新和开发能力

加强优质优良农业品种的引进、推广,并加快相关机构的建设。建立完善农业科技研究开发体系和农业科技推广体系,培育专门的推广人员,高效率高质量转化科研成果,提高农业科技含量、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二)运用多手段多渠道加强对农业生产结构调整的支持

通过经济手段,如指定合理的优质优价政策,用价格引导农民搞好农业生产结构的调整;以宣传手段为辅,全面详细的引导和扶持农民进行生产结构调整。同时,拓展多渠道增加农业生产结构调整的投入,比如国家和集体在资金技术上给予扶持,地方政府要根据扶持扶持重点等。

(三)优化畜牧业生产,提高畜牧业比重

养殖业是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优化和升级的关键。当前,畜牧业生产方式落后,且投入不足,基础审视薄弱,特别是山区的畜牧业管理不够健全,农民专业技能落后,对主要畜禽品种改良、重大疫病的监控、先进技术的推广缺乏执行力。加大畜牧业富民工程的实施力度,并提高饲料利用率,向发展节粮型畜牧业突破,积极推进畜牧业的集约化、产业化经营。

(四)加强农业基础建设

各级地方财政要依照国家有关法律的规定增加投入,加大对耕地资源特别是基本农田的保护力度,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增强农业的综合生产能力和防灾抗灾减灾能力。加强农业科研、农业良种繁育推广、农业技术培训、农产品检验检测、质量标准体系、农技推广体系的建设,稳定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五)优化区域经济结构

立足各地现有产业基础、产业结构和产业布局。充分发挥资源、市场、资金、技术、人才等比较优势,选择1、2个对本地区域经济及相关产业拉动作用大、总体效益好、具有本地特色的产业作为主导产业,重点建设。根据广西实际,积极发展外向型农业和设施农业。进一步提高竞争力。

(六)加强服务引导

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特别是涉农部门要及时转变职能,转变工作方式和工作作风,切实加强对农业结构调整的引导,积极做好制定规划、宣传政策、信息引导、典型示范、技术推广、产销衔接等工作和服务。在具体工作中,要尊重和保护农民生产经营自主权,充分肯定和保障农户在农业结构调整中的主体地位。

参考文献:

[1]高淑桃,赵晓霞,张广博.浅谈新一轮农业生产结构调整的内涵与对策.四川农业大学学报.2001(3).

[2]李国祥.农业结构调整对农民增收的效应分析.中国农村经济.2005(5):14-17.

[3]梁文华.梅州市农业生产结构优化对策.广东农业科学.2006(6).

[4]王萍萍.农民收入与农业生产结构调整.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1.

[5]李先德.中国农业政策回顾与分析.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5.

[6]柯炳生.关于我国农民收入问题的若干思考.农业经济问题.2005(5).

农业专家系统论文范文第3篇

摘要:【目的/意义】通过探究台湾精致农业的成功经验,为北京市丰台区王佐镇构建现代农业发展之路提供借鉴。【方法/过程】运用文献研究法,明确台湾精致农业的发展理念及特点。根据实地调查,探讨王佐镇现代农业发展中在积蓄科技与人才力量、贯彻落实环保理念、融合农业与休闲产业、构建特色品牌方面的现状及问题,并结合台湾精致农业做法,提出对策建议。【结果/结论】研究发现,王佐镇现代农业发展存在农业科技与人才欠缺、有机农业覆盖面不高、休闲农业发展受限、农产品牌影响力小等问题,对此应当坚持科技与人才的引领、贯彻环保理念发展有机农业、优化空间布局提高土地利用效率、挖掘本土特色打造优质农产品牌。

关键词:台湾农业;精致农业;王佐镇;现代农业发展

Enlightenment of the Quality Agriculture in Taiwan to the Development of Modern Agriculture

in Wangzuo Town, Fengtai District, Beijing

WANG Yang

(School of Management, Minzu University of China, Fengtai District, Beijing 100074, China)

Key words:agriculture in Taiwan; quality agriculture; Wangzuo Town; development of modern agriculture

1984年,我國台湾地区提出精致农业(Quality Agriculture)的概念。20世纪末,学术界针对精致农业的内涵展开研究,张颂安[1]认为精致农业是综合性的农业体系,涵盖了5方面内容,即设施、观光、农产加工、农产品质、新品开发;何文彪[2]将精致农业界定为科技含量、农产质量高,具有市场潜力且能维护生态环境的农业;王前忠[3]认为精致农业具有技术与资金密集的特点,强调提升农产品品质、挖掘农产品市场、增强农产品竞争力,同时达到保护生态环境的目的;张军[4]指出精致农业突破了传统农业的限制,采用的是现代生产技术,实现了工厂化的生产,收益远超于传统农业。21世纪初,台湾精致农业发展初具成效,学术界开始探讨台湾精致农业的成功之处,为大陆地区现代农业发展提供经验。刘芳[5]以两岸农业合作为重点,认为农业合作试验区的建设有助于大陆农业发展,提出改善大陆农业投资环境的具体对策,旨在开拓大陆地区农业创新与扩展之路;戴友峰[6]基于台湾精致农业的细致化特点,提出大陆农业发展可以发挥特色产业优势,加强品牌建设;李锦华[7]研究发现台湾有机农业提升品质与效益,品牌农业源自核心竞争力,休闲农业依靠产业特色,这是大陆地区农业发展的可行之道;林锦辉[8]以漳州市精致农业发展为例,明确技术密集型现代农业发展的必要。2009年5月7日,台湾通过“精致农业健康卓越方案”,将精致农业作为台湾省重点推进的新兴产业之一,围绕“卓越农业”“健康农业”“乐活农业”3方面展开,同时融入台湾特色文化创意资源,大力发展“品牌农业”。综上,台湾精致农业已发展成为以高效生产高质农产品为目标,依托先进科学技术、深刻践行环保理念、强调多元产业融合、挖掘本土品牌优势的综合性农业体系。

王佐镇位于北京市丰台区,是该区农业人口占比最大的一个乡镇,近年来围绕乡村振兴战略,已经完成了6个景区和10个农业生态园的建设。但是受到科技、人才、土地、资金等因素的限制,农业发展的现代化水平不高,且目前对王佐镇现代农业发展的系统性研究很少。因此,本文结合台湾精致农业的成功经验,植根于王佐镇的农业发展实际情况,探索适合王佐镇现代农业发展可行路径,提出如何创新构建具有示范作用的现代农业发展模式。

1台湾精致农业的发展理念

台湾农业发展历经“恢复、发展、停滞、转型”4个主要阶段。抗日战争胜利后,台湾农业逐渐恢复,迎来了农业发展的“黃金时代”[9]。20世纪60年代,台湾从以农业为主的经济形态转向以工商业为主,导致农业发展速度放缓,出现了农业劳动力大量流入城市工商业的趋势。20世纪70年代,台湾农业就业人口的比重跌至40%,农村劳动力减少,耕地废耕问题严重,农业发展进入停滞阶段。1984年,为了解决农村生产与生活的困难,应对农村经济萧条、土地废耕等危机,促进农业转型与升级,台湾开创性地提出要“发展精致农业”,对此制定精致农业的具体计划与实施方案,明确要支持精品农业、观光农业的发展。1991年,在“照顾农民、发展农业、建设农村”方针的引导下,台湾确定了包含“生产、生活、生态”在内的“三生农业”发展理念。2009年,精致农业被纳入台湾当局重点推进的六大新兴产业之一,与技术、观光、绿能、健康、文创协同助推台湾产业融合与发展,迎来了新的发展契机。台湾精致农业发展至今已有30余年,其依托精致农业发展理念,突破传统农业片面追求农业产量的限制,探索出了一条适合农业高效、环保、协同、特色发展的道路[10]。

2台湾精致农业的成功经验

2.1以科学技术为力量发展卓越农业

卓越农业是积极发挥农业科技研发优势,结合自然环境、地理位置等因素,以先进的农业技术与充足的人才保障,促进农、林、牧、渔、副转型与升级,提高生产效率的农业[11]。台湾当局认为没有卓越就难有直面市场竞争的实力,因此聚焦农业技术水平的提高,将卓越作为精致农业的发展追求,着力打造卓越农业科技岛。一方面,台湾提倡科技创新与发展,将先进技术广泛应用于农业生产活动中。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台湾农业科技投入占省内生产总值的10%;进入21世纪以后,台湾农业科技进步的贡献率超过60%[12]。尤其在台湾不断改良农业品种、提高农产加工技术、专注科学技术研究的背景下,精致农业发展水平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实际上,台湾的精致农业始于农田厨房作业,即对农耕用地的精准配方、施肥、施药,但是相对于露天且分散化的耕地而言,难以做到完全精准的配方。对此,台湾转变农业发展思路,注重“西学东用”,主动引进国外先进的农业设施和种植技术,并迅速结合台湾当地特点进行适用性调整,出现了园艺业、畜牧业和渔业繁荣发展的局面。另一方面,台湾提倡“产、学、研”的融合,以人才为力量提高卓越农业的核心能力。1973年,台湾建立了“亚蔬中心”,1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农业研究精英汇聚于此,群策群力共同推进育种研发。同时,政府出资建立农业改良基地、农业科技研究院,联合众多不同级别的农学研究院,致力于对台湾地区蔬菜、水果、水产、花卉等农产品的改良与推广[13]。现如今,得益于持续性的科技研发与推广,台湾已经形成了自上而下的农业人才培训体系,在使得台湾农业科技人才队伍不断壮大的同时,基层农户的农业种植与生产水平也在不断提高,加快了台湾农业科技转化成生产力的步伐,这是台湾农业转型发展的关键所在。

2.2以绿色理念为根基发展有机农业

有机农业是以有机肥、饲料代替人工合成肥、农药、牲畜饲料添加剂等,在满足农作物和畜禽营养需求的同时,不危害生态环境的农业[11]。以绿色理念为指导的有机农业是台湾精致农业发展的主旋律之一,在无污染的生产环境下,以科学生产方式协调生产与生态发展,让绿色健康的农产品能够进入每家每户。一方面,台湾农业发展严格践行绿色理念。在工业化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台湾农业也曾陷入环境污染、食品安全等困境。20世纪70年代,原本耕地面积较少的台湾又面临农产价格高涨、农民对化肥与农药使用不当、耕地污染严峻等问题,制约了农业发展;80年代后期,台湾农产不合格率甚至超过30%。对此台湾积极制定并实施“Good Agriculture Practice”吉园圃安全蔬果、“Certified Agricultural Standards”优良农产品等计划,严格把控好农产品从农场到餐桌的每一关。同时,台湾农业合作社与众多民间组织协同开展“三减一省”活动。通过“减农业用水、减农业化肥、减农药”,达到节省有效资源的目的,有利于缓解农民生产活动中滥用化肥与农药导致耕地污染的问题,减少了农地用肥总量,逐渐迈向有机农业轨道。另一方面,台湾积极举办有机产品展会,加深有机农业的渗透,并推进有机农业的相关规章制定工作。2019年5月,台湾正式施行所谓的“有机农业促进法”,为有机农业的发展提供相应规章保障。同时,台湾农业主管部门建立试验农场,组织农耕技术专业服务团队,指导农户开展有机农场育种、栽培生产活动,并向从事有机农业生产的农户提供贷款、有机肥等补助。如果农户所生产的农产品符合有机检验标准,还可依据土地面积获得相应的奖金,增加了台湾有机农业种植户的数量,扩大了台湾当地有机田的面积。在2020年5月10-13日所举办的台北有机产品博览会上,花莲县的西瓜、咖啡等无毒初级农产品、山苦瓜茶等深加工产品;云林县协同8家有机农场共同搭建的地瓜、鲜菜摊位;宜兰县的特色有机绿茶、有机竹笋等,都是台湾有机农业的优秀发展成果。来自台湾多个县市的农户积极展示有机生产方式,在“植物工厂”展区内,参会者能够清楚看到青菜如何在水和光照的共同作用下无污染生长。

2.3以产业融合为方向发展休闲农业

休闲农业是兼具农业生产、社会生活、生态保护在内,汇集饮食、出行、购物、娱乐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农业[11]。台湾休闲农业的重点并非硬件设施建设,而是以特色休闲项目、游客农耕体验作为着力点。一方面,台湾充分利用有限的土地资源,合理规划空间布局。相比于大陆地区0.09 hm2的人均耕地面积,台湾人均耕地面积只有0.027 hm2,但是台湾农民收入却远远高于大陆地区的农民平均收入[7]。耕地面积小并没有限制台湾农业的发展,正是由于台湾坚持的是精致农业道路,才能做到“小而精”。台湾现已建立了乡村花园、观光农园、休闲农场等独具特色的休闲农业基地,如南投县清境创建了观光发展促进会,通过联盟经营方式,合理分配当地民俗资源,开展休闲农产的宣传与推广活动;台北金瓜石依托自然风景,推陈出新,重新规划冶金矿区土地,形成独特的旅游景观。作为典型的小农经济代表,台湾“以小取胜”,通过土地资源的合理配置,因地制宜地走出一条不同于西方大农场制度的现代农业之路。另一方面,台湾大力促进产业融合,助推农业向第三产业的延伸。1980年,台湾苗栗大湖最早开始经营观光果园,后来观光花园、菜园、茶园、瓜园等各式各样的休闲农园相继出现,任何季节都可以体验休闲田园之乐。经过多年的发展,台湾的台一、永龄、桃米生态村等已成为海内外闻名的休闲农场,兼备休闲娱乐、农业生产功能;阿里山在特色茶园的运营中,积极引入福建乌龙茶项目,形成了集观光休闲与产品经营为一体的发展模式,为四面八方的游客提供产品与服务,这些都是台湾农旅产业融合的标杆。截至2020年底,台湾休闲农业基地超过2000家,其建设与运营实现了农业生产、生活与生态功能,在精致农业发展的主旋律下,促使农业发展延伸至第三产业。

2.4以本土资源为优势发展品牌农业

品牌农业是指农业经营者通过农产品的营销与推广,获得一定的市场认知度,创造品牌价值的同时获取一定经济效益的农业[11]。品牌农业是农业市场发展、产业进步的必然趋势,是现代农业提高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环节,是农业转型与升级的必然选择。台湾积极树立优质农产品牌,不断扩大农产市场占有率,良好的品牌形象是其精致农业发展的风向标。一方面,台湾以传统文化嫁接营销,展示品牌特质。台湾强调中华传统文化,坚持使用繁体字本身就是坚守并传承传统文化的体现。从台湾农产品的营销实践中可以感受到,诸多极具创意的农产品都附有中华传统文化的元素,并根据农产品特点进行巧妙的结合。比如台湾摩天岭的特色脆甜柿,宣传语“柿业发达”“好柿将至”取自“事业发达”“好事将至”;芳容米厂紧握当地原生态资源,以古早味的传统风华奠定企业文化根基,围绕农产品服务的优化与升级,走宽了米厂合作之路[15]。在展示农产品品牌特质的同时,积极推进文化营销。另一方面,台湾以传统故事打动人心,提升品牌价值。台湾注重对传统故事深层次的挖掘,聚焦本土文化与现代农业的结合,以讲故事的方式挖掘独特看点。如台湾合欢山赛德克高山茶系列,以传统赛德克族抗日民族英雄故事为背景,巧用传统故事“包装”现代茶业,仿佛让人们看到过往赛德克族人民英勇斗争的身影,品味悠远飘香的高山茶[16]。台湾的品牌农业是独具地方特色和文化创意产业,其发挥本土资源优势,积极推进品牌农业之路,在现代农产品中融入传统文化元素,孕育了众多享誉国内外的优秀农企。

3北京市丰台区王佐镇现代农业发展实践3.1王佐镇现代农业发展基础

王佐镇是北京市丰台区下辖镇,紧邻北京西六环,地处丰台区西南生态发展地带。截至2020年底,王佐镇辖区东西、南北最大距离分别为20 km、14 km,下辖南宫雅苑、南宫景苑、山语城、翡翠山4个社区及西庄店、沙锅、怪村、魏各庄等8个行政村,总面积为63.62 km2。王佐镇农业土地资源丰富,农作物种植和禽畜养殖种类多,同时依托千灵山、青龙湖等自然景点优势,其旅游业得到了快速的发展,有利于旅游观光与农耕体验为一体的休闲农业的发展。在各级政府高度重视乡村建设、积极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的背景下,王佐镇的现代农业发展迎来了新的契机。

台湾的精致农业是以科学技术为力量的卓越农业、以绿色理念为根基的有机农业、以产业融合为方向的休闲农业、以本土资源为优势的品牌农业,是一个综合性的农业体系。因此,为借鉴台湾精致农业的发展经验,本文结合王佐镇实际情况,依次从科技人才、环保理念、休闲产业、品牌特色4个方面,对王佐镇的农业发展现状进行分析,剖析现阶段王佐镇现代农业发展的障碍。

3.2王佐镇现代农业发展现状

3.2.1农业科技与人才现状农业发展需要有不断注入的科技与人才,这是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力量。2012年7月13日,丰台区人民政府与中国农业大学达成全面合作[17]。此次合作惠及丰台区下辖王佐镇,有利于王佐镇发挥农业高等院校技术与人才优势、创新农业科技服务、推进产学研的结合,为王佐镇的农业发展增添新的活力。2019年10月25日,丰台区农业科普教育基地正式落户王佐镇,与北京市十多家院校达成农业科普教育的实践合作,占地面积超过20 hm2,涵盖智能化温室、品种展示区、户外种植区等多种功能区,致力打造学农结合的北京市农业科普教育示范性基地[18]。

虽然王佐镇重视农业技术的研发与推广,但是王佐镇位于丰台河西地区,由于永定河的阻隔,经济总量、产业优势、基础设施建设等明显落后于丰台河东地区[19]。王佐镇的农业经营模式既有公司、集体组织、合作社也有个人认种认养等各种形式,整体呈现全面但零散的偏低端局面,科技与人才活力不足。且王佐镇农业人口众多,外来人口聚集,极易激发复杂的社会矛盾,制约了其农业技术的研发与创新。虽然王佐镇积极发展现代农业,但其普及度并不高,小农生产为主体的农业生产方式并未得到根本的改变,人多地少的矛盾也并未得到明显的缓解,现代农业发展亟须转型与升级。

3.2.2环保理念的贯彻现状王佐镇与丰台区健康农业“三品一证”认证保持高度一致,高度重视农产品的绿色生产,加大质量安全监测,积极开展执法检查,开展农户服务指导,多措并举从源头上保障绿色生产。同时,王佐镇积极发展有机农业。如成立于2004年的庄户绿山谷芽菜种植基地,总占地面积6.7 hm2,是全国唯一一家从事有机芽菜种植、加工、配送的企业,在17年的发展中先后获得国家认证的无公害食品生产、有机产品生产与加工、标准化合格单位、北京市菜篮子工程优质基地等认证,业务覆盖育种、研发、实用技术推广等[20];如青龙湖旁的怪草园有机农业园,占地面积10 hm2,长期遵循生态健康、绿色循环的生产模式,建有22個阳光暖棚,种植各种有机蔬菜、水果等,坚持施农家肥、采取物理防虫,积极发展有机农业,满足人们对优质蔬菜、水果的需求。

环境的破坏会污染土壤、水源、空气,而这些自然因素都是有机农业发展的保障,因此环境污染会阻碍有机农业的持续发展。2017年8月,王佐镇米粮屯村西部的某石厂持续多日加工砂石料,产生大量粉尘,严重污染环境,对有机农业发展造成不良影响;2019年3月,王佐镇屡次出现空气重污染橙色预警;2021年9月,北京市生态环境局通报9月上旬全市范围内大气粗颗粒物浓度排名,丰台区王佐镇为倒数第八[21]。空气污染不仅影响着王佐镇居民的生存环境,也危害到有机农产品的质量。

3.2.3休闲产业的融合现状王佐镇是丰台区农业资源资源较为集中的地区,依托依山傍水的自然资源优势,提出打造“国际化花园旅游小镇”的目标,现已建立多家农业生产园区。在乡村振兴背景下,王佐镇积极构建休闲旅游与现代农业相结合的农业发展模式。以休闲观赏、旅游体验为主,重点开发农业公园、观赏基地等休闲农业。2021年上半年,王佐镇沙锅村丰阔农业采摘园协同丰台区南苑乡南苑村、卢沟桥乡郭庄等,共接待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107.92万,同比增加97.40%;与此同时,采摘产量达到新高24310 kg,增速为186.12%;收入规模增加2664.62万元,相比2020年同期增长51.61%[22]。此外,西王佐村在牤牛河畔创建了科普农业文化体验园,园内设有河畔休闲区、市民体验区等,是开展农耕教育、发展休闲农业的重要基地;金岗农业种植园开拓了“一分地”菜园,游客可以体验农耕乐趣;西庄店村依托千灵山风景资源,形成了休闲健身、观光旅游为一体的生态产业;青龙湖畔的魏各庄村,紧靠青龙湖畔,在农业发展中提倡养生理念。

王佐镇位于北京西六环线上,属于北京近郊地带,京石高速、京广铁路、京原铁路都途径镇域。横纵交错的交通道路,以及地下所铺设的供水、供暖、供气管道,造成了王佐镇农用耕地的分散。集体土地应用效率不高,农村土地碎片化严重都是限制王佐镇发展休闲农业的问题。在农田和林地资源无法得到充分利用的情况下,很容易造成王佐镇现代农业发展速度放缓,甚至停滞的后果。如何借北京近郊乡村旅游的“春风”,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充分利用现有资源是促进王佐镇休闲农业发展的必要考量。

3.2.4特色品牌的构建现状王佐镇聚焦生态休闲农业发展,现有怪村油菜花海、中心村洛平精品果园等基地,以线下蔬菜、水果的采摘活动为主。同时,王佐镇以开放态度吸引优质品牌的入驻。2021年4月7日,王佐镇人民政府与丰台区商务局、投资促进服务中心共同举办“品质赋能发展”活动,吸引了包括中粮集团、北京华联、龙湖天街、盒马生鲜等知名品牌走进王佐镇,推动丰台河西地区农业创新与进步,助力王佐镇现代农业的发展。

王佐镇的农业发展具有以农养农的特点,与其他省市地区的果品采摘活动相差不大,难以形成自己的特色。尤其受到投资规模的限制,区域内中小企业内生增长潜力有限,对于市场预测和把控的能力不高,内源融资面临困难;而农村中小企业通过债券、股票等方式进行直接外部融资的可行度也并不高。故而,王佐镇品牌农业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受到资金不足的桎梏,其品牌影响力有待提高。此外,王佐镇整体是以村为单位进行品牌建设,各村之间的主导产业并未形成规模效应。而且各村发展水平存在较大差异,王佐镇的集体企业多集中在镇中心区域,产业用地集中在庄户村、怪村、沙锅村3个工业园内,造成镇内各个村域之间沟通不畅,农业生产合作活动难以开展,尚未形成强大的凝聚力[23]。王佐镇大部分乡村原本属于经济薄弱村,虽然近年来初步形成了各自的主导产业,但缺乏稳定的根基,集聚效应和品牌效应并不突出,产业发展仍然大部分处于“输血”阶段。如果王佐镇不结合自身特色进行改造,很难进一步推进困难村的转型与升级。

4台湾精致农业对北京市丰台区王佐镇现代农业发展的启示4.1坚持科技引领,注入专业人才活力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台湾精致农业以科技为发展动力、以人才为发展支撑。位于丰台河西地区的王佐镇,受到永定河的阻隔,现代农业发展偏低端,科技与人才活力不足。借鉴台湾精致农业中的卓越农业发展理念:(1)王佐镇要高度重视农业科技发展,加快农业技术创新,为现代化的农业提供强有力的力量。可以通过与京内、京外众多农业高校的合作,推进产学研的紧密结合以及农业科技平台的搭建,促进先进农业科研成果在王佐镇的落地。王佐镇可以借鉴台湾高雄永龄有机农场的“智”造工厂模式,通过农业微生物技术的运用、人工智能播种水平的提高和生产管理系统的优化,以精准化的控制、自动化的播种、高效化的管理打造智慧农业。(2)王佐镇要广泛吸引人才,无论是应用技术人才、还是经济管理人才,都是现代农业发展中的坚固力量。乡村振兴的关键是人才振兴,王佐镇要充分落实人才培养和人才下乡政策,引进各类高层次农业人才,鼓励农业企业采取“柔性”的方式聘请中国农业大学、中国农业科学研究院等农业专家到一线进行技术指导。此外,王佐镇要营造良好的就业环境,鼓励当地外出乡贤回乡发展,充实乡村治理与乡村管理人才。

4.2贯彻环保理念,扩大有机农业广度

台湾精致农业将保障农产品的质量安全作为生产重任,建立了较完善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体系。有机农业是台湾精致农业的重要指标,以健康绿色产品的种植、生产为导向,强调在无污染的环境下,实现农业生产与生态环境的和谐共生[24]。王佐镇空气污染问题严峻,有机农业普及度不高,极易滋生食品安全隐患。借鉴台湾精致农业中的有机农业发展理念:(1)王佐镇要贯彻绿色发展理念,做好环境保护工作,为有机农业的发展提供良好的生态环境。保护“绿水青山”是现代农业发展中不可动摇的坚守,王佐镇紧靠国家森林公园,位于青龙湖畔,坐拥丰富的自然资源,具有发展有机农业的良好生态基础。台湾当局出台的所谓的“食品卫生管理法”“农产品生产及验证管理法”等相关规定从法律层面为有机农业的发展提供必要保障,有利于有机农产品的培育和生产。对于王佐镇而言,面对近年来北京雾霾的不良影响以及耕地污染问题,要通过完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构建绿色农业发展体系,控制农药、化肥、饲料的滥用,营造和谐稳定的农村人居环境,大力推进农业资源的养护工作,打赢农业污染攻坚战。(2)王佐镇要积极推广有机种植,加快有机农业的普及,促进有机农业的发展。将食品安全放在农业生产的重要位置,做好有机产品的安全监管工作。台湾精致农业的发展经验表明,农产品的高品质与安全监管工作密不可分。王佐镇要积极打造农产品检测中心,为绿色农产品的生产提供质量支撑。在全镇范围内普及有机农业的生产知识,通过全面技术培训与专业科普教育,引导更多农户投身于有机产品的培育与生产中。与此同时,要加强有机产品生产的标准化管理,控制好各个关键点,把好有机农产的产地质量关。

4.3优化空间布局,促进农旅产业融合

将农业与旅游业密切结合,合理配置有限的土地资源,发挥资源最大价值,构建“农业+旅游”的休闲农业发展模式,是台湾精致农业发展的重要方向。王佐镇农耕用地分散,土地利用率不高,限制了休闲农业的发展。借鉴台湾精致农业的三产融合经验:(1)农耕用地碎片化严重的问题可以通过土地资源的有效整合加以缓解。在乡村振兴的背景下,王佐镇应充分利用有限的农田和林地资源,合理优化空间布局,避免农用耕地的过度分散,以达成统筹联合的集体土地应用效果。台湾人均耕地面积虽小,但并不刻意追求农耕面积、规模,也不强制种植多少作物、收获多高产量,而是着力建设生态农庄,通过做精做透、提质增效,节约了自然资源、实现了持续发展[25]。王佐镇要以推进美丽乡村建设为契机,在不同村域之間开展统筹规划,依据交通主干线建设生态景观走廊,打造特色休闲农业旅游线路,力争成为美丽乡村的示范。(2)王佐镇当地旅游资源十分丰富,紧靠国家森林公园、南宫温泉、千灵山、青龙湖等景点,可以依托现有自然景观、乡土文化等资源,以休闲观光、旅游度假、农耕体验等为着力点,布局建设具有文化、历史、民族特色的农庄、民宿等[26];借北京近郊乡村旅游的“春风”,积极拟定休闲农业相关发展计划,促进农业与旅游融合发展方案的落实,开拓自驾、露营、烧烤等户外运动项目,推出各种各样吸引人的乡村休闲度假产品及服务,在开创新项目的同时,丰富现有的农村体验活动项目,实现业态开发与商业运营相结合,促进产业共融。

4.4挖掘本土特色,打造优质农产品牌

台湾精致农业以传统文化嫁接营销,以品牌故事打动人心,逐渐形成了具有特色的优质农产品牌。品牌是吸引投资、扩大农业生产规模、提高农业经济效益的重要因素,更是提升自身影响力、打造优质农产品牌的关键所在。王佐镇现代农业发展以农养农、本土特色不突出,同时各村主导产业尚未形成规模效应。借鉴台湾精致农业中打造品牌农业的经验(1)王佐镇要讲好自身的村庄故事。关于王佐镇的名字由来,在《丰台地方志》中有“手扶东西王佐,脚踩南北两宫”的记载,意为辅佐帝王;再追溯何为“王佐”,源于《岳飞传》中“王佐断臂”的故事。王佐镇亦有“泥锅造饭斗量柴”“龙凤争祥”等民间故事的传说,因此可以结合地方特色民间故事,以讲述民间故事的方式,在发挥独特民间文化资源优势的同时,丰富品牌文化内涵,打造农业品牌特色。此外,王佐镇怪村太平鼓已有200多年的历史,在农业发展中结合历史元素,可以有效提升农业品牌的高附加值,扩大优质农产品牌的影响力,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品牌优势。(2)强化各村龙头企业在打造特色品牌农业中的作用,如位于王佐镇魏各庄中心村的洛平精品果园以种植樱桃等果品为主;南宫恒欣园以立体种植、特色水产养殖为主,强化他们的优势主导产业作用,能够凝聚不同力量共同推进全镇农产升级。在加大龙头农产企业发展的同时也要注重多方资源的整合,如政府要发挥调控职能,规范民间资本融资市场,并且在发挥民间金融积极作用的同时,加大对农业发展的扶持。台湾精致农业的快速发展,与其农业合作组织密不可分。目前台湾当地农会超过300个,通过统筹组织不同村域农民进行农业生产活动,对农产品的整个产销过程进行高效管理,产生了一定的规模经济效益,农户的经济获利也得以增加。王佐镇要鼓励农民加入合作社,发挥合作社的分工细、规模大的优势,不断汇集地方特色优势,延伸产业链,打开特色农产品的销路,形成区域品牌优势。

参考文献:

[1]张颂安. 台湾精致农业剪影[J]. 台湾农业情况,1987(3):18-19,42.

[2]何文彪. 台湾省发展精致农业概况[J]. 广东农业科学,1989(5):4-5.

[3]王前忠. 台湾省的“精致农业”[J]. 世界农业,1993(6):53-54.

[4]张军. “精致农业”与“休闲农业”──台湾农业的发展动向[J]. 世界农业,1995(12):8-9.

[5]刘芳. 入世后两岸农业合作的新发展[J]. 海峡科技与产业,2002(3):14-15.

[6]戴友峰. 借鉴台湾“精致农业”促进特色农产品生产[J].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25(7):57-58.

[7]李锦华. 台湾精致农业探行[J]. 农村工作通讯,2017(10):21-24.

[8]林锦辉. 漳州发展精致农业的若干思考[J]. 福建热作科技,2020,45(1):65-67.

[9]叶春近,司嵬. 中国台湾地区现代农业发展经验及启示[J]. 世界农业,2017(10):216-220,225.

[10]湛礼珠. 台湾精致农业发展政策演变、成效及经验[J]. 世界农业,2019(6):39-45.

[11]秦中春. 台湾的精致农业之路[J]. 发展研究,2019(4):4-8.

[12]高云才. 農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超60% 农业农村现代化迈上新台阶[N]. 人民日报,2021-01-07(01).

[13]王俊. 台湾创意农业的发展历程、政策特征及其启示[J]. 台海研究,2018(2):69-76,68.

[14]杨绪红,薛樵风,周寅康. 过去300年台湾省耕地面积时空变化重建[J]. 自然资源学报,2021,36(8):2163-2178.

[15]翟媛,倪海波. 台湾乡村文创成功因素及对乡村振兴的启示[J]. 山西农经,2021(6):64-69.

[16]SAIDEKTEA. 茶品泡法與簡介-台湾赛德克高山茶坊系列茶品[EB/OL]. (2019-01-09)[2021-09-30].https://www.meipian.cn/1uq3zmuv.

[17]丁晓松. 北京市丰台区人民政府与中国农业大学签署全面合作协议[J]. 北京农业,2012(23):27.

[18]田杰雄. 丰台区农业科普实践教育基地落户王佐[N/OL]. 新京报,(2019-10-27)[2021-09-30]. https://www.bjnews.com.cn/detail/157215090414070.html.

[19]孙莉.丰台河西地区产业布局研究[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9,30(11):212-213,225.

[20]马继武,王怀楠. 北京市丰台区农机文化休闲旅游基地建设[J]. 农业工程,2019,9(11):123-125.

[21]北京市人民政府. 北京市生态环境局通报9月1日-9月15日街道(乡镇)大气粗颗粒物浓度排名[EB/OL]. (2021-09-24)[2021-09-30]. http://www.beijing.gov.cn/ywdt/gzdt/202109/t20210924_2500820.html.

[22]丰台区统计局.2021年上半年丰台区农业经济形势[EB/OL]. (2021-07-27)[2021-09-30]. http://www.bjft.gov.cn/ftq/fxbg/202107/3e19a9471fd24d908447284d9f1a2649.shtml.

[23]刘烁,段然. 北京市丰台区河西地区经济薄弱村发展情况调研[J]. 当代农村财经,2015(12):27-30.

[24]吴文炎. 台湾精致农业经验对家庭农场的启示以福建省上杭县为例[J]. 当代县域经济,2020(11):58-60.

[25]一诺. 台湾“农+旅”精致休闲农业巡礼[J]. 农家之友,2015(4):14-15.

[26]郑霞. 乡村振兴背景下台湾精致农业发展对福建省“圆梦村”建设的启示[J]. 武夷学院学报,2021,40(2):70-74.

农业专家系统论文范文第4篇

摘 要:乡村振兴战略由党在十九大报告首次提出,在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中明确指出,乡村振兴远期目标是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乡村振兴不是某一领域、某一方面的振兴,而是包含经济、生态与社会等多方面的全面振兴。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分别从农业生产、生态、生活三个方面,体现了乡村振兴战略的本质与核心内涵。而绿色农业发展,逐渐成为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方向,与当前乡村振兴战略相契合。而绿色农业是指合理运用先进技术、先进经验,促进农业生态安全、农业资源安全、食品安全为目标,实现农业综合经济效益提高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新型农业发展模式。

关键词:绿色;乡村振兴;农业发展

一:绿色农业发展的重要意义

农业现代化始终是国家现代化的基础。农业生产是受自然和经济规律双重决定的特殊行业。农业绿色发展就是以尊重自然为前提,以统筹经济、社会、生态效益为目标,以利用各种现代化技术为依托,积极从事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合理的开发种养过程。推进农业绿色发展,不仅是一场关乎农业结构和生产方式调整的经济变革,也是一次行为模式、消费模式的绿色革命。我们要深刻理解推进农业绿色发展的革命性意义,适应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转化的时代趋势,推动形成新时代中国特色农业绿色发展道路,为世界农业发展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推进农业绿色发展是农业发展观的一场深刻革命。2015 年初,由中央明确提出,我国农业资源短缺、开发过度、污染严重,必须有效解决在资源环境约束条件下,保障农产品有效供给与质量安全、提升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潜力,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模式,绿色农业的重要性日益显现。

2017年12月,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和2019年中央一号文件,均提出要增加绿色优质农产品供给。以提供绿色、安全、高品质的农产品为特征的现代农业发展模式,称为绿色农业发展模式。促进绿色农业快速发展,是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关键环节,而绿色农业创业则是绿色农业发展的起始点与出发点,绿色农业发展也是乡村振兴战略下,产业兴旺的主要发展方向。

国家为全面贯彻与落实中办《关于创新体制机制推进绿色农业发展的意见》和2019年中央一号文件的精神,依据中央农业农村绿色农业发展方向,充分发挥绿色农业发展,对乡村振兴战略的引领作用,制定了2019年农业农村绿色农业发展工作要点:(1)推进绿色生产;(2)加强农业污染防治;(3)保护与节约利用农业资源;(4)切实改善农村人居住环境;(5)强化统筹推进与试验示范。

绿色农业发展理念,也是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指引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五大理念之一。绿色农业发展是建立在生态环境容量和资源承载力有限条件下,将环境保护作为实现可持续发展重要支柱的一种绿色发展模式。坚持绿色农业发展,是保障我国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是国家乡村振兴战略的主要发展方向之一。在“十三五”中明确提出,要推动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加快改善生态环境。乡村振兴战略的农业发展方式,必须要加快转变传统农业发展理念,用“绿色农业”谋划现代农业,走绿色农业发展之路。因此,依据实际情况,制定促进绿色农业发展的有效举措,不断提升绿色农业质量效益与竞争力,加快实现资源利用高效整合、食品安全、生态系统稳定、产地环境良好的现代绿色农业,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推进农业绿色发展,既是尊重自然规律,顺应人民殷切期盼所作出的重大决策,也是农业自身的内在需要,通过转变生产方式,把过高的资源利用强度降下来,把农业面源污染加重的趋势缓下来,推动农业走上绿色发展的道路。

二:当前农业发展面临问题

近年来,我国农业现代化取得巨大成就,也付出了很大代价。耕地和水资源过度利用,农业面源污染加重,草原等生态系统退化,农业发展面临资源条件和生态环境两个“紧箍咒”。转变农业发展观,实现农业绿色发展,迫在眉睫、刻不容缓。

1:农业绿色发展的艰巨性。当前,推进农业绿色发展迎来了大好机遇,但同时也面临着若干深层次的困难。

在观念层面,长期以来追求产量增长的习惯思维,还没有真正把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摆上重要日程深入思考、认真谋划、扎实推动。

在利益层面,推进农业发展方式变革,必然会深刻调整不同利益主体间的利益关系,导致部分地方、部门经营主体有逃避思想和畏难情绪。

在工作层面,将现成增产型的技术、人才、政策、机制等体系,转变为质量、绿色型的新体系,将是前无古人的宏大事业,需要决心、坚韧和开拓创新。

2:农业绿色发展的长期性。推进农业绿色发展,要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要让绿色发展理念深入人心,制度体系更加完善,绿色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全面形成。

3:农业绿色发展的系统性。推进农业绿色发展,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农业乃至经济社会发展各领域。这不是单项制度的调整和修补,而是各方面体制机制的创新与建设;不是农业领域的独立推进,而是农业各行业、各层次协调配合、系统推进。

三:着眼乡村振兴战略,大力推进农业绿色发展

1:提高思想认识:各地各部门要充分认识推进农业绿色发展的重要性紧迫性,主动入位,积极作为,精心谋划,务实推动推进发展理念变革,用绿色理念引领农业生产。要坚决贯彻落实中办、国办《意见》,坚持绿色兴农的发展理念,从思想观念到方式方法,从政策举措到工作安排,从制度设计到科技研发,从资源配置到绩效考评,都要转到绿色导向上来。以绿色理念为引领,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加快形成推进农业绿色发展的工作合力和良好氛围,为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建提供强大支撑。要认真贯彻好中办、国办《意见》,结合具体实际,找准问题难点,创新方式方法,确保各项政策措施落到实处。

2:优化功能布局。坚持规划先行,合理区分农业空间、城市空间、生态空间,进一步优化农业生产力区域布局,规范农业发展空间秩序,推动形成与资源环境承载力相匹配、生产生活生态相协调的农业发展格局。要建立重要农业资源台账制度,摸清农业资源底数。实现资源环境的动态监测和精准化管理,为不断动态调整农业主体功能和空间布局提供支撑。

3:推动科技创新。要大力支持绿色农业为导向的科技研发推广,组织实施好相关重大科技项目和重大工程,进一步完善各类创新主体协同攻关机制,吸引社会资本、资源参与农业绿色发展科技创新,在制约农业绿色发展的关键环节,尽快取得一批突破性科研成果,同时,要加强资源環境保护领域农业科技人才队伍建设,为农业绿色发展提供坚实的人才保障。

4:完善产业链条。要健全完善绿色农产品的加工流通体系,密切农业生产与市场消费,促进农民持续增收。要大力加强绿色农产品流通和营销,推动与农业绿色发展相配套的产地市场建设,加强产地市场信息服务功能建设,提高流通效率,降低经营成本,助力解决农产品卖难、卖不出去、卖不上价的问题。要大力发展绿色加工,优化产业布局,推动农产品初加工、精深加工及副产物综合利用协调发展,形成“资源—加工—产品—资源”的循环发展模式。

5:保护农业资源环境。在资源保护方面,重点是保护耕地和水资源。大力发展节水农业,深入推进耕地质量保护提升行动,扩大重金属污染耕地治理修复面积,开展耕地轮作休耕试点,保障耕地数量和质量。在环境保护方面,要加强投入品管控和废弃物处理,通过精准施肥、有机肥替代、统防统治、绿色防控等方式推进化肥农药减量增效。

农业专家系统论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新型农业技术;农业经济发展;技术推广

0  引言

近年来,随着全球化进程的深入,国内市场竞争环境变得越来越激烈,这对我国农产品造成了巨大影响。想要在越来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实现可持续发展,就必须要加快推广农业技术的步伐,将农业技术的价值充分体现出来。但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实际在推广农业技术的时候也遇到了很多问题。因此,笔者针对新型农业技术推广的实际情况展开分析研究,希望可以促进我国农业技术的发展。

1  农业技术推广的内涵

简单来说,农业技术推广就是在农村对农户进行农业技术教育的社会活动。根据各个地区,不同农业发展的情况为农户量身定制先进的农业种植技术,并将这些技术传授给农民用于实际生产活动中。农业技术的推广能保证农民在农业生产中掌握最新最先进的科学技术,当前我国推行的农业技术主要是对于种植技术与种植方式的指导,是以提高农民在农业生产中的技术水平和投入产出比为目的。

2  现代农业技术在促进农业经济发展中的不足

2.1  农业技术推广存在不足

先进的农业技术在促进农业经济发展时需要有新的推广手段,才可以充分发挥农业技术的影响,但是就现在而言,农业技术通过乡村振兴战略不断得到改善和运用,但是他推广的措施缺乏创新,仍采用以前挨家挨户推广的手段,得到的效果并不理想,并且农业技术推广制度才存在不足,并没有充分运用互联网以及微信等社交软件和信息技术,不利于农业技术的实施和农业经济的发展。

2.2  经营管理水平低

目前,我国设施农业经营管理方面,大多采取粗放经营和经验管理等办法,缺乏科学的经营管理机制,致作物产量不高。例如:我国温室大棚种植的蔬菜水果,室内设备简易落后,经营管理水平较低,年产量也只有10~15吨/亩,且生产出来的蔬菜水果质量相对较差,与市场需求不相适应。而发达国家除了拥有先进的自动化和智能化设备技术,还有生产—加工—销售一条龙的管理办法,生产出来的农作物与市场需求相适应,销路非常看好。

2.3  相关制度与措施不完善

现代农业技术在农业与农村之中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农业经济由于现代农业技术的运用得到很大发展;农民的收入水平得到提升,从而整体的生活水平得到改善;农业与农村的发展也由于现代农业技术的运用持稳定发展的状态。完善激励机制以及规章制度对现代农业技术的发展起到促进作用,然而就现在来说,农业技术推广制度还不够完善,工作也由于规章制度无法发挥主要作用无法有效的提升。

3  现代农业技术在促进农业经济发展的对策

3.1  重视新型农民培训工作

现代农业技术的普及和农业经济的发展都需要对农民进行培养。因此,有效的培训使很有必要的,如函授、夜大学、远程教育、网上自主学习等方式,通过这些方式增加培训,使农民能够掌握现代农业技术操作技术和标准,提高科学文化素养,着重于现代农业技术和机械设备推广和运用,同时可以进行农业种植。除此之外,要加强学习的自主性,学习理论知识的同时还需要提高对实践的训练,在生产实践中有效运用现代农业技术,有利于农业生产经营效率、农产品产量和质量的提高和发展,推动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和繁荣。

3.2  健全现有的农业生产基础设施

农业基础设施在农业技术推广的实施环节中具有重要保障意义,农业技术人员如果缺少农业生产设施的支撑,则会导致无法全面实施农业生产技术,造成农业生产呈现明显的滞后性。增大农业技术的推广力度就是要合理优化现有的农业生产运行模式,按照农业技术推广的基本实施思路来进行优化调整。农业部门对于当地农民必须给予全面的农业技术资源扶持,投入充足的前期资金成本用于购买机械化农业设施,确保实现机械化的基层农业生产转型目标。为此,农业生产中的各种基础设施必须得到充分地完善。

3.3  适当增加相应资金投入

要提前做好资金投入的准备工作,通过推广农业技术的要求,科学的计算资金投入的比例,努力达到农业技术推广的目标,可以帮助农业促进经济提高。通过实际情况和科学的依据来安排资金预算计划,通过计划资金的合理安排来实施计划,确保有相应的资金用于农业技术推广和人员工资支付。并且要增加资金预算和审计,注重监督资金使用的整个过程,保障资金的使用,每一笔支出都要落实到位,避免资金不合理使用的情况,防止资金被挪用。

4  结语

为了更好的落实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建设工作,就需要做好农业经济的快速发展,对新型农业技术的作用有充分的了解,并合理进行应用,针对存在的问题采取妥善措施进行处理。并且,还要做好新型农业技术的推广工作,加大投入力度,定期开展培训工作,让农民对新型农业技术有所了解,从而使新型农业技术的推广顺利进行。进而促进国内农业经济的发展,改变农村面貌,使農民生活质量得到提升。

参考文献

[1] 蒋建军.“互联网+”背景下现代农业经济发展路径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18(12):42-44.

[2] 李定国,黄春露,江成为.关于现代农业技术使用与需求现状的调查与研究——以湖北省阳新县为例[J].湖北社会科学,2013(1):69-71.

[3] 朱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农业技术采用行为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6.

上一篇:中国三农问题论文下一篇:农业区位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