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机械化论文范文

2023-03-08

农业机械化论文范文第1篇

摘要:在现代农业发展的过程中,促进农业机械化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相比于其他发达国家,本国的农业机械水平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因此需要促进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对农业机械化中存在的不足进行分析,进一步促进现代化发展。本文就此对农业机械化在农业现代化中作用进行分析。

关键词:农业机械化;现代农业;机械水平

前言

作为农业大国,本国的农业有较为悠久的历史,最开始进行农业生产应用的工具较为简单,随着技术的发展,农业机械化作业投入到越来越多的农业生产生产中,本国的农业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作为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内容,农业机械化需要进行必要的结构调整,从而对农业生产效率进行提升。

1农业机械化作用

农业机械化在农业现代化发展过程中,有重要的作用。本节就此对农业机械化的作用进行分析。

1.1为现代化农业建设提供物质基础

在进行现代化生产的过程中,农业机械化时现代化农业建设重要的物质基础。与人畜力相比,应用机械能够对生产效率和生产规模进行有效的提升,满足现代农业的具体需求,对农业生产条件进行有效的改善,促进农业生产的产业化、规模化和标准化的发展,同时也能够促进现在农业转变的步伐。如果农业机械化水平达不到,就会进一步影响农业现代化的发展。

1.2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重要内容是农业机械化

在农业生产的过程中,机械化水平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代表先进生产力,对农村的生活条件以及生产条件进行改善。在现代化农业发展过程中,应用农业机械,还能够改善传统的农耕方式向保护性农耕方式发展,对农村生产发展起到积极的作用,同时也能够促进对地膜、桔秆等废物的综合应用,促进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的进一步发展,同时也能够对生产组织化程度以及农民整体素质进行有效的提升。

1.3农业机械化有利于促进经济发展

在农业现代化发展的过程中,应用农业机械还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农业机械化水平,是先进农业技术推广的纽带和桥梁,能够促进不同先进技术应用到农耕活动中,具体技术如抢收抢种、防治病虫害、生产果业等,都可以通过相关的农业机械发挥这些技术的效果。同时在应用农业机械过程中,农机的维修或者销售等工作,都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就业机会,对更多的劳动力进行有效的吸收,对农民收入进行增加,增加农村富余劳动力,同时还能够增加农耕劳动力。

2促进农业机械化发展策略

在农业现代化发展的过程中,农村要结合实际农耕情况,对农业机械化生产过程中存在的不足进行及时的分析,提升应用农业机械的水平,从而进一步促进农业现代化的发展。本节就此对促进农业机械化发展策略进行分析。

2.1促进农机装备市场化

在进行农业生产过程中,相关区域需要注意将农机装备作为基础,对周边不同功能地方的农机作业时间进行有效的把握,对不同地区的农机资源进行充分的利用,解决在农忙时期一些地区用不上农机装备的问题,同时也能够对农民的收益进行有效的提升,减少资源浪费,提升农耕生产的效率,提升农村群众的生产积极性以及满意度。

2.2对农机服务体系进行有效创新

在农业生产中应用农业机械,还需要注意對农机服务体系进行有效的创新,对农机产业化水平进行有效的提升。在进行具体的农机服务过程中,相关的工作人员要注意对农机的维修、运输、经销以及做作业等不同方面的农机大户进行有效的培养,促进多元化农业发展。同时相关的部门和公祖哦人员需要注意对农机服务能力进行有效增强,提升农机服务的抗市场风险能力,对农机产品的质量信息进行公开,同时增加农机产品的反馈以及投诉。相关的工作人员还需要注意按时开展相关的打假活动,对农机生产销售市场加强相应的监管工作,建立完善的制度规范体系,对市场农机产品的零售部件以及机械产品相对应的生产经营者,保护其权益,保证使用者的权益。

2.3促进农机化推广

在应用农业机械过程中,相关的部门还需要注意对农民整体素质进行有效的提升,对先进的技术进行有效的宣传和推广,如对秸秆的综合利用技术,新机具保护性耕作技术,对不同功能的设备、技术以及机械等,加强相应的推广。同时加强对农民的培训工作,对培训资源进行充分的利用,提升农民的科技素养,对于农民在应用农机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需要专业的人员进行及时的解答,从而促进农业机械的发展,最终存进农业现代化的发展。

3总结

综上所述,在现代农业发展的过程中,应用农业机械能够促进农业生产的效率和质量的提升,同时还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农民抓住有利的时机,促进对优先资源的充分利用,对资源利用效率进行有效的提升。此外,提升农业机械化水平,还能够对农业可持续发展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促进农业现代化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好明.探究农业机械化在农业现代化中的作用及发展措施[J].农民致富之友,2017,(2):230.

[2]于新诚.农业机械化在农业现代化中的作用[J].时代农机,2016,(3):15-15,17.

[3]王光玉.农业机械化在农业现代化中的作用及发展对策[J].农机使用与维修,2015,(7):5-6.

[4]罗锡文,廖娟,胡炼等.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J].农业工程学报,2016,32(1):1-11.

(作者单位:1湖南农业大学;2永州职业技术学院)

农业机械化论文范文第2篇

兵团自成立以来,始终致力于农业现代化建设,兵团农业被认为是中国农业先进生产力的代表。现代农业是兵团新型团场建设的根本出发点,是推进兵团“三化”建设的基础,是实现职工增收的立足点。推进兵团农业现代化建设,对于中国农业现代化的实现,具有重要的示范意义。

在兵团党委六届五次全委(扩大)会议上,自治区党委副书记、兵团党委书记、政委车俊指出,要大力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

农业是兵团跨越式发展的基础,也是兵团的优势和强项所在。要以龙头企业、品牌产品、基地建设为抓手,扬兵团体制、人才、技术之长,补市场化、产业化程度不高之短,积极探索兵团组织化程度高和家庭承包经营有机结合的有效形式,充分发挥兵团的农业科技优势,加大农业结构调整力度,走规模化、集约化、产业化、市场化之路,大力发展节水高效农业、现代设施农业、生态有机农业,做优做强棉花产业、特色园艺业和现代养殖业,加快推进节水灌溉示范基地、农业机械化推广基地和现代農业示范基地建设,提高兵团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劳动生产率和加工增值率,确保职工收入持续增长、团场效益显著提升、农业资源持续利用,使兵团农业成为引领新疆和全国现代农业发展的排头兵。

农业机械化论文范文第3篇

摘要:随着现代社会的不断发展,机电一体化技术与农业生产领域之间形成紧密关系,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农业机械化建设进程,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在拉动地区经济增长的同时,也减轻了农户劳作强度。基于此,本文首先阐述了农业机械化建设进程中,机电一体化所带来的影响,接着具体分析了机电一体化技术在农业领域中的应用。

关键词:机电一体化技术;农业机械化;应用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如何将其广泛应用到生产领域,提高生产效率,促进地区经济发展,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习近平总书记也提出,要加大对农业机械化、智能化建设的力度。所以,将高科技引入到农业生产中是必然趋势,而机电一体化技术为其创设了可行性,对于推动我国农业体制改革,加快现代农业发展有着积极地促进作用。

一、机电一体化技术对农业机械化建设的影响

(一)拓宽农业机械功效

机电一体化技术融合微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传感测控技术、软件工程技术等于一体,可代替传统的机械功能,从而提升农业机械的结构优化,简化机械零部件,从而提高农业机械效率,最大化发挥出农业机械功效。

(二)提升农业机械生产效率

机电一体化技术是一种有机综合体,融合了多种技术,可以精简农业机械设备结构,提升设备自控化水平,使得农业机械作业更加规范,精确性大大增强,农业机械生产效率得到显著提升。尤其是依托机电一体化技术搭建的农业信息共享平台,农业机械设备管理者可以及时获取设备信息,了解作业生产过程,通过数据分析农作物的长势,从而为下一步操作提供参考。

(三)农机安全性升级

任何设备的运行都会涉及到安全问题,尤其是传统农机设备,技术滞后、使用年限较久,必然会存在诸多隐患。而机电一体化农机质量有所保障,同时还兼具监控检测、自动控制、电路传感等技术,一些突发故障不需人为操作就可以直接启动保护机制,尽可能将损失降至最低。此外,农机控制系统还会自动生成故障记录表,自动分析和预判故障位置与成因,并将信息直接反馈给相关人员,使得故障维修更有針对性[1]。而通过电路控制农机内部结构,简化了原本笨重的机械零件,设备传动效率更高,零件磨损和故障问题将会大幅度减少。

(四)降低农业作业强度

传统的农机结构较为繁琐,使用流程复杂,操作难度较大,而机电一体化技术可以使得机械操作更加简便,设备与驾驶员操作需求相匹配,不仅确保了农机操作的效率,还能改善农机驾驶员的工作环境。同时,农机自控系统可以实现程序的预先设定,使得农机作业能够根据事先设定好的流程开展。此外,部分农机设备还可以通过分析预先存储的作业模式,给出最佳的数学模型及最优的作业环境参数,确保农业机械作业过程中的工作状态,提高自动化水平,减少驾驶员的劳动强度。

二、农业机械化建设中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应用

(一)传感器监测技术的应用

传感器作为机电一体化技术最常见的检测元件,在信息获取上具有显著优势,可以实时获取农机设备及农业作业周边环境等信息。温度传感器、速度传感器、计量传感器、转速传感器等在农业生产中应用较为广泛,同时有助于更直观地了解驾驶员的工作状态,实时监控农机设备的运行情况,以便能够灵活调整农机作业方案,或是通过机电自控程序预防故障发生,使得农机作业的可靠性显著提升。

(二)GPS技术的应用

GPS技术具有较高的精准度,在农业机械应用中引入GPS、超声等技术,可以精准反馈农机仪表参数、设计参数以及三维坐标,并直接在计算机中显示[2]。目前,农业领域中GPS技术的应用范畴较窄,多在大型农场中使用。其主要包括两方面:一是通过导航监测系统,实时掌握农机行驶路线、行驶速度等,并将信息直接反馈给驾驶员,从而对行驶路线进行调整,避免出现漏耕情况;二是利用智能导航系统实现自动化作业,导航系统可以精准定位自动驾驶的路线及坐标,为农业无人作业创造了可行性。

(三)计算机视觉技术的应用

在现代农业生产中,计算机视觉技术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技术,通过该技术可以直接进行田间图像信息、作业状态等信息获取。高清摄像头是视觉技术获取信息的主要元件,根据计算机预设的算法,在图像提取技术的支持下,可以直接提取和简化图像,从中分离出最有效的信息内容,有效指导农业生产。主要用于农作物生长状态及病虫害监控、农作物产量预测等工作,同时也可辅助推进农机智能导航,提高农业作业精准度。

(四)电子信息技术的应用

单一的机械或电工都无法全面、真实、客观地反映出机电一体化的应用优势,在信息技术时代,农业生产需要充分整合电子技术与信息技术,才能提高机电一体化与农业机械设备的匹配度,实现借助网络对电子设备进行有效控制,从而服务于农业生产。当前,配备机电一体化系统的农机设备均配置有各类传感器、芯片处理器、电子控制面板等,这些元件彼此之间构建起智能化的工作体系,严格控制农机器械各个单元,并开展科学的管理[3]。此外,为进一步扩大电子信息技术在农业领域中的应用,在设计时需要结合行业特色制定一些通用化的程序,比如系统具有标准化的接口,播种拖拉机、谷物收割机、翻地车等陆地行进式农业机械设备可以通过接口与总线对接,而总线则直接借助局域网反馈、传输农机数据,以便能够更好地监控农机操作,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结语:总而言之,随着现代农业的不断发展,机电一体化技术在农业领域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使得农机设备具有多样化的功能,提高了生产效率。而伴随着机电一体化技术在农业领域的广泛应用,也推动了农业机械从机器人技术、传感器技术向更加精细、智能的方向发展,为现代农业改革提供了更多可能性。对此,必须要重视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应用,加大对智能农机设备的引进,从而助力农业机械化建设。

参考文献:

[1]刘欢,万清香.探究机电一体化技术在现代设施农业中的应用[J].河北农机,2021(03):40-41.

[2]王海龙.机电一体化在农业机械化方面的发展分析[J].农业开发与装备,2021(02):15-16.

[3]王沂蒙,孙沐钰.机电一体化技术在农业机械上的应用及影响[J].河北农机,2020(04):39.

农业机械化论文范文第4篇

【摘 要】黑龙江垦区拥有3500万亩耕地,垦区多年来一直追踪国内最先进的农机化技术,不断引进使用、试验和示范,积极消化吸收和为我所用。近年来,黑龙江垦区以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为目标,在发展现代农业的进程中,不断创造着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农户增收的奇迹,已成为国家重要的商品粮基地、粮食战略后备基地和现代农业的示范基地。

【关键词】农业;机械化;管理;发展

2015年末,黑龙江垦区拥有机械总动力980.43万千瓦。其中柴油发动机动力854.43万千瓦,大中型拖拉机7.65万千万,其它118.35万千瓦。农业机械化规模、农机装备和发展水平较高,排在全国前列。

一、黑龙江垦区农业机械化发展现状

1.机械化发展已进入农业全面机械化阶段。当前,农业机械化在农业生产中和农业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越来越明显,越来越突出。农业机械化的飞速发展使得黑龙江省的农业生产方式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实现了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目前。黑龙江省机械整地面积占总面积的93.2%以上。旱田机械播种面积占总面积的89.9%以上。机械深施肥面积占总面积的88.3%以上.秸秆和根茬粉碎还田达到89.5%。全省农机化率达到92.3%。黑龙江垦区的农机化率已高达95.43% 。综上所述,黑龙江垦区作为国家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已基本实现了农业水、旱田间作业机械化,进入农业全面机械化阶段,农业机械化水平位居全国先进行列。

2.黑龙江垦区在农业机械化方面,沿着集约化、规模化和现代化方向发展。农业机械是改造传统农业的最主要手段。垦区的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是86%,其中农业机械化对农业科技贡献率在82%以上。大马力机械是农业生产力中最具有活力的要素,是衡量农业发展水平、反映农业现代化进程的重要标志。使用农业机械化作业,不但极大地减轻了农业劳动强度,提高了生产效率,增加了农民收入,而且推进了农业集约化经营,解放了农业生产力。农业机械化促使黑龙江垦区的农业生产关系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实现了农业机械作业领域由粮食作物向经特作物、设施农业,由产中向产前、产后,由垦区内向垦区外延伸,由种植业向养殖业、加工业、航化作业发展。

3.依靠科技进步,使新机械、新技术应用走在全国前列。。据了解,农业装备工业是农业生产中最具活力的要素,是农业机械化的基础,是农业产业化的支撑,为农业持续发展提供了可能。黑龙江垦区创新农机社会化服务体系,努力提升农机应用水平,提高垦区农机化发展质量和效益。垦区坚持农机与农艺相融合,紧紧围绕农业结构调整和高产栽培模式,全面推广农机农艺相配套的新技术、新机械,重点推广应用了保护性耕作、精准农业与农机信息化技术,大豆、玉米精密播种技术,水稻智能化浸种催芽技术和程控设备,水稻高性能插秧技术,卫星定位和自动导航设备。

二、黑龙江垦区农业机械化发展对策

1.全面推进垦区农机装备结构调整。黑龙江垦区要按照部省共建、地方主抓、协同推进的建设机制,农业部和省级农机化主管部门在安排各类政策和项目中,继续对黑龙江农机化示范区进行优先支持。随着农机装备结构的调整,将对农业生产方式、农机经营理念产生积极的影响,有利于保持农机产业良性健康的发展态势,最终实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最大化。要发挥农机购置补贴等扶持政策的导向作用,加快垦区提升粮油等大宗农作物生产机械化水平,协调推进经济作物、畜牧业、农产品初加工、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等各领域机械化,调整和优化农机装备结构布局。

2.努力扩大垦区农业技术装备配套。近年来,垦区农机更新速度放慢,大量农机超期使用,难以满足现代农艺和保护性耕作措施的要求,制约了垦区大规模集约化生产和粮食增产能力。面对新挑战,新形势、必须顺势而为,主动作为、加快优化调整种植业结构,推动种植业转型升级,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当前的农机装备发展趋势变化很快,先进技术应用很迅速,所以我们不能松懈,要继续加大相应政策的扶持力度,保证农业生产的实际需求。据初步测算,黑龙江垦区农业装备工程建设完成后,可年增加经济效益45亿元,同时还能产生巨大的社会效益。促进垦区农业经营管理体制改革,通过农业机械化规模化、集约化经营,使半数劳动力从种植业中分离出来,必将推动垦区农业生产快速发展。

3.提高促进农业机械化跨越式发展认识。实现农业机械化是历史的必然、时代的要求、人民的愿望。黑龙江垦区能够按照部省委省政府的统一部署,认真学习深入贯彻十八大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加强理论武装,提高素质能力,坚定理想信念,切实增强忧患意识、创新意识,以高度的自觉、坚定的信心、创新的理念,聚焦重点发力、强化指导服务、狠抓措施落实,不断拓展农机化发展领域和水平,促进农业生产经营的专业化、规模化、标准化和集约化,有力有序推进黑龙江垦区农业机械化跨越式发展。

三、结束语

总之,黑龙江垦区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粮食战略后备基地和全国最大的绿色、有机、无公害食品基地,在我国农业生产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因此,黑龙江垦区将不断通过传递新的农机技术、农机装备信息和灌输新的发展理念,使农业机械化日益成为推动黑龙江垦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技术支撑。

参考文献:

1、庄卫东,刘建军,汪春,王智敏,黑龙江垦区农业机械化发展战略[J];农机化研究;2001年04期.

2、李俊,推动农机现代化 进一步促进垦区粮食生产[J];农场经济管理;2011年06期.

3、刘桂梅,张丽波,转变我省农机化发展方式的探讨[J];农机使用与维修;2011年04期.

农业机械化论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农业机械化;新格局;农业特色;科技型

引言

农业机械化可以促进农村等不同产业结构的调整。农业机械的质量可以提高土地种植水平,满足不同作物的生长需要,促进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农业机械化可以促进土地的适度规模经营。目前,农村土地承包经营责任制尤为重要。农业机械可以发挥其作用,但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农业机械化的优越性可以调动农民使用农业机械设备的积极性,促进土地管理的适度规模,提高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

1农业机械化生产水平发展历程

上世纪80年代,我国开始实行大规模承包生产责任制,农村生产生活节奏发生改变。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周边的合同责任制在新农村建设中存在着许多不适应的地方。可以说,当前农村严重不适应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要求。新农村建设是最重要的制度创新。近年来,为了加快新农村的投资建设,政府加大了对农业的投资规模,以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鼓励农民购买农业机械设备用于农业发展,提高机械化经营能力水平。同时,国家补贴逐年增加,也反映出党中央高度重视新领导下的农业集体发展,农业机械化在新农村建设的发展中发挥着特别重要的作用。由于对有限的土地面积和投资规模的国家补贴实行独户经营,可以更好地发挥其作用。重型机械也难以实施,限制了机械化作业水平的提高。是大力发展农业机械化,促进新农村建设健康发展。

2农业机械化水平的意义

农机装备结构需要进一步优化,以增量调整带动存量优化,以存量优化促进结构升级,走数量、质量、效益并重和协调发展的路子。抓住农民需求和提高农产品质量的热点,推动农业主要生产环节的关键机械的应用,以此带动农业机械化水平的提高,促进农业生产力的发展。设施农业与装备的综合利用可以保证生产过程的循环化和生态化。优质园艺产品和畜产品的供应与消费是衡量城乡居民生活质量和生活水平的重要标志,也是农业基础地位和战略意义的具体体现。设施农业可以通过调控生产环境、提高农产品产量和质量,保证农产品的鲜活度和周年持续供应。因此,发展设施农业有利于保证和丰富“菜篮子”供应,不断改善民生、增强国民健康、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3发展农业设施的意义与举措

发展设施农业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农业、农村工作中的生动实践,也是我国农业化从初级进入中级的必经之路。新型农业机械化道路是相对于发达国家以往走过的传统农业机械化道路和我国过去的农业机械化道路,适应新型工业化道路,建设现代农业和提高农业国际竞争力需要而言的。结合优势农产品的区域布局,因地制宜地向经济作物、设施农业、养殖业和加工业机械化发展,进一步拓展农业机械化的作业和服务领域。不仅要重视量的发展,更重视质和效益的提高,通过技术进步和创新,促进农业劳动力持续转移和我国人力资源优势的发挥,努力实现农业机械化技术的跨越式发展。与科教兴国战略、科教兴农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相结合,适应保护环境、保持生态平衡、保证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大需求,处理好经济、农业发展与资源、环境之间的关系。

4未来发展目标

首先要注重规划的科学性和可行性。把制定规划与争取各方支持有机结合起来。结合本地区发展实际,科学制定设施农业发展规划,明确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工作重点、具体措施和保障机制。规划要力求做到整体布局、重点推进、统筹兼顾、经济有效。大力提高原始创新能力、集成创新能力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提高科技创新、技术储备和成果转化能力,加强机制创新。积极探索设施农业科技自主创新体系建设,要加强设施农业关键技术与装备的普及应用,提高设施农业整体技术水平。

要发挥政府、企业、农民等各方面的积极性,建立多渠道、多元化、多层次的发展机制。要充分调动企业技术和产品创新的积极性。完善设施农业科技创新体系。要进行宽领域、深层次的协作研究,对成熟的成果要形成标准化的工艺模式、工程模式和管理模式,保障推广工作规范、高效。要将设施农业专用品种的繁育作为源头性、基础性的核心工作来抓,加强设施农业关键技术与装备的应用普及,加快设施农业人才队伍建设。

进一步强化设施农业生产的全程管理。借鉴国外先进的管理经验和成功的管理模式,以创新和发展的理念,利用市场规律对我国设施农业进行有步骤、分阶段和全封闭式的管理,逐步完善其管理体系和运行机制,有效地避免盲目性,提高我国设施农业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充分合理利用土地、淡水等资源,降低运行成本,减少污染。实现设施种植业与养殖业完美、有机结合。

近年来,我国继续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推进现代化建设、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宏伟蓝图,指明了要走中国特色的农业现代化道路。设施农业发展潜力巨大,前景光明。发展设施农业是时代的要求和历史的必然。让我们携手并肩、开拓奋进,共同促进我国设施农业又好又快发展,为实现我国农业现代化,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胜利贡献力量。

结束语

中国作為一个农业大国,农业是我国的基础产业。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对推进新农村建设,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在现代农业的整个发展过程中,必须重视发展创新型农业机械化,同时也需要各种政策鼓励和保障其发展,逐步成为高效的现代农业。

参考文献:

[1]吴志锋.我国农业机械发展的现状与趋势[J].商业经济,2010,(9)

[2]朱雅琴.浅析农业机械化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吉林农业,2011(10):132

[3]曲剑波,刘金亮.美国约翰.迪尔CTII型水稻联合收割机,农业机械[J].2001.(2):47-50.

[4]杨振宇,夏狄刚,金岳明.现代化农业自动化[J].中国农机化,2001,(2):46-47.

上一篇:区域经济学论文下一篇:自动化毕业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