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论文范文

2023-05-20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论文范文第1篇

继承优秀传统手抄报

1继承优秀传统手抄报

2继承优秀传统手抄报2

中华传统文化包含内容

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成果根本的创造力,是民族历史上道德传承、各种文化思想、精神观念形态的总体。中华传统文化是以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文化为主体,中国古代约5000年历史中延绵不断的政治、经济、思想、艺术等各类物质和非物质文化的总和。中华传统文化亦叫华夏文化、华夏文明,是中国5000年优秀文化的统领。而流传年代久远,分布广阔,文化是宇宙自然规律的描述,文化是道德的外延;文化自然本有,文化是生命,生命是文化;文化是软实力,是决定一切的内在驱动力;文化又是社会意识形态,是中华民族思想精神,是社会政治和经济的根本。

中华传统文化首先应该包括思想、文字、语言,之后是六艺,也就是:礼、乐、射、御、书、数,再后是生活富足之后衍生出来的书法、音乐、武术、曲艺、棋类、节日、民俗等。传统文化是我们生活中息息相关的,融入我们的生活当中,我们享受它而不自知的东西。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论文范文第2篇

一、发挥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必要性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与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创新是相辅相成、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充分挖掘中国传统文化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 不仅能够实现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而且为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新颖的内容及方法载体, 是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的重要文化根基和精神保障。

(一) 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的必然要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源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熔铸于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根植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1]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在中国人民在社会实践中积累和发展起来的, 蕴含着丰富的教育思想和教育方法, 是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的重要资源。

新时代科学技术的进步将我国带入了互联网时代和人工智能时代, 思想政治教育紧跟时代步伐, 不断加强与网络的融合与发展, 实现了自身的途径创新。但思想政治教育对优秀传统文化思想政治教育力的开发仍然处于被动阶段, 未能充分挖掘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所包含的优秀教育内容、教育方法及教育功能, 实现优秀传统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深度融合。发挥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 深刻理解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及方法, 并将其与思想政治教育实际相结合, 从而实现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的全面发展。充分发挥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 能够进一步丰富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基础, 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方法, 变革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途径, 从而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体系的综合进步和发展。

(二) 受教育者全面发展的现实需要

随着时代的进步和发展, 全面发展被赋予了新的内涵。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 只有不断创新、与时俱进, 才能适应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 将学生培养成能为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意味着当代中国要实现综合国力的全面提升, 这就要求新时代建设者要实现更高层次的全面发展以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当前, 思想政治教育要满足受教育者发展的需要, 就要不断突破自我, 实现教育内容、教育方法、教育形式等方面的全面创新。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社会实践的产物、是历史的积淀和升华, 蕴含着丰富的教育思想、教育方法和教育内容。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中寻求精神支撑和力量源泉, 是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的根基, 思想政治教育要坚持用丰富的传统文化充实思想政治教育内容, 促进传统教育方式与现代科技的结合, 实现传统思想的传承和升华, 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变革和创新, 为我国受教育者综合道德素养的提升奠定坚实的基础, 从而实现自身的进步和发展, 进而满足受教育者全面发展的现实需要。

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功能

(一) 价值导向功能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所蕴含的价值理念经过了历史的检验, 具有其独特的时代价值和理论意义, 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创新的根基和遵循的根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繁荣昌盛的见证, 也是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的积淀, 为中华民族塑造了共同的文化心理和价值取向, 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正确的价值导向。思想政治教育要实现自身的进步和发展, 需要将优秀传统文化内容与自身教育内容相结合, 充分挖掘优秀传统文化所蕴含的价值理念, 并将其与时代发展相结合, 在两者的融合创新中实现价值理念的升华和发展, 充分发挥传统文化的价值导向功能。

(二) 民族凝聚功能

中华民族是崇尚团结、爱好和平的民族,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在这一思想的引领下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蕴含着丰富的民族特色和民族情感, 民族“大一统”思想深深融入了中华儿女的血脉之中。由于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 无论身在何处, 都会很自然地对祖国具有亲切感、归属感和荣誉感, 这正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着深厚的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情感, 是中华民族爱国文化的重要载体。思想政治教育要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就要充分挖掘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丰富资源, 进一步继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爱国主义文化并将其与时代发展相结合, 在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中, 潜移默化的强化受教育者的爱国情怀, 促进受教育者的全面发展。

(三) 精神激励功能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在传承的过程中也实现了中华民族精神的传递和发展。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着中华民族人民自强不息、开拓进取的奋斗历程, 体现着中华儿女百折不挠、英勇奋斗的情感思想, 正是在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和发展中, 中华民族特有的民族精神和民族情感才得以传承和发展。思想政治教育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 能够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丰富的教育内容, 强大的理论支撑, 多样的教育方法;能够使受教育者在学习优秀传统文化的过程中感受蕴含其中的民族精神, 在潜移默化中树立自强不息、英勇奋斗的精神品格, 并将其与现代社会相结合, 形成新时代建设者特有的开拓进取、勇于创新、敢于突破的精神品质, 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奠定坚实的精神支撑。

三、充分发挥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有效途径

(一) 科学认识, 取其精华

中国传统文化在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呈现出了丰富多彩的形式, 但由于传统文化有其特定的历史局限性, 需要在传播的过程中不断创新、与时俱进。思想政治教育要实现与传统文化的有效结合, 实现自身的提升和发展, 就需要科学认识传统文化, 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指传统文化中经历过时间和社会实践的检验而保留下来的, 能够促进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有效发展, 激发人们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 促进社会发展的优秀文化的总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经受了时代的考验, 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创造力, 在中国进步和发展的过程中发挥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步和发展的过程中仍然具有促进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和功能。要充分发挥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 就必须正确认识中国传统文化的本质特征, 辩证的看待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容和作用。既要看到落后文化对社会发展的阻碍作用, 针对落后文化的影响特点和作用方式, 有针对性的完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和方法, 从而有效去除落后文化对社会及人发展的迫害作用, 又要充分肯定优秀传统文化对当今社会及人的全面发展的促进作用, 从而实现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富和发展, 为思想政治教育创新、改革提供强大的理论资源和方法指导。

(二) 充分挖掘, 古为今用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不仅是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精神源泉, 更为思想政治教育创新提供了充实的理论和方法指导, 思想政治教育要充分挖掘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富资源, 实现自身新的进步与发展, 真正实现优秀传统文化古为今用。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的精神源泉, 蕴含着丰富的德育资源。思想政治教育要充分继承“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 在爱国主义教育中通过传统文化分享、传播等形式在潜移默化中强化人们的爱国主义情怀;要充分挖掘传统文化中“正直善良、诚实守信”的优秀品质, 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帮助受教育者树立积极向上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思想政治教育要充分挖掘传统文化这一德育资源, 为教育者的全面发展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的方法指导, 为其教育方法和教育形式的创新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和实践基础。中国传统文化中“注重实践”、“注重陶冶教育”、“注重内省”、“注重情感教育”等方法都值得现代思想政治教育不断借鉴吸收、完善创新。思想政治教育不仅要充分挖掘传统教育中的优秀教育方法, 更要充分认识到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深远持久的, 因此, 要在学习中国优秀文化中优秀教育方法的同时, 将中国传统文化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内容, 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潜移默化的特点, 深化思想政治教育影响力, 从而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实现受教育者的全面发展。

(三) 不断创新, 与时俱进

思想政治教育形式众多, 发挥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需要不断创新、与时俱进。将传统文化用思想政治教育的独特方式表现出来, 增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吸引力, 充分发挥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 促进受教育者的发展和进步。一方面:网络是当代社会交往中不可替代的重要载体。思想政治教育通过网络平台加强优秀传统文化宣传, 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用创新的网络形势表现出来, 让受教育者身临其境, 在欣赏、感受中国优秀传统文化魅力的同时提高受教育者自身的文化自觉性。明白中华文化的由来、形成过程, 内在结构、基本特征、发展趋势等, 加强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促进自身的发展。另一方面: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应不断丰富文化宣传形势, 引导受教育者主动自觉地吸纳传统文化。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可以通过举办专家讲座的形式进一步提高受教育者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知程度;通过引导受教育者参加文学名著导读、文学作品欣赏、专题论坛、学习座谈交流、文化宣传展示等文化活动, 将传统文化素质教育贯穿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方方面面;也可以通过组织受教育者观看有关传统文化主题的电影、电视纪录片、录像资料等, 深化对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思想道德知识的认识和理解。使受教育者在潜移默化中受到良好的文化教育和精神熏陶, 以多种有效途径引导受教育者增强对中国传统文化知识的认识和学习热情, 不断提高受教育者的人文、思想、道德综合素质, 从而打下坚实和丰厚的文化基础和思想道德基础, 从而培育出继往开来、开拓创新的复合型人才。

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浩瀚而深远, 是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和发展力量源泉和文化基础, 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创新不仅要重视科技创新, 更要充分挖掘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这一根本遵循, 并实现两者的有效结合, 从而实现自身的全面发展和提高。

【相关链接】

要真正重视社会的思想道德建设, 就必须切实重视公民的人格培养。家庭、学校和社会都应当看到这一点。但是, 以往我们的思想政治工作往往把力气花在了正面的、显性的教育上, 花在外部灌输上, 而很少从人格的和人的心理的角度来深化思想政治工作, 使思想政治工作失去日常化和潜移默化的效应。

因此, 必须在人格培养和思想道德教育的方法上来一个根本的转变, 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应有优势和效益。这里仅从人格培养的角度提出几点应当注意的方法, 以引起大家思考:必须把外部灌输和开发人的自觉性结合起来进行人格教育。从社会学的角度来看, 外部灌输就是社会教化的过程, 人的自觉性过程是个体内化的过程。只有外部灌输, 而不注重于社会个体内在化了多少人格要素和思想观念, 人格培养就是一句空话。中国传统教育十分重视从小培养人的自觉性, 并主张通过“修养”建立自觉意识, 这是值得我们今天借鉴的有效方法。

摘要: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在全体中国人民在社会实践中形成并传承下来的优秀文化遗产。为了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在传承的过程中不断与时代潮流相结合, 实现了自身内涵的丰富与发展、方法的创新和变革, 形式的与时俱进。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价值不容小觑, 同样也蕴含着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内涵, 独特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 重要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同时,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在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过程中, 其自身的文化内涵也得到丰富和发展, 因此, 二者相互促进, 相互提高。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要实现新的进步和发展, 需要充分发挥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 实现自身的创新和发展。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论文范文第3篇

一、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特征

中国传统优秀文化积累了广大社会民众的很多智慧, 是民族历史发展过程中道德传承, 是各种不同类型文化思想、精神观念形态形成的总体。中国传统优秀文化主要以孔子、孟子为代表的一种道儒文化充分结合的主体, 历史发展过程中延绵不断的政治、经济、思想和艺术等其他各类物质与非物质文化的一种总和[1]。中国传统优秀文化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重要方面:首先, 自强不息的奋斗进取精神, 我国传统优秀文化是在社会实践发展过程中逐渐开始产生和发展起来的。有这样一句古语:“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说明的道理是广大社会民众在面对困难时, 应该以一种自强不息的心态去对待困难, 只有这样广大学生才能够养成坚毅的性格, 个人道德修养水平也能够得到有效提高, 进而把道德精神发扬广大。良好个人素质与修养在某种程度上还能够帮助广大学生实现个人价值, 重视和谐观念, 中国传统优秀文化主要围绕人为核心内容, 理想是广大社会民众高价值重要取向, 是有效实现人格的重要优良传统文化路径, 只有大学生思想中具备了优秀传统文化意识才能够更好的开展思想政治教育。

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缺失与原因

(一) 传统文化偏见产生的影响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形成的。社会经济要想取得健康、稳定发展, 一定要避免少走弯路, 从某种意义上分析来说,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在发展过程中意识形态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变化, 进而造成很多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缺乏足够的认识, 只是了解少数传统文化封建糟粕。近几年, 在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越来越多人开始重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 这种错误的根本思想也会在很短时间内得到改善, 很多不良思想观念已经渗入到大学生思想意识中, 思想在一定程度上将会得到纠正[2]。然而, 错误的思想观念已经深入到大学生思想意识中, 将会给广大学生思想意识形成带来很大影响。

(二) 高等教育在发展过程中存在忽视态度

高校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常常出现对文化教育不够重视的现象发生, 这种现象将会造成大学生丧失学习高校优秀传统文化知识兴趣, 当中教育模式造成一些问题发生以后, 广大学生才会真正意识到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意义,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起到的作用在短时间内是体现不出来的。在开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不能够依照传统文化创新层面来进行实施, 这样在某种程度上将会对整个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产生很大影响。

(三) 新媒体时代多元文化对传统优秀文化产生了很大影响

在新媒体时代发展背景下, 广大学生可以通过网络来开拓视野, 通常会体现在以下几个重要方面:大学生可以充分借助新媒体来获取信息, 大学生在学习新媒体知识的过程中由于缺乏辨别能力, 在某种程度上还会造成一部分学生弄不清楚事实的情况发生, 新媒体在发展过程中还会出现多样化、多元化, 很多大学生接触到了各种不同类型的思想与观念[3]。当下,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还没有进行充分的融合。

三、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实践

(一) 丰富优秀传统文化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教学内容

丰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文化教育过程中, 一定要把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充分融入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 持续不断完善传统教学方式, 在进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学过程中还可以加入一些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视频、音频这些内容, 这样能够帮助学生形成一种创新教学方式, 还能够增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感染力, 能够激发广大学生学习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知识的兴趣, 在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一定要综合其他各方面因素去考虑和分析, 充分利用课下时间去学习和了解更多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相关的知识[4]。

通常情况下, 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重要方面:首先, 定期开展中国传统优秀文化课程演讲讲座, 让广大学生之间能够积极互动起来, 加深广大学生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印象, 这样能够有效促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落实。

(二) 创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新媒体平台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通过新媒体平台能够得到广泛传播, 这些优秀传统文化包含着其他各个民族中的稳定形态文化, 它是一个民族历史遗产现实生活中逐渐发展起来得到实现的, 它展现出来的一种浓厚的民族文化, 在历史遗产发展过程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 在一定程度上对大学生价值取向具有指导作用。与此同时, 也会严重影响大学生生活方式,

进而让大学生能够形成一种凝聚力[5]。开展高校优秀传统文化教学过程中一定要加强制度规划, 充分使用校园新媒体平台, 积极建设文明健康的校园新媒体环境, 在开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过程中, 一定要把思想政治教育充分的融入到新媒体具体工作中, 积极创建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工作工作平台, 进一步把优秀传统文化充分的融入到大学思想政治教育中, 只有这样才能够影响到更多学生, 进而能够有效提高广大学生道德品质, 有助于健全大学生完整人格。

(三) 积极培养大学生自主学习意识

在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 一定要积极培养广大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 从学生自身学习角度作为出发点, 深入、全面了解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思想, 这样能够帮助大学生树立良好三观, 进一步提升大学生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水平, 寻找学生自己感兴趣的文化, 去激发大学生兴趣, 努力形成热爱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意识, 帮助高校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与人生观, 进一步增强大学生民族精神的认同感, 这样还能够增强大学生对民族自信心与自豪感, 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 创建和谐教师和学生关系非常重要, 有关教学研究表明, 当某一个学生喜爱一个教师时, 就会从心中产生一种爱屋及乌的思想, 学生就会间接的去学习该教师日常教的课程, 学生会利用课下时间去挖掘和教师课程相关知识, 这样能够有助于学生形成自主学习意识。

高校教师在把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应用到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 可以把冷冰冰的教育理论快速转化成生动的教学内容, 这样广大学生才会学习到更多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知识, 正确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 当下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主要围绕学生为中心来展开教学, 更加强调学生“学”的主动性, 高校教师的主要作用是体现在指导、组织、促进学生认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重要性, 这样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才能够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得到更好的实践。

四、结语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实践, 高校教育领导人员一定要积极转变思想观念, 加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积极完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综合教育各项制度体系, 这样能够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造一种浓厚的气氛, 这就需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把中国传统优秀文化充分的应用到思想政治教育中, 这样能够更好的弘扬传统优秀文化, 提升广大学生综合素质水平。

摘要:中国传统优秀文化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重要意义。然而,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项复杂的教学工作, 在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还存在很多不足, 在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时一定要充分认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对此本文将围绕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实践为中心, 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特征、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缺失与原因、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实践进行全面分析。

关键词: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应用

参考文献

[1] 常璐.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价值实现的途径研究[J].湖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8 (1) :102-105.

[2] 田旻, 路晋, 田琪, 等.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探析[J].当代教研论丛, 2017 (11) :27-28.

[3] 孙绍然, 薛谨.中国传统文化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研究[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 2017 (6) :152-154.

[4] 敖思芬, 金木根.试论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J].好家长, 2017 (55) :48.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论文范文第4篇

一、中国传统文化在大学生思想教育是如何的表现的

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包含着许多优秀的政治思想教育教学素材, 不仅丰富了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课堂, 使得教学课堂内容更加全面。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可以说是中华民族的魂魄。这些文化教育恰恰又是如今大学生思想教育所欠缺的, 也是培养大学生思想教育的根本。

在几千年的文化发展中, 爱国主义一直是我国首要提倡的[2], 自古就在各种古诗词中就有体现, 例如韩愈提出的“以国家之务为己任”的思想、司马过的“常思奋不顾身, 而殉国家之急”等, 这些内容都是在呼吁人们对社会、国家的责任和义务[2], 在大学生的思想教育中就应当培养学生要有以大局为主的观念, 全面、发展的眼光对待问题。例如, 在大学中, 学生本身都具有较为成熟的思想观点, 功利心逐步变强;有些大学生在专业学习过程只注重奖学金的获得, 忽略了长远的学习目标, 只注重眼前的得失, 这样不利于大学生的全面发展。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在大学生思想教育中应当指引学生对自己的职业生涯进行规划, 培养学生大局为准的思想, 增强学生的社会义务感和责任感, 最终逐步培养学生爱国主义的使命感, 在实际生活里实现爱国主义的行为。

中国传统文化应当重视培养大学生健全的人格精神[3], 如今大学生中频出现命案, 前有马加爵杀人命案后有复旦投毒案等, 说明培养大学生健全的人格精神是首当其冲的事。在古往今来都有提倡, 例如, 王守仁的“种树者必培其根, 种德者必养其心”,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与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融汇, 重视对大学生健全人格培养, 让学生有正确的人生价值观, 对学生今后的生活和工作都有积极地影响。例如近几年的“讲文明、树新风”等活动也是对学生人格进行培养的方式之一。在思想政治教育中也应当注重对学生的进取精神进行教育培养, 中国传统文化重视自强不息, 努力拼搏向上的教育, 这恰好是当今大学生需要的。随着高校招生扩大, 就业压力扩大, 许多学生都面临着“毕业就是失业”的困境中, 就业问题是大家最关心的问题, 在思想教育中就要重视培养学生的进取心和坚强乐观的心理,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正好为大学生教育提供了教育支持和精神动力, 促使学生养成坚毅的性格。在大学生思想教育中也应当培养学生刻苦学习的精神教育。古有凿壁偷光后有悬梁刺股都是在警示学生应该刻苦求学, 在求学时, 除了锻炼自身身体素质, 形成刻苦意志, 培养学生养成善于思考的习惯, 培养学生严谨治学精神。在大学生的思想教育中, 融合中国传统文化, 促使学生养成笃定、顽强的学习习惯, 让学生更快适应现代生活。

二、思想教育和中国优秀文化的融合出现的问题

在如今思想政治教育教学中忽视优秀传统文化[4], 也出现了许多问题, 在教学过程中, 教学的内容、教学方式、课程分布等都有问题。在进行教学时, 许多老师都会把握不好注重形式, 而忽视学生行为的, 未将大学生优秀的文化传统理念落实在生活中, 这是思想政治教学中常见问题之一。在新课改革要求下, 教师除了在政治思想教学时, 逐渐改变了教学的方式, 在实际教学时, 教学过程有待提升, 一方面在不断灌输讲授中国传统文化等相关知识, 这只是能让学生了解传统文化知识;另一方面忽视了传统文化的内涵, 精华的领悟, 忽视了实际的行为教育, 使得大学生的传统文化意识成为空谈, 大学生没办法在实际生活中养成传统的思想道德行为。在大学生的政治思想教育中, 忽视了大学生传统文化的培养, 学校以及教师都将优秀传统文化认为是教学中可有可无的部分, 师资力量不齐全, 课程管理有待规范, 制度不健全, 课程投放金少, 教师也不能开展优质的课程, 这也会影响教学的效果不利于培养目标的实现。

三、在大学生思想教育中中国传统文化该怎么样的实现

如今大学生课程教育开展共4门课程包括“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选修)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国近代史纲要”。要想更好的实现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 就要增加相应的课程, 例如“中国传统文化知识教育”、“孝道”等课程, 学生在课程学习后, 除了扩展自身知识面, 也提高了自身的思想道德修养。在校园文化的建设中[5], 也应当将中国传统文化融入, 让大学生受到校园的文化影响, 能够在每日熏陶中养成良好的思想习惯, 校园文化本身就具有很深的影响意义, 积极开展传统文化的相关活动, 让学生多多参与在实际中养成良好的道德修养, 在实际生活中践行良好的行为举止。例如, 学校可开展“传统文化艺术展示”、“经典作品的分享会”等, 让学生在浓厚的文化氛围里近距离感受中国传统文化。教师也应当不断提升个人对中国传统的文化学习, 创新个人的教学方式, 才能够引领学生学习中国传统文化, 将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不断发挥出来。

四、结语

在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中将中国传统文化融会贯通, 不仅能够丰富思想教育的教学内容, 还能使得学生养成良好的人生价值观, 让学生具备坚强的品质和健全的人格。要想将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融入, 可将中国传统文化作为必修课程来推进, 注重校园文化的培养, 重视对学生的传统文化价值培养, 促进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不断提升, 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建设。

摘要:中华民族文化上下五千年具有着深奥精微的传统文化, 传统的文化在现代大学的思想教育中具有重要地位, 为当代教学提供了宝贵的教育资源。但就目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却极少引入这些传统的文化教育, 并且形式单一, 要想在大学生思想教育中充分利用到传统文化, 就要通过整体的筹备规整、挖掘传统文化的深层含义和扩宽传统文化的传播等方式, 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

关键词:传统文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参考文献

[1] 张师帅.论优秀传统文化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价值及其实现[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2015 (8) :56-61.

[2] 吴芮凌.浅析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有效融入[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高教版) , 2016 (4) :70-71.

[3] 向欣.传统文化视域下大学生人格教育研究[J].现代教育科学 (高教研究) , 2013 (5) :98-102, 107.

[4] 郭维刚.论优秀传统文化与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J].黑河学刊, 2016 (5) :59-60, 66.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论文范文第5篇

【摘要】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核心的中国哲学精神,是数千年中华民族历史文明的精髓。当代社会属于数字时代、流量社会,必须在时代潮流中坚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主流阵地,需要与文化现实相结合,与国家实际相结合,充分发挥中国哲学精神的引领和教化作用,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相结合,将中国哲学精神运用于爱国主义教育,是当代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必要途径。

【关键词】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国哲学;爱国主义教育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就是中国哲学精神

何为哲学?何为中国哲学?什么是中国哲学精神?这是认识中国哲学精神的三部曲。

对于什么是哲学,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在哲学界并没有一个统一的说法。但对于哲学有两个被绝大多数哲学家所认同的看法,即“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问”和“哲学是爱智慧”。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问,哲学不是用来观察世界的,它是一种观念的存在,人们只能观察世界的其中一部分,没有办法做到观全部,因为人们是世界的一部分,存在于世界之中。观察世界的人不会是一个人,而是多数,每一个人都可能用自己不同的方式方法观察世界,因此观世界的方式方法也是多种多样的,不同时代有不同的世界观,所以哲学不是唯一的。哲学是爱智慧,热爱追求哲学的人不是一个,热爱追求哲学的方法也是多个,意味着哲学是复数,爱智慧就是还没掌握智慧,哲学家是智慧的追求者,不是拥有者。世界是永恒变化发展的,一个人的认识是有限的,全人类的认识是无限的,所以说哲学是没有终点的,正如海德格尔说的“哲学在途中”。

在物理化学领域,没有中国物理化学、西方物理化学之分,物质的绝对性决定了一粒氧原子,它就是氧原子,不管是中国科学家还是美国、英国科学家都定义是氧原子,仅仅是语言的表达不一样而已,而哲学不一样,哲学是人脑作用于物质存在与变化而抽象概括出的思想,这种作用受限制于人的生存环境、教育水平、思考研究目的,所以产生了中国哲学、西方哲学等区别,由于观察角度不同,科技水平受限,对哲学的认知有限,而人类发展进化的无限性决定了认识的无限性,从而反映了哲学认识的无限,哲学思考的正确性是相对的。哲学是复数是前提,中国人民在劳动中萌发追求智慧的动机,发明的一系列思想理论,产生了中国哲学,它是中国人民特有的一种精神现象学。

西方国家以哲学的合法性问题抹黑中国哲学,这是一种无知的表现,哲学没有合法与非法之分,中国哲学产生于中国人民的辛勤劳动和对未知的探索研究,它深深地植根于这片华夏大地,它从诞生之日起就烙上了中国的精神印记。中国哲学精神就是论古通今,运用古人遗留下的精神财富改造自己所存在的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中国哲学精神不是一成不變的,有部分古人的精神资源的遗失,也有新的精神财富被创造被发现,所以说中国哲学的精神,不是定量,而是个变量。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当代的发展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的结合

2017年习近平总书记在故宫接待美国总统特朗普的时候,说道:“中华文明是世界上唯一没有断过流的文明。”十八届中央纪委工作报告会上也提道:中华民族从五千年绵延不断的悠久历史中走来,创造出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孕育出世界上唯一没有断流的中华文明。在这么长的历史进程中,中华文明能有如此坚韧又旺盛的生命力,首先足以说明它具有科学性和传承性。否则,一切不合时宜的东西都会在历史的洪流中被逐渐淘汰和取代。

文化想要一直保持鲜活的状态和生命力并持续地流传下来,有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它需要一个坚硬的政治外壳来守护,而中华文明能流传下来的这个政治外壳,就是民族统一。

商周时期,周人提出了“皇天无亲,惟德是辅”的天命观念。可见周天子已经意识到要把普通民众放在重要的位置了,天帮助的是德行高尚的人,但德行如何体现靠的则是“民”,天子有没有关心百姓生活,维护社会的稳定,这就是统治者德行体现所在,周代已经逐渐出现了民本思想的雏形。这种民本思想就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一种,是被不断继承和发扬的,这与当代马克思主义思想体系中将人当作社会的主体,以人为本的思想是一脉相承的。

习总书记在第十三次中共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的时候专门提到了要大力挖掘和弘扬中华优秀文化和传统美德,总书记总结提出了六条: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这六条可以说是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和美德的高度凝练和概括,亦是传承和发扬,每一条都在中华民族发展史上有据可循。这充分展现了马克思主义的民主理论与中国优秀传统民本思想相结合,共同作用于当今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

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大一统永远是时代的大趋势,除了殷周之变,先秦到秦王朝统一也是一个重要的历史节点,可以称之为周秦之变。它最大的特点和变化,就是统一,这个统一才真正意义是实现了中国古代的“大一统”。统一后的秦王朝废除各国统治秩序,建立中央集权制度,皇帝总揽全国军政大权。统一货币、度量衡,统一文字,修筑长城以抵御匈奴,真正实现了中国历史上的第一次大一统。国家的统一才能造就繁华的盛世,例如西汉的“文景之治”,唐代的“贞观之治”与“开元盛世”,以及清朝的“康乾盛世”。

中国的近代史就是战争史,列强割据、清朝迂腐、军阀混战,人民处于水深火热之中,无数仁人志士挺身而出,欲救亡图存,都以失败而告终。1921年,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为黑暗笼罩的中国带来了希望,中国共产党高举马克思主义旗帜,紧密联系群众,团结各积极党派人士,代表着全国最广大人民的利益,实现了国家的统一,建立了新中国。

新时代召唤新思想,新思想反映新时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对马克思主义思想体系的继承和发扬,是马克思主义的最新成果,这种新思想,是在前人的深厚根基上筑起来的,不仅与时俱进,而且具有极大的包容性,可以说,是对马克思主义思想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融会贯通,是科学的,经得起实践推敲和历史检验的。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当代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及其意义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哲学精神十分丰富,对于大学生具有启示和教育意义的内容很多,针对前一段时间网络上热议的高校大学生发表错误言论的事件,从根本看,就是她作为一个中国人,爱国主义教育的缺失和理想信念的丧失。爱国主义教育,自每一个中国人接受素质和文化教育开始,就潜移默化地贯穿始终,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就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无论一个人有多么优良的品格,都要建立在爱国的基础上。而之所以到了高等教育阶段,还会出现爱国主义信仰丧失的情况,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的原因:

其一,对于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不足。将优秀传统文化深刻融入思想教育中十分必要,不仅要融入,更要常态化,不仅要培养高素质的人才,更要培养高素质人才的爱国信仰,要从教育向生活渗透,从而达到潜移默化地塑造国民信仰,树立牢不可破的民族精神的目的。

其二,家国一体的情怀不足。古圣先贤留下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家国理念,在中国人的思想信念里,家与国是一体的,先有大家,才能有小家;舍小家,保大家;家是小国,国是大家。中国传统文化,有着十分丰富的家国精神,所以传统文化融入当下的思想教育尤为重要。这种教育,培养的是一个人的使命感与责任感,是包容与责任。

其三,仁爱精神的缺失。仁爱精神是儒家文化的核心内容。一个人,一定要有爱人的精神与胸怀,社会的和谐与稳定,离不开仁爱的精神。律法是强制规范人的行为,仁爱精神是从道德方面使行为主体自觉产生行为标准。

通过优秀传统文化对于当代青年大学生进行爱国信念的教育意义深重。当代社会信息大爆炸,人们无时无刻不在接受大量的数据资源,在主流文化、正能量无法覆盖的“犄角旮旯”,潜伏着腐朽的、落后的内容资源。大学生作为多变性的群体,容易被“陋习”所感染,必须坚决杜绝此类事件的发生,必须从源头上抓起,加强对当代青年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就是要加强中華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感悟古人金戈铁马为国征战的壮志豪情,感受古人忧国忧民的思绪,增强国人的文化自信心、民族自尊心,陶冶高尚的爱国主义情操。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可或缺的精神财富。中华民族在数千年的历史征程中创造了举世瞩目的灿烂文化,源远流长,经久不息,潜移默化地熏陶和影响着一代又一代怀揣梦想、坚定信仰的中华儿女,照耀世界,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国家和人民的认可和赞赏,促进了世界的和平发展,不断推动历史的巨轮驶向更好的未来。

参考文献:

[1]晃福林.中国古代史[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6.

[2]张祥浩.中国哲学思想史[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15.

[3]赵洪恩.中国传统文化通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

[4]李宗桂.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价值[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9.

作者简介:

武洁,女,汉族,甘肃天水人,哈尔滨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研究方向: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管理。

上一篇:建筑与文化论文下一篇:服饰与文化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