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松打虎教案范文

2023-11-23

武松打虎教案范文第1篇

1.学会生字,理解新词。

2.能用自己的话讲述武松打虎场景的精彩描写,想象武松打虎时的精彩场面。

3.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中国古典文学作品的语言魅力,激发学生对打虎英雄的崇敬之情。 教学重点:

读中感受作品的语言魅力,激发学生对打虎英雄的敬佩之情。 教学难点:

读中感受作品的语言魅力,激发学生对打虎英雄的敬佩之情。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播放歌曲,激趣导入 (点击鼠标播放《好汉歌》)问:这首歌同学们熟悉吗?是哪一部电视剧的主题歌?关于《水浒传》你知道些什么?(学生结合自己的了解自由回答) 那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的《水浒传》中的一个片断——《武松打虎》。

二、自读课文,学习字词。

1.自由读课文,自学文中的生字和新词。 2.交流字词学习情况。 (1)比较组词。

岗()帐()耻()梁()堂()迸() 冈()杖()职()粱()膛()并() (2)注意读音。

迸(bènɡ)、冈(ɡānɡ) (3)注意字形。

脊:上半部笔顺为:先两边再中间,即:点、提、撇、点、撇、捺 梁:上下结构,不要写成左右结构,最后一笔是捺不是点。 (4)理解字词意思。 重点理解:

道、印信、榜文、端的、吃、存、绾、直、却待、纳定、兀自、把棒撅了又打了一回,就

三、再读课文,理清层次。

1、自由读课文,把字音读正确,把句子读通顺,想想文章讲了一件什么事?全文可以分成几个部分? 2.交流汇报。

文章记叙了武松乘着酒兴上了景阳冈,赤手空拳打死猛虎的故事。 课文可以分成两个部分。即:

第一部分(1-3自然段)写了武松上冈,看到印信榜文,才知道真的有虎,但决定继续上冈。 第二部分(4-6自然段)写武松赤手空拳与虎搏斗,终于打死了老虎。

四、布置作业。

1.抄写本课的生字新词。

2.朗读课文,达到正确、流利。

第二课时

一、快速读课文,回忆主要内容。

请同学们快速读课文,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情? (武松乘着酒兴上了景阳冈,赤手空拳打死猛虎的故事。)

二、默读课文,深入学习第二部分。

1.默读课文,说说这篇课文的重点是什么? (武松打虎经过是文章的重点。)

2.自由读4-6自然段,想一想每个自然段讲了什么内容? (1)大风过后,跳出大虫。(猛虎出现)

(2)老虎一扑、一掀、一剪,武松一闪、一闪、又一闪。(猛虎进攻)

(3)老虎翻过身来,武松打断梢棒;老虎咆哮起来,武松赤手空拳打老虎;武松用半截梢棒又打了一回,打死了猛虎。(打死猛虎)

3.这一部分表现了武松的什么性格特点?从什么地方最能体现出来? (表现了武松机智、勇敢、武艺超群的特点。) 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出示课件,重点体会:

(1)那个大虫又饥又渴,把两只爪在地下略按一按,和身往上一扑,从半空里撺将下来。武松被那一惊,酒都做冷汗出来了。说时迟,那时快,武松见大虫扑来,只一闪,闪在大虫背后。那大虫背后看人最难,便把前爪搭在地下,把腰胯一掀,掀将起来。武松只一闪,闪在一边。大虫见掀他不着,吼一声,却似半天里起个霹雳,振得那山冈也动;把着铁棒也似虎尾倒竖起来,只一剪,武松却又闪在一边。

(撺、掀、吼写出了虎的气势,虎的声势,写虎是为了写人,虎有如此气势,那么打虎的武松就更了不得了。本段抓住了老虎和武松的动作,具体地写出了打虎的过程。)

(2)武松将半截哨棒丢在一边,两只手就势把大虫顶花皮胳瘩地揪住,一按按将下来。那大虫急要挣扎„„尽平生之力,只顾打。 (能看出武松机智勇敢、武艺超群。)

4.交流讨论:这段主要通过什么写出人物性格特点的?具体描写了虎的哪几方面?用意何在?

(这段主要通过人物的行动表现出武松的机智勇敢,英勇无畏,武艺超群的特点。) (“从半空撺下来”表现出虎的气势。) (“把腰胯一掀”表现虎的灵活。)

(“吼一声,就像半天里起了个霹雳,震得山冈也动了。”表现虎的声势,从虎的气势、声威上反衬出武松的勇敢无畏。) 5.朗读指导。

通过指名读、评读、想象读等多种形式引导学生反复诵读,在读中加深感悟和理解。读的时候语速可稍快些,读出虎的声势,气势及武松的勇敢无畏。 6.试着用自己的话简要说说武松打虎的经过。 指导提示:

(1)在读的基础上,理清打虎经过的三个层次(猛虎出现、猛虎进攻、打死猛虎)。 (2)语言要简练。

(3)用自己的话来表述,注意适当运用文中的精彩词句。

三、回顾前文,学习第一部分。

1.指读提问:第二部分是文章的重点,具体写出了武松打虎的经过,我们仔细阅读过了同时也体会到了武松的性格特点,第一部分与第二部分有什么联系,省略掉可以吗? 2.默读第一部分,思考这一部分主要写的是什么?(武松的心理活动。) 3.武松的心理活动表现了他什么性格特点?用笔圈画出武松心理活动的句子加以体会。(通过写武松的心理活动,表现了武松好强、无畏的性格特点。) 4.这一部分有什么作用? (这一段虽然不是重点段,但是对于武松性格的刻画起到了一定的作用,通过心理活动描写使武松勇敢无畏的性格特点更加鲜明,也为下文做了铺垫,对于人物的刻画是必不可少的。 5.自由读第一部分,体会心理活动描写之妙。

四、总结全文,深化中心

1.感受了武松打虎过程之后,你想对武松说些什么呢?请以“武松,我想对你说„„”为话题,说一两句话。 2.总结:

这节课,我们跟随着作者,穿越时空,来到了景阳冈,目睹了武松打虎的全过程,品味了作品语言的魅力,初步学习了评价一个人物。让我们在音乐声中再次回味武松打虎那震撼人心的一幕。(《好汉歌》再次响起)

的确,《水浒传》是一部不朽的宏篇巨著,108位好汉,一个个动人心弦的故事等待着你去阅读呢!

五、布置作业。

武松打虎教案范文第2篇

2012-03-11 18:13:51| 分类: 作业平台 | 标签: |字号大中小 订阅

尊敬的各位老师: 大家下午好!

我说课的题目是《武松打虎》。选定好课题之后,我们两个分头对文本进行解读,然后,分头进行了教学设计。通过多次的沟通、交流,在目标、环节以及问题设计等方面进行了商讨、整合,最后达成了统一的意见。下面,我按说教材、说教法、说教学过程等三个板块来对本课作具体的阐述:

首先说教材:《武松打虎》是北师大语文教材九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一篇文章,节选自我国著名古典小说《水浒传》。而“武松打虎”算是经典名著中的经典故事,全文是按照“喝酒——上冈——打虎——下冈”这一过程发展的先后顺序来写的,记叙了武松赤手空拳打死猛虎的前前后后。刻画了一个机智敏捷、勇猛过人而又血肉丰满的武松形象。课文篇幅较长,但故事性极强,曲折生动、扣人心弦,有很强的艺术魅力。

小说可讲的点比较多,一节课不可能面面俱到。这个单元的题目是“个性光彩”,这篇小说的最大特点就是刻画了武松这个人物鲜明的个性。清初著名的文学批评家金圣叹曾评价《水浒传》“叙一百零八人,人有其性情,人有其气质,人有其声口”。我国古典小说中的打虎英雄不乏其人,但真正打得精彩,打出声威,打出名气的,不是很多。小说中的武松一亮相,就给人留下了极深的印象。文体特征,往往决定了教学目标。这是一篇小说,课程标准相关的要求是: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能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根据课标和单元教学要求以及文本特点,我们把学习目标确定为:

1、注重阅读体验,感受武松智勇双全的个性;

2、品读课文精彩段落,学习作品刻画人物的方法。

两个目标分别涉及对人物形象的把握和人物描写手法,目的是想在教学中,以分析人物形象分析为契机,学习刻画人物的方法,说出自己的阅读体验。 从学情来看,虽然是八年级的学生,已有了一定的认知、理解能力。对于武松打虎这一故事,不论从电视上还是从书本中(主要是电视剧),都或多或少有所了解。但学生真正细读原著的不多。因此,我们要放手让学生自己读书,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充分地感悟文本的精彩、体会经典的魅力。因为我们有责任把学生的视线由视听或者画面引向丰富的文字,因为视听和画面永远无法替代对文本的感知、理解和对语言的落实,就像快餐代永远替不了盛宴。结合学情,我们把“品析武松打虎的精彩片段,学习作者刻画人物的精妙技法”作为本文教学重点和难点。

二说教法: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根据教学目标和学情,主要采用的是“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方法;运用了多媒体教学,但仅仅是一个补充和辅助。 第三说教学过程: 一共设计了五个环节(主要是三个),首先第一个环节是一个课前调查,激趣导入。采取这样直接导入的方法,目的是想尽快为学习本课营造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第二个环节是自主学习,发现精彩。

让学生阅读文本,找出人虎相搏的段落并划出描写双方动作的词句,如然后试着向同桌复述本文故事情节。新课标指出 “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这样做,也是本着“以人为本”的理念,把“读书”的时间真正留给学生。让学生对文本有一个整体的感知。这个环节既注重了学生概括能力、表达能力的培养,又让学生养成一边读书一边思考批注的好习惯。

第三个环节是演读品悟,感受精彩:

让学生分两组:即英雄组和猛虎组,进行分角色朗读“武松打虎”段落。然后让学生对老虎、武松的相关描写,并讨论武松这一人物形象。想通过这个环节,让学生紧扣文本体会武松的性格特点。借此激发学生阅读名著的兴趣。

第四个环节是仿评水浒,体验精彩

让学生模仿着对文章特别是文中的精彩段落做简单的点评,说出自己的阅读体验。这个环节是想把发现的机会让给学生,教给学生一种点评的阅读方法,由点到面,让学生体会经典的魅力。也让学生明白:塑造人物形象,要善于调动读者的心里感受。

最后一个环节是拓展提高,秀出精彩,也算是一个小结。为新闻拟个标题。目的是在回顾本节课内容的同时锻炼学生的概括能力,创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课堂。

最后是说板书,板书设计是本着直观、简洁的原则,设计如下: 武松打虎

一扑 一掀 一剪(凶猛)

只一闪 只一躲 只一闪(智勇)

希望通过这样的板书,便于学生把握文章的重点,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最终完成学习目标。

教学设计不断修改的过程,其实也是不断整理自己思想的过程,是对文本理解不断深入的过程,是自我提高、自我成长的过程。通过这次“三人行”活动,我们真正体会的刘老师的用心良苦,也真正体会到刘老师说过的“人本、文本、个性、高效”这八个字的含义实在是太丰富太深刻了!这一点,大家信不信,反正我是信了。

我的说课完毕,不妥之处,恳请各位专家批评指正。谢谢大家!

一、教学目标:

1、帮助学生会认“杖、限”等7个生字。

2、指导学生朗读课文,了解“武松打虎”的故事,感受中国古典文学作品语言的魅力,激发学生对打虎英雄的崇敬之情。

3、仔细阅读课文中武松打虎场景的精彩描写,并能用自己的话讲述打虎的经过,想象武松打虎时的精彩场面。

二、教学重难点:

1、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老虎的凶猛和武松的英勇、机智。

2、让学生用自己的话简要说说武松打虎的经过,感受中国古典文学作品语言的魅力,激发学生对打虎英雄的崇敬之情。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播放《好汉歌》,这首歌熟悉吗?是哪部电视剧的主题歌?(生答)《水浒传》是我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今天,我们就继续学习其中的精彩片断——武松打虎。(板书:武松打虎)

(二)复习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课文的第一部分,快速浏览一下,想想我们都知道了些什么?

生浏览。生1:武松看了榜文后,知道山上有老虎。

生2:武松经过内心斗争后,仍然决定上冈。

师:这就叫“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

(三)虎攻闪避师:同学们自读第二部分,看看武松是怎样打虎的?

生读。让学生用自己的话简要说武松打虎的经过。(让学生能够整体感知打虎过程。)师:文中是怎样描写老虎出场的?

生:那一阵风过处,只听得乱树背后扑地一声响,跳出一只吊睛白额大虫来。

师:据史料记载,这只吊睛白额大虫,白脑门,白眼圈,吊眼梢,眼赛金灯,嘴赛火盆,大牙好似尖刀,雪白瓦亮,此时此刻,它正冲着武松发威呢。这是一只怎样的老虎?生齐:凶猛。(师板书:凶猛)

师:自读第五自然段,找出老虎凶猛的句子,用“——”标出,关键词语用“·”标出。(生自读)

生1:那个大虫又饥又渴,把两只爪在地下略按一按,和身望上一扑,从半空里蹿将下来。

师:我听出了“一扑”重读了,还有哪些词需要重读?

生:“按一按”、“撺将”。

师再让生1读。师:这句话还应怎样读。

生2:凶猛的老虎从天而降,速度很快,我觉得这句话应读的快一些。

师让生2读,并让学生评价。

师:要读好这句话,要注意什么?

生:注意关键词语的重读,语速稍快些。

师范读后再让一组同学起来读。

师:这只老虎少说也有七八百斤重,漫说它要抓你、挠你,就是砸,也得把你砸个半死不活呀。武松这时是怎么做的呢?

生:武松被那一惊,酒都做冷汗出了。说时迟,那时快,武松见大虫扑来,只一闪,闪在大虫背后。

师:武松是人不是神呀,面对这凶猛的老虎,“酒都做冷汗出了”,此时,他虽然紧张,但头脑清楚,方寸未乱,他用哪个动作化解了这场危机?

生:闪。师:哪里还体现了老虎的凶猛?

生:那大虫背后看人最难,便把前爪搭在地上,把腰胯一掀,掀将起来。

师:进攻的手段有变化,“腰胯一掀”,力大无比呀。要是被它掀着了,那还不得骨断筋折呀?武松此时?生接答:武松只一闪,闪在一边。

师:两种绝招都拿不着,老虎可恼火了,接下来它又怎么做了呢?

生:大虫见掀他不着,吼一声,却似半天里起个霹雳,震得那山冈也动;把这铁棒也似虎尾倒竖起来,只一剪。 师:从他的读中,能感受到大虫如霹雳一般的吼声吗?

生:不能,应该再响一点,“霹雳”、“山冈也动”可以读得重些。

生读。师:面对这只恼火的老虎,武松?

生接答:又闪在一边。

板书:扑掀煎

闪闪闪

师:看着板书,你有什么问题想问吗?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还重要呢。

生1:作者为什么用“闪”而不用“躲”字呢?

生2:面对老虎的进攻武松为什么只是闪呢?

生3:“闪”这个动作非常快,所以用“闪”而不用“躲”。

生4:“闪”体现了武松动作的机警敏捷,“躲”显得很被动。

……生5:面对老虎的突然侵袭,武松很紧张。

生6:武松想挫老虎锐气。……师总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老虎如此凶猛,英雄怎能硬拼?一闪,一闪又一闪,其实正是武松的智谋所在。摸清了对方的底细,挫了老虎的锐气,武松便开始反守为攻了。

(四)武松打虎

请大家分成小组一起讨论研究怎样才能把武松的英勇机智通过自己喜欢的方式展现出来。(生讨论。)

一小组同学起来读,找学生评价。

生:我觉得这句我能比他读得好。“那只大虫急要挣扎,被武松尽气力纳定,哪里肯放半点儿松宽?”

师:你觉得他什么地方比你读得好?

生:“哪里肯放半点儿松宽?”

师:那么你向他学习好吗?(前一生读)齐读这句。

生:我想试试这句。“武松把左手紧紧地揪住顶花皮,偷出右手来,提起铁锤般大小拳头,尽平生之力,只顾打。”

师:真的很棒。说说你是怎样读的?

生:我把“铁锤”、“紧紧地揪住”、“尽平生之力”、“只顾”读得很用力。

师:齐读这句话。

一小组同学起来表演武松打虎的过程。

找学生起来评价。

师:通过学习武松打虎的过程,你知道武松是一个怎样的人呢?

(生答:机智、胆识过人、武艺高强、英勇

四、设境促写

1、师:武松打死了老虎,读过水浒的人都知道,武松下冈后成了阳谷县的英雄,受到了知县大人的接见,一时间,街头巷尾,无人不称颂武松本事了得,智勇双全。那么受过虎害的乡亲们,受命打虎的猎户,知县大人,还有武松的哥哥,卖烧饼的武大郎,他们见了武松,会对武松说些什么呢?请任选一人,模仿他的口气,写两三句话。

2、交流学生所写。

3、教师看着板书总结回顾全文:武松的英雄气概体现在他过人胆识、沉着机智、英勇无比。

五、作业设计

师:武松确实是梁山泊上的一位好汉,而武松打虎的故事也成为千古的美谈,在《水浒传》中还有许多有趣的故事呢,像真假李逵、鲁智深倒拔垂杨柳……那荡气回肠的文字、栩栩如生的人物、波澜壮阔的场景,一定会让你心驰神往,回味无穷。有兴趣地同学赶紧找来读读吧。(课件出示《水浒传》这本书。) 板书 :

武松打虎

扑掀剪(凶猛) 闪闪闪(机智)

武松打虎教案范文第3篇

1 能自主学习生字,并在语言环境中理解“晌午”、“怠慢”、“半歇”等词的意思。

2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用词的准确性。

3 继续学习复述课文,抓住武松与老虎搏斗的动作把过程讲清楚,表现当时紧张激烈的气氛。

4 通过武松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及赤手空拳打死猛虎的故事,了解武松沉着、机智、勇敢的性格。 [教学重点和难点]

1、继续学习复述课文,抓住武松和老虎搏斗的动作把过程讲清楚。

2、通过武松赤手空拳打死猛虎的故事,了解武松沉着、机智、勇敢的性格。 【教学过程】

一、欣赏歌曲,揭示揭题。

1、播放《好汉歌》,这是哪部电视剧的主题曲 ?你们看过《水浒传》吗?

2、出示媒体,简单介绍:

《水浒传》是我国的四大名著之一,由元末明初的小说家施耐庵描写的以宋江为首的一百零八个农民起义将领的故事。

3、 师:在《水浒传》第23回中,详尽地描述了武松赤手空拳打死猛虎的故事。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领略一下这位打虎英雄的风采。 出示课题:

21、武松打虎 二 、初读课文,理清脉络。

1、 出示自学要求

(1)轻声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课文,用学过的方法理解有关词语的意思。 (2)根据“喝酒→打虎→下冈”的顺序把课文分成三部分。 (3)说说你觉得武松是个怎样的人?

2、检查自学情况

(1)读准字音: 晌(shǎnɡ)午、毡笠儿(zhān lì er)、

三碗不过冈(ɡānɡ) 前爪(zhǎo)

酒倌(guān) 醉醺(xūn )醺

理解词语 :晌午、怠慢、半歇

(2)划分段落:

第一部分(第1-第10自然段):武松进店喝酒,不听劝告要过冈。 第二部分(第11-第24自然段):武松上冈赤手空拳打死老虎。 第三部分(第25自然段):武松打虎后下冈。

(3)填空:

武松真是一个 的人,因为 。 过渡:是啊,最能反映武松机智勇敢特点的莫过于他在景阳岗上打虎的部分,我们就来重点学习这精彩片断。

三、研读重点,进行复述。

1、 默读第二段,用“~~”划出描写老虎的语句,用“——”划出描写武松的语句。想想武松打虎主要分成哪两个部分?

2、学习“防”的部分:(第15-21节)

媒体出示句子:

一只吊睛白额大虎,朝武松压过来。

饿虎更加疯狂,两只前爪在地上一按,张开大口又腾空扑来。

老虎背后看人最费劲。它前爪搭在地上,身子使劲一掀,

老虎吃不到武松,力气却用了不少。它仰天一声狂吼,震得那山冈仿佛也在动了。它竖起铁棍般的尾巴,朝武松拦腰剪过来。

(1) 交流描写老虎的句子,说说这是一只怎样的老虎? 板书:扑 掀 剪

指导学生在理解“掀”、“剪”的基础上做做动作,有感情地读出老虎凶猛的气势。 (2) 老虎是凶猛的,可武松更是技高一筹,他是怎样对付老虎进攻的? 出示句子:

武松腾空跳起,轻轻落在一边躲过。

武松一个鹞鹰翻身,跳到了老虎身后。

武松只轻轻一闪,老虎掀了个空。

说时迟,那时快,武松只轻轻一跳又躲过了。 交流并板书:跳 闪 躲

这些动词的位置能不能交换,为什么?

(参考答案:这些动词的运用非常准确,可以看出武松的勇敢、机智。) 板书:机智勇敢

(3)把两部分内容串在一起讲一讲、演一演。(同桌合作准备、指名交流、点评) 过渡:机智的武松等老虎招数用尽,开始全面反攻,他又是如何打老虎的?

3、学习“攻”的部分(22-24节) 媒体出示句子:

武松等老虎这几招儿用尽,正在那儿呼哧呼哧喘气时,便双手抡起哨棒朝它劈头打去。

武松扔掉哨棒,空出双手把吊睛白额大虎的脑门紧紧揪住,老虎的头动弹不了,使劲扭动身子。武松不敢松手,便用脚乱踢一阵。

武松揪紧虎头死死往地上摁,一边抽出右手,将铁锤般的拳头重重打去。武松一口气打了七八十拳,打得老虎眼睛鼻孔直冒血。 (1)交流并板书:劈 揪 摁 踢 打 (2)重点指导朗读,体会武松的勇敢机智。

边读边做做动作,体会武松的勇猛。

4、出示媒体,复述课文:

(1)老师找到了武松打虎的连环画,你能为这些画配上生动的故事吗? (2)可以根据板书,借助连环画,复述武松打虎的过程。 (3)要注意把武松和老虎搏斗时的动作讲清楚,把当时紧张激烈的气氛表现出来。(轻声准备、大组交流、生生互评)

四、总结全文,拓展延伸。

1、《水浒传》真不愧是我国的四大名著之一,它精彩的描写让我们感受到武松的英勇气概,那么课文中还有哪些地方也写出了武松的这一特点呢? 学生自由交流,板书:好汉不怕虎 , 怕虎非好汉

2、武松是梁山上的一位好汉 , 其实在《水浒传》中还有许多好汉,你还知道哪些梁山好汉呢?

学生交流,出示媒体:

五、拓展作业

1、拓展:推荐阅读《水浒传》

A层: 阅读《水浒传》中有关武松的其他故事。

B层: 阅读《水浒传》中感兴趣的好汉故事。

C层: 认真阅读《水浒传》。 2、作业:

(1)抄写词语:

啧啧称道 解释 气势威武 怠慢 醉醺醺 毫不在乎 告示 (2)把武松打虎的经过复述给家人听。

【板书设计】

21 武 松 打 虎

跳 闪 躲 扑 掀 剪

武松打虎教案范文第4篇

1.理解课文内容,使学生了解武松豪放倔强、勇敢无畏的性格。 2.能在理解内容的基础上分清事情的前因、后果。 3.重点朗读课文中描写武松打虎的部分。

教学重点、难点:

了解武松打虎的经过和所表现出来的豪放倔强、机智勇敢的性格。

一、回顾前情,导入新课

《武松打虎》这篇文章主要讲了什么呢?(课件1)

师点拨:(武松乘着酒兴上了景阳冈,赤手空拳打死猛虎的故事) 今天就让我们继续这场惊心动魄的打斗——武松打虎(引导孩子们一起读)

二、直入重点,精读第二部分

(一)自由读4-6自然段,想想每个自然段讲了什么内容?(课件2)

(二)、我们先来看看老虎的出场,找出相关的句子读一读。这是对老虎的什么描写?你有什么体会?(课件3)

(三)这样一只吊睛白额的猛虎突然随着一阵狂风出现在武松面前的时候,武松已经没有退路,他在打虎之时,使用了非常正确的战术。第

四、五段都是写武松怎样打虎的,那么这两段武松打虎的战术有什么不同吗?

1、读第五自然段,分别画出老虎进攻和武松应对的动作。(幻灯4)

2、老虎首先就使用了三招:一扑、一掀、一剪,这真是一只怒虎。

不过,我有个疑问:既然是写武松打虎,应该突出武松多么神勇,为什么把老虎写得那么厉害呀?(写虎的“猛”,为了衬托人的“勇”)

3、面对老虎的凶猛进攻,武松反应如何?表现了武松怎样的性格特点? ( 武松的对策是:闪、闪、闪)

(“闪”既是本能的反应,又是防御的手段。表现了武松的沉着,机智,动作敏捷迅速。面对突如其来的猛虎,武松既没有惊慌失措,也没有贸然的行动,可以看出他不仅勇于斗争,而且善于斗争。)

(四)过渡:等老虎这三招用完以后,老虎已经气性先自去了一半,而武松能够躲过这三招,他自己的自信心也会大长,所以这三招下来以后,他开始主动出击,反守为攻。(板书: 守 攻) (课件5) 1自由读课文,看武松打虎分别用了哪几招,在课文中圈划出描写武松打虎的动词。 (抡、劈、揪、按、捺、踢、提、打)

2交流:(1)、刚开始用什么打?(梢棒) 结果呢? (打折了) (咆哮) (2)、武松没有了梢棒,第二招是什么?(脚踢)老虎的反应呢?(扒土) (3)、这时老虎还能咆哮,还能扒泥,武松仍然处在危险之中,这时他又使出了第三招,是什么?(拳打)老虎又有什么反应?(七窍出血)为什么说是“迸”出鲜血而不是流出?(“迸”显得流血之多,流血之快)

(4)、虽然老虎已经七窍流血了,但武松还是使出了最后一招——?这时的老虎已经„„一命呜呼。

小结:武松打虎时先是机智的躲过老虎的扑、掀、剪;接着转守为攻

梢棒打虎;最后拳打脚踢把老虎打死。“抡”“劈”“揪”“按”“踢”“提”“打”等几个字,字字千钧,虎虎生风,形象生动地凸现了武松打虎的英雄气势,淋漓尽致地刻画了武松过人的高大形象。这段精彩的打虎场面,紧张激烈,扣人心弦,显示了《水浒传》这部文学作品的艺术魅力。

三、回顾前文,学习第一部分。(小组讨论评议武松)

1、指读提问:第二部分是文章的重点,具体写出了武松打虎的经过,我们仔细阅读过了同时也体会到了武松的性格特点,第一部分与第二部分有什么联系,省略掉可以吗?

2、默读第一部分,思考这一部分主要写的是什么?

3、武松的心理活动表现了他什么性格特点?用笔圈画出表现武松心理活动的句子加以体会。

武松明明害怕,却仍然不肯回去,还对自己说“且只顾上去,看怎地?”表现他什么样的性格特点?(好面子)

4、作者写武松害怕、好面子是不是会有损于他的形象?(这样写使武松的形象更可信、更真实),所以说武松不仅是个神人,同时他也是个凡人。

5、武松虽然心中也会害怕,但他仍然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这也说明他还是勇敢,所以在后面打虎时才表现得那么勇敢。 小结:这一部分虽然不是重点,但是对于武松性格的刻画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使武松的形象显得更真实,也为下文做了铺垫。(我眼中的武松)

四、总结全文,激励阅读

作者对武松打虎的过程和打虎前的心理活动做了细致生动的描写,栩栩如生地刻画了武松的形象,让我们感到真实可信,也使武松打虎的故事广为流传。同时,它也预示着,我们在现实生活中遇到困难和挫折时都要先保持冷静,用自己的实力和战术克服困难,突出重围,使自己脱离险境。这就是读书的好处,我们在获得知识的同时还能获取无穷无尽可以利用的技巧。当然《水浒传》中还有许多精彩的故事,等着同学们去细细品味。它们都是我国文学宝库中的粒粒珍珠,只有同学们自己去采集才能发现他们夺目的光彩。老虎

武松

板书设计 老虎

武松

扑 掀 剪

闪 闪

吼 兜

劈 抡

凶猛

武松打虎教案范文第5篇

1 能自主学习生字,并在语言环境中理解“晌午”、“怠慢”、“半歇”等词的意思。

2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用词的准确性。

3 继续学习复述课文,抓住武松与老虎搏斗的动作把过程讲清楚,表现当时紧张激烈的气氛。

4 通过武松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及赤手空拳打死猛虎的故事,了解武松沉着、机智、勇敢的性格。 [教学重点和难点]

1、继续学习复述课文,抓住武松和老虎搏斗的动作把过程讲清楚。

2、通过武松赤手空拳打死猛虎的故事,了解武松沉着、机智、勇敢的性格。 【教学过程】

一、欣赏歌曲,揭示揭题。

1、播放《好汉歌》,这是哪部电视剧的主题曲 ?你们看过《水浒传》吗?

2、出示媒体,简单介绍:

《水浒传》是我国的四大名著之一,由元末明初的小说家施耐庵描写的以宋江为首的一百零八个农民起义将领的故事。

3、 师:在《水浒传》第23回中,详尽地描述了武松赤手空拳打死猛虎的故事。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领略一下这位打虎英雄的风采。 出示课题:

21、武松打虎 二 、初读课文,理清脉络。

1、 出示自学要求

(1)轻声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课文,用学过的方法理解有关词语的意思。 (2)根据“喝酒→打虎→下冈”的顺序把课文分成三部分。 (3)说说你觉得武松是个怎样的人?

2、检查自学情况

(1)读准字音: 晌(shǎnɡ)午、毡笠儿(zhān lì er)、

三碗不过冈(ɡānɡ) 前爪(zhǎo)

酒倌(guān) 醉醺(xūn )醺

理解词语 :晌午、怠慢、半歇

(2)划分段落:

第一部分(第1-第10自然段):武松进店喝酒,不听劝告要过冈。 第二部分(第11-第24自然段):武松上冈赤手空拳打死老虎。 第三部分(第25自然段):武松打虎后下冈。

(3)填空:

武松真是一个 的人,因为 。 过渡:是啊,最能反映武松机智勇敢特点的莫过于他在景阳岗上打虎的部分,我们就来重点学习这精彩片断。

三、研读重点,进行复述。

1、 默读第二段,用“~~”划出描写老虎的语句,用“——”划出描写武松的语句。想想武松打虎主要分成哪两个部分?

2、学习“防”的部分:(第15-21节)

媒体出示句子:

一只吊睛白额大虎,朝武松压过来。

饿虎更加疯狂,两只前爪在地上一按,张开大口又腾空扑来。

老虎背后看人最费劲。它前爪搭在地上,身子使劲一掀,

老虎吃不到武松,力气却用了不少。它仰天一声狂吼,震得那山冈仿佛也在动了。它竖起铁棍般的尾巴,朝武松拦腰剪过来。

(1) 交流描写老虎的句子,说说这是一只怎样的老虎? 板书:扑 掀 剪

指导学生在理解“掀”、“剪”的基础上做做动作,有感情地读出老虎凶猛的气势。 (2) 老虎是凶猛的,可武松更是技高一筹,他是怎样对付老虎进攻的? 出示句子:

武松腾空跳起,轻轻落在一边躲过。

武松一个鹞鹰翻身,跳到了老虎身后。

武松只轻轻一闪,老虎掀了个空。

说时迟,那时快,武松只轻轻一跳又躲过了。 交流并板书:跳 闪 躲

这些动词的位置能不能交换,为什么?

(参考答案:这些动词的运用非常准确,可以看出武松的勇敢、机智。) 板书:机智勇敢

(3)把两部分内容串在一起讲一讲、演一演。(同桌合作准备、指名交流、点评) 过渡:机智的武松等老虎招数用尽,开始全面反攻,他又是如何打老虎的?

3、学习“攻”的部分(22-24节) 媒体出示句子:

武松等老虎这几招儿用尽,正在那儿呼哧呼哧喘气时,便双手抡起哨棒朝它劈头打去。

武松扔掉哨棒,空出双手把吊睛白额大虎的脑门紧紧揪住,老虎的头动弹不了,使劲扭动身子。武松不敢松手,便用脚乱踢一阵。

武松揪紧虎头死死往地上摁,一边抽出右手,将铁锤般的拳头重重打去。武松一口气打了七八十拳,打得老虎眼睛鼻孔直冒血。 (1)交流并板书:劈 揪 摁 踢 打 (2)重点指导朗读,体会武松的勇敢机智。

边读边做做动作,体会武松的勇猛。

4、出示媒体,复述课文:

(1)老师找到了武松打虎的连环画,你能为这些画配上生动的故事吗? (2)可以根据板书,借助连环画,复述武松打虎的过程。 (3)要注意把武松和老虎搏斗时的动作讲清楚,把当时紧张激烈的气氛表现出来。(轻声准备、大组交流、生生互评)

四、总结全文,拓展延伸。

1、《水浒传》真不愧是我国的四大名著之一,它精彩的描写让我们感受到武松的英勇气概,那么课文中还有哪些地方也写出了武松的这一特点呢? 学生自由交流,板书:好汉不怕虎 , 怕虎非好汉

2、武松是梁山上的一位好汉 , 其实在《水浒传》中还有许多好汉,你还知道哪些梁山好汉呢?

学生交流,出示媒体:

五、拓展作业

1、拓展:推荐阅读《水浒传》

A层: 阅读《水浒传》中有关武松的其他故事。

B层: 阅读《水浒传》中感兴趣的好汉故事。

C层: 认真阅读《水浒传》。 2、作业:

(1)抄写词语:

啧啧称道 解释 气势威武 怠慢 醉醺醺 毫不在乎 告示 (2)把武松打虎的经过复述给家人听。

【板书设计】

21 武 松 打 虎

跳 闪 躲 扑 掀 剪

武松打虎教案范文第6篇

1 能自主学习生字,并在语言环境中理解“晌午”、“怠慢”、“半歇”等词的意思。

2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用词的准确性。

3 继续学习复述课文,抓住武松与老虎搏斗的动作把过程讲清楚,表现当时紧张激烈的气氛。

4 通过武松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及赤手空拳打死猛虎的故事,了解武松沉着、机智、勇敢的性格。 [教学重点和难点]

1、继续学习复述课文,抓住武松和老虎搏斗的动作把过程讲清楚。

2、通过武松赤手空拳打死猛虎的故事,了解武松沉着、机智、勇敢的性格。 【教学过程】

一、欣赏歌曲,揭示揭题。

1、播放《好汉歌》,这是哪部电视剧的主题曲 ?你们看过《水浒传》吗?

2、出示媒体,简单介绍:

《水浒传》是我国的四大名著之一,由元末明初的小说家施耐庵描写的以宋江为首的一百零八个农民起义将领的故事。

3、 师:在《水浒传》第23回中,详尽地描述了武松赤手空拳打死猛虎的故事。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领略一下这位打虎英雄的风采。 出示课题:

21、武松打虎 二 、初读课文,理清脉络。

1、 出示自学要求

(1)轻声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课文,用学过的方法理解有关词语的意思。 (2)根据“喝酒→打虎→下冈”的顺序把课文分成三部分。 (3)说说你觉得武松是个怎样的人?

2、检查自学情况

(1)读准字音: 晌(shǎnɡ)午、毡笠儿(zhān lì er)、

三碗不过冈(ɡānɡ) 前爪(zhǎo)

酒倌(guān) 醉醺(xūn )醺

理解词语 :晌午、怠慢、半歇

(2)划分段落:

第一部分(第1-第10自然段):武松进店喝酒,不听劝告要过冈。 第二部分(第11-第24自然段):武松上冈赤手空拳打死老虎。 第三部分(第25自然段):武松打虎后下冈。

(3)填空:

武松真是一个 的人,因为 。 过渡:是啊,最能反映武松机智勇敢特点的莫过于他在景阳岗上打虎的部分,我们就来重点学习这精彩片断。

三、研读重点,进行复述。

1、 默读第二段,用“~~”划出描写老虎的语句,用“——”划出描写武松的语句。想想武松打虎主要分成哪两个部分?

2、学习“防”的部分:(第15-21节)

媒体出示句子:

一只吊睛白额大虎,朝武松压过来。

饿虎更加疯狂,两只前爪在地上一按,张开大口又腾空扑来。

老虎背后看人最费劲。它前爪搭在地上,身子使劲一掀,

老虎吃不到武松,力气却用了不少。它仰天一声狂吼,震得那山冈仿佛也在动了。它竖起铁棍般的尾巴,朝武松拦腰剪过来。

(1) 交流描写老虎的句子,说说这是一只怎样的老虎? 板书:扑 掀 剪

指导学生在理解“掀”、“剪”的基础上做做动作,有感情地读出老虎凶猛的气势。 (2) 老虎是凶猛的,可武松更是技高一筹,他是怎样对付老虎进攻的? 出示句子:

武松腾空跳起,轻轻落在一边躲过。

武松一个鹞鹰翻身,跳到了老虎身后。

武松只轻轻一闪,老虎掀了个空。

说时迟,那时快,武松只轻轻一跳又躲过了。 交流并板书:跳 闪 躲

这些动词的位置能不能交换,为什么?

(参考答案:这些动词的运用非常准确,可以看出武松的勇敢、机智。) 板书:机智勇敢

(3)把两部分内容串在一起讲一讲、演一演。(同桌合作准备、指名交流、点评) 过渡:机智的武松等老虎招数用尽,开始全面反攻,他又是如何打老虎的?

3、学习“攻”的部分(22-24节) 媒体出示句子:

武松等老虎这几招儿用尽,正在那儿呼哧呼哧喘气时,便双手抡起哨棒朝它劈头打去。

武松扔掉哨棒,空出双手把吊睛白额大虎的脑门紧紧揪住,老虎的头动弹不了,使劲扭动身子。武松不敢松手,便用脚乱踢一阵。

武松揪紧虎头死死往地上摁,一边抽出右手,将铁锤般的拳头重重打去。武松一口气打了七八十拳,打得老虎眼睛鼻孔直冒血。 (1)交流并板书:劈 揪 摁 踢 打 (2)重点指导朗读,体会武松的勇敢机智。

边读边做做动作,体会武松的勇猛。

4、出示媒体,复述课文:

(1)老师找到了武松打虎的连环画,你能为这些画配上生动的故事吗? (2)可以根据板书,借助连环画,复述武松打虎的过程。 (3)要注意把武松和老虎搏斗时的动作讲清楚,把当时紧张激烈的气氛表现出来。(轻声准备、大组交流、生生互评)

四、总结全文,拓展延伸。

1、《水浒传》真不愧是我国的四大名著之一,它精彩的描写让我们感受到武松的英勇气概,那么课文中还有哪些地方也写出了武松的这一特点呢? 学生自由交流,板书:好汉不怕虎 , 怕虎非好汉

2、武松是梁山上的一位好汉 , 其实在《水浒传》中还有许多好汉,你还知道哪些梁山好汉呢?

学生交流,出示媒体:

五、拓展作业

1、拓展:推荐阅读《水浒传》

A层: 阅读《水浒传》中有关武松的其他故事。

B层: 阅读《水浒传》中感兴趣的好汉故事。

C层: 认真阅读《水浒传》。 2、作业:

(1)抄写词语:

啧啧称道 解释 气势威武 怠慢 醉醺醺 毫不在乎 告示 (2)把武松打虎的经过复述给家人听。

【板书设计】

21 武 松 打 虎

跳 闪 躲 扑 掀 剪

上一篇:网络世界作文范文下一篇:物流装备制造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