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壁赋原文范文

2024-02-07

赤壁赋原文范文第1篇

《赤壁赋》苏轼写天上的满月从东面山上升起,语句是:

2、

苏东坡指出我们若从变化的角度来观察,那么一眨眼之间,万事万物都在变化的语句是:

。又指出如果从不变的角度观察,则万物都是无尽的语句是:

3、

本文中写箫声的作用和力量,不要说是人听了,就是动物蛟龙听了也飞舞起来了,一个寡妇独处孤舟中,听到箫声想到自己身世凄凉,不禁泣下的语句是:

4、在《赤壁赋》中,苏轼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概括了曹操的军队在攻破荆州后顺流而下的军容之盛。

5、在《赤壁赋》中客人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感伤我们个人在天地间生命的短暂和个体的渺小的语句是:

6、作者写出了飘飘欲仙的神态,好像身体在天空里,架着风飞行,脱离了现实社会,不知道哪里是尽头的语句是:

7、

《赤壁赋》中描绘出秋江的朗爽与澄净,也恰好体现作者怡然自得的心境的语句是:

8、写作者引吭高歌,吟诵古代咏月的诗歌的诗句是:

9、写在皎洁的月光照耀下白茫茫的雾气笼罩江面,天光、水色连成一片的诗句是

10、

写作者任凭一叶扁舟飘荡,在水波不兴的辽阔江面上自由来去的语句是

11、借客人之口来感慨生命的短暂,羡慕江水的长流不息的语句是:

12、写希望与神仙相交,与明月同在的语句是:

13、写清风与明月可激情享用,无人禁止,无穷无尽的语句是:

5《赤壁赋》答案

1、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

2、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

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

3、

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4、舳舻千里,旌旗蔽空

5、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

6、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

7、

清风徐来,水波不兴。

8、

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

9、白露横江,水光接天。

10、

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

11、

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

12、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

赤壁赋原文范文第2篇

《赤壁赋》(苏轼)

第 59-62课时

课型

讲读课

施教日期

年月日

教学目标

1、积累重点字词及句式,通过对作者及写作背景的了解,分析文赋的内容,提高学生阅读及赏析古文的能力。

2、通过朗读课文并结合课文注释,提高学生朗读古文及把握文章情感的能力。

3、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培养他们在困境中保持乐观、豁达的生活态度,达到陶冶性情的目的。

教学重点

1、感悟诗人情感的变化,品味语言之美

2、体会景、情、理的交融,品鉴技巧之美

教学难点

感悟诗人对人生的思考,赏析哲学之美

教学方法

设问法、合作探究法

教具准备

收集资料、制作PPT

教学过程设计: 第一课时

一、导入:

在日本千户这个地方有一个风景优美的旅游景点,在那里有一块石碑写着这样两个字“虫二”(课件上展示石碑图片),许多人不解其意。后来,我国大诗人郭沫若为这两个字做了很好的注解:“只要在这两个字的外面加上两个边框,就可以成为“風月”二字,意为“风月无边”。注解之妙形象地把当地的优美风景显露无遗。面对风月二物,古往今来,多少文人发出了对于天地人生的至情感叹。是喜是悲,本与这风月无关,但在那悠悠岁月的熏陶之下,一切景语皆成为人生智慧之言。 今天,我们将要学到的《赤壁赋》就是作者苏轼借无边风月进行抒怀的诗篇,在苏轼的眼里,这是怎样一个世界呢?

二、新课讲授:

(一)知人论世

(1)大话东坡——说说你对苏东坡的认识(由学生发言)

课件展示苏东坡画像、东坡肉、荔枝等相关图片,激发学生思维,活跃课堂氛围。 (2)实话东坡——苏轼生平概述(由教师总结)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 A、才高八斗(唐宋八大家)

散文:与欧阳修并称为“欧苏”诗歌:与黄庭坚并称为“苏黄” 词:与辛弃疾并称为“苏辛”书法:列“苏黄米蔡”之首 B、仕途坎坷

1058年,王安石上万言书提出变法,苏轼反对,出为杭州通判,后改为知密州、徐州、湖州。1079(宋神宗元丰二年),被人告发作诗讽刺新法,以“谤讪朝廷”罪被捕下狱——“乌台诗案”(文字狱)。1082年,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1086年,宋哲宗继位,起用司马光为相,苏再入朝,任中书舍人,翰林学士等职,又因与司马政见不合,再次遭打击,被贬再贬,由英州(广东英德)、惠州、一直到儋州(海南)。1100年宋徽宗即位,才赦还,次年病故于常州。

诗人在《自题金山画像》中写到:“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问余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颇有几分英雄末路、美人迟暮的空漠之意和苍凉之感。 C、豁达乐观 苏堤(工程师)、东坡肉(美食家)、荔枝(贪吃者)、竹子(心高洁) 杭州西湖有“苏堤春晓”,苏东坡发明了“东坡肉”,曾自言“日啖荔枝三百颗”,但他更关注精神的需要,曾写道:“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令人瘦,无竹使人俗。”。

纵观苏一生,他坚持了一个富有社会责任感的士大夫积极入世、刚正不阿、恪守信念的人格理想,又保持了文化追求的超越世俗。无数的宦海风波和人生挫辱,锻炼了他的宏大旷达胸怀,留下了许多凝聚人生哲理的名篇。

(二)整体感知(三读三求)

1、朗读求三知(知文体、知读音、知句读) (1)解题:知文体——文赋

赋的特点的演变:骚赋—大赋—小赋—骈赋—律赋—文赋 散文赋也叫文赋,是中唐以后出现的一种文体。文赋兼有诗歌和散文的一些特点,不受骈赋、律赋那些框框的限制,较多地吸收了散文的笔调和手法,形成了散文式的清新流畅的气势。《前赤壁赋》就是这种文体的典型之作。

(2)知读音:文章各段分别由学生进行分角色朗读,随后再听朗读。学生结合自身的朗读和教师的范读纠正错误读音。

(3)知句读:在课件上展示文章的某一段落,去掉标点,训练学生的断句能力。

2、细读求三品(品词、品句、品写法)

第一段的讲解采用重点字词强调法,学生根据教师所强调的重点字词,大声疏通文意,以此加深对重点字词的理解和掌握。

第二段采取小组合作翻译,以四人为单位进行翻译。随后由教师进行抽查翻译,学生根据回答者的答案再进行评价更正。

第三段的知识点比较多,采用的是师生合作翻译。

第四段再次由学生进行自主合作翻译,并进行填空背诵训练。

最后,教师引导学生对重点字词句的用法进行总结。如知识点归纳纲要包括句式(被动、谓语前置、状语后置、宾语前置、定语后置等)、词类活用(名词作动词、名词作状语、使动用法、意动用法)、一词多义(属、固、得、虽、既)。

3、在梳理文意的基础上,再次细读文章。

四、课后作业:

1、熟读课文,并背诵全文。

2、整理并掌握文中重点的知识点。

第二课时

一、导入: 反馈检查

(学生齐读全文,教师抽查重点字词句。)

二、新课讲授:

(一)分析鉴赏

1、品词之精妙

活动设计:默读《赤壁赋》,找出你认为写得非常精妙的词语,并说说你喜欢的理由。 (根据回答,当即总结出若干有代表性的词,师生探究,加以分析。) 如“泛”字使我们好像看到了小船漂浮在江面上,自由自在的样子;“纵”字又使我们好像看到了小船已经放开,毫无拘束地飘在江面;“凌”字又让我们体会小船在波峰浪尖飞快掠过的动态,衬托了愉快的心情。

2、品句之美妙

活动设计:让学生找出自己喜欢的句子,并根据对句子的理解,在教师的引导下分析文章的感情变化线索(乐——悲——乐)。

3、品写法之巧妙 活动设计:以小组为单位,分角色朗读课文,根据课件上的问题提示,找出文中作者用以表达自己喜悲情感的写作方式。

A、第一段是通过什么描写来表现作者的喜悦之情的?

明确:景——清风徐来、水波不兴;月出东山、徘徊斗牛;白露横江、水光接天——写景,抒发了观赏美景之乐。

B、第二段主要描写了什么内容?

明确:扣舷而歌(饮酒乐甚)——吹箫和之(怨慕泣诉),表达了乐极生悲之情,为作者由乐转悲的情感变化作了铺垫。

C、第三段主要写了苏轼与吹箫客人之间的对话,从客人的回答中,请分析客人箫声悲凉的原因。

明确:客之悲包括英雄易逝、人生苦短、仙缘难成——抒情,表达了客人吊古伤今之悲。 D、第四段中苏轼是如何帮客人排解心中悲愁的?

明确:通过水和月之间变与不变的关系,辩证地指出了对于世间万物应有的态度——议论,申述人类和万物同样是永久地存在,表达了旷达乐观的人生态度,体现了悟理释怀之乐。 全文融景、情、理于一炉。景则水月流光,情则哀乐相生,理则物我相适。其间杂以呜呜箫音,悠悠古事。体物写志,不离眼前景;议论、抒情又不囿于眼前景。真的是:情因景生,景以情显,移情于理。

(二)合作探究:研读求三悟(悟客、悟苏、悟人生) (学生自组合作探究三个问题)

(1)你觉得真的存在主客问答环节吗? 明确:主和客其实是苏轼人生的两个层面,

主——作为道者的苏轼——达观——因缘自适,随遇而安 客——作为儒者的苏轼——悲观——人生短暂,生命渺小 (2)苏轼为什么会有如此矛盾的心态?

明确:苏轼与客夜游赤壁,触景生情,乐极生悲。但通过自身的思考和辩证,又在水月清风等大自然中找到了人生的真谛。

(3)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我们是否也曾出现过苏轼这样的情感体验呢? 明确:学生通过思考,列举在日常学习过程中遇到挫折时心态变化的例子来感受苏轼积极的人生态度。

(三)拓展延伸

结合《后赤壁赋》与《前赤壁赋》进行异同的对比赏析。学生以学习小组为单位,自行研读《后赤壁赋》,在教师的引导下从景物、写作手法、抒情方式等方面进行讨论研究。学习小组展示研究成果,最后由教师总结答案。

1、景物不同:清幽的秋色,江与月;峭拔的冬景,江月木石

2、起兴不同:预先计划;对美景陡起游兴

3、游踪不同:人不离舟;舟游、山游、舟游

4、抒情方式不同:主客问答,自发议论;记游后以道士化鹤结尾,赋用道士化鹤印证前赋,抒发超脱的情怀

三、归纳总结:

课文描写了月夜的美好景色和泛舟大江饮酒赋诗的舒畅心情,然后通过客人的洞箫吹奏极其幽怨的声调,引起主客之间的一场问答,转移到关于人生态度问题的论辩上,写出历史人物的兴亡和现实苦闷的“悲”,阐明变与不变的道理,以求解脱,最后归于豁达乐观。表现出作者“乐——悲——乐”的感情变化。这也是课文的感情线索。文章含而不露,意在言外,深沉的感情融于景物描写之中,满腔的悲情寄寓在旷达的风貌之下。苏轼在赤壁之下,面对无边风月,高唱的是一种乐观积极的人生赞歌,奏起的是一种阔达无边的悠扬乐章!一首《赤壁赋》带给了我们什么?

“成熟是一种明亮而不刺眼的光辉,一种圆润而不腻耳的音响,一种不再需要对别人察言观色的从容,一种终于停止向周围申诉求告的大气,一种不理会哄闹的微笑,一种洗刷了偏激的淡漠,一种无须声张的厚实,一种并不陡峭的高度。勃郁的豪情发过了酵,尖利的山风收住了劲,湍急的细流汇成了湖,结果„„引导千古杰作的前奏已经鸣响,一道神秘的天光射向黄州,《念奴娇•赤壁怀古》和前后《赤壁赋》马上就要产生。” ——余秋雨《苏东坡突围》

四、课后作业:

1、背诵全文;

2、完成课后练习及同步练习册作业。

第三课时

课后练习及同步练习册作业讲解

五、板书设计: 详见教学过程。

教学随想:

赤壁赋原文范文第3篇

“美学研究中有一种思潮, 它以‘生命活动’为审美的本原, 以‘体验’为审美的核心, 更以‘精神超越’为其指向, 在三者的交互关系中来把握审美活动的性能, 这样一种理念或可称之为生命体验论的审美观, 提高一步, 也就是生命体验美学了。”简单说来, 这种审美植根于现实生命活动, 萌发于其现实生活中的切身体验, 在此基础上自我超越、转形并提升为具有超越性的审美体验。这个审美过程就是生命体验的过程, 是生命存在的状态。《赤壁赋》就是苏轼在生命体验状态下的一次审美追问。

那么在引导学生解读这篇文章时, 就要抓住这一内在脉络, 沿着他生命体验的审美过程把握文章的写作内容, 进而理解作品主题, 尤其要抓住“情”的发展这一线索, 因为审美对生命本真的体认并不表现为直接的意向追随, 而是重在情感体验和品味, 情感导向是审美活动的独特标志。所以抓住“情”的变化, 就抓住了文章的神髓。这样来看全文的话, 就会发现, 第一节写夜游赤壁的生命活动, 情感“乐甚”;第二节写扣舷而歌, 箫声呜咽, 情感转悲;第三节写客生发人生短促之感, 情感消沉;第四节思辨, 情感由深沉转为明朗;最后一节写这种探问获得了结果, 心灵自适, 精神的“彼岸“和现世的”此岸“达到了暂时的和谐统一, 情感是“喜”, 和文章开头的情感圆融共同。

再来具体解读这一个生命体验审美过程。

一二节写的生命活动, 是自然的一种生命体验。夜游赤壁, 清风徐徐、江水清平, 景本无心人有情, 作者在这自然面前打开了心灵, 深为自然之美而激, 这种生命的体验愉快惬意。继而又感受到流水、月色、天光之美。天光、水色相接, 辽远广阔, 清幽静寂, 游人这时心胸开阔, 舒畅, 无拘无束, 做出了“纵一苇之所如, 凌万顷之茫然”之举, 浩瀚的江水与洒脱的胸怀, 景情相融相生, 到达了审美的瞬间高峰体验。

但是生命的体验是不会停顿的, 也不是也一个个独立的片段, 下一瞬的体验就是这一瞬体验的发展。所以当美景乐情达到极致时会继续有感有求, 紧接着作者吟歌, 客吹洞箫, 写作者见美景而思美人, 这是心灵的自然流向, 以“望美人兮天一方”抒发其思“美人”而不得见的怅惘与失意。这里所说的“美人”实际上乃是作者的理想和一切美好事物的化身。由于想望美人而不得见, 已流露了失意和哀伤情绪, 加之客吹洞箫, 依其歌而和之, 洞箫的音调悲凉、幽怨, 于是作者的情感也为之一变, 由欢乐转入悲凉。

其实这两节写出的正是作者感物及情的过程, 这和中国古代传统的审美文化、艺术创作的心理源流一致。《文心雕龙·感物》中说:“岁有其物, 物有其容;情以物迁, 辞以情发。”虽然说的是艺术创作的原理, 但也能看出审美的本质, 揭示了创作的生命体验性特点。

第三节则以客人的口吻体现了自己体验人生的另一种思考感悟, 那就是对人生短促无常的感叹。作者连用了三个问句生发文理转折。这正是心灵自我探求的的一种体现。作者问客“何为其然也”, 引出客人解答生发这种悲凉之意的原因。而客以两个问句设置一个强烈的辨识情境, 先以曹操的《短歌行》问道:“此非曹孟德之诗乎?”又以眼前的山川形胜问道:“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接着, 追述了当年曹操破刘的往事。那时的英雄人物, 而今又在哪里呢?何况我辈, 渺小如蜉蝣, 怎能不羡慕长江之无穷尽。客的悲慨正是一种对宇宙人生的深层思索的表现, 由外物兴感, 追寻普世的人生宇宙观的一个答案, 这正是生命体验的一部分, 而这也给苏轼带来了一个关于生命体验、人生态度的新的思索的契机, 使得这种体验可以更近一层, 在观照生命存在的同时, 跳出宇宙人生, 寻求一种更为超脱的美学理念, 让精神可以自由翱翔, 逍遥于八极万仞。无论这个客是真有其人, 还是作者设置的另一个自我, 但主客的和谐还是能让这种关于生命审美体验去到一个更为自然的彼岸。

上一层次客人的关于人生的消极之感, 让作者展开了新的思考。他针对客的人生无常的感慨陈述自己的见解。以江水、明月为喻, 从变与不变、永恒与短暂的角度, 辩证地求索生命的本质。如果从事物变化的角度看, 天地的存在不过是转瞬之间;如果从不变的角度看, 则事物和人类都是无穷尽的, 又何必羡慕江水、明月和天地呢!这样, 作者获得了人与天同质的感悟。而后, 作者又从人与天的关系的角度, 进一步追问。天地间万物各有其主、个人不能强求, 但江上清风, 山间明月, 江山无穷, 风月长存, 天地无私, 宇宙浩瀚, 我们恰恰可以徘徊其间而自得其乐。至此, 关于生命与宇宙的关系的思考, 作者获得了超越, 天人合一, 超脱、随缘自适, 精神逍遥, 达到了精神的终极关怀指向的审美愉悦境界。

结尾一段, 正是生命体验获得了超脱之后, 重新回归于现实生命活动的表现。情感重又“喜”, 但是此“喜”不同于开头的“乐”, 而是精神自由后的“乐”, 这种体验、妙悟后的愉悦使得主客二人均达到了“物我两忘”的境界。“不知东方之既白”, 表面上是写二人醉酒而不知道晓色已至, 实际上体现的是心灵世界获得安顿、内在生命获得感发后, 现实生命存在状态的一种超越, 体现了审美的终极意义。

《赤壁赋》沿着生命体验的情感脉络, 实现了自我精神自由、精神超脱的审美追求。在艺术表现上, 也相当鲜明地体现了“体验”在文学创作中会使“形象具有诗情画意”的作用。宋代谢枋得《文章轨范》卷七甚至以自己的体验来验证此赋述景之妙:“余尝中秋夜泛舟大江, 月色水光与天宇合而为一, 始知此赋之妙。”可见作者入于现实生命活动, 对于外物所感凝结精粹, 形象的诗情画意自然流于笔端。

赤壁赋原文范文第4篇

八骏日行三万里,穆王何事不重来。

【前言】

《瑶池》是唐代诗人李商隐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这首诗是借周穆王西游遇仙人西王母的神话,讥刺皇帝求仙的虚妄。全诗虚构了西王母盼不到周穆王重来,暗示穆王已故的故事情节,显示了求仙妄想与死亡不可避免的对立。

【注释】

⑴瑶池阿母:《穆天子传》卷三:“天子宾于西王母,天子觞西王母于瑶池之上。西王母为天子谣曰:‘白云在天,山陵自出。道里悠远,山川间之。将子无死,尚能复来。’

⑵黄竹歌:逸诗,也作《黄竹诗》

⑶八骏:传说周穆王有八匹骏马,可日行三万里。《列子》、《穆天子传》等记载不一

【翻译】

西王母在瑶池上把绮窗打开;只听得黄竹歌声音动地悲哀。八骏神马的车子日行三万里;周穆王为了何事违约不再来。

【赏析】

晚唐好几个皇帝迷信神仙之道,服食丹药,妄求长生,以至服金丹中毒死去。这首诗便是讽刺求仙之虚妄。

这首诗就是根据西王母与周穆王相约见面的传说来构思的。作者抓住西王母希望穆王“复来”、穆王也许诺复来这一点,虚构了一个西王母盼望穆王归来的情节:西王母推开雕镂彩饰的窗户,眺望东方,却不见穆王的踪迹,只听见《黄竹歌》声哀动大地。首句是仙境的绮丽风光,次句是人间的凄楚情景,形成强烈的对比。这个对比兼含着两层意思:一是隐喻作歌之人已死,唯其歌声徒留人间,仙境虽美,怎奈无缘得去,暗含着对求仙的讽刺;一是用《黄竹歌》诗意,暗示人民在挨饿受冻,而统治者却在追求长生不死,希图永远享受,寄寓着对统治者求仙的斥责。

诗的末两句是写西王母不见穆王而产生的心理活动:穆王所乘的八骏飞驰神速,一天能行三万里,如果要来,易如反掌,可是他为什么还没有如约前来呢?西王母盛情邀请穆王重来,穆王曾许诺重来,而且来也方便,乘上八骏瞬息就到,可是穆王却终究没有来,不言穆王已死而其死自明。然而,西王母却仍在开窗眺望殷切守候。这就表明西王母希望周穆王不死,可是这个希望终于落空了。即令仙人如西王母,也不能挽救周穆王于一死,则人间那些所谓长生不老之术,自然更是靠不住的了,不信求仙之虚妄而其虚妄自见。

讽刺求仙,本来是颇费议论的主题,但此诗却不着一字议论。作者的用意,完全融化在西王母的动作和心理活动中,以具体生动的形象来表达,构思极为巧妙。末句是西王母心中的问号,而不是由诗人直接提出的反诘之辞。因此,诗的讽刺虽然犀利尖刻,但表现方式却是委婉曲折的,不是直截了当的挖苦嘲笑。

上一篇:柴达木盆地范文下一篇:白砂糖危害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