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卫生档案工作计划范文

2023-09-20

社区卫生档案工作计划范文第1篇

摘 要: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社区已成为城市发展中最为普遍的基层组织,在这个组织中,加强档案管理有利于社区的服务和管理,对城市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有着重要意义。本文从社区档案的特点及现状入手,就如何做好新形势下的社区档案管理做了简单介绍。

关键词:社区档案;和谐社区;经济建设;社会发展

在人们日常生活中,社区是一个不可缺少的基层组织,是与人们生活聯系最为密切的综合性机构,它承担着群众各方面的需求,而且肩负着党和政府政策落实和传达的重任。档案作为当今社会发展的依据,在社区工作中也不容忽视,它记录着社区工作的点点滴滴,是社区各方面建设的指导依据。建设和谐社区是构建和谐社会主义社会的重要内容,在其中档案管理占据重大比例,是构建和谐社区的重要内容,是促进社会稳定、人民安康的基础。

一、社区档案管理现状

社区虽然是我国管理机构中最基层的组织,但也是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其中涉及到方方面面的内容,一般来说,社区管理工作需要从党委组织、代表大会、委员会等机构共同组成的,这些工作的合理落实是档案管理工作重点,也是整个社区管理关键所在。

社区档案作为社区党委组织、社区代表大会等机构以及其他活动中产生的具有保存价值的问价总称,它同其他的档案形式相比有图突出的特点。社区档案从形成过程分析,是社区各种管理活动和工作中直接形成的,其中涉及到一些上级指导性文件、社区居民委员会会议记录以及家庭生活文件等。从社区文件的内容上分析,社区档案同其他档案最大的差距在于社区档案的内容非常丰富,涉及到社区工作的方方面面,它并非是一种独立、单一的档案管理流程,是一个大到国家法律政策、小到家庭琐事的综合性文件。虽然近年来对社区档案管理规范做了明确的规定,且社区档案事业发展时间长、管理经验丰富,但是其在整体管理工作中其中问题还较为突出,主要表现在下列几方面。

1、社区档案认识不足

尽管档案管理部门和工作人员对社区档案工作的重要性给予了应有重视,也尽可能的培训管理人员的基础知识和工作素质,但是在社区档案管理中还存在着普遍的认识不深现象,多数档案管理人员错误的认为社区档案是一个可有可无的内容,在这一个微小的环境中档案问题并不是很突出,不需要在工作中给予重视,因此在工作中也就不去重视社区档案管理,进而造成工作的失误。

2、档案收集不科学

在社区档案管理工作中,普遍存在着档案资源收集不科学、搜集资源不齐全的现象。处于社区档案管理工作的轻视和制度欠缺的影响,很多重要的档案文件和资源没能够得到及时、有效的收集和整理,从而影响到档案管理工作,最终造成社区档案整体水平欠缺的现象。

3.社区档案整理不规范

档案管理工作是一个系统、严紧、规范的工作流程,是在国家指定规定之下按照相关工作条例进行的档案整理、搜集工作,以便后人查阅。但是在社区档案管理中,因为档案制度的欠缺,大多数社区档案管理都存在着不规范,整理不科学现象,严重影响了档案的利用效率。

二、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区指导下加强社区的档案管理

1、和谐社区建设的特点

和谐社区是以人为本的社区建设,是为了加强社区的服务,使社区成为居民生活更好的依托。和谐社区具有行政机构的特点,人员构成复杂,开展活动的形式和主体比较多元化,这一系列特点表明,和谐社区建设有利于社区的管理,对于社区档案管理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一系列政策推动下,必然会促进社区档案管理工作的进步。

2、加强社区档案管理的必要性

加强社区的档案管理,主要是出于以下两个方面的考虑:首先,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各级政府的职能都在转变,之前国家对基层行政机关的垂直关系减弱,社会各阶层的横向联系加强,所以必然要求加强对社区这一居民联合体的管理,保证社会基础的稳定,而档案管理又是社区管理的重中之重,所以,必须抓好社区档案管理工作;其次,随着社会的发展,人口流动性较强,社区的人口构成情况较为复杂,如果没有很完善的社区档案,对社区人员的活动进行记录,那么就很难把握社区的动态,不利于社区管理,危害社会长治久安。所以,在和谐社区要求下,做好社区档案管理工作非常重要。

三、和谐社区建设中社区档案管理的新特点

1、档案管理的服务性

之前的社区档案管理,主要是一种记录性的文件以及对其进行保管的过程,很少体现到社区的服务属性。在和谐社区建设中,档案管理被赋予了很多的服务性质,这种服务性主要体现在档案管理的对象和内容上,它的主要方向从社区行政管理调整到关于社区居民民生的方方面面。

首先,和谐社区建设中的社区档案管理主要为社区建设服务,为和谐社区建设提供依据和凭证;其次,社区档案管理主要服务于居民,通过居民信息来展开活动,同时也起到与居民沟通、促进其互相沟通的桥梁作用。

2、档案管理的自主性

传统的社区档案管理工作,总是随着社区活动的开展而行动,缺少自主性。在建设和谐社区中,社区档案管理工作要以社区管理者为主导,以社区为对象,主动进行服务。首先,社区档案管理工作中的自主性是由构建和谐社会背景下我国行政体制改革所决定的。行政管理精简机构,明确责任,必然提高工作的积极性和自主性。其次,和谐社会建设中的档案管理属于社区居民委员会所有,明确了责权范围之后,工作开展自然更加自主。

3、档案管理工作的超前性

传统的档案管理,是指在活动开展之后,对此次活动的记录性资料的收集整理,是一种事后的处理,而在和谐社区建设中,要求档案管理工作要具有超前性。

四、在和谐社区建设中加强档案管理工作

1、加大宣传力度,增强档案管理意识。

各级机关要加大对档案管理重要性的宣传,使社区管理机构了解到档案管理工作的必要性,增强他们的档案管理意识。要求各社区学习档案法,做好档案管理工作,切实履行为居民服务的义务。

2、使用现代化的档案管理手段。

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进步,档案管理电子化越来越成为提高工作效率的首选。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进行档案管理,具有快速、便捷、节约空间的优点。但是,电子档案管理数据易丢失,也很容易被他人外部窃取,所以它只应作为辅助,在社区保管纸质版档案的前提下,采用电子档案提高工作效率。

3、建立一支专业化的档案管理队伍

无论技术如何先进,档案管理总是以人为本的,所以需要建立一支专业的档案管理队伍,切实做好档案管理工作,为社区居民提供更完善的服务。

四、结语

在和谐社区建设中,利用各种手段加强档案管理,有利于社区服务质量的提高。

参考文献

[1]田永丽.和谐社区建设中社区档案管理的新特点——与传统社区档案管理比较[J].黑龙江档案,2010年01期.

[2]吴晶.谈和谐社区建设中的农村社区档案管理工作[J].黑龙江档案,2010年第05期.

[3]肖春艳.论和谐社区建设[J].武汉航海(武汉航海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年03期.

[4]杜晓华.档案管理促社区发展之管见[J].中国城市经济,2012年02期.

社区卫生档案工作计划范文第2篇

摘  要:在社区卫生医疗与健康服务中,建立起完善的居民健康档案,具有基础性作用,对于开展社区全科医疗服务以及为上级卫生主管部门制定政策、倾斜资金、设备与人力等方面提供参考依据。结合实际,针对如何有效开展社区健康档案管理进行了论述。

关键词:社区医疗;健康档案;管理

在当前,随着广大群众对自身健康重视程度的不断提高,社区卫生医疗与健康服务被提上了重要位置,以社区卫生医疗与健康服务体系为基础的扁平化模式在维护群众健康、提高医疗保健服务质量以及缓解看病难、看病贵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1 建立社区健康档案的重要性

社区健康档案是对本社区居民建立的系统性健康信息档案,能够对全社区各类人群的健康状况进行有效的信息采集,为主管部门制定各种管理与防治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有助于提高群众健康生活保障能力。在社区健康档案的设置形式上,一般主要分为居民个人健康档案、家庭成员健康档案以及社区整体健康档案等。在运用方面,个人健康档案在社区全科医疗活动中运用范围较为广泛,家庭成员档案侧重于指导建立,社区整体健康档案侧重于对整体状况进行分析,均属于配合位置。群众个人健康档案一般包括基本信息、体检表、病情描述、检查记录以及住院治疗等相关资料等;家庭健康档案主要包括家庭成员基本情况、评估资料、成员健康的档案等;社区整体健康档案主要包括社区卫生资源、人群类型、健康分析、慢性病分析等方面资料。

2 建立社区健康档案的方式方法

社区健康档案的完善能够帮助社区卫生医疗机构医生对群众的健康水平以及本社区疾病发病情况进行准确的分析与评估,进一步科学地制定出适合本社区群众的卫生保健宣传干预以及疾病防治工作方案,放大社区卫生医疗资源在保障群众健康方面的作用。在社区健康档案建立过程中,应当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2.1 规范健康档案管理工作

在社区卫生医疗机构中,要按照病例资料管理的方式,设立专门的场所放置健康档案,可以按照健康档案内容分类存放相关资料,也可以以楼栋、家庭或者类似人群为单位进行资料的存放,为群众建立健康档案时候,将相关的资料集中起来放入专门的档案盒中。对于特殊群众的健康需求以及差异性项目,可以在通行项目类别的基础上增加设置,在群众外迁或者死亡后,还要结合其健康档案的研究价值决定是否继续存放以及存放期限。对于全部建立的健康档案,安排专门人员录入计算机,实行信息化管理,更加有助于调阅、分析和比较研究。

2.2 注意健康档案信息保密

健康档案信息中涉及到群众的许多私密信息,因此在档案建立与管理工作中一定要注重保密工作,要强化健康档案保管与使用人员的责任意识教育,建立专门的查阅与审核登记机制,不得向患者、群众意外的人员泄露居民个人健康信息,专业人员查阅也要经过审批和允许。在患者转诊过程中,除非特别需要,并在经其本人同意的基础上,才能够提供其中涉及到的信息。只有建立起完善的健康档案信息保密工作制度,才能够保障健康档案建档工作的有效开展,在社区卫生医疗机构与社区群众之间建立起相互信任的关系,为工作的有效开展奠定基础。上级卫生主管部门、社区卫生机构负责人以及相关岗位从业人员要层层签订工作责任状,一旦出现泄密情况,将严格按照工作责任追究要求进行责任倒查。

2.3 强化档案质量考评管理

考核评估是促进社区健康档案管理工作有效开展和质量提升的重要手段,各級卫生主管部门应当将这一工作列入社区卫生医疗机构综合考核之中,实施量化考核。卫生主管部门应当对社区卫生医疗机构定期开展检查工作,按照健康档案工作相关规定,抽查群众健康档案建立的覆盖面,对健康档案的项目内容、完整性以及使用成效进行全面评估,及时总结推广成功的经验,对社区健康档案管理工作中存在的不足进行反馈并开展督查,并将其与社区卫生医疗机构考核结合起来,与医护人员岗位效能评估工作结合起来,并将其作为一项长期性的工作抓手,促进整个社区卫生医疗与保健服务工作的有效开展。

3 强化社区健康档案管理的几点措施

3.1 加大宣传力度,提高群众健康保健意识

社区卫生医疗机构应当将强化宣传工作作为重要抓手,利用居民广场、宣传栏以及免费体检等活动契机与宣传阵地,让群众明白建立健康档案的重要性与必要性,取得群众的支持与理解,更好地配合社区健康档案建立工作。除了开展阵地宣传之外,社区医技人员还应当深入到社区群众之中,开展健康顾问、家庭医生结对负责活动,将医技人员分布到各小区、楼栋,让健康与群众常相伴,久而久之,群众对于健康保健的重视程度就会得到明显提高,能够为社区健康档案工作的有效开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3.2 实施动态管理,保证健康档案信息更新

对居民健康档案应当实施动态管理,向居民发放与健康档案编号相对应的全科诊疗就诊卡,每一次在到社区卫生医疗机构进行治疗之后,将其信息及时加入患者的健康档案之中,保证群众健康档案信息不脱节。对于相关健康信息,还要同步录入电脑信息系统,便于开展方便快捷的信息管理。只有对社区居民的健康档案实施动态管理,才能够保证档案信息的即时性与准确性,保证整个健康档案系统更加科学。条件许可的情况下,社区卫生医疗机构还应当定期与群众开展健康档案信息对称交流活动,以实现居民健康档案的更新即时。

3.3 安排专人专岗,提高档案使用实际成效

在社区医疗机构中,要克服人手紧张的困难,明确专人负责居民健康档案管理工作,不仅在平时协助接诊医生对相关群众的医疗信息、健康状况及时收录,并对存储的健康档案分门别类科学管理,保证信息及时补充,需要时候方便调阅。与此同时,要做好电脑信息化管理工作,发挥好专门工作软件的作用,实现纸质档案与数字化档案的同步管理。对于居民所属辖区出现变动时候,及时与群众以及所在辖区社区卫生医疗机构开展对接,转接健康档案,保证群众的健康档案不脱节、不遗失。在群众死亡后要依据实际情况及时核减健康档案,或者依据医学研究的实际需要确定继续保存时限。

3.4 借助信息系统,强化慢性疾病防治效果

在社区健康档案管理工作中,要与慢性病管理工作紧密结合起来,将健康档案中患有慢性病的患者单独列出来进行双重管理,将年检表与随诊表等重要资料加入进去,单独管理,在开展正常健康档案建立的基础上,符合卫生部制定的慢性病管理规范,与社区卫生医疗机构慢性病防治工作紧密结合起来,相互配合发挥作用。在电脑信息化管理中,也要进行相应的分类,保证数据信息的及时更新与便捷管理,还要开展重要数据的备份工作,定期开展分析研究。对于文本档案还可以通过不同颜色封面的形式进行明显标志,如绿色为健康,红色为高血压患者,黄色为糖尿病患者等等,使健康档案与慢性病社区防治工作相辅相成。

综上所述,社区健康档案工作事关基层卫生医疗与健康保健工作的实际成效,但是国内在社区健康档案工作方面起步较晚,还处于不断摸索与总结过程之中,社区卫生医疗机构应当高度重视,并注重科学管理,切实有效维护群众健康。

参考文献

[1]陈伟生.浅议如何有效建立和完善社区居民健康档案[J].中国社区医师,2010,8(3):118.

[2]张丽君.充分发挥居民健康档案在社区卫生服务中的作用[J].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2009,11(5):129.

[3]戴广志.社区民健康档案建立方法研究[J].实用全科医学,2011,6(3):15.

社区卫生档案工作计划范文第3篇

2、凡入矿的员工都必须进行健康体检,体检项目包括健康状况、是否患有职业病或患有职业禁忌症,不得录用职业病患者和职业禁忌症患者。

3、对入矿一年以上的员工要进行职业健康检查,并根据员工所接触的职业危害因素类别,按《职业健康监护管理办法》的规定确定检查项目和周期。

4、将职业健康检查结果装入职业健康监护档案,作为员工健康状况的凭证,也为员工从事的工种提供依据。

5、用人单位应设专人管理职业卫生档案与职业健康监护档案,档案管理员对本单位患有职业病或疑似职业病的员工要登记汇总,并向主管领导汇报。

6、矿主管领导要高度重视职业卫生档案与职业健康监护档案管理工作,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职业病诊断鉴定及治疗康复制度

1、对接触职业危害的从业人员,煤矿企业应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组织上岗前、在岗期间和离岗时的职业健康检查,并将检查结果如实告知从业人员。职业健康检查费用由煤矿企业承担。

2、接触职业危害作业人员的职业健康检查周期如下: 对长期接触煤尘的作业人员每2年检查1次;对长期接触岩尘的作业人员、观察对象、Ⅰ期矽肺患者每年检查一次;对长期接触煤尘的观察对象和Ⅰ期煤工尘肺患者每年检查一次。

3、煤矿企业和作业人员向职业病诊断机构提出职业病诊断申请的,应当提供诊断所需资料。

4、职业病诊断机构应当根据职业病诊断标准,结合申请人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接触史、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与评价、临床表现与医学检查结果等资料进行综合分析,并在30日做出诊断。

5、经职业病诊断机构鉴定为患有职业病的职工,应当认定为工伤,依法享有工伤保险和其它职业病待遇;用人单位没有依法参加工伤保险的,其医疗和生活保障由用人单位承担,用人单位和患者应当积极配合治疗,促使职业病患者早期康复。

职业危害防治经费保障及使用管理制度

1、必须提供足够的职业危害防治专项经费,确保专款专用。该项费用按照《煤炭生产安全费用提取和使用管理办法》(财建【2004】119号)第六条第十项“其它与安全生产直接相关的费用”中列支。

2、编制生产计划时,必须编制安全技术措施计划和职业危害防治计划。在职业危害防治计划中要将职业危害防护设施和作业人员防护用品做出预算,做到专款专用。

3、当生产建设发生较大变化,所使用的职业危害防护设施和防护用品达不到要求时,必须及时修改计划,按规定补充职业危害防护设施和防护用品。

4、矿长和分管矿长必须高度重视职业危害防治工作,根据实际需要及时提取防治经费,经常检查防护设置和防护用品的购置和库存情况,严禁将职业危害防治经费挪作他用。

5、财务单位应建立职业危害防治经费专用账本,按上级有关规定及时提取防治经费,必要时可增加防治经费开支,确保职业危害防治工作顺利进行。

职业危害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黑河市欧林煤矿 2010年9月

职业危害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第一章

总则

为认真贯彻落实《劳动法》、《职业病防治法》和《煤矿安全规程》的相关要求,防止突发性重大职业危害事故发生,并能在职业危害事故发生时有效控制和处理事故,本着“反映迅速、处置得当”的原则,制定本矿井职业危害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第二章

职业危害的目标分布

根据本矿井生产特点及各作业场所职业危害因素的来源,确定以下地点为职业危害事故应急救援目标。

1、采煤工作面

作业地点:+150右部二上层一分层。采煤工艺:高档普采(机采)。产生的职业危害因素有:(1)粉尘,主要是煤尘;(2)有毒有害气体,主要是一氧化碳;其它有害气体有:硫化氢、二氧化碳、二氧化硫、二氧化碳。

可能发生的职业危害事故有:火灾事故、瓦斯爆炸事故、煤尘爆炸事故。由于以上事故发生时产生大量的有毒有害气体,进而导致一氧化碳中毒事故,而且中毒事故受灾人数多、危害程度大。

2、煤巷工作面

作业地点:+170右部二中层机道、+150右部二上层机道。掘进工艺:钻眼爆破法落煤、人工攉煤、刮板输送机运煤。产生的职业危害因素有:(1)粉尘,主要是煤尘;(2)有毒有害气体,主要是一氧化碳,其它有害气体有:硫化氢、二氧化氮、二氧化硫、二氧化碳。

可能发生的职业危害事故有:火灾事故、瓦斯爆炸事故、煤尘爆炸事故、一氧化碳中毒事故。

3、岩巷工作面

作业地点:+100中央运输石门。主要生产工具:风动凿岩机、耙斗装岩机。掘进工艺:钻眼爆破法破岩,耙斗装岩机装岩、电机车运输。产生的职业危害因素有:(1)粉尘,主要是矽尘;(2)有毒有害气体,主要是二氧化氮,其它有害气体有:一氧化碳、二氧化碳、二氧化硫;(3)噪声,主要来源于风动凿岩机(风钻)打眼产生的声音。

可能发生的职业危害是二氧化氮中毒(炮烟中毒)。

4、主要运输巷

作业地点:+150右部集中运输巷、+150中央运输石门、胶带输送机主井。产生的职业危害因素有:(1)煤尘,(2)一氧化碳。

可能发生的职业危害事故:因胶带着火而引发一氧化碳中毒事故。 第三章

职业危害应急救援组织机构

一、矿成立职业危害应急救援指挥部,设总指挥、副总指挥及部分成员。

二、应急救援指挥部组织机构: 总 指 挥:孙永春

长 副总指挥:王成岐

总工程师

安全矿长

成员:马学龙、刘佩吉、陈文彬、包玉贤、刘学丰、

岱、黄孝林、张

力、周文英、侯庆君

三、应急救援指挥部办公室设在矿长室

四、应急救援指挥部下设8个组。

1、现场指挥组:设在矿井临时指挥地点,由矿长、总工程师、副矿长和有关部门负责人组成;

2、抢险救灾组:由救护队和应急救援指挥部调集的有关单位人员组成;

3、抢险技术组:由矿总工程师和有关部门技术负责人组成;

4、物资供应组:由供应和经管等部门负责人组成;

5、警戒保卫组:由矿护卫队和派出所负责人组成;

6、医疗救护组:由医疗机构负责人组成;

7、后勤保障组:由综合办、总务等单位负责人组成;

8、善后处理组:由工会、人力资源等单位负责人组成。

第三章 应急救援工作职责

一、应急救援指挥部职责

1、贯彻执行有关安全生产方面的法律、法规。

2、制定和实施应急救援方面的规章制度。

3、负责应急救援的指挥决策工作,在接到事故报警后,迅速研究、拟定救援方案,并组织、协调各方面的救援力量实施紧急救助,防止事故扩大,尽量避免或减少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

4、负责指挥现场救援工作,并及时向上级主管部门报告救援工作的进展情况。

5、根据救援工作的难易程度,协调现场救援力量,并决定是否向上级有关救援部门发出请求援助支持。

6、负责协调指挥现场救援力量的调配。

7、负责应急救援工作的后勤保障工作。

8、负责应急救援情况的总结、上报和相关事宜的处理。

二、总指挥职责

1、矿长是负责处理灾害事故的全权指挥者,领导应急救援指挥部的工作。当矿井发生重特大事故后,矿长必须立即赶赴现场,组织抢救工作,并按有关规定及时上报。在矿长未到之前,由矿值班领导负责指挥。

2、负责应急救援预案的审核批准工作。

3、负责对外有关方面的协调工作。

三、副总指挥职责

1、在总指挥的领导下开展工作,协助总指挥作好应急救援工作。负责组织处理事故所必需的人力和物力调配,及时调集救灾所必需的物资设备,并由指定的专门人员严格控制入井人数,签发参与抢救事故人员的入井证。

2、组织有关人员拟定应急救援方案。

3、负责组织实施应急救援措施。

四、应急救援指挥部办公室职责

1、制定应急救援程序,负责日常管理工作。

2、负责督促检查有关单位的应急救援设备的维护保养,使其处于良好的状态。

3、在接到险警后,应迅速标定险警的方位和灾情的等级等要素,及时拟定概略救援计划并向指挥部汇报;根据事态的发展,随时修正救援方案,供指挥部决策。

4、根据总指挥的授权,与相关救援单位进行协调并下达有关命令。

5、应急救援工作结束后,应及时统计人员、财物的损失情况,并写出书面报告上报有关部门,同时将有关材料建档、归档。

五、应急救援指挥部下设各小组职责

1、现场指挥组:主要负责指挥井下现场抢救工作,及时处理突发灾变。

2、抢险救灾组:具体负责实施指挥部制定的抢险救灾方案和安全、技术措施。

3、抢险技术组:主要负责研究制定抢险救灾方案和安全、技术措施,解决事故抢救过程中遇到的技术难题。

4、物资供应组:主要负责抢险救灾所需物资及设备的及时调度和供应。

5、警戒保卫组:主要负责事故发生后矿井的安全警戒工作。

6、医疗救护组:主要负责对受伤人员的医疗救护工作。

7、后勤保障组:主要负责食宿接待、车辆调度等工作。

8、善后处理组:主要负责伤亡员工家属的安抚、抚恤、理赔等善后处理工作。

六、有关成员职责

1、矿各专业技术负责人:根据矿长命令,负责各专业方面的抢救工作,协助矿长进行抢救和灾害处理。

2、救护队队长:对救护队的行动具体负责,全面指挥领导救护队,根据营救遇险人员和处理事故作战计划所规定的任务,完成对灾区遇险人员的援救和事故处理。

3、安全管理人员:根据批准的事故应急救援预案,以及按照《规程》规定对抢险救灾工作的安全和入井人员的控制实行有效的监督。

4、调度室主任:及时安排矿值班调度员调清情况,并作好记录。立即向矿长、矿总工程师及有关领导和单位汇报事故发生时间、地点、性质及事故处理情况。保证井上、下通讯畅通,及时传达矿长命令,召集有关人员到调度室待命,协调各单位处理事故的工作,随时调度抢险救灾工作进展情况,统计掌握出、入井人数。

5、技术人员:按照矿长命令负责协调技术方面的工作,协助矿长进行抢救和灾害处理,负责准备好必要的图纸和资料,并根据矿长命令完成测量、打钻等工作。

6、供应人员:及时准备好必需的抢救器材,并根据矿长命令迅速运送到指定地点。

7、运搬人员:负责将遇险人员及时运送井上,保证将救灾人员和器材及时运送到事故地点,满足救灾需要。

8、机电人员:安排矿灯、自救器发放室负责人,根据入井人员领取矿灯、自救器,迅速查清井下作业人员的姓名、人数和所在单位,并及时报告调度室;对没有持“入井证”的人员,不得让其领取矿灯、自救器。根据矿长命令,负责改变主要扇风机的工作性能,并保证其正常运转;掌握矿井内的停、送电工作,及时抢救或安装机电设备,完成有关任务。

9、有关的队长、班长:负责查对留在本区域工作面内的人数,并采取措施将他们有组织地撤到安全地点,直至地面。将事故性质、范围和发生原因等情况如实详细的报告给矿井调度室,并随时接受矿长命令,完成有关抢救和灾害处理任务。

10、综合办公室主任:保证对救出的遇险人员妥善安置和救灾人员的食宿及其它生活事宜。

11、工会负责人:主要负责伤亡员工家属的安抚等善后处理工作。

12、人事部长:主要负责伤亡员工家属的抚恤、理赔等善后处理工作。

13、医院院长:负责组织对受伤人员的急救治疗、护理和药物供应。

14、护卫队队长:负责事故抢救和处理过程中的治安保卫工作,维持矿区的正常秩序,不准闲杂人员入矿,并在井口附近设专人警戒,严禁闲杂人员逗留、围观。

第四章 应急救援反应程序

一、事故发生后,现场人员立即将灾情汇报给调度室,调度员按事故汇报程序首先汇报矿值班领导,然后汇报有关领导和部门

二、矿值班领导命令调度员立即通知应急救援指挥部各有关人员。

三、各有关人员接到报警后,必须立即到应急救援指挥部报到。

四、应急救援指挥部迅速执行《矿井灾害预防和处理计划》,及时查明现场情况,并启动应急救援预案组织抢救。

五、调度室按人员清点制度查明受灾区域人员数量和井下人员数量,并报告应急救援指挥部。

六、各抢险小组按指挥部的统一指挥进行抢险救灾工作,各单位必须以抢险救灾为首要任务。

七、事故发生后,应急救援指挥部要在组织抢救伤员、保护现场的同时,按要求将事故报告上报上级主管部门。

第五章 应急救援的培训与演练

一、应急救援预案一经制定,各有关单位必须组织员工进行学习培训与考试。

二、应急救援指挥部应定期组织应急救援体系的演练,每年至少组织一次雨季“三防”演习、矿井反风演习等演练活动。

三、各种演练活动结束后,应急救援指挥部办公室应及时进行总结,并将总结材料整理归档上报有关部门。

四、应急救援预案每年应至少进行一次修改补充完善。

第六章 应急救援设备与设施管理

一、各施工地点必须配备应急救援物资,物资的种类必须在《作业规程》中明确规定。

二、各种应急救援物资要放在距施工地点不超过200米的明显位置。

三、井上、下应设立灾害预防仓库,灾害预防仓库中配备的物资种类、数量等须在《矿井灾害预防与处理计划》里明确规定。

四、对各类应急救援设备和设施,应急救援指挥部办公室应定期组织检查,时刻保持齐全完好。

第七章 应急救援预案的实施

一、应急救援指挥部办公室根据险情,迅速拟定救援初步意见,上报救援指挥部。

二、救援指挥部办公室主任应参与救援预案的制定,并对救援预案进行初审,报总指挥审批后实施。

三、救援指挥部根据救援预案及时与有关部门联系,下达应急救援命令,组成现场指挥小组,调动一切救援力量,控制险情,抢救受伤人员。

四、当险情得到有效控制,事故危害消除和遇险人员获救后,由总指挥下达终止行动命令。

五、当救援中出现其它客观情况需要暂停或终止救援行动时,由现场指挥小组提出暂停或终止救援建议,报总指挥核准后组织实施。

六、应急救援行动结束后,应急救援指挥部办公室主任组织有关人员对整个救援行动进行评估,写出评估报告,并对救援行动进行总结,形成书面材料上报上级有关部门。

七、整个救援行动结束后,值班调度员应将整个救援过程所形成的文字资料,交到应急救援指挥部办公室进行分类建档。

八、在启动应急救援预案进行抢险救灾时,应遵循以下原则:

1、统一指挥原则:抢险救灾必须在指挥部的统一指挥下开展工作。

2、自救互救原则:事故发生初期,事故单位应按照相关的《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积极组织抢救,并迅速组织遇险人员沿正确的避灾路线撤离,防止事故扩大。

3、安全抢救原则:在事故抢救过程中,应首先采取措施,确保救护人员的安全,严防抢险过程中再次发生事故。

九、各类事故的应急救援处理措施严格按照附件三《各类事故的应急救援预案》中的相关规定执行。

第八章 各类事故的应急救援预案

第一部分 矿井火灾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一、矿井火灾的预防措施

1、必须严格执行入井人员检身制度,严禁携带烟草和点火物品入井。

2、采掘工作面放炮时必须严格执行“一炮三检”制度。

3、所有入井人员严禁穿化纤衣服,接触爆破材料的人员必须穿棉布或抗静电衣服。

4、入井人员严禁携带使用微电池的器具。

5、井下转载点必须有专人经常检查自动洒水灭火装置,保证灵敏可靠。

6、保证消防水池和防尘供水池有足够的水量,经常保持满池状态。

二、一氧化碳超限应急预案

1、外因火灾引起的一氧化碳超限

⑴采掘工作面及回风流中因外因火灾导致一氧化碳浓度达到24ppm,一氧化碳传感器超限报警后,井下现场作业人员必须立即停止工作,切断电源,报告矿调度室。

⑵矿调度室接到报警电话后,立即通知通风值班人员和瓦检员到井下现场查明原因,同时汇报矿值班领导、矿总工程师,矿通风负责人。矿调度接到报告后,应立即按顺序通知相关人员和单位,同时设法通知可能受一氧化碳气体威胁的危险区域人员撤离。

⑶在通风值班人员和区域瓦检员未到达现场前,井下现场作业人员在保证自身安全的前提下,尽可能查清一氧化碳的来源、范围、浓度、危害程度、威胁区域等情况,并向调度室汇报。

⑷井下现场作业人员,应尽量保持现场的通风方式和风流方向,如能查清一氧化碳的来源(火源),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在进风流中由老工人和班组长组织工人利用一切有效方法和器材扑灭火灾。

⑸矿、队领导到达现场后,带领瓦检员、安检员一起查明一氧化碳的来源,浓度和工作面通风情况,立即汇报矿调度室。如火势不大,可直接灭火,应沿避灾路线撤退。并由矿调度室汇报局调度室,要求局救护大队立即出动灭火。

⑹救护大队接到事故报告后,应按照《煤矿救护规程》和《矿井灾害预防和处理计划》的规定立即行动,进行灭火救灾工作。

2、内因火灾引起的一氧化碳超限

⑴采掘工作面及回风流中因内因火灾导致一氧化碳浓度达到24ppm,一氧化碳传感器超限报警后,井下现场作业人员必须立即停止工作,切断电源,报告矿调度室。

⑵矿调度室接到报警电话后,立即通知通风队领导和瓦检员前往井下现场,组织查明原因,同时汇报矿值班领导、矿总工程师、矿通风负责人。矿调度接到报告后,应立即通知相关人员和单位,同时设法通知可能受一氧化碳气体威胁的危险区域人员撤离。

⑶在通风队领导和区域瓦检员未到达现场前,井下现场作业人员应保持现场的通风方式和风流方向,并在保证自身安全的前提下,尽可能查清一氧化碳的来源、浓度、危害程度、威胁区域等情况,并向调度室汇报。

⑷通风队领导携带红外线火焰探测仪等仪器到达现场后,带领瓦检员、安检员一起查明一氧化碳的来源、浓度和工作面通风情况,并汇报调度室。具体的处理工作由通风负责人确定处理措施,经矿技术负责人同意后负责组织实施。

⑸如在CO>24ppm、CH4>2%、温度超过35℃条件下处理内因火灾,必须由矿调度员汇报矿相关领导,要求救护大队按照《煤矿救护规程》和《矿井灾害预防和处理计划》的规定立即行动,进行灭火救护工作。

三、井下发生火灾时的应急处理措施

1、任何人发现火灾时,首先要采取一切有效方法积极灭火,立即通知矿调度室,报告火情与发火地点。扑灭电气设备火灾时,必须首先切断电源,若当时无法切断电源,只能用不导电的灭火器材灭火。

2、立即通知受火灾影响的人员撤离灾区,撤退过程中遵循下列原则:

(1)撤退前首先判明事故前的风流方向。位于火源进风侧时,要迎者风流方向撤退;位于火源回风侧或在撤退途中遇到烟气、异味时,要迅速戴好自救器沿就近的联络巷绕到新鲜风流中撤离灾区。如果距火源较近而且火势不大,穿过火源无危险时,也可迅速穿过火区,撤到安全地带。

(2)撤离灾区时要沉着、冷静,在现场负责人及有经验的老工人带领下,有组织的撤退,不要慌张和狂奔乱跑。 (3)撤退行动要迅速果断,做到快而不乱,撤退中应尽量取捷径行进,避免错过脱离危险区的机会,同时注意观察巷道支护和风流的变化情况,防止火风压逆转风流引起中毒死亡。

(4)如果在自救器有效作用时间内不能安全撤出,应迅速进入附近有压风、供水管路的巷道,利用现场器材在烟气袭来之前,快速构筑避难峒室,并利用现场有利的条件向外发出求救信号。

3、受火灾影响的地区要立即停电,并设置栅栏禁止人员进入灾区。

4、在可能的范围内,要想尽一切办法控制火势的发展,根据已查明的火灾性质确定井下的风流方向。在进风井、井底车场、井下主要通风大巷发生火灾时,可采取风流短路或反风措施。其它地点发生火灾时,应保持事故前的风流方向。在入风的下山巷道发生火灾时,应保持正常通风,必要时可适当增加风量。无论采用何种通风方式,都必须保证沼气不积聚和井下人员的安全,有助于阻止火区扩大和控制火势,创造条件接近火源。

5、当井下火灾无法直接扑灭时,必须采取封闭措施灭火。封闭火区时,必须确保封闭区内已没有人员留存,防火墙垒设前,应先用砂袋或土袋堆砌防爆墙,墙体厚度不应少于4m,防爆墙顶部必须用木楔打紧,防爆墙未垒完前要供给火区足够风量使火灾气体不具有爆炸时间。应在防爆墙体预埋通向火区的2寸注浆管,防火墙应设在防爆墙外距巷道口5m左右的围岩坚实处,防火墙用红砖或料石带灰砌筑,墙体与巷帮接触周边掏槽深度不应小于0.5m,在墙体上、中、下三个部位留设注浆孔和放水孔,并各插入一根2寸600mm两头带丝扣的铁管,孔口应用丝堵或阀门堵严,注浆孔应与防爆墙体的注浆管联接在一起。灾区封闭后,应迅速向火区内灌浆,以加快火区熄灭。

6、待矿领导及通防救护队到达现场后,要及时汇报灾情及采取的应急措施,听从领导的统一指挥和安排。 7、探明火灾必须由救护队员按有关规定执行,应迅速查明火灾的性质、范围、蔓延方向和速度,并报告基地指挥,尽一切力量抢救灾区遇险人员,同时利用现场一切工具、物料直接灭火。在请示基地指挥后,采取有效措施,防止烟火向有人工作的地点蔓延,尽可能利用附近巷道将烟火直接导入回风道,排至地面。

8、在整个救灾过程中,应采取措施控制风流,保持风流稳定,并安排专人检查瓦斯、一氧化碳、煤尘及其它有害气体和风向、风量的变化,还必须采取防止瓦斯、煤尘爆炸和人员中毒的安全措施。在救灾过程中,人员进出灾区要统一行动,各领队负责人必须清点人数,防止人员失散出现意外。

9、火灾扑灭后,应认真清理现场,清除一切可燃物品,加强巷道支护,完善通风系统,安排专人负责观察灾区现场的变化情况,杜绝复燃现象发生。

四、火灾发生时安全避灾路线

1、进风巷着火时井下人员应迅速戴好自救器,向井底方向撤出。回风巷着火时,井下人员应迅速戴好自救器,迎着火灾前的风流方向,撤到安全地点直至升井。

2、工作面回风巷人员撤退时,应迅速戴好自救器,沿就近联络巷撤到附近的进风巷后直至升井。 3、井下峒室着火,工作人员应佩戴自救器,撤入进风巷道后沿避灾路线升井。 4、采掘工作面发生火灾时,人员应按各作业规程中规定的避灾路线撤离灾区。

5、井下发生火灾时的避灾路线:

(1)采煤工作面→运输巷→车场→主井、副井→地面。 (2)采煤工作面→回风巷→车场→主井、副井→地面。

(3)其余作业地点的人员,所在巷道→车场→主井、副井→地面。

第二部分 矿井瓦斯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一、防止瓦斯积聚的措施

1、主要扇风机停风必须制定专门措施,报矿总工程师批准。

2、任何人不得随意破坏通风设施,不准随便敞开风门,不准任意调节风门的风窗,行人行车通过风门时,必须保证两道风门不同时打开,防止风流短路。

3、严格瓦斯检查制度,认真搞好瓦斯管理工作,瓦斯检查员必须按规定路线和时间,对井下采掘工作面瓦斯涌出情况进行巡回检查,放炮时必须坚持“一炮三检”制度,发现瓦斯超限立即采取措施处理。

4 、采煤工作面回风隅角和掘进工作面均要悬挂 便携式瓦斯报警仪。

5、永久风门要设闭锁和能自动关闭的反向风门。

6、要搞好井下电气设备管理,杜绝失爆现象。

二、发生瓦斯事故时的应急处理措施

(一)瓦斯超限时应急处理措施

1、当瓦斯浓度超过下列规定时,要采取相应的应急措施:

矿井总回风巷或一翼回风巷风流中瓦斯浓度超过0.75%,矿总工程师必须查明原因,进行处理;采区回风巷、采掘工作面回风巷风流中瓦斯浓度超过1%时,必须停止工作,撤出人员;采掘工作面风流中瓦斯浓度达到1%时,必须停止用电钻打眼;放炮地点20m以内的风流中的瓦斯浓度达到1%时,严禁放炮;采掘工作面风流中瓦斯浓度达到1.5%时,必须停止工作,撤出人员,切断电源,进行处理;电动机或其开关地点附近20m以内风流中瓦斯浓度达到1.5%时,必须停止运转,撤出人员,切断电源,进行处理。

2、瓦斯超限时,首先分析引起瓦斯超限的原因,再根据现场实际,采用相应的处理方法。

3、局部瓦斯积聚时,要根据不同的积聚原因,考虑采用加大风速法、导风板法、充填转换法等进行处理。

(二)瓦斯爆炸事故应急措施:

1、一旦发生爆炸事故,人会感到空气剧烈震动,有急速流动声或巨响,要立即背向空气颤动方向,俯卧倒地,面部贴在地面,屏住呼吸,用毛巾捂住口鼻,用衣服盖住身体,减少身体暴露面积。

2、事故发生后,现场及附近人员,应保持冷静,尽快判明发生爆炸的地点,迅速进行避灾和自救。 3、报告矿调度室。

4、设法向可能受灾变影响区域的人员发出警报通知。

5、在保证自身安全的前提下,没有受伤的人员应积极救助灾区受伤人员。

6、尽可能分析判断出爆炸地点、影响范围、爆炸性质、危害程度等情况,并立即汇报调度室。

7、在爆炸地点进风侧的人员,应迎着风流撤退;在事故地点回风侧的人员,应立即戴好自救器,设法通过其它通道,尽快进入进风侧或新鲜风流中,并在老工人、班组长或瓦检员的带领下,有组织地撤退。

8、若巷道冒顶堵住无法通过或自救器在有效时间内不能到达安全地带,可利用避难硐室或风筒、木板等构筑物在独头巷道、两风门之间等处临时避难。

9、若避灾地点有压风管,应将阀门打开以提供氧气,避灾时应将衣服,矿灯等挂于明显处,便于救护人员发现。

10、在临时避难硐室避难人员,应保持平静,静卧等待营救,减少不必要的体力消耗,注意节省水、电和氧气,硐室内只留一盏矿灯,其余全部熄灭,并经常敲击管路、铁具或石块,发出呼救信号。

11、若人员被堵在斜巷,人员不可走向顶部,以防瓦斯积聚窒息。

12、矿调度室在接到瓦斯或煤尘爆炸报告后,必须立即通知矿值班领导,矿长、总工程师及有关人员,通知可能受灾变威胁区域人员撤退,同时汇报上级主管部门,并请求救护大队给予救援。

13、救护队到达现场后,应就近选一安全地点作为救护基地,积极进行抢救工作。

14、救护队应分路进入事故区域进行救护侦察,还要沿回风流进行侦察,积极抢救灾区受伤、中毒人员或避难人员。

15、矿长、总工程师等有关人员应立即成立抢险救灾指挥部,首先迅速清点人数,根据侦察情况及撤出人员反映,判明是否还有被困人员。

16、矿长、矿总工程师应尽快召集指挥部人员分析、抢救处理条件。

17、迅速恢复被破坏的巷道和通风设施,恢复正常通风。

18、抢救处理过程中,应安排专人检测CH

4、CO等气体情况,防止发生人员中毒和二次爆炸事故。

19、如果爆炸事故引起火灾,则按灭火的要求进行处理。

20、直接参加抢救人员,应带有氧气呼吸器,否则不得进入危险区和接近爆炸地点。

21、救灾完毕后,应立即清理现场,进行资料收集和记录工作,以备事故分析和总结经验教训。

22、井下发生瓦斯爆炸时的避灾路线:

(1)采煤工作面→运输巷→车场→主井、副井→地面。 (2)采煤工作面→回风巷→车场→主井、副井→地面。 (3)掘进工作面→车场→主井、副井→地面

(4)其余作业地点的人员,所在巷道→车场→主井、副井→地面。

第三部分 矿井煤尘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一、预防煤尘堆积飞扬的措施

1、及时清理井巷积尘,各有关单位按照粉尘冲刷制度定期冲刷巷道。对各转载点前后20m巷道浮尘进行清理,杜绝粉尘堆积现象(厚超2mm连续长度达5m为粉尘堆积)。

2、放炮前,必须对放炮地点附近30米范围内巷道洒水洗尘。

3、执行防止瓦斯引燃和事故扩大的措施。

二、煤尘事故的应急处理措施

1、执行发生瓦斯爆炸事故时的应急处理措施。

社区卫生档案工作计划范文第4篇

摘 要:近年来,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使得我国对于防疫工作重视程度越来越高,相应的各种防疫预警系统也应运而生,但是,纵观这些系统,其共同之处均立足于市县级防疫站,强化防疫文件的下发和疫情数量的上传,而忽略了日常基层单位隐藏疫情情况的汇总统计,特别是基层单位疫情的预警机制更是一片空白。本文以基层部队卫生防疫工作流程为基础,有机结合体检档案管理和个体疾病史及家族遗传病史的统计,并对传染性疾病如流感、肝炎等的防控进行有效的预警,帮助基层部队防疫所动态、全方位掌握本本部官兵的健康情况,建立完善的基层单位疾病防控预警机制,填补了国内相关领域的研究空白。

關键词:基层部队 卫生防疫 健康档案 预警系统

社区卫生档案工作计划范文第5篇

摘 要:基于档案信息化建设,要促进医院整体信息数据一体化平台的融合发展,就需要提升思想认识,促进档案数字化建设,提升档案建设人员的素质水平,并对有关的标准和规范进行优化和健全,促进医院信息系统一体化建设。通过强化医院各类档案信息资源建设,医院档案工作和信息化建设能够实现一体化融合发展。本文通过分析医院档案信息化建设目标,进而分析了促进医院信息化建设的策略。

关键词:档案信息化;医院信息一体化;融合策略

现阶段医院建设也有了新的格局,已经进入到“智能医院”时代,基于档案数据整合医院的相关信息数据,构建医院信息一体化平台,也是当前智能医院的发展重要内容和趋势。医院信息一体化平台,就是指以电子病历系统以及医院信息化系统为基础和中心的整个医院信息系统的一体化,还包括很多其他系统,比如,财务成本系统、临床路径管理系统、医学影像传输系统、合理用药系统和实验室检验管理系统等,可以有效的把医院的各个管理软件实施整合,集中在一个平台上,是对不同架构软件和数据库进行的整合,可以有效的促进医院管理水平的提升,对管理程序进行简化。

一、医院档案信息化建设目标

1.加强医院各类档案的信息资源整合

现阶段国内很多医院信息数据都不够集中,普遍存在分散问题,医院档案也分成不同的门类,比如,科技档案、病史档案、会计档案、文书档案以及人事档案等,很多档案的管理都不够集中,比如,人事档案管理内容就较为单一,交给人事部门进行管理,和医院的有关管理、业务、医疗工作有紧密联系的很多重要档案都是分散的,如,医院综合档案室相对来说较为集中,负责对很多档案进行保管,比如,行政档案、实物档案、党群档案、会计档案、设备档案等等,然而还是有一些档案没有包含其中,散存在一些部门以及人员手中,还有病史档案是医疗的重要依据,但是却交给业务部门实施管理。就整体上而言,医院档案管理还是不够集中,导致医疗科研以及管理等相关工作的信息数据在采集以及利用上会受到消极影响,效率不高,且相关系统的不集中,也造成了资源的浪费问题。所以,对当前信息实施整合和统一管理就很重要,基于全面整合信息,可以提升管理的效率和效果,让档案信息得到更好的利用,充分发挥出档案信息的价值。

2.推动医院档案工作与医院信息化建设融合发展

档案信息是医院整体信息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其具有特殊的功能以及作用,在医院管理、业务等相关工作中具有重要意义,是医院信息系统中重要的构成部分。对医院信息资源进行全面整合,也包含档案信息在内,这样就能够推动信息系统融合发展,所以,当前医院就要重视这项工作。

然而就当前情况而言,很多医院档案工作还是独立的,并未和医院的相关业务工作进行结合,未和信息化建设实施融合,档案工作与医院重点工作以及信息化建设不统一,甚至在一些单位存在这些工作边缘化的问题,档案信息化落后,无法跟上医院信息化整体发展。所以,当前就要推进档案工作的同步发展,将其和医院信息化实施融合,促进档案信息化的发展,对服务以及管理空间实施拓展。

3.推进数字档案室建设

近些年来,国内档案信息化在不断的发展,而数字档案室建设就是一个关键任务,也是医院档案工作的核心。其建设要积极的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以及手段,改变以往的操作模式,对档案的收集、管理和利用都要实现信息化和数字化,促进档案室工作水平的提升。

其是基于数字檔案资源建设上发展来的,主要就是对纸质形式的档案进行数字化,还有接受管理电子文件,也就是增量档案电子化,只有加强这项工作,才能够满足档案信息化管理以及利用的要求,且信息化环境下还存在安全问题,做好这一工作,可以对相关信息系统中的电子档案安全性提供保障,确保档案的完整性,这对数字档案室建设具有重要作用,可以促进档案信息整合以及管理的发展,让管理实现统一化。

二、医院档案资源整合和信息化建设现状

国内档案部门一直在努力加强档案集中管理,对于档案资源的整合得到了显著的发展,这也为相关方面提供了便捷的服务,比如,国内已经建设完成了几千个国家档案馆,在各地都有规模化档案信息集散中心,基于有效的整合,能够为档案的利用提供极大的便利。医院档案工作也一直在发展,在资源整合以及信息化建设方面都得到了发展。然而就整体情况而言,还是存在较多的不足,还需要进一步进行完善和发展。

1.对医院档案信息化建设缺乏充分的认识和重视,规划落后

当前医院系统中,对于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还是不够,这方面的意识也不足,并未全面意识到档案的信息作用、价值以及意义,这就使得在这方面的投入不够,工作规划存在问题,无法满足工作发展需要。尤其是医院档案管理受到分散体制的影响,文件材料都是不同的部门进行管理,比如,病史档案就是由医疗业务部门进行管理,信息化是专业部门实施归档,档案工作通常是行政办公室负责管理。在管理体制分散的背景下,一般没有信息化建设的统一整合以及统筹规划。这就给医院的信息化建设带去了影响,对于档案的信息化建设容易被忽视。除此之外,办公自动化工作上也较为滞后,这也直接影响到了档案信息化建设。当前国内还是有很多的医院没有运用办公自动化系统,这就让我国医院办公自动化建设进程受到了限制,还处在初步阶段,限制了档案一体化的发展。

2.档案部门的整体水平存在不足

档案管理部门是档案管理的主要部门,但是相关人员的业务能力却存在不足,并没有掌握丰富的专业知识,对其工作能力也造成了限制。档案信息化是一种新的工作理念,要促进档案信息化的发展,就对档案管理人员的技能水平和知识水平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但是实际情况是,部门中的计算机以及信息化专业人才匮乏,现有的档案人员的知识比较滞后,虽然有培训,但是和档案信息化内容有关的培训内容只是停留在表面上。这些都对部门的信息化建设和发展带去了消极的影响,无法掌握话语权,在工作中并未深度的进行思考以及探究,无法提出有效的技术路线以及工作方案,甚至还没有明确信息化建设的目标、任务以及功能。很多档案部门以及人员的专业知识都不足,缺乏较高的业务素养,这就让他们的工作信心不足,进而出现不敢作为和难以作为的问题。有部分医院也意识到了档案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但是一般都是让外包专业公司来负责,简单的照搬其他单位做法,或者是运用通用软件,部门并未积极的参与其中,让信息化建设和医院的情况不是很符合,导致出现水土不服的问题。因此,要想对这一问题进行改变,就需要档案部门以及人员能够积极的学习和更新专业的知识,提升自身的业务能力,促进管理的转型,进而促进档案信息化的建设和发展。

3.档案信息化技术选择存在不合理问题,功能滞后

当前信息化在高速的发展,然而档案信息化却要相对稳定,注重民效机制,这由档案工作特点决定,对投资效益提升也具有积极影响,由于档案管理需要面对大量的数据,如果在技术的研发以及运用上出现问题,就会对数据安全带去消极的影响。很多医院在档案信息化建设工作中都存在一些问题,比如,设备、系统软件的研发以及选择不合理,运用的技术还不够成熟,易出现过时问题,很难找到转换以及升级的有效方法;还有部分医院会直接照搬照抄,影响了档案信息化建设的效果。因为仓促以及毛糙,这就会导致产生严重的后果。

三、促进医院信息化建设及发展的策略

1.提升思想认识水平,注重开展和促进医院信息系统一体化建设

信息是一种很重要的资源,在医院也需要加强信息的管理和利用,这就需要促进档案以及医院信息化的融合建设发展。第一,要注重提升思想认识水平,这就需要通过强有力的宣传工作来实现,让相关人员能够认识到档案信息的重要作用,了解档案是医院信息中的一部分,注重宣传档案和医院信息化融合发展,让各个业务部门、领导、医院内人员都能够提升思想认识,树立信息化发展理念,给档案信息化建设营造良好的環境。第二,要对医院组织机制进行有效的改革以及创新,设置有效的组织管理机构,实现档案和医院信息化融合建设、文档一体化,或是清楚规定负责统筹协调的组织机构,进而将信息管理都集中到一起,形成管理合力,给工作提供有效的组织机制。第三,要注重构建信息一体化管理以及利用的技术平台,这关系到信息一体化的达成。现阶段已经有一些医院运用了信息一体化平台,然而对于信息的整合还不够全面,一般是对电子病历、医疗需要的信息进行整合,而档案信息则不包括在内,医院整体上档案信息被边缘化,并没有真正达成信息一体化。所以,现阶段就需要改变理念,树立信息一体化整合的总体理念,促进研发以及推进满足需求的系统平台,真正做到信息一体化,包含医院的主要业务信息,还要融合医院管理,特别是档案信息系统,让医院的所有信息都可以实现高度聚集,可以做到相互间的共享和沟通。

2. 注重推动档案数字化建设

档案数字化是医院档案管理中的一个重要工作,就是通过运用先进的设备和技术,将之前的纸质档案实施数字化,形成的电子档案中的信息和原始档案中的信息都是一样的。这项工作是档案部门信息化建设中的一项重要基础工作,是信息一体化融合发展的基础。

要想促进档案数字化发展,就需要在工作中把握好重点:首先,要清楚了解档案数字化中的重点内容,科学合理的进行规划,防止出现一刀切和大而全的问题,医院中具有大量的档案,每个类型的档案都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这就需要在工作中先有效的对档案进行筛选,选择出有重要作用的档案实施数字化,还需要合理的制定规划,依照重要程度分布开展工作,不要只看重数量而不注重效益。其次,要制定严格的标准,确保质量。通常都要让专业公司负责档案数字化工作,所以,要慎重的选择包公公司,挑选有资质、有责任心的公司。虽然将工作内容外包给专业的公司,但是也需要注重责任,要对工作的各个环节实施严格的监督管理。要依据有关的标准,加强核查工作的质量,要注重把控档案扫描、数据挂接以及信息著录工作的质量,确保工作满足有关的要求以及标准。最后,需要注重对数字化数据的维护。要做好数据备份工作,条件允许的可以进行异地异质备份工作。还要对经常性数据进行核查,避免因为操作不合理导致数据发生丢失、损坏等问题。维护数据是一项长期的任务,要提升工作的规范性以及效果,就需要制定相应的制度提供依据,因此,需要对制度进行优化和完善,清楚规定责任情况,通过采取有效的技术措施,构建长效维护机制,保证档案信息的完整性以及安全性,为档案信息的运用奠定良好的基础。

3.提高人员素质水平,对相关标准规范进行优化和健全

要提升工作的效率和效果,就需要提升工作人员的素质水平,这也是档案信息化建设的重要内容。档案医院档案部门就需要注重提升自己的业务素养以及知识能力,为有效的将档案工作加入到医院信息化一体化建设提供保障。对于档案部门信息化工作能力需要进行提升,首先,要提升整体人才水平,就需要积极的引入专业人才,包括信息化、计算机等专业人才,优化档案工作人员结构以及知识结构,提升他们的能力水平,满足档案信息化发展需要。其次,要对现有的档案工作人员进行教育培训,丰富他们的专业知识,培育出更多的复合型人才,满足档案信息化的需要。

4.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

就国内档案信息化建设的情况来看,要促进建设进程,就要构建健全有效的法律法规体系。当前各个医院的信息化建设存在分散的问题,没有统一的要求以及标准。因此,第一,要构建信息管理统一平台,为信息的交流以及共享提供途径,这对信息共享以及开发有重要意义。第二,应该出台有关的法规,为医院档案信息化建设提供规范依据。最后,医院要构建健全的档案管理制度,提升管理的系统性以及规范性。要就法律法规以及制度层面上清楚档案信息化建设方向以及步骤,进而促进信息化建设发展。

结束语

综上所述,将档案信息化和医院信息一体化实施融合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因此,要促进融合建设和发展,就需要做到标准化建设,这是重要的一个环节。信息资源的整合就是基于各组织间合作以及协调,运用有关的方法以及技术,整合各个系统、分散存储及管理的信息资源,让管理实现一体化,科学的进行资源配置。融合建设工作可以把信息资源和档案、管理等系统实施整合,在这个过程中要遵循统一标准,不然就会影响到系统的整合以及共享。因此,这就需要提升融合建设的规范性以及标准性,要强化档案信息系统自身的标准化,还有档案系统和医院信息一体化标准化建设。档案部门要积极的关注信息一体化建设规范,就系统架构、数据库以及软件等角度注重档案工作的适应性,满足一体化建设需要,进而促进档案工作和信息一体化的融合。

参考文献:

[1]程 华.医院档案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优化方式研究[J].兰台内外,2020

[2]张 红,沈 亮.档案信息化与医院信息一体化融合[J].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2019

[3]黎 莎.医院信息化与档案管理现代化现状分析[J].办公室业务,2019

[4]杨丹婷.医院档案信息化建设中的问题与对策初探[J].办公室业务,2018

[5]宋明春.医院档案信息化建设与档案管理初探[J].医药卫生(全文版),2019

[6]金 鑫.医院人事档案的信息化建设初探[J].科技资讯,2018

[7]彭彦权.医院档案信息与数字化管理初探[C]//决策论坛——政用产学研一体化协同发展学术研讨会,2015

[8]程 妍,李晓涛.新时期医院档案信息化建设的思考与创新[J].内蒙古教育(职教版),2016

[9]刘晓方,时 峰.图书·情报·档案一体化管理是医院信息化发展的方向[J].西部医学,2004

[10]叶 荣,郑中华.医院信息化与医院档案管理现代化[J].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2017

[11]李 萍.医院档案信息化建设的思考[J].江苏卫生事业管理,2016

[12]刘 皓.计算机技术在医院档案室管理中的应用及对医院档案信息化建设的促进作用分析[J].兰台内外,2019

[13]胡桂周,许统亮,刘 瑾.探讨实现医院档案信息化建设的意义与作用[J].广东档案,2011

(作者单位:济宁市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信息部)

社区卫生档案工作计划范文第6篇

摘 要: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信息技术、网络技术、计算机技术等先进科学技术的不断更新,使得我国各行各业有很大程度的进步和发展。以此为鉴,应当将先进技术应用于卫生监督机构档案管理之中,建设卫生监督机构档案信息化,以便其辅助档案管理,使档案管理切实有效,更好的监督与控制档案,保证档案真实、有效。基于此,該文将紧紧围绕卫生监督机构档案管理的信息化建设展开分析与探讨。

关键词:卫生监督机构 档案管理 信息化 建设

摘 要: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信息技术、网络技术、计算机技术等先进科学技术的不断更新,使得我国各行各业有很大程度的进步和发展。以此为鉴,应当将先进技术应用于卫生监督机构档案管理之中,建设卫生监督机构档案信息化,以便其辅助档案管理,使档案管理切实有效,更好的监督与控制档案,保证档案真实、有效。基于此,该文將紧紧围绕卫生监督机构档案管理的信息化建设展开分析与探讨。

关键词:卫生监督机构 档案管理 信息化 建设

档案管理工作对于卫生监督机构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但是因卫生监督机构档案资料较多,这使得档案收集、整理、分类、存档等方面的工作量较大,那么在对档案管理的过程中容易出现这样或那样的差错,导致档案使用性、有效性不佳。针对此种情况,应当积极进行卫生监督机构档案信息化建设,辅助档案管理,提高档案管理水平,以便保证档案真实、有效、完好[1]。但是,从目前卫生监督机构档案信息化建设的实际情况来看,其存在一些问题,导致档案信息化水平不高。对此,笔者建议加强卫生监督机构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以便更好的监管档案。

1 卫生监督机构档案管理信息化的重要性

1.1 推进档案现代化管理

卫生监督机构档案管理信息化是由手工操作向信息采集、现代化管理的转变,使卫生监督机构的档案信息资源得到合理配置,为社会提供高效、优质服务的有效途径。基于此,可以确定卫生监督机构档案管理信息化的实施,可以借助网络技术、信息技术、计算机技术等对档案进行有效的收集、整理、分类、归档等,从而有效的保护档案原件、保证档案信息真实、提高档案服务水平提高等。由此看来,卫生监督机构档案管理信息化的建设,利于推进档案现代化管理。

1.2 为领导决策提供可靠保证

对于卫生监督机构来说,“决策及时正确,管理措施得当”的实现,需要依靠完整的、可靠的信息和快速的综合分析能力来保证。而良好的建设卫生监督机构档案管理信息化,可以在卫生监督机构进行决策制定的过程中快速、准确的提供档案信息,以便领导层能够根据档案信息,再结合机构发展现状,制定科学的、合理的决策。另外,卫生监督机构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还可以将纸质档案转化为电子档案,进而对档案信息予以有效的保存,那么各级领导可以通过检索电子档案,将其运用到工作规划中,以便卫生监督机构能够良好的落实各项工作,促进卫生监督机构持续健康发展[2]。

1.3 为卫生监督人员的知识更新提供智能化手段

卫生监督机构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将实现档案管理信息化,大大增加档案管理的作用,其中之一就是帮助卫生监督人员不断更新知识。因为档案管理信息化具有远程服务功能、资源共享功能等,那么卫生监督人员在日常工作之中可以利用档案管理信息化的功能,获得信息、获得知识。长此以往,将会使卫生监督人员的知识结构更加完善。由此可以确定,卫生监督机构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是促进卫生监督人员知识更新的智能化手段。

2 卫生监督机构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现状

基于以上内容的分析,可以确定卫生监督机构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是非常必要的。但是从目前卫生监督机构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实际情况来看,现状不佳。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2.1 管理方式尚需改进

从理论上来讲,卫生监督机构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是非常明智的举措。但是,在实际工作之中,一些领导、管理者及工作人员还未正确认识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因此,在具体落实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并未端正态度,详细了解档案管理信息化及档案管理实际情况,合理规划建设档案管理信息化。在此种情况下,依旧实施比较传统的、落后的管理方式,这不仅阻碍了档案管理信息化的应用,还影响了档案管理作用的发挥。所以,正确认识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积极改进管理方式是非常必要的。

2.2 信息共享难以实现

目前,我国已经构建了卫生监督系统,并统一应用国家级卫生监督信息管理平台。借助这一平台,可以采集卫生监督数据、检测数据、行政处罚数据等,为更好的进行卫生监督机构档案管理提供帮助。但从卫生监督机构档案管理工作具体落实情况来说,平台统一应用下还存在诸多需要处理的问题,这使得信息难以共享,相应的档案管理效果不佳[3]。

2.3 人员素质有待提高

基于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来推进卫生监督机构各项档案管理工作的过程中,需要管理人员除了要掌握档案方面知识和技能、管理方面知识和技能之外,还要了解软件操作及相关技能,以便可以有效的运用和处理档案管理信息化,使其充分发挥作用。但是,目前诸多卫生监督机构档案管理人员均缺乏软件操作方面的知识与技能,致使其在日常工作中难以灵活运用档案管理软件,致使档案管理信息化程度不高。

3 优化建设卫生监督机构档案管理信息化的对策

针对当前卫生监督机构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不佳的情况,笔者建议采取以下措施加以优化。

3.1 制定规范档案管理制度

规范化、合理化、有序化的进行档案管理,利于保证档案收集、档案整理、档案分类、档案存储等工作有效落实,使档案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当然,这一目的的实现,需要卫生监督机构档案管理部门制定健全的、完善的档案管理制度,以此来保证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有章可循、有法可依。那么,如何制定规范的档案管理制度呢?首先应当加强卫生监督机构内部各部门之间的沟通与联系,明确档案管理的实际情况及需要。在此基础上,依据相关法律法规来制定档案管理制度。另外,出于提高档案管理质量的考虑,还应当构建全方位的卫生服务平台,以便开展多样化的档案服务,满足各部门领导工作需要[4]。

3.2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投入

为了确保卫生监督机构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顺利推进,还应当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也就是卫生监督机构同当地财政部门协商,争取建设资金,将其用于基础设施建设之中,配置计算机、扫描仪、档案信息管理软件等软硬件设备。除此之外,还应当合理规划建设管理安全保障机制,使管理人员树立保密意识和安全意识,有效落实档案管理信息化的保密和保安工作[5]。

3.3 加强档案管理人员培养

卫生监督机构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顺利推进,还需要对档案管理人员予以严格要求。为了使档案管理人员能够胜任工作,高质高效的完成各项档案管理工作,应当注意加强档案管理人员培养,即营造信息化档案管理的工作环境,使管理人员深受影响,注意自我学习;展开档案管理信息化相关培训和教育,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的整体水平;注重开展素质教育,不断提升档案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

4 结语

面对当前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存在诸多问题,使其作用无法充分发挥的情况,应当通过制定规范档案管理制度、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加强档案管理人员培养等,优化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以便档案管理信息化能够在卫生监督机构充分发挥作用,提高档案使用价值,促进卫生监督机构持续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 蒋立辉.诌议如何做好信息化背景下卫生监督机构档案管理工作[J].科技展望,2014(16):2.

[2] 刘瑜.信息化背景下如何做好卫生监督机构档案管理工作[J].才智,2014(21):318.

[3] 白爽.关于卫生监督机构档案管理信息化的思考[J].黑龙江档案,2013(2):125.

[4] 张帮帅.浅议新形势下卫生监督机构档案管理工作的创新[J].办公室业务,2016(14):132.

[5] 任华琦.浅谈卫生监督档案信息化建设[J].山西医药杂志:下半月版,2013,42(12):702-703.

上一篇:安全教育注意事项范文下一篇:八年级语文工作总结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