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生产成本范文

2023-09-20

农业生产成本范文第1篇

成本管理是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对各种资源耗费的规划、控制、监督和分析的过程。在收入一定的情况下,企业成本水平的高低直接决定了利润的高低,也决定了企业产品在市场上的竞争力,加强成本管理,以最少的投入获得最佳的产品是每一个企业孜孜以求的目标。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人们消费观念的迅速变化,产品生命周期缩短,国际经济一体化等因素,都使得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因此,如何加强成本管理,增强企业的竞争力一直是理论界和实务界不断探讨的话题。从目前我国大多数中小企业的情况来看,成本管理还处于一种传统的注重短期利益的模式中,认为成本管理就是控制产品的生产成本,企业的成本管理范围只限于生产耗费的活动,因而成本管理的模式单一,成本控制也只限于防护性控制和反馈性控制。这种成本管理思想至少有以下的局限性:①在现有的经济规模、技术条件、质量标准的条件下,通过对生产要素耗费的计量和分析,通过降低消耗,提高劳动生产率等措施来达到降低成本的目的总会有一个极限幅度。②注重产品成本而忽视产品成本之外的成本管理和控制已不适合市场的发展和知识经济时代的创新。③为降低成本而降低成本的传统观念,不符合企业的长远利益。这种传统成本管理模式显然不能适应现代经济发展的需要,因此,我们必须结合现代中小企业的经营特点,重新思索如何加强中小企业的成本管理方式。

一、现代经济的中小企业成本管理特点

1、中小企业成本管理的内容进一步拓宽。

现代经济是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经济是与农业经济、工业经济相对应的概念,农业经济主要是农业生产,工业经济主要是制造业,而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信息和服务将成为社会的主流。在知识经济时代,衡量企业经济效益的标准将是知识生产率,而不是劳动生产率。由于技术的迅速发展,没有知识和技术创新或信息化程度不够的企业,其劳动生产率越高,产品积压将越多,企业亏损也就越大。因此,中小企业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胜,必须提高知识生产率,而知识生产率的水平高低取决于知识的开发与传播,包括研究开发、教育培训等。此外,中小企业为了能让市场所接受,也将比大型企业更注重销售和售后服务。可见,在知识经济条件下,激烈的市场竞争将使中小企业成本管理的内容不仅局限于产品的制造过程,而在产品的研究开发、销售、售后服务以及职工培训等环节也存在着成本管理。

2、中小企业产品成本的内容和构成比重将发生变化。

现行财务会计和成本会计将无形资产的价值分期摊入管理费用,计入当期损益,而在知识经济条件下,知识资源已成为生产要素的重要组成部分,知识资源的消耗也必将计入产品成本,并构成产品成本的主体。同时,由于高新技术的开发和应用使得中小企业产品的技术含量得到提高,高附加值的产品必然使产品成本中材料成本比重逐渐下降,而制造费用的比重则相应提高,从而极大程度地改变了产品成本项目的构成比重。

3、中小企业成本管理的目标将是形成成本竞争优势。

在工业经济时代,中小企业成本管理的目标是单纯追求产品成本的降低,而在知识经济时代将转化为形成企业的成本竞争优势。知识经济是建立在信息技术基础上的服务型经济,具有全球化趋势,知识经济必将加速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中小企业只有凭借自身的知识资源方能在世界市场中形成竞争优势,并求得发展和壮大。在知识经济条件下,信息技术是知识传播的载体,功能日新月异的电子通道和网络,将把全球经济带入电子商务时代,使得网上贸易迅速发展,也使得国际市场上同类产品价格趋同化。在这种情况下,中小企业只有注重成本领先战略的运用,形成自己的成本竞争优势,才能在国际市场上争得一席之地。

二、现代经济时代中小企业成本管理的对策

经济学家弗兰克·奈特(1921)曾说:“成本记录是竞争的吸引力。”生产几乎是无处不在,而生产的后面是其形影不离的成本:成本所扮演的角色不只是影响生产的规模,更重要的是,它是企业竞争的基础。Penrose女士(1997)在其企业成长经济研究中强调:“企业的成长主要取决于能否更为有效地利用现有资源”;料斯在其对企业组织分析中也特别强调,企业竞争优势的取得并不仅仅在于其具有较高的经营能力,而更重要的是企业具有较强的管理组织能力。由此可知,培养竞争力的关键在于企业如何“组织”企业生产要素,以相对低的成本进行经营。获得成本竞争力是企业竞争的根本,只有提高成本竞争力,企业才有了竞争基础,也才可能获得持续发展。

1、以技术创新促进成本管理,获得长期成本竞争优势。

中小企业具有技术创新优势,应不断通过技术创新,在产品质量、款式、性能和工艺装备上不断改进,以满足消费者对需求的升级和变化,并保持成本领先(低成本)的战略。低成本不等于低品质,低成本不能来自于偷工减料,也不等于减少产品功能。只有品质相同,功能相同的产品,成本才可以比较。以技术创新促进成本管理,从价值链的分析角度看,可以改变产品,以消除多余的部分功能;可以改变制造过程,使得流程变得更为有效;在高成本一劳动密集型的活动中,实现自动化;在采购环节,实行价值分析,对所有原材料、零配件评价其基本功能,寻求最低成本,从而降低采购费用和原材料成本等等。

以技术创新促进成本管理,从短期看,技术改造需要投入,开发新产品也需要投入,这都是增加成本的因素;但从长期、整体看,不仅可以获取更大的效益,而且有利于争取竞争的主动权,确立企业在竞争中的优势,因此企业为未来增效而作出的目前投入是必要的。因为创新产品会增加销售量,提高市场占有率;创新产品可以适当提高售价;应用新的技术成果可以提高效率,节能降耗,减废降损;通过技术创新可增加产品服务的附加值。技术创新带来的增利因素要大于其投入成本因素。

技术创新是无止境的,新技术的广泛应用也是无止境的,企业降低成本的潜力也是无穷尽的,这正是现代成本理念。

2、采用作业成本管理思维,使成本可持续降低。

作业成本法是基本成本发生的原因的进一步分析和认识而产生的一种成本计算方法。它改变了传统的“数量基础成本计算”观念,它根据企业在产品的设计、试制、生产、销售、管理等不同阶段成本发生原因的分析,按成本动因计算各项资源的耗费,使得成本计算更具客观性,也使得成本管理更具针对性。通过对作业及动因的分析,把成本管理深入到作业层次,从而找出经营过程中哪些是增值作业,哪些是不增值作业。由于不增值作业不能增加顾客价值,或者消除之后也不会降低产品价值,成本管理中就应当抓住重点,满足增值作业的耗费需要,消除不增值作业,达到降低成本的目的。

中小企业不能像大企业通过大批量生产来降低单位产品成本,获取规模效益。中小企业生存的空间恰恰是存在于那些缺乏效益,适应于分散经营的行业,或者是大企业不愿涉足的根据顾客要求进行的小批量的多品种的生产领域。这样在成本的计算与管理上,传统的以产品产量为中心的制造成本法受到了冲击,一种以“顾客为中心”的作业成本管理方法兴起,它不仅适应了社会需求变化,而且也适应中小企业生存的环境。作业成本管理最为重要的在于,它不是就成本论成本,而是把着眼点与着重点放在成本发生的前因后果上,通过对所有作业活动进行跟踪反映,对最终产品形成的过程中所发生的作业成本进行有效控制。在当前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中小企业在成本管理上必须进行战略的考虑,要从单纯降低料工费项目的生产过程成本的管理上,拓宽到从产品设计开始,包括技术开发、制造、销售、市场营销、服务在内的全过程的成本管理,进一步深入到为最终产品形成过程中发生的所有作业成本的管理,达到实现企业长期目标的持续的动态的成本管理。

3、从产业价值链中寻找降低成本的途径。

每一个企业都处在整个产业价值链中的某个环节。在分工越来越细,企业间依赖性越来越大的经济环境中,眼睛向内,只注重在企业内部通过挖潜降耗来降低成本的方法日益显露出其局限性。即使生产商把产品的生产成本降至极限,如果零售商置整体利益于不顾去追求高的利润会使商品的最终价格过高而失去竞争力。为确保竞争优势,企业应在了解自己的各种耗费产品成本的基础上,再进一步摸清竞争对手的情况,做到知己知彼。同时与企业所处产业的上下游企业通过谈判、协商等方式,通过合作,共同寻找降低成本的途径使上游企业以低成本为企业供货,而企业则以低价格供给销售商,这样产品就会很快被市场接受,同时产业系统中的每家企业都是成本降低的受益者。这种外向型成本管理思想是我们今天应强调和重视的。

农业生产成本范文第2篇

摘要:随着我国水利发电工程的不断深入,我国水利工程施工项目也得到了快速發展。作为我国水利工程中的重点,农村基础水利工程施工在我国水利工程施工中占有重要位置。水利工程施工的成本管理一方面关系到工程成本的控制,另一方面也关系到工程项目款项的合理应用。文中就水利工程施工成本管理的重要性进行了简要的分析。

关键词:水利工程;施工;成本管理;重要性

近年来随着我国大力发展农村经济脚步的加快,农村水利工程也正在逐步发展。水利工程是农村经济发展关键,其不仅仅关系到农业种植、畜牧业养殖,同时也是农村减少洪涝、干旱灾害的关键。因此发展农村经济,水利工程必须先行。水利工程施工成本的管理关系到工程费用的控制以及工程施工进度等众多环节。施工企业进行水利工程施工成本管理事企业成本管理的基本核心。

一、关于水利工程项目施工成本控制的分析

水利工程不同于一般的土建工程,其具有一定的特点。因此对于水利工程施工成本的管理,应根据水利工程特点,按照工程情况进行分析。通过工程预算分解、动态资金管理以及基础管理等几个方面,来进行水利工程项目的成本管理工作。以促进企业施工过程中各项费用的控制、减少施工浪费以及不必要的支出,增加企业经济效益,提高企业市场竞争力。成本控制是项目管理的核心。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承包合同中,成本可分为两部分:施工成本和经营管理费用,其中施工成本一般占合同总价的70%以上,所以,施工成本是成本控制的主要内容。加强水利工程施工企业成本管理是提高企业市场竞争力、强化企业管理的根本。因此水利工程项目管理对于施工企业有着重要的意义。

二、关于水利工程成本控制对企业的重要意义分析

自上世纪80年代开始我国水利工程进行管理体制的改革。虽然加强了我国水利工程的管理,但是多年来的市场经济运行体制,使得施工企业为了迎合招标工程单位,不得不降低投标价格。因此使得施工企业的投标价格不断降低,为了保障施工企业经济利益,保障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加强水利工程施工管理已经成为了我国水利建筑施工企业重点。

(一)水利工程成本控制对于企业的重要性分析

水利工程项目施工企业的经营管理中财务管理是重要组成部分,而施工成本占整个企业运行成本的70%以上,因此施工成本管理是水利施工企业财务管理的重中之重。加强施工企业现代成本管理是改变企业传统成本管理模式造成的企业经济利润降低的关键。目前水利施工企业的传统成本管理主要是采用定额方法对材料、工资、费用等进行成本控制,该模式及其具体管理办法提高了企业成本管理的效果,增加了企业的经济效益。但随着市场经济环境的不断变化,先行的传统水利工程施工成本管理模式也凸显了一些弊端。而水利工程占用企业资金较多,有效的成本管理可以有效的降低企业资金流动过程中资金的占用。另外对于企业的整体成本管理也有着重要的意义。成本管理的企业管理的基础,有效的施工过程成本管理可以极大的促进企业管理能力的提升,同时也是提高企业管理人员、财务人员管理能力管理水平的最佳突进。企业可以通过责任分工、成本管理体制的建立、计算机信息管理等手段促进企业成本管理的实施,从多方面提高企业市场竞争力。

(二)关于水利工程施工成本管理实施中企业财务管理部门的重要作用以及其对企业的重要作用分析

在水利工程施工成本管理中财务部门是成本控制的重要组成部分,财务管理部门通过审核各项费用的支出,平衡调度资金以及建立各项辅助记录,配合施工管理部门对各部门成本执行情况进行检查监督,对工程进行全方位的成本分析,并及时反馈到决策部门,以便采取有效措施来纠正项目成本的偏差。财务部门的重要管理职能是企业管理能力的重要体现,同时也是提高企业管理能力的关键。因此在水利工程施工企业成本管理中要赋予财务部门相当的责、权、利,用来监督、执行及奖励成本控制中的各个相关人员。

财务部门的管理能力对于企业有着重要的作用,良好的水利工程施工成本管理可以极大的促进企业财务管理部门的能力提升。另外可以通过成本管理的过程提高企业各部门的综合能力。因此加强水利工程施工成本管理不仅仅可以降低企业综合成本、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同时还可以提高企业综合管理能力。

(三)水利工程施工成本管理对企业的影响

我国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使得水利施工企业面临着激烈的市场竞争,为了提高企业市场竞争能力、提高企业在市场中的稳定发展。施工企业必须提高质量、减少工期、降低水利工程成本。而成本管理是企业发展的关键,是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重点。建立水利工程施工成本管理体系对于企业有着重要的作用。

成本管理是企业的发展、生存的关键。水利工程施工成本管理即需要生产人员的直接控制,又需要管理人员的间接参与,是全员、全过程的,人人都要围绕成本控制的工作。因此成本管理的实施可以有效的加强企业各部门管理的协调性,及配合性。同时通过计算机管理的应用,改变传统的数据传递方式,提高信息传递速度,信息反馈快。可以有效的促进企业信息化管理的提升,促进企业及时发现问题。

水利工程施工成本管理有利于促进企业管理整体水平的提高。建立水利项目工程成本核算管理系统,从项目目标值的确定,实际成本的录入,到成本核算的口径和方法,成本报表的编制等都进行规范和统一,把项目工程成本核算中共性的东西形成一种模式固定下来,建立标准的基层成本核算体系。同时使项目的承包、项目的考核、项目的分配办法的制定都紧紧围绕项目核算这个中心。建立行之有效的运行机制,促使成本核算体系的协调运转,这样不仅使成本管理水平得到提高,而且会带动企业管理整体水平的提高。

水利工程施工成本管理的实施,可以有效的增强员工降低成本的意识,通过全员的参与有效的降低材料费、人工费、机械费用等。通过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强调施工人员的自主管理,使员工形成一种人人讲成本,人人讲效益的新观念,才是抓成本管理应该抓住的最关键的环节,从而找到了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根本点。

结论

水利工程施工项目成本管理不仅仅是独立存在的,其需要项目工程中的各个部门配合、全员参与才能将成本控制有效的实施。水利工程施工企业成本管理的有效实施是改善和加强企业经营管理中要手段。完善的、合理的成本管理体系是健全的现代化企业管理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通过全员、全过程、全环节、全方位的成本管理可以极大地提高企业生命力及市场竞争力。同时水利工程施工项目成本管理对于企业的重要意义,还可以有效的促进企业整体管理水平的提升,为企业综合能力的提升、市场竞争力的提升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李欣.企业成本管理实施[J].科技资讯,2006,11.

[2]赵明宇.水利工程项目成本管理[J].水利工程,2004,9.

[3]许文成.工程成本管理的实施[J].工程项目管理,2007,11.

[4]刘明鑫.水利工程实施---成本管理[J].建筑工程信息,2006,7.

[5]胡慧娟.水利工程成本管理与财务控制[J].建筑经济,2005,8.

农业生产成本范文第3篇

【关键词】 生产制造业; 成本核算; 物料流量成本会计; 负产品

生产制造业作为国家的支柱产业之一,在国民经济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近年来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生产制造业的市场竞争日益加剧。一个企业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且处于优势,必须加强成本管理。现阶段我国大部分生产制造企业仍然沿用以往粗犷型的成本核算模式,产品成本只是各项相关支出的简单叠加,无法反映各生产环节资源消耗的具体情况。而MFCA通过核算负产品信息可使资源损失环节可视化、透明化[1],更加具有实际意义,因而MFCA成本核算在生产制造业的实施尤为重要。只有深化MFCA在生产制造业的运用,才能真正找到“节流”的措施,在减少资源浪费的同时也会促进绿色环保生产[2],从而使生产制造业能够健康稳步地发展。

一、MFCA成本核算的理论分析

(一)MFCA成本核算的操作程序

MFCA起源于德国,最早成熟应用于日本,是环境管理会计的重要分支,实现了物质流细致化、透明化[3]。物料流量成本会计从实物(物理角度)和金额(货币角度)两个方面分别对每一工艺流程产生的废弃物的消耗情况进行核算[4],将生产过程中发生的成本分为物料成本(MC:MaterialCost)、系统成本(SC:System Cost)、能源成本(EC:Energy Cost)、废弃物处置成本(TC:Treatment Cost)[5]。MFCA最终把输出端分为正产品和负产品,其中正产品是指可以沿着工艺流程继续向下流动的半成品或产成品,负产品是指在生产过程中的某一环节不再继续向下流动,最终退出循环的废水、废气、废渣等废弃物资源损失[6]。通过正负产品所占比率计算出各个工艺流程的资源利用率,进而分析各个流程的废弃物成本占用情况以及识别某环节的低效率情况。

(二)MFCA納入并改造现有成本核算体系的可行性

1.在政策上的可行性

物料流量成本会计的引入充分考虑了我国的国情,随着现代经济的发展,环境负荷的增大,国家对环境问题的关注度日益提高,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鼓励发展绿色产业,支持技术创新,完善政策机制,促进节能环保产业发展壮大。因此,MFCA的实施在政策上具有可行性。

2.在技术上的可行性

现代科技逐渐发达,会计信息系统日益完善,财务信息的记录也随之更加详细和准确。运用MFCA成本核算,将企业看作为一个物料的流转系统,通过完善的会计信息系统对物料流转数据进行跟踪,在技术上切实可行。

二、某铸件生产项目成本核算的比较分析

铸件的生产流程分为五个环节,即混砂、造型、熔炼、浇注、清砂处理。混砂是指将石英砂、树脂、固化剂按照既定比例混合,得到满足要求的型砂;造型是指利用模型和型砂制造出和铸件形状一致的型腔;熔炼和浇注是指向冲天炉交替加入焦炭和生铁等金属材料,冶炼出合格的铁水,再利用浇包将熔化的铁水注入已制造好的型腔;清砂处理是指铸件在型腔中冷却成形后,首先进行落砂处理,然后通过抛丸等方式清除铸件表面的型砂。铸件清砂处理后就可以转入下一制造环节,清理后的可用落砂可以通过砂处理系统回收再用。

工艺流程简图如图1所示。

(一)现有成本核算方法

1.原始数据收集

收集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制造费用三大类成本费用数据,各项成本投入汇总情况见表1。

2.成本核算及分析

将表1中的各项成本投入相加得出铸件产品的总成本为19 875 425.49元,且已知成品总量为3 889.37吨,因而单位铸件生产成本约为5 110元/吨。

现有成本核算体系仅能反映总生产成本的信息,未能反映各生产环节的具体成本信息,因而无法针对性地改进资源消耗大、生产效率低的环节[7]。

(二)MFCA成本核算方法

1.数据收集和整理

一方面,将某铸件生产工艺流程分为五个物量中心,分别为混砂中心、造型中心、熔炼中心、浇注中心、清砂处理中心;另一方面,对原始成本数据进行分类整理,最终归集为物料成本、系统成本、能源成本和废弃物处置成本。其中,物料成本分为主要材料和辅助材料,主要材料包括生铁、废钢、硅铁、锰铁、稀土等金属材料,辅助材料包括石英砂、树脂、固化剂等原材料;系统成本包括劳动力成本、折旧和其他成本费用;能源成本包括焦炭和电力消耗成本;废弃物处置成本包括回收或处理退出生产循环的物质所发生的费用。

主要材料成本数据见表2;辅助材料数据见表3;系统成本数据见表4;能源成本数据见表5。

2.正产品和负产品成本分配

根据各个物量中心的成本流转情况,将输出分为正、负产品。总的分配原则是:将每一阶段总成本(本期投入+期初或上个物量中心投入)分配为正产品和负产品。利用公式计算出正、负产品分配系数。分配系数(比例)计算公式如下:

正产品成本分配系数=正产品成本/(本期投入+期初或上个物量中心投入)

负产品成本分配系数=负产品成本/(本期投入+期初或上个物量中心投入)

(1)分配物料成本:根据原材料的资源利用情况归集正、负产品成本,计算出物料成本(主料、辅料)的正、负产品分配系数。

物料成本分配表见表6。

(2)分配系统成本:以物料成本分配系数为基础,对系统成本进行分配。由于主要材料和辅助材料的资源利用、环节匹配不完全一致,因此,分情况进行计算:在混砂中心和造型中心,只存在辅助材料的消耗,系统成本按照正、负产品消耗的辅助材料比例分配。在熔炼中心,只存在主要材料的消耗,系统成本按照正、负产品消耗的主要材料比例分配。在浇注中心和清砂处理中心,主要材料和辅助材料的消耗同时存在,且二者资源利用情况不一致,本文用成本加权方法计算系统成本的正、负产品分配系数。比如,浇注中心的正产品成本分配系数=6 503 540.4/(6 503 540.4+2 697 412.02)×91.5%+2 697 412.02/(6 503 540.4+2 697 412.02)×84.3%=89.4%,负产品成本分配系数=6 503 540.4/(6 503 540.4+2 697 412.02)×8.5%+2 697 412.02/(6 503 540.4+2 69 7 412.02)×15.7%=10.6%,同理可得清砂处理阶段的正负产品成本分配系数,二者分别为97.1%、2.9%。

系统成本分配表见表7。

(3)分配能源成本:在熔炼中心,有效焦炭成本发生的主要原因是为了冶炼铁水,因此有效焦炭成本的分配系数应与主要材料的分配系数保持一致。在其他物量中心,发生的能源成本(电力)分配系数与系统成本保持一致。

能量成本分配表见表8。

(4)绘制成本核算流程图

对生产过程中的各项成本流转情况进行汇总,得到物料流量成本会计核算流程图(见图2)。

根据上述资料可以求得单位铸件成本约为3 087元/吨。计算公式为:

单位铸件成本=(清砂处理中心正产品MC+各物量中心正产品SC+各物量中心正产品EC)/铸件数量=(79 879 331.15+3 355 850.64+661 410.95)/3 889.37=3 087(元/吨)

3.MFCA模型应用分析

根据某铸件生产工艺流程,对各物量中心的资源利用率计算汇总,可直观地展现各阶段的资源利用情况。

资源利用率汇总表见表9。

由资源利用率汇总表得出:

在混砂阶段,主要材料未投入,辅助材料(石英砂、树脂、固化剂)资源利用率为92.2%;在造型阶段,主要材料未投入,辅助材料(石英砂、树脂、固化剂)资源利用率为81.5%;在熔炼阶段,主要材料(生铁、硅铁、锰铁等金属材料)资源利用率为85%;有效焦炭能源利用率为85%,但是有效焦炭的能源是指正负产品所需总热量,事实上,因为焦铁比低,焦炭燃烧时热量损失大,有效焦炭占所用焦炭总量的45%左右,因此,焦炭的实际利用率仅为85%×45%=

38.25%左右;在浇注阶段,主要材料和辅助材料的资源利用率分别为84.3%和89.4%;在清砂阶段,主要材料和辅助材料的资源利用率分别为94.3%和97.1%。

由以上数据结果可知:造型环节辅助材料型砂的利用率低、浪费大;熔炼环节主要材料(金属材料)和辅助材料(焦炭)的利用率都很低,浪费严重。通过MFCA成本核算,可得出造型和熔炼两个环节资源利用率较低,是制约产品成本优势的关键环节。

4.分析低效原因,提出改进措施

造型阶段,铸件采用树脂砂造型工艺,混制后的型砂有效使用时间仅为半小时左右,技术工人稍有操作不熟练或时间延误,型砂就会结块失效,不能再直接使用,造成巨大浪费。造型环节需要快速及时的精细化操作,对操作工人的熟练程度和技能水平要求很高。就此情况提出造型环节的改进措施:(1)聘请资深的铸件造型操作员工或者对现有造型操作员工加强技术技能培训;(2)建立奖罚制度,增强职工的责任心。

熔炼阶段,在冲天炉中,焦炭燃烧产生的大量热量将金属材料熔化为铁水。在固态的生铁等金属材料熔化为液态铁水的过程中,由于金属的氧化烧损和挥发、金属同焦炭和熔渣的相互作用,金属材料收得率低,损耗大。同时焦铁比低,辅料焦炭消耗量大,主要是因为焦炭燃烧产生的很大一部分热量随着上升的炉气排放于大气中,一部分热量通过炉壁、风口等散失,资源消耗严重。其中浪费的资源是在冲天炉熔炼铁水的过程中伴随着炉气的排放、热量的损失而输出的,大量的粉尘、废气等污染物,散发于空气中,严重增加环境负荷。

因此根据MFCA计算出的实际结果及原因分析提出两条建议:(1)采用电炉冶炼工艺代替冲天炉熔炼,这样可以提高金属材料和能源的利用率,大大減少废弃物的排放,降低环境污染;(2)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建议用V法铸造工艺代替换树脂砂铸造工艺,既可以提高型砂的利用率,同时也避免了有害气体的生成对环境造成的危害。

(三)现有成本核算与MFCA成本核算比较分析

对现有成本核算和MFCA成本核算进行比较分析,可以得出MFCA成本核算主要具有三大优势:

1.MFCA成本核算更准确

现有成本核算方法计算的单位铸件生产成本约为5 110元/吨,MFCA成本核算方法计算的单位铸件生产成本约为3 087元/吨,结果差异很大。主要是因为现有成本核算方法中包含了退出生产循环的成本损失,而MFCA对负产品成本进行了有效剔除。运用MFCA方法计算结果更准确,对于制定合理的产品价格更加具有指导意义。

2.MFCA成本核算能反映各个环节的资源利用情况

传统成本核算不能反映各生产环节的资源利用情况,而MFCA通过对正产品和负产品的归集,合理分析各环节负产品所占比重,可宏观地反映各个环节资源利用情况,从而有针对性地改造低效环节,减少资源消耗。

3.MFCA成本核算有利于綠色生产

从绿色生态来看,现有成本核算对于废弃物的产生环节敏感度很低,不利于促进生态环境的保护;而MFCA核算是一种绿色会计核算,可以追溯废弃物产生的源头,提高资源利用率,有效地进行环境绩效管理[8]。

三、政策建议

本文从MFCA的视角,对正、负产品进行单独核算,设计了成本分配表、成本核算流程图,并通过与现有成本核算方法对比阐述MFCA成本核算的优越性,为生产制造业成本核算提供了借鉴。对于MFCA在生产制造业的实施,提出以下建议:

(一)进一步完善生产制造业成本核算制度

任何会计核算的顺利实施都需要预先的“顶层设计”,生产制造业的成本核算制度也不例外,需要有一个更完善的制度作为指导。MFCA能够通过单独核算负产品,对废弃物生产工艺环节追根溯源,并且针对不完善的环节对症下药,有效地弥补了现有成本核算的空缺。因此,将MFCA纳入企业成本核算制度具有重要意义。

(二)提高相关人员的专业能力

为促进生产制造业能在复杂的竞争环境中占有一席之位,必须对现有的直线工作人员进行专业素质的培训,深入掌握MFCA的理念和方法。同时,整个项目各个级别的人员都应对MFCA的核算理念有所了解,从各个环节减少不必要的资源浪费。生产制造企业还可以通过建立知识库的形式,把各种关于成本核算的思路和方法以及实践运用流程归集在一起,形成具有企业特色的核算方法,为相关人员随时查阅、正确应用提供捷径。

(三)加强MFCA的执行力度

为促进MFCA的顺利实施,管理者必须强调贯彻新的核算理念,建立严格的监督和激励机制,加大MFCA的执行力度。建立责任制,对于不严格按照规定执行的人员,采取负激励措施。加强管理者执行力度对所有人员有条不紊地各司其职起着非同小可的作用。

(四)重视MFCA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MFCA在日本、德国得到了普遍运用,但在我国仅处于理论阶段,随着国际竞争日趋激烈,要想使我国制造业在国际上站稳脚跟,就要稳扎稳打,将MFCA成本核算方法逐步深入应用于生产制造行业中。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对工艺生产流程“把准脉”,并且“从根治”,我国制造业一定会以健康向上的趋势良性发展。

【参考文献】

[1] 肖序,曾辉祥,李世辉.环境管理会计“物质流-价值流-组织”三维模型研究[J].会计研究,2017(1):15-22.

[2] SCHMIDT A, U,SYGULLA R.Extending the scope of material flow cost accounting-methodical refinements and use case[J].Journal of Cleaner Production,2015(108):1320-1332.

[3] 肖序.物料流量成本会计——环境管理会计概念的深化[J].财会学习,2009(9):15-17.

[4] 罗喜英,肖序.物质流成本会计理论及其应用研究[J].华东经济管理,2011,25(7):113-117.

[5] 冯巧根.基于环境经营的物料流量成本会计及应用[J].会计研究,2008(12):69-77.

[6] 孙美,永田胜也.物料流量成本会计的发展及向中国的引进[J].财会月刊,2011(15):89-91.

[7] 赵丽萍,万小娟,张紫璇.现行成本换体系与MFCA的整合及应用[J].会计之友,2017(11):11-15.

[8] 赵丽萍,万小娟,胡晓康.MFCA核算体系对环境绩效评价的影响和完善[J].会计之友,2016(24):80-83.

农业生产成本范文第4篇

金融海啸席卷全球,大大小小的企业家们面对业务萎缩,价格缩水;供应商紧追,客户拖欠;银行惜贷,资金链断裂;成本上升,融资困难,消费不旺等状况,大量企业步履维艰。面对新的宏观环境,中国企业将如何生存和发展……

在企业发展战略中,成本控制处于极其重要的地位。如果同类产品的性能、质量相差无几,决定产品在市场竞争的主要因素则是价格,而决定产品价格高低的主要因素则是成本,因为只有降低了成本,才有可能降低产品的价格。

每个企业都期望降低工厂成本来满足客户需求, 以适应当今激烈竞争的微利时代。如何降低成本、提高生产效率、提升品质并消除浪费成为衡量企业是否具有竞争优势的重要标准之一. 企业成本的高低,对于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对于中国的制造业来说:提高产品品质、降低生产成本、建设超低生产成本的生产体系就变得刻不容缓了。

成本是一个永恒的主题,企业成本费用的节约与降低直接就等于增加收入、利润、甚至现金,其效益不言而喻,然而,95%以上的中国企业尤其是制造业却每天都在眼睁睁地看着成本费用超标、失控而无奈……

本课程由生产改善及成本控制与削减专家陈鹏老师,结合大量企业实战案例进行解说,分析企业在成本管理和控制方面存在的误区和陷阱,给我们分享迅速控制和削减企业成本,对您所在的企业将是非常有价值的借鉴,轻松让您的企业过度“中国经济严冬期”

课程收益:

1、转变思想意识,学会如何消除浪费,降低成本

2、学会观察制造现场、防错法的使用、生产线的平衡分析

3、学会识别、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4、明确企业现场中的常见的浪费、掌握现场改善的有效方法

5、普及学习和应用IE手法,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

6、将IE技术与管理有机的结合,压缩成本,追求生产系统整体优化和效率的提升

7、了解成本管理对利润增长的现实意义

8、熟悉工厂成本的构成,树立强烈的成本意识及持续改善的目标;

9、掌握工厂成本管理实战技巧,为您的企业找到降低生产成本的可行方案。

授课方式:

理论讲授40%、实战演练35%、案例讨论、答疑10%,讲师互动相辅而成

课程对象:

公司经营管理者、总经理、副总经理、厂长、经理、工程师、提案改善委员会成员、工厂或车间基层主管及有兴趣之人士等

课程内容:

一、企业资源、技术、特点及方法组成

1、生产现场方面

2、现场信息方面

3、现场物料方面

4、仓库货物方面

5、物料搬运方面

6、作业方法方面

7、现场设备方面

二、识别和挖掘浪费

1、什么是价值?

2、识别浪费

3、识别和挖掘工作中的浪费

4、现场中常见的七大浪费

5、现场中的12动作浪费

6、如何挖掘并减少和消除浪费

7、实施持续改进的措施

三、真假效率与消除浪费

1、认识真、假效率

2、设备的可动率和运转率

3、稼动率和效率

4、正确使用改善工具ECRS

四、标准化作业

1、认识和区分标准化和非标准化作业

2、产距时间、作业顺序、在制品的标准化

3、如何实现多工序操作

4、多能工培养要点和技巧

6、作业动作经济原则

7、动作的改善

五、实现流程效率最大化

1、流水线的生产方式

2、流线化生产与功能性生产的区别

3、流线化生产的条件

六、如何实现作业效率最大化

1、作业分析与改善

2、作业分析与改善要领

3、动作分析与改善

4、动作要素分析与改善要领

5、动作经济原则

七、如何实现布局最优化

1、布局设计的类型

2、布局设计优劣的衡量标准

3、布局设计与改善的原则

4、布局设计的形态

5、布局设计与改善的要领

八、如何实现人机配合效率最大化

1、人机配合分析与改善

2、人机配合分析与改善的作用与意义

3、人机配合改善的原理、思路与要点

4、人机配合改善要领

九、实现生产线平衡效率最大化

1、何为生产线平衡

2、平衡线计算

3、生产线平衡分析与改善

4、生产线平衡改善方法要领

5、平衡线对降低成本和减少浪费的作用

十、改善是降低成本和减少浪费的重要手段

1、改善给企业带来的影响

2、改善的误区

3、改善合理化四步骤

4、找问题的方法和技巧

5、现场IE改善

6、识别并改善企业瓶颈

7、推行JIT必要性

十一、生产成本控制的工具与应用

1、现场成本控制的前提-损失分析

2、成本控制与降低的工具

1)走动管理与“三现管理”

2)IE方式浪费清除法

3)PDCA管理循环

4)ECRS法

5)MODAPS法

6)Pokayoke防呆

7) TPM管理工具

8) 5S管理

9)SMED法

10)jidoka生产

3、现场管理的三大利器

1)标准化

2)目视控制

3)看板管理 十

二、成本降低的方向

1、库存成本降低

2、人工成本降低

3、材料利用率提升

4、质量成本降低

5、缩短交货期

6、适时适量采购

7、把多余的制度丢进垃圾桶

8、全员参与

农业生产成本范文第5篇

生产成本的明细科目

一、制造成本是企业为生产产品和提供劳务而发生的各项间接成本。制造费用包括产品生产成本中除直接材料和直接工资以外的其余一切生产成本,主要包括:

1.车间管理人员工资:是指生产车间管理人员、辅助后勤人员等非一线直接从事生产的人员工资;一线直接生产人员非生产期间的工资也计入本项目,非一线生产员工提供直接生产时,其相应的工资应从本项目转入生产成本中的直接工资项目。

2.职工福利费:按第一项所定义的生产管理人员工资的14%提取。

3.交通费:是指企业为车间职工上下班而发生的交通车辆费用,主要指汽油费、养路费等。

4.劳动保护费:指按照规定标准和范围支付给车间职工的劳动保护用品,防暑降温、保健饮食品(含外购矿泉水)的费用和劳动保护宣传费用。

5.折旧费:是指车间所使用固定资产按规定计提的折旧费。

6.修理费:指生产车间所用固定资产的修理费用,包括大修理费用支出。

7.租赁费:是指车间使用的从外部租入的各种固定资产和用具等按规定列支的租金。

8.物料消耗:指车间管理部门耗用的一般消耗材料,不包括固定资产修理和劳动保护用材料。

9.低值易耗品摊销:是指车间所使用的低值易耗品的摊销。

10.生产用工具费:是指车间生产耗用的生产用工具费用。

11.试验检验费:是指车间发生的对材料、半成品、成品、仪器仪表等试验、检验费。

12.季节性修理期间的停工损失:是指因生产的季节性需要而必须停工,生产车间停工期间所发生的各项费用。

13.取暖费:是指车间管理部门所支付的取暖费,包括取暖用燃料、蒸汽、热水、炉具等支出。

14.水电费:是指车间管理部门由于消耗水、电和照明用材料等而支付的非直接生产费用。

15.办公费:是指车间生产管理部门的通讯费用以及文具、印刷、办公用品等办公费用;政府部门的宣传经费,包括学习资料、照相洗印费以及按规定开支的报刊订阅费等。

16.差旅费:是指按照规定报销生产车间职工因公外出的各种差旅费、住宿费、助勤费;市内交通费和误餐补贴;按规定支付职工及其家属的调转、搬家费;按规定支付患职业病的职工去外地就医的交通费、住宿费、伙食补贴等。

17.运输费:是指生产应负担的厂内运输部门和厂外运输机构所提供的运输费用,包括其办公用车辆的养路费、管理费、耗用燃料及其他材料等费用。

18.保险费:是指应由车间负担的财产保险费用。

19.技术组织措施费:是指生产工艺布局调整等原因发生的费用。

20.其他制造费用:除前述1~19项所列的,零星发生的其他应由车间负担的费用。

制造费用一般是间接计入成本,当制造费用发生时一般无法直接判定它所归属的成本计算对象,因而不能直接计入所生产的产品成本中去,而须按费用发生的地点先行归集,月终时再采用一定的方法在各成本计算对象间进行分配,计入各成本计算对象的成本中。

管理费用、营业费用、制作费用、生产成本等明细科目的开设

一、管理费用:

1.开办费:根据新会计准则的规定,开办费符合资产定义,发生时直接记入本科目,不再作为递延资产核算;

2.董事会费:核算董事会成员津贴、会议费和差旅费。

3.工资及奖金:核算实际支付给职工的工资、奖金,发给职工的一次性补助、补贴,如年终奖、优秀员工奖等,

4.职工福利费:指为直接为职工支出,与公司经营业务没有直接关系,除工资资金事项以外的费用。如为公司饭堂支出的费用,不在工资表核算的餐费补助、体检费、商业保险费,职工宿舍发生的水电费,食堂发生的各项费用等;

5.办公费:指企业管理部门发生的各项办公费用,如名片费、复印费、矿泉水、办公室用的茶叶等,不包括办公用品、印刷单据费等。

6.物料消耗:指企业管理部门领用或购买的消耗性物料的费用,包括电脑软盘、色带、配件、办公用设备配件等。购买的复印纸、打印纸、传真纸和财会部门购买和印制的账簿、凭证、报表的费用也在本科目核算。

7.业务招待费:指企业因业务经营的合理需要招待客人而支付的烟、酒、餐费等,出差时发生的餐费记入交通差旅费。

8.公关业务费:指支付给相关人员的业务费、利是等业务关系费。

9.交通差旅费:指企业管理部门职工出差而实际发生的车、船、飞机、市内交通费、住宿费、住勤补助费、误餐补助、司机出车补助和单位核定的差旅费包干费用等。

10.电话通讯费:指企业管理部门办公或职工发生的固定电话、移动电话费、上网费,费用不多的,也可合并放在“办公费”明细科目核算。

11.折旧费:指企业管理部门使用的各种固定资产计提的折旧费。 12.税金:指企业发生的房产税、土地使用税、印花税、车船税。

13.保险费:指企业为固定资产或财产如房屋、设备及其他资产向保险机构投保而应支付的保险费用,不包括为职工投保的保险费。

14.社会保障费:指为员工购买的社会保险费(根据法规规定为企业负担的部分),有别于为职工购买的商业保险。

15.租赁费:指企业管理部门采用经营租赁方式租入各类管理用资产而支付的租金,包括办公用房租赁费、生活用房租赁费等。不包括融资性租赁固定资产的租赁费。

16.水电费:指用于企业管理部门办公用的水电费,不包括为职工宿舍支付的水电费。 17.修理费:指企业管理部门使用的房屋、日常办公用品修理发生的人工费及材料费等。

18.咨询费:指企业因业务需要向有关咨询机构进行生产技术咨询和经营管理咨询所支付的费用或支付企业经济顾问、法律顾问、技术顾问等发生的费用,如ISO咨询费、会计报表审计费。 19.教育培训费:指企业实际发生的用于企业职工支付给教育培训机构的教育培训费。

20.书报资料费:指按规定标准订阅的各种报刊,杂志和用于业务学习,工作所需工具书,业务书籍费用,包括自编书籍,资料的编辑费用。

21.行业行政管理费:指行业主管部门、行业协会、商会、政府有关部门收取的不属于税收项目的费用,为汽车交纳的养路费、年检费也在此科目核算。

22.检验检测费:指行业主管部门、政府部门要求的检验费、检测费,如免税产品检测、为取得出口证而发生的检测费等,与日常产品的合格性检验分开。

23.绿化清洁费: 指企业对生产经营场所进行清洁、绿化而发生的零星费用以及用于企业车辆的卫生清洁费用。不包括纳入基本建设预算进行的配套绿化费用,也不包括用于公司饭堂的清洁费用。 24.其他:指不属于上述要求的其他为企业组织和管理生产经营活动而发生的各项费用。

二、销售费用:

1.工资及奖金:核算实际支付给职工的工资、奖金,发给职工的一次性补助、补贴,如年

终奖、优秀员工奖等,

2.职工福利费:指为职工和为公司饭堂支出的费用,如不在工资表核算的餐费补助、体检费、商业保险费,职工宿舍发生的水电费,食堂发生的各项费用等;

3.办公费:指企业管理部门发生的各项办公费用,如名片费、复印费、矿泉水、办公室用的茶叶等,不包括办公用品、印刷单据费等。

4.物料消耗:指企业为专设销售机构购买的消耗性物料的费用,包括电脑软盘、色带、配件、办公用设备配件、专设销售机构的印刷单据、账簿等。

5.业务招待费:指企业因业务经营的合理需要招待客人而支付的烟、酒、餐费等,出差时发生的餐费记入交通差旅费。

6.公关业务费:指销售机构支付给客户的业务费、利是、节日拜访等业务关系费。

7.交通差旅费:指企业管理部门职工出差而实际发生的车、船、飞机、市内交通费、住宿费、住勤补助费、误餐补助、司机出车补助和单位核定的差旅费包干费用等。

8.电话通讯费:指企业管理部门办公或职工发生的固定电话、移动电话费、上网费,费用不多的,也可合并放在“办公费”明细科目核算。

9.运输装缷费:指为销售商品发生的运输费、装缷费; 10.货运保险费:指为销售、运输商品而发生的货物保险费; 11.广告费:指通过媒体发放的广告费

12.业务宣传费:指各种促销品、赠送品,包括销售部门为兴办促销活动的赠送品; 13.技术推广费:指为办理技术推广活动而发生的会议费、餐费、礼品费。 14.销售折扣与折让:指企业发生的给予客户的各种销售折扣与折让。 15.销售奖励:指预提的客户年终奖励。

16.折旧费:指企业管理部门使用的各种固定资产计提的折旧费。 17.租赁费:指企业专设销售机构发生的租赁费。

18.水电费:指用于企业管理部门办公用的水电费,不包括为职工宿舍支付的水电费。 19. 行业行政管理费:指企业销售机构在市场上交纳给行业主管部门、工商、技术监督商会、等政府有关部门的产品检测费等,为销售部门使用的汽车交纳的养路费、年检费也在此科目核算。 20.修理费,为销售部门使用的固定资产发生的修理费

50.其他:指不属于上述要求的其他为企业组织和管理生产经营活动而发生的各项费用。

三、财务费用:

1.手续费:指汇款产生的手续费;

2.利息:指企业发生的利息支出与利息收入; 3.现金折扣:指企业发生的现金折扣;

四、制造费用:

1.工资及奖金:核算实际支付给职工的工资、奖金,发给职工的一次性补助、补贴,如年终奖、优秀员工奖等,

2.职工福利费:指为职工和为公司饭堂支出的费用,如不在工资表核算的餐费补助、体检费、商业保险费,职工宿舍发生的水电费,食堂发生的各项费用等;

3.办公费:指企业管理部门发生的各项办公费用,如名片费、复印费、矿泉水、办公室用的茶叶等,办公用品、印刷单据费等。

4.业务招待费:指企业因业务经营的合理需要招待客人而支付的烟、酒、餐费等,出差时发生的餐费记入交通差旅费。 5.交通差旅费:指企业管理部门职工出差而实际发生的车、船、飞机、市内交通费、住宿费、住勤补助费、误餐补助、司机出车补助和单位核定的差旅费包干费用等。

6.电话通讯费:指企业管理部门办公或职工发生的固定电话、移动电话费、上网费,费用不多的,也可合并放在“办公费”明细科目核算。

7.折旧费:指企业管理部门使用的各种固定资产计提的折旧费。

8.修理费:为生产部门设备和机器而发生的修理支出,包括不经常使用的零配件;

9.机物料消耗:核算生产部门为保养和维护机器设备而购买的经常用零件,润滑用油脂,维修用工具、用具。

10.模具费:指生产使用的模具费、压辊费; 11.水费:生产部门使用的水费; 12.电费:生产部门使用的电费

13.劳动保护费:生产部门人员使用的劳动保护用品;

14.化验检验费:为日常对原料、产品进行的合格性检验、测试而发生的费用,可视作生产产延续。

15.运输费:为生产部门而发生的运输费; 50.其他:不属于上述费用不经常发生的费用。

五、其他业务收入:

1.销售材料收入:核算销售的原材料、包装物、易耗品等材料的收入; 2.销售废旧物料收入:核算仓库、车间整理的废旧料;

3.地磅业务收入:对外经营地磅的收入,属于日常的经营活动;

六、其他业务成本:

1.销售材料成本:

七、营业外收入:

1.罚款收入: 2.补贴收入: 3.盘盈利得:

八、营业外支出

农业生产成本范文第6篇

通过培训还有深刻的一点就是生产标准化的提高。生产车间是不需要技术的,只需要技能。标准化的提高可以使生产的有效劳动提高,降低废品率。

韩暄

上一篇:国际贸易经济范文下一篇:神经网络基本原理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