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米巴经营绩效管理论文范文

2024-01-01

阿米巴经营绩效管理论文范文第1篇

[关键词] 白酒生产企业;经营绩效评价;建议

0 引 言

由于白酒市场不稳定性因素较多,白酒生产企业的行业竞争持续加剧,盈利空间非常有限,特别是在不同的绩效考核体系之下,对生产企业的经营绩效有不同程度的差异,使白酒生产企业对经营管理决策进行针对性的调整。要提高白酒企业内部控制决策水平与财务决策科学性,白酒生产企业管理者需要格外重视对经营绩效评价方法的探索,为企业管理活动的提质增效提供有价值的建议。

1 白酒生产企业绩效评价方法体系及其存在问题

1.1 白酒生产企业绩效评价方法体系

为保证白酒生产企业的持续健康运行,白酒生产企业本身具备一定细化程度的绩效评价方法体系,主要包括生产质量维度、生产效率维度、客户需求维度、内部控制维度。四个维度相互制约和相互依存,便于企业管理者获得足够可靠的绩效评价结果,最终保证白酒生产企业决策的科学性。生产质量维度的绩效指标是根据国家、企业对于白酒成品酒的质量管理要求设置的一系列白酒检测指标,如口感等感官指标、理化指标、卫生标准指标等,以便企业可靠掌握白酒的生产质量状况。生产效率维度的绩效指标指白酒生产企业对白酒生产原材料、中间产品的投入产出效率进行度量,以衡量企业生产最终产品的经济效率。例如,企业根据产品附加值等指标内容延长或削减生产线。客户需求维度的绩效指标绝大部分涉及甲方企业的绩效需求方向,通过客户满意度、产品理化指标、产品市场满意度等指标内容,使企业的客户需求绩效能够科学反映。内部控制维度的绩效指标主要指白酒生产企业面向内部控制流程、内部控制活动的执行状况设置评价指标,通过信息真实率、内部控制有效性程度等指标帮助企业完善内控管理,提升绩效管理水平。

1.2 生产质量评价指标维度及其不足

白酒生产企业长期应用传统生产质量指标体系,未能对已有的感官指标、理化指标、卫生标准指标等指标体系及时完善升级,而企业由于不同使用年限的生产设备、生产环境变化等因素所致的质量变化现状难以准确反映,不利于企业经营绩效管理策略的调整。一是不同使用年限的生产设备对白酒微生物学成分的绩效指标不完善。生产设备的成新率与产品质量之间必然存在着一定的关系,例如使白酒微生物成分、口感等发生细微变化,但是白酒生产企业没有及时完善生产设备对白酒品质的影响度量指标,未能从定量上使企业的产品质量与设备维护、工艺更新挂钩。二是原料生长环境、白酒生产环境对企业白酒质量的影响指标存在欠缺。由于白酒产品的特殊性,原材料采购(生长)环境的不同、原材料仓储环境的变化及白酒贮藏環境、生产环境发生变化对白酒产品的质量具有一定影响,但是企业没有健全这方面的理化测量指标,使白酒产品的质量水平受到影响。

1.3 生产效率评价指标维度及其不足

无论是应用自由现金流评价法,还是应用经济增加值评价法,白酒生产企业对自身的生产效率的反映和控制都存在一定欠缺,因此白酒生产企业要想科学反映生产效率方面的绩效,就需要应用多元化的生产效率评价方法。一是生产线关联效率评价方法尚未应用。由于白酒生产企业没有针对关键生产环节、关键中间产品建立起以关联生产线为基础评价范围的绩效度量指标,使白酒企业无法及时掌握生产物资的采购需求量,导致企业经营绩效不佳、库存周转率不高。二是自由现金流评价法的基期选择存在不足。由于白酒生产企业应用自由现金流评价法来衡量企业经营绩效,企业管理者往往选择业务起步时间点作为评价基准,没有及时变更自由现金流评价的比对基准、没有及时参考行业经营绩效均值水平,使企业绩效估值过高,不利于经营绩效的改善与提升。

1.4 客户需求维度及其不足

由于白酒生产企业的需求合作方较多,对产品的需求方向不一致,使得以客户需求为基本维度的生产绩效反应方式存在差异,特别是在客户需求发生变化后,白酒生产企业生产绩效的反映欠缺针对性和客观性。一是客户满意度绩效的评价和反映存在欠缺。由于需求方对白酒生产质量、生产工艺流程的要求方向不一致,白酒生产企业针对消费者满意度的绩效调查存在“一刀切、一套流”等现状,使白酒生产的需求绩效反映欠缺客观性,继而影响到白酒生产企业绩效管理水平的提升。例如,清香型和酱香型白酒的生产需要设计大不相同的生产工艺评价指标。二是白酒仓储以及运输绩效的反映不足。由于白酒生产企业没有对库存损失率、库存周转率、运输货损率等白酒后生产环节产生的绩效设计完善的评估方法,使白酒生产企业无法及时地掌握白酒产能信息、白酒市场流通能力信息,最终不利于企业调整生产决策、提升绩效管理水平。

2 完善白酒企业导向性经营绩效评价体系的建议

2.1 以白酒生产工艺为基础健全白酒质量评价指标

要完善以白酒生产工艺为基础的质量评价指标,白酒生产企业需要完善两方面内容:一是完善白酒微生物学成分的绩效指标。这需要企业及时统计和度量因不同使用年限的生产设备产生的白酒微生物学成分变化指标,使香味成分损失指标、酯酸比变动值、总酸量增量等指标内容逐步完善,从而有效改善生产工艺,控制白酒产品的产出质量。二是健全生产环境变化对企业白酒质量的影响指标。这需要白酒生产企业监测原材料仓储环境和原材料采购环境的变化,对细致的理化测量指标进行完善,使原材料优质率、原材料变质率等指标衡量生产原材料的质量,从而进一步削弱白酒生产环境变化对白酒产品质量的不利影响。例如,通过统计原材料变质率指标发现仓储环境存在的问题,从而帮助白酒生产企业及时调整仓储管理措施。

2.2 在保证白酒质量的前提下完善白酒生产效率指标

要保证白酒生产企业经营绩效的科学反映,企业不仅要完善生产质量指标,还要完善生产效率指标,使白酒经济增加值、自由现金流、企业财务柔性得到显著改善。一是探索应用生产线关联效率评价方法。这要求白酒生产企业以关键生产环节、关键中间产品为核心评价对象,使关联度较高的生产线绩效、关联度较低的生产线绩效得到可靠反映,从而帮助白酒企业及时掌握生产能力信息,调整物资采购计划,改善库存经营效率。二是科学选择自由现金流评价法的基期指标。这要求白酒生产企业不要选择业务起步时间点作为评价基准,以年度同行业经营绩效指标的均值水平、同板块绩效指数基准作为企业自由现金流评价的比对基准,以便于白酒生产企业科学评估预期的经营绩效。

2.3 健全基于采购生产销售环节的经营绩效指标体系

要保证白酒生产企业经营绩效指标体系的持续完善,企业管理者就需要完善内部控制机制,建立起基于采购生产销售全流程的经营绩效指标体系。一是完善采购绩效。这要求白酒生产企业通过设置完善采购质量检测标准,使企业管理者能够掌握原材料合格率、原材料产出率、原材料市场溢价水平等指标的评价结果,以便于企业制定供应商采购策略。二是优化生产绩效反映形式。换言之,生产绩效的反映要以企业长期价值为导向,将白酒年产出、白酒年附加值等指标纳入企业生产绩效考核体系,最终保证企业生产绩效得到科学反映。三是完善销售绩效评价方法。面向白酒生产订单的需求方,白酒生产企业需要完善激励绩效体系,使货币性绩效、非货币性绩效相互结合作用于销售人员,以便于白酒生产企业提升销售激励能力。

2.4 完善后生产环节的绩效评价方法

为确保白酒生产企业的经营决策满足客户的细节要求,企業需要完善后生产环节的绩效评价方法。一方面,需要企业健全客户满意度方面的需求绩效指标。要求白酒生产企业及时掌握客户需求的变化,对生产绩效的考核方法及时做出调整,以增强生产经营绩效的客观性和针对性。例如,对于清香型和酱香型白酒的生产工艺流程,白酒生产企业需要设计差异化的生产工艺评价指标,将专一香味成分度量指标、蒸馏提纯率指标、白酒香味成分比例指标等内容纳入企业生产绩效考核体系。另一方面,需要企业完善设计白酒仓储及运输过程的绩效评价指标。这要求白酒生产企业及时统计和反映库存损失率、原材料使用率、中间库存周转率、最终库存周转率、运输货损率等白酒后生产环节的绩效指标,使白酒生产企业能够可靠掌握白酒产能信息、白酒市场流通能力信息,以便于管理者及时调整生产经营决策,提升绩效管理水平。

3 结 语

白酒生产企业要完善经营绩效评价体系,不仅要应用好自由现金流法、经济增加值评价法等传统评价方法,还需要对企业原有的绩效评价体系进行修正和完善,同时探索应用关联绩效评价方法,健全基于采购生产销售的全流程绩效指标体系,完善生产质量和生产效率评价指标,实现白酒生产企业经营绩效水平的科学反映和绩效管理水平的稳步提升。

主要参考文献

[1]朱海斌.企业经营绩效综合评价及实证分析[J].时代金融,2020(20):110-111.

[2]朱瑜.白酒行业生产经营绩效评价研究[J].纳税,2019,13(27):280.

[3]严福荣.精益生产与企业绩效[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7(13):118-119.

阿米巴经营绩效管理论文范文第2篇

摘要:本文以商业银行经营绩效中的两个重要方面——盈利性和成长性为出发点,分析我国上市商业银行资本结构对盈利性和成长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资产负债率与经营绩效中的盈利性显著负相关,而与成长性的关系不显著;存款债务比与经营绩效显著负相关,附属资本占核心资本的比例与经营绩效显著正相关;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及其性质与经营绩效负相关,前五大股东持股比例之和与经营绩效显著正相关。

关键词:商业银行 资本结构 盈利性 成长性

一、引言

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的基本原则是:盈利性、安全性和流动性,但是安全性和流动性最终也可以归结为盈利性,因此,盈利性是商业银行经营活动的最终目标,也是衡量商业银行经营绩效的一个重要因素。商业银行的各利益相关者在高度重视盈利性的同时,也关注其成长性,尤其是我国加入WTO以后,从2006年12月11日开始,金融业实行全面对外开放,外资银行不断涌入中国市场,加剧了我国银行业的竞争,使得我国商业银行的成长问题更受关注。因此,商业银行要在激烈的竞争中获得核心竞争力,要不断从盈利性和成长性方面提高商业银行的经营绩效。这就需要找出制约我国商业银行盈利能力和成长能力提高的因素,并采取相应的措施,以尽快提高其经营绩效,增强其核心竞争力。

理论与实证研究表明:商业银行的资本结构对其经营绩效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方面,资本结构直接影响其融资成本和融资风险;另一方面,商业银行的资本结构决定了其治理结构,而治理结构又会影响商业银行的经营绩效。如果要提高商业银行的经营绩效,就需要不断优化其自身的资本结构,而且商业银行的资本结构与一般工商企业相比,具有资产负债率高的特点,即商业银行的资本具有高杠杆特性,以往对一般商业企业资本结构与经营绩效相关性的研究对提高商业银行的经营绩效不一定有指导意义。

因此,本文从盈利性和成长性角度考察资本结构对经营绩效的影响,不仅对于丰富商业银行治理结构理论具有重要价值,而且可以揭示二者之间的内在联系,得出一个合理的资本结构,从而可以从资本结构方面找出提高商业银行经营绩效的途径和应该采取的措施,对于提高我国商业银行的竞争力具有重要的实践价值。

二、文献综述

由于我国处于经济体制转轨时期的金融市场还很不完善,国内学者对于商业银行资本结构与经营绩效之间关系的实证研究相对较少,而且得出的结论也不一致。周文定(2003)对4家国有商业银行和4家上市的股份制商业银行的数据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商业银行资本结构对银行经营绩效的影响主要是通过治理结构实现的,即资本结构影响治理结构,治理结构又直接作用于经营绩效,为提高我国商业银行经营绩效提供了思路。龚光明(2005)利用我国4家国有商业银行和7家股份制商业银行1994—2002年间的财务数据,对我国商业银行资本结构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商业银行资本结构与盈利能力呈显著的负相关,而成长性与资本结构之间没有太大关系。张晶晶(2007)利用2003年前上市的5家股份制商业银行2003—2006年的截面数据,对商业银行的资本结构与代表经营绩效(股权收益率)进行非线性回归分析,发现我国上市股份制银行的股权收益率与其资产负债率之间存在二次函数关系,且都为倒“U”型曲线关系。宋光辉(2008)同样对我国商业银行资本结构的影响因素进行研究,得出盈利性(总资产收益率)与资本结构(资产负债率)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钱健(2008)构建了衡量经营绩效的综合指标,利用2006年我国13家商业银行的数据对经营绩效与资本结构进行回归分析,发现我国商业银行的资本结构与经营绩效呈显著负相关关系。赵瑞(2009)利用我国10 家商业银行2001—2007 年的数据,通过建立计量经济学模型,研究得出:商业银行的融资结构、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以及银行的资本充足率与盈利能力之间均呈正相关关系,而商业银行股权性质与盈利能力表现出负相关关系。单沛君(2010)以我国10家上市商业银行2004—2008年的年报数据为样本,利用因子分析法构建评价商业银行盈利性的综合指标,对商业银行的盈利能力和资本结构进行实证分析,得出我国上市商业银行资本结构与盈利能力呈正相关关系的结论。李宇乐(2010)以我国已经上市的13家商业银行为分析对象,选择这些银行2007年第一季度到2009年第二季度的数据为样本,对衡量资本结构的指标与影响资本结构的因素进行回归分析,得出上市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率和银行的获利能力存在负相关关系,与银行的成长性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

通过简单梳理我国研究商业银行资本结构影响因素及其与经营绩效之间关系的相关文献,可以发现,关于商业银行资本结构与其经营绩效之间的关系,通过实证研究没有能够得出一致的结论。实证研究结果的差异可能是因为选择的研究样本数量不同,样本数据选择的时间长度存在差异,选取的衡量经营绩效以及资本结构的指标也存在差异以及采用的研究方法不同而导致的。同时,在梳理国内相关文献的过程中我们发现,在选取衡量经营绩效的指标时,要么是选择单一的衡量盈利性的指标来代表;要么选择商业银行的盈利性、资产质量、成长性以及流动性等方面的指标,采用相关方法构建综合的绩效指标;也有学者是在研究商业银行资本结构的影响因素的过程中,得出盈利性以及成长性与资本结构之间的关系。这些文献没有从影响商业银行发展的两个重要方面,即以盈利性和成长性为出发点去考察商业银行的资本结构与其经营绩效之间的关系。因此,本文着眼于商业银行的盈利性和成长性两个重要方面去考察商业银行的资本结构与经营绩效之间的关系。

三、实证分析

(一)研究假设

假设1:资产负债率与经营绩效中的盈利能力负相关,与成长性正相关。

根据优序融资理论,当企业有资金需求时,首先会选择内源融资来满足,其次才会选择债务融资以及股权融资,如果一家银行的盈利能力强,内源融资会满足其大部分资金需求,选择的债务融资就会减少,相应就会使资产负债率降低。对于一家成长性好的企业来说,仅靠内源融资通常难以满足高速发展带来的较大资金需求,而股东为了防止控制权的分散和稀释每股收益,通常也不愿意过多地发行新股,这时商业银行会选择进行债务筹资,进而引起资产负债率升高。

假设2:存款债务比与经营绩效正相关。

如前所述,虽然目前商业银行的经营范围趋于多元化,但是存贷款仍然是其主要业务,商业银行吸收的存款越多,用于发放贷款的资金就越多,其获取的利息收益就越多,从而提高商业银行的盈利能力,加快商业银行的发展。

假设3:附属资本占核心资本的比例与银行经营绩效正相关。

商业银行的资本由核心资本与附属资本构成,而且附属资本的成本比核心资本低,增加附属资本不仅有助于提高商业银行的资本充足率,同时也有利于降低平均成本、提高经营绩效。

假设4: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及其性质与其经营绩效负相关。

当商业银行的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较大时,容易出现“一股独大”的情况,他们决定着商业银行的发展,从而可能导致大股东为了自身的利益做出牺牲银行盈利和成长的决策。当第一大股东的持股性质为国有时,由于没有明确的持股者,容易出现产权虚置的现象,进一步影响商业银行盈利性和成长性的提高。

假设5:前五大股东持股比例之和与银行经营绩效正相关。

因为银行的经营情况会直接影响到股东的利益,当商业银行的前五大股东持股比例较大时,股东们就会更关注商业银行的经营情况,股东们自然有能力也有愿望成为“积极的监督人”,尽力监管商业银行的经营情况,促使商业银行的经营者做出有利于提高商业银行盈利和成长的决策。

(二)指标的选取

1. 因变量——盈利性与成长性:财务指标中反映商业银行盈利性的指标有很多,例如:净资产收益率、总资产收益率、营业利润率、银行利润率、净利差率以及非利息净收入率等指标。本文选择净资产收益率和总资产收益率来衡量商业银行的盈利性。净资产收益率是净利润与净资产的比,该指标被认为是评价商业银行自有资本及其积累获取报酬水平的最具综合性与代表性的指标,体现了商业银行追求价值最大化的目标,在我国商业银行盈利能力的衡量指标中居于首位。同时,净资产收益率指标隐含了商业银行利用杠杆的因素,使用高杠杆的银行会有较高的净资产收益率,体现了商业银行资本具有的高杠杆特性。但是,该指标仅能反映商业银行权益资本的收益情况,导致该指标在衡量商业银行盈利性的应用中存在一定局限性。

为了较全面地衡量商业银行的盈利性,本文选择另一个常用的指标——总资产收益率,该指标是净利润与总资产的比,是银行运用其全部资金获取利润能力的集中体现。该指标衡量的是商业银行整体资产的盈利能力,因而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净资产收益率的缺陷。在计算中应注意,净利润是一个流量指标,而净资产和总资产是时点指标,为了使分子分母的计算口径一致,以便准确反映银行在整个报表期间的经营获利能力,本文在计算时分别采用净资产和总资产的期末与期初数的平均值作为分母。

在以往的实证研究中,对于商业银行成长性的衡量常用的指标主要有两类:一类是存款增长率、贷款增长率、利息收入增长率、非利息收入增长率、营业利润增长率、营业收入增长率、净利润增长率以及资本积累率等反映商业银行实际增长率的指标,其中存款增长率、贷款增长率、利息收入增长率以及非利息收入增长率都仅能代表商业银行成长能力的一个方面,净利润增长率虽然能比较全面地衡量商业银行的成长能力,但是净利润中包含了营业外收支的影响,而营业外收支是商业银行的非经营性活动产生的,并不能真实反映商业银行的经营状况如何,导致该指标不能准确地反映商业银行的成长状况。另一类是商业银行的整体市场价值增长率指标,如托宾Q、资产市值账面比、股东权益市值账面比、盈余市价比等,这些指标的计算都会用到股票的市价。但股票市场是否能真正评价商业银行的价值,一直是一个令人怀疑的问题,而且股票价格不仅受经营业绩的影响,还受股市总水平的影响,股价每天有升有降,也并非由于商业银行的业绩天天变化,而且只有上市以后的商业银行才有比较公平的股票价格,而我国商业银行的上市年限相对较短,无法获取较多年份公平的市场价值。因此,用该类指标来衡量商业银行的成长性也值得斟酌。综上所述,本文选择营业收入增长率,该指标既包含了存贷款的增长情况,也包含了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增长,能比较准确地反映经营性活动对商业银行成长能力的影响。

2. 自变量——资本结构:商业银行的资本结构主要是通过权益资本和债务资本的比例关系、债务结构、权益结构对其经营绩效产生影响。我们选取的衡量资本结构的指标如下:

(1)衡量银行资本总体结构的指标:本文选用资产负债率来度量银行资本的总体结构,该指标也是反映商业银行资本结构最典型的指标。

(2)衡量债务结构的指标:在选取衡量债务资本的指标时,通常会选择短期负债比(流动负债/资产总额)和长期负债比(长期负债/资产总额)。商业银行虽然也是企业,但却是经营货币的特殊企业,其承担着将社会闲散资金集中起来发放贷款的职能,存款占债务资本的比重很大。又因存款者提款的需求和时间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使得商业银行的存款具有较强的流动性。本文选用存款与债务资本之比来反映商业银行特殊的债务资本内部结构。同时因为商业银行具有双重资本的特点,附属资本一般是指长期债券,因此本文选择附属资本占核心资本的比例来衡量商业银行的长期债务资本。

(3)衡量权益结构的指标:虽然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率很高,即商业银行的自有资本占总资产的比例很小,但是商业银行的债务结构分散,对商业银行经营者的监督不足,而商业银行的经营情况与股东的利益直接相关,股东有很大的动力监督经营者,股东作出的决策对商业银行的经营也有很大影响。因此,商业银行的资本结构通过权益资本对经营绩效的影响相对来说更大。本文选择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及其性质以及前五大股东持股比例之和代表商业银行的权益结构。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与前五大股东持股比例和是用来考察商业银行股权结构集中度的,用第一大股东的性质来衡量不同股权性质对商业银行经营绩效的影响。

3. 控制变量——不良贷款率、商业银行的规模:考虑到除了资本结构变量以外,商业银行的其他因素也可能会对其经营绩效产生影响,因此本文选取不良贷款率和总资产规模作为控制变量。之所以选择这两个变量作为控制变量是基于以下考虑:由于商业银行经营的是货币商品,并且在社会经济活动中处于特殊的地位,这决定商业银行追求价值最大化的前提是要保证资金的安全。商业银行为了保证其安全性,不会随意地发放贷款和拓展业务,从而降低了其自身的盈利性和成长性。衡量银行安全性的重要指标是不良贷款率,本文将其作为控制变量之一。另外,商业银行的规模也是影响其经营行为的重要因素,而且以往的实证研究表明,商业银行的经营具有规模效益,规模越大,平均成本越低,经营绩效就越好。因此,本文选用总资产账面价值的对数来衡量银行规模。

(三)数据来源

为了研究我国上市商业银行资本结构与经营绩效的关系,在考虑数据可获得性的前提下,本文选取了在2008年以前上市的商业银行,这些是正处于蓬勃发展阶段,并且代表了广大商业银行发展趋势的上市商业银行。具体包括3家国有商业银行(工商银行、建设银行、中国银行)和7家股份制商业银行(招商银行、中信银行、浦发银行、民生银行、兴业银行、华夏银行、交通银行),本文选择这10家商业银行2006—2010年的年报数据为研究样本,共有50组数据。所选用的数据来源于各商业银行网站所公布的年报。

(四)实证模型

本文将通过三个回归方程进行分析,力图更加全面地考察我国商业银行资本结构与其经营绩效之间的关系。

1. 商业银行资本结构与其盈利性之间关系的回归模型:

2.商业银行资本结构与其成长性之间关系的回归模型:

(五)实证结果分析

1. 资本结构与盈利性之间关系的实证结果分析。以净资产收益率和总资产收益率衡量商业银行的盈利性,以商业银行在2006—2010年的数据为基础,分别对模型(1)和(2)利用SPSS16.0软件进行回归分析。

对于模型1:R2的值为0.518,调整后的R2值为0.405,说明在2006—2010年间,上述10家商业银行的净资产收益率变化的40.5%可由其他8个变量的变化来解释,方程(1)的拟合程度较好。对于模型2:R2的值为0.633,调整后的R2值为0.562,说明在2006—2010年间,上述10家商业银行总资产收益率变化的56.2%可由其他8个变量的变化来解释,方程(2)的拟合程度较好。由回归结果得出,模型1的F-statistie=3.685,P(F-statistie)=0.003;模型2的F-statistie=5.847,P(F-statistie)=0.000,说明模型(1)和(2)的线性关系在95%的置信水平下显著成立。因此,我们可以看出,回归方程(1)和(2)的解释性都是比较强的。

从各解释变量的回归结果来看,资产负债率(DA)均通过了1%的显著性检验,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SH1)分别通过了5%和10%的显著性检验,第一大股东性质均通过了5%的显著性水平检验,都与净资产收益率以及总资产收益率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符合本文前面的假设。

附属资本占核心资本的比例(CP)通过1%的显著性检验,前五大股东持股比例之和(SH5)通过了5%的显著性检验,这表明附属资本占核心资本的比例以及前五大股东持股比例之和(SH5)与净资产收益率(ROE)以及总资产收益率(ROA)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符合我们前面的假设。

在1%的显著性水平下,存款债务比与净资产收益率以及总资产收益率均呈显著的负相关,即存款债务比例高,会降低我国商业银行盈利能力,这与我们的假设相矛盾。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可能是:商业银行存款合约的持有人与一般工商企业的债权人相比而言是有自身特殊性的。存款合约的持有人可以随时向商业银行提出提取现金的要求,随着商业银行吸收存款的增加,使得存款和约持有人提取现金需求的不确定性也增加,进而导致商业银行的经营风险增加,降低了商业银行的盈利性。

控制变量总资产规模的对数也通过了5%的显著性检验,与净资产收益率以及总资产收益率呈正相关,表明商业银行的盈利能力具有规模效应。不良贷款率(NPR)与净资产收益率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对总资产收益率虽然也有负的影响,但没有通过10%的显著性检验。

2. 资本结构与成长性相关关系的实证分析。以营业收入增长率衡量商业银行的成长性,以商业银行在2006—2010年的数据为基础,对模型(3)利用SPSS16.0软件进行回归分析。

对于模型3:R2的值为0.540,调整后的R2值为0.429,说明在2006—2010年间,上述10家商业银行营业收入增长率变化的42.9%可由其他8个变量的变化来解释,方程(3)的拟合程度较好。由回归结果得出,模型3的F-statistie=2.580,P(F-statistie)=0.023;说明模型(3)的线性关系在95%的置信水平下显著成立。因此,回归方程(3)的解释性是比较强的。通过对回归结果进行分析,我们可以得出的结论如下:

资产负债率(DA)的系数为3.060,但是没有通过10%的显著性检验,即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率与营业收入增长率(ZHL)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但不显著,与我们前面的假设不相符。虽然根据优序融资理论,商业银行在内源融资不能满足其成长带来的资金需求时,会首先选择债务融资,但是因为我国资本市场在过去几年高速发展,股权融资成为了商业银行满足资金需求的首选,众多实证研究也表明我国上市公司存在股权融资偏好,商业银行作为特殊的金融企业也不例外。

存款债务比(SUBC)通过了5%的显著性检验,与营业收入增长率(ZHL)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与我们前面的假设不符合,这可能是因为存款增加带来的风险降低了商业银行的成长性。

附属资本与核心资本的比例(SUBC)以及前五大股东持股比例之和都通过了1%的显著性检验,与营业收入增长率(ZHL)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而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及性质分别通过了5%和10%的显著性检验,与营业收入增长率(ZHL)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与我们前面的假设相符。

不良贷款率(NPR)和总资产规模(LNSIZE)均通过了5%的显著性检验,与我国商业银行的成长性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

四、结论

通过对我国上市商业银行进行实证分析,我们得到以下结论:商业银行的资本结构对经营绩效整体影响是显著的,具体来说有以下几点:

第一,资产负债率与商业银行盈利能力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这主要是因为商业银行在盈利性较好时,留存在商业银行中的利润越多,商业银行在满足资金需求时会首先选择资本成本较低的留存收益。资产负债率与商业银行的成长性之间的关系并不显著,这主要是因为我国商业银行也在一定程度上偏好于股权融资所致。

第二,存款债务比与商业银行的盈利性和成长性均是负相关关系,因为随着商业银行吸收存款的增加,经营风险也随之增加,不利于提高商业银行的经营绩效。而增加附属资本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商业银行对资本充足率监管的压力,还能使商业银行的债务结构多元化,有利于改善商业银行吸收的存款占其债务资本比例较大的情况,进而有助于解决商业银行债务结构过于分散导致的债权人对商业银行的监督不足的问题,因此附属资本占核心资本的比例越高,越能够提高商业银行的经营绩效。

第三,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较高,导致了“一股独大”,不利于商业银行经营绩效的提高。尤其是其持股性质为国有时,因为商业银行对一国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均有重要的作用,国家作为商业银行的第一大股东时,不仅仅只考虑商业银行自身的盈利能力和成长发展的能力,还要考虑一些行政目标的实现,而且由于代理链条过长以及控制权和剩余索取权的不匹配,导致第一大股东不能有效地行使监督商业银行经营情况的权力,从而使第一大股东的持股比例及性质和经营绩效呈现负相关的关系。而同时,对于商业银行的前五大股东来说,他们不仅有足够的动力去对商业银行的经营者实施严密监管,以防止他们做出损害股东利益的行为;而且由于股东之间的相互制约,使股东们不能任意地按照自己的利益取向和意愿行事,在决策时就会以商业银行的整体利益为出发点,促进商业银行经营绩效的提高,所以确定合理的股权集中度对提高商业银行经营绩效是有用的。

因此,商业银行可以通过优化其资本结构来提高经营绩效,促进自身的发展,在激烈的竞争中提高核心竞争力。

参考文献:

[1]周文定.我国商业银行资本结构与经营绩效分析.吉林财税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4).

[2]张晶晶,李雅晶. 我国商业银行资本结构与股权收益率的实证研究.金融经济,2007,(22).

[3]赵瑞,杨有振.资本结构对商业银行盈利能力的影响分析.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9,(6).

[4]单沛君,杨晓明,任丽莉. 我国上市商业银行资本结构对盈利能力的影响研究[J].价值工程,2010,(5).

[5] 李宇乐. 我国上市商业银行资本结构影响因素分析. 现代商贸工业,2010,(9).

[6]李红坤.我国银行业经营效率与资本结构的实证研究[J].济南金融,2007,(3)

(责任编辑 耿欣)

阿米巴经营绩效管理论文范文第3篇

摘 要:公司绩效评价是企业管理的重要内容。建立了基于平衡计分卡的财产保险公司经营绩效的评价指标体系,从战略层面评价公司经营业绩,并利用主客观赋权法对财产保险公司经营业绩进行评价。

关键词:财产保险公司平衡计分卡;经营业绩;权重;评价

1 财产保险公司经营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传统的保险公司绩效评价主要以财务指标为基础,通过财务指标评价保险公司在盈利能力、偿付能力、经营稳健性等方面的表现,以此做为评价公司经营绩效的依据。这些财务指标是保险公司某一段时期内经营成果的体现,不能完全说明公司的经营绩效,尤其是具有战略意义的、隐性的经营绩效,例如客户服务、员工成长等。事实上,公司的隐性绩效是公司可持续发展的保证,也是公司在竞争中获胜的关键因素,对公司的长远发展战略举足轻重。

平衡计分卡是近年来兴起的、基于公司战略层面的业绩评价工具。通过对财务、客户、内部经营过程、学习与成长四个方面的业绩评价和协调企业经营活动,平衡计分卡可以实现短期目标与长期目标、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经营结果与执行动因之间的均衡,从企业发展战略的高度评价经营绩效。在平衡计分卡的四个方面中,财务方面以投资者利益为核心,将公司战略量化为一套被广泛认可的财务指标。客户方面将企业的战略与部分及个人的目标计划联系起来;内部经营过程实现企业业务计划与财务计划的一体化;学习与成长方面是回馈与学习,随时反映学习心得,使企业具有未来发展潜力。四部分相互联系,体现了实现企业战略的因果关系,将财务指标与非财务指标相结合,共同构建一个完整的评价体系。本文以平衡计分卡理论为基础,以科学性、系统性、全局性、可操作性、可比性和稳定性为原则构建经营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2 财产保险公司经营绩效评价方法

2.1 指标预处理

2.1.1 定量指标预处理

由于选取的指标中有正指标和逆指标,因此为了消除量纲和量纲单位不同所带来的不可公度性, 分析之前须先将评价指标进行无量纲化处理。具体方法为:

2.1.2 定性指标预处理

本文将定性指标的评价分为“好”、“较好”、“一般”、“较差”、“差”5 个等级。运用模糊数学方法可将定性指标的评价值进行量化处理,具体处理过程详见参考文献[6]。量化后各定性指标对应结果为

M(好)=0.89, M(较好)=0.73, M(一般)=0.50, M(较差)=0.27, M(差)=0.11

定量指标与定性指标经过预处理后,指标值分布在[0,1]区间。

2.2 确定指标权重

在构建基于平衡计分卡的财产保险公司经营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需要根据指标特征选取适当的评价方法。现有的评价方法主要有模糊综合评价法、层次分析法和线性加权平均法。这些方法的关键是指标权重的确定,权重确定的恰当与否,直接关系到评价结果的客观公正性。目前权重的确定方法可大致分为两类:主观赋权法(层次分析法、Delphi法等)与客观赋权法(变异系数法、熵权法等)。主观赋权法是利用专家的知识、经验给出权重,主要考虑指标的经济或技术意义,侧重于指标的价值量。客观赋权法则侧重于指标的信息量,根据各指标的变异程度或相关关系确定指标重要性,其结果可能违背指标的真实含义,并且指标权重会随样本的变化而变化,造成权重的不稳定。在保险公司经营业绩评价过程中,既要考虑到指标的价值含义,也要考虑指标在各保险公司中的表现差异,因此,以适当方式将主、客观赋权法结合起来,尽可能地做到主观与客观相统一、价值量与信息量相统一,可以优化指标权重,使评价结果更趋合理。具体方法如下:

2.2.1 层次分析法(AHP)确定主观权重

层次分析法是将复杂问题中的各种因素通过划分为相互联系的有序层次,使之条理化,并把数据专家意见和分析者的主观判断结合起来,就每一层次的相对重要性给予定量表示,然后用数学方法确定表达每一层次全部要素的相对重要性权重,方法如下:

①构建层次结构模型,确定目标层和评价因素层。

②建立判断矩阵

假设有m个评价指标,通过指标间两两对比方法构造判断矩阵A=|aij|m×m,aij,aij这第i个元素相对于第j个元素的重要程度。赋值表如下:

③计算权重向量

权重向量的计算通常可采用和法

3 实证分析

篇幅所限,本文选择指标体系中的一部分保费收入利润率(x1),投资收益率(x2),总资产报酬率(x3),偿付能力系数(x4),流动性比率(x5),保费收入增长率(x6),成本费用率(x7)说明主客观

来源:参考文献[2]。

明主客观赋权法在保险公司业绩评价中的应用

参考文献

[1]余建星,谭振东.基于组合赋权及TOPSIS 的绩效定量评价研究[J].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2005(11).[2]常宁.我国产险公司经营业绩的评价研究[J]. 时代金融 2007,(3).

[3]曹乾.包含偿付能力指标的保险业绩效评价体系及其应用[J]. 山东理工大学学报,2007,(1).

[4]周德俊,程勇. 论产险公司绩效的综合评价[J]. 保险研究 2000,(6).

阿米巴经营绩效管理论文范文第4篇

一、阿米巴经营的具体运用

(一) 阿米巴组织之放权经营

阿米巴组织最小可以是销售门店, 也可以是按销售区域划分的大的事业部, 最大就是整个企业, 各个阿米巴组织都是独立的核算实体。各阿米巴组织之间确定合理的内部转移价格, 作为各组织的成本或者收入划分的基础, 各组织的生产或者销售收入归自己的阿米巴组织, 各组织的费用自己承担, 上级阿米巴组织的费用合理分摊 (以上期销量业绩或者员工人数) 到下级阿米巴组织。各阿米巴组织既然要独立核算, 要自负盈亏, 就需要给他们适当的放权。在集权基础上如何做好放权, 阿米巴经营是一种尝试。笔者以为稻盛和夫之所以能够创立两个世界500强, 核心的一点, 放权做得好。新中国自身的放权改革比如农业经营的联产承包责任制和个体户经营, 都对我国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在同质化竞争加剧的今天, 许多企业, 总部集权太过, 不能根据市场变化及时调整经营策略, 不够灵活, 效益日下, 渐被淘汰。放权经营策略对于销售价格可以由基层阿米巴组织自主掌控 (企业总部只保留底线销售价格) , 销售费用 (门店租金, 员工工资等) 可控幅度较大, 注重结果轻视过程的连锁零售企业, 非常适宜。对于重视品牌化和销售价格控制的企业, 空间较小。

(二) 单位时间附加价值

阿米巴设定了自己的管理会计科目, 计算业绩时, 将员工工资费用剔除在外, 最终的考核指标由单位时间附加价值代替净利润。即利润/出勤时间=单位时间附加价值——我们先讨论提升单位时间附加价值之计算业绩时, 扣除员工工资费用的必要性:单纯从数学角度来说, 计算单人费效率时, 缩减员工工资费用类似于把分子变小, 增加出勤时间类似于把分母变大, 两种途径其实是都取得类似的效果, 本质上区别不大, 只是增加了隐蔽性。稻盛和夫提出这个方法有一定自身的背景, 日本传统薪酬制度是终身雇员制, 看重员工的忠心程度对一个企业的价值, 这种做法至少表面上看, 是扣除了工资费用的, 让员工一定程度上获得主人翁的地位或者心态, 提高了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再结合我国实际情况考虑, 现在中国社会更具商业社会的特性, 我们更需要员工价值短时间爆裂的表现, 更重视当前的利益, 以此累进去达到企业的长期战略目标, 员工自身也追求自己理想的薪酬待遇和企业的环境氛围, 两个方面都会导致员工跳槽成为一种常态, 销售行业的员工跳槽现象更为突出——即我们更重视员工的当下贡献。笔者分析认为, 扣除员工工资费用的重要目的是换取员工的忠心和长期贡献, ——因此计算业绩时将员工工资费用剔除, 在商品经济跳槽现象横行的今天, 不是特别必要。在连锁零售企业, 员工的工资费用是门店销售费用的大头, 是企业领导看重的业绩要素之一, 更不适宜轻易扣除。另外再分析提升单位附加价值之缩短出勤时间:作为连锁零售企业, 员工每日每月的出勤时间相对固定, 员工的薪酬费用计算多是按月计算, 在员工人数相对必要的情况下, 员工的出勤时间缩短很难做到。处于扩张期和刚由扩张期转向为成熟稳定期发展的连锁零售企业, 有一定的裁员空间, 可以借此缩短员工出勤时间提升单位时间附加价值。员工人数固定的情况下, 企业领导只会叫你多上班, 增加销售业绩, 空谈缩短出勤时间, 是不现实的。生产企业很多拿的是计件或者计时工资, 缩减他们的出勤时间对于降低产品成本或者提高单位时间附加价值更有意义。日本企业文化有一个现象, 能够正点下班的非常少, 普遍都加班。——因此, 缩短他们的生产或者销售时间, 提升单位时间附加价值, 更具必要性。总体而言, 阿米巴经营计算单位时间附加价值, 直观来看费用科目, 扣除员工工资费用, 对于提高员工经营者意识, 有一定的积极意义——我们企业也可以结合自身实际情况, 不扣除。缩短出勤时间, 比如裁员, 比如生产企业降低每天工作时间, 会较大提高我们的单位时间附加价值。单位时间附加价值替代传统的业绩考核, 增加了时间要素, 还是一个创新的东西, 是切合企业自身发展的东西。

(三) 内部利息费用

对退货, 库存商品, 应收账款, 其他应收账款, 预付账款和固定资产等增加内部利息。对于不能正常销售退回上级阿米巴组织或者总部库存商品, 增加10%的内部利息费用, 这点就是极大的惩罚, 让我们更加注重增加销售收入。对于当期期末的库存商品, 应收账款, 其他应收款, 预付账款和固定资产, 增加0.6%的内部利息费用, 这一点也说明阿米巴理念重视资本的时间价值, 企业不能立即变现的资产, 占用了资金的回收时间, 增加内部利息费用, 引领我们去加强资金周转环节。只是在连锁零售企业中, 门店固定资产金额不大, 装修费用要大得多, 我们可以将装修费用也添加到内部利息费用事项中去。

(四) 售价还原成本法

阿米巴经营以市场售价确定成本, 以成本确定经营方针, 类似于通常的目标成本法。目标成本法适用于技术含量较低, 能够广泛批量的生产或者进货渠道充分, 同质化竞争激烈的产品。如果企业产品定位本身就是竞争激烈的价格战产品, 那么售价还原成本法非常实用, 让我们紧跟市场价格变动, 调整我们生产经营策略, 在竞争中取胜。但是高端产品是不适用的, 比如大家熟知的国酒茅台, 苹果手机和我们企业的竹叶青。现在物质文化丰富, 消费者经济充实, 近乎是个金钱泛滥的时代, 很多消费者倾向于高质量高品牌产品, 价格是一个次要的问题, 高价格本身就带有高质量属性。我们连锁零售企业到底适不适合售价还原成本法, 需要看我们产品自身定位的实际情况。

(五) 阿米巴组织对扁平化管理的适用性

传统的层级管理体制, 能够管理控制的下一个层级单位数量有限, 很多时候上级干预过多或者管理不到位, 管理有效性不理想。扁平化管理相对于传统层级管理最大的不同在于大幅缩减臃肿的中层管理机构, 一方面减少了开支费用, 创造了效益;另一方面可以让企业总部的指令更快更准的传达到基层组织, 让总部意图更直接更有效的贯彻。连锁零售企业多是一个事业部管理众多门店, 一个大的事业部管理几个下级事业部, 更是一个扁平化结构。将销售门店设立为阿米巴组织, 独立、灵活, 上级阿米巴更多是起一个考核、协调和服务的角色, 不进行过多干预, 配以普遍、深入的网络信息化, 非常适合扁平化形式的管理。

二、结语

阿米巴经营是稻盛和夫先生发明的经营哲学, 更合适竞争激烈的价格战行业, 并不是所有行业解决管理问题的万能钥匙。具体到企业自身运用阿米巴理念经营时, 还需要对阿米巴的具体方法做出删减和调整, 创造适合本企业特征的管理方法。阿米巴经营是一个方向或者领路者, 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

摘要:阿米巴经营在我国的引进使用已经有好几年的时间, 越来越多的企业使用这种理念管理企业, 但是取得的效果不尽一致。四川省峨眉山竹叶青茶业有限公司从2016年7月引进阿米巴经营理念, 经过两年多时间的发展, 取得一定的成效。本文拟站在大家都比较熟悉阿米巴经营的基础上, 结合竹叶青茶业运用阿米巴理念经营的具体情况, 简要分析阿米巴经营的一些特点, 以此推导阿米巴经营理念在连锁零售企业中的适用性。希望其他打算引进阿米巴经营理念的连锁零售企业获取一定的借鉴作用。

关键词:阿米巴经营,连锁零售企业,单位时间附加价值,放权

参考文献

[1] 余毅锟, 石伟.基于薪酬管理的阿米巴经营结构构建[J].福建论坛 (人文社会科学版) , 2016 (6) .

[2] 杨竹.阿米巴经营管理模式与管理会计的融合与创新探析[J].对外经贸, 2015 (7) .

[3] 支博.阿米巴经营模式的解读与探析[J].中国管理信息化, 2014 (4) .

上一篇:社会保险基金会计核论文范文下一篇:非语言符号企业文化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