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量论文范文

2023-09-16

测量论文范文第1篇

摘要:基于煤矿企业发展现状来说,在煤矿生产过程中,容易受到多项因素的负面影响,如外界环境、地质条件等,都可能引发重大安全生产事故。针对这种情况,煤矿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必须加强各项因素的把控。而煤矿地质测量工作的落实,可以为煤矿安全生产规划提供全面且准确的数据信息支持,从而能够帮助煤矿工作人员提前预防相关问题,进而保证煤矿生产工作安全进行。鉴于此,本文通过分析地质测量在煤矿安全生产中的作用,进一步探讨提升煤矿地质测量工作效率和质量的有效方法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和实践价值。

关键词:煤矿地质测量;煤矿安全;质量生产过程;应用

1煤矿地质测量在煤矿安全生产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分析

1.1提升煤矿安全生产技术水平

对于煤矿企业而言,煤矿生产工作牵涉的内容十分广泛,且尤为复杂,这就使得煤矿生产工作过程本身具有多变性、复杂性等特点,若在实践中在某个环节存在疏忽,则极有可能引发重大安全生产事故,不仅给煤矿企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还有可能威胁煤矿企业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因此,在煤矿生产过程中,全体工作人员要不断增强安全生产意识,了解煤矿安全生产的重要性,并在实践中始终坚持“安全至上”的生产理念,确保煤矿生产的各个环节能够得到有效的把控,进而保证煤矿企业生产的经济效益。同时,煤矿企业必须结合煤矿实际来选择合适的安全生产技术。煤矿地质测量工作的落实,就可以对煤层厚度、不同地区含煤量等数据进行科学分析,进而明确地质条件对煤矿安全生产造成的影响,最终可以合理选择煤矿开采技术,这样一来,即可在满足煤矿安全生产要求的同时,有能力应对外界环境的变化,确保煤矿生产安全进行。

1.2为煤矿安全生产提供准确数据支持

通常来说,煤矿安全生产对数据资料有着极高的要求,不得出现数据有误的问题。即使部分细节数据存在细微误差,也有可能给煤矿安全生产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由此可见,在煤矿生产过程中,要想保证生产工作安全进行,相关管理人员必须保证各数据资料的精确性,防止任何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这就要求在煤矿地质测量工作中,予以合理方式对地质测量进行全面优化,才能保证煤矿生产各项数据资料的精确性。在此基础上,煤矿企业可以根据测量数据选择科学合理的生产方式,在此基础上展开后续各项工作,能够确保煤矿生产工作安全进行。

1.3是煤矿安全生产的重要保障

在煤矿内部,由于地质条件的不同,使得煤层、开采规模、开采方式等都是不尽相同的。因此,煤矿企业必须在煤矿生产之前,做好地质测量工作,明确煤矿内部的具体情况,为合理确定煤矿开采方式、开采规模等提供数据支持,进而确保煤矿生产工作安全顺利进行。对于煤矿地质测量工作而言,主要作用是为煤矿回采、设计工作等提供相关的数据资料,相关人员据此进行报告编制,不断提高煤矿生产中各个环节工作的精确性。结合煤矿生产实际,及时发现报告中的缺陷,并及时向上级反馈,便于及时完善报告编制,为煤矿安全生产提供保障。同时,煤矿企业相关部门也要同步做好问题编制工作,合理地进行收录与综合分析,确保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施工方案的编制。另外,煤矿企业在生产过程中,要结合煤矿内部实际,对地质测量工作获取的所有资料进行整理和分析,据此对煤矿所处区域的地质未来的变化进行科学预测。不仅如此,在煤矿生产过程中,要求每个季度对数据资料进行一次汇总和综合分析,为后续煤矿安全生产工作提供数据和经验。

1.4降低出现安全事故的概率

在煤矿生产过程中,通过有效的地质测量,能够对煤矿生产中获取的资料进行综合分析,并提前了解煤矿所处区域的地质构造,从而能够为煤矿生产设计工作提供数据支持,能够全面优化煤矿生产设计,为煤矿安全生产提供保障。同时,煤矿工作人员在生产過程中,可以通过地质测量数据了解采煤面的实际情况,据此分析采煤面生产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类风险,后根据分析结果,对采煤面进行深入判断,能够大幅度提高煤矿生产的安全性。另外,煤矿地质测量工作涉及多个方面,具体包括水文、地质等,每个方面的测量工作都必须精确落实到位,才能更好地预防煤矿安全生产事故,确保煤矿安全生产。

2加强煤矿地质测量工作的有效方法分析

2.1加强地质测量信息化建设

基于煤矿企业发展现状角度来说,大部分煤矿企业意识到了地质测量工作的重要性。但是在实践中,若沿用人工检索、日常分次处理等落后方式,虽能完成地质测量工作,但是此项工作的质量和效率是无法保障的。针对这种情况,在煤矿地质测量工作中,煤矿企业应加强信息化建设,不断提高地质测量工作的信息化水平,借助信息化操作不断提升地质测量工作质量和效率。在实践中,煤矿企业应在信息化设备方面加大资金投入,借助先进的网络技术和设备,确保地质测量工作具有更高的精确性。同时,加强反馈系统建设,以便对煤矿进行动态的检测,实时掌握煤矿的实际情况。这样一来,煤矿地质测量工作科技含量会极大地增加,各项工作能够依靠信息技术进行高质高效地处理,从而能够为煤矿生产活动及时地提供准确性高的数据支持,进而有利于提高煤矿生产活动的安全水平。

2.2提高地质测量工作的专业性

对于煤矿地质测量工作而言,测量人员是具体测量工作的执行者,其专业性对地质测量工作效果具有决定性影响。因此,在煤矿地质测量工作中,要想整体提高地质测量数据资料的精准性,提高地质测量工作的专业性尤为关键。这就要求煤矿企业加强测量工作人员的培训。通常而言,培训工作内容主要以测量技术优化为主,并辅以有效的职业道德教育,促使测量工作人员的综合水平得以全面提高。在煤矿地质测量工作实践中,工作人员应认真负责地进行数据测量,后结合煤矿实际进行台账创建,并做好数据资料的保存工作。

2.3加强地质测量管理

基于煤矿企业发展现状来说,大部分煤矿企业在管理方面都存在一定的缺陷,致使管理工作水平普遍不高,在开展工作时,由于缺乏有效地监督管理,使得相关工作人员的各项操作未能严格按照规定进行规范作业,往往是根据自己的工作经验进行随意性操作,不仅给各项操作留下了大量的安全隐患,还容易影响后续操作的正常进行。针对这种情况,煤矿企业必须对地质测量工作引起重视,不断完善地质测量管理制度,全面约束煤矿企业全体职工的个人行为,明确在地质测量工作中的各项问题,并及时予以措施来解决问题,保证煤矿地质测量各项制度及规定能够落实到位,从而推动煤矿地质测量工作规范化、制度化发展,进而便于大幅度提高煤矿地质测量工作的质量和效率。除此之外,在煤矿地质测量工作过程中,测量人员还要关注地质变化动态,并对其变化情况进行综合性分析。

3结语

总之,在煤矿安全生产工作中,煤矿地质测量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其工作质量对煤矿安全生产具有较大的影响。因此,煤矿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必须对煤矿地质测量工作引起重视,基于当下煤矿地质测量实际,充分把握在实践工作中的具体问题,予以加强地质测量信息化建设、提高地质测量工作的专业性、加强地质测量管理等手段,才能全面优化煤矿地质测量工作,从而为煤矿安全生产提供精准度高的完整数据,有效降低煤矿生产安全事故的发生概率,为煤矿安全生产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李玉超.煤矿地质测量在煤矿安全生产过程中的作用[J].内蒙古煤炭经济,2019,(18):159+161.

[2]乔斐斐.地质测量在煤矿安全生产中的作用分析[J].化工管理,2019,(03):62-63.

[3]赵存莉.煤矿地质测量在煤矿安全生产中的作用[J].冶金管理,2019,(01):77.

[4]张雯.地质测量在煤矿安全生产中的作用分析[J].能源与节能,2017,(12):185-186.

测量论文范文第2篇

摘要:本文基于核心竞争力评价体系角度,试图通过分析无形资产质量特征状况,探索其与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系,寻求如何更好地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

关键词:无形资产质量;核心竞争力;影响机理

一、 引言

无形资产构成企业价值创造的主要驱动要素。对于无形资产,在何种程度上如何影响企业核心竞争力,是我们目前所需要关注的问题。

国外资产质量的研究,特别是无形资产质量与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实证研究较少。Gupta and Neeraj J.(2008) 研究了目前美国企业中研发费用、客户需求和服务支出这两种最普遍的无形资产支出,建立相关的理论模型来检验无形资产与企业价值的相关性。国内主要集中于对无形资产的价值相关性问题研究。例如,沈炳珍、陈娟(2009)从实证角度考察上市公司的无形资产与企业经营绩效的相关性;刘静、张旭(2010)提出无形资产利用率对企业整体战略的支持程度较高。汤湘希(2006)以会计控制论为基础,建立企业核心竞争力会计控制系统。高建来、杨琳琳(2009)认为无形资产是核心竞争力的构成要素。王玉红(2009)提出企业只有不断加强无形资产价值的培育、维护、利用和开发,才能实现企业永续经营和持续发展。

综上所述,国内外的研究主要集中于通过资产的盈利性、流动性及风险性来确定其价值,还没有形成较为完善的研究体系。同样的,对于无形资产质量及其与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研究更是少数,这为本文研究留下较大的探索空间。

二、 关于无形资产质量与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理论分析

(一)无形资产质量分析

企业资产的质量不仅指资产的物理质量,更反映的是资产结构的质量,即资产的流动性、盈利性以及变现能力。(1)存在性。无形资产质量的首要特征就是其存在性。影响因素主要有:通过放大资本化的支出范围虚构无形资产;转移费用、收入虚增无形资产价值。(2)收益性。收益性是无形资产根本质量特征。这一特征强调资产在持续使用过程中为企业带来的利益。但无形资产必须依赖于有形资产的运作。(3)风险性。无形资产所具有的不确定性直接影响其在企业价值创造中的质量,导致收益的实现存在风险。

(二)企业核心竞争力分析

核心竞争力是一个由许多不同因素相互作用而形成的内在结构复杂的有机整体,是企业在某一方面或某些方面相对于其竞争对手所特有的且不易被竞争对手所模仿的竞争优势。本文从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定义出发,分别从核心竞争力的核心性、增值性、整合性以及可持续成长性四个角度进行分析,并选取相应的财务指标,建立核心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

(1)核心性。企业拥有核心竞争力主要存在于企业生产产品、提供服务的过程。其中,核心人力资源就是一个重要内在因素。因此可以关注以下指标:学位比例、科研人员比例率等指标。(2)增值性。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增值性主要通过提供的产品或服务为企业带来超额经济效益,实现股东财富最大化。因此可以通过研发费用率、资本保值增值率以及经济增加值(EVA)来体现。(3)整合性。企业核心竞争力是多种因素整合的结果。流动资产是企业流动性最强、最主要的经营对象,也是企业获取收益及增强长期核心竞争力的主要资源。因此可以通过总资产周转率、资产负债率、应收账款周转率指标进行分析。(4)可持续成长性。核心竞争力的可持续成长性强调企业未来存续状态。可持续增长率则是用来衡量企业可持续增长能力。本文采用经典希金斯可持续增长模型来反映可持续成长性,并在可持续增长率基础上按照综合评分法进行评分,衡量企业的可持续增长水平。

三、 无形资产质量与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内在关系分析

(一)一致性

首先,企业核心竞争力由某些无形资产元素构成,例如核心人力资源、非专利技术,管理系统软件等。其次,无形资产质量的根本特征——收益性,同样体现核心竞争力的增值性。两者都强调如何使企业成为特定市场领域的领先者并获得超额利润。最后,核心竞争力的整合性表明只有企业所有资产、因素合理有效地相互整合才能更好发挥资产本身的价值,即核心竞争力涵盖无形资产质量。

(二)差异性

无形资产质量与核心竞争力的差异主要表现在各自的表现形式不同。无形资产是资产,真实反映在企业资产负债表中,而核心竞争力是能力,不能列示于任何财务报表只能通过其他载体进行体现;另外,无形资产质量特征中的风险性独立于核心竞争力特征,而核心竞争力的评价体系更注重未来的成长性,强调外界环境所带来的风险。

(三)无形资产质量对于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影响机理分析

我们分析无形资产质量在企业核心竞争力中的效用时,应关注两者的一致性,关注无形资产质量对于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影响机理。首先,我们可以通过因子分析方法,寻找出影响核心竞争力较大的因子及相关权重,得出目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实际分数。其次,我们需要分析单项资产质量对于核心竞争力的影响机理,用实证方法探索其存在性特征与核心竞争力的价值相关性。然后,我们更需要研究无形资产整体的质量。采用CIV法来对无形资产整体质量进行测量。另外,我们还需要考察无形资产质量的风险性,可以通过无形资产减值准备表示无形资产质量的减少及其中蕴含的风险。最后,借用托宾Q值来判断无形资产和有形资产组成的企业资产组质量。引用经典的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探索企业托宾Q和劳动力的对核心竞争力的影响弹性。

四、 结论与不足

在知识经济时代的今天,无形资产正在替代有形资产成为企业价值创造的主要驱动要素。无形资产质量在企业中的体现就是有效的被利用、迅速产生现金流入的能力,体现于存在性、收益性及风险性三大质量特征。同时基于核心性、增值性、整合性、可持续成长性四个角度对核心竞争力进行分析和量化。但是,本文更强调无形资产质量对核心竞争力的影响机理,建议从三个角度分析两者的价值相关性。本文的不足之处在于缺少实证数据的验证,以及上述评价指标的选取存在一定主观判断影响。(作者单位:贵州财经大学)

本文属于“贵州财经大学2012年度在校学生科研资助项目”。

参考文献:

[1]汤湘希,贡峻:无形资产对企业的 价值贡献与评价[J].湖北财税(理论版),2002

[2]高建来,杨淋淋:企业核心竞争力与无形资产关系辨析[J].商业经济,2009

[3]张锐.浅析无形资产管理与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系[J].经济与管理,2009

[4]沈炳珍,陈娟:我国高技术产业上市公司无形资产对经营绩效的影响研究[J].经济论坛,2009(8)

[5]王玉红:注重无形资产 创造品牌价值[J].科技资讯,2009(9)

[6]刘静、张旭:无形资产对企业价值的贡献——基于层次分析法的评价体系[J].会计之友,2010(2)

[7]Gupta Neeraj J. Do stock prices reflect the value of intangible investments in customer assets

测量论文范文第3篇

【摘要】本文主要介绍Agilent天线测试系统的组成及工作原理和该天线测试系统测量误差分析以及在实际测试当中的应用。

【关键词】地面外来反射误差;标准增益误差;失配误差;矢网接收机线性误差;矢网接收机隔离误差;信噪比测量误差;总的合成测量误差;改善失配误差

一、系统概述

Agilent天线测试系统是美国安捷伦公司生产的目前国际上最先进的天线测试系统,本系统具有H11选件,外混频方式,100Hz IF中频带宽,8.33MHz中频,接收机灵敏度为-134dBm,动态范围110dB。比原先的HP85301B天线测试系统的灵敏度(-113dBm)、动态范围(89dB)都高出21dB。PNA采用Wondows2000操作系统网络分析仪平台,操作系统完全更新,数据处理兼容性更好。稳定性更高,处理速度更快,灵敏度更高。本天线远场测量系统用于在远场条件下对天线方向图与天线增益进行测量。

二、测试系统组成及工作原理

本天线测试系统主要由Agilent公司生产的高性能矢量网络分析仪E8362B、发射源E8247C、本振源E8247C、本振/中频分配单元85309A、两个测试混频器85320A、参考混频器85320B、转台控制箱、控制计算机及相应的测试电缆等组成。简化组成框图如图1所示。

E8362B网络分析仪在本天线测试系统中主要作为高性能接收机使用。其具有H11选件后有非常高的接收灵敏度和非常大的接收动态范围,特别适合于天线测试。E8247C微波信号源主要作为远端发射源与在接收端为本振/中频分配单元提供本振信号。85320A/B测试/参考混频器用于将被测/参考天线接收到的信号下变频到中频。为了提高测试灵敏度,减小由测试天线到网络分析仪接收机输入端的电缆损耗,在系统中使用了下变频方法,85309A本振/中频分配单元在天线测量系统中与85320A/B混频器一起构成天线接收信号的下变频与分配部分,完成将天线接收到的信号由微波频率下变频到8.33MHz中频,然后通过电缆送入PNA网络分析仪的8.33MHz中频信号输入端完成测量。

三、天线测试系统测量误差分析

该天线测试系统的测量误差是多因素引起的多项误差综合效果。其中主要误差因素有:地面外来反射误差、标准增益误差、失配误差、接收机线性误差、接收机隔离误差、信噪比测量误差等。以下以发射源输出信号电平经收发电缆损耗、收发天线放大、空间路径损耗、变频损耗、中频放大,最终到达接收机输入端不同的测量信号电平,详见表1所示为例分析幅度测量误差。

4.矢网接收机线性幅度误差eL:以矢网参考电平为-30dBm为基准,根据相对于参考电平的测量电平值查矢网接收机线性幅度误差曲线得出相应的误差值详见表1所示。

5.矢网接收机隔离幅度误差eI:当矢网接收机隔离度为100dB,参考电平为-30dBm为基准,根据测量信号电平值查隔离幅度误差曲线得出相应的误差值详见表1所示。

四、改善失配误差

五、改善失配误差的方法

以混频器前接入理想衰减器为例,从图3中可以看出,当在天线和混频器之间接入理想衰减器的情况下,混频器的回波损耗的改善是衰减器损耗的两倍;则混频器反射系数减小的倍乘因子k=10-(2A/dB)/20,从而可改善失配误差。式中A 为衰减量,A/dB 为衰减量的数值。

以混频器的回波损耗是8dB,则混频器原反射系数是0.4为基准,在天线与混频器之间加不同衰减器,计算改善后混频器反射系数ρL=0.4k详见表2所示。

六、结束语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使我们对Agilent天线测试系统有更进一步的了解,在对天线进行远场测试时,对本天线测试系统的测量误差有一个定量的概念,知道如何从哪几个影响因素去改善测量误差,如改善环境使地面外来反射变小,改善失配误差;增加发射功率,采用低损耗电缆等以增加信噪比,根据测量需求综合考虑从而得到最准确的测量结果。

参考文献

[1]Agilent公司微波性能和测量准确度资料[Z].

[2][美]威特著.李景威,张伦译.频谱和网络测量[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97,5.

[3]张睿,周峰,郭隆庆编著.无线通信与测试应用[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10,5.

[4]陕西省国防科工办编著.国防计量基础知识培训资料[Z].2010,4.

测量论文范文第4篇

一、对2015年招生内外部环境进行分析

从外部环境看,2015年技工院校招生形势相比往年更为严峻。一方面,高职院校以“大学双证(高职大专+高级工)班”、普通专科院校降分录取,对技师学院招收高中生生源形成直接竞争。另一方面,招生市场秩序仍未得到改善,一些同类学校通过“砸钱”,在某搜索引擎的“关键词”搜索功能上进行不正当排名和恶意链接,专搞恶性竞争。还有个别学校通过变相支付高额的“介绍费”,吸引中学班主任和社会中介为自己张罗生源。此外,从内部需求方面看,广州市工贸技师学院的品牌知名度和办学影响力正逐年提升,对招生工作必然会提出更高要求,招生工作不应仅仅关注生源的数量,而应更加关注生源的结构和层次。政府对技师学院培养高技能人才的发展定位,以及行业企业对技师学院人才培养的实际需求,也一致要求学院要加快优化生源结构。基于以上内外部形势的分析,学院要完成所确定的2015年“优化生源结构”招生任务就显得更为艰巨。

一、审慎研究并确定2015年招生工作思路

2014年底至2015年春,学院招生工作处主导对学院发展进阶、内外部条件、政策形势、竞争优劣势的分析,并持续与各产业系、学生处、总务处等部门研究,提出对2015年度招生工作提出了“1个科学”和“2个尽可能”的工作思路。“1个科学”,即科学挖潜和调配学院3个校区用于本年度招生的办学资源(如:桌位、工位、餐位、宿位等);“2个尽可能”,即尽可能协调好学院内各产业系各专业招生的规模平衡和校区间平衡,尽可能招收更多高素质、高分段、高级班的新生。最后,由学院招生工作处将该工作思路报请学院领导班子审议批准,以便在全年的招生工作中一以贯之、抓好落实。

三、对2015年学院招生任务完成情况进行分析

全面完成2015年招生任务后,学院结合年初所下达的各项招生考核指标,对2015年学院招生考核指标完成情况进行逐一分析(统计分析时间截止到2015年9月30日),以便为2016年招生工作决策提供数据参考和支撑。

1.完成学院2015年招生总量考核目标

2015年学院招生计划3500人,实际招收新生3534人,超计划完成招生总量考核目标。8月底,学院招生名额(新生学位)已基本用完,招生工作处此时将录取新生数控制在3500人的幅度,标志着学院进入了新生学位余量严控阶段,实行“闭门招生”,少量剩余学位仅用于录取高分段高中生。9月开学之后,仍有很多本市和外地学生前来学院报名,但结合招生总计划、学位资源有限、新生分数控制等情况,学院对这些学生不再招录。

2.完成学院2015年招生生源结构考核目标

通过“同比”和“环比”,在生源结构方面全面完成任务。

(1)与2014年同期相比,学院2015年招生在生源结构方面有了进一步优化。2015年招生总数比2014年净增538人,高级班人数增加789人,高中生人数增加360人,预备技师增加12人,广州生源增加83人。

(2)学院2015年招生在“三高一广”生源结构目标方面,超额完成考核指标任务,并创下4个历史新高(即:高级班人数创新高、高中生人数创新高、高分段人数创新高、广州生源人数创新高):一是高级班人数创历史新高。2015年学院下达高级工及以上层次招生指标2450人,实际招收高级班2950人,完成计划120%,高级班人数占招生总数的83.5%。二是高中生人数创历史新高。2015年学院下达高中生源指标1575人,实际招收高中生1648人。三是广州生源人数创新高。2015年学院下达广州生源指标1350人,实际招收广州生源1422人。四是高分段人数创新高。高中生生源:2015年学院招收二本学生7人,其中理科最高分524分,文科最高分487分,三A线学生21人,三B线学生240人;初中生生源:参加广州中考,650分以上学生1人,600~650分8人,550分~600分24人,500分~550分48人,其中最高分674分。

(3)通过对同类院校2015年招生数据进行“环比”分析,学院招生总数、高级班人数、预备技师人数、广州生源数均名列前茅。

3.对新生的生源地分布情况进行分析

学院2015招收的新生中广州地区生源为1422人,占当年招生总数的40.2%,同比2014年增长83人;招收粤东地区生源608人,占学院招生总数的17.2%,同比2014年增加160人;招收粤西地区生源941人,占学院招生总数的26.6%,同比2014年增加186人;招收粤北地区生源157人,占学院招生总数的4.4%,同比2014年增加48人;招收珠江三角洲地区生源128人,同比2014年略减19人;招收省外生源278人,占学院招生总数的7.9%,同比2014年增加80人。据此分析可以看到:2015年学院招收初中生主要以广州地区为主,而招收的高中生则主要以粤西地区、粤东地区为主。应该说因为提前谋划、准确预判、着力部署、应对有力,2015年学院在粤东西区域选定重点生源地、有侧重地开展招生工作,卓有成效,工作取得了新突破。

四、总结出若干体会和实战经验

回顾2015年,学院招生团队谋划于冬、发起于春、耕耘于夏、收获于秋,实实在在地打了一个漂亮仗,招生工作得以完美收官。走过2015年,学院得出的实战经验是:依托学院品牌做招生,按院系二级管理抓招生,用考核指标评招生,用守土有责促招生。

1.依托学院品牌做招生

(1)借力学院大宣传平台,放大招生宣传成效。一是将招生宣传经费并入学院大宣传预算,便于对招生宣传进行院级的统筹和安排,以确保招生宣传的力度。二是在学院系列大型活动中嫁接专项招生宣传,邀请各地招办主任、中学校长、教务处科长,以及中学生等到学院参与这些大型活动,感受学校办学实力、技能魅力、专业建设和人才成长,从而实现有效增强招生宣传的力度和效度。在学院于2015年5月举行的校园开放日暨职业活动体验,糅合了“世赛邀请赛、技能嘉年华、中学生体验技能”等内容,邀请了市内400多名中学生、部分中学校长和家长参与。举办该次大型活动,有效增强了中学生职业兴趣、职业理想与职业认同感,也有效“放大”了学院面向社会开放的外部影响和宣传成效。

(2)选准重点区域宣传,增强招生宣传的精准性。

一是在省内选准高中生源地进行宣传。学院把广东省分为三个片区,分别是粤东、西、北区域(区分于广州地区),主要录取该区域的高中生。学院于年初对粤东、西、北区域城市(县、区)进行选点,于3~5月期间对选定的城市(县、区)开展有针对性有重点的上门访问、到校宣传,并在5~6月份期间参加所选定城市(县、区)当地教育部门(招生管理部门)所组织的大型招生咨询会。学院根据历年在粤东西北新生生源地数据多寡进行分析,并辅以工作经验对数据偏差进行修正,再做出选点决策。经统计,学院2015年先后参加省内梅州、潮州、阳江、江门、茂名、湛江、河源、清远、韶关等地市举办的招生咨询会共11场。

二是在广州地区选准初、高中生源地进行宣传。从3月份起,学院就开始“点对点”择时访问生源较丰富的中学,进行“自选动作”的宣传。此外,配合市教育招生管理部门和人社部门共同组织的“送中职招考政策到中学”活动,深入到广州部分区生源富足的中学进行大型巡回宣传,开展“规定动作”的宣传。此外,由市招考办在琶洲会展中心举办中考、高考招生咨询会,学院亦积极参展。由于运筹得当,学院布展摊位上各专业系技能展示项目新颖、精彩,咨询动员做到热情、高效,吸引了大量广州本地的学生、家长前来咨询和登记,同时吸引了不少新闻媒体前来学院摊位采访。此外,学院选择广州区域相关中学,“科技下乡”“文艺下乡”,送本学院科技项目和文艺节目到中学,

(3)“陆海空”立体“作战”,实现宣传广覆盖。时代在变,环境在变。任何单一的招生思维模式,都会变得越来越不适应招生市场的千般变化。要打赢招生这场“战役”,必须要有“陆、海、空”立体作战的思维,开展“点、线、面结合”的招生宣传。

学院招生工作处将各产业系招生驻点人员组建成若干招生“小分队”,采取“走出去”方式,兵分多路深入广州市和广东省的招生动员第一线,进村镇、进校园、进教室,与中学生进行面对面的宣传与咨询。经统计,从3月下旬至7月间学校共深入到近300所中学进行现场宣传。此外,还通过校园开放日,采取“请进来”方式,邀请学生和家长进学院、进实训室、进成果展厅,将学院办学内涵、教学模式、课堂管理、校内文化等充分展示给来访的中学生和家长,优化了学院与社会、学院与学生、学院与家长之间的交互界面,做到宣传动员内容与时俱进、宣传手法推陈出新、宣传界面亲切交融。这种“走出去,请进来”、深入一线的“地面部队”称为“陆军”,目前仍是学院招生宣传的主力军。

通过各地报考指南、海报、报刊等媒体,对重点招生区域和重点生源学校广覆盖,做好招生宣传和录取工作的同时,实质上也在不断扩大学院品牌知名度。经统计,学院在省内各地,包括偏远山区,共张贴海报约2000份,先后在广州、从化、增城、湛江、河源、惠州、茂名、梅州、云浮、廉江、韶关、汕头等12个地区刊登《报考指南》,在《中学生报》《新快报》等刊登招生宣传广告共3次。“陆军”的宣传效果虽然好,但受“人手少、资源缺、时间紧”等所限,不可能跑完省内各个区域。因此,借助各地报考指南、海报、报刊等进行宣传,似海水一样渗透到更多地区、渗透到千家万户,可以称之为“海军”,它是“陆军”的有力补充与完善。

学院设置了“企业QQ”、校园网、贴吧、微博、微信等信息化手段,并安排专人值守答疑,为广大学生家长的咨询、报名提供了便利。学院坚持“传统纸媒体不放弃,信息化新媒体很重视”,并着手引入微信营销方式,成为学院招生宣传和录取工作的一个亮点。添加精准“粉丝”,通过微信服务平台,与考生进行全方位互动沟通,让广大考生及时了解学院发展最新动态,使学院品牌“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地影响着广大学生与家长。借助IT技术和时空信息传递开展宣传和招生录取,学院称之为“空军”,它是新媒体新技术,是传统招生方法手段有效的、必要的补充。

(4)跳出招生做招生,让招生工作价值倍增。招生工作好比一场“战争”,有勇更需有谋,拼硬实力也拼软实力。招生工作能否取胜的关键在于学院品牌及办学的综合实力。依托学院品牌做招生,是学院开展招生工作所坚守的信条,也是学院招生团队坚实的后盾。学院要求做招生工作应“跳出招生看招生”、让招生工作价值倍增,而不应仅仅是为了招生而招生。招生宣传和录取工作必须紧紧围绕学院的“首文化”、一体化课改、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世赛成果、先进的实训设备、高质量就业、校园文化等开展,在推进招生宣传工作的“面”上,积极宣传广州市工贸技师学院办学品牌、实力和内涵这个“里”;积极倡导技能成才观,在动员引导广大初高中毕业生积极报读学院的同时,将学院品牌向社会、企业、学生和家长进行广为推介,将技能宝贵、劳动光荣、创造伟大等理念通过学院招生工作队“上山下乡”,带到各地城市和山区,深入到千家万户,让技能成才的文化渗透到老百姓的心里,这就是“跳出招生看招生”的深层次意义和长远价值。

2.按院系二级管理抓招生

学院按院系二级管理机制进行各项制度安排,以实现各项工作推进能实现高效、可控、协同。学院招生工作亦按院系二级管理进行统筹。学院招生工作处负责统筹指导全院招生计划制定和实施,以及协调各产业系各行政部门;各产业系配合招生工作处配置系专职招生员,由招生工作处在招生期间调配使用,并在招生工作处指挥下负责各自系内招生计划的具体实施;学生处、总务处、财务处、教研室教务处等部门负责新生资源的盘点和更新、新专业报备、新生收费和迎新生等工作。基于此,有关招生的分工合作和权责利机制得以清晰明确,有统筹有协调有配合,方向一致,工作效能就高。此时,招生工作就不只是招生工作处的事,而是全院联动、牵一发动全身,真正做到了“全员招生”。在这样的机制下招生工作处抓起招生工作来就显得更有章法更有力,在招生过程中施以微调预调、节奏控制、节点把握、资源调配等也显得更为有效。

3.用考核指标评招生

学院基于对历年招生数据特别是上一年数据进行分析,然后确定本年度招生计划,并与之相应的制定本年度招生考核指标。招生考核指标实际上体现的学院发展方向、办学层次、资源水平和综合能力。因此,学院特别重视一年一次修订招生考核指标,要求基于科学的数据分析进行指标修订,并经过“二上二下”征求意见后,才提交学院班子会研究最后通过。

(1)认真做好形势研判和数据分析。对招生形势的研判主要基于以下几个方面数据的技术分析。一是对本地和异地的生源各项指标进行分析,包括:过去几年本地和异地的生源数量、毕业学校分布、初高中比例、男女生比例、各专业报读人数、住宿生比例、报名报到时间等等。二是对当前招生形势和同类竞争进行分析。三是对本学院新生学位资源数据进行分析,包括学校当前在校生、本年度下厂实践学生人数、毕业生人数、课室数、机房和工位数、宿舍空床位数、新生住宿需求率。

(2)科学制定年度招生计划。按照市人社局提出“稳规模、控指标”的招生工作要求,学院根据目前办学水平、在校生人数、教学设施设备资源、实习工位资源、学生宿舍资源和各校区住宿生比例,对本年度招生总人数进行研究。而学院各产业系则确定系内各招生专业具体招生计划,根据每个专业往年的招生数、各专业毕业生就业情况和本专业学位资源保有量,对系内各专业分配的招生计划进行平衡和确定,从而分别确定各产业系招生计划数。学院领导班子据此结合全院办学资源的实际以及学院办学事业未来发展的定位,最终确定了学院2015年招生计划为3500人。

(3)审慎修订年度考核指标。今年年初,学院多次召开班子会议,对招生工作进行专题研究和部署,要求面对招生市场和形势的变化,审时度势、科学决策、精准部署,确定了招生专业、各校区招生额、预备技师班、高级班、高中生、广州生源等招生指标,审核并通过了《2015招生考核与奖励方案》。该方案明确了招生工作处、各系、各部门职责,确定招生任务考核总指标和分指标,并相应地确定了指标未完成、指标完成及超额完成的奖励。在设定方案中的指标和奖励方法时,要求能够与学院明确提出的“稳规模、调结构、提质量”招生总原则吻合一致,并以此评价院内各部门各系年度招生工作完成情况。事实证明,各系、各部门依该方案开展招生,在招生过程中经常对照该方案进行调整修正。由于有依据、有方向、有评价、有激励,招生工作得以全力推进,并做到了统筹和协同。

4.用守土有责促招生

学院领导班子赋予了招生工作统筹指导全院招生工作的权力,同时要求在招生工作过程中以守土有责的精神向社会推介工贸品牌、完成好年度招生任务。面对激烈竞争的生源市场,为招“网罗”市内和市外各地的优质生源,学院始终用“守土有责、守土尽责”来激励招生团队、强调招生工作对学院发展的重要性。“酒香也怕巷子深”。学院招生工作处与各系招生驻点人员,不能有丝毫懈怠。2015年年初,招生工作处就组织招生“小分队”早早地深入粤西、粤东、粤北共计51个县,以及深入到广州12个区,深入到各“生源目标”地区和中学,进行有针对性的“靶向”招生宣传和动员。招生工作人员离校离家、远赴异地,平均一天能跑一个县(区),有时甚至一天要跑二个县。他们不怕苦、不怕累,充分发挥团队合作精神,满怀激情,在粤东西北各城市和山区“上山下乡”,在各地人社部门、街镇、教办、中学、师生和家长中留下了好口碑,留下了深刻的大“工贸”品牌的影响和烙印。此外,由学院招生工作处牵头协调、各部门通力协作,认真细致地做好新生现场报名录取和“迎新”工作,以生为本,做好服务。要求“既能招得来,更能留得住”,亦体现学院招生团队“守土有责”的精神面貌。

五、对2016年招生形势进行研究和预判

一是预备技师班招生仍将有一定的困难。4年制预备技师班的招生,相对于3年制高级班的优势不明显。技师学院举办的预备技师班目前仍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在短时间内难于解决,譬如:考证(预备技师资格证)通过率总体偏低、解决套读本科学历有难度、预备技师小班化会带来较高的办学成本、面向社会和行业企业宣传预备技师班的力度仍不够,个别用人企业对预备技师班毕业生能力仍不了解不认可等问题。

二是仍存在新生报读专业“冷热不均”的问题。家长和学生对产业发展和技能人才需求会出现结构上和总量上的预判和误判,导致在报读各类专业的学生人数将出现冷热不均的现象。譬如:互联网+大潮兴起,技工院校信息类专业将出现报读学生“堆积”。传统制造类产业正处于转型期,技工院校个别制造类专业招生将出现“冷门”。

三是品牌技师学院办学影响力正日益扩大,这类技师学院仍将存在校内新生学位紧张与校外新生报读踊跃之间的结构性矛盾。相反地,由于技师学院招生火爆的“挤出效应”,规模偏小的职业学校及办学知名度较低职业学校均将出现招生困难、很难、更难的问题。

四是高职院校自主招生比例不断扩大,各类职业学校和技工院校生源也相应变得更紧张。在招收初、高中毕业生方面,高职院校、大专院校招生与技师学院招生均形成直接竞争关系。一是高职院校自主招生时间较早,于每年3月份开始录取,从时间节点上抢先招收高中毕业生;二是高职院校自主招生逐年“扩容”。且高职院校自主招生与普通高校招生在考试和录取时序上并不冲突,被高职院校自主招生录取的学生仍可参加6月份普通高考。原来选择报读技工院校的高中生,也有可能因此转而选择报读高职院校。

五是由于人口变化因素等导致广州生源人数都在逐年小幅减少。由于城市快速发展和人口结构调整,广州适龄入读技工院校的生源人数也呈现出“小幅慢跌”逐年减少,预测2016年及未来若干年广州生源人数仍将持续下降,而广州中考生中的外地借读生则逐年有所提升。此外,广州的示范性高中、普通高中也在扩建和增加学位。预计各类职业院校校招收广州生源会变得更为困难。

六、提出201 6年招生工作的若干对策

面对日益严峻的招生形势,为了更高质量地完成2016年招生工作任务,学院必须未雨绸缪、提早谋划、统筹有力、协同作战。学院提出了2016年招生工作的若干对策,要求按“快、准、狠、广、新”五字诀推进和落实。

一是“快”字诀。尽快设计学院《2016年招生简章》。好的招生简章,是学院办学和品牌的“广告页”,也是招生工作人员手中的“利器”,务必在3月中旬之前印制完成。尽快启动2016招生宣传工作。及早赴粤东西北各地进行招生回访和招生宣传,是为2016年招生录取争取时间。尽快完成新生宿舍美化工作,确保给新生提供一个安全、干净、相对舒适的住宿环境。

二是“准”字诀。精准制定年度招生计划。要求学院各产业系要紧贴社会需求、紧贴市场,结合各产业系的教学资源,根据新生宿位数、学位数、工位数,精准制定本系2016年招生计划。由招生工作处汇总后并进行统筹微调,提出学院2016年招生计划,报送学院领导班子研究和审批。要精准完成学院各校区用于2016年招生的学位资源摸底和调整。特别是要精准摸查各个校区的新生宿位数、桌位数、实习工位数,要求各校区招生专业所对应的办学资源做到匹配和协同,为顺利完成2016年招生计划任务提供基础条件和资源保障。此外,要做到精准组织招生宣传,精准确定宣传区域、宣传招生对象,“线上线下”宣传互为补充,关注市场变化、关注网络生态,早跑市场、多跑市场、勤跑市场、跑准市场。

三是“狠”字诀。要狠抓品牌推广,做到外树形象。要求学院招生团队在招生工作实践中,用心呵护“工贸”品牌,不断擦亮“工贸”品牌,积极展现“工贸”品牌,想方设法提升办学影响力和品牌影响力。要狠抓内涵建设,做到内强素质。学院办学知名度正不断提升,要狠抓内涵建设,包括抓好教学质量、管理质量、服务质量、就业质量。学院“内强素质”,必将为2016年招生工作的顺利推进“强底气、涨信心、增勇气”。要狠抓招生队伍建设,提升团队协同作战能力。要求各产业系选派能吃苦、素质高、善沟通、有经验的招生驻点人员及招生值班老师,并保持选派人员的相对稳定性。要组织招生团队全体人员进行学习培训,熟悉招生环节、熟悉招生政策、熟悉专业介绍。

四是“广”字诀。要做到招生宣传广覆盖。招生宣传要尽量多地深入到省内各区域,既要体现“广”,又要“广”中有“重”,特别是广州地区、粤西地区、粤东地区,历来是各类职业院校兵家必争之地。要做到招生动员广覆盖。招生工作需要全院师生的大力支持与积极参与,希望全院师生2016年一如既往,继续关注招生,积极为学院招生工作出谋划策,为招生工作添砖加瓦。要做到招生政策广覆盖。招生政策广覆盖,包括国家免学费政策,国家助学金政策,广州市福利彩票资助政策,政府关于高技能人才的相关政策,学历提升包括套读成人大专的相关政策,技能成才、各级各类技能大赛奖励政策,学院高分段新生的奖励政策等,通过系列宣传招生政策,吸引广大考生积极报读广州市工贸技师学院。

五是“新”字诀。研究确定2016年招生新目标,包括招生总人数、广州生源人数,确定高级班比例、高中生比例、预备技师比例。并相应地研究出台招生工作奖励新方案,以招生总数、生源结构为双重考核指标。创新招生工作新模式,继续优化“线上线下”互相融合的模式,要研究分析招生数据,根据市场的变化及时调整招生宣传策略。2016年学院将进一步实施“微信推广”,让考生和家长通过智能手机即可了解学院办学成果和校园动态,通过微信服务平台接受考生咨询、登记、报名和缴费。采用新生学位资源网格化数据管理,为了科学控制招生进度和学位管理提供实时数据,做到及时决策,及时微调预调。

近年来学院已发展成为技工教育领域的大型院校、示范院校和品牌院校,招收更多高分段、高层次、高素质的新生,可以为学院源源不断地输送新鲜的“血液”和上好的“原材料”,亦可以为学院稳健运营争取足够的财政生均经费,为学院全面深化改革和可持续发展提供坚实的基础和保障。学院认为,招生工作的成与败,将直接折射出学院品牌的兴衰,直接折射出社会对技工教育的认同与否。2016年,是新的招生年度,学院招生工作未雨绸缪,与全院各系、各部门一起,时刻保持高度的忧患意识、竞争意识、先发意识和执行力意识,在学院领导的科学部署和领导下,谋划在前、创新思路、尽早启动,做到“谋划2016、决战2016、制胜2016”,在“十三五”开局之年全力完成学院所下达的2016年招生计划、目标和任务。

测量论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数字测量技术;建筑工程测量;应用研究;

前 言

在建筑工程项目的施工中测量技术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可以说测量技术应用的好坏决定了建筑工程项目的施工情况。在建筑工程项目的施工之前,需要使用测量技术对施工用地进行整体的测量,才能够提供给设计者更加精确的数据,使得设计出来的施工方案更加符合实际的需求,而且在建筑工程项目的施工过程中也需要使用测量技术对建筑进行测量,保证地面和墙面的平整,还需要对建筑的高度、宽度等信息进行测量,使得建筑工程项目的施工质量得到保证。因为测量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中有很大的作用,所以近年来测量技术得到了很大的发展,数字测量技术就是最新的测量技术,数字测量技术是一种使用计算机进行主体测量工具的测量方法,具有很高的准确性,对促进建筑工程项目的施工有重要的意义。

1、数字测量技术的优势及特点

1.1测图的精度高

数字测量技术在建筑工程测量中的应用如此的广泛主要是数字测量技术拥有其他的测量技术所没有的优势和特点。首先,数字测量技术的测量的精确度更加高,减少了测量误差的出现几率。在数字测量技术还没有得到普遍应用之前,我国的建筑工程项目施工中使用的都是传统的测量技术,而传统的测量技术在对建筑工程进行测量时往往测量的结果不够精确,加上测量人员在测量时的操作误差,导致测量结果往往与实际的数据相差较大,进而导致建筑工程施工中频频发生问题。因此,数字测量技术已经推出就得到了很好的应用,数字测量技术最大的优点就是精确度高,在使用数字测量技术对地形、图片和建筑进行测量时误差相当的小,几乎精确到了毫米,使得建筑工程无论是在设计还是在施工中都更加的准确。在以往的建筑工程项目的设计施工中,设计人员掌握的有关项目的各方面的数据都是不准确的,只有一个估测的数据,存在的误差加大,而设计人员根据不准确的数据设计出来的图纸自然与实际的情况偏差较大,而数字测量技术的应用提高的测量的准确性,使得设计方案更加贴合实际,避免的土地的浪费和过度使用,,保证的建筑工程项目的施工质量。

1.2自动化的程度高

自动化的程度高是数字测量技术的又一个主要的使得数字测量技术得到广泛应用的优势和特点。数字测量技术是使用计算机技术的一种测量技术,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计算机在人们的生活中所占的比例越来越高,计算机对于将人们的生活变得更加便利有着很好的效果,目前,在我国基本上每个家庭中至少都拥有一台电脑,而且人们对计算机的依赖性也逐渐的增加,人们在计算机上缴纳费用、查找各种信息、购物、工作、娱乐休闲、写作,真正的使人们达到了不出门便知天下事。而计算机发挥更大作用的是在科技发展中,现在,许多的技术都逐渐向信息化、自动化和智能化转变,计算机对数据的超强的处理能力能够帮助人们处理和解决许多的问题,原本由人来计算和解决的复杂的大数据的计算和测量,只要有适合的编程程序和计算测量的软件,计算机就能够在非常短的时间内做到人们需要花费非常多的时间才能够解决的问题,而且准确性更高。数字测量技术充分的利用计算机技术自动的进行数据的计算,图标符号的选取和信息的识别等,使用数字测量技术而绘制的地形图远比手绘的看上去更加的规范和精美,甚至完美无缺。而且运用数字技术自动的进行工程测量,将会使得很多人为的主观因素导致的误差出现几率大大降低。

1.3图形的属性信息较为丰富

数字测量技术主要是由数字化成图技术和地图数字化技术组成,而地图数字化技术与数字化成图技术的最主要的作用就是使用扫描器将在图纸上绘制的地图完美的复制到计算机中,使纸质的图纸数字化,方便人们的测量和查找,此外,虽然每一次的建筑工程项目的施工场地都有明确的手绘地图,是由很久之前的测绘人员进行实地测量后绘制的,但是,由于一般的地图的绘制时间都比较长,在这期间施工地块的实际情况会发生很大的变化,因此,在建筑单位竞标成功后,都会派实际的测绘人员进行实际的地形的测绘,并记录周围的地形地貌、气候环境,方便制定施工方案,但是,一般的测量方法在进行测量时都需要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而且由于我国的城市化建设的脚步加快,以助于现在的建筑工程大都会在野外,周围的人烟稀少,在野外进行测量使得测量难度增大,从而导致测量的结果的准确性降低,而数字测量技术的应用,不仅可以提高测绘工作的精准性,还可以实现测量工程的简易化,极大地减少了劳动力,促进了测量数据的储存与利用。而且使用数字测量技术测绘出的地形图中对于图形的属性信息的标注也较为丰富,不仅会拥有地形具体所在的坐标位置,而且还保证在建筑工程项目施工中需要的各项信息数据,在对这个测绘点的编码信息做整合并进行成图操作之后,系统数据库中的所有测图符号就可以被调用,再通过对数据库中与该编码相对应的各种图式符号加以调用,就能实现地图图形的绘制。

1.4利于图形的编辑

数字测量技术的应用利于图形的编辑。由于我国正处于发展的一个重要的时期,我国的建筑行业得到了很大的发展,许多平房都变更成了高楼,而在平房的拆迁过程中,建筑单位需要对居民进行平房兑换楼房的处理,并根据居民的房屋面积进行经济补偿,这个政策使得许多的居民在原有的房屋的基础上再新建房屋,如果居民的房产信息中没有对房屋的面积、形状等进行标识,就会造成建筑单位的大量的经济损失,而数字测量技术的应用加大了对图形的编辑能力,减少在拆迁的过程中建筑单位的损失。

2、建筑工程测量中数字测绘技术的具体应用

2.1 测量信息采集点分析

建筑工程项目测量中数字测量技术的应用中最常见的就是测量信息采集點的应用。在建筑工程项目的施工之前,需要进行实地的测量,特别是设计人员对建筑的主体结构进行设计的过程中需要用到大量的测量数据,因为设计图纸需要详细的标注出各项的施工的信息,其中建筑的平面图、轴线图、立面图是设计中必不可少的部分,方便施工人员理解设计的精髓,保证施工人员按照施工图纸进行施工 [1]。

2.2建筑测绘数据采集方法

由于数字测量技术是一种新型的测量技术,因此,测量人员对建筑的测绘数据采集方法大都没有全部的掌握,以至于在使用数字测量技术时都会影响测量的准确性,所以,在对建筑工程进行测量之前需要对测量人员进行培训,使其充分的掌握建筑测绘数据采集方法,避免误差的产生[2]。

结 语

综上所述,数字测量技术在建筑工程测量中的应用对提高建筑工程项目的测量的准确性有重要的作用。数字测量技术相比于传统的测量技术有很多的优势和特点,这些优势使得数字测量技术的应用逐渐的增加,进而提高了建筑工程项目的测量的准确性和施工质量。

参考文献

[1]苏宗跃;袁乃辉;沈季杰;师云杰;张爱明;陈勇;;利用数据通讯业务建立数据链的GPS-RTK作业模式在测绘工程中的应用分析[A];2011数字江苏论坛——电子政务与地理信息技术论文专辑[C];2011年。

[2]范东强;尹东光;刘松;徐波;宋良学;丁海超;田建立;周开元;;商丘市首级GPS控制网及控制测量信息系统的建立[A];科技、工程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河南省第四届青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2012年。

作者简介:黄华国 出生年月:1985.02.11;性别:男;职称:助理工程师;研究方向:测绘;工作单位:柳州市勘察测绘研究院.

测量论文范文第6篇

关键词:本土政治技能量表;政治技能;组织情境;效度

一、问题提出

如何通过提高员工政治技能(political skill),使其成功适应组织政治环境,增强组织凝聚力,从而激励员工积极主动地实现组织目标,已成为人力资源管理实践中面临的重要问题。 在组织政治研究过程中,学者们先后关注过政治行为和政治认知领域,但对政治技能的研究起步较晚,近年来才受到重视 ,这是因为政治技能的差异导致了政治行为和政治认知的不同,甚至在复杂多变的组织环境中,政治技能高低会直接影响个体在组织中的政治行为和政治认知。从这个意义上说,政治技能这一概念的提出,是对组织政治研究向纵深发展的一个重要推进。早在20世纪80年代,Pfeffer就提出应从政治视角看待组织,组织是一个内在的政治竞技场,为了在组织内获取成功,个体必须使用一些政治策略或行为,以说服、影响或控制他人,这种策略和行为被称为政治技能。Pfeffer认为政治技能是个体在经常发生变动的组织环境中获得成功的必要能力;Mintzberg[1]认为政治技能是个体为了更有效地生存,必须拥有的对他人进行劝说、影响或控制的能力;Ferris 认为政治技能是在工作中有效理解他人,并利用基于理解而获得的知识去影响他人,可以提高个人或组织目标的能力。高政治技能个体不仅知道在不同工作情景中该做什么,而且知道怎样在行动中隐藏自己的处事动机,并以表面真诚的方式去做,从而达到影响他人的目的。 综上,笔者认为政治技能独特地存在于组织成员人际间的相互影响中,是在工作或组织情景中理解并影响他人、兼具人际互动风格和社交效能的个体能力。

对政治技能结构的认识与测量是一个渐进过程。1999年,Ferris等开发的6项政治技能单维度量表(political skill inventory),曾对政治技能概念的主要方面,如理解和影响他人能力的测量进行了初步探索。该量表的信度估计ɑ系数均在07以上,并支持单因素结构,且与其他社会技能概念的相关性很低。除此之外,还有一些研究对该量表进行过评估,单维结构同样得到了支持。随着学者对政治技能概念理解的全面和深入,Ferris提出了政治技能的四维结构:社会机敏性(social astuteness)、人际影响(interpersonal influence)、交际能力(networking ability)和显性真诚(apparent sincerity)。他经过实证分析进一步确认了这四个维度还受到如下社会技能的影响:洞察(perceptiveness)、控制(control)、亲和(affability)、主动影响(active influence)和发展经验(developmental experiences)。其中,洞察中的自我控制、尽责性与政治技能中的社会机敏性维度显著正相关;控制中的心理控制源、自我效能与政治技能中的人际影响维度正相关[2];亲和中的外向性、积极情感能正向预测政治技能4个维度;主动影响中的主动人格对政治技能有正向预测作用[3]。

已有政治技能文献的研究结果表明,职场中的个体政治技能具有积极作用。在绩效方面,国外学者发现政治技能整体构念或单独要素对工作绩效具有促进作用。其中,实证研究表明,政治技能能正向促进团队绩效、个体绩效、周边绩效和任务绩效[4];在比较了自我控制、情绪智力和领导效能对管理工作绩效的影响后,发现政治技能是工作绩效最有力的预测因子[5]。在非绩效方面,有研究结果表明,政治技能可以影响员工的工作满意度、工作紧张(job tension)、个人声誉、组织支持、角色紧张和组织公民行为等[6]。近年来,国内学者也开始关注政治技能,柳恒超和金盛华[7]采用半结构性访谈,探讨了中国文化背景下政治技能结构,认为处世圆通、关系经营、人际敏锐、表现真诚和面子和谐是中国情景下政治技能的主要内容。并有实证研究发现,政治技能对个人声誉[8]、下属逢迎、印象管理[9]和员工职业发展有积极影响,政治技能是一种提升员工工作绩效和组织竞争优势的积极力量[10]。毫无疑问,这些成果推进了本土政治技能研究的深入。

尽管近几年来逐渐有国内学者参与到政治技能的研究中,但是,社会科学理论不像自然科学法则那样,放之四海而皆准,因此,我们有必要审慎查看并质疑从西方导入的这一组织行为构念与中国文化的适应性。 本文将以中国组织与员工为样本对 政治技能的维度及其测量进行研究。

二、本土政治技能维度确认

通过深度访谈收集受访者对政治技能行为的典型描述,对关键事件归纳总结,将这些描述进行内容分析、编码和归类,形成初步类别,进而厘清并确认中国组织情境下政治技能的基本维度。

1陈述句收集

本文通过3种途径收集陈述句:第一,深度访谈。要求受访者工作3年以上,所在组织人际沟通较频繁、绩效优良,并充分平衡性别、年龄、职位和单位性质等因素。通过面谈、网聊与电话采访等方式,共访谈32人。受访者男性占63%,女性占37%,平均年龄为31岁;受访者工作年限为3—25年,平均年限为9年;56%为普通员工,20%为基层领导,14%为中层领导,10%为高层主管;42%来自国有企业,19%来自民营企业,15%来自事业单位,22%来自外资企业,2%来自合资企业。第二,文献阅读。由于受访者平均年龄较轻,主要为基层领导和普通员工,缺乏年长者和高层管理者代表,所以本文利用收集到的国内8位企业家的访谈录和传记,对二手资料进行深度分析。第三,专家访谈。邀请3位组织行为方向学者,就中国文化背景下政治技能维度与表现进行访谈。

2陈述句编码和归类

将录制的访谈资料转化成电脑文本,加之所搜集的其他资料,以陈述句为分析单位进行编码共得到791条陈述句,其中语义含糊不清和与政治技能主题不符的陈述句有235条,予以删除。对剩下的陈述句进行初步归类,合并内容相近、仅以不同方式说明的句子后,得到126条陈述句。由包括本文作者在内的5位参与者(另外3人系两位博士生和1位硕士研究生)对126条陈述句进行概念层次合并以形成维度类别,最终得到9个类别,如表1所示。

和谐人际 采取有效方法,意图与周围人拉近距离,建立并逐步融洽关系 与周围人关系融洽;工作氛围轻松;相处愉快 181 2288

权术运用 运用权力手段在组织竞争中意图击败对方 做足表面功夫;刻意博取对方信任;协调与不同对手的关系 47 594

能力型社交 采用有效沟通方式,在组织中发展人脉,接近目标人物,寻求他人认同 花费精力经营关系网;积极主动接近对方;努力发展人脉 119 1504

面子经营 在工作或遇尴尬气氛时,根据场合有分寸地给对方留情面,以免破坏彼此关系 照顾对方面子;避免公开提及他人缺点;为对方找台阶下 84 1062

形势机敏性 由于形势变化与预期差异,鉴于环境压力,运用对形势的敏感性、意识性、适应性和审视性,相机而有技巧地行事 能准确判断对方性格特点;能准确判断对方意图;能准确评估形势优劣 131 1656

表面和气 在对他人不完全认同的情况下,能运用适当方式与对方和谐相处 微笑与他人相处;让他人感到受尊重;看起来真诚可信 46 582

化解矛盾 有能力化解与他人之间的矛盾,善于消除摩擦 能妥善解决争端;有能力消除摩擦;少树立对立面 29 367

拉关系 为了达到自身利益和目的,肯与不熟悉的人拉近距离,建立进一步接触的平台 积极与目标人物交往;扩展人脉“门路”;有建立关系网的方法 110 1391

利他行为 能体察对方所需,根据自身需要,在工作中或利益面前将优先权让给他人 不与对方斤斤计较;主动让利给他人;将优先权让给他人 44 556

为了保证上述归类范畴的适当性,本文参照柯江林和孙建敏[11]的反向归类方法,由未参加如上研究的第三方(由另外3位博士研究生组成)参与,对其讲明类别和操作性定义,让他们将各题项放入类别中,检验与之前归类的一致性。结果如下:第一,完全一致。评判者都将该陈述句分配到预想类别中,共有91条,占72 %。第二,多数一致。评判者中有两位将陈述句分配到预想类别中,共有21条,占17%。第三,多数不一致。评判者中仅有1位将陈述句分配到预想类别中,共有9条,占7%。第四,完全不一致。评判者都未将陈述句分配到预想类别中,共有5条,占4%。删除完全不一致的17条,还剩121条。

3结果

采用上述方法,本文以最后得到的121条陈述句、划分出的9个类别(和谐人际、权术运用、能力型社交、面子经营、形势机敏性、表面和气、化解矛盾、拉关系、利他行为)形成了本土政治技能构念。其中,和谐人际、化解矛盾、形势机敏性与西方政治技能构念相似,属于传统政治技能;面子经营、能力型社交、表面和气、拉关系、权术运用和利他行为具有中国本土气息,属于特色政治技能。上述类别的划分是通过归纳形成的,目的是增强构念体系的理论逻辑和内容效度。

三、本土政治技能量表开发

在上述研究基础上,本文进行封闭式问卷编制和本土政治技能测量工具的开发。以来自于不同企业的员工为样本收集数据,运用SPSS160和Lisrel85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探索性因子分析和内部一致性信度分析,对题项进行筛选及结构验证。

1本土政治技能量表预试与分析

(1)被试与问卷编制

本文被试来源为MBA在职学生。对xx大学MBA学员发放100份问卷,收回81份,其中有效问卷69份;向xx大学MBA学员发放问卷100份,回收88份,其中有效问卷82份,则预测试一共有151份问卷有效,有效率为75%。在被试中,男性占57%,女性占43%;平均年龄为34岁,其中61%在25—30岁之间,31%在31—36岁之间,8%在37岁以上;基层员工占53%,基层主管占23%,中层主管占11%,高层主管占13%;38%来自国有企业,10%来自外资企业,19%来自民营企业,30%来自机关事业单位,3%来自合资企业。

根据前文归纳出的9个类别,结合已有政治技能文献,本文在每一类别中挑选典型行为分别编制4—6个题项。再将问卷交送组织行为学领域的3位教授及12位博士研究生,对题项的概念、语义和内容方面进行审查和把握,最后形成员工政治技能问卷,共36题项。采用Likert5分值量表法来测量,从1代表“完全不符合”到5代表“完全符合”。

(2) 信度与探索性因子分析

在探索性因子分析前,首先,我们在前文受访对象的中、高层领导中,挑选拥有较高知识水平和社会经验的5位受访者进行深度访谈,采用为题项打分形式,共同对政治技能初始问卷进行删减和调整。在该评分标准中,用百分比代表高、中、低不同水平,如50%代表“高”,即050;30%代表“中”,即030;20%代表“低”,即020。将题项所得分数从高到低排序。经过讨论,我们认为删除得分小于15的题项比较合适,所以有4个题项予以删除。其次,对剩下的32个题项进行项目分析,判定题项鉴别力。通过差分值95%置信区间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其中1个题项没有通过005显著水平,予以删除。再次,对剩下的31个题项进行探索性因子分析,结果表明Bartlett球体检验得出χ2 为25540(df=66,p<0001),KMO值为081,表明题项适合做因子分析。按照特征值大于1的原则和斜交旋转法抽取因素,删除因子载荷不足050的题项。最后,经过多次删除,得到5个因子19个题项,结果如表2所示。5个因子累计解释方差比例为7425%,各个题项在相应因子上均有较大载荷,处于056—084之间。进行内部一致性信度分析后表明,5个因子的信度值依次为082、078、075、073、076,均在070以上,这表明包含19个题项的政治技能量表信度很好,结果如表2所示。

因子1有3个题项,其主要内容与融洽关系、和谐相处和工作愉快等有关,故将其命名为“和谐人际”;因子2有5个题项,主要内容与审视和判断形势、语言和行为等方面有关,故将其命名为“形势机敏性”;因子3有4个题项,主要内容与照顾面子和留情面等方面有关,故将其命名为“面子经营”;因子4有4个题项,主要内容与做足表面功夫以博取对方信任等方面有关,故将其命名为“权术运用”;因子5有3个题项,内容与建立关系网和发展人脉等方面有关,故将其命名为“能力型社交”。值得注意的是,前文归纳的类别化解矛盾、拉关系和利他行为没有出现在最终的因子结构中,原因有二:一是这3个因子中的某些题项载荷在其他因子上,即被其他因子包含,如化解矛盾的部分题项载荷在和谐人际因子上,而拉关系的部分题项载荷在能力型社交因子上;二是其他题项的因子载荷过低,没有形成一个独立的维度。

(3) 内容效度与区别效度检验

本文使用SPSS160和Lisrel850对量表效度检验进行验证,结果如下:第一,内容效度。在内容效度检验上,本文严格按照概念操作化定义→文献研究→专家咨询→相关人员深度访谈→焦点小组访谈的生成程序得到测量题项。所以,测量项目与概念定义具有较好的匹配性和较高的表面效度与内容效度。第二,区别效度。区别效度是指测量维度结构中某一维度与其他维度在特质方面的差异度。本文采用Fornell和Larcker提出的方法,通过考察每个维度的平方差提取量AVE(Average Variance Extracted)值,如果AVE值大于两个维度间相关系数的平方,或大于两个维度间的相关系数,则这两个维度间的区别效度较好。分析结果表明,每一维度AVE值(在049—057之间)都明显大于任何两个维度间相关系数的平方(在005—024之间),说明政治技能量表5个维度区别效度较好,结果如表3所示。

2验证性因子分析与汇聚效度检验

(1)被试

鉴于预试样本的数量偏少,因而在验证性因子分析(CFA)时本文加大了样本数量,增强样本代表性。笔者通过EMBA学生向来自4省的12家企业发放问卷,数据分2次收集。第一次发放问卷1 000份,回收776份,调查内容包括员工个人背景信息、政治技能、工作绩效、领导—成员交换;第二次(距第一次调查完成后1个月)发放问卷1 000份,回收805份,调查内容包括员工个人背景信息、个人声誉、组织承诺和工作投入。问卷填完后,填写者直接将问卷寄给研究者或交由各公司人力资源部门集中寄给研究者。问卷回收之后,由相关研究人员进行问卷筛选、编号,将两次收集的问卷进行匹配后共得到有效问卷681份,有效率为681%。在这些员工中,男性占58%,女性占42%;工作年限在1—3年的占7%,4—6年的占17%,7—11年的占28%,12年以上的占48%;40%来自国有企业,23%来自民营企业,18%来自事业单位,19%来自外资及合资企业。

(2)因子结构确立

设定5个备择模型:空模型,假设测量题项不代表任何潜在因子;1因素模型,假定19个测量题项负载到同一个因子上;3因素模型,假定19个测量题项负载到3个因子上;4因素模型,假定19个测量题项负载到4个因子上;5因素模型,假定19个测量题项负载到5个因子上。

(3) 结构验证结果

运用Lisrel 850软件验证模型,结果如表4所示。从表4中可见,空模型的卡方与自由度比接近30,拟合效果很差。而GFI、IFI、CFI、TLI在1因素模型中只有060—070,低于门槛值090,RMSEA也超过005。同理,3因素模型与4因素模型的各指标也不在可接受范围。只有5因素模型的各项拟合指标均达到要求,说明员工政治技能的5因子结构得到了支持,与探索性因子分析(EFA)结果相同,因而被接受。

四、 本土政治技能的效标关联效度

根据本土政治技能构念特点,选择如下关联效标:任务绩效、周边绩效、个人声誉、领导—成员交换、组织承诺和工作投入。政治技能是一种服务于组织目标的政治行为,具有积极与正面的功效,有较多文献表明,政治技能具有提高工作绩效的作用[12]。而政治技能高的个体能激发他人信任,传递有益于组织良好形象的信号,因而会获得较高的声誉评价。鉴于此,本文认为政治技能与个人声誉正相关。此外,具备社交能力、形势机敏性、和谐人际和面子经营等能力的员工,会妥善处理所面临的矛盾与挫折,能理性审视并善于维持和谐人际而得到情感支持,对工作与组织具有更强忠诚情感,因此,本土员工政治技能与领导—成员交换、工作投入和组织承诺正相关。

1被试与变量测量

被试来源同验证性因子分析。本文采用本土政治技能量表,其他变量测量工具如下:第一,任务绩效。采用台湾学者樊景力和郑伯埙针对华人社会员工设计的量表,共4个题项,信度系数为087。第二,周边绩效。采用Van Scotter和Motowidlo量表,由王辉等在中国情境下进行过验证,包括工作奉献与人际促进两个子维度,共15个题项,信度系数为083。第三,个人声誉。选取Hochwarter量表中的2个题项,信度系数为092。第四,领导—成员交换。采用Scandura和Graen的单维量表,共7个题项,信度系数为089。第五,组织承诺。改编自Meyer和Allen开发的组织承诺量表,包括情感承诺、持续承诺和规范承诺3个维度,因政治技能属于理性技能,而情感承诺是员工因感性因素而停留在组织中的倾向,故排除情感承诺题项,选取剩余12个题项,信度系数为072。第六,工作投入。选取台湾学者陈顺泰修订Lodahl和Keiner量表中的6个题项,信度系数为078。

2本土政治技能的效标关联效度分析

如前文所述,将有本土气息维度的面子经营、权术运用和能力型社交称为特色政治技能;将和谐人际和形势机敏性维度称为传统政治技能,与各变量相关性如表5所示。

结果显示,本土政治技能与两种政治技能和选定效标都呈正相关。本土政治技能与任务绩效、周边绩效、组织承诺和工作投入相关性较高,分别为057、058、062和058,个人声誉次之为034,领导—成员交换相关性最低达到016。进一步看,传统政治技能与特色政治技能与任务绩效和周边绩效相关性显著,分别达到053、052、057和050,这说明任务绩效和周边绩效均与政治技能有很强相关性。传统政治技能及特色政治技能与组织承诺和工作投入的相关性亦显著,其中组织承诺最强,分别为058和058,工作投入次之,分别为052和032。而对个人声誉和领导—成员交换的相关性相对较弱,除传统政治技能与领导—成员交换为不显著的010外,其他都是显著的,特色政治技能对领导—成员交换显著相关,为021,两种政治技能对个人声誉也显著相关,分别为019和026。以上结果表明,本土政治技能与效标的相关关系得到验证,量表的效标关联效度较好。

五、结果讨论

1本土政治技能量表开发及维度

本文根据扎根理论,采用关键事件内容分析和编码归类等方法,总结出中国组织情境下政治技能的构成要素,然后通过探索性因子分析,提出了本土政治技能构念。这一构念包括传统政治技能和特色政治技能两个方面,是一个由和谐人际、面子经营、权术运用、能力型社交和形势机敏性等5个维度构成的本土政治技能测量工具,再通过信效度分析,对该量表进行验证,最终量表包含5个维度19个题项。

本文得到的5个维度与西方相关研究成果的4个维度相比,存在着相同维度和不同维度。其中,和谐人际和形势机敏性,与Ferris西方政治技能量表中的人际影响和社会机敏性相似。 面子经营、权术运用和能力型社交则是本文提出的本土特色维度。面子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一个古老的概念,历来受到中国人异乎寻常的重视。 而权术运用更多在官僚体系中凸显其地位,从前多用于帝王皇家内部或官场上的争斗。 能力型社交意为员工个人关系网经营。 这3个维度属于中国特色政治技能内容,受传统文化中的糟粕因素影响,至今仍普遍存在于中国的组织中。

2本土政治技能与西方政治技能维度的联系和区别

对于本土政治技能量表与西方政治技能量表的相似维度,本土的和谐人际与西方人际影响的联系在于,它们均指个体为实现个人目标,根据不同形势调整自身行为,引发对方出现预期反应,此维度来源于Pfeffer提出的灵活性(flexibility),两者的共性均代表了政治技能中影响他人方面的能力;两者之间的区别在于,在“以和为贵”的传统文化影响下,本土维度更注重以“和睦”为前提,而西方维度强调个体仅根据实际情况去调整和适应,前提或目的不限。本土的形势机敏性与西方社会机敏性的联系在于,它们均指个体对周围人情绪、感受的理解以及对周围形势的判断,同时也会意识到别人对自己的看法,两者的共性均代表了理解他人的能力;两者之间的区别在于,出于东方文化传统的严谨性,本土维度更强调行动前对形势的预测,进而对言行以正确指导,而西方文化的随意性则强调社会机敏性仅为一种自然感知,而不是审时度势。

对于本土与西方政治技能量表的不相同维度,笔者认为他们之间也存在某些共同点和不同之处。第一,本土量表的面子经营和权术运用与西方量表的“显性真诚”之间的共同点在于,它们都强调通过表面和谐、真诚,让周围人感到舒服,都认为做好表面工作是重要的;不同之处在于,面子经营是指根据形势、气氛需要做出相应表面工作,权术运用是指所做的诸如和谐、真诚等表面工作,可能与内心想法并不一致。而显性真诚更多强调不但内心要真诚更要表现出来,并让周围人感知到,个体言行是由内心发出的真实意图。 第二,能力型社交与交际能力也存在共同点和区别,共同点在于,都强调发展人际关系网,都认为良好的人际关系是在职场竞争中获得优势的重要砝码;两者的区别在于,本土的能力型社交发展人脉的对象是对自身有利的人,更多是不熟悉的人,个体根据某种需要不得不与尚不熟悉的人“拉关系”。而西方的交际能力发展人脉的对象是能与自己在工作中保持良好关系、熟识且愿意与之发展友谊的人,侧重于西方文化的自由交往。

3本土政治技能效标关联度

由相关性分析结果可知,本土政治技能与组织承诺、工作绩效、个人声誉、领导—成员交换和工作投入均有良好的效标关联度,呈显著正相关,可见,本土政治技能具有积极的解释作用。传统政治技能和特色政治技能与组织承诺的相关性最高,这说明高政治技能员工会对组织履行更多承诺,更愿意继续留在组织中工作,为组织服务。在工作绩效方面,传统政治技能与周边绩效和任务绩效相关性较强,说明传统政治技能较特色政治技能对工作绩效具有更积极解释作用。 同理我们发现,传统政治技能较特色政治技能对工作投入的显著相关性更强,这说明特色政治技能对自利行为和非工作因素考虑较多,对投入本职工作的认同度较低,而传统政治技能由于更重视工作本身,所以对投入本职工作认同度较高。在个人声誉方面,传统政治技能较特色政治技能与个人声誉相关性较弱,说明特色政治技能对个人声誉的解释性更高。 在领导—成员交换方面,特色政治技能与之有显著相关性,而传统政治技能与之则不显著相关,这表明领导与下属的关系更多地受到了特色政治技能的影响 。

六、结 语

本文发现了中国组织情境下政治技能的5维结构,并开发出了一份具有良好信效度的量表。这一贡献为中国本土政治技能理论研究向纵深推进奠定了基础,具有重要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本文还发现了中国组织情境下的政治技能与西方组织情境下的政治技能在结构上存在着差异 ,弥补了国内此方面的研究不足,为本土政治技能以及相关研究的深入提供了新思路。本文通过关联效度检验,又发现本土政治技能与工作绩效和组织承诺、个人声誉和工作投入均显著正相关,传统政治技能与组织承诺、工作绩效、工作投入的相关性高于特色政治技能,但特色政治技能与个人声誉的相关性要高于传统政治技能。因此,各类组织在管理中需要高度重视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 员工应对个体政治技能有清晰认识和正确理解; 组织通过对处在不同时期员工的政治技能进行有效识别、开发和管理,有助于增强组织凝聚力与提高组织工作效率。

3、 研究局限与建议

首先,本研究的数据收集过程存在局限性,可能存在同源偏差。在未来研究中,可以将员工直接领导和周围同事、下级的评估报告相结合,以避免类似误差的出现。其次,本研究的样本对象与数量存在局限,未来研究可以利用更多样本进行检验。最后,本研究作为一项基础性探索,尚有一些重要方面尚待深入。未来研究可以在中国组织情境中对政治技能理论进行深入探讨,尤其对哪些因素会影响员工政治技能,以及员工政治技能产生与发展的作用机理等方面进行更深入的研究。

4、 结论

(1)中国本土政治技能是一个5维度结构,包括属于传统政治技能的“和谐人际”、“形势机敏性”,以及属于特色政治技能的“面子经营”、“能力型社交”和“权术运用”。

(2)中国本土政治技能量表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传统型政治技能、特色政治技能与任务绩效、周边绩效、组织承诺、工作投入、个人声誉显著正相关;传统型政治技能与领导-成员交换显著正相关;相比西方量表,本土量表有更好的信效度。

参考文献:

[1] Mintzberg, H The Organization as a Political Arena[J] Journal of Management Studies, 1985,22(2):133-154

[2] Ferris, G R , Treadway,DC ,Perrewe,PL ,Brouer,RL ,Douglas,C ,Lux, S Political Skill in Organizations[J] Journal of Management, 2007,33(3):290-320

[3] Thompson,JAProactive Peronality and Job Performance:A Social Capital Perspective[J]Journal of Applied Psychology,2005,90(5):1011-1017

[4] Liu, D, Liu, J , Kwan, M What Can I Gain as a Mentor? The Effect of Mentoring on the Job Performance and Social Status of Mentors in China [J] Journal of Occupational and Organizational Psychology,2009,82(4):871-895

[5] Semadar, A, Robin, G, Ferris, GRComparing the Effects of Multiple Social Effectiveness Constructs in the Prediction of Managerial Performance[J] Journal of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2006,27(4):443-461

[6] Treadway, D C, Ferris, G R The Moderating Role of Subordinate Political Skill on Supervisors’ Impressions of Subordinate Ingratiation and Ratings of Subordinate Interpersonal Facilitation [J] Journal of Applied Psychology,2007(3):848-855

[7] 柳恒超,金盛华中国文化下组织政治技能的结构及问卷的编制[J]应用心理学,2008,14(3),220-225

[8] Harris,KJ The Impact of Political Skill on Impression Management Effectivess[J]Journal of Applied Psychology,2007,92(1):278-285

[9] 冯明,李聪 印象管理对主观职业生涯成功的影响——政治技能的调节作用[J]华东经济管理,2011,25(2):118-112

[10] Liu, Y,Ferris, G R Dispositional Antecedents and Outcomes of Political Skill in Organizations: A FourStudy Investigation with Convergence[J] Journal of Vocational Behavior, 2007,71(1):146-165

[11] 柯江林,孙建敏心理资本:本土量表的开发及中西比较[J] 心理学报,2009,41(9):875-888

[12] 刘军,吴隆增政治技能的前因与后果:一项追踪实证研究[J]管理世界,2010,(11):95-103

[13] Jawahar,IMSelfEfficacy and Political Skill as Comparative Predictors of Task and Contextual Performance:A Two-Study Constructive Replication[J]Human Performance,2008,21(2):138-157

[14] Ferris, GR ,Kacmar KMPerceptions of Organizational Politics [J]Journal of Management,1992, 18(1):93-116

[15] Ferris, G R , Treadway,D C Development and Validation of the Political Skill Inventory [J] Journal of Management, 2005,31(1):127-152

上一篇:计算机系毕业论文范文下一篇:水文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