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律性变化范文

2024-04-29

规律性变化范文第1篇

牙舟小学

陆海鸥

《积的变化规律》是小学数学四年级第三单元的内容,我在上课前进行了认真备课,并向其他教师虚心请教,精心编写了教案,较好地完成本节课的教学任务。

在教学过程中,有许多值得自己反思的方面,现总结如下:

一、收获:在上课过程中更加认识到小组学习在当前教学中的作用,通过小组合作学习,让每个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交流自己对知识的理解。在使用学习的过程中,既能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又能迅速学习同伴的长处,取长补短。

规律性变化范文第2篇

牙舟小学

陆海鸥

《积的变化规律》是小学数学四年级第三单元的内容,我在上课前进行了认真备课,并向其他教师虚心请教,精心编写了教案,较好地完成本节课的教学任务。

在教学过程中,有许多值得自己反思的方面,现总结如下:

一、收获:在上课过程中更加认识到小组学习在当前教学中的作用,通过小组合作学习,让每个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交流自己对知识的理解。在使用学习的过程中,既能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又能迅速学习同伴的长处,取长补短。

规律性变化范文第3篇

1、使学生结合具体情境,通过计算、观察、比较,发现商随除数(或被除数)变化而变化的规律,并在此基础上放手探讨商不变的规律。

2、培养学生初步的抽象概括能力和用数学语言表达数学结论的能力。

3、使学生体会数学来自生活实际的需要,进一步产生对数学的好奇心与兴趣。

教学重点:发现规律,掌握规律

教学难点:利用商的变化规律进行简便计算。 教学准备: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故事设疑、激发兴趣

1、故事:花果山风景秀丽,气候宜人,那里住着一群猴子。有一天,猴王给小猴分桃子。猴王说:“给你6个桃子,平均分给你们3只小猴吧。”小猴一想,自己只能得到2个桃子,连连摇头说:“太少了,太少了。”

猴王又说:“好吧,给你60个桃子,平均分给30只小猴,怎么样?”小猴子得寸进尺,挠挠头皮,试探地说:“大王,再多给点行不行啊?”猴王一拍桌子,显示出慷慨大度的样子:“那好吧,给你600个桃子,平均分给300只小猴,你总该满意了吧?”小猴听到猴王要给600个桃子,开心地笑了,猴王也笑了。

2、师:谁是聪明的一笑?为什么?

生:猴王的笑是聪明的一笑,不管增加多少,每只小猴得到的都是2个桃子。

师:“你是怎么知道的呀?”

二、探究新知、激发冲突

1、口算比赛,并进行分类

(请在老师喊开始后,想出得数的同学就可以直接在座位上回答。) (1)出示口算卡片 :

16÷4= 200÷2 =

160÷4= 200÷20=

1600÷4= 200÷40 =

(2)指导学生观察比较第一组算式,发现、归纳除数不变时,商的变化规律。

师:我们先来观察这一组中的三道算式,它们的除数不变(标上“不变”),那被除数和商怎么变的,有什么规律吗?和同桌说一说。

生:反馈。(师注意引导学生规范的说,并用彩笔标出变化过程。)

师:谁能把我们从上往下观察到的规律用一句话说一说。

生:除数不变,被除数乘几,商也乘几。 师:你真聪明,那么在这句话中,前后两个几是怎样的数?

生:相同的数。

师:所以这句话还可以这样说(边说边出示)

除数不变,被除数乘一个数,商也乘一个相同的数。全班一起把这个规律说一遍。(生齐读)

师:刚才我们是从上往下观察这三道算式,如果从下往上观察呢?

生:反馈。(师用不同颜色的彩笔标出变化过程。)

师:谁也能用一句话说一说?

生:小结规律。(师把规律补充完整,全班齐读) (3)指导学生观察比较第一组算式,发现、归纳被除数不变时,商的变化规律。

200÷2 = 200÷20= 200÷40 =

师:你们真了不起,懂得用观察、比较、归纳的方法发现除数不变时,被除数和商的变化规律。下面我们再来观察这一组,被除不变(标上“不变”),除数和商又是怎么变化的呢?和同桌说一说。

A:如果学生直接说出规律,请学生具体地说一说是怎么发现的吗?(师把规律补充完整,全班齐读)

B:如果学生说的是算式间的变化过程,请学生像刚才那样也用一句话来说一说。(师把规律补充完整,全班齐读)

2、认识商不变规律 (1) 6÷3= 60÷30= 120÷60 600÷300= 师:刚才我们研究了除数不变时,商的变化规律;又研究了被除数不变时,商的变化规律,下面我们继续来研究一组除法算式。

师:你发现了什么?

生:商不变。

师:有什么问题要提吗?

生:反馈。(师出示问题:被除数和除数怎样变,商才不变?)

师:老师请

1、2两组的同学从左往右观察,请

3、4两组的同学从右往左观察,然后在四人小组中说一说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2)引导学生发现、归纳商不变规律,师把规律补充完整。

(3)应用商不变规律填一填:

24÷8=3 (24○□)÷(8○□)=3 师:下面我们就运用发现的这个规律,想一想要使商不变,这里的○和□应该怎样填?

师:很好,可见这句话不完整,那应该怎样补充?(生说0除外,师再补充0除外)然后介绍这个规律叫“商不变规律”,全班齐读,再找关键词。

三、应用——提升

师:那么这些规律在我们平时的计算中有什么作用?能不能对计算有帮助呢?下面我们运用我们得出的规律算一算。

1、 我会填。 在□里填上合适的数,在○里填上符号。 200÷40= (200 ÷□)÷(40÷2) 200÷40= (200 × □)÷(40○4) 200÷40= (200 ○ □)÷(40÷A) A≠0 200÷40= (200 ○ □)÷(40×A) A≠0 2从上到下,根据第1题的商写出下面两题的商。 45÷9= 69÷3= 80÷4= 450÷90= 690÷30= 800÷40= 4500÷900= 6900÷300= 8000÷400=

四、总结

师:今天这节我们一起学习了什么?(出示课题:商的变化规律) 师:你认为你自己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五、拓展延伸

规律性变化范文第4篇

1.一般情况下,动词词尾加 -ed ,如: worked played wanted acted 2.以不发音的 -e 结尾动词,动词词尾加 -d,如:

lived moved decided declined hoped judged raised wiped 3.以辅音字母 + y结尾的动词,把-y变为-i 再加-ed,如:

studied tried copied justified cried carried embodied emptied 4.以一个辅音字母结尾的重读闭音节动词,双写词尾辅音字母,再加 -ed,如:

stopped begged fretted dragged dropped planned dotted dripped

可数名词变复数的变化规则

一、绝大多数的可数名词的复数形式,是在该词末尾加上后辍-s。

读音变化:结尾是清辅音读[s],结尾是浊辅音或元音读[z]。

例:friend→friends; cat→cats;

二、凡是以s、z、x、ch、sh结尾的词,在该词末尾加上后辍-es构成复数。

读音变化:统一加读[iz]。

例:bus→buses; match→matches; box →boxes; watch →watches; class →classes; dress →dresses; sandwich →sandwiches;、

三、以辅音字母+y结尾的名词,将y改变为i,再加-es。

读音变化:加读[z]。

例:candy→candies; lady→ladies; story→stories

strawberry →strawberries; baby →babies; library →libraries; dictionary →dictionaries; activity →activities

四、以-o结尾的名词,如果不是外来词或缩写,就加-es,否则加-s构成复数。 (有生命的加es,无生命的加s)

读音变化:加读[z]。

例:tomato→tomatoes; potato→potatoes;

反例: piano→pianos(外来词); photo→photos;

五、以-f或-fe结尾的名词,多为将-f或-fe改变为-ves,但有例外。

读音变化:尾音[f]改读[vz]。

规律性变化范文第5篇

从总体上来看, 受构造的控制, 局部地区由于受构造断层、岩性等因素影响, 全油田没有统一的油水界面, 在同一个油水系统中, 只受岩性控制情况下, 由于重力分异的作用, 使的油往上移动, 水向下移动, 油层注水开发后, 原有的油水平衡被打破, 油层内的倾斜和起伏会引起油水的重新分异, 尽管这种分异极不完全, 时间也很短, 但它能促使部分油由相对较低的负向微型构造向较高的正向微型构造运移, 还是部分水作相反的运移, 其结果是正向微型构造区形成了剩余油的富集区, 而在负向微型构造区形成了高含水区。对于任何的注水开发油田, 含水率与采出程度之间存在如下的线性关系:

我们按照油层非均质性的强弱把含水与采出程度的线性关系详细的分成以下5种类型。线性公式适应的非均质性分别是有强到弱。R=A+BLn (1—f W) ;Ln (1—R) =A+BLn (1—f W) ;R=A+BLn[f W/ (1—f W) ];Ln R=A+B f W;Ln R=A+B Ln f W。对应的曲线形态也可分为5种类型:凸型、凸S型、S型、凹S型和凹型。

2 某区块含水上升规律实例分析

某区块大规模的井网扩边加密调整, 对综合含水的上升规律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因此研究水驱采油井的含水上升规律, 应首先研究在井网扩边加密前的规律, 再研究其在加密调整后对综合含水上升基本规律的影响, 进而预测出油田综合含水的变化趋势。

2.1 基础井网开采阶段

我们采取了水驱特征曲线的统计预测法, 并且我们将实际数据回归到经验公式中, 来确定线性关系式中的a、b值。从而确定该阶段含水变化遵循的公式为:

2.2 扩边加密调整阶段

该区块一直不断进行扩边加密调整, 在这个过程中, 因可采储量不断增加, 新井综合含水较低, 使得S型曲线发生相应的平移, 整个调整过程无法用S型曲线描述。针对这种情况我们采取了水驱特征曲线平移法来修正S型模型, 即S+△ER模型。调整过程采取用二次多项式进行拟合的方法, 以描述其含水与采出程度的关系, 并且我们将实际数据回归到经验公式中, 来确定线性关系式中的a、b及c值, 从而得出调整期的二次多项式, 即:R=-0.0157f W2+2.0011f W-44.554

2.3 油田综合含水的预测

通过上面2个阶段含水上升规律的分析, 可以对油田综合含水指标进行预测, 但要分为2种情况:

一是油田继续进行加密及扩边调整, 则可采储量继续增加, 这时含水与采出程度的关系曲线继续平移, 则应采取S+△ER模型, 预测含水上升幅度较小;

二是油田较大规模的调整结束, 此时可采储量不再增加时, 其含水与采出程度的关系曲线将逐步恢复到原状, 即调整前的S型, 线性公式为R=a+b Ln[f W/ (1-f W) ], 预测的含水上升幅度较大。主要原因是加密扩边的规模逐渐减小, 而且新井条件及措施增油效果逐年变差。

3 控制油田含水上升速度的途径

通过对油田含水上升规律的分析, 使我们认识到, 油田正常开发的情况下, 综合含水是呈S型曲线规律变化的, 而要改变其上升趋势, 使其曲线发生平移, 唯一的措施就是调整, 只有通过区块间、井间、层间的综合调整。

3.1 对高含水井采取堵水或关井的方法, 控制水驱老井含水上升速度

在精细地质分析的基础上, 其中一部分井可以进行堵水, 另一部分则暂时关井, 按日减少产液量25t计算, 对全区含水贡献值将达到1.0个百分点。同时无论堵水还是关井, 都尽量能够改变井组的水驱液流方向, 对受效困难、剩余油富集的井层, 扩大波及体积, 提高动用程度。

3.2针对层间、层内差异较大, 含水上升速度较快而无法细分调整的注水井组, 通过浅调剖控制注水井的主要来水方向, 达到控制含水的目的油田进入中高含水期, 层间干扰日益加剧, 地层的非均质性矛盾越来越突出, 而细分受夹层条件限制, 且近年来因套变和串槽而改笼统的井数逐渐增多。

3.3通过注采系统调整, 完善注采关系, 提高水驱动用程度, 减缓产量的递减和含水上升速度。要改善这种状况, 只有进行注采系统调整一是通过在平面上新老注水井间注水量的合理转移, 来促进液流方向的改变。二是转注后同时对老井注水量下调, 削弱老注水井的来水方向, 以利于发挥剩余油相对富集, 含油饱和度相对较高油层的潜力。

3.4 运用精细地质研究成果, 继续进行油田加密及扩边调整, 不断增加动用储量

3.5 对压力高、含水高、水淹严重的区块进行周期注水, 之后在完善注采结构的基础上进行聚合物深度调剖。

4 结语

4.1水驱开发的油田, 综合含水和采出程度存在线性关系, 其变化趋势符合S+△ER模型曲线变化规律, 并可利用其进行含水预测。

4.2大规模的井网扩边加密调整, 对综合含水的上升规律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因此研究水驱油田的含水上升规律, 应首先研究调整前的基本规律, 再研究调整后的基本规律, 进而预测出油田综合含水未来的变化趋势。

摘要:辽河油田随着开发的不断深入, 水驱区块越来越多, 本文通过对油田含水上升规律的分析认识, 探讨控制含水上升速度的有效途径, 从而改善油田开发效果, 提高区块采收率。

关键词:辽河油田,水驱,注水,含水,采收率

参考文献

规律性变化范文第6篇

1 老井产量分析

1.1 长2油藏

对于谭南410井区的分析, 历史生产数据点足够多, 数据从2001年取至2005年, 发现2002年后的生产变化较小, 因此分析时从2002年统计产量变化影响, 具体分析图见图1。谭南410井区老井自然产量变化分析计算式:QD=exp (0.021t)

1.2 长3油藏

从图2可以很明显的看到, 华152井区的产量变化呈典型的下降趋势, 数据点比较集中, 采用指数式对华152井区的产量变化进行拟合分析。

华152井区老井自然产量变化分析计算式:QD=exp (-0.0234t)

1.3 长4+5油藏

白于山井区从2001年开始生产, 属于新井区。白于山井区分析从2003年开始, 数据点虽有所波动, 但是还是很明显的下降趋势, 从2004年开始数据的规律性很强, 这一点从图3就可以看出。因此采用指数式进行拟合分析, 得到白于山区老井自然产量变化分析的计算式为:QD=exp (-0.04t)

1.4 长6油藏

王窑区于1984年开始投产, 2003年以后的无量纲产油量呈现明显的下降趋势, 2001年的数据点还有所波动, 但也是下降的。在分析时重点考虑2003年至2005年这三年的产量变化, 分析图见图4。

王窑区老井自然产量变化分析计算式:QD=exp (-0.0319t)

1.5 长8油藏

董志区是一个新井区, 产量变化分析从2003年开始, 图5可以明显看到无量纲日产油表现出强烈的下降趋势, 采用指数式对产量变化进行拟合分析。

董志区老井自然产量变化分析计算式:QD=exp (-0.0345t)

2 结语

通过前面对区块近几年老井自然产量变化规律分析, 统计结果如表1所示。

通过综合分析, 由于每年新井的贡献与整个区块相比相对较小, 基本难以影响产油量递减趋势的变化。因此, 近几年的统计, 其无量纲产油量具有一致的变化规律。

在油田配产中, 基于目前的老井产量递减规律完全可以预测下一年的产量, 从而使老井自然产油量的预测简单化。

摘要:在长庆油田三叠系油藏老井自然产量变化规律上, 年内其基本遵从指数递减规律, 以此为基础建立了预测油田老井自然产油量的一种方法。根据老井自然产量理论分析方法, 对长庆三叠系油藏24个区块的老井自然产量变化进行分析。按年递减率的大小进行分类, 在每一类中按油田进行区块划分分析。

关键词:长庆油田,产量递减

参考文献

[1] 雷艳, 王小东.长庆油田三叠系油藏开发技术综述[J].中国化工贸易, 2013, (11) :30.

上一篇:工信局整改范文下一篇:共青团致辞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