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技术论文范文

2023-09-16

农业技术论文范文第1篇

(1.华中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0;2.湖南理工学院新闻学院,湖南 岳阳 414005;

3.湖南理工学院经济管理学院,湖南 岳阳 414005;4.湖南省华容县农业局,湖南 华容 414205)摘要农民生态环境感知对促进农民自觉环境保护行为和农村两型社会建设具有重要作用。通过对湖南省洞庭湖湿地水稻主产区6个乡镇的调查,将农户生态影响感知具体化为土壤、水源、身体健康和水稻4个方面的感知,借助定量分析建立了农户综合环境感知指数,研究农民对以化学农业为代表的高产农业技术扩散的生态环境影响感知,并运用Tobit模型探讨了影响农户生态影响感知的主要因素。结果表明:农民已经意识到以石化农业为代表的高产农业技术扩散带来的不利影响,尽管他们的意识还只限于一些看得见的因素如土壤肥力、捕鱼量和健康问题,对于看不见的影响的感知还很薄弱。以化学农业为代表的高产农业技术采用的水平和持续时间直接决定了人们对于不利影响的感知。提高收入水平与教育水平、强化农业技术推广能提升农民生态环境感知,而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和土壤肥力对农户环境感知有复杂的影响关系。

关键词洞庭湖;水稻主产区;环境感知;高产农业技术扩散;Tobit模型

近年来,以化肥、农药、除草剂为代表的高投入的现代石化农业(以下简称现代化学农业)和高产农业技术的创新与扩散促进了我国农村经济持续稳定发展,大幅度地提高了农业劳动生产率、土地生产率和农产品商品率,使农业生产方式、农村面貌和农户行为发生了重大变化。同时也带来了许多环境问题,农村生态环境越来越令人担忧,特别是村镇环境“脏、乱、差”、饮用水源水质下降、畜禽养殖污染、农村面源污染以及工业企业和城市污染向农村加速转移等问题突出,不仅影响了数亿农村人口的生活,而且威胁到他们的健康,甚至通过水、大气污染和食品污染等渠道最终影响到城市人口,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势在必行。农村生态环境改善离不开农民自觉环境保护行为,而农户对化学农业和高产农业技术的环境影响感知是自然条件下分散农户对农业生态环境的自发性意识,它对农民环境保护意识形成和促进农民自觉环境保护行为具有重要作用,研究农民对以现代化学农业为代表的高产农业科技扩散的环境影响感知,对农民合理使用现代农业科技以及控制、引导和培养人们的环境行为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为制定生态环境政策和推广现代农业科技实现农村可持续发展提供社会学和心理学依据。

农户对以化学农业为代表的高产农业技术的环境影响感知(以下简称农户感知)属于农户行为主观认知研究,目前相关研究资料不多,周锦、孙杭生[1],吕君、刘立梅[2] ,朱启臻[3]等人的研究角度为环保意识内涵、农民环境意识与新农村建设、如何提高环境保护意识,研究方法为农户调查和理论探讨,这些研究基本没有定量分析,但近年来出现了一批学者运用参与式调查方法研究农户对生态农业技术的认知与采纳,他们将农户对生态农业技术的认知与采纳行为影响因素归纳为农户自身因素和外部环境因素。农户自身因素主要分为:①年龄性别:不同性别和年龄的农户对生态农业认知水平有所不同,有学者[4]认为,巴西农场中男性农药施药者对农药的残留感知比女性高,表现为施药的保护措施和农药知识学习方面,而邢美华[5]认为较男性而言,女性对生态农业的认知程度高、采用行为更普遍。黄季焜[6]、孔祥智[7]、胡瑞法等[8]认为年龄因素也是影响农户生态农业认知的因素,通常是年龄大的农户比年龄小的农户认知程度更高。②文化程度因素:汪三贵[9]、高启杰[10]、黄季焜[6]认为农户文化程度与化学农业对农业生态环境污染认知存在正相关,若农户自身文化素质较低,学习吸收各类专业知识能力较弱,对化学农业技术的危害性认知较弱。外部环境因素主要分为:①地域因素:曹光乔[11]、邢美华[5]认为由于种植结构、城镇距离远近、基础设施和经济水平的差异,不同区域的农户对农业生态环境认知和保护行为有所差异,一般认为,距离城镇越近、基础设施越好、经济水平较高的区域的农户对对农业生态环境认知和保护程度越高,农户生态环境意识程度高。②农业技术推广部门的培训与推广:农业科技人员对农户的技术指导和培训影响农户对农业生态环境的感知,此外国内学者对政府农业技术推广、是否开展订单农业和农户信息获取渠道是否通畅等因素对农民生态环境认知影响也有研究。

邓正华等:农户对高产农业技术扩散的生态环境影响感知实证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2年第7期1分析框架、理论假说与方法选择

1.1分析框架

洞庭湖区作为我国传统水稻主产区,素有“鱼米之乡”的美誉,是国家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和输出基地,一方面在保障当地乃至全国粮食供应做出了巨大贡献,另一方面由于现代化学农业和高产农业技术广泛使用,且对湖区湿地保护重视不够,在农业开发过程中所形成的资源环境压力和对湿地的负面影响等方面问题日益凸现:一是化肥、农药、薄膜以及石油的大量使用使土壤肥力和农产品质量下降,影响人类健康。研究表明,湖区土壤有机质含量为1%-3%,而稻区土壤有机质含量仅为0.5%-0.9%,稻区有机质含量明显降低,同时大量氮肥的施用,农田和饮水中残留过量的亚硝酸盐沉积,对人畜健康造成了严重影响。二是资源过度开发极为严重,水土流失、土地产出下降、水质污染状况有恶化之势,如大量沟河开挖,改变了废水输送途径,打破了湖区景观结构,使地方特有水生动物和候鸟生存环境遭到破坏。三是三峡大坝建成后,有力防止了湖区的洪涝灾害,但导致季节严重缺水,湖区岳阳、常德和益阳三市地下水位下降明显,加上近年来小型水利设施建设停滞不前,不仅使部分稻区灌溉困难,而且导致部分湖区居民水源缺乏、饮水困难。农户对以上农业客观生态环境变化的主观感知对建设环洞庭湖国家星火产业带、建立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的农业产业发展模式、促进农民自觉环境保护行为具有重要作用,是关系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改善农村生产生活环境的重要问题。本文以农民对以化学农业为代表的高产农业技术扩散的生态环境感知指数和影响因素为分析对象,而农民生态环境感知作为主观意识,不能直接量化,根据课题组专家讨论和前期探测性调查,洞庭湖湿地水稻主产区农户对以化学农业为代表的高产农业技术扩散的生态影响感知主要集中在土地产出、身体健康、水源污染和水稻疾病4个方面,为了方便农户理解,我们将4个方面影响进一步细分为降低土壤肥力、影响身体健康、减少捕鱼量、增加水稻疾病、增加水稻病虫害、水源污染等6项可感知的因素,表1简要地说明了农民环境感知指数(EAI)的构建过程:农民对高产农业技术扩散的环境影响意识分为两步:首先,把7条特定的环境影响读给农户听,并且要求他们要针对每条影响提出自己的观点(Ej)。当农民回答对没有感到这项影响时,记分(Xi)为0;当农民回答对这项影响感知很低时,记分(Xi)为0.2;当农民回答对这项影响感知很高时,记分(Xi)为1分。第二步,计算某项影响的综合权重(Wj),综合权重由420个样本农户对这项影响感知打分总和除以农民对所有影响打分总和。这样每个农民对以化学农业为代表的高产农业技术扩散的生态环境影响感知指数(EAI)就可以等于∑6i=1xiwj。

表1农民环境意识指数的构建

Tab.1Construction of farmers

environmental perception index

第J项影响的评价

Evaluation of the

Jth impact不同意

Disagree同意

agree取值(Ej)

Value (Ej)01农民回答

Farmers answer0很低低一般高很高得分(Xk)

Score(Xk)00.20.40.60.81第J项影响的综合权

The comprehensive

weight of the

Jth impact(Wj)Wj=∑420ixi/∑420i∑6i=1xij第i个农民环境意识

指数(EAIi)

The environment

perception index of the

ith farmer(EAIi)EAIi= Xk Wj1.2理论假说

农民决策行为研究是近期经济学和心理学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代表性观点有舒尔茨的理性小农学说,他认为农户能够为实现最大利益而做出合理决策,农户做出理性决策取决于农户自身内在因素和所处外部环境,结合近年来我国理论界对农民行为相关调查研究,为此我们将农户对以化学农业代表的高产农业技术扩散的生态环境感知的自变量设为农户自身因素、家庭特征因素、外部环境因素和现代化学农业和高产农业技术应用特征,其中农户自身因素包括年龄、受教育年限和性别;家庭特征因素包括种植面积和收入水平;外部环境因素包括土壤肥力水平、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和农户与农业推广部门之间的联系,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水平指现代灌溉设施或水利工程覆盖面积,农户与农业推广部门之间的联系指农户是否参加过农业推广部门的指导、培训与示范活动,以化学农业为代表的高产农业技术应用特征指现代化学农业和高产农业技术应用的水平或程度、现代化学农业和高产农业应用时间(见表2)。根据上述研究,文章作以下假设:农户自身因素对农户环境感知有影响,尤其是受教育程度对农户形成环境感知影响较大;土壤肥力水平、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和农户与农业推广部门之间的联系对农户环境意识有正向关系;家庭特征因素对农户生态环境意识有一定影响,但影响程度需要进一步验证;以现代化学农业为代表的高产农业技术的应用时间、水平或程度对农户生态环境感知有显著影响。

1.3方法选择

本文研究问卷关于洞庭湖湿地保护区稻作农户在水稻种植过程中对化肥、石油、农药和除草剂等高投入的现代石化农业技术和高产农业技术扩散的环境影响感知及其影响因素,问卷分两个部分:一是农户环境意识指数分析表,指数构建过程见前文2.1;二是农户环境意识指数影响因素分析表,为确保问卷质量,课题组对量表进行了前期探测性调研,并根据探测性调研对影响因素进行相应调整,得到各个变量的最终测量题项,在此基础上形成了本文的调查问卷,本文研究涉及的主要变量含义与赋值见表2。

本次调查在洞庭湖湿地水稻主产区核心区域展开,对东洞庭湖区和西洞庭湖区5个县(区)6个村农民对高产农业技术应用的生态环境感知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调查走访,样本采用分层逐级抽样和随机抽样相结合的方法,东洞庭湖区域样本4个,西洞庭湖样本2个,共发放了480份问卷,共得到有效样本420份,占总样本的87.5%。调查采用严格的参与调查程序,笔者对65名相关专业本科生进行了为期两周的农村参与式调查培训,并设计了统一的市场调查计划书和问卷,在农业主管部门和样本镇村领导的大力支持下,带领学生到样本村进行两周的专题调查。调查过程中,我们吃住在农户,要求学生融入农村,和住户先从情感上和谐融洽,再进行调查问卷。数据由采访学生编入数据库程序,再由笔者进行校对与抽样核实,文章所有数据由调查原始数据得来。

表2特定变量的描述与影响

Tab.2The description and impact of characteristic variables

自变量

Independent variables单位

Unit预计方向

Expected

direction均值

Mean

value标准误

Standard

error技术特征高产农业技术应用水平或程度亩+8.21.56高产农业技术应用时间年+5.51.50农户自身因素农户教育水平年+6.63.02年龄年+40.212.05性别女=00.460.31男=1社会经济特征水稻种植面积亩+9.61.60与推广部门联系有=10.240.40没有=0+/-非农收入水平万元1.80.51区域特征+基础设施数值+41.34土壤肥力水平好=10.670.16差=02模型设计与实证分析

2.1调查结果的描述性统计分析

(1)被调查农户基本特征。从调查对象上看,本次调查对象男性197个,占样本总数的46%,40岁以上的有266人,占样本总数的63%;样本总体教育年限为6.6年,平均年龄40岁,家庭平均常住人口4.2人,劳动力1.9人,户均水稻种植面积9.6亩,单产为450.9公斤,农户家庭平均总收入3.5万元,147人、35%的农户有非农收入;运用化肥、农药、除草剂为代表的高投入的现代化学农业和高产农业技术的户均水稻面积8.2亩,占农户水稻种植面积85%,技术平均使用年限为5.5年,反映了洞庭湖湿地保护区水稻主产区对化肥、农药、除草剂为代表的高投入的现代化学农业和高产农业技术使用广泛。调查发现,农户对以化学农业为代表的高产农业技术应用的环境影响感知主要集中在土壤、水源、水稻和身体健康等4项因素,并具体化为6项影响(详细得分见表3)。

(2)被调查者的生态环境感知程度。根据表1计算,样本调查区农户对以化学农业为代表的高产农业技术应用的生态环境影响因素中总得分最高的是降低土壤肥力

表3调查地点与有效问卷量

Tab.3Investigation region and valid questionnaire quantity

调查地域

Investigation

region调查县区

Investigation

county or

district抽样镇村

Sampled

Town

or Village有效问卷量

Valid

questionnaire

quantity占样本

比重(%)

Propotion

accounted

for the

sample东洞庭湖区华容县团洲乡

团南村7819万庾乡

塌西湖村7518君山区采桑湖镇

烟墩村8220岳阳县中洲乡

天灯村6215西洞庭湖区澧县官垸乡

濠口村6315西洞庭农场祝丰镇

团结村6014(∑EAIS)为344,平均得分EAIS为0.82,意味着样本农户明显感到了高产农业技术扩散对土壤肥力的影响,反映了化学农业为代表的高产农业技术应用对土地产出的影响大,农户对土地资源的重视程度最高;其次是水源影响(主要体现为减少捕鱼量和水源污染),总得分(∑EAIW)为287,平均得分(EAIW)为0.68,反映了样本农户已经感到了高产农业技术扩散对水源的影响;再次对水稻影响(主要体现为增加水稻疾病和增加水稻病虫害),总得分(∑EAIC)为226,平均得分EAIC 为0.54,反映了农户对高产农业技术扩散对水稻影响感知程度较低;最后是身体健康影响,总得分(∑EAIH)为164,平均得分(EAIH)为0.39,反映了农户对高产农业技术扩散对身体影响感知程度最低。样本农户对高产农业技术扩散影响综合感知平均指数(EAI=∑EAIi /420)为0.61,反映了农民已经意识到了以化学农业为代表的高产农业技术应用的环境影响,但感知程度还停留在一般水平,其中55%的农户认为还不需要采取行动来改变农业投入方式,45%的农户认为需要愿意在政府的合理引导下改变目前的农业生产投入方式(见表4)。

2.2模型选取与变量选择

(1)模型选取。在农户技术决策分析中,由于使用了所有观察结果,且自变量观察值会出现“0”(非采用者)或“1”(采用者)的示性函数,托比特(截取回归)模型被普遍采用,在本研究中,农民即使采用某项高产农业技术后,也可以不知道它对环境造成的影响,也就是他们在一定范围

表4农户环境感知得分情况表

Tab.4The score table about farmers

environmental perception

序号

Order项目

Items总得分

Total

score 权重

(%)

Rate

(%)平均得分

Average

score感知程度

Perception

level1降低土壤肥力344340.82高2减少捕鱼量189180.45一般3身体影响感知164160.39低4增加水稻疾病155150.37低5水源污染97100.23很低6增加水稻病虫害7170.17很低综合感知指数10201000.61一般内具有零环境意识,所以托比特(截面回归)模型依然适用,托比特(截取回归)模型表达式如下:

yi=βXi+μiif βXi+μi>0

0if βXi+μi<0(1)

i=1,2,…,n

式1中:n表示观察值数量,yi是因变量农民环保意识,Xi是自变量的矢量,代表技术属性、农户自身因素、农民家庭社会经济特征和区域特征,μi是服从标准正态分布随机误差项。模型假定,当观察到环境影响是积极的,其潜在的随机指数为βXi+μi,它也符合没有观察到的潜在变量。所有观察的期望值为Ey,在此基础上的条件期望值Ey*,两者的关系为Ey =F(z) Ey*,其中F(z)是累积密度正态分布函数(z=Xβ/σ),这样,第k个变量Xk对y的影响可以分解为

dEy/dXk= F(z)(dEy* / dXk)

+Ey*( dF(z)/dXk)(2)

式2表明,y的弹性总变化可以分解为:①农民已经意识到的意识强度弹性(意识变化),②意识弹性变化(意识形成概率)

(2)模型估计。因为整个EAI综合指数形成要考虑到6项影响指标,为了验证解释变量的一致性对这些子范畴的影响,我们用同样的方法把这个目录清单归纳出4个可能产生的影响,这些子索引是:①土壤相关影响(EAIS):包括降低土壤肥力,挤压或使土地变硬,加重土壤侵蚀,增加土壤盐度和毒性;②水资源相关影响(EAIW):包括污染水源,导致水浸和增加水的毒性;③对水稻的影响(EAIC):增加害虫的袭击和作物的疾病;④对人类身体健康的影响(EAIH):人类健康的影响(见表4)。

表4显示所有五种应用到Tobit回归程序的模式的参数估计。除了年龄和家庭规模的变量,剩余的8个代表农民社会经济特征和生产条件的系数,至少在0到10%的水平有显著差异。这表明这些变量能够正确地解释农民环境感知(如表4第6列),概率比测试结果(表4的底部)进一步验证了这些变量在解释农民环境意识水平上贡献显著。在这些模型中,当一个变量不为零,每个变量在方向上的影响是一样的,表明这些变量在解释农民环境意识上是很稳健的。根据式2,Tobit总弹性分解为意识弹性和使用EAI参数的意识强度弹性(如表5最后两栏所示)。

表5揭示了这些变量的相互关系,并将这些相互关系归纳如下:

(1)3种技术属性即以化学农业为代表的高产农业技术应用水平、程度和时间,对农户的土地影响感知以及生态环境影响感知有显著影响,这与我们的事前假定是一致的。不难理解,以化学农业为代表高产农业技术应用水平、程度和时间对土地的影响更为直接,对农户感知的形成与改变的正向关系,应用水平和时间的总弹性分别为0.57和0.61,它们又分为各自的两个部分,形成意识的弹性是0.34和0.35,意识强度弹性0.23和0.26。这表明,通过现代技术应用面积扩大10%或者持续时间增长10%,将导致感知概率增长4%和意识强度增加2-3%。

(2)教育和技术推广部门交往在提高农户对高产农

表5影响农民环境感知因素的估计Tobit模型

Tab.5The estimated Tobit model of factors influencing farmers environmental perception

自变量

Independent

variables因变量

Dependent variable弹性

Elasticity土壤影响指数

EAIS水源影响指数

EAIW水稻影响指数

EAIC身体健康影响指数

EAIH环境感知指数

EAI感知形

成弹性

感知改

变弹性

常数-0.03

(-0.25)-0.14

(-0.60) -0.09

(-0.30)0.54

(1.18)0.13

(1.55)技术特征高产农业技术应用水平

或程度0.02

(2.20)**0.07

(2.20)*0.08

(1.97)*0.15

(2.23)0.04

(2.67)**0.34

0.23

高产农业技术应用时间0.00

(2.28)***0.01

(2.12)0.01

(2.12)0.02

(2.23)0.00

(2.91)***0.35

0.26

农户自身特征农户教育水平0.01

(2.32)**0.01

(2.32)0.00

(-0.10)0.00

(-0.10)0.01

(2.38)**0.35

0.18

年龄0.09

(0.13)*0.10

(0.17)*0.15

(0.23)-0.17

(-1.01)0.12

(0.14)0.10

0.20

社会经济特征水稻种植面积0.10

(0.78)*0.33

(1.44)0.21

(1.98)0.14

(1.21)0.12

(0.65)0.11

-0.13

与推广部门联系0.05

(1.32)*0.08

(1.20)*0.15

(1.73)0.04

(2.25)0.06

(1.94)*0.32

0.20

非农收入水平0.06

(1.58)*0.16

(2.20)0.10

(1.14)0.12

(0.82)0.19

(2.07)*0.09

0.20

区域特征基础设施-0.01

(-2.09)**0.01

(-1.09)-0.03

(-2.01)-0.01

(-3.72)-0.02

(-3.18)**0.25

-0.10

土壤肥力水平0.00

(3.20)***0.12

(1.01)0.06

(2.48)*0.18

(0.77)0.10

(2.90)*0.24

-0.17

似然比(卡方检验值

Χ2(8,0.95))57.46***42.00**42.77**31.63**78.09***注:每栏括号上面数值为双尾T检验概率值:***表示在1%水平显著(P<0.01),**表示在5%水平显著(P<0.05),* 表示在10%水平显著(P<0.1)。根据总环境影响感知指数(EAI)模型参数估计计算弹性值。

业技术的环境影响意识有显著的作用,并且对意识形成概率影响较大。教育与技术推广部门交往程度越高,农户对由于更多的信息渠道和信息交流的机会,农户认识到生态环境在农业可持续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因而形成具有更多意识。它们的总弹性值是为0.54和0.52,表明教育水平或者技术推广接触每增加10%会导致意识概率增加3%-4%和意识强度增加2%。

(3)区域特征(基础设施建设和土壤肥力状况)对农民感知有一定影响。基础设施建设和土壤肥力状况对农民对高产农业科技应用的环境影响感知形成呈正向关系,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因为它能方便地获取资源与信息,因而对农民形成环境感知有正向关系,而基础设施建设和土壤肥力与环境感知强度变化呈反向关系,基础设施建设和土壤肥力较差的区域,农户对土地等农业资源产出更加敏感,因而对高产农业技术应用的环境影响感知比较强烈,因为农民的意识与感知是技术采纳行为前提和条件,这个研究结论部分解释了在洞庭湖水稻主产区灌溉设施和机械缺乏区域现代水稻良种技术扩散停滞的原因。

(4)农户水稻种植面积、收入水平和年龄对农户对高产农业技术环境影响感知不显著,这个实证研究结论与前人研究结论和假设不相符。本文认为,农户收入来源趋于多样化,尤其是非农收入水平较高的农户,他们对水稻收入重视程度下降,所以他们对高产农业技术环境影响感知不明显;年龄也对高产农业技术应用的环境感知不明显,可能原因是年龄大的农户对高产农业技术使用时间长而年龄小的农户高产农业技术使用范围广程度深导致了年龄对高产农业技术环境影响感知不明显。

3结论

本文通过对洞庭湖湿地保护区3个地级市6个乡镇420个农户样本分析,将农户对以现代化学农业技术为代表的高产农业技术扩散的生态影响感知进一步具体化为土壤、水源、身体健康和水稻4个方面的感知,通过Tobit模型探讨了影响农户生态影响感知的主要因素,进而分析了这些因素在农户对以化学农业为代表的高产农业技术扩散环境影响感知中地位和作用。研究得出以下结论:

(1)保护区水稻种植农户已经明显地意识到了以现代石化农业为代表的高产农业技术扩散对生态环境的不利影响,在农户的生态影响感知中,以石化农业技术为代表的高产农业技术应用对土地资源的影响最为显著,农户对土地资源的感知程度最高,其次是对水源影响感知,并且水源影响的感知呈上升趋势,最后依次是水稻影响和身体健康影响。

(2)高产农业技术应用水平、范围和时间对农户感知形成和感知改变均有重要影响,因此减少化肥、石油、农药和除草剂等投入品的使用范围和使用时间可以提高农户生态环境意识。教育与技术推广部门交流、基础设施建设和土壤肥力状况等因素也是影响农户感知的因素,提高教育水平、增加技术推广部门交流、通过洞庭湖区土地整治工程加强农田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可以提高农户生态环境意识。而农户水稻种植面积、收入水平和年龄对农户生态环境影响感知不显著,这些因素对农户生态环境感知没有直接影响。

(编辑:温武军)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周锦,孙杭生.江苏省农户环境意识调查与分析[J].中国农村观察,2009,(3):47-52.[Zhou Jin,Sun Hangsheng.. An Investigation and Analysis of Environmental Awareness of Peasants in Jiangsu Province[J].China Rural Survey, 2009,(3):47-52.]

[2]吕君,刘立梅.草原旅游发展中社区居民环境意识水平的调查分析[J].中国农村经济,2008,(1):40-49.[Lu jun,Liu Limei. An Investigation of Farmers Environmental Perception Level in Tourism Development Grassland[J].Chinese Rural Economy ,2008,(1):40-49.]

[3]朱启臻.一个尚未引起足够重视的问题—关于农民环境意识的调查与思考[J].调研世界,2001,(1):28-31.[Zhu Qizhen. An Investigation and Research on an insufficiently Attracted Question about Farmers Environmental Perception[J].The world of Survey and Research, 2001,(1):28-31.]

[4]Adesina A A, Zinnah M M. Technology Characteristics, Farmers Perceptions and Adoption Decisions: A Tobit Model Application in Sierra Leone[J]. Agricultural Economics,1993,(4): 297-311.

[5]邢美华,张俊飚,黄光体.未参与循环农业农户的环保认知与影响因素研究[J].中国农村济,2009,(4):72-79.[Xin Meihua, Zhang Junbiao, Huang Guangti .Investigation into the Perception of Farmers NotParticipating Circular Agriculture and Influencing Factors[J].Chinese Rural Economy, 2009,(4):72-79.]

[6]黄季焜,胡瑞法,宋军,等. 农业技术从产生到采用——政府、科研人员、技术推广人员与农民行为的比较[J].科学学研究,1999,(1):27-31.[Huang Jikun, Hu Rifa, Song Jun, et al. Agricultural Technology from Production to Adoption—An Behavior Comparison about Government, Scientists,Employees for ATE and Farmers[J]. Studies in Science of Science ,1999,(1):27-31.]

[7]孔祥智,方松海.西部地区农户禀赋对农业技术采纳的影响分析[J].经济研究,2004,(3):85-95.[Kong Xiangzhi, Fang Shonghai. Analysis of the Effect of Household Endowments on Agricultural Technology Adoption Decision in West China[J].Economic Research Journal 2004,(3):85-95.]

[8]胡瑞法,黄季馄,李立秋. 中国农技推广:现状、问题及解决对策[J].管理世界,2004,(5):50-57.[Hu Rifa, Huang Jikun,Li Liqiu.China’s Extension of Agricultural Technology: Current Situation, Problems and Countermeasures[J].Management World, 2004,(5):50-57.]

[9]汪三贵.贫困地区农业技术进步问题研究[J].农业科技管理,1992,(1):32-34.[Wang Shangui.Research on the Question about Agricultural Technology Progress in Impoverished Areas[J].Management of Agricultur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1992,(1):32-34.]

[10]高启杰. 农业推广学[M]. 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3.[Gao Qijie. Agricultural Extension[M].Beijing:China Agricultural Press,2003.]

[11]曹光乔,张宗毅. 农户采纳保护性耕作技术影响因素研究[J]. 农业经济问题,2008,(8):69-72.[Cao Guangqiao, Zhang Zongyi. Research on Influencing Factors for Farmers Adoption on Conservation Tillage Technologies[J].Issues in Agricultural Economy,2008,(8):69-72.]

[12]苏杨,马宙宙.我国农村现代化进程中的环境污染问题及对策研究[J].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6,(2):12-18.[Su Yang, Ma Zhouzhou.Research on Chinas Rural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Problems and Corresponding Countermeasures in Rural Modernization Process[J].China Population,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2006,(2):12-18.]

[13]Gengaje. Rural Development In Villagers Perception: Analytical Approach to Strengthening the Interface Between People and Officials—the Case Study of a District in India[D]. 2008:179-198.

[14]Rahman. Econological Change and Food Production Sustainability in Bangladesh Agriculture[J]. Asian Profile,2004,(12): 233-246.

[15]吴林海,候博,高申荣.基于结构方程模型的分散农户农药残留认知与主要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农村经济,2011,(3):35-48.[Wu Linhai, Hou bo, Gao Shenrong. An Analysis of Individual Farmers‘ Households’ Perception on Pesticide Residues and the Main Determinants Based on 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ing[J]. Chinese Rural Economy,2011,(3):35-48.]

农业技术论文范文第2篇

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在长期的农业生产实践中,创造了很多有效的农业种植技术。人们开始选育农作物优良品种,发明嫁接技术、温室栽培技术,积累病虫害防治经验,学会新的土地利用方式,甚至创造了生态农业。这些代代相传的农业技术,体现了劳动人民的创造性,也保障了中华农耕文明几千年的持续发展。

蔬菜种植受气温影响很大,中国最早的天然温室可能出现在秦代,根据东汉卫宏《诏定古文官书序》记载:“秦既焚书,患苦天下不从所改更,而诸生到者拜为郎,前后七百人,乃密令冬种瓜于骊山坑谷中温处,瓜实成,诏博士诸生说之,人人不同,乃令就视之。为伏机,诸生贤儒皆至焉,方相难不决,因发机,从上填之以土,皆压,终乃无声。”秦始皇利用温泉种瓜,然后让儒生们亲自去骊山观看这个“奇迹”,儒生们一到那里,就被乱箭射死,700多人无一生还。从中可以看出,早在秦代先民就开始利用天然温泉种植作物。但有学者也质疑这是一个虚构的历史故事,首先是不相信秦始皇曾经“坑儒”,其次,是对反季节栽培可行性的疑问。并且这是一个汉代儒生控诉秦始皇“暴政”的故事。在汉代,反季节栽培作为一种非自然现象,预示着不祥,作者让儒生对反季节栽培欢欣鼓舞,显然不合情理。这样的故事结构无疑是以隐喻的方式表达了汉人对反季节栽培的消极认识。

如果说秦始皇“冬季种瓜”很难被证实的话,汉宣帝时期的《盐铁论·散不足》中提到的“冬葵温韭”则具有无可置疑的真实性。《汉书·循吏传》记载:“太官园种冬生葱韭、菜茹,覆以屋庑,昼夜燃蕴火,待温气乃生。”这条记载非常明确,汉代由于上层社会对反季节蔬菜的需求,给皇帝提供饮食的“太官”在官家的园田上,建小屋,冬季靠烧火提高温度,利用这种人工温室来种植“冬生葱韭菜茹”,并且作为贡品,让天子、皇亲国戚、达官贵人享用。不过在汉代也有不少大臣认为“不时之物,有伤于人”,给天子食用并不合适。

温室栽培技术到东汉时期得到进一步的提高。《后汉书》中就提到当时用“或郁养强熟,或穿凿萌芽”的办法来栽培蔬菜,生产“不时之物”。所谓“郁养强熟”,就是在温室地下挖火道来加温,这种方法比在小屋里烧火要先进得多。所谓“穿凿萌芽”,就是挖掘土坑,利用坑内温度高于地表温度的原理,对蔬菜进行催芽育苗,这种方法成本较低。

北宋诗人苏东坡有“青蒿黄韭试春盘”的诗句。里面提到的黄韭利用温室和马粪释放的热量来加温种植,这比在屋内或地下火道内烧火加温的办法更加简单易行,而且成本更低。过去,北方冬季新鲜蔬菜一直紧缺,这种栽培技术对解决冬季蔬菜供应有一定帮助,至今仍然广泛应用于韭黄、蒜黄等蔬菜生产。对于这项创新技术,元代《王祯农书》中有详细记述:“至冬,移(韭)根藏于地屋荫中,培以马粪,暖而即长,高可尺许,不见风日,其叶黄嫩,谓之韭黄。比常韭易利数倍,北方甚珍之。”

南宋出现了人工控制开花时间的“堂花术”。南宋周密《齐东野语》中记载:“凡花之早放者,名约堂花”,方法是在纸做的房子中,利于蒸汽提高室温让花期提前,这种方法主要用于牡丹和桃花。如果想让桂花早开,就要用山洞的低温凉风来吹。这种方法在当时被看作是一种“足以侔造化,通仙灵”的奇迹。明清时期,北京文人在新年都要相互赠送牡丹,如果没有温室栽培技术,这一风俗恐怕也无法存在了。

据史料记载,欧洲最早的温室栽培技术出现于17世纪,当时叫“绿色的房屋”。美国到20世纪80年代才有温室栽培技术。日本拥有温室栽培技术大约是在1830~1840年,因为当时的温室使用的覆盖材料是油纸,所以叫做“纸屋”。我国的温室栽培技术整整领先了世界1700多年。

农业技术论文范文第3篇

摘 要 随着我国农业市场的不断改革与发展,农业已开始向着技术化方向前进,并成为当前基层农业实现现代化发展的重要支撑。以云南地区的基层农业为例,该地区有着其它地域所缺乏的自然资源,且农业方向也具有明显的高原特色,因此在发展农业技术上有着诸多优势。但从当前云南地区的基层农业技术应用状况来看,当地的农业技术在实际应用中较少,对农业技术也缺乏积极引进,而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因素与农业技术的推广有着密切联系,技术在当地未得到大力推广,农民对各项技术存在不信任,而这对基层农业现代化的转型必然造成了阻碍。为进一步探讨该话题,针对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中存在的问题展开分析,并提出有效完善对策。

关键词 基层农业;技术推广;问题

回顾我国农业事业的发展历程可以发现,农业现代化的发展根本是科学技术的支撑,而科学技术不仅改变了农业的发展道路,也改变了农业的生产与运营模式,为农业未来的稳定发展提供了有效保障。对于基层农业的技术来说,技术的推广能够农业的生产效率得到有效提高,尤其是针对一些农业技术落后的地区,其能加快当地的经济增长速度,促进农业技术的发展,解决越来越多的农业生产问题,并减少人力的投入,使农民更专注于农业事业的管理之上,这对基层农业的持续发展来说十分重要。

1 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中存在的问题

1.1 基层农业技术推广团队专业水平过低

云南地区来农业发展规模不大,种类齐全。云南属于高山型环境,地势险峻,气候变化大,季节更换节奏快,形成“一山分四季、十里不同天吧”的小气候,当地的文化习俗也更有特色,这使云南地区的各个农业规模形成了良好的特色发展。但受传统文化特色的影响,云南地区在推广基层农业技术时,其总会因种种因素受到阻碍,农民对新科技的接纳存在困难,这使云南地区的基层农业技术推广工作远远落后其他省份。另外,基层农业技术的推广在实际开展时,还存在这些问题:因各个地方对基层农业技术推广的重视程度不同,当地在选择农业技术推广人员时,其对年龄要求未有明确限制,使团队内部出现老龄化与年轻化共事的现象,这必然增加了工作冲突,而年龄大的技术推广员对各个新型技术缺乏关注,年轻的推广员又缺乏足够经验,因此容易出现断层问题[1]。

1.2 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与科研合作社关系薄弱

从当前我国的基层农业技术推广状况来看,我国许多地区出现了相同的问题,那就是农业技术推广和科研合作社之间的关系十分薄弱,体制存在差异。我国基层农业技术推广部门与科研部门属于不同的部门,因此在职业方向上属于分离状态,两个部门之间的合作关系十分基础,基层农业技术推广部门的日常职责只需负责对科研部门所研发的技术进行推广与宣传,科研部门则只需对农业技术进行研究,而这样的合作过程使基层农业技术与科学技术无法实现高效率推广。以云南地区为例,虽然当地已进行了农业结构调整,对当地各个特色农业即水稻、烟草、玉米和水果等产业进行了合理规划,但农业技术推广与科研研发却始终无法达到统一,且推广力度也较弱[2]。

1.3 基层农业技术推广在实际中缺乏可行性

基层农业技术推广的根本和目的是改革传统农业的生产模式,加快农业生产现代化的转型速度,并将现代科研技术传播于农业领域,使越来越多的基层农业生产者引进现代科学技术,加大对现代技术的应用,提高各个地方农业的生产效率,使一些农业发展较为落后的地区能够得到改善,总结一句话就是,基层农业技术的推广是为了让更多的农民通过农业获利。在实际工作开展中,基层农业技术推广的首要原则是确保各个所推广的农业技术在基层农业中有所价值,能够为农民带来利益。但从当前许多地区的基层农业技术推广状况来看,其各个所推广的技术并不能给农民带来经济效益,甚至出现了损失经济的现象,使后期越来越多的农民对农业技术产生了不信任,这必然会导致基层农业技术推广工作难以开展[3]。

2 开展基层农业技术推广的有效对策

2.1 针对性培养青年技术推广人才

基层农业技术推广的开展需要具备足夠的实力与毅力,同时,还需对各项新型技术的种种优势做到了如指掌。基层农业服务部门可根据技术推广所需,加强对青年技术人才的培养,并对不同年龄阶段和专业水平人员进行分层培养,聘请专业且具备丰富经验的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人员担任技术推广培训师,对农技推广人员定期开展知识培训,提高技术推广团队的整体专业水平,加快新技能与新知识的掌握,与科研技术的研发速度达到统一。同时,人才的培养还需加强实践培养,改变以往只关注的理论的培养方式,促进整体水平提升。以云南地区来说,该地区可在各个县与各个镇中开展技术推广交流会,并每年定期由市区的专业团队来下乡进行交流,带动云南地区基层农业技术的整体推广效率与推广水平,有效的改善服务模式。此外,云南当地还需结合地方的农业发展趋势有针对性地开展技术推广工作,打造一支云南省特有的技术推广团队,使其更适合地方的发展需求。

2.2 加强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与技术科研的结合

从目前多个地方基层农业技术的推广状况来看,农业技术推广与技术科研部门属于两个不同的职能部门,而这一现象会使技术科研与技术推广无法实现高结合发展,因此,当地政府需对两大职能部门进行重新职能规划与指导,将基层农业技术推广工作与技术科研放在相同水平之上,对两个部门给予同样的重视,并提倡两个部门开展长期合作机制,使基层农业技术在实现创新时能够得到高效率的推广,也使各个农业能尽早应用更先进的科研技术,加快农业的改革,提升农业的整体生产效率。

2.3 从可行性角度开展基层农业技术推广

基层农业技术的可行性是开展技术推广的重要前提。当前,我国的农业技术在近几年实现良好发展后,其技术的种类已越来越繁多,所适用的领域也各不相同。对此,基层农业服务部门在开展技术推广工作时,需结合当地农业特色来开展针对性的技术推广,使其具备可行性与实践性。以云南地区为例,云南的地理环境与气候都十分复杂,因此在推广基层农业技术时,需着重考虑该技术是否足够先进与成熟,是否适合云南农业所耕种的各个农业产物生产方式,并结合云南地方的地理条件进行谨慎选择。在技术推广前,团队可对云南地区的农业生产进行反复试验,观察所推广的技术是否适合当地的农业生产特征与气候特征,并由专家对云南农业的不同耕种物的生长规律进行评估,使农业技术在实际应用中能够为农民带来最大效益。

3 结语

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不仅是一项简单的宣传工作,还关系着各个地区的农业发展速度,是提升农业经济水平的重要措施。因此,相关部门在开展基层农业技术推广工作时,需着重加强对技术推广团队的建设与培养,并加强各个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与技术科研的结合;同时,需在確保农业技术可行性的前提下开展各个技术推广工作,使农业能够加快转型步伐,实现现代化农业生产模式。

参考文献

[1]任轶蕾,刘京红,刘兴旺.浅谈建筑工程造价管理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J].企业导报,2015(7):121-122.

[2]凌勇,张海强.建筑工程造价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中华民居,2013(6):36-38.

[3]王雯.建设项目实施阶段工程造价管理研究——以承包单位工程造价控制为研究视角[D].北京:中国地质大学,2012.

(责任编辑:刘昀)

农业技术论文范文第4篇

关键词:有机农业技术;无机农业技术;农业协调发展

一、引言

随着我国目前大力发展对新农村的建设,对农业生产可持续发展问题的高度重视,传统有机农业和现代无机农业间的结合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尤其是在绿色农业被广泛需求的背景下,对有机农业和无机农业结合性的研究,显得越发重要。 目前,一些国家的新兴技术,在我国已经引起很大的反响。其中生物技术方面,包括微生物工程、细胞工程、酶工程和基因工程等的发展,对于有机农业技术的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但是,从以有机农业技术为主,过渡到二者共同发展,仍然应是我国农业技术改革前进的方向。任何科学技术的发展,都不是孤立实现的,只有把多种科学技术成果综合运用,才能使其效果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二、相关概念介绍

1.有机农业技术。有机农业技术是指以生物科学为根本,凭借农业内的各种生物和自然环境间产生的能源及物质的循环来促进农业生产发展的农业技术体系。在生产过程中,主要以人力和畜力为动力,对农作物品种进行选育改良,同时施加有机肥;采取农、林、牧相结合的方式和生物防治法对病虫害进行防治;培育要因地制宜,合理轮作。有机农业技术体系对保持农业生产过程中的生态平衡起到重要作用,故其又被称为生态农业。

2.无机农业技术。无机农业技术是指凭借工业生产所提供的各种技术装备和生产资料,通过投入大量的化石能源,从而实现农业生产发展的农业技术体系。无机农业在生产过程中,主要利用各种生长激素和营养素、除草剂、农用药剂、工业施肥、化学肥料、农业机械等来进行农业生产。因为无机农业在生产过程中利用大量的化石能源,故其又被称为高能农业或石油农业。

三、有机农业技术和无机农业技术各自的优缺点

1.有机农业技术的优缺点

(1)有机农业技术的优点。有机农业技术的发展可以节约我们逐步减少的化石能源,提高农业的投资收益率;保护自然生态环境,减少环境污染,维护生态环境的平衡。

(2) 有机农业技术的缺点。由于有机农业技术的发展需要各部门的配合,所以在将有机农业向社会推广和在专业方面发展上,存在一定难度。主要体现在资金供应不足、化石能源比较短缺、生产方式比较落后。但对于土地资源比较丰富,农村在农耕方面劳动力比较充足,合理轮作方面的限制比较小,农林牧结合性较好的区域来说,很有优势。

2.无机农业技术的优缺点

(1)无机农业技术的优点。无机农业技术可以迅速提高土地生产率和劳动生产率;能够极大地促进农业面向社会,并且向专业化方向发展。

(2)无机农业技术的缺点。无机农业技术需要消耗大量化石能源,所需资金投入十分巨大;会使土壤肥力在短时间内发生急剧衰退;对生态环境的破坏非常大,可能会造成生态失衡。所以,无机农业技术在化石能源较为充足、工业生产水平较高、资金支持较高的区域,可以取得优势地位。

四、有机农业技术和无机农业技术相结合的关键节点

1.有机农业技术占主导地位。我国虽然是农业大国,但是我国农业发展的基础比较弱、底子薄,农村地区的资金、技术、人员等方面也存在很大的不足,同其他发达国家相比存在很大差距,大多数农民的知识文化程度很低,对现代化农业发展的认识程度还不够。短时间内,我国农村地区的首要任务仍然是解决广大农村百姓的温饱以及农作物的增产增收问题。此外,我国地形条件多样复杂,气候不稳定,在很多偏远的农村地区,迅速推广现代化农业生产技术显然是行不通的。所以在促进二者并重的发展过程中,我们应采取以有机农业技术发展为主,以无机农业技术发展为辅的结合方式,契合我国目前农业发展的基本形势,才能使农民最大程度上在农业发展中受益。不过,一些条件较好的农村地区,政府应大力鼓励二者结合并重视农业技术的发展,从而加快推进当地农业发展目标,使得目标得以尽快实现。

2.有机农业技术和无机农业技术共同发展。有机农业技术发展到一定程度,我国农业必将会过渡到二者并重发展的阶段,两种农业技术共同发展。

农产品产量高低是受到投入农业的物质和能量的多少制约的,如果全部实行有机农业技术,没有外界物质能量的投入,仅仅依靠农业内部循环来生产,难度非常大,而且产量会越来越少,这样就违背了我们实行有机农业技术的初衷。尤其是现在农产品大多是以商品形式售出,售出的农产品包含的物质能量不会返还到农业循环中,可用的物质能量会越来越少。所以我们需要以无机农业技术来弥补所缺的能量,我们必须要把无机农业技术放到与有机农业技术同等的位置上。

3.政府足够的支持。无论是有机农业技术发展为主还是有机无机技术并重,都需要政府的大力支持。特别是在无机农业的发展过程中,政府要起到带头作用。最重要的就是要为农业发展提供充足的资金支持。此外,要制定政策,在人才培养、技术改良推广、改善税收等方面,加以重视,并将其纳入到国家长期发展规划中,使无机农业技术发展无后顾之忧。与此同时,工业也要支持其发展,为农业技术发展提供污染较少的能源,降低其成本及环境污染,广大农民才会考虑使用该种农业技术,加速农业技术在社会上的推广,让更多地区能够接受使用。

五、结语

我国被叫做农业大国,但是我们必须认识到,我国农业发展并不先进,可以说是落后的,发展底蕴非常脆弱,各个区域的发展情况参差不齐。在有机农业技术和无机农业技术结合并重的过程中,各个地区的发展进程也一定是不同的。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区,短期内可能就会实现目标,但是经济较为落后的地区或者不适合农耕的地区,想要实现该目标可谓十分困难。所以,我们要向尽快实现有机农业技术和无机农业技术结合发展,就要为这些经济相对落后的地区提供有利条件,包括资金支持、能源支持、人力支持、技术支持等方面,才能尽早实现现代化农业的发展目标,使有机农业技术和无机农业技术相结合,齐头并进,促进我国农业上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常艳波,张凤珍,徐海艳. 论有机农业技术和无机农业技术相结合对我国农业的影响[J]. 农业与技术. 2014.01 .

[2]黄慧英. 中国有机农业及其产业化发展研究[D]. 西南财经大学. 2013.06 .

[3]周娟枝. 现代农业发展趋向判别及其机制构建研究[D]. 中国海洋大学. 2013.05 .

农业技术论文范文第5篇

摘要:充分发挥高职院校功能,服务地市经济社会发展,省级政府和高职院校肩负重要责任。高职院校以积极主动态势,围绕地市中心工作,借助自身独特优势,倾心为地市服务,是区域经济社会科学发展的客观要求。从实际出发,为地市发展培养高职人才,开展技术推广和服务,进行职业技能培训,实施高职文化建设,引领职业教育科学发展,促进城乡均衡发展,是高职院校服务地市经济社会发展的着力点。省级政府完善管理体制,地市政府加强统筹协调,采取多项政策措施推动,强化高职院校责任意识,深化高职院校内涵建设,才能促进高职院校服务地市经济社会发展。

关键词:高职院校;服务;地市;经济;社会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下简称《纲要》)指出,职业教育以服务为宗旨,要提高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水平,支持和督促地市政府履行职责,发展管理好当地各类教育。从各省级政府制定的教育规划纲要和政策导向来看,支持地市政府发展主要为当地服务的高等职业教育。《教育部关于推进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引领职业教育科学发展的若干意见》(教职成[2011]12号)中提出,高等职业教育要主动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高职院校要增强服务能力,满足社会多样化发展需要。我国95%以上的地市至少有一所高职院校,高职院校是地市区域内高等职业教育的主要承办者。如何落实国家教育规划纲要战略部署,发挥高职院校的服务功能,明确服务的原则,找准服务的着力点,寻求政策措施推进,使高职院校为地市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是摆在省级政府和高职院校面前的一项重要课题。

一、高职院校服务地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原则

1.积极主动原则。虽然我国各高职院校在办学实力上还存在差异,服务经济社会的能力有所不同,但可以肯定的是,高职院校以地市政府举办为多,与当地经济社会有着密切联系,具备服务当地诸多有利条件,高职院校积极发挥服务功能,主动承担社会责任,努力满足地市发展需求,是区域经济社会科学发展的实际需要。同时,高职院校采取积极主动态势,倾心为地方发展服务,不断提高办学质量,能够赢得当地企业和社会各界认可,获得省级政府更大支持,求得自身生存和发展,这也是高职院校自身发展的现实需要。

2.围绕中心原则。我国各地市已经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明确了今后一个时期的中心工作和奋斗目标。按照十二五规划纲要的指引,从自身实际出发,符合地市经济社会发展要求,寻求服务的结合点和切入点,满足经济、科技、文化、教育发展的需求,是高职院校服务地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路径。当前,各地市高度重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统筹城乡发展、科技进步、职业教育科学发展、促进就业、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等项工作。高职院校只有顺应形势发展要求,围绕地市中心工作,才能找准服务的着力点,增强服务的针对性,提高服务的实效性。

3.发挥优势原则。我国中职学校重点培养技能型人才,发挥基础性作用。高等学校(包括高职院校)具有培养人才、科学研究和直接为社会服务功能。高职院校在办学定位和办学条件上与中职学校和其他高等学校不同,服务社会的侧重点也就不同,其优势在于培养高端技能型人才,提供技术推广和服务,实施高职文化建设,以及引领职业教育科学发展等方面,具有“高等”、“职业”、“技能”、“技术”等特点。高职院校只有发挥自身优势,才能扮演好自己的角色,实现服务效益最大化。

4.服务大局原则。高职院校立足区域发展,注重为地市发展服务,能够有效提高服务质量和服务效益,这不仅是对地市区域发展的重要贡献,也是对国家和省域发展的重要贡献。高职院校在具备条件的情况下,积极为其他区域发展服务,能够充分发挥自身功能,增强服务本地和其他区域发展的能力,提高办学水平和办学效益。只有处理好局部和全局的关系,服务国家和省域大局,高职院校才能更好地发挥作用。

二、高职院校服务地市经济社会发展的着力点

1.高职人才培养。高等职业教育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管理第一线的高素质和高端技能型人才。由于地市“转方式、调结构”情况不尽相同,对高等职业教育也呈现出不同的需求与变化。高职院校依托地缘优势,方便与当地企业联系沟通,容易与当地产业紧密对接,及时开设急需专业、开辟新专业、开发新课程,能够增加高职人才有效供给,为产业和企业发展提供强力支撑。另外,高职院校积极接纳当地学生接受高等职业教育,或为当地培养更多的高职人才,能够提高地市人口素质,促进就业和创业。

2.技术推广和服务。高职院校依托自身的人才、专业、技术、设备等优势资源,面向当地企业和社会,开展高端技术和新技术的宣传、推介、咨询、指导,帮助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解决技术应用难题,能够促进产业转型升级,保证企业生产经营顺利实施。另外,高职院校走产学研结合之路,针对当地企业需求开展技术应用研究,进行科技成果转化,力争取得技术创新,能够增强地市科技创新实力,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3.职业技能培训。高职院校重点从事高等职业教育,在开展学历教育的同时,尤其适合开展就近、适时、灵活的各种职业技能培训。在地市区域内,围绕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的生产经营进行培训,针对新的职业、新的工种、新的技术进行培训,面向企业职工、从业人员、转业人员、待业人员等开展培训,积极开展高级层次的培训,能够及时满足企业发展需要,提高有关人员的技术水平,增强就业和创业能力。

4.高职文化建设。高职院校从专业建设实际出发,通过提炼和凝聚优秀的行业和企业文化,融合当地的优秀文化,培育富有特色的高职校园文化,从而成为地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高职院校与当地社会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其高职文化必然产生辐射效应。高职院校的优秀文化,经过教育者的研究、创新、传授,通过受教育者的学习、接纳、传承,能够传播和渗透到当地企业,并在实践中得到发扬光大,从而促进企业文化发展。

5.引领职业教育科学发展。高职院校的优势专业和优质课程对中职学校具有借鉴意义,高职院校的教学资源可以为中职学校所用。高职院校与当地的中职学校开展合作办学、互助办学、3+2分段办学、综合化办学,能够带动中职学校共进发展,增强中等职业教育的吸引力。同时,高职院校不断提高教学质量,能够引发当地中职、普通高中、初中毕业生递进学习的需求,从而改善职业院校生源质量,拉动中高职教育贯通发展,形成职业教育良性循环。

6.促进城乡均衡发展。与地市中心城区相比,县域的经济社会发展相对滞后,在农村中蕴涵众多的职业教育、技能培训、技术推广、技术服务需求。高职院校面向当地新农村建设,紧密结合农村发展实际,开设有关涉农专业,开展农业技术推广和服务,进行农业实用技术培训,能够提升农业生产水平,帮助农民增收致富。对农村进城务工人员进行职业技能培训,能够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更好地解决民生问题。

三、促进高职院校服务地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措施

1.省级政府完善管理体制。《纲要》指出,完善以省级政府为主管理高等教育的体制。高等职业教育经过了十多年的快速发展,地市政府具备一定的管理能力。与省级政府相比,地市政府对当地经济社会具有更加直接和现实的影响力,省级政府积极稳妥地将专科层次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权、招生计划权、人事管理权等逐步委托或下放到有条件的地市,依托地市政府来管理高职院校,这有利于调动地市政府的积极性,加强地市政府对当地高职院校的管理,加大对高职院校的扶持力度,激发高等职业教育活力,促使高职院校更好地为当地服务。

依托地市政府管理高职院校,并不意味着削弱省级政府对于高等职业教育的管理。省级政府更多地通过统筹规划、制定标准、科学评价、检查监督等方法和手段,引导和规范高职院校办学行为,支持和督促地市政府履行职责。一是要完善对高职院校的评价。将服务区域发展作为评价高职院校的重要标准,注重考查高职院校是否充分发挥作用,积极承担服务地方任务,其服务的内容、范围、数量、效益如何。二是要评价地市政府工作。在评价高职院校的基础上,综合判断地市高等职业教育资源开发利用、政策措施运用、整体办学水平等情况,客观评价地市政府推动高职院校服务地方工作。三是要落实责任。在赋予地市政府管理当地高职院校权力、支持地市政府行使职权的同时,严格配定相应的行政责任。将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纳入政府工作绩效考核,加强检查督促,建立问责机制,强化地市政府的责任意识。

2.地市政府加强统筹协调。高职院校在服务地市区域发展的过程中,面向当地企业和社会诸多领域,关乎双方或多方利益,也有可能出现院校之间无序竞争、校企合作“一头热”、政出多门等问题,有些问题高职院校还难以处理,这有赖于地市政府统一筹划,多方协调。一是统筹规划各类学校社会服务工作。从总体上做到资源优化和共享、发挥优势、分工协作、有所侧重,避免出现学校之间相互隔离、各自行事、难以沟通、无序竞争现象。对于高职院校来讲,应将服务的重心放在自己的着力点上,力争发挥最大功效。二是协调高职院校与外界各方力量。在必要的情况下,地市政府要主持协调好高职院校与当地企业之间的关系,处理好有关矛盾和利益纠纷,促使彼此合作,实现互利共赢;也要组织协调好高职院校与其他学校之间的关系,增进高职院校与中职学校之间的交流合作,促进职业学校共进发展;还要综合协调好政府部门之间的工作,组织教育、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财政等有关部门协同联动,形成工作合力。

3.采取多项政策措施推动。地市政府推动高职院校服务地方发展,单靠“规划”和“协调”是不够的,必须因地制宜,制定区域性政策,采取多项措施。一是推出校企合作实施办法。在地市政府主持下,搭建区域内校企合作平台,加强制度建设和督促落实,拓展校企合作的深度。如实施“定向培养”、“校企联办”、“半工半读”、“待遇从优”等就业办法,吸引高职毕业生服务当地,推动高职院校为地方发展培养高职人才,提高人口素质和促进就业。如建立校企之间定期联系和互访制度,推进高职院校开展技术推广和服务。二是推出职业技能培训实施办法。如地方政府给予一定的财政支持,调动企业组织职工参加培训的积极性。如施行“岗前培训”、“在岗培训”、“离岗培训”、“转岗培训”等培训方式,采取全日制、非全日制、自主学习、自学考试等培训形式,鼓励企业职工、从业人员、转业人员、待业人员等接受职业技能培训,逐步提高培训层次。推动高职院校开展职业技能培训,促进就业和再就业。三是出台服务“三农”的实施办法。应制定优惠政策,采取补偿性制度安排,强化支农经费制度保障,大力扶持面向县域和“三农”的职业教育、技能培训、技术推广、技术服务,推动高职院校服务城乡均衡发展。四是改革职业院校招生办法。如推行“推优保送”、“学费减免”、“技能考核”、“注册入学”等招生办法,吸引中职、普通高中毕业生接受高等职业教育,改善高职院校生源质量,力促高职院校发挥引领作用,推动职业教育贯通发展。

4.强化高职院校责任意识。高职院校在培养高职人才的同时,积极开展技术推广和服务、职业技能培训、高职文化建设、服务“三农”等项工作,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是时代赋予高职院校的重要责任。随着实践的深入,办学实力的积累,高职院校在服务地市发展中所应承担的具体责任,以及服务的原则、内容、途径会越来越加清晰和明确。作为高职院校来讲,地市政府投人人、财、物举办高职院校,高职院校理应为地市发展作出积极贡献,自当增强责任心和使命感,牢固树立服务区域的社会责任理念,积极主动地融入经济社会发展,提高其在服务地方发展中的话语权。从地市政府来看,充分利用好当地高等职业教育资源,促使地市政府举办的高职院校更好地发挥作用,必须建立健全激励机制,强化高职院校的责任意识。在省级政府引导和督促的同时,地市政府应进一步明确和细化责任目标,将服务地方作为考察高职院校领导的重要依据,为高职院校配备坚强有力的领导班子。对于当地民办高职院校,地市政府也应通过积极的政策引导,依法管理。使其发挥应有的作用。

5,深化高职院校内涵建设。高职院校要为地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优质的服务,必须深入挖掘内部潜力,加强专业和课程建设。一是建立专业结构动态调整机制。按照地市经济发展取向,密切关注市场需求变化,以地方产业为切入点,大力开展校企合作,及时开发新专业和优质课程,为当地产业和企业输送急需适用的高职人才。二是合理增设涉农专业和相关课程。注重取得社会效益,面向当地农村,开设有关水利、林业、粮食等涉农专业和实用技术课程,积极为“三农”服务,满足农村发展的需求。三是探索文化专业和相关课程建设。符合地市文化发展要求,开发有关地方文化、民族文化、非物质文化等特色专业和特色课程,多出文化实用人才和好的文化作品,体现高职院校培养文化人才的特色。

高职院校师资队伍还十分年轻,难以适应学生培养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并正在成为高等职业教育进一步改革发展的制约因素。须加大师资队伍建设力度,提升教师服务地市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一是要引导教师到企业中学习和实践。安排教师深入到企业中去,增加企业实践经历和提高实际动手能力;在当地企业中寻求开展技术推广、技术服务、技术创新、技能培训,以此提高教师的专业能力。二是要鼓励教师到农村中接受锻炼。安排教师深入到县域职业学校、农技、文化等单位中去,增加农村实践经历和提高农业技术水平;加深与当地乡镇、村、农民的联系,在农村中寻求开展教学、科研、服务工作,以此提高教师服务“三农”能力。三是要提高教师的文化传授能力。组织教师开展高职文化的学习和研究,全面提高教师的文化素养;在专业教学中融入人文教育,注重言传身教,将文化育人落在实处,共同培育富有本校特色的高职文化精神。

总之,发挥高职院校的功能,服务地市经济社会发展,符合国家对于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要求。从实际出发,明确服务的原则,找准服务的着力点,省级政府完善管理体制,地市政府加强统筹协调,采取多项政策措施推动,强化高职院校责任意识,深化高职院校内涵建设,才能促进高职院校服务地市经济社会发展。

农业技术论文范文第6篇

摘要:农业技术研发成为农业生产重要科技研发项目,在一段时间的投入与发展中,已经取得了一定成绩。如何在更多适宜使用的地区进行推广是后续加强普及范围这一重要问题。针对此情况,本文对基层农业技术从其推广流程的基本情况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对策这三方面进行分析与阐述。

关键词:基层农业;推广技术;应用方向;存在的问题;解决对策

基层是农业生产技术的实践地,也是农业生产的坚实后盾,再高尖端和有效的技术,如果不在基层进行推广和扩大应用范围,就会失去技术本身的普及性特点,也无法起到基本的惠民目的。现阶段,农业推广具有一定发展基础,但在一些方面还存在着不足,影响农业技术的高效推广。

1 基本情况概述

1.1 农业技术推广的概念

农业技术推广的确切定义与概念来源于我国的《农业技术推广法》,具体表述为:“通过试验、示范、培训、指导以及咨询服务等,把应用于种植业、林业、畜牧业、渔业的科技成果和实用技术普及应用于农业生产的产前、产中、产后全过程的活动”。

1.2 含义与应用范围的规定

1.2.1 农业技术推广需要遵守的原则 推广过程中需要遵守以下原则:“因地制宜。尊重劳动者意愿。由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进行扶持并与相关学校、研究组织、技术人员、推广机构和劳动人民相结合。共同追求社会效益、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

1.2.2 农业技术推广所包含的范围 推广过程中一直在强调的所谓农业技术包括在种植业、畜牧业、林业、渔业这四大第一产业的研究成果以及相关高产技术。从内容上划分,包括为了农田供水而建造的相关水利工程、为了维护生态环境而突出发展的土壤改良以及保持水土的相关技术等。

1.3 加强基层农业推广的意义

1.3.1 帮助农民追求更高的经济效益 高产技术以及高效种植等技术都是为农民达成高产目标的主要基础,只有技术达标,才能有帮助农民的生产利用更上一层的机械化、集约化,进而体现为增加的收入。

1.3.2 利用技术改革和创新,推动农业进一步发展 农业技术推广的同时,以技术为前提的革新帮助当地政府和农民在农、林、渔、牧等方面实行全方位的改革与优化。

1.3.3 更好地促进生态环境建设以及经济发展 农业生产牵动着我国许多关键性问题。要想让我国经济得到更稳定、更持久的发展,那么利用技术推广巩固农业经济就是必不可少的措施。

2 推广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与工作环节的不足之处

2.1 推广过程中基本原则贯彻落实力度不够

一是没有做到因地制宜原则。很多技术推广人员容易对某一地的发展情况照搬到本地;二是不尊重劳动者意愿。由推广员主动促进劳动者基于对知识了解度之上的扩大兴趣的投入力度不够;三是只追求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却不追求生态效益。在相关作物技术引入时,许多技术人员只关注了如何高产,却没有加强对生态环境的重视程度。

2.2 与各组织结合力度不够,未形成一定推广项目链

进行技术推广的一大原则是村集体经济组织进行扶持,并与相关学校、研究组织、技术人员、推广机构和劳动人民相结合。而在实际的运作中则不完善。实际的推广项目链未能形成,要么有相应流程,但结合力度和投入程度不足,导致后续开展受到了极大的限制。

2.3 队伍技能水平不足及宣传力度不够

农业技术推广队伍水平较低,技术含量不足会严重制约技术推广进展效果。农民不了解如何合作以及合作后的相关利益分配问题。部分农民对于参与合作持有抗拒心理,影响后期农业技术的推广。

3 针对问题点与不足之处提出解决对策

3.1 基层技术推广流程化

建议在基层开展技术推广时,通过各个细节进行推广流程化。例如,引入农业合作社概念,加强对专门引入机构与引入人员的培训,确立农业社会保障制度以确保农业生产工作的有效开展。

3.2 加强交流和加大人才引进

灵活掌握不够,还要加以应用。比如建立农民合作社加大技术推广力度就是很好的措施。在实际开展过程中,还应通过完善各种机制来保障农民愿意在合作社中相互帮扶,而不是自己单干。同时还要确保合作社名副其实,以合作社为引导,切实为成员带来技术的引入、培训和推广生产一体化的项目等,以保障农民切实学会技术并加以应用。

3.3 信息化建设力度不够

现阶段的农业技术推广依旧停留在传统模式,即靠上级推动下层才有所行动的模式,而非自己主动进行各方联系,加速技术引进。除了主动性以外,还要推进“互联网+”技术与推广工作之间的合作力度。尽可能利用数据库、大数据等互联网技术,为进一步提高信息化建设力度提供保障。

3.4 加强示范推廣项目的宣传

建议政府和农业技术推广部门加强宣传工作,确保在技术推广前农民对其有一定了解,避免因为不了解而导致农民的参与积极性不高。

4 结语

本文从农业生产中的技术推广基本情况进行概述。在此基础之上,进一步对技术推广时出现的问题与不足进行了总结,就深层原因进行了探究。并提出针对性解决方案,以推动我国基层农业技术推广。

参考文献

[1]杨铁锁.基层农业技术推广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J]. 山西农经,2017(09):38.

[2]李自文.浅谈基层农业技术推广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 农业与技术,2015,35(16):246.

作者简介:宋腾,苗族,本科学历,助理农艺师,研究方向:农业技术推广。

上一篇:化工安全与环保论文范文下一篇:摄影技术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