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初中古诗文有感范文

2024-04-17

观初中古诗文有感范文第1篇

电影由孔子51岁时仕官于鲁国开始,把孔子在鲁国的坎坷仕途、周游列国时种种的不幸遭遇,以及他晚年返乡祖国,直至与世长辞的动人故事娓娓道来。这部电影就像一阕悠远的古筝曲,把孔子跌宕起伏的一生演绎得淋漓尽致。

当你被迫离开鲁国时,磅礴大雨敲打你的身躯时,你在想什么呢?是在怨恨吗?你似乎知道这是大司徒的阴谋,可又似乎不知道。看着手中的„决玉‟,你是否心酸不已?大雨中的大笑声,是你的心声么?努力,不让眼泪流下,你的心,也变的沉沦了么?是否后悔当初说的那句:“我的道,在人间。”……

望着茫茫无尽的沙漠,你额前的几缕发丝轻轻的在飞舞。此时的你,在想什么呢?是在思念远方的亲人么?是在诅咒那姓季的么?还是在担忧自己的未来……颜回来了,你却不愿他跟随与你,你望着无垠的沙漠,说:“前面的路不平坦,也没有荣华富贵,你怎能走呢?”殊不知,颜回的的话,却让你改变了主意,“如果改变不了世界,那就改变自己的内心吧。”这,曾是你对颜回说过的话……

你弹琴数日夜,不吃不喝不眠不休。弹琴,成了你唯一的事情——在这荒凉的山谷里。指尖抚琴,一个个音符飞舞出来,这是否是你想说的话,你那紧锁的眉头,是在思考吗?在抱怨命运的不公,在伤心自己的遭遇,还是在……就像南子说的:“人们都只是领悟了孔丘那痛苦,却未真正体会他那痛苦的境界……”

抱着颜回那冰凉的身体,听着子路战死的消息,你,落泪了。你曾经面对齐国几百乘战车,没落泪;在武子台上面对血流成河,你没落泪;自己被迫离开鲁国,你没落泪……可如今,你却落泪了.......

透过电影,我们看到的是孔子身上那熠熠生辉的人性光芒——他渴望鲁国强大,怀有一腔报国热血;他机智勇敢,在夹谷会盟中不战而胜;他关怀弟子,有一颗善良之心、、、、、、而令我感触最深的是他锲而不舍,执着追求理想的精神。

尽管孔子的人生处处不如意,但他那种为了实现自己的理想而不断拼搏的精神是值得我们永远铭记于心的。

观初中古诗文有感范文第2篇

《后天》和《2012》都是罗兰·艾默里奇导演的描述地球剧变的灾难性影片。赖以生存的家园顷刻间毁灭,自然的巨大力量深深震撼了人类弱小的心。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中,人类应当如何自处?未知的未来,人类又应当怎样面对?

《后天》描绘了温室效应造成气候异变,地球陷入第二次冰河世纪的故事。研究气候变化的科学家霍尔教授根据观察和研究史前气候的规律,提出严重的温室效应将造成气温剧降,地球将再次进入冰河时期的假设。结果,这个预言变成了现实,龙卷风、海啸和暴风雪接踵而至,人类陷入了一场空前的末日浩劫。 为唤起世界对日益严重的温室效应及其 理论上可能引起的新冰河世纪威胁的重视,影片针对全球著名地点和地标进行了一系列的“冰冻”,并用特效给人带来强大的视觉和心灵冲击,以显示气候对人类的威胁的急迫性与全面性。

洛杉矶龙卷风、曼哈顿海啸、从外太空观察到的飓风、从动物园里逃出的饿狼、“好莱坞”的招牌被龙卷风拧碎,日本街头被炮弹般的冰雹砸烂,整个纽约被连天的海啸吞没,帝国大厦迅速冰冻,摩天大楼只剩钢筋残骸,包括自由女神、艾非尔铁塔、伦敦大本钟都将被冻成冰柱,文明的巅峰瞬间变成昏黄的废墟。

片中有一段对话:

---“灾难会在什么时候来到?”

---“也许是半年,也许过了明天就会发生”

这段对话也正是影片名字的由来。没有人可以准确预测灾难的到来,或许真的有一天全球变暖,两极冰雪融化,冷水会阻断墨西哥湾的暖流,暖流被寒流逐渐代替,或许地球表面真的会被冰雪覆盖,会进入冰河时期„„

“The day after tomorrow, where will you be?”这是《后天》海报上的一句话,发人深省。六千五百万年前的冰河世纪,让恐龙全面灭绝,如果新冰河世纪来临,人类会在哪里?

影片《2012》是一部关于全球毁灭的灾难电影,它讲述在2012年世界末日到来时,我们的主人公如何挣扎求生。故事发生在2012年12月的美国。以写科幻小说谋生的杰克逊在带孩子们到黄石公园渡周末时,发现湖泊已经干涸,而这个地区也成为了禁区。之后遇到了神经兮兮的查理,查理告诉他世界末日即将来临。伴随着火山爆发,强烈地震以及海啸,杰克逊带领自己的家人驾驶一架临时租来的飞机冲出被死神阴霾瞬间笼罩的城市上空,开始寻找查理口中各国政府正在联合秘密制造的方舟。在生死攸关的时刻,当千千万万个生灵通过各种方法来到方舟制造基地之时,方舟有限的容纳数量引发了前所未有的恐慌。最终,仅存的人们用互爱和对生命的尊重渡过了难关„„

玛雅历法说:“时间的终结是2012年12月22日。 地球并非人类所有,人类却是属于地球所有。”

“地球并非人类所有,人类却是属于地球所有”,预言中道出了人类与地球的关系,却暗喻着人类的尊贵,并非人类是地球上唯一的高等

生物,而是只有人类能在地球这个净化场所,完成灵魂的净化与升华,成为宇宙中真正的高级生命。

同时玛雅人预言了这次人类会随历史演进;预言了现代人类,在变异科学带动下发展出现代科技,恣意妄为地滥用地球资源,以为自己是地球的拥有者,主宰这儿的一切。当世界物欲横流时,即象征着第五太阳纪末期的到来。即2012年12月22日的世界末日。

“洪水、地震、大陆板块移动、火山喷发、以及最终的两极变换,将会在2013年之前发生。„„”

人类在自然的力量下显得出奇的渺小,再高端的科技也显得苍白无力,然而人性的光辉却因此得到彰显。

《后天》中霍尔得知他的儿子山姆不顾危险居然一个人前往天灾侵袭中的纽约营救女友,他也奋不顾身地前往冰雪覆盖下的北方地区进行救援,在救援与被救的过程中,电影细腻地交织了父子之间的动人情感和大灾难下人们所表达出来的真挚感情。

而《2012》中,寻找和前往方舟基地的过程中,杰克逊一家经历了生死考验。最终他们终于到达方舟基地。然而已经制造完成的方舟数量远远不能满足从世界各地闻讯涌来的受灾人群。谁去谁留已然成为挑战整个人类的道德抉择。面对灾难,来自不同国家的人类终于做出了最重要的抉择:“所有人都是平等的,都有平等的生存机会!”。

艾默里奇用他轻车熟路的灾难片制作模式带领我们看到了未来,看到了我们或恐惧或期待的世界终结又重生的那一天。当全人类共同面对天灾时,虽不能说《2012》和《后天》为我们指引了方向,为我们找

到了出路,但是电影真正成功的地方在于,它用形象化的演绎给了我们一个想象和思考的空间,让我们去做我们需要的准备。

这些灾难是否会来,又何时来临?我们无从得知。但对于这些遥远而模糊的未来,我们是否只能坐以待毙?答案是否定的。

光之灵欧林说得好:“当你与这些正在到临的光能合一,你的生活将会变得更为美好、更为喜悦。你现在可以立即对人类做出的贡献之一,就是放下任何对未来的恐惧,而专注于人类未来正面的愿景。因为即使在种种挑战之中,也会拥有充满许多快乐的好时光,在其中你能获得更多有关爱、自信与勇气的新体验。”

面对环境对人类的种种报复,在看完这两部电影以后,人类将面临一种觉醒,人与自然,人类永远是弱者。玛雅的预言已经说得很明了,“地球并非人类所有,人类却是属于地球所有”。对于人类所破坏的平衡,地球可以将之覆灭,而后重生一个平衡,人类呢?会在那个覆灭的平衡里幸存吗?

道家之中有一个思想:以柔克刚。就如牙齿与舌头,人老了以后,牙齿一定会掉光,而舌头却能伴随你一生。原因就是牙齿坚硬,舌头柔软。牙齿以硬碰硬,难免碰坏了,而舌头只会顺势而曲,所以不损。人若与自然硬拼,无异于以卵击石,但若是可以柔如水,顺石势而走,那么石头再坚硬也无法断水。

人与自然的相处之道即为和谐。处在自然这样一个大环境里,我们只有顺应自然之理而行,并保护好周围的环境,方能互惠互利,最终长久地生存下去。以下即为几个抑制温室效应,保护环境的大方向:

1、全面禁用氟氯碳化物

2、保护森林的对策方案:今日以热带雨林为生的全球森林,正在遭到人为持续不断的急剧破坏。有效的因应对策,便是赶快停止这种毫无节制的森林破坏,另一方面实施大规模的造林工作,努力促进森林再生。

3、汽车使用燃料状况的改善:此项努力所导致的化石燃料消费削减,估计到了2050年,可使温室效应降低5%左右。

4、改善其他各种场合的能源使用效率:今日人类生活,到处都在大量使用能源,其中尤以住宅和办公室的冷暖气设备为最。因此,对于提升能源使用效率方面,仍然具有大幅改善余地。

5、对化石燃料的生产与消费,依比例课税:如此一来,或许可以促使生产厂商及消费者在使用能源时有所警惕,避免作出无谓的浪费。而其税金收入,则可用于森林保护和替代能源的开发方面。

从自身的角度来讲,从身边做起,从小事做起:

1、节约电能:要注意随手关灯,可以使用高效节能灯泡。

2、节约水资源:许多废水都可以循环使用,洗脸、洗手、洗菜、洗澡、洗衣服的水都可以收集起来擦地板、冲厕所、浇花等。淘米水则是很好的去污剂,可以留下来洗碗筷。

3、节约用纸:纸张循环再利用。

4、减少废气排放:出门尽量乘坐公共汽车或出租车,还可以骑自行车,尽量少乘坐私家车。

5、垃圾分类处理:垃圾分类可以回收宝贵的资源,同时减少填埋

和焚烧垃圾所消耗的能源。

6、加强环保宣传,提高环保意识。

观初中古诗文有感范文第3篇

每个人都有生身父母,大都体会过父母的慈子和教诲。当我读着这本家书,感到的是一种另一番教诲,不是老师的教导,不是长者的叮嘱,而是父母对儿女的关切,是不同于我的父母的关子,却不失被细心呵护的感觉,我似乎找到了另外一种父母之子,这也是大多数子女所体会不到的。这也许是这十年对她子慕不减的原因吧。是那一封封家书,就象一次次珍贵的谈心,拉近了我们的距离,我像一个乖孩子在感受着,聆听着,用心铭记着。

(一)父亲傅雷是一个睿智,博学,正直的学者,年轻时甚至有些暴燥,极富个性。母亲朱梅馥是一个具有东方文化素养,又经西方文化洗礼,既端庄贤淑,又温厚善良的东方女性。父亲傅雷对当今中外的文学、音乐、绘画、涉猎广泛,研究精深,个人的文化修养极高。而他培养的对象又是从小接受良好的家庭教育,终于成长为国际大师的儿子傅聪。他深刻懂得,艺术即使是像钢琴演奏也需要严格的技术因素,但绝不是“手艺”,而是全身心、全人格的体现。他教育儿子说:“我始终认为弄学问也好,弄艺术也好,顶要紧的是“人”,要把一个“人”’尽量发展,没成为艺术家之前,先要学做人,否则,那种某某家无论如何高明,也不会对人类有多大的贡献。一个纯粹投身艺术的人,他除了艺术和个人的人格,已别无所求。而所谓“人”在傅雷心中又是具体而微的,这不只是一个愿望,一个口号。它大到对世界对人类对祖国的忠诚与献身精神,小到对自己事业的严谨,对父母的孝敬,对妻子的理解,对友人的宽容,甚至具体到了一个乐段的处理,一位友人的交往,以至于儿子的言谈举止也都一一告诫“手要垂直,人要立直”都使读者印象深刻,颇有感言。母亲在那个险恶的年代,在个人安危毫无保障的日子里,她心系远方的儿子和孙子,她克制着内心的恐惧和痛苦,把坚强、安详、无微不至的关怀传送给漂泊异国他乡的亲人。一件为孙儿一针又一针织出来的毛衣,情重如山,她却为“礼薄”而不安,为了让儿子在异国感受到家庭的温馨,她一丝不苟地写下菜肴的制作程序,惟恐疏漏一个细节。她子夫子子,一生为这个家奉献,然而,她同样为了不能再忍受的人格尊严的践踏和侮辱,夫妻二人一同将生命融合,迈向永恒,或许更多的是徇情,也算是个结束。然而这个结束却从没让人把他们夫妇俩分开过。夫妇二人作为中国人的典范,一生苦心孤诣,呕心沥血培养两个儿子成材,大儿子傅聪成为著名的钢琴大师,小儿子傅敏成为英语特级教师。是他们教儿子先做“人”,后成“家”,在他们的人生的句号中,就用“人”字结束了,一切美好的的回忆不愿让自己屈辱,不愿再让生活中有如此多的自己不能忍受的不愉快。他们宁肯抛弃自己而获一个解脱,来完成人的诠释。

(二)正是他们严格的家教陶冶出一个世界级的艺术大师。正如好友楼适夷面对傅雷对儿子傅聪的家教的过严过细却“不以为然”。然而就是这样严格的家教,才造就了他不俗的一生,并给千千万万的父母留下了一面宝镜,照一照我们给了孩子一些什么吧?为了孩子我们自己怎样做事做人?在书中我们不光看到了一个严格的戒子而又亲切关子的父亲,同时也看到了父子的共同成长。他的音乐译著和儿子沟通交流,他把对祖国的发展的关切之情,以及对祖国的热子同样流露给学生,傅雷以高度负责的精神和心力,在对社会祖国和人类世界尽自己的责任。儿子傅聪,在异国漂流生涯中,吸取了多么丰富的养料,但父亲使他在海外孤儿似的处境里,好像父母仍在他的身边,时时给他指导、鼓励和鞭策,使他有勇气和力量去战胜各种各样的魔障和阻力,踏上自己正当成长的道路,通过这些书信,不仅儿子和亲人之间,建立了牢固的纽带,也通过这一条纽带,也使傅聪与远离的祖国牢牢地建立了心的结合。后来的事实证明不管国内家庭所受到的残酷遭遇,不管他自己所蒙受的恶名,他始终没有背弃他的祖国,不受祖国敌对者多方的威胁利诱,没有说过或做过有损祖国尊严的言行,这就是一个父亲对一个儿子的熏陶,这与父亲在数万里外,给儿子殷切的子国主义教育是分不开的。时间,距离都不是问题,有心的父母,你那颗不眠的子子之心,就是不可替代的教科书,人生的加油站。这种关子不是意识一个阶段,而是伴父子而来。这位严肃的父亲,从来就没有推卸自己的责任,即使在上海被日本包围成孤岛时,他就把孩子关在家中,而且很早发现在他幼小的身心中,有培养成为音乐工作者的素质,正如他对自己对人对工作对生活各方面都要求严肃认真,一丝不苟的精神一样,对待幼小的孩子一样,他亲自编制教材,给孩子制定日课,一一以作则,亲自督促,严格执行,他规定孩子怎样说话,怎样行动,做什么,吃什么,不能有所逾越。他做到了,也一同要求儿子做到了。真乃真父子。我为人间的这一遭父子情惊叹,对,是朋友,是同志。

观初中古诗文有感范文第4篇

---观电影《活着》有感

很多年前就看过这部意味深长的电影《活着》,本次民主生活会再一次回味了这部影片,感觉上了大学的自己,回过头来品味这部影片,感受更加深刻了,现在的自己深深的体会到活着是一种对生命价值的证明,是一种对未来成长的历练。

电影讲述的是主人公福贵一路走来的生活,时光在推移,不变的是坚持活下去的理念。片名为《活着》,但是我感觉贯穿整部影片的却是接踵而至的是福贵身边的亲人的死去,在影片的最初他因为好赌而输了家里的祖宅而气死了自己的父亲,在内战中他被迫远走他乡以致母亲逝去都没能见上最后一面,最让我痛心的是在“大跃进”中他失去了唯一的儿子,最后在“文化大革命”中死了唯一的女儿。这一次次的死亡,无不牵动观众的心,但在眼泪流下来的时候我明白福贵这一生所经历的也许就是冥冥之中注定的而且是顺应了历史发展的,在那个时代这样的发展大概是一种必然。有人说: 电影《活着》是一部活生生的中国当代野史,我觉得这确实名副其实。因为在福贵生活的那个动荡、抑制的时代里,更多的是对生存在底层的百姓无情的掠夺,使他们和他们的家庭,从形式到内在实现,一贫如洗。电影虽然很平静,但我还是大哭了一场。

这部电影是根据书改编来了,我曾经看过这本书,书中的情节比电影演的更让人心痛,不过在看完书和电影后,我们活着的人更应该珍惜身边的美好,在那样艰苦的时代里,福贵都坚强的活下来,积极面对生活,这一点是我们应该努力去学习的。生活就是人生的田地,不管田地是怎样的贫瘠,我们能做的就是凭借自己的勤劳双手不放弃播种,努力耕作并相信总有一天会有收获。生活常常不是一帆风顺的,但不管怎样,生命只有一次,生命是宝贵的,我们要像福贵一样,不管发生什么,都要坚强的--活着,因为活着比什么都好。当然,不得不提的是,有时面对生活中的各种挫折,困难,打击,活着是需要莫大的胆量和勇气。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但是如果我们在遇到困难,挫折和失去一些珍贵的人和事时都拥有福贵那样坚强活下去的精神的话,我想再也没有什么能击垮我们,那样的话,我们的未来将更加光明灿烂的。

电影的细节我不想再过多的去复述,因为我们都真的用心去看了。在此,我只

想说这部影片带给了我许多的感受,给了我很多对于未来的启发。作为一名入党积极分子,我明确知道自己应该好好的学习电影主人公的精神,学习福贵他那种历经了很多人难都以想象的苦难之后,仍然能做到忍受,忍受生活的各种重压,学习他那种为了活着而去不断的努力,不放弃的精神。福贵,比今天新时代的我们过的日子都要艰苦,悲惨,但是他并没有放弃,而是想着坚强的活下来,我们是不是更应该珍惜如今的好生活,好好的活下去,让生活变得更美好。我相信,如果自己拥有电影主人公的那种精神,并在未来的道路上努力去开阔自己的一片天地,终有一天会收获成功和欣慰。我坚信人生没有过不去的坎,活着比什么都好。因为,唯有活着,才能创造未来;唯有活着,才能获得成功。

好电影值得观看,好书值得品读,好精神值得学习。我看了《活着》,读了《活着》,我明白自己应该好好的活着,为未来不懈的打拼,活着比什么都好,唯有活着未来才有希望,因为活着是一种对生命价值的证明,是一种对未来成长的历练。

学号:41106824

姓名:周帮桃

辅导员:罗文

观初中古诗文有感范文第5篇

读家书品初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家书是家庭的情感纽带,是家教的重要载体,也是家风的一面镜子。近日来,我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仔细聆听了朱德、瞿秋白、钱学森、黄继光、史砚芬、江竹筠等革命先烈写给亲人和朋友的信。那一篇篇大义凛然的家书,感人肺腑,情透纸背,震撼人心,给人力量,诠释了人间大爱,传递了革命大义,让人动容,令人敬仰。这些家书有的写于走向战场之前,有的写于硝烟弥漫间隙,有的写于慷慨就义前夕,有的写于白色恐怖日子,细细品读下来, 深深为革命先烈对理想信念的执着追求、 对党绝对忠诚的赤子之心、舍生取义的崇高气节和报国为民的炽热情怀所动容,其中蕴含的信仰之光、至亲之爱、时代之问,发人深省、催人奋进。 人间有真情,人间有真爱!人世间,真情最动人,真爱最感人。身为人父,身为人母,身为人子,身为人夫,身为人妻,身为人友,哪一个不深爱着自己年迈的父母?哪一个不深爱自己幼小的孩子?哪一个又不深爱自己相爱的伴侣?哪一个又不深爱自己相知的朋友?革命先烈们也是人,是一个个普普通通的人,是一个个有着七情六欲的血肉之躯,是什么让他们毅然决然地舍弃自己的血脉亲情;是什么让他们刚毅果决地割舍自己的儿女情长;是什么让他们毫不犹豫地告别自己的白发爹娘;又是什么让他们坚决果断地告别自己的娇妻幼子?是的,他们爱父母,他们爱孩子,他们爱伴侣,他们也爱朋友,但是他们更爱自己的祖国,他们更爱经受着苦难的人民,他们更热爱中国共产党,他们更热爱那无比坚定的革命初心和信念。有什么样的人生追求,就会做出什么样的人生选择。革命先烈们用自己短暂而精彩的人生向党和人民回答了“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他们深深明白和懂得了入党是为了什么;革命是为了什么;牺牲又是为了什么。人有信念,就不会觉得死是一件多么可怕的事情,

青山埋忠骨,魂牵万人心。今天的我们有着美好的生活,但是这一切的美好都是千千万万革命先烈们舍小家为大家、抛头颅洒热血,用一条条鲜活的生命换来的。“革命事业代代传”,“后继频频慰九泉”!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主题,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让我们永远铭记革命先烈们对党和人民事业的忠诚和奉献,坚定理想信念,不忘初心,砥砺前行,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上来,统一到党的十九大确定的重大决策部署上来,从小事做起,从自己做起,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初心,无愧我心,无愧我党,因为我们拥有一个最响亮的名字-------中国共产党!

观初中古诗文有感范文第6篇

--观电视剧《长征》有感

摘要: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创立的毛泽东思想的每一个科学原理和科学结论,都是牢固地建立在马克思主义基础上的,同时又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独特创造,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它具有面向未来、面向世界的文化选择和文化态度以及鲜明的民族本位思维方式。

关键词:毛泽东思想;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长征;

正文

毛泽东思想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的观点早已为人们所接受。毛泽东思想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三个阶段性理论成果之一,既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又包含着中华民族的优秀思想和中国共产党的实践经验,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它解决了中国向何处去的问题,引导中国人民将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变为独立自主的社会主义新中国。“毛泽东思想的每一个科学原理和科学结论,都是牢固地建立在马克思主义基础上的,同时又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独特创造,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

马克思主义认为,每一个时代的理论思维都是一种历史的产物,它在不同的时代具有完全不同的形式,也有着完全不同的内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包括民族形式的中国化和思想内容的中国化两个方面,民族形式的中国化就是把欧洲形式转化为中国的民族形式,思想内容中国化则是把马克思主义从其一般性原理转化为适合中国国情的思想理论,其中思想内容中国化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中起着决定性作用。马克思主义只有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际结合起来,才能真正掌握群众和为群众所掌握,转变为中国人民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物质力量。

看完《长征》后,回顾历史,展望未来,使我感慨万千。毛泽东为代表的共产党人,凭借革命乐观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相结合的长征精神,带领中国人民推翻了三座大山,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中华民族开始了扬眉吐气的日子。在长征诗中,我领略了中国共产党人豪情万丈的革命英雄主义气概,感受到中国革命的波澜壮阔和艰辛曲折,体会到我们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长征精神深深地打动了我。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的胜利,是人类历史上的奇迹。在一年中,红军长征转战十四个省,突破几十万敌军的包围封锁,历经曲折,战胜了重重艰难险阻,保存和锻炼了革命的基干力量,将中国革命的大本营转移到了西北,为开展抗日战争和发展中国革命事业创造了条件。

今天,战争的硝烟早已从我们身边散去,再看长征,长征留给我们的是苦痛的回忆,是全世界的感慨,是战无不胜的长征精神!

武装斗争是中国革命的主要形式,其主要的组织形式是人民军队,而这支军队的主要成员是穿着军装的农民,因此,必须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实行人民革命战争的战略方针。人民军队在长期艰苦的农村游击战争中创造了十六字诀和以诱敌深入为核心的运动战略战术以及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为中心内容的十大军事原则.并且运用于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作战指导.逐渐以少胜多,以弱胜强,成功地夺取了中国革命战争的胜利。

统一战线是中国共产党战胜强大敌人的基本保证,必须建立最广泛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统一战线,在统一战线中要坚持无产阶级领导权和又联合又斗争的方针。中国革命的敌人异常强大,而中国共产党的阶级基础十分薄弱,建立各革命阶级和革命派别的联合阵线时,正确处理农民问题和资产阶级问题关系重大。农民占中国总人口的80%以上,农民问题在中国革命统一战线中举足轻重。在中国,许多革命党派和有识之士都懂得农民问题的重要性.但是没有找到发动和联合农民的办法。而中国共产党在农村掀起土地革命风暴,最大限度地调动农民的革命积极性,也是在通过不断的学习而不断地取得进步的,文化的进步往往都是在前人积累的基础上进行突破从而获得进步。而安全管理工作,所需要遵循的也是不断学习不断进步,这里的学习,一方面是指安全管理经验、理论方面的学习,即不断提高安全管理水平,另一方面是指从业人员对于安全知识的学习,即不断提高安全作业技术水平,只有在管理者和操作者两方面双管齐下,才能称得上是真正做到了不断学习、不断进步。

第一,长征所唱响的是中国人民对自由的向往,对国家、对政党、对自己的信任!我们有能力改变自己,有能力改变现实,有能力改变世界,有能力创造历史!只要运用好我们的双手,合适的运用我们自己的主管能动性,没有什么不可能!

长征所完成的不仅仅是战略转移,还为新的革命阶段的到来酝酿了力量,最重要的是其对于人的生命、尊严的倡导和践行。长征,二万五千里一路走来,是人类对于自身生存权、发展权的斗争。人在社会上的存在,不仅仅要贡献义务,还要获得自身生存繁衍的条件,在当时内外夹击、重重压迫的情况下,人要想想获得真正称之为“人”的自由和生活,就必须斗争。长征和革命都是历史的必然选择,而就其精神内涵则是中国历史上不绝如缕的对人的价值和权利的追求传统的外在体现。

第二,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民族生息繁衍的最原初的精神支持和精神动力。“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鲁迅

的《纪念刘和珍君》中这样写道,而我想给它的后面加上一句——“敢于审视真实的自我”,没有我们“敢于自省,敢于正视自己缺点,敢于努力改正自己的瑕疵”的共产党人,就不会有长征的伟大胜利!这不仅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品质,这是我们伟大的名族精神,是他指导我们推翻三座大山,带领我们取得长征的胜利,进一步取得改革开放的胜利!

第三,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是一个人,一个民族发展强盛的重要精神支柱和动力来源。共产党在历史赋予的重任面前,义无反顾,卧薪尝胆,终于用自己的智慧和勇气走完了充满艰辛坎坷的漫漫长征路,带领中国革命和社会来到了一个新的阶段。中华民族的进取精神,在任何艰难困苦面前坚忍不拔的奋斗精神是宝贵的精神财富,而历史上无数鲜活的例子也一次次的证明了这种精神力量的强大和重要。长征是中国革命历史上运用这个法宝取得胜利的典范,并以其穿越时空的魅力鼓舞着新时代的建设者为了民族繁荣强盛的理想继续奋斗。

马克思主义与现代化是统一的,现代化是马克思主义的时代内涵。以掠夺压迫落后国家和民族来谋求自身发展的帝国主义决不允许中国走上独立自强的现代化之路,中国只能通过社会主义来实现自身的现代化,必然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由此可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主题与核心是推进和实现中国的现代化。

这首歌贯穿《长征》这部电视剧中,听着它心里总有一些说不出的沉重,这一首《十送红军》唱出了人民心中的红军,唱出了人民心中的共产党,我为我们国家有这样一个处处为国为民的政党感到骄傲,更为我加入这样一个先进的政党而深深地感到责任重大。我们要努力让长征精神永远的传递下去,让红军精神永远的传递下去,让我们的党的精神永远的传递下去,把这首歌永远的唱下去!

总之,毛泽东思想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它一方面接受了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另一方面与中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前者使之具有面向未来面向世界的文化选择和文化态度,后者使之具有鲜明的民主本位思维方式的特色。

致谢

感谢我的老师郭宏升老师,他严谨细致、一丝不苟的作风一直是我工作、学习中的榜样;他循循善诱的教导和不拘一格的思路给予我无尽的启迪。 感谢同学对我的帮助和指点。没有他们的帮助和提供资料和帮助以表致谢

参考文献:

[1] 张奇才,王光俊,高正礼.中国的马克思主又一一毛泽东思想〔M」.北京:中共党史出版

社,2006.

[2]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轨迹〔M].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06.

[3] 马克思.资本论(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上一篇:工程完工总结报告范文下一篇:工程完工证明范本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