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艺术文化研究论文范文

2024-02-03

客家艺术文化研究论文范文第1篇

摘 要:本文以文化翻译理论为切入点,结合目前文化“走出去”战略的实施,探讨赣南客家文化英译过程。赣南客家文化翻译研究极具现实意义。文化翻译的分析表明,地方文化在全球化语境下必须保留地方文化身份,才能达到地方文化传播和传承的作用。全球本土化为赣南客家文化翻译提供了解决思路。

关键词:地方文化;全球化语境;文化翻译;赣南客家文化

一、全球语境下的地方文化

中国文化走出去刻不容缓。中国地大物博,地方文化丰富多样。不同的地方文化共同组建了中华文化。地方文化,顾名思义,是指具有地方性的本土文化。全球化和本土文化互为矛盾,却共生共存。文化全球化通常表现为强势文化对于弱势文化的野蛮侵占,是强势文化对于弱势文化的单方面输出。地方文化具有地域性,往往处于弱势。地方文化为了自身的生存和发展,面对全球化的两大趋势:一是地方文化被强势文化同化,结果是同质化;二是拒绝强势文化,地方文化一味地强调地方文化保护主义,结果是异质化。所以,本土文化如何在全球化的语境下生存、发展和壮大值得思考。

国外学者哈桑、霍米·巴巴和安东·尼·皮姆都认为文化翻译聚焦文化过程,而非有限的语言产品[1-2]。中国学者王宁、孙艺峰等也开始了关于文化翻译的研究[3-4]。客家文化作为赣南地方文化,客家文化的英译一方面保留客家身份,树立客家正面形象,保留“本土化”的文化特征;另一方面,客家文化翻译能被英语目标语读者接受,利用全球化扩大了自身的影响力。

客家文化作为赣南地方文化,客家文化的英译如何一方面保留客家身份,树立客家正面形象,保留“本土化”的文化特征;另一方面,客家文化翻译能被英语目标语读者接受,利用全球化扩大了自身的影响力。

二、客家文化和客家文化翻译的文献综述

“客家”这一称谓与其先民的迁徙活动紧密相关,它反映了客家先民辗转流离、客居他乡的历史遭遇和生存境遇,以及由此形成的文化特性。赣南是客家先民南迁的第一站,至今也是客家人口最多、居住最为集中的地区之一。客家人口占赣州市人口的95%以上,赣州被称为“客家摇篮”。赣州赣县的江西客家博物院内关于客家先民的铭文有言:

“巍巍乾坤,肇我先民;炎黄之胄,根系中原。惟读惟耕,家齐国昌;厚德载物,日月同光。永嘉罹难,泪辞故乡;越淮渡江,驻足皖赣。唐中以降,动荡频繁;安史祸国,黄巢作乱。战火烽起;中原板荡;惟我先民,再度投南。融合畲瑶,辞野拓疆;赣南闽西,人文泱泱。宋元之际,弱虏进犯;嗟我社稷,危如累卵。壮哉客家,执戈勤王;追随文相,血染崖山。被迫又迁,客粤梅乡;筚路蓝缕,再创辉煌。明末清初,灾祸绵延;满人入主,客地蒙殃。长时客家,叶茂枝繁;为徒生计,转徒他方;骏马征程,立我纲常;客家德泽,远披西南。明末时节,客家愈强;土客争斗,太平国殇;趋利避害,复走异乡;近至桂琼,远赴重洋;锤炼砥砺,终成栋梁;客家伟业,代代传扬。”

客家人乃炎黃后代,故居黄河流经的中原两晋区域,后因战乱散落世界各地。客家文化的海外传播与客家人口的外迁密切相关。故而,在全球化语境下,一方面,研究和翻译客家文化不但能助推客家文化的传播,而且具有民族和乡土情怀,更是推进国际互动的跨文化战略;另一方面,面对多元文化与文化同质化威胁的客家文化传播也面临危机。

通过对中国知网(CNKI)的中国期刊论文进行搜索,以“客家文化”为检索词,检索项为主题,时间设定至2019年8月,搜索结果显示为1444条;而以“客家文化”“翻译”同为检索词,检索项设为主题,时间也设定至2019年8月,检索结果仅为12条。由此可见,客家文化已然成为研究的目标;但是,把客家文化和翻译相结合的研究数量不多。客家文化翻译基本上都是中译英,所以主要是国内研究者从事这方面的研究,国外研究者在该领域的研究成果几乎为零。从研究内容来看,大致可以分为三大类。第一类,关于客家文化文本的翻译研究;第二类,关于客家文化意蕴和译者的主体性研究;第三类,关于客家文化外宣翻译人才队伍和课程建设探讨。综合上述期刊的检索结果,笔者发现:

第一,关于客家文化的翻译研究起步较晚。检索出的12篇关于客家文化的翻译研究最早开始于2012年。

第二,关于客家文化翻译的理论体系构建不完善。关于客家文化翻译的实践,关注的是具体文本的翻译技巧,研究内容的相关性不强,需要上升到理论讨论。目前,研究针对的是具体文本的翻译实践,缺乏翻译理论的结合和研究。

第三,研究内容较为单一,研究主要采用定性研究,研究方法较为单一。

三、江西客家博物院中的客家文化英译文本简析

江西客家博物院始建于2005年,见证了中国客属第三届恳亲联谊大会和中国(赣县)客家旅游文化节;收藏有12000余件客家文物,见证了赣县、赣州乃至江西客家灿烂文明,记录了客家在江西省的历史渊源和分布发展情况。江西客家博物院中的部分英文译本既能很好地保留“客家本土文化身份”,也有的英文译本没有考虑客家文化背景或英语读者的接受程度,不利于赣南客家文化的海外传播。

笔者将从语言转换、文化背景和跨文化交际分别对于客家文化英译文本进行分析。汉英语言转换关注汉语到英语的文字转换(word for word),这是翻译过程的基础阶段;文化背景视角关注转换后的英语文字在文化功能(sense for sense)表达上的意义能否等同于汉语文本的文化功能,这是翻译过程的更高阶段;跨文化交际视角关注转换后的英语文字能否实现跨文化交际的目的,这是翻译过程的最终目的。

例1.客家博物馆——是客家建筑艺术的瑰宝——围屋。直径39.24米,高8.9米。分上下两层,一层为客家文物展览区,二层为书画、摄影等艺术品展览区。

原译文:The Hakka museum This fortified houses are typical in Hakka architecture. This one is a two-story round building with a diameter of 39.24 meters and a height of 8.9 meters. The first floor is for the display of Hakka’s historical relic and second for the display of painting.

客家围屋,是客家民居中最常见、保持最多的一种。从语言转换视角进行分析,围屋被译为“fortified houses”,笔者认为是不够准确的。围屋的“围”有两层含义,其一指的是外形,其二指的是功能。因此,客家围屋是圆形的(后面提及直径39.24米)且具有防御性的房子。围屋通常是通过筑墙、挖沟使房子加固。所以,上文中的围屋英译为“fortified houses”,仅仅强调了客家围屋的防御功能,但是忽略了客家围屋圆形的外形,是不够准确的。既然,客家围屋是建筑的瑰宝,仅仅用“typical”一词不足以描述。因此,从文化视角,笔者主张将客家围屋译为 “Hakka walled village”,Hakka也就是“客家”,强调了围屋的客家文化背景,walled village则客观地描绘了围屋的外形特点,但是为了英语读者能更好地理解,仅仅是“Hakka walled village”,还是不足以说明客家围屋的功能和作用,所以还应该加以意义注释进行补充。

故而,围屋这一客家文化的典型建筑,远不同于英语读者所了解的现代建筑。笔者建议客家围屋可以采用意译的翻译策略,将其译为:Hakka walled village, which is round with high levels, fortress- cylinder-shaped -like and totally enclosed to defend the family safety from extraneous invasion。这样的英译既兼顾了围屋的建筑特征又对围屋的防御功能进行了阐述,能加深英语读者对于客家围屋的理解和认知,英语读者能通过客家围屋的英译在脑海中勾勒出客家围屋的大体轮廓[5]。

例2.客家宗祠——为世界客家儿女寻根祭祖而建。占地面积3381平方米,建筑面积2161平方米,分前、中、后三进厅[6]。

原译文: The Hakka Clan Hall

The Hall was built for the convenience of the Hakka off-spring who come home to seek roots and offer their sacrifice to the ancestors. It covers an area of 3381 square meters with 2161 square meters of floorage,formed by the front hall, the middle hall and the back hall.

古人云:“礼,莫大于宗庙。宗庙者,天下国之本。”在丰富多彩的客家文化中,客家祠堂文化是客家文化的代表之一。客家祠堂是每个客家宗族大事的见证地和聚居地[7]。现在,客家祠堂成为客家人寻根祭祖的场地。原译文中,仅根据语言转换视角进行汉英文本转换,寻根祭祖被译为“seek roots and offer their sacrifice to the ancestors”,笔者认为不妥。祭祖,本质上是对于先人的缅怀和追思,过去在物质不甚丰富的时候,祭祖往往都需要提供祭品,offer sacrifice to the ancestors 只是强调祭祖时提供祭品;现如今,祭祖是一种精神层面的怀恋。笔者以为,寻根祭祖可以译为“seek roots and honor ancestors”,honor ancestors强调对于祖先的缅怀和追忆。另外,英语读者也会祭祖,译文“seek roots and honor ancestors”可以引起英语读者的理解和共鸣,更好地达到跨文化交流的效果。

四、结语

以上的翻译例子,笔者发现客家文化的翻译,不仅需要考量文本的语言维度,更是关系文本的文化维度和跨文化交流效果。有的翻译,为了迎合英语读者,而丧失了客家文化背景和身份,如此的结果就是全球文化同质化,也就是强势文化对于弱势文化的侵占;但是,如果客家文化一味强调文化身份,拒绝全球化的趋势,也会失去自我展現的机会。孙艺风先生认为:“有效的翻译不仅仅取决于对所译信息内容的合理理解,还取决于目标语读者将该信息同相关文化情景关联起来的能力[4]。”

可见,孙艺风先生也认可翻译的三大要素,也就是语言转换、文化背景和跨文化交流这三点要素都应考虑在内,绝不可顾此失彼。因此,译者对于具有丰富文化内涵的客家文化文本的翻译,要把客家文化的文化特色和客家文化身份的树立相结合,这样能激发英语读者的想象力;同时,也要兼顾英语读者的接受性。只有真正实现跨文化交流,这样的翻译才是有意义的。总而言之,翻译过程中,译者需要把文本的语言对应转换(语言维度)、文本的文化背景(文化维度)和跨文化交际效果(跨文化交际维度)进行权衡。这样,全球化语境下的本土文化才能保留地方文化身份并且扩大自身的影响力,发扬中华文化。

参考文献:

[1]Wail S.Hassan,Immigrant Narratives: Orientalism and Cultural Translation in Arab American and Arab British Literature,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11.

[2]Anthony Pym,Exploring Translation Theories, London & New York:Routledge,2010.

[3]王宁.翻译研究的文化转向[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

[4]孙艺风.文化翻译[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6.

[5]邓晓宇,张涵清.译者主体性研究——以客家民俗文化词外宣翻译为例[J].江西理工大学学报,2019(2):84-88.

[6]江西客家博物院之行-客家情e_客家情e[EB/OL].http://blog.sina.com.

[7]王东升.作为乡村公共文化空间的客家祠堂[J].江西理工大学学报,2016(6):76-78.

(责任编辑:李凌峰)

客家艺术文化研究论文范文第2篇

研究会成立以来,在承接原来研究的基础上,积极主动开展研讨交流活动。2006年至2012年,组织举办了七届河洛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其中,2009年9月在广州、2011年4月在台北、2012年10月在赣州,分别举办第

九、

十、十一届研讨会,实现新的突破。举办了《2008海峡两岸河洛文化论坛》,开展了多次两岸文化交流;组织发表了多篇学术研究论文;完成一项、正在实施两项国家社科基金委托项目;编辑出版了“河洛文化研究丛书”;编辑了两集《研究会会刊》。研讨活动取得实质性进展,在社会上、学术界和海外产生深刻反响,为繁荣学术研究,

客家艺术文化研究论文范文第3篇

有句古语“马,匹马徘徊,万马奔腾;人,单影单身难行,合群大成”。 说的的正是1+1>2的团队效应。做好团队建设工作,一直是在谭旭光董事长引领下过去我们潍柴而今整个山东重工的优良传统,同时也是我们营销人过去克服困难并不断获得成功的重要原因之一。自2011年谭旭光董事长提出以构建“责任、沟通、包容”的集团文化干线,践行干事创业的激情文化以来,在王凤仪总经理的带领下,进出口公司一直在围绕“责任、沟通、包容”这三个着力点来探索团队建设工作。

团队是由一些拥有互补技能,为了共同目标而遵循共同方法和行为规则,相互承担责任的人组成的群体;而企业文化是企业的性格,虽然不能直接产生经济效益,却能渗入到员工的工作精神中,以柔克刚,最大程度的激发人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执行力。而团队文化就是企业文化作用的传承。华盛顿大学商学院终身教授陈晓萍在对中国企业的团队建设状况进行调研时发现,87%的受访者坦诚自己曾经工作过的团队相当糟糕,究其原因,大多和团队领导缺乏优秀团队文化有直接关系。我们集团“责任、沟通、包容”这一文化理念无疑将对我们的团队建设提供强有力的理论保障。结合本人外贸工作的实际,浅析如下。

自2008年以来,由于受国家对外贸优惠政策的取消或减少,世界性通货膨胀,贸易保护主义等国内国外因素的影响,导致美元的走弱和人民币升值,从而进一步引发原材料等价格的飙升,以及融资成本、用工成本、节能减排成本等的不断增加,使我们外贸业务困难增加。在全

球摆脱困境的过程中,如果没有一个强有力的企业团队作为支撑,是无法实现永续经营,“内圣”方能“外王”。因此做好团队建设是至关重要的。结合“责任、沟通、包容”新文化理念,从团队建设本身来讲,优秀团队建设有以下要点:

明确目标、加强队员责任心意识。

要为团队量身定制今后的发展方向,没有目标的团队就没有方向和动力,管理者要为团队明确目标,不能高,不能低,都则都会挫伤成员的积极性。有了目标,还有个在团队建设过程中绕不开躲不过的,就是责任感问题。这也是我们集团文化放在首位的要素。责任,我们企业认为是使命与激情。谭旭光董事长说过“一个企业有一个企业的责任,一代企业家有一代企业家的使命。潍柴的使命是成为世界上最好的装备制造企业,为客户创造最好的产品和服务。”企业需要承担责任,时刻保持责任感,作为与企业、与团队共荣辱的个人亦如此。这种责任感是主动承担义务的一种精神和信念,以及与之相适应的遵守规则、承担责任和履行义务的一种自觉态度。是团队建设的关键。责任感促使我们独立进去、不断奋进。加强团队成员的责任感可以从两方面着手:一是帮助团队成员完成自身角色的准确定位。比如领导要在领导的同时又让队员感受到是他们自己在领导团队,这样,每一位队员的责任感也就会油然而生。责任感也是习惯,当大家都养成了高度负责的习惯或形成高度负责的风气时,就能对周围人产生良好的感染力。二是要给团队成员施以压力。压力会促使团队成员产生强烈的责任感。所以,从某种程度上说

责任感不够其实是所承担的压力不够。压力可以从岗位职责的定位考核、奖惩,个人在团队中产生的危机感而来。

接受冲突,有效沟通。

现在最新的管理理念认为,没有冲突就没有进步,只有在冲突中才会有问题,才有分歧,才有争论,才有意见和方法,团队才能得到改进和发展。当然,这种“有效冲突”的前提是必须有效沟通。“沟通是整个集团文化形成的关键,是企业上下达成一致意见的前提和基础,是解决矛盾化解分歧的良药。沟通启迪创新灵感,交流激发思想火花。不同文化在交融中生长出新文化。”谭旭光董事长把沟通又上升到了新的高度。有效的沟通对增强团队之间的向心力和凝聚力、提高外贸业务的工作效率,做好团队建设、团队管理至关重要。当然,由于团队领导人个人风格不同,成员不同,沟通事例场景不同,团队之间的沟通存在多种不同的技巧和方法。沟通没有固定的模式,能达到目的的技巧就是好技巧。个人认为对于外贸团队,良好的团队沟通包括三方面。向下沟通:在整个团队沟通过程中,有一个非常关键的要素,就是团队负责人的带头示范作用。进出口公司区域化划分业务市场,以分组管理的方式运营以来,外贸业务更依赖组织成员的良好沟通,而负责人是实现“上行下效”的有效沟通的关键条件。因此领导人要了解状况和瓶颈,善于倾听,要能够接纳别人的意见,而不是经验主义和个人主义。因为以前的经验不一定在现在适用,而且至少要给手下一次尝试的机会。开会沟通要注意效率,不要形式化。向上沟通:执行者在和领导沟通前一定要预先有

答案和解决方法,而且一定要有两个以上的答案,自己已经有想法了。尽量不要给领导出问答题,而是出选择题。提高沟通效率。横向沟通:横向沟通涉及到了同事之间互相交流,不能采用“通知”或“销售”模式。只有当“认同”成为主导时,以营销原则来进行横向沟通才是最合理的。最后还有很重要的一点是,当冲突出现,沟通解决后,沟通的结果必须要落实到实际外贸工作中去。真正有效地沟通是在实现资源共享的同时,通过整合信息有效地指导以后的工作,降低出错风险。这才是沟通的核心目的。也唯有这样,团队之间的沟通才能做到真正的有效。

容而有度,乐于协作

人与人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世界上没有相同的两片树叶,更没有一模一样的两个人。按照孔茨的观点,在管理中试图把人进行平均化处理,是最常见的失误之一。所谓宽容,本质就是容忍人与人之间的差异。不同性格、不同特长、不同偏好的人能否凝聚在组织目标和愿景的旗帜下,靠的就是团队成员的宽容。“世界上最宽阔的时海洋,比海洋更宽阔的时天空,比天空更宽阔的则是人的心灵”。这句话即使是在角逐竞争的职场之上也都是实用的。健康和谐的团队是企业发展的基础与动力。团队健康和谐,企业发展兴旺。而要建设和谐健康的团队,宽容之心是每一名队员必备的素质和心态。团队是由一群有缺点的人构成的,没有哪一个个体是完美的,只有搭配起来,才能激发出团队的最大力量。而宽容是团队合作中最好的润滑剂,它能使团队成员能够互敬互重、彼此包容、和谐相处、从而安心工作,体会到合作的快乐。因此团队建设

中要提醒队员时刻谨记:没有完美的个体,只有完美的团队。唯有一个建立健全的团队,才能带给个体最大的发展机会,创造最大的团队效益。团队成员间的相互宽容,是指容纳各自的差异性和独特性,以及适当的包容,但并不是无限制的纵然、不惩罚。但是,管理又离不开惩罚。许多人一谈到宽容,就把宽容和惩罚对立起来,甚至认为惩罚就是不宽容,这是一种极大的误解。惩罚是针对工作中的错误和失职的,宽容是针对员工的缺点和弱势的。有缺点不等于犯错误,有弱势不等于会失职。法约尔在论证指挥职能时,特别强调必须淘汰不称职者。如果领导人不能淘汰不称职者,就等于放弃指挥权。所以,以宽容为名,庇护错误和失职现象,只会对经营管理造成损害。所以,宽容不是纵容,更不是怂恿。把握这一界限,对领导行为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宽容是一种以退为进的团队战术,为的是整个团队的大发展。

客家艺术文化研究论文范文第4篇

摘 要:客家民俗体育文化的形成、发展与人口变迁密切相关。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人口结构发生了深刻变化。人口结构的转变必然会对新时期客家民俗体育文化发展造成冲击。本文运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从年龄结构、性别结构和家庭结构三个方面分析了我国人口结构的变化对客家民俗体育文化发展的影响。建议新时期客家民俗体育文化发展应顺应人口结构发展趋势,通过更新观念、加强宣传教育、关注女性权利等途径推动客家民俗体育文化的现代化发展。

关键词:中国;人口结构;客家;民俗体育文化;发展

文献标识码:A

人口是对特定社会、地域中一定数量和质量人的总称[1],数量、结构是反映人口变化的基本维度。人口结构指一个国家或地区总人口中,其自然特征、社会特征以及空间特征的分布状况[1],反映人口的社会特征与发展趋势。日本人口学家黑田俊夫认为在1950—2050年的“人口世纪”中,世界人口前50年高速增长,后50年中人口年龄结构将会迅速老化[2]。事实证明,黑田俊夫的预言已经在中国人口发展趋势中得到了印证。统计数据显示,1949—1995年间我国人口高速增长,人口总量从5.4亿迅速上升至11.6亿[3]。面对人口数量快速增长,20世纪70年代初我国开始推行计划生育,导致人口转变快速进入低自然生育率状态。受计划生育、社会经济、医疗卫生等因素影响,现阶段人口结构已经发生了深刻变化。

客家体育文化是客家人在劳动斗争以及与当地少数民族体育文化交融中不断发展的,并最终形成以宗族群体为本、以儒学伦理为中心,强调整体性、统一性和兼容并蓄的客家体育文化内涵,并构建了一个独特的客家体育文化艺术圈[4]。客家民俗体育文化是客家先民在长期生产生活、尊祖祭祀、保家卫国、娱人悦神[5]过程中形成的,并随着客家人的生产和生活代代传承。它在培养客家人优秀品质、强健体魄、规范社会行为以及促进民族团结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人类社会处在不断地变化之中,人类社会中诸如文化等因子也是不断运动和变化的。文化变迁是大势所趋,历史必然。客家民俗体育文化是在社会生产力水平相对低下和自然环境相对封闭条件下产生的,新时代背景下,客家族群的生计方式、生活环境以及文化生态等都产生了新的变化,特别是处于我国人口发展趋势的转变必然会对客家民俗体育文化发展产生根本性影响。比如老龄和青少年人口比例的变化必然导致客家民俗体育文化发展理念、传承方式等的改变。基于此,本研究在人口结构学视阈下分析了我国人口结构的变化趋势及其对客家民俗体育文化发展的影响。

1 客家民俗体育文化概述

客家(the Hakkas),意为“客而家焉”。《现代汉语词典》中“指四世纪初(西晋末年)和十二世纪初(北宋末年),从黄河流域逐渐迁徙到南方的汉人,现分布于广东、福建、广西、江西、湖南、台湾等省区[6]。”当前,关于客家先民大规模南迁次数仍有争议,但学者们更倾向于罗香林的“五波说”。罗香林[7]认为,客家先民及其后裔经历了晋末至隋唐(317—879年)、唐末至宋(880—1126年)、宋末至明初(1127—1644年)、清康熙中叶至乾隆(1645—1867年)以及乾嘉以后(1867年)的5次大规模南迁。伴随着人口南迁,地广人稀的南方地区的人口结构发生了明显变化。以福建长汀(古称汀州)为例,北宋年间(1078—1085年)仅8.1万户,每平方公里4.7户,至南宋年间(1195—1200年)达21.8万户,较北宋增加13.7万户,期间年平均增长率达8.3%,到1195—1200年人口密度达每平方公里12.5户[8]。同时,正是社会人口结构的改变造成文化重心的南移。因此,我国历史上长期、大规模的人口迁徙成为客家文化赖以形成的条件。

民俗体育文化属于民俗文化现象,体现在不断发展变化的民俗生活事项中,以其集体无意识的切身感、以体育形式和生活风俗的融入与依附及反映地方风俗的特色化构成其现代化的文化生命力[9]。从客家史整体发展历程看,客家民俗体育文化既与古中原文化一脉相承,又不是古中原文化的简单移植。客家民俗体育文化是在长期的人口迁移和群居山村的特殊环境中形成的,是多种区域文化多向、复杂整合的结果。客家民俗体育文化内容丰富多彩,世代相传,具有鲜明的地域性和民族性。如宁化石壁打黑狮、划旱船、踩高跷、舞傀子、马灯舞、回回舞、铁杆故事、踏地故事等等。它是客家风俗、经济、政治、文化以及宗教信仰的真实写照。

2 我国人口结构的发展趋势及其对客家民俗体育文化的影响

2016年以前,低出生率、低增长率一直是我国人口结构发展的基本特征。根据联合国世界人口预期和中国人口统计年鉴数据,我国人口平均出生率从1950—1955年间的43.8‰[10]下降到2010—2015年间的12.11‰,死亡率由25.1‰下降到7.14‰,人口增长率由18.7‰下降为5.0‰[11]。以国家卫计委颁布实施《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全面两孩政策改革完善计划生育服务管理的决定》为标志,2016—2017年间人口出生率、增長率与2010—2015年间相比分别上升0.58‰和0.59‰[11],人口持续下降趋势得到一定控制。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人口结构发展表现出显著差异性,但人口老龄化、性别比例失衡化以及家庭规模小型化等仍然是现阶段我国人口结构的基本特征(见表1)。

2.1 人口年龄结构的转变及其影响

人口年龄结构指各个年龄组人口在总人口中所占的比重,其反映的是过去一段时间里由于人口出生、死亡和迁移所最终形成的人口现状[12]。伴随着人口增长类型的转变,我国人口的年龄结构大致经历了年轻型(1949—1972年)、成年型(1972—1978年)和老年型(2007年至今)三个阶段[13]。当前,中国人口的年龄结构已经进入老年型阶段(见图1)。对于人口年龄结构的考察,有助于预测客家民俗体育活动主体人口未来走向,对客家民俗体育文化发展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因此,本部分着重从“老龄化人口增加”和“年轻人口减少”两个方面分析我国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对客家民俗体育文化发展的影响。

2.1.1 人口老龄化为客家民俗体育文化普及奠定了基础

人口老龄化指某一人口中老年人口比例不断上升的过程[1]。2010年统计数据显示,我国65岁及以上人口数量比例已经超过老龄化社会标准的7%[14],达到8.4%[15]。因此,我国目前正处于老龄化社会且老龄化程度仍在加深。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60岁及以上人口比例为13.26%,相较2000年上升2.93个百分点[16]。根据联合国相关部门预测,到2060年我国老龄人口比例将比世界同期水平高10.5%(见图2)。面对数量不断增加的老龄人口,一般研究认为人口老龄化会造成一系列社会问题[17]。本研究认为人口老龄化虽然短期内会产生一定负面影响,但从长远角度看却对客家民俗体育文化发展具有一定积极作用。此外,民俗体育活动在促进健康老龄化中的积极作用不仅能够减轻社会医疗负担,而且老年群体的深度参与也扩大了客家民俗体育文化的受众面,为客家民俗体育文化的普及和发展提供了条件。

2.1.2 青少年人口减少要求改变客家民俗体育文化发展观念

青少年是国家和民族的未来,肩负着弘扬和发展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历史使命。近年来,受人口生育率持续走低影响,我国青少年人口比例不断减少,使包括客家民俗体育文化在内的民族体育文化发展面临着严峻挑战。以5~24岁青少年人口为例,自1985年起,我国5~24岁人口比例开始迅速下滑(见图3)。

至2010年,5~24岁人口比例开始下降为29.6%,2050年预计将会下降到19.9%。同时,5~24岁人口的绝对数量将从2010年的4.03亿下降到2050年的2.77亿。求学、进城务工等人口流动因素的影响,也导致乡村青少年人口急剧减少,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客家民俗体育文化的人才储备。因此,如何改变客家民俗体育文化传统发展理念,增强青少年的文化认同感和参加客家民俗体育活动的积极性成为新时代客家民俗体育文化发展的重要课题。

2.2 人口性别结构的转变及其影响

随着社会的发展,妇女的社会地位和角色发生了很大改变。我国体育法明确规定,参与体育是人人享有的权利[18]。但是受文化、宗教等因素影响,传统民俗体育活动中极易出现排斥女性参与的性别隔离现象[19]。因此,该部分着重从出生性别比失衡分析了我国人口性别结构的发展趋势及其对客家民俗体育文化发展影响。人口性别结构指一定时点、地区男女两性在全体人口中的比重[1],出生性别比则指一定时期内新生人口中男婴与女婴之比,是人口性别结构的基础。相关数据表明,自1985年起,我国人口的出生性别比快速偏离正常范围,2005—2010年之后开始缓慢回落,预计2055—2060年回到正常范围。我国5~24岁女性人口数量自1990年起快速萎缩,预计到2100年其数量仅为1990年5~24岁女性人口总數的49.9%(见图4)。因此,应该在保护女性合法体育权利的基础上,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通过舆论宣传树立现代化社会性别观念,推动客家民俗体育参与的性别融合,发挥女性群体的积极作用并以此提高客家民俗体育文化社会影响力,吸引更多的人关注和支持客家民俗体育文化发展。

2.3 人口家庭结构的转变及其影响

家庭是最基本的社会生活单位和普遍的社会制度,在整个人类社会结构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是透视社会的“窗口”[20]。家庭结构变化必然会导致社会结构的变迁,人口家庭结构研究不仅有助于了解特定地域文化内的社会组织关系,而且有利于明确社会结构的基本变化趋势。人口家庭结构指各种规模和类型的家庭在家庭总体中所占的比重[12]。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社会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其中家庭变迁虽然最不醒目但是家庭规模与结构的变迁却对社会文化和风俗习惯产生了深刻影响。因此,人口家庭结构的转变对客家民俗体育文化的影响自然不言而喻。城市化背景下,受生育观念、抚养成本、计划生育等因素影响,我国的家庭规模从20世纪80年代起,呈现逐渐缩小趋势(见图5)。我国人口家庭结构转变背后是传统家族观念的变迁,这势必会对族群性的客家民俗体育文化发展带来冲击。新时代背景下,客家民俗体育文化现代化发展要顺应我国人口家庭结构的发展趋势,在不断增强客家民俗体育文化时代内涵基础上,主动进行价值意识重构,实现客家民俗体育文化创新。

3 客家民俗体育文化发展路径选择

3.1 更新观念,重视健康老龄人口扮演的角色

当前,我国社会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老龄人口数量庞大,使客家民俗体育文化发展面临着巨大挑战。人口老龄化背景下,客家民俗体育文化发展要求改变传统观念,重视健康老龄人口的积极角色。首先,要在“老年—青年” 传统纵向发展模式基础上,增强“老年—老年”的横向发展,充分挖掘健康老龄人口红利。其次,老龄人口大多年轻时客居异乡,但与客家民俗体育文化之间都存在着天然的情感联系,熟悉的民俗体育活动更容易让他们在寂寞的退休生活中重新获得感情慰籍和社会归属感,从而克服枯燥的老年生活中产生的不良情绪。此外,客家民俗体育活动对老龄人口的健康促进作用不仅能够减轻社会医疗负担,而且对促进社会和谐具有一定积极作用。

3.2 加强宣传,增强青少年的群体文化认同感

青少年是民族的未来,是客家民俗体育文化发展的主力军和接班人。我国人口发展趋势表明,青少年人口比例正逐年降低。同时,由于大多出生在城市加之网络媒体、生活方式等因素影响导致青少年群体对客家民俗体育文化认同感较低。一方面,要加强对青少年群体的教育宣传,营造良好文化氛围,为他们埋下热爱传统文化的“种子”;另一方面,要立足新时代,注重与现代优秀体育文化的交流互鉴。利用现代体育文化的理念与方法,对部分特色客家民俗体育项目进行创新改造,使之既具有民族特色又富于时代感,成为青少年群体理想的健康娱乐方式。此外,要充分发挥学校的基础教育作用,充分利用节庆等带领青少年到民俗体育活动现场亲身经历、参与并感受客家民俗体育文化的独特魅力,正确理解客家民俗体育的文化内涵和时代价值,提高青少年群体文化认同感。

3.3 关注女性权利,推动客家民俗体育性别融合

随着社会的发展,妇女的社会地位和角色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2018年11月2日,习近平在同全国妇联新一届领导班子成员集体谈话时强调:“要坚持男女平等的基本国策,维护妇女儿童合法权益。”在我国女性依法享有参与体育活动的基本权利,但受传统封建文化观念、宗教信仰等因素影响,广大女性群体的体育权利很难得到保障,尤其是在一些民俗体育活动中排斥女性参与的性别隔离现象仍然普遍存在。新时期,客家民俗体育文化的发展必须要树立正确的社会主义体育核心价值观,提倡性别平等,关注和保护女性群体的体育权利,推动客家民俗体育性别融合。这不仅有利于提高女性群體的参与积极性,而且有利于塑造客家民俗体育文化和谐、文明的良好社会形象,为实现客家民俗体育文化发展提供强大的动力支持。

3.4 增强时代内涵,促进客家民俗体育文化价值意识重构

家庭小型化已经成为我国人口结构转变的重要特点,传统家族观念的变迁必然会对客家民俗体育文化发展产生深刻影响。单纯依靠家庭、宗族力量难以完成客家民俗体育文化传承的重任。因此,增强客家民俗体育文化时代内涵,促进价值意识重构成为新时期客家民俗体育文化的必然选择。价值意识重构是文化价值整体性的变革与再造,是整个文化价值系统的结构性变化和价值、功能的转变问题[20]。新时代背景下,客家民俗体育文化的价值意识已经不符合当今社会发展的时代节拍,借助客家民俗体育文化的现代变迁重构其价值意识显得十分必要。客家民俗体育文化价值意识重构既要合理吸收精华内容,使之成为新时代传统体育文化的积极因素,又要摒弃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悖、落后的价值观点。同时,正确客观地对待客家民俗体育文化的现代化发展,通过积极调整价值思维意识,探索与其他人类文化形态相谐相融的共同发展之路。

4 结 语

客家民俗体育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特定历史条件下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具有地域性、民族性的文化形式。新时代背景下,客家人的生活方式、环境条件等方面都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特别是现阶段我国人口结构的转变必然会对客家民俗体育文化发展产生深刻影响。面对我国人口年龄结构、性别结构、家庭结构等方面的转变,对客家民俗体育文化的现代化发展既是挑战又是契机。新时期客家民俗体育文化的发展要顺应我国人口结构的变化趋势,更新观念,重视发掘健康老龄人口的人口红利;加强宣传教育,增强青少年的群体文化认同感;关注女性权利,推动客家民俗体育的性别融合;增强时代内涵,促进客家民俗体育文化价值意识重构。

参考文献:

[1] 佟新.人口社会学[M].第2版.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3-153.

[2] 黑田俊夫.基本战略和倒三角形的理论[J].人口与开发,1999(2):25-34.

[3] 李建新.中国人口结构问题[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43.

[4] 郭善强.闽西客家体育文化研究[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11(3):130-132.

[5] 张华江,王晓东.汉水流域民俗体育的文化特征及社会功能[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15,35(2):20-22.

[6] 吕叔湘,丁树声.现代汉语词典[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636.

[7] 丘权政.客家的源流与文化研究[M].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1999(9):18-19.

[8] 吴松弟.宋代东南沿海丘陵地区的经济开发[M].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

[9] 段丽梅,王建洲.“身体叙事”视角下民俗体育花棍舞(打莲湘)的生命存在感知研究[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29(3):50-55.

[10] 马德浩,马德斯,等.“刘易斯转折点”下的中国体育发展战略调整[J].体育与科学,2011,32(6):16-21.

[11] 李希如. 中国人口和就业统计年鉴[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7.

[12] 刘长茂.人口结构学[M].北京:中国人口出版社,1991:33-326.

[13] 王金营,杨磊.中国人口转变、人口红利与经济增长的实验[J].人口学刊,2010(5):15-24.

[14] 刘铮.人口学词典[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24.

[15] 马德浩.我国人口结构的转变及其对体育发展战略的影响[J].体育科学,2015,35(12):3-11.

[16] 李友梅,王珍.瞄准老龄化短板,发展社会化公共服务[N].解放日报,2018-05-02.

[17] 刘路,史曙生.新时代体育应对老龄化社会问题的价值审视及策略探析[J].体育文化导刊,2018(8):11-16.

[18] 张韬磊,吴燕丹.我国女性体育参与的文化解读与时代特征[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7,51(4):22-25.

[19] 吴林隐,杨海晨. 隔离抑或融合:民俗体育参与的性别变化研究—广西马山县壮族会鼓与打扁担的田野考察[J].体育科学,2017,37(8):29-36.

[20] 辛松和. 潮汕村落舞龙活动的传承与发展研究[J].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2018,36(2):15-18.

[21] 田祖国,白晋湘,等.论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现代变迁与少数民族价值意识重构[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3,26(5):580-593.

[22] 彭响,朱亚成,等. 民俗体育与学校体育动力、机理的耦合发展及路径研究[J].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2018,36(3):67-70.

[23] 李辉,王乐. 西方媒体传播下我国民族传统体育的创新发展研究[J].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2018,36(1):58-61.

客家艺术文化研究论文范文第5篇

一、民俗文化的内涵和特征

(一) 民俗文化的内涵

民俗文化的内涵丰富, 蕴含着无穷的魅力, 但简要地概括起来说, 民俗文化的本质是民间流传广泛的各种风俗习惯的总称, 它往往形成在生产和生活实践中, 而民俗文化的分类大体上有四类, 分别是物质文化、社会组织及口头语言。

物质文化是最为常见的一种表现, 是由人类的衣食住行与工艺制作等方面的物化而来, 同时也包括了在物化过程中进行的文化传承活动。生活中常见的例子有:民居形式、服饰传统等等。则往往依托于物质文化之上, 慢慢形成了与社会组织相关的精神文化, 常见的表现形式有宗教、伦理及艺术等等。社会组织的概念则有它独到的与时俱进的精神, 它指的是人类社会团体中家族、氏族、村落、市镇为代表的各种民间组织的总称, 这些组成要素之间可以通过特定的方式固定下来, 成为保持民间人际关系的纽带, 同时也是民俗文化的体现。最后是口头语言的方式, 人际关系相处、人与人之间的沟通媒介就是语言, 口头语言不仅仅是文化的一种载体, 也作为是一种特殊的符号民俗, 而被津津乐道。

(二) 民俗文化的特征

说到民俗文化的特征, 不得不提它的变现方式, 民俗文化的表现方式包括形式与内容两个方面。每位专家学者对民俗文化的特征理解各不相同, 结合认知较广的几种观点, 大致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种特征:

地域性。顾名思义, 地域性的特征指的是民俗文化存在的方式多种多样, 在形成过程中往往会偏向于某一个地域的特点, 成为该地域约定俗成的文化。受到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一定区域内有着固定的文化传承, 就铜鼓客家山歌而言, 客家山歌在南方客家集聚地普遍存在, 广为流传, 而超出客家人集聚地的范围, 就很难再更广泛传播, 这就体现着民俗文化具有有很强的地域性。

集体性。集体性指的是民俗文化往往是由集体或群体所有, 很难单独出现在个人单位中, 在一个铜鼓客家山歌本就是广大人民群众在劳动、生活中所形成的文化载体, 体现着民俗文化集体性的特点, 因为它是从创造、到享用、传承都是由集体进行的。

传统性。所谓的传统性指的是民俗文化在长时间地域融合中形成, 人们普遍可以接受并且愿意去传承, 这就使得民俗文化具有很强的稳定性, 不会轻易发生改变。铜鼓客家山歌的文化特色正是通过长期的稳定传承, 不断地继承与传播, 才使得传统性不断延续。

动态性。如前文所提, 在正常情况下, 历史进程中很多经济社会不发达的时代, 民俗文化具有极大的稳定性。然而时代的发展与进步, 也在无形间帮助民俗文化扩大与演进, 产生了一系列的变化, 甚至也出现了消亡的现象。可怕的是社会经济发展越快, 人们追求美好生活的憧憬越强, 就容易出现民俗文化的变化, 在稳定中又带着一种动态性。铜鼓客家山歌也是如此, 因为社会经济的发展, 带来巨大的文化冲击, 对传统的客家山歌传承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也体现着民俗文化的动态性。

二、利用民俗文化推动新农村建设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 一系列惠民政策相继出台, 新农村建设也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在新农村建设的过程中, 巧妙地利用民俗文化能促进新农村的经济发展、维护新农村的社会稳定, 从而实现文化、经济的双丰收。

(一) 推动农村文化建设

作为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民俗文化本身也是农村文化的主要形式。因为民俗文化根植于农民群众, 也是农村群体创造传承的, 所以, 民俗文化本身就具备着丰富的农村文化信息, 将农村群众的生产生活实践真实地反映了出来。在丰富新农村文化建设内容方面, 民俗文化功不可没, 它使得新农村文化建设拥有更持久的生命力。结合民俗文化本身传统性及动态性的特点, 可以不断发挥其承上启下的功能、承前启后的作用。也在无形中填补了新农村建设中文化建设的空白。以民俗文化为基础进行新农村文化创新建设, 能充分划分民俗文化的推动作用, 提升新农村建设的整体水平。

(二) 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在农村, 民俗文化资源十分丰富, 以民俗文化为突破口, 开创新农村建设新的经济增长点势在必行。所以,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情势下, 能否有效利用和开发民俗文化资源, 发展民俗文化产业, 就显得尤为重要了。同时, 在民俗文化产业中引入和结合市场机制, 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作用, 将民俗文化建设与经济发展建设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促进民俗文化的资源优势进一步转化为产业优势, 才能更加有力地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三) 有利于农村社会稳定

民俗文化所特有的维系功能, 指的是一种传承的文化, 在被后代不断地继承与发展的过程中, 始终保持着社会的连续性, 以此来维系社会生活的相对稳定。在规范族群行为模式方面, 民俗文化也有着重要作用, 因为民俗文化形成的来源是农民群众, 使得一些行为方式成为群体的模式, 促使生活在同一民俗文化区域的人们具备相同的价值观, 使社会生活保持和平稳定有序进行。所以, 民俗文化对农村社会群体的整体稳定及农村良好的社会风气养成有着约束和规范作用。

三、传承与发展民俗文化存在的问题

(一) 思想认识不足

在传承和发展民俗文化的过程中, 首当其冲的问题时一些农村基层领导干部的文化意识比较薄弱, 认识不到民俗文化对于经济发展、社会稳定的积极影响。此外, 基层干部对新农村建设的内涵没有实质把握, 知识简单的简单地把新农村建设理解为新农村的经济建设, 只会一味地强抓经济的发展, 而无形间忽视了文化建设, 忽视了民俗文化在新农村建设中的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 政府政策、资金投入不够

在发展农村民俗文化的过程中, 由于缺乏民俗文化发展的相关配套政策, 没有足够的资金投入, 导致民俗文化发展缓慢, 得不到有效提升。众所周知, 要想发展民俗文化, 首先需要一定的配套基础设施, 以此作为发展民俗文化的基础, 然而, 由于认知上的错误, 导致相关政策迟迟没有出台, 资金投入远达不到发展所需的要求, 这很大程度上得制约了民俗文化的发展。同时, 随着时代的发展, 文化方式层出不穷, 人们对民俗文化日渐冷落, 也不再重视民俗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民俗文化人才队伍的建设日渐乏力, 年轻人都选择更加新潮的生活和文化方式, 而忽略了缺乏传承发展的民俗文化。出现民俗文化传播者青黄不接, 人才断层的现象。

四、客家山歌的传承必须进行文化创新

艺术创作本身就是以人们的文化需求为发展基础, 铜鼓客家山歌在实施搜集和保护工作的过程中, 需要不断适应新时代的发展, 才能使得保持客家山歌活力, 才能将更加长远地将其美好的一面展现给国民。创新的方式多种多样, 可以从如下角度展开工作:

(一) 科技创新

在客家山歌的传承与发展中, 它的配器始终都是较为单调, 缺乏一些动感, 古朴的音乐风格能给人悠扬深远的感受, 却多少有些无法与现代社会适应, 这是就需要应用到科技创新。科技创新是指有效地使用现代科技的结晶, 通过现代化的光、电、声设施改良, 借助这些因素对传统客家山歌进行包装改良, 来营造一种可以直观感受、可以直接聆听、可以直接观看的效果, 以此来满足年轻一族对于音乐文化的需求。举个简单的例子:根据歌曲的内容配上流行的MV, 加上直接翻译或修饰的相关的字幕, 从而使青少年观看MV的时候接受更容易接受客家音乐, 同时, 这种新的方式对于中老年人而言也会显得更加有趣, 可以满足各个年龄层次听众的视听需求。早在2010年就有类似的歌曲在网络、电视上风靡一时, 取得了不错的成效, 这也印证着科技创新确实可以为民俗文化和铜鼓客家山歌的发展提供先进的技术支持, 拓宽客家山歌的传播面积, 让客家山歌成为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

(二) 观念创新

提到观念创新, 首先需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将客家文化与现代文化的联系变得紧密, 如何将二者的关系正确区分, 并充分结合现代的特征, 来对客家山歌开展新的创造。首先, 在客家山歌的创新过程中, 必须要保持民俗文化的主体地位, 同时将现代文化和客家文化相融合, 来减少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差异, 让客家山歌既能在新时期得到创新发展, 又能在得到传承与弘扬。客家文化本身起源于南方地区, 客家人在战乱年代中, 通过大规模的迁徙活动, 从北至南, 举家南迁, 为了保护家族及内部成员的安全, 建造了以客家围屋为代表的保护型建筑, 这些历史因素造就了客家文化坚韧不屈的特点, 同时也在文化传承中保留了保守排外的特征。一方面保守的风格为客家山歌的传承完整性提供了保障, 但就创新而言, 确实较大的阻碍。

(三) 内容与技巧创新

关于内容与技巧的创新是需要一定的专业水准才能进行的, 其目的在于使用先进的专业技术来重新改造原始的民歌, 将现代音乐融入传统民歌之中。技巧创新要求以客家山歌的旋律、曲式、节奏、调式等要素为主旨, 结合现代音乐技巧, 进行音乐的再次创作, 最终达到让客家山歌雅俗共赏的目的。技巧是音乐整体水平提高的保证, 在传统的客家山歌传唱中, 往往注重的是声音浑厚感染力强, 却对技巧提升没有升入的研究, 在原本随性天然的客家山歌中融入一些现代的音乐技巧, 对音乐整体能起到润色的作用。除此之外, 内容的创新也是新时代山歌作品所追求的, 通过内容的创新, 使客家山歌更加贴合现代人的生活。传统的山歌往往反映的是人民群众的生过状态与工作状态, 能突显出特定阶段客家人的精神状态, 体现着客家人的精神与性格。

五、开发客家山歌的旅游文化资源

(一) 开发客家山歌旅游文化资源的意义

如前文所提, 民俗文化的创新与发展由于缺乏政策与资金的支持, 导致发展受限, 而解决资金问题的重要途径就是自给自足, 通过旅游资源开发, 来满足传承的需求。最初客家山歌源于农耕时代, 有着悠久绵长的历史, 毫无疑问体现着我国历史文化的积淀。值得一提的是, 客家山歌沿袭了古代诗歌经典《诗经》的特色, 也在唐诗律绝及后世竹枝词的熏陶下逐步优化, 在融合南方各地的民歌风格之后, 自成一体, 浑然天成。这就使得客家山歌唱腔婉约、流派众多、并且曲目繁多, 客家山歌的这些特点都能够反映出客家人独特的艺术审美情趣, 同时也生动地描绘了客家人民的生活;在特殊的人文环境与地理环境的双重影响下, 客家山歌保留着最初的原始状态。通过客家山歌这一艺术载体, 旅游者可以更加直接地接触当地客家族群的思想与风俗。

(二) 开发客家山歌旅游文化的方式

节庆方式。在众多的旅游开发活动中, 节庆方式往往最受追捧, 比如:傣族泼水节、彝族火把节等等, 节庆方式的精髓在于将旅游文化作为背景, 以旅游促进消费为宗旨, 结合各种传统的民俗节庆、会展来展开活动。客家民俗节庆的旅游开发与文化发展方式也与之类似, 把旅游作为核心主题, 把山歌作为活动主线, 以节庆为具体表现载体, 再利用一些可以彰显客家山歌特点的主题活动。

博物馆方式。要想完好地保存客家山歌文化, 给旅游者最完整的客家山歌文化体验, 建立客家山歌博物馆是非常以后必要的。举个例子, 成立客家山歌文化陈列馆, 发动群众的力量, 尽可能地收集与山歌相关的图片、道具和服饰等物件, 甚至可以建立更加原生态的客家山歌博物馆, 在客家地区本就拥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 又同时兼具着客家风情, 这也正是吸引众多游客的最大亮点。在客家文化集群的客家民俗村, 保持客家山歌的原始环境同时又兼具自然风光, 山歌也能在这样的环境中原汁原味地呈现。

六、总结

总而言之, 在民俗文化传承与发展环境艰难的情况下, 需要以文化传承为主, 吸收现代文化为辅的方式进行文化传承。在客家山歌文化的创新中, 通过内容和技巧的创新提升音乐本身的观赏性;通过观念的提升来促进人们认知的提高, 唯有如此才能保证客家山歌文化的创新与发展。

摘要:民族和国家的生存、发展往往离不开文化, 它能推动人类社会进步, 给予一个民族精神能量。民俗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精华, 也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往往依附在人民的生活习惯和情感信仰中。只有正确认识民俗文化的价值, 才能深入发掘其精髓, 从而传承和发展民俗文化。本文将在民俗文化视域下, 以铜鼓客家山歌为例, 通过现状和问题的分析, 提出相应的文化传承与发展方向供参考。

关键词:民俗文化,传承与发展,案例

参考文献

[1] 李莉亚.第十二届客家方言学术研讨会[J].方言, 2017 (01) .

[2] 朱芳.论客家传统民间音乐的文化生成[J].艺术评鉴, 2017 (22) .

[3] 刘小琴.论我国民间音乐在新旧媒体环境下的传播及发展[J].民族音乐, 2017 (02) .

[4] 韦思宇.论现代流行音乐对民间音乐的传承和发展[J].黄河之声, 2018 (08) .

[5] 韦思宇.论现代流行音乐对民间音乐的传承和发展[J].黄河之声, 2018 (08) .

[6] 闫丽丽.新常态下保定市民间音乐与旅游的趋动力研究[J].旅游纵览 (下半月) , 2017 (01) .

客家艺术文化研究论文范文第6篇

一、门饰之象

客家民居门饰艺术是在五千年之久的中华璀璨文化文明沃土中滋生的, 既汲取了中原文化中的精华元素, 也延续了赣南客家人勤劳质朴的优秀传统美德。岁月轮回, 万物变迁, 历史的发展与文化的变革也没能改变客家人顺应自然、历经锤炼的勤劳质朴的造物思想, 那些朴实无华、简单大方的装饰艺术、丰富多彩的装饰工艺, 蕴含着客家人的设计智慧。客家民居门饰艺术作为客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文化的载体、生动形象地反映了赣南地区不同历史文化时期的民风民俗活动、审美情趣、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客家民居门饰如百科全书, 记录着客家人世世代代的发展史与演变史。

二、门饰之道

客家门饰在文化方面也有其重要的内在含蕴, 它是物质和精神的统一, 技术和艺术的统一, 功用和审美的统一。对客家伦理观念、阴阳五行、建筑艺术、哲学思想、风水地理等方面进行总结归纳, 得出四项核心观念, 即天人合一的自然崇拜、祈福纳吉的生命观念、宗教悌法的伦理观念, 崇儒重教的教化风格。这对于我们继续研究赣南客家民居门饰文化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道”具体展开又分为“天道”和“人道”, 天道更多地与自然, 宇宙想联系, 人道在宽泛意义上与人以及人的活动、人的社会组织等相关联, 表现为社会活动历史变迁中的一般原理, 所谓“立人之道, 日仁与义”, 便从一个方面表现了这一点。

三、门饰之制

客家民居门饰作为客家人的门面, 对其技术技艺也特别的重视特别的讲究。对其也进行了总结与归纳, 雕刻技艺之精湛, 以木雕, 石雕, 砖雕最为常见。这三种民间雕刻工艺在赣南客家中屡见不鲜, 保存也相对较好, 赣州十八县市散落的雕刻作品也是数不胜数, 应加以保护。赣南客家古建筑中的砖雕、木雕和石雕, 在其门饰上有着广泛的应用, 其雕饰风格自成一派。

四、门饰之形

客家人对于门饰的造型与形式也颇为讲究, 客家门饰的各个部件是组成客家门饰的基础。装饰图案之多样, 有祥擒端兽, 花鸟草木、神话故事、神仙传说等, 客家人特别细心, 用多种题材来象征、寓意、谐音等表现手法组成。所呈现出的形象以线条、布局、色彩最为突出, 为我们今后设计和研究的道路上打好理论基础, 体现了客家人对于美好生活的无限向往。

五、门饰之器

文化之“器”正是文化相关信息在传播通道中所涉及到的用具、器物, 门饰中的各个部件。门匾、门楣、门槛、门海、抱鼓石、等各个部件, 各个部件的相组合最后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器, 这其中也有很多的讲究, 每一个步骤环环相扣, 严格遵循大自然的生存规律。从无到有, 从简道繁, 从实用到美观都透露着人们的智慧, 人间的文化。

六、结论

客家民居传统门饰在上千年的发展演变中, 其装饰是一个从无到有、从简单到复杂、从易到难、从实用到美观的过程。楼庆西教授在《中国传统建筑装饰》中写道:“祖先为我们留下了建筑装饰无比丰富的遗产, 我们有责任区挖掘、整理, 并使之发扬光大。装饰美学也是一件十分重要而又有兴味的工作, 值得我们去继续探讨。”门饰在建筑装饰中有着特殊的意义, 门的装饰具有物质和精神的双重功能。

本文对赣南客家民居门饰艺术人类学研究做了大量的分类、调研、整理、综合、分析并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在整体与部分之间寻找一个交合点, 使门饰的研究更为完善与深入。但是客家文化博大精深, 与此同时客家门饰文化也丰富多彩, 论文中难免有疏漏之处, 想要对门饰的研究更为完善具体, 还得继续深入地研究、学习。

摘要:赣南客家人的民居门饰艺术是客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也可说成是核心组成部分。指的是赣南客家地区赣州的18个县市以及闽西少数地区的门的装饰艺术。赣南客家传统门饰艺术产生的背景受多重因素的影响, 几次重大历史事变, 社会变迁, 独特的自然环境和地理位置条件、浓厚的文化底蕴和多彩丰富的民俗生活都给赣南地区文化增添了色彩, 在社会的演变与发展中, 既继承了中原门饰艺术的优秀“基因”, 又开辟了自己独具特色文化的一面新旗帜。本文的研究对象为赣南客家传统的门饰艺术, 研究的最终目的是探寻门饰艺术之美, 从自然、社会、人文三大方面去研究门饰之象、门饰之道、门饰之制、门饰之形、门饰之器。

关键词:赣南客家,民居,门饰

参考文献

[1] 吴裕成.《中国门文化》[M].天津人民出版社.

[2] 楼庆西.《千门之美》[M].清华大学之美.

上一篇:财务指标特征研究论文范文下一篇:高职艺术服装设计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