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范类物理论文题目范文

2023-10-06

师范类物理论文题目范文第1篇

2、中国画教学中写意梅花的创作研究

3、传统中国画与数字中国画

4、新媒体融入初中美术中国画板块的教学研究

5、小学中国画社团指导策略研究

6、从国画的创作技巧看国画艺术的特色

7、国画创作中传统笔墨画艺术元素的应用研究

8、中国画工笔人物画题材的研究

9、设计、教学国画校本课程,提高国画社团学员自主学习国画的兴趣和能力

10、中国画的留白技法分析

11、近现代国画是中国画发展史上的高潮

12、写一封介绍中国画社团的邮件

13、浅谈高中美术中国画教学融入美育的策略

14、中国画意境中的和谐审美意识

15、民间艺术元素与中国画创作的融合探析

16、小学美术课程中中国画的笔法和墨法教学路径

17、文化传承视域下高校中国画教学的反思探索

18、符合应用型本科院校中国画应用型专业教学实践要求的师资队伍建设研究

19、林风眠中国画艺术表现形式民族化之路

20、如何在初中美术课程中上好国画系列课

21、中国画学会“第一届全国中国画学术展”评画有感

22、浅析新疆现代国画与中国古典国画的差别

23、新时代革命题材中国画创作理论与实践研究

24、小学美术中的国画教学

25、近代中国画创作中的民族意识觉醒

26、中国画,恰如寻兔角1、中国画,恰如寻兔角2

27、国画艺术留白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28、“中国画”(“国画”)概念的检讨

29、中国画元素在当代油画中的融合与借用

30、“像大师一样创作”初中阶段中国画单元化教学实践研究

31、中国画元素与现代服装设计融合的思考

32、开创对话式中国画课堂,传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

33、应用型本科院校中国画应用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34、国画大师崔如琢:“清贵”人生

35、初中国画课程育人的研究与实践

36、浅析国画创作中笔墨文化与国画的特点

37、从新中国画运动到“集体创作”:新中国画史上下文中的何香凝

38、中国画中的意境和意象

39、从古代工笔花鸟画看中国画的构图审美

40、中国画鉴赏在初中美术课堂教学中的运用分析

41、河西魏晋十六国画像砖上所见先民社会生活研究

42、小学美术课堂中国画教学策略

43、工艺参数对织物性能的影响及结合国画的应用

44、浅谈中国画的实践与探索

45、中国画中线条的运用及其意义

46、中国画的改良思潮与现代进程

47、中国画:走班制下的中国画教学思考

48、以济南市文化馆公益性艺术辅导培训为例探析少儿国画教学经验

49、谈中国画的造型与造境

师范类物理论文题目范文第2篇

2、素质教育条件下中职学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

3、探索医学院校仪器分析教学改革

4、强基固本 构建一流本科教育体系

5、面向基础服务专业的大学物理实验教学

6、师范类本科物理专业学生自学能力现状的比较与研究代

7、高校物理师范生教改之创新实验类课程的思考

8、环境科学专业教学体系改革及发展模式探讨

9、个性化职业生涯规划指导案例剖析

10、导入走进高等代数课堂

11、物理学师范专业卓越认证的研究

12、这些“省字头”的“双非”大学,谁更有望进入新一轮“双一流”?

13、从教育技术本科院校比较看教育技术的发展

14、校企融合,协同育人,积极推进教师教育内涵式发展

15、高校党员志愿服务探究

16、非联盟高校试题分析及2013年考试预测

17、“联校论文奖计划”资助项目现状探究

18、谈新课标背景下高师物理专业学生师范技能的培养

19、浅析翻转课堂在中学课堂教学模式的创新

20、“理论分析+经验判断”匹配最优院校与专业

21、从中学物理教师的知识结构看物理师范教育的改革

22、坚守与革新同行,师范与非师范并重

23、教育信息化环境下中学物理线上教学探析

24、基于微课的高中物理分层教学探究

25、物理学(师范类)光学课程教学改革初探

26、非物理学专业的大学物理教学现状及改革建议

27、学分制下物理学本科考试的改革与实践

28、河池学院物理与电子工程系2009届毕业生就业意向调查分析

29、高师物理专业学生课程设置与职业技能培养的改革与实践

30、华南师范大学:不仅仅是“立德树人”

31、电动力学教学中调动学生积极性的对策研究

32、高考本科批次录取结束考生专业选择透露新动向

33、专业明确时的选校方略

34、六年制初中起点定向公费师范生数学教学改革与探讨

35、成人高师学员学习内容选择倾向分析

36、师范认证标准下物理学专业支持条件研究

37、立德树人背景下大学新生入学教育面临的困难及对策研究

38、近代物理实验对提高地方高校师范类学生的实验教学能力研究

39、免费师范生的报考解读

40、“一级学科”能等同于“一流学科”吗

41、2021高招政策亮点直击

42、建立现代师范教育体系正当时

43、独立学院大类招生模式下化学专业教学改革初探

44、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经验总结

45、五年制高等师范院校物理实验教学的现状与改革策略

46、应用物理学:用物理学家的眼光来欣赏这个世界

47、注意!志愿填报中的“雷区”

48、新高考模式下, 高中学生如何选择自己的优势组合

49、甘肃民族师范学院2018届大学生升学情况研究

师范类物理论文题目范文第3篇

«姓名»同学,«性别»,学号:«学号»,系我院«年级»届«专业名称»专业«层次»应届毕业生,我院体育教育专业属师范类专业。

特此证明。

上海体育学院教务处

«日期»

证明

按教育部1998年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体育学类属于教育学学科门类。我院在制订(运动训练、民族传统体育)专业教学计划时已考虑到教师岗位的需要,因此,我院(运动训练、民族传统体育)专业毕业的学生可作为师范类学生使用。

特此证明

上海体育学院教务处

2003.3.证明

按教育部1998年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体育学类属于教育学学科门类。我院在制订民族传统体育专业教学计划时已考虑到教师岗位的需要,因此,我院民族传统体育专业毕业的学生陈飞可作为师范类学生使用。

特此证明

上海体育学院教务处

2003.3.28

证明

康毓玲同学系我院2003届本科应届毕业生,在校期间已学完《普通心理学》、《教育学》课程,考试合格,并参加体育教育专业实习。

特此证明

上海体育学院教务处

2003.4.7

证明

按教育部1998年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体育学类属于教育学学科门类。我院在制订社会体育专业教学计划时已考虑到教师岗位的需要,因此,我院社会体育专业毕业的学生王玉光可作为师范类学生使用。

特此证明

上海体育学院教务处

师范类物理论文题目范文第4篇

摘 要:生产力发展是一切社会变革的根源,当前中国经济经过转型发展进入了新常态,与之相关的各个领域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尤其是对承担为社会培养人才的这一重任的高校继续教育产生了重大影响,高校继续教育也随之进入新常态。

关键词:高校继续教育;经济;新常态

作者简介:李光(1966-),女,辽宁锦州人,山西大学继续教育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博士,研究方向为继续教育与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邢颖(1993-),女,山西太原人,山西大学继续教育学院研究生,研究方向为继续教育与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

经济发展是当今时代进步的主题词,所产生的影响波及整个社会。教育作为为经济发展输送人力资源的载体,与经济发展关系尤为密切。我国2015年GDP增长率为6.9%,经济发展速度明显放缓,发展方式向高科技、低能耗的集约型增长方式方向倾斜,要求教育培养的人才具有更高的专业技术,拥有更全面的知识结构,能迅速适应快节奏的变化,并具备按照社会需求不断更新自己的能力。高校继续教育作为高校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经济发展速度放缓的过程中受到了高等教育的挤压,也产生了一系列不同以往的新变化。

一、何为“新常态”?

(一)新常态是刚出现的、不同于以往的稳定状态

唯物辩证法认为发展的实质就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新事物拥有强大的生命力,即使发展的道路曲折漫长,与时俱进的变化也是必要而且必然的。“新常态”在2002年开始被提及,直到2014年习近平使用之后,才开始被大众广泛接受。“新”是与旧相对的,是指刚有的,初始的,用以描述未出现过或不同以往的变化,“常态”是指固有的、长久的、本来的状态,“新常态”是一种与以往原有状态不同的变化,是一种新的、稳定的状态,补充了旧常态发展过程中不完善的地方,融合了现今社会发展的要求,成为了不可逆的发展趋势。

(二)经济新常态“新”在哪里?

“经济新常态”是人类经济认识在肯定与否定的辩证发展中的智慧结晶,是经济领域发展变革的体现。尽管中国2015年GDP增长率创下了25年来的最低记录,还是有很多人对中国经济发展保持乐观态度。但不可否认的是,中国的经济发展已经发生了变化。与改革开放以来的发展有所不同,以往高投入、高能耗、低产出的“旧常态”已经难以为继,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已是大势所趋。

经济发展主要从速度、方式、结构、动力、分配等角度进行考察。中国经济新常态的主要特点在于:发展速度放缓,由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发展方式转变,集约型发展方式成为主流;在人口红利消失和环境资源严重不足的情况下,经济结构向高科技和服务型方向调整;投资和要素不再是发展的主要动力,科技创新成为经济发展的第一驱动力,内涵式增长补位外延式增长,成为主要增长源;讲求效率优先的重点式分配方式与公平优先的均衡式分配方式结合[1]。

二、经济新常态下高校继续教育的SWOT分析

借用经济管理领域中SWOT分析方法,综合高校继续教育面临的内外部环境因素,分别考虑其发展的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站在整合、通观的高度审视高校继续教育发展现阶段的情况,为判断高校继续教育的新常态提供理论依据。

(一)优势S(Strengths)

1.以高校为依托,根基深厚。高校继续教育生长的土壤是高等院校,是对普通高等教育之外的成人进行的继续教育形式,很多人将高校继续教育看作是高等院校教育教学的一种形态,是与社会进行结合的另一个端口。高等院校经过一定时期的发展,无论是硬件教学资源的配备还是软环境的打造都已经相对完善,可以为高校继续教育提供专门的教学场所及各种设施设备,还可以依托自有师资进行办学,无论是科研能力还是团队管理都相对纯熟。而且高等院校教学体制相对完善,教学质量能够得到保障,由此产生的正面社会影响使高校继续教育获得了公众的认同,为高校继续教育的招生、就业提供了声誉保障[2]。

2.教育形式多样,覆盖面广。高校继续教育的学习者大都扮演着一定的社会角色,无法将自己完全投入到学习中,但是学习的强烈意愿和社会发展的要求使他们需要不断更新自身知识结构体系、完善应有的技能。而高校继续教育作为终身教育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不仅能满足社会公众对学历教育的需求,更可以提各种形式的非学历教育,是成人借助外力学习的首选。教育形式包括成人高考、远程网络教育、自学考试、电视大学。在教学内容方面,广泛涉及工作、生活的方方面面,学习者可以根據自身需要选择相应的课程,可以进行专业技能训练,也可以学习生活、艺术、法律等方面的内容。在教学形式上,高校继续教育不再拘泥于传统的全日制课堂授课,可选的形式还有函授、成人自考,甚至包括应用现代多媒体技术的“互联网+教育”进行远程在线学习,学习时间也更为灵活,真正做到“随时随地,想学就学”。

3.受众对象多元,针对性强。在教育对象上,高校继续教育针对的群体是全部社会成人,他们来自各行各业,受众对象多元化。继续教育对其受教育水平的限制门槛低,几乎能满足所有人接受教育的要求。高校继续教育的学习者按照年龄可以大致分为青年学习者、中年学习者和老年学习者,他们的教育需求是不同的,而高校继续教育可以为他们提供全方位、多层次的教育,充分满足他们的需求。青年学习者需要继续教育为其配备专业的理论知识和技能来匹配岗位条件,也需要学习经营家庭和独立生活;中年学习者处于家庭和事业发展的巅峰时期,但职业晋升与倦怠、更年期、婚姻家庭关系等矛盾也成为不得不面对的问题,此时的自我认同感会下降,亟待接受新的知识来处理;老年期的学习者更加关注生命与健康,会更倾向于学习有关生活的课程,例如园艺、插画、绘画、书法等,有些老年人也会因生命将尽而产生忧虑,需要专业的疏导帮助他们正确看待生命的价值与意义。从职业技术教育到社会关系教育,再到生命教育,高校继续教育都能提供相应的课程,分门别类地满足学习者的需要。

(二)劣势W(Weaknesses)

1.管理力量薄弱,体制不健全。高校继续教育的根基是高等教育院校,所用资源也大都是高校教育教学资源,在管理方面也是如此。高校继续教育的管理结构与高校相类似,高校继续教育的管理团队也大都是从普通院系中的管理队伍抽出一部分组建而来,缺乏自己专业、专门的管理团队,管理模式也沿用高校已有的。虽然在形式上是独立运作的机构,但是实质上更像是高等院校的一个二级学院,管理上相对薄弱[3]。从高校继续教育的体制来看,成人自考、函授、远程教育等教育形式互为替代品,他们各自为了争夺生源形成内部恶性竞争,造成了高校继续教育市场的混乱;而且,内部的体制不健全,在实际中也就缺乏统一的规范来指导高校继续教育,进一步弱化了高校继续教育的管理控制,最终造成管理松散、依靠自觉的局面。

2.继续教育经费少,独立的教学资源缺乏。国家针对高校继续教育的教育经费少之又少,大都划拨给了普通高等院校,造成高校继续教育自有资源捉襟见肘的局面。这不仅表现在校园校舍、教学设备、科研经费等硬件上,还表现在无法培养独立的专门教师、缺乏专门的管理团队、合作的企业资源匮乏等软件上。除此之外还有一点不可忽视,那就是高校继续教育机构是高校的二级管理系统,其控制主体仍是各大高等院校。在普通高等教育面临生源大幅减少并且向国外分流的情况时,高校为了保证自身教育质量,会自觉将更多教育资源应用于普通高等教育,对继续教育的分配会更少。无论是国家分配还是高校分配,对继续教育来说所获得的资源都是匮乏的,很多高校继续教育机构只能依靠盈利性教育为自己赚取发展经费,但是不得不承认,这是远远不够的。

3.继续教育师资力量弱,实践经验不足。高校继续教育的师资主要是从高校其他学院中抽调,自主培养的独立教师少之又少[4]。高校继续教育虽然是高校办学的一种形式,却也是直接向社会招生的独立机构,高校并没有在继续教育的师资问题上给予足够的重视。首先,有许多高校存在给继续教育的学生代课不算在工作计划课时之内的情况,高校教师对此缺乏积极性,也会因不参与教学评价而敷衍了事。其次,继续教育的教学内容与实际的生产生活有非常紧密地联系,相对理论来说更需要实践经验的指导,但是其教师团队很多都是始终从事教育领域、缺乏相关实战经验的理论学者,能向学生传达的实用技能不多。另外,专门做继续教育的专职教师往往是转行或兼职教师,缺乏教育学背景,对教育教学理论、教学方法并不熟悉,在实际授课中很难达到预期目标效果。

(三)机会O(Opportunities)

1.国家高度重视。国家高度重视继续教育的发展。进入21世纪以来,国家更加重视继续教育,确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文件要求,“试行普通高校、高职院校、成人高校之间学分转换,拓宽终身学习通道”。国家“十二五”规划中提出充分发挥继续教育的功能,构建灵活、开放的终身教育体系。国家“十三五”规划又提出了建立个人学习账号和学分累计制度,畅通继续教育、终身学习通道。李克强总理曾把高素质的人才资源视作实现转型升级、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根基。国家对高校继续教育也从经济、政策等多方面进行指导和扶持,如国家鼓励高校创办具有自身特色的继续教育学院,降低继续教育学院创办的门槛,并简化办事手续,提供“绿色通道”。

2.市场需求日益增大。当前我国正处于发展转型的关键时期,科技的变革造就了大生产的爆炸,社会需要的已经不再是精通一门的专业型人才,而是知识面广、具有多种技能的复合型“通才”。由此,社会对教育也产生了新的要求,期望继续教育能对人进行全方位的培养,塑造具有自我更新能力的发展的人。社会将人看作是一个发展的系统,越来越重视人的终身教育。成年人在结束基础教育之后,仍需要随着时代发展为自己补充已有的知识结构、配备新的技能,对继续教育又产生了新的需求。一方面,由于普通高等教育对学习者的受教育水平、学习时间往往有较为严格的限制,在招生方面也有数量限制,所以,难以满足如此巨大的缺口;另一方面,我国还有很大一部分人不了解学历后教育,没有认识到继续教育的必要性,属于潜在的市场,开发的价值很大。因此,新常态下,继续教育市场需求日益增大。

3.信息技术飞速发展。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为资源的无缝整合提供了可能,“互联网+教育”模式借由信息技术的支持提高了教育资源的覆盖率,解决了继续教育资源稀缺、难以分配的问题。学习者通过互联网形式获取自己所需知识,可以自由选择学习的时间和场所,成人学习从封闭走向开放,学习活动的时间壁垒与空间壁垒统统被打破,知识的传授不再局限于师生面对面的讲授,学习各要素呈现隐性化与强耦合性的特点,真正形成了基于互联技术和开放平台的“人人皆学、时时可学、处处能学”的新常态。高校可以将特色课程进行线上推广,不仅给占有社会资源较少的学习者提供了接受继续教育的机会,也有助于高校继续教育学院承担自己的社会责任,赢得社会的认可。

(四)威胁T(Threats)

1.公众价值弱视。高校继续教育在创办之初,依靠高等院校自身的社会影响力在一定程度上获得了社会的认可,招生就业都有比较客观的局势。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教育体制的改革,普通高等教育加速扩张,挤占了继续教育的市场。高校继续教育的招生门槛低,几乎所有具有学习意愿的人都可以获得接受教育的机会。这造成了社会公众的误解,认为高校继续教育不正规、质量不高[5],更有甚者认为高校继续教育只是高等院校盈利的手段。特别是当这种误解进入劳动力市场,用工单位对高校继续教育的学历认可度低,普遍倾向于普通高等教育学生,更加限制了高校继续教育学生的就业空间,由此高校继续教育的生源也会收到负面影响,进入恶性循环状态。高校继续教育的确存在管理松散、收费不统一、教学质量不高的问题,这直接影响着公众对高校继续教育的态度,得不到社会认可的继续教育将难以立足。

2.法律法规不完善。法律最能体现国家意志,是调节社会关系最强有力的手段,也是解决社会不规范行为最行之有效的手段。高校继续教育发展前景不乐观,多是由于高校行为不规范造成自身社會形象负面化,形成恶性循环。高校继续教育的实行虽然遵照一定的规章制度,但是缺乏具有明确规定性的法律条文加以指导,法律约束作用不强,而各大高等院校在实际的招生、教学、评价、就业等方面均有较强的自主性,教育体制又缺乏统一的管理,相互之间社会声誉、价格机制、专业设置等方面的比拼愈演愈烈,反而忽视了最根本的教育质量问题。高校继续教育事业的发展之路如果没有完善的法律法规必将曲折漫长。

3.新型继续教育形式的冲击。改革开放以来人们的观念开始变化,对待新兴事物的态度更加包容,接纳程度更高,在继续教育领域也是如此。西方继续教育的发展开始早,制度体制都较为完善,而且这类继续教育机构自有资源非常丰富,教师水平、教学质量、基本建设等都明显优于国内继续教育机构,赢得了很高的社会认可,凭借改革开放的政策机遇迅速发展起来,冲击了我国传统的高校继续教育。互联网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对高校继续教育也有很大的冲击。在线课程的舒适体验让众多学习者充分享受了学习资源又避免了传统教学形式因时空限制带来的不便,特别是在终身教育倡导下出现了众多线上推广的免费课程,给占有社会资源较少的人群提供了接受教育的可能性。另外,各类民办培训机构凭借专门化、专业化的优势也在继续教育市场上占领了一席之地,促进了继续教育市场的繁荣,也给高校继续教育的发展带来了危机。

三、高校继续教育新常态有哪些?

经济新常态引发了一系列的社会变化,高校继续教育抓住时代机遇进行改革已经是大势所趋。只有从源头治理,狠抓质量,严格管理,彻底改变以往“重数量不重质量”的教学面貌,才能在行业竞争日趋激烈的状况下得以生存。高校继续教育不应只居于普通高等教育的从属地位,只有顺应经济发展潮流,与社会紧密结合,真正承担起为社会培养人才的责任才能焕发出应有的活力。

(一)以质量提升为目标的内涵式发展成为新常态

高校继续教育与社会经济发展是紧密相连的,在经济增速放缓的同时,高校继续教育也进行了自我反思,主动做出相应调整。单纯以规模扩张为目的的外延式发展造成了质量较差、社会公众认可度低的情况,高校继续教育发展陷入恶性循环的“死胡同”,只有走以质量提升为目标的内涵式的发展道路,才能适应经济新常态。以质量提升为目标的内涵式的发展就是更具特色的发展、更高水平的发展、更可持续的发展。这就需要高校继续教育必须转变发展理念和发展方式,稳定继续教育的规模,优化继续教育的结构,发挥高校的优势,彰显继续教育的特色。

以质量提升的内涵式发展要全面建立“质量提升、内涵发展”的制度体系和机制。而不仅体现在教学效果的改善,包含着高校继续教育活动的各个方面。在管理方面,成立自有管理团队,实现专业化、独立化、体制化管理;在教学内容方面,与社会发展需求接轨,有针对性地开设专业[2];在教学品质方面,以严格的评判标准进行考核,对不达标的教学坚决说“不”;在师资方面,以自主培养代替临时聘用,保证较高的教学水准;在专业研究方面,加强学术科研力度,深入发展用以指导实践的理论,将实践经验理论化后再具化到实际教学活动中。高校继续教育注重自身内涵的深度发展就像在充实自身的血肉,使原有骨骼框架具有生命力。质量的提升是高校继续教育长足发展的根本要求,也是其核心竞争力所在。

(二)以创新发展为宗旨的差异化发展成为新常态

差异化发展就是通过对高校继续教育的“SWOT”分析,对高校继续教育目标市场进行准确定位,走差异化发展之路,确立“人无我有,人有我就,人优我特”的战略目标,形成比较优势,实现可持续发展。外部生态环境分析主要是分析国家教育发展规划等政策、区域经济发展的状况、继续教育消费者状况等;内部生态环境分析主要分析自身的优势和劣势,扬长避短,打造继续教育品牌特色。高校继续教育的发展是建立在高校基础上的,而各所高校,如综合类大学、财经类大学、师范类大学、理工大学等,每所高校都各自不同的学科优势,即使是同类型的高校,在相同学科上也会因为历史发展、地域因素、人文氛围等因素的所区别,形成比较优势。学科优势不同,服务的对象不同,市场不同,可以通过自身的优势学科群,创造差异化优势,成为这个学科继续教育的领导者和开拓者,创新思路、创新产品、创新服务[6]。

创新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是民族进步的灵魂。创新涵盖政治、军事、经济、社会、文化、科技等各个领域的创新。我国“十三五”期间,是一个把创新放在心中、扛在肩上的历史时期,是创新成为时代主旋律和主基调的年代,继续教育当然不能例外。高校继续教育也是为满足社会的教育需求而存在的一种形式,继续教育最终将由市场做出选择、由社会进行评价。作为理性的继续教育购买者,一定会关注继续教育的内涵与品质。在经济发展新常态的背景下,高校继续教育必须不断地改革创新,激发高校蕴藏的无限活力,走以创新发展为宗旨的差异化发展之路。

(三)以依法治教為手段的法制化发展成为新常态

经济新常态下,我国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迫切需要高等院校以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进高校继续教育治理现代化。高校继续教育依法治教包含两个方面,一是依法治理,二是共同治理。依法治理的关键是建立以高校章程为龙头的继续教育制度体系,并保障其有效实施;共同治理的关键,是合理确立高校内部不同治理主体之间的权利,协同发挥不同治理机制的作用,共同分担高校继续教育的事务与责任。

法律是国家意志的体现,高校继续教育管理从简单粗暴的高校自治向科学合理的依法治教、依法执教转变不仅体现出社会对其发展的要求,更反映了国家对其的重视和政策的倾斜。立法在诸多方面明确高校继续教育的“可为”和“不可为”,指导高校继续教育发展。依法治教是保障高校继续教育健康、有序、均衡发展的重要手段,立法势在必行。因此,必须严明立法,严格执法,在社会形成发展高校继续教育的“共同愿景”之前,需要借助法制手段的强制性、约束性保证继续教育的正确发展。

(四)以开放办学为格局的国际化发展成为新常态

新常态下,我国开放型经济体制正在加快构建,客观上要求高校继续教育必须强化开放办学与国际化理念,全方位推进开放与国际化进程,把开放和国际化水平提升到一个新高度。改革开放不仅引进了国外的先进教育理念,也给国外教育培训机构在中国的发展提供了契机。他们凭借先进的教育教学方法,实用的教学目标,专业化的培训队伍迅速抢占了中国继续教育市场,曾经独占鳌头的高校继续教育也受到了巨大冲击。因此,高校继续教育必须坚持开放办学,积极学习借鉴,结合自身实际加以运用,以促进我国高校继续教育更好更快的发展。

开放与融合是世界发展的大趋势,国际化在“地球村”中已经是常态。开放办学包含三方面:吸收借鉴、宣传推广和合作发展。国外关于高校继续教育的理论和实践起步都比较早,我们秉持“三人行必有我师”的谦虚态度,应该以开放、包容的心态看待外来经验,做到“以我为主,为我所用”,不盲目崇拜也不完全抵制。交流是为了发展,高校继续教育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已经不再囿于高等教育的从属地位,应该具有自己的发展路径。教育发展的国际化是必然,开放办学对中外交流、合作研究、共同发展都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接纳和推广,必将为高校继续教育发展带来新的机遇。

参考文献:

[1]张占斌,周跃辉.关于中国经济新常态若干问题的解析与思考[J].经济体制改革,2015(1):34-38.

[2]许华,白静.新常态下继续教育发展路径研究[J].成人教育,2016(9):10-13.

[3]甄月桥,沈婷.新常态下高校继续教育发展路径探析[J].成人教育,2016(9):23-26.

[4]王乔,吴宗福.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推进我国继续教育事业新发展[J].高等继续教育学报,2015(3):14-17.

[5]李荣华.新常态下高校继续教育发展困境场域与实践路径[J].继续教育研究,2016(3):16-18.

[6]李光,栗晨.生态位视角:普通高校继续教育差异化发展战略探析[J].中国成人教育,2016(9):134-138.

责任编辑 王国光

师范类物理论文题目范文第5篇

摘 要:目前,职业教育占了中国教育的半壁江山。虽然宏观政策层面、机制层面为职业教育创造了一个良好的外部发展环境,但是微观层面,尤其是教学层面仍需进一步改革,实现理论创新以及建立在理论创新基础上的课程创新和教学创新。借鉴有关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论的研究成果,以市场营销专业为例,分析专业教学论的作用、内涵、核心内容和发展趋势。

关键词:职业教育;职教师资;专业教学论

作者简介:曹令秋(1966-),女,湖南衡阳人,衡阳财经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统计学、经济数学教学;田应华(1963-),男,重庆市涪陵人,长江师范学院应用技术学院教师,研究方向为区域经济;周兰(1965-),女,重庆市涪陵人,长江师范学院应用技术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管理学、市场营销专业教学论。

职业教育最本质属性是以就业为导向,以培养学生专业应用能力为基础。全国人大教育科学文化卫生委员会对我国职业教育存在问题进行了调研和分析,列出六大类问题,职教师资是其中之一:其量不足,特别是其水平急待提高,这是提升职业教育质量关键,为职业院校职教师资培养提出了挑战。德国经济腾飞源于职业教育发展,职业教育发展依靠德国高水平职业教育师资。通过中德两国职业教育合作,学习和研究德国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论,有助于提高职教师资培养水平。

一、专业教学论对职教师资培养的作用

(一)适应现代化职业教育对职教师资提出的更高要求

原有职教师资的“资格模型”已无法满足现代社会对职业教育师资的新要求。现代职业教育对教师提出了更高要求:要求掌握关于工作过程、技术和职业发展的知识;教师要传授知识并要将其融入教学情境,发现问题;根据职业能力要求制定教学计划、设计课程以及遵循教育论的要求。这些正是专业教学论研究的核心内容。

(二)实现职业教育的教学目标

职业教育核心是职业,使学生通过学习具备相应专业的职业能力。以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论为基础的教学,教学目标是以该专业所对应的典型职业活动的工作能力为导向,教学过程是以该专业所对应的典型职业活动工作过程为导向,教学行动是以该专业所对应的典型职业活动工作情境为导向。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论的这一原则完全体现了职业教育的教学目标。

(三)改变职教师资现状

1.职教师资现状。对职业教育师资能力要求方面,近来强调双师型职教师资培养,但主要强调动手能力培养,其重点在工程师或技师这一“师”。而对如何培养专业教学方法,引导教学改革,对教师这一“师”却重视不够。作为职教师资既使具有丰富专业理论和实践经验,如果缺乏适合教学计划和方法,仍然不能取得较好教学效果。

据查,目前中高等职业学校师资主要来源有:(1)普通中学教师,这类教师多来源于普通师范院校,对教育学、心理学造诣较深,但多数中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所需的专业知识不完善,不具备专业技能;(2)本专科院校大学生,他们具备相应理论水平,但大部分职教专业师资来源于工科大学的学术型、工程型培养,缺乏教育理论知识,即使是师范类学院毕业的职教师资,也只接受了普通教育论培养;(3)兼职教师,他们是企业专业人士,经验丰富,实践技能强,但缺乏教育理论知识,对于教学基本技能不太熟练。这些问题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职业教育的水平。[1]

2.职教师资专业教学论研究和培养现状。我国绝大部分职教院校,都没有为职教专业师资培养设置专业教学论课程,即使设置了该课程,教材也没统一、成熟,相关研究也多以论文形式出现。随着职业教育的发展和对德国先进职业教学经验的了解,各学校逐渐认识到专业教学论在职业教育师资培养方面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据调研,衡阳市现有职教院校对职教师资培养均设置了专业教学论课程,由于教材没统一、成熟,对专业教学论的研究和运用处于起步、摸索和实践阶段,专业教学论的师资由于缺乏专业教学论教育,了解教育理论的不了解专业知识,了解专业知识的又不了解教育理论,在教学中不能很好地把专业知识和教育理论有机融合。目前职教师资专业教学论教学主要来自于教师实践摸索,或对其他教学方法模仿,缺乏理论指导,要根据职业要求变化改革教学计划、教学内容更难。目前学术界对职业教学论研究日益重视,研究成果日渐丰富,专业教学论理论日渐成熟,但由于不同专业、层次的职业具有不同的知识特点和能力要求,需要有与其相对应的具有各专业特色的专业教学论,目前除了极少工科专业有专业教学论外,其它专业都没对应的专业教学论。

二、专业教学论内涵以及研究核心内容

教师职业的前提条件是专业学习,但对职教师资而言,专业学习也包括本专业的教学论。在职业教育比较发达的国家,职业教育的专业教学论作为大学职业教育师资培养的一门独立学科开设的。德国职教师资教育专家Petersen认为,教学论方面的能力是职教师资最切身的职业科学,[2]它研究如何在科学定位基础上确定教学对象和内容,制定教学法草案。

(一)专业教学论内涵

专业教学论在我国职业教育中是一门新兴交叉学科,是职教师资专业发展方面的重要学习内容。它是基于某一专业领域或方向,关于教与学的理论与实践的一门学科,是教学论具体化的体现,涉及单个或多个科目。其重点是基于职业教育专业领域对于职业学校相关专业课程课堂教学活动进行的原理或理论分析与解释。职业教育的专业教学,是与职业或职业领域及其行动过程紧密联系,是联系专业科学和教育科学,特别是教学论和专业课程之间的桥梁,其理论与实践的重点是指向专业教学的情境、目标和条件,涉及那些既不能由教育学也不能由专业科学单独解决的新问题。专业教学论与专业教学法不是等同的,专业教学论包含专业教学法的内容,专业教学法是专业教学论的具体实践部分。专业教学论要解决的关键问题是在专业科学基础上,根据教学对象合理确定本专业学科的教学目标和内容,并选择适当教学方法,制定教学方案。

职业教育的专业教学,是以其独特视野,构建有别于普通教育或普通高等教育的专业教学论体系,即职业教育的专业教学论体系。在职教师资培养培训中,专业教学论是职业教育专业领域与教育科学的纽带,起到加强职业教育教师职业科学化的作用。

(二)专业教学论研究核心内容

1.职业发展分析。市场营销领域理论和实践的发展必然会影响营销领域中职业的形成与发展。市场营销经历了很多发展过程,在每次都有其自身特点,由此对职业类型、要求和能力都产生不同影响。要帮助学生更好地进入职业角色,了解从事职业领域中,市场营销理论、实践的发展过程和现状,按职业形成的工作所蕴含的内容、形式以及实际的职业、职业规章、职业发展前景都很必要,如此才能更好地适应职业领域里未来工作,这也是做好这一职业的前提条件和基础。从职业发展方面,市场营销在发展过程中,经过了生产型、销售型、市场型、系统型等不同阶段,各阶段与当时的生产力水平和科技发展水平相一致,市场营销具有不同表现形式和特点,由此形成的职业类型、工作形式和内容也有所不同。在生产型时代,企业以生产为中心,以产定销,并不重视推销活动,没有专职营销人员;在市场营销时代,以满足消费者需求为中心,营销是企业发展关键,专职营销人员应运而生;在未来经济发展和市场高度开放的时代,从某种程度上说,营销队伍生命力决定企业生命力,营销职业可说是未来最广泛、最具有挑战性和发展前景的职业。总体来看,销售人员有四种职业出路:纵向发展成长为高级销售经理;横向发展转换到管理等其他岗位;在积累一定经验后独立发展自己创业;专业发展做销售领域的管理咨询或培训。帮助学生了解职业并立足于自身和社会发展规划个人职业发展方向很重要。

2.职业能力分析。职业教育的专业教学论以职业发展分析相关职业的职业能力。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论的教学目标是以该职业所对应的典型职业活动工作能力为导向,通过职业的工作岗位和工作过程分析所需职业能力。市场营销专业主要从事市场调研、营销策划、广告策划、市场开发、营销管理、推销服务和教学科研等工作,每一具体职业活动有其相适应的特殊职业能力。从能力内容角度,德国学者把职业能力划分为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专业能力是和职业直接相关的能力,如市场营销的市场调研能力;方法能力是指独立学习、获取新知识的能力;社会能力主要指处理社会关系、人际交流、劳动组织能力等方面的能力,它们具有职业普遍性,是从事任何职业都需要的能力。各种职业能力在具体的职业活动中,它们是交织在一起、没法分割的,它们不是三个具体的能力,而是三种能力的类型,在学习领域课程分析中,不能机械地按照这三种能力去分割课程内容。

3.学习领域课程分析。课程是教学内容和进度的总和,概括了教学的内容、安排、进程、时限以及大纲和教材。市场营销专业的课程是根据对职业能力的分析确定职业教育课程。职业教育课程是学生获得相应从业能力的桥梁,其主要任务是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具备该工作能力,胜任职业工作岗位要求,适应未来职业需要,并为学生的个性以及今后的职业发展创造条件。在不同发展阶段营销工作的能力要求不同,分析所对应职业能力需求从工作岗位到职业能力到培养规格开发课程。职业教育课程强调把职业能力和工作过程转换为学习领域和学习环境,追求工作过程完整性而不是学科结构完整性,重视职业需要,忽略课程知识体系。当然学习领域中也不是完全拒绝传统学科体系内容,只是强调以职业能力需要为中心。

4.教育过程分析。教育过程主要涉及教学理论、课堂教学计划、课堂教学方法、课堂教学手段和组织。以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论为基础的教育过程,是以该专业所对应的典型职业活动的行动为导向。行动导向是当前国外职业教育教学的主导范式,该范式主张根据完成某一职业工作活动所需行动及其产生和维持所需环境条件与从业者的内在调节机制来设计、实施和评价职业教育的教学活动,而学科知识的系统性和完整性不再是判断职业教育教学是否有效、是否适当的标准。行动导向强调学生是学习过程中心,教师是学习过程的组织者与协调人;在教学中,教师与学生互动,让学生在自己动手实践中,建构属于自己的经验和知识体系。如培养商务谈判能力教育过程是以商务谈判实际工作过程行动为导向,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小组为单位、商务谈判工作过程为主线的学习领域,在具体情境中实现教师与学生和学生与学生的互动,学生在问题设计、计划制定、实施和谈判后评价、反思的行动中构建有关商务谈判的知识结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团队合作、人际沟通的能力以及专业知识水平和专业技能都得到提高。在真实或准真实情景下进行的职业行动,所获得的信息、概念以及认知、情感、技能转变才可能更有效地促进职业能力发展。行动导向教学法以能力为本位,具体教学方法主要有模拟教学法、案例分析教学法、角色扮演教学法、项目教学法、实验教学法、计划演示教学法、头脑风暴教学法等。

三、专业教学论发展趋势

(一)职业教学论的社会化、国际化

随着社会发展,世界经济正以势不可挡的趋势朝着全球市场一体化、企业生存数字化、商业竞争国际化的方向发展。企业的发展必需与国际接轨才能得以更好的发展,与此趋势相适应的人才培养的专业教学论的内容、标准、评价和职业教育形式也必然日益规范化、国际化。一方面,社会对人才就业实行资格认证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与此相适应的人才培养规格必须与《国家职业标准》、《国家职业资格培训教程》保持一致;另一方面,人才的对外输出也是职业教育的一个发展方向,职业教学论也需要与国际职业标准保持一致。[3]

(二)职业教学论的个性化和差异化

随着社会发展,人的生活方式、风格以及价值观必将呈现多样化趋势。个人职业生涯设计因经历、能力、职业机会、社会状况、健康状况差异而不同,在培养学生共性的基础上也应该注重培养其个性、独立性和创造性,市场营销专业教学论需要体现出人才培养个性化特点。同时,社会需求差异化也日益明显。由于社会经济在共同发展中对人才需求也存在差异性,人才培养既要立足于为全社会服务,更要立足于为本地区经济发展服务,专业教学论要体现出这一差异性。

(三)职业教学论的教学方法和教育手段多样化

随着信息化、知识化社会到来,知识的信息量不断增加以及技术和传播媒体的发展和运用,教学手段和方法多样化成为提高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有效手段,如数字环境下的模拟教学、计算机辅助教学、网络化协作式学习等。职业教育的教学形式必将越来越贴近职业实际和职业环境,市场营销专业的职业教育必将朝开放式方向发展,基于职业能力培养需要的理论教学、生动形象的案例实训、具体细致的社会实践,将课堂无限扩展,将知识融入实践,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培养学生处理各种实际问题能力,实现与未来职业最佳结合。

参考文献:

[1][2]姜大源.当代德国职业教育主流教学思想研究[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4.

[3]陈永芳.职业技术教育专业教学论[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7.

责任编辑 时红兵

师范类物理论文题目范文第6篇

作者:王铭铭

第一章 人看人

要求人类学家从自身的文化中解放出来,这并不容易做到,因为我们容易把自幼习得的行为当作全人类都自然的、在各处都应有的。(弗兰兹.波亚士)

弗兰兹.波亚士(franz boas,或译博厄斯,1985-1942),德裔美籍人类学家,美国现代文化人类学家奠基人之一。波亚士致力于进化论历史观和种族主义的批评,提倡实地文化研究,崇尚文化相对主义,所著<种族、语言与文化》阐述了文化人类学的基本思路,《人类学与现代生活》,论述了人类学的品格及在现代生活中的意义。

文化指的是将人类与动物区分开来的所有造物和特征

人类遗传学的发展,则使我们看到,全人类的基因是基本一致的,种族的差异是表面现象,不可能导致种族之间的智力、性格和文化的不同。

第二章 他者的目光

我们的学科让西方人开始理解到,只要在地球表面上还有一个种族或一个人群将被他作为研究对象来看待,他就不可能理解他自己的时候,它达到了成熟。只是到那时,人类学才得以肯定自己是一项使文艺复兴更趋完满并为之作出补偿的事业,从而使人道主义扩展为人性的标准。(克罗德.列维-特劳斯特)

克罗德.列维-特劳斯特(claude levi-strauss,1980—)法国结构人类学大师,20世纪人类学的集大成者。他主张从人群之间的交流来透视社会,为此他对亲属制度、神话、宗教展开广泛的探讨,为比较人类学提供了最精彩的范例。他著有《亲属制度的基本结构》、《结构人类学》和《神话学》等名著。

致力于人类学研究的学者都十分关心“别人的世界”。别人的世界可能指石器时代的世界,但更多的是指人类学家研究具体的人群时面对的不同于自己的文化,它在人类学中常被形容为大写的“他者”(other)。在研究不同民族的社会文化时,人类学家还十分强调区分主位(emic)和客位(etic)观察方法的区分。主位和客位法来源于语言学,原本分别指操某种语言的人对于自己语言中细微的语音区分,与外在于这种语言的人可能做的区分之间的差异。在人类学的方法中,主位的观点被延伸来代指被研究者(局内人)对自身文化的看法,客位的观点被延伸来代指一种研究态度:人类学家强调要从被研究者的观点出发来理解他们的文化,而且拒绝用我们自己的范畴将被研究的文化切割成零星的碎片。

文化的互为主体性指的是一种被人类学家视为天职的追求,这种追求要求人类学家通过亲身研究“非我族类”来反观自身,“推人及己”不是“推己及人”地对人的素质形成一种具有普遍意义的理解。我们老祖宗早就说,“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但这样一种常识成为一门学科的基础观念,却来之不易。

在英国,现代人类学的奠基人是马林诺夫斯基和布朗。

马林诺夫斯基 :

马林诺夫斯基是波兰人,来到英国人类学界,与进化论和传播论者都有过师承关系。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逃了兵役,跑到特罗布里恩岛去做田野,在那里提炼除了最早的现代人类学的方法论。马林诺夫斯基的主要贡献是对作为人类学基本方法的民族志进行典范例证与系统阐述。马林诺夫斯基反对老一代人类学家坐在摇椅上玄想人类的历史,他认为,基于探险家、传教士和商人撰述的日记、报道和游记来做的人类学研究,属于道听途说:作为一种“文化科学”的人类学,必须经过亲身的观察,才能有自己的资料基础,才能避免本民族对他民族的文化的偏见。

读过马林诺夫斯基的《西太平洋的航海者》一书的人,对于他的思路会有一个全面的认识。他的研究说明一个重要的观点:对于非西方文化的研究,不能采取进化论宏观历史观念的臆断,而必须沉浸在当地生活得细微情节里,把握它的内容实质,以一个移情式的理解,来求知文化的本质。他指出,一个合格的人类学家,要先对地方文化进行深入考察,才能写出人类学的论著来。他强调,人类学加要参与当地人的生活,在一个严格定义的空间和时间的范围内,体验人们的日常生活与思想境界,通过记录人的生活得方方面面,来展示不同文化如何满足人的普遍的基本需求、社会如何构成。

马林诺夫斯基的人类学是一种“实际的人类学”,与非实际的、模糊的、理想主义的人类学不同。这种人类学的创造性很大,对20世纪人类学的发展起到了极为重要的推动作用。在马林诺夫斯基以前,很多西方人将非西方文化堪称古代奇风异俗的遗留。马林诺夫斯基人文这种看法站不住脚,他说要是人们亲自去体验非西方生活得话,就会承认所有的人类基本的需要是一致的,所有的人都要吃早饭,要跟人交往。我们到别的民族中去看的时候,不能孤立地看,要把他们生活的方方面面都连在一起。同时又在考虑文化作为一种工具,是如何被人们创造出来满足他们自己的种种需要的。这种既考虑到整体又考虑到文化满足人的需要的看法,被成为“功能主义”。

马林诺夫斯基说自己的人类学是“浪漫的逃避”,他研究的小岛以前是西方探险家的乐园,而马林诺夫斯基则躲在这个很美的地方,做“桃花源式的人类学”。1942年,在他去世那年之前,他意识到自己的东西好像没有用,他当了老师,不得不告诉学生世界发生了什么变化。

他在伦敦经济学院办了一个研讨会,里面出了一个学生,就是弗斯这位后来被认定为“英国人类学家之父”的人类学家,他通过个人的努力为人类学与政府的合作找到了途径,主张人类学应为改良文化之间的关系、殖民地的管理等作出贡献。

马林诺夫斯基和布朗生前有很多学术争论和私怨,但他对于人类学价值观的理解,布朗也是暗自赞同的。他们都反对进化论,崇尚一种将非西方文化堪称是活的文化而不是死的历史态度。

布朗

布朗自称自己的人类学是“比较社会性”,意思是说人类学是服务于社会理论建设和经验研究和比较研究。他读了很多法国社会学家涂尔干的很多书,相信社会科学的基本追求是做孜孜不倦的“概括”。如果说马林诺夫斯基的民族志有点以喋喋不休的故事为特征、以故事的寓言式启发为优点,那么,布朗则不满足于此,他要求民族志要以“理论概括”为目的,其最终的前景,是基于跨文化、跨社会的比较研究提出一般社会学理论。于是布朗强调“社会人类学=比较社会学”,他认为一个民族的生活情况的描述,不足以代替具有普遍意义的理论。这对西方社会学来说如此,对西方人类学来说也是如此,新的人类学必需综合两者,才能真正成为社会科学。

布朗的想法,在他的《社会人类学方法》一书里得到了较全面的表述,他的理论观点大致都来自于社会学家涂尔干讲的神圣是如何与世俗生活相互对应的、互为因果的。世俗在他看来就是社会,而神圣则是社会的集体表象。他关注的是涂尔干的那个问题:社会是怎样构造的?要看社会这座大厦是怎样建设起来的,就是要看社会的结构,如同看待楼房的结构一样。结构有一个形式,美国人叫“文化的模式”,英国任教“社会的形式”。布朗认为内部的结构决定了外观的表现,而内部的结构本身之所以存在,是因为各组成部分形成相互依赖、相互作用的关系,这种看法叫“结构—功能主义”。一座房子不能没有地板、天花板、墙壁,它们之间的物理学关系就是布朗要看的结构—功能关系,而布朗的社会人类学,指的就是研究不同社会如何把这个大厦建起来的过程。属于他那一派的人类学家,喜欢看实在的结构,所以也喜欢研究可见得政治制度。

在同一时期,法国涂尔干学派的社会学也引申出了一种新的人类学。英法社会人类学都受到社会学大师涂尔干的影响,两国之间人类学只是和思想的交流很频繁。但是,法国式的人类学却走了一条与英国有所不同的道路。值得一提的现代法国学派奠基人,有葛兰言、莫斯两位。葛兰言和莫斯都与涂尔干有亲戚和师承关系。

葛兰言

葛兰言是个汉学专家,但他的雄心远远超越汉学,他想从中国资料看一般人类学家的做法、看一般社会理论的可能性。他的著作很多,最主要的创新,是提出结构人类学的基本说法,为法国结构主义提供了前提。葛兰言著作很多,其中尤其有名的那本叫做《古代中国的诗歌与节庆》,讨论了《诗经》这本书对人类学的启发。《诗经》分成风、雅、颂三个部分。大体来说,“风”是春天的节庆,“雅”是知识分子的吟唱,“颂”是宫廷里的颂歌。葛兰言认为这三个部分之间有一个互动和相互演绎的关系,这个关系也是一个过程,它展现了中国礼仪的起源在什么地方。《国风》是最古老的,雅、颂都来自于风。“风”是关于性关系的委婉表现,那么雅、颂代表的“礼”文化,完全来自于古代的男女关系与群体间交换的基本关系。“关关雎鸠,在河之洲”这种对歌的关系是所有个人和个人、集团和集团之间关系最原始的,而不是涂尔干的社团。这种对歌的关系,再后来被发展成为“礼”,在法国则被理解为“社会”或“总体给予”。葛兰言认为,中华帝国的辉煌文明,就是通过改造原始乡野的交换而形成的。

莫斯

莫斯研究的面涉及很宽,但他的《礼物》最为有名。典型的“权钱交易”正好说明“礼物”关系的普遍意义。“礼物”关系的基本原理是,交易双方的关系不是物本身的价值的对等性,而是人与人的关系的对等性。像“权钱交易”这种行为,可以解释为以物质的东西来抹平政治地位的差异,从而促成人本身的交换。莫斯的整个研究表面,很难用理性和不理性来区分社会行为,人情这样的东西不是不理性,它是人们交往的原初基础。

莫斯的理论针对的好像是“古老的社会”,是古代希腊、罗马、印度、中国及现存的部落民族的同类现象。但他想从这些广播的知识里面汲取的教诲,除了“古老的社会”的制度和风俗以外,还有人际关系互惠性的普遍意义。他要指出的是,“礼物”的基本要点是,每个人在礼物交换中既有责任去送人家东西,也能拒绝礼物,有责任收取,不收会遭人嫌弃。

在现代人类学中,美国也取得了很大的成就,这些成就与来自欧洲的犹太人移民学者有着密切关系。美国人类学的教学核研究受到英国的影响比较大,但从内在的精神来说,美国人类学的深层结构,潜在着很多德国文化理论。

波亚士

波亚士是美国现代人类性的开创者,这位人类学家与英国式的社会人类学家摩尔根不一样,他的主张叫“历史具体主义”,顾名思义就是从具体事实来看历史的做法,它不注重法权制度的历史演变状况的研究,而推崇一种细致入微的人类学的描述与评论。

波亚士对德国传播伦还是有批评的,他强调,不能只看大的文明如果传播到世界边缘地区的过程,而应该像考古学家那样看日常生活的物品怎样分布的。随着时间的推移,他在语言学和文化理论方面也提出了一些看法,他注重文化的历史,注重从历史的具体时间和空间场景和延展开来的过程。从更高一层的理论看,历史具体主义与文化相对主义的看法是分不开的。波亚士不认为文化有一个绝对的价值,认为文化只要存在,就有它的意义。他认为,所谓人类普遍的东西,可能是西方学者自己的想象。其实,非西方的“土著”有他们一套对自己生活得看法,这些看法是相对于他们的具体生活而产生意义的,因而文化的相对性是普遍意义的。

第三章“离我远去”

现代人类学似乎还在于18世纪的哲学家们所喜欢的启蒙问题做斗争。不过,它的斗争对象已经转变成了欧洲扩张和文明的不到类似的狭隘的自我意识。确实,“文明”是西方哲学家们所发明出来的词汇,它当然指涉的是西方哲学家们自己的社会。在众多西方支配的叙述中,非西方土著人是作为一种新的、没有历史的人民而出现的。这意味着,他们自己的代理人消失了,随之他们的文化也消失了,接着欧洲人闯进了人文的原野之中(马歇尔.萨林斯)

马歇尔.萨林斯,最有影响力和创造力的美国人类学家之一,曾与新的进化论者为伍,主张多线进化的观点,后投入结构人类学,尤其在结构、历史和实践关系的研究中做出了巨大贡献,著《石器时代的经济》,为人类学提供了一个全面和富有理论冲击力的说嘛,后期的历史人类学著作集中考察文化接触的结构模式。

李亦园先生说了这么一段话:“人类学的研究工作有一大特色,那就是要到研究的地方去做深入的调查探索,无论是蛮荒异域还是穷乡僻壤都要住过一年半载,并美其曰叫‘参与观察’。因而李先生说,人类学家的生涯,与孤独寂寞分不开,人类学家要备尝田野的孤独寂寞,是因为田野工作引起的文化冲击和文化震撼。“经常使你终身难忘,刻骨铭心”。人类学加不仅要承受孤独寂寞和文化震撼,还会时不时陷入一种难以自拔的困境。马林诺夫斯基在自己的日记里,忠实的表达了作为一个平常人的困惑,他面对过的压抑、无聊、无所适从,也是其他人类学家面对过的。然而,从事实地研究的人类学家坚信,田野生涯的种种忧郁不是没有价值的,相反,它们正是特殊的人类学理解能力的发挥。

作为一个人类学家,要培养一种“离我远去”的能力,到一个自己不习惯的地方,体会人的生活面貌。所以,这里的“我”是“自己”。但不单指个人,而指人生活在其中的“自己的文化”。人类学加不像心里分析师那样,用自我剖析来“推己及人”;他们也不像哲学家那样,在自己的那海里营造一个思想的建筑来代表整个世纪。作为一个人类学家,首先要学习离开自己的技艺,让自己的习惯和思想暂时退让给他对一个遥远的世界的期望。在别的世界里体验世界的意义,获得“我”的经验,是现代人类学的一般特征。

人类学家离开自我的途径,有的是时间的隧道,有的是空间的距离。他们去的时间,是已经流逝的过去;他们去的空间,是一个“非我”的世界,“离我远去”的艺术,是一种思想生活。因而,人类学家不以肉身的离去为目的,他们带着自己的心灵,超越自己的文化,领略人如何可以使人同时又那么不一样。人类学家不一定要追求对遥远的文化的求索,不少人类学家也从事本土文化的研究。在本土研究中,“离我而去”的意思,转化为自己社会中司空见惯的生活方式形成的暂时陌生感,转化成一种第三者的眼光。它让我们能站在“客人”的角度来对待“主人”——我们本身。在这样的情形下,人类学家的肉身没有被自己搬运到别的世界中去,但他们的心灵却必须在一个远方寻找自我反观的目光,在一个想象或实在异域寻找他者对于“我”的意义。

什么是人类学的精神实质呢?我说,它就是这门学科要做到“离去之感”,而“离去之感”的发生过程,就是祛除民族中心主义世界观的过程。民族中心主义指的就是把本民族的文化价值当成全人类的价值、把本民族的精神当成全人类的精神、将自己的文化视为世界文明的最高成就的那种心态。民族中心主义有时与民族的自尊心相结合,但两者有根本的价值论差异。民族的自尊心对于很多民族来说是可以理解、可以弘扬。但民族中新中医指的不是民族的自尊心,而是一种将自己的价值强加在别人身上的观念形态。这种观念形态对别人的生活方式存在如此根深蒂固的偏见,以至于忘记了其他民族的生活方式有自己的存在理由,或忘记了“我们都是人”这个简单道理。

上一篇:电子商务法新颖的论文题目范文下一篇:生物金融论文题目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