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画艺术建筑设计论文范文

2024-03-16

书画艺术建筑设计论文范文第1篇

摘 要:课程开设侧重艺术设计教学是近些年来美术教育发展的趋势。本文主要针对幼师美术课程引入艺术设计教学进行探索和研究。在幼教美术课程中加强最能体现创造意识的各种艺术设计类课程,在注重学生美术知识、美术技能获得的同时,更加注重培养学生艺术设计意识、创新能力。

关键词:艺术设计 幼师美术

今天中国的艺术设计教育已走到了一个转型时期。众多的学生开始了艺术设计教育的教学实践活动。德国在20世纪初由教育总监穆特修斯提议,在中小学美术课本中增加了设计教育的内容,提高了公民普遍的设计意识和欣赏水平,是十分成功的经验。在幼师美术课程中加强最能体现创造意识的艺术设计课程,是发展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和途径,在注重学生美术知识、美术技能获得的同时,更加关注学生设计意识和艺术创新能力、审美经验的获得。这既符合时代特征又符合幼师学生专业的需求,是一举两得之举。

一、引入艺术设计教学的意义

(一)新的美术课程标准赋予了幼师专业美术课程新的内涵

虽然现代社会对幼儿教师的各方面素质尤其是创新、审美素质要求越来越高。但幼师美术教学改革却仍然波澜不惊,因为原有的幼师学校都是中专学校,由于教学体制的改革,这些学校有的合并,有的改制,有的撤消,因此教学的改革都各自为政,没有相互交流教改的经验,教学改革没有形成气候。以致幼师专业美术课程教学现状不容乐观,未能构建出一种真正体现新课程改革形式下素质教育思想的美术教学新体系。

正是由于幼师美术教学改革的缺失,使得各校使用美术教材不规范,有的沿袭旧的美术课程内容,有的学校只重视美术课程的美术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训练。比如,我校现使用的幼师美术教材是1995年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实验教材。教材一共分为六大单元,第一单元以素描为主,第二单元以色彩绘画为主,第三单元是图案、美术字、黑板报设计、手工,第四单元是幼儿装饰画和手工,第五单元是中国画、教学挂图、手工,第六单元是幼儿美术作品欣赏、幼儿园环境美化。每一单元的课时,例表格如下:

尽管该教材在当时做了一系列的重大改革,如:图案、美术字设计、黑板报设计加入了教材中,注意教学和幼师实践相联系,增加了一些应用课程,如幼儿园环境美化等。但从课程百分比中可以明显地看出,中等幼师专业美术课程中绘画类课程占到了一半之多,而设计、制作、应用课程比例相对较少。艺术设计课程和绘画课程没有有机的联系为一个整体。该教材表现出的不足,很显然已不能满足新的美术课程标准下师生的需求。

(二)艺术设计教学的拓展和强化是新课程改革的重要体现

幼师专业要求美术师资既要掌握各种美术技能,具备一定的美术文化知识,还要具备创作、创编、教学的综合设计能力,具有较强的综合素质。笔者以为,在幼师美术课程中加强最能体现创造意识的艺术设计课程,在设计教学中,通过培养学生的设计意识和创造能力,并将艺术设计运用到毕业后的教学实践中去,从而极大地提高学生的创造能力和主观能动性,让学生感受到成功,这也正是新课程改革的重要体现。因此在幼师美术课中增加艺术设计教学内容,为美术老师在素质教育指导下实施创新型美术教育,扩大学生视野、增加现代艺术设计意识,培养以学生为主体的创新精神和综合实践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既然艺术设计教育在幼师美术教学中有如此重要的地位和如此好的效果,因此我们要紧跟时代的步伐,进一步完善幼师美术教学改革。

(三)满足了学生在新形势下的需求

1.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中等职业学校幼师专业的学生不一定都具备良好的绘画表现力,有些学生甚至对美术技能训练学习有畏难情绪,更难以产生兴趣。但比较喜欢制作性较强的构成课(相对于绘画课而言),只要花一点时间与精力,构成作业对于学生来说,能轻易地驾驭,完成的作业也比较具有一定的水准。完成的作业产生的视觉效果超出学生自己的预料,使学生获得一种成就感,继而发生浓厚兴趣。因此在新的课程观的指导下引入的艺术设计教育可以有效地提高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使学生对美术由感兴趣转变为一种爱好,甚至是终生职业。

2.有利于学生设计思维素质的培养

对于艺术设计来说,艺术设计教育中的设计思维能力、审美教育、设计方法十分重要,不仅能够提高设计能力,还能提高美的感受能力。艺术设计教育把综合能力的培养作为创造性思维能力、创造力培养的最有效的手段。艺术设计教学提倡探究学习,鼓励学生在探究中发现学习,鼓励学生更多的思考、探索、发现,学生的思维活跃,师生互动,极大地发挥了学生的个性和潜能,使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得到充分的发挥。所以将艺术设计教育作为幼师美术教育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可以开启学生的想象力、创造性和艺术才能。如果我们现在还在用传统观念指导下的美术教育,忽略学生美术创造力、设计能力、应用能力的培养,那么我们培养出来的学生的美术素质势必与时代格格不入。

3.增强了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

一般来说幼师学生通过一年的美术基础知识的学习,比如素描的学习,已获得了运用铅笔作画的一定技巧。艺术设计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进一步进行艺术设计的学习,是学生手和眼的最好训练环节之一,它能发展手和眼的协作能力,这种能力在以后的各种技能学习中是极其需要的。在幼师美术教学中将艺术设计教学与原有的美术教学内容相联系重新整合成新的适应中职幼师生的美术教学内容,对于扩大学生视野、增加现代意识、培养以学生为主体的创造实践能力,显得尤为重要。学生学有所成,毕业后能够迅速进入角色,担任幼儿园的美术教学工作,组织完成幼儿美术活动的任务,适应当代幼儿教育迅速发展的需要。

二、引入的艺术设计教学内容与原来教学内容的整合

(一)根据教学大纲引入艺术设计教学确立新的美术教学大纲

新的中职幼师美术教学大纲应即不同于高职幼师专业和幼儿师范专业的美术教学大纲,也不能等同于艺术设计专业教学大纲。应具有中职幼师生的特色,能反映中职幼师学生的特点,适用于中职幼师专业美术教学。幼师专业新的美术教学大纲应是美术欣赏、绘画、艺术设计、手工制作等四大内容。

(二)在幼师美术课中增加相关的艺术设计教学内容并进行整合

新的美术教学内容应是在接受一定的美术基础教育的前提下,重视并加强学生的艺术设计能力的教育,同时接受绘画技法、手工技法的传授,把美术知识的共性和幼师职业教育的个性有机结合起来。在幼师美术教学中加强艺术设计教学并将艺术设计的内容和原来的美术教学内容有机的联系在一起,使其成为一个具有科学性、知识性、针对性和实践性的教学整体。

1.美术欣赏。在美术欣赏中应减少课本里原有的中国工艺美术、中外雕塑、中外建筑欣赏,有选择性的增加设计欣赏课,如平面设计、广告设计、环境艺术设计、插画设计、舞台美术等等。在欣赏中增强学生的审美意识,了解设计作品将造型元素按照美的原则组成新的对象的过程。

2.平面构成设计。将平面构成的教学内容和绘画基础知识相结合,比如在素描的学习中增加结构素描或是设计素描的学习,可以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造型能力。用平面构成中的形式美的基本法则,基本形式,点、线、面来指导动物画,人物画等绘画的创编。加强学生设计思维的训练,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新能力。加强图案的学习,对中国传统古典图案有所创新,也可以运用进绘画中,比如儿童画的创作。在形式美的法则指导下,吸取传统图案的精华,为儿童画的创作增加新的元素。

3.立体构成设计。通过将立体构成的学习和手工紧密联系,使手工拓展为幼儿园实用手工的学习。立体设计是发展学生视觉、听觉和触觉感觉的重要教学内容,是培养学生掌握与运用材料能力的途径之一。幼师专业的立体设计教学可着重放在立体造型设计草图的训练和手工上。教学应分两步进行,首先要教给学生写生草图的画法,其次应教会学生进行手工制作的方法。此外还应更重视手工教学的拓展和强化训练。

4.色彩构成设计。色彩构成的学习要学习色彩的心理联想,色彩、肌理在儿童画中的应用等。

三、加强艺术设计教学的教学方法

中职幼师专业美术教学的目的不是培养设计师,所以整个艺术设计课程应以“高起点、低难度”为教学原则,在教学中要循序渐进、由简到繁、由浅入深。具体的教学方法有:

(一)欣赏与制作相结合,动手体验制作过程。

艺术设计的学习,能发展学生手和眼的合作能力,这种能力在以后的各学科学习和各种工作中是极其需要的。学生在老师设计的教学活动中边学边做,在做中学,学中做,使美术活动教、学、做合一。

(二)加强应用课程力度

突出学用相结合与专业特色,加强应用课程力度。图案、纸工和泥工等其它画种和工艺的教学,同样也都应该按着创造性的教学途径发展,逐步由写生往美化变形设计提高。比如纸艺设计教学先做多数学生会做的折纸,等学生了解熟悉了纸材的特性、技法后,让学生做复杂的创作,折纸、剪纸、构成等,而且都要尽量上成创造性的制作课。手工的学习应拓展开发新的创作手工的工具与材料,引发学习兴趣,从材料的使用中,获得审美愉悦。

(三)探索学习方式

改变学习观念,倡导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教师充分发挥学生作为审美主体应有的能动性与创造性。在教学中学生对于美术活动的具体设计、实施乃至评价等,都具有较大的独立性、自主性,有利于他们创造性地支配和调节美术课的开展。美术课首要的就是要强调并突出美术的活动性。“以活动促发展”是探究性美术课的理论基础与实践切入点。从一开始就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其中,无论是在前面表现的同学还是在下面创作的同学都热情高涨,沉浸在快乐的氛围之中,都在美术活动中感受到审美情感上的愉悦,喜欢美术活动,觉得轻松自如。比如在上纸艺课时,学生掌握了一定的技法后,通过小组合作,让学生进行创作,创作的内容可以是幼儿美术中的卡通拟人动物、人物、风景装饰画、花卉等等。在合作中,学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打开思路,去探究纸艺在生活中的应用。

总之,无论从哪一方面看,在美术教学大纲的指导下,在中等职业幼师专业美术教学中加强艺术设计教学内容都将是一种必然的趋势,具有必要性和紧迫性。建立了这种新的幼师专业美术课程观,并自始至终用来指导幼师美术教学,这无疑将会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顺应社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郭亦勤 《学前儿童艺术教育活动指导》[M]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5

[2]张桂木 《美术课程标准教师读本》[M]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3

[3]多纳德·赫伯霍兹、芭芭拉·赫伯霍兹 《美国初等教育美术教师培训教材》[M]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 2006

(长兴教师进修学院 浙江湖州)

书画艺术建筑设计论文范文第2篇

摘要 维克多·雨果是法国著名作家,可谓著作等身,有很多传世不朽之作。《巴黎圣母院》是其中最有代表性的一部,并被改编成电影、音乐剧搬上银幕。雨果一生钟爱建筑艺术,并把建筑艺术融入到了他的文学作品中。《巴黎圣母院》中建筑艺术的描写贯穿始终,不同角度的建筑描写推动着故事情节的发展。

关键词:维克多·雨果 建筑艺术 文学

建筑师建造的亭台楼阁,是芸芸众生的栖身之所;文学家营造的大千世界,是普罗众生的神往之地。虽然建筑和文学属于不同的学科,可是从美学角度以及历史的发展规律来看,两者又是相辅相承,互相联系的。建筑给文学以灵感,文学给建筑以启迪。在古今中外的文学作品中,有大量的关于建筑艺术的描写。建筑可以成为文学作品的背景、对象和贯穿全文的线索。《红楼梦》带我们走进了尽显官邸园林风采的大观园;《金阁寺》向我们细致地展现了金碧辉煌的寺院庙宇;而雨果的《巴黎圣母院》则向我们描绘出了经典的法国哥特式建筑。这些故事里跌宕起伏的情节,命运各异的人物都与建筑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一 雨果与建筑艺术

维克多·雨果生活的18世纪,是新古典主义建筑的主要时期。当时复古思潮正深刻地影响着建筑艺术,其中哥特式建筑再次风靡欧洲,尤其是在法国最为盛行。哥特式建筑的特点是高大而复杂,它往往以尖尖的拱门来代替罗马古典建筑的半圆形拱门,厚厚的墙壁上面有无数条垂直的线和扶壁,门和窗都是尖劵形的,最上面是一个或多个尖顶,还有许多彩色的玻璃和高大的浮雕,使得建筑远观高大威严,近看轻巧玲珑,光彩鲜艳,充满神秘的美感。其中巴黎圣母院更是哥特式建筑的经典,被誉为最美的哥特式教堂之一。

在这种历史文化背景下成长并开展创作的雨果,在其作品中建筑艺术是经常会出现的主题之一,并且他对建筑艺术的钟爱更是淋漓尽致地展现在他一生的文学作品中。维克多·雨果生于贝藏松,法国东部的一座历史名城。父亲是拿破仑麾下的一位将军,母亲是个天主教徒,保皇主义者。雨果自幼跟随父亲辗转各国,游历各地,旅途中欣赏到了不同风格的建筑,因此在雨果的少年时期就开始对建筑艺术,尤其是哥特式建筑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后来随母亲定居在斐扬派修道院旧址的一处屋舍,在此他度过了童年里最快乐的一段时光。在其后来的回忆中如此写道:“在头发蓬松的童年时代,我记得我有三个老师:母亲、神父和一座幽静的花园。”夏季是雨果最喜爱的出游季节,他游历了布列塔尼、诺曼底、香槟地区、莱茵河、罗纳河两岸、比利时、瑞士和西班牙。这些丰富的旅途经历和所见的自然风光,人文建筑都成为了他日后创作的源泉。在游历过程中所写的信件都收录在散文集《莱茵河》中。在《莱茵河》中,雨果把自己描写成一名“古董商”,通过他来解读罗马时期铭文的含义,来测量建筑之间的距离。雨果曾表示过,就兴趣爱好而言,他想做一名考古学家,那样他就可以追寻建筑中的点滴故事,品味建筑中的艺术之美。这些非凡而丰富的经历给雨果文学创作带来了源源不断的灵感。

雨果为保护建筑,发表了《有关法国文物建筑的摧毁》和《向拆房者宣战》两篇文章,呼吁保护法国古典建筑艺术。在其中一篇中指出:“我抨击了近年来在法国各地对文物建筑的摧毁,并承诺日后将在有关和无关的各种场合不断地回到这个题目上来。”由此可见,建筑艺术的气息一直存在于他的作品中也是必然的了。

二 建筑艺术在《巴黎圣母院》中的表现

在《巴黎圣母院》这部小说中,不仅每个人物都有丰富立体的形象、丰满鲜明的个性,就连建筑雨果也给予了生机,带着作者的爱恨。雨果把原本没有生命的冰冷无情之物,融入了血液,注入了灵魂,这一切都是由各色人物的登场来实现的。所以,人物也就成了建筑与文学的契合点。有人评价《巴黎圣母院》说,他就像自己在素描中一样,他赋予毫无生命的东西以情感,城市、教堂甚至是绞刑架。

人创造了建筑,建筑又反过来创造人,这就是人与建筑之间的关系。卡西莫多,这部作品中最典型的人物。因为长相丑陋,身体残疾,从小被遗弃,副主教收留了他,之后便生活在这大教堂中。这大教堂不仅是他的庇护所,也是他的养育者。由于经常被人嘲笑,所以思想上与外界排斥,导致他的性格偏激野蛮,但是这像妈妈一样的大教堂满足了他对社会对自然的需要。“他也长久地和他们谈心。他有时一连几个钟头去蹲在一座雕像跟前,寂寞地同它说着话。在这种时刻,假若突然有什么人走来,他便像一个唱夜曲唱得入迷的情人似的飞快地逃开。”大教堂是卡西莫多生活的全部,也是这个可怜人的妈妈、亲人、朋友、情人。随着他的长大,他的性格、相貌、举止也跟这大教堂融为一体,成了圣母院的一部分。因此,雨果也这样描述:“就这样,他适应着那座教堂而逐渐发育成长。他在教堂里生活,在教堂里睡觉,几乎从不走出教堂一步。他每时每刻都受到它神秘的影响,以至于他竟变得同那座教堂十分的相像,他把自己镶嵌在教堂里,使自己变成了教堂不可分割的一个部分。”可是随着故事情节的推进,卡西莫多对大教堂的感情也发生了改变。最初热衷于敲钟,但是随着女主角在他生活中的出现和步步靠近,最后他把敲钟仅以敷衍应付的态度来对待,大教堂已不是卡西莫多的全部。

和卡西莫多一样生活在大教堂还有副主教克洛德。他自幼受到宗教的影响,思想禁锢,就像他被“囚禁”在这大教堂里一样,但是他对大教堂也是无比的热爱。他的热爱和卡西莫多的是完全不同的层次,他醉心于圣母院各處设计装饰的寓意、门面上各种雕塑下面暗藏着的象征、彩色玻璃上绘画的内在含义,同时他又在这大教堂自己的阁楼小屋中研究炼金术,屋子里烟雾缭绕,天花板上吊着的动物的骨架、骸骨、羊皮卷、药水瓶。他在卡西莫多心中就是主人、是个善良的人,因为是副主教收养了自己,并且教自己说话、读书。随着女主角爱斯梅拉达的出现,副主教原本平静的生活也变得不平静了。他也向往着美好的情感,只是和这一直生活在威严封闭的大教堂里的身躯一样,他的思想也完全被禁锢在这宗教之中。其实这样的固守是一种扭曲的状态,导致了心理的畸形,他爱上了爱斯梅拉达,然而却不能有任何表达。看见女主角爱上了别人,他又想尽办法去阻挠,这一来一回的曲折之后,写在大教堂墙壁上的希腊字母(ANARKH)“命运”就成为了他的归宿。最后,他被自己抚养长大的对他言听计从的卡西莫多推向了圣母院的深渊,粉身碎骨。

这两个生活在大教堂并以大教堂为全部的人,他们的成长、恋爱、死亡都在这里。每一次情感爆發,都在大教堂里碰撞;每一次生命轨迹中最为重要的标记点出现的时候,也都由他们最初无比热爱的大教堂的见证。大教堂是两个人灵魂的载体,大教堂也成为了贯穿小说始终的主线。

三 建筑艺术在雨果作品中出现的作用

首先,小说中的建筑为人物提供了活动的场所,并且通过这些场所风格的描写来渲染故事发生发展的氛围。在《巴黎圣母院》中多次出现哥特式建筑,例如法院大厅、广场、住宅、广场上的绞刑台等。在中世纪,哥特式建筑总给人以神秘的气息。对于许多不识字的信教徒来说,哥特式建筑中的彩色玻璃画、雕塑、绘画以及整个建筑浑然天成的细节装饰都能启迪人们对真理的认知,是一种形象化的“圣经”,无不流露出神秘的色彩。

其次,建筑成为小说的叙述角度之一。雨果对建筑的热衷也丰富了他在创作中有关建筑的词汇。就连描绘“窗”作者也会从不同角度进行了表述,其中有 “窗洞”、“圆花窗”、“窗架”、“窗框”、“天窗”等等。每一次重要人物的出场以及情节的推进,作者都是透过“窗”来展现的。相貌怪诞,面孔扭曲的卡西莫多的第一次出场就是透过一扇“花瓣格子窗”来呈现的。从名字我们也能体会得到“花瓣格子窗”的细致美丽之处,同卡西莫多的面孔形成鲜明对比,这真的是绝妙之笔。爱斯梅拉达出场也是一样的,大厅里的人都冲到了窗口来看她跳舞,“窗”又成为了人物出现的小舞台。克洛德的“窗”里透过的红光,时断时续,显得神秘难猜,也能看出他那冠冕堂皇面目下的一丝阴暗。因此,建筑就是故事发展的一个叙事点,它就像是电影中的特写镜头一样推进,细看。

再次,这些建筑的描写和人物的语言也是表达作者自己的一种方式,雨果曾表达过,他喜欢的是哥特式建筑,而不是中世纪。其实小说中卡西莫多和克洛德对大教堂的钟爱,也是作者对大教堂的钟爱。他为写这部小说曾多次造访巴黎圣母院,并且从多角度来观察它。也正是圣母院厚厚墙壁上的希腊字母(ANARKH)“命运”给了他以灵感。雨果也通过人物之口来表达自己的心声,其中最著名的就是克洛德的那两句“这个将毁灭那个”“书籍毁灭建筑”。作者就曾表达过自己的担忧,他认为时间对建筑造成的损坏是很小的,而最重要的是人为的损坏。

四 雨果的文学作品赋予欣赏建筑艺术新视角

雨果的文学作品中,书籍和建筑艺术看似对立的,是一个杀死另一个,水火不容,其实不然。他的作品将文学与建筑艺术有机结合,你中有我,我中有你,造就了很多文学与建筑艺术共生的经典绝伦之作。建筑艺术在他的文学作品中是贯穿全文的线索,是展开情节的窗口,是表达内心的情愫所在。并且雨果的文学作品又给读者和观众以新的角度、新的观点来欣赏建筑,提升了建筑本身的内涵深韵。建筑是刻在石头上的艺术,它所展现的是多方面的技艺和艺术形式,而文学又是一种印刷于书本之上,雕刻于读者心灵之中的艺术形式,所以,虽然它们属于不同的科学门类,但都是文化的载体。

曾经我们欣赏建筑艺术的角度是平面的,大多数只看到了建筑的外形轮廓,赞叹它非凡的技巧。不会通过不同的年代、身份、心境来体会这些建筑的独到设计之处,也不会带有感情的去和建筑交流。可是雨果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带我们从多个视角欣赏到了这些。我们寄居在这些人物的灵魂里,以他们的角度来看待这些建筑,欣赏它们的艺术。所以说,这些出现在雨果文学作品当中的建筑成为人们竞相游览之处,当然我们也是带着像(ANARHK)“命运”这样的思绪去欣赏的。

五 结语

维克多·雨果给我们展示了一个矗立在书本之上的《巴黎圣母院》,我们看见的不但是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和其中人物的喜怒哀乐,而且通过雨果在其中多角度的建筑艺术的描写,领略到了不一样的圣母院,看到了圣母院之所以被称之经典的威严高大,也看到了它有血有肉与卡西莫多、克洛德、爱斯梅拉达共同上演的一幕幕悲欢离合的精彩。这每一幕的精彩都是在圣母院的见证之下完成的,它使我们对于哥特式建筑的理解更加丰富立体起来。文学巨匠雨果灵活而巧妙地把文学与建筑艺术结合在一起,让我们感叹其妙不可言。

注:本文系黑龙江省教育厅综合改革试点项目《普通高校三元制嵌入式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牡丹江市社会科学课题项目《新媒体环境下学生外语学习能力分析》。

参考文献:

[1] [法]维克多·雨果:《巴黎圣母院》,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4年版。

[2] [法]安德烈·莫洛亚:《雨果传》,人民文学出版社,1989年版。

[3] 陆楼法、陆忆征:《惊涛骇浪中的浪漫诗章:雨果传》,世界图书出版公司上海分公司,1994年版。

[4] 张永和:《作文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3年版。

[5] [英]罗宾·米德尔顿、戴维·沃特金:《新古典主义与世纪建筑》,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9年版。

(柴冒臣,牡丹江师范学院应用英语学院讲师)

书画艺术建筑设计论文范文第3篇

摘要:我国正在一步步地步入城镇化,经济结构也在逐步发生变化。人们对居住环境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如何做好建筑设计与环境艺术设计之间的协调发展,是本文主要讨论的一个问题。针对建筑设计和环境艺术设计之间如何有更近一步的联系的研究越来越重要。在施工过程中,要让二者之间保持适当的平衡,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建筑设计;环境艺术设计;关系

引言:

随着时代的发展,建筑设计逐渐变成了不可或缺一项新兴职业,这是人类对美的追求过程中的一个必然结果,针对建筑设计和环境艺术设计之间如何有更近一步的联系的研究也越来越重要。在施工过程中,要让二者之间保持适当的平衡,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

1、建筑设计

建筑设計是从我国古代到今天建筑经验一步步累积形成的。在我国古代,对于建筑设计还没有一个完整的体系,大多是工程建造者在建造过程中,根据自己多年来的经验结合建筑物主人提出的一些特殊要求,边修建边设计[1]。随着时间的推移,相关的建筑文化积累的越来越多,各种建筑经验经过历史的不断更替发展代代相传,符合现代发展的建筑设计文化体系逐渐形成。进行建筑设计时,设计者要根据一个个细小的方面,对后期的施工过程有一个全面的把控,要在设计期就能想好施工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的问题,提前对可能会出现的问题想一个可行的对策。当然,建筑设计不仅仅是片面的指代在建筑过程中的设计,还要注意与供暖,电气,消防,绿化,给排水等与人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各方面统筹结合。

2、环境艺术设计

基本物质需求得到了满足,人们就逐渐对深层次的物质方面的丰富有了要求,高标准也逐渐转向了精神领域。环境艺术就是在人们在生活水平不断得到提升之后对生活环境的一个新的要求。

环境设计涉及的层面很广,包括了对环境质量的检测,空间布局的研究,色彩搭配方式,日照光线的程度以及环境状况的可持续发展,完美地将现代科技,艺术氛围,经济发展结合在一起[2]。

建筑物布局是环境设计的一种表现形式,而建筑设计在设计过程中也要时刻关注着周边的各种环境,二者之间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我国目前的状态下,对于环境设计和建筑设计二者之间的结合还不够紧密,存在一定的缺陷。相关工程师可以慢慢将两种设计糅合,改善居民的生活条件。

3、建筑设计与环境艺术设计

3.1二者之间的联系

建筑是其周围环境的一个体现,它的布局,是对环境的一个修饰,也同样可能是对环境的一个“污染”[3]。在建筑物设计建造的过程中,是否与周围环境有冲突,在造型,颜色方面要与周围环境相适应,不能过于突兀。这些都是在建筑物建造初期是可以人为控制的,尽量减少后期在改善环境所浪费的不必要费用。

而我们都知道的是,建筑物在拆除,建造过程中都需要耗费大量的财力,人力资源。理论上,在环境改造过程中,通过适当的绿化,对小区周围环境的小小的改造,耗费是较少的,二者是一个相互适应,相互融合的过程。但是大多情况下,环境是一个不太容易去做调整变化的环境,因为一些历史遗留问题,季节因素,让环境做出变化是很困难的。因此情况下,是需要建筑去适应环境的,环境通过合格美观的建筑得到一个很好的点缀,建筑也因为和周围环境的适合适应更加美观。

建筑和周围环境的结合,一定程度上是对当地地域景观的一个展示,凸显出人与自然能和谐相处的理念。

3.2二者和谐发展的方法

3.2.1在建筑设计中融入保护环境的理念

好的建筑能够升华周围环境,但是在设计过程中要额外考虑到对周围自然环境会产生的影响。自然环境是我们生存的基础,环保理念是现今社会不可或缺的,人们往往会对能直接给人造成刺激的视觉感受,听觉感官格外注意,但对我们生活中的环境质量是最容易被忽略掉的。国家近年来对于雾霾的治理花了很大的功夫,改善成效也是很可观的,但不可否认的是,我国是在某地区雾霾现象足够影响人正常生活时才幡然醒悟的,开始了对雾霾的大力治理。这也进一步说明空气质量问题在现实的建设过程中是容易被忽视的。在建筑工程中,最好采用一些对空气污染较轻的节能环保原料,在改善空气方面减少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3.2.2在建筑设计中合理使用可再生资源

在施工过程中,要注意对原材料,能源的节约[4]。在采购材料的过程中,尽量注意所选施工设备的材质,尽量选择耐久度高一点的材料,在保证工程质量的前提下,尽量对自然资源的节约,一方面是能够节约工程成本,另一方面,利用可再生资源,实现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对于环保也有着巨大的意义。例如,在施工阶段,合理的将太阳能、风能、地热运用到工程里。用太阳能热水系统,能合理地解决工地上工人的基本生活问题,做饭,洗漱用的热水都可以通过太阳能获取,减少煤炭的使用,极大程度上降低了对环境的损害。

3.2.3在建筑设计中融入生态保护的理念

自然不仅仅是人类的自然,它更是所有生物共同生活的家园。人类对整个生态环境的影响是巨大的,在建筑过程中,要注意维护整体的生态环境。在建造前有一个统筹的过程,不能走“先破坏,后治理的”不科学行为。

根据相关资料显示,我国某地在初期建造过程中,为了开拓出更多的居住地,开垦出更多的维持正常生活的田地,砍伐了大量的森林。导致动物数量锐减,生态环境遭到了严重的破坏,几年后,洪水蝗灾接踵而至,对该地造成了很大的损失。由此可见,在先期发展阶段,对于生态环境的保护是至关重要的。这一行为,已经不仅仅是对于人类的意義,更多的是对整个生态圈的重大作用。

4、结束语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人能有机会走出更广阔的地方看看,人们的眼界也在不断提升,对现代建筑的要求也有了更高的标准,在建筑本身美观的基础上,更多的是要注重与周围环境的相互融合,达到整体的和谐美观。建筑设计也由此被赋予了新的使命,只有经过不断的实践研究,加大对于建筑设计和环境之间关系的研究,建筑设计的水平才能真正地被提高。

参考文献:

[1]成岚.浅谈建筑设计与环境艺术设计的关系[J].四川建材,2015(6):83-85.

[2]高伟.建筑设计与环境艺术设计的关系[J].工程技术:文摘版,2016(11):00014-00014.

[3]杨善熹.建筑设计与环境艺术设计的关系探析[J].工程技术:全文版,2016(10):00001-00001.

[4]韩舒尧.对建筑设计与环境艺术设计关系的探讨[J].城市建筑,2017(2):41-41.

书画艺术建筑设计论文范文第4篇

摘要:对于设计艺术,过去往往仅局限在比较窄的专业领域和操作范围之内,设计师所用到的也不过是比较单一的学科知识和技能,而传承的途径也比较单一,多是以师承关系确定这门技艺的延续轨迹。但随着工业化的不断深入,社会变革的逐步加剧,城市人口的急速扩张等因素的加入,这种单一的设计生产方式逐步无法满足社会化大生产的需要,也就暴露出种种在变革过程中的弊端。这种弊端的表现不仅仅在设计艺术领域中,它们也和相应的社会环境的发展和变革紧密相连。

关键词:设计艺术;城市化;艺术创作;文化建设;审美观念

Analysis upon Problems of Artistic Design in Urbanization Process

ZHU Guang-yu

对于设计艺术,过去往往仅局限在比较窄的专业领域和操作范围之内,设计师所用到的也不过是比较单一的学科知识和技能,而传承的途径也比较单一,多是以师承关系确定这门技艺的延续轨迹。但随着工业化的不断深入,社会变革的逐步加剧,城市人口的急速扩张等因素的加入,这种单一的设计生产方式逐步无法满足社会化大生产的需要,也就暴露出种种在变革过程中的弊端。这种弊端的表现不仅仅在设计艺术领域中,它们也和相应的社会环境的发展和变革紧密相连。

20世纪50至60年代,这一状况开始得以转变。这种转变得益于发生于20世纪40年代中末期兴起,并广泛传播并迅速发展起来的“控制论”、“运筹学”和“系统工程”,这为设计艺术进入真正的科学领域奠定了一条理性发展的道路;另一方面,对于一系列哲学和心理学问题在设计领域下关注,引导着设计艺术向更加关注人性化的方向发展;再次,东西方文化的交流的急剧增强丰富了设计艺术更多理性的决策机制。这种情况下发展起来的现代设计艺术学科,无论在单一学科的技术性局限上,还是普通设计活动的相关性上,都有了很大的突破,真正将“设计艺术”引入到了现代科学的范畴而加以探讨。

设计艺术,既然是一门以“人为事物”作为研究对象的科学

①,他就必然要涉及到物质和精神的两方面问题,而归根结底,这种针对人为事物的创造活动还是建立在思想层面的。在这一点上,东西方的理解还是有些许不同的。西方是以笛卡尔的二元论哲学理念发展起来的一条主张世界有精神和物质两个独立本原的哲学学说。在这条道路的指引下,西方的理性主义和分析的思维方式占据主导,进而发展出“重分析”的思维模式,这也就决定了西方的设计艺术中理性分析的成分占据主导,法国思想家让•雅克•卢梭的《社会契约论》在18世纪中叶的出版,更是将社会的发展与变革以契约的形式固定下来,为西方社会的设计事业的发展指明了“契约”在整体设计过程中的重要性,这更进一步地加强了理性分析能力在整体设计中的重要地位。东方则是以老庄的道家思想发展起来的一条强调对于事物的感性认识和整体观念的思维模式,这种混沌的思维模式直接引导着东方古代设计思想中“重经验”的研究方法和理解方法,在这种家族传承式的理念引导之下,“家族观念”通过历代王朝的更替,在整个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各个层面上得以加固,使得人们对于传统的设计事物的理解更多地关注于其所体现的思想内涵上。“家族”,“亲情”的观念始终支配着传统设计艺术发展的脚步。

在工业社会时期,西方重视分析性的思维和机械性的标准形成了当时普遍的社会价值观。这种重视物质基础的工业社会的进步,其局限性在于就“物质”本身来进行设计分析,进而展开设计,而忽视了系统性的“结构”内在的制约力。随着城市扩大化建设和工业化建设脚步的加快,这最终导致了全球性的资源和能源的逐步枯竭,环境污染问题逐步凸显,经济活力不足等一系列问题。而“理性分析”是否能解决设计过程中的诸多问题也广受质疑。而东方以系统设计中的均衡性为设计理念的“整体性”思维,适时地弥补了理性设计的不足,特别是在网络信息化如此发达的当今社会,信息交互通过互联网的技术手段支持,正以极高的效率和质量改变和冲击着人们的传统观念。设计艺术也越来越多地表现出对作品中“精神性”内涵的注重,它要求设计师不仅能够驾驭设计中的技术性和物质性的环节,更能从整体的“经济系统”、“环境保全系统”、“制度结构系统”等各个部分适应与自然和谐的社会发展方向。当然,东西方在思想领域的不同由来已久,这种思维模式的差异直接影响了其设计观念和发展路径的变化。

批评设计艺术中的“唯理性观”:赫伯特•A•西蒙于1969年首次正式提出了“设计科学”的概念,并于1981年出版《关于人为事物的科学》一书,奠定了现代西方设计科学的理论基础。该书的主要从传统的自然科学领域以及工程设计规范这两个方面,将当时已经初见端倪的设计科学加以概括,归纳和总结。今天,我们再次考察赫伯特•A•西蒙的理论,依然可以看到很多值得借鉴的地方。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设计艺术”和“设计学”是有区别的。前者还要求设计师更多地掌握一些艺术方面的知识和技能,这种在人文与社会科学领域的修养,往往更有助于设计师理解设计艺术的内涵,进而更有利于定位自己的设计方向和研究路径。

设计学作为一门研究人为事物的科学,其研究对象的覆盖面是非常宽广的。不同学科对于设计的定义必然包含不同的理解和差别,而和艺术相结合的设计艺术,其研究对象必然是包含有艺术成分的人造物。这也可以看作是设计学在艺术领域的一种变异,而这种变异使得设计学融入了更多的人文情怀和审美情趣。同时,借助现代的科学技术手段和信息化网络技术的发展,结合着声光电等电子器材的支持,设计艺术正在通过多媒体的手段,以崭新的面貌刺激着人们的视觉、听觉、嗅觉、触觉,乃至味觉,这也和艺术作用于人的基本方法有着微妙的共通之处。意大利设计师弗朗索瓦•布尔克哈特曾针对20世纪60年代德国“合理化赋予理性、系统性以及逻辑近乎无限的统治权”

②提出批判:“与唯理论的、实证主义观点相对立的思维方式同样影响到设计,这种人文主义的思维方式产生于对灵魂深处世界及对自我的寻找过程,这是带有理想化和主观色彩的思维方式,这种思维方式将感情和感觉推到首要位置。艺术性的生产是人类自由发挥的典型,在艺术家当中倾向于个性发挥。”

就现代主义阶段来说,设计科学中的“唯理性观”确实在其存在的历史时期,给予当时的社会经济和政治文化的发展以有力的推进作用,例如1927年在德国生产的法兰克福整体厨房,它为缓解当时德国的住房短缺问题,以及传统厨房与餐厅分离的空间浪费问题提供了合理的解决方案,整体厨房的空间利用率大大提高,设计师玛格丽特甚至在设计厨房色彩的时候,也是通过色彩测试得到统计数据,进而选取苍蝇最不喜欢的蓝色来设计厨房,这也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厨房的卫生问题。在整体厨房已经普及的今天,个性化的因素越来越多地融入到设计过程中来,业主不但可以根据自己生活习惯定制整体厨房的规划方案,更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材质和色彩。可见,这种依靠理性分析的方法进行的设计方案,固然可以使得设计的适用性的到最大程度的发挥,但同时它也抹杀了主观情感和人文情怀的文化气息。时至今日,个性化的设计方案越来越多地被大设计公司所采纳,用来满足不同消费群体的不同需求。

“市场”在设计艺术中的重要性:当前社会,设计师更加需要根据人的不同需求决定不同的设计方案和市场营销策略。因此,对于市场的重视也直接决定了设计师的设计理念的表达,在我们这个日益扩大的城市化进程中的市场认可度。但是,市场的认可是否就意味着成功的设计?设计师的作品不但应该考虑“迎合”市场的问题,更多地还应该考虑到“引导”市场的走向。而这种“迎合”与“引导”的前提,当然是以市场调查的准确定位为依据的,没有准确的市场定位,不用说引导,连起码的迎合都未必能够成功,这当然也是设计方案的无法通过或直接导致失败的关键因素之一。美国设计师罗威(Raimond Ferdinand Loewy,1893-1986)“在阐述艺术设计特征时,强调艺术家、工程师、经济学家和消费专家的劳动不可分割地联在一起。在艺术设计中,特别重要的是要考虑到消费心理,因为产品即使设计完美、制作精良、价格合理,仍然可能销售不旺。只有当消费者确信需要这些产品时,需求才会产生。罗威把艺术设计师说成是特殊的社会活动家,其目的是发现劣质产品,以改进的产品替代它。”

④20世纪30年代,美国正流行“流线形造型”的设计风格,罗威所设计的流线型冰箱也将这种圆角弧面的造型风格引入其中,但冰箱顶部的弧线并不适宜于美国家庭主妇从冰箱中取出物品暂时放置于冰箱顶盖上的习惯,罗威在后来的设计方案中发现了这一缺憾并改正了他的设计方案,使得流线型冰箱在美国热卖。据此他也劝诫他的雇员“不要盲从时尚,脱离功能的形式,不论怎样美丽,也是毫无价值的。”由此可见,对于消费者的消费心理的把握,不但可以促进设计的完善和改进,更可以引导市场的走向。

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到现在也不过才经历了十几年的时间,很多市场经济的运作机制和法制建设还很不完善,这也同时影响到了设计艺术的“市场运作环节”。不重视市场经济大环境的建设,而一味地停滞在技术层面的探索,必然导致设计方案的盲目性和市场运作效果不佳的状况。在针对设计艺术的市场化方向进行研究的同时,各种面对消费者和消费心理研究的设计理论应该也引起设计师足够的重视。我们知道,就单个的人来说,其需求大体可以分为“个体保存”和“快感追求”两个不同的层次,在个体保存的前提下追求审美愉悦是市场大众的普遍消费准则。从蒙昧时代逐渐走向文明社会的我们,逐渐由个体保存发展出“集团保存”,用来保护集团的整体利益不受侵犯,因此,不同的利益集团就要通过各种手段来维持本集团的利益。当这种利益达到平衡时,双方可以相安无事,但当利益平衡被打破时,便不可避免地会产生战争。而战争带来了环境的破坏和重建。设计师正是在这种往复循环的过程中发挥作用的。无论是建筑师、工业设计师、平面设计师还是艺术家,其生存的环境都会或多或少地影响着他们创作的过程,这就更要求设计师有着长远的和发展的设计眼光,准确地对自己所处的时代(时间轴)、生存的社会环境(物质轴)和相关的制度体系、法律体系(制度轴),以及当时人们的消费心理和设计师应该具备的足够的思想层面的知识储备(精神轴)等有所把握,只有在这种多重轴向的分量定位中,才能真正做到“把握时代的脉搏”,做出更好的,符合实际情况的设计作品。

我国在设计艺术教育方面的探索工作,自20世纪初期以来,也有了很大的发展。得益于前辈艺术家和设计师的不懈努力,我国对于设计艺术教育方面无论在西方设计思想的引入,还是在本土化设计思想的延伸和发展上,都取得了很大的成就。1905年,清政府正式宣布了废科举、兴学堂的命令。1906年,南京两江优级师范学堂(东南大学和中央大学的前身)创立,开启了中国新式美术教育的先河。当时仿照西方和日本的艺术设计专业设置的课程,在图画手工科开设了素描、水彩、油画、用器画、图案画,中国传统绘画等专业课,手工课还有金、木、竹、漆等门类的手工艺课程,其他课程还有外文、中文、以及与测绘有关的一些物理、几何课程等。此后,各地相继效仿两江优级师范学堂的做法,先后出现了保定优级师范学堂图画手工科、杭州的浙江优级师范学堂图画手工科、广州的广东优级师范学校图画手工科等等。1918年,我国第一所由国家兴办的美术学校——国立艺术专科学校(中央美术学院前身)成立,当时学校设立了中国画、西洋画和图案三个系。1928年,杭州成立了国立艺术院(中国美术学院前身),1929年,学校又更名为“国立杭州艺术专科学校”,设有绘画、图案、雕塑三个系。

在我国早期的设计艺术教育方面,一些留学海外的学子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例如,陈之佛于1918年留学日本,随后进入东京美术学校(即今东京艺术大学)工艺图案科学习,1923年回国后曾在上海、广州、南京等地担任图案设计科的教授工作,引入了日本对于设计艺术的一些先进理念。刘既漂、庞薰琹、雷圭元等留学法国,并陆续回国担任图案设计教育的工作,他们引入了欧洲的一些对于设计艺术方面的理论思想,都为我国的现代设计艺术教育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⑤。

我国早些年把“设计艺术”称之为“图案”、“工艺美术”或“美术工艺”。这里有必要对这几个概念进行澄清,以便于更好地理解“设计艺术”的概念在我国的切实意义。“图案”,顾名思义,即是“图形化的设计方案”之简称,《辞海》艺术分册中对于“图案”条目的解释是:“广义指对某种器物的造型结构、色彩、纹饰进行工艺处理而事先设计的施工方案,制成图样,通称图案。有的器物(如某些木器家具等)除了造型结构,别无装饰纹样,亦属图案范畴(或称立体图案)。狭义则指器物上的装饰纹样和色彩而言。”《现代汉语词典》中“图案”的条目解释则是:“有装饰意味的花纹或图形,以结构整齐、匀称、调和为特点,多用在纺织品、工艺美术品和建筑物上。”

⑥我国二十世纪早期的著名图案设计家陈之佛先生于1928年应广州美术专科学校聘请,担任图案科主任,并在广州举办了第一次图案作品展览会,同年他也提出:“换言之,即使我们要制作用于衣食住行上所必要的物品之时,考虑一种适应于物品的形状、模样、色彩,把这个再绘于纸上的就叫图案。”

⑦雷圭元先生在其《图案基础》一书中对于图案的定义综述为:“图案是实用美术、装饰美术、建筑美术方面,关于形式、色彩、结构的预先设计。在工艺材料、用途、经济、生产等条件制约下,制成图样,装饰纹样等方案的通称。”

⑧俞剑华先生更是在1929年出版的《最新图案法》总论部分写道:“图案(design)一语,近始萌于吾国,然十分了解其意义及画法者,尚不多见。国人既欲发展工业,改良制造品,以与东西洋相抗衡,则图案之讲求,刻不容缓;上至美术工艺,下迨日用什器,如制一物,必先有一物之图案,工艺与图案实不可须臾离。”

⑨由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对于“图案”的理解,在过去和现在的理解上是有偏差的。过去,我们沿用了日本学者手岛精一提出的“图案”的概念,这是为了改变传统手工艺中制作与设计混为一体、随意性强的做法,从而在工业生产中把图案(设计)和工艺明确地区分开来。

⑩这种对于图案这一概念的理解,显然不能完全适应当时的机械化生产的需要而逐渐被“工艺美术”(或称“美术工艺”)这一概念所取代。

陈之佛先生对于20世纪初期欧洲和日本的设计运动比较熟悉,他曾先后撰写《现代表现派之美术工艺》(1929年)、《现代法兰西之美术工艺》(1932年)和《欧洲美育思想的变迁》(1934年)等文章,介绍了西方的工艺美术运动和第一届世界工业博览会的情况。“工艺美术”这一概念也随着欧洲“工艺美术运动”的思想逐步引进到我国。严格意义上来说,“工艺美术”是一个复合词,工艺在我国古代有专指,所谓“工”泛指工匠艺人、手工业劳动者。在古籍中单独用“工”字时,有工艺、工巧、精巧、精致、擅长之意。又作为官名,有时还特指从事音乐艺术的乐师。而“艺”呢,最初意为种植,后也指才能、技艺、准则、限度。美术则是一个外来的词语,泛指造型艺术。因此,在工艺美术一词的使用之初,还同时存在着图案、实用美术、实用艺术等异形同质的概念,人们试图对一个事物从不同角度进行解说,而其本质和趋向则是一致的。而此时,中国正是新兴而薄弱的大机器工业化生产时期,工艺美术又在某种程度上被植入了“工业设计”的概念。当然,“工艺美术”和“设计艺术”在某些方面确实存在着一些共通的属性:其一,从内在属性讲,它们都表现出技术与艺术的融合,需要一定的技术加工手段、物质材料和能源的支持,这就使得二者都表现出需要自然学科支持的态势。其二,从外延属性来讲,它们都受到特定历史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和艺术因素的影响和制约,表现出人文内涵的属性。

无疑,现代设计艺术的概念是随着工业革命的成果——机械化大生产这一经济模式发展起来的,以传统的“图案”、“美术工艺”或“工艺美术”来限定“设计艺术”的概念已经不再够用了,尽管设计艺术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在特定的社会环境下,曾经以不同的面貌在我国出现,但是今天“Design”(设计)的含义愈加宽泛了,可以说凡是具有目的性的改造人为事物的活动都能称之为设计。因此,在这一背景下,将传统的“图案”、“工艺美术”(或“美术工艺”),甚至于伴随着机械化大生产而发展起来的“工业设计”的概念相互区分开来,更有助于理解“设计艺术”在当代视野下的发展状况。

传统的工艺美术与现代化大生产背景下的现代设计艺术之间,既存在着明显的区隔,也在某些层面有互通之处,厘清二者的关系能够使我们更清楚地看到当代我国设计艺术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在今天为社会所普遍接受的观念是,设计为工业化时代的产物,它是与工艺美术或传统手工艺直接对抗的。1851年在伦敦举办的第一届世界工业博览会上,暴露出了机械工业产品的粗制滥造,造型丑陋且无人情味的诸多弊端,英国工艺美术运动创始人威廉•莫里斯(1834-1896)提出了“只有艺术家动手做出的东西才是真正完美的”理论,由此直接引发了新艺术运动,而且也对欧美大陆的现代设计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近代发展起来的机械化大生产的特点是以分工协作的“流水线”式的作业系统为基础的,这种作业系统的优越性是能够借助机械化的力量,快速高效地生成工业产品,以批量生产来满足社会最广泛的需求;然而,其缺憾也在于此,由于生产工序的僵化,工人生产方式的变化,原先存在于传统手工艺美术中那种温情脉脉的人文气息逐渐被抹杀,而造成了“工人”与“艺术家”的分野。

我国的现代设计艺术在不断地认知传统工艺美术和不断地扬弃20世纪以来的工艺美术理念中获得的,而这个过程从艺术院校的系名变化中也能窥见一斑,最先是工艺美术系,下设专业称为实用美术,有别于“纯艺术”(国、油、版、雕),包括:装潢设计、服装设计、染织设计、工业设计、环艺设计等,其后是设计系,现在是设计分院,而其下设专业基本保持不变。随着我国高考扩招政策的全面展开,设计类专业每年的报考学生数不断攀升,慕名而至的学生更是人数众多,但是在众多的设计类院校的学生中,恐怕对于传统工艺美术和现代化机械大生产背景下的现代设计艺术之间的关系的理解,还是混沌的多于清醒的,工艺美术与设计艺术之间的这种互为依存、互为价值的,甚至可以说是休戚与共的关系,依然没有引起众多的从事设计艺术工作的设计师们的重视。因此,“对于传统的、经验型的工艺美术教育而言,设计教育新模式的建立具有革命和创造的意义。旧有的工艺美术教育带有浓厚的经验成分和偏重‘美术’的思想,不能适应大工业化社会对设计人才的培养的需要,毕业学生更多地偏向于‘艺术型’而不是‘设计型’,传统的工艺经验与以绘画代替设计的思想成为这种设计教育不能适应时代要求的一个重要因素,而明确为大工业生产提供设计、提供设计人才的方向应当是设计教育的目标,如果培养的不是设计师而是画家,培养的不是面向大工业生产的设计师而是新的手工艺工作者,这种设计教育就应当是值得思考的。在设计教育中,必须树立设计的观念,即必须抛弃以美术为基础的教育方式,高度重视技术、科学、经济、生产条件等各方面的因素,确立为大工业生产提供设计,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提供设计人才的方向,在培养和造就学生的创造能力、动手制作能力、设计能力上下功夫。”

B11当然,这种“传统工艺美术教育”和“大工业生产的现代设计艺术教育”之间的区别有时并非界限明显。工艺美术在艺术研究中不断被肯定,展现出独有价值的同时,也成为艺术结构分析中一个重要的因素和参照系。从18世纪的工业革命后出现纯艺术与实用美术的分野,一直到20世纪的艺术理论家发出“艺术在某一层次上就是技术”的论述,使我们逐渐认识到对艺术的起源、艺术发展史、艺术家,甚至某些艺术现象的分析都不能完全分离对工艺美术的研究,因为它已经成为一面透射现代设计艺术发展的镜子。它在物质性层面与现代设计艺术的互通,能更清楚地反映出一个时代、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文化特色,这时的工艺美术不再局限在造物艺术的框架之内,它的枝蔓已延伸到民俗学、艺术学、文化人类学等多个学科领域,使人们从文化的角度对工艺美术有了—个全新的认识。这对于设计来说无疑又打开了一扇拓展思路之门,因为从某种意义上设计也是工艺美术体现存在和艺术价值的手段和方式。因为我们无法摆脱传统工艺美术思想的影响,而现代设计艺术的发展又必需适时适量地对传统工艺美术思想进行修正,因此只有在工艺美术和现代设计艺术中间找到一种可以相互磨合的平衡点,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我国当代设计艺术的优势。

毋庸置疑,当前的设计艺术是从“现代主义”设计风格中走出来的,因此,对于当代视野下的设计艺术,要理解它的深刻内涵,更需要从“现代主义”设计,甚至更早的工业革命时期的历史维度中去寻求发展的脉络。这不仅涉及到设计艺术自身的定位问题,更是每个设计艺术工作者体现其设计风格,把握自身发展方向的必由之路。

① 赫伯特•A•西蒙著,杨砾译《关于人为事物的科学》,解放军出版社,1985年版。

②李砚祖编著《外国设计艺术经典论著选读(上)》,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13页。

③同上。

④凌继尧、徐恒醇著《艺术设计学》,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189页。

⑤同④,第210-212页。

⑥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编《现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1985年版,第1161页。

⑦陈之佛《陈之佛文集》,江苏美术出版社,1996年版,第243页。

⑧雷圭元《图案基础》,人民美术出版社,1963年版,第3页。

⑨转引自李砚祖《建立中国的设计艺术学》,《设计艺术学研究》,北京工艺美术出版社,1998年版,第1页。

⑩同④,第213页。

B11 李砚祖《设计教育与工业化世界》,《山东工艺美术学院•设计艺术十五年》,山东美术出版社,2006年版,第30-31页。

书画艺术建筑设计论文范文第5篇

摘 要:文章通过查阅相关的文献资料,全面探究了“互联网+”时代背景下,艺术设计课程教学中,移动教学内容以及系统的设计方法,并从提升移动教学系统性以及加强移动教学、学科关联度两方面提出了移动教学的具体实施策略。

关键词:“互联网+”;移动教学;艺术设计

当前,伴随着职业院校数字化校园网络建设的发展,移动网络技术得以完善,智能移动终端的功能在完善的过程中,成本也持续降低。移动学习作为全新的学习形式,在职业教育教学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日益凸显。艺术设计类专业的特征需要课程教学具备一定的实践性,传统课堂教学形式已经无法满足时代对人才培养的要求。按照艺术设计类专业的课程教学要求,为了能够充分满足学生个性化的发展要求,辅助传统的教学工作,在平时的教学工作中,教师可以尝试将移动学习法融入其中,从而培养学生对艺术设计课程的兴趣,充分提升学生实践能力与教学效率。实践表明,艺术设计课程教学中应用移动教学将是大势所趋。

一、相关概念界定

(一)概念定义

移动教学指的是使用智能移动设备所开展的教學活动。本文涉及到的移动教学具体是指教师使用学校所发布的各种移动教学平台,按照课程的教学大纲,结合教师教案,有目的而又系统性地开展教学活动。师生都能够使用移动设备在平台上实现教学信息交流,教学活动开展不会受到时间以及地点的约束。本课题当中所谈到的艺术设计具体是指视觉传达设计、环境设计、服装以及装饰设计、产品设计等方向,但是并不涉及雕塑以及绘画等纯粹的艺术形式。

(二)移动教学实施条件

移动教学本身存在泛在性的基本特征,泛在主要是指在任何地点以及时间。为了实现移动教学泛在性,教学活动要依赖智能终端普及和移动互联网的整体覆盖。

第一,高校学生移动终端使用情况。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所发布的第36次网络调查报告表明,一直到2015年12月,我国网民的移动终端设备接入互联网的比重占88.9%,要比笔记本电脑以及台式机的比重高。其中平板电脑因为具备了便捷性以及娱乐性的特征,接入网络的比重为33.7%,这表明我国移动网络快速发展,网民智能终端的使用率不断提升。高校作为移动终端的重要使用群体,这表明移动教学的载体功能已经初具规模。

第二,高校网络覆盖情况。按照TalkingData在2015年9月发布的相关数据显示,移动网络环境分布当中,WiFi比重为54.9%,依然是移动端用户最为主要的联网形式,4G用户的增长速度较快,已经逐渐从年初5.2%提升到了11.0%。伴随着WiFi信号以及4G网络部署策略的实施,校园以及核心商圈都逐渐成为了4G网络的重要部署区域。高校移动网络条件可以支持移动教学的相关需求,甚至学生在国内其他的城市进行调研与考察的时候也能够实现移动教学。

二、移动教学在艺术设计课程教学中的应用类型

(一)以短信息为依托的移动学习类型

伴随着移动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短信息传达可包含图片、文字以及音频等内容。艺术设计专业课程教学具备自身特征:资料学习形象化;专业知识更新速度快;专业教学活动操作性强。通过短信息服务,教师能够向学生及时传递专业化的前沿信息,也能够为学生发布优秀作品,有效提升学生对艺术作品的分析与鉴赏能力,充分激发学生创作的灵感,使得学生在鉴赏过程中,能够充分感知作品创意,提升学生欣赏以及设计水平。这类教学活动目标都能够在很短的时间内完成,学生完成教学目标,能够显著提升专业素养,提升自信,具备一定的成就感,方便后期专业课程的学习。学生在浏览信息的时候能够向教师提出专业性的问题,教师也可以针对问题给出答案,并且做出评价。

(二)以多媒体短信息为依托的移动学习类型

这类移动学习形式所承载的信息量相对较大,满足学习资料发送的要求。艺术设计类的专业课程主要是实践性以及创造性的,课程资料具备专业知识更新速度相对较快、形象化以及前沿性的基本特征。会使用多媒体短信息,能够收集更多形象化的课程资料。这种学习类型当中的多媒体特征包含了视频以及图片等多媒体元素,可以实现图文混排,有效提升学生对学习资料的接受兴趣,深化对抽象知识的理解,使得他们可以鉴赏并且充分感受作品创意,有效提升欣赏以及设计的水平。

(三)以连接、浏览为依托的移动学习类型

按照艺术设计专业特征,部分课程的教学方法使用案例教学法,这类教学法对提升艺术设计教学效果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可是很多案例是传统教学模式无法实现的。使用移动教学,教师能够精心地准备各种艺术设计的相关案例,构架案例数据库,使用网络技术,实现不同信息的共享,建立专业化的案例数据库。师生都能够利用无线终端,连入互联网当中,随时随地探访教学服务器,实现查询、浏览以及实施的交流互动。比如图形创意教学过程中,教师能够在课前为学生布置各种课前任务,学生按照要求搜集相关的图形与案例,然后教师在课堂上对学生进行引导,启发学生思维。

三、“互联网+”时代移动教学在艺术设计课程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一)移动教学内容设计

根据艺术设计基础类课程本身的立体构成特征,移动教学的内容应该涵盖课件播放、实际操作、重点内容教学、答疑交流、优秀作品展示以及作业实践等内容。在课件播放环节中,也就是把教师课堂教学PPT课件,制作成PDF课件以及Flash课件,按照章节分成不同的小型电子课件从而方便学生在线学习。对于重点内容教学工作,教师需要将课程当中的重点内容录制成视频资料,将其上传教学平台当中,方便学生观看,从而加深学生对重点内容的理解。艺术设计类的基础课程要学生借助电脑开展辅助性的设计,从而对教学内容进行验证,所以在实际操作环节当中,教师可以事先录制好相关实际操作的片段,方便学生观看学习,有利于学生之间进行比对以及参考,实现触类旁通的效果。答疑交流环节中,学生可以针对课程内容提出相应的想法、疑点以及观点,推动学生交流,便于教师全面掌握学生对课程内容中不解或者是存在困惑的地方,利用现场集中解答以及在线交流等形式,纠正学生自身的错误,加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作业实践环节中,教师能够利用移动教学平台,发布教学阶段性的作业,学生能够利用移动教学平台,把自己的实践作品以及作业拍照并且上传到教学平台当中,方便教师进行评阅,给出相应的点评与成绩。

(二)移动教学系统设计

艺术设计专业移动教学系统按照角色来进行划分,可以分成系统管理员、学生以及教师三个角色功能模块。当教师或者是学生登录系统以后,可以按照课程内容,进入到不同课程当中。按照模块进行划分,移动教学系统包括了课程学习、课程信息以及资料共享等模块,各个模块可以依据功能进行详细的划分。课程信息模块包括了学生所选课程的信息,比如教学的目的、课程名称以及教学大纲等内容;课程学分;授课教师说明等。课程学习模块与移动教学内容设计相一致,都包含了基础知识、历届学生的优秀作品、论坛交流以及课程作业等内容。这些内容同时也有相应的分支,依據教学大纲划分出教学目标、内容、重点、难点以及线下作业等。资料共享模块包括一些和艺术设计类课程相对应的工具软件、参赛网站信息、视频文件等内容。我的信息模块当中则包括了学生的个人信息以及平时的成绩。

(三)移动教学系统实施

1.加强移动教学与学科关联度

移动教学具备了可在任意地点以及时间开展交流与学习的特征。艺术设计专业的教学工作不仅包含了课堂教学,同时也包括了实践教学。艺术设计专业教师能够转变传统实践教学形式,尝试把实践教学形式以及内容转变为即时交流平台和优秀作品的点评、集中展示等。诸如工程与实际项目等艺术设计独特的课后设计创作作业,可以在移动平台上进行集中的交流,掌握项目的进度,掌控项目设计的具体方向。并且艺术设计专业教学内容需要和教学特征保持高度契合,教师需要挖掘专业教学当中能够被移植的内容,通过教学课件、视频以及平台交流等形式,将其发布到移动平台当中,使得移动教学能够服务于艺术设计专业的教学大纲以及教学内容。

2.提升移动教学系统性

传统移动学习中,学生作为移动学习的主体,一般会依赖于短信、QQ以及微信等通讯工具。在学习的进程中教师通常不会参与,进度也不好掌控,学生只能够开展碎片化的学习,难以满足艺术设计专业系统教学的根本目标。

故而,在移动教学的过程中,教学活动发起人需要是教师。教师按照专业教学大纲设计移动教学教案,利用教学互动、案例分析、主题讨论以及现场辅导等形式,将虚拟课堂与现场课堂进行有效融合,实现线上学习以及线下辅导之间的融合,实现学生自主学习以及协作学习之间的融合。这种教学形式,不仅能够保证学生充分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而且教师也能够全面掌控学生学习进度,指导学生有步骤、有计划地开展学习工作。通过师生之间的积极参与,实现移动教学以及传统教学的充分结合,最终达到艺术设计专业教学系统化的目的。

四、结语

当前,移动教学在艺术设计专业中的应用依然处在探索阶段。制定合理而又科学的移动教学方法,能够为学生创设一种开放、自主而又丰富的学习环境,使得学生能够将碎片化的时间充分利用起来,跨越地域、时间的束缚,实现个性化学习,从而提升学生实践操作能力以及创新思维能力。

参考文献:

[1]王卓.大数据时代给高校课堂教学带来的影响——以艺术设计基础教学为视角[J].艺术科技,2014(3).

[2]韩君,靳伟霞.“互联网+”时代高校艺术设计教学创新性探索[J].艺术与设计(理论),2017(6).

[3]杨菁,许迅.“互联网+”时代的艺术设计的教学模式探究——以视传设计为例[J].知音励志,2016(8).

[4]王萍.基于移动学习的艺术设计课程教学探讨[J].浙江万里学院学报, 2015(6).

作者单位:

湖南广播电视大学

书画艺术建筑设计论文范文第6篇

摘要:在社会飞速发展的过程中,文化建筑艺术设计也获得了很大的进步,朝着更加多元化的方向发展。本研究基于现代审美心理的角度,对文化建筑的环境艺术设计进行了分析,明确了设计不仅要迎合公众的需求,还要实现艺术和文化的有效整合,从而凸显出艺术价值,推动文化建筑艺术设计的进一步发展。

关键词:审美心理;文化建筑;环境艺术设计

由于社会经济的进步以及人们生活质量的改善,近几年文化建筑获得了飞速的发展,并在城市建筑中占据着非常关键的位置,文化建筑的环境艺术设计所呈现出的文化内涵艺术更加明显。面对多元文化的发展潮流,文化建筑应迎合公众的差异化需求,这就使文化建筑的功能性更加丰富。城市建筑中的文化建筑包括影院、图书馆以及博物馆等,在结构上具有美观化及实用化的特点。基于现代审美心理特征下,文化建筑的环境艺术设计无论是在装饰还是在基础结构上,都呈现出了一种艺术审美性,具有深厚的内涵。而因为公众审美观念的不断改变,对文化建筑的环境艺术设计也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必须要更新理念,并且强调审美艺术价值的体现。

一、审美心理、文化建筑与环境艺术设计

艺术活动的关键特点就是审美愉悦、审美经验,环境艺术设计过程中涉及到不同的审美方式,而且审美需求也是需要关注的一点。

(一)审美心理。在人们生活质量不断改善的过程中,会相继出现追求美及精神的表现,而基于心理层面进行分析,人们可以通过事物激起心理波动、事物牵动感知觉两类不同的途径来直观化的体会美。美感在文化建筑中的表达拥有冲突化的结构体系,同浅层化的表现具有明显的不同。

(二)环境艺术设计与审美心理。审美、环境艺术设计二者均存在于特定环境内,而艺术设计的本质是审美创造工作,所以目标明确,且具有一定的规律性。艺术设计创作在审美方面拥有非常深远的创造意义,再加上其本质特征,所以顺应了自然的发展,迎合了人们的需求。结合马克思思想进行分析,形象是通过劳动所形成的,所以艺术设计这项创造审美的活动同机械化的劳动存在本质的不同,不仅进行了优化设计,还强调了创造性的重要性。

(三)文化建筑。作为概括性的概念,文化建筑指的是具有不同素质教育功能的场地,例如游乐场、音乐厅、戏院以及图书馆等,其中还涵盖一些旅游场所和学院。判断地区的城市化发展程度的一项关键指标就是文化建筑,包括质量、总量以及种类。

(四)环境艺术设计。借助环境这一载体,根据建筑物功能性以及要求,通过物质技术、美学理念,将具备多样化功能、优美以及舒适度高的建筑环境进行创造设计,并达到人们精神和物质需求的过程即为环境艺术设计。文化建筑中的环境艺术设计拥有一定的文化教育作用,所呈现的精神文化也存在多样化的特点。

(五)以环境艺术设计为载体的文化建筑。基于差异化的社会及时代背景之下,通过环境艺术设计的方式可以对多样化的建筑设计理念进行体现。

二、文化建筑室内环境艺术设计方法研究

(一)拓宽设计原则。文化建筑的环境艺术设计的核心要点就是审美,同时也是构成要素之一。基于审美标准所形成的环境艺术设计原则,在当今社会被进一步拓宽,不仅是受众、设计人员在思维上的变化,同时也表现为被扩展的表现对象。

1、创作者与接受者思维的交互式转换。交互性已经成为现代化艺术设计作品的关键特征,即要求在创造、运用时,人们能够表现出有效的沟通活动,能够进行实时性和双向化的交流,从而形成系统的网状框架结构。基于此系统结构,设计人员和受众能够彼此进行对话,在关系上保持着对等,达到视域融合的程度,完全转变了以往单项化的信息流动状况,受众的权利和地位得到了显著的提升。

2、表现对象的扩展。在科技、文化快速发展的过程中,使得审美形式出现了改变,文化建筑室内环境艺术设计不再遵循以往的审美标准,对于“丑”和“美”的概念界定也不再完全正确,二者出现了彼此交错和跨越边界的状况。审美文化的关键表现就是诗意性质,从某种程度上看,诗意表现的是审美境界以及精神层面的追求,而现代消费艺术的问题非常的严峻,诗意的地位也被撼动。文化建筑的室内环境艺术设计原则虽然要迎合公众的需求,要具有刺激人们感官和娱乐性等功能

(二)设计方式赋予多样化参照现实所开展的审美创造活动的依据就。是审美理性,遵循了人们对内心深处的精神追求,属于一种比较繁琐的精神层面的活动。同其他创造存在本质的区别,审美创造在现代审美心理之下,具有全新的设计形式,涵盖了审美需求下的非装饰因素、审美范畴以及设计方式职能三大内容。

1、设计方式职能的转化。公众意识形态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也深受影响,现代化的设计艺术近乎等同于造型艺术,包括体块、线条以及色彩等部分,这些这些因素代表的情感对审美意义进行创建。建造技术也是一项关键的设计方式,对设计作品功能的体现起到了保障作用。

2、审美范畴由结果转向过程。在社会进步的同时,一些传统的思想观念逐渐被打破和动摇,公众也变得更具自主思考能力,不再将完美作为审视一些事物的标准,而是能够对美进行自主欣赏,并对审美潜能进行自主开发、挖掘。很多艺术领域因为公众审美取向的变化,注重受众的审美体验,将其贯穿到创作设计过程中,创作出新颖并迎合受众的优秀作品。当下的文化建筑的室内环境艺术设计理念也发生了改变,将挖掘审美潜质摆在了重要的位置,并且在对建筑进行解读的过程中实现了再创造。

3、审美要求中的非装饰因素。现代化社会中的人们在审视文化建筑的室内环境艺术作品时,不会单就装饰构件入手,而是会进行进一步的扩展,涉及到一些附属物体,也就是非装饰性因素。

(三)设计构思转向多元化。

1、单一式审美向多元化转变。社会的进步推动着人类文明的不断向前发展,科学技术的不断更新使人们的物质生活更加丰富,而且公众的思维方式也出现了很大的变化,追求高层次的精神活动。文化建筑的室内环境艺术设计不再以单一式审美为标准,而是隨着社会意识和文化思潮的发展而出现变化,不再严格的恪守传统的参考体系,而是向着多元化审美的方向发展,价值观也更加多样化。

2、深度性审美向表层化拓展。确实深层意义已经成为现代化社会的一项重要文化特征,不能基于深度的层次上来阐述文化内涵,仅仅停留在表面层次上,从而致使文化建筑的室内环境艺术设计审美逐渐表层化。现代化社会中的人们希望能够从文化建筑的室内环境艺术设计中通过直观化的方式来感受人类最纯真和最质朴的审美内涵、审美意义,不愿意对此进行深度的思考,这种传达信息的直接化也正是室内环境艺术今后的设计标准。

3、泛视觉化审美。处在现代化社会发展背景下,审美、文化二者均进行了图像化的转向,室内环境艺术设计语言不再呈现叙述特点,审美向着泛视觉化的方向发展,这同以往的文本式审美存在本质性的差异。这种转化同多元媒体的发展存在紧密的联系,要求文化建筑的室内环境艺术设计人员所构建出的空间形象要具有刺激公众感官和引起共鸣的功能,并让公众可以在视觉上获得多样化的审美体验。

文化建筑的环境艺术设计是建立在审美心理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这就要求设计审美心理要跟得上时代发展的步伐,利用好现代化先进的技术,尽可能的达到公众现代化的审美需求。文化建筑的环境艺术设计在注重技术研究的同时,也不能丧失其本质及精华,要同整体环境设计结合起来,注重审美主体大众化的性质,保证环境艺术设计能够发散性的传达信息,并且呈现融合化的文化传达特点,让受众获得审美情感体验,推动文化建筑中环境艺术设计的现代化发展。

参考文献:

1.杨建军.客家聚居建筑环境艺术的研究[D].苏州大学,2008.

2.杨帆.环境艺术设计与精神生态[D].天津大学,2003.

上一篇:会计实务职业判断论文范文下一篇:声乐作品艺术处理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