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观黄埔军校的感想范文

2024-02-18

参观黄埔军校的感想范文第1篇

在军校门口的正中央,有一块牌匾上写着“陆军军官学校”,门的两旁则写着孙中山的两句名言“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站在黄埔军校的前面,给我的感觉是是朴素而严肃。它没有城楼高厦,只有一些陈旧的建筑和少许补修之后较现代的楼房建筑:矮房,屋瓦,狭窄的道路等;没有给人花园式的赏心悦目,却只有古树,古建筑的典雅和肃穆。但就是在这样简单的地方,革命前辈们过着艰苦奋斗的生活,身肩救国救民的使命,编写并改变着历史。

走在展厅中,看着上面的图片资料和一些以前军校学员门用过的物品,一种历史的沉重的气息扑面而来。听着导游小姐的讲解,我们可以想象得出当时黄埔军校的情景。一群心怀救国救民的伟大目标的学院,挤在这个小学堂里,一丝不苟地学习各种军事和文化知识。竖起耳朵,目不转睛地盯着前面,生怕错过一个字,一个词。而在训练场上,夏天留着热汗,冬天抵受着严寒,但意志一直没有动摇过,仍然坚定地训练着。心怀远大志向,才能风雨无阻地前行。正如我们所看的“认识职场”培训视频中所讲的一样。我们要正确的目标,才能在事业人生中坚定地前行。乌龟能赛跑赢了兔子,就是因为它找准了目标。其实道理应用到每个领域都是一样适用的。

走出展厅,顺着漆木扶梯走上二楼。这里重现的是军校师生的工作和生活环境。不管是老师的办公室、会议室还是餐厅、学生宿舍,摆设都十分朴素简洁。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是学生宿舍,宿舍中满是大通铺硬板床,每间容纳五六十名学生,基本上最大的两间,一间就是一个学生的连队。当时,学生进校的时候虽然不用缴纳学费,但是由于军校的经费非常的紧张,每一位学生只能发两床薄薄的毛毯、一套军服和一双草鞋,不能换洗。在当时,生活条件十分的艰苦,试想一下,在冬天只盖一张薄薄的毛毯是什么样的感觉。把这个放到我们的工作中。或许我们公司给予我们的没有某些公司那么好,能提供的条件没他们那么的优越,但是公司的条件相比于其他大部分的公司来说,已经很不错了。我们要学会满足。在以前条件这么差,黄埔军校的学院都能忍受,并且成为一位位伟大的军事人才。我们现在的条件这么好,反而做得比以前的前辈先烈们还差?然而,事实上却是这样。所以我们要懂得奋发。

另外,在黄埔军校的历史中,有一位伟人不能忽略。就是当时的国民党财政部长,黄埔军校的党代表廖仲恺先生。在许多人的认识中,想起黄埔军校,就是想起孙中山先生,很少人会想起廖仲恺先生。在当时,廖仲恺先生对黄埔军校的创建起的作用是非常大的。廖仲恺先生一直都为黄埔军校筹措资金,甚至把自己女儿的嫁妆钱都挪用了。军校的运作,没有了钱是不行的。所以说,廖仲恺先生是黄埔军校的关键人物。再次放到我们的工作中来谈。公司的工作人员很多,大部分都是干着一些不起眼的事情,人们不了解他。但是正因为有了这些可爱的员工的参与,公司的运作才能顺利进行。每一个人的工作都是重要的。工作无轻重。

参观黄埔军校的感想范文第2篇

参观完这次博览会,我最大的感受酒店这一行囊括的东西很多很多,简直是博大进深。它涉及了生活中的各行各业,参展的产品大多数在我们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的,但还有很多我们没见的酒店用品。其实,说白了,酒店这个行业真的是很贴近我们的生活的,衣食住行,差不多全包括了。这次的酒店用品博览会可以说是一个专为酒店,餐厅、商场及其他商业空间提供设计装修及新产品、新材料,一体化解决方案的一站式采购平台。

我们是十号那天去观展的,早上八点钟就开始集合了,同学们兴致都很高,一大早高高兴兴的就出发了。毕竟我们学的是酒店管理,这次去观展对我们学习上是有很大帮助的,因为平时在学校教材有限,没那么多实物教材给我们学习,这次机会应该说是很难得的。到了会场,差不多九点多,展馆九点半开门,已经有很多人陆陆续续的进去了,除了我们这样的学生,大多数都是一些企业的人士。展馆很大,主要分成三个主要的大展馆分别是W馆、N馆和E馆,然后三个大展馆再按种类细分成几个小展馆。由于展馆人很多,进去的时候都要排队,所以工作人员把我们的学生的入场券都收走了,这里要说一下,因为我们的入场券被收走,等到进去观展的时候,个别展馆还要入场券,说没有就要去办,而且态度还很不好,这是此次观展最不满意的地方。接下来说下展馆,每个展馆分的都很细,像E馆就是展出一些酒店厨房的用品用具、餐具、各种烹饪的设备和健身器材,基本上都是一些常用的设备。有的餐具很精美,镀金镀银的,还有些设计奇特的餐盘水杯。展区内还有一些调酒师,咖啡师的比赛。值得一说的是,这里还有很多免费品尝的食物,最让我们这些学生喜欢了。再就是N馆,不过展馆与E馆相比就少一点,主要参展物品是一些客房清洁用品,各种造型美观的家具,床垫,应有尽有,酒店家具及酒店用的布草,还能看到一些展位有模特在展示酒店工作人员的工装,都设计得很漂亮。再最后就是W馆了,应该是最有看点的一个展馆吧,听说有个别大酒店的精品样板房。不过我们都进不去,因为那个W3馆需要有贵宾才有的黑卡才能进去,所以我们也没见到里面的样板房,不过我们看了别的展馆,都还不错,有各种灯饰,门窗,幕墙和陶瓷、陶板等等建筑材料。所有的展馆我们大概都看的差不多了,一个一个展馆的看下去,时间很快就过去了,虽然时间很紧,而且有的展位都没能看全,有些都只是匆匆看过,都没有好好的去了解,但是对于我们来说还是收获了很多。

作为一个学习酒店管理专业的学生来说,越早的接触这类东西对我们以后的工作越有帮助,很高兴能有这样的机会去参观这样一个博览会,使我们对这个行业有了更深的了解与对这个行业的更多的兴趣。希望能有更多这样的机会让我们去参加。同时,酒店业的发展让我们感到非常震惊,它在中国的发展已经日趋成熟了,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一定会有更好的发展,也是我对这个行业更有信心了。

参观黄埔军校的感想范文第3篇

1961年华西村建村时,全村仅有667人,面积0.96平方公里,集体积累只有1764元。多年来,华西人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原则,努力发扬“艰苦奋斗,团结奋斗,服从分配,实绩到位”的华西精神,在全国劳动模范、村党委书记吴仁宝的团结带领下走共同富裕之路。尤其是改革开放之后,全村产业结构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形成了具有鲜明个性的华西特色,基本实现了农村城镇化,农业工业化,农民知识化。从2001年6月开始,华西村通过“一分五统”的方式,纳入周边20个村共同发展,组成了一个面积超过35平方公里、人口超3.5万人的大华西村。同时走出了一条“集体控股、村民参股”的“公私合作制”的发展之路,使村民更好、更快地富起来。如今华西成立了江苏华西实业总公司,已拥有48家企业,其中10家是中外合资企业,形成了铝型材、钢材、铜型材、带管、纺织、化工六大生产系列。现在的华西村更是发展了物流和旅游产业,成为又一个新的增长点。目前,华西的总资产由214亿元,2009年的销售收入超450亿元,人均收入连续7年超8万元,中心村老百姓已过上了“八有”(学有优教、劳有高得、病有良医、老有保养、住有宜居、信有

手机、行有好车、路有大道)的幸福生活。2009年,华西村入选中国世界纪录协会中国第一村。

华西村之所以取得今天的成就与一个好的领导班子分不开。华西村1800多名党员在村党委书记吴仁宝的带领下做到了“发展思路清、真心为百姓”,能够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不断创新、科学发展,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人,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因素,加快发展。

参观黄埔军校的感想范文第4篇

遥想150年前,圆明园是多么的富丽辉煌,大气磅礴。她曾经是大清帝国的骄傲,然而仅3天,圆明园的奇珍异宝被洗劫一空,圆明园也被帝国列强一把火付之一炬,仅留下一片断壁残垣,让国人徒感悲痛伤感。

冷静下来,仔细思考一下,清朝末年的经济水平在世界也是名列前茅的,然而在经历鸦片战争后,仍然不断遭受列强的侵略,可见经济实力强并不能决定一个国家不受外来侵略,强大的综合国力才是保障。要想有强大的综合国力,优越的政治社会制度是前提。优越的制度能够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并能使国家各方面实力协调全面发展。清政府正是因为腐朽的封建制度,才造成国家实力的畸形发展,虽有强大的经济后盾,仍摆脱不了被欺辱凌略的命运。

“落后就要挨打”这是中国人由自身遭遇而总结出来的经验教训而告诫子孙后代的。当亲身来到圆明园遗址,与中国的百年屈辱历史有了近距离亲身接触后,我对这句告诫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

现在,中国在处于快速发展的机遇期,我们每一个青年都有着难得机遇与挑战,面对这一切,我们应该敢于面对,迎接挑战,有所作为。现在的中国已非昔日的中国,现在的中国正在发展与超越,我们应把握住历史机遇,把自我的人生观及价值观融入到历史发展的时代潮流中,让自己的人生在时代发展中得到升华。

参观黄埔军校的感想范文第5篇

10知识产权孟雪飞20093721从小,我就知道海尔的名号了。报考大学时,我选择了青岛,这样我就离海尔更进一步了。但是从09年至今却是第一次有机会来到海尔工业园参观。带着这份激动的心情,我走入了梦寐已久的“理想的工业园”。

我对海尔也略有所闻。“张瑞敏”,“砸冰箱”,“世界的海尔”……在为数不多的走向世界的中国品牌当中,“海尔”已经成为民族品牌的符号。媒体的频繁报道,教科书的案例入选,企业管理者的领袖进程……..“海尔”已经不是新闻。一直作为海尔企业的推崇者,除了欣赏海尔产品越来越具有现代感的产品设计之外,我还想象过海尔工业园会是什么样子。这给这次参观海尔工业园活动增添了些许好奇和兴奋。

我们的第一站: “海尔大学”。我想也许这就是“海尔精神”如此坚韧的原因,建立一处教育基地来迎新育老,将企业的文化以实体的方式展示出来,即使是历练不深的人也能从中获得感知。江南风景模拟文人之乡的灵秀沉稳,假山好水各有寓意。在企业文化宣传上,“海尔”无疑是有智慧的,已经不再是商业竞争中直白的广告轰炸,它已经渗透成为一种不言而喻的信条。员工有机会在这里接受品牌文化的熏陶,实践对企业文化的理解,完成“海尔”对员工的洗礼,拉近个人与企业的距离,拉近在媒体上出现的“海尔”和在“海尔”中生存这种符号与现实的距离。如果说能够从“海尔”的品牌文化建设中感受和习得什么,想必就是这种——不同于大多数企业单一的CI手册——身临其境,能够从中得到些许滋养的企业文化。

我们的第二站:海尔产品展室。在记录海尔集团成长发展的展室内,我们亲眼目睹了海尔集团由无名小厂发展成享誉海内外跨国集团的发展历程。同学们都为海尔的不断创新、开拓进取的精神所感染,也为我国企业的辉煌发展而自豪。在这里,我改变了之前对海尔的片面了解:原来海尔除了在家电方面的产业外,还涉及很多家居、地产、

数码产品等等。而且海尔不论在哪方面,到处充满了创新、环保、人性化、节能的理念。除此之外,海尔在建筑以及设计方面,无处不在警醒着海尔人惜时,服务于客户的精神。这让我这个管理学专业的学生看了,很受启发,这将我所学到的的理论在现实中实践了。

我们的第三站:这一站,历时20分钟左右,在海尔工作人员的带领下,我们来到海尔的演播室,观看了一个片长17分钟的海尔发展史。我们了解到企业的文化和职场发展需要的素质;了解到企业的发展壮大离不开创新、离不开知识和能力,我默默的告诉自己:要好好学习,为将来立足社会打下扎实的基础。

参观黄埔军校的感想范文第6篇

我们的追求

元城小学 王文

2014年6月13日是一个特别的日子,我参加了由学区和学校组织的到列宁学校、城壕初中两所新教育实验学校考察学习,虽短暂,却很充实。列宁学校、城壕初中的校园文化建设、老师的课堂教学和经验回报从不同的角度为我们诠释了新教育,让我感慨良多,受益匪浅。新教育实验六大行动下的“营造书香校园、师生共写随笔、培养卓越口才、构筑理想课堂”,在这里发挥的淋漓尽致,使我眼睛一亮。这次参观学习,带给我的更多是思考,是憧憬,是信心¨¨¨

一、营造书香校园

在参观的两所学校中,上至领导下至学生都十分重视读书活动。每个学校都配有班级图书柜。城壕初中图书室和阅览室随时向师生开放,供师生阅读。落实了“晨诵、午读、暮省”课程,保证时间与实效。编写了校本阅读课程《与先贤同行》,按课程安排扎实推进读书活动。列宁学校实行课前三分钟演讲,举行故事演讲赛、辩论赛等阶梯式口才训练活动。

二、师生共写随笔

城壕初中学生坚持每天写一篇日记,记录对生活的体验、读书的心得、学习的收获和比赛的感想,日记不拘一格,可以是观察日记、生活日记、学习日记、心理日记或读书心

1 得等,可以是记叙文、说明文、散文或诗歌;各班建立班刊,择优在班刊上发表,并向校办刊物《小荷》推荐发表。

教师坚持每天一篇随笔,随笔内容包括对自身教育实践、教学行为反思,对新教育实施的看法与感想,对教育工作的理性思考,对当前教育热点焦点问题的看法,学生发展记录和与学生的心灵对话等,

三、培养卓越口才

在列宁学校听课时,能清楚的看到他们一坚持做好课前3分钟演讲,学生人人参与,自己组织、自己演讲、自己评价;同时在课堂上“把话语权还给学生”,让学生思考、说话、讨论、争论,让学生的口才亮起来。二通过讲故事、演讲、辩论等形式,使学生愿说、敢说、会说,增强沟通能力和表达能力。

四、构筑理想课堂

课堂是教师教学的主阵地,作为一线教师的我反思自己的教学,发觉我的心也有迷失的地方,因而使师生的精神家园都有了缺失。平时为了顺利及时地完成教学任务,常常关注的是学生能否按照我的预设回答问题,对学生的另类见解,有时仅仅敷衍地评价一下,了了收场。现在想起来真是对孩子心灵的打击,创新能力的毁灭。初上教坛,我也充满了激情与梦想,也不甘平庸,但在自己的工作中,逐渐倦怠,没有了目标,懒于读书,思想变得消极和麻木。这次学习,

2 我看到了教师专业阅读势在必行。

列宁学校实行以“学案导学”为核心的“135”模式课堂改革。取消传统的教案,实行导学案;取消语文、政、史、地、生物课外作业,实行数学、英语活页作业,尝试语文自主作业,学生课堂上思考练习的权利得到了保障,课后自主发展的时间得到了真正的偿还,实现了减负与高效的双赢。

五、缔造完美教室

城壕初中布臵彰显传统文化、校园文化氛围的教室,营造和谐温馨的学习环境。通过班名、班徽、班旗、班歌、班诗、班训、班级承诺(誓约)等构建浓缩了班级理念的的班本文化。开展以 “完美图书柜”评比为载体,成立班级读书会,推动班级读书活动深入开展。

上一篇:参观展会的心得体会范文下一篇:采购工作流程图免费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