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观云南省博物馆有感

2022-12-26

第一篇:参观云南省博物馆有感

参观河南省地质博物馆有感

2013年11月3日,我们一行人辗转来到郑东新区,来到盼望已久的河南省地质博物馆进行参观。馆内设有地球厅、恐龙厅、生物演化厅、古象厅等多个展厅。我们一路深深地被吸引,被震撼。我们流连于各个展厅,参观完毕,仍觉意犹未尽。回来后,虽然众多文物已叫不出名字,但它们的影像却长时间在脑海中挥之不去,那种激动的心情仍稍不曾减少。

还未进入河南省地质博物馆的大门,我们就看到了高大威猛的恐龙,顿时让我们对接下来的参观充满了无比的好奇心以及向往和憧憬。

我们首先进入的是地球厅。地球厅中,太阳系、银河系、宇宙,震撼的照片、模型展现着浩瀚的天外世界。在这里,我们学习了地球以及天文的一些有关知识,而且对地球的形成、演化和圈层结构有了更深刻的了解,还见到了地质作用形成的各种各样的岩石,不得不说,我们被这些奇奇怪怪的岩石深深震撼!不禁感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我们更有幸见到了家乡的土壤。原来土壤与土壤之间竟有这么多玄机,不同地区的土壤在特性上千差万别,有黑色的,有黄色的,又有粘性的,有无粘性的,不只不觉间,他们早已被打上了地区烙印。这不得不让我们赞叹!

随后,我们来到了恐龙厅。在恐龙厅,我们不仅见到了亚洲体腔最大的恐龙、世界上最小的窃蛋龙、中国唯一的结节龙、还有世界上最大的一窝恐龙蛋化石等等,而且一睹中生代陆地霸主恐龙、海洋霸主鱼龙、空中霸主翼龙的风采。展馆还有世界上最早的银杏果化石、最早的被子植物中华古果等大批动植物化石标本,几乎展示了河南所有种类的矿石、岩石以及来自国内和部分国家精美绝伦的矿物晶体和观赏石标本,其中有多件国宝级和数百件珍稀实体精品标本。此外,馆内还建有喀斯特地貌、冰川、碧水丹霞、溶洞、露天采矿等30余处仿真度很高的景观模型。这让我们十分振奋!

还未从来自恐龙厅的激动心情中抽脱出来,我们转身已来到生物演化厅。在生物演化厅,我们看到了最早的生物化石,了解了生命的繁衍生息以及人的演变进化过程。在这里我深深感受到了生命科学研究的重要性,这些成果都是前辈们用心血研究并积累下来的财富啊。如果不是他们数十年如一日地钻研求索,我们又怎能破获生命的奥秘?突然发现我们真的好幸运,虽然我们所了解的仅仅是冰山一角。

接着我们又来到了向往已久的古象厅。在这里,我们如愿以偿地与大象有了一次近距离接触。虽然见到的只是大象骸骨,但大象的形象却在我们眼前更加生动具体了 。我们迫不及待地拿出手机,与大象合影留念,虽然那只是骨骼,这仍然让我们兴奋不已!从中我们可以想想一下我们中原大地在远古时期竟有大象的踪迹,这不得不说是不可思议的。出厅时我们捕捉到了墙壁上的豫字,看上去竟然象大象在和人跳舞,不知道这是否意味着我们对其它生命的亲近与尊重呢?

在接下来的时间里,我们观看了矿物厅、矿产资源厅和地质环境厅。在矿物厅和矿产资源厅陈列了好多矿物质及矿产资源,形态各异,有液态的、粉末状、石块状,各种金属和非金属等等。还有些比较珍贵也很漂亮的岩石,比如云母、石英石,水晶等,千姿百态、五光十色,吸引了在观游人的眼球。在地质环境厅,我们领略到了中原大地的各种地质遗迹资源。而且,了解到了地质环境对人类生存与健康的影响。比如,由于所处地区的地质元素的构成影响到了人们的健康,某种化学元素含量大,会造成当地某种疾病高发或比其他地方多发。通过对地区地质环境的了解,可以帮助人们预防地方性多发病。另外,还可以有效的防治地质灾害,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我们还看到了众多不同地区的特色景致,比如伏牛山、嵖岈山、养子峰等,我们深深地陶醉于大自然的美景之中!

在馆外,我们零距离接触了矿石林,石凳、石桌是它们的主体。在科普广场,我们看到了“地球发威”的壁画,它这是在警告我们:要与大自然和谐相处。我相信每个人看到它的时候都会心有触动的,爱护地球是我们不容辞的责任。

这次地质博物馆的参观,带来的不仅是视觉上的震撼,精神和思想上也经过了深刻的洗礼。

首先是发展。从古至今,物种在不断的进化,人类的思想和社会也在不断的发展,从原始社会到奴隶社会再到封建社会再到资本主义社会最后到共产主义社会,历史的规律便是不断的发展,无论是人类作为一个物种还是作为人类意识形态的社会。同时,发展的重要因素便是创新与实践,实践是创新的基础,而创新又是实践的最高体现。唯有通过实践,我们才能发现更多新事物,新问题;然而也唯有创新,我们才能拥有更广阔的思考空间,从而找到更多的突破口,更好地解决问题,得到更大的收获。

二是灭亡。记得去年看过一个电影《2012》,想到如果地球发飙,我们真的能靠几艘“诺亚方舟”就能脱离灭绝的命运吗?从一楼看着面前巨大的恐龙骸骨,回想着这些中生代的霸主,他们也曾在大自然的巨大毁灭力之下化为灰烬。当我们认为自己可以靠着高科技躲过大自然的毁灭时,那些巨大的恐龙是否也在想着靠自己的巨大身躯来与从天而降的灾难抗衡呢?再想想最近几年的大气污染、水污染、环境污染,以及伴随着全球变暖而来的海平面上升、气候变化不规律等激增的自然灾害,这无疑是加速地球毁灭、人类灭亡的节奏啊!此时,如果我们再不采取积极措施保护环境、防治自然灾害,那么我们便再也无力阻挡这场世界大灾难的到来!

虽说人生不过寥寥几十年,终究是要尘归尘土归土的,但我们活着不就是为了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吗?人生的价值在哪里?就在我们追求梦想的路上,在我们为他人、为社会所做出的贡献上。那么首先,必须得确保有他人,有社会。唯有生命延绵不绝,我们的价值才能永存,我们的生命才能升华!如果地球毁灭了,人类灭亡了,那么我们的一切也就不复存在了。我们或许会老去,但我们的生命,总该留下点什么。许三多说:“什么是好好活?好好活就是做有意义的事!”什么是有意义的事?我要说,有意义的事就是为了一些信念、一些坚持而奋斗,就是不做危害他人、危害社会、危害子孙后代的事!我们虽然无力决定别人做什么,但我们至少可以用行动说出我们在做什么!

第二篇:参观云南省博物馆策划

参观博物馆策划

主办:云南农业大学研究生会 承办:云南省博物馆 活动背景:云南省博物馆成立于1951年,是云南省文化厅领导下的社会公益性事业单位,占地面积15亩,11740平方米,建筑面积16465平方米,展览面积3000平方米,库房面积3007平方米。云南省博物馆包罗万象,有数亿年前的古生物、有数千年前的古滇国、有1903年开来的火车、有全国最大的民族博物馆、有全国最大的动物博物馆、由滇西抗战的英烈、有“一二一”运动的先驱、有纳西东巴文化的神秘、有大理南诏鼎盛的辉煌。。。。。。建馆以来,经过考古发掘、调查征集、社会收购和接受捐赠等方式,已经收藏了青铜器、古钱币、陶瓷器、古书画、碑贴、邮票及各类工艺品共计20余万件,是云南省收藏文物最多的博物馆。其中闻名中外的有战国时期的牛虎铜案、西汉时期的四牛鎏金骑士铜贮贝器、北宋郭熙的《溪山行旅图》、大理国时期的金阿嵯耶观音立像、大理国时期的金翅鸟,等等。云南省博物馆利用丰富的藏品,举办过不同内容的陈列展览,全面、系统地展示了云南的社会历史文化面貌。 活动目的:丰富研究生生活,让更多的人了解云南文化,也是为了加强我们研会内部的凝聚力。 活动意义:随着全球性文化遗产保护热的兴起,文化遗产方面的各种新名称、新概念不断出现。与作为物质性、遗址性、建筑性的物质文化遗产相对应而提出的非物质性、无形性文化遗产方面的新概念就有“无形文化遗产”、“记忆遗产”、“民间创作”、“无形文化”、“人类口头和物质遗产”等。这些概念,对于我们来说曾是相当生疏和拗口的,甚至学界也大多茫然。但随着这两年的发展,特别是2005年3月国务院专门下发了《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意见》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逐渐明晰;2005年5月,国务院在《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若干规定》中,亦明确使用了“非物质文化遗产”概念。这都表明,“非物质文化遗产” 的概念正在取代上述各种提法并将广泛使用,这是我们民间文化工作者以及文化、民族工作部门需要把握的一个发展方向。 活动内容:

一、活动主题:走进云南省博物馆,了解云南文化

二、活动时间:2012年4月21日上午9:00-12:00

三、活动地点:云南省博物馆

四、活动流程:

1.前期工作:(1)外联部提前与云南省博物馆工作人员做沟通联系

(2)研会办公室统计参与人数

(3)宣传部绘制好前期宣传海报,并负责前期宣传工作(准备好相机,进行记录拍照等)

(4)提前做好部署,体育部负责活动当天秩序维持工作

2.具体活动内容

3.后期工作:做一个简单的活动总结,宣传部整理照片,在相关网站发布照片进行后续宣传工作。

4.经费预算:交通工具采用校车,门票等费用待协商决定

五、活动人员:云南农业大学研究生会成员

六、注意事项:

1.各部门做好人员统计,一般情况下不允许请假,除非特殊情况。请假应提前一天告 知部长或主席团成员。

2.外联部人员提前半小时到达活动现场。 3.注意活动现场人员的安全,活动要井然有序,听从工作人员安排(例如:不允许拍照和大声喧哗)

4.参加活动的工作人员统一佩戴工作牌。

策划者:文艺部何澍然

第三篇:参观海南省博物馆观后感

省博物馆一期工程,6个展厅为基本陈列,主要包括“海南历史陈列”、“海南少数民族陈列”、“海南非物质文化遗产陈列”、“海南馆藏文物精品陈列”四个专题。目前,该馆收藏的各类文物有二万余件,目前展出的1000多件文物,将突出海南特色、民族特色和边疆特色。其余4个展厅之一是专门展示“镇馆之宝”越王亓北古剑、唐三彩马、宋青白釉花口凤首壶的“重器灵光”展厅。

走进“重器灵光”展厅,偌大的空间内三件展品一字排开,这三件宝贝由国家文物局交由省博物馆代藏。位于中央的越王亓北古剑为错金铭文青铜复合剑,系越王勾践之孙王不寿的自用剑,距今已有2400年的历史,目前发现存世仅三柄,入藏海南省博物馆的这柄最为完整,品相极佳。

由国家2002年从日本收购得来的青白釉花口凤首壶是宋代景德镇烧制,口部盛开的四瓣花象征凤冠,凤头上大喙、大眼,凤首后部恰似一束长羽上飘呈钩状。胎质洁白细腻,釉色白中泛青,凤头美如琢玉。

唐三彩马是2004年从美国纽约苏富比春季拍卖会上竞拍得来的珍贵海外文物之一。这件立马俑,马伸颈昂首,细腰健蹄,通体施棕黑釉,马前脸、鬃、尾、四蹄为白色。考古专家认为这是一件典型的皇家造型唐三彩。

海南馆藏文物陈列,则荟萃了海南全省博物馆馆藏精品文物近百件,其中的三件绹纹环状铜器,是20世纪80年代昌江七叉乡大仍村农民在耕作时发现的。国家文物局专家鉴定组确定为战国时期,并定为一级文物。它在2000多年前的战国时期作何用途,至今仍是一大谜团。在这个陈列中,西沙出水文物是重要组成部分,展示的各种盘、壶、碗、盒等皆为精品,不但器形完整,而且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如果想速览一遍海南历史,“海南历史陈列”是一个最好的选择,这里展示了海南史前40到60万年时期直至1950年海南岛解放的漫长历史阶段中的事件和重要人物。展览以年代顺序,分为拓荒大洲、迁徙融合、奇甸文明、近代琼崖和琼崖丰碑五个部分。

在省博物馆的文物宝库中,昌江南阳溪畔的信冲洞及附近发现的巨猿、熊猫、猩猩等近20种哺乳动物化石,距今约40至60万年,是年代最古老的珍贵文物。在栩栩如生的史前人类狩猎、生活的还原场景中,我们看到了砍砸器和用于制作石器的石核,文化序列上处于旧石器时代晚期,这是迄今发现祖国最南端的旧石器时代旷野遗址。

海南少数民族陈列与海南非物质文化遗产陈列,可能将会是引起观众极大兴趣的两个展示,其中随处可见煞费苦心制成的各种还原场景、仿真场景和仿真人物、器具、牲畜等,鸡鸣狗吠声、耕牛的叫声也不时飘来。黎族的船型屋、树皮布、制陶、纺染织绣、服饰和饰品都近在眼前,你甚至可以走进一个仿真的船型屋,好好看看黎族百姓的家庭是怎么样的,这里有三石灶、织锦的工具,还有正在晾晒的鱼干,和记者以前在黎族村落里见到的一模一样。非物质文化遗产陈列以艺术场景为主线贯穿整个展览;共有8处场景:黎族对歌、黎族打柴舞、苗族招龙舞、黎族文身、军坡节、黎族原始制陶等,仿真人就有30多个

通过本次主题班会,同学们对各类安全知识比以前有了更为深入的了解,并提高了安全意识。同学们深刻地认识到安全对于我们的重要性,相信在以后的生活中大家一定会把安全知识牢记心中,为海大的安全与稳定做自己应该做的事情

第四篇:参观博物馆有感

临澧县实验小学六年级81班 刘小裕

今年清明节,为了缅怀我们临澧伟大的革命先烈,爸爸、妈妈带我去参观了博物馆。

那天的天气不像往日那样阳光明媚,天阴沉沉的,还不时地淅淅沥沥下起了小雨。可我们的心却是澎湃的,依旧在爸妈的带领下来到了目的地。我们挨个参观了馆内的各个展室。展室内真是琳琅满目,每一个展室又有各自的特点,让我们一时半会儿还真不能一一看清。我们一边仔细地看,还一边小声地议论着。我觉得在所有的展室中,最令我难忘的是丁玲奶奶和林伯渠爷爷的生平纪念厅。

丁玲,原名蒋冰之,1904年出生于我们临澧,是我国近代影响文坛的著名女作家,一生创作了众多作品,为后人留下了丰富的精神食粮。1922年,丁玲怀着对自己封建家庭的强烈不满离开了临澧,从此走上了艰苦的革命道路。丁玲的性情豪放,不拘束,也不比排场;不摆架子,也不和当官的套近乎。在孩子的眼中,她是慈祥的奶奶;在大人们的心目中,她是一位可敬的母亲!在白色恐怖的年代,丁玲被关进了监狱,可她始终想党会把自己救出去。怀着这种信念,丁玲在狱中还创作出了《韦护》、《水》、《在黑暗中》等作品。她的一生,正如毛主席很准确的概括“昨天文小姐,今日武将军”。我真为自己是她的同乡而骄傲!

再来看看林伯渠吧。 林伯渠,临澧修梅人,是我国著名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和教育家。他曾经与毛主席一起经历了二万五千里红军长征,是甘为新中国成立做出了杰出贡献的孺子牛!大家知道吗?1949年10月1日,党毛主席在天安门城楼上大声地向世界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的时候,林伯渠就站在他的身边,而且还是当时开国大典的主持人呢!新中国成立后,林伯渠并未居功自傲,而是很快投入到新中国建设之中,为我们祖国的发展耗费了毕生的心血.

参观完博物馆,在回家的路上,我跟着爸爸情不自禁吟诵起诗来: 沅澧汤汤,浮山苍苍。

可亲可敬的丁玲奶奶!

是沅澧的琼浆滋润了您的灵感,

是浮山的巍峨挺拔了您的脊梁,

您用毕生的心血歌唱着祖国,歌唱着人民,歌唱着您所钟爱的文学事业,

您用满腔的热情呼唤正义,维护和平,推动着女权运动蓬勃开展。

您是一位受人敬仰的巾帼英豪,

您是一位享誉世界的文学巨匠!...... 你一生笔耕不辍,把近四百万字的优秀作品留给了人 类, 从《莎菲女士的日记》到《我到霞村的时候》, 从 《太阳照在桑干河上》到《魍魉世界》, 丁玲奶奶,

您用母性的细腻,演绎了荡气回肠的文学之歌。

您是耀眼的世界瑰宝。……

我一边吟诗一边思索,眼前总浮现出丁玲奶奶和林伯渠爷爷的身影,耳边似乎还回荡着我的誓言:珍惜现在的美好时光,好好读书,学好本领,将来振兴中华,再造辉煌!把我们的祖国建设得更加强大,更加富饶!我希望总书记率领全国人民收回钓鱼岛,千万不能让八国联军侵略中国的历史重演!

指导老师:周兰英

第五篇:参观博物馆有感

陆城一小 四(3)班

周乐乐

今天,我沿着宽阔而笔直的公路向前慢步走着,一路上,蓝天战胜了从烟囱里飞去的烟雾,花儿也顶住了狂风的咆哮,就连公路上汽车发出的噪音也清脆悦耳了。为什么呢?因为我今天要去参观宜都市博物馆,在古代历史中邀游,既能增长知识,又能开拓视野。

我加快步伐,终于到了博物馆。

走进博物馆的大门,我便看见古铜色的墙壁上刻着很多字,像在诉说着一段刻骨铭心的历史事件,让人回到从前,如痴如醉。

我往前走,看见一个宽敞明亮的房间。一瞧,还有很多新鲜玩意呢!我走上前去细细观赏,突然眼角被一件作品吸引了。用眼珠一扫,原来是件做工精致的陶器,上面除了黄色,就只有一些黑色的小斑点。我不由得想起古代的猿人来,以前什么东西都没有,人类完全是依靠大自然来生活的。那时候能做出这样好的作品来,是非常了不起的。

这时候我看见有一个地方有很多人围着,我便挤了进去。哇!里面竟有模拟的猿人,还有一间草房子,里面还有火。那柴真是太像了,里面的火还在闪烁,这样更加逼真。我不禁拍手叫好。

在一楼我还看见玻璃柜里有很多书,上面是介绍杨守敬爷爷的,上面的文字告诉我杨守敬爷爷是宜都陆城镇人,是学坛公认的著名历史地理学家,他用毕生的精力和学识,运用金石考古等多种方法研究《水经》、《水经注》,历经四五十年。我看到这里不禁为之自豪。我们的家乡居然有这么伟大的人物,真令我敬佩、自豪。

我还参观了贺炳炎爷爷的遗物,看到他曾经穿过的衣服,还有用过的肥皂盒,贺炳炎爷爷的大口袋,还有在玻璃柜子里看见鹿的牙齿,和一些陈旧的陶器,真是琳琅满目。

过了一会我走出了博物馆,心里想,古代人物真伟大,我要向他们学习,不光学习他们的知识和美德,要更加珍惜今天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指导老师:匡传荣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参观红色基地心得体会下一篇:参观军博观后感怎么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