绒山羊养殖方法范文

2023-12-13

绒山羊养殖方法范文第1篇

1 隆林黑山羊养殖现状

隆林县土地面积为3 5 5 1 k m2, 林地面积高达34.31%, 牧地面积为3.17%, 可使用的农耕面积为7.5%, 加上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 隆林县的黑山羊养殖具有一定的优势[1]。但由于某些因素的影响, 黑山羊养殖的现状令人担忧。

1.1 黑山羊养殖的布局不科学

在隆林县养殖黑山羊的时期内, 约有5个乡镇的养殖量比较大, 分别是克长、德峨、蛇场、介庭、猪场等。而这五个镇的养殖量占据整个隆林县养殖量的五分之四以上, 其他乡镇仅为1/5, 这种现状导致养殖量大的乡镇牧草不够用, 而养殖量少的乡镇牧草得不到合理利用, 造成资源的严重浪费。

1.2 政府财政支持力度不够

隆林县现阶段的黑山羊养殖缺乏有力的资金支持, 保种育种的经费严重不足。由于资金的匮乏, 养殖户只能自己繁殖, 没有科学的育种技术支持, 黑山羊的品种逐渐退化, 许多优势已经不复存在。示范养殖场地缺少政府有关部门的支持, 缺乏完善的管理制度与资金政策。这些问题导致养殖场地的建设不规范, 环境卫生不达标, 饲养方式不合理, 不能保证繁殖率[2]。

1.3 退耕还林政策的负面影响

隆林县响应国家退耕还林的政策, 陆续退耕造林达到18000 hm2, 在大刀阔斧植树造林的过程中, 天然牧草的量受到了一定的影响。另一方面, 由于隆林县养殖户并未认识到农作物秸秆对于养殖的作用, 也没有专门种植牧草的习惯, 只是依靠传统的放牧方式。牧草的缺乏降低了黑山羊的生产效率。

2 隆林黑山羊养殖问题及优势

2.1 优良的黑山羊品种

隆林县养殖黑山羊的历史十分悠久, 能够追溯到康熙年间, 经过长期的自然淘汰和人工择优, 加上生态环境的影响, 最终形成了适应性强的山羊品种。例如, 隆林县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 当地的少数民族在亲朋好友在庆祝结婚或者举行葬礼时都会送些牲畜, 免不了互相攀比, 因此大家为了养殖出个头大、品质高的牲畜不遗余力。他们甚至长途跋涉到其他寨借用优秀的种羊来配种, 母羊也选用优秀的个体。因此, 在这种长期选择中, 隆林黑山羊成为优良的山羊品种。优秀的适应性、抗病能力强、耐粗饲、肉料比高使得该品种受到广泛的青睐[3]。通常在5个月时即达到性成熟, 7~8个月时即可进行配种, 在圈养条件下, 公母混合饲养的年产能达到1.82胎。近期的引种试验再次证明了该品种繁殖性能的优越, 与当地山羊杂交后能够使体质量与净肉率得到显著提升。

2.2 得天独厚的地理与自然资源

隆林县位于广西云贵高原边缘地带, 毗邻田林县以及西林县, 县境内部多山, 气候温暖, 降水量大。适宜的地理与气候环境造就了适宜黑山羊生存的环境;草地、植被种植种类很多, 可作为饲料使用的植物与农作物可以常年生产;山区的自然屏障能够有效阻挡外来疫病, 只要将春季以及秋季的疫苗接种工作做好, 就能有效预防疾病。

2.3 饲草资源丰富

2.3.1 丰富的天然草地

隆林县的草地面积达到14.26万hm2, 每公顷能够提供新鲜草料高达1万kg, 其中优质牧草达到1/2以上。这些草场在每年4-11月均可提供牧草。

2.3.2 人工植物势头良好

目前, 该县的人工草地超过3000 hm2。优良的品种如多花黑麦草、高丹草和山毛豆等已经被引入进来。这些品种的抗逆性强、品质高, 只要采取科学的种植方式就能保证全年的青饲料供给。

2.3.3 农作物秸秆多

隆林县每年的农作物秸秆能够达到135000 t, 其中玉米秸秆是黑山羊的优质饲料。虽然农作物秸秆丰富, 但利用率十分有限。

2.4 先进的养殖技术支持

关于隆林黑山羊的养殖, 国家已经出台了有关标准, 内容更加科学、全面, 操作也更为便利, 这给科学育种、开发利用提供了科学的依据。加上近年来出台的《山羊圈养技术规范》, 加速了山羊圈养技术的创新与发展。

2.5 政策优惠

隆林县政府对黑山羊的养殖给予了高度重视, 不仅将黑山羊的养殖列入重点建设项目, 每年还拨付150万元左右作为发展资金。现在需要完善相关的配套政策, 加大财政投入与信贷支持力度, 制定出既能够保护山区生态环境又能提高养殖户经济效益的政策。

3 隆林黑山羊养殖对策及展望

3.1 加大宣传力度

政府要充分利用电视、报纸等媒体, 发挥网络的信息传播作用, 向民众宣传规模圈养山羊的好处及意义, 鼓励群众参与其中, 不仅能够保证黑山羊的快速发展, 还能转变养殖者的观念。

3.2 充分利用草地资源

合理、充分地利用草地资源是隆林黑山羊养殖能够持续发展的重要前提。首先, 要根据实际的草地情况, 匹配合理的养殖计划, 采用科学轮牧、加强管理等手段提高草地的使用价值及利用率。其次, 要加大人工种草的宣传力度, 重视草场建设, 积极引进狗尾草、多年生黑麦草等优良品种。最后, 加强对农作物秸秆的重视, 这种粗饲料能够促进隆林黑山羊的肠道健康, 提高瘦肉率。

3.3 加强疫病管理

有关部门要加强黑山羊的疫病管理, 以预防为主的原则展开工作。在隆林黑山羊的养殖前、中、后期都需要专业的畜牧兽医人员提供专业的服务, 保证在疫病出现的前期, 能够及时采取措施;完善种羊的性能监测体系, 保证品种质量。

3.4 加强对养殖户的培训

养殖户作为黑山羊养殖的主体, 有关部门要加强对其的培训力度。根据养殖户养殖科技的掌握情况, 确定合理的培训内容。利用这种方式, 提高隆林县黑山羊养殖的科学性, 提高经济效益。仅有政府的引导是远远不够的, 养殖户自身还要认识到科学技术的重要性, 努力学习相关知识, 落实防疫制度, 提高养殖水平。

4 结语

隆林黑山羊具有十分鲜明的特色, 市场潜力很大, 但由于黑山羊养殖的布局不科学、政府财政支持力度不够、退耕还林政策等因素的影响, 隆林县的黑山羊养殖受到了负面的冲击。因此, 加大圈养宣传力度、充分利用草地资源、加强疫病管理、加强对养殖户的培训能够有效解决这些现实问题, 保证黑山羊养殖产业的稳定、持续发展。

摘要:隆林黑山羊是优质的肉用山羊, 适应性强、繁殖率高、耐粗饲、不易生病, 已经被列入广西畜禽品种志。隆林县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都选择该品种作为养殖对象, 已经取得了一定的经济效率, 但是在多种因素的影响下隆林黑山羊的养殖优势并未完全发挥出来, 因此对隆林黑山羊养殖优势与展望进行探析。

关键词:隆林,黑山羊,养殖,优势,展望

参考文献

[1] 黄俊杰, 廖胤强.隆林山羊养殖现状及前景解析[J].湖北畜牧兽医, 2015, 36 (2) :57-59.

[2] 杨国进, 段天才.大地基乡黑山羊养殖发展规划及分析[J].中国畜禽种业, 2016, 12 (4) :19-21.

绒山羊养殖方法范文第2篇

养殖方法:

原产于南美洲的热带雨林中。性喜温暖、潮湿和半阴的环境,不耐强光,全年宜在适当遮阴的环境下栽培,需水量较多,水分供应必须充足,即选择有保护性设施的温室栽培。春、夏、秋季应适当遮阴,尤其是夏季需遮光70%。

君子兰

养殖方法:

绒山羊养殖方法范文第3篇

各种龙鱼的饲养环境略有不同,金龙系成龙后的体型大致都比红龙小,一般我们家庭饲养的金龙系在55cm左右,所以在饲养的水族箱可以考虑到宽度最好在60cm以上,考虑到培养体型建议龙缸的尺寸最少要150x60x70cm,避免龙鱼成龙后因为转身难从而影响到造就体型,容易驼背等因素。红龙系的体型比金龙大,所以缸的宽度建议在70cm以上或更大为好。小龙阶段如果是一开始用大缸的话最好隔开40cm左右饲养,等龙鱼长到32cm左右才拿开隔板为好,有效避免小龙因为缸大鱼小引起的紧张或是趴缸起到明显的效果。

二、水质

金龙系的ph值适应范围在6.0-8.5,水的硬度从3-12度都可以适应,只要不短时间内让各项指标急激变化,龙鱼的生命力是很强的,但最好不要轻易做不妥当的尝试,以免让龙鱼身体不妥从而造成龙鱼的各项疾病的产生而导致到威胁龙鱼的生命。

三、灯光及背景

金龙系小龙阶段到32cm前可以采用四面透光或是白色背景饲养,水位在30-35cm为宜,灯光采用上部超光灯,在这阶段期内,小龙表现为体色淡白,鳞框及鳞底色彩都为浅淡色调,在这个阶段,光照尤其重要,合理的光照时间可以让小龙发色阶段变化及让鳞框、底色都能收到明显效果,小龙长到32cm左右或以后,就可以采用深色当背景了,如果是饲养蓝底过背金龙,底部铅弹t8ptqy.com 分可以用蓝色底,背景就选用黑色类型。

绒山羊养殖方法范文第4篇

养殖方法:

原产于南美洲的热带雨林中。性喜温暖、潮湿和半阴的环境,不耐强光,全年宜在适当遮阴的环境下栽培,需水量较多,水分供应必须充足,即选择有保护性设施的温室栽培。春、夏、秋季应适当遮阴,尤其是夏季需遮光70%。

君子兰

养殖方法:

绒山羊养殖方法范文第5篇

盆栽茉莉花,盛夏季每天要早、晚浇水,如空气干燥,需补充喷水;冬季休眠期,要控制浇水量,如盆土过湿,会引起烂根或茉莉花繁殖多用扦插,也可压条或分株。

茉莉花扦插繁殖,于4-10月进行,选取成熟的1年生枝条,剪成带有两个节以上的插穗,去除下部叶片,插在泥沙各半的插床,覆盖塑料薄膜,保持较高空气湿度,约经40-60天生根。

茉莉花压条繁殖,选用较长的枝条,在节下部轻轻刻伤,埋入盛沙泥的小盆,经常保湿,20-30天开始生根,2个月后可与母株割离成苗,另行栽植。生长期间需每周施稀薄饼肥一次。春季换盆后,要经常摘心整形,盛花期后,要重剪,以利萌发新枝,使植株整齐健壮,开花旺盛。

2.光照与温度:每年霜降前入温室,越冬室温为5-10℃,5℃以下受冻害,0℃以下易死亡。最适生长温度为20 -25℃、春季谷雨后移出温室,出房前先在室内向阳处逐渐经受锻炼,慢慢出房,出房后先置于背风向阳处,适应室外环境后放开管理。

3.浇水与施肥:

茉莉的浇水原则为“不干不浇,浇必浇透”。上盆后浇1次透水。春、秋季根据天气情况,一般2-3天浇1水,每天可喷水保持空气湿润。夏季每天上午喷1次水,下午4点后浇1次水。冬季在温室内要减少浇水量,否则易烂根。茉莉喜肥,出房后1个月,就可以开始浇矾肥水,随着天气温度的升高,植株生长势的增强,肥水浓度可逐渐加大,雨季可施干

肥。花前及花期可追施磷、钾肥,以促花繁味香。追肥在每茬花后进行1次。盛花期停止追肥。冬季入室后停止施肥。

4.整形修剪:3月可对茉莉整形修剪。首先修去过密枝、干枯枝、病弱枝、交叉枝等,然后将留下的枝条短剪,留枝条长15厘米,促新枝生长,有利开花。若想使茉莉开好花、开大花,春季第1茬花蕾应抹掉一部分,或摘枝条—部分嫩尖。每次花后应及时摘除残花,使养分集中供下次花开。追问:快开花时买回来的,结果一朵都没开叶子就都干了,现在剩下的枝叶不是很多,但抽很长的条,怎么修剪?谢谢。回答??花谚说:“晒不死的茉莉,阴不死的珠兰”,所以最适合光照强烈的楼房阳台盆栽。你买回来之后没有开花,可能是因为没晒太阳吧!茉莉花是一种长日照偏阳性花卉,且喜炎热潮湿,性畏寒。

修剪

绒山羊养殖方法范文第6篇

1 循环水养殖水处理系统的主要工艺及关键问题

循环水养殖系统之基本原则为功能分离原则, 系统包括养殖池、水处理设备及水质调整与回流设备。养殖池仅供养殖生物栖息及摄食, 养殖池的排水, 经过一系列的废水处理设施, 再回流到养殖池中重复使用。由于养殖池为高度富营养化环境, 物质转换速率快, 常使养殖池生态机制来不及反应, 造成水中p H值波动频繁、溶氧不足、氨及亚硝酸盐浓度升高等不利于养殖生物的环境条件。因此, 循环水处理技术的目标是维持物质收支的平衡, 将养殖过程中累积的毒害物质加以去除, 以维持养殖池中水质的稳定。

目前国内外工厂化养殖水处理系统的主要工艺环节包括[2]: (1) 固体废弃物的去除; (2) 水溶性有害物质 (主要是氨氮) 的去除; (3) 系菌消毒; (4) 增氧; (5) 调温; (6) 水质测控。由于水产养殖生物大部分为排氨型动物, 水中氨氮对养殖生物具有强烈毒性, 是高密度循环水养殖系统最常遭遇的问题, 故养殖池水中氨氮必须控制于养殖生物可承受浓度以下, 因此氨氮等水溶性有害物质的去除技术是整个系统的关键。

2 氨氮的去除方法

养殖水体氨氮的去除主要可分为物理、化学方法如气提、折点加氯、离子交换及生物法。化学方法需在水中加入各种化学物质, 虽可达到去除水中氨氮的目的, 但处理及操作费用高, 会造成二次污染, 处理后的水质可能不适合重复再利用。由于生物法具有生物量高、优势菌种明显、处理效率高、装置占地少等优点, 因而被广泛应用于工厂化水产养殖系统, 以维持养殖水质的稳定和养殖废水的处理。

2.1 生物膜法

生物膜最初于载体之表面产生, 继而增殖、成长, 等到长到一定厚度, 在好氧层的底部会因氧气无法扩散进入而变为厌氧层, 厌氧层因厌氧分解而产生H2S, C H4、CO2、N2等, 降低了生物膜与载体表面的附着能力, 促使生物膜发生剥落更新。与传统活性污泥法比较, 生物膜法具有操作容易, 单位体积内的微生物数量多, 生物相具多样性:吸附能力强, 可处理低浓度的废水;对有毒物质及抑制剂具有抗性, 对于温度及水质水量变化承受能力较强;兼行好氧性、厌氧性的作用, 可同时进行硝化与脱硝反应。

附着于载体上的微生物利用养殖废水中的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氨氮等污染物, 作为细胞本身活动所需要的能源和细胞合成所需的物质基础, 将污染物转换成无害的二氧化碳、水、硝酸盐等物质, 达到净化废水的目的。

2.2 固定化微生物

固定化微生物技术是20世纪60年代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生物技术。该技术利用物理或化学的措施将游离微生物细胞或酶定位于限定的空间区域, 并使其保持活性从而反复利用, 具有效率高、稳定性强、反应易控制、对环境耐受力强、保持菌种高效等优点。目前经常采用的生物固定化方法主要有吸附法、包埋法、交联法和共价结合法, 尤以包埋法和吸附法最为常用。选择合适的固定化细胞载体是这项技术的关键, 固定化细胞载体主要有天然高分子凝胶载体 (琼脂、海藻酸钙等) 和有机合成高分子凝胶载体 (如聚乙烯醇PVA、聚丙烯酰胺ACAM等) 。因为PVA凝胶具有无毒、廉价、对细胞活性损伤小、抗微生物分解和机械强度高等特点, 被认为是目前最有效的固定化载体之一。

目前对处理水产养殖废水的固定化菌株研究得较多的是光合细菌和硝化细菌。将光合细菌同载体结台并固定化, 不仅可以增强沉降性, 使水质净化效率提高、稳定性增强, 微生物质量分数提高;同时还具有抗环境因子影响能力强, 可长期保持包埋菌占优势而防止其它有害菌生长等优点。

藻类固定化技术起始于20世纪80年代, 与游离藻类相比, 固定化藻类具有细胞密度高、反应速度快, 运行稳定可靠、藻细胞流失少等优点, 严国安用海藻酸钙凝胶包埋固定斜生栅藻净化废水, 试验结果表明, 固定化斜生栅藻对氨氮和正磷酸盐的净化效果明显高于未固定斜生栅藻。

2.3 投加高效微生物茵剂

即通过向水体中投加直接以目标降解物质为主要碳源和能源的高效微生物菌剂来增加生物量, 强化生物处理系统对目标污染物质的去除能力。高效微生物菌剂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研究方兴未艾, 国内外很多学者已成功地分离到可抑制病原菌、除污, 同时可促进养殖生物生长的菌株, 有些已实现了商品化并在水产养殖中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Dumas等使用藻青菌处理鲤鱼养殖废水的中试结果表明, 运行1个月后对氨氮和磷酸盐的去除率高达82%和85%, 表现出良好的应用前景。Grommen等向养鱼池废水投加由高活性硝化菌及富集液组成的复合菌液, 试验结果表明, 当复合菌液的质量分数为5mgvss/L时可确保4d之内对NH3-N和NO2-N的去除率由10mg/L到低于可检测范围。当DO大于6mg/L时没有检测出NO2-, 因此, 投加该复合菌液表现出可靠性和可再生性。国内对有益微生物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研究目前主要集中在对光合细菌的研究。据报道, 光合细菌可利用水中的氨氮、硫化氢等, 使水中的有毒物质减少, 溶氧增加, 防止水体富营养化, 使水的透明度提高, 从而改善水质。光合细菌对鱼池、虾池和工业污水的水质挣化能力的试验结果表明, 短短1个月内就使甲鱼池、蟹池中硫化氢含量分别降低31.0%、39.6%, 氨氮含量分别降低24.4%、25.0%。光合细菌通过光合作用大量消耗水中的有机物和无机物, 改善了水质, 光合细菌本身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对动物生长发育起促进作用的生理活性物质, 因而是淡水养殖中一种非常优良的饲料添加剂。鱼苗、鱼种、成鱼养殖的应用试验表明, 使用光合细菌可使池塘底泥中的硫化物下降58.04mg/kg, 有机物下降39.90mg/kg以上, 用作饲料添加剂, 可使鱼种及成鱼增产, 并能提高鱼的成活率。投加组合微生物在国内也有一定的应用。陈海敏等使用光合细菌和小球藻联合处理工厂化甲鱼养殖废水, 试验结果表明, 光合细菌和小球藻能很好地去除水体的氮、磷, 尤其对氨氮的去除率高达90%以上, 且处理后水体中的溶氧量提高到10mg/L以上, 有利于养殖废水的重复利用。

3 结语

本文在循环水养殖水处理系统的主要工艺及关键问题的基础上, 重点就氨氮的去除方法进行分析探讨, 指出分析在海水养殖自身污染控制方面, 应该重视养殖容量问题, 实现生态工程化养殖, 科学控制物种移植引进和药物的滥用, 加强相关养殖生物理论和养殖技术研究及其应用。

摘要:循环水养殖模式在资源消耗、环境保护、生产能力等方面具有明显优势, 已成为越来越多国家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选择。本文主要探讨了海水养殖中氨氮的去除方法方法相关内容, 对于进一步深化我国海水养殖发展具有一定帮助。

关键词:海水养殖,循环水养殖,污水处理,处理方法

参考文献

[1] 梁程超.海水循环水养鱼系统中国化之我见[J].中国水产, 2003, 6.

上一篇:千字文全册教案范文下一篇:如何考察经销商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