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二三产融合试点项目范文

2024-03-29

一二三产融合试点项目范文第1篇

一、企业基本情况

四平华利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位于梨树县经济开发区霍家店经济园区内,是一家专业致力于电子商务、果蔬食品生产、研发、加工、销售一条龙的大型农产品加工企业。

公司总共有两个场区,其中:加工厂区占地面积3.2万平方米,绿色生态产业园区15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19245平方米,总资产6620万元,固定资产4285万元,年销售收入5667万元,税金150万元,税后利润451万元。企业产品通过ISO9001质量体系认证和QS认证,年加工速冻蔬菜、净菜、保鲜菜能力20000吨,其中:主营产品加工能力7200吨。

公司为了增强带动能力,先后成立了华利电子商务中心、华利食品研发中心、华利职业技术培训学校、金正农产品批发市场、绿色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梨树创业孵化基地等六个独立实体。公司内部组织机构健全,现有职工132人,其中:高级技术职称5人,中级职称技术人员16人,种植类和食品类技术员35人。公司采取 “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的产业化发展模式带动农户发展生产,截止目前,基地发展社员1326户,分布于全县8个乡镇的52个村,带动社员果蔬种植面积3000亩,年销售果蔬2万吨。带动基地社员增收达2万元以上。 公司主要以生产加工农产品为主,产品有速冻豆角、粘玉米,保鲜蔬菜、净菜等10余个品种。产品主要供应国内超市和连锁店。近两年,企业生产经营业绩呈显著上升态势。企业注册商标2个,通过无公害农产品产地和产品认证,为 。。。。。。。。。。。省级龙头企业、。。。。省。。。。示范单位。

二、三产融合发展现状

四平华利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积极探索建立农产品生产、加工、流通、消费全程生态化,以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种植基地、物流、农村广大用户为平台,推进农产品业绿色增效开展试点示范,建立以农产品加工为目的主导产业。以生产基地、加工为主体,创建生态型企业,推进种养加、贸工农一体化,实现地域范围内的复合式循环。

四平华利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以农产品加工业为引领,推进农场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主要是以种植基地带动种植业,以种植业带动加工业 ,以农产品加工业带动冷链服务业,有效的形成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一产业:四平华利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在全县X个乡镇XX个村布局种植产业,自建规模种植基地XX个,带动基地XX多个,主要开展粮食、蔬菜种植。截至目前。四平华利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流转种植基地XXXXX亩,基地着力构建粮蔬兼顾、循环发展的新型种植结构, 二产业:四平华利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拥有。。。。。机器(农产品加工),年可生产XXX,加工XXXX。四平华利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始终坚持发展循环经济,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推进种、加、贸工农一体化,建立了农产品生产、加工、流通、消费全程生态化,时间地域范围内的复合式循环。

三产:四平华利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建有X个万吨级冷冻冷藏库,拥有冷链配送车X辆,每日配送农产品XXXX公斤,覆盖吉林省四平地区XX个乡镇。农产品速冻品冷链配送发往哈尔滨、北京、天津等全国各城市。

三、下一步实施计划及存在的问题

(一)下一步实施计划

1、“稻鸭共养”、“鱼鸭混养”和林下养殖等生态循环模式的农业示范基地建设:在高标准水稻种植区推广实施“稻鸭共养”、“鱼鸭混养”和林下养殖等生态循环模式,生态循环养殖的关键共性技术研究,设施建设、防疫体系、标准化生产技术操作规范制定。

2、畜禽养殖、屠宰加工、饲料加工、定点销售的产业建设:“稻鸭共养”、“鱼鸭混养”、“猪-粪-沼-草-鱼”等多种生态循环发展的新型种养结合的模式。家禽无害化处理和粪污资源化利用设施设备购置。病死家禽及粪便全部进行无害化处理。建设无害化处理和有机肥加工设施,购置无害化处理设备和有机肥加工设备等。

3、电子商务平台及互联网建设:利用阿里巴巴、淘宝、天猫等电商平台开设网店,试点建立联合体电商馆。

(二)存在问题

一二三融合产业发展过程中设计到产业链长,带动面广,投资规模大,示范效应好。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在发展过程中主要遇到两方面问题:一是融资难,产业发展很大部门在农村投入的基础设施不能申请银行贷款抵押,造成企业资金困难。二是才难求,大中专人才现在都不愿意前往农村就业,宁愿留在城市待业,造成县域农业企业引进入才困难。

为此希望,政府加大农业农村投资的基础建设给予实际性的政府扶持,例如根据农业生产基础投资规模给予“先建后补”资金和政策性贷款等方面政策的支持。政府加大多人才下乡创业就业加大予以相关鼓励和扶持政策。

一二三产融合试点项目范文第2篇

时值三月,春回大地,地处杭州湾腹地的上海金山,又迎来了一年一度的田野百花节,同时也迎来了一场关于农业三产融合发展的盛宴。

3月18日-3月20日,由上海市农业委员会、上海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上海市金山区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研讨会”在上海金山这座海滨文化城拉开帷幕。作为全国首个以“三产融合 强农惠民”为主题的研讨会,也是上海市贯彻中央一号文件、落实两会精神的重要举措,此次研讨会特邀请了以色列、日本、韩国等代表世界休闲农业发展方向的先进国家的专家,也邀请了我国北京、江苏、浙江、安徽等地的专家学者,来到金山共同研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战略定位、路径选择、内涵外延、发展模式等具有重要意义的话题,并实地参观考察金山区农业一二三产业融合的示范点,一方面向国内外专家学者展示上海三产融合发展的成果,另一方面也学习借鉴国内外发达国家和先进地区三产融合发展的经验做法,共同推进三农发展,带动农民增收致富,最终实现全面小康。

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是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拓宽农民增收渠道、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的重要举措。近年来,金山大力实施农业“接二连三”战略,在推动农村三次产业融合发展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实践,先后发布多个文件,明确了金山区推进“第六产业”的发展道路,大力扶持农业“一产”、“二产”、“三产”的融合交叉发展。

金山主动转变农业生产经营方式,调整优化农业结构,着力发展“优质稻米、绿色蔬菜、名优瓜果、特种养殖”四大优势主导产业。重点打造以“一葡二桃三莓四瓜”为核心的优质特色地产农产品品牌,多次获得全市乃至全国专业评比金奖。

目前,全区已有23个农业领域的中国驰名商标、中华老字号、上海著名商标和218家无公害、绿色食品获证单位。金山注重用工业理念发展农业,把传统的农业种养拓展到生产、加工环节,可以极大地提高农业附加值。现有农产品加工企业16家(其中6家达到规模以上),创成全国农产品加工示范区。2015年,全区农产品加工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产值达34.19亿元。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鑫博海“中央厨房”,一直积极探索农副产品从田头到餐桌产业链发展,建成集净菜加工、冷冻干燥农产品及有机健康食品于一体的加工产业体系,年产值近4亿元。

利用深厚的农耕文化、乡土文化等传统农业资源,金山注重农旅结合、农文结合、农体结合,重点打造形成了枫泾古镇文化休闲旅游区、廊下郊野公园休闲集聚区、吕巷农耕文化万亩水果公园休闲区、山阳金山嘴渔村滨海文化农业休闲区,4个年接待能力50万人次的农业旅游集聚区。廊下郊野公园改建20个观光农场(工厂)及其他一批现成的景观,建成以生态、生产、生活为主题“多功能农场”,在上海首批7个郊野公园中率先开园。金山坚持农业资源和农时季节相结合、特色农产品和旅游产品相结合,每年策划举办田野百花节、草莓节、西甜瓜节、蟠桃节等农业节庆活动,吸引大批游客到金山采摘水果、体验农事、品尝农家菜、享受田园风光。围绕“互联网+农业”,拓宽农产品营销渠道,金山一直加强与1号店、菜管家、苏宁易购等合作,把金山优质农产品搬上知名电商平台,开设优质农产品金山馆。

一二三产融合试点项目范文第3篇

史佳林,张磊

(天津市农村经济与区划研究所,天津 300192)

摘要:在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历史背景下,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对促进农业农村转型发展、彻底改变城乡二元结构、加速产业与国际接轨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本文从第一产业出发,研究天津产业链条延伸以及与

二、三产业的融合发展情况,为今后解决我市现代农业发展瓶颈问题、全面实现农业“三区”定位和美丽乡村建设目标提供新的发展思路与途径。 关键词:天津;产业融合发展;现状;对策建议

1Status and Advices of Industry Convergence Development in Tianjin

SHI Jia-lin, Zhang Lei

Abstract: In the historical background of economic developing into the new normal, industry convergence has powerful meaning in promoting the transformation of agriculture and rural areas, in completely changing the two element structure of urban and rural, and in speeding the combination of our industry with the international standards. This paper starts from the primary industry, thenstudies the extension of the industrial chain and the development of industry convergence in Tianjin. It providesnew ideas and ways to solve the problems in modern agriculture developing, to realize the goals of "three zones" and the beautiful countryside construction.

Key word: Tianjin; industry convergence development; status; advice

引言

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是2014年底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作出的一项重大部署,也是2015年中央一号文件的一大亮点。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第一次正式出现在中央会议和文件中,是党的“三农”工作理念和思路的又一重大创新,具有深厚的时代背景和重大的理论与实践意义。在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历史背 作者简介:史佳林(1979-),女,天津市人。副研究员,经济学硕士,研究方向:都市农业理论与实践。联系电话:02223678636。张磊(1985-)女,天津市人。助理研究员,学士,研究方向:休闲农业规划设计。

1 景下,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对促进农业农村转型发展、彻底改变城乡二元结构、加速产业与国际接轨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

当前,产业融合发展在信息技术不断升级的带领下已经成为全球产业经济发展不可阻挡的潮流。在产业融合理念的先导性作用下,“互联网+”、“创客”、“众筹”等新概念迭出,为新型产业发展提供了无比巨大的空间[1]。从第一产业出发,研究产业链条延伸以及与

二、三产业的融合发展,可以为今后解决我市现代农业发展瓶颈问题、全面实现农业“三区”定位和美丽乡村建设目标提供新的发展思路与途径。

一、天津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模式及做法

天津多年始终强调农业向

二、三产业的延伸与扩展,提出建设多功能现代农业体系,培育壮大农业龙头企业和各类专业合作组织,并大力发展休闲农业,实现农业生产、生活、生态和服务功能的提升。经过多年发展,天津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大致可总结为以下几种模式:

(一)以农产品加工为引领,促进产业融合发展

农产品加工业是连接农业生产与市场的中间环节,也是打造农产品产业链、创造供应链和提升价值链的关键环节,能够实现农村资源与市场的紧密连接,有效促进一产向三产延伸、切实增强农产品面向市场的能力[2]。2013年天津农产品加工业总产值已占工业总产值的13.03%(包括12个行业的加工产业),与农业产值之比为8.38:1。食品加工制造业企业个数和总资产分别占农产品加工业的23.45%和47.62%。农产品加工业销售收入和利润总额占规模企业比重由2011年的9.87%、7.73%分别提高到2013年的12.43%、13.60%[3]。农产品加工引领一二三产业融合取得以下成绩:

1、以食品加工制造业为主体的产业融合发展格局已经形成。天津以地产原料和国内外原料为依托的农产品加工业高速发展,广泛吸引北方地区以及周边国家农产品向本地集聚,蒙牛、伊利、光明、宝迪、众品、雨润、中粮、京粮等大批国内知名农产品加工企业和产业集团落户天津,同时传统农产品加工企业不断转型发展,有效带动了天津地产农产品加工增值。

2、龙头企业为主导的产业化体系框架全面构建。天津加快发展壮大以龙头企业为主导的农产品市场体系,提升农产品交易环境,积极引导支持工商企业投

2 资农业,推进以“龙头企业+基地”、“龙头企业+合作社”、“龙头企业+经纪人”多种形式为主体的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形成了国家级、市级、区县级重点龙头企业组成的产业化体系框架,有效促进农民收入提升。

(二)以休闲农业发展为引领,促进产业融合发展

休闲农业将农村生态资源、农业生产资源、生产经营活动等资源加以整合并提升,最大限度的挖掘农业的生活、生态与服务效益,极大的拓展了农业的功能,促进城乡要素的相互融合,是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非常重要的手段。截止2015年底,天津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经营户达到3000家,带动农民就业人数28万人,接待游客1600万人次,实现农副产品及旅游综合收入50亿元,休闲农业已成为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农村增实力的重要途径。休闲农业引领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具体做法包括:

1、充分挖掘农业生产过程中的休闲内涵。农业生产是休闲农业的基础与核心,休闲农业即是要将传统农业文化、现代生产方式和多样化农产资源加以包装和设计,满足客户群体对绿色生态、安全产品、休闲活动以及精神家园的需求[4]。天津休闲农业发展中,多数园区通过发展高科技农业、设施农业、生态农业等手段,建设农业生态园、农业新产品展览馆、现代农业博览馆或博物馆等,为游客提供了解农业历史、学习现代农业技术、增长现代农业知识的休闲活动,从而将原先以生产为主要功能的农业园区打造成为休闲农庄、农业科技教育基地、生态农业基地、农业主题公园等,从而有效提升了农业的附加价值,促进园区的转型升级。

2、促进农产品加工、物流等相关产业发展。休闲农业的兴起,市民走进农村,实地体验、观察农产品的生长环境和生产过程,从而激发起强烈的购物欲望,因此精深加工产品、手工创意产品的市场需求十分巨大。天津休闲农业已具备了一套较为完善的产品体系,既包括品种丰富的初级农产品,更包括多种加工农产品、创意手工制品,如葡萄酒、蘑菇酱、木板年画、版画、芦绣等,从而促进农业与加工业及后续的物流业的融合发展。

3、与美丽乡村建设相结合,促进建筑等行业发展。天津休闲农业发展与美丽乡村建设目标紧密结合,在建筑风格和配套设施上既要保持独特的风貌和乡土特色,又要具备现代化设施和完善的功能,同时还要注重低碳节能与环保。目前天津多数休闲乡村、休闲园区都建设了功能齐全的餐饮、住宿和娱乐设施,周边

3 配套了完善的水、电、路、环卫等基础设施,极大的带动了建筑建材、新型材料等相关产业发展。

4、与农村各项服务业高度融合。发展休闲农业还与各类服务性产业密切相关,包括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批发和零售业,金融业,房地产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业等等[5]。近年来,天津休闲农业积极发展节庆会展节庆、健康养老、科技教育、文化创意等产业形态,如每年一度的蓟县渔阳金秋旅游节、沙窝萝卜文化产业节、齐心农事体验节等活动,促进了众多相关产业的发展。

(三)以新型经营主体为引领,促进产业融合发展

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产业关联性强,涉及范围广,并且对新技术、新业态的需求强烈,因此传统的农户个体作为经营主体,很难适应发展的需要,必须以具有规模经营和跨产业经营能力的新型经营主体作为主导。“十二五”以来,我市陆续出台了《天津市农民专业合作社促进条例》、《关于加快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意见》、《关于开展农村承包土地规范化规模化流转试点工作的通知》、《关于支持家庭农场发展的指导意见》、《关于引导农村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实施意见》等一系列支持政策,推动我市农业经营体系发展[6]。目前,已基本形成了“经营主体+社会化服务组织+配套政策”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而新型经营主体在促进产业融合发展中取得的主要成效包括:

1、农业规模经营水平提升,为产业融合发展提供了有力条件。截至2014年底,全市引导组建了37家村两委班子牵头,全体或大多数村民以土地承包经营权入股组建的股份合作社试点,累计入股土地11万多亩,入社农户1.4万余户;累计建成专业大户3694家、家庭农场2044家、直接经营土地的农业企业356家,共计引导30万余农户、130万余亩农村承包土地规范、有序流转给新型经营主体[7],从而促进全市现代都市型农业规模经营水平大幅提升,为实现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创造了广阔空间。

2、农业龙头组织带动能力增强,成为产业融合发展主导力量。截至2014年底,全市区县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达到451家,其中: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250家、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9家,累计建成农民合作社6694家,形成以“龙头企业+基地”、“龙头企业+合作社”、“龙头企业+经纪人”、“合作社+农户”等多种形式为主体的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龙头组织带动能力

4 日益增强,产品面向市场能力不断强化,各类新型经营模式不断进入,成为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主导力量。

3、农村社会化服务组织不断强化,为产业融合发展提供可靠支撑。科技、植保、防疫、农机、生产资料供应、金融服务等生产性服务组织的功能逐步强化、服务覆盖范围不断扩大;初步建成各级土地流转服务平台131家,形成了市、区县、乡镇三级一体的土地流转服务体系,实现了对涉农区县、乡镇的全覆盖;设立了8个涉农区县农村土地承包仲裁委员会,基本实现区县级农村土地承包仲裁机构全覆盖;研究制定了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农业设施和林权抵押贷款意见,组建了天津农业投资担保有限公司,从而为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提供全面完善的服务和支撑。

二、天津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融合发展组织规模有待提高

天津一二三融合发展所需的农业产业化组织和新型经营主体依然存在数量少、规模小、档次低、带动力弱等诸多不足。截止2014年,全市省级以上龙头企业中年销售收入10亿元以上的只有8家,占4.60%。多数企业销售规模基本维持在3000万元左右,尚未形成明显的规模优势和集聚带动效应[8]。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普遍存在着初级加工多、精深加工少、产品附加值低的现象,导致产品加工增值转化率低、带动农民增收有限。

(二)利益联结机制有待完善

当前,全市各类产业化组织虽通过合同、合作、股份合作等形式与农户建立了初步的利益联结关系,但这种利益联结机制仍不够紧密、完善,遇到市场波动,违约现象仍时有发生。农产品生产、加工和从事休闲农业的企业、农户、合作社等基本上是孤立经营,基于各自优势、专业化分工基础上的合作缺乏;农产品生产者与加工商、运销商、服务商等产业链的其他主体缺乏实质性深度合作,基本是市场买卖关系,生产者处于被动地位,存在利益冲突,难以实现一体化。

(三)二三产业品牌化程度不高

多数产业化组织由于研发资金投入不足、科技人才缺乏,产品精深加工技术

5 水平相对落后,以及经营理念观念落后等原因,导致经营产品多为原始农产品或经过简单包装加工后的初级农产品,在精深加工、包装、营销、品牌等方面需提升档次,提高品牌知名度和市场创汇能力。以省级龙头企业为例,拥有省以上名牌产品或著名商标的企业57家,仅占企业总数的35.19%[9]。同时商标注册意识、保护意识跟不上,有竞争力的市场品牌不多。

(四)经营主体融资问题尚待解决

从事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各类经营主体由于开展基础设施建设、设备购置、人才引进及生产基地扩建等,投入巨大,易存在资金缺口;加之农产品原料收购又有明显的季节性,相应带来经营资金使用的季节性,易产生资金短缺。但由于多数农业企业、合作社规模偏小,抵御风险能力较差,银行信用等级不高,有效抵押物不足,面对企业需求,融资难问题仍然突出。这既制约了经营主体做大做强,也影响了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进一步推进。

(五)新技术、新业态培育尚待加强

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很大程度上依托于创新的技术手段和新型的商业模式,就目前来看,天津专注于各产业内部的技术创新发展较快,但打破产业界限,促进各产业间联动的关键技术研发和推广体系尚不完备,没有形成前瞻性研究。此外,基于产业融合发展的各类新型产业形态,如“互联网+”农业、电子商务农业、节庆会展农业、社区支持农业等业态还停留在探索阶段,规模小、效益不明显、管理体制机制欠缺,亟需进一步发展壮大。

三、天津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对策建议

推进我市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首先应明确农业的基础和优先地位,通过财政支农、税费优惠、金融支农、抵押担保等手段引导和激励农业及相关联产业各类主体的转型升级,并在此基础上继续加大对二三产业的扶持力度。具体而言,可采取如下措施:

(一)破除农村二三产业非农用地障碍,降低准入门槛

一是为了支持农村生态环境保护(休闲农业)、环境污染治理(农膜回收)、

6 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循环农业)等重点领域的产业发展,通过村集体内部土地整理获得的经营性建设用地指标,在严格执行国家土地管理法规的前提下,尽可能减少审批环节,降低非农用地交易成本。二是加大土地整理投入,清理闲置土地,扩大经营性建设用地来源。盘活破产、改制企业用地,鼓励开发荒滩、荒坡、荒地、荒山等未利用地,增加土地储备。三是建议国土部门在未来经营性建设用地规划时,向农村产业融合型经营主体倾斜,优先考虑圈舍、加工厂房、餐饮、仓存等建设用地。

(二)推进涉农金融改革和创新,激发投资创业积极性

首先,加快土地确权登记颁证工作,科学确定农村土地价值,培育完善土地流转市场,尽快修改完善一系列现行相关法律,规范土地抵押担保制度,从而缓解产业融合发展的资金瓶颈问题。二是拓宽农业政策性金融的支持范围,采取政府引导、社会参与、市场化运作的模式,设立农业产业发展基金或贷款担保公司,吸引鼓励企业、社会组织、民间资本、个人等多种形式的资金投入,确保资金投入和使用的长期性和连续性。此外,可以在税收和贴息政策上给予优惠,探索产业融合发展的众筹支持机制,与有影响力的众筹平台合作,重点支持社区参与以及弱势群体主导型产业融合发展项目的股权筹资。

(三)着力支持农民参与产业融合发展,促进农民就业增收

制定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政策支持标准,对吸纳当地农民就业数量和农民增收达到一定比例时,应给予营业税(增值税)、所得税、房产税和土地使用税以及相关费用的优惠减免政策。对于设施农业、养殖场等用水用电按农业电价水价给予支持。继续扶持“一村一品”发展,发展产地加工、特色产品加工等产业,并创新流通方式,支持发展直销、配送、电子商务等农产品流通业态,从而带动当地农民就业和增收[10]

(四)加大公共支持力度,加强规划引导和配套基础设施建设

科学规划一二三产业布局,整合统筹已有财政项目向实现生态环境保护、资源利用效率提升的产业融合项目倾斜。同时,按照政策目标的实现程度给予相应的政策补贴或奖励。在产业融合发展重点区域加快公共交通、通讯网络、电网改造、垃圾与污水处理、厕所与停车场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对经营者自行建设的基

7 础设施项目给予奖补支持。注重当地人力资源的培养和农村自然、人文生态资源保护开发利用及乡村传统文化与技艺的传承。

参考文献:

[1] 赵海.论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J].农村经济管理,2015(7):26-29. [2] 徐旭初.浅谈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J].中国农民合作社,2015(3):21-22. [3] 魏秀芬.天津农产品加工业的现状、问题与对策[J].食品研究与开发,2000,21(4):3-6. [4] 冯建国,陈奕捷.以休闲农业为核心,带动都市农业产业融合[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11,32(4):61-65. [5] 苏毅清,游玉婷,王志刚.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理论探讨、现状分析与对策建议[J].中国软科学,2016(8):17-28. [6]潘春霖,王晓蓉,李凤菊,宋治文.天津市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社会化服务的发展现状研究[J].天津农业科学,2013,19(8):51-53. [7] 徐磊,王建春,李凤菊,宋治文,宋斌.天津市农民专业合作社管理系统的开发与实现[J]. 天津农业科学,2015,21(5):101-105. [8] 张明亮,张蕾,陈鹏.天津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现状及对策建议[J].天津农业科学,2014,20(8):83-86. [9] 李莉.天津市GI初级农产品品牌营销的现状分析[J].价值工程,2014(10):151-153. [10] 《农产品加工业及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保障措施研究》课题组.制定完善相关政策法律保障措施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J].农村工作通讯,2015,18:30-33.

一二三产融合试点项目范文第4篇

时值三月,春回大地,地处杭州湾腹地的上海金山,又迎来了一年一度的田野百花节,同时也迎来了一场关于农业三产融合发展的盛宴。

3月18日-3月20日,由上海市农业委员会、上海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上海市金山区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研讨会”在上海金山这座海滨文化城拉开帷幕。作为全国首个以“三产融合 强农惠民”为主题的研讨会,也是上海市贯彻中央一号文件、落实两会精神的重要举措,此次研讨会特邀请了以色列、日本、韩国等代表世界休闲农业发展方向的先进国家的专家,也邀请了我国北京、江苏、浙江、安徽等地的专家学者,来到金山共同研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战略定位、路径选择、内涵外延、发展模式等具有重要意义的话题,并实地参观考察金山区农业一二三产业融合的示范点,一方面向国内外专家学者展示上海三产融合发展的成果,另一方面也学习借鉴国内外发达国家和先进地区三产融合发展的经验做法,共同推进三农发展,带动农民增收致富,最终实现全面小康。

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是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拓宽农民增收渠道、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的重要举措。近年来,金山大力实施农业“接二连三”战略,在推动农村三次产业融合发展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实践,先后发布多个文件,明确了金山区推进“第六产业”的发展道路,大力扶持农业“一产”、“二产”、“三产”的融合交叉发展。

金山主动转变农业生产经营方式,调整优化农业结构,着力发展“优质稻米、绿色蔬菜、名优瓜果、特种养殖”四大优势主导产业。重点打造以“一葡二桃三莓四瓜”为核心的优质特色地产农产品品牌,多次获得全市乃至全国专业评比金奖。

目前,全区已有23个农业领域的中国驰名商标、中华老字号、上海著名商标和218家无公害、绿色食品获证单位。金山注重用工业理念发展农业,把传统的农业种养拓展到生产、加工环节,可以极大地提高农业附加值。现有农产品加工企业16家(其中6家达到规模以上),创成全国农产品加工示范区。2015年,全区农产品加工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产值达34.19亿元。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鑫博海“中央厨房”,一直积极探索农副产品从田头到餐桌产业链发展,建成集净菜加工、冷冻干燥农产品及有机健康食品于一体的加工产业体系,年产值近4亿元。

利用深厚的农耕文化、乡土文化等传统农业资源,金山注重农旅结合、农文结合、农体结合,重点打造形成了枫泾古镇文化休闲旅游区、廊下郊野公园休闲集聚区、吕巷农耕文化万亩水果公园休闲区、山阳金山嘴渔村滨海文化农业休闲区,4个年接待能力50万人次的农业旅游集聚区。廊下郊野公园改建20个观光农场(工厂)及其他一批现成的景观,建成以生态、生产、生活为主题“多功能农场”,在上海首批7个郊野公园中率先开园。金山坚持农业资源和农时季节相结合、特色农产品和旅游产品相结合,每年策划举办田野百花节、草莓节、西甜瓜节、蟠桃节等农业节庆活动,吸引大批游客到金山采摘水果、体验农事、品尝农家菜、享受田园风光。围绕“互联网+农业”,拓宽农产品营销渠道,金山一直加强与1号店、菜管家、苏宁易购等合作,把金山优质农产品搬上知名电商平台,开设优质农产品金山馆。

一二三产融合试点项目范文第5篇

【关键词】产业链;产业融合;城镇化;新型业态

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是以农业和粮食适度规模经营为切入点,以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为支撑,以生产经营合作或农村土地股份合作为主要方式,推动粮食等主要农产品生产、储存、加工、销售一体化融合发展,延伸农业产业链,建立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提高农业附加值,培育农村新业态,拓展农民增收渠道,着力探索建立农民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中的利益共享机制和实现机制。为了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用工业理念发展农业,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完善利益联结机制为核心,以制度、技术和商业模式创新为动力,以新型城镇化为依托,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构建农业与二三产业交叉融合的现代产业体系,形成城乡一体化的农村发展新格局,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繁荣,为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重要支撑,如何有效的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必须从以下方面入手:

一、围绕主导产业建立完整产业链,形成各类农业经营主体的利益共同

以产业为依托,围绕解决一家一户面临的土地经营零散、劳动力不足、社会化服务难等问题,通过生产经营合作、土地股份合作等方式,推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建立完整产业链。只有有效的整合土地、劳动力、社会服务、土地股份等要素,才能使资源得到最大限度的利用,才能实现各类农业经营主体的利益共享,实现农村经济的协调发展。

二、推进不同经营主体契约融合、共同发展,让农民共享发展成果

围绕有发展潜力的主导产业、特色产业等,通过订单生产、合作协议、产供销对接等方式,强化一二三产业的有机融合,形成完整产业链。重点探索形成长期稳定的购销关系和合理的农产品购销价格,逐步建立一二三产业之间的利益联结机制,充分保护农民利益,让从事第一产业的农民充分分享产业链增值,价值链提升带来的更多收益。

三、探索农村实现一二三产业融合的其他有效形式,积极开发农业的多种功能

结合美丽乡村建设,传统村落保护等工作,总结已有的行之有效的实践探索,促进农业与旅游、教育、文化的有机融合,稳步推进休闲观光农业、品牌农业、创意农业、乡村旅游、农家乐、健康养老产业等新业态,既有效增加农民收入,又弘扬农耕文化,加强生态文明建设。

四、以产业链延伸、产业范围拓展、产业功能转型等为核心,促进融合发展

(一)农业产业纵向型融合

通过订单生产、承贷承还、贷款担保、合作协议、产供销对接等多种方式,建立有效的企农利益联结机制,加强家庭经营、合作经营、企业经营等生产经营合作,实现生产、加工、销售、品牌培育等环节的有机整合,增加农业附加价值,促进农业生产、销售、加工管理智能化水平。

(二)农业多元化服务型融合

发展以测土配肥、统防统治、农机服务、产品营销、技术培训等为重点的社会化服务组织,总结推广农业综合服务站、信息服务平台、粮食银行、产业联盟等社会化服务有效形式,实现服务主体多元化、类型多样化、运行市场化,加快构建公益性服务与经营性服务相结合、专项服务与综合服务相协调的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农村多元化服务的融合是农业多元化发展的需要,也是实现惠民、富民的重要举措。

(三)产业聚集型融合

建立土地、资金、科技、人才等要素平台,引导从事种植、加工、销售的各类新型生产经营主体向优势区聚集,提高规模化经营水平,形成优质产业集群和品牌优势,提高种植效益。积极推进农业内部产业整合型融合,推进粮饲兼顾、种养融合、循环发展。

(四)农业多种功能型融合

通过规划引导,重点围绕打造都市休闲农业带,建设提升一批农家乐、休闲农庄、休闲农业示范点,开发农业生态休闲、旅游观光、农耕文化、科技教育等多种功能,拓展农业发展的领域和空间。

五、着力推进新型城镇化

将农村产业融合发展与新型城镇化建设有机结合,引导农村二三产业向县城、重点乡镇及产业园区等集中。加强规划引导和市场开发,培育农产品加工、商贸物流等专业特色小城镇。强化产业支撑,实施差别化落户政策,努力实现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常住人口全覆盖,稳定吸纳农业转移人口。

六、大发展农业新型业态

实施“互联网+现代农业”行动,推进现代信息技术应用于农业生产、经营、管理和服务,鼓励对大田种植、畜禽养殖、渔业生产等进行物联网改造。采用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改进监测统计、分析预警、信息发布等手段,健全农业信息监测预警体系。大力发展农产品电子商务,完善配送及综合服务网络。推动科技、人文等元素融入农业,发展农田艺术景观、阳台农艺等创意农业。鼓励在大城市郊区发展工厂化、立体化等高科技农业,提高本地鲜活农产品供应保障能力。鼓励发展农业生产租赁业务,积极探索农产品个性化定制服务、会展农业、农业众筹等新型业态。

七、引导产业集聚发展

加强农村产业融合发展与城乡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有效衔接,完善县域产业空间布局和功能定位。通过农村闲置宅基地整理、土地整治等新增的耕地和建设用地,优先用于农村产业融合发展。创建农业产业化示范基地和现代农业示范区,完善配套服务体系,形成农产品集散中心、物流配送中心和展销中心。扶持发展一乡(县)一业、一村一品,加快培育乡村手工艺品和农村土特产品品牌,推进农产品品牌建设。依托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农业科研院校和“星创天地”,培育农业科技创新应用企业集群。

八、强化农民合作社和家庭农场基础作用

农民合作社发展农产品加工、销售,拓展合作领域和服务内容。家庭农场开展农产品直销。引导大中专毕业生、新型职业农民、务工经商返乡人员领办农民合作社、兴办家庭农场、开展乡村旅游等经营活动。支持符合条件的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优先承担政府涉农项目,落实财政项目资金直接投向农民合作社、形成资产转交合作社成员持有和管护政策。开展农民合作社创新试点,引导发展农民合作社联合社。引导土地流向农民合作社和家庭农场。

九、强化人才和科技支撑

加快发展农村教育特别是职业教育,加大农村实用人才和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力度。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引导各类科技人员、大中专毕业生等到农村创业,实施鼓励农民工等人员返乡创业三年行动计划和现代青年农场主计划。鼓励科研人员到农村合作社、农业企业任职兼职,完善知识产权入股、参与分红等激励机制。支持农业企业、科研机构等开展产业融合发展的科技创新,积极开发农产品加工贮藏、分级包装等新技术。

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探索不同地区、不同产业融合模式。坚持尊重农民意愿,强化利益联结,保障农民获得合理的产业链增值收益。坚持市场导向,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营造良好市场环境,加快培育市场主体。发展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是拓宽农民增收渠道、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的重要举措,是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探索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必然要求。

参考文献:

[1]王征兵.中国农业发展方式应转向精细密集农业.农业经济与管理,2011(5):16~20.

一二三产融合试点项目范文第6篇

****粮油集团是一家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下辖**实业、**食品科技、**生态农业、**种业、**臵业等38个经济实体,公司占地面积800余亩,资产总额12亿多元,现有员工1300多人。经过20多年的发展,已形成拥有粮油加工、仓储物流、粮油贸易、商业地产等四大支柱产业,集“科、工、贸、投”于一体的大型企业集团,2014年公司实现销售收入86.3亿元,成为**省农业产业化行业领军龙头企业。

近来年,我们抓住省委省政府实施农产品加工“四个一批”工程,突破性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的重要机遇,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树立基地联动、产业推动、品牌带动、创新驱动的发展理念,加快科技创新转型,抢占产业发展制高点,不断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实现了农民增收,企业增效,产业转型的发展目标。

一、夯实一产业,不断创新生态农业模式

(一)稳步拓展“一核两圈”基地。公司大力实施“订单农业”,根据企业自身经营和加工需要,采取自建、共建、订单收购等方式,在县内外建立稳定的优质粮油原料基地,推广绿色无公害有机稻种植技术,探索出了“公司+合作社+家庭农场+农户”的**经营模式。“一核”即有机稻生产核心区。以**线生态农业走廊为中心线,在现有5000亩有机稻基地基础上,实施倍增计划,3年内创建了10万亩有机稻种植基地。“两圈”即优质稻原料保障圈和补给圈。实施订单农业,在全县范围内推广水稻优良新品种,形成了100万亩的优质稻原

料保障圈。进一步拓展县外资源,将“订单农业”面积扩展到**、**、**等周边地区,形成了涵盖周边县(市)的200万亩优质稻原料补给圈,共建成300万亩优质稻高产稳产基地。在“两圈”范围内创建20个万亩高产示范片,组建65个镇级优质粮油种植协会,带动64万个基地农户年增收逾6亿余元,人平增收300元以上,促进了农业结构调整和农民增收,在农业产业化建设中充分发挥了示范带动作用。

(二)创新生态农业新模式。2013年,**集团在**镇**、**村流转承包土地5000亩作为示范基地,创新种植模式,高标准建设**生态农业示范园。目前已在有机稻种植区建成“稻鸭共育”示范基地2500亩,“稻鱼、稻鳖”示范基地200亩;“稻虾共生”示范基地600亩,实行以稻为主,稻鸭、稻鱼、稻鳖、稻虾共生,绿色有机,高产高效。公司将在10万亩有机稻种植示范区逐步推广生态农业新模式,通过基地联结农户,做给农民看,带着农民干,给农民做示范,让农民有钱赚,带动农民科学致富,实现农民增收、企业增效、社会受益。

(三)推广再生稻种植新模式。再生稻具有“一种、两收、三高、四省”等优点,即种一次收两次,投入产出高、劳动效率高、经济效益高,省工、省种、省肥、省秧田,是**地区发展高效农业,推广农业新技术、新品种、新模式的有效途径。近年来,再生稻以其投入少、产量高、米质好的优势倍受消费者的亲睐。**集团顺势而为,建立了万亩再生稻种植基地,为强化科技支撑,实现合作共赢,**集团与中国科学院**院士共建了湖**再生稻院士工作站,推广再生稻栽培新技术模式,实施粮食高产创建活动。今年3月16日举行了院士工作站授牌仪式,在**集团举办了**院士学术交流座谈会、报告会,培训农

技人员220多人,并请**院士深入到**村为再生稻种植大户传授新技术,为发展**再生稻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今年,公司将巩固**主产区,发展丘陵副产区,进一步在**等沿长湖地区乡镇发展再生稻种植面积6万亩,并为基地农民统一提供优质、放心、低价的农资,常年聘请**院士专家团队的高级农艺师和省市科技特派员作技术培训指导,扶助再生稻种植区内1万多农户户平增收5000元,亩平增收600元。

二、做强二产业,不断加快转型升级

(一)做强产业推动,舞活产业龙头。公司以**实业为核心,扩大产业规模,提档升级增效。新上了年产10万吨有机稻米及小包装生产线,采用国内领先技术设备、最新工艺流程,生产各类有机营养米、优质米、专用米等系列产品,形成年产50万吨高档大米的生产能力。通过狠抓产品质量,建立了从田间到餐桌全过程可追溯体系。严格收购标准,确保原粮质量;规范加工流程,确保产品合格。按照国家QS认证质量标准的要求,根据不同大米品种、不同档次的客户对象,科学制定大米加工工艺流程,以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求,实现了从中档到高档产品的跨越。产品市场竞争力的全面提升,企业实力的明显增强,有力推动中小粮油企业的兼并重组和优势资源整合,集团所属企业已增加到38家,年稻谷加工能力200万吨、仓储能力50万吨,使农产品加工成为**第一支柱产业。

(二)树立品牌带动,竞进提质增效。我们将食品健康安全作为企业的立业之本,实行从产品开发设计到原料种植,到加工销售,到产品标准的全过程控制管理健康安全工程,健全质量管理体系,打造粮油精品名牌,*通过了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认证,多次荣获**省、广东省“消费者满意商品”称号,先后被评为中国国际农博会名牌产

品、全国“放心米”、**名牌产品、**省著名商标、中国驰名商标,“**”品牌已成为中国农谷“绿色、生态、健康、安全”产品的重要标志。公司积极开展品牌营销,创新营销模式,在**电商运营中心,入驻天猫、京东网开设网店2家,让消费者更加快捷、便利、放心的购买到新鲜粮油,享受到坐在家中买粮油,轻轻一点送到家的体验。通过广告图片、网络媒体的宣传,有力提升了产品的美誉度和知名度。同时在上海、广州、深圳设立了国内大型粮油产品旗舰店,逐步在省内外建立万家食品形象店、专卖店、便民店,形成覆盖全国的市场营销网络体系。知名的品牌效益,为产品在市场竞争中确立了不可替代的优势,“**”大米、“**”菜籽油等20多个粮油系列产品畅销全国28个省市自治区。

(三)突出创新驱动,助推转型发展。**集团坚持科技创新战略,提高稻谷资源利用率,推进产业转型升级,不断延伸以精炼稻米油、米胚芽营养保健系列产品为主线的农业科技产业链,实现稻米加工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明确了由普通粮油食品向新型健康保健食品转变的科技创新目标,拟定了从保健功能食品到护肤、护发产品直至生物医药产品的发展规划。公司围绕科技创新重点,加大研发投入,重点突出有机米、稻米油、保健食品等中高档特色主食产品的研发,深化与**农业大学、**轻工大学、中国农科院**油料作物研究所、中科院上海药物研究所等科研院所的产学研合作,确立了科技合作战略联盟,合作研究开发以纯天然、高质量、稳定化全新鲜稻米胚芽为主要原料,运用自主创新技术,建立工业化联产稻米胚芽抗氧化物和米胚芽多糖提取工艺生产线,生产的“米胚芽多糖”、“米蕈多肽”、“膳食纤维”3个专利保健产品,具有增强免疫能力、平衡人体营养、改善心脑血管功能、缓解视力疲劳、低热减肥、防治“三高症”、防癌抗癌

等功能。产品形式有富含稻米胚芽中优质营养素和生理活性成分的“功能饮料”、“纤维食品”、保健食品等系列产品。研究和开发米糠多糖系列产品,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可广泛用于食品、生物医药、化工等领域,使我国丰富的稻米胚芽资源得到高科技、高附加值的开发利用,每100吨米糠可生产多糖类活性物质3吨,每吨售价高达130万元以上,使产品附加值提高20倍以上。这将填补我国在米糠深度开发利用领域和稻米胚芽生产营养保健食品的市场空白,极大地改善人们生活品质,提高生活质量,促进身体健康,引领健康养生。

目前,公司正在**经济开发区建设中国首家米胚芽多糖保健食品工业园,园区占地300亩,一期计划总投资3亿元,现已建成3万平方米的现代化厂房,正在进行设备安装,今年6月投产后,将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并可新增就业200余人,成为**集团转型发展中新的增长极。

三、融合一二三产业,发展休闲观光农业

公司以**生态农业走廊**村为中心,着力打造国家级现代农业示范区,**智慧农业观光园,高起点、高品位、高标准建设“一心两轴四区”,即一心(综合服务中心)、两轴(**公路现代农业展示轴、滨水休闲轴)、四区(综合服务区、有机稻种植区、标准化花木种植区、产学研示范推广区),公司投入1200万元,已在位于**镇**集村,地处**智慧农业项目区荆襄高速、沙河路交汇处建设“稻鸭、稻虾、稻鳖、稻鱼”示范基地600亩,开挖稻鳖共养生态沟6000米。2015年重点建设综合服务中心、产学研数字农业中心、产品展示中心、稻香中心广场、育苗工厂、有机水稻公园等主要景点。目前,**智慧农业示范园区规划正加速实施,已建成占地8000平方米的育苗工厂。在标准化花木种植区栽植红梅200株、树型月菊10000株、玫

上一篇:幼儿教师研讨心得体会范文下一篇:一二三产业融合项目书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