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境教学高中历史论文范文

2024-02-09

情境教学高中历史论文范文第1篇

情境是学生获取知识、发展能力、提升学生心理品质的重要手段,是沟通学生实际与学习,搭起学生现实和抽象概念之间的桥梁。特别是历史教学,教师更可充分发挥情境教学的功效,让学生在情境中感悟,理解,实现知识的“再创造”,提升学生的历史感悟水平。那么,如何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创设情境,给课堂带来趣味,让历史课堂充满活力与高效?笔者认为可通过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发挥媒体作用,创设至真至诚的情感情境

人是感情动物,情感教学也因此在当今的课堂教学中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而在历史教学中,教师创设至真至诚的情感情境,将学生引入浓烈的情感氛围中,让学生感受情感的熏陶,能够极大的催生学生的学习认同感,使学生受到感染和鼓舞。特别是在教学过程中,通过给学生播放一些与教学内容紧密相连的视频或音乐,将学生带入历史的氛围中,可以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如在教学“一国两制”的相关知识时,通过给学生播放《我的中国心》和《故乡的云》这些歌曲,渲染课堂气氛,让学生浸润在浓浓的爱国主义情感氛围中,加深了学生对祖国成功收回港澳主权的认同。

再比如在教学“九一八”事变的内容时,我给学生播放了反映“九一八”事变史实的主题影片《抵抗 抵抗》,影片中震撼人心的场景,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极大的引发了学生的爱国热情,学生们都情不自禁的唱起了影片的主题曲,学生的浓厚的情感也都得到了最大限度的激发。通过播放贴近教学主题的视频以及教师恰到好处的语言渲染,将学生置于事件发生的真实情境中,让学生尽可能地融入课堂之中,以此来完成新知的教学,可以吸引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让他们充满期待地步入新课的学习中。

二、引导学生表演,模拟生动真实的事件情境

所谓模拟事件情境即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引导学生表演、参与,通过对事件的解读,让学生产生如临其境之感,从而让学生对历史事件达到深层的理解,达到增强学生的历史情感和求知欲的目的。例如在教学“西安事变”的知识时,我让学生在课前查阅资料,做好准备,课堂上表演“西安事变”的情景。经过学生的精心准备,课堂上扮演张学良,杨虎城的学生对“蒋介石”进行了有效的劝说,可谓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软硬兼施,学生们表演的有模有样,煞有介事,观看者也兴致浓厚,评头论足,极大的增强了课堂的生动性和真实感。使学生犹如穿越了时空的隧道,回到了历史事件发生的现实中,不仅深刻理解了“西安事变”的重要意义,还培养了学生表达和表演的潜能,使他们的心理得到了最大限度的满足,体验了成功的喜悦。再如在教学“三国鼎立”这一内容时,我同样创设表演情境,引导学生走上讲台,充分展示:设身处地,假设你是当年的诸葛亮,你将怎样纵论天下?通过表演,再现了历史,学生在这样的情境中,其学习的兴趣和效果是不言而喻的。

三、有效利用资料,构建耳目一新的图像情境

历史教材中,安排了大量真实而又珍贵的资料、图片。在教学中,教师可充分引导学生观察,研究教材中的图片及资料,让学生从对这些资料图片的解读中感受历史的沧桑,既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又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例如在教学八年级上册《南京大屠杀》这一内容时,运用课本上几幅真实的历史照片,如《日军砍杀南京青年》、《日军把南京青年当做刀靶练习刺杀》等,引导学生仔细品读,想象,从而深刻体会日本侵略者的残忍和惨无人性,极大的激发了学生对侵略者在我国犯下的滔天罪行的愤慨,教师此时再结合近年来日本右翼反华势力的抬头,甚至日本名古屋市长河村隆之公开否定南京大屠杀的事实,教育学生既要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更要奋发图强,努力学好文化知识,建设好我们伟大的祖国,才能不再使我们的祖国受到欺凌。

四、巧用历史故事,创设鲜活的语言情境

历史学科,富含大量真实生动的历史故事,教师在教学中,选择恰当的时机,给学生讲述,可以有效吸引学生注意力和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想象能力。同时,还可增强学生对历史学科的情感,愉悦课堂的氛围,激活学生的鉴赏能力和评价水平。

如在教学有关“戚继光抗倭”的内容时,我给学生讲述了一段戚继光亲自参加战斗的动人故事:在一个月黑风高的夜晚,戚继光亲自跨上战马,手舞双剑,左冲右突,带领他的部队突袭敌人的阵地。他的部下见到自己的主帅亲自冲锋陷阵,顿时军心大振,勇猛异常。经过这场厮杀,歼灭了所有的敌人。在戚继光的带领下,经过四年的奋战,我国东南沿海的日本倭寇基本被肃清。民族英雄戚继光和他的戚家军,为打败倭寇作出了重大的贡献,学生们听了这个“小故事”,必然升起对民族英雄戚继光的无比崇敬,从而对他的英雄事迹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这样的小故事不仅起到了调节课堂的目的,同时还使学生受到了爱国主义教育,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此外,历史教学中的情境创设,还有很多途径。比如:设疑问难式的问题情境;引人入胜的文学情境;置身其中,亲身触摸历史的文物情境等。教师巧妙运用,都可极大的丰富学生的感知,让学生感知历史,亲历历史,加深对历史知识的认识。

总之,教师在情境创设的过程中,必须事前做好充分的准备,课堂上精心组织,给学生呈现真实而有效的历史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体会,在情境中领悟,从而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灵性和效果,从而大幅度提高初中历史的教学效率。

(作者单位:江苏省淮安市清浦中学)

情境教学高中历史论文范文第2篇

摘  要:随着互联网信息技术和多媒体技术的不断发展,在我国中小学教学模式中的应用得到了极大的拓展。如何利用互联网构建情景教学,构建高效历史课堂,已经成为了初中历史教师们都需要深入研究的课题。例如通过多媒体、语言、角色扮演和配乐等策略为学生创设教学情境,既能够快速将学生吸引到教学内容中来,又能够有效增加记忆、强化教学质量。本文通过讨论信息化背景下情景教学法的意义,展開了对该教学法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分析。

关键词:情景教学法;初中历史;应用分析

引言:

在探讨新的教学模式之前,需要对传统初中历史的教学模式进行分析,并根据其痛点进行改进和提高。传统的历史教学最大的痛点是,由于所涉猎的人物都已经成为过去,有着不可更改的特性。在授课过程中很多教师过度重视让学生记忆可能内容,一味让学生死记硬背,缺乏了对课程的理解过程。正是针对这一痛点,情景教学法能够很好地还原历史,让学生从历史的旁观者变成历史的演绎者,在这一过程中,能够更好地了解历史事件的原因,让学生做出更好的解读。

一、信息化背景下情境教学法的特点和意义

(一)情景教学法的形象性

在初中历史的教学过程中,学生对于历史事件和人物的感知是平面化的,对于发生的历史事件只能够从文字上进行了解,对历史人物的认知也只存在于教材插图上。而真实的历史人物是立体的,和普通人一样有血有肉。情景教学法能够让学生在特定的环境下对课本的内容进行还原和演绎,通过生动的场景和互动,强化对课本内容的认知。

(二)情景教学法的情绪性

很多学生之所以难以记忆历史课程中的内容,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在于对相关人物和历史情节缺乏代入感。这种代入感取决于学生是否能够对其中的情节产生情绪上的共鸣。情景教学法在历史课堂上的演绎能够通过学生的演绎和交流产生同理化的情绪,更加方便学生对历史人物的言行和事件的发展方向进行理解[1]

(三)情景教学法的促进性

传统初中历史的教学中很多学生会对相关知识死记硬背,既浪费时间,效果还很差。情景化教学能够将历史事件变成自己身边发生的事件,让学生从背诵课文变成自然记忆,可以对学习历史起到有效的促进作用。而且通过角色的转换,让历史人物变成自己身边的同学,在记忆相关知识点的时候,可以通过联想提高记忆效率。

二、情境教学法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一)通过多媒体进行情境教学

随着新课标的不断落实,初中历史课程的教学模式也在不断地优化。为了能够让学生们更好地了解和学习历史,教师可以在备课的过程中利用互联网络和多媒体技术收集更多的视频和影像资料,在课堂上将授课内容从平面的文字转变成鲜活的历史情境。例如在八年级下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一课中,让学生观摩原版影像资料和影视作品,在声音和图像的双重作用下,能够有效地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在之后的教学过程中,还可以让学生总结观后感,观察现代人的生活模式和建国初期的区别,从而提升爱国情怀。

(二)通过语言进行情景教学

利用语言进行情景教学是强化学生对学习内容观感的一个有效途径,而且相对于角色扮演而言难度较低,具备更强的操作性。语言是情绪传达的最直接方式,也是最能够让学生对课本内容产生“移情”的方式。通过语音语调的调整和语气节奏的变化,教师能够将学生瞬间代入进历史角色中。通过这种教学模式的推广,还能够有效地强化学生对历史情节发生和转折的原因以及历史当事人的情感变化进行理解。例如在七年级《三国鼎立》一课中,可以让学生朗诵《出师表》或分角色对话《隆中对》,去体会其中角色的情绪变化,加深对历史情节的感受。让学生按照自己的感受来尝试对历史人物进行解读,再去思考这种情绪是否符合接下来历史事件的发生,还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2]

(三)通过角色扮演进行情景教学

角色扮演是历史学习当中最为重要的一种情景教学方式,通过服装、道具、人物等环节的安排,让学生借助教材内容和充分的拓展来演绎历史、还原历史。这一过程中教师应该给予学生一定的自由度,目的在于让学生对历史产生自我了解。例如在七年级《秦一统中国》和《秦末农民大起义》的学习过程中,让学生分别饰演秦始皇和陈胜等角色,让学生自己准备服装道具、台词动作等,也可以分小组进行演绎,并让学生们评出“最佳男主角”等奖项。通过这种激励方式,让学生主动投入到历史课程的学习中去。

(四)通过音乐进行情景教学

音乐是最能够渲染环境气氛,并且让人产生代入感的一种途径,中国传统文化当中的诗词也都是有其韵律,可以唱诵的。这种唱诵不仅能够让学生感受不同时代下的音乐风格,同时还能够体会当时的社会风貌和人民的生活情况。例如让学生尝试吟唱《诗经》中的名篇,可以让学生理解春秋时期人们对于语言的理解和生活方式,同时还可以进行古今对比,鉴赏古体诗歌和现代流行音乐的不同。

结束语:综上所述,初中历史想要构建高效课堂,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就需要借助信息化背景下的情境教育法,其目的在于让学生产生代入感,不仅是作为一个旁观者的角度去学习历史,而是要成为一个参与者去创造历史。让学生理解历史的价值和深刻的借鉴意义,才能够更好地投入到历史课程的学习中来。

参考文献:

[1]甘文. 信息化背景下情境教学法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J]. 名师在线,2019(29):68-69.

[2]孔宝华. 情境教学法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探析[J]. 学周刊,2019(20):113.

情境教学高中历史论文范文第3篇

摘要:随着时代的进步与发展,教育理念发生了不断地改变,人们对于教育方面的需求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因此在新课标改革的过程当中,就需要探索出一套全新有效的教学策略来适应时代的发展。尤其在于高中阶段,历史作为新阶段学习的重要学科,如何进行正确的教学和引导成为高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亟待解决的问题。然而新兴的情境教学方法和模式就很好的解决了这一问题,本文就高中历史教学融入情境教学的方法为中心展开论述,希望为相关单位提供借鉴意义。

关键词:高中历史、情境教学、方法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新时期教育对于教学水平的要求显著提高,尤其是在高中阶段,,高中阶段作为学生学习、改变命运的重要时期,在教学方面是更不容忽视的,因此,如何创新教学方法让学生爱上学习成为了重中之重。而新兴的问题情境教学的方法就很好的解决了这一问题,在改变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学习模式之下,让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学习时间和活动之中,从而不断地去提高学生自身的学习能力和综合素质。

一、高中历史教师必须转变教学态度

长期以来,受到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之下,“填鸭式”教学策略的应用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在其长期的负面作用影响之下,在高中历史的教学课堂之中,教师总是以家长式的教学地位而长期占据着教学的绝对主导地位,往往都是教师在讲台上讲,而学生单调的在课堂中听。在这种学习模式和教育模式的长期影响之下,对于学生的学习情况,教师可能并没有过充足的了解,并且在脱离学生的路上越走越远,不能够充分了解学生的想法就只会在教师的讲台之上一味地灌输知识,这对于学生学习历史知识是十分不利的。同时有些教师在传授知识的过程当中以知识的传授者自居,以分数论成败,不停地拖堂,布置高数量的课后任务,这让学生的抵触情绪不断地加深,从而对这一学科产生了严重的厌恶情绪。基于此,教师必须要对自己的教学模式进行改变,改变在教育模式中一直以来的教学态度,放下身段,围绕学生开展教学,让学生作为学习知识的主导者,在教师不断地正确引导之下,的激发学生的學习自主性和自主能力。

二、高中历史课堂的主体地位应当发生改变

在以往传统的教学模式之下,高中历史的课堂教学过程是十分封闭的。因此以往教师在传授知識的过程当中只会根据书本中的内容照本宣科,并不给学生加以理解的机会,任由学生生背硬记,强调被动的重要性,忽视让学生理解的重要程度,这对学生的长远发展来说无疑是严重不利的。而在新兴的情境教学模式之下,学生应当作为课堂教学的主体对象,学生的学习能力、学习基础、学习习惯、学习认知的培养都应该放在课堂教育的首要条件之上,这对于顺利的开展教学计划,增强教学效果都有着积极而又长远的影响力。因此作为高中历史教师,应当对学生的自身能力、学习基础、学习方法和习惯进行充分的了解,从而把学生作为课堂主体的同时,能够对学生自身的能力有着足够的了解,并帮助其不断地提高其自身能力。深入挖掘教材内部知识。加深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是相当重要的,教育的目的在于促进学生的发展,而不是单纯的要求学生掌握知识。因此教师在实行教学实践过程之中要充分的引进情景教学的教学方法,将学生放在教学课堂的主体地位,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将学生的学习动机充分发挥出来,引入多元化课程资源的介入,利用学生喜闻乐见的问题情境,将学生引导到教师所创设情境中进行教学,以此来促进学生对自己知识结构的构建,同时也对教师创新自己的教学方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三、学生应当转变学习方法

学习的本质就是要学习理论知识,根据学习的内部条件和外部条件可知,学生的知识积累跟学生自身的学习能力有着直接性的联系。在以往传统的历史教学课堂中,学生主要是受“填鸭式”教学的影响,只会单调的听课,课时知识主要是由老师传授的,学生不会自主的去学习、预习知识,在课堂教学任务开展之前,学生对于要学习的知识没有基本的了解,而且有些教师喜欢以成绩的好坏来评论学生的成败,成绩高者则为胜者,反之成绩低的就要遭受教师的冷嘲热讽,这对于学生的学习生活过程是十分不利的,同时也严重印象概念股了学生学科能力的长远发展和进步。如果在历史这一学科中失去了本应有的平衡状态,那么无论是对于教师在课堂中的教学效果还是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能力都出狱了非常不利的地位。对于历史这一学科来说,历史的学习并不在于记忆,也不在于考试成绩能够出多高的分数,而主要应该体现在知识的积累和了解之上。能够利用学到的历史知识去教师历史现象,了解历史的脉动走向,不断地去提高自身的分析、学习能力。教师应该充分应到学生进入教师所创设的问题情境之中,使得学生积极主动的去学习,充分的激发学生自身的学习兴趣,在不断完善自身知识结构的前提之下,引导学生链接新旧知识,在不断的促进学科能力发展的目标完成的同时,要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参加到课堂教学的工作之中,让学生能够综合各方面的学习方式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这对于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有着积极而又长远的影响。

结束语:综上所述,在高中阶段应用问题情境的教学方法确实可以发挥其自身积极而又长远的作用。因此作为一名高中历史教师,就要把握好教学方法和模式的创新,改变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只能单调的听的传统教学模式,而是要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充分考虑学生自身的学习情况的同时对教学模式进行相应的改变,将教师的地位由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引导者,将历史课堂由面向黑板转变为面向学生,帮助学生改变以前固有的学习方法,让其由学会知识转变为能够自主学习知识。进而帮助学生完成字身的重要改变,不断提高学生自身的学习能力和成绩,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为祖国培养建设型人才做出积极贡献。

参考文献

[1]黄海荣.新高考方案下高中历史教学的优化探究[J].高考,2021(14):5-6.

[2]刘宇勋.基于结构不良问题的高中历史教学策略研究[J].学苑教育,2021(11):37-38.

[3]梁冬亮.高中历史教学中实施生命教育塑造和谐生命观的课堂教学策略研究[J].高考,2021(12):53-54.

情境教学高中历史论文范文第4篇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发展,教学情境的创设已成为历史教学的一条亮丽的风景线,作为新课改提倡的有效教学方法,它能提高学生对历史学习的兴趣和探究欲望,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从而实现有效教学。要创设和运用情境教学,需要教师灵活掌握情境教学的运用要求与时机,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运用多种方法和手段来创设情境,才能提高课程教学有效性,从而实现课程育人目标。

关键词:初中历史;情境教学;创设策略

引言

初中历史学科的教学对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具有重要意义,要实现历史学科的育人价值,需要提高历史课程教学的有效性,创设丰富的历史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对历史知识的探究欲望,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从而有效实现课程育人目标,因此,在新课改背景下,初中历史教师应积极采用创设情境的方式来引导学生学习历史,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效率。

一:情景教学的概念

情境教学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以形象为主体的生动具体的场景,以引起学生一定的态度体验,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并使学生的心理機能能得到发展的教学方法。情境教学法的核心在于激发学生的情感。情境教学,是在对社会和生活进一步提炼和加工后才影响于学生的。诸如榜样作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课内游戏、角色扮演、诗歌朗诵、绘画、体操、音乐欣赏、旅游观光等等,都是寓教学内容于具体形象的情境之中,其中也就必然存在着潜移默化的暗示作用。

二:初中历史教学应用情境教学法的必要性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通过利用多媒体手段等教学方式来创设情境,能为学生提供多种教学信息,能刺激学生的多种感官,能较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了兴趣,才能奠定有效教学的基础;

(二)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

教师通过为学生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以问题为中心开展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提高学生对历史问题的探究欲望,也能使學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提升;

(三)可以培养学生的历史素养

通过运用情境教学,不但能提高教学有效性,使学生深入理解掌握教材知识,还能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态度与情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

三:情境教学法的运用要求

(一)情境的设置要体现在教学重点和难点上

创设教学情境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所学知识。由于许多历史事实或事件包含着许多学生不易理解的问题,因此教学情境的创设要体现在教材中的重点和难点知识上,这样有力地突破教学难点。

(二)情境创设要与学生的认知能力和生活经验相符合

创设情境是为了让学生在已有生活经验和知识的基础上更好理解教学难点问题,如果情境的创设超出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就会进一步增加学生理解知识的难度,会起到相反的作用,因此要根据学生的能力特点创设教学情境;

(三)既要让学生进入情境体验又要走出情境升华知识

教学情境是联系学生、教材知识、教师之间的桥梁,只有让学生进入到情境中才能获得更多的感受和体会,在此基础上才能理解所学知识,提升分析和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使所学知识得到升华,以此来培养学生的历史素养。

四:情境教学法的具体应用策略

(一)利用历史资料创设情境

在教学历史的过程中,只有尽可能地给学生呈现一个完整的历史全貌,才能帮助学生真正学好历史。然而,由于历史的过去性特点,导致了学生只能通过一些珍贵的历史事件资料去窥探和还原历史事件的真相。因此,初中历史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运用图片、视频等宝贵的历史资料,通过创设生动的多媒体情境,帮助学生尽可能地了解历史真相,促使学生在更加直观、更加生动的历史氛围中掌握知识,体会情感。

(二)利用历史人物创设情境

历史事件的核心是人物。历史人物把散乱的历史事件串联成了一个完整的整体,有助于学生建构更加完整的历史体系。引导学生从不同历史事件出发,更加客观、公正地评价历史人物,对学生深刻理解历史大有帮助。因此,初中历史教师在创设教学情境时,可以以历史人物为中心,结合历史人物参与的不同历史事件来构建不同的历史情景,让学生从众多历史事件中抽象出更加立体的历史人物形象,加深对历史人物内心情感的体会,激发学生强烈的情感共鸣。

(三)利用教学语言创设情境

教学是一门语言艺术,教学过程离不开教学语言。教学语言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它是增强师生之间情感互动的有效因素。因此,利用教学语言来创设历史情境,为学生构建一个逼真、感人的历史场面,用语言来感染学生,是唤醒学生内心深处的历史情感,激发学生对历史产生情感共鸣的有效手段。因此,初中历史教师在教学中,应根据具体的历史事件来进行语言情境的设计,使用富有感染力的语言来创设历史情境,唤醒初中生内心的历史情感,培养初中生强烈的爱国情怀。

(四)利用现代电教设备创设情境

利用现代化的教学设备,通过视频、录音、投影等现代教学手段再现历史场景与情境、对提升学生的积极性有极好的效果,能让学生在情感的熏染中、在情境的氛围中感知历史、陶冶性情、激发情趣、活跃思维。尤其是计算机,有很好的模拟、写真效果。现代认知心理学认为:提供周围熟悉的真人真事,更具有感召力。它能够突破时间和空间,微观和宏观的限制,通过剪辑电影、电视画面、动态电脑及教师精心编制的解说词,把历史内容展现在学生面前,既缩短了课堂教学时间,又增加了课堂信息量;通过声、光、形、色、音等多种信息作用于学生,在学生的大脑皮层留下了很多较深刻的历史现象痕迹,从而加深了学生对所学历史知识的印象,提高了学生记忆历史知识的质量。现代教育技术与传统教学手段相结合,对提高教学质量会产生积极的作用。

结束语

综上所述,初中历史教师在教学中,应积极地通过创设情境的方式来实现历史课堂教学的改革,引导学生更好地学习历史,激发学生对历史学习的积极情感,从而为初中历史教学效率的提升创设良好的前提条件。

参考文献:

[1]段秀云.初中历史教学中情景教学的应用研究[J].科技创新导报, 2013 (26) :134.

[2]刘金玲.情景教学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考试周刊, 2013 (99) :46.

[3]朱文秀.初中历史教学中情境创设策略分析[J].中国校外教育,2018,636(6):91.

情境教学高中历史论文范文第5篇

摘 要:近年来,随着中学素质教育的普及以及信息化教学方法的不断融合,使得初中历史教学所依赖的方式和方法得到了重大的创新和改革。情境教学法作为一种良好的教学方法,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发挥了越来越大的价值。但是,对于情境教学法在初中历史教学过程中所能够发挥的价值和作用以及作用发挥的有效机制的认识和理解并不全面,这也就使情境教学法在教学中应该发挥的作用并没有充分发挥出来。因此,我们有必要对如何有效发挥情境教学法在初中历史教学工作中的应用这一问题进行深入的研究和实践,以促进该教学法的效用最大化。

关键词:情境教学法;初中;历史教学;价值;路径

一、 前言

教育领域的供给侧改革注重中小学教育教学改革的社会化,强调教育服务学生发展的重要性。以学生的知识和能力培养作为教学的重点和落脚点。而在中学教学中,历史教学注重的是对学生历史知识和现象的认识和思考,通过对历史知识的学习来强化学生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的培养。对于初中历史教学来说,学生对于知识的接受和学习能力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和积淀,所需要的不仅仅是历史知识点的单纯记忆,更多的是想从来龙去脉方面来更深入地理解知识的发展情况。这也就是传统的课堂教学方法受到了较大的挑战,一些历史事件的分析和演绎需要借助音频、视频和场景来进行再现式的演绎或者讲解。有鉴于此,一些情境教学法便被引入到了初中历史教学的课堂中,通过多媒体技术手段或者现场的演绎来强化学生对于历史知识及相关素养的认识和提高,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二、 初中历史教学中的情境教学法概述

具体针对初中历史教学来说,所谓的情境教学法是指教师在开展历史教学过程中,有目的地在课程开展中引入或者创设一些形象生动的历史场景,以此来展示历史内容发展的情况,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好奇心,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历史现象,强化历史观念,养成良好的历史学习习惯的一种有效的方法。

简单来说,情境教学法就是借助对一些历史情境的再现来帮助学习对相关的教学内容进行深刻的理解和记忆,启发学生养成良好的唯物史观,能够从历史事件背后学到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和对自身成长发展的启发。

但是与其他教学科目的情境教学法相区别的是历史教学中的情境教学法要在尊重历史的前提下开展,所设置的情境要在客观历史发展的情况下进行有效的设计,不能够将那些虚假的内容或者信息借助历史情境来对学生进行过多的讲解。这也是出于历史教学发展的实际需要所提出的。

三、 情境教学法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价值

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情境教学法的恰当应用既符合学生对历史发展好奇心和求知欲的需要,也符合历史教学的目标,是一种从教学实踐中发展出来的适应历史教学需要的科学方法。具体来说,情境教学法对初中历史教学的促进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 情境教学法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活跃课堂教学

孔子曾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教学的最高境界莫过于让学生自己挖掘好奇心和兴趣,并在这种心态下去发挥自己的求知行为,强化自己的学习动机,这样才能够将学习长期持久地保持下去。历史教学中,情境教学法的有效应用能够对学生感兴趣的内容进行针对性的展示、分析和讲解,帮助学生逐渐认清历史现象背后的规律,从而增强历史教学的魅力。

例如,教师在讲《三国鼎立》时,通过将电视剧《三国演义》的相关视频摘出来放到课堂上,通过生动的故事强化学生对于历史发展规律的认识。而这也逐渐地勾起了学生对于我国古代历史发展中的一些重要历史事件的好奇心,使其对历史学习抱有更大的兴趣。

(二) 情境教学法能够强化学生对于历史知识背后所蕴含的规律的认识

历史教学的重要目的之一就是通过对历史上发生的事件的学习和思考来启发学生的人类发展规律,让学生能够真正感受到历史发展的重要性。教师在向学生传授历史知识的时候,借助情境教学法不仅能够有效地完成相应的历史教学任务,更能够启发学生去思考更深层次的内容,并尝试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例如,在讲解西安事变时,可以通过相关联的一系列历史事件以及各党派力量之间谈判与博弈来演绎历史发展的不可逆转性和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伟大作用等规律。逐渐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唯物史观,启发其在平时的生活和学习中要顺应社会发展的潮流,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

(三) 情境教学法能够强化学生相关学习能力的培养

素质教育注重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的培养与提升。历史教学的重要使命就是强化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认识,并通过学习来思考这些知识所能够产生的价值,最重要的是指导其将来的生活和学习。在历史课堂上,教师通过一定的情境设置和展示能够让学生以“是什么”“为什么”的视角来思考历史现象背后的原因,最终再尝试性地探索“如果是我在这样的情境中,会怎么办”,使得学生的历史学习形成了一个系统化的链条。一方面丰富了学生的知识,另一方面也强化了学生积极思考、善于创新的能力,使得素质教育真正落到实处。

四、 情境教学法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应用的路径

既然情境教学法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如此有效,那么我们该如何将其恰当地应用到我们的日常教学中呢?事实上,这也是当下我们进行历史课程改革和探索的重点课题。下面就结合相关的研究来探讨一下情境教学法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真正发挥作用的路径。

(一) 创设问题情境,启发学生思维

从本质上来说,情境教学法只是我们实现历史教学目标的一种方法和手段,创设教学情境固然重要,但是我们要牢记情境设置需要解决的问题。在开展相关情境设置之前,要先对所需要解决的问题进行明确,让学生课前能够有充分的时间思考,对于某一情境首先有一个自己的认识。这其中需要注意的是问题要设计的巧妙,含而不露,如果在开展情境教学之前,学生已经对问题的答案有了清醒的认识,情境已经失去了其自身的意义,那么也就没有开展这一教学的需要了。

例如,在讲述毛主席论持久战这一思想理论形成的时候,可以先将相关的零碎的历史背景内容进行提示,让学生先自己思考(比如,如果当时是自己面对复杂的国内外形势,该采取如何的措施来加以应对,等等),然后再通过多媒体手段将这一思想形成的过程进行动态化的演绎,从而突出了论持久战思想的创造性和建设性意义。

(二) 创设互动情境,挖掘学生潜力

情境教学法的另一个妙用就是能够让学生参与到相关的情境之中,通过设身处地的角色演绎来强化其对历史知识和人物心态的感悟。在开展情境教学法时,教师要尽可能多地设置一些人物角色供学生来扮演,这样一方面发挥了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另一方面也强化了历史教学的价值与意义,使学生对历史学习充满好奇心。同时,学生通过言语表达、模仿、思考等能力的体验,进一步收获学习的真谛,并在其中实现了智力的自我开展。

例如,教师在讲解《解放奴隶宣言》这一内容时,通过让学生亲身体验黑人与白人之间的斗争来强化学生对人民群众是历史发展的主体这一人类历史发展规律的认识,使得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思想深入学生的内心。

(三) 转换课堂主体,发挥学生主体作用

素质教育强调学生课堂学习主体地位的回归与强化。教师在开展情境教学法时可以将情境的设置主导权交给学生,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主动性,自我激发潜力,并在活动中勇于承担重要的角色,这样可以提升学生创新、管理和協调等能力,使其能够在历史课堂上收获知识以外的内容。

(四) 对教学效果进行跟踪反馈

教学方法设计的初衷是为了提升学生学习历史的效果,而对于情境教学法实施过程中和实施后真正达到的效果,我们往往并没有过多地重视,这样就导致教学方法实施中所存在的问题以及相关的优化改进措施并没有真正地被挖掘出来,情境教学法促进教学效果的价值也就大打折扣,因此,在情境教学法教学以后,一定要对教学的效果进行跟踪和听取学生的反馈,看是否有更好的办法来强化历史教学的效果,在以后开展类似的活动时加以改进和优化,这样也就形成了一个动态的教学闭环,不断地进行教学方法和教学效果的优化提升。当然,获得教学效果反馈的方式有很多,其中更直接的就是与学生进行互动交流。例如,在课堂结束后采用“同学们觉得这堂课怎么样呢?”“大家是否对×××有了一个清晰的认识呢?”等问题来鼓励和听取学生对教学活动的建议。

五、 结语

情境教学法在历史教学中的应用一方面是教育教学技术条件不断完善的产物,另一方面也是当前我国教育教学改革发展的一种必然趋势。通过特定的情境设置、演绎和思考能够让学生对历史知识和归类的学习与认知提高到新的层次,强化学生学习的主体,塑造良好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为国家和社会的长远发展培养优秀的人才。因此,我们在日常历史教学活动的开展过程中要勇于尝试,善于总结,实现历史教学效果的最大化。

参考文献:

[1]李娜.浅析初中历史教学中情境教学法的运用[J].教育实践与研究,2012,(05).

[2]车武一.情境教学法在历史教学中的运用[J].延边教育学院学报,2011,(01).

情境教学高中历史论文范文第6篇

摘 要:新课改强调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强调“以人为本”,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情境教学通过具体生动的场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适应了新课改的要求。分析当前数学情境教学存在的问题以及高中数学情境教學的策略。

关键词:情境教学;新课程改革;高中数学

随着人们对教育的深入研究和认识,传统的数学教学模式更加暴露出其缺点。在新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高中数学教学改革势在必行。数学情境教学通常被认为有三利:第一,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提高学习的兴趣,还数学以有趣的名声;第二,让数学知识潜入学生的心灵,与学生的情感共鸣,提高学习过程的主动性;第三,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和能力,密切数学知识与学生实际生活的联系。因此,高中数学教学的变革要注重情境教学的应用,使数学教学中的认知学习与情境学习兼容并蓄,借以实现新课改的目标。

一、情境认知理论与数学情境教学

作为有关学习的理论,情境认知理论在美国发展了起来,通过相关的现实日常情境的提供,使学习者在其中实践所学知识和学习的条件,即情境认知的主要目标。该理论通过特定的相关情境让学生理解所学知识,体现出实践性和过程性,其摒弃了让学生机械记忆结果,直接学习理论知识。“它有四个主要的基本假设指导着学习活动的发展:学习存在于由情境、行动和行动者组成的复杂的社会环境中;学习是包括交互、解决、感知和思考的社会过程的结果;知识需要情境化并转移到相似的情境中;学习以日常情境中的活动为基础。在数学教学中,以情境认知理论为指导和基础的情境学习,提倡提供真实的活动和任务给学生。”

“情境—问题”教学法是由吕传汉和汪秉彝两位贵州师范大学的教授倡导并产生重要影响而受到重视。它是在教师的指引下,学生从感兴趣、熟悉的数学教学情境出发,通过积极思考、主动探索、提出、分析和解决数学问题,从而获取技能技巧、思想方法和数学知识,并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教学过程。

二、当前数学情境教学存在的问题

情境教学对以往的学习理论具有一定的整合作用,可利用创设情境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学习效率。优点是明显的,但是其问题也在不断地显现出来。

(一)刻意追求情境,效率不高

新课改要求实现情境教学,部分学校教师为了响应新课改的要求,刻意追求情境,但效率不高。兴趣的激发只是情境的一个最起码的条件,关键是让情境帮助学生解决问题,使学生在情境中自主地去探索。但是,创设情境不能干扰和弱化数学知识和技能的学习以及数学思维的发展,应该服务于学生的数学学习,应该为学生学习数学知识与技能提供支撑。

教师从情感教学的角度出发,一味追求情境化,堂堂必有情境。一节课结束后,学生不清楚究竟学到了什么,这样就异变了。如一位教师在教授坐标时,进行了大量的情感教育,从电影票的设置到课堂上互找座位,从国家的大好河山到高科技的卫星定位,这样的情境与其说课堂学习“气氛”浓厚,不如说“乱”字当头。但怎样确定关键的位置,多样性的方法和本质并未触及。

(二)情境问题难以控制或过于简单,质量不能保证

老师本想通过活动创造一个具体的与情境解决有关的数学问题,但是因为所创设的情境不够成熟、考虑不周到或根本就没有实践过,实际上课的过程中与自己的教学设想背道而驰。只能强牵着牛鼻子把情境引出的问题进行下去,而该完成的任务没有完成;或所创设的情境不够成熟,甚至引出的问题教师也解答不了,造成冷场的尴尬局面;有些数学情境问题过于简单,以至于有些老师对数学情境教学论“个数”,质量不能保证。

如某高二年级讲不等式a+m/b+m>a/b(b>a>0,m>0),创设这样一个情境。教师兑一杯糖水,分装在两个杯子中。教师拿其中的一杯找一位学生品尝它的甜度,接着向剩下的那个杯中放入一些糖,再让此学生品尝,然后问他这两杯水的甜度有何区别。

这样的一个情境对于高二的学生来说是没有必要的,没有这个情境他们完全能够理解糖水浓度的变化。这样的现实活动不但没有达到自己预设的目标,反而起到了阻碍学生体会新概念知识的反作用。

(三)情境脱离现实,学生理解困难

2003年9月开始实验的高中数学课标指出:“高中数学课程应提供基本内容的实际背景,反应数学的应用价值,开展‘数学建模’学习活动”“引导学生从实际情境中发现问题,并归结为数学模型,尝试用数学知识和方法去解决问题”。

教师在实施情境教学的时候,一定要注重理论联系实际,情境的创设必须要符合起码的生活逻辑。教师只有留心生活、钻研教材,充分把握教学目标和学生的思维基础,创设与生活相关的情境,才能服务于数学教学。

(四)注重趣味,偏离目标,与心理需求不吻合

情境教学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但刻意地追求学生感兴趣的话题,情境很好,学生的参与程度也很高,但这样的情境往往在很多时候会偏离学习的目标。我们利用情境的目标是要引导学生去发现问题,去思考问题,去解决问题,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

其次,真实的情境和学生的心理需求不吻合。如高一数学研究性学习课题:住房贷款分期付款问题研究。住房贷款这是一个真实的情境,选题还是不错的,学生并不陌生。然而通过与学生的交流,却得到意想不到的结果。以下是学生对此情境的几种认识。住房贷款这个情境是一种消费的时尚观念,真正的作用没有多大;好像是为了引出分期付款而特意使用了这个情境,如此就使得要研究的问题感觉有些空;消费贷款很熟悉,这个情境让人一看就觉得是编造的,再结合分期付款感觉生硬些。因此,对于这个情境学生首先有些不感兴趣,要来得直接,最好请一位银行职员讲一下更清楚,用电脑算更快捷、更实际。再者,学生认为有生搬硬套的嫌疑,纯粹是老师为了引出问题而设计的,所以也就和学生的心理需求难以吻合。

三、高中数学情境教学的策略

(一)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和经验出发创设情境

创设的情境要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因为与数学相关的实际问题能让学生感兴趣,也易于体现“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的理念。在现阶段能处理的应用问题一般多为几何问题、利润最大费用最省问题和增长率的问题,在选题时应以上述几方面问题为主。同时,数学既然是日常生活的提炼与反映,就务必反映日常生活的真实面目。数学情境的创设一定要建立在现实生活的基础之上,不能凭空想象,人为地编造与生活不相符的书本数学。教师创设的生活情境,不但要关注其中的数量关系,还要关注现实情境存在的可能性,导致数学因情节失真而与生活断层、脱节甚至矛盾。这样既不利于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的形成,又难以达到让学生正确认识生活、了解生活、学会生活的目的。

数学情境教学要求实质。情境创设要摒弃形式化、虚假化,不能一味追求童话故事、游戏、生活情境。数学情境的创设与学习内容务必密切关联,要立足于数学实质,着意于能够触动学生深入思考的有利面,抛弃游离于数学实质以外的和脱离学生现实的情境。

(二)根据教学内容与目标设置情境

情境的创设应根据教学内容与目标来设置,它只能服务于课堂教学,而不是流于形式。情境创设只是手段,不应对情境本身作过多的具体描述和渲染,以免喧宾夺主,分散学生的注意力。每节课都有一定的教学任务,需实现一定的教学目标,包括认知技能、数学思考、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

创设的情境要紧紧围绕教学目标,而且要比较具体、明确,还要求教师及时从情境中提炼数学,切忌在情境中流连忘返。如在教学过程中利用多媒体创设情境,可以为学生提供思考的空间,产生诸多复杂的心理体验,但必须注意到多媒体技术只是必要的技术辅助手段,而不能代替教师的教学活动。只有摆正它在教学中的位置,才能有效地、最大限度地发挥其在数学教学中的作用。

数学情境教学要兼顾数学系统化。现在,很多与社会、实际生活相关的实例出现在课堂和教材上,使数学情境化的内容更丰富。随之而来的一个问题是:我们的数学学习情境化了,数学课堂的数学味是不是被冲蚀了?强调了数学情境的创设对数学固有的系统性是不是使其凌乱了?等等疑虑,还是在促使我们多思考、多反思,一味地情境化可否更加理智些,毕竟这是数学,它有自己的特点——系统性。

(三)情境教学要优化课堂教学时间分配

在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学时间是一种宝贵的资源,它决定着教学目标的确定、内容的选择和结构的安排,教学过程中的时间分配至关重要,要合理分配课堂上教师的支配时间和学生自由学习时间,要改变传统的教师主导观念,给学生自我选择的机会。因此,面对大量数学练习题,在上习题课前让每名学生针对所要讲的题目写出问题最多的五道题,整理后可以看出全班的主要问题所在,上习题课时就可以有针对性地对主要问题细讲,对相对简单的问题少讲或不讲,实现用有限的时间解决最主要的问题。通过课前调查还可以节约习题课教学时间,缓解课堂时间紧张,从而保证了情境教學的有效开展,优化了课堂教学时间分配,提高了教学质量和效率。

总之,基于数学情境的教学对数学教与学是有益的。要培养学生的兴趣,使其积极主动地投入课堂,教师在情境创设中要求实质、兼顾数学的系统化,要把创设数学情境和经典情境案例相结合,情境素材源于现实生活,又要突破现实生活素材,更不能唯情境论,让数学情境教学适度呈现。同时,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应相应地选取不同的数学情境,切忌千篇一律。要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和经验出发创设情境,根据教学内容与目标创设情境,同时情境教学要优化课堂教学时间分配。

参考文献:

[1]刘丹.情境学习在数学课堂中的案例分析[J].数学教育学报,2016,15(3).

[2]吕传汉,汪秉彝.中小学数学情境与提出问题数学教学研究[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16.

[3]李晓莉.情境教学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探究[J].学周刊,2019(11):49.

[4]韩秀丽.情境教学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实践运用[J].中国农村教育,2018(20):72-73.

[5]朱友亮.论情境教学对高中数学教学的积极影响[J].名师在线,2018(20):24-25.

[6]甘静,李文雁.情境教学在高中数学课堂中的应用研究[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8(13):36.

[7]张玉荣.浅析高中数学教学中的情境教学[J].学周刊,2018(13):115-116.

[8]于洪彬.浅谈情境教学对高中数学教学的积极影响[J].中国校外教育,2018(8):114.

[9]张波.探究高中数学情境教学运用策略[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8(5):150.

编辑 鲁翠红

上一篇:国际服务贸易统计论文范文下一篇:历史故事初中历史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