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种植范文

2023-09-22

水稻种植范文第1篇

2009年他推广的稻草覆盖种植马铃薯菜,年产150吨,纯收入31.5万元,此方法省工省投入高收益,成为享誉全县的瓜薯菜种植科技标兵。

为发展“两高一优”瓜菜生产,2007以来,余家模认真钻研瓜菜种植技术,先后总结摸索出了甘蓝—西瓜—玉米—白菜和甘蓝—甜椒—玉米—香菜两种菜粮高效种植新模式,其中采用的甘蓝—西瓜—玉米—白菜模式种植20亩,平均亩效益6200元,实现效益13万元,两项合计创效益25.4万元。同时, 他还通过自己技术创新,采用嫁接技术,研究出了超大西瓜培育技术,2008年—2009年先后培育出10余个瓜重超20公斤的超大型西瓜,他将自己研究的技术和新模式毫无保留地传授给群众,先后接待周边群众参观300余人次,带动农户150户,带动推广“四种四收”高效种植模式1000亩以上,新增经济效益300万元以上。

水稻种植范文第2篇

1 水稻品种和稻田类型的选择

水稻种植方式的不同, 对水稻的要求也存在区别, 就水稻清洁种植而言, 水稻清洁种植需要对稻田进行挑选, 采用清洁种植技术的稻田需要具备以下标准。首先, 空气质量较好, 不存在污染, 稻田周围具有良好的植被覆盖, 周围1 km内没有医院、铁路及工业污染源等;其次, 水稻具有充足的水源, 无污染, 排水及灌溉比较方便, 水稻收获有保障;最后, 稻田土壤无污染, 耕作层的保肥、保睡等能力较强, 通透性良好, 土壤肥沃且深度足够, p H值在5.5~7, 即程弱酸性, 具有一定的有机质含量, 有机质含量约等于1.5%。水稻种植需要选择抗逆性及抗病虫害能力强的品种, 并且所选择的品种要能适应当地的地理环境, 这样才能使水稻生长与当地地理环境相适应, 水稻才能在稻田中保持良好的生长态势, 取得理想的产量[1]。

2 水稻产中控制技术

水稻清洁生产产中控制主要包括凭借高效施肥、生物农药及节水种植等措施, 实现节能减排、减小污染的目的。水稻种植的施肥种类多样, 各种肥料具有各自的特点, 包括其利与弊。就水稻清洁种植而言, 建议选择生物肥及广谱型肥料增效剂, 之所以如此选择, 是出自以下原因:在各种肥料中, 广谱型肥料增效剂可以基于保留氮肥肥效的基础上, 使磷在土壤中被固定的作用降低, 可以促进水稻根系的发育, 实现肥料利用效率及水稻产量的全面提升[2]。根据实验数据表明, 广谱型肥料可提高肥料利用率12%左右, 净能值产出率也能在原来基础上提升0.32。也就是说, 在投入相同的情况下, 使用广谱型肥料取得的值产更高。能值可持续发展指数可提高0.11, 表明广谱型肥料增效剂的使用, 可有效促进水稻的生长与产出。生物肥中具有大量的良性微生物, 生物肥在施加之后, 可在一定环境中得到繁殖与生长, 为水稻生长提供营养;同时, 微生物在土壤中生存与繁殖, 可提高土壤及肥料的营养成分, 使水稻的营养供给更加充足。提倡采用农业操作及生活防治进行病虫害的防治, 可适当增加一些化学防治措施, 对农药进行选择时一定要谨慎。施药过程中应对农药的剂量进行严格控制, 采取科学、规范的施药措施, 明确各种农药所对应的安全期, 尽可能减少使用农药, 农药的使用也需要注意交替。此外, 施药的方法应进行改进。例如, 可采用喷雾形式将原有的药液喷施取代, 采用土壤处理取代地面施药。为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 水稻种植的过程中, 可采用“浅-湿-干”间歇性的节水灌溉模式。进行插秧时, 田里的水位应保持3~5 cm。插秧后到分蘖期将水位保持7 cm左右。分蘖至成熟期需要根据水稻植株的高度将水位保持在8~15 cm[3]。灌溉后水分自然渗透至地下, 稻田表面出现泥浆水再次进行灌溉, 交替循环, 直至水稻成熟, 停止灌溉, 待田间自然干燥。如果一次性降水量达到20 mm, 那么应该减少1次灌水, 其体现了水稻种植田间灌溉的科学性, 通过适当调整灌溉水量及次数, 确保田间水量足量而不过量, 从而促进水稻的生长与产出。

3 水稻产后控制技术

人们对各种化肥的了解较多, 却忽略了生活中各种有机肥的作用及使用效果。就稻草秸秆而言, 稻草秸秆中的氮、磷、钾、硅及有机质含量十分丰富, 稻草秸秆作为肥料可有效提高水稻的产量[4]。充分利用农业废物, 可使环境得到良好的保护。水稻种植研究结果表明:秸秆还田的土壤, 其0~10 cm的土壤层中有机质含量提升了0.12 g/kg, 全磷提升0.03 g/kg, 碱解氮提升31 mg/kg, 孔隙度提高3.31%, 全钾提升0.20 g/kg, 容重减少0.10 g/cm3, 水稻增产11.6%。对稻米进行包装时, 需要确保包装的严密, 避免出现泄露, 包装材料的选择需要遵循以下标准:清洁、卫生、干燥、无毒、干燥和无异味, 且应该满足食品卫生及环保标准。存放稻米的仓库需要避免鼠害, 保持空气的流通与干燥, 确保环境的清洁与卫生, 避免采取露天堆放的方式, 也不能将稻谷与有害、腐败、存在异味的物质一同存放。需要将垫板放在稻谷堆放的底部, 稻谷和地面的距离应保持10 cm, 与墙壁之间的距离应大于20 cm[5]。

4 结语

促进水稻清洁种植技术的大面积推广, 可以使水稻种植的污染问题从源头上得到解决, 并且能够实现肥料、水源及农药的高效利用, 最终达到增效与节能的目的, 有利于水稻种植产量与质量的提升。同时, 水稻清洁种植技术的应用, 可在投入相同的条件下, 实现能值产出和投入比的提高, 而且使稻田系统生产能力显著提升, 所以, 水稻清洁种植技术的大面积推广十分必要, 并对我国水稻种植产业的发展也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

摘要:我国作为水稻种植大国, 水稻种植的面积占据世界首位。我国同样是人口大国, 需要充足的粮食作为保障。近年来, 我国水稻种植技术取得了较大的突破, 各种高产杂交水稻逐渐得到开发与种植, 我国目前水稻种植现状及发展形势较好。我国在追求水稻高产的基础上, 也注重绿色环保的理念, 重视环境的保护与资源的节约, 提出不仅要确保水稻的产量和质量, 还要重视水稻种植过程中污染物排放的控制。就水稻清洁种植技术的推广进行研究, 为我国水稻种植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水稻,清洁种植,技术推广

参考文献

[1] 毕于运.秸秆资源评价与利用研究[D].北京:中国农业科学院, 2010.

[2] 王龙旺.水稻清洁种植技术推广探析[J].魅力中国, 2010 (3) :40.

[3] 姜天龙, 赵娜.农户清洁生产技术采用行为的影响因素分析——以吉林省水稻种植户为例[J].吉林农业大学学报, 2015 (6) :746-750.

[4] 田云.中国低碳农业发展:生产效率、空间差异与影响因素研究[D].武汉:华中农业大学, 2015.

水稻种植范文第3篇

1 水稻生长条件

作为草本植物, 水稻是禾本科一年生, 能够在温度、湿度等方面适合的环境中生长, 对光的需求量很大, 且要求有足够的养分。在水稻生长过程中, 最为关键的因素就是温度, 水稻生长情况受到温度很大的影响。一般情况下, 如果水稻种植区域平坦宽阔, 采用合理的种植方法就能够保证水稻健康地生长, 但是如果种植方法不合理, 就会严重影响到水稻的生长。

2 水稻种植技术

2.1 选用优质高产的新品种

在水稻种植中, 应当充分考虑当地的自然地理环境状况, 合理地选择稻种, 然后根据水稻的特性结合当地的气候、土壤等因素制定科学的栽培方案。育秧过程中, 注意剔除掉脱芒、芽势弱的种子, 同时应当加强秧田管理。在水稻秧出苗前, 需充分保证其生长环境的温度和湿度, 出苗后及时将地膜拆除, 并浇充足的水, 保证秧田被浇透[2]。在水稻种植中另一个重要的环节是育秧, 该阶段对水稻的产值有着非常大的影响, 做好育秧工作可以培育多蘖壮秧, 提高秧苗质量, 提高栽种后水稻的成活率, 促进早生快发, 为群体的丰产高产打下基础。

2.2 采取有效的病虫害防治措施

在水稻种植过程中充分做好病虫害的防治。水稻病虫害会严重影响到水稻的产量和质量, 为此, 应当做好病虫害预防工作。水稻稻瘟病、纹枯病和稻曲病是3种常见的水稻病害。螟虫、稻飞虫、稻苞虫号稻纵卷叶螟等是常见的水稻虫害。在水稻种植中应当根据不同的病虫害选择不同的药物进行预防和治疗。

2.3 浸泡水稻

水稻种子一般需要用咪鲜胺2 000倍液浸种, 杀灭水稻种子的病菌, 提高发芽率和成苗率, 保证足苗移栽;为提高水稻的抗盐性能需要用氧化钙水溶液浸泡种子。浸泡步骤主要可以分为三步:第一, 挑选质量良好的水稻种子;第二, 洗涤、消毒水稻种子并且晾干;第三, 将种子放在0.5%的氧化钙溶液中浸泡1 d, 然后取出晾干进行催芽播种。

2.4 稻田管理

在将水稻秧苗移栽到本田后, 应及时做好肥水管理工作, 根据土壤的肥力和土质进行科学配方施肥, 保证水稻有足够的养分供给, 促进水稻的正常生长[3]。同时, 水分管理也十分重要, 返青期应保持寸水4 d左右, 返青后浅水分苗, 促进低位分蘖, 争大穗。苗够后及时晒田, 促进根系深扎发达, 控制无效分蘖, 防止水稻倒伏而造成的减产。

3 优化提高水稻种植效益的相关技术

3.1 播种方式

3.1.1 直播

想要提高水稻种植效益, 首先要从水稻的播种方面入手, 改善播种的一般方式, 打好水稻种植的良好基础。直播种植技术是目前为止相对成熟的种植技术, 具有省力省时、操作简单的技术优点, 但存在着易使稻苗倒伏, 产生杂草侵害的缺点, 为避免这些状况发生, 要选择抗倒伏、适宜当地气候的品种, 如天优华占、Y两优5867等, 并及时利用68%苯噻苄与90%丁草胺拌分蘖肥撒施进行封闭除草, 确保水稻苗不受到杂草的侵害, 完成直播技术的优化。

3.1.2 抛秧

第二种播种技术就是抛秧, 相较于直播来说, 抛秧的成本较低, 工作效率较高, 非常适合江西省缺乏劳动力、水稻种植密集的现状, 使用抛秧技术进行移栽时, 需要选用早稻秧不超25 d, 苗高约为10 cm的短龄秧和矮壮秧, 操作时适当高抛, 远投, 尽量在逆风的状态下抛秧, 一般来说, 晴天时要在16:00后播种, 田水只需2 cm即可, 并且进行分次、区域性抛插, 将70%秧苗首次抛插, 剩余30%补抛, 每3 m左右预留30 cm工作道以便田间操作。

3.2 施肥方面

3.2.1 选肥及用量

施肥是农业种植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 能够保证农作物产量与质量的提高。江西省邓家埠水稻原种场地势平坦, 土壤肥沃, 但比较缺少有机成分, 因此, 在肥料的选择方面, 要选择氮素肥和磷钾肥为主要基肥, 用量方面应当根据播种当年的土壤肥力决定。

3.2.2 方法及技术

施肥的方法和技术直接关系着肥料的使用效率, 对于江西省来说, 氮、磷、钾的配比应为1∶0.6∶1, 一季稻中每1 000 m2施基肥800 kg、尿素9 kg、硫酸锌2 kg, 并需要及时追肥, 由于水稻的抽穗期较短, 因此要在分蘖期每1 000 m2追加尿素6 kg、氯化钾5 kg, 孕穗期时尿素量不变, 氯化钾视肥力灵活增减, 抽穗期则需要加入磷酸二氢钾与尿素的混合水剂, 50 kg/1 000 m2, 预防水稻苗早衰。

3.3 病虫害防治

根据病虫情报和病虫害发生规律, 选用高效低毒低成本农药, 做好病虫害统防统治工作, 确保颗粒归仓。重点防治水稻赤枯病、稻瘟病、二化螟等病虫害, 于水稻返青期和分蘖期, 每1 000 m2施用磷酸二氢钾30 g喷雾防治水稻赤枯病;于水稻分蘖末期和水稻破口期每1 000 m2施用40%稻瘟灵40 m L和75%三环唑20 g防治水稻稻瘟病;于水稻拔节初期每1 000 m2施用康宽10 m L防治水稻二化螟, 用药2次, 间隔7 d。

3.4 积极推广水稻高产创建项目

积极推广水稻高产创建项目, 对于优化水稻种植技术、增强水稻种植效益具有较佳的效果, 能够成为农民可学、可见、可信的样板田。以江西省邓家埠水稻原种场为例, 创建万亩水稻高产创建示范片Y两优5867、黄华占、美香占2号、天优华占和甬优1538等多个品种, 示范片强化了良种良法的集成推广, 采用了优良杂交水稻品种, 实施了水稻精确定量栽培技术和测土配方施肥技术, 加强了病虫害综合防治, 水稻长势整齐均衡, 种植规格统一, 项目区水稻全部按照“五统一”的要求种植。高产创建示范组织机构健全, 技术服务到位, 为广大农民朋友创收致富打下了良好的基础[4]。

3.5 叶龄优化栽培技术

根据水稻器官的同申定律实施叶龄优化栽培技术, 同时参考叶茎的生长过程, 明确水稻生长的时间和对应的高产栽培方式。叶龄优化栽培技术特点可以归纳为两方面:一是栽培方式更加合理, 二是能够降低生产成本, 提高经济效益。但在应用此技术时, 需要注意两个问题:一是要全面地了解叶龄程序其主要原则为依照种类与茬口有的不同, 设置各种观察位置, 并且加以标注, 明确了解叶龄改变情况, 从而能够预知未来情况;二是依照叶龄的相关原则, 逐渐优化技术, 把握水稻种植需求和特征, 加以优化, 以此最快速度将种植技术科学化和指标化。

4 结语

全新的水稻种植技术不但突破了传统水稻播种的效率瓶颈, 提高了水稻产量和质量, 优化了水稻种植效益, 更满足了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绿色食品需要, 使水稻种植的过程更加自然化、生态化、高效化, 非常符合当今社会农业经济的发展趋势, 为我国农业经济结构调整做出了巨大贡献。

摘要:水稻既是我国人民餐桌上的主食, 也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目前, 我国有30%以上的耕地种植水稻, 品种的多样性使人们的选择更多, 本场作为水稻种植的重要区域, 具有得天独厚的水稻生长条件, 非常适合水稻质量及产量的提升。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 水稻种植技术越来越受到重视, 若是想提升水稻种植效益, 需要引进先进的水稻种植技术, 从根本上提高水稻的产量和质量, 最终达到优化水稻种植效益的目的。

关键词:技术优化,水稻,种植效益

参考文献

[1] 陈祥恩.水稻种植技术的优化分析[J].南方农业, 2015 (3) :26, 28.

[2] 单文芳.采用技术优化提高水稻种植效益的探索[J].中国农业信息, 2015 (8) :113-115.

[3] 王锦艳, 张彩清, 杨腊梅, 等.优化水稻种植技术, 提高种植效益[J].北京农业, 2015 (14) :81-82.

水稻种植范文第4篇

1 黔西南州农村水稻种植机械化发展中的问题

根据黔西南州目前农村水稻种植机械化发展中出现的问题, 进行以下几点探讨。

1.1 资金不足导致水稻种植机械难以推广

农村的经济主要依靠当地的经济来源。目前, 由于黔西南州农村经济发展较为缓慢和相对滞后, 在对农业水稻种植机械化发展中投入的资金较少, 农民在购买水稻机械时显得力不从心[1]。很多群众在算经济账, 田少的1 a的收入还不够买一台小型机械。虽然国家有农机补贴, 但是很多农民群众并不了解具体机型的补贴额度。

1.2 黔西南州地形地貌复杂

黔西南州地形地貌多为山地, 还有一些是喀斯特地貌, 干活要上山, 收工要下山。农村水稻种植机械化受地形地貌的原因难以普及, 以部分河谷地区来说, 水稻种植较为集中, 交通较为便利及地形较为平坦, 水稻种植机械化能够实现[2]。而针对黔西南州更多的山地、丘陵地区的农村, 由于交通极为不便, 水稻种植机械根本难以运达, 水稻种植相对较为分散, 农民往往需要花很长的时间在运输机械上, 使劳动力的投入因运达机械而得不偿失。

1.3 农民不能科学的使用水稻种植机械

根据黔西南州目前农村的现状来讲, 大部分农村人口老龄化严重, 年轻的劳动力都向城市集中, 外出长年累月打工或者经商, 常年在家的基本是老人、妇女、儿童, 由于农村人口的文化水平状况, 决定了老人大多是文盲或半文盲, 妇女们普遍的文化水平都在初中以下并且丢弃的知识太多, 在水稻种植机械的掌握、理解上非常不易。不能理解, 要想让他们熟练使用水稻种植机械当然成了难题。现阶段, 农村本来就缺少专业性的指导人员, 这就使农民使用机械过程中, 对水稻种植机械不够了解, 出现技术掌握不足、操作不合理等现象的发生, 影响了水稻机械种植的生产积极性, 使农村水稻种植机械化根本得不到落实。加之在组织的农民田间培训中, 有的农机技术指导员自身操作业务不熟, 认识不透彻, 也大大降低了技术培训和指导工作的开展效果。

2 黔西南水稻种植机械化的发展前景与对策

针对黔西南州水稻种植机械化发展中的问题, 提出合理的对策, 并探究水稻种植机械化的发展前景。

2.1 重视水稻种植机械化发展, 加大资金投入

政府应该加强对水稻种植机械化发展的重视, 把水稻种植机械化放在农业发展的排前地位, 对农民培训水稻种植机械化知识, 从思想上逐步改变农民传统的种植方式。政府不仅要给予政策上的扶持, 还要加大资金的投入, 使水稻种植机能够满足农村的需求[2]。同时, 为了使水稻种植机械化得到真正的落实, 政府应该从水稻整地、育苗、插秧、收获等主要生产环节进行针对安排, 组织工作人员对相关工作具体的落实。在选择水稻的品种上, 根据本地的条件结合种植制度进行选择, 以便利于机械使用。

在这一点上, 有关部门已经在积极做了。2015年, 黔西南州农业委员会发了《关于切实做好三秋机械化生产工作的通知”即州农通[2015]114号》, 要求“各地要以水稻机收、小麦机播为工作重点”, “各地要加快购机补贴执行进度, 督促农机生产、销售企业及早将补贴机具供应到位, 努力增加“三秋”作业机具总量。“大力宣传农机化在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保障粮食丰产丰收, 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和贡献。这些行政举措, 会对推进水稻种植机械化有推进作用的。

2.2 根据地形地貌选择合理的种植方法

黔西南州多山地地形, 各个水稻种植小区之间受地理环境制约, 应该根据当地的地形地貌和种植习惯选择适合水稻种植发展的机械。根据黔西南州水稻种植情况, 需要筹划在植播机械化、工厂化育秧、移栽机械化等几个方面推进水稻种植机械化。在实际种植中, 农业部门和机械经销商应该根据各项机械化技术的工艺过程结合本地水稻的需求, 帮助农民拟定出适合本地的机械标准, 使农村水稻种植能结合当地实际进行。

2.3 提高农民的水稻种植机械技术

农民对水稻种植机械技术的掌握是黔西南州农村水稻种植机械化实现的关键, 所以, 让农民掌握操作技能是重点。首先, 当地政府应该加强水稻种植机械化的宣传, 让农民对水稻种植机械化有所了解, 组织农民进行相关机械知识的培训, 以培训班的形式对农民进行普及, 结合当地的地形地貌以及气候, 选择合理的水稻种植机械和水稻种植品种[3]。其次, 当地政府应该对指导人员进行专业的培训, 建立专门的考核制度, 提高指导人员的机械技能和知识面, 可以通过招聘机械技能熟练的专业人员来扩充指导队伍。最后, 在实践过程中, 对农民进行实际指导, 帮助农民掌握水稻机械技术, 并传授一些基础的维修知识和保养常识, 帮助农民掌握水稻种植机械化的使用方法和使用安全的关键之处, 针对水稻种植机械出现损坏的现象, 当地政府应该与生产厂家进行沟通, 要求生产厂家进行定期的检查, 对损坏的机械进行及时的维修。政府可以组织团队到相近水稻种植机械化发展快的村进行学习、交流, 有利于丰富当地相关工作人员的经验, 提高工作人员的知识面, 对以后当地水稻种植机械化有更好帮助。

3 总结

水稻种植机械化是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部分, 当地政府应该重视水稻种植机械化的发展, 加大投入资金, 根据当地的地形地貌选择合理的机械种植方法, 以及提高农民的水稻种植机械技术等多个方面, 使水稻的质量和产量得到充分的保证, 促进黔西南州水稻种植机械化的发展。

摘要:水稻是黔西南州目前种植面积大的主要粮食作物, 近年来, 随着机械化水平的发展, 提高水稻种植的生产能力, 推进黔西南州水稻种植机械化水平的课题提上了日程。针对黔西南州目前水稻种植机械化的发展现状, 提出发展前景与对策, 希望对黔西南州水稻种植机械化有所帮助。

关键词:水稻,种植机械化,前景,对策

参考文献

[1] 张绍美.我国水稻种植机械化的发展前景与对策[J].北京农业, 2015 (8) :29.

[2] 段智辉, 陈卫平, 易年成, 等.水稻种植机械化推广和发展现状剖析[J].北京农业, 2015 (26) :32-33.

[4] 齐龙, 马旭, 丘巧东, 等.广东省水稻种植机械化现状及促进对策分析[J].中国农学通报, 2011 (17) :125-129.

水稻种植范文第5篇

1 农业生产中氮磷流失的原因

水稻对磷肥的利用率在13%~24%, 而对氮的利用率一般在15.0%~45.5%, 因此, 可看出, 氮磷化肥进入到稻田后只有不到1/2的部分被水稻吸收, 或将肥料贮存在土壤中, 而很大一部分氮磷化肥通过地表径流、气态蒸发或淋溶等途径流失在土壤、水源和空气中, 流失到土壤中的部分造成土壤富营养化, 流失到水源中的部分造成地下水源的硝酸盐污染流失到大气中的造成温室效应。为了控制化肥流失而对大气、土壤和水源造成的循环污染, 应加强改善农业管理方式, 加强发展现代农业技术, 尽量减少氮磷流失, 保护自然环境, 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生产。在科技大发展的背景下, 相继出现了新型农业种植模式[2]。

2 不同水稻种植模式下氮磷流失特征

田面水中:应用3种不同种植模式在田面上种植水稻, 也就是常规种植、绿色蛙稻种植和有机种植。学者们得出的实验结果是:常规种植模式下田面上水总氮的总浓度大于绿色蛙稻种植模式, 有机种植模式下田面里的氮总浓度最低。换言之, 就是有机种植模式下氮的流失量最少。同时, 常规种植模式下田面磷的残留>有机种植模式>绿色蛙稻种植模式。也就是说, 绿色蛙稻种植模式下磷的流失量最少。

径流水中:在径流水中依然用这3种水稻种植模式。得出的实验结果是:常规种植模式下水总氮的浓度>有机种植模式>绿色蛙稻种植模式, 也就是说, 径流水条件下绿色蛙稻种植模式导致的氮流失量属于3种模式中最低。就水总磷的浓度来说, 常规水稻种植模式>有机种植模式>绿色蛙稻种植模式。换言之, 就是径流水条件下绿色蛙稻种植模式导致的磷流失量居三者中最低。

渗透水中:在渗透水中采用常规、绿色蛙稻和有机种植3种模式。得出的实验结果是:就水总氮而言, 常规种植模式大于绿色蛙稻种植模式大于有机种植模式, 说明渗透水条件下有机水稻种植模式导致的氮流失量最少;就水总磷而言, 常规种植模式>有机种植模式>绿色蛙稻种植模式, 说明渗透水条件下绿色蛙稻种植模式导致的磷流失量居三者中最低[3]。

从实验结果可看出, 绿色蛙稻种植模式导致的氮磷流失在3种种植模式中最少, 有机种植模式居中, 常规种植模式居后。因为常规的水稻种植模式很少采用秸秆还田的措施或使用有机稻肥, 因此造成土壤养分指标在很大程度上会受化肥的影响。相反, 绿色蛙稻种植模式使用的化肥一般为有机化肥或部分化肥, 这种种植模式对除草剂或会造成农业危害的农药完全没有需求。因此, 在减少环境污染同时还能提升水稻品质, 提高农作物的经济效益。而有机种植模式与绿色蛙稻种植模式又有相同之处, 2种种植模式都通过了国家认证, 严格执行农业标准。有机水稻种植模式通过增加土壤的孔隙度, 降低土壤的容重, 使土壤状态可以得到有效改善;同时, 秸秆还田的措施加强了土壤中有机质、碱解氮、速效磷和速效钾的含量, 对土壤养分状况起到了一定的缓冲、调控以及改善的作用。对比这3种水稻种植模式, 绿色蛙稻种植模式下氮磷流失量相对最少, 保护了生态环境, 总的来说, 还是有机种植模式最优, 在保护水稻、生态环境、提升水稻质量方面都有很大, 优势。

3 案例分析

3.1 试验田情况

采用野外大田试验, 地区年均温15℃, 降雨量1 100mm, 在有机种植模式、绿色蛙稻种植模式及常规种植模式下分析稻田氮流失特征。在常规稻田里不放蛙, 有蛙稻田里放虎纹蛙;同时, 在绿色蛙稻种植模式稻田里搭配使用有机肥和无机肥, 施少量农药和生物农药, 有机蛙稻稻田不使用任何农药或尿素, 全部使用有机肥和有机农药。

3.2 实验结果

在常规种植、绿色蛙稻和有机蛙稻3种种植模式下, 田面水中水总氮的浓度含量及变化如图1所示, 从图中1我们可以看到, 3种种植模式中, 水总氮浓度均在第一次施肥后达到了峰值, 并在十天内下降到稳定值, 不再变化[4]。3种水稻种植模式中氮的流失特征非常明显, 不断地发生变化, 有机蛙稻种植模式和绿色蛙稻种植模式的首次氮径流流失量超过了其他次的流失, 常规种植模式的氮径流峰值出现在最后, 从图1中可以看出, 首次施肥一周后出现了3次氮径流峰值, 绿色蛙稻的氮径流峰值出现在施用基肥后的第2天, 加上当时较大的降水量导致了严重的氮径流流失。有机蛙稻种植模式下水总氮的浓度在三者中居最低, 氮径流流失风险小。相比绿色蛙稻种植模式而言, 有机和常规模式的水总氮流失量都在后期有所减少。所以说, 控制水总氮径流流失才能从根本上最小化氮素流失。

4 结语

根据近年来的调查, 因过量使用化肥, 氮磷流失造成的环境污染面积日益增长, 不同水稻种植模式中施用的化肥量及化肥种类也不同。因此, 氮磷流失的影响也会发生变化。从文章和实验中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常规种植模式对土壤以及水稻质量的保护最弱, 有机种植模式与绿色蛙稻种植模式都通过了国家认证, 严格执行农业标准。有机水稻种植模式通过增加土壤的孔隙度, 降低土壤的容重, 有效改善了土壤状态, 在保护水稻、生态环境和提升水稻质量方面有机种植模式为最优。

摘要:目前, 我国农作物种植中普遍存在过量施用化肥的现象, 农作物在吸收完化肥之后, 过量的化肥就会流失在土壤中, 造成严重的农业面源污染。根据近年来的调查发现, 因过量使用化肥, 氮磷流失造成的环境污染面积日益增长, 不同水稻种植模式中施用的化肥量及化肥种类也不同。因此, 氮磷流失的影响也会发生变化。从不同水稻种植模式出发, 探究其对氮磷流失特征的影响。

关键词:水稻,种植模式,氮磷流失特征,影响

参考文献

[1] 岳玉波, 沙之敏, 赵峥, 等.不同水稻种植模式对氮磷流失特征的影响[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2014 (12) :1424-1432.

[2] 柏俊.不同水稻种植模式对氮流失及产量的影响分析[J].北京农业, 2015 (14) :32.

[3] 王婧, 冯乃杰.探究不同水稻种植模式对氮磷流失特征的影响[J].农村实用科技信息, 2015 (6) :23-24.

水稻种植范文第6篇

1.1“三围立体”强化栽培技术的概念

利用“三围立体”进行强化栽培其实就是将稻田免耕的平衡施肥、水稻早育秧、水稻强化的栽培技术、盖膜栽培等技术相融合的技术。这一技术具有明显的控制杂草生长、省工高效率、有效节省水源、抵抗干旱及保持稳定的高产的特点,并且提升水源的利用效率。能明显降低因肥料所导致的水体污染现象,能够改善由于稻田缺水所导致的水稻年产量下降的问题。大量试验结果表明,这一栽培技术既提高了原水田的收益,也提高了水旱轮作田的收益。

1.2“三围立体”强化栽培技术提高水稻产量的原理

“三围立体”水稻强化栽培技术提高水稻产量的原理对水稻的幼苗提前进行栽种植,之后运用科学的方法并结合细植和湿、晒、浅间的灌溉技术来让这些水稻的幼苗可以很大量分孽、早生快发;同时,促使水稻的幼苗长出强壮的根,使水稻的植株更加健康的生长。其后,可以适量地运用无机肥料和有机肥料相结合的方法和“减前增后”法(施肥方法的一种,指在作物生长的前期可以适当的减少所需的肥料,生长的后期适当的增加所需肥料。此法可延缓根、叶的早衰现象)来减缓水稻的植株在生长的后期存在的稻株根、叶早衰的问题,这种方法还可以提高水稻的植株在后期的光合作用强度和光合作用产物的累积,实现水稻的丰产以及穗大和粒大的目的[1]。

2“三围立体”强化栽培技术的主要优点

2.1 及时掌控嫩秧早栽

“三围立体”强化水稻的栽培技术可以使稻农及时的掌控嫩苗的早栽。“三围立体”强化水稻的栽培技术在那些单季稻的地方栽种的稻苗的数量最好是2~3叶龄的,而在那些双季稻地区稻苗栽种的最好的数量是3~5叶龄的。这种栽种的方法可以最大程度地发挥稻苗的早生快发,明显地发挥出水稻大田分孽的优势。此外,可以根据进行大量的早期低节位分孽来增加成熟稻穗的整体质量。

2.2 有效处理稀植壮株

“三围立体”强化水稻的栽培技术还可以对稀植壮株进行有效的处理。尤其是在217 m的开厢,厢面所需的宽度要在183 m为宜,沟宽和沟深在0.33 m和0.23 m为佳。而且要运用双三角形种植的方法,且每一株稻苗之间的种植距离和种植的密度最好是在(30 cm×30 cm)~(50cm×50 cm)。假如是在瘦田型的土地上栽种的那么种植的密度就要相对的低一些,如果种植的土地是肥沃性的土地,那么种植的密度就可以相对高一点,这样的科学的种植可以使土地的空间能力发挥到最大。

2.3 提高土地湿润度,促进根系生长

“三围立体”强化水稻的栽培技术可以提高土地湿润度,促进根系生长。稻苗移植后会在田地间实施以湿润灌溉为主的浅、晒、薄、湿节水灌溉方法。减少灌溉的用水量可以促进稻苗根系的生长。稻苗的返青期需要土壤有足够的湿度来保证稻苗的需要,在稻苗的分孽的前期可以采取干湿交替方法来进行灌溉。最好保证土壤可以湿3~5 d,干3~5 d。这样一方面可以促进稻苗分孽早生快发,另一方面可以保证土地的充气程度保证稻苗的生长,使稻苗进入到分孽后期[2]。此外,在使全田的总苗数达到预想的18万~21万的有效刀穗时,要注意排水工作的及时进行和对稻田的晾晒。

2.4 双三角形栽插

“三围立体”强化水稻的栽培技术采用的是东西行向双三角形栽植的方法。进行这种科学的排行和合理错窝,每一窝都要依据等边三角形的方法来进行分散的栽植,且最好使3苗,而且每株之间最好保持6~12 cm的距离。来保证稀疏结合,保证稻苗的充分成长,保证高产,进而提高收益。

2.5 促进高产

在水稻种植中采用有机肥的增施可以保证土地肥料的利用程度,提高土地的肥沃程度,保证稻米的质量。采用这种的方法要注意遵守“减前增后”提高穗、粒肥的使用量。控制好氮肥中的底肥、分孽肥和穗肥之间的比例,来满足高产的要求。底肥要以有机肥为主,要肥料速效化肥为辅,以满足高产所需[3]。

3“三围立体”强化栽培技术注意事项

3.1 选择合适的时间播种

水稻受气候的影响加大,实行“三围立体”强化栽培技术也要选择合适的时间进行播种。水稻的种植一般分为三季,但是现在的四川地区几乎没人种早稻和晚稻,水稻的种植一般是在农历的三月,因此农历二月的上旬就得买种子然后播,等水稻大约长到20 cm时就可以分出来栽到田里。在合适的时间里播种有利于全苗壮苗。

3.2 少量栽培

“三围立体”强化栽培水稻技术采取的双三角形栽插,每株的距离约35 cm×35 cm,排行错窝,每667 m2插5 400~6 000窝,每窝内按等边三角形三穴栽3苗,苗距6~10 cm。播种的时候要注意疏密合适,减少种子的用量,增加田地的透光和通风程度。

3.3 准确用肥、浅层灌溉

“三围立体”栽培水稻需要的是复合肥,可以把有机农家肥与无机化肥配合使用,保证水稻所需要的磷肥,氮肥,钾肥。在不同的时期施肥的比例不相同,因此要掌握“攻头、稳中、保尾”原则,来确保超高产需肥要求。

3.4 除草和防治病虫害

“三围立体”强化水稻栽培技术种植出来的水稻在前期稻田空间会比较大,并且有很多的杂草。面对这种情况,可以在田地内用谷壳把稻苗之间的空间给遮盖住,这样可以有效控制杂草,并增加水稻的产量。此外,可以在水稻的分蘖期进行几次人工除草或适当使用化学药剂来进行除草。在“三围立体”强化栽培技术下配置出来的水稻很少会生病但是却经常会发生虫灾,尤其是螟虫。害虫防治主要是螟虫、稻纵卷叶螟、稻飞虱等这些害虫为主,可以采用化学除虫剂来进行防治,不过在使用时应该适当地多加一些水。

4 结语

经过2 a的种植证明,“三围立体”强化栽培技术具有传统的水稻种植所不具备的优势,可以提高水稻的产量,对我国的粮食安全问题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要坚持推广“三围立体”强化栽培技术在水稻种植中的应用。

摘要:最近几年,我国的水稻单产(指平均667 m2产量)达500 kg左右,并没很大的进步。通过研究发现,水稻“三围立体”强化栽培技术可以提高水稻的产量。对“三围立体”强化栽培技术在水稻种植中的应用进行了探究。

关键词:三围立体,强化栽培技术,水稻种植

参考文献

[l]罗德强,江学海,周维佳,等.杂交水稻超高产精确施肥研究及示范效果[J].安徽农业科学,2009,37(10):4459-4461.

[2] 隋亚云,王宇.水稻超高产强化栽培技术体系[J].河北农业科学,2008,38(5):64-66.

上一篇:施工心得体会范文下一篇:安全生产一季度会议纪要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