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生产技术经济论文

2022-05-04

今天小编为大家推荐《水稻生产技术经济论文(精选3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摘要为了明确水稻生产技术的经济特征,推动生产技术应用研究的深入。该研究从水稻生产技术经济评价内容、评价方法等方面对水稻生产技术经济评价的研究成果进行综述,以期为水稻生产技术改进提供重要依据,为促进农民增收和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作出贡献。

水稻生产技术经济论文 篇1:

马鞍山市水稻生产中化肥减量使用技术的路径探讨

摘 要:针对当前许多种植户化肥使用过量、肥料利用不合理等现状,该文就开辟有机肥源、合理施肥、减量施肥等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重点提出按需精准施肥、增苗减肥技术、优化种植结构和品种结构及推广种养综合模式等若干技术路径,着力发展绿色生态有机水稻生产技术,致力于实现稻米转型升级,农业低碳、生态、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水稻生产;化肥减量;路径;马鞍山市

1 马鞍山市水稻生产中肥料利用现状

“十一五”以来,马鞍山市粮食产业发展以追求产量为主,呈现连年增产态势,为国家粮食安全作出了应有的贡献,但是也存在一些突出问题,尤其是肥料的使用不合理、不科学。马鞍山市水稻生产中肥料利用不合理的现象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 化肥使用量过大 据调研,马鞍山市水稻种植户2008年以前化肥施用量约为750kg/hm2,现在化肥施用量约为1125kg/hm2,部分甚至超过1350kg/hm2。但由于我国化肥利用率一般不超过40%,增量施肥增产的边际效应几乎为0。同时,化肥用量的大幅增加,不仅加重了农业面源污染,更加速了土壤理化性状的恶化[1]。

1.2 有机肥使用面积较少 大多数农户过度依赖化肥,只有少数有机水稻、绿色水稻种植户注重施用有机肥,由于秸秆禁烧政策的严令实施,种植户被动将秸秆粉碎还田,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有机肥的施用面积。总体来说,马鞍山市水田有机质含量偏低(基本在2%以下)、水体富营养化程度偏高,土壤重金属污染风险较高。

1.3 肥料使用时期、类型不合理 笔者在马鞍山市内各县(区)水稻种植户肥料使用习惯调查中发现:农民在肥料施用上主观臆断性强,不会因苗施用,也不能根据水稻生长发育规律科学适量施用基肥、分蘖肥、穗肥;部分农民不施用基肥,将基肥的肥料延迟到分蘖末期施用,造成缺磷少钾田块苗期生长不良、产量低;部分农民只施用一次基肥(非缓释肥料),不追肥,造成群体不够、穗粒数偏小、植株早衰,产量不高;也有少数农民所有追肥均使用复合肥(氮、磷、钾含量分别为15%,总含量45%),造成磷、钾元素的浪费等等。

2 水稻生产中肥料减量使用的基本思路

树立低碳、循环、生态的农业发展理念,要在摸清水稻生育进程需肥规律的基础上,通过多种途径实现:一是减少不合理施肥,实现肥料利用率提升[2];二是有机肥与无机肥相结合,实现生态环境改良[3];三是优化种植结构,实现用地养地结合。

2.1 立足科学施肥,实现减量增效 根据水稻生长发育的规律,确定施肥总量,再按照水稻生育阶段的需肥特点科学制定配方,实施精准施肥,减少化肥使用量,同时进施肥方式,提高肥料利用率。研究表明,比常规施肥减量20%和减量30%,其产量和产投比较合理,可在生产上逐步推广应用[4]。

2.2 广僻有机肥源,增施有机肥 大力推广全量秸秆粉碎还田技术,能保障土壤本身的特性和结构,使其不受单纯化学肥料的破坏和影响,在一定程度上将化肥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充分发挥土壤的增肥增产效果,同时解决稻田自身资源循环利用和大气污染问题[5]。充分利用种养业废弃物,进行无害化处理还田,达到培肥地力、改良土壤的目的,对有条件的种植户,要树立地力保护意识,恢复大集大造有机肥的优良传统,增加稻田有机肥施用量,提升土壤可持续生产能力,实现水稻高产、优质。

2.3 优化种植结构,培肥土壤地力 稻麦连作为主的地区,可以通过水稻与经济作物或绿肥连作,充分发挥稻田土壤自身调节、培肥的功能,同时可以采用种养循环、农牧结合的模式,不施或少施化肥,达到化肥减量、地力培肥的目的。

3 化肥减量施用的技术路径探讨

3.1 在生产过程中按需精准施肥 根据单位面积目标产量-基础产量(在不施用任何肥料能收获的产量),计算出各种营养元素需求量,再根据氮素利用率(按照40%计算)测算出氮元素的施用总量,磷、钾元素分别按照表1、表2要求测算出施用量。根据水稻需肥规律分别计算出基肥、分蘖肥、穗肥用量,实现按需精准施肥,同时配合深施、匀施等施肥方式,以达到减少营养元素浪费、提高肥料利用率的目的。

3.2 探索“增苗减肥”技术 笔者通过深入种植大户发现,在常规的机插秧密度下,稻米加工后白粒多、碎米多,造成整精米率下降。经过深入研究和探讨,我们在2015年建议种植大户增加机插秧基本苗(每穴增加1~1.5个基本苗),主攻水稻6~7这2片叶片抽生时发出第2分蘖,同时适当提前考田,大大减少晚发分蘖和小分蘖的发生。采用上述种植模式,可以有效减少分蘖肥使用量(约减少1/3),同时减少了高位分蘖、无效分蘖数量,提高了平均穗粒数,实现了稻米产量和加工品质的同步提升。

3.3 合理设计种植结构和品种结构 农户特别是种植规模较大的农户,要科学合理规划全年的种植结构和品种结构,建议安排全部种植田1/3左右实施杂交稻和适宜机械化收获的油菜品种连作,以充分发挥油菜用地养地作用。同时,由于油菜秸秆全量还田,对下一茬水稻影响较小;安排1/3的田块实施生育期较短的粳稻品种与小麦连作,在保证水稻产量的情况下,又能保证下一茬小麦在适期内播种,为小麦高产奠定基础;安排1/3田块实施生育期较长的高产粳稻品种与绿肥连作(绿肥可选用紫云英或普通油菜,在盛花期翻耕),解决水稻收获迟,种植小麦产量不高、效益低的问题,同时又能培肥地力,减少下一茬作物化肥使用量(该模式非常适宜绿色水稻种植大户)。以上3种模式在全部种植田内轮换实施,实现减量施肥、平衡养地的效果。合理的种植结构和品种结构,不仅能在减少化肥施用量的基础上保证全年各茬作物的产量和品质,还能错开田间管理时间、提高各茬作物田间管理的到位率和效果。

3.4 统筹布局种养循环、农牧结合 笔者近年来在推动优质水稻生产过程中,主要致力于推动绿色水稻生产模式和有机水稻生产模式。绿色水稻生产要求氮元素肥料施用量的50%来源于有机肥,在施肥上要注重秸秆全量还田、增加有机肥施用比例,同时辅以稻鸭共生技术,以达到增施有机肥、减少病虫草害的作用。稻鸭共生模式下的绿色水稻生产技术可以减少1/3以上的化肥使用量。有机水稻生产上可采用稻虾连作混养、稻虾鳖连作混养、稻鸭共生技术3种模式,上述模式的共同点是不施用任何化学肥料,只需要在水稻移栽后5d施用饼肥或米糠(施用量约为750kg/hm2)作基肥,在抽穗杨花前结合灌水施用腐熟的饼肥(施用量约为150kg/hm2),有机水稻收获后可种植绿肥作物,既能为春季田间的水产品提供饵料,又能肥田。

参考文献

[1]蔡炳祥,刘晓霞,李建国,等.连续实施化肥减量对水稻产量和土壤肥力的影响[J].浙江农业科学,2016,57(4):471-474.

[2]謝文法,叶惠华.化肥减量增效田间试验[J].安徽农业科学,2007,35(22):6868.

[3]周峰.有机无机肥结合对土壤环境和蔬菜生长的影响[J].中国农资,2014(4).

[4]康洪灿,李国生,钏兴宽,等.水稻化肥减量增效施用技术试验初探[J].中国稻米,2017,23(4):176-179.

[5]明万兴.秸秆还田与化肥配合施用对土壤肥力的价值研究[J].农业与技术,2016,36(2):13.

(责编:张宏民)

作者:刘怡 曹玉洪

水稻生产技术经济论文 篇2:

我国水稻生产技术经济评价研究综述

摘要 为了明确水稻生产技术的经济特征,推动生产技术应用研究的深入。该研究从水稻生产技术经济评价内容、评价方法等方面对水稻生产技术经济评价的研究成果进行综述,以期为水稻生产技术改进提供重要依据,为促进农民增收和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作出贡献。

关键词 水稻生产技术;经济评价;综述

A  

Review of Economic Assessment on Rice Production Technique in China

LIU Ying, DENG Wen  (Institute of Hunan Agricultural Economy and Regional Planning Research, Changsha, Hunan 410125)

Key words  Rice production technique; Economic assessment; Review

水稻是我国第一大粮食作物,水稻生产直接影响我国的粮食安全与粮食生产的稳定。我国水稻品种经历了由高秆品种到矮秆品种、杂交稻、超级稻3个阶段性的发展历程[1]。近年来,我国水稻单产15 000 kg/hm2的第四期目标攻关又取得重大进展[2],居世界领先水平。在水稻生产研究领域,我国关于水稻生产的技术方面的研究较多,主要集中在品种筛选、栽培技术、农作制度以及种植模式等[3-5],经济方面的研究相对而言较少。农业生产过程中的经济评价是最优种植模式选择、生产技术改进、理想种植规模确定的重要依据。笔者将从水稻生产技术经济评价内容、评价方法等方面对水稻生产技术经济评价的研究成果进行综述。

1 评价内容

国内学者从不同角度对水稻生产经济效益进行了研究,主要包括种植模式、生产技术、种植规模等方面。

1.1 关于不同种植模式的评价

王华等对湿地稻田养鱼、鸭复合生态系统进行了生态经济效益分析,研究表明,稻田种养复合生态系统把水稻种植与动物养殖人为地组合在一起,在不增加空间、劳力、投人少量成本的前提下,除了获得水稻增产外还可同时捕获水禽产品,大大提高了稻田的产出和效率,改善了我国农业产业结构,使畜产品的比例增加,符合我国的国情[3]。

郭九林简析了生态型高效稻鸭共作种养技术效果及综合经济效益,得出如下结论:稻鸭共作的技术经济效益一是降低生产管理成本,二是增加稻田綜合效益,三是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4]。江兴龙对稻鱼生态兼作轮作一体化模式与双季稻不养鱼模式进行了经济效益比较,结果显示,稻鱼生态兼作轮作一体化模式具有少用农药、免用化肥和除草剂及节省劳力等优势, 降低了水稻生产成本, 且稻田养殖工程系统配套、各阶段养殖种类混养搭配及放养密度合理, 鱼种培育成鱼养殖系列配套, 显著提高了单位面积土地上绿色优质稻米与水产品的产出率及效益[5]。

张苗苗对常规稻作、转换期稻鸭共作和有机稻鸭共作3种种植模式的环境效益及经济效益进行分析,结果表明,3种种植模式经济效益的由高到低依次是有机稻鸭共作、转换期稻鸭共作、常规稻作。有机稻鸭共作稻田的经济效益比常规稻田增加23 266.4元/hm2,提高了 99.75%,经济效益十分明显[6]。王晓杰等对8种农作模式进行了优势度评价,从农作模式的重要性和效益特征以及进一步发展的社会需求和资源环境空间潜力等角度,提出了体现区域自然资源和社会经济环境条件特点的优势度评价指标体系和分析计算方法,弥补了传统评价方法对农作模式进一步发展承载潜力考虑的不足[7]。綦校海对稻农生产经济效益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表明,对稻农生产经济效益影响最大的是稻米出售价格;国家政策对稻农生产经济效益具有显著作用;务农人口和人均收入对稻农经济效益同样有重要作用[8]。

1.2 关于不同生产技术的评价

陈庆根等在对超级稻集成技术生产经济效益简析中,分别将南方超级杂交籼稻“协优9308”与“汕优63”、北方超级梗稻“沈农606”与“辽粳794”、超级稻南北百亩示范方等进行经济效益比较,主要选取了产量、产值、纯收入、成本收益率、百元成本的产值、每工所创造的纯收入等指标进行对比分析[9]。

王明利等运用基于DEA分析法的Malmquist指数对我国不同种类水稻,从生产率增长、技术进步和技术效率方面分析了其时序变动趋势和空间分布特征[10]。亢霞等利用1992~2002年分省的成本和产量数据,估计了小麦、玉米、大豆、粳稻、早釉稻、中釉稻和晚釉稻的随机前沿生产函数,测算了上述作物的技术效率及其变动趋势。结果表明,扩大土地经营规模对粮食产量增加有积极作用,但进一步增加肥料、种子和机械投入的增产潜力极为有限[11]。肖新以不同节水稻作技术和节水稻作模式为研究对象,在大田和防雨棚池栽条件下系统开展了节水稻作条件下水稻生理生态效应及技术体系集成、节水高效新型稻作模式生态环境效应及稻作模式的综合效益评价模型3方面研究,最后通过对国家/8630项目推广示范3种节水稻作模式进行分析验证,表明所提出的理论和数学模型正确合理,基本反映了南方丘陵季节性干旱区节水稻作模式的综合效益[12]。

陈风波等对国内外水稻直播的研究情况进行了回顾,在农户调查数据基础上,对中国南方部分地区(湖南、湖北、江西、安徽)的水稻直播采用现状、农户采用原因进行了分析,并利用地块一级的投入产出数据对几种不同栽培模式的经济效益进行了比较[13]。

1.3 关于不同种植规模的评价

廖洪乐运用传统CD生产函数研究了影响水稻产量的主要因素,结论是影响水稻产量的最主要因素是种植面积[14]。

谢杰构建了中国粮食生产函数,研究发现适度规模经营有利于土地的集约化利用和降低机械、肥料等要素的投入成本,并主张稻农组织规模生产[15]。王征兵以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何岭村为例对机会成本下的水稻合理种植规模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当种植水稻的规模达到2.01 hm2时,稻农的纯收入与打工者的平均收入相同,稻农民就能安心种地,这样就把种田能手稳定在农业生产中了,粮食安全就有了保障[16]。

2 评价方法

随着计量经济科学等理论的发展,有关经济评价的研究已日益成为研究热点。当前对水稻生产技术经济评价分析方法主要有比较分析法、层次分析法、农作模式优势度评价法、生产函数法和DEA法等。

2.1 比较分析法

较多的研究从经济效益比较得出定性的结论,一般选取的指标主要包括成本、产值、纯收入。徐春春等比较分析了我国水稻生产年际间、品种间和季节间水稻生产成本效益[17]; 陈珊宇等比较了不同稻—麦(油)栽培模式的效益[18];唐雅莹等试验分析了水稻不同种植方式的产量及投入产出情况[19]。

2.2 层次分析法

部分研究借鉴运筹学中的层次分析理论,以定量和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建立综合效益评价分析的模型。首先,经过筛选和分析,提出经济效益、生态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3大类评价指标体系。其次,分析计算出各指标对总目标即综合效益权重。最后,建立综合效益评价的数学模型。其中经济效益一般选择了纯收入、成本收益率、粮食单产、化肥使用强度、农药使用强度等因子。

2.3 农作模式优势度评价法

也有学者采用农作模式优势度对作物的效益进行衡量和评价。通常由3个因素构成:①生态优势度——农作模式与所在区域生态环境条件适宜性的比较优势;②经济优势度——农作模式与所在区域自然社会综合环境条件下经济效益的比较优势;③社会优势度——该模式对劳动力的吸纳程度和国家粮食安全保障程度的比较优势。其中经济优势度主要选择生产现状(劳动生产率、土地产出率、产投比)、发展潜力(劳动生产率增长潜力、土地产出率增长潜力、产投比增长潜力)等指标。

2.4 生产函数法

经济资源利用的有效程度往往与价格(特别是投入要素的价格)密切相关。生产函数在模型表述中包含了要素价格这一重要的经济信息,显示了它适用于经济分析的比较优势[20]。目前,生产函数主要包括CD生产函数、线性生产函数、超越生产函数和固定替代弹性(CES)生产函数等[21]。在农业生产技术的经济分析领域,学者们通常采用生产函数模型和索洛增长速度方程式相结合的方法对技术进步贡献率指标进行测算。技术进步贡献率指标反映了技术进步率占产出增长率份额的大小,用来衡量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份额[22]。

2.5 DEA(数据包络分析)方法 投入产出分析作为一种经济分析的数量方法在经济系统的分析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其方法本身也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和丰富。特别在投入产出效率测定方面,由A. Chames, W .W .Cooper 和E. Rhodes 在20 世纪70 年代末提出的DEA,丰富了经济系统分析方法的内容。DEA 是一种评价具有多个输入、多个输出的相同类型的决策单元DMU(Decision Making Units)间相对有效性的方法,它是基于同类型决策单元集合中各元素间的比较。从投入产出看,此法是用来评价具有多个输入、特别是具有多个输出(生产函数的一种推广)的“生产部门”既为“规模有效”又为“技术有效”的有效方法,因此,DEA方法在评价部门间的相对有效性(规模的和技术的)方面具有独特优势。DEA 方法巧妙地构造了目标函数,无需将指标的量纲统一,也无需事先给定投入和产出指标之间的权重分布,并将分式规划问题转化为线性规划问题,通过最优化过程来确定权重,从而使对决策单元的评价更为客观。目前,Malmquist指数、非参数HMB指数和TrnqvistTheil指数等被广泛应用于农业生产效率的研究[23-24]。

3 问题及展望

水稻生产技术经济评价研究涉及计量经济学、农学、地理学等多门学科,其发展有赖于这些学科的共同发展。为使评价结果更科学、准确直观地反映实际情况,今后还需要采用新的研究方法和工具,从新的经济学的视角对我国水稻生产技术的经济评价进行深入研究。

3.1 关于经济评价中评价标准的确定 评价标准是进行经济评价的前提,如果没有科学严格的标准,评价的结果也就无法进行比较。目前的研究成果存在一些问题:一是比较随意的设置一个评判标准,以判断水稻生产技术的经济发展水平或者是发展能力;二是不设任何标准,单纯通过时间序列数据的分析以判断发展状况,或是通过横向比较,采用DEA排序的方法,说明经济水平的优劣。虽然有学者已经利用Malmquist指数等来研究农业生产效率,但尚没有形成系统的方法论和成果。由此,关于水稻生产技术经济评价标准的研究,是我国今后经济评价需要解决的难题之一。

3.2 关于不同种植模式的經济评价 目前研究存在评价范围较窄、评价指标比较单一、评价方法多为比较分析等不足,评价内容需进一步拓展和丰富。其中,以“种三产四”丰产工程的双超、早超、中超、一季晚超、晚超5种种植模式为切入点,建立粮食安全和可持续发展条件下的多种评价方法,进行超级杂交稻“种三产四”丰产工程的经济评价是未来研究的新课题。

作者:刘英 邓文

水稻生产技术经济论文 篇3:

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困境与路径创新:基于农户视角

摘 要:构建新型农业生产性服务体系,实现农业生产性服务业稳定有序发展,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目标。基于农户视角对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现状进行考察发现,农户获取农业生产性服务的渠道多元,农户对各项农业生产性服务的需求程度存在差异,农户对各服务供给主体的满意度评价不一,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困境集中体现在:服务供给主体能力不强、服务供给模式单一、服务供给内容更新速度慢、服务效果反馈信息不易收集等。因此,应从“谁来供给”“供给什么”“怎么供给”“效果如何”四个维度创新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发展路径,并采取相应的保障措施。

关键词: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农户;发展困境;路径创新

一、引言

构建新型农业生产性服务体系,实现农业生产性服务业稳定有序发展,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目标。中国政府高度重视农业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出台了多项政策条例鼓励发展农业生产性服务业。2017年8月,《关于加快發展农业生产性服务业的指导意见》指出,要以服务农业、农民为发展的根本目标,着力发展多元化、多层次、多类型的农业生产性服务,让更多农民享受农业现代化建设取得的重大成果。2018、2019年中央一号文件均强调,通过培育专业化、市场化的服务组织,力争推进农业生产全程社会化服务,重点关注农业生产薄弱环节和关键领域的服务水平,努力帮助各类农业生产者特别是小农户实现节本增效。2019年2月,《关于促进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的意见》指出,通过大力发展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力争健全面向小农户生产的各项生产性服务,各类农业生产性服务要随时关注小农户需求的变化,重点发展小农户急需的农资服务、技术服务、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服务、农机服务、农产品初加工服务等,创新农业生产服务方式,加快推进农业生产托管服务。从政策视角来看,农业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对于提高农业组织化程度、整合延伸农业产业链、促进现代农业健康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20世纪50年代初,生产性服务业开始备受关注,以生产性服务支撑国民经济发展得到学术界的广泛认可。与此同时,农业生产性服务业也开始得到学术界的关注,以农业生产性服务业支持现代农业发展成为众多学者支持的观点。芦千文等对中国农业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历程进行详细阐述,指出在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发展过程中,需求扩张是主要动力,规模经济是提升方向,因地制宜是客观要求,顺势而为是关键所在。①姜长云指出发展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可以为解决当前的农业问题提供新思路,为解决“谁来种地”“如何种地”问题探索新路径,为加快农业发展方式转变培育新引擎。②冀名峰认为农业生产性服务业是中国农业现代化历史上的第三次动能,农业生产性服务业能够同时解决小农户对接大市场和机械替代人畜力问题,加快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发展需要着力解决制约因素,应从人才、技术、资本、耕地、行业管理等方面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③张红宇认为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相伴,农业生产性服务业由依附产业转向独立完整,乃至成为战略性产业,是不可逆转的历史趋势,推动中国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发展需要政府强化从发展战略到政策举措等一系列行为导向。④另外,部分学者从实证角度探究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对农业生产的影响。郝一帆等通过实证研究发现,农业生产性服务业主要通过推动技术进步来提升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其对农业技术效率则产生了不同程度的抑制效果,对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具有显著的空间异质性。⑤孙顶强等从微观农户视角探究农业生产性服务对中国水稻生产技术效率的影响,发现农业生产性服务促进了水稻生产技术效率的提高,但是不同生产环节之间差异较大。⑥王洋等探究农技服务采纳对玉米生产技术效率的影响,发现采纳农技服务组的农户玉米生产技术效率显著高于未采纳组,以此提出推动农技服务精准化发展的政策建议。⑦张荐华等研究发现,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发展不仅有利于缩小本地区的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还对周边地区存在显著的空间溢出效应,同时随着城镇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对城乡收入差距的作用由促进转变为抑制,且抑制作用逐渐增大。⑧

通过梳理文献发现,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在提升农业生产动能、改变农业发展方式、促进农民增产增收等方面发挥明显作用,结合笔者的多次调查和以往的研究经验同样发现,大力发展农业生产性服务业至关重要,但是,以往研究在涉及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时多从农业生产性服务业本身谈及其存在的问题和发展对策,忽略了农业生产性服务业的受众客体农户,而农户表达出的客观需要与供给有效衔接才能保证农业生产性服务业支持现代农业发展。因此,本文首先依据实地调查,从农户视角出发对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困境进行分析,其次围绕“谁来供给”“供给什么”“怎么供给”“效果如何”四个维度创新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发展路径,最后提出相应的保障措施。

二、基于农户视角的农业生产性

服务业发展困境分析

2019年7—8月,东北农业大学畜牧经济创新团队对黑龙江省13市47村展开实地调查,基于农户视角探究当前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基本情况与现实困境。样本选取方法依据分层抽样与典型抽样相结合的方式,同时考虑农户受教育程度的差异性,调研全部采取入户深度访谈的形式,充分保证每份问卷的有效性。经过样本核实与数据校正,最终获得298个有效样本用于分析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

1.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现状

第一,农户获取农业生产性服务渠道多元。结合对农户的深入访谈,本文将农业生产性服务供给主体划分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高等院校(科研院所)、村集体、农民专业合作社、个体经销商以及专业种植大户。就农户获取农业生产性服务的主要渠道来说,由表1可以看出,从个体经销商处获取过农业生产性服务的样本数为225个,占样本总量的75.50%,表明个体经销商是当前农户获取生产性服务的主要渠道,但个体经销商多是以营利为目的的服务供给主体,主要提供的是农资供应服务。197户农户从专业种植大户处获取过农业生产性服务,占样本总量的66.11%,专业种植户是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数量最多,与普通农户联系最为紧密,农户一般可从专业种植大户处获得农机作业服务,有时也可获取农资供应服务。此外,从农民专业合作社和村集体获取过相关服务的农户分别占样本总量的34.23%和26.17%。然而,从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和高等院校获取过相应服务的农户分别仅占17.79%和8.72%,表明二者知识溢出效应并不明显,亟须改进服务供给方式,提高服务供给比例。

第二,农户对各项农业生产性服务需求程度存在差异。为深入探究农户对农业生产性服务的需求情况⑨,本文将农业信息服务和农业技术服务进行细分,农业信息服务主要包括农产品价格信息服务、销售信息服务、气象信息服务,农业技术服务细分为新品种技术服务、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服务、病虫害统防统治技术服务和秸秆还田技术服务。由表2可知,目前农产品价格信息服务、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服务和农资供应服务是农户需求最为迫切的服务内容,需求占比分别为66.44%、56.04%和51.01%。究其原因:首先,农户最关心农产品价格,但由于当前农村网络基础设施相对薄弱,信息传递及时性差、传递渠道不畅通,很多农户获取农产品价格信息的难度较大,因此对农产品价格信息的需求最为迫切;其次,由于土地常年施用化肥、农药导致当前土壤效力大大减弱,部分农户认为只要继续增加化肥、农药的投入就能提升生产效益,这种盲目行为不仅会导致环境的进一步恶化,同时对提高生产效益的作用并不明显,因此农户急需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服务;最后,农业生产资料的优良程度直接决定农业生产效益高低,选购优质高效的种子、化肥、农药等对农户来说至关重要,因此农户对农资供应服务的需求相对迫切。

第三,农户对各服务供给主体满意度评价不一。由表3数据可以看出,有107户农户将专业种植大户列在第一位,占样本总量的35.91%,其次是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农民专业合作社。通过实地调查了解发现,农户之所以对专业种植大户较为满意,主要是因为他们之间的联系较为密切,互动关系较为融洽;第二位上出现次数最多的是农民专业合作社,占样本总量的32.89%,其次是村集体、高等院校(科研院所),虽然当前农村经济社会中空壳合作社较多,但实际运行的合作社能够较好地满足农户对各项服务的需求;第三位上出现次数最多的是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占样本总量的31.54%,其次是个体经销商、村集体,以推行农业公益性服务为主的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也能够较好地满足农户的实际生产需要。

2.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第一,农业生产性服务供给主体能力不强。虽然当前农业生产逐渐趋于规模化,但农业生产性服务供给主体总体上呈现出小、松、散问题,服务供给主体集约化、组织化程度普遍偏低,抵御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的能力较弱。从实地调查发现,当前农业生产性服务供给主体主要是本地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和专业种植大户,农业技术推广中心、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技术溢出效应并不明显,村集体本身不具有营利性质,供给服务局限性较大,而专业服务公司少之又少,并且现有的专业服务公司的服务对象主要是大规模经营主体,一般中小规模农户根本无法享受专业服务公司所带来的资源优势,所以当前农业生产性服务的供给主要依托农民专业合作社和专业种植大户。但是,大部分地区的农民专业合作社普遍存在管理水平不高、管理制度松散、专业管理人员缺乏等问题,同时,农户与农民专业合作社时常发生交易纠纷,处理结果大多不能令农户满意,存在明显的“大鱼吃小鱼”现象。专业种植大户与其他农户仅表现在规模上的差异,一般专业种植大户提供农机作业服务较多,但在供给其他生产性服务上能力较弱。因此,目前农业生产性服务供给主体能力还有待进一步提升。

第二,農业生产性服务供给内容更新速度慢。当前农业生产日益向市场化、专业化和信息化方向发展,农户已不再满足于传统单一的服务供给,而是更加倾向于采用科技化、现代化的农业生产性服务。在农资供应服务方面,农户更希望获得优良的种子、化肥、农药等,同时更希望能够从产地直接购买。但是,目前农资供应服务更多是由个体经销商为农户提供,它们本质上属于专业服务公司,而近年来假农资事件频发,农户不信任个体经销商,也不满意其提供服务的内容。在农业信息服务方面,农户渴望通过快捷、高效的农业信息服务,获得更多有价值的农产品价格信息、农产品销售信息、农业气象信息等,但是目前外界可提供给农户的信息服务一是来自传统方式下的村集体广播、告示栏,二是农户通过互联网自行搜索信息,由于农户受教育水平相对偏低,接收信息和解读信息的能力有限,并不能较好地获取所需信息。在农业技术方面,现存的农业技术服务内容依旧是以组织农户参加技术培训讲座为主,缺少实际田间地头的指导,农户更需要有人能够真正解决其农业生产技术上的难题,例如测土配方施肥、病虫害统防统治等。在农机作业服务方面,虽然目前全国大部分地区已经实现农业机械化,但对于高端机械作业,如深耕深松服务并未实现全面覆盖,一方面是由于服务费用较高,农户不愿购买;另一方面是因为原有提供农机作业服务的主体对于更新设备的意愿不强烈。因此,从现实发展来看,农业生产性服务内容依旧是传统样式,并未随着农业发展进程的快速推进而有所更新。

第三,农业生产性服务供给模式单一。目前农业生产性服务的供给模式依旧是传统的单主体单一供给,如“政府+农户”“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户”“个体经销商+农户”等,多主体联动的供给模式尚未形成。从实际生产来看,这种单一模式的供给存在很多不足,首先,“政府+农户”的服务供给模式存在明显的服务动力不足问题,由于政府主导的农业生产性服务供给具有追求公益性的特性,服务供给时经常会出现积极性不强、服务不到位的情况,而且有时会出现供需脱节现象,政府推行的服务并不是农户所需要的。其次,“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户”的服务供给模式存在明显的服务能力参差不齐问题,农户领办的农民专业合作社能够获得政府或企业支持政策的能力不同,在自负盈亏的情况下,合作社的运行风险较大,服务能力大打折扣,而且目前“真合作社”数量过少,很多合作社都是“名存实亡”,并不能发挥较大的作用。最后,“个体经销商+农户”的服务供给模式更是存在严重问题,由于个体经销商多以营利为目的,有些个体经销商为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而采取违背市场规律的手段,以低价格进货高价格售出,存在严重的欺骗农户的行为。农业生产性服务的单一供给模式,导致服务效果不佳,或伴有损害农户利益的现象发生,因此亟须加以改进。

第四,农业生产性服务效果反馈信息不易收集。虽然目前信息传递速率较高,农户向市场表达服务需求的机会越来越多,但仍存在明显的服务需求表达不明确现象。调查过程中很多农户纷纷表示不愿意向外界表达自己的需求信息,或即使表达也会隐藏一部分信息,这主要源于农户既是“理性人”又是“经济人”,由于年龄结构和受教育水平的局限性,年龄偏大、受教育水平偏低的农户总是自动屏蔽外界力量的干预,即使有服务需求意愿也会依靠自身力量解决,往往导致解决效果差或成本高。以农资供应服务为例,由于市场上的个体经销商多以营利为目的,且各经销商之间存在明显的竞争关系,其在宣传与推广过程中过度夸张,承诺太多内容,导致农户不信任,本应向市场传递自己所需的各种农资供应服务,却一直处于观望状态,希望通过他人的行为选择决定自己是否购买相应的种子、农药、化肥等生产物资。同时,由于农户之间存在规模差异,部分小农户认为自身种植规模较小,即使表达服务需求也未能获得关注,也就往往忽视了服务需求的表达。另外,出自规避“得罪人”的风险,农户并不愿将服务效果直接反馈给服务供给主体,也就导致服务供给主体并不能及时修正供给行为和提高供给效率。

三、基于农户视角的农业生产性

服务业发展路径创新

从上述分析可知,我国农业生产性服务业由于起步较晚,在供给端和需求端均存在一定问题,迫切需要对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发展路径进行创新,为此本文从“谁来供给”“供给什么”“怎么供给”以及“效果如何”四个维度提出其创新发展路径。

1.“谁来供给”——服务供给主体遴选需遵循多样化原则

2017年发布的《关于加快发展农业生产性服务业的指导意见》指出,要培育多元化服务主体,支持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专业服务公司等提供农业生产性服务,同时引导各类服务主体积极与高等学校、科研院所等机构开展合作,着力提升服务供给能力。从政策指导文件可以看出,农业生产性服务的供给主体已经充分明确,但这些服务主体并不能承接所有类型的农业生产性服务。例如,村集体只能承担部分农业技术推广、农业信息传送等易操作的生产性服务,但如病虫害统防统治、测土配方施肥等高端农业技术服务并不能较好承接。因此,作为创新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发展路径的首要环节,对服务供给主体的遴选至关重要,政府职能部门应起到“掌舵”的作用。按照遴选程序的划分,可分为准备、遴选和公示三个阶段。在准备阶段,首先,确定职能部门,以农业农村部为主要指导部门,省农村厅为重点监管部门,各市(区)农业农村局为统筹部门,在县级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下设专属办公室,负责农业生产性服务发展各项事宜。其次,要做好充足的市场调研,既要了解当前农户希望由哪些主体提供服务,也要了解当前哪些主体愿意提供服务。最后,制定遴选方案,做到有章可循、有章可依。在遴选阶段,分别从组织基础、内部治理、财务运作、外部营运四个维度综合考察服务供给主体能力,既要确保服务供给主体真正符合市场需求,也要确保服务供给主体在面对风险时能够通过自身调节化解危机,使之受市场波动的影响最低。在公示阶段,结合各项服务所需,确定服务供给主体数量,向外界进行公示,一般来说,服务供给主体依旧遵循国家政策文件的指导,以县级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为主要政府职能部门,辅以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技术支撑,村集体承担承上启下的衔接功能,以农民专业合作社、专业服务公司、专业种植大户为主要服务供给主体,实现有效供给。

2.“供给什么”——服务供给内容创新需遵循多层次原则

在供给主体确定后需要考虑的问题是“供给什么”,即服务内容的不断创新,这也是由服务供给端向服务需求端推进的重要环节。在上一环节中已经明确服务供给主体具体包含哪些,但这些服务供给主体兼具不同性质,如果以供给服务是否收费为标准进行划分,可将供给主体划分为经营性服务组织、公益性服务组织和半经营性半公益性服务组织,其中经营性服务组织主要包括农民专业合作社、专业服务公司、专业种植大户,公益性服务组织主要是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半经营性半公益性服务组织主要包括高等院校(科研院所)、村集体。在明晰各主体性质后对应地将服务内容划分为经营性服务、公益性服务和半经营性半公益性服务,同时在此将前文所研究的四项与农业生产直接相关的农业生产性服务内容进一步细分,因此经营性服务主要包括农资供应服务、农机作业服务,公益性服务主要包括农产品价格信息服务、农产品销售服务、农业气象信息服务,半经营性半公益性服务主要包括新品种技术服务、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服务、病虫害统防统治技术服务以及秸秆还田技术服务。这些服务内容既要与农业生产息息相关,又要满足农户的迫切需求。农业生产性服务在发展过程中要满足不同类型的农户,本文结合实地调查将农户类型划分为小规模农户、中规模农户和大规模农户,其中小规模农户经营耕地面积一般在50亩以下,中规模农户经营耕地面积在50亩(含)至200亩之间,经营规模在200亩(含)以上的农户称之为大规模农户。不同规模农户对农业生产性服务的需求必然有所差异,服务供给内容也要随着生产过程的变化而作出适时调整,以保证农业生产性服务最大程度地发挥效用。

3.“怎么供给”——服务供给模式推广需遵循多类型原则

在农业生产性服务供给与需求相对接方面,采用何种供给模式能够确保服务的供需均衡,是在明确服务供给内容的基础上需要进一步考虑的问题。农业生产性服务供给主体在提供服务期间存在合作机制、竞争机制和制衡机制。各种机制的共同作用,衍生出不同的服务供给模式,主要划分为三类,即政府主导模式、政府与市场结合模式、市场主导模式。政府主导模式主要包括“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农户”“农业技术推广中心+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农户”“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村集体+农户”,在以政府为主导的模式下,更多强调政府“掌舵”的职能,以县级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为依托,辅以高等院校(科研院所)、村集体等半经营性半公益性服务组织,主要向农户推广公益性或半经营性半公益性的服务,例如各项农业信息服务、新品种技术服务、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服务等。政府与市场结合模式主要包括“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戶”“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专业服务公司+农户”“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专业种植大户+农户”。在这种模式下,虽然是政府与市场相结合,但更多情形下政府主要承担的是监督职能,真正发挥作用的是市场上的各类服务主体。在这种模式下服务纠纷会大大减少,通常农资供应服务适合采取政府与市场结合的推广模式。市场主导模式主要包括“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户”“专业服务公司+农户”“专业种植大户+农户”,目前以市场为依托的服务供给模式是最普遍的模式,这种模式的优点在于服务交易的便捷性较高,但缺点也非常明显,主要是由于缺少政府职能部门的监督导致服务纠纷时常发生,通常农机作业服务较适用于采取市场主导模式。

4.“效果如何”——服务采用效果反馈需遵循及时性原则

健全完善的农业生产性服务采用效果反馈机制是服务供给主体和农户之间畅通无阻的桥梁,也是创新农业生产性服务发展路径的最后一个重要环节。农业生产性服务采用效果反馈机制包括反馈主体、反馈内容、反馈方式和反馈客体。反馈主体是指农业生产性服务采用主体,包括小规模农户、中规模农户和大规模农户。由于农户是农业生产性服务的直接受用主体,他们能够最直观地反馈农业生产性服务的采用效果,但农户反馈服务采用效果时首先必须具备良好的沟通意愿和表达能力,其次愿意并能够清晰完整地提供反馈信息,以帮助服务供给主体持续改进服务态度、服务质量、服务效率。这也就涉及反馈机制中反馈内容的评价反馈,农业生产性服务评价的目的不是单纯地评判出供给主体提供服务的优劣程度的简单排名,最关键的问题是要采取必要手段鼓励和引导被评价对象根据评价内容合理确定未来发展目标和发展方向。另外,反馈内容中也包括需求反馈,即农户根据实际生产需要产生的对服务内容的新需求。在反馈机制中还需注意的是反馈方式,通常来讲,农业生产性服务的反馈方式可划分为三大类型,即被动反馈与主动反馈、事前反馈与事后反馈、单一反馈与系统反馈,其中,被动反馈是指服务供给主体主动向农户进行调查,主动反馈是指农户主动通过各种途径向服务供给主体提供自身的需求信息,以及采用后的体验与感受;事前反馈是指在实际提供服务之前进行的反馈,事后反馈是指农业生产性服务供给主体已经完成供给服务内容之后进行的反馈;单一反馈是指针对农业生产性服务供给主体提供服务内容的某一方面进行的反馈,系统反馈则是指对全部服务活动进行的全方位、系统的反馈。对于反馈客体,自然是指服务的供给主体,即农业技术推广中心、高等院校(科研院所)、村集体、农民专业合作社、专业服务公司、专业种植大户等。农业生产性服务采用效果反馈机制要发挥作用,需遵循及时性原则,从农户发出反馈信息到服务主体处理信息用时越短,越能提高农户满意度,也越能保证农业生产性服务业的稳定发展。

5.农业生产性服务业的总体发展路径

为更加清晰直观地展示出农业生产性服务业的总体发展情况,依据上述分析,本文绘制出农业生产性服务业的总体发展路径示意图(见图1)。从示意图可知:第一,从“谁来供给”到“供给什么”是农业生产性服务供给主体对农业生产性服务内容的探索过程,在明确市场化运行过程中哪些主体适合于提供农业生产性服务后,服务主体最需要明确的就是农户真正需要哪些服务内容,因此需要做好充足的市场调研。农业生产本身是一项复杂的产业链条,在这一链条中农户又是最重要的微观经济主体,农户本身的异质性决定了农业生产性服务需求的差异性,只有充分了解农户的需求才能回答好“供给什么”。第二,从“供给什么”到“怎么供给”是服务供给主体对服务内容创新的过程。以农业信息服务为例,传统农业信息服务的供给方式主要由村集体来承担,以广播通知、发放宣传单等形式为主,这种形式的弊端在于信息传递的及时性较差,而此时的服务供给主体就要从解决实际问题的角度出发,尝试通过建立数字化信息服务平台,以互联网高端设备为载体,及时高效地将农业信息传递到每家每户,助力农业生产。第三,从“怎么供给”到“效果如何”是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关键环节,决定了农业生产性服务推广效果与农户采用效果。农业生产性服务供给主体能力再强、服务内容形式再多样,如果不能及时应用于农业生产、不能被广大农户采用都将是“纸上谈兵”,为此农业生产性服务供给主体在设计好服务供给模式后要根据农户偏好将服务精准推广,实现服务效用最大化。这既能解决农业生产问题,又能为服务供给主体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第四,从“效果如何”到“谁来供给”又使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系统回到了最起始端,又在进一步决定由谁来供给的问题。在这一阶段,最关键的主体是农户,农户在采用相关服务后要根据服务态度、服务质量、服务效率等作出有效评价,并及时向相关政府部门或供给服务主体反馈这些信息,以促进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形成良性循环。

四、创新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发展路径的保障措施

1.提高农业生产性服务供给能力

落实政策资金保障制度,通过财政补贴、信贷支持、税收减免等方式,大力支持农业生产性服务供给主体发展。发挥市场引导作用,建立有序的农业生产性服务交易平台,强化对服务供给主体的监管,对服务供给能力弱、服务供给态度差、服务供给质量不佳的供给主体实行清退处理。推动服务主体联合融合发展,鼓励以地方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为核心的各类公益性、经营性和半公益半经营性服务供给主体加强联合和合作。

2.推动农业生产性服务精准化发展

加大对农资供应服务的供给力度,鼓励服务供给主体充分发挥资源优势,支持服务供给主体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种业企业、生物农业企业加强合作,在良种研发、展示示范、标准化供给等环节向农户提供全程服务。强化农业信息服务的支撑作用,紧紧围绕农户所需的一切生产信息为基础前提,健全农业生产信息的收集、分析、整理、发布等体系,通过有效的市场信息引导农户调整种植结构,优化农业生产布局。提高农户对农业技术服务的采纳意愿,加强对新品种技术服务、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服务、病虫害统防统治技术服务、秸秆还田技术服务等的宣传力度。全面提升农业机械化服务水平,加强对有能力或有潜力的农机服务公司、农机专业合作社等的培育力度,培育一批动力足、服务意愿高的农业机械服务供给主体。

3.创新农业生产性服务供给模式

推进专项服务与综合服務协同发展,充分发挥各类服务组织发展优势,结合自身发展实际尽快研发专一化服务内容,确保服务内容精准到位,同时注重专项服务与综合服务相互协调发展。结合农户需求特征实行差异化供给,大规模、中规模农户一般更愿意采纳新技术服务和大型农机作业服务,小规模农户更愿意采纳传统的技术服务和小型农技作业服务,年龄偏大的农户对农资供应服务的诉求更加强烈,受教育水平较低的农户要为其提供通俗易懂的信息服务。提高农业生产托管服务的普及率,培育一批具有典型引领功能的农业生产托管服务组织,采取政策扶持、项目推动等手段,加大支持推进力度。

4.构建农业生产性服务有效反馈机制

构建完整高效的服务需求反馈体系,做好顶层设计,合理规划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布局,制定出完整的发展方案,优化农业生产性服务业资源配置,明晰政府、市场、农户的职能关系;采取合理的激励措施以激发反馈机制的活力,广泛宣传农户对服务供给主体评价的重要性,构建完善的评价指标体系,从服务态度、服务质量、服务效率等方面对服务供给主体进行评价,不断提高农户积极参与农业生产性服务反馈体系建设的意愿;加強人才队伍建设以提高反馈机制的效能,建立专职专人负责制,使之在收集、分析、处理农户的反馈信息过程中,及时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确保处理结果能让更多农户满意,有效提升农业生产性服务的供给效率。

注释

①芦千文、姜长云:《我国农业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历程与经验启示》,《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年第5期。②姜长云:《关于发展农业生产性服务业的思考》,《农业经济问题》2016年第5期。③冀名峰:《农业生产性服务业:我国农业现代化历史上的第三次动能》,《农业经济问题》2018年第3期。④张红宇:《农业生产性服务业的历史机遇》,《农业经济问题》2019年第6期。⑤郝一帆、王征兵:《生产性服务业能提升中国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吗?》,《学习与实践》2018年第9期。⑥孙顶强、卢宇桐、田旭:《生产性服务对中国水稻生产技术效率的影响——基于吉、浙、湘、川4省微观调查数据的实证分析》,《中国农村经济》2016年第8期。⑦王洋、许佳彬:《农技服务采纳提高玉米生产技术效率了吗?——基于黑龙江省38个村279户农户的调查》,《农林经济管理学报》2019年第4期。⑧张荐华、高军:《发展农业生产性服务业会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吗?——基于空间溢出和门槛特征的实证检验》,《西部论坛》2019年第1期。⑨2017年8月,农业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和财政部联合发布的《关于加快发展农业生产性服务业的指导意见》明确指出,农业生产性服务业服务领域包括农业市场信息服务、农资供应服务、农业绿色生产技术服务、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服务、农机作业及维修服务、农产品初加工服务和农产品营销服务,结合对农户的深入访谈发现,农户所需生产服务主要集中在产前和产中,为此本文界定农业生产性服务为重点解决农民“不愿下地干活”或“下地干活不划算”的各种服务,具体包括农资供应服务、农业信息服务、农业技术服务以及农机作业服务四大领域。

责任编辑:澍 文

Key words:agricultural productive services; farmers; development dilemma; path innovation

作者:许佳彬 王洋 李翠霞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大学体育素质教育论文下一篇:家庭教育素质教育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