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教育的案例分析范文

2023-09-19

健康教育的案例分析范文第1篇

摘要:随着素质教育的发展和教育信息化的推进,要求在中小学普及信息技术教育。但是对经济不发达、教育水平比较落后的农村来说,在普及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中存在着许多值得我们关注的实际问题。本文作者从本县的实际出发,对农村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现状进行比较详细的分析,旨在更好地了解该地区信息技术教育的现状,发现存在的问题。

关键词:农村;信息技术教育;

随着中小学普及信息技术教育进程的加快,信息技术逐渐进入中小学校,越来越多的农村中小学开设了信息技术必修课,配套了相应的信息技术教材,人们对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关系的探讨也越来越多。共同关注的话题是如何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巨大功效为教学服务、提高教学效率。针对信息技术这门课来说,它是没有地区差异的,但是不同地区对信息技术的认识和利用程度就有所不同了。由于我国农村山区与城市在经济发展、文化教育等方面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所以信息技术在农村教学中的运用就与城市有所不同。2005年利用农村远程教育装配的机会对我县初中和中小进行了机房和资源的整合和充实,基本上初中都有了一个30个工作站的学生机房,安装了卫星接收系统,发放了一系列光盘资源,五年来这些资源到底利用情况如何呢?笔者作为农村中学一线信息技术教师,目睹了农村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现状,发现在农村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一、硬件不硬,有限资源仍存在闲臵和挪用

资源闲臵和挪用现象严重,远程教育天网系统基本上无专人负责使用,有的甚至转星工作都没做好,天网系统根本无法使用,光盘资源基本未打开过;受地域和经费限制,绝大多数学校只能是1-2M的ADSL宽带上网,都局限在办公区,根本无法进入教学区,更谈不上学生机房上网。绝大多数机房存在着计算机数量少、绝大多数机房不能做到一人一机,配臵水平低、机器陈旧、性能不稳定、上一节课,老师大部分精力和时间都要用于维修,费时费力,且维修成本高,难以保证学生上机时间等问题。

二、缺乏计算机专业教师、提高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水平成为当前紧迫要求

目前,在农村中小学计算机教育专业和电教专业的教师比较少,大部分学校计算机教师由年轻教师或对计算机稍感兴趣的老师担任,现任教师大都数为其他课程的的转岗 1

教师,并不是专业信息技术教师,因此其专业技能不高;绝大部分学校的信息技术教师地位低、待遇低、工作重,信息技术课的分配只是作为平衡课务量的砝码,身兼数职。而计算机技术发展迅速,教师的进修机会不多,所以导致许多教师具有的信息技术知识和教学水平滞后,难以适应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譬如每年举行的的信息技术奥赛中有一程序应用选择C语言或P语言得分率相当低,主要是相关辅导老师没有学习过相关的计算机语言,上级也没有组织相应的辅导员培训,所以老师辅导也就无从谈起。

科任教师队伍信息技术素质较低。农村中小学掌握信息技术教育理论的专业人才凤毛麟角,多数教师自身专业水平不高,对现代教育意识与现代教育观念缺乏了解,难以发挥其引导作用。部分教师学计算机也是被逼无奈,学的目的主要是为了取得计算机证,应付职称晋升等。

师资短缺,信息技术教师配备不到位,往往由于人手不够,以及计算机淘汰、老化太快,使信息技术教师整天忙于检测和维修,不能有足够时间和精力投入到信息技术教学和推广的工作中来,严重制约农村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全面推进。例如我校现有教师55人,没有专职专业计算机教师,计算机应用水平整体很低,资源利用率不高,这也是制约着我校信息技术教育健康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对中小学教师进行信息技术培训是我国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发展的关键,是提高教师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和水平的重要

1提高广大教师的计算机应用水平,特别是边远山区师资溃泛的学校,这措施之一。”○

已成为教育发展的紧迫要求。

三、人们对信息技术教育的认识还有待提高

虽然国家已经在大力提倡和推行素质教育,但应试教育的影响却根深蒂固,不论是学校领导、教师、学生还是家长,对一门课的重视程度往往取决于它在中考当中所占的比重,对于信息技术这门基本没有列入考试范围的科目,谁都不愿投入太多的精力和时间,对于这门课具体怎样去上,大家都不会很重视。他们关注的是“前途”,而不是“素质”,在他们看来,前途与素质之间并没有太大的关系。所以,多数学校将信息技术教育等同于计算机教学,将信息技术教育的培养目标只停留在教会学生如何操作计算机上。 甚至干脆改上其它课程,挂羊头卖狗肉的现象时有发生。

1、领导不重视。由于信息的闭塞,大部分农村学校领导观念意识转变较慢,关注的只是升学率、不重视信息技术的投入,不重视教师在新理念、新技术掌握等方面的支持,学校购臵的设备仅仅是为了达标。教师习惯了传统的教学模式,不愿意也不想去改

变,对新技术和设备存在恐惧感,害怕用坏了赔偿。学生则把信息技术简单地认为是一门技术可学可不学,报着试试看、无所谓的态度。认识不到信息技术对教育发展的重要性。 用有些校长的话来说就是“信息技术课中考不考,考查反正通通是合格,课上不上无所谓,尽量少上机,上几节理论课对付一下,不如利用起来上中考考试科目,更能收到实效。”

2、教师不关心。正由于思想重视不够,大部分信息课成了自由世界,学生可以来上课,也可以不来上课,上课也没有具体任务,学生可以上网玩,也可以玩游戏,正如有些老师说的“信息课最好上,多装游戏能上网,学生愿意怎样玩就怎样玩,只要老师守住电脑 别丢了就行。”

3、学生不认真。很多学生认为学习信息技术教育就是学会计算机操作。上课不认真听课,作业不认真完成等现象时有发生,他们认为中考不考就无所谓。把信息技术课堂当作是玩的好地方。

4、家长不了解。很多的学生家长认为信息技术课不是很重要,学生应该把学习精力放在学习语文、数学、外语等主干课程上面。很片面地认为学习信息技术对孩子的学习没有什么帮助。

四、信息技术课程缺乏适用的教材,甚至有的学校年级根本没有教材

信息技术是一门尚未成熟的学科,各地信息技术教材很不统一,很多教材内容的设臵不规范,倾向于知识技能的讲解。农村信息技术教师专业素养的低水平制约了他们对信息技术教材进行很好地选用和利用。讲授的内容局限于简单的操作技能,教学方式比较单一,“讲授知识——练习操作”的教学方式根本不能满足对学生信息素养培养的要求,失去了通过信息技术教育培养学生获取、选择、评价和利用信息的真正意义,把信息技术教育当成了计算机教育。

并且由于近年中小学布局的调整,出现了一些教学点,这些教学点设备落后,小学根本无法开设信息技术课,学生进入初中后起点参差不齐,很难有一套适用的信息技术教材。

以上是笔者在教学中发现的一些问题,只有解决好这些问题,农村的信息技术教育才能得到健康发展,才能走出一条有农村特色的信息技术发展之路。

参考文献:

健康教育的案例分析范文第2篇

从前,挪威人在海上捕得沙丁鱼后,如果能让它们活着抵港,卖价就会比死鱼高好几倍,但只有一条渔船能做到带活鱼回港。后来,人们发现这条船的鱼槽内不过是多了一条鲶鱼而已。原来当鲶鱼装入鱼槽后,由于环境陌生,就会四处游动,而沙丁鱼发现这一“异类”后,也会因紧张而加速游动。如此一来,沙丁鱼便延长了寿命。这就是“鲶鱼效应”。

在传统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往往要求学生先举手,征得教师同意后再发言,这样课堂上基本杜绝了插嘴现象。可是,试想一下,一堂课每个学生都规规矩矩地坐着,认认真真地听着,全班鸦雀无声,一切都按照教师的教学计划有条不紊地进行,学生的主动性就被扼杀了。如果把课堂中静静听课的学生比作“沙丁鱼”,那么那些喜欢插嘴的学生就是游来游去的“鲶鱼”。这种在没有过分约束、没有心理负担的教学氛围中产生的“插嘴”,是学生真实、积极的思维成果,有时会更有意义和价值。他们“兴之所至”的插嘴,有时不仅能够活跃课堂气氛,还能为课堂生成许多意外的精彩。但由于学生的“插嘴”具有不可预设性,当教师面对学生的插嘴时,往往也意味着面临挑战。当学生的“插嘴”不尽如人意时,怎样让学生愉悦地坐下来?当学生的“插嘴”富有挑战时,如何盘活资源并进行教学的“二度设计”?这就需要教师认真倾听,点在需要时,化在关键处,使学生不经意的插嘴成为鲜活有效的资源,为教学服务。

当然,“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为了使课堂秩序得到保证,我注意鼓励学生站起来“插嘴”。这样,不仅课堂的秩序井然有序,而且“插嘴”同学的发言也会有更多的同伴认真去听。 面对那些学习成绩较好、思维敏捷的学生频繁的插嘴,我告诉他们,会学习的人不但“爱讲”,而且“会听”,这样才能“善思”。我常用肢体语言提醒他们,有时走过去抚摸一下他们的头,有时冲他们轻轻“嘘”一声,甚至一个眼神或者彼此会心地一笑,让他们懂得学会倾听也很重要。

面对那些学习成绩平平、性格内向的学生,我则鼓励他们敢于插嘴。课堂上我密切关注他们的表现,哪怕是他们轻声嘟嚷一句“我想是这样的„„”我都如获至宝地抓住时机,让他们当众表述自己的观点。我觉得这样做是实现学生个性张扬的最佳途径。伴随多次的肯定和鼓励后,这些学生的情感需要就能得到满足,从而产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欲望,不断树立学习数学的自信心。当然,学生的插嘴也常有错误的时候,这样的插嘴便于教师及时把握学生认知和思维的状态,从而展开进一步的教学。

健康教育的案例分析范文第3篇

摘要 本文从跨文化交际的角度分析了电影《刮痧》中的跨文化交际所带来的文化冲突现象,认为文化上的全球化、东西方文化的交流和融合是大战大势,将会为世界文化的发展贡献力量,对于世界各地不同文化间的交流和融合非常有益。

关键词:跨文化交际 《刮痧》 文化冲突 和谐

因文化背景和文化价值观上的不同,跨文化交流的过程中必然会出现交流障碍,如何在跨文化交际的过程中很好地克服这些障碍,形成更具质量的积极交流,是跨文化交际研究的重点。随着文化事业的繁荣发展,跨文化交际的手段愈加多样化,这些不同的手段带来的影响和质量也各自不一。电影作为世界范围内广被认同的一种优质的跨文化交流方式,承担着重要的沟通责任与使用,不同类型电影中蕴含的多样化的文化内涵和丰富的文化现象,能够直观的对文化接收者产生影响,但是在这个发挥影响的过程中,必然会因为社会背景、文化观等的不同产生文化冲突,电影《刮痧》毫无疑问就是如此。《刮痧》影片中很好的集中展现了跨文化交际的一些冲突,这种冲突通过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刮痧”现象与西方文化取向的矛盾集中展现,向西方世界展示了东方元素,很好地传扬了中国文化的魅力,但是无可否认,也集中展现了跨文化交际中的文化冲突。下面本文以电影《刮痧》为例,从跨文化交际的角度对这部电影中的文化冲突略作探究。

一 文化与电影

文化是一种较为广泛意义上的名词,它包含着多样化的文化要素,通过各种载体展现在人们面前,如书籍、报纸、杂志、音乐、影视作品等,都可以成为文化的载体,起到传播和传承文化的作用。电影作为一种优秀的传扬和表达文化的手段,因自身形式的特殊性,在表现力和传播力度上很受褒扬,它集中了音乐、画面、表演、演员等元素,将原本固定、死板的文化具现化成为动态形式的生动画面,将自身所承载的复杂多样化的元素通过多种手段集中展现。人们即使不出家门,也可以在影片中感受到世界各地原汁原味的文化,进而了解到世界其他地区和人们的生活与价值观。可以说,不同文化的融合与冲突都可以在电影中得到展现并进行深思,艺术与技术的结合不仅仅是外在的进步,更是在精神世界探索和发展上的一种成功。电影将人类的历史、物质、精神、情感等多样化的力量进行集中展现和传播,增强文化本身的生命力,也将艺术的魅力和文化娱乐的理念更好地结合,促进二者的共同发展。

文化孕育了电影,电影丰富了文化,电影是文化与技术相结合下的优秀产物。电影历史的发展,不仅仅是技术上的各种突破,同时也是多种文化元素,诸如音乐、绘画、表演、雕刻、建筑、文字、服饰、戏剧、民俗等融入电影的发展过程,它们既是电影发展的动力,同时也代表电影文化的符号,共同构成了一个完整的载体,在大众媒体传播平台上将不同地域、色彩、民族的文化价值观进行输出,展现出各自具有特色的文化魅力。

二 电影《刮痧》概要

《刮痧》这个故事发生在美国中部密西西比河畔的城市圣路易斯,故事的主人公许大同是美籍华人,他与妻子简宁搬到美国八年,通过坚持不懈的努力和奋斗逐渐拥有了属于自己的美好生活。他有幸福的家庭生活、令人羡慕的工作以及良好的社会地位,而且还拥有了一个外来者所期望的美国梦。在年度行业颁奖大会上,他激动地告诉大家:我爱美国,我的美国梦终于实现!但是,令人意想不到的灾难随之降临,使许大同从他的美国梦中惊醒。5岁的丹尼斯闹肚发烧,在家的爷爷因为看不懂药品上的英文说明,便用中国民间流传的刮痧疗法给丹尼斯治病,而这居然成了许大同虐待孩子的证据。儿童保护机构介入调查,阻止他们将孩子带回家,并且将许大同告上法庭。法庭上,一个又一个意想不到的证人和证词,使许大同百口莫辩,而以解剖学为基础的西医理论又无法解释通过口耳相传的经验中医学。面对控方律师对中国传统文化与道德规范的“全新解释”,许大同最后终于失去冷静和理智……父子分离、夫妻分居、朋友决裂、工作丢失,接连不断的灾难恶梦般降临,一个原来美好幸福的家庭转眼间变得支离破碎,虽然故事中间充满诸多波折,但最终还是以大团圆结局。这部电影集中反映了因东西方文化的差异所造成的不理解和误会,引起了诸多海外华人和国内华人的注意力甚至是共鸣。

刮痧这在中国是较为常见的中医治疗方法,在美国却成为虐待儿童的证据,许大同一家在美国的遭遇可以说是现实中国传统文化在对外交流中面对不被理解和不被认同的尴尬地位的展现。影片中,美国公检法机构要求许大同夫妇对刮痧作出解释,但是翻遍教科书、寻找医生全都无法成功,因此只好放弃解释,这也是间接导致他们陷入困境的一个重要原因。这种现象的出现,其实是跨文化交际中最典型最常犯的一个错误,国人认为这种疗法传承千年,美国人也应该知道,将自己的文化强加给另外一种文化,用自己的价值观和行为方式来评价对方的行为模式,无疑是整部电影中最大的冲突来源。许大同老板对于他教训儿子行为的看法和许大同对于美国社会人情世故的解读,无一不带着这种强制性的色彩。在这次灾难中,许大同家庭破碎,表面上看似是医学文化所带来的冲突,实则是中国传统文化与异域文化相遇时所迸发的无法避免的摩擦与碰撞。正是因为有了文化差异,所以才会发生文化冲突,这些文化冲突的过程实际上也是不同文化融合的过程,就像影片中美国人最终理解了刮痧,理解了许大同一家人血浓于水的亲情一样,文化交流的过程中,可以不必为孰对孰错、孰优孰劣争执不休,存在即合理,只有认同了对方的存在,才能够从不同的文化中汲取养分,在不同文化融合间绽放出美丽之花,就像影片中两国对待孩子教育和面子文化的态度,这些问题最终会随着文化融合的加强而解决,避免因误解和对异质文化的隔膜再次产生伤害。

三 电影《刮痧》中所体现的跨文化交际冲突

跨文化的交际冲突主要集中在文化交流中,伴随着经济和文化的深入发展,世界各国之间交流的广度与深度不断拓展,由此引发了众多文化交际冲突的问题。《刮痧》这个故事所发生的时间就是处在这个文化交流较为频繁的时期,背景定位20世纪80年代美国的故事,正巧是全球文化浪潮兴起的一个时代,在即将跨入千禧年的新时期,在文化交流方面展现了巨大的生命力,不同文化之间互相的融合和多元发展趋势极为明显,文化迁徙现象也愈加普遍,《刮痧》这部电影正是顺应时代浪潮将这种特殊的文化现象进行解读和阐释的典型案例。《刮痧》电影中所反映的众多中西方文化交际冲突都代表了跨文化交际中的一些典型现象,下面我们针对这些现象略作分析。

1 对“刮痧”理解的冲突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刮痧是自然疗法之一,它以中医皮部理论为基础,用牛角、玉石等工具在皮肤相关部位刮拭,以达到疏通经络、活血化瘀之目的。从中医医理的角度来看,刮痧可以扩张毛细血管,增加汗腺分泌,促进血液循环,对于高血压、中暑、肌肉酸疼等所致的风寒痹症都有立竿见影之效。但是同样一种行为,在电影中的美国却引发了巨大的误会,并由此引发了众多灾难与矛盾。影片中,无论大同如何向陪审团和美国医学专家解释刮痧的效果,都不被认同,中国的传统文化在与西方文化的交流和碰撞中遭遇到了阻碍。影片中有个非常特殊的场景,法官要求大同找个专家使用英语来解释中国的刮痧,但是美国的医学专业课程方面并没有相关的知识,由此刮痧被认定是不科学的,大同被冠以虐待儿童的罪名并且无法洗清,这种情况不仅仅代表着中西医之间的药理学差异,同时也是其背后传统文化和西方文化价值的冲突与差异。

2 情感与法律的冲突

电影在情感取向方面,更适合东方人的价值取向,影片中大同对父亲对儿子的爱,祖父对孙子的爱,这些强烈的情感碰撞很容易打动人心,尤其是大同在没有任何犹豫的情况下承担了父亲对孙子刮痧并引发官司争端的这种举动,十分打动人心。在父亲回国之前,大同即使触犯法律也要将自己的儿子带出来去送爷爷,甚至在圣诞夜前夕爬山九层楼高的管道回归家庭,都是为了爱。这种东方人高度重视家庭之爱的爱可以说是打动了无数观众。但是这些行为在美国的法律中,每一个都充满争议,在美国,法律的力量遍及每一个角落,任何有争议的事情都需要通过法律的手段来解决,相比情感,他们更加信奉律法的力量。正是因为法律,大同被迫和自己的儿子分离,虽然从情感上难以接受,但是从法律角度却是可取的,这正是东西方文化中非常迥异的一个地方。从情感和法律两个不同的角度来看,这种结果各自代表不同的意义,很难说哪一个决定是完全正确的,只能说在文化方面,二者确实存在差异和冲突。

3 面子文化

在针对大同虐待儿子的听证会上,控方找来许多人来罪证,其中大同老板的一段证词非常耐人寻味,他直接提供了大同虐待儿子的证据。大同的儿子与老板的儿子起冲突,为了照顾老板的面子,他在老板面前打了自己的儿子,但是这种行为显然让美国老板无法接受。在法庭上,许大同强调自己的行为只是想给老板留面子,但是老板却无法理解这种中国式的逻辑,认为是一种混乱的行为,也由此对大同虐待儿子的行为增加证据。对于美国人而言,面子文化过于陌生,大同这种在国内的得体表现在西方被认为是可耻的言行,中国文化中的面子文化和价值观无法被美国人理解。对国人来说,这种行为是变相的贬低自己尊重别人,但是美国人相反,认为这是一种愚蠢的不涉及尊重别人的行为。这种集中在面子文化价值观的冲突极为显著,也是东西方文化差异极为典型的一种表现。

4 教育文化冲突

在影片中,大同的儿子与老板的儿子互相打架之后,对于两个孩子教育显示出了东西方教育文化的差别。大同采取的方式是打,因为在中国的文化中,棍棒底下出孝子,这是教育的一种形式,但是美国老板则认为这种行为过于粗暴,不可理喻,令人难以忍受,二者在这种观点上的差异也是导致大同被判虐待儿童的重要因素之一。西方国家崇尚的民主和自由不仅仅体现在国家、种族和社会各阶层,在家庭生活中也体现得较为明显,西方家庭的儿童在教育时会非常重视未成年人的权利、自由和平等,在东方,儿童则会更多地依附于家庭的伦理道德和观念,在处理方式上也存在较大差别,这种东西方不同的教育文化也会加剧冲突的原因之一。

从《刮痧》这部影片中我们可以看到东西方文化在跨文化交流中的文化冲突,但是在这种冲突背后,是世界文化发展的一种大潮流趋势——沟通与融合。经济上和政治上全球化加剧了文化上的全球化,世界各地之间的文化关系变得复杂,并且民族化、地域化等特色交流质量和频率都提升,全球文化的多样性得到拓展,可以说,国际未来文化发展的环境是和谐而健康的。在对待不同文化的交流过程中,要摈弃狭隘的民族文化主义和霸权主义等不良影响,让跨文化交际变得更加成功。

参考文献:

[1] 陈磊、王琳:《从中美影视作品中不同的时间取向看中美文化差异》,《考试周刊》,2011年第46期。

[2] 施晓慧、赵静:《从电影〈刮痧〉分析中西文化中面子理论的差异》,《剑南文学》(经典教苑),2011年第6期。

[3] 陈义海:《中西之“中心主义”——以明清之际中西异质文化交流为视角》,《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5期。

[4] 张继英:《从电影〈刮痧〉看中外文化差异》,《河南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年第4期。

[5] 李志超:《中西医学理论的根本差异及其兴衰史观》,《科技导报》,2000年第7期。

[6] 杨梅:《由〈刮痧〉浅析中西方哲学的源头——孝道和敬神》,《青年文学家》,2011年第11期。

[7] 侯佳、彭漪:《跨文化交际中的文化融合——分析〈与狼共舞〉中邓巴的文化融合》,《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11年第8期。

[8] 肖凤英、张瀛予:《试探〈刮痧〉文化冲突的根源》,《南阳理工学院学报》,2011年第3期。

[9] 周毅、彭莹:《透过喜剧电影论文化和民族意识的培养》,《电影文学》,2011年第15期。

作者简介:龙芸,女,1968—,广西人,本科,副教授,研究方向:英语语言教学,工作单位:贵阳医学院大学外语教学部。

健康教育的案例分析范文第4篇

我的家乡在***,这是一个贫穷落后但又充满人文关怀的乡镇。记忆中,在家乡读小学初中的时候,一支粉笔一个黑板即是老师最典型的教学方式。而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这种教学方式已远远不能适应时代的需要,经济在飞跃,教育信息化越来越深入人心。为了更好地了解家乡教育信息化的发展现状,我们对13间小学与3间中学按照不同的学生教师比例进行了教育信息化相关内容的问卷调查。在收回的500份有效问卷里,其中,中小学生各占了35%,中小学老师各占了15%。下面就将针对教育信息化问卷的几大主要问题进行分析与评价:

一、教师部分情况

(1)教师现在主要以哪种方式教学:

据统计,小学有将近75%的教师依然用口耳相传,心存脑记的传统教学方法,忽视了用现代技术的科技产品,他们认为粉笔和黑板才是能教好学生的根本。但在传统教学方式中引入信息技术无疑是一个新鲜事物,乡村也许是一时无法与时代经济同增长,导致了课堂教学单一,不全面。但是还是有部分老师认识到多媒体教学的好处,采取计算机辅助教学的方式让课堂生动,令学生容易接受。

(2)教师信息技术的素养概括:

针对这个大问题,我们询问了教师对计算机操作技能的情况,是否拥有计算机等级证等等掌握程度进行调查。结果显示:中小学老师大锁只会用简单的PPT软件制作课件,并没有受过严格的计算机培训,只是不能很好地利用多媒体去实现与黑板相结合的教学。在这之中,只有15.7%的教师拥有计算机等级证,可利用的资源较少,所以,我觉得加大力度培养师资是本乡义不容辞的任务。

(3)教师对教学过程中引入计算机教学的认识及具体情况:

统计表明:在这15.7%拥有计算机等级证的老师能全面了解现代教育信息化,能尝试将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在一起。然而这之中大部分又是中学老师,相比之下,小学教师始终较少与计算机助学接上轨道。还有一些老师认为用多媒体放映只是一晃而过,倒不如用粉笔清晰演绎,值得敬仰的是在中学已有30%多的老师已结合多媒体教学,而且做得非常成功,像陈老师的教学等等,获得了学校及学生的一致好评,多媒体教学这也是今后的一大发展动力和方向。

(4)教师对使用计算机助教的憧憬如何:

通过现场及对老师的问卷调查,得知,有87%多的老师对未来的教书育人都持一种与时俱进的观念,对使用计算机助教的态度积极向上。而且也都愿意接受专业培训,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努力成为教学改革的主干力量。

二、学生部分情况

(1)学生对计算机的掌握情况及学习途径:

据统计,有51.8%的小学生只会键盘打字,金山游戏,而不懂得如何在网上涉取学习资源,这也是其学校设备的限制使得无法教于学生相关的电脑知识;而中学情形则不太一样,他们有较多的学生懂得如何更有效的利用现有的资源,挖掘更多的信息。调查中发现有将近34%的学生家中以配备电脑,不过大多数是中学生,然而,现代信息化时代在教他们如何学习的情况下也助长了学生利用电脑来娱乐消遣的热潮,成为磨灭学生学习兴趣的无形杀手。为此,面对网络时代,我们既要趋利避害,更要懂得克制,这就要老师和家长从小进行教育。

(2)网络普及情况与学生对信息获取能力的自我评定:

根据调查的结果显示,了解到3间中学的计算机教师接入了宽带网络,因而较为便利的从网上获取信息,利于老师与学生教与学的互动;然而小学尽管有开设多媒体教程,但从未接入宽带网络,这也是致使那么多小学生只掌握了键盘输入等基本技巧的原因。无疑这导致了小学生对通过互联网获取信息能力自我认识低下,而中学生的获取信息能力则前途一片光明。他们都表明,已经认识到了信息教育的重要信,更会提高自身能力,与时代接轨。

(3)学生对多媒体辅助教学的认识与前提:

有96%的中小学生认为信息化教育很有用,都持有积极乐观向上的态度,他们认为这能更形象地帮助他们学习与掌握知识,并表明会极力配合老师步入信息化教育的平台,完成好教与学之重任。对未来本乡镇的教育事业抱有浓厚的热情,都尽自己最大的能力做好自己力所能及的工作。

三、对教育信息化发展现状的总结与改善 通过这次问卷调查,总的来说,发现在这样一个落后的乡镇中,教育信息化的发展现状是不容乐观的,虽然本乡教师教学中应用计算机辅助教学的理念已有初步的形成但是受到了经济地域的限制,发展形势依然严峻。增大师资雄厚的力量,最主要还是靠经济发展,只有我们持之以恒,才能把教育事业推向高潮,冲向前锋。

计算机技术是现代信息技术的核心与支柱,将计算机用于教育是教育手段的重大变革,也必将促进教与学的观点的转变,促进教学体系、教学内容、教育方法的改革,促进信息素养、创新能力的培养。为了促进我乡教育信息化的发展就应该做好以下几点:

1、地方财政要保证教育部门信息化建设的资金供应,及时更新设备;

2、学校领导应该从观念上重视教育信息化建设工作,随着教育改革的开展,部分学校领导还是比较重视教学手段的现代化,但仍有相当数量的学校领导,仅满足于建立机房,应对上级部门的检查,而未真正在学校开设电脑课程,也不鼓励教师进行计算机辅助教学,认为会影响正常教学和升学率,因计算机辅助教育的发展,有赖于学校领导更新观念并给于大力支持;

3、构建面向课程整合的信息技术培训的,学校和教育部门设立相应的培训机制,并将教师培训落实到位;

4、加强与其他信息技术教育学校的联系的沟通,从时间、人力、物力配备等各个方面争取市县科研部门对课题研究最大程度的理解与支持。

作为农村信息化教育建设既具有全国信息化建设的共性,又有地域的特殊性。本乡村学校的教育信息化发展也不是一朝一夕能提高的事情,所以我们要根据实际需要,尽能力把信息技术完美、恰当地融入到课程中。通过借鉴或学习他人成果,在学校创设浓厚的教学研究气氛,逐步形成一套适合农村学校的信息技术优化的教学结构,开辟一条新道路,为培养农村创新型人才开拓一片新天地。

健康教育的案例分析范文第5篇

摘要:在对农村公共服务多元供给进行理论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当前中国农村公共服务供给总量不足、供给结构失衡的现状,而政府作为农村公共服务单一供给主体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农民需求,认为应建立和完善由政府、市场、社会、农民多元主体共同参与的农村公共服务多元供给体系。

关键词:农村公共服务;供给;多元主体

政府财政的有限性使农村公共服务的供给不能满足农民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因此,建立和完善农村公共服务多元供给体系,是逐步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重要途径,有助于公共服务惠及广大农民、城乡居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一、农村公共服务多元供给概述

(一)农村公共服务多元供给的涵义

农村公共服务是指在农村地区为满足农民的需要、促进农村和农业的发展,由政府及其他主体提供具有一定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的产品和服务,主要包括农村教育服务、农村医疗卫生服务、农村社会保障、农业信息服务、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农业科技服务等。农村公共服务多元供给主要是指农村公共服务的供给主体不单单是政府一方,政府调整自己的职责和范围,将一些原来由政府承担的农村公共服务职能转移给私营部门或非政府部门,或者由政府和其他主体合作提供,以提高农村公共服务的供给质量和效率,满足农民的需求。

(二)农村公共服务多元供给的理论基础

1.公共物品理论。保罗·萨缪尔森(P.A.Samulson)指出,公共物品是个人对这种物品的消费,并不能减少任何人对该物品的消费。公共物品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的特征 [1]。准公共物品是介于私人物品和纯公共物品之间的产品和服务。通常情况下,纯公共物品是由政府直接提供,而准公共物品可由私人提供,因为政府可以作为公共物品的提供者,但并不一定是公共物品的生产者。在农村公共服务的提供中,如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保障等公共服务属于纯公共物品,这就需要由政府直接生产和提供,而农民教育培训、农业信息服务、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等准公共物品可吸收相关私营机构、社会组织等来生产。

2.治理理论。虽然学者们对治理理论的概念界定有所不同,但在主要观点上比较趋同,具体来说,第一,治理意味着政府已经不是唯一的治理主体,治理承担者扩展到了政府以外的公共机构和私人机构;第二,治理中的权力运作方向发生了变化,从单一向度、自上而下的统治转向上下互动、彼此合作、相互协调的多元关系;第三,形成了多样化的社会网络组织,从事公共事物的共同治理;第四,政府治理策略和工具向适应治理模式要求的方向改变 [2]。在农村公共服务的供给中,政府、私营机构、社会组织和农民自身都可以作为供给主体,通过多元主体的相互合作,发挥各自的优势,构建农村公共服务多元供给体系。

二、中国农村公共服务供给的现状

(一)供给总量不足

当前,中国农村公共服务的总体状况是供给严重不足,这也是农村公共服务面临的最突出问题。虽然国家财政用于中国的支出不断增加,但仍没有改变中国农村公共服务供给不足的状况,提供的公共服务无法满足农民日益增长的实际需要。农村基础设施供给不足;一些农村地区的教育条件落后,设施简陋,师资力量薄弱;许多乡村的基本医疗卫生服务没有达到标准;虽然建立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但保障水平低;农村养老保险正在探索阶段,农村社会保障制度亟待完善;农民的文化生活匮乏,大量乡镇没有设立文化站。

(二)供给结构失衡

当前中国农村公共服务不仅供给总量不足,而且供给结构失衡。一方面,一些农民需求较少的公共服务供给过剩。如一些地方政府为了追求政绩,在农村建设标志性建筑、达标设施,而这些服务不符合农民的实际需要,甚至造成资源的浪费,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一些农民急需的公共服务没有供给或供给不足,如直接关系到农业生产的农村道路、水利等基础设施供给不足,关系到农村可持续发展的公共服务如教育、农村医疗卫生服务、社会保障等供给短缺。尤其是涉及到农村可持续发展的公共服务,这些公共服务具有长期性和战略性,因而见效慢,所以得不到地方政府的支持,这损害了农民的利益和农村地区的长远发展。

三、政府作为农村公共服务单一供给主体的困境

在中国,政府是农村公共服务最主要的供给者,市场在农村公共服务供给中的作用不大,这部分是由于农村公共服务中很大一部分是基础性公共服务,不能交给市场和社会提供。但对于非基础性的公共服务由政府垄断提供会造成效率低下、质量不高等。

(一)政府财政资源的有限性

随着农村社会经济的发展,农民在解决了温饱问题逐步迈向全面小康阶段的过程中,不仅对农村公共服务的需求日益增长,而且需求结构不断升级,从基本生存型需求逐步转变到发展型需求。另外,农民个体对于公共服务的需求日益多样化,不同农民群体对公共服务需求的侧重也有所不同,比如,种粮农民在基础设施建设、农业市场信息、农业技术等方面的公共需求表现明显,农村弱势群体、留守儿童则在社会保障、社会救助、文化教育等方面的需求更为强烈 [3]。

(二)公共服务供给的效率低下

政府垄断农村公共服务的提供,缺乏竞争机制的约束,此外,私营机构难以进入农村公共服务的供给领域,社会组织发展不充分,在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中还没有发挥出其应有的作用,这就使政府提供的公共服务在数量和质量上缺乏对比,难以评估,政府缺少提高公共服务质量和降低供给成本的激励机制,而且尚未建立完善的监督机制,这就导致农民没有选择的权利和条件,只能被动地接受数量不足、结构不合理、质量不高的公共服务。

四、完善农村公共服务多元供给体系

(一)农村公共服务的政府供给和政府职责

1.明确政府职责,加强和优化农村基本公共服务的政府供给。政府在农村公共服务的供给中应发挥主导作用,主要提供具有重大性、根本性、长远性和基础性的公共服务,例如,农村基本公共服务具有纯公共物品的性质,义务教育、基本医疗服务、社会保障、环境保护等必须由政府提供,否则会损害到社会公平。因此,建立和完善农村公共服务的多元供给体系,并不否定政府供给的重要性,在农村基本公共服务的供给中,还要进一步加强政府的作用,以政府为投入主体。政府需要继续加大对三农的投入力度,制定合理的投入政策,合理划分各级政府的供给职责,从农民的实际需求出发,优先提供农村急需的公共服务,提高农村基本公共服务供给的数量和质量,优化供给结构。

2.加强政府在农村公共服务供给中的监督作用。第一,政府要完善各种法规制度。首先要制定准入制度,要以法律和规章制度的形式规定其他供给主体可以进入的领域及应具备的条件等。每个农村公共服务的供给主体在供给过程中都不可避免地追求自身的利益,这就需要政府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政策来约束各供给主体的行为,在准入、价格、安全标准、技术标准、投资规模等方面加以规范,确保公共利益不受侵害,使农村公共服务走上法制化道路。第二,建立完善的监督机制。在各供给主体提供农村公共服务的全过程中,政府要负起监督责任,特别是要监督检查公共服务质量是否符合标准、市场主体负责建设的项目是否存在安全隐患、提供的公共服务是否符合农民的需求等。

3.鼓励和支持各供给主体参与农村公共服务供给。在一些其他供给主体可进入的农村公共服务领域,政府可根据公共服务的性质,推动私营部门供给和拓展社会组织供给,使政府、私营部门、社会组织各司其职,共同推动农村公共服务水平的提高。这就需要政府在财政政策、税收政策等方面实行优惠措施,为构建农村公共服务多元供给体系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鼓励和支持更多的企业和组织参与农村公共服务的供给,同时也有助于建设有限政府、服务政府。

(二)农村公共服务的市场供给

在完善农村公共服务多元供给体系的过程中,要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在一些公共服务领域引入竞争机制,使企业也能够参与到农村公共服务的供给中来。企业具有其自身的优势,如在竞争中实现优胜劣汰,具有资金优势等,企业参与农村公共服务的供给既可以满足农民的不同需求,提高公共服务的供给效率和质量,又可以缓解政府的财政压力。供给方式多样,可以采取由私营机构提供、政府给予财政补贴或政策优惠的方式,或者采取政府与私人合作供给的方式等等,充分调动企业在基础设施建设、信息服务、农村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农业科学技术的研发等方面的积极性,促进各供给主体的优势互补。

(三)农村公共服务的社会供给

社会组织在农村公共服务供给方面有自己独特的优势,如信息优势、创新优势、灵活优势等,在一些领域里常常比政府做得更有效,能弥补政府在农村公共服务供给上微观管理的不足,与企业组织相比而言,能够兼顾公共利益。部分农村公共服务由社会组织来提供,不仅有助于缓解公共服务供需矛盾,提高公共服务的质量,而且也有助于社会组织自身的发展,在实践中最成功的例子就是希望工程。

除此之外,还要大力发展农民组织。农民组织代表农民的利益,服务于农民,是农民自己的组织,能够在提供农村公共服务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发展农民组织,形成农民自治和农民互助,提高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能力,促进农村公共服务的有效供给。

参考文献:

[1][美]保罗·A.萨缪尔森,威廉·D.诺德豪斯.经济学[M].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1992.

[2]孙柏瑛.当代地方治理:面向21世纪的挑战[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3]艾医卫,屈双湖.建立和完善农村公共服务多元供给机制[J].中国行政管理,2008,(10).

[4]左宏愿.地方治理视角下的农村公共产品多元供给[J].沈阳大学学报,2009,(3).

[5]陈世伟.中国农村公共服务供给主体多元参与机制构建研究[J].求实,2010,(1).[责任编辑 吴高君]

健康教育的案例分析范文第6篇

1 西藏教育公平推进的成果

西藏教育通过60年的发展实现了机制不断完善、办学形式多样、规模不断扩大、队伍日益壮大、结构日趋合理、质量不断提高、管理更加规范、效益显著提高的历史性跨越, 培养了大批建设社会主义新西藏所需的各类合格人才, 对推进西藏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民族团结、文化繁荣和全面建设小康西藏、平安西藏、和谐西藏发挥了重大作用。

1.1 教育起点的公平得到了基本保障

教育机会的均等是教育起点公平的主要体现。截至2010年底, 西藏自治区共有872所小学, 688个教学点, 在校学习的学生达到299408人, 适龄儿童都有上学的条件, 小学生一年级的入学率达到了95%以上, 让西藏各族群众在人生教育道路的起点上享有公平的权利, 不受任何歧视的开始学习生涯。

1.2 教育体系基本完善

学前教育纳入了义务教育。从2011年1月起, 自治区对学前教育阶段农牧民子女实行财政补助政策, 对学前教育阶段城镇困难家庭子女实行助学金政策, 每生每学年补助标准均为2000元, 边境县在园学生再增加100元, 主要用于服装及装备。全区累计约3.4万名幼儿享受学前教育补助政策, 补助资金总额达4900万元, 除享受补助及助学金政策外, 还享受全免教育。

1.3 职业教育办学规模逐年扩大

中等职业教育在校生占高中阶段在校生总数的比例逐年提高, “2008年, 西藏共有中等职业学校7所, 职业教育在校生达21003人, 是1978年的4.5倍”。全区各县中学在完成国家规定的义务教育课程计划的同时, 积极开展职业技能教育, 初中学生在学好文化课的同时, 全员选修实用技术, 努力使学生做到“升学有基础, 就业有技能, 回乡能致富”。高等教育稳步发展。西藏高校有本科专业108个, 专科126个, 硕士授予单位3个, 硕士授予点18个。研究生教育实现了零的突破, 在校生达到520人。2006年, 西藏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和拉萨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的成立, 标志着西藏高等教育形成了综合大学、专业院校和高职高专层次分明、优势互补、文理交融、整体提升的办学格局。目前全区高等教育已形成了研究生教育、普通本专科教育、职业教育、远程教育、继续教育等多层次、多形式、多规格的办学体系。

2 西藏教育不公平现状

和平解放60多年来, 在西藏人民的艰苦努力和全国人民的帮助下, 西藏教育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就总体而言完善了教育体系, 办学条件、办学质量都得到了极大的提高, 但教育不公平现象仍然存在, 随着近几年教育公平问题的升温, 西藏教育公平问题也成为西藏人民关注的焦点, 并日渐成为摆在西藏教育教学改革中的一大难题, 教育的区域间的不公平、城乡间的不公平、校际间的不公平、群体间的不公平, 都实实在在的存在, 牵涉到西藏社会的方方面面。

2.1 教育硬件配置的不公平现象

西藏学校之间硬件设施配置的不公平现象, 是最为明显的, 是可以直接看到的。笔者有最直观的感受。笔者在一年多的时间里走访了拉萨的十多个大、中、小学的同时也走访了西藏山南地区、林芝地区、那曲地区等地的地区小学, 还到过一些偏远的县完小以及乡镇教学点。笔者的感受是真可以用天壤之别来形容。在拉萨的一些学校设备精良, 甚至可以说是设备“豪华”, 教学生活设施完善, 拥有计算机教室、语音室、多媒体教室、电视演播室、校园网络、天文台、学术报告厅、教室宽敞明亮, 里面配置了电视、饮水机、电脑多媒体、音响设备, 传统的黑板变白板了, 仔细一看, 是触屏的, 和电脑连接在一起的。漂亮的足球场、篮球场, 干净整齐的食堂、学生宿舍, 无不让人瞠目结舌, 惊羡不已。到地区小学的时候发现学校的教室设备跟拉萨的相差不大, 但整体规模小了很多, 配套设施也没那么齐全。再到县完小, 竟然觉得有几分萧条的景象, 有的完小教室里空空荡荡的, 只有几个人在上课。

2.2 教育过程中的不公平现象

第一, 教师数量质量的不均衡现象。西藏高原缺氧的气候与半封闭的自然环境使西藏和其他省份的交流在一定程度受到限制, 人才的引进更是难上加难。即使是在西藏工作的教师, 不管是藏族还是其他民族的, 都希望能留在条件较好的地区, 因此, 在拉萨和西藏东部地区的学校教师数量充足, 甚至有人员超编现象, 在农牧区, 尤其偏远的农牧区教师却流失严重, 在教师数量上都无法保证近些年来, 自治区政府组织培养了大量的教师, 这些教师部分进入到了农牧区的基础教育岗位上, 但这远远不能满足农牧区对教师的需求, 教师的分配过程中自治区城市教育系统因为自然环境和待遇的优厚获得了更多的教师, 这就使农牧区的教师的数量同城区的教师数量差距进一步拉大。西藏农牧区学校的教师专业知识结构不合理, 生均音乐、体育、美术教师数量差距大, 很多地方甚至相差一倍以上。很多学校尤其是小学普遍存在缺乏音、体、美教师的现象。有些学校一位教师扮演多个角色, 既是美术老师又是音乐和体育老师。另一方面, 教师教学质量的不均衡, 在城区的教师有相对较好的生活环境和良好的学习环境、更多的学习机会使得城区的教师文化素质教研能力等普遍高于农牧区。在农牧区, 有50%左右的小学教师学历不合格, 合格的大部分也是后来自考或者成教的, 30%左右的教师只相当于小学水平, 50%的藏族老师汉语不流利;其中比例比较少的汉族老师 (10%) 中, 会藏语的又寥寥可数, 也就是说能流利使用藏汉两种语言教学的老师在农牧区是极少数。

第二, 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不公平现象。缺乏对学生差异性的尊重。每个学生的实际情况是有极大差异的, 教学条件、教师水平也有着极大的差异, 但是他们学的是同样的教材 (人教版) , 教学进度考评标准也是一样的, 小考和中考以及高考的试卷也是一样的, 这就造成了实质上的不公平。学生不能自行选择教师、教材、学习内容。不管学生是否满意这样的学习方式、学习内容都必须接受这样的教学, 进行同样的试卷考试, 并以这样考试的成绩作为评判他们学习的结果和升学的依据。笔者对不同地区不同学生进行了访问, 城区的学生几乎都能接受现行的教育方式, 表示目前的学习和考试方式是比较公平合理的, 愿意通过自己努力的学习来获得好的成绩。农牧区的学生尤其是那曲、昌都等地区的偏远农牧区县完小及教学点的学生逃学愿望强烈。逃学理由也很多, 大致包括:听不懂汉语、不能理解教学内容、不愿上学只想在家里自由的生活、想念父母等, 还有想念家里牦牛的。

2.3 教育结果的不公平现象

城区学生基本都能很好的完成义务教育阶段的课程, 顺利升学;然而农牧区学生在完成义务教育之后能升入高中的几率并不大, 能考上大学的更是少之又少。中途逃学退学的现象时有发生, 有的班级到初中毕业的时候就只剩下两三个人, 这两三个人中能考入高中或者大学的就更少了。在农牧区, 尤其是偏远县和乡镇很多学生不能正常的完成义务教育, 农牧区的学生80%止步于初中毕业, 因此他们的就业范围就更小一些, 只能从事一些传统的农牧业和体力型的工作。

2.4 学前教育的不公平现象尤为突出

到2010年底, 西藏幼儿园的毛入学率才24.5%, 在这24.5%的幼儿中, 农牧区又只占了10%。截止到2011年西藏总人口数为300万左右, 其中农牧区人口约为250万, 约占自治区总人口的80%以上, 城镇人口为50万左右, 占自治区总人口的20%还不到。根据西藏自治区农牧区和城区人口比来看, 农牧区学前教育机构应该远远多于城区教育机构, 但事实并非如此。2011年西藏自治区约有学前教育机构249所, 农牧区约有学前教育机构70多所, 占总数的28%。城市有170多所, 占总数的72%, 两者相差竟达40%, 由此可以看学前教育的不公平现象是十分突出的。

摘要:教育公平作为现代教育的基本价值, 成为人们所追求的理想, 越来越受到西藏各族人民的关注。教育公平已经成为各西藏教育制度和教育政策的基本出发点之一。实现教育公平也是构建和谐西藏的重要环节, 不断全面推动西藏教育事业健康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教育公平更是教育政策中的一个永续性主题。通过对西藏地区教育现状的分析, 使人们对西藏教育不公平现象进行关注。

上一篇:停课范文下一篇:戏剧作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