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七下20课知识点范文

2024-03-23

历史七下20课知识点范文第1篇

第20课 正面战场的抗战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台儿庄战役、武汉会战、长沙会战的经过。

2.了解中国人民尤其是中国军人抵抗日本侵略的可歌可泣的历史故事。 过程与方法

通过学习台儿庄战役、武汉会战和长沙会战,了解国民党军队中的爱国军人在国家危难之时表现出来的爱国主义思想情感。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认识到日本对华战争是一场残酷的侵略战争,了解日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野蛮侵略行径,激发仇恨法西斯的情感,树立为人类和平、民主、进步事业而奋斗的精神。

2.国民党军队英勇抗战、流血牺牲、激发学生保家卫国的情感。 【教学难点】

正面战场中国军队失败的原因。 情景导入 生成问题

播放《血战台儿庄》视频,这部影片真实而生动地描绘了一九三八年冬季,侵华日军企图打通京浦路,攻占战略重镇徐州。著名爱国将领李宗仁沉着冷静地指挥爱国官兵在山西台儿庄浴血奋战,歼灭日寇一万余人,取得了这场战争的胜利,他们用血肉之躯谱写了一首可歌可泣的爱国诗篇。

一、台儿庄战役

1.日军占领南京后,为打通南北战场,沿津浦路从南北两个方向夹击徐州。第五战区司令长官李宗仁指挥中国军队与日军展开激战。

1 2.1938年3月,北路日军孤军南下,向台儿庄发起攻击,中国守军奋起抵抗。在中国军队内外夹击下,日军被迫撤退,中国军队乘胜追击。

3.台儿庄战役共歼敌1万余人,是抗战以来中国正面战场取得的最大的一场胜仗,振奋了中国军民的精神,坚定了抗战意志和信念。

二、保卫大武汉

1.1938年6月,日军集结40多万兵力进攻武汉,为了保卫大武汉,中国军队共部署100多万人参战,消灭日军9 000余人。

2.但是,整个战场形势对中国不利。为避免损失,中国军队于1938年10月有序撤出武汉。武汉会战历时4个多月。日本企图迅速灭亡中国的既定战略彻底破灭。

3.武汉保卫战后期,日本乘广州兵力空虚之机,占领广州。在优势日军的疯狂进攻下,中国军队在正面战场节节败退,华北、华中和华南大片领土沦入敌手。

4.广州、武汉失陷后,日军的兵力已严重不足,物力财力都感觉困难,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

三、第三次长沙会战

1.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后,日军先后发动两次长沙会战,企图占领长沙,均未得逞。1941年12月,日军调集10余万兵力,以空军为掩护,对长沙发动第三次进攻,中国军队调集重兵防御,拼死抵抗。歼灭大批日军,获得会战胜利。

2.第三次长沙会战时,英美盟军在太平洋战场接连败退。这次会战的胜利,在国内外产生了积极影响。

3.抗日战争后期,国民政府消极抗日,积极反共。1944年初, 日军向国民党正面战场发动了大规模的豫湘桂战役。国民党军队一溃千里,丢失了豫、湘、桂等省的大部分和贵州省的一部分。

【探究一】台儿庄战役的意义。

结论:(1)台儿庄战役的结局,是日军战役进攻中的一次败退。这对于日军侵华战争以来尚属首次。对日军来说,这不仅是在兵力数量上的损失,更重要的是精神上的挫败。“大日本皇军不可战胜”的神话破灭了。

(2)台儿庄战役的胜利,在政治上增强了全国军民抗战必胜的信心,鼓舞了抗日军队的士气,用胜利的事实证明了“亡国论”是没有根据的。而李宗仁更是以偏师弱旅战胜骄狂不可一世之日寇强敌,更说明了只要众志成城、精诚团结、拼死抵抗、艰苦奋战,中国人民是不可战胜的。

(3)台儿庄战役的胜利,改变了国际上对中日战争前途的看法。抗战爆发以来,国际上对中国抗战的前途大多抱悲观的看法。台儿庄战役的胜利提高了中国在国际上的地位,并为争取外援增添了有利条件。

2 【探究二】如何评价国民党在抗战初期正面战场的抗战?

结论: 1937年7月,日军进攻宛平城和卢沟桥,中国驻军奋起抵抗,全国的抗日战争由此开始。国民党正面战场的初期抗战在中国抗日战争史上仍占有重要的历史地位,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第一,国民党正面战场是抗日的主力。国民政府组织了一系列的大规模会战。如淞沪战役、、徐州和武汉的战役,都给日军以沉重的打击,是中国抗日战争乃至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第二,由于正面战场的顽强抵抗,粉碎了日本帝国主义在3个月灭亡中国的战略计划和“速战速决”的方针。消耗了日本的军事、经济实力,使其陷入长期战争的泥坑而不能自拔。使日军兵力分散,战线延长,为战略相持阶段的到来,起了决定性的作用;

第三,支援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解放区敌后战场的开辟,为敌后游击战争创造了有利条件;

第四,国民党中爱国官兵的抗战英雄事迹,振奋了民族精神,大长了中华民族的志气,促进了全国的团结和进步,坚定了中国军民抗战必胜的信念;

第五,“唤起了国际舆论的同情和支持”,扩大了中国抗战在国际上的影响力; 第六,掩护了西南抗战基地的营建,为领导机构和沿江、沿海工厂、学校、科研机构的内迁争取了时间,为中国长期抗战创造了有利条件。

板书设计

3 巩固练习

1.“对于中国来说,日本是我们最近的邻邦。‘一衣带水’这个词几乎成了我们形容日本必不可少的词汇。然而,在地球上现有国家中,日本却是离我们“最远”的一个。”以下史实可以证明日本离我们‘最远’的是( B ) ①南昌起义 ②九一八事变 ③卢沟桥事变 ④平津战役 ⑤台儿庄战役 A.①②③④⑤ B.②③⑤ C.②③④⑤ D.②③④

2.李宗仁将军曾说:“我们在内战中搅了二十多年,……黑白不明,是非不分,败虽不足耻胜亦不足武。现在真是天如人愿,让我们这些人这辈子有个抗日救国的机会。”李宗仁将军践行“救国机会”的最突出表现是( D ) A.卢沟桥事变 B.九一八事变 C.百团大战 D.台儿庄战役 3.国民党军队在豫湘桂战场大溃退的主要原因是( D ) A.国民政府执行片面抗战政策 B.国统区在经济上面临崩溃 C.作战双方的力量对比悬殊 D.国民党实行消极抗日、积极反共政策 4.抗日战争中,国民党对日作战牺牲的将领共有115人,其中上将8人,中将42人,少将65人。这些数字主要说明( C ) A.正面战场抗击了绝大部分日军 B.国民党参战是抗战胜利的重要保证 C.国民党军队为抗战胜利作出了重大牺牲 D.军人英勇杀敌与政府消极抵抗形成鲜明对照

5.

后,标志着日本企图迅速灭亡中国的既定战略彻底破灭(C ) A.淞沪会战 B.太原会战 C.武汉会战 D.徐州会战

6.广州、武汉失陷后,抗日战争进入

阶段。 (B ) A.防御 B.相持 C.反攻 D.进攻

知识点三 第三次长沙会战

7.1941年12月24日至1942年1月15日,中国军队在第三次长沙会战中消灭日军数万人,取得大捷。此次战役是1941年12月7日珍珠港事件爆发后,盟军与日军交战取得的首场胜利,引起了当时世界媒体的广泛关注,美国总统罗斯福也称:“盟军的胜利,全赖华军长沙大捷。”此次“长沙大捷”(A ) A.提高了中国抗日战争的国际影响 B.粉碎了日军速战速决的战略计划 C.表明中国战场是抗击日寇的主战场

4 D.扭转了抗日战争的战局

8.国民党豫湘桂战役大溃败的主要原因是(C ) A.缺乏美军援助 B.蒋介石的不抵抗政策 C.国民政府消极抗日,积极反共 D.日本改变侵华方针

9.全民族抗战初期,国民政府在正面战场组织多次会战,其最重要的意义在于(B ) A.消灭了日军大量有生力量 B.粉碎了日军速战速决的侵略计划 C.取得了抗战以来最大的胜利 D.掌握了抗日战争的主动权

历史七下20课知识点范文第2篇

第一单元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

第1课 从内外服联盟到封邦建国

一、 夏朝的政治制度(约前2070--前1600)

第一个国家政权,依据 :出现公共权力,传子制度

二、 商朝政治制度(前1600--前1046)

1、内服外服

A.内服是王畿,商王直接统治地区 B.外服是附属国管辖地区 C.商王实权,控制有限

2、神权色彩:通过垄断神权强化王权

3、商王对附属国的控制力是优先的,各附属国基本保持原有的社会结构,各国有很大自主权.

三、 西周政治制度——封邦建国(前1046--前771)

1、分封制:保证王室强大,将宗族姻亲和功臣分派各地,广建诸侯国 1)内容:周王:最高统治/王都镐京/都城王畿/直接驻地

同姓:分封主体/富庶之地/战略要地/土地人口

异姓:功臣姻亲的待遇与亲族类似,分封一些殷商降族,利用他们对付商人。 2)影响: A周人势力范围不断扩大

B周王确立天下共主的地位,统治效果得到加强 C形成 “周王—诸侯—卿大夫—士”等级序列

2、宗法制

目的——巩固统治秩序,解决权力、财产和土地继承矛盾

特点——血缘纽带和政治关系结合起来

核心——嫡长子继承制 体系——大宗、小宗相对

影响—A不仅是家庭等级关系,也是政治隶属关系 B确立分配继承制度,保障世卿世禄特权 C利于凝聚宗族力量,“国”“家”结合起来

3、礼乐制:政治生活准则,实质是宗法制分封制的工具

4、宗法制与分封制的关系:

分封制为表,是宗法制的实质;宗法制为里,是分封制政治上的表现形式,;两者互为表里,相互联系。

第2课 中央集权制的确立

一、 秦朝的统一 (前221年)

1、条件:A春秋开始,宗法分封遭到破坏,大宗频繁取代小宗,周王失去共主地位。 兼并战争使小国逐渐被大国吞并。 B战国时,新兴地主夺权,诸候竞争,各国变法。

二、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确立

1、特征:权力高度集中 表现: A皇权至上 B皇位世袭

2、中央:三公九卿:三公指丞相、御史大夫和太尉,分别辅佐皇帝处理政;监察百官;

管理军务,它们之间互相配合,互相牵制。

3、地方:郡县制。皇帝任命郡县官员。郡县乡里

4、选拔和考核官吏制度

5、秦律:细密、严苛,轻罪重刑。

三、影响:形成中央集权政治体制,彻底打破传统的贵族分封制,奠定大一统王朝的基础,

对2000多年中国政治产生重要影响。

第3课 第4课

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斗争

一、 西汉

1、 王国问题出现:西汉初年,郡国并行(汉高祖)

2、 解决:A 汉景帝:削藩、平叛、废权(七国之乱)B 汉武帝:设中朝、置刺史、行推恩令

3、影响——巩固大一统,促进经济发展,东汉后期,出现外戚和宦官专权

二、 北宋加强中央集权

1、背景:安史之乱—藩镇割据—五代十国—后周改革—陈桥兵变—北宋建立

2、措施:宋太祖采纳宰相赵普的建议,从“权、钱、兵”入手加强中央集权 A收精兵:禁军由殿前司、侍卫马军司,侍卫步军司三衙统领,发兵权归枢密院。 B削实权:削弱宰相、节度使、州郡和官,下设通判向朝廷直接奏报。

C制钱谷:州郡财赋,除自留小部分,其余由中央掌握,消除了地方割据势力的物质基础。

3、 影响:A改变了唐末五代藩镇割据的分裂局面 B造成冗官、冗兵、冗费的国家财政危机。 C中央与地方分权斗争处于绝对上风 D皇权与相权矛盾变的突出起来

专制皇权的不断加强 一 隋唐:三省六部制

1、内容(三省的名称与职能)

2、运行机制: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六部

3、影响:

A相互牵制、互为补充、分工明确、提高效率 B相权分割,利于加强皇权

二、 宋朝:二府三司

分相权:“中书门下”—--行政、枢密院—军事、“度支、盐铁、户部”—--财政

三、元朝:一省制既中书省,宰相权势过重

四、明朝:

(一)丞相制度的废除

1、原因:明朝初期,沿袭元制,太祖朱元璋吸取元朝教训,控制相权,加强皇权。

2、概况:明太祖诛杀丞相胡惟庸,裁撤中书省,废除丞相制度,亲自掌管六部。

3、影响:1600年丞相制度被废除,专制发展到新高度。

(二)内阁的演变

1、殿阁大学士:明太祖因废除丞相后,事务繁多而设。品秩较低,仅备顾问,协助章奏, 不参与决策。

2、设立内阁:明成祖正式设立。“票拟”、“批红”

五、清朝:军机处的设立

1、 背景:清朝建立, 承袭明制,设立内阁。军国大事,由满州贵族组成的议政

王大臣会议来处理。

2、概况:雍正年间,为处理西北军务设军机处。职权不断扩大,本身品级不高,不得私自

交往,日夜轮流值班,只能跪受笔录。

3、影响:A简化政务手续,提高行政效率

B完全听命皇帝,大事一人裁决C皇权高度发展,成为重要标志。

六、趋势:皇权不断加强,相权遭到压制。

第二单元 古希腊和古罗马的政治制度 第5课 爱琴文明与古希腊城邦制度

一、爱琴文明

1、克里特文明:(前2000-前1700年)标志—产生君主制国家,王宫建筑群,象形文字。

2、迈锡尼文明:(前1400年—前12世纪)特点—新的君主国兴起出现王宫,陵墓和刻有文

字的泥版文书。

二、黑暗时代:前12世纪,迈锡尼文明彻底毁灭。此后300年,希腊陷入“黑暗时代”

三、古希腊城邦制度(公元前8世纪—公元前6世纪)

1、城邦:一种国家形态,以城市为中心,包括周边村落。

2、殖民扩张:A 原因:受地理环境的影响,地少人多。

B 影响:促进商品生产和海外贸易;吸收先进文化成果;为创造独特文明奠 定了牢固的基础。

3、城邦政体——特征:小国寡民,各邦长期独立自治。

A 公民界定:有公民身份、有权参加公民大会的成年男性成员。妇女、奴隶、外邦公民

没有公民权。

B 政体类型:君主制、寡头制、僭主制、民主制、贵族制

4、影响:城邦公民享受充分政治权力,雅典民主制提供宝贵经验

第6课 雅典城邦的民主政治(民主政体的发源地)

一、民主里程

1、民主初兴----贵族制:前8—前6世纪,实行平等协商、少数服从多数原则。由君主制

终身制、世袭制走向集体领导的任期制和选举制。

2、走上正轨: 前594年,执政官梭伦改革

3、确立民主:前509年平民克里斯提尼改革

4、全面繁荣:伯利克里统治时期

二、雅典民主政治---基本特点:人民主权和轮番而治

A、公民大会:最高权力机关,审决国家大事。所有公民均有参与、知情、发言、选举和

被选举权。最重要的程序是辩论,促进了对知识的崇尚,大学说家辈出。 B、五百人议事会:公民大会的附属机构,准备提案、主持大会、公民大会休会期间最高

权力机构。监督行政官员,落实大会决议。 C、民众法庭:日常司法机关,审核任职资格,避行贿舞弊

三、意义和局限

1、积极:

A、创新性-为人类提供了集体管理的新形式;创造出法治基础上的民主运作方式(差额选举制、任期制、比例代表制、议会制等)

B、优越性-有利于正确决策;有利于修正错误;有利于监督政府为人民服务;有利于促进文化广泛深入发展

2、消极:A非公民无民主权利

B妇女没有政治权利,不是现代意义上的民主。 C伟大文明的催化剂,社会不公的暴力机器。

第7课 古罗马的政制与法律、

一、从共和国到帝国

1、君主制:建城之初,蕞尔小国,行君主制。

2、贵族共和制

A执政官:共有两名,任期一年,权力相等,选举产生 B元老院:决策机构,贵族组成,政事共商,少数从多数 C公民大会:平民参加,选举公职人员通过元老院议案。 D保民官:平民斗争的结果

3、帝制

(1)原因:积极对外扩张,成为地中海霸主,共和原则被废弃,逐渐走向帝制

(2)概况:A 屋大维——前27年,采用元首制。实质是披着共和外衣的君主专制。罗马进

入200年稳定时期,史称“罗马和平”。 B 戴克里先——实行公开君主制。

二、《十二铜表法》

1、编著:前452-前451年,在保民官提议下,编订十个法表,为贵族利益服务, 前450年,增编两个法表而成。

2、内容:基本是未成文的习惯法汇编。明确维护私有财产和贵族既得利益。

3、影响:A虽未给平民带来太多的好处,但是平民的胜利。 B贵族不能象过去那样随意解释习惯法 C罗马法的渊源,始终是罗马的基本法。

三、查士丁尼法典

1、形成:前3世纪后,帝国统治者整理、汇编各种法律,最终形成罗马法体系,代表为 查士丁尼法典。

2、组成:《法典》,《法学总论》、《学说汇纂》、《新敕》,总称《查士丁尼民法大全》,又称 查士丁尼法典。

3、影响: A标志着罗马法发展到完备阶段。

B对后世影响最广泛的古代法律。

第三单元 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体的确立

第8课 英国渐进的制度创新

一、《大宪章》

1、原因:削弱封建割据,加强中央集权

2、签署:13C初限制王权,保障贵族,骑士与市民利益。

3、影响:形成召开议会决定重大事宜的制度限制王权

二、《权利法案》(1689 )

1、目的:限制王权

2、影响:

A确立议会主权,国王权力受到议会限制 B英国建立了君主立宪制,进入稳定发展时期 C议会与国王集体统治,由人治转向法治。

三、责任内阁、

1、形成:光荣革命后,国王“统而不治”,内阁承担实际行政职责。1721年罗伯特·沃波尔 为第一任首相。

2、职责:全体成员对政府事务集体负责,与首相在政治上共进退。

3、两党政治:19世纪中,议会选举成为两大政党权力角逐的战场。大选中获胜的多数党上 台组阁。

四、英国君主立宪制

1、特点:以责任内阁制为核心,以国王为元首,以首相为最高行政首长,以代 议制民主为基础。

2、发展:随着工业革命深入,工业资产阶级在1832年选举中取得更多席位,确保资产阶 级政体的稳定。

第9课 北美大陆上的新体制

一、联邦宪法

1、背景:美国面临新问题(1776年美利坚合众国诞生)

A邦联的松散状态无法形成强有力的中央政府来稳定统治秩序,保护国家的利益和主权 B需要建立一个中央集权的政府。

C力求在大国中确保共和政体

2、制定:1781年费城制宪会议

3、原则:

A、联邦制原则。建立强有力的联邦政府,包括最高行政长官,即总统;国会掌 管联邦财政;建立权力在各州司法体系这上的联邦司法体系,但各州保留较 大自主权。

B、分权制衡原则: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分立。 C、民主制原则:总统和议员由民选产生。

4、补充:前10条修正案,规定公民若干自由权。

二、联邦制度

1、概念:中央与州分权,国家主权属于联邦,联邦法律是最高法律。

2、挑战:州权主义活跃导致1861年至1865年美国内战。

3、完善:宪法第

13、14条修正案规定废除奴隶制,肯定了联邦法律的至上性。

4、影响:统一与稳定成为美国经济迅速发展的政治前提。

三、两党政治

1、形成:华盛顿之后,总统选举受到统治控制,国会形成两党对垒局面。

2、基础:19世纪中期,民主党代表南方种植园主,共和党代表北方工业集团和西部农场主 利益。南北战争后,各自基础发生了变化。

第10课 欧洲大陆的政体改革

走向共和的艰难历程

一、初创共和:波旁王朝---法兰西第一共和国

1、法国大革命(起因、标志、含义)

2、《人权宣言》

3、《1791年宪法》,确立君主立宪制,实行三权分立。 4法兰西第一共和国:1792-1804年

二、曲折共和:法兰西第一帝国---法兰西第二帝国

1、政体演变:法兰西第一帝国---波帝王朝复辟---七月王朝-----法兰西第二共和国----- 法兰西第二帝国

2、《拿破仑法典》确立资本主义社会法律规范

三、确立共和-----标志:1875年第三共和国宪法(内容)

四、维护共和:议会选举中,共和派取得胜利,对宪法进行补充,堵塞了君主派复辟之路。 民族国家的统一之路

一、德意志的统一

1、原因:19世纪中期,德意志经济连成一体,封建割据成为经济发展的障碍。

2过程:1864——1870年,普鲁士在首相俾斯麦筹划下,发动了三次三朝战争,完成了统一。 3影响:这是一场结束封建割据的革命,解决了德意志的民族统一,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和 军国主义传统。

二、德意志帝国:1871年,在法国凡尔赛宫成立

1、性质:《德意志帝国宪法》规定实行君主立宪制。帝国国会为人民代表机构,由普遍平等 的直接选举产生,虽然披上了民主的外衣,但有浓厚专制色彩。皇帝和首相真正掌握国家权力。

2、局限:专制色彩浓厚,军国主义传统影响深远。

三、魏玛共和国(知识扩展)

1、建立:1919年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人民享受到一些资产阶级民主权力,并颁布魏玛宪法。

2、局限:没有摧毁旧帝国专制主义和军国主义的基础,民主共和的社会基础薄弱。

3、结局:经济大危机冲击下,希特勒建立法西斯统治

4、启示:在德国这样专制主义影响深远的国家,要真正建立民主共和政体,必须进行彻底 的社会变革。

第四单元 内忧外患与中华民族的奋起

第13课 鸦片战争

一、第一次鸦片战争(1840-1842)

1、原因:

A根本原因:英国率先完成工业革命,对外寻找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武力打开中国市场。 B、直原因接:禁烟运动打击了英国在华利益。

2、结果:中国战败签定《南京条约》:

内容:五口通商/割香港岛/协定关税/此外—领事裁判权/片面最惠国待遇/居住及租地特权

3、影响:A、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遭到破坏,开始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B、独立发展的道路被迫中断 C、被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D、历史进程发生重大转变(社会性质、国内矛盾、革命任务)

二、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1860)

1、原因:

(1)根本西方列强为了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在华利益 (2)修约要求被清政府拒绝。

2、经过:1856年,英法联军发动战争,1860年攻入北京。火烧圆明园,中国战败求和。

3、结果:1858年和1860年,分别签订《天津条约》和《北京条约》

4、影响:中国丧失了更多的主权和领土,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清政府权力结构发生变化(总税务司、总理衙门); 部分官绅主张学习西方“长技”,自强求富,兴起洋务运动; 各地农民起义不断。

第14课 太平天国运动(1851-1864)

一、背景:列强侵略-清朝腐败-广西天灾-秀全创教

二、经过:金田起义---定都天京---北伐和西征---天京事变---天京陷落(标志失败)

三、纲领:

1、《天朝田亩制度》

内容: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平均分配土地;产品分配实行圣库制度;主张人人平等,建立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的理想社会。

评价:革命性-明确主张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冲击封建礼教纲纪

落后性-把封建自然经济作为理性化的追求目标,排斥商品经济,与工业化近代化的时代潮流背道相驰。

空想性-平分土地、圣库制度在当时社会无法实现,社会关系上人人平等,随着太平天国政权逐步封建化和等级制度建立,也成为了泡影。

2、《资政新篇》 评价:

积极-具有鲜明的资本主义色彩,是先进的中国人最早提出的在中国发展的资本主义方案,符合中国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集中反映了先进的中国人向西方寻求真理和探索救国救民道路的

迫切愿望。

消极-不是农民革命实践的产物,没能针对太平天国的具体实践提出对策,缺乏实行的客观条件,所以根本没有实行。

四、失败: (1)农民阶级局限性 (2)中外势力联合剿杀。

五、评价:

1、性质:是一场农民阶级的反封建反侵略运动

2、历史意义:

(1)太平天国坚持斗争14年,席卷大半个中国,产生巨大影响。 (2)扫荡了清王朝统治秩序,冲击了纲常名教,动摇了清朝政治基础。 (3)表达了农民群众的理想追求—《天朝田亩制度》是农民运动最高峰。 (4)提出近代中国第一个具有资本主义性质的社会改革方案——《资政新篇》。

3、局限性:农民阶级的局限性决定了它不可能领导中国革命走向胜利 。

第15课 从中日甲午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

一、甲午中日战争

1、原因:

A、(根本原因)日本走向资本主义,形成侵略朝鲜、夺取东北、占领中国、征服世界的扩张政策。

B、(直接原因)1890年,日本爆发经济危机 C、(导火线)朝鲜东学党起义

2、过程:丰岛海战—黄海决战 1894年

3、结果:《马关条约》 1895

4、影响:

A、《马关条约》是继《南京条约》后最严重的不平等条约。列强势力深入内地;严重阻碍民族资本主义发展;清政府被迫大举外债。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化半封建化大大加深了。

B、宣告洋务运动破产,中华民族危机严重。

C、极大刺激西方列强。“三国干涉还辽”,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 D、清政府为挽救统治危机,开始军事改革。E、中国各界救亡图存。

二、义和团运动

1、起因:A、帝国主义侵略,民族危机加深。 B、19世纪末反洋教斗争迅速发展。

2、口号:“扶清灭洋”

3、清政府政策:镇压—招抚—镇压

4、评价:

A、积极性:义和团体现中国人民反侵略斗争的精神,打击了帝国主义的嚣张气焰; 推动了清政府的改革,粉碎了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野心。 B、局限性:排斥先进生产力在内的一切西方文明,具有落后性。

三、八国联军侵华

1、原因:

A、根本原因:帝国主义瓜分中国。

B、直接原因:镇压义和团运动,维护在华利益。

2、过程:

A、1900年,列强组织八国联军,在英国海军中将西摩尔的率领下从天津进犯北京。 B、慈禧太后携光绪逃往西安,发布“剿匪谕旨”。

3、结果:1901年签定《辛丑条约》

4、影响:《辛丑条约》是严重的不平等条约,巨额赔款加重苦难,使馆区成为侵华大本营。清政府彻底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标志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第16课 辛亥革命

一、背景:

1、社会背景:帝国主义侵略,民族危机加深。

2、组织基础: A兴中会 1894 檀香山 标志兴起 B同盟会 1905东京 第一个全国性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

3、思想基础: A、“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后发展为三民主义 B、舆论上:与康有为、梁启超等改良派展开论战。围绕要不要以暴力推翻 政府、要不要建立共和政体等问题展开。

4、武装上:1911年黄花岗起义最为著名。由于缺乏建立根据地的思想,没有形成坚强统一 的 而失败,但是打击了清王朝的统治,鼓舞了人民的革命斗志。

二、爆发:武昌起义 1911年

1、1911年10月10日,革命党人熊秉坤、金兆龙率先发难。成立湖北军政府,黎元洪任都 督,国号“中华民国”,政体“五族共和”。

2、影响:武昌起义使清王朝统治土崩瓦解。

三、高潮:

1、中华民国建立:A、1912年,孙中山在南京就任临时大总统,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 以五色旗为国旗。

B、颁布〈〈临时约法〉〉,规定主权在民、平等自由,三权分立。是近代 中国第一部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

C、名义上为中央政府,但并没有实现真正统一。

2清帝退位:1912年,宣统帝下诏退位,260多年的清王朝统治结束,袁世凯就任临时大总统。

四、袁世凯篡夺革命果实:

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 帝国主义支持; 袁世凯大权在握; 立宪党和旧官僚的支持。

五、意义:是一次比较完全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推翻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政体; 创立了亚洲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国; 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第17课 五四运动

一、 背景

1、 一战后,日本加快侵略中国的步伐。1915年日置益向袁世凯提出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

2、 民族矛盾:1918年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

3、 根本原因:阶级矛盾。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

二、 过程

1、 爆发:1919年五月四日,北京学生高呼“外争国权,内惩国贼”、“废除二十一条”、 “勿作五分钟爱国心”、“打倒卖国贼曹汝霖、章宗祥、陆宗舆”等口号。

2、 高潮:工人阶级作为独 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运动中心有北京转移到上海, 并展开“三罢”斗争。

3、 初步胜利:A 罢免了曹汝霖、章宗祥、陆宗舆职务。 B 中国拒绝在《凡尔赛和约》上签字。 C 释放被捕学生。

三、五四精神:爱国、民主、科学、进步。

四、历史意义:五四运动是一次伟大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爱国主义是五四精神的主旋

律;是一场传播民主和科学的新文化运动,体现了民主、科学的精神;是一

场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体现了追求真理、勇于解放的精神;标志着新民

主主义革命开端。

第19课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一、 空想社会主义

1、 原因:A、随着工业革命的发展,贫富分化明显,工人阶级生活悲惨。

B、一些思想家和社会改革家认为资本主义不是公正、合理的社会,提出改造社会的方案,形成空想社会主义思潮。

2、 代表:法国的圣西门、傅立叶,英国的欧文

3、 主张:A、圣西门主张实行实业制度,是“工业社会最早的预言家”。 B、傅立叶和欧文主张建立合作组织。

二、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共产党宣言〉〉发表 1848年

1、 内容:A、肯定了资本主义在人类历史上的积极作用 B、揭示资本主义必然崩溃的秘密

C、宣告了工人阶级的历史使命 D、昭示了未来共产主义的社会原则

2、 意义: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成为国际无产阶级锐利的思想武器;工人运动蓬勃

发展;对人类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三、巴黎公社

1、 背景:内忧外患

2、性质:新型工人阶级政权

3措施:A公社委员会是最高权力机构,公职人员工资不得超过熟练工人,人民可监督罢免。 B、维护劳动者利益。 C、用世俗教育代替宗教教育,实行义务教育。

4、意义:英勇斗争和首创精神,为世界无产阶级和进步人士树立了光辉典范。

5、教训及启示:无产阶级夺取政权后必须彻底消灭资产阶级残余势力,防止资产阶级势力

的反扑;无产阶级不能孤军奋战,必须建立广泛的同盟;无产阶级缺乏一

统一成熟的马克思主义政党的领导。当时资本主义社会处于上升时期,不

具备无产阶级无产阶级进行社会主义革命的客观条件。 第20课 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

一、 背景:19世纪60年代,俄国自上而下改革,推进工业化,但不彻底;俄国在西方列

强中处于落后地位,社会矛盾尖锐;一战使俄国落后腐朽充分暴露,成为帝国

主义链条中最薄弱的环节。

二、 过程

1、二月革命:1917年初,彼得格勒工人起义,沙皇尼古拉二世退位,罗曼诺夫王朝被推翻, 建立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该政府继续战争。

2、四月提纲:A、列宁提出需要无产阶级夺取政权,实现社会主义革命。 B、实行土地改革。 C、退出战争。

3、七月流血事件后确立武装起义方针。

4、十月革命:布尔什维克领导起义,推翻临时政府。

三、 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建立

1、全俄工兵代表苏维埃第二次代表大会,宣布一切权力转归工兵代表苏维埃,通过《和平

法令》和《土地法令》,成立人民委员会。

2、1918年,全国普遍建立苏维埃政权。

四、意义:是人类第一次获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在经济文化并不发达的俄国摆脱封建 残余和剥削阶级,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给无产阶级和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展示新的解放道路。

第21课 新民主主义与中国共产党

一、 中国共产党创建时期(1921—1923)

1、 中共一大

(1)条件:A、俄国十月革命后,中国先进知识分子“以俄为师”,接受马列主义。 B、共产党早期组织建立。1920年陈独秀在上海成立第一个党的早期组织,《新

青年》作为机关刊物。李大钊在北京成立党早期组织,奠定党的组织基础。 (2)成立:1921年7月23日,中共一大在上海法租界召开,后转至浙江嘉兴南湖的游船上。 (3)纲领:A、党的名称为中国共产党。 B、党的性质是无产阶级政党。

C、党的奋斗目标是推翻资产阶级,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废除私有制,消灭阶级差别。 D、党的组织机构是选举陈独秀、张国焘、李达组成的中央局。

(4)意义:宣告党的成立,中国出现马列主义指导的工人阶级政党,标志着中国革命进入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新时期。

2、 中共二大:将现阶段奋斗目标修改为反对帝国主义、反对封建主义、反对军阀。

3、第一次工人运动的高潮:1922—1923 (1)领导机构: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

(2)起止点:以香港海员罢工为起点,以京汉铁路大罢工为结束。 (3)教训:必须团结农民、民族资产阶级建立统一战线。

二、国民大革命(1924——1927)

1、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实现

(1)准备:A、1922年发表《第一次对时局的主张》。 明确提出建立民主联合阵线的方针。 B、中共二大讨论与国民党建立革命统一战线的问题,正式确立建立民主联合阵线的方针。 C、孙中山同意国共合作。

(2)标志:1924年国民党一大召开,重新阐释三民主义,确定“联俄、联共、扶助农工”

三大政策,标志着第一次国共合作形成,标志着国民革命运动开始。

2、北伐:1926年广州革命政府北伐。

3、失败:1927年蒋介石、汪精卫发动“四一二”、“七一五”反革命政变,国共合作破裂。

三、国共十年对峙时期(1927——1937)

1、武装起义:1927 A、南昌起义:由周恩来、叶挺、朱德、刘伯承等人领导,

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

B、八七会议:确立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初以夺取城市为目标,

后转向农村。

2、井冈山道路:1927年秋收起义部队开创井冈山根据地,走出了符合中国国情的井冈

山道路,即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全国政权。

3、红军长征

(1)原因: A、根本原因:王明的“左”倾错误; B、直接原因:第五次反围剿失利。 (2)过程:遵 义 会 议——A、纠正错误军事路线

B、确定毛泽东为代表的正确领导 C、扭转被动局面,革命转危为安。 《八一宣言》——提出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主张。 到 达 陕 北——建立以延安为中心的陕甘宁根据地。

4、西安事变

(1)原因:民族危机加深,国民党内部分化。

(2)爆发:36年12月,张学良、杨虎城发动事变,扣留蒋介石,要求停止内战一致抗日。 (3)解决:中共把国家和民族利益放在第一位,确定了逼蒋抗日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方针。 (4)意义:为第二次国共合作实现、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和全民族抗战打下基础。

四、国共合作抗日(1937——1945)

1、日本侵华罪行:

A、全面侵华,残暴统治,制造系列惨案

B、实行以华制华:建立伪政权,推行“治安肃正运动”等 C、对敌后抗日根据地进行“扫荡”政策、三光政策。

2、第二次国共合作实现:1937年9月,公布《国共合作宣言》,蒋介石承认共产党的合法地

位。标志着第二次国共合作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

3、两大战场

A、抗战开始后,存在着以国民党为主导的正面战场和以共产党为主导的敌后战场,两

大战场基本上是相互配合。

B、1938,抗战进入相持阶段,敌后战场成为主要战场。

C、国民党政策重心趋向反共。1939年国民党五届五中全会制定“溶共、限共、防共、

反共”方针,制造皖南事变。

D、中共坚持“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在斗争中求团结”、“有

理、有利、有节”的方针,击退反共高潮,维护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4、胜利意义:A、百年来中国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反侵略战争。

B、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重要组成部分,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做出重大贡献。 C、为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奠定了基础。 D、中国国际地位大为提高,收回台湾。

五、解放战争(1945——1949)

1、两种命运的较量

(1)两种命运 A、民主和平与建立联合政府:1945中共七大。 B、专制内战与实行一党独裁:1945年国民党六大。 (2)重庆谈判:1945年8—10月,毛泽东、周恩来赴重庆谈判, 《双十协定》确立和平建国方针。

(3)政协会议:1946年召开再次确立民主和平建国路线,后被国民党推翻。

2、解放战争

A、全面进攻:1946蒋介石进攻中原解放区,内战爆发。

B、重点进攻:陕北和山东解放区。共产党采取避敌主力、诱敌深入、集中兵力、各个

击破的方针,粉碎重点进攻。

C、战略决战:1948年,解放军力量超过国民党,决战时机成熟。1948年9月—1949 年1月进行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消灭国民党主力,解放东北华北长江中下游地区。 D、北平谈判:1949.1蒋介石下野,李宗仁任代总统,国共和谈,李拒绝签字。 E、渡江战役:1949.4国民党在中国大陆的统治结束。

第22课 新中国的政治建设

一、 新中国的建立

1、准备:1949.9,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在北平召开,主要任务是讨论建立新中国的事宜。

2、开国大典:1949.10.1

3、性质特色:是中国唯一的合法政府。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 多党合作团结建国的精神和政权特色。

4、意义:开创了中国历史新纪元,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胜利;中国进入人民当

家作主的新时代;是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的产物。

二、第一部宪法的颁布

1、目的:为保障在政治上从新民主主义革命向社会主义顺利过渡,以替代临时宪法

《共同纲领》。

2、内容:A、确立了我国的政治制度和政府组织原则。 B、规定了人民的权利和义务。 C、制定社会主义革命和设的方针政策。 D、将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写入宪法。

3、性质:1954年宪法是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4、意义:A、加强人民民主专政,巩固革命建设成果。

B、反映过渡时期要求,反映建设社会主义的愿望。 C、为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奠定基础。 D、1957年初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初步确立。

三、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1、发展历程:1954年宪法确立;1957年反右派斗争扩大化趋于停顿;文革时名存实亡;新

时期恢复发展。

2、人民代表产生:全国人民普选,由各党派和社会各阶层人士组成。

3、意义:A、奠定了新中国各项政治建设的基础。 B、规范了政府与人民的服务与被服务的关系。 C、昭示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权力属于人民。

四、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

1、基础:与各民主党派团结合作、共同反对国民党专制独裁的历史。

2、发展历程:1954年宪法确立;1956年,中共提出“长期共存,互相监督”;1957年反

右派斗争扩大化遭到破坏;文革时陷于瘫痪;文革后恢复;1982年,中共

提出“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方针。

3、基本组织:政治协商会议;主要形式:政治协商。

4、职能的变化:建国初,代行全国人大的职权。后成为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参政

议政的舞台。

五、民族区域自治

1、基本内容:在国家的统一领导下,实现全国各民族一律平等和各民族大团结,在一些少

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构,行使自治权。

2、法律保障:《共同纲领》规定;54年宪法更明确规定。

3、自治区的建立:内蒙古、新疆、广西、宁夏、西藏

第23课 社会主义政治建设的曲折发展

一、 文革的根本原因:极“左”思潮

二、新时期的民主法制建设

1、平反冤假错案 首要环节胡耀邦主持

2、改进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政协制度。

3、法制建设加快:

A、颁布1982年宪法;出台《选举法》《刑法》《刑事诉讼法》《民事诉讼法》,逐步建

成完备的法律体系。

B、1989《行政诉讼法》;1999《行政复议法》。规范了政府的行为,使“民告官”有了

法律依据。反映了法律面前政府和人民平等的原则。

C、1997年十五大将“以法治国”确定为政治改革重点;1999年将“以法治国”写入宪法。

三、基层民主选举

1、地位:直接选举 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基础的一环。

2、法律保障:198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法》;1998年《中华人民共和

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

3、村民自治: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

4、意义:贯彻了“依法治国”的精神,保障了群众的民主权利。

24课 祖国统一的历史潮流

一、 一国两制

1九条方针:1981年,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叶剑英提出和平统一祖国的九条方针。

2一国两制:80年代,邓小平全面阐述一国两制的深刻含义:在一个中国的前提下,国家主

体是社会主义,台湾、香港和澳门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长期不变,两种制度

长期并存,是祖国统一的必经之路。 3 宪法保障:1982年宪法

4正式确立:1984年全国人大六届二次会议上,正式成为祖国统一大业的方针 二 香港、澳门回归

1 条件: A 80年代中国国力增强,国际地位提高。 B 一国两制构想指明了方向

C 97临近,英国不断试探中国立场态度 2香港回归:

199

7、

7、1日回归。刷数百年耻辱,翻开新的一页,迈出坚实一步,提供成功范例 3 澳门回归:1999年10月20日回归

三、 海峡两岸关系新发展

1、1979年,徐向前宣布停止炮击金门,实现真正停火

2、三通限制放宽

3、民间对话加强

4、形成“九二共识”:即一个中国

5、提出八项主张:1995年江泽民提出,是解决台湾问题的纲领性文件

6、十六大报告再次强调

第25课 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

一、“冷战”的兴起 1原因:

(1)二战结束,由于共同的敌人被打败,美苏失去同盟基础,双方关系逐渐恶化 (2)二战结束时,美国拥有世界最强大的经济和军事实力,确立了称霸世界的全球战略。 (3)美国把苏联看作称霸世界的主要障碍,遏制苏联。苏联把确保东西部安全作为国家首 要利益,扩大在世界的影响。

(4)美苏两国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根本对立。 2表现

(1)政治:杜鲁门主义出台:1947年,杜鲁门公开宣称与苏联和社会主义对抗,标志冷战

正式开始。从此出现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大阵营的对峙。

(2)经济:马歇尔计划:即1948年提出援助西欧的“欧洲复兴计划”,是杜鲁门主义的一

次大规模运用。苏联成立“经互会”对抗。

(3)军事:为遏制苏联,加强对西欧控制,1949年成立北约。为对抗北约,1955年苏联和

东欧民主国家成立华约组织。两大军事集团在欧洲全面对峙,标志两极对峙格

局正式形成。

3影响:A美苏“冷战“关系压倒其他国际关系,世界被分裂为两部分 B两个超级大国对抗,进行军备竞赛,世界处于毁灭性核战争威胁下。 C两大集团势均力敌,彼此不敢轻易动武。 D两国践踏国际法,干涉别国内政,破坏世界和平。

二、 冷战中的“热战” :

1、 侵朝战争

2、侵越战争

第26课 世界多极化趋势

一、欧共体的形成

1、原因:A二战后,西欧国际地位严重下降,依附美国恢复经济,对抗苏联。 B、50年代,西欧生产力较快发展,要求从美国阴影下走出。 C、各个实力无法与美苏相比,需要联合起来保障安全,发挥作用

2、成立:1967年,欧洲煤钢共同体、欧洲经济共同体、欧洲原子能共同体共同体合

并为欧共体

3、措施:建立关税同盟、实行共同的农业政策、建立欧洲货币体系,加强科技合作

4、影响:A西欧经济发展,实力增强 B在经济上成为美国的竞争对手 C政治上推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 D美国霸权地位削弱,调整对欧政策

三、 日本成为经济大国 1原因:

A二战后,美国单独占领,日本追随美国 B冷战后,美国扶植日本,成为反共桥头堡 C推行民主化改革,铲除封建因素。 D重视科技校阅。

E制定经济计划,用国家政权推动经济发展。

2、水平:1956-1972,国民生产总值欧洲第一,世界第二,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经济大国

3、影响:向美国一边倒变为日美为核心的全方位外交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出现美、日、西欧

三足鼎立局面。经济多极化挑战美国霸权。冲击两极格局。

四、 不结盟运动兴起

1、背景:A二战后,亚非拉掀起民族解放浪潮,诞生新兴国家。 B处于弱势地位,成为争霸战场,要求改变不合理状况

2、成立:1961年,第一次不结盟国家和政府首脑会议在贝尔格莱德举行。确立了独立、自

主、不结盟、非集团的宗旨,标志不结盟运动诞生。

3、主张:不是消极中立而是积极反对殖民霸权主义,主张用和平代替冷战,实行全面裁军。

4、影响:标志第三世界以独立力量登上国际舞台,加上社会主义阵营瓦解,中国在联合国

合法地位恢复,共同构成多极化趋势。

第27课 跨世纪的世界格局

一、 两极格局瓦解

1、 苏联解体:

(1)戈氏改革: 经济改革受阻--政治改革混取消党的领导--民族纷争迭起--加盟共和国脱离。

(2)1991年“8*19事件”成为解体催化剂 (3)同年,完全解体,两极格局最终瓦解

2、东欧剧变:向西方靠拢。1990年德国统一。1991经互会和华约解散,苏联在欧体系崩溃。

二、世界局势

1、主流——缓和:两极瓦解,结束两大集团对峙,军事竞赛减弱,总体趋势缓和,

和平发展成为主流。

2、并存——动荡 A、打破原有力量平衡,民族宗教领土矛盾暴露 B、美国力图主导世界,霸权主义恐怖活动威胁和平

C、99年美国为首的北约轰炸南联盟是北约首次未经联合国授权,向主权国家采取军事行动

二、 多极化趋势:一超多强

1、 特点:A新的格局尚未形成,新旧格局交替时期 B美国唯一超级大国,试图建立单极世界 C多种政治力量不断发展,多极趋势日益明显

2、 影响:A有利于抵制霸权主义强权政治 B有利于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C有利于世界和平与发展 D成为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

28课 新中国外交

一、建国初期

1、 基本原则:毛泽东提出:“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一边倒”的外交政策。 三大政策成为新中国外交的基本原则

2、 成就:

(1)第一年与17国建交

(2)1953年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标志新中国外交政策的成熟,成为解决国与国问题的基本准则

(3)日内瓦会议:1954年第一次世界五大国之一的身份参加,提高了新中国的声誉 (4)1955年亚非会议: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方针

二、70年代成就:

(1)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恢复1971年第26届联大通过。

(2)中美关系正常化:1972年,尼克松访华,在上海签署《联合公报》1979年中美正式建交

(3)中日邦交正常化:1972年田中角荣访问中国,签订《联合声明》 (4)出现与中国建交热潮

三、新时期外交

1、经济交流:原则:平等互利,形式多样,讲求实效,共同发展

2、成就:

(1)加强同发展中国家的经济技术合作多边经济领域取得成就:2001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2)参与地区性国际组织。90年代加入亚太经合组织 2002年建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

3、维护世界和平:

(1)改善和发展与大国关系,形成全方位外交格局

历史七下20课知识点范文第3篇

时间:1949年10月1日

历史意义:1.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辟了历史新纪元;结束了一百年来被侵略被奴役的屈辱历史,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成为国家的主人;2.新中国的成立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的力量;鼓舞了世界被压迫民族和被压迫人民争取解放的斗争。

二、 巩固政权的措施

西藏和平解放、抗美援朝、土地改革

三、 抗美援朝的起止时间、目的、人物、军队名称和精神

起止时间:1950年10月-1953年7月

目的:为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人物:彭德怀、邱少云、黄继光

军队名称:中国人民志愿军

精神:高度的爱国主义精神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四、 土地改革的起止时间、颁布的法律、内容

起止时间:1950年-1952年

颁布的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内容: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

五、 一五计划的基本任务、成就(三个)

任务: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建立国家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的初步基础;相应的发展交通运输业、轻工业、农业和商业;相应的培养建设人才

成就:沈阳第一机床厂建成投资,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青藏铁路

六、 三大改造的方式及意义

方式:农业和手工业实行生产合作社,资本主义工商业实行公私合营

意义:到1956年底,国家基本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实现了把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任务。我国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从此,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七、 中共八大的主要任务

集中主要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工业化,逐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求

八、 党在探索时期出现的两次失误及教训

失误: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教训:一切从实际出发,不能急于求成,忽视客观经济规律

九、 文革的起止时间、两个反革命集团

起止时间:1966年-1976年

两个反革命集体:林彪反革命集团、江青四人帮

十、 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时间、地点、内容、意义

时间地点:1978年底,中共中央在北京召开十一届三中全会

内容:这次会议否定了“两个凡是“方针,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做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政策;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

历史七下20课知识点范文第4篇

第一节知识就是力量

一、知识改变生活

(1)印刷术、印刷机、(汉字激光照排系统)。(农耕时代)

(2)电话(工业时代)

(3)计算机──计算机技术(信息时代)

(4)水稻杂交技术──生物技术

(5)登月──航天技术(太空时代)

问题:

1、为什么叫“知识改变生活”,不叫“科技发展改变生活”?

科技的发展基于知识的掌握。

2、什么是“知识”’?

知识的含义:包括书本知识、实践知识、社会经验、人生感悟„„即人们在社会实践中积累起来的经验,又可分为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文科学等知识。

3、知识与发明创造、科学技术之间的关系

科学:反映自然、社会、思维等的客观规律的分科的知识体系。

技术:人类在利用自然和改造自然的过程中积累起来并在生产劳动中体现出来的经验和知识,也泛指其他操作方面的技巧。

发明:创造(新的事物和方法)。

创造:想出新方法、建立新理论、做出新成绩或东西。

学习:通过阅读、听讲、研究、实践获得知识和技能。

上述几者的关系为:人通过“学习”活动掌握了“知识”,发挥主观能动性进行“发明创造”,并经人类整体实践活动积累、整理、提升为“科学技术”。

4、举例说明科学技术给我们日常生活带来了哪些变化?

1)印刷术的发明,为人类通过书本学习知识创造了条件,促进了知识传播和信息沟通手段的进步,广泛深刻地影响了人类的历史进程。

2)电话的发明使人们间的联系越来越方便。

3)计算机的发明使人类进入了信息时代。改变了人们生活、联

系、学习、贸易等方式,提高了办事效率和生活质量。(网上购物、网上办公、网上学习、网上聊天等)

4)杂交水稻技术极大的改善了人类的生活,被认为是解决全人类吃饭问题的法宝。

5)人类登上月球表明人类突破了地球的束缚,开始探索更广阔的生活空间。也说明了人类对科技和改善生活的要求是无止境的。

二、学习改变命运

海伦﹒凯勒:视听残疾者—→学习多种文字—→著名学者、社会活动家

京郊农民:产量年年下降—→学习科学技术—→优质高产的绿色庄园

“知识就是力量”与“学习改变命运”

1、“知识就是力量”和“学习改变命运”之间是什么关系?

之所以说“知识就是力量”,是因为一旦掌握了知识,就可以使人产生改造生活环境及改变自己命运的力量。这是人们对事物客观规律的客观陈述。而学习则是一个掌握知识并最终使用知识去改变自己命运的主观努力的活动过程。“学习改变命运”是人们通过主观努力得出的主观感受。

2、怎样学习,才能改变自己的命运?

1)热爱学习,培养良好的学习兴趣

2)善于学习,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

3)不断学习,利用各种途径来学习

4)终身学习,不断改进和更新学习

3、我们的学习与民族和国家的命运有没有关系?

我们不断学习各种知识,可以为社会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推动民族和国家的进步;

对一个民族和国家来讲,也只有不断学习和创新,才能改变民族和国家的命运与前途。

三、学习化社会

1.为什么要终身学习?

因为信息时代的知识频繁地更新换代,所以人们只有不断地学习,更新知识,才能跟上时代飞速前进的步伐。

2.终身学习是指自20世纪中叶开始流行的一种教育思潮,主张教育应该惯穿在人的一生中进行,这是学习化社会的具体体现。

3.什么叫“学习化社会”?学习化社会有什么特点?

学习化社会:社会中的每一个公民都享有在任何情况下可以自由取得学习、训练和培养自己的各种手段。„„每个人都必须终身持续不断地学习。

学习化社会的特点:终身学习(纵);学习方式多样(横)。

第一课主要知识点:

人类生活各个方面的改变

(印刷书籍—电话—网络—航天)

农业时代—工业时代—信息时代—太空时代

学习改变弱者:海伦·凯勒—使弱者变为强者

学习带来富裕:农民种菜—使贫穷变成富足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科技发明改变了人类的生活和时代的面貌,现代科技发展产生了巨大的作用和影响;

印刷、书籍、电话、网络、航天的变化展示人类由农业时代、工业时代、信息时代到太空时代的转变。

学习知识可以改变个人生活的命运,可以使蒙昧变得文明。

知识的不断更新,是现代社会发展的特点,终身学习已成为人们生存和发展的必然要求; 学习手段的现代化,也为更多的人提供了接受教育的机会。

第二节大众传媒

一、走进生活的大众传媒

1、大众传媒的发展 传递信息的媒介和工具就是传媒。面向大众传递信息的传媒就是大众传媒。

(1)古老的传媒手段

事例介绍:马拉松战役、烽火戏诸侯、飞鸽传书、驿站。

(2)人类普遍使用的传媒手段

事例介绍:书籍、报纸、杂志。

(3)信息时代的传媒手段

事例介绍:广播、电视、电话、互联网。

现代社会的传媒方式又有哪些种类?报纸、电视、书籍、杂志、互联网、电影、广告、手机、电话、传真、可视电话、广播、短信、CD等等

2、大众传媒的基本功能:

1)、获取和传递信息的功能。(最基本的功能)

2)、娱乐功能。

3)、监督功能.

4)、文化传承功能。

 大众传媒的基本功能解释:

 获取和传递信息的功能:连续不断向受众传递大量信息。这一功能的作用是最基础的,

表示信息的获取和传递。

 文化传承功能:传播知识、科技等,传承了文化遗产,教育大众,促进了社会化 。  监督功能:它及时报道和评论社会生活中发生的重大事件,具有舆论导向作用;揭露

社会上的一些假、恶、丑现象,对其形成强大的舆论压力;维护社会公正,促进社会健康发展。

娱乐功能:它提供了大量文学、艺术、休闲方面的内容,大大丰富了我们的日常生

活,陶冶我们的性情。

3、传媒发展的基本动力:

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4、人类信息的传播历程:

1)、亲身传播时代

2)、口语传播时代

3)、文字书写时代

4)、印刷传播时代

5)、电子传播时代

6)、网络传播时代

5、大众传媒的影响有哪些?

①改变人们的学习方式②改变人们的工作方式

③传承优秀文化④ 影响社会舆论⑤ 陶冶人的性情

二、不同特色的大众传媒

1、报刊:

优点:便于携带,易于保存,分析事情深入,廉价方便,具有良好的传播信誉和社会影响力。

不足:形象表达功能欠佳,信息量有限。

2、广播:

优点:传播速度快,传播信息量大,使用费用低,听众层次广泛,通俗易懂。

不足:有声无形,缺乏形象感,转瞬即逝。

3、电视:

优点:视听兼备,表现形式多种多样,感染力强,传播迅速,影响范围广。

不足:观看节目受时间限制,不易记忆,查阅困难。

4、互联网:

优点:资源共享,超越时空(不受时间、空间限制)。具有开放性、多元性、实效性、交互性、大容量、信息流大的特点。具有隐蔽性和虚拟性。

不足:阅读不便;不良信息有了便利途径,影响青少年的身心健康;网络游戏易使人成瘾,影响学习和工作。。

5、互联网能否取代其他传媒?

每种传媒都有自己的优点,各种传媒各有自己的受众,不会相互取代,它们共同筑起影响巨大的传媒世界。

三、正确对待大众传媒

1、大众传媒对人类的影响有利有弊:

大众传媒会对人民的生活所起的作用:

①改变人们的学习方式②改变人们的工作方式

③传承优秀文化④ 影响社会舆论⑤陶冶人的性情

大众传媒带给我们的弊端:

1).虚假的广告、新闻

2).关于暴力、色情的内容

2、现代大众传媒如何改变青少年的学习生活?

现代传媒为青少年掌握知识、了解世界提供了快速、便捷、形象的手段。

1)、提高学习效率,调动多种器官,表达书本、黑板上无法呈现的声音、图像信息。

2)、激发青少年的学习兴趣,使青少年获得良好的学习效果。

3)、它赋予青少年积极的生活观念、广阔的生活空间和丰富的生活色彩。

3、大众传媒如何促进青少年的社会化?

大众传媒在促进青少年社会化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借助大众传媒青少年突破了地域限制,可以全方位、多角度的获得社会知识,增进对社会的了解,从而开阔眼界,提高实践能力,成为大众文化的积极参与者。

小结:

一、大众传媒对人类社会的影响有利有弊

二、合理运用大众传媒

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传媒造福于人们是主要的,今天的社会已进入信息时代,能否掌握更多的信息并从信息中获得灵感成为成功的关键!身处这样的时代,同学们应该勇敢地投身于信息大潮中,提高分辨信息的能力,理性地运用传媒与人沟通,选择健康的娱乐方式,最大限度地发挥传媒的优势!

第三节追求真善美

一、探索自然界的奥秘

思想的不懈追求者一般具有:

1.大胆怀疑的理性精神

2.勤于思考的探索精神

3.敢于尝试的实践精神

4.勇于牺牲的奉献精神

二、认识人生的意义

教材以哲学小说《苏菲的世界》中涉及的问题(我是谁?我为什么活着?我应该怎样活着?)切入,以苏格拉底、林觉民、奥斯特洛夫斯基等人可歌可泣的事例为典型,告诉我们古今中外的前辈们是如何用生命去探寻自身和人生价值的问题,并最终不断充实完善自我的。

认识人生的意义:

人生的意义在于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

实现人生意义的途径:

在社会实践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三、发掘美好情感

艺术与生活的关系问题──“艺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

文学艺术的美在于它反映人类的思想情感,在于形式的多种多样,在于所塑造的时代精神,文艺作品的美来自生活。

发掘美好情感

1.优秀文艺作品的特点之一是能够体现人类共有的真实而丰富的情感,能够引起人们的感情共鸣。

2.优秀文艺作品的作用之一是开掘人们的美好情感,间接丰富人们的社会经验;塑造时代精神,推动社会进步。

3.“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

举例说明这个观点。

不同的艺术作品可以表现不同的美。《江山如此多娇》表现了祖国山河的自然美。《掷铁饼者》表现了人体的阳刚美和力量爆发瞬间的动感美;《格尔尼卡》有力揭露了法西斯的罪行。

综合探究七实话实说话流行

▲流行风大盘点

流行音乐、流行穿名牌、流行电脑游戏、流行语、流行追星、流行染发、流行减肥、流行街舞、流行文化……

▲流行风大论坛

小结:

1、流行的原因:酷、有个性、轻松幽默、漂亮、帅、有活力……

2、流行与经典的关系:

3、怎样对待流行事物:

历史七下20课知识点范文第5篇

(本卷满分120分)

一、选择。下面各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请将该答案的字母序号填在题干

1.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2分) ()

A. ( dǒu)(suí)ìng)( dǎn) B.(lì)(jídù)(tuî)ì)C.ǎn )( mǐng)î)hǎo) D. (chéng )jich(gǎo) 2.下列各项中加点字读音不一致的一项是(2分)()AB CD 3.下列各组词语中字形全对的一项是()A 骊歌屏障家喻户晓人迹罕至B 丁嘱哽咽妇儒皆知人声鼎沸C 瞬息崎岖迥乎不同来势凶凶D 澎拜斑斓锲而不舍马革裹尸

4.下列各项中说话得体的一项是()(2分) A、监狱门口的标语:谢谢您的合作,欢迎您再来。 B、医院口号:愿君身无病,哪怕药生虫。 C、昨天是小明的十四岁寿辰。

D、教师对小明说:“这个道理很简单,是人就懂,你怎么不会?” 5.选出下列加点字词的解释全部正确的一项。(2分)()

A)

1 /

5B

CD. 6.选出下列加点词语运用有误的一项。()(2分) A. B. C.D. 7.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

A. 2004年中国健儿以优异的成绩从雅典奥运会胜利凯旋归来。 B. 在老师的悉心辅导下,使我的数学成绩迅速提高了。 C. 我不得不承认我确实是做错了。

D. 本周治安状况良好,犯罪率较上周下降了一倍。 8.下列文学常识的搭配有误的一项是()(2分) A、《孙权劝学》——司马光——《资治通鉴》 B、《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鲁迅——《野草》 C、《假如生活欺骗了你》——普希金——俄国 D、《福楼拜家的星期天》——莫泊桑——法国 9. 符合语境,与上下文衔接自然的一项是()

清清淡淡是水,无色无味是水,自由自在是水,我希望自己能为水所接受,。A假如只是一滴草叶上的露水B然而只是一滴草叶上的露水C况且只是一滴草叶上的露水D 哪怕只是一滴草叶上的露水 10.下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2分)

A.《最后一课》是法国作家都德以普法战争为背景所写的爱国主义名篇。

B.《福楼拜家的星期天》的作者是法国作家莫泊桑,被称为短篇小说巨匠,代表作有《包法利夫人》等。

C.《资治通鉴》是一部编年体通史,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的史事。

D.《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中,诗人臧克家高度赞扬了闻先生作为学者的严谨刻苦和作为革命家的大无畏精神。

二、填空:(6分) 11.默写诗文名句(4分) (1),寒光照铁衣。 (2)马上相逢无纸笔,。 (3)峨眉山月半轮秋,。 (4),明月来相照。

12.仿照下面一句话的形式,仍以“人生”开头,仿写两句话,组成一个排比句。(2分) 例句:人生如一本书,应该多一些精彩的细节,少一些乏味的字眼;

仿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三、综合性学习(共4分)

甘肃一位杨姓小姐16岁便成为刘德华的铁杆“粉丝”,十几年来她无心学习,无心工作,疯狂迷恋刘德华。为了能让她跟刘德华见面,接近偶像,她的父亲竟然卖掉房子资助女儿来到香港。2007年杨某终于与刘德华面对面地谈了几句话,而他的父亲以谈话时间太短为由跳海自杀。

13.杨小姐追星付出了哪些代价?

14.你以为应如何“追星”?

四、文言文阅读:(共26分)

(一) 阅读文言文<<木兰诗>>,完成15----20题.(共12分)

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东市买骏马,,,北市买长鞭。旦辞爷娘去,暮至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

2 /

5鸣溅溅。但辞黄河去,暮宿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着我旧时裳。当窗理云鬓,对镜贴花黄。出门看伙伴,伙伴皆惊惶。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15、根据课文内容,在横线上填上正确的语句(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这句诗的作用是(2分) 17.翻译下列句子。(2分) (1)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 译文:

(2)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 译文:

18.横线上的句子表现了木兰出征后的什么心情?(2分)

19、从文末最后一句提炼一个成语,现在我们常用它来比喻 。(2分)

20、你最欣赏花木兰哪一点?你还知道哪些女英雄的故事?请写出来与同学们交流交流。(2分) 我最欣赏的是: 我讲的故事是:

(二)阅读《孙权劝学》,完成后面21-24题。(14分)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21、解释加点的词(4分) ①见往事耳()

②即更刮目相待()

③及鲁肃过寻阳()()

22、翻译下列句子。(2分)

(1)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

(2)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

23、课文内容理解。(6分)

(1)孙权指导吕蒙读书的原因和目的是什么?(用原文回答)(2分) 原因: 目的:

(2)文中一句话表现了吕蒙因“学”而使他的才略大有了令人难以置信的长进?(1分) (3)本文主要通过_______来刻画人物,表现人物鲜明的性格:孙权是_________ _______ __;吕蒙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24、比较我们以往所学的仲永与本文的吕蒙,谈谈你从这两个人物身上所受到的启示(2分)

(二)阅读下文,完成25-32题(共14分)

门的悬念(6分)

学校大厅的门被踢破了。

——可怜的门。自从安上那天起,几乎没有一天不挨踢。十三四岁的孩子,正是撒欢儿的年龄。用脚开门,用脚关门,早已成了不足为奇的大众行为。

教导主任为此伤透了脑筋,他曾在门上张贴过五花八门的警示语,可是不顶用。他找到校长:“干脆,换成铁门——让他们去‘啃’那铁家伙吧。”校长笑了,说:“放心吧,我已经订做了最坚

3 /

5固的门。很快,破门拆下来,新门装上去了。”

新门似乎挺带“人缘”,装上以后居然没有挨过一次踢。孩子们走到门口,总是不由自主地放慢脚步。阳光随着门扉旋转,灿灿的金色洒了孩子们一身一脸。穿越的时刻,孩子们感觉到了爱与被爱的欣幸。

这道门怎能不坚固——它捧出一份足金的信任,它把一个易碎的梦大胆地交到孩子们手中,让他们在美丽的忧惧中学会了珍惜与呵护。 ——这是一道玻璃门。

25.校长说“我已经订做了最坚固的门”,意味深长。为什么说这门是最坚固的?根据文意作简要回答。(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6.文中说,"它把一个易碎的梦大胆地交到孩子们手中。这“易碎的梦”具体指什么?(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7.“灿灿的金色洒了孩子们一身一脸。”这句描写起到了怎样的作用?(2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高贵的施舍(8分)

一个乞丐来到我家门口,向母亲乞讨。这个乞丐很可怜,他的右手连同整条手臂断掉了,空空的袖子晃荡着,让人看了很难受。我以为母亲一定会慷慨施舍的,可是母亲却指着门前的一堆砖对乞丐说:“你帮我把这堆砖搬到屋后去吧。”

乞丐生气地说:“我只有一只手,你还忍心叫我搬砖。不愿给就不给,何必刁难我?”母亲并不生气,俯身搬起砖来。她故意用一只手搬,搬了一趟才说:“你看,一只手也能干活。我能干,你为什么不能干呢?”

乞丐怔住了,他用异样的目光看着母亲,尖突的喉结像一枚橄榄上下动了两下,终于俯下身子,用他的左手搬起砖来,一次只能搬两块。他整整搬了两个小时,才把砖搬完,累得气喘如牛,脸上有很多灰尘,乱发被汗水濡湿了,斜贴在额头上。

母亲递给乞丐一条雪白的毛巾。

乞丐接过去,很仔细地把脸和脖子擦了一遍,白毛巾变成了黑毛巾。

母亲又递给乞丐20元钱。乞丐接过钱,很感激地说:“谢谢你。” 母亲说:“你不用谢我,这是你自己凭力气挣来的工钱。”

乞丐说:“我不会忘记你的。”他向母亲深深地鞠了一躬,就上路了。

过了很多天,又有一个乞丐来到我家门前,向母亲乞讨。母亲让乞丐把屋后的砖搬到屋前,照样给了他20元钱。

我不解地问:“上次你叫乞丐把砖从屋前搬到屋后,这次你又叫乞丐把砖从屋后搬到屋前。你到底想把砖放在屋后,还是放在屋前?”

母亲:“这堆砖放在屋前和屋后都一样。” 我嘟着嘴说:“那就不要搬了。”

母亲摸摸我的头说:“①英姬,对乞丐来说,搬和不搬可就大不相同了。” 此后又来过几个乞丐,我家那堆砖就被屋前屋后地搬来搬去。

几年后,有个很体面的人来到我家。他西装革履,气度非凡,跟电视上的大老板一模一样。美中不足的是,这个大老板只有一只左手,右边是一条空空的衣袖,一荡一荡的。

老板用一只手握住母亲的手,俯下身说:“②如果没有你,我现在还是个乞丐。因为当年你教我搬砖,今天我才成为一家公司的董事长。”

母亲说:“这是你自己干出来的。”独臂的董事长要把母亲连同我们一家人迁到城里去住,做城里的人,过好日子。

母亲说:“我们不能接受你的照顾。” “为什么?”

“因为我们家人人都有两只手。”

董事长坚持说:“我已经替你们买好了房子。”

母亲笑一笑说:“那你就把房子送给连一只手也没有的人吧。”

28、指出上文所叙事情发生的地点,文中的主要人物。( 2分) 地点:主要人物:

29、文章开头对乞丐进行特征性的外貌描写的句子是: 。

下文与之相呼应的句子是:。

4 /

530、文中画线的句子①,母亲为什么说“对乞丐来说,搬和不搬可就大不相同”呢?(1分)

31、文中画线句子②,那位“很体面的人”说他从一个可怜的“乞丐”成为一家公司的“董事长”,原因是“因为当年你教我搬砖”。这句话更深层的含义是什么?(1分)

32、本文的标题是《高贵的施舍》,请结合文章的内容,谈谈你对标题含义的理解。(2分)

三、作文(50分)

时间过得好快,看到那些蹦蹦跳跳、满脸稚气的小学生,蓦然回首,我们已经是一名光荣的中学生了„„在这十三四岁的生命里,是谁教我们怎样做人?是谁给了我们学习的信心和动力?是谁鼓励我们在生活的海洋中扬帆远航?„„ 请以《教我怎样做人》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具体要求如下:

①补全作文题,可以填上父母、老师、亲戚、朋友、同学„„总之是教你做人的人。 ②通过具体事例抒发自己的真情实感。

③注意运用多种描写方法(外貌、动作、语言、神态、心理)来塑造人物形象。

④不少于500字。

题目:

历史七下20课知识点范文第6篇

第二人口大国:人口已经超过10亿

世界文明古国:亚洲三大文明发祥地之一

二、水旱灾害频繁:

热带季风气候为主:热带季风气候特点是全年高温,降水集中在夏季6—9月,降水季节分配不均

季风与降水:旱涝灾害频繁

月份 风向 对降水的影响

一月 东北风 少,旱季

七月 西南风 多,雨季

水灾 旱灾

西南风的变化 来得早,退得晚,风力强 来得晚,退得早,风力不足

三、自给有余的农业生产

农作物 分布地区 地形 降水

水稻 东北部半岛沿海地区 平原 多

小麦 德干高原西北部恒河上游 高原、山地 较少

世界农业大国

四、发展中的工业

传统工业:钢铁工业

工业部门 分布中心 资源条件 总结

钢铁工业 加尔各达 煤、铁、锰 工业中心都接近原料产地,即就近原则,这样的工业布局,可以节省运费、降低成本,所以建立工厂要建在原料产地或者靠近消费市场。

棉纺织业 孟买、新德里、班加罗尔 棉花

麻纺织业 加尔各达 黄麻

高新技术产业:原子能、航天、计算机软件发达

五、填图

喜马拉雅山脉、恒河平原、德干高原

新德里、孟买、加尔各答、班加罗尔

第四节 俄罗斯

一、国土辽阔

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国家:超过1700万平方千米

地跨亚欧两大洲的国家,洲界:乌拉尔山、乌拉尔河

大部分地区地形平坦:

俄罗斯的主要地形区和主要河流

西 俄罗斯 东

东欧平原

伏尔加河 乌拉尔山 西西伯利亚平原 叶尼塞河 中西伯利亚高原 勒拿河 东西伯利亚山地 大部分位于北温带,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冬季长而寒冷,夏季短而温暖

气温自西向东降低,自南向北降低。降水自南向北减少,自东向西减少,降水集中夏季

二、自然资源丰富,工业发达

自然资源种类齐全,储量丰富

重工业发达:

圣彼得堡工业区:石油化工、造船、电子、航空航天、食品、纺织等工业。

莫斯科工业区:钢铁、汽车、飞机、火箭、和电子等工业部门(以上2个工业区是以机械、化学和多种轻工业为主)

乌拉尔工业区:石油、钢铁、机械等产品(以钢铁和机械工业为主)

新西伯利亚工业区:煤炭、石油、天然气、电力、钢铁等工业产品(以重工业和军事工业为主)

俄罗斯工业以重工业为主,轻工业发展较慢,且主要工业区集中在欧洲部分,相比之下,亚洲部分比较薄弱,导致轻重工业分布不平衡;工业的特点与其资源条件具有密切关系。俄罗斯石油、天然气、铁矿等资源储量丰富且分布广泛,有利于重工业的发展

三、发达的交通

亚欧大陆桥

俄罗斯欧洲部分铁路网明显稠密,亚洲部分铁路网相对单一。建在南部山区的西伯利亚大铁路主要考虑的因素是,气候原因及距离周边邻国较近,更便于发展经济

客运以铁路、公路为主;货运以铁路、管道,其中管道运输所占比例最大

莫斯科是最大的城市,圣彼得堡是第二大城市

四、填图

在图中填注:

东西伯利亚山地、中西伯利亚高原、西西伯利亚平原、东欧平原及乌拉尔山脉

勒拿河、叶尼塞河、鄂毕河、伏尔加河

库尔斯克铁矿、第二巴库油田、秋明油田、库兹巴斯煤矿

莫斯科、圣彼得堡、伏尔加格勒、摩尔曼斯克、符拉迪沃斯托克

第一亚欧大陆桥

第八章 东半球其他的国家和地区

第一节 中东

1、在亚洲西南部和非洲东北部,有个地区称为中东。中东地处„三洲五海‟之地,三洲指亚、欧、非洲,五海中的里海是个湖泊。中东范围包括西亚(除阿富汗)和北非的埃及。

2、中东是目前世界上石油资源最多的地区,中东石油主要分布在波斯湾沿岸,运往西欧、美国和日本等发达国家。

3、中东地区气候干燥,河流稀少,水资源缺乏。中东的阿拉伯半岛是世界上最大的半岛。苏伊士运河位于埃及。

4、中东人种主要是白种人,最多的居民是阿拉伯人,大多信仰伊斯兰教。被伊斯兰教尊为圣城的是麦加,被伊斯兰教、基督教和犹太教尊为圣城的是耶路撒冷。

国家:A伊拉克,B伊朗,C埃及,E 沙特阿拉伯

E所在地是世界上最大的半岛阿拉伯半岛

图中三个被伊斯兰教称为圣城的城市:

①麦加,②耶路撒冷,③麦地那。

海洋:

④波斯湾,⑤阿拉伯海,

⑥红海,⑦地中海,⑧黑海,⑨里海。

海峡、运河:⑩霍尔木兹海峡,⑾苏伊士运河,⑿土耳其海峡,⒀尼罗河

第二节 欧洲西部

1、欧洲西部人口稠密,国家众多,绝大部分是发达国家。其经济为多元化,以制造业为主的工业,传统的畜牧业和繁荣的旅游业。

2、欧洲联盟是一个区域性的国际组织,政治经济联系强。目前共有25个成员国,使用统一货币欧元。

3、英国首都伦敦,法国首都巴黎,意大利首都罗马,德国首都柏林。

4、欧洲西部大部分为北温带,温带海洋性气候广布。地形以平原为主,畜牧业发达,人们称牧草为„绿色金子‟。英国畜牧业占全部农产值的70%。荷兰、丹麦是世界著名的乳畜大国。

5、欧洲西部旅游地多,英国的伦敦塔桥、荷兰风车、法国巴黎的艾菲尔铁塔、西班牙的斗牛、挪威的峡湾风光等。

国家:B西班牙 C法国 D英国 E德国 F意大利

地形、半岛:A斯堪的拉维亚半岛 ①西欧平原 ②波德平原 ③阿尔卑斯山地 ④亚平宁半岛 海洋、海峡:⑤挪威海 ⑥北海 ⑦波罗的海 ⑧英吉利海峡 ⑨地中海 ⑩直布罗陀海峡

第三节 撒哈拉以南的非洲

1、世界上最大沙漠撒哈拉沙漠以南的非洲地区,大部分位于热带,90%以上是黑种人,有“黑非洲”之称。居民集中在几内亚湾沿岸和刚果盆地。

2、由于殖民主义的长期占领和掠夺,该地大多国家形成了“单一商品经济”,出口价格低廉的初级产品,进口价格昂贵的工业制成品,在国际贸易中处于不利地位。

3、非洲自然增长率在各大洲中居首位,人口众多。加上气候全年高温,降水干湿两季分明,农业生产落后,居民经常忍饥挨饿。

4、非洲气候主要为热带雨林气候、热带草原气候、热带沙漠气候,分布特点为:以赤道为中心,南北对称分布。

5、A索马里半岛 B刚果河 C刚果盆地

D埃塞俄比亚高原 E马达加斯加岛

F几内亚湾 G撒哈拉沙漠 H好望角

I东非高原 附近有东非大裂谷 J南非高原

第四节 澳大利亚

1、澳大利亚国徽上有袋鼠和鸸鹋两种动物,其特有动物还有考拉和鸭嘴兽。

2、澳大利亚是世界上绵羊数量和出口羊毛最多的国家,称为“骑在羊背上”的国家。羊只集中在东南部和西南部沿海的混合农业带。由于地广人稀,农牧业生产机械化程度高,产品大部分出口,出口产品有羊毛、小麦、牛肉。

3、澳大利亚矿产资源丰富,集中在沿海地区,出口比例大,称“坐在矿车上”的国家。目前,服务业成为澳大利亚的支柱产业。

4、澳大利亚的人口和城市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地区,首都:堪培拉,最大工业中心和港口城市:悉尼,第二大城市:墨尔本。

城市:A悉尼, B堪培拉, C墨尔本,

河湖:D墨累河,E北艾尔湖

地形区:①大分水岭,

②中央平原,里面有澳大利亚大盆地,又叫大自流盆地

③西部高原

海洋:④太平洋 ⑤印度洋

第九章 西半球的国家

第一节 美国

1.位置:北美洲中部,西半球和北半球。北部与加拿大相邻,南部与墨西哥接壤。西临太平洋,东临大西洋,南濒墨西哥湾,海上交通便利。

2.领土组成:陆地面积仅次于俄罗斯、加拿大和中国,居世界第四。本土有50个州(本土48个州,2个海外州:

3.人口和首都:有2.90亿人口,以白种人为主,属于移民国家。首都华盛顿,位于美国本土的东侧,大西洋沿岸。

4.地形:平原为主组成——三个南北纵列带; 地势:东西两侧高,中间低

a.西部------高大的科迪勒拉山系

b.中部------广阔的平原组成, 约占全国总面积的一半以上

c.东部------低缓的阿巴拉契亚山脉

5.河流和湖泊:.a.密西西比河------是北美洲最长的河流

b.五大湖--------自西向东为苏比利尔湖(世界上面积最大的淡水湖)、密歇根湖(美国全境)、休伦湖、伊利湖、安大略湖,最终通过圣劳伦斯河流入到大西洋,五大湖中除密歇根湖其余均为美国与加拿大的分界线。

6.气候: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

7.农业地区专业化:

a.高度发达,机械化程度高;农业生产专门化。是世界上最大的农产品生产国和出口 b.主要农产品:小麦、大豆、玉米。

c.主要农业区:乳畜带(国土的东北地区)、玉米带(国土的中部)、棉花带(密西西比河下游地区)、小麦区(国土中部,在玉米带的南北两侧)、畜牧和灌溉农业区(国土的西部地区)、亚热带作物带(墨西哥湾沿岸)。

仔细看教材P85的农业带的分布图,注意发展农业的同时要保护环境。

8.工业:

a.特点:工业体系完整,部门齐全。是世界上最发达的工业国家。化工、电子、汽车、飞机等居世界前列。

b.20世纪90年代以来,以信息技术、生物技术为代表的高新技术产业蓬勃发展,最著名的是位于旧金山东南部的“硅谷”,它是美国也是世界上最大的高新技术产业中心。

c.主要工业区:太平洋沿岸工业区,发展较快;南部工业区,开发较晚;东北部工业区,美国传统的工业区。但是,美国的消耗量极大,是世界上进口汽车、钢铁、石油、纺织品最多的国家。

9.城市:纽约:大西洋沿岸,美国第一大城市和最大的海港。

10.资源消耗大国

①世界最大的资源消耗国和废物排放国;②能分析人均能源消费统计图

11.美国对世界资源、环境的影响

(1)大量进口:煤炭、铁矿石、石油和木材。

(2)大量排放:废气、废水、废物。

第二节 巴西

1.位置:西半球和南半球;南美洲的东部,东临大西洋。南美洲面积最大的国家,

2.首都:首都:巴西利亚。人口占南美洲人口总数的一半,是南美洲人口最多的国家。

3.地形:----平原和高原为主, 地势——南高北低

a.亚马孙平原----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平原,这里的热带雨林是世界上现存最大的热带雨林区 b.巴西高原----世界上面积最大的高原

4.气候:以热带雨林气候和热带草原气候为主。气候湿热。

5.河流:——亚马孙河,世界第一大河,世界第二长河

6.种族构成复杂:有土著印第安人、白仁、黑人、黄种人。各种族之间互相通婚,形成不同的混血型人,是一个有大量混血种人的社会。

7.语言:巴西人民的民间娱乐项目为桑巴舞,每年还有狂欢节。语言——葡萄牙语。

8.农业是巴西重要的国民经济基础部门。热带经济作物品种繁多,咖啡、甘蔗、柑橘的产量居世界第一位,咖啡豆、蔗糖、柑橘汁、大豆是重要的出口创汇产品。巴西有“咖啡王国”之称,咖啡园只要分布在东南部。

9.工业:a.主要分布在东南部,因为东南部是铁矿产的主要分布地区。交通便利。在现代工业方面,钢铁、造船、汽车、飞机制造等跃居世界重要生产国行列。从单一的农产品出口国逐渐形成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

b.拥有采矿、钢铁、飞机制造、汽车、造船、食品等工业部门,是世界上钢铁、船舶、汽车和飞机的重要生产国家,工业产值居南美洲首位。其中,3/4的工业分布在东南沿海地区。

10.人口和城市: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地区,而亚马孙平原地区人口和城市稀少。圣保罗是最大的冬夜中心和城市,也是世界特大城市

11.热带雨林的危机:存在的问题是①为兴建大型干线公路,跨国公司大量砍伐。②发展采矿业,开辟大型农场。③垦荒的贫苦农民原始的迁移农业。使雨林面积大量减少,水土流失严重,珍贵野生动物遭劫,全球生态环境受到严重威胁。因此,全世界希望巴西重点保护这片原始的热带雨林。

第十章 极地地区

一、南极地区

1、位置:南极圈以南的南极大陆和周围的海洋合成南极大陆

2、地形:以高原为主

3、特征:气候特征——裂风、干燥、严寒。有“冰雪高原”之称;人类宝贵的淡水库;

南极大陆是世界上最寒冷、暴风雪最频繁、风力最强的大陆。冬季和夏季之分;地球上的“白色沙漠”。

4、极点:极点是南,沿经线其余方向为北,地球自转呈顺时针旋转。

5、代表动物:企鹅

6、考察:我国先后建立了长城站和中山站

二、北极地区

1、位置:北极圈以北的地区,包括北冰洋绝大部分,及沿岸的亚、欧、北美三洲大陆的最北部和诸多岛屿

2、特征:格陵兰岛是地球上最大的岛屿;白令海峡

3、极点:极点是北,沿经线其余方向为男,地球自转呈逆时针旋转。

4、代表动物:北极熊

上一篇:pp静音管的安装方法范文下一篇:生产车间6s管理规定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