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艺术研究论文范文

2024-03-18

摄影艺术研究论文范文第1篇

2018年11月8日至11月11日,“2018华为新影像大赛获奖及优秀作品展”在世界最重要的摄影博览会之一——巴黎国际摄影艺术展(Paris Photo 2018)上展出。华为新影像大赛组委会及UCCA当代艺术中心联合策展,将2018华为新影像大赛年度大奖、组别优胜奖、最终入围奖及组委会精选等5000余件作品带入巴黎大皇宫,完成手机摄影艺术的时代首秀。

当地时间2018年11月7日晚,大赛组委会在大皇宫现场举行了颁奖仪式,由大赛评委纽约国际摄影中心执行主席马蘑贝尔(Mark Lubell)、徕卡全球画廊艺术总监卡琳雷恩一考夫曼(Karin Rehn-Kaufmann)、华为消费者业务手机产品线副总裁李昌竹等为获奖者颁奖。







自从1997年创办以来,巴黎摄影博览会逐渐成为当代最重要的摄影展会,也是收藏家、摄影师和摄影爱好者们最喜欢的聚会地点之一。今年大皇宫展厅内,华为“next-imaqe awards”的标识非常显眼,这不仅因为华为占据了非常不错的展览位置,更是因为这些普通人用华为手机拍摄的照片登上全球最重要的艺术舞台,令人对手机摄影能够到达的高度感到惊奇,也对未来普通人艺术梦想绽放的可能性充满期待。


探索手机在摄影文化中的角色

2017年,基于“影像”社交潮流,华为提出了“新影像”的概念,意在激发手机用户的创作灵感,随时随地拍摄并分享生活中的乐趣。不过,华为要做的绝不仅仅是征集手机照片而已。新影像计划包括三個部分,分别是大赛、展览和学院。其中,新影像大赛算是一个入口,也是参与人群最广泛的展示平台。

2018华为新影像大赛历时80天,共收到来自全球130个国家的超过40万件投稿作品。相比去年的15万件,今年大赛在征稿数量上获得了倍数级增长,跃升为全球手机摄影比赛领域最受欢迎的大赛。2018年9月22日,由玛格南图片社摄影师埃里克索斯(Alec Soth)及知名华人摄影师刘香成领衔的终选评审团从入围最后一轮的600幅作品中遴选出56件作品,分别获得总冠军、组别冠军及组别优胜奖。

两年时间,无论从规模、作品质量,还是赛事影响力,华为凭借强大的产品竞争力和品牌影响力,将新影像大赛办得风生水起。但是在华为消费者业务手机产品线副总裁李昌竹看来,新影像大赛到第二年尚不能算成功,因为他们也不知道成功的标准是什么?一来,华为在全球有4亿多用户,参与大赛的人数不到千分之一,还有很大发展空间。二来,华为举办新影像大赛的初衷除了宣传华为手机的拍摄实力,还有更深的思考,那就是希望探讨手机摄影在摄影文化中是一个什么样的角色?

“有了便利的设备,人们可以走得更远,走到更广阔的空间去记录我们的社会。手机作为目前最便利的拍照工具,将摄影人群成百上千倍地扩展,照片数量也极大增多。而且,全球每天几十亿张照片上传到社交平台,很多人在用手机记录身边发生的事情和社会发生的变化,图片里蕴藏着拍摄者对生活的态度和情绪。如此,看待手机摄影,就不能仅看到拍照,我们隐约感觉到手机会为摄影带来很多可能性。”李昌竹这样说。

为什么要取名为“新影像”?李昌竹给出了答案,那就是手机摄影的价值和未来走向有很多方面是值得探索的,相比于目前的影像生产方式和影像意义,它是“新”的。正是因为有这样的研究目的,华为在去年决定携手世界领先的摄影和视觉文化机构——纽约国际摄影中心(ICP)一道探究“新影像”文化。今年年底,华为将联合ICP发布“新影像趋势报告”,以庞大的华为手机拍摄数据为基础总结现代人都在用手机拍什么、怎么拍,从而分析手机摄影的发展状态和未来趋势,作为探究“新影像”文化的重要环节,


手机,摄影发展的新驱动力

一直以来,不论是内容方向,还是拍摄制作方式,摄影的革新离不开技术驱动。而在当下,因为摄影群体和影像传播模式变化,手机拍摄和社交传播在一定程度上担负了驱动摄影发展的使命。

就华为新影像大赛来说,虽然所有获奖照片仍然具有传统摄影审美取向,但华为不想把比赛做得太传统,在一些方面做了调整,比如分类上的“互联网化”。“这样做意在消除参与者的距离感,就像狂欢一样,鼓励大家都参与。终审评选时,除了摄影大师评委,还有5位年轻人评委。我们不仅需要专业背景,也需要年轻的状态,年轻评委知道年轻人喜欢什么,潮流是什么。”李昌竹说。

华为希望新影像大赛像是一个大Party,但举办这场Party需要以技术实力为依托。拍不出好照片,怎么参与?可技术问题一旦解决,手机厂商便会让消费者对摄影的认知发生大变化。

本届新影像大赛的大奖授予了“夜之美”组别的冠军,波兰的华为手机用户MichatWesotek使用华为Mate10 Pro拍摄的作品《陷入一束光》(Caught in a Beamof Liqht)记录了雕塑、灯光和雪夜。除了在內容上吸引人外,这幅照片也完全反映了华为手机的夜景拍摄实力。

事实上,夜景拍摄曾是很多人使用手机拍照的痛点。从P20系列起,华为潜心钻研让用户实现手持4秒拍摄夜景。这种技术给用户带来惊讶,超乎大家的想象,也改变着很多人对如何拍夜景照片的认识——仅需握持手机、站立不动。

当然,华为还想走得更远。“技术创新始终是需要一些厂家来引领的,比如华为的‘三摄’在P20系列和Mate20系列上就会有变化。但接下来,还有一些技术设想,甚至有些听上去是不可能的,我们要一一实现。我们非常想追求那种用户发出‘wow’的感觉,给人惊喜。”李昌竹表示,华为关注的和即将要在新手机上实现的拍照技术,目标永远是给用户带来良好的体验和价值。嗯,所有的器材企业都会这么说,但从华为的新影像计划中,我们看到其所重视的价值应不仅在手机使用方面,还关乎人们用手机摄影所带来的生活和情感价值。





为用户办永不落幕的新影像展

作为终审评委之一,李昌竹最喜欢“九宫格”类别的冠军获奖作品,那是一个山西太原小店主拍的他的顾客,取名为《付款进行时》。九张照片依次排开,每一位顾客都穿着颇具幽默感的T恤站在柜台前用手机支付。“去有意识地发现生活中有意思的事情和瞬间,这是非常值得鼓励的。而且这件作品很生动地描述了手机支付在中国的现状。”

如今,手机早已成为人们最难离开的工具,聊天、上网、出行、办公、购物……几乎所有的生活场景中都有手机的身影。而用手机摄影去记录手机带给社会的变化,不是用影像对当下社会最好的注解方式吗?

话又说回来,线上生活并不是生活的全部,线上分享也不是摄影的全部,线上和线下有机结合、共融发展才是移动互联网带来的便利。于此,华为希望新影像大赛不单是手机摄影的国际比赛,更是围绕移动影像技术、手机拍摄体验、全新表达方式等课题开展的全球对话。在这场全球对话中,华为正在努力让更多人感受到摄影的乐趣,新影像学院、新影像展览、其他线下活动和线上摄影课堂都为这一目的服务。

“除了巴黎摄影博览会,我们还要在全球各地按照不同主题为用户办永不落幕的新影像展览。正如我们邀请埃里克索斯将他的摄影理念介绍给中国喜欢摄影的人,所有活动都在鼓励大家用华为手机捕捉生活中值得纪念的时刻、感受到美的时刻、有价值的时刻。”李昌竹说。

用摄影表达自己的情绪和态度,通过华为新影像计划的平台传播出去。李昌竹相信,这会让更多用户感到高兴,会让更多用户实现属于自己的艺术梦想。而当越来越多用户开心地与全世界分享自己的艺术,摄影的未来必将变得不同。

摄影艺术研究论文范文第2篇

语言不仅是人类之间沟通的交流方式,也是艺术的重要表现形式。任何一种艺术都有着自己独特的语言,通过这样的形式向人们展示其特色。摄影艺术也有着自己独特的语言表现形式,向人们介绍着摄影艺术的魅力所在。摄影艺术是一门融合了光线、影调、线条以及色调合为一体的视觉艺术,有着自己鲜明的特色,正是因为这个,自摄影艺术诞生以来,受到了广大群众的持久喜爱、经久不衰。表现语言是摄影艺术中的灵魂所在,是摄影艺术持续发展的内在动力。本文主要分析摄影艺术中表现语言的重要性,针对表现语言促进摄影艺术的进一步发展。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所以,现有的精神文化已经逐渐不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了,人们对艺术的追求在当今时期更加的迫切。这其中就包括对摄影艺术的追求。摄影作为一种特殊的艺术,有着自己独特的表现语言,色调、线条、影调、光线构成了摄影艺术自己的造型语言。同时,摄影艺术还有着非常丰富的形式感,立体感、结构感、空间感、运动感等形式感统一在一起,共同对摄影艺术进行表现。所以,在新时期,对摄影艺术变现语言进行探索,更有助于摄影艺术的进步与发展。

摄影艺术的表现特征和表现手法

摄影艺术相比较其它文化艺术,有着自己独特的特点,有着自己鲜明的审美特征。而这一审美特征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个是摄影艺术的纪实性,另一个就是摄影艺术的艺术性。正是因为摄影艺术的纪实性和艺术性的统一结合,才保证了摄影艺术能够给人们带来视觉上的美感。其中,从摄影艺术纪实性这个特征来看,它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就是摄影艺术是采用科学的手段,把被拍摄的对象真实并且逼真的表现出来,正是因为摄影艺术采用了这种手段,才能保证被拍摄出来的作品,能够展示出物体客观的真实性,让人产生一种逼真的感受,犹如身临其境那样。第二,摄影艺术就是要求摄影者和被拍摄的对象进行直接的接触,只有进行真是的接触和了解,才能保证拍摄出来的物品,保证其的真实性,反映出物品所呈现的真实空间,保证完成的摄影作品能够给人置身之中的感受。我们从摄影艺术中艺术性这方面来看,每一个优秀的摄影作品,都是要把纪实性和艺术性进行统一,然后通过纪实性的画面,再结合拍摄所需要的艺术性,这样就能保证摄影作品给人一种独特的美感,而想做到这一点确实不容易的,这就给摄影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摄影师必须熟练的掌握更多的摄影技巧,把摄影艺术的表现语言掌握透彻,只有这样,摄影师才能采用构图、光纤、影调等摄影手法,把完美的摄影作品展现给大家。

摄影艺术的表现语言

1.空间感

空间感在摄影艺术的表现语言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摄影主要是采用影调和线条的方法,来实现对深远空间感的表现,这种手法也称作为影调透视。在影调方面,越暗的影调,表示的景物就越近,越亮的影调,表示的景物就越远。在线条方面,主要是依靠线条的交织关系来对景物的大小和远近关系进行表现,这样就能增加摄影作品的深远之感。影调和线条这两种形式并不是孤立存在的,它们是相互之间紧密联系的,在加上摄影者进行一定的空间选择,营造一种空间上的深远感,这样拍摄出来的摄影作品,才能得到人们的喜爱。

2.立体感

摄影艺术中的立体感也是摄影艺术表现语言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部门,立体感可以成为体积感,这种立体感手法表现形式,是保证摄影作品真实感存在的重要组成。正是因为立体感的存在,摄影作品才能变得更加的生动自然,才能给人更多的美感享受。对于立体感的表现,主要是采用影调和光线这两种方法,其中最为常用的就是逆光和侧光,摄影师通过这两种形式,就能很好的把摄影作品的体积感拍摄出来。只有这样,才能打破平面造型的局限性,才能把一幅幅生动活泼的画面展现给大家。

3.物体质感

在摄影艺术表现语言中,质感我们也称之为表现结构感,这种语言在摄影作品中并不是全部存在的。但是,这种语言表现形式有着自己独特的特点,能够给正副摄影作品增加不少的特色,让这一副摄影作品给人一种强大的感染力量,以此,来增加摄影作品对人们的吸引力。

4.动感

动感在摄影作品中的作用就是实现摄影作品的动态美,这就会大大增加摄影作品的艺术感染力。摄影艺术属于空间造型艺术的一种,这就使得摄影作品的动态表现有时间的局限性。所以,这就要求摄影师要掌握一定的摄影技巧,来表现摄影作品的动态美。

5.韵律感和节奏感

韵律感和节奏感是摄影作品形式美感的重要组成,正是这种表现语言的存在,才能保证摄影作品的鲜活性,只有拥有韵律感和节奏感的摄影作品,才能真正的打动人们的心。

结束语

从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出,摄影艺术的造型语言主要有四种形式,分别是影调表现、线条表现、光线表现、色彩表现,摄影艺术正是通过对这四种语言造型充分的有效运用,把他们整合在一起,才能打造出一幅幅空间感、立体感、节奏感、韵律感强烈的摄影作品。这也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进一步的拓宽了我国精神文明建设的发展前景。

(作者单位:苏州市职业大学)

摄影艺术研究论文范文第3篇

【摘要】新媒体时代的来临,摄影艺术受到其影响发生了很大变化,这一变化对摄影艺术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影响,同时也为摄影艺术提供了很大发展空间,本文对新媒体与摄影艺术的概念进行了分析,对新媒体时代对摄影艺术产生的影响进行了探讨,又对新媒体时代背景下摄影艺术发展路径列出了几点对策。

【关键词】新媒体时代;摄影艺术;发展路径

新媒体是通过现代化信息技术发展起来的新型媒体形态,相比之下传统媒体的广播、报纸、电视的特点有几部分,其一,是多媒体与高科技技术的结合;其二,高效传播信息化技术;其三,改变传统媒体传播形式与状态;新媒体时代背景下,摄影技术与照片处理技术密切相结合,对摄影技术真实性有一定的影响,并且人们对照片的信息产生了质疑。因此如何在新媒体技术与摄影技术相结合的情况下,保证环境更好更健康的发展,成为了新时代摄影技术发展路径的主要问题。

1. 新媒体与摄影艺术的概念

新媒体是多元化传统媒体发展起来的新型媒体形态,只现如今社会飞速发展中的主流传播信息渠道,例如电视、互联网、杂志周刊等。新媒体的传播能力与自觉能力速度极快,从而使摄影技术的宣传步骤变得简约,有限降低了摄影技术的制作难度与制作成本。在新媒体技术背景下,摄影技术已经从客观能力改变成了主观形象。近几年图片制作通过圖片技术与新摄影技术给我们带来了抽象、夸张等理念。通过网络等新媒体平台,将大量摄影技术作品传播至扩大,从而影响我国现代人的审美流行趋势。

2. 新媒体时代对摄影艺术产生的影响

2.1 改变摄影技术角度

近些年来,摄影艺术观念促使人们不断寻找身边的文化色彩,在这其中还包含唯物主义与抽象这些理念。在摄影艺术当中,传统艺术一般用于环境描述、任务、事件、图片主题等人物的一角。由于现代人的文化水平与物质的提升,传统的艺术根本不足以满足现代人所想要的审美条件。因此出现新媒体技术,新媒体技术是将时间与空间注入到图片中,运用交叉照明、色温调节、硬光与与远光、影深调节等方式,让图片画质展现出灵动、优美等多元化的主体,呈现给人们。通过新媒体艺术,可以将一辆普通的公交车侧面转变成,能勾起观看者幻想与回忆的作品。传统的摄影艺术由于技术脚步被限制,只能使用简单的闪光点补光,画面只能追求清晰度。而新媒体的介入恰恰弥补了摄影艺术的不足点,将现代化摄影技术与新媒体相结合,为摄影艺术提供多元化技术,将图片的质感和观念进行处理加工,形成各种不同效果。

2.2 改变摄影技术概念

新媒体技术的介入使现代化摄影艺术更加具有特性,追求独一独二呈现效果。现代传统摄影艺术主要呈现在外界事物层面上,客观性因素较为明显,而新媒体技术是摄影艺术中主观对客观的独特看法,例如微观世界、内心世界、抽象艺术等带来的思索性问题。没有生活作为原形或者现象就没有艺术创作的源头和灵感,生活中所有点滴小事或者发生过的事都是艺术素材的提供者和原形。现代摄影艺术,表达出现代人对生活压力的宣泄,对创新的渴望,对艺术的不同理解。现如今社会飞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追寻精致生活需求与逐渐增高,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使人们更加注重精神层面的满足,摄影成为人们追求高雅艺术的体现,摄影技术的概念发生较为明显的转变。

2.3 改变摄影技术大众化

新媒体时代背景下,摄影艺术中的制像技术同样发生变化,现如今普遍采用即时冲印的方法,能够十分快速且便捷的获取纸质照片。与此同时,数码相机的镜片制作工艺得到大幅度提高,成像更加清晰和细腻,切实提高了摄影作品的整体质量,画面的清晰度显著提升,避免了后期繁琐的制作工序。当前,有诸多摄影爱好者转型为专业摄影工作者,转变了自身传统的僵硬化的摄影思维模式,基于实际生活视角下解读艺术,立足于时代发展探寻摄影元素。摄影原本是艺术家的活动领域,随着摄影技术大众化发展,注入了越来越多的新鲜血液,草根摄影创作者突出重围,摆脱传统思维定式,将现代社会现象通过摄影作品形式呈现出来,为摄影艺术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2.4 扩展摄影技术市场

近些年来,网络技术发展越来越快,照片网站的建立给新媒体摄影艺术爱好者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渠道。有诸多摄影爱好者将自己对摄影爱好转型为了专业,在互联网站上约稿,为互联网站提供自己优秀的摄影作品,以此获取酬劳。其一,推动了新型摄影艺术诞生。其二,草根摄影创作者天马行空的创意被迅速流入网络市场。新媒体的快速传播能力,使人们可以通过网络了解新型摄影艺术创作者的艺术作品与艺术思维。新媒体摄影艺术已经融入人们的生活,不管是哪一种行业都离不开摄影技术的元素,有效体现了摄影艺术经济与与社会价值。

3. 新媒体时代背景下摄影艺术发展路径

3.1 推动摄影艺术多样化

新媒体时代背景下,多样化是摄影艺术发展的大势所趋,其多样化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维度:首先,摄影主体多样化,新媒体环境的特征,让每个个体均可以成为信息传播者,摄影成为当前信息传播的重要形式。相比以往传统媒体背景下的诸多专业摄影师,新媒体时代下更多的是摄影爱好者,强大的业余摄影群体对新媒体传播产生了深远影响。其次,摄影手段的多样化,在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背景下,摄影不再局限于专业的摄影设备,如数码相机等,而可以通过智能手机、iPad等,自由便捷的摄影,且智能设备摄影功能十分强大,即便不是专业摄影设备,同样能够获得理想化的摄影作品。最后,摄影技术的多样化,新媒体时代背景下,逐渐延伸了360度全景摄影、三维摄影、有声摄影等多种形式,让摄影作品的呈现不仅能够通过图片、照片的形式,逐渐朝着多样化、生动化的方向发展。

3.2 提高摄影作品表现力

摄影作为一种造型艺术,不仅对本身艺术的真实性具有较高要求,同时摄影后期的技术处理同样至关重要。常规情况下,摄影师通常会通过后期制作与处理,对摄影机所捕捉的瞬间进行再次构思,以此来增强摄影艺术作品整体的艺术感染力、影响力。例如,早期的摄影作品中,较为常见的染色、延迟曝光等处理方法,均是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新媒体时代背景下,摄影艺术作品的处理过程中,能够引入更多数字化技术手段,通过调整和处理,切实增强了摄影艺术作品的整体效果,同时能够将其中一些影响因素、干扰因素有效剔除,集中化体现摄影作品的主题与情感,强化作品的艺术内涵与艺术价值。

3.3 拓展写实摄影艺术空间

写实摄影实质上是摄影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最为常见的应用则是新闻媒体中,写实摄影能够保证新闻的真实性,增强新闻信息的可信度。传统媒体时代下,写实摄影作品始终受到高度关注,然而在进入新媒体时代后,越来越多的后期处理技术应用于摄影艺术中,让摄影艺术作品原本的艺术特色被抹去,成为模式化的艺术作品。面对新媒体对摄影艺术发展的冲击,新闻媒体工作者要始终牢记新闻传播的宗旨,保障摄影作品的真实性,即便运用多样化的后期处理技术,但要注意处理技术运用的分寸把控,使所获得的摄影艺术作品,兼具艺术欣赏价值的同时,能够发挥还原新闻信息事实的重要作用和价值。

3.4 摄影技术的发展道路

新媒体时代背景下,网络信息技术呈现高速发展趋势,摄影艺术同样迎来全新发展机遇,使其能够逐步突破原本发展的局限性,走向生动化、真实化与具体化的发展路径中。譬如,当前诸多摄影师受到有声摄影技术的影响,在摄影的过程中,选用多媒体摄影手段来取代从传统的摄影技术,以此来发挥声、光和影像的技术优势,借此提高摄影艺术作品的综合表现能力,让观赏者能够体会多样化的摄影艺术形式。但是,新媒体时代背景下,推动摄影艺术创新发展的进程中,值得注意的是不能脱离摄影艺术原本的发展规律,避免新媒体技术的过渡运用对摄影艺术的发展产生消极影响。

3.5 将摄影多元化技术融合

新媒体时代背景下,数字化技术高速发展,摄影艺术与多元化技术一样,将摄影艺术呈现出多种风格。在新媒体技术支持下,多元化藝术与与摄影艺术统称为行为艺术,装置艺术的紧密联系,形成了行为摄影、装置摄影、等新型摄影艺术形成。多元化艺术与新媒体艺术的相互融合不仅推动了摄影艺术空间创作,也拓展了新媒体时代摄影艺术的全面发展。

4. 结语

综上所述,在新媒体时代背景下,摄影艺术的全面发展,使其艺术观念与方法都得到了有效提升,突破了专业化局势,成为了大众化摄影艺术形式。新媒体与摄影艺术的融合,使每个人都能够运用不同设备对事件发展趋势进行了解,同时也能运用信息技术对摄影作品内在进行提升。虽然新媒体技术与摄影技术相结合会对摄影真实产生一定影响,但是从网络信息技术发展趋势来看,新媒体技术大大提高了摄影技术的发展水平。在新媒体时代背景下,我们要充分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开阔摄影艺术的发展空间,使更多人了解摄影技术。

参考文献:

[1]胡智超.浅谈新媒体技术对摄影艺术发展的影响[J].艺术科技,2018,31(11):172.

[2]夏洪波.新媒体时代高校摄影教育发展策略研究[J].北极光,2019(01):168-169.

[3]霍金术.新媒体时代摄影艺术发展的影响因素研究[J].艺术评鉴,2016(01):179-180.

[4]张燕豪.新媒体技术对传统摄影理念的影响探析[J].中国传媒科技,2017(06):115-116.

作者信息:李阳(1983.2-)女,汉,广东广州人,广东邮电职业技术学院教师,硕士学位,主要研究方向:从事数字媒体影视拍摄、后期剪辑应用技术。

摄影艺术研究论文范文第4篇

热点报道

第24届全国摄影艺术展览南海开幕

5月1日,2012第24届全国摄影艺术展览开幕式在广东南海39度空间艺术创意社区举行。中国文联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李前光,中国摄协主席、分党组书记王瑶等出席了开幕式。开幕式由中国摄协分党组成员、秘书长高琴和南海的易坤共同主持。

南海是“中国照相机之父”邹伯奇的故乡,有着深厚的摄影文化底蕴和群众基础。此次国展落户美丽的南海,不但为第24届国展增添了浓郁的岭南色彩,也对南海当地的摄影文化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开幕式当天,南海挥去了连日来的阴雨天气,迎来难得的晴天,为开幕式献上了一份厚礼。

中国摄影家协会主席、分党组书记王瑶在开幕式上代表中国摄协对来自全国各地的摄影人表示了热烈的欢迎,并对长期以来对中国摄协工作和中国摄影事业给予关心和支持的摄影人表示诚挚的感谢。本届国展开幕恰逢南海“2013珠三角休闲文化节”举办,王瑶主席表示全国摄影艺术展览和休闲文化节的联袂上演,不仅搭建了一个让广大群众了解摄影艺术、发现美丽中国、感受魅力南海的平台,也进一步实现了摄影艺术深入群众、扎根基层的惠民理念,是给基层送文化的具体举措,具的独特意义。

开幕式上,53名获奖作者受邀出席,9家团体会员代表和8家获得特别贡献奖的单位代表也来到现场,一同见证了第24届国展开幕式。同时,《2012(第24届)全国摄影艺术展览作品集》及《美丽南海》作品集举行了首发仪式。

本届国展首展的100多幅作品,是从7万余件,总计11万余幅来稿中遴选出来的,展览的作品题材涵盖面广,各类别具有代表性的优秀作品均有所展出,是摄影专业水准与发展趋势的一次集中体现。

同时,为了提高国展的专业性和学术氛围,给广大摄影人提供一个互相交流和学习的机会,中国摄协特别邀请了本届国展纪录类评委李洁军、艺术类评委周梅生、商业类评委汤辉和多媒体类评委宋婧到现场以分类讲座的方式和影友进行面对面的沟通交流,为影友就本届国展以及在摄影艺术创作等方面的困惑给予释义和解读。

国展创办于1957年,是中国摄影家协会也是中国摄影界最具影响力的品牌活动之一。历经24届,国展一直在不断地探索和完善。本届国展又添新亮点,增设多媒体类别。

作为一种新兴的艺术传播形式,同时也是数字摄影时代影像发展的方向,多媒体在国内还尚未形成规模,相应的评判标准也在积极探索中。本届国展多媒体类的增设也恰恰说明了国展一直在与时俱进,其前瞻性也得到了业界的认可。希望通过本届国展多媒体这一门类的设置,对中国多媒体的发展起到了一个良好导向的作用,更好地推动多媒体在中国的发展。

读图时代的到来,人们越来越习惯透过影像语言去解读世界,摄影也发展成为大众化的艺术行为。国展巨大的来稿量说明摄影在中国的群众基础和发展势头是很值得欣慰的。但同时从国展稿件的质量来看,作者的创作水平还是参差不齐的。在众多稿件中虽不乏创意新颖、思路清晰、拍摄精良的优秀作品,但题材扎堆、概念模糊、表现手法雷同的问题也偶有存在。

历经56年,国展见证了中国摄影的发展,也见证了一代代中国摄影人的成长,发掘更多更优秀的摄影人和摄影作品也一直是国展义不容辞的职责。通过国展,可以看到当下摄影人在创作思维和表达方式上不断进步,社会责任感逐渐增强。虽然国展并不能完全体现当今中国摄影的整体水平,但是透过国展我们可以看出摄影在中国具有强劲的发展势头,摄影人的创作水平也在迅速提高。

国展仍在不断探索、大胆创新,力求更好地服务中国摄影界,我们期待国展可以成为一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摄影盛事,为世界呈现出不同凡响的中国视觉盛宴。

事件

李俊获2013三影堂摄影奖

2013年4月13日,第五届三影堂摄影奖在北京草场地艺术区三影堂摄影艺术中心揭晓, 李俊获得2013三影堂摄影奖,并获得8万元奖金,杜艳芳获得了资生堂年度女性摄影师奖。

李俊2006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摄影与数码媒体工作室,目前是成都一所艺术院校的摄影教师。 李俊的获奖作品《无常时》创作长达四年,拍摄了一些日常用品在灰尘中留下的痕迹。他说,他的作品受意大利画家乔治·莫兰迪 (Giorgio Morandi) 的启发,探讨的是存在与缺席,也隐喻了当代中国的消费,让人想到早期的古典摄影工艺。杜艳芳2011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摄影系,现工作生活于北京。其获奖作品为《家乡—白杜谣》,是一组中国传统水墨绘画与摄影相结合的作品,这组作品在本刊2012年第4期“拍与画”专题中曾经介绍过。

2013三影堂摄影奖一共有504位投稿人,其中共有28位摄影师入围并参加第五届三影堂摄影奖的评选。名为《实相:2013 年度第五届三影堂摄影奖作品展》的展览也在当天推出,展出了包括两名最终获奖在内的28位入选摄影师的作品,展览持续到6月9日。

多伦多摄影节: 摄影延伸“视野”

每年一度的加拿大多伦多接触摄影节(Contact)在5月1日至31日举办, 今年的主题为“视野”(Field of Vision),以10个摄影和影像装置展来研究摄影如何延伸我们的视野,同时也回溯了摄影这个媒介的历史和呈现了摄影当下的走向。

最近一段时间在各种展览上经常出现的萨尔加多的新作《创世纪》(Genesis)又在该摄影节展出,作品中人迹罕至的自然景观和原始文化的族群在自然空间上延伸了我们的视野。还有不少展览在探究摄影在当代的技术背景下如何塑造和影响我们对当下世界的理解,检视了摄影的各种社会功能和摄影介入社会的方式。比如,加拿大多媒体艺术家安德鲁·怀特(Andrew Wright)既通过针孔相机这样的传统摄影方式,也通过苹果手机的拍摄功能,来探索知觉的特性和摄影的带来的视觉的可能性;荷兰多媒体艺术家埃瑞克·卡瑟斯(Erik Kessels)把24小时传到社交网站Flickr上的100万张照片打印堆积到展厅,让观者对当下网络带来的影像泛滥有了直观感受;“丰业银行摄影奖”2012年的得主是已经去世的加拿大摄影师阿尔诺·马格斯(Arnaud Maggs,1926 – 2012),他从1980年代开始,把普通人和诸多艺术明星以及他自己作为拍摄对象,展览时把同一个人的几十甚至上百幅尺幅相同、各种角度的肖像以网格状并置,通过面孔检视身份,探究我们的视觉经验。

据主办方称,从1997年创办至今,该摄影节每年的观众已达180万人,是世界第一大的摄影活动。 是否是“第一”还未可知,但是综观这10个展览,从历史照片到当代影像,从平面影像到装置,无不紧扣摄影延伸“视野”的主题,同时显示出策展者对摄影走向充分的理解和把握。

第一届东京国际摄影节

第一届东京国际摄影节(Kyotographie)于2013年4月13日至5月6举行。11个展览中,除了日本老摄影家细江英公和非洲老摄影家马里克·西迪彼(Malick Sidibé)的展览外,还有大西清右卫门十六世(Onishi Seiwemon XVI)、高谷史郎(Shiro Takatani)等几位影像装置艺术家的展览,外加法国收藏家Christian Polak收藏的日本老照片展,旅行家尼古拉·布维耶(1929–1998)拍摄的日本等展览。参展者大多来自日本和法语国家。除了热闹,看不出策展者的意图所在。不知道为何,诸多极具才华、各有特色的日本摄影家的影像资源为何没有为策展者所用。

普林斯上诉成功

2011年3月,以挪用照片来进行创作而闻名美国艺术家理查德·普林斯(Richard Prince)因挪用了法国摄影师帕特里克·卡瑞奥(Patrick Cariou)2000年出版的《是的,罗斯塔》(Yes Rosta)一书中的30幅照片,而被卡瑞奥告上法庭,结果纽约地方法院判决普林斯以及其代理高古轩画廊败诉。但是今年4月,美国第二巡回上诉法院推翻了地方法院的判决。

上次的判决中,地方法院的法官认为使用原作的核心是让这种使用聚焦于原作品或者其历史环境;如果只是居于侵权者所宣称的对原作品进行了较大程度或不同的艺术使用就被认为是合法的,在现实操作中对原作品的合法与不合法的使用之间就无法判定。而上诉法院的法官认为,在评论、新闻报道、教学等中使用其他人的作品的确如此,但是法律并不要求挪用作品必须追溯到原作的使用,只要改变原作之后有“新的表达、意义或信息”就可以视为合理使用。上诉法院认为30幅照片中的25幅与原作相比具有完全不同的性质和意义,且要求地方法院用比以前更宽泛的标准重新审理剩余5幅是否侵权。

据路透社的报道,地方法院的判决曾经遭到惠特尼美术馆、《美国艺术》杂志等艺术机构的质疑,认为其以“危险”的方式背离了对版权的标准分析。这次上诉法院的裁决获得了不少艺术界人士赞许。力挺普利斯的安迪·沃霍尔基金会律师安东尼·法尔宗(Anthony Falzone)认为,这项裁决是 “普林斯和整个现代艺术流派的一个巨大胜利,这意味着艺术家可以将现有图像融入其艺术创作的广阔空间”。

展览

安迪·沃霍尔:十五分钟的永恒

时间:2013.4.29—7.28 地点: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

这是亚洲迄今为止最大型的安迪·沃霍尔回顾展,所有展品皆来自美国匹兹堡安迪·沃霍尔美术馆,展览跨越安迪·沃霍尔从20世纪40年代至80年代的艺术生涯,按不同时期分为四个部分,共展出绘画、摄影、丝网印刷、素描以及雕塑等各类作品共400多件,代表作品包括:《金宝汤罐》(Campbell’s Soup Can,1961年)、《伊丽莎白·泰勒》(Silver Liz,1963年)、《杰奎琳》(Jackie,1964年)、《玛丽莲·梦露》(Marilyn Monroe,1967年)、《自画像》(Self-Portrait,1986年)等。即使已经辞世26年,美国当代艺术家安迪·沃霍尔对当代艺术辐射出的影响力仍然难有人能及。摄影始终在沃霍尔的创作中扮演重要的角色,他曾在日记中写道:“我告诉他们我不相信艺术,我只相信摄影。”

1970年代沃霍尔就曾说:“未来,每个人都能当上15分钟的名人”,预测大众媒体时代的到来。该展由此得名。

该展已在新加坡和中国香港展出, 8月底还将巡展至北京,并于2014年到达东京,共历时27个月。

焦点:埃德·拉斯查

时间:2013.4.29—9.29 地点:洛杉矶/盖蒂博物馆

美国艺术家埃德·拉斯查(Ed Ruscha)入选《时代》周刊2013年世界100位最具影响力人物榜,理由是“半个世纪以来,埃德·拉斯查一直是美国艺术中装扮天真的幽默者,为我们以为我们所知道的东西提出聪明的谜语”。

埃德·拉斯查于1956年从家乡俄克拉荷马州来到西部大都会洛杉矶,进入乔伊纳德艺术学院(Chouinard Art Institute)学习设计专业。纵观其超过50年的职业生涯,他的创作涉及绘画、摄影、版画、素描和电影等视觉艺术领域,作品主题集中于探索都会景观、城市建筑和汽车文化。摄影一直是埃德·拉斯查的艺术实践核心,他于1963年开始拍摄内容丰富的洛杉矶街道图片档案,其中的一些照片在同一时间或几年后,又成为他运用其他艺术媒体进行创作的原始素材。例如,标准汽车加油站的照片,后来变化为其著名的抽象绘画艺术代表作,不但在传播媒体上广为流传,而且成为美国当代美术经典之作。如此同一题材的两种媒介变体作品让拉斯查同时于美国当代摄影和美术领域享有经典地位,实属不凡。

拉斯查于1960年代和1970年代创作的图书项目,被视为其摄影发展的核心成果,同时显示出他的拍照观念和出于都市景观的兴趣而做的类型分析。少为人知的是他拉斯查还不断致力于拍摄其第二故乡城市洛杉矶的各个交通要道,使用与日落大道相同的行车拍照方法,巡游拍摄了洛杉矶市区的几条主街要道,如威希尔大道(Wilshire)、好莱坞大道(Hollywood)、塞包韦达大道(Sepulveda)和洛杉矶区段的太平洋海岸公路(PCH)。并且还拍摄到唐人街、银湖和其他街区的较小的道路景观,以数百万次曝光遍及洛杉矶的40条大街小道。

此展囊括了致使埃德·拉斯查声名鹊起的几个摄影图书项目的代表作原始照片,其中有:《二十六个加油站》(Twentysix Gasoline Stations)、《一些洛杉矶的公寓》(Some Los Angeles Apartments)、1966年创作的《日落大道热点地段的每幢建筑物》(Every Building on the Sunset Strip)、1974年创作的《太平洋海岸公路》(Pacific Coast Highway)。(王瑞)

“纵目Ⅲ”成都纵目摄影双年展

时间:2013.5.18—6.30 地点:成都/ 梵木艺术馆

展览集合阿斗、陈春林、单飞鸣、冯立等28位活跃于当下国内摄影界的年轻摄影师的作品,力图跨地域对中国当代摄影艺术的文化脉络进行纵深式的展示和呈现。展览期间还有一场特邀嘉宾阮义忠的主题演讲交流会和四场参展艺术家主题演讲交流会。

第二届“祖国颂-金秋影友摄影作品联展”

时间:2013.5.8 地点:北京/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

摄影艺术研究论文范文第5篇

摘 要:通过分析现代摄影艺术与形式美之间的关系,探讨现代摄影艺术中的形式之美以及数字图像技术的革新带来的对艺术形式追求的变化。

关键词:摄影艺术;审美规律;审美活动

一、摄影艺术中的审美规律

摄影艺术是一门较为年轻的艺术门类,自1839年诞生至今不过160多年。它的发展不仅仅依靠一代又一代艺术家对摄影艺术的创新追求,也伴随着与其历经的每个时代的高新科技的发展。

这一独特的艺术形式在视觉艺术的体系中表现出独有的审美规律,它既有一切审美活动都具备的共同规律,又有别于其他的艺术形式。共同点在于摄影艺术是按照美的规律去创造,作品要做到呈现艺术美的效果。这无疑是人类审美活动和审美现象进行的出发点,就这一点而言摄影与其他艺术形式并没有原则上的差别。不同的是,“从事摄影艺术比进行任何一种艺术活动都更接近现实,摄影作品虽不是原型又酷似原型”。摄影艺术在视觉艺术中又属于造型艺术,由于它是瞬间纪实性造像的艺术形式,所以它不同于绘画艺术,它有自己特殊的个性。正是因为这一点,摄影艺术才能在艺术殿堂里生存发展。倘若失去这种个性或一味地模仿其他艺术形式,摄影就会走向灭亡。我们将摄影艺术视为视觉艺术体系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加以认识和研究的同时,还要将其从中剥离出来进行具体的分析、有针对性的考察。这样才能避免在探索摄影艺术领域诸多问题时,将其与一般的审美思想混为一谈,导致摄影艺术自身独立性的缺失;又不会失去方向而背离基本的审美规律陷入盲目性。

西方国家在摄影术发明的最初阶段,都是一些画家从事摄影工作,因为摄影术有将影像固定下来的神奇效果,这令画家们欣喜不已。不仅仅是因为物理学家阿拉古在法国众议院提出了“摄影术在人类行为方方面面的运用”。对于画家来说,更有利的是,有了照片作素材,他们就能够从容不迫地对待特定时空下的景象创作,他们再也不用担心错过最佳的创作时间,也不必经历漫长的等待。英国画家大卫·奥克塔维斯·希尔,在1843年为苏格兰教会成立大会所作的巨幅肖像画就是以大量肖像照片为基础的。后来一些画家尝试将绘画艺术中形式美的表现手法运用到摄影作品中,力图使摄影由技术向艺术发展,逐渐摆脱“术”的痕迹。盛行于19世纪中期至20世纪初的绘画派摄影,在形成之初,都是模仿绘画的一些表现手法。1857年雷特兰创作的《人生之路》是一幅典型的绘画派“仿画”的摄影作品,它的问世标志着摄影作为独立的艺术门类进入了艺术的殿堂。我们在解读这些早期的摄影作品的时候发现,当时的创作者在作品中已经开始用摄影技术描绘心理活动了,并试图传达某种思绪。只是当时没有更多的手法可以借鉴,才不得已地承袭了绘画艺术的种种形式。19世纪50年代开始,随着摄影技术的不断更新,写实派摄影分离出绘画派摄影,发展成了摄影艺术的另一个主流——纪实摄影。绘画派摄影也逐渐发展成为现代的艺术摄影。从此摄影艺术进入了一条崭新的艺术形式道路。美国摄影家A·斯蒂格利茨当时提出摄影“全在于探索真实”的话题,表明了纪实摄影注重客观现实的特征。此外,也有人认为“摄影艺术就是大自然的精确再现,它也可以给人以美感”,将摄影的真实与美联系在一起。相比纪实摄影形式美服从内容真的审美特征,形式美的运用对追求画面形式性的艺术摄影更加重要。

二、摄影艺术与形式之美

形式美是视觉艺术的重要特征,它是以美的形式、美的规律、美的原则来描绘大自然的视觉物象。它在视觉艺术的各类作品中出现,并呈现出不同的表现形态。我们在欣赏一幅视觉艺术作品和进行作品创作时,或是对艺术品进行审美时,应该从哪些方面进行审视?或从哪些方面入手呢?概括起来讲,就是从作品的形式着眼,透过由形式美营造出的优美的视觉效果,进一步解读作品所要传达的创作者的审美经验和哲学思想等信息。

形式美在摄影艺术作品中是传达作品内容的外在构成方式。由造型诸因素——光影、线条、色彩等组合而成。它与内容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缺一不可。然而,从学术研究角度来看,形式美在摄影艺术作品中的体现,又是一个相对独立的研究课题。因为形式是否得当,直接关系到作品的成败与艺术价值的高低。缺少形式美,摄影艺术作品也就失去了应有的艺术感染力。没有形式,内容就无法表现。《半农谈影》中曾指出摄影作品中艺术美成立的依据,也表明了半农先生的摄影美学观点关于“造美”的问题:“认识纸上的影像是由形、光、色三元素构成的”。用现代美学中的术语来理解就是摄影美的表现要通过摄影艺术的物化手段,这些手段包括对形、光、色的审美处理。

世界公认最伟大的风光摄影大师安塞尔·亚当斯,一生致力于黑白摄影和暗房制作的研究。他所发明的“区域曝光法”是通过暗房后期处理的过程,扩展或压缩影像,使影像在黑白相纸上形成尽可能丰富细腻的影调。他的作品使人强烈地感受到震撼人心的艺术魅力。《月出》和《冬天的日出》是他众多名作中的两幅,分别拍摄于黄昏和清晨时分。为了捕捉预想的光影效果,他做了很多前期的准备,并在拍摄地点等待最佳的时机。在照片拍摄成功后,他又通过暗房里的独门绝活进行复杂的调整和控制,解决从最亮到最暗部位的均匀过渡,还有黑白灰的均衡问题。最终呈现给世人的是影调控制得相当精准的照片,堪称风光摄影的经典之作。

《国魂》是鲍昆精心安排、巧妙构思完成的一幅作品,为了拍出心目中的长城夜景,他经过几年的思考。后来受国外闪光摄影的启发,想到要用不同颜色的闪光,连续闪射的方法来拍摄,赋予长城以浪漫主义的色彩。决定用赤、橙、黄、绿、青、蓝、紫的光普色序列,近暖远冷地进行闪光,让长城像划破夜空的彩虹。经过艰苦的努力,他成功地创作出《国魂》,在摄影界引起了强烈的反响,被公认为中国浪漫主义的代表作。

三、数码摄影中的创新艺术形式

摄影艺术从早期的借鉴到逐渐成熟要求作品中必须形成自己独特的形式美,这种发展在艺术摄影中的体现更加显著,也尤为重要。因此,在注意作品内容的同时,必须在艺术形式美上下工夫。而今,进入数字图像时代,数码照相机取代传统相机,解决了许多传统摄影工艺中存在已久的问题。复制和传输图像变得迅速可靠,图像损坏、色彩蜕变等问题轻而易举就得到了解决。更有意义的是,数码图像在电脑系统中很便捷地就能实现无所不能的变化。这种数码摄影和后期图像处理的方式为艺术家提供了更多的创作可能与表现手段。形式美在作品中的变幻可以更加新奇、更具感染力。数字图像产生所带来的变革,直接影响了摄影艺术的发展,同时也是整个视觉艺术的革新。以平面广告为代表的现代艺术设计正朝着影像传播的多媒体趋势前进。新的科技也使地域的界限变得模糊,世界范围内的设计得到融合和共荣。视觉艺术形式美在艺术摄影作品中的体现已不仅仅反映摄影作品本身的价值,还涉及平面设计的各个领域。这对摄影艺术的发展和平面艺术设计的创新都十分重要。研究这一课题,不仅帮助我重新审视艺术摄影中形式美的体现,提高解读艺术摄影作品的能力和审美能力。对能够在艺术摄影作品创作中更好地表现艺术美,提高作品的审美价值更有指导意义。

视觉艺术发展至今,它所包含的视觉艺术美已经成为美学原理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我们对视觉艺术美进行细致分析的时候意识到:艺术美的体现形态正随着整个视觉艺术的发展而不断变化着,形式美作为视觉艺术美的一个表现形态,在艺术摄影领域里有不同以往的表现。形式美的变化正刺激着艺术摄影审美主体的视觉神经,也正推动着艺术摄影迈向更新的创意空间。

参考文献:

[1]康大荃.摄影美学原理[M].四川美术出版社,2006.

[2]瓦尔特·本雅明.摄影小史[M].胡不适,译.浙江文艺出版社,2005.

[3][美]阿恩海姆.艺术与视知觉[M].滕守尧,朱疆源,译.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03.

[4]刘半农.半农影谈[M].中国摄影出版社,1927.

[5]康大荃.摄影构图学[M].四川美术出版社,2006.

[6][英]雷·史密思.英國皇家美术学院绘画透视[M].马红霞,周培建,王瑞林,译.吉林美术出版社,1998.

[7]马是平.实在的物质:照相写实主义画家罗伯特·贝希特勒[J].世界美术,2006.

基金项目: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基于数字影像技术资源的高仿真艺术品复制工程发展研究(2014SJD225)。

编辑 李建军

摄影艺术研究论文范文第6篇

情节对摄影艺术创作来说是不可以摆脱的,情节就是一个个生活场景。然而不同的人对一种情节会有不同的认识和不同的表达,这种不同,一方面表现在艺术形式上,另一方面则表现在艺术思维上,也即不同的方式,反映了摄影者不同的艺术创作心境。

摄影艺术家创作心境的不同,在作品中,对情节的把握与展现方式上,必然有着多种多样的变异。

近些年接触了大量国内外摄影作品后,就摄影反映人们生活内容这一点上来看,我感到这些作品大致可分为三大类:情节化、非情节、超情节。每一种都证明着人在认识上、意识上的某种“透性”。也就是说摄影家在艺术创作中由于某种因人而异的、特定的心理状态,从而左右、引导着他的构思和表达的式样。这种定向性的过滤与筛选是一个非常自然的行程。通过划分这三者的区别,或许可以在较大的范畴上,透视现实生活与摄影者本人的内在气质的联系,在艺术语言和现实生活中,找到恰如其分的呼应关系。

一、情节的分类

1.照片直接地记录人们的生活场景、人情、社会风貌,有特定叙事情节或叙事性倾向,并通过这一表现情节的方法,反映人和生活本质的照片(包括新闻照片、艺术照片),都为情节化式样。

2.照片中不直接表现特定的、叙事性生活情节,而让人们透过那些看似没有多大联系的人与物,在自己主观上,凭自己的生活经验与认识,对画面进行再联接,再组合,以此发掘出生活中更具哲理性的观念与认识。这类照片为非情节式样。

3.将人们从生活中得来的思想认识、情感融汇进自然风光中,借景抒情,以人们的现实生活为基础,但又都超越了具体的生活情节,将人对生活的理解与感受移入到这种间接的感受上。这类照片为超情节式样。

二、情节化、非情节、超情节的种种表现

1.情节化。顾名思义是展示着事物或人的情感发生、发展、解决的一定过程,是一种叙事性表达方法。这种类型中的艺术照片和新闻照片都具有浓重的生活实感,是人们通过对实际生活的画面来感受生活、寻求生活意义的。它通过人与人、人与物、物与物的联系,最直接地反映人的社会关系与情感关系,它所展现的情节是可感的,在反映事件、表达主题上是极有效的方法。

表现情节是艺术创作中的重要环节。这种现象可追溯到阿尔塔米拉洞穴中《受伤的野牛》这幅壁画,还有摄影初期画意派为表现情节而对绘画千方百计的模仿等,都是实例。

表现情节的照片,既不需要象“非情节”那样,进行隐喻、暗示和大跨度的认识方式,也不需要类似“超越情节”那样不直接反映生活,仅以人的认识、情感作为再进行艺术认识的基础,从而舍弃直接沟通。因此,情节化的摄影作品对于观众的理解上是比较流畅的、直接的。它将真实生活的场景进行定格,让观众面对生活,直接交流,从中体会到事物的内涵。

此时,摄影者置身于生活的对流层中,他与摄影对象有着同等的地位。他虽然也进行抽象思维,但却不用抽象的方法表达。他进行的往往是一种同层的平行表达。但这种表达是有着生活本质方面的意义的,是有典型性的,是深刻思索后的激情,也是在表达上刻意之后的平凡。这种平凡是摄影者、拍摄对象、观赏者之间交叉的互知、互感的直接对话。这种共通感造成了情节化照片极强的感人性和社会性。

在对情节化这一表达式样的静观中,我们还可以感受到一种大多数人普遍的认识节律:人们习惯于感受、理解、表达和拍摄内涵跨度较小的作品,习惯于按部就班推导作品的主题,对于内容、内涵具有跳跃性,大跨度,或需要进行快节律,或抽象思考的反映方式,往往不适应,在理解和表达作品的内涵上产生某种局限。一些人通常习惯顺序性的表达与欣赏,而弱于长间隔的思维运筹。这也证明,摄影在创作与欣赏中,在表达与理解上有着不同层次,不同侧面。情节化摄影的式样,有自己的特征与人们认识上的作用。但这只是摄影艺术表达方式的一个方面。

人们认识上的潜在能力是无限的,它可以通过人们积极的认识态度得以发挥。无论是创作还是欣赏,应当善于积极提取并用不同方式不同格局组合自己头脑中本已贮备的生活经验与文化科学知识,从而开拓摄影艺术上新的表达领域,创造新的认识节律,扩大人们的认识与理解的范畴,以适应新的生活,丰富人的思考和认识方式,使我们在摄影艺术创作上得到更大的自由。

摄影艺术家的思维在创作中应是一支多头箭,善于随时捕捉一个目标之外的东西。这确实是现实生活对我们的要求。

2.非情节化。从当今世界摄影状况看,没有特定情节的照片在数量上有了不小的增长,在质量上,即反映生活、人们思想、社会的深度方面也大大提高。人们理解事物的节律与快节奏的社会生活一道并进。人们认识上的潜能,正在通过人们积极主动的认识态度得到发挥。摄影的初始面目到今天虽未全非,但在当时仍是一些动荡不定的“新”观念,现在有一些已快进博物馆了。

摄影表达方式上的非情节化不是摆脱现实生活的真实情节及人们在生活中的实感,而是在摄影表达方式上,在摄影画面中用一种非情节化式样反映生活,反映人的情感与事物的本质。摄影者一方面把所拍摄的人、物安排在一定位置上作为构图的因素,另一方面又将它作为进一步思考的起动点,让观众自行求解。这种摄影表达不是没有生活的母题,而是将它隐在画面上各因素之间的联系中。非情节化的摄影作品不是象情节化摄影那样,表现一些情节或片断,讲一个经过或一个事件。它最重要的特征就是让人们自己的思想与画面中不同的甚至看上去毫无联系的事物上进行再联系、再组合,根据自己不同的对生活的经验与认识得出自己的结论。非情节化从构思、表达到观赏都有抽象思维的特征。从某种意义上讲,这是与情节化表达式样相悖的。它需要更理性的思考。它表达的不是生活的直接场景,所以在观赏上也不以完整生活场景情节为基础。

它省略了人们对生活过程和生活现象的直接描写与表达,而让观者根据自己的经历与认识创造一个情节,从而得出某种感受、判断、观念或抽象的思维。非情节化的表达不是先从表层的碰撞开始,这种非情节化方式更注重心理内涵与理性认识。非情节照片的摄影语言是重新进行立体结构,不是流水账似地讲述,它是人们的思绪在作品、作者、观者、社会这种立体思维链上的往返。它更需要的是对画面的一种潜心的领悟。人们不是从画面上得到情节,而是在画面思考起动点的带动下,赋予画面以情节并透过情节和照片中非情节化的表达,了解作者的本意,并同作者一道与社会沟通。非情节化带给人们的是不同的思考程序,是通过对画面中不同人或物体的联想进行认识上的再联接。所以非情节化不是平铺直叙的。非情节化的摄影创作在认识上的活跃更多是随着创作者思维的活跃而活跃的,欣赏亦如此。非情节化有更多的理性分析、心理与认识因素。非情节化摄影作品不受具体事物情节的限制,而是聚合着人们观察体验的结果。它包含更多的抽象的思维与表达,这与前面所提的情节化、具象思维和叙事性表达有着极大差别,因此也就有着更多的哲理性探讨的余地。这时摄影者仍置身于生活的对流层中,他不仅感受着生活,对生活进行透视性观察,而且在观念上进行着更多的概括,寻找着个性化的思维方式与艺术表达方式。他的拍摄与思维仍然依据对各种各样的生活场景与情节的感受,但在艺术表达方式上却展示着个人观察的特征。这种非情节化照片,看上去好似离开生活情节,然而它却把握着生活和人们思维的脉搏。这种作品不是对人们讲故事,而是让人们感受意义与事物之间的联系,这是认识上的一次大跨度的瞬间会晤。拍摄者、被摄对象、观赏者是互感互知的,然而这“互感互知”在认识上则有着新的层次。

一个摄影者的思考与表达方式应是丰富的或者说是复杂的。他的思考和作品越有深度,就证明着他所担任的角色越复杂。这种复杂不是因为他特别注意到某一方面,而是更加注意所有方面。他的这种衡量是更具理性的思考特征,因此也是认识的高级阶段,所以在非情节化照片中体现哲理性是很自然的。这一点对于每一个摄影者来说都是有意义的。

综上所述,非情节化作品与情节化作品及以后的超情节化作品不同,有着自己独特的面目。它不仅需要拍摄者深入地认识事物,从事物存在的意义上、内在联系上把握,而且也需要更具个性的、哲理的表达方式。

实质上,非情节也就是透过具体情节,从另外一个侧面去理解、反映生活,它象情节化作品一样,来自生活的实感,来自细心的思索与求解的要求。

3.超情节。在我们创作和看到的大量摄影作品中,许多是没有人物活动直接参与的,这些作品大多是少人物或无人物的风景或自然物。然而人们对于这些自然景物的感受与理解,首先是来自人们在真实生活情节的感受与理解。这种创作方法或这类照片不中直接反映社会风貌、人物活动,它只是间接地引发出人们所具有的对社会、对生活的知觉,所以是人的情感与理性趋向自然物的一种移入。它的这种超越具体生活情节,而又间接地反映人的社会关系和情感关系的方式就是超情节摄影式样。

超情节摄影作品没有特定的人物活动情节,它不需要在照片中具体地阐述事情发生、发展的过程,而且,这一点也是超情节摄影办不到的,尽管我们在拍摄自然景物时可以用拟人化方法,但是这与拍摄真实人物是根本不同的。

超情节与非情节之间的不同,不仅在于拍摄题材上的不同选择,最大的差别或许是:非情节更具有理性特征,而超情节则多趋于感性。它的感情的灌入多于理性的思考。超情节的作品给人的感受象是一片柔和的纱,而非情节的作品恰似一把无形的剑。

自然就是我们生息所在的环境。我们在自然之中,自然又是我们人类活动的背景。我们时刻与自然呼应,进行着情感上的交流与对话,品味着这些被我们冠以美、丑之名,反过来又被我们不断再认识的美、丑之物。

超越情节,对于拍摄者来说,需要一种“力”,一种内心的感受力,一种内心沉着与激情的外化力。超越反映事物具体情节的局限,沟通人的情感与大自然之间的联系。在这之中需要联想,需要有丰富的想象力,把自己的感情和思想带给自己所观察的对象,并在自己感情和思想的作用下,使自然物也呈现某种人的特定感受,赋予自然物以审美色彩,使其与我们的情感有机地融合在一起。

超情节摄影正是通过摄影者的选择与组合,将这些自然景物置于人们情感中的适当位置,使我们所表现的自然景物所体现出来的情调、感觉正好符合我们想象中所存的标准。

这时摄影者仍置自己于生活的对流层中,他的艺术思维也始终是以生活实感为依托的,而且,由于他的想象力的强化,使得他的艺术思维及创作心境理想化了,他更善于将人们生活中最纯净、最透明的善和美,用自然界中的形象再现出来。他所使用的摄影语言通常是流畅而细腻的,他不是向观赏者报告,也不是在指教,他唯一要求的是与所有的人,共同感受在自然中蕴含着的“善”和“美”的力。这正是一种移入,是人向自然物寻求的一种通感。

艺术是社会意识形态的反映,摄影艺术较之其它门类的艺术更有现实感,所以它在各方面更有理由与整个文明社会的进程同步。

人类文明的发展,各学科的交叉,边缘学科的产生,使得人的知识范围不断迅速扩大,使人们思考、观察的方式,也向多维方向发展。作为摄影者需要有更灵活的思维方式和扎扎实实的功力。艺术再现,任何时候都不是复制的同位语。因人而异,具有个性的思考和艺术构想应是永恒的。因此,摄影者在瞬息变化的现实和摄影艺术实践中,应当善于维护不同的再现,以保证再现的完整。

上一篇:历史学科德育论文范文下一篇:财务会计协调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