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居城市创建工作计划范文

2023-09-18

宜居城市创建工作计划范文第1篇

宜居城市是指经济、社会、文化、环境协调发展,人居环境良好,能够满足居民物质和精神生活需求,适宜人类工作、生活和居住的城市。

宜居城市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宜居城市是一个全方位的概念,强调城市在经济、社会、文化、环境等各个方面都能协调发展,人们在此工作、生活和居住都感到满意,并愿意长期继续居住下去。狭义的宜居城市指气候条件宜人、生态景观和谐,适宜人们居住的城市。在实践中,有的城市把生态环境建设放在宜居城市建设的首要位置,突出园林绿化的作用。

宜居城市有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的含义。从宏观层面来看,宜居城市应该具备良好的城市大环境,包括自然生态环境、社会人文环境、人工建筑设施环境在内,是一个复杂的巨系统;从中观层面来看,宜居城市应该具备规划设计合理、生活设施齐备、环境优美、和谐亲切的社区环境;从微观层面来看,宜居城市应该具备单体建筑内部良好的居室环境,包括居住面积适宜、房屋结构合理、卫生设施先进,以及良好的通风、采光、隔音等功效。 宜居城市应该是经济持续繁荣的城市

因为城市是区域经济的组织、管理和协调中心,是经济要素的高密度聚集地,是各种非农产业活动的载体。城市只有拥有雄厚的经济基础、先进的产业结构和强大的发展潜力,才能为城市居民提供充足的就业机会和较高的收入,才能为宜居城市物质设施建设提供保证。 宜居城市应该是社会和谐稳定的城市

只有在政局稳定、治安良好、民族团结、各阶层融洽、社区亲和、城市城乡协调发展的城市,居民才能安居乐业,才能充分享受丰富多彩的现代城市生活,才能将城市视为自己物质的家园和精神的归宿。

宜居城市应该是文化丰富厚重的城市

城市的文化丰富厚重有如下含义:历史文化遗产丰富;文化设施齐备;文化活动频繁;城市文化氛围浓郁。只有具有文化丰厚度的城市,才能称之为思想、教育、科技、文化中心,才能充分发挥城市环境育人造人的职能,才能提高城市居民的整体素质。

宜居城市应该是生活舒适便捷的城市

生活的舒适便捷主要反映在以下方面:居住舒适,要有配套设施齐备、符合健康要求的住房;交通便捷,公共交通网络发达;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如教育、医疗、卫生等质量良好,供给充足;生态健康,天蓝水碧,住区安静整洁,人均绿地多,生态平衡。

宜居城市应该是景观优美怡人的城市

城市是一个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的复合体,景观的优美 怡人是城市建设的基本要求。这既需要城市的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相互协调,又要求人文景观如道路、建筑、广场、小品、公园等的设计和建设具有人文尺度,体现人文关怀,从而起到陶冶居民心性的功效。 宜居城市应该是具有公共安全的城市

宜居城市创建工作计划范文第2篇

宜居城市建设是城市发展到后工业化阶段的产物。他是指宜居性比较强的城市,是具有良好的居住和宜居城市(多伦多)空间环境、人文社会环境、生态与自然环境和清洁高效的生产环境的居住地。1996年联合国第二次人居大会提出了城市应当是适宜居住的人类居住地的概念。此概念一经提出就在国际社会形成了广泛共识,成为21世纪新的城市观。

宜居城市是指经济、社会、文化、环境协调发展,人居环境良好,能够满足居民物质和精神生活需求,适宜人类工作、生活和居住的城市。

宜居城市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宜居城市是一个全方位的概念,强调城市在经济、社会、文化、环境等各个方面都能协调发展,人们在此工作、生活和居住都感到满意,并愿意长期继续居住下去。狭义的宜居城市指气候条件宜人、生态景观和谐,适宜人们居住的城市。在实践中,有的城市把生态环境建设放在宜居城市建设的首要位置,突出园林绿化的作用。

宜居城市有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的含义。从宏观层面来看,宜居城市应该具备良好的城市大环境,包括自然生态环境、社会人文环境、人工建筑设施环境在内,是一个复杂的巨系统;从中观层面来看,宜居城市应该具备规划设计合理、生活设施齐备、环境优美、和谐亲切的社区环境;从微观层面来看,宜居城市应该具备单体建筑内部良好的居室环境,包括居住面积适宜、房屋结构合理、卫生设施先进,以及良好的通风、采光、隔音等功效。 从城市发展进程的历程看,城市发展经历了农业社会、工业社会、后工业社会、信息社会等几个阶段。在由低到高的进化过程中,随城市的拓展和经济的迅速增长,逐步出现了城市拥挤、交通堵塞、环境污染、空间紧张、生态质量下降等一些列伴随而生的城市问题。与此同时,人们对生活环境、生活质量、生存状态的要求也在不断发生变化,并且总体上需求越来越复杂、要求越来越高,这个必然的进化趋势导致人们越来越关心人居环境及自身的生存状态。

宜居城市建设与人居环境建设是一个互为因果的关系,由于人居环境问题是在面临城市居住拥挤、秩序混乱、质量下降等问题时提出的,因此,起初对人居环境的认识是比较具体而微观的,如关注居住区、邻里环境、居住建设项目等,而后,这个概念在学者们的关注下不断发展,具有了更为广泛而宏观的内容,细分可以分为以下几个“基因”:

宜居城市应该是经济持续繁荣的城市

因为城市是区域经济的组织、管理和协调中心,是经济要素的高密度聚集地,是各种非农产业活动的载体。城市只有拥有雄厚的经济基础、先进的产业结构和强大的发展潜力,才能为城市居民提供充足的就业机会和较高的收入,才能为宜居城市物质设施建设提供保证。

宜居城市应该是社会和谐稳定的城市

只有在政局稳定、治安良好、民族团结、各阶层融洽、社区亲和、城市城乡协调发展的城市,居民才能安居乐业,才能充分享受丰富多彩的现代城市生活,才能将城市视为自己物质的家园和精神的归宿。

宜居城市应该是文化丰富厚重的城市

城市的文化丰富厚重有如下含义:历史文化遗产丰富;文化设施齐备;文化活动频繁;城市文化氛围浓郁。只有具有文化丰厚度的城市,才能称之为思想、教育、科技、文化中心,才能充分发挥城市环境育人造人的职能,才能提高城市居民的整体素质。

宜居城市应该是生活舒适便捷的城市

生活的舒适便捷主要反映在以下方面:居住舒适,要有配套设施齐备、符合健康要求的住房;交通便捷,公共交通网络发达;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如教育、医疗、卫生等质量良好,供给充足;生态健康,天蓝水碧,住区安静整洁,人均绿地多,生态平衡。

宜居城市应该是景观优美怡人的城市

城市是一个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的复合体,景观的优美宜居城市(维也纳)怡人是城市建设的基本要求。这既需要城市的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相互协调,又要求人文景观如道路、建筑、广场、小品、公园等的设计和建设具有人文尺度,体现人文关怀,从而起到陶冶居民心性的功效。

宜居城市应该是具有公共安全的城市

宜居城市创建工作计划范文第3篇

城市是属于生活在其中的人民的,所以城市建设必须为大众服务,必须符合大多数人的利益。我在上一篇文章《我心目中理想的城市》中谈到一个理想的城市应该是一个能很好的解决贫富差距问题的城市。而我在这里所说的解决,并不是强调经济建设的调整,消除贫富差距。我觉得消除因贫富差距而产生的不平衡心理和对抗心理才是根本之道。城市中最多的、最具代表性的还是那些普通大众,要解决社会分配不公问题就需要城市的建设要充分考虑到他们的利益,所以我们必须以建大众宜居城市为目标,让所有生活在其中的百姓安居乐业,对其生活的城市的拥有一份归属感和认同感,这样的城市才是一座有生命的城市。在这篇文章当中,我想分别从宏观方面、微观方面、硬件设施方面、软性实力方面分别谈谈我认为的怎样去建设一个这样的城市。

告别以经济为城市发展向导的时代,寻求新的原则指导城市的宏观规划建设。

在那个积贫积弱的年代,经济建设成为我们的第一要务,也成了城市建设的首要原则和衡量标准。中国的城市化起步较晚,面对的压力较大,导致城市建设片面的求规模、求速度、求经济。而现今城市生活中,各种弊端日益暴露,例如当今热议的城市交通拥堵问题,而这只是众多城市问题的一个很小缩影。经济增长了,贫富差距却越来越大;城市扩大了,生活质量却越来越低。一切都在提醒我们,指导城市发展的原则不变,城市就只能走向末路。以人为本,从人居角度去打造城市,建大众宜居城市,这才是城市持续发展之道。

(一)城市发展一定要有整体规划,切不可盲目发展

中国正处于快速城市化进程之中,然而城市规划还未深入进入到每座城市的建设中。特别是一些中小型城市的发展,没有整体的规划,来什么建什么,严重阻碍了城市日后的发展。当今日愈显现的城市交通问题,和城市整体规划有着直接的关系。另举我的家乡为一个反例。一条铁路穿过了城市,导致沿铁路沿线地方始终繁荣不起来,也限制了城市的向外扩张,而且增加了城市噪音,影响了周边居民的生活质量。而一座不经深思的选址的化工厂,臭了一条河,坏了周围百亩良田,害了周围一片人的生活。如果有一个整体规划的话,这些令人头痛的问题也许就不会发生了。可见一个合理的整体的规划对城市的发展多么重要。

(二)城市建设要有自己的特点,不可照搬照抄

就目前的情况看,中国的城市建设都存在一个弊端,那就是“千城一面”。宽阔的马路、高耸的大楼、钢筋混凝土,便构成了所有城市的意象。一座没有识别性的的城市是悲哀的,况且事实也证明了,这样一座城市,不是大众所热爱的城市,也不是合理的城市模式,是不值得大家都争相模仿的。中国历史悠久,地域辽阔,每座城市都有自己的地理特征、环境调整、历史背景、文化氛围、民俗习惯等等,这一切就形成了每座城市的独特之处。而这种经过长时间形成的氛围,也是最深入人心的。特色是弥足珍贵的,决不可为追求片面狭隘的发展而将其销毁。一座城市要充分认识到自己的特征,并有意识地发展朝某一方向发展,这是保持城市生机和活力所必需的,而且这样的一种发展也是最贴近人民的生活实际情况的,人民最乐于接受的。

(三)城市发展要时刻考虑到城市新变化,不能因循守旧

城市是复杂的,也是多变的。所以城市规划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城市建设者要有敏感的神经,针对变化做出及时有效地调整,这样才能避免产生新的矛盾,爆发新的社会问题。当前,随着城市的发展,中国出现了一个很普遍的社会现象,那就是农村人口大量涌入城市。我们通常给予他们这样的称谓,如外来务工人员,农民工。但我们必须认识到,他们是维持城市运转所必需的一部分,他们属于城市。而且随着城市的进一步发展,他们就有可能永久性的融入城市。所以城市必须积极地从各个方面做好准备接纳他们。一座城市要想持续较好的发展,就不能忽视这一系列新的现象。任一些问题自由演化,只能是在生成诸多问题后才来亡羊补牢,必定会滞后城市发展。

(四)城市建设要注重解决发展中遇到的各种社会问题

一系列的城市建设工作只是一种导向,一种环境的创造,而各种城市中出现的各种社会问题才是城市中大多数人生活状态的直接反应。可以说外部建设是表,社会生活才是里,表的建设应该为里来服务,而不应该本末倒置。现在人民最关心的社会问题主要有,就业难问题、物价飞涨问题、城市居住问题等等。而这些问题暴露的正是大多数人的生活情况,它们与人民的生活切实相关,对人民的生存影响巨大,所以必须给予足够的重视,并且要首先给予解决。否则将激化更深的社会矛盾,严重影响社会稳定和城市发展。

建立完善的落实机制,将城市建设落到每一个细处

城市的宏观导向可以影响整个城市人们的生活状态和总体精神面貌。而城市细处的建设才是与居民最息息相关的,最直接影响他们生活质量的方面。就像人体,只有将每一根毛细血管都疏通并维护好,城市这个整体才能很好地运转。

(一)基础设施建设要注重公平性

很多城市功能布局是严重失衡的,比如学校、医院、图书馆等重要公共资源大多聚集于城市中心,人们要想享用它们就必须大量涌入市中心。那么同是享用这些资源,城市周边地区的人就要比市中心的人花费了更多的代价,如交通费用、时间等等。而且公共资源的集中也必然伴随着无限商机,那么就会导致市中心越来越发达,周边地区得不到发展机会,城市发展越来越失衡。目前的城市居住空间布局出现了这样的一种趋势:高收入人群和低收入人群居住区分离,前者的居住区越来越中心化,而后者居住区越来越边缘化。这样后者收入本来就微薄,反而要在交通上花费更多,这种不合理的布局给他们的生活带来了更大的压力。而且低收入人群集聚的地方,住房质量差,教育、文化各方面基础设施都跟不上,容易滋生犯罪。由于环境差、资金不足,开发商不愿在这种地方投资。这样该地区的人民的生活环境越来越差,生活质量很难提高。最近一项社会调查显示,全国保障性住房动工率低,建设速度慢,建成的与计划的存在很大差距。城市建设应该采取措施遏制这种趋势,并要在公共资源分布上更多地向这些欠发达的地区倾斜,公平合理,使城市稳步均衡发展。

(二)基层建设要有灵活性,不能只照章办事

最近听了一个讲座,是关于一个小区居民生活的各个方面的。整个讲座中听的最多的一句话就是“上面也没有这个政策,向我们反映,我们也没办法呀!”这样的建设体制是极其没有效率的。就像法律不可能每种情况都考虑到,国家的建设政策也不可能涵盖到人民生活的方方面面。而且每个小区的情况千差万别,有各自不同的问题和需要。如果只要上面没有规定就把人民意见和建议原样打回,那我们的建设体制永远得不到完善,居民的生活质量也不会得到提高。而只有将人民的需求及时的去反映,积极地去争取,建设才会有更加突出的成效,人民的生活质量才会有本质的提高。

(三)城市建设不能注重面子工程,要注重改善人们生活水平的实效工程

现在的城市建设经常搞一些形象工程,诚然,其中一些对于提升城市整体形象是很必要的。但若过度注重表面工作,必将导致花费巨大却没有使人民获得最大的利益。现在的社区

都要接受文明小区的评比和各层领导的视察,这些工作的初衷是好的,想要体察民情,监督基层建设工作。但这也造就了一种趋势,那就是很多小区为了评优,做足了面子工程,譬如什么修路不修房,刷外墙不管内墙,花了大笔钱却没有为人民办实事。而这种检查也越来越套路化、陈式化,不深入其中,只看表面的光鲜,越来越发现不了问题,越来越发挥不了作用。而且过多的面子工程也特别容易滋生腐败,网上有传言“上海市翻新路牌,平均下来每个路牌花费4万”,这就是拿人民的钱滋养了一些社会的蛀虫。与人民生活质量密切相关的工程才应该是首要工程,市民的生活形象才是一个城市最佳的形象。

城市硬件设施方面要扩大范围,并要保质保量

城市硬件设施建设方面不想多说,目前全国范围内都很重视这方面的建设和普及。还是要强调一点就是要公平合理,在那些发展不是很好的地区更要克服遇到的各种困难,不可以消极怠工,放慢建设速度。还有很重要的一点就是保证质量。城市硬件设施建设关乎这个城市人民的生活,而且很多都是百年大计,一旦出事城市和人民都是要伤筋动骨的。上海的“11.15”大火就是最好的例子和永远的教训。警钟长鸣,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不论从计划上还是从实施上一刻都不容大意和松懈。

全方位加强城市软性实力建设,真正提升人民的生活质量

城市软性实力包括哪些方面?说不清楚,也说不完。但不管是从社会层面,还是个人层面,精神需求都不容忽视。中国探索城市化的道路是崎岖的,以往的城市发展往往就是求规模不求需求,求经济不求精神。现在这种发展模式带来的各种弊端已经显现,必须重新重视起各方面软性实力的建设,才是以人为本的发展之道。下面仅列举几个目前比较突出的问题。

(一) 环境问题

近年来,环保主义者已在各种场合大声控诉城市化工业化给环境带来的破坏。国家也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制定了可持续发展战略。但他们所强调的环境更多是自然环境,而不是全面的人居环境。当然自然环境是人居环境很重要的一部分,但人居环境远比这要更多更复杂。比如现在的城市噪音对人的生活和身体健康的影响,只因不是迫在眉睫,便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比如交通问题,现在拥堵了才重视起来,意识到单单的修路是行不通的。以前的城市建设一味的为车开路,行人过个人行道还得分成两段,站在公平的角度,行人的利益遭受到了侵害,这不又是社会的一种不公平吗?这种不考虑大多数人利益的发展也为城市自身酿造了恶果,但最终受害的还是城市居民。

(二) 安全问题

安全包括很多方面,在这里想强调的是食品安全。今年短短几个月,太多新的名词涌入了人们的生活,如“染色馒头”、“避孕黄瓜”、“塑化剂”、“起云剂”等等。食品是人们每天都离不开的,而且它在全国范围内流通,影响范围巨大。越来越多的问题食品不仅是对全民健康的损害,更会带来全社会的恐慌。有网民发表这样的言论,“中国的发展政策就是:让一部分人先富,然后毒死另一部分人。”这不仅体现了对社会分配不公的抵抗心理,更是反映了很多人对社会缺乏安全感,对政府缺乏信任感。若连基本的人民每天吃的东西的安全都不能保证,其他方面的努力都没有了意义的,那么建什么宜居城市根本就是天方夜谭。城市建设必须要设法消除人民的安全疑虑,让人民对政府重拾信心,整个城市才能有真正和谐的可能。

结语

刚刚过去的两会,制定了我国的第十二个五年计划。可以看到,民生问题成为了两会讨论的重点问题。下一个五年的工作重心已向解决人民密切关注的社会问题方面倾斜。一方面,

这么多的民生问题被提上议程,其严重性和普遍性令人揪心。另一方面,党和国家的足够重视和积极应对又给了我们解决的信心和决心,让人欣慰。总之一句,城市规划和建设始终应该坚持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为城市中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服务,建设适宜广大人民群众居住和生活的现代化城市。

参考文献:

[1]张松. 短缺还是过剩-------有关中国城市化问题的探讨,[J]城市规划学刊, 2011(1)

[2]蒋旻.解决农民工城市居住问题的思路与模式——基于城市规划的视角,[J]

2011(3)

[3]伊藤兹.世界大城市问题,[J]国外城市规划,1994(4)

[4]余叶.2011年全国两会前瞻 八大热点值得期待 ,四川新闻网,2011/3/2

宜居城市创建工作计划范文第4篇

类别专题核心目标性指标目标建议值

资源节约高效水资源利用能源利用土地利用水资源供需平衡指数≥2

单位GDP水耗≤12吨/万元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90%单位GDP能耗≤083吨标准煤/万元可再生能源使用率≥15%人均建设用地面积≥80-≤120平方米/人单位GDP建设用地面积≤9平方米/万元新建项目混合用地比例≥30%环境健康友好空气质量水环境噪声废物处理景观生态绿色交通绿色建筑热岛效应全年达到和好于二级标准的天数≥310天二氧化硫浓度年平均值≤006毫克/立方米二氧化氮浓度年平均值≤008毫克/立方米可吸入颗粒物浓度年平均值≤010毫克/立方米县城以上城镇污水集中处理率≥90%城市水环境功能区水质达标率100%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环境噪声达标区覆盖率≥95%县城以上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90%工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率≥70%建筑垃圾回收利用率≥60%本地植物指数≥085森林覆盖率山区70%;丘陵40%;平原15%;草原85%。设区市城区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3平方米公园绿地500米服务半径覆盖率≥70%公共交通分担率≥30%绿色建筑占当年竣工建筑比例≥60%城市热岛效应强度≤30(℃)经济持续发展产业结构收入就业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55%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8%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万元/人恩格尔系数≤30%城镇登记失业率≤32社会和谐进步科技教育城市安全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GDP比重≥4%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支出占GDP比重≥2%义务教育巩固率≥93%每万人人口刑事案件立案数≤10件人均固定避难场所面积≥3平方米住房保障公共服务住房价格收入比3-6城镇居民住房保障覆盖率20%人均公共服务设施用地面积5平方米城乡医疗保险覆盖率≥95%每千名老年人拥有养老床位数≥30张示范创新引领特色风貌1)建成区内山、江、河、湖、海等自然生态环境要素连通度;2)水体沿岸按照生态学原则进行驳岸、水底处理;3)沿河绿化综合融入防灾减灾、满足居民休闲游憩等功能;4)历史文化遗产和历史文化街区得到良好保护;5)制定景观风貌专项规划,并进行审批。防灾减灾1)进行适应性的城市规划和建设,充分避让可能发生的洪水、泥石流等自然灾害;2)前瞻性的制定气候变化可能带来的海平面上升、极端气候条件下的灾害应对方案;3)城市建筑是否满足地震设防等级,制定应急避难场所等专项规划。绿色生活1)城市开展广泛的绿色生活方式的宣传工作;2)居民对绿色生活理念的认可;3)居民绿色生活普遍程度;4)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回收处理水平。数字城市1)无线网络覆盖区域;2)智能化城市数字管理平台构建。公众参与制定建立完善公众参与制度,并得到有效实施。其他其他结合当地实际的生态宜居发展建设举措。3加快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按照保障责任与能力对等、需求与供给匹配的原则,建立符合省情的基本住房保障制度。落实政府住房保障基本职责,加强资金、土地、金融、税收支持,多渠道增加保障性住房供应,优化保障性住房供应结构。大力发展以公共租赁住房为重点的租赁型保障性住房,逐步健全以廉租住房、公共租赁住房为主的多层次住房保障体系。继续推进各类棚户区和农村危房改造,“十二五”期间完成50万户的农村危房改造任务,完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改善群众生活条件。

宜居城市创建工作计划范文第5篇

类别专题核心目标性指标目标建议值

资源节约高效水资源利用能源利用土地利用水资源供需平衡指数≥2

单位GDP水耗≤12吨/万元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90%单位GDP能耗≤083吨标准煤/万元可再生能源使用率≥15%人均建设用地面积≥80-≤120平方米/人单位GDP建设用地面积≤9平方米/万元新建项目混合用地比例≥30%环境健康友好空气质量水环境噪声废物处理景观生态绿色交通绿色建筑热岛效应全年达到和好于二级标准的天数≥310天二氧化硫浓度年平均值≤006毫克/立方米二氧化氮浓度年平均值≤008毫克/立方米可吸入颗粒物浓度年平均值≤010毫克/立方米县城以上城镇污水集中处理率≥90%城市水环境功能区水质达标率100%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环境噪声达标区覆盖率≥95%县城以上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90%工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率≥70%建筑垃圾回收利用率≥60%本地植物指数≥085森林覆盖率山区70%;丘陵40%;平原15%;草原85%。设区市城区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3平方米公园绿地500米服务半径覆盖率≥70%公共交通分担率≥30%绿色建筑占当年竣工建筑比例≥60%城市热岛效应强度≤30(℃)经济持续发展产业结构收入就业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55%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8%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万元/人恩格尔系数≤30%城镇登记失业率≤32社会和谐进步科技教育城市安全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GDP比重≥4%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支出占GDP比重≥2%义务教育巩固率≥93%每万人人口刑事案件立案数≤10件人均固定避难场所面积≥3平方米住房保障公共服务住房价格收入比3-6城镇居民住房保障覆盖率20%人均公共服务设施用地面积5平方米城乡医疗保险覆盖率≥95%每千名老年人拥有养老床位数≥30张示范创新引领特色风貌1)建成区内山、江、河、湖、海等自然生态环境要素连通度;2)水体沿岸按照生态学原则进行驳岸、水底处理;3)沿河绿化综合融入防灾减灾、满足居民休闲游憩等功能;4)历史文化遗产和历史文化街区得到良好保护;5)制定景观风貌专项规划,并进行审批。防灾减灾1)进行适应性的城市规划和建设,充分避让可能发生的洪水、泥石流等自然灾害;2)前瞻性的制定气候变化可能带来的海平面上升、极端气候条件下的灾害应对方案;3)城市建筑是否满足地震设防等级,制定应急避难场所等专项规划。绿色生活1)城市开展广泛的绿色生活方式的宣传工作;2)居民对绿色生活理念的认可;3)居民绿色生活普遍程度;4)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回收处理水平。数字城市1)无线网络覆盖区域;2)智能化城市数字管理平台构建。公众参与制定建立完善公众参与制度,并得到有效实施。其他其他结合当地实际的生态宜居发展建设举措。3加快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按照保障责任与能力对等、需求与供给匹配的原则,建立符合省情的基本住房保障制度。落实政府住房保障基本职责,加强资金、土地、金融、税收支持,多渠道增加保障性住房供应,优化保障性住房供应结构。大力发展以公共租赁住房为重点的租赁型保障性住房,逐步健全以廉租住房、公共租赁住房为主的多层次住房保障体系。继续推进各类棚户区和农村危房改造,“十二五”期间完成50万户的农村危房改造任务,完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改善群众生活条件。

宜居城市创建工作计划范文第6篇

实施“城镇带州”战略

打造宜居、宜观、宜游的黔东南城镇 黔东南州建设局 (2008年3月6日)

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国土面积3.03万平方公里,辖一市15县和一个省级经济开发区、一个循环经济工业区,总人口445万人,少数民族人口比重为81.9%。近年来,黔东南州委、州政府高度重视城镇的规划建设管理工作,提出了“城镇带州”的发展战略,强调要以突出地方民族特色为规划的主要着眼点,以文明、卫生、秩序为管理的主要着力点,努力打造“宜居、宜观、宜游”的黔东南城镇,全州城镇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有13个县城已经跨入“省级卫生县城”行列,自治州首府凯里市荣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和“省级文明城市”称号,“凯里文明”名闻遐迩,成为黔东南州的城市品牌。

一、依据资源秉赋,明确城镇职能和城镇规划建设管理目标 黔东南州自然生态和人文生态保存完好,旅游资源宝贵丰富。境内森林密布,森林覆盖率高达62.78%,有两个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一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两个国家级森林公园、一个国家级生态示范区,此外,还有九个省级风景名胜区。黔东南的历史文化和民族歌舞、服饰、节日风情及餐饮、梯田、建筑、村落等原生态的人文景观更是缤纷壮丽,除省厅所列的6个民族村镇外,有一个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2个国家级生态博物馆、3个国家级民间艺术之乡、3个国家级民间绘画之乡、4个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6个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世界旅游组织秘书长、赴黔东南考察专家组组长弗朗西斯科感言:黔东南是旅游资源品位最高、质量最好且最集中的地区;是不同类型且最具多样性的旅游资源富集地;是对境外旅客最具吸引力的地区;是民族文化旅游的旗舰;是为高素质的人群所准备的丰富宴席。 依据上述资源秉赋,州委、州政府将建设民族文化生态旅游大州和生态文明试验区摆在了优先谋划、全力投入、精心实施,务求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重要地位,进而明确了全州主要城镇的职能定位和规划建设管理目标。城镇是旅游活动的重要载体,是旅游行程的驿站,也是进入游人眼帘的第一道风景线。建设民

族文化生态旅游大州和生态文明试验区,就要从世界旅游产业的发展趋势重新审视城镇的规划建设管理工作,落实“保住青山绿水”也是政绩的观念。城镇的产业发展只能鼓励旅游服务业、文化产业等第三产业和绿色产业、劳动密集型加工业、高新技术产业为主,限制抑或禁止高能耗、高污染工业进入。城镇除了首先满足本地人的居住要求外,更要具有招徕外地旅游者的吸引力,具有聚集人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的竞争力。为此,州委、州政府要求,要以优秀旅游城市为标准,以突出黔东南地域文化为特色,狠抓文明、卫生、秩序管理,打造“宜居、宜观、宜游”的黔东南城镇。

二、严格规划管理,着力突出城镇风貌和建筑风格的地方民族特色

(一)统一认识,把握关键。黔东南州的决策者们清醒地意识到,欠发达欠开发地区的城镇要具有吸引力和竞争力,就要有特殊的魅力,绝非是现代建筑的盲目模仿攀比,最后重蹈千城一面的覆辙。经过多次讨论,全州上下形成了统一的认识,这个统一的认识就是必须把规划作为龙头和关键,把握和控制城镇风貌和建筑风格突出地方民族文化,延续历史文脉,在审美学意义上具有宜观性,在历史文化学意义上具有可读性,打造彰显个性、极富特色的黔东南城镇。

(二)专家领衔,抓好示范。州建设局作为全州的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在总结前些年零星编制的民族特色规划设计方案的基础上,组织编制设计单位和有关专家,深入苗村侗寨,考察研究民族特色建筑风格,提炼了一系列具有苗族文化元素、侗族文化元素的牛头翘角、燕身凤尾、宝顶尖塔、重檐青瓦、窗花门眉、吊柱干栏等形制符号和色彩,在编制城乡规划

设计方案中广泛运用,并优选编印了《黔东南特色建筑效果图参考图集》,起到了很好的宣传引导、参考借鉴,促进推广的作用。

(三)政府主导,强力推进。2005年,州人大常委会审议颁布了《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城镇建设管理条例》,明确提出了城镇的规划建设要突出民族特色的要求。此后,州人民政府出台了《关于加强黔东南州城市特色规划设计管理工作的意见》、《关于进一步加强规划建设项目报审工作的通知》等一系列政策文件,作出了各县市城道路红线在20米以上的临街规划建筑设计方案必须报州城规委审查的规定,强化了州城规委办及专家委的审查把关职责。提出要规划建设一批既相互独立又相互统

一、既相互差异又相互协调的民族原生态文化街区、文化广场、文化建筑、文化雕塑,赋予全州城市鲜明的原生态民族文化个性。所有房屋建筑工程外墙一律禁止使用瓷砖,凡无民族特色的方案一律不予通过。同时,对城镇主要路段原有建筑物,有保护价值的要列入保护对象或按“修旧如旧”原则维修维护,无特色和保护价值的,要逐步实施民族特色改造。与此同时,各级政府加大了规划经费的投入,2005年以来共投入规划经费2737.5万元。通过几年来的努力,涌现了诸如凯里民族体育场、民族商贸一条街、州民族博物馆和雷山县城新区、剑河新县城、黎平县城新区等一批民族特色浓郁的标志性建筑、街区和城镇新区,得到了上级领导的肯定和外地游人的好评。随着此项工作的持续推行,黔东南城镇的地方民族文化特色必将由量变发展到质变,产生规模效应,进而对黔东南州的发展发挥积极而持久的促进作用。

三、以创建活动为抓手,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扎实开展整脏治乱专项行动,大力提高城镇人居环境质量

(一)争创优秀旅游城市、文明卫生城市,提高城镇管理水平。近年来,我州结合开展“黄果树杯”竞赛活动,大力开展优秀旅游城市、文明城市和卫生城市创建工作与整脏治乱专项行动。由凯里市率先创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和省级文明城市,同时要求各县也要在创建省级卫生县城的基础上,以创建优秀旅游城市、文明城市工作为标准,集中力量实施好整脏治乱专项行动,抓好城镇的规划建设管理工作。创建工作和整脏治乱专项行动涉及面宽,对城镇规划建设管理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各级党委、政府均成立了专门的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实行县(市)、镇(街道)、居委(社区)三级责任主体制度,以建设(市政、城管)行政主管部门作为牵头部门,分解并责成有关部门完成相应的工作任务,周密制定工作标准、要求、完成时限,严格督查,定期通报,对工作表现优秀的及时表扬,对落后和表现差的及时提出批评并责成限期整改,形成了上下都有责任,各个部门都有任务,全社会齐抓共管的生动局面,确保了各项工作件件有落实,样样有成果。近几年来,通过开展创建活动,全州16个县市高度重视抓好城镇市政管理工

作,加强了城镇市政管理机构的建设,县市正科级城管(市政)局建制由2002年的1个增加到现在的15个,同时,积累了丰富的城镇市政管理工作经验,提高了城镇市政管理水平。

(二)加强城镇基础设施建设,为优化人居环境质量奠定必要的物质基础。具备相对完善的市政基础设施和配套服务功能,是提高城镇管理水平,提高人居环境质量的必备条件。近年来,我州在省建设厅等上级部门的大力支持帮助指导下,各县市采取政府主导、资产重组、市场运作、银行支持、民营参与、置换建设等方式,积极筹措资金,加强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据统计,自2005年以来,全州共投入城镇基础设施建设资金7.5亿元,实施了430个城镇基础设施项目的建设。全州城镇道路在2005年287.41公里的基础上,增加至330.15公里;城镇公交车辆现已达239辆;新建了3座城市自来水厂,现已达到26座,日供水能力达到27万吨,人均日供水量由144.48升增至148升;新建公厕 89座(含乡镇和景区);开工建设无害化垃圾填埋场3个,无害化处理能力达381吨/日;新建休闲广场7个,面积10.1万平方米;改扩建农贸市场18个;县市城燃气率达75.09 ;县市城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3.26平方米,城市建成区绿化率达到18.11%;县城以上城市建成区面积由80.73平方公里,扩大到89.66平方公里;完成各类住房建设386万平方米,解决了15万人的住房需求。此外,还加大了对学校、医院、文化娱乐、体育运动、客运中心、宾馆酒店等公共服务设施的建设投入。通过以上项目的实施,城镇硬件有了显著改善,城镇服务功能得到了增强。

(三)全民动员,重点突破,全面推进,创建活动和整脏治乱工作取得显著成效。我州在抓各类创建工作和实施整脏治乱专项行动中,始终以干部带头、市民参与、真抓实干、务求成效作为基本方针,着力解决垃圾乱扔乱倒、人行车行秩序混乱、房屋乱搭乱建等问题。

强势宣传,全民动员。一是召开各层级的宣传动员会和誓师大会、责任状签定会议,宣布创建工作和整治工作部署,向干部职工表明各级领导对抓好创建和整脏治乱工作的高度重视与真抓实干、不见成效绝不收兵的信心、决心,形成强大的工作动力。二是结合开展公民道德教育,通过广播电视和报纸等媒体渠道和社区群众会议、小区业主会议、学校班级会议及文艺演出、马路宣传车、图片展览、演讲比赛等形式,开展“做文明市民、创文明城市、建美好家园”主题宣传活动,向人民群众宣讲创建工作与整脏治乱行动的重大意义,提出了革除陋习、做文明市民的具体要求。主题宣传活动多形式、大范围强势推进,持续时间长,覆盖面宽,做到了家喻户晓,深入人心,提高了人民群众做文明市民、创文明城市、建美好家园的自觉性和积极性。

重点突破,全面推进。首先,针对城镇道路人车混行突出问题,在凯里市和各县城先后组织开展了为期三个月的“走斑马线”执勤纠章活动,集中力量实施彻底整治,力求重点突破。主要做法是将各路段路口划分到各机关和企事业单位承包,由各单位派出人员轮流值守,从早上6点到晚上9点,每天安排3班,每班两人,主要任务是阻止纠正行人乱走马路、横穿马路行为,劝导、规范行走斑马线。要求三个月内取得显著成效,根本扭转人车混行状况。第一个月主要是教育劝导,第二个月开始处罚劝导,第三个月严罚重处。创建办和建设(市政、城管)部门主要负责到各路段路口巡查指导,检查考核。由于宣传到位,工作组织有力,检查督促严格,各单位干部职工亲自上街执勤(既是教育劝导别人,自己先得做好),广大市民理解支持、积极参与,执勤纠章活动收到了预期的效果。遵守公共秩序,规范行走斑马线的意识深入人心,成为每个市民的自觉行为。创建工作由此打开了突破口,加大了推进的力度。二是对违法违章建筑和乱搭乱建广告牌一律拆除,实施“拆违建绿”工程,严格规划管理规定,禁止乱搭乱建行为,增加城镇绿地。全州共拆除违法违章建筑面积36万平方米、乱搭乱建广告牌(灯箱)190个,增加绿地面积20多万平方米。三是加大清理取缔马路市场和占道经营行为,共清理占道经营户3416户,取缔马路市场92个,整治集贸市场130个,整治乱扔乱倒餐饮摊点327个、乱堆乱放建筑工地104个、收费公厕338座,依法查处违法章行为3290人(次)。四是按照“保洁全天候、管理无缝隙、责任全覆盖”的要求,增加环卫保洁力量,建立物业管理制度,明确责任范围,严格督促检查,消除卫生死角,确保卫生达标。五是加强城市公交客运行业的管理,严格查处无照运营和违章运营行为,提高从业人员的文明素质和服务水平,发挥窗口行业的示范效应。

建立制度,长效管理。我州在开展“黄果树杯”竞赛活动和创建卫生县城、优秀旅游城市和文明城市活动、实施整脏治乱专项行动工作中,注重不断总结经验,建立完善各项工作制度和管理办法,先后出台了《上街执勤人员管理办法》、《卫生县城、 “文明城市”创建督查考核办法》、《创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工作规则》、《“整脏治乱”专项行动流动黄牌警告制度》、《公厕管理规定》、《集贸市场建设管理办法》等规章制度和文件,为创建和整治工作提供

了明确具体的政策法律依据。坚持责权利相统一的原

则,建立管理制度化、作业市场化、监督社会化、执法专业化的城市管理新机制,实现城市管理各个环节持续、高效、有序运行。在管理上,积极完善建立城市管理目标责任制和辖区责任制;在作业上,将道路保洁权、公厕管理权、灯箱广告权实行拍卖或招标方式,推向市场,形成全方位控制、全过程管理、市场化运作、干管分离、责任落实的新的工作机制,逐步走出了城镇环境卫生和文明秩序“整治—反弹—再整治—再反弹”的怪圈。

由于各级领导重视,组织措施有力,宣传声势浩大,落实执行到位,我州创建卫生县城、文明城市、优秀旅游城市和整脏治乱工作连连取得预期的成效。2007年11月和12月底,省委、省政府先后在我州召开全省城市路网规划建设现场会、全省“整脏治乱”专项行动现场经验交流会,对我州城镇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介。

四、几点体会和建议

(一)体会:我州城镇创建和整治工作取得的成绩,一是州委、州政府和各级领导高度重视,落实“一把手”负责制,加强了组织领导;二是得益于我州拥有的良好的生态环境资源、旅游资源和各族人民勤劳朴实、遵章守纪的人文风尚;三是着力于提高市民素质,动员全民参与,开展了声势浩大的宣传工作;四是组织周密,措施有力,确保了各项工作落到实处;五是注重制度建设,逐步建立由突击整治为日常管理的长效机制。六是鉴于我州各县财政能力较弱,资金投入不足,应多渠道筹集建设资金,鼓励社会资金投资建设城市供水、污水、垃圾处理设施,实现投资多元化,鼓励专业公司经营市政公用事业项目,实行特许经营,同时要加强政府监管,切实保护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

(二)建议:一是加强城镇综合管理的立法研究工作,解决执法依据有限、执法主体不符等问题;二是加强城镇市政管理机构的建设,全省统一建制模式,包括称谓和职能职责划定,将建设局、城管局、市政局、城管执法局等建制统一为一个模式,便于统一管理和考核。三是增加建设部门编制,解决原“三定”方案严重不适应建设部门新增加工作量的矛盾。四是加大对城镇特色建设和管理的指导、规范,解决千城一面、缺乏个性品位问题。五是继续加大城镇基础设施的建设。对污水和垃圾处理项目应超前安排适当的前期费用,以便适当超前开展可研、环评、设计、征地等工作,待项目启动后加快实施的进度;对关系民生的供水、供气行业,供水要配备自用电源,供气

3

上一篇:项目可行性研究范文下一篇:财务办公室工作计划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