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表分析初中地理论文范文

2023-10-29

图表分析初中地理论文范文第1篇

汪强强

本学期我带七年级四个班的地理和八年级两个班的地理,现在考试已经结束,我将期中考试的情况做一总结。

七年级及格率分别为七一:49%,七二:19%,七三:30%,七四:28%。八年级及格率为八一:13%,八二:27%。七年级试卷涉及前两章的知识,但更侧重第一章,考查分数有60多分。本套试卷重基础,覆盖面广,能全面考查学生的综合素质,试题题量、难易程度、各种题型都体现了新课改的理念,并结合了学生的生活实际,具有很强的灵活性。同时又注重对地图的分析理解,注重对学生各个方面能力的考查,对以后教师的教学行为和方式都能起到很好的指导作用。本次测试卷选择题50%,综合题50%。具体分析,本试卷具有两大特点,八年级地理从试题内容看,主要是对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考查,重点突出,符合初中地理教学的实际,试题覆盖面广,题目难、易比例恰当。通过对试卷的分析现总结如下。

(一)重基础,题灵活

本份试卷单选题就占了50分,这些题目都是课程标准中要求学生掌握的基础中的基础,选择题考查的知识,有一部分题目基础性强,只要学生记住了知识点、稍加用心即可得分。还有一部分,重视学生的读图用图能力,题目较灵活,

需要学生具有一定的读图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当然,关键是要细心、灵活,死板、马虎是得不了高分的。

(二)重读图,题多变,并赋予不同的问题情境

地理离开了地图,那就不叫地理,地图才是地理的重头戏,本份试卷主要考查了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该试卷强调地理读图能力的考查,引导学生用所学知识简单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试题有一定的灵活性。有的问题情景创设,不是教材直接的内容,但运用所学知识,都能灵活解答。本试卷考察的方面从一般读图到实际应用,可谓面面俱到、灵活多变、无所不考,从而全方位地考查学生地理学习情况。

二、学生在试卷中出错较多的题

(一)单选题:第

2、

5、7小题错得多的原因是基础掌握不够牢固,审题不仔细造成的。

读图分析题:许多同学由于对地图不熟悉,导致答案五花八门,乱七八糟。教师在今后的教学中,对于每一个知识点都应多加强调,告诉学生会怎样考查这个知识点,引起学生的注意。

结合本试题的难易度,本次考试成绩没有达到预期成绩。出现了两极分化的现象。应该说,不管是学生个体之间还是班级之间,都存在一定的差距。

首先,学生的个体差异在平时教学中就有所反映,那些分数较低甚至不及格的学生大多都是平时课堂上的“陌生

人”,参与课堂的积极性不高。从自身方面分析,我认为自己的课堂教学设计还需更加周全,照顾到不同兴趣点的学生都能积极参与进活动,只有参与教学活动才能有收获,有长进。

其次,学生对知识的系统性掌握还比较扎实,还不能熟练地运用学过的知识和技能。在以后的教学中,基础性的知识还是应该多提、多问,做到及时复习、及时巩固。正所谓“不积跬步,无以成千里。”

三、反思教与学存在问题

1、学生学习:

从成绩来看,过半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相对较好,但对于综合性强、机动灵活、联系实际的题目回答得不够好,反应出学生不重视地理学科的学习,知识没有得到巩固;学生在平常的学习不够扎实,学习的主动性较差。

2、教师教学

在教学中只强调学生的理解,没有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反馈,学生只会说,一下笔就错误百出,这也是失分的原因;对学生个体分析不到位,没能做到因材施教。

四、今后教学应注意的问题

1、创造性使用教材。要结合学生的特点,对教材进行适当的调整、重组、删减和补充,避免“教”教材。对教材知

识点的讲授力求全面,让学生理解,学以致用,切忌照本宣科。

2、要创设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为每位同学提供成功的机会。在教学各个环节,注意分层教学。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为此,“精导”是实现自主学习的关键,“实学”是实现自主学习的根本。所以,在课堂教学中要“多一些自主,少一些灌输”,“多一些讨论,少一些讲解”, “多一些简、易、新,少一些繁、难、旧”,“多一些有效教学,少一些无效训练”。

3、重视读图能力的培养,有针对性培养学生学科素养。 地图是培养学生能力的重要载体,是地理学科的第二语言,地理试题可谓无图不成题。读图教学在地理教学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尤其是在地理新教材中更加突出了读图教学的地位。

4、落实好基础知识,使学生学会学习并运用地理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夯实基础,注重课堂教学,向45分钟要效率,努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将课堂反馈落到实处。同时尽量创设情景,予基础知识于生活、生产的实际问题之中,多让学生用所学的地理知识解释日常生活现象,提高学生分析、解释实际问题的能力,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地理期中考试试卷分析

金钟中学

汪强强

图表分析初中地理论文范文第2篇

5、6班期中考试英语成绩分析

泰安一中 高一 英语 刘蕊

这次期中考试的内容是必修三的一到五单元。根据成绩分析,5班学生成绩较月考有所进步,有效人数从35人上升到42人,但是高分段人数由7人下降到5人,6班成绩变化不是很大,进步较小,高分段人数与其他班级比较,差距较大。

本次英语试题难度适中,听力学生失分较多,个别学生八九个的错,平时还要继续加强对学生听力的训练,加强策略指导,培养学生良好的听力心态。

单选紧扣课文,针对性强,考察内容丰富,涵盖冠词、固定词组、名词性从句、定语从句、情态动词,交际英语等。学生掌握较好,大部分同学错两到三个,基础知识不扎实,还需多巩固提高。

完形填空题出错较多,主要还是对文章语境理解不好,很不学生不知道Santa是圣诞老人,影响理解导致做题失误,说明平时阅读量少,文化背景了解少,5月备课组精选二十多篇完型题目让学生进行专项训练,每天一到两篇。做完对答案讲解错题,今后还要多加强学生解题思维上的指导和训练,围绕文章主题和逻辑关系来解题。

阅读理解涵盖信息题,科技文,文学杂文,总体难度不大,个别错误是因为学生理解能力欠缺,也有题目是因为粗心所致,个别同学反映前面题目花费时间较多,以至于最后一篇阅读没时间看,在时间分配上还要多加指导。

单词拼写题五道,做的还不错,也有十多个人得分在一半以下,对基础的知识还要严格要求。

作文最高27分,作文书写扣分较多,以后还要加强书写训练,提高卷面得分率。

图表分析初中地理论文范文第3篇

1、建立数据列表

2、在A12单元格上输入Index函数,即“=index(A2:A7,$A$10)”,表示从固定的单元格A10中,分别以代码序号来表示要表达的东西,而这些东西都来源于A2至A7的命令;

3、通过Excel自带功能强大的拖动功能,即在A12中当出现小十字架的时候往右拖动,至上述表格数据源的数据长度,此时A12一行数据就会连动;

4、点击命令栏“视图(V)”--“工具栏(T)”--“窗体”;

5、选择“组合框”按扭;

6、在图中需要的位置拖动光标得到一个大小适中的组合框;

7、在组合框上电击右键,选择“设置控制格式”;

8、在控制选项卡“对象格式”中“数据源区域”框中A2至A10,“单元格连接”框中A10;

9、这时在工具栏上点击图表功能按键, 选择图表类型;

10、数据区域框中B12至H12,以及1月至8月,下一步后电击“系

图表分析初中地理论文范文第4篇

摘 要:初中地理是一门应用性与实践性并重的学科,需要学生记忆大量的地理知识,结合经典案例展开分析与推导。在指向核心素养的初中地理教学中,使用乡土地理课程资源,能大幅度提升学生的理解能力,加强地理实践力。

关键词:初中地理;核心素养;乡土地理课程资源

教师在教授初中地理时,可以尝试加入乡土地理课程资源,一方面根据《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地理中考必考乡土地理,另一方面因为联系身边和生活中的地理更加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加强学生的理解能力,增强学生的地理实践力,推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乡土地理课程资源的使用中,教师会引导学生,对自己生活和身边中的地理问题进行调查、分析、讨论、意见互换等行为。通过实践与分析,推导出最终结果,从而让学生在学习中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加深学生对于理论知识的理解能力。

一、 指向核心素养的初中地理乡土地理课程资源利用的必要性

(一) 新形势下地理中考的需要

《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主要包含四个内容:“地球和地图”“世界地理”“中国地理”“乡土地理”。《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学习身边的地理,学习家乡的地理,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学习对終身发展有用的地理”等基本理念和成为一个合格的现代公民的目标,应该是初中地理核心素养“立德树人”教育诉求的基本要求。不管是以前的南平地区地理中考还是2017年开始的全省地理中考,“乡土地理”都是绕不过去的一道坎,关键是乡土地理还没有现成的地理教材,因此指向核心素养的初中地理乡土地理课程资源的运用尤为重要。地理核心素养的基本价值观念是人地协调观,主要包含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和地理实践力。

(二)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区域认知

在以往的初中地理教学中,教学中充斥着大量的概念与理论性的知识,死记硬背的情况比较严重。教师与学生之间关系存在割裂现象,教师自顾自地讲课,学生应付性地听课,这种教学不但枯燥乏味,而且教学效率极其低下。乡土地理课程资源能将身边的事例形象地呈现在学生面前,例如在讲授八年级《中国的河流》时,笔者就适时联系武夷山市区崇阳溪和三姑度假区九曲溪来讲知识点,并且及时总结它们都是福建省最大的河流闽江的支流。因为和学生息息相关,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发了学生强烈的学习动机,调动了学生学习积极性,培养了学生的区域认知。

(三) 提升学生的分析能力,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和区域认知

初中地理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不能重理论而轻实践。教师在提出一个事例时,可以让学生围绕事例展开分析,在复杂的形式和条件里,学生要学会抽丝剥茧,对每一个细节展开分析。乡土地理课程资源可以从发出疑问开始,联系实际,进而得出结论。例如分析福建省九个区市的名称及分布,每块区市的轮廓,并不断尝试进行拼图组合,学生经过认真组合,考试时就不会张冠李戴,同时培养了学生的综合思维和区域认知。

(四) 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和地理实践力

教师在初中地理的教学中,如果按照课本知识,进行一板一眼的教学,整节课都在讲解和分析,不仅教师的工作量很大,而且没有留给学生思考和想象的时间与空间。教师要发挥学生的自主性,让学生能有自己的想法。教师可以使用乡土地理课程资源,开阔学生的视野,从多角度对事例进行分析,在讨论和交流中,不断深入挖掘信息。例如在讲授八年级《疆域》中国的海陆位置时,笔者就适时用幻灯片拓展延伸福建省海陆位置,让学生讨论其地理位置的优越性。这样的教学确立了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让学生畅所欲言,帮助学生深化知识的理解,发挥学生的创造力,培养学生综合思维和地理实践力。

二、 指向核心素养的初中地理乡土地理课程资源利用的方式方法

(一) 积极搜集素材,做好课前准备

在教师的课前准备阶段,教师需要对课本教案中所需的乡土地理课程资源进行搜集,因为乡土地理课程没有现成的教材,教师可以使用互联网,搜索最新的教学资源,寻找所需的初中乡土地理教学的事例。教师可以灵活使用视频、图片、动画、诗词等方式,进行事例的演示与重现。教师在课前准备阶段,可以与其他的教师进行交流与合作,集合学生的个性和课程进度,进行课程的准备活动,确保教学素材能让学生接受新知识,并且学以致用。

(二) 创造学习气氛,培养读图和绘图能力

地图是地理的灵魂,读图能力是地理学习的基本能力,可以通过绘图了解气候的类型和特征、风的方向、地形与地貌等信息。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需要营造轻松舒适的教学氛围,引导学生参与事例的分析,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读图和绘图能力。气氛的营造可以通过视频、音乐、动画、PPT等形式,为学生营造身临其境的感觉。例如在讲授七年级地理《气候的类型》时,笔者就播放了中国首都北京代表的温带季风气候和福建省福州代表的亚热带季风气候的不同景观的视频,配以轻松的音乐,让学生身临其境了解南北方的不同气候,同时趁热打铁让学生分析比较两个不同城市的气温降水量柱状图(PPT展示),从而得出两种气候类型的气候特征,从感性认知上升到理性认识,培养了学生的综合思维和区域认知。

(三) 解答疑难问题,进行合作交流

教师在乡土地理课程教学中,可以提出一些启发性的疑难问题,通过启发引导让学生大胆质疑。例如武夷山作为世界自然和文化双遗产,著名的旅游城市,茶文化远近闻名。笔者抛出问题:武夷山乌龙茶生长的自然地理优势有哪些?引导学生通过分组的方式,每一组负责一个因素,从地理位置、地形、气候、河流、土壤等自然因素方面分析,让每一位小组成员都参与到讨论中来。“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学生感到“山重水复疑无路”的困惑时,笔者适时点拨、指导,挖掘学生分析问题的潜能,定会迎来“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欢欣时刻。学生收获的不仅是成功的喜悦,更有对地理的高度自信和对地理知识的理解。

(四) 灵活运用智慧,实施地理实践活动的能力

教师在乡土地理课程资源的运用中,要培养学生实施地理实践活动的能力。地理实践活动有:图表绘制、学具制作、实验、演示、野外考察、社会调查、乡土地理调查等方面。教师的引导方式也要多种多样。例如在讲授武夷山经济特色——武夷山乌龙茶生长的自然地理优势有哪些?由于有些学生家里就有茶山,教师可以利用周末时间,在学生家长的邀请下,组织学生去参观某位学生家的茶山,学生身临其境摸到真实的茶树和土壤,呼吸到新鲜的空气,可以细致入微地考查茶山的地形、气候、灌溉的水源、土壤等,远比教师上课枯燥的讲解知识点来得印象深刻。这种行为极大地提升学生的参与感,培养了学生的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和地理实践力,对课本的理论知识进行深入理解,理论与实际相结合。

三、 指向核心素養的初中地理乡土地理课程资源运用中存在的问题

(一) 事例的选择问题

教师在乡土地理课程资源的选择中,要对事例进行一定的筛选,并要具有独特性和代表性。乡土地理课程资源的事例,在信息化的时代里能够搜集到很多,但是有的事例影响因素多,有的事例过于庞大复杂,有的事例知识点超前……这些都需要教师进行筛选,并对不合时宜的事例进行淘汰。教师的事例选择,很考验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教学眼光,需要教师的耐心细心,将事例与知识点相结合,深入浅出地让学生从中汲取知识。事例的选择,最好能拥有时效性,与新的地理信息相结合。

(二) 理论的结合问题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使用多种多样的事例,让学生结合理论对事例展开分析。学生的分析需要有自身的观点,并得出属于自己的结论,这种行为教师不能直接予以否定。但当学生只顾独特性的时候,教师要将话题拉回事例分析里。教师在教学中,要坚持核心素养的培养,让学生能掌握和利用自然规律,进行问题的解读与分析。

(三) 实践的利用问题

学生在学习乡土地理课程资源的运用后,可以联系身边的地理问题,结合当前的地理信息,进行自主学习和分析论证,开拓思维,将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四、 初中地理核心素养视域下乡土课程资源运用的发展方向

随着新课改的推进,初中地理的教学模式还会不断发展和升级,指向核心素养的初中地理乡土地理课程教学要提升学生的思维宽度和广度,与实践相结合,而且要根据时事的发展,灵活转换乡土地理课程资源的运用方式。教师的教学理念、教学方式和教学技术也要不断推陈出新,做到与时俱进,教师素养是应对所有变化的法宝。在乡土课程资源的运用中,教师需要结合事例,搜集素材,提出疑问,解答疑惑,让学生的学习效率最大化。

在指向核心素养的初中地理的乡土地理教学中,合理运用乡土课程资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提升学生的分析能力。教师在教学中,要积极搜集素材、创造学习气氛、进行合作交流,并直面初中地理的乡土地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洞悉未来的发展方向,只有这样,学生才能真正了解初中地理的理论,并与实践相结合,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与自然和谐相处。

参考文献:

[1]林伊芬.高中乡土地理课程资源利用现状及策略[J].中学课程资源,2018,11(29):82-83.

[2]莫丽珠.核心素养视域下初中地理课堂教学策略,广东省初中地理优质课比赛的感悟[J].中国地理,2018,8(19):52-53.

[3]李洪刚.浅析初中地理教学中乡土地理课程资源利用方法[J].中国校外教育,2018,7(26):44-45.

作者简介:

王进弟,福建省武夷山市,福建省武夷山二中。

图表分析初中地理论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信息技术,初中地理,微课制作

在现代的教学中,摒弃了旧的落后的教学方法,升级成现代化的思维来进行应用探索,这对教学的实践效率和理论都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信息技术的微课与教学犹如有机物和无机物数以亿万次的碰撞和杂交,积极影响着彼此。那勃勃生机的微课就像肆无忌惮的野草,享受这片教学的心间蛮荒,填满这片祖国花朵渴求知识的土地。

一、信息技術

信息技术是用于管理和处理全球数据库的信息所采用的各种技术的总称。信息技术改变了人们很多的生活习惯,大大提高了人们生活的便捷度,使人类文明向前迈进了一大步。另一方面,人类活动的一个分支,即教学管理,它大大丰富了教学方式,颠覆了以往的传统教学方式。将信息技术运用到教学管理中,并将其作用发挥到极致,这势必会创造一个新的教育里程碑。尤其随着移动网络进万家,以及手机的普及,微课的移动学习,跨距离学习,在线自习打卡,广泛学习将会越来越普及。教师通过利用信息技术如Camtasia Studio、Audition、会声会影等应用进行微课制作,这一方面能提高自身的信息技术,另一方面能更好的使自己完成教学任务,提高教学效率,岂不是两全其美。

二、初中地理微课教学

地理是一门兼顾文理科特点的综合性学科,主要研究地理要素或者地理综合体的空间分布规律、时间演变和区域特性。而微课也叫做微课程,它的全称是“微型视频网络课程”,以知识为主体,以短视频为教学载体,以某个教学重点、难点或者教学实验等任务为对象而设计研发的一种生动活泼的在线视频课程资源。 初中地理尤其是敲开学生对这一学科的兴趣发展的关键。

把微课与地理教学相结合,极大的方便了学生的学习,能够满足学生的学习欲望,能提高学生对地理的兴趣,更好的培养了学生主动学习的意识,使学生更好的掌握地理知识体系。同时,我们也可以将学生的生活场景呈现得更贴近现实生活,增加微资源的亲和力和吸引力。而“求慧”要求微课程贴近现实,真实恰当,由小到大,从而产生隐形知识,因此,地理微课程必须重视知识点之间的关系。

(一)地理微课的特点

1.教学时长较短

地理微课一般是五到八分钟之一区间不等,最长不会超过十分钟。所以相对于传统四十五分钟,这个就叫做”课例片段”或”微课例”

2.教学内容较少,主体突出

由于教学视频的容量比较小,而且地理微课程主要是围绕某个重点或难点进行具体教学,主体突出。

3.教学结构”情景化”,反复利用

地理微课程使教学结构更加生动活泼,而且克服了距离障碍,随时随地满足学生的学习欲望。活灵活现的地理知识都印入学生眼帘,大大培养了学生对地理这一学科的兴趣。

4.反馈及时

学生以及其他教师通过观看视频,对教师提出意见,使得教师的教学效率有所提高。

三、微课制作

微课制作的门槛非常低,每个人都可以去研发创造课程,但是要以使用者为对象,是”为了更好的教学和通过教学”,视频内容一定是正确科学的,切记研发的视频内容掺杂学术造假或者会误导青少年。微课制作的应用方法多种多样,但”分析、整理、制作、发布和反馈”是其五个基本步骤。

(一)深入分析,科学选题

微课涉及的对象分别是制作者和使用者。即制作者是教师,我们就要考虑分析教师自身制作微课视频的时间和精力,以及使用APP的技能高低;使用者是学生,我们就要考虑学生的时间和精力,微课视频内容学生的难易接受度等因素。结合这两方面因素去考虑分析,然后得出哪种地理教学风格的视频更适合教师和学生,能更好的让学生感受地理世界中的风土人情,以此来科学选题。

(二)谨慎整理,合理设计

在教师进行微课制作前,需要首先准备好地理教学视频中所需要用到的课件,PPT,图片,视频等素材,然后素材准备齐全后,要大致写出用来拍摄的脚本。素材和脚本必须谨慎整理,合理设计。以便后期剪辑制作。就这样,教学视频已经初步成型。

(三)精心制作,审核发布

地理教学视频不是技术,关键取决于教师本人。教师用精心设计的教学环节去感染和引导学生,使其身临其境,培养对地理的兴趣,更好的理解知识点。教学视频可以用摄影机等设备来进行拍摄,后期用会声会影等一系列应用剪辑制作。教师经过对视频中每一个知识点的审核复查后,可以发布到自己学校的校园网或者学习通等APP上,开放时间尽量两到三天,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去消化掌握。

(四)教学反馈

这个教学反馈包括学生对这个教学视频的反馈。学生通过观看微课,产生自己的问题和思考,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意见和疑问,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内容或者方式。还包括教师对学生掌握情况的了解,并建立奖惩机制或等级制度,如对表现良好的同学进行奖励。

四、结语

人类生活起起伏伏,但总是以人为本为主体。即教育要以学生为本。微课只有经过大风大浪的跌宕起伏,才会成为一个精致的时代产物。而现在的地理微课程就仿佛是一块璞玉,只要经过打磨,走过一片荆棘之路,结合信息技术特点然后解决自身短板,化缺点为长处,将信息技术微课这一分支的作用发挥到极致,定会所向披靡,走出一条教学的康庄大道。

参考文献:

[1]潘财华. 浅谈初中地理教学中微课的制作思路[J]. 文理导航(上旬), 2017,56(8):76-76.

图表分析初中地理论文范文第6篇

摘 要:在教育改革背景下,初中地理教学中构建生活化的教育模式具有重要的意义。在地理教学中,教师要紧密结合教学内容,利用趣味化的生活教学手段,融入生活化的教育资源,开展生活活动等,构建生活化的地理教学课堂,提高教学质量。

关键词:初中地理;生活化教学;对策

地理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古人将“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形容人的知识渊博,无所不知,由此可见地理知识涵盖面之广,可谓是包罗万象。初中阶段是学生地理知识学习的启蒙阶段,初中地理教师的教育,应当注重对学生学习兴趣和积极性的培养,激发学生探索地理科学知识的欲望,为取得好的地理教学效果奠定基础。而传统的初中地理教学,因知识的传授和灌输,导致学生采取了死记硬背的方式学习地理知识,同时也影响了学生地理学习兴趣和积极性的培养。教育改革背景下,生活化教育模式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构建,有利于搭建地理教学与生活之间的桥梁,实现地理教育“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的目标,全面提高初中地理的教学质量。

一、 生活化教学法的内涵及特征

(一)生活化教学法的内涵

教学,涵盖“教”与“学”两个方面。“教”是教师将知识、技能传授给学生的活动;而“学”则是学生向教师获取知识、提高技能的过程。生活化教学法,即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结合教学内容,融入生活现象、生活案例等,增强学生的生活体验,实现教学目标的教学方法。生活化教学法是一种典型的将教学与生活有机联系的教学方法,对帮助学生深入地理解知识,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生活化教学法的特征

关于生活化教学法,著名教育学家陶行知先生很早便提出了“生活教育”的指导思想。如今,生活化教学法在教育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与其自身的特点是密不可分的:

首先,实践性特点。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我们强调学生在知识学习的过程中,应当“学有所用”“学以致用”,由此可见,“用”是“学”的核心所在。既然要以“用”为目的,教师在教学中,就应当立足实践,方能取得好的教学效果。生活化教学作为一种以“生活”为基础的教学,教师在教学中,不仅要结合教学内容深入挖掘生活中的教育资源,同时还应当指导学生将知识应用于实践,以“学习实践”和“实践学习”为基础,实现理论知识与生活实践之间的相互转化。由此可见,生活化教学模式的构建,具有实践性的特点。

其次,主体性特点。“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是现代教育改革的目标。生活化教学模式的构建,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立足学生生活实践经验,以学生的兴趣、爱好等为中心,融入学生熟悉的生活案例,开展趣味性的生活实践活动等,促使教师的教育内容与学生的兴趣爱好相符。由此可见,生活化教学模式的构建,具有主体性的特点。

第三,趣味性特点。趣味性是生活化教学法的一大特点。在课堂教学中,趣味性的教学内容,不仅仅是影响学生,同时也会感染教师,促使教师用更加富有吸引力的方式开展教育,提高教学质量。因此,教师在构建生活化教学法的过程中,要善于挖掘生活中趣味性的教学内容,融入教学课堂中,提高教学质量。

二、 初中地理教学生活化教学模式构建的意义

(一)激发学生的地理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的有效途径。初中地理作为一门包罗万象的学科,知识点多是其学科的主要特点。在初中地理的教学中,传统灌输式的地理教育模式,难免会让学生感到枯燥和乏味,导致学生对地理知识的学习缺乏兴趣。生活化教育模式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构建,教师将会改变过去单调的、乏味的理论讲解模式,融入富有趣味性的地理现象,生活案例等,借助学生熟悉的现象进入地理科学世界,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进而达到激发学生地理学习兴趣的目的。

(二)培养学生地理学习思维

在任何一门学科的学习中,思维都是极其关键的元素。积极的思维有助于调动学生思考的积极性,并在思考的过程中习得知识,提高学习效果。而传统的应试教育,导致学生对知识的习得主要是采取死记硬背的模式,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其学习的质量。生活化教学法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构建,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需要积极引導学生用所学习的地理知识分析生活中的地理现象,也可以指导学生运用生活现象理解地理知识,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再是被动接受,而是全面参与到地理课堂中,有助于活跃学生的地理学习思维,促使其思维能力的提升。

(三)激发学生探索欲

和传统的教学方法不同,生活化教学法强调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学习”。而“自主”与“探究”,都是现代教育改革背景下提倡的教育模式。在初中地理的教学中构建生活化的教学模式,是激发学生探索和求知欲的有效途径。例如,教师在给学生讲解环境污染与环境破坏的相关问题时,如果采取传授式的教学模式,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将不会那么深刻。在教学的过程中,笔者采取角色扮演法开展情境教学,让学生分别扮演“人类、鱼和植物”,各自站在自己的角度去思考问题,然后进行情境对话。这种角色扮演法的开展,有助于让学生更加深入地探索环境污染和环境破坏对自己的影响,而在对话的过程中,学生对环境污染的理解将会更加深入,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探索欲。

(四)提高学生的实践和应用能力

前面我们谈道:现代教育极其重视学生“学有所用”“学以致用”,即学生在习得知识时,也应当能够灵活应用,方能实现理想的教育目标。在初中地理的教学中,知识的灵活性与实用性,决定了教师应当注重对学生实践和应用能力的培养。和传统的地理教学模式相比,初中地理教师积极构建生活化的地理教育模式,引导学生用所学解决生活中的各种问题,能够用所学解释生活中的各种地理现象,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生活应用和实践能力。

综合以上分析可见:地理作为一门综合性极强的学科,对学生的生活具有较强的指导意义。在初中地理的教学中,教师构建生活化的地理教育模式,对激发学生的地理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地理学习思维、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提高学生的实践和应用能力等具有积极的意义。由此可见,在教育改革背景下,初中地理教师在教学中构建生活化的教育模式,具有必要性。

三、 初中地理生活化教学探究

(一)利用趣味性的生活化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地理学习兴趣

首先,开展生活化的游戏活动。对中学生而言,游戏依然是其喜闻乐见的一种活动形式。初中地理教师在构建生活化教学法的过程中,可以巧妙地通过生活化教学游戏活动的开展,让学生在“玩”中学,充分调动学生地理学习的情绪和积极性,实现寓教于乐的教育目标。例如,在教学“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时,笔者开展了“记忆大比拼”游戏活动:将学生分成几个合作学习小组,每个小组5人,分组完毕之后,教师随机说出世界上15个发达国家、15个发展中国家,每个国家重复1遍。教师说完之后,学生小组用5分钟的时间完成对知识的记忆,然后小组之间进行评比,看哪个小组记得最多。这种游戏活动,学生不仅学习情绪高涨,同时也是极其考验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考验集体智慧的。

其次,融入生活化的地理故事。在构建生活化的初中地理教学课堂过程中,教师也可以给学生讲述有关地理的生活故事。这种“故事化”的教学模式,学生的倾听愿望更强,同时在倾听的过程中,学生更加容易记忆和掌握地理知识。例如,初中地理教师在给学生讲解“旅游”的相关知识时,就可以融入旅游故事,让学生了解一些著名旅游景点的自然风光、风土人情等,在此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分析地方文化对旅游业的影响,不仅能够有效地增强地理课堂的趣味性,同时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促使良好教学效果的实现。

第三,设计趣味性的生活问题。

生活中处处有地理,地理中也处处有生活。而生活中的很多现象,都是可以用地理科学知识去理解的。因此,初中地理教师在教学中的过程中,可以紧密结合教学内容,设计趣味性的生活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构建“生活问题导学”的教育模式,激发学生的探索欲和求知欲。例如,飞机的跑道沿着风向建设,实现飞机“逆风起降”的目标,那么,飞机“逆风起降”的原因是什么呢?又如,在初中地理经纬网的教学中,笔者设计了生活化的问题:生活中,我们常听老人说:“三九四九,冻死猪狗”,为什么北半球大陆的最低月平均温度不在冬至而在“三九四九”呢?这些生活常识,对学生而言,可谓是耳熟能详,但学生从未从科学的角度理解和分析过。而教师设计这类富有趣味性的生活问题,有利于引导学生思考,最终取得好的生活化教学效果。

(二)融入生活化的教育資源,提高生活化教学的实效性

融入生活化的教育资源,不仅能够使生活化的教育模式更加具有实效性,同时也有助于拓展地理教学课堂,拓展学生知识视野。在初中地理的教学中,生活教育资源有乡土资源、教学道具或者是生活实物等。我们以乡土资源的融入为例:

乡土资源是学生生活地域的自然和人文事物等。在初中地理的教学中,乡土资源的融入,是构建生活化的地理教学课堂,促使地理教学改革创新的有效途径。如地方水资源、森林资源以及乡土风情等,都是教师可以融入的重要的乡土资源。而教师引导学生结合地理知识分析乡土地理,不仅能够增强地理课堂的趣味性,同时还有助于提高地理课堂的实效性。

例如,教师在给学生讲解水资源的相关知识时,因水资源与学生的生活密切相关。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开展小组话题讨论:让学生分析本土的水资源状况。又如,在给学生讲解交通运输等相关知识时,也可以结合所在城市的交通道路情况,让学生了解城市交通布局,了解交通流量,分析哪些地方交通规划不合理,等等,这类融入乡土地理资源的教育模式,是全面提高地理生活化教学实效性的有效途径。

(三)开展生活化的教学活动,丰富地理教学课堂

为了激发学生的地理学习兴趣,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还可以积极开展生活化的地理活动,增强地理课堂的趣味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教师在给学生讲解“民族区域的划分和民族风土人情”时,为了强化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笔者开展了“风土民情知识竞答”活动,让学生以小组合作的方式参与竞答比赛,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知识的积极性,提高教学质量。

综上所述,在教育改革背景下,初中地理教师应当积极构建生活化的地理教学模式,融入生活化的教学案例、开展生活化的教学活动等,不断激发学生的地理学习兴趣,提高地理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王瑶.生活化地理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7:45-46.

作者简介:

荆国祥,甘肃省平凉市,甘肃省平凉市崆峒区花所中学。

上一篇:农业节水灌溉管理论文范文下一篇:信息技术学科管理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