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族民间文化论文范文

2024-01-02

满族民间文化论文范文第1篇

【摘要】本文以J.H.斯图尔德文化生态学为研究视角,通过对燕赵文化的形成与发展的梳理,分析燕赵舞蹈的文化生态适应。燕赵文化的产生是由历史决定的,燕赵舞蹈的形成是受到其密切的影响而产生,这其中包含文化、历史、环境等诸多生态因素,其文化适应在形成、发展、成熟多阶段具有相互的适应性,这也是燕赵舞蹈形成的根本原因。

【关键词】燕赵舞蹈;文化适应;文化生态学

基金项目:本文为2017年度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项目“燕赵群文舞蹈生态环境研究”(项目编号:17BE095)的阶段成果。

燕赵是一个地理概念。南至黄河,西至太行山脉,北至燕山山脉,东至渤海。形成以河北为中心,辐射周边多省市的地域概念。同时又是华北平原北部的核心,因此农耕文化是该区域的主导区位。燕赵是一个历史概念。从战国时期燕国和赵国区域内产生的区域文化,进而延续至今。燕昭王报复伐齐标志着燕文化的形成,胡服骑射标志着赵文化的形成,并随着时间的推移,分别融入到晋文化体系、邢文化脉络和成邺文化。近代历史中,燕赵地区又是“革命”的主要阵地,许多具有标志性的战役在此发生,从而汇聚成“慷慨悲歌”的英雄群落。加之中国两次人口的大迁徙——闯关东、走西口,都以燕赵大地为枢纽促使了燕赵文化以文化、历史、环境为纬度,进行多元化发展,从而构建燕赵文化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1955年,美国文化人类学家J.H.斯图尔德在其代表作《文化变迁的理论》中,首次提出“文化生态学”的概念。其核心概念包括“文化生态适应”和“文化核心(culture core)及其余留物(remainder)”。“文化生态适应”是指“一个社会适应其环境的过程进行研究”[1];“文化核心”是指“同生存活动和经济布列最密切联系在一起的特征群集”[2]。“文化的余留物”包括“社会结构的许多方面及仪式行为”[3]。国内学者对这一概念所存在的技术体系进行更为深入的研究,进一步提出了文化适应的概念“由个体构成的不同文化群体间,由于持续而直接的文化接触,从而导致个体或群体在文化模式上变化的现象”[4]。

区域文化的形成和创生与其对自然和文化环境的适应是密不可分的。如齐鲁文化与儒家文化是密不可分的;关东文化与其地域环境是相互促进的;岭南文化与其历史境遇是无法割裂的。然而对燕赵文化,尤其是燕赵地区的舞蹈文化的概念构建,与其生存的环境、文化、历史有哪些密不可分的因素?在近年来燕赵地区舞蹈作品的创作与燕赵文化之间又存在哪些必然的联系?河北被称作“民间舞蹈之乡”,其多样性的民间舞蹈,又是遵循了怎样的文化适应策略而逐步建立?这些问题都有助于丰富燕赵地区舞蹈文化的构建,同时能够为燕赵舞蹈未来的发展,提供较有利的佐证。

对于“燕赵舞蹈”这一概念的阐述,主要集中在以下文章。如《燕赵民间舞蹈文化对推动河北省旅游业发展的研究》一文中,将燕赵民间舞蹈等同于河北民间舞蹈,研究的主要对象也是河北地域内的民间舞蹈。这与“约定俗成”的燕赵概念相吻合,即燕赵为河北的别称。此文第一次将河北民间舞蹈以燕赵民间舞蹈的称谓存在于学术研究之中。此外,《革命烽火熔铸燕赵文脉》一文中,燕赵文脉建立在“燕赵大地成为敌后抗战的主战场”之上,并以代表性的人物、艺术作品,以时间为序,梳理燕赵地区作为“战场”的红色革命题材的创作。本文以此为蓝本,对燕赵的“民间舞蹈之乡”和“敌后抗战的主战场”以文化生态适应的角度进行更深层次的分析与探讨。

一、地域环境和历史遭遇奠定燕赵舞蹈品格

燕国地处北寒地区,气温寒冷,且经济较为落后。有学者认为“燕文化是苦寒文化,猥琐而局促,卞急而狷介,是由政治经济的相对落后导致激变而产生的文化。”[5]更有学者进一步阐述了这一观点:“燕蓟为边缘苦寒之地,故而人口稀少。可以说,燕赵之地的生存环境相对艰难困苦得多。”依据环境决定论,气候能够决定人的体格和性格。那么燕赵地区的人民因其生活在“苦寒之地”而“易于形成一种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的价值认同”[6]。因此出现了侠胆义肝的英雄情结。在李新撰写的《悲歌慷慨 地灵人杰——论“燕赵文化精神”的内涵与生成》一文中将燕赵文化精神总结为“山川雄峻,地灵人杰”“英雄豪俊,层出不穷”和“儒学传统,尚质求实”[7]。不仅强调燕赵文化从独特的自然地理环境中衍生而来,而且从史学角度,对燕赵大地上的历史典型英雄人物进行了总结和梳理。文章还从儒学的角度分析燕赵文化的构成,认为河北诗人能够在诗歌中直抒胸臆,真实地表达个性思想是儒家思想和燕赵文化的契合。

此外,在河北大学贺志朴在《论燕赵文化的美学精神》中,还论证了燕赵文化与京城之间的关联,这与河北的民间舞蹈有着密切的联系:如流传于承德的满族宫廷舞蹈、皇室守灵人的易县“摆字龙灯”等。文章还在京城文化和中原审美的基础上,提出乡土文化也体现着“慷慨悲歌”的核心精神。“冀南、冀北、冀东分别体现了农耕文明、游牧文明、海洋文明”[8]。如徐水舞狮体现了燕赵文化的尚武精神;二人台充满了阳刚之气;沧州落子体现了燕赵文化的侠义精神等。

这些因素共同构建燕赵文化的精神特质:燕赵独特的自然环境奠定了“侠胆义肝”的精神基础,厚重的历史境遇发展成为“慷慨悲歌”的精神核心,多元的文化构建“刚直厚朴”市井文化气息。

二、慷慨悲歌中的燕赵舞蹈

司马迁在《史记·货殖列传》中对当时的燕国和赵国有着极为生动的描述,大致可以概括为为“雕捍少虑”“悲歌慷慨”和“好气任侠”[9]。

首先,“慷慨悲歌”在河北民间舞蹈中有着集中的反映。如沧州落子吸取了当地武术的动作作为舞蹈姿态,如《河北民间舞蹈的文化生态学研究》中提到“沧州滨海而多盐碱的恶劣自然环境在造成农民减产、饥荒频仍的同时,也用丰富难点海盐为沧州民众提供了一条谋生之路。由于贩盐需要保镖,这就促成了沧州本地的习武风尚……从而促使当地民众将落子舞发展成为一种具有鲜明武术色彩的独特民间舞蹈。”[10]沧州地处温带季风性气候,本应以农业耕作為主要经济来源,但由于其海拔较低,海水倒灌,形成不适宜农耕的返碱地。于是沧州人民开始贩卖海盐,在封建王朝贩卖私盐是大罪,只能够依靠“镖局”的保护防止官府的稽查和盗匪的抢劫。习得一身武艺成为沧州人谋生的手段,后来,沧州落子舞蹈中就融入了武术的元素。同时,在《中国民族民间舞蹈继承·河北卷》中记载着这样一个故事:“康熙年间,黄天霸为破一山寨,命士兵扮做卖艺人,手持鞭、棍,内藏武器,且歌且舞,上山献艺,趁机出去武器,杀死山大王,为民除害。后人为纪念他们,就打其霸王鞭、敲起竹板,从此有了落子。”[11]黄天霸这种为民除害的行为,能够充分体现燕赵文化中的“好气任侠”的文化品质。

此外,现当代艺术作品中,对燕赵的“悲歌慷慨”有着较为丰富的诠释。如由东北师范大学创作表演的《鸡毛信》是以同名电影为蓝本改编的舞蹈作品。电影版《鸡毛信》其渊源为华山创作于1945年7月的小说版《鸡毛信》,主人公海娃“是晋察冀边区抗日民主根据地的众多儿童团员和小通讯员们的英勇事迹,经作家提炼、升华、创造而成的”[12]。舞蹈中革命仁人志士视死如归的英雄气质,正是“慷慨悲歌”的真实写照。

2021年来河北本土的舞蹈创作也在红色文化中孕育出新的作品。如河北经贸大学创作的《岗南新娘》演绎了抗日战争期间在白色恐怖笼罩下的老区平山县岗南村,送男人上战场的女人在饱经生活和精神摧残,饱尝家国恨、民族仇之后,咬紧牙关誓与命运抗争到底的存在状态。再如河北大学创作的《棋盘陀》以狼牙山五壮士为原型,表现无畏战士在战斗中临危不惧,英勇阻击。面对步步逼近的敌人,他们宁死不屈,毁掉枪支,义无反顾地从主峰棋盘陀纵身跳下。“狼牙山五壮士”用生命和鲜血谱写出一首气吞山河的壮丽诗篇。舞蹈通过“狼牙山五壮士”为人物形象的舞蹈化演艺,讴歌英勇无畏的革命精神,以此唤醒人民的爱国主义情怀。

三、燕赵舞蹈文化中的市井气息

如果“慷慨悲歌”是燕赵文化中“超我”境界,那么“好气任侠”却是“本我”的自然流露。“赵文化‘好气任侠’,有富厚的市井因素”[13]。国家的气象,能够通过当时的民间文化展现出来,同时,又能够通过民间文化艺术活动,展现市井人民的生活状态。市井气息的流露,也是在自然和社会的变迁中逐渐形成的。

河北拉花民歌《大过门》“第二段歌词便是讲述冀中大水灾中,灾民流离失所,苦不堪言的情景……灾民的遭遇与井陉人民有着心理、情感的内在联系……在拉花中得以体现。”[14]井陉拉花舞蹈的产生,跟灾民求生存、求发展的心态密不可分。河北拉花舞蹈的产生,能够窥探到灾民面对困境的乐观精神,也是市井情感的自然流露。河北地秧歌主要流传于唐山、秦皇岛一带,以昌黎最为典型。在对其进行田野考察时,地秧歌至今任然活态传承。地秧歌已经成为带有广场舞性质的民众娱乐活动,民众参与性极高,仍旧保存着较为传统的风格特征。地秧歌人物扮相基本按照我国北方秧歌“四梁四柱”的传统样式,但丑角却是非常浓墨重彩的一笔。“丑是地秧歌中的核心角色,因为没有丑就没有‘逗’。用当地人的话来说‘闹秧歌不丑,就同吃饭没肉一样不上口’。”[15]唐山乐亭县地区,至今任然保留着地秧歌的特征,非传承人的普通民众,在丑角的塑造中惟妙惟肖,如傻柱子、丑公子等,极具滑稽性,这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河北人民的面对生活的乐观积极的心态。

舞蹈艺术作品《走山梁》,采用拉花的动作语汇,塑造了一群极具市井特色的山沟里的年轻人。舞蹈中大量采用“上山步”,是太行山脉人民居住环境的真实写照。滑稽风趣的表演风格,展现出大山中人民的探索。舞蹈《走山梁》恰如其分地展现了河北山区贫民百姓的质朴生活。走出大山,就是奔向新的生活。

除此之外,作为多元文化相互渗透的河北,又地处环北京地带,势必受到皇族和宫廷文化的影响。作为守陵人的后裔,保定易县忠义村的村民所舞动的“摆字龙灯”是皇族文化的延续。其龙舞道具分为十三节,是为了纪念雍正在位十三年。石家庄鹿泉北白砂龙灯在乾隆出巡时进行表演,并被赐予黄马褂。这些宫廷文化的发展,更加能够体现市井百姓对宫廷文化的敬畏。

四、结语

“慷慨悲歌作为燕赵文化的精神特质,是燕赵独特的自然地理环境造就的,而后人对这种文化精神的认同,很大程度上也是源于对这种特殊自然地理环境的认识。”[16]河北地域辽阔,形成了多文化形态共存的局面,如张家口以游牧文化为主,秦皇岛以海洋文化为标志,冀中和冀南地区以农耕文化为典型。还有一部分地区古时以渔猎为主要生活方式,后因自然环境的变迁,逐渐演变成为农耕。河北地域是燕赵文化的重要组成,自然环境及其变迁、社会变革、历史遭遇共同构建了燕赵文化的多样性。第一,河北传统民间舞蹈能够体现积极地乐观主义态度,能够展现热爱生活,笑对生活的积极人生态度。如唐山地秧歌中以丑角的表演最为典型。这也是赵文化“好气任侠”的当代呈现。第二,河北的历史遭遇,造就了以男性为中心的红色文化特征。如晋察冀革命根据地、西柏坡革命根据地等,产生了大量的男性英雄形象,促使当代舞蹈作品具有丰富的红色基因。这也是燕文化“慷慨悲歌”的集中体现。第三,燕赵文化是河北区域文化形成的诱因,同时又是形成过程中的必然结果。距今3000多年的燕、赵两国所形成的“慷慨悲歌”,至今仍有所延续,集中展现市井百姓的乐观精神和革命历史人物的红色英雄。综上所述,燕赵文化的产生是由历史决定的,燕赵舞蹈的形成是受到其密切的影响而产生,这其中包含文化、历史、环境等诸多生态因素,其文化适应在形成、发展、成熟多阶段具有相互的适应性,这也是燕赵舞蹈形成的根本原因。

参考文献:

[1][美]朱利安·H·斯图尔特著,潘艳,陈洪波译.文化生态学[J].南方文物,2007(02):107-112+106.

[2][美]J·H·斯图尔德,王庆仁.文化生态学的概念和方法[J].民族译丛,1983(06):27-33.

[3]崔明昆.文化生态学的理论方法与研究[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05):58-64.

[4]孙丽璐.农民工的文化适应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11:1.

[5]张京华.“燕赵文化”概念界定的要点[N].中华读书报,2015-05-27(013).

[6]周振国,向回.燕赵慷慨悲歌基本内涵及历史传承[J].河北学刊,2014(06):185-190+196-197.

[7]李新,周新华.悲歌慷慨 地灵人杰——论“燕赵文化精神”的内涵与生成[J].社科纵横(新理论版),2009(04):146-147.

[8]贺志朴.论燕赵文化的美学精神[J].中国美学,2018(01):263-272.

[9]二十五史(第一册)·史记[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355-356.

[10]邢令果.河北民间舞蹈的文化生态学研究[M].北京:中国商务出版社,2017:81.

[11]中国民族民间舞蹈集成编辑部.中国民族民间舞蹈继承·河北卷[M].北京:中国舞蹈出版社,1989:209.

[12]王建军.《鸡毛信》版本溯源及人物原型考辨[N].文汇报,2018-02-05(W04).

[13]张京华.“燕赵文化”概念界定的要点[N].中華读书报,2015-05-27(013).

[14]中国民族民间舞蹈集成编辑部.中国民族民间舞蹈继承·河北卷[M].北京:中国舞蹈出版社,1989:393.

[15]中国民族民间舞蹈集成编辑部.中国民族民间舞蹈继承·河北卷[M].北京:中国舞蹈出版社,1989:48.

[16]周振国,向回.燕赵慷慨悲歌基本内涵及历史传承[J].河北学刊,2014(06):185-190+196-197.

作者简介:李建勋(1988-),男,黑龙江齐齐哈尔市,讲师,研究方向为舞蹈创作理论;孙姗姗(1981-),女,河北保定市,副教授,研究方向为舞蹈教育。

满族民间文化论文范文第2篇

中国历史文化概论》 《 中国历史文化概论 》

学院名称 专业班级 姓 学 题 名 号 目

语言与传播学院

《北京交通大学校园文化问题浅谈》

《中国历史文化概论》

我家乡的满族文化特征 我家乡的满族文化特征 满族

我的家乡是在辽宁省鞍山市下辖的岫岩满族自治县,其位于辽东半岛的北 部,面积 4502 平方千米,人口 50 万。岫 指的就是“有穴的山”, 岫岩县是个“八山半 水一分田,半分道路和庄园”的山区近海 县,又是东三省开放的前沿,其得天独厚 的地理优势和自然资源享誉海内外。岫岩 玉以产于“中国玉乡”辽宁岫岩县而得名, 简称“

(一)岫岩满族的婚姻礼仪 满族长期对外进行征战,使大批青壮年死于战场,为保证本旗人口繁衍,满 族婚

姻旧俗崇尚早婚,小男娶长妇,早早生子。过去满族习俗中,家庭妇女地位 较高,主持家中内外事务,岫岩一直有“妇女当家则家发,否则家败”之说,男 子处于从属地位。现今大多数家庭由男人当家或夫妇共同商量主持家政,也有部

2

《中国历史文化概论》

分地区仍由妇女掌管处理家庭内外重大事宜。赘婿有财产继承权,但必随妻姓。 清初,受民族矛盾的影响,禁止满汉通婚。如果男子娶汉族女子为妻,不许领取 钱粮,满族姑娘嫁汉族的则遭受非议,直到清末这种通婚状况才逐渐改变。解放 前,满族婚姻系一夫一妻制,不同辈分不能通婚,婚姻由父母包办,严格实行本 民族内部通婚。婚娶礼仪古朴简单,入关后受汉族影响,形成一套冗繁的礼节。

(二)岫岩满族的宗教信仰、族谱家规及禁忌 岫岩满族的宗教信仰、 岫岩满族的宗教信仰和努尔哈赤有关,也遗留下来许多禁忌和风俗。相传当 年努尔哈赤遇难时曾被四喜娘娘、 狗、 乌鸦、 老虎等搭救, 所以满族人忌食狗肉, 禁止猎杀乌鸦、老虎等。世居的满族人信仰祖 宗和多神,祭天、祭祖,祈求庇佑,兴旺发达。 除信奉萨满教之外,还信奉佛教和喇嘛教,供 奉四喜娘娘。后来努尔哈赤又把四喜娘娘加封 为佛陀妈妈,对她像佛祖一样地供奉。祭祖是 祭祖宗板,祭祖时,把祖宗木板放在西面摆好 的桌子正中,桌上放满祭品,全家按辈分祭拜。 满族俗重血亲,聚族而居,成为生产和军 事活动的组织,满族八旗就是基于血亲组织建 立起来的。在大家庭中,长幼有序、尊卑井然、 男女有别、嫡庶有等,以“四世同堂”为荣。 世代撰立族谱是满族人为加强血缘关系、巩固 血亲集团凝聚力、维护封建经济秩序的习俗。 满族受儒家思想的影响,承袭女真人“接宾客、信朋友”的礼俗,好客守信,邻 里有难必帮,互相借贷不立契,不同场合对不同辈份有不同施礼形式。

(三)岫岩满族的服饰、节日和饮食 岫岩满族的服饰、 满族服饰承袭其先民女真人的传统,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和独特的服饰风 格,它反映了北方骑射民族的生活特点和审美情趣。在满族衣着中,最具代表性 的是旗袍。在特殊节日时,人们会穿上旗袍跳舞庆祝。坎肩,原名叫“半臂” , 又叫背心、马甲等。坎肩本是汉族的衣着,满族入关后,在全国推行满族服装的 同时,对汉族服饰也有所吸取, “坎肩”为一例。清代满族妇女因从小学习骑射 从不裹脚,所以她们讲究穿高跟木底鞋,这种鞋后来称为“旗鞋” 。满族男子有 戴帽习俗,清代男子不分长幼,一年四季都要戴帽子。现今,随着经济的发展, 很多地区

区已经放弃了部分服饰,遵循社会流行款式。但每到满族的重大节日,还 需要穿旗袍。 满族除与汉族及其他少数民族共同庆祝传统节日以外,还有本民族的节日。 满族历来重视春节,俗称“过年” ,时间从腊月二十三日起。正月初一(大年初 一)早晨,各家老幼皆穿新衣、戴新帽、穿新鞋,向家中长辈依辈次叩拜,隔辈

3

《中国历史文化概论》

人均须跪地三叩首,媳妇要向公婆叩拜,之后到族长家和邻里家拜年。初二至初 五是串亲访友、互相宴请的时间。初六至十五,乡里乡亲相见,都要互致问候。 元宵节也叫“灯节” 。这一天满族人家挂彩灯和制作冰灯,无论家庭经济状况如 何,都要煮元宵吃。端午节,又叫“五月节”“五月到,插艾蒿” 。 ,满族过这个 节日,最初并不是纪念屈原,而是为了避瘟防疫。中秋节,也叫“八月节” 。晚 上月亮初上时,满族人家在院中摆供桌,桌上放月饼、瓜果等食物,待全家对月 磕头后,围桌吃月饼、水果。现今岫岩人仍然沿袭先祖遗留的这些习俗。 岫岩满族的饮食风俗带有浓厚的北方 特色,在长期的生活积累中形成了色味丰 富、独具特色的满族饮食文化。满族的主 要面食为饽饽。饽饽是北方方言,为馒头、 馅饼、包子等面食的统称。因季节不同所 吃食物也不相同。在清代,满族糕点品目 之多,以致著名的“满汉全席”中有“满 点汉菜”之说。至今,虽然有一些糕点, 由于制作工序复杂,已经在人们的日常餐 桌上退出了,但通过查阅诸如《满洲祭神祭天典礼》等满族祭祀之书,人们仍可 以详知其制作方法。 满族的粥、饭主要有小米饭、黄米饭、粘高粱米饭、高粱米饭、小豆甜粥等。 满族人特别喜欢吃猪肉,最喜欢的是“猪肉血肠炖酸菜” 。过去的冬天新鲜蔬菜 较少,满族人全靠酸菜与窖藏的萝卜、土豆、白菜过冬。血肠多在腊月杀猪时制 作,用猪血加盐、葱、姜、香菜沫、味精等调匀,灌入猪肠中,两端用细线扎紧, 煮熟后切成片直接食用。满族食俗具有传统的民族特点,体现了处于北方严寒地 区的地域特色,同时也表露出满族与其他民族之间的交融和影响。现今,虽然有 些地方饮食有所改变,但大部分地区,尤其偏远农村仍然承袭这些饮食习惯。 关于岫岩满族其他的习俗还有很多,例如除夕要在天黑之前吃完饭,而且必 须吃米饭。初一要在太阳出来之前起床等。随着时代的进步、经济的发展,满族 原有的风俗随之淡化。但有些民族风俗一直流传下来,满族人也一直敬奉遵守。

家乡汉族文化与满族文化的比较 家乡汉族文化与满族文化的比较 汉族文化与满族文化

由于今天的满族人和汉族人的杂居共处, 所以有的人就说满族和汉族已经完 全一样了,已经完全失去了自己的民族特征,已经完全被汉族同化了。事实上并 不是如此。 世界上没有任何的两个民族是完全一样的, 因为, 如果完全一样的话, 那么只能是一个民族,而不可能是两个民族。 那么今天的满族和汉族有什么不一样呢?

4

《中国历史文化概论》

首先,从种族上看,满族和汉族分属不同的种族。在人类体质学上有明显的 区别(可能从外表上不能十分肯定地区分出满族和北方汉族的不同,不过差别确 实存在) ,如:满族人最明显的特征就是五官分明,眼裂较小、眼睑无褶皱或不 明显褶皱、眼距较近、直鼻型、长方脸型的人较多、发色较浅等等,另外,满族 在人类体质学上的另外一个重要的特征就是 B 型血的人特别多,占到总人口的 40%左右,而汉族人中 B 型血的比率占总人口的 20%多一点。 其次,从生活习俗上看,满族和汉族有明显的区别。现今的人总是用历史上 满族的生活风俗来和今天的满族进行比较,说什么满族以前是有辫子的,而今天 没有了,满族以前的服饰和今天的不一样,饮食习惯也和清朝不同了,所以满族 被“汉化”了。认为似乎只要是和历史上的不同就是被“汉化”了。殊不知社会 是在向前发展的,看待一个民族是要用发展的眼光而不是用静止的眼光。我们看 到,今天的汉族和以前的汉族也有了很大的区别,比如说今天的汉族穿的是西服 夹克,而没有穿原来的长衫,发饰也没有恢复到满族入关以前的样子,饮食上和 以前更是有了很大的不同,像很受汉族大众欢迎的“麦当劳”“可口可乐”等 等,我们能说汉族失去了自己的特点而已经被“西化”了吗?答案当然是否定 的,因为汉族只是顺应了社会发展的潮流而已。那么为什么同样的情况到了满族 这里就变成了“失掉自我”了呢? 第三,从语言上看,满语和汉语分属不同的语系。虽然现在绝大多数的满族 人都使用了汉语,可是在做划分的时候仍然将满族划分为汉族不同语系的民族。 第四,从姓氏上看,满族和汉族有截然不同的姓氏。虽然今天的很多满族人 都使用了汉族的姓氏, 不过不同的是, 满族使用的汉姓是根据满族本身的哈喇 (姓 氏)更改而成的,如爱新觉罗氏,在北京的多改姓金,在东北的满族多改姓赵。 需要说明的是,满族在更改汉姓的时候,是根据一定的规律的,而不是随意更改 的。 (如完颜氏改成汉姓是王,富察氏为富、傅、或付,李佳氏为李,何叶勒氏 为何或贺、 顾尔佳氏为顾、 关尔佳氏为关等等) 所以, 满族不管现在汉姓

是什么, 只要去看一看〈氏族-哈喇汉译表〉 ,都是可以在几分钟之内找出自己原来的姓氏 的。 第五,从性格和意识上看,满族和汉族也有一定的不同。这主要体现在世界 观、人生价值观、还有为人处事的方式上。满族人在性格上和汉族有一个明显的 区别,就是满族人的性格非常倔强,这一特点已经被很多的满族人所证实。如数 十年前在文化革命中以自己的生命来捍卫满族人的自尊的老舍先生, 当时的情况 是,老舍先生人格人身受到侮辱的时候,深知自己的力量无法来维护作为人的尊 严而又不愿屈服,所以做出了以结束自己生命的方式来抗争。事后有很多的汉族 人嘲笑老舍先生的决定不圆滑,不能“当忍则忍”,其实这正是他们无法理解满 族人不屈服倔强的性格的表现。 客观地说, 满族人长相在东亚人种中较为出众, 身材较好, 性格平和, 善良,

5

《中国历史文化概论》

热情好客,基本上具备了一个优秀民族的特征。值得注意的是,满族人的人均受 教育水平,和人均收入水平,也是 56 个民族中排名第一的,排名第二的是朝鲜 族,但是和汉族差距不大。

家乡满族人的一般性格品质特征 家乡满族人的一般性格品质特征

俄国著名民族学家史禄国在其代表作《北方通古斯的社会组织》一书和前苏 联学者阿尔先尼耶夫在《林中人-乌德赫》一书中对满洲人的性格品质描述为: 满族人将自己的任何行为都看做有社会意义的行为。 满族人适合生活在集体中,离开了集体就不可能生存。满族人已将这种性 格发展成一种特殊形式, 即将客人当成自己单位成员的那种无限的殷勤好客的习 惯。 满族人非常嫌恶阿谀奉承。既不想奉承别人,也不愿别人奉承自己。 满族人认为自己正确的时候,不管有多大的压力,他将坚持自己的想法。 满族人通常不喜欢说谎的人。说闲话被认为是最讨厌的行为之一。 满族人通常并不是残暴的,厌恶任何形式的残暴,不论是肉体上还是精神 上,也不论是对其他满族人,对动物,还是对其他民族。 满族人易于受强烈情绪的感染。情绪是萨满教的基础,非常强烈的情绪感 染力,吸引着满族人。 满族男人知道自己的本领,但并不在那些缺乏这些本领的人面前去显耀。 在体格、精神和道德方面出类拔萃的人,对待别人也采取保护的而且非常平易的 态度。 满族妇女为自己的女性才能而自豪——如治理家务井然有序、精巧的手工, 有良好的子女和儿媳,称心如意的丈夫,自己的美貌以及母性的品质等。 满族人不论男、女和儿童,对待生活的态度都是乐观的。他们以极大的精神 力量——宿命论——度过艰难

时期的,并尽力忘却困难时期,只回忆自己一生最 愉快的时刻。 满族人小心谨慎,沉默寡言,为人深沉,具有非常坚强的性格。他们说话 温和,简单明了。与此同时,满族人还热情奔放,想到做到。 满族人没有自私自利的思想,不管给他们什么好吃的东西,他绝不肯独自 享用,他自己尝一尝,就分给了周围的人。

满族民间文化论文范文第3篇

满族的传统文化是从它特定的历史环境和特殊的生产方式中发展而来的,具有满族独特的历史特点和文化形式,它涵盖了满族人民生产、狩猎、娱乐、服饰、餐饮的方方面面,贯穿着满族人民的日常生活。

1.1 独特的名族特色

满族的传统体育文化旅游是根据满族的传统体育文化资源开展的一系列旅游活动,它独特的民族特性是满足体育文化资源的主要吸引力之一。满族生存的区域环境和生活特点使该民族在自身文化背景下形成了有别于其他民族的传统体育活动。满族人民的祖先在北方寒冷地区从事着狩猎和耕种等活动,在简陋的生存条件下,满族人民培养出了敢于挑战、乐观坚强的勇武精神,比如赛马、射箭、摔跤等竞技类活动,都代表着满族人民的勇敢和顽强。北方寒冷多冰雪的气候特点为满族的滑冰车、轱辘冰、踢行头等冰嬉活动提供了独特的环境。这些满族体育活动和其他民族的体育活动有着明显的差别,根据满足活动的独特价值开发旅游活动不仅能够促进北方地区的传统体育发展,还能丰富各民族的文化交流形式。

1.2 满族体育活动不受年龄层次的影响

满族的体育文化活动种类丰富, 不仅有适合青壮年的赛马、摔跤、举石锁等刺激的活动,还有适合女性的秋千、雪地走以及其他有趣细腻的体育活动,此外,老人和小孩也可以进行射柳、抽冰猴之类的体育活动,将这类体育文化活动作为旅游资源,在旅游业中可以吸引不同年龄层次的游客,也有利于满族体育文化的传播。

1.3 开展体验旅游 ,投资少

满族的体育文化活动有其丰富的活动形式和独特的文化特点,具有很强的观赏性和趣味性。不论是哪一种体育活动都有很强的吸引力, 结合体验式旅游项目开展体育文化活动,是一种投资较少,经济客观的旅游投资模式。由于满族的传统体育活动样式灵活多变,受场地、器械等条件的限制较小,无论是在室内还是室外,都有适合进行的体育活动,再加上当地特色的生活方式以及其他民俗习惯的包装,能够给旅游业带来新的发展机会。

2满足传统体育文化活动开发措施

2.1 加 大宣传力度

虽然满族文化具有很强的民族特色,但是人们对满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了解较少,因此客源地的范围较小。要吸引游客首先要做好宣传工作,利用传播媒介将旅游产品设计、民俗风情、体育文化活动进行宣传。打造丰富独特的满族体育文化特点。近年来文化部门逐渐重视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利用现代化手段宣传满族传统文化能够扩大文化传播范围。

2.2 开发系列产品 ,提高满族体育文化的品位

满族的体育文化活动虽然具有独特的吸引力,但是开发过程中比较片面,缺乏科学有序的指导和安排。目前我们应该着手对满族的体育文化活动进行系统、全面的整理,致力于开发完整、高品质的传统体育文化旅游项目。将传统体育旅游进行分区域、集中有序的管理,结合旅游区周边的民俗特色、生活环境,使传统体育和当地的文化特色相贯通。同时还应培养专业的旅游指导性人才,将民族传统文化放进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任务中,培养具有传统文化保护意识的知识型人才。在游客观赏娱乐的同时能根据当地的活动来源和民族风俗进行讲解, 一方面可以进一步宣传满族传统体育活动的文化样式, 另一方面可以增加游客的游览兴趣。通过这些方面的建设形成综合性的旅游项目规划,提高满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品质。

3加强体育文化节建设、开发体育旅游纪念品

体育文化节是当地民族旅游风情和深厚的文化氛围的集中体现, 通过文化节能够加大不同地区对满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了解, 宣传当地的民族历史和民俗文化。在建设体育文化节的同时,邀请国内外知名的体育文化、民俗等方面的专家学者,通过参观学习、互动演讲等形式打造高品质的“满族传统体育活动”这一旅游品牌,从而扩大传统体育的知名度。

满足传统体育文化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鲜明的民族特色, 在发展旅游活动的同时开发旅游商品, 能够加大文化吸引力,满足游客的购物需求。比如满族传统的服饰、饰品、以及当地的比赛用品(珍珠球、冰车、冰陀螺等),都可以设计成精致的旅游产品,不仅能增加满足传统体育文化旅游的附加值,也能将其作为满足传统体育的载体,起到宣传效果。

以冰嬉、珍珠球、赛马等传统体育文化形式为代表的满族体育活动具有独特的健身价值和文化内涵。随着时代经济的发展,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和传播方面逐渐显出劣势, 传统体育文化活动的开发和利用必须要从培养文化继承者开始, 完善文化继承人教育体系,构建可持续发展的文化源泉。将传统文化和现代科技、经济等方面相融合,打造科学、创新的传统文化品牌,实现满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可持续发展。

4结语

满族的传统体育文化活动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基础和浓郁的民族气息, 大力宣传满族的传统体育活动能够促进当地旅游产业的发展,对继承满族的优秀传统文化,促进民族文化交流和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摘要:满族作为中国历史发展历程中一个不可或缺的少数民族,在近千年的历史积淀中形成了丰富多彩的传统活动,满族传统体育旅游资源因其独特的民族特点和文化特色,吸引了很多人的关注。通过对目前满足传统体育文化旅游资源的研究,将满族的传统体育文化引入现代高等教育的课堂,起到继承和传播满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作用。

满族民间文化论文范文第4篇

[关键词] 东丰农民画?满族民俗?美学特征

农民画是民俗的有机组成部分。吉林的东丰农民画的内容和形式大多受满族民俗的影响。东丰县的历史仅有100余年,但在4000年前就有人类在此地生息繁衍。历史上,有满族、蒙古族的游牧文化,有朝鲜族的稻耕文化,有关内移民带来的悠久的民间艺术,这些构成了东丰县丰富的文化基础。东丰农民画家承袭民间传统,立足家乡沃土,以古老的美术形式来表现当代的时尚民风,其作品已形成独特风格和美学特征。

一、满族民俗:东丰农民画的创作源泉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先决条件是:我国首先是一个文化资源大国,与同时代的其他国家相比,她拥有更加丰富的文化遗产以及区别于其他民族的传统文化。中国农民画是民族文化的奇葩。中国人口的大多数是农民,农民画不仅是农民精神活动的产物,同时也是农民文化生活的内容,农民画所起到的功能不仅有精神上的审美功能,同时又具有民俗的文化功能。农民画的学术研究取向不仅是对文化现象和艺术形态的研究,同时又是对某个地区传统民俗的研究。对农民画研究要对该方面历史的发生、发展、演变做系统的考察,包括对农民画的传统观念、精神内涵、艺术范畴、审美造型等基本规律的探讨。

民俗是一个地区的民众长期生活形成的社会风尚和民族习惯。东丰农民画更多地受到满族民俗的影响。在这里,表现满族风俗习惯和体现北方农村生活风貌的元素随处可见,如:大火炕、小火盆、宰年猪、做打糕、吃火锅、冬捕、采参、养鹿、驯“海东青”(鹰的一种)、“萨满”祭祀、婚俗、萨满舞、太平鼓、满族秧歌、满族旗袍、枕头顶、赶庙会、端午节、满族剪纸、皮影戏等。深厚的历史积淀和文化底蕴,不断激励着农民画家创作出充分表现满族民俗的作品,不仅特点鲜明,而且内涵丰富。

东丰农民画在吉林省东丰县委、县文化馆的组织与辅导下,随着作者群体的不断扩大,大批农民画家脱颖而出。以吉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带头人李俊敏、李俊杰、刘丹为代表,引领着东丰农民画达到了较高的艺术水平。东丰农民画家始终立足于民间艺术,在绘画手法上吸取了满族民间剪纸、刺绣等艺术特点,在题材上涉猎满族民间的故事、传奇、典故、习俗等,创作出的作品富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如农民画家李俊敏创作的《关东三怪》三联画,是典型的满族民俗代表作。表现东北“三大怪”风俗的绘画形式很多,有年画、连环画、剪纸、泥塑等。但用农民画的表现形式创作“三大怪”题材,在形式与内容的结合上是有所创新的,内容与形式也是和谐统一的,其作品洋溢着关东优秀传统文化特色和浓郁的满族风情。

农民画家李俊敏表现第一怪“窗户纸糊在外”的画面是:整个画面的底子是深褐色,喻示着这里是北方的黑土地;人物造型是典型的北方满族妇女装束,画的是人物正在屋外贴窗户纸的场面;人物服饰的图案和色彩更多吸收了民间年画的元素,对人物侧面形象的描绘吸收了民间皮影的手法。背景用满族嬷嬷人剪纸作为画面的装饰,整个画面充满了鲜明的满族民俗特色。

农民画家李俊敏表现第二怪“养个孩子吊起来”的画面是:一个典型的北方满族儿童形象—胖胖圆脸的小女孩梳着二个小翘辩,穿着的小肚兜上面绣的是青蛙图案,寓意是“呱呱来财”;摇车(东北人对吊起来的摇篮的惯称)上挂着一个大葫芦,葫芦谐音“福禄”,葫芦与它的叶蔓一起被喻为子孙人丁代代兴旺,整个家族世世荣昌。女孩的妈妈在操持家务,不时推荡摇车,唱着催眠小调。整个画面给人以一种温馨自然的生活气息。

农民画家李俊敏表现第三怪“十七八的大姑娘叨着个大烟袋” 的画面是:一个梳着大辫子、穿着马蹄袖红袄的大姑娘坐在火炕上,正盘着双腿,叼着大烟袋。人物服饰的图案和色彩吸收了满族特有的枕头顶图案和西部布堆画的元素;背景用满族嬷嬷人剪纸作为画面的装饰,但与前二幅的嬷嬷人造型和图案装饰有所不同,整个画面显得造型稚拙,色彩艳丽,气氛热烈。

李俊敏以朴素情怀创作的农民画作品《关东三怪》,表达了作者对满族民俗的崇敬。他的创作始终保持着拙朴童稚的构图形式,始终保持着高亢热烈的色彩基调,始终保持着健康真实的生活内容。他的画充满了原始的本真率性,充满了浓郁的生活激情,充满了诱人的乡土气息。农民画《关东三怪》以优美的情调滋养着农民的家园情怀,这一类作品是农民最喜闻乐见的,农民在观赏画作的同时能得到精神上的满足和审美的享受。满族民俗是农民画家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创作源泉。著名画家石鲁对农民画有过这样的评论:“农民画最大的特点,是富有极强的创造性,我酷爱它们。”

二、东丰农民画:古老民间美术与现代满族民俗的完美结合

农民画艺术来源于民间习俗,是民族文化的形象体现;农民画包含了强烈的世俗观念,农民画记录了重要的民俗活动;当地的民俗对农民画有一定的制约性,而农民画对于当地的民俗又具有一定的依附性和局限性。

东丰农民画家立足于家乡沃土,承袭了古老的民间传统艺术,她以古老的民间美术形式来表现当代世风民俗,已经形成了自己的独特风格。关东满族生活习俗中的“百怪”都可以作为农民画的创作素材,如:晚上睡觉头朝外,身穿皮袄毛朝外,腰里扎个大腰带,绑上乌拉跑得快,烟俗婚俗搅一块,家家都有篱笆寨,狗拉爬犁跑得快,烟筒安在房子外,索伦杆子竖起来。再如:“喇叭一响,啥事不想。”“秧歌一扭,愁事没有。”“宁舍一顿饭,不舍二人转。”这些俚语俗话,形象生动,火辣热烈,俏皮幽默,是当地满族民众口口相传的宝贵财富;也是农民画家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创作源泉。

放眼望去,新世纪以来的东丰农民画已尽力突破民间美术固定的原有程式和传统语言,追求自我实现和个性张扬,形成了有普遍审美价值的新的艺术形式。东丰农民画摒弃了民间美术的保守性、因袭性,重新开辟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和灵活的艺术取向,不受条条框框的束缚,更具开放性、象征性、随意性等特征。同时,他们仍旧承袭着地域民俗和民间艺术的积淀影响,通过对生活和事物的感受去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其造型虽稚拙、手法虽简单,但感情却是在创作时情不自禁地自然流露,因而少了几分匠气,多了几分率真。

由于农民画特殊的存在形式,不会有更多可做依据的文献典籍,所以要求研究人员必须走出书斋,深入乡间田野进行考察、调研、交谈、访问等工作。通过考察调研对农民画获得新的认识,并深入直接地贴近和感受农民画家的创作经历和心灵感受以观其艺术成长道路,从而得出有关农民画产生和发展的观点和结论。实际上,采访农民画家时,大多数被采访者说不出创作农民画的更多理论依据,这就需要采访者要具备一定的美术专业理论基础和对农民画艺术的界定能力。农民画家不具备专业院校培养出来的专业素描和色彩基本功,如果要用院校的创作思路去指导农民画,去写评论农民画的文章,一定会使农民画家感到茫然甚至误导农民画创作,历史已经有过这样的教训。但是一个受过学院教育而天赋一般的人的特点在于:他虽然学得了一些带有使用目的的技法,但却失去了聆听内在共鸣的能力。这样的人虽然会画几幅“正确”的图画,但是这些图画都毫无生气。在造型艺术领域,作品中最理想的形态,是那种不太逼真但又与画家要表达的观念相同构的意象。把思维与感觉统一起来的桥梁或媒介,就是意象。但作为“画”的意象,总是扑捉被描绘事物或事件的突出性质,加以再现。农民画就凸显了这种意象因素。虽然农民画家的作品所反映的内容并不包含重大的现实意义,但画家对线条、色彩、图案、节奏等方面的处理、配置和结构却能给人以一种锐意美感。相反,有些绘画作品所反映的内容虽然含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但往往只停留在对客观现象的记录上,绘画所使用的物质材料本身的形式美也没有得到很好的发挥,因而使作品成为缺乏艺术价值的平庸之作。

三、哲学思考:东丰农民画中勾画出的满族民俗

用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论述东丰农民画,有利于弘扬满族民俗的文化价值和社会价值尤其是精神价值。农民画作为民间美术,和其他美术种类一样,属社会的意识形态领域,它的思维方式具有一般美术种类的形象思维特征,但它又有相对于形象思维的混沌思维方式,这种思维方式是农民画作为民间美术而特有的;亦是这种思维方式的强烈表现,才使农民画具有如此鲜明的艺术特征。农民画的这种思维方式不是和其他思维方式完全对立的,往往是相铺相成的,表现出一种辩证的对立统一的哲学规律。

我们要用哲学思考来看待农民画中的满族民俗,不能仅仅停留在对农民画进行表象描述的圈子里打转。以往研究农民画大多处于收集资料、报道事迹的层面上,没有把作品与民族习俗的本体形式、文化内涵、美学潜质加以更深的研究和探讨。对农民画,不能只是注重对其本体的研究,还要结合相关学科进行多角度交叉互补的研究,如借助社会学、民俗学、美学、哲学、人类学等有关学科理论来补充农民画方面的民间美术理论,要充分体现当代新学科所应该具有的多元融通的特点;只有这样,才能逐渐构建农民画的理论基础和框架。

农民画对中国传统美学的贡献还体现在色彩运用上。农民画家在色彩上讲究热烈的大红大绿,讲究跳跃对比和色彩对撞,以复杂多样的色彩反映单纯物象,打破了中国传统绘画中“重墨轻彩”、“色过三种谓之脏”的成规,以反传统的基调建立了自己的色彩观,最终被受众与研究者接受,并使之成为农民画审美的重要特征。农民画家在运用色彩时,并不是根据色彩是否忠实于自然,而是根据对某一特殊画面的需要而定。他们在使用那些能够满足自己需要的形式时,在选择自己的表现手段时,享有绝对的自由,不受解剖学或任何其他事物的限制。这种精神自由和生活中的自由一样,对于创作是必不可少的。新时期的人们生活和生存环境得到了极大改善,但随之而来的社会竞争的压力、道德伦理的异化、自然环境的破坏,这些烦恼给人们带来的是沉重的精神上的负担,而这种精神上的压抑往往是物质无法弥补的。因此,社会就需要欢乐的、热烈的、积极向上的、对美好事物去不懈追求的艺术,以抚慰人们心灵的不安和社会的失衡。农民画的独特形式正好符合了当今人们的心理需要。

用农民画这一独特形式来表现满族民俗,把满族的文化遗产通过农民画的形式传承后人,从而引起国内外美术专家学者和各界人士的瞩目,这已成为当今东丰农民画家的使命。他们向辽宁鞍山岫岩满族农民画学习创作经验,逐渐形成吉林省满族农民画乡的美誉。这对于吉林省的农民画文化产业和旅游业的发展,将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理论工作者准备长期跟踪某位农民画家,及时地给予他们理论的支撑。要对东丰农民画的优秀作品进行分析论证,确认怎样画才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有独特价值的艺术。还要对农民画出现的不符合艺术规律的“打造”以及片面地追求农民画的产业利润最大化等现象,指出利弊,加强管理,摈弃那些没有文化内涵的“变了味”的农民画,这样农民画家才不至于走弯路,才能承担起推进文明建设及繁荣自身的重要使命,才能向着健康的方向发展并画出保持农民画鲜明特色的作品。

东丰农民画要想向世界文化领域进军,只有创作出具有民族气派和中国精神的力鼎之作,才能引起世界的广泛关注,甚至被研究推广或被借鉴宣传。努力把东丰农民画转化为文化产品,这将有助于推动当地的经济增长,产生很大的经济效益,也有助于提高全民族的文化素质和文化品格。不可预料,影响世界的大师级画家也有可能就产生于民间!因此,一个民族或一个国家,如果产生不出对世界有影响的文化经典和文化大师,就不能屹立于世界文化之林,更不能称其为世界文化强国。

(杨峰/吉林省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

参考文献

1. 段景礼《户县农民画沉浮录》,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

2. 唐家路、潘鲁生《中国民间美术导论》,哈尔滨:黑龙江美术出版社。

3. [俄]瓦·康定斯基《论艺术的精神》,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4. 李泽厚《美学论集》,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

5. [美]鲁道夫·阿恩海姆《视觉思维》,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

6. 刘钢纪《艺术哲学》,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

满族民间文化论文范文第5篇

艺术总监 刘辉

男高音歌唱家,沈阳音乐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国家级教学名师、辽宁省领军人才、优秀专家,中国音乐家协会理事·音教委副主任、中国民族声乐艺术研究会副会长、辽宁省文联副主席、辽宁省音乐家协会主席、中国满族音乐研究会会长、辽宁省民族音乐教育促进会会长、《乐府新声》及《音乐生活》主编。

艺术总监 魏煌

中国音乐家协会管乐学会副主席,中国音乐家协会场地联合会副会长,中国音乐家协会音乐教育委员会委员,辽宁音协管乐学会会长。沈阳音乐学院副院长兼大连分院院长,二级教授、硕士生导师,中国音乐学院、天津音乐学院、星海音乐学院客座教授,教育部本科教学评估专家。

艺术指导 张东盾

1988年7月毕业于东北师范大学音乐系,9月到沈阳音乐学院附中工作。历任沈阳音乐学院附中钢琴学科主任、钢琴系党支部书记兼行政副主任、科研处处长、附属中等音乐学校校长,现任沈阳音乐学院教务处处长职务,钢琴表演专业教授,硕士生导师。

艺术指导 王志昕

沈阳音乐学院艺术实践教学中心主任,民族声乐系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国家一级演员,文化部青联委员,文化部全国优秀演员,中国“母亲援助行动”爱心大使。师从于著名男高音歌唱家、声乐教育家、博士生导师、沈阳音乐学院院长刘辉教授。曾荣获第三届全国高等艺术院校民族声乐大赛教师组一等奖;文化部第七届全国声乐比赛民族组三等奖,同时获“观众最喜爱的歌手奖”;第七届、八届中国音乐金钟奖民族唱法优秀奖;第十三届CCTV全国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民族组优秀奖;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民歌榜”最具人气奖;代表国家参加乌兹别克斯坦“东方旋律”国际音乐节并获优秀表演奖;在歌剧《天鹅》、大型歌舞剧《在那遥远的地方》中饰演男主角;被文化部授予由时任文化部蔡武部长亲自颁发的优秀演员奖(文化部最高奖项)。2014年入选“辽宁省高等学校杰出青年学者成长计划”。辽宁省高等学校创新团队成员。

常任指挥 宋扬

青年指挥家、沈阳音乐学院青年教师。毕业于中国音乐学院指挥系,师从于中国合唱协会副理事长、著名指挥家吴灵芬教授。曾获第三届北京市大学生艺术展演比赛·声乐组一等奖,并荣获北京市教育委员会颁发的优秀教师奖。2012年于中国音乐学院“国音堂”举办个人音乐会。2015年获第二届中国·沈阳合唱音乐季童声合唱金奖。2016年获得中共沈阳市委教科工作委员会颁发的2015沈阳高校艺术惠民培训优秀艺术指导员称号。同年7月于俄罗斯索契指挥沈阳日报童声合唱团获得世界合唱大赛银奖-第九级。

钢琴伴奏 薛淼焱

沈阳音乐学院钢琴演奏硕士毕业,师从于冯子祥教授。2012年、2013年赴德国交流学习,曾多次举办个人钢琴独奏音乐会,并在诸多比赛中取得优异的成绩,包括:第十六届香港——亚洲钢琴公开赛总决赛二等奖,第二届德国图斯多夫国际青年钢琴家比赛决赛奖,第二届“鲁艺杯”室内乐演奏比赛一等奖。在此期间,曾多次与前来沈阳音乐学院进行学术交流的诸多国内外演奏家成功合作演出。

舞蹈编导 赵丽敏

1975年考入沈阳音乐学院舞蹈科,1980年毕业后到辽宁芭蕾舞团,后又考入沈阳音乐学院舞蹈系,毕业后留校任教。在舞蹈教学与理论研究中,参加了国家教育部21世纪全国高师音乐系列教材《舞蹈形体教程》的编排,主编了学前教育专业“十二五”规划教材《舞蹈基础》,与李岚共同主编了《西方舞蹈史研究》,十余篇论文在国家和省级期刊上发表并获奖。在国家大剧院和中央电视台直播的《春华秋实 迎接太阳》《乐动青山 清明音乐会》的演出中担任北方女子民歌合唱团舞蹈编导,受到国家音协副主席金铁霖的赞誉。1997年在辽宁省青少年“桃李杯”舞蹈比赛中,荣获民间舞青年组指导教师三等奖。2015年荣获2013-2015年度沈阳音乐学院“五育人”先进个人。

舞蹈教师 郑菲菲

郑菲菲毕业于沈阳音乐学院舞蹈学专业,就职于沈阳音乐学院艺术实践教学中心。社会艺术水平考级中国舞考官,中国舞蹈家协会会员。曾荣获全国第七届少数民族舞蹈大赛“银奖”、沈阳市第二届社区节被评为“优秀指导老师”、文华艺术院校——全国第九届桃李杯比赛荣获特殊贡献奖。沈阳市教科工委聘请担任沈阳市第十四届大学生文华节开幕式专场文艺演出执行导演、石油化工大学2015年新年晚会总导演。

基础班助理教师 殷波

毕业于沈阳音乐学院,沈阳市千名文艺新秀、辽宁省优秀音乐教师、沈阳市骨干優秀教师、沈阳市音乐教研会理事。

基础班助理教师 王炳元

满族民间文化论文范文第6篇

同学们

作为一个快退休的老师,我有很多话想对你们说,我很想把我对这个世界的一些认识和经验更多的告诉你们,如果能对你们的学习或今后的人生有那么一点帮助,就是我最大的欣慰。

那我们就从“读书”说起吧。

“读书”,是我们接触最多使用最频繁的词语之一,可有多少人认真思考或玩味过这个词语呢?比如“读书”到底有哪些含义,可以从哪些方面去理解,与我们的生活或人生有些什么关系,与我们人类或文明有些什么关系,诸如此类的问题大家思考过没有?这是大的方面。小的方面,读什么书,怎么读,读来有什么用,这些直接关系我们当前生活的问题,大家去认真琢磨过没有?我们很小就被大人送到学校去读书,直到今天,有人问你在做什么,你也可能说我在读书,(我还没工作),那么泥土老师我呢,我已经苍颜白发快退休了,有人问我这段时间在做什么,我也可能会回答我在读书,同样说“读书”,可它们的意思一致吗?这些问题也值得玩味。

当然,读书也不是个多艰深多玄奥的话题,更不是个陌生的话题。有关它的格言警句名人典故我想各位只需眉头一皱就会背出一大串,你看我们教室、走廊,哪里没有林林种种关于读书的箴言?这里我就不想再浪费时间去说那些正确的废话了。我想说的是我认为能引起大家更具体更深入思考的东西,或一些似是而非容易让人犯糊涂的问题。

读书到底有没有用?还用问?怎么会没用呢?这简直不应该是一个问题,可是,在我这短短的几十年中,就实实在在经历了或见证了3次读书无用的思潮。

第一次是在上世纪70年代,那是被称为我国历史上“空前浩劫”的文化大革命时代,社会上弥漫着读书无用的情绪。在人们的言谈中,经常可以听到“读书用啥用?越读越倒霉”这样的话语。所谓思潮,就是说不是少数人而是很多人这样想;不光是这样想,而是真真实实的这样认同。任何现象都有产生它的原因。当时的社会的的确确有大量的事实明摆着,你不得不那样想。在一般情况下,事实是最有说服力的。不说大的远的,就在我生活的周遭,凡是称得上“读书人”的,几乎都活得狼狈,而且其狼狈的程度几乎都与读书的程度成正比。那时候活得最风光最荣耀的是“工、农、兵”,在农村,自然就是贫下中农,“知识分子”已经近乎一个蔑称,人们用它的时候习惯性的要在前面加上一个“臭”字。那时最遭歧视的有五类人,叫“地富反坏右”,本来在“地富反坏”中就包含了很多“读书人”,而“右”中就全是读书人了,或者是真正的读书人了。这些人随时可能被传唤,随时可能被五花大绑拉上台去挨批斗,喊站起不敢坐下,生老病死听天由命。那时最吃香的一是屠夫,一是车夫,提刀的和握盘子的,这在今天看来简直不可思议,可你想想,在物资极度匮乏的所谓计划经济时代,人们普遍的缺衣少食,人际间会发生什么关系,考考你们的想象力。吃香的其次是“机关干部”,也叫“国家干部”,包括食品站,粮站,百货店,乃至理发店的“工作人员”,这个概念的外延很大,不要与今天的“公务员”相混淆。他们为什么也吃香呢,因为他们属于“非农业人口”,几十年前,非农业人口与农业人口差异之大,也考考你们的想象力,想象不出的,回去问问你们的爷爷奶奶或者五十岁以上的老人。当然,教师也基本属于机关干部,他们的生活比号称国家主人的广大贫下中农要优越些,这是事实。但他们中,一般情况下,谁学问最深,谁就最可能遭受打击。我们学校的研究员级别的数学陈老师,实验中学的特级数学何老师(均已退休),他俩都是文革前华东师大的毕业生,上海人,当年他们都被分配到我们这里来工作,今天看来,他们是多么宝贵的人才呀,可你们知道他们在那时来干什么?一个在农具厂打铁,一个在涪陵中学(涪高中)饲养场喂猪。

这些是我的亲眼所见。把眼睛抬高一点,视野放宽一点,那就更让人触目惊心了。老舍是怎么死的,傅雷夫妇是怎么死的,翦伯赞夫妇是怎么死的,顾准是怎么死的,那时钱钟书夫妇在做什么,沈从文在做什么,聂绀弩在做什么,高尔泰在做什么,整个中国大陆文化知识界的精英们形形色色的遭遇,无不昭示着这样一个“真理”:读书多么可怕,做学问多么可怕,做知识分子多么可悲,读书岂止无用,简直是引祸速罪啊!

一是读书无用,一是你即使想读书也没有书读。那时允许读的只有一种,红宝书——毛泽东选集,毛主席语录。当然,还有马克思列宁等人的书,可是太高深,很难读懂。还可以读鲁迅,但由于没有其他的书参照,只读鲁迅的也难真正读懂。而大多数的书被宣布为“大毒草”,“封资修”的东西,说这些书会越读越坏,甚至宣称“知识越多越反动”,对一般人来说,避之唯恐不及,谁还敢去读?

这是我所亲历的最严重的一次读书无用论思潮。当然,文革嘛,中华乃至人类历史上最荒唐的10年,这种现象并不奇怪,不然何以称为“浩劫”呢?

第二次读书无用思潮发生在上世纪80年代。那时11届3中全会已经召开,文革被正式宣告结束,改革开放思路正在形成,在“摸着石头过河”的思路指导下的中国经济正在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我们的祖国百废俱兴,处处呈现欣欣向荣的景象。在这种形势下,忽然知识有用了,知识分子宝贵了,大量挺过来的读书人从牢房、农场和作坊里被解放或解救了出来,成了“非农业人口”,成了“工人阶级”即领导阶级的一部分,非但不臭,倒成了世俗眼中的“香馍馍”。大量读过一点书的人能够公平地坐在考场上接受国家的挑选,得以迈进各级各类学校去读书。“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多么令人激动和温暖的话语啊!我本人就是侥幸借此春风骄阳得以拉着时代的尾巴进入了学校读到了书从而改变了个人命运的。那是多么令人欢欣鼓舞的年代啊!按理说,在这种形势下,读书是人们尤其是青年人多么明智的选择,可是怎么还会产生读书无用的思潮呢?这就要从当时的具体情况说起。体制的转型有一个过程,在我国这个过程特别漫长,今天也还远未完成,不像俄罗斯,他们用的是“休克疗法”,而我们叫“摸着石头过河”,强调的是“特色”。市场经济的实质就是自由贸易,这就出现了私营经济,出现了“个体户”,为了尽快挽救文革造成的经济危机(灾难),国家不但认可私营经济的合法,还从政策上予以扶持。这些个体户自主抉择,自负盈亏,不但没给国家造成负担,反而带来巨大的利润,使社会产生出巨大的活力,当然,绝大多数个体户也似乎一夜之间就暴发了,所以当时就有了个新名词叫“暴发户”。而相当多循规蹈矩的知识分子还在体制之内,他们战战兢兢的还在余悸中呢,还在为自己终于回到了体制中,终于端上了铁饭碗,终于得到了尊重而沾沾自喜谢主隆恩呢,哪晓得抬头一看,别人早赚得盆盆罐罐都溢出来了!再仔细看,他们读过多少书?有什么学问?有什么技术?不过是“胆大妄为”而已,于是心里不平衡了。那时社会上流传这样的话:造原子弹的不如卖茶叶蛋的,拿手术刀的不如拿剃头刀的。读书还有什么用?于是不少人从学校、医院、研究所和党政机关跳出来,主动放弃铁饭碗,一头扎进市场,名之曰“下海”。这些人少数取得了成功,成了今天的富翁,多数人被碰得头破血流后又回到了体制内,这是后话。

第三次读书无用思潮就发生在当下,我们大家正在经历着,如果你关心时事并比较敏感的话,你就能清楚的感受到。不知道同学们听说过“教育产业化”这个词没有,这个词有很多高深的解释或理论,但若用一句大白话来解释,就是把教育当成生意来做。这个概念大概在世纪之交提出的,当时当局有高官提出,学术界和民间也热烈讨论过,后来不大提了,当局也回避或否认,但事实上在搞。它的实际结果就是每年毕业的大学生增多了,就业压力加大,矛盾凸出,相关的问题是家长的钱袋掏空了,一些贫困家庭为供子女读书而倾家荡产,个别家长甚至为此而轻生;年轻人中生出了两个新族类,一个叫飘族,一个叫啃老族。在这种情形下,新的读书无用论悄然而来就不足为怪。这次读书无用思潮产生的原因似乎有点特别,表面看来,好像是读书人太多,读书贬值,人才过剩!而真实的情况是我们仍然是太缺人才了,常说的人才奇缺这种现状根本就没有得到改变。这里面的问题才真是有点复杂,难得理清。比如说大学生数量增多了,但质量呢?大学生的创业精神和创业能力如何?我们的社会能不能给这些大学生们提供较多的创业机会或出路?如果同学们爱思考,在你们“读书”之余去认真琢磨琢磨,想通了,或许会对你的人生选择大有裨益的。

纵观这三次读书无用思潮,我们会发现,它们都是对某种制度或政策的社会反应。反应有正有负,读书怎么会无用?这不合常识常理,可见它是一种负面反应,结果是人才的浪费,是一个国家智力资源的浪费。它不但危害了个人的福祉,糟蹋了人的生命,而且扼制了社会的进步,你们想想,是不是?那么我们该怎么办呢?

读书到底有不有用,我们先不要简单下结论。历史的价值就在于为我们提供教训,以便我们在当下抉择中尽量减少或杜绝失误。显然,片面的被歪曲的所谓历史必定会让人得出错误的认识,做出错误的决定,所以抹杀和歪曲历史简直罪大恶极,轻视和无视历史也可以说是愚不可救。扯远了,言归正题。读书有不有用,让我来告诉你们这段历史的另一些事实或另一个剖面。

进入新世纪的10年来我觉得自己与过去相比活得最好,最幸福,真的,我时常暗自庆幸:终于没有枉来这世上一遭!这个幸福不是指所谓的日子过得好,什么吃得好穿得好住得好,不是的,如果那样看,应该是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那时不但物价低,又比较稳定,更重要的是安全,吃的放心喝的放心呼吸的放心,不像现在,哪样能让你放心?随时都可能遭遇不测,你得有这个思想准备。我说的幸福,是说我自己终于有所醒悟,活得有几分明白了!你被注射了麻醉药,或者你成了植物人,就算天天有人喂你养你而且喂养得很不错,你是不是很幸福?我对物质生活的要求不苛,温饱足矣。我更看重精神生活,我不愿像猪那样活着。今天主张价值多元,这是对的,各人有各人的诉求,不该强求一律。有人就公然宣称他就喜欢像猪那样活着,那是他的事,可我不愿。又扯远了。我之所以能得到幸福,是缘于我遭遇到网络,得以读到了我认为真正的好书,是这些书唤醒了我的精神生命,使我不至于老在黑暗的海上漂浮而终至沉沦。孔子说“朝闻道,夕死可也”,那份因幸福而激动的感言,我终于真切感受到了,而且我知道,好多好多人他们压根儿就不能享受到,因为他们不读书。

但是我内心也有较沉的伤悲和悔恨,而这伤悲悔恨也是因了读书。这是一种特有的感伤,是因读书而产生的。我读托尔斯泰和雨果,没有这种感伤,那是因为他们是世界级的大文豪;我读康德和卢梭,没有这种感伤,那是因为他们是世界级的大思想家;我读钱钟书和袁伟时,也没有这种感伤,因为他们比我老,是前辈。可当我读到秦晖和朱学勤,(这样的人还有很多很多,像刘小枫王小波吴思陈丹青这些人)这种感伤就产生了!因为我发现,他们竟是我同时代出生的人,他们中有的人还稍稍小于我,都属于50后,都经历了同样的折腾和磨难,问题是他们为什么那么富有学问富有思想,那么卓有成效,他们的人生为什么那么精彩,生命那么富有质量!相比之下,我却是如此的愚昧无知,如此的贫瘠萎靡!对他们这些人的进一步关注和研究,我知道了,他们从来就没有放松过读书。在那我说的第一次读书无用论泛滥的时候,他们几乎没有受到什么影响,他们或因了家庭,因了朋友,因了和当时的某位“坏人”偶然相遇,当然也因了他们自身的警觉和聪慧,他们得到了或拿起了“禁书”“毒草”,在别人兴高采烈唱红歌跳红舞竭斯底里呼口号搞运动的时候,他们却躲到僻静之处静静的读书,默默的思考,殷殷的营建着自己的精神家园。当冬去春来,恢复高考的时候,他们顺理成章的一步就迈进了北大清华复旦南开,成了新时期最早或较早的学士、硕士或博士;而像我,则只能因为勉强的初中学力考上个中等师范。你们说,差距是怎么产生的?读书到底有没有用?如果……,可惜,逝去的生命没有“如果”啊!

当然,我也有我暗自庆幸的。那就是在我的周遭,在我的同学或伙伴中,自己觉得又是幸运者了。别的不说,就说能读到上面我所列举的这些人的书,能与他们直接的或间接的对话,那我就是我同学或伙伴中唯一的一个了。不是可以的问题,而是能够的问题,只有我才能够。至于生活,特别是精神生活,我自认为比他们优越多了。我回家乡,见着几十年前的同学或伙伴,自然产生的就是鲁迅《故乡》中的迅哥儿见到中年闰土的那种感情。这种差别,我认为主要就缘于我的读书。常言说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看来还真是那个理。

我的小学刚好于文革开始的时候完成,幸运的是此时我已经完成了《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的阅读了解。文革中,由于小学的阅读激起的兴趣和求知欲望,尽管这样不许读那样不许读,但我还是偷偷的千方百计觅书来读,管他毒草不毒草,管他完整不完整,只要是书就行,所读到的书大多没有了封面,很多只有半本小半本,有的简直就是所说的烂油渣,上坡(上工干活)时就别在背后的腰带上,一有机会就拿出来读。这样竟读了四五十本小说,遗憾的是很少接触到真正的名著,多是《红岩》《红日》《红旗谱》之类(就这些本来是宣传品的东西当时都属于大毒草,是不准读的)。有人说教育往往是一次次偶然的相遇,我赞同。是的,真正对我的灵魂、智慧和趣味有所触动的就是一些偶然的相遇。记得我读农中时,遇到一个“右派分子”来给我们代几天课,很多同学都嫌弃他,但我们几个却喜欢和他聊天。一天,我突然听到他说了句“其实我们出生后就一直奔向死亡的”,我轰然一懔,这到是从来没听过的话,我当时只知道我们正奔向灿烂辉煌的明天呢,但仔细一想又觉得不无道理,于是就觉得这老师不简单,下课或放学后就爱和他厮混,就这样我在他那里得到最早的哲学启蒙,开始不满足读小说了,试着啃一些哲学和经济学书籍,像毛泽东的《矛盾论》《实践论》,薛暮桥的《政治经济学》,后来还硬着头皮啃马克思和列宁的一些书,我想,在我成长的关键时刻,能得到些许思维的逻辑的习染,那么这次偶然不能不暗自庆幸。我还有一位前辈也是右派,他给我的影响就是读唐诗。他有一本《唐诗三百首》,有机会见面则能听他吟诵和讲解。记得一年的中秋节晚上,在他那小茅屋的小坝子上,他一面吟诵李白的《月下独酌》,一面手舞足蹈表演,还不时的解释玩味,什么叫“无情游”,“邈”字什么意思,他耐心的讲给我听,他说话结巴。看他吃力的样子,口里老是流着涎水,我是又好笑又感动,彼景彼情,至今历历在目。他家离我家百里外,去他那里坐车坐船外还要走一两个小时荒山小路,但我只要一有机会,就要去拜访他,为的是能和他吹一晚上的牛。后来他把诗集送给了我,我竟然独立地读懂了好多首。须知那时可没有什么详释、鉴赏之类工具书,连字典都没有。记得我独立读懂了张九龄的《感遇》、李白的《下终南山过斛斯山人宿置酒》和王维的《渭川田家》(现在看来其实并没真正读懂),到他家去讲给他听并得到首肯后,心里那个高兴得意啊!他还给我吹陶渊明,讲“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没有书,可我听得津津有味。什么叫教育?那才是教育哦!(今天的你们我知道可以背出很多诗歌,但你们心灵里到底有没有诗啊?有没有让你融身其境反复吟哦的古诗啊?你们自己可以扪心自检一下。一个人如果只是口中有诗而心中无诗,那是很可悲的。你们慢慢去体会我这句话。)但他不懂哲学(当时我这样认为),不关心我学哲学,还泼冷水,还讨厌我给他吹的那种哲学。他就喜欢文学。

我想我与我儿时伙伴的命运不同,人生轨迹不同,就在于相同时代中,我们却有着不同的个人选择和际遇;而我和刘小枫朱学勤他们相比,看起来大家都读了书,但书的档次不同,思考的起点不同,读书的自觉程度不同,结果相差就那么悬殊。那么你们想想,归根结柢读书有没有用?

琢磨一下人们在使用“读书”这个词语交流的时候,实际的含义是大相径庭的。 通常所说的读书,指的是人生的一个阶段,即就业前的准备阶段,也叫受教育阶段(学生时代),你们现正好就在这阶段。人,要社会化,要获取谋生的基本知识、能力和技能,要懂得遵守社会的基本秩序或规范,还要能传承人类文明并能有所创造,这些都离不了读书。这个意义上,读书对一个现代人来说,就是其基本任务或者义务,是应该也必须完成的。但是这种读书又容易给人感觉是一种外在的要求或者压力,往往成为被动的事情,这就容易与人的志趣、爱好等发生冲突,读书成了苦差事,尤其如果不幸遭遇不好的教育的话,读书竟让人苦不堪言,或者徒劳无益。不仅如此,不当的教育甚至会让读书来扼杀人的天生兴趣(比如越读越不爱读书,厌恶读书),扭曲人性,扭曲价值,从而从根本上改变了读书的意义。读书也可能毁人,不能不慎。

上面所说的读书说白了就是谋生的一块敲门砖,门开了,砖就会随手丢掉。可惜呀,多数人就是这样理解和处理读书的,读书和他的人生就发生这么一点点关系。但是,如果你遇上好的教育,你的读书走上了好的路子,你会发觉读书是件很令人快乐的事儿。读书会让你发现自然是那么美丽,宇宙是那么奇妙,其间的人类是那么独特——形体,智慧,情感,劳动与运动着的世界,真善美与假恶丑,创造与毁灭……而你自己是人类的一员:生命的意义,理想与现实,幸福与悲惨,灵魂与肉体,生与死,自我期许与路径选择……随着读书,这些东西就会在你的脑海里出现,展开,就会铺就出一条柳暗花明的精神旅途,让你在跋涉中唏嘘感叹,激动不已。于是,读书的神奇作用发生了:读书再不是苦差事,而是享受,是幸福,是权利;再不是外来的要求,而是内在的需要;再不是敲门砖,而是生活方式,是心之路,将伴随你整个生命的完成。

什么是生命的完成呢?得先谈谈对生命的理解。就人来说,一颗完整的生命应该含物质和精神两个方面,而本质应该在精神上,因为精神生命才是人区别于动物的。而人与人之间的千差万别,根本上还是精神上的差别。考诸实际,我们会遗憾的看到,很多很多的人他们的精神生命是干瘪的,萎缩的,他们还没有发育健全可物质生命就已经到尽头了!所以世间多有虚度一生的喟叹。那么,生命的完成就是使自己的生命的两个方面都能得以健康的发展,就是提高生命的质量和品位。

如果生命是上帝给予的,那么他给你这颗生命应该与给予别人的大致同等吧,因为他应该是公平的,不然何以称为上帝呢?那么后来的生命的形形色色千差万别还是应该由生命的拥有者自己负责。一般人与所谓的贤人圣人的不同,就在于一般人自己的精神生命中很多优秀的潜质没有得到开发或激活,如此而已。人由于自身固有的局限,他在特定的时间空间只能看到(感受到)他能够看到的东西,要想克服这个局限就只能靠读书。读书就是与高贵的灵魂对话交流,从而唤醒和激活自身同样高贵的潜质,使其健康、完整而富有活力,甚至使其不朽——精神生命得以万世传承。从这个高度上认识读书,恐怕才到位啊!

有人可能会嘀咕,你说得多有诗意啊,可是我首先要吃饭,像几十年去前人们常说的“一切都是假的,肚子饿了才是真的”。是啊,在人处于绝对贫困的时候,这简直就是绝对真理。贫穷让我们低俗、愚昧、野蛮、贪婪、急功近利……穷出来的见识!但是,在正常的社会,绝大多数人不会遭致这样的,还莫说现代,就是古代也不会,如果今天的人们还整天战战兢兢于自己的饭碗,那还有什么人的尊严?还配“人”这个称谓么?问题在于,如果实实在在真实情况就是这样呢?我们总不能自己欺骗自己呀?那么请你相信,在你真正的如上所述诗意地对待读书的话,你必然会发生一系列的变化,你的饭碗问题也自然会得到解决的,你的物质生活会让你满意的。我所说的一系列的变化,是说随着读书,你的观念的变化,视野的变化,个人世界的变化,人格的变化,人生格局的变化,人生轨迹(身份、地位和境界)的变化,这些变化是必然的,只是时空或具体的方式不同而已。要证明还是靠读书,不信你们去读读一些真实人物的传记,如像托尔斯泰、爱因斯坦、英-甘地、赫尔岑等人的传记或回忆录。

读书是一个大话题啊,以上只是我个人的一些看法,管中窥豹罢了!那么关于读书,同学们你们有哪些经验,哪些困惑,哪些思考,可以挖掘出哪些话题呢?大家放开拘束,大胆思考,交流,相互砥砺,这是我非常希望看到的场面。

上一篇:中国旅游文化的论文范文下一篇:往来账款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