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土行政论文范文

2023-09-16

国土行政论文范文第1篇

销售价格:免费论文 论文编号:lw201006291643154982 论文字数:5000

论文属性:职称论文 论文地区:中国 论文语种:中文

收藏:del.icio.us google书签 雅虎搜藏 百度搜藏 新浪vivi 和讯网摘poco网摘天极网摘qq书签饭否mister-wong365网摘LiveDiggDiglog

关键词:广东国土资源 管理 依法行政 中国论文 职称论文

[内 容 提 要] 国土资源管理如何依法行政 , 是国土资源管理工作中的重要问题 , 本文作者依据广东的实际和有关的法律规定 , 提出了自己的一些见解。

一、 国土资源管理依法行政的意义

国土资源是国家与社会存在和发展的载体,是一国人民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是支撑一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基本物质基础。保护和合理利用国土资源,是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基本保障,同时也是广东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基本要求。(一)依法行政,搞好国土资源管理是广东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目标的有力保障2002年12月,中共广东省委九届二次全会确定了广东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奋斗目标。到 2010 年,全省人均 G DP 比 2000 年翻一番,珠江三角洲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到 2020 年,全省人均G DP比2010年再翻一番,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国土资源管理工作是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资源保障和服务的,直接关系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关系到全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目标的实现,关系到改革、 发展、 稳定大局,更与广大人民群众的现实生活和切身利益息息相关。要把宏伟的奋斗目标变为美好的现实,必须强化国土资源管理依法行政工作,使 珍惜节约资源、 保护与合理利用、 开发资源成为全社会的共同行动,最大限度地发挥国土资源的经济效益、 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加快全省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进程。(二)依法行政,搞好国土资源管理是广东省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基本要求经过20多年的改革与发展,广东省已建设成为经济大省,2002年 G DP占全国总量的11 %,为加快实现现代化打下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如果在人口资源环境上能够实现可持续发展,与经济的快速发展相协调,经过 “十五” 的努力,完全可以实现从经济大省向经济强省的转变,为在2020年基本实现现代化铺平道路。为此,广东省第九次党代会把可持续发展确定为广东社会经济发展的四大战略之一。国土资源工作既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性、战略性工作,又是经济结构调整优化的重要方向,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不断增长需求与资源相对供应不足的基本省情,决定了必须在保障经济建设的同时,切实强化资源保护和合理利用。因此,国土资源工作只能加强,不能松懈,这是关系到子孙后代生存与发展、 强国富民安天下的大事。为此,一定要深刻认识国土资源的保护、 管理和利用必须实行依法行政,以提高资源对可持续发展的保障能力为根本目标,管理更严格,服务更积极,保障更有效,采取最严格的措施开发利用好国土资源,确保广东省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三)只有依法行政,搞好国土资源管理,才能解决好广东省国土资源面临的问题广东已进入工业化中期发展阶段,经济的快速增长和人口增加对资源环境造成了巨大压力,土地资源尤为紧缺。全省总人口已达 8600 多万人,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为486人,已成为全国人口最稠密的地区之一。由于资源过度消耗,耕地在逐年减少,1996 年全省减少2174万公顷,1997 年减少 1117 万公顷,1998 年减少 118万公顷,1999年减少3128万公顷,2000年减少1106万公顷,2001年减少 1114 万公顷,2002 年减少 615 万公顷。尽管采取了很多措施,但耕地总量和人均占有量仍在减少,目前广东人均耕地已降至人均0146亩,还不到全国人均水平的一半。伴随着工业化、 城镇化发展进程,有的城市各种开发无序扩张,有的地方资源管理和利用秩序比较混乱,违法用地、 乱占滥用耕地严重,乱采滥挖矿产资源屡禁不止,资源浪费严重,资源不足问题已成为我省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一个重大制约因素。未来十几年,广东省经济快速发展对资源的需求和开发的强度势必加大,国土资源管理工作必将承受更大压力。因此,在国土资源管理上,必须强化依法行政,保护土地资源、矿产资源和地质环境,这是广东现代化建设中的当务之急,国土资源管理工作不仅要解决历史遗留问题,还要解决新的发展形势下可能和正在出现的资源环境恶化问题。

二、 广东国土资源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法治观念不强由于我国封建社会的历史很长,法治观念在大多数中国人的头脑中较为淡薄,而封建的 “吏治观念” 、 “官本位观念” 、 人治思想、 特权思想却根深蒂固。这些思想和观念必然或多或少、 或深或浅地影响到我们的行政机关及其领导者的头脑中来。再加上新中国成立以后的前30年,我们基本上沿袭以原苏联经验为模式的计划经济体制,实行的是高度集权的政治体制和经济体制,强调行政手段,轻视法律手段,强调个人权威、 轻视法律权威,许多同志养成了依靠政策和行政命令的工作习惯,“人治” 、 “权大于法” 、 “以管代法” 的观念在不少人尤其是一些领导干部头脑中仍有一定市场,总以领导 “拍板” 、 个人意见为大,把自己凌驾于法律之上,而不重视、不善于运用和依靠法律解决问题。以致在实际工作中法律为政策所代替,法律权威为个人权威所代替。 “以言代法、 以权压法、 言法犯法” 的现象屡见不鲜,出现了“集体乱决策、 领导乱表态、 法定代表人瞎指挥” 的现象,这也是导致一些地方越权批地、 违法占地屡禁不止的重要原因之一。2002 年广东省国土资源厅利用卫星http:///MPA/2010/0629/lw201006291643154982.html遥感监测手段,对广州、 湛江两市土地利用情况进行执法检查,发现违法批地用地案件182宗,面积3084亩,占新增建设用地宗数和面积的 19 %和 7 %。有的领导认为依法行政太麻烦、 太繁琐,不如 “果断” 拍板痛快、 效率高,把依法办事与提高行政效率对立起来。至今,有的同志在依法行政方面,思想上转变不了观念,工作转变不了方式,这对于全面推进国土资源利用管理依法行政是很不利的。(二)行政执法不规范从我国的实际情况来看,80 %以上的法律法规由行政机关来施行。这就需要用法律法规规范政府的具体行政行为,做到法无明确规定的行为,政府不得行使;行政执法行为,不仅要做到符合实体法,而且要符合程序法,按照法律规定的程序、 步骤去履行职责,这样才谈得上依法行政。可是,从目前实际情况看,一些地方政府及其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在具体行政行为中或多或少地存在着以言代法、 以权压法、 以罚代法、 不依法行政的问题。在经济建设中,有的不能正确处理发展经济与保护耕地的关系,搞建设项目,只注重发展的一面,而忽视贯彻落实土地基本国策的一面;只注重任期内的政绩,而忽视了长远的子孙后代的利益。有的违反法定程序,以发证代替建设用地审批。有的在行使行政处罚权时,显失公平,只处罚用地者,而放纵非法批地者。有的严重侵犯农民利益,挪用、 侵占征地补偿费用。(三)监督制约机制不健全土地管理法律、 法规赋予国土资源行政管理部门一定的行政权力,包括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计划的编制审查报批、 农用地转用和土地征用的审查报批、 土地资产处置方案的审批、 土地收入的代征代缴、 土地权属争议调处、 土地登记发证、 土地违法行为的查处,等等。这既是法律法规赋予国土资源行政管理部门的权力,也是国土资源行政管理部门的义务和责任。职权就是职责,职权与职责是统一的。放弃职权,不依法行使职权,就是不履行义务,就是 本论文由无忧论文网整理提供

失职,就应追究法律责任。目前,国土资源管理系统较强调对管理相对人的监管,而对自身依法行使行政权力的行为监督不够,存在着 “一手硬,一手软” 的现象。加上各项行政权力分散于各内设机构行使,各自为政,造成违反土地管理法定程序,非法审批、 越权发证、 违法处罚等行为时有发生。相应的法律责任追究制度也不健全,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不敢碰硬、 不思进取、 不负责任、 不愿纠错的 “四不” 现象,给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带来了较大难度。此外,国土资源执法监督体制不顺,也是影响国土资源行政执法的重要原因之一。从当前土地违法情况的分析来看,基层政府违法批地用地是土地违法的主要表现形式。而国土资源部门作为同级政府的职能部门难以对其进行有效监督和查处。同时,各级执法监察机构不健全、 工作经费不落实、 执法手段软弱,也直接影响行政执法责任制的落实。

三、 广东国土资源管理依法行政的思考

(一)按照改革决策与立法决策相统一的要求,加快立法步伐依法行政的前提是有法可依。要严格按照宪法、 法律、 行政法规的要求,加快地方立法步伐。当前,要积极做好 《土地管理法》 、 《矿产资源法》 配套立法工作,将成熟的改革决策上升为地方性法规,以法律手段促进资源管理方式和利用方式的根本性转变,形成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 具有广东特色的国土资源法律体系框架。要抓好地方立法的基础性工作,加强地方立法前期研究,做好地方立法储备。要针对国土资源管理中的一些热点、 难点问题,积极进行立法探索。要抓住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国土管理中出现的 新问题、 新情况,深入进行研究,学习借鉴香港政府十分重视运用法律手段规范土地利用管理行为的成功经验和国际上通行的作法,在此基础上进行探索性立法,从而既能解决我省国土资源管理依法行政过程中有法可依的问题,同时又通过大胆创新,为国家立法创造经验。(二)按照民主集中制原则,建立新型的依法决策机制要按照民主集中制的原则,对重大问题实行民主决策,以确保建立重大政策出台前的听证制度,每一项涉及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重大决策出台前,都要最广泛地听取各级国土资源部门的意见,听取人民群众和行政管理相对人的意见。改进规范性文件的制定工作,规范性文件必须符合法律法规规定,建立对规范性文件的法律审核制度。建立必要的专家咨询制度,重大决策出台前,应组织专家进行合法性、 合理性以及可行性的评估和论证。(三)按照公平、 公正、 效率、 便民的要求,建立现代行政程序依法行政的主要标志,就是形成一套体现公平、 公正、 效率、 便民原则的现代行政程序。要以便民为宗旨,简化程序,规定时限,建立高效、 快捷的行政运转程序,保障公民的合法权利。坚持文件办理与受理分开,实行窗口式办文,以单独对外的收发文室为窗口受理审批业务,受理人和办理人相对分开,封闭办公,集中对外。建立办事时限制度,根据每类业务工作的内容和程序,科学地设定工作流程,确定工作时限,并加强对各类业务的办理情况的监督检查。(四)按照权力制衡的要求,对法定的行政许可事项建立内部会审制度没有制约的权力,必然产生腐败。必须强化权力的内部制约机制,对法定的行政许可事项实行内部会审。继续推行土地利用规划审查、 用地报批和土地资产处置的内部会审制度,开展对矿业权的审批、 发证和农用地开发立项、 资金申请及减免等重大事项的内部会审,将审批事项涉及的内容进行分解,由分设的有关职能部门根据工作分工,对涉及本部门职责的内容在规定时限内进行审查,实行 “一票否决” ,并对本部门审查的业务内容的合法性负责。进一步完善会审制度,明确会审的范围、 责任等。在实行会审制度的基础上,对竞争性的项目,应规定具体的评审标准,公开竞争,引入社会评审机制。同时,要积极推进政府采购招投标制度。(五)按照社会主义民主的要求,建立政务公开制度确保人民群众的知情权,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基本内容之一。必须公开办事程序、 办事标准和办事结果,公开与行政管理相对人密切相关的事项。建立政务信息公开制度,对与人民群众利益相关的、 便于人民群众参与管理、 监督政府的政务信息,如建设用地批准信息、 产权登记信息、 矿产资源储量评审信息、 矿业权设立、变动及评估信息等,定期公开披露。对于涉及公民、 法人具体财产权利的信息,可以公开查询。提高国土资源管理的科技含量,逐步运用高科技手段(如电子政务)推进政务公开。(六)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探索资源性资产市场配置新机制能否公开、 合理地分配公共资源,是依法行政的重要内容。要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对公共资源的分配方式进行改革,逐步实现由行政配置为主到市场配置为主的转变,必须采用行政审批的,要引入公平竞争的机制。继续推进招标、 拍卖出让国有土地使用权,凡经营性用地http:///MPA/2010/0629/lw201006291643154982-2.html一律以招标、 拍卖方式供地。进一步完善出让国有土地使用权招标、 拍卖制度,逐步扩大范围,规范程序,保证公平。积极培育矿业权市场、 推进探矿权、 采矿权的招标、 拍卖试点工作,取得经验后及时推广。(七)按照严格执法的要求,建立行政责任考核追究制度行政机关正确执行法律,是依法行政的本质要求。要建立、 健全行政责任制度,以职位为单元,按照责权一致的原则,形成完整的责任制度体系,将行政执法的责任分解到机关内的每个岗位,落实到人,并相应实施考核、监督、 奖惩等。逐步建立行政过错追究制度,对违法作为和消极不作为造成一定后果的,必须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按照 《行政处罚法》 的要求,健全重大违法案件的听证制度,以保证行政处罚的合法性,保障当事人的合法权利。按照 《行政复议法》 的要求,加强行政复议机构建设,完善行政复议制度。(八)按照社会主义法制的要求,建立对权力行使的监督机制探索建立多种形式的对权力行使进行监督的机制,防止权力滥用。必须充分发挥纪检监察部门在推进依法行政工作中的监督作用,把纪检监察工作与业务工作紧密结合。建立投诉制度,行政管理相对人对不依法行政的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及其工作人员的不当行政行为可以投诉,由国土资源管理部门或上级部门的专门机构受理,并在规定期限内给予答复。总结实行特邀国土资源监察专员制度的经验,建立行风评议员、 社会监督员等制度。要保证信访渠道的畅通,地方各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应建立 “领导接访日” 制度。

国土行政论文范文第2篇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保护节约资源,保障支持发展为目标,以执行土地管理法律法规和政策为准绳,以强化基层执法监管为基础,以预防和制止各类土地违法违规行为为重点,以依法严肃公开查处重点典型案件为手段,坚持“突出重点、标本兼治、完善制度、规范管理、促进发展”的原则,全面构建预防、查处、监管、部门联动的国土资源执法长效机制,推动我县国土资源的依法有效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促进全县经济健康快速可持续发展。

二、工作目标和任务

(一)加强整改,巩固成果。各乡(镇)和国土局要集中人力、集中时间,对去年以来的国土资源执法监管情况及“违法违规清理专项行动”认真进行一次“回头看”,对遗留案件查处纠正和整改落实工作进行查漏补缺。对符合条件尚未立案的,要抓紧立案查处;对已立案尚未处罚到位的,要抓紧处罚;对处理偏轻偏宽的,要及时纠正;对申请法院强制执行的,要积极跟踪检查,确保案件查处执行到位,对整改方案确定的各项整改措施必须落实到位。

(二)完善制度,规范程序。坚持预防在先,早发现、早报告、早制止的原则,按照因地制宜、切实可行和便于操作实施的要求,由国土局牵头负责建立完善预防、查处、监管和部门联动的国土资源执法监管长效机制。

(三)加强国土资源执法监察,坚持依法依规办事。一是搞好监督检查,及时发现问题,督查限期整改,改变事后监督的被动局面。二是加强执法巡查,采取动态巡查和重点检查两种方式,对交通沿线、城乡结合部和重点乡(镇),进行全面的拉网式的动态巡查。三是加大案件查处力度,通过执法动态巡查,设立群众举报电话,畅通信访渠道等方式,及时梳理和掌握一批国土资源违法案件,依法立案查处。并进行公开曝光。四是加大对国土资源法律法规宣传力度,规范行政行为,提高行政水平。

(四)完善体制,提升管理水平。要建立健全基层土地监察网络,强化国土资源执法监察。各乡(镇)要尽快建立和完善乡(镇)、村国土资源执法监察网络,全面配合和支持县国土资源所工作,发挥基层在动态巡查中的作用,健全土地动态巡查责任制,坚持动态巡查,预防并举,力争把土地违法违规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

(五)保护资源,保障发展。要严格落实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计划。对建设用地要提前介入,主动服务,从快办理项目建设用地报批手续,确保建设项目顺利实施,全力支持全县经济和社会发展。同时要严格执行项目用地“三到现场”监察制度,防止新增建设项目出现未批先用、边报边用、未供即用等违法违规问题。

三、工作措施

(一)加强学习,提高认识。结合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深入开展,组织领导干部和广大国土资源管理执法人员,认真学习领会国家和省关于加快建立国土资源执法监察监管长效机制有关文件精神,开展法律法规和业务知识培训,不断加强队伍建设,创新执法理念,促进执法水平和工作人员业务素质的提高。

(二)加强宣传教育,营造良好氛围。各乡(镇)和相关部门要充分利用广播、电视、墙报、专栏等媒体,多层次、多角度,大力宣传建立国土资源执法长效机制的意义和要求,为建立国土资源执法长效机制,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要完善举报投诉制度,对举报的案件,要认真核实。确认一起,查处一起,进一步提高群众参与土地保护的积极性。要充分利用新闻媒体舆论监督作用,公开曝光一些重大土地违法违规案件。

(三)强化领导,精心组织。各乡(镇)和相关部门要切实加强领导,精心组织实施。县政府成立由政府分管副县长任组长,县国土局、监察局、财政局、人社局、发改局、审计局、工商局、住建局、公安局、和各乡(镇)主要负责人及法院分管副院长、检察院分管副检察长为成员的国土资源执法监管长效机制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县国土局,办公室主任由国土局局长易兵兼任,办公室副主任由国土资源执法监察大队长陈衍著兼任,办公室具体负责日常工作,协调各项工作任务的落实,及时研究解决工作中出现的困难和问题,确保工作顺利进行。

国土行政论文范文第3篇

【内容提要】 土地是万物之母,是财富之源,土地文化是其他一切文化产生的根基。国土文化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加强机关党建工作的重要载体,是提升国土资源部门干部职工廉洁高效服务发展能力的重要抓手。因此,必须强力推进国土文化建设。

【关键词】 国土 文化 建设

【作者简介】 王启平,湖北省国土资源厅纪检组长。

土地是万物之母,是财富之源,土地文化是其他一切文化产生的根基。国土资源工作与经济社会发展、百姓生产生活、社会和谐稳定息息相关,尤其需要发挥国土资源文化(以下简称国土文化)的凝聚和引领作用。国土文化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加强机关党建工作的重要载体,是提升国土资源部门干部职工廉洁高效服务发展能力的重要抓手。因此,必须强力推进国土文化建设。

一、加强国土文化建设的意义

一是文化是民族之魂,土地是文化之根。土地是万物之母,是财富之源,土地文化是其他一切文化产生的根基。自从盘古开天地,三皇五帝到于今,纵观上下五千年,华夏民族创造了辉煌灿烂、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首先是尊崇土地、珍惜土地、保护土地和利用土地的文化,如农耕文化、风水文化等,土地有着无与伦比的神奇魅力,被赋予各种各样的象征意义,女娲抟土造人的美丽神话千古传颂,尊天亲地的传统美德生生不息,爱国守土是中华民族的永恒主题,是中华五千年文明亘古不绝的源泉。

二是文化具有特殊力量,土地管理呼唤文化的力量。文化是一种看不见的力量,文化是一只看不见的巨手,文化的力量最强大、文化的影响最深远、文化的根基最牢固、文化的内涵最丰富。文化决定着人们的价值观,左右着人们的行为。信仰要靠文化树立,精神要靠文化提振,管理要靠文化支撑,形象要靠文化打造。国土资源工作支撑各行各业、影响千秋万代,土地问题往往是经济社会发展中带有全局性、根本性、战略性的问题。国土资源工作责任大,任务重,要求高,既要保障发展,又要保护资源,保护民生,经常处于“两难”境地。仅靠强制性管理制度是不够的,需要通过建设国土文化和培育国土精神,使之固化成文,以文化人,潜移默化,润物细无声,让广大干部职工对土地爱得深沉、对人民心怀感恩、对事业高度负责、对工作充满激情,让积极向上的国土文化融进每一名国土人的心田。

三是廉洁从政需要提升国土资源部门干部职工综合素质。国土资源管理部门掌握着不可再生的稀缺资源,拥有土地和矿产资源的行政审批权、执法权、大额度资金的管理权和支配权,在巨额利益驱动和诱惑下,国土资源部门的干部职工已经成为不法分子重点拉拢侵蚀对象,腐败案件易发、高发。通过弘扬国土文化,提高干部职工的综合素质,增强廉洁自律意识,拒腐防变,自觉维护国土资源部门良好形象。

二、国土文化的基本内涵及其作用

文化是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一种文明现象、考量尺度,也是社会发展进步的重要内容构成。国土文化是指国土资源部门长期以来对土地资源、矿产资源、海洋资源等自然资源开发利用和认识的实践活动中,所创造的具有国土资源特色的物质成果和精神成果的总和。

国土文化作为一种无形的、潜在的力量,在国土资源事业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一是引领作用。国土资源工作与经济社会发展、百姓生产生活、社会和谐稳定息息相关,关系小康社会建成目标的宏伟事业,国土文化建设的根本目的,就是引领国土资源部门干部职工树立共同的讲政治、

讲正气、讲效率、讲文明、保红线、保发展的国土资源核心价值理念,团结一心、奋发向上,增强责任感、使命感,思想上、政治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推动国土资源事业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二是推动作用。随着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向前快速推进,社会转型期的诸多矛盾聚焦在土地、矿产、海洋、测绘等国土资源管理上,要保发展、保资源、保权益、保海洋,一方面必须严格规范管理,积极主动服务,另一方面必须加强国土文化建设,提高文化的“软实力”,助力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通过弘扬国土文化,使广大干部职工聚精会神谋发展,尽心尽责干事业,努力完成国土资源管理工作的各项任务。

三是凝聚作用。充分利用各种传媒,大力宣传国土资源工作的地位作用以及国土精神、先进典型丰硕成果,不断扩大国土资源工作的影响力。利用每年“4·22”地球日、“6·25”土地日举办各类专题讲座、知识竞赛、征文比赛、文艺汇演、体育、书画比赛等丰富多彩的活动,活跃文化生活、陶冶高尚情操、弘扬新风正气,营造和谐奋进的工作环境,从而增强国土资源部门干部职工的凝聚力、战斗力。

四是保廉作用。随着国土资源不断稀缺,国土资源干部职工很容易成为一些企业、集团寻租的目标和进攻的靶子,如果没有坚定的信念、牢固的定力,就很容易“中枪”。通过国土文化建设,引导干部职工自觉加强党性锻炼,牢记宗旨,守住底线,使每个干部职工做到学廉、懂廉、尚廉、守廉,自觉防止和遏制腐败案件的发生,打造廉洁高效、风清气正的国土资源干部队伍。

三、当前国土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是少数单位领导思想重视不够。有的忙于业务工作,忙于事务性工作,对国土文化建设缺乏正确认识,缺乏深入思考,导致国土文化建设思路不明,措施不力,办法不多,没有把国土文化建设与业务工作有机融合,存在“两张皮”。有的甚至认为,国土文化建设会干扰业务工作,殊不知业务工作就是行业文化建设的核心内容,离开这个核心所开展的文化建设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二是少数人对国土文化建设的认识不足。一说到文化,就会让人联想到古迹、作品等等,把文化一词看得很高深,遥不可及。事实上国土人在日常工作中形成的理念、精神、信仰、规范和行为方式等都是国土文化的主要内容,与国土管理工作密切相关的制度建设,方法管理也是国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正确认识国土文化建设,坚持不懈的注重对文化的积累、提炼,就会形成系统的国土文化。

三是地理区位上的发展不平衡。国土文化与其它文化建设一样,同经济社会发展程度相辅相成,经济发达地区的国土文化建设在认知程度、制度设计、产出投入上普遍要强于经济欠发达地区;工作区位上的发展不平衡,在行政执法、日常管理等领域文化成分却略显不足;价值区位上的发展不平衡,属于直接体现社会价值的物质文化部分发展较快(如管理文化、服务文化等),而属于潜移默化价值功能的精神文化部分发展相对较慢。

四是理论性研究不到位。首先,由于历史的原因,国土管理发展史存在着断层和复杂的演变过程,传统的国土文化缺乏连贯性和完整性,能够传承的文化精髓并不多。其次,国土管理学科作为社会科学的范畴,由于其学科分类不明确、地位不突出,学术界对该领域的研究成果非常贫乏,再加上系统内的实践总结和理论提升不够,始终难以形成系统的理论体系。再次,理论指导实践的作用不明显,如多年积累的工作经验,多数只存在于干部个人头脑中,并没有形成有指导意义和方便传承的文字材料,发挥不出其潜在的文化价值。

影响和干扰国土文化建设的原因较多,但综合分析、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是认识不到位,思想上存在误区。有的认为国土资源部门的主要工作是行政审批的日常管理,文化建设是文化文艺部门的事情,搞国土文化建设会耽误正常业务工作;有的用国土资源部门开展的政治教育、文明创建、党建工作代替国土文化建设,没有必要另搞一套;有的对国土文化建设理解狭隘,认为搞国土文化就是唱唱歌、跳跳舞、打打球。

二是缺乏加强国土文化建设的规范性、指导性文件。对于什么是国土文化定义,什么是国土资源部门核心价值理念、国土精神、职业道德缺乏深入研究,没有一个权威的科学定论,需要上级国土资源部门尽快研究、制定出台具有较权威的规范文件。

三是基础建设比较薄弱。由于国土资源部门人员定编、干部任免、经费开支管理体制复杂,干部只能进,不能出,一潭死水,流不动,知识结构不合理,想要的专业人才进不来,严重影响了国土资源事业发展。加之没有专人主抓和经费投入不足,基础设施不齐

全,缺少活动平台,开展活动受限,国土文化建设活动不多,起色不大,活动影响力不强。

四、加强国土文化建设的措施

加强国土文化建设,打造学习型、廉洁型、服务型、责任型、创新型、文明型“六型国土”必须加强领导、强化措施、因地制宜、创新品牌,确保取得实实在在、扎扎实实的成效。

(一)注重加强领导,增强国土文化建设的执行力。一是要成立领导小组。各单位各部门要把国土文化建设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摆上议事日程,主要负责人要亲自抓、负总责。各级领导干部要提高认识,端正态度,以身作则,率先垂范,积极参与国土文化建设的活动,帮助解决实际问题。做到有计划、有方案、有措施、有考评、有检查、有落实、有成效,切实做到两手抓、两手硬、两促进。二是工作经费要落实。各单位各部门的机关党委要明确专人具体抓好此项工作。文化活动场所建设以及开展各项活动所需经费应纳入年度预算,确保各类文化活动的顺利开展。

(二)注重精神引领,增强国土文化的凝聚力。一是树立先进典型,强化示范引领作用。大力总结和宣传本系统、本单位的先进集体和个人,组成先进事迹巡回报告团,进行巡回演讲,并录制光盘发放各地,以先进典型教育人、激励人、感染人,激发广大干部职工作为国土人的自豪感、荣誉感和工作热情。二是总结提炼国土精神,增强凝聚力。开展“国土核心价值观”大讨论活动,积极组织撰写“国土精神”和国土人职业道德规范,并通过系统门户网站、机关党建网向社会征集,经层层遴选、反复研讨,从而确立全国国土资源部门的国土精神和核心价值观。

(三)注重舆论宣传,增强国土文化的影响力。坚持弘扬时代精神,弘扬国土文化精神,把国土资源题材纳入文学艺术创作、舞台表演、影视制作,以及各类媒介出版计划,成立相关艺术协会和业余宣传表演队伍,借力专业文化队伍资源,不断提高国土资源文化传播能力。充分利用各种传媒,大力宣传国土资源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先进典型和丰硕成果,不断增强国土资源文化建设的影响力。

(四)注重形式多样,增强国土文化的感召力。一是积极开展文艺汇演,定期明确一个主题,在国土资源系统中举办文艺汇演,用身边人演身边事,用身边事感染身边人,让系统干部职工从表演中感受国土文化的内涵,形成蓬勃向上的精神力量。二是举办各类征文、摄影、书画、演讲等比赛活动,以丰富多彩的国土文化活动陶冶情操,静化心灵。三是举办各种球类、棋类、田径和具有国土资源特色的运动会,让广大干部职工在运动中展现积极向上的国土人精神风貌。四是充分利用网站、微博、短信等现代媒体形式,营造国土文化的良好氛围。各级国土资源部门在单位门户网站上开辟国土文化专栏,开通国土文化微博,为干部职工提供国土文化交流学习平台。在电脑上安装国土文化内容屏幕保护程序,在办公桌上摆设国土文化格言,设计制造国土文化台历,在办公楼里悬挂国土文化图匾,弘扬国土文化,利用电子屏幕显示警言格句,在节假日发送廉政手机短信,以多种形式随时随地提醒干部职工廉洁自律。

(五)注重品牌效应,增强国土文化的感染力。坚持把国土文化建设纳入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大框架之中,去思考、去谋划,深入实施国土文化精品工程,坚持以科学理论武装人、以优秀作品感染人、以先进典型激励人、以丰富活动凝聚人。在全系统大力开展“六个一”国土文化系列活动,努力打造国土文化建设品牌。一是建一个文化室(长廊)。各级国土资源部门要结合本地国土文化建设情况,以国土书画、摄影作品、诗词、文体活动图片等为主要内容建立国土文化室(长廊),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增强国土宣传教育效果。二是读一本国土文化好书。倡导干部职工多看书、读好书,以文化人。积极开展干部职工互荐读书活动,将各种好书互荐给干部职工,积极撰写读后感,刊发于局内网,供大家学习借鉴,充分激发每位干部职工读书的积极性、自觉性。三是举办一次国土文化展览。将国土文化建设的成果以图板形式在系统内外进行宣传展示,彰显国土人的精神风貌,增进社会各界对国土文化建设的了解和理解。四是参观一次红色教育基地。利用七一建党日等活动组织广大党员参观井冈山、延安等红色教育基地,接受革命传统教育,进一步增强党员干部凝聚力和战斗力。五是树立一批先进典型。典型是一面旗帜,榜样是一种力量。深入挖掘身边的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树立学习榜样,用身边的人和事激励干部职工学典型、赶先进,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业绩。六是开展一次评选贤内助。评选一批支持国土资源工作、助推国土文化建设的干部职工家属,进一步发挥家庭助文、家庭助廉的重要作用。

责任编辑:达名流

国土行政论文范文第4篇

摘要:土地资源属于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资源,缺少土地资源,势必会对人们生产生活产生严重影响。所以,务必对土地问题保持高度重视,重点加强质量保护,实现土地环境质量的切实有效提高。对土地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做出阐述,对土地环境质量保护对策进行了分析,有利于土地资源的科学开发利用,提高土地环质量保护效果,促进土地资源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土地资源;开发利用;环境质量保护

土地资源属于人类赖以生存的宝贵资源,我国土地资源开发利用方面,土地生态环境破坏问题屡见不鲜,对土地资源可持续发展形成制约。随着我国对土地环境保护重视程度的不断提高,土地行政处罚得以全面有效落实,充分反映出我国治理土地环境质量的决心。我国土地资源开发利用方面,土地生态环境破坏问题频繁出现,所以,有关部门务必对此保持高度重视,面对土地资源开发利用所涉及的土地生态环境问题开展深入分析,重点加强土地环境质量保护,实现土地生态环境平衡的同时,促进土地资源可持续发展。

1 土地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分析

1.1 稳定性不强,基础条件差

改革开放进一步深化,推动城市化以及工业化进程快速发展,土地资源占用明显增加,同样影响到耕地资源,导致其总量出现明显减少。随着我国对耕地保护的重视程度的不断提高,以农业机构调整以及土地治理等手段,耕地面积有所增加,对减少势头形成有效控制。不过,耕地稳定性明显较低,全国范围内,各类因素引起的耕地面积减少依然存在,且多以优质耕地为主。

1.2 分布不均衡,人均占有量不足

我国土地辽阔,而人口基数相对较大,以至于人均土地面积相对较少。我国南北地区跨度较大,土地类型较为丰富,同时,也造成各地区生产力存在明显的区别差异。此外,有关土地资源,分布地区多集中东南,土地分布存在明显的不均衡现象,山地地形相对较多,平原地形相对较少,适宜耕种土地资源总量占比相对较低。

1.3 利用不合理,数量迅速减少

我国现代化进程的快速发展,城镇化建设持续加速,对土地资源的整体开发利用随之扩大。针对成城镇化发展,为充分满足发展需求,对土地资源采取大量开发利用,用于建设建筑和基础设施等。如此,土地资源占用明显增多,开发环节,不合理利用情况普遍存在,这也对土地环境质量造成严重破坏影响。部分地区,城市规划缺乏科学合理性,开发区建设存在明显的盲目性,开发建设滞后,并未对此采取充分利用,以至于出现荒废等情况,且土地难以重新恢复,无法用于继续耕种,对土地环境质量造成严重破坏影响。除此之外,土地开发环节,仅仅关注形象工程,部分政府出于政绩考虑,肆意开发利用,使土地资源明显减少,对土地环境质量保护产生极为不利的影响。

1.4 生态环境破坏,质量严重退化

第一,开发利用明显缺乏合理性,导致土地资源环境质量出现严重退化,由于退化情况严重,导致土地所含养分快速流失。基于相关调查得知,土地资源养分明显不足的情况,其在土地总面积的整体比例相对较高,最高可达23%。鉴于此,生态环境遭到破坏的情况下,土地质量严重退化,所含养分快速流失,这也成为有关部门务必保持高度重视的重点问题。第二,开发利用期间,水土流失情况相对较为严重。为充分适应社会发展形势,对土地资源采取过度开垦,树木乱砍滥伐情况尤为严重,进而引起水土流失现象进一步加剧。水土流失愈发严重,也造成土地所含营养成分明显降低,土壤肥力因此受到严重影响。同时,因土地上游营养损失,同样对下游河道造成堵塞影响,继而对周边人们生活产生不利影响,并对人们生命安全构成严重威胁。水土流失情况的存在,同样对生态平衡产生不利影响,使生态平衡受此影响出现失衡的问题,对生态环境质量产生严重破坏影响。

第三,土地资源破坏严重的情况下,引起土壤盐渍化,出现此类问题的情况下,多以干旱半干旱地区较为常见。土地灌溉不合理的情况,也成为引起此类问题的主要因素之一,全球范围内,出现突然盐渍化问题的地区相对较多,而我国同样存在此类问题,特别是水稻栽培种植地区,次生盐渍化问题较为突出。第四,土地污染情况相对严重,对土地环境质量产生不利影响。工业化进程保持高速发展,工厂生产所排放的大量废水,处理未达标的情况下,直接向土地完成排放,引发严重的土地污染问题,导致土地无法继续耕种。

1.5 耕地数量减少

耕地流失率下降的主要原因在于农业内部,因为生产结构的调整,以及自然灾害的损坏。另一种类型则指的是非农业建设用地占地而造成的农村耕地永久性的流失,特别是大部分开发性建设都带有非常强的盲目性,造成了农民丢失荒地的严重,都是土地资源开发和利用不合理的结果。

1.6 环境污染和污水灌溉致使土壤污染及破坏

因为土地资源开发利用的不合理致使对土壤造成污染,主要的污染源有工业、生活等。在促进现代化工业建设这一方面,乡镇企业、工业厂房对社会经济发展都能够起到积极促进的作用,但由于污染处理不及时等,大量的污染物排入土壤中,对生态环境造成了极为严重的污染,水资源和土壤污染是现阶段急需解决的问题。

2 土地环境质量保护措施

2.1 建立环境质量保护与监督机制

土地开发利用以及环境质量保护,应当纳入国民经济综合发展计划,依托计划提供科学正确指导,同时,起到宏观调控的作用,实现环境管理水平的切实有效提高,实现环境质量保护的严格有效落实,为土地科学开发利用提供基础保障,以此同经济发展保持全面协调。与此同时,构建科学严格的质量监测与评价制度,为环境质量管理提供基础保障,实现环境质量保护水平的进一步提高,为土地资源科学开發利用奠定重要基础,以此为社会经济发展所服务。

2.2 严格土地管理,健全法律法规

开展环境质量保护期间,需对土地管理加以重点关注,并对有关法律法规加以健全完善,针对滥用土地情况,对此采取严肃处理,并采取处罚。针对农业、非农业用地,对此采取科学严格规划,农业用地明令禁止各类工作活动,有关非农业用地,实施开发期间,需对土地资源保护保持高度重视。针对土地管理部门,则需重视对有关管理制度的优化完善,充分发挥政府部门的主体作用与职能作用,切实加强严格管理,以实现土地资源的科学开发利用。除此之外,切实推进法制建设,为土地环境质量保护提供可靠保障。土地保护所面临的形势变得更加严峻,若只是通过基本行政手段,势必难以充分实现保护目标。所以,应重点推进法治建设,切实提高法治观念,并在管理环节加以严格落实。社会进步发展,针对保护土地有关的法律法规,需采取进一步完善修订,对土地环境质量保护有关的基本内容作出科学细化与充分明确,并制定专门用于土地环境质量保护方面的法律法规。依托法制手段,搭配行政、经济手段,切实强化保护效果,以此为土地环境质量保护奠定重要基础。

2.3 落实土地治理,降低污染程度

针对土地污染情况相对严重地区,应当重点落实土地治理,以实现污染程度的显著降低。土地开发利用期间,需切实提高环保意识,针对土地灌溉,则需保证方式科学合理,开发环节,需对土地采取全面科学检测,对污染情况做到充分了解掌握,对最终检测结果采取上报。除此之外,面对工业“三废”,则需对此加以高度重视,加强污染控制以及科学治理,尤其是重点污染源,如建材、电力与造纸等,对此实施限期治理,确保达标符合严格排放标准。针对国家有关政策规定,对此加以严格贯彻执行,高度重视产业结构的科学优化调整,以实现对各类污染的科学有效控制,促使土地环境质量能够得到显著提高,为生态环境平衡提供可靠保障。

2.4 提高农业投入,建设生产基地

针对土地资源,若想土地承载力的切实有效提高,则需重视对中低产田实施科学改造,这也涉及水利工程,以及优商品粮、优质田等基地建设,以此便于国家对基本情况的充分了解掌握,并对此实施科学宏观调控,为土地环境质量保护提供基础保障。除此之外,还需重视推进宏观建设,制定科学可行的土地资源开发规划,利用项目建设的方式,实现对宏观生态环境的治理改善,尤其是土地沙化等问题,对此采取科学有效防治,依托南水北调工程,实现水资源利用率的进一步提升,为干旱地区提供基础便利,以实现土地生产力的有效提高。

2.5 推进城市化进程,提高土地利用率

城市化建设进程中,土地属于重要基础资源,需重视对土地潜力的进一步深入挖掘,针对城市结构布局,需对此实施科学优化调整,科学规划开发,尽可能避免重复建设,促使土地资源浪费情况能够得到有效避免,实现对土地资源地科学高效利用。为对土地利用同供需存在的矛盾作出合理有效解决,则需重视制定科学合理地土地管理前期规划,促使土地利用率能够得以有效提高。一方面,以前期规划为主,对土地资源实施科学分类,确保土地利用可以保持长远性,对土地资源作出更加科学合理地高效利用。另一方面,对地区土地信息做到充分了解掌握,尤其是可用土地资源,基于地区发展特征,以提高土地利用率为前提,制定科学可行的前期规划。基于前期规划,可促使土地利用率得到进一步的提升,使土地资源能够合理用于工程建设与城市发展等方面。所以,需重视对前期规划的科学合理制定,促使土地利用率能够得以切实有效提高,推进城市化进程。

2.6 健全完善职能机构

土地环境质量保护的严格有效落实,对政策、制度保持高度重视的同时,同样需对组织方面加以重点关注,尤其是相关职能机构,需对此加以健全完善,以此为土地保护提供基础保障。工业化社会快速发展,对经济发展产生重要推动作用的同时,带来了相应的负面环境影响,同样也促使人们生态环境保护意识不断加强。新时期背景下,土地环境质量保护与管理依然面临较为严峻的挑战,提高思想认识的同时,务必重视对有关工作部门和职能结构采取必要的健全完善。针对国土资源管理行政部门,需发挥主体作用,设立相应的部门,负责开展落实土地环境质量保护工作。除此之外,基于机构改革、编制管理等相关规定,有关部门职责、结构配置,编制、人员配备方面,则需以“三定”形式对此加以合理明确,并重视对权责清单制度的严格有效落实,且积极接受广大人民群众的共同监督,促使有关智能结构可以得到进一步的健全完善,以此形成职责明确、依法行政的土地环境质量保护体系,为土地资源开发利用、土地环境质量保护提供可靠保障。

2.7 重视土地使用方式管理,保护耕地资源稳定

首先,重视耕地平衡性建设。有关耕地利用方面,以耕地利用情况为基础,实施科学优化调整,重点落实粮食安全管理。面对耕地数量保护,具体标准相对模糊,对区域人的调整缺乏充分关注,需重点关注人地协调,并对整体资源平衡性采取科学调控,落实综合性控制,切实加强土地保护效果。其次,严格控制用地审批。针对土地利用,对耕地实施严格监督管理,尤其是城市建设用地,对此采取严格仔细复核,重点落实备案检查,制定科学严格的信息评价机制,切实加强土地管理。最后,落实国土资源管理听证制度。针对土地利用情况,对此实施总体规划控制,重点关注农田水利实施方案,通过听证会的方式,保证国土资源管理效果,以此实施综合性调整。如此,充分发挥政府职能,为土地环境质量保护提供可靠保障。

2.8 保护耕地,严格采取多举措控制建设用地

土地资源是不可持续再生的,因此,一定要应用严苛的土地利用保护政策,比如我们国家就需要进一步增强土地利用保护的立法。开展巡查和督查,强化人们对于耕地的保护意识,提高土地所有权征用和补偿的标准,对非农建设项目用地展开严格的管理。

2.9 增强项目基建,提高耕地总产出比例

①高标准建设农田水利工程

要建设高质量、多功能节水灌溉工程,发展各种节水多功能灌溉,进一步健全其原有水利基础设施,强化抗御洪、涝等自然灾害的能力。

②提高中低产田效能

进行农业机械化、水肥一体化灌溉、培肥等有针对性综合方式,培肥地力,改善农业基本条件。

③增加基建工程生态特性

减少混凝土工程,优化选址减少占用耕地修建基础设施,应用生态软性材质、借助农作物创设绿色廊道,把水、田等生态环境串联,建立高标准的农田。

2.10 改革土地制度,加强土地管理

①探索三权分置

探索施行所有权、承包商及经营权“三权”分置,在保障集体和农民利益的基础上,达成效益转化。

②提高市场主体参与度

积极鼓励社会资金进入农村土地资源,在改善农村土地资源的前提下,盘活集体资产、实现共赢,是现阶段需要解决资金问题,以及长期效益的重心。

③落实政府主体责任

各级政府要提高土地资源开发利用监管力度,及时查处违法用地行为,深入探索制度改革和做法创新,促使城市和乡村共同发展。

2.11 保护永久基本农田

永久基本农田不允许被恶意破坏、占用,对永久基本农田要执行特殊的保护,及时把永久基本农田划定成果上图入库、落地到戶,施行永久保护。同时,要签订责任书,更新设立标志牌,埋没永久基本农田的保护界桩。加快基本农田信息监管系统建设,及时发现非法占用永久基本农田的状况,创设长效动态的监管机制。

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土地保护成为备受关注的加点,因生态相对脆弱,且保护工作并未全面严格落实,乱批滥用耕地情况依然普遍存在。土地恶化愈演愈烈,导致各种自然环境灾害频发,造成经济损失的同时,也对可持续发展形成严重制约。因此,务必对土地资源科学开发利用保持高度重视,并重点加强土地环境质量保护措施,对土地资源提供有效保护,促进土地资源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高宪峰,张胜杰.探讨土地资源开发利用与土地环境质量保护[J].华夏地理,2016(9):64.

[2] 岳彩丰,牟荣.探讨土地资源开发利用与土地环境质量保护[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5(29):278.

[3] 鲁昌.浅析土地开发整治过程中如何实现对生态环境的保护[J].中国高新区,2018(9):282.

[4] 郧文聚,高璐璐,张超,等.从生态文明视角看我国土地利用的变化及影响[J].环境保护,2018,46(20):31-35.

国土行政论文范文第5篇

【摘 要】实行对国土资源财政税收预算管理有利于国土资源事业可持续发展,本文针对国土资源税收预算管理存在的问题,分析了开展国土资源财政税收预算管理的必要性,并且对预算管理的策略进行探讨,旨在保证国土资源部门的财政税收预算管理科学、合理、有序。

【关键词】国土资源;财政税收;预算管理;策略

一、引言

国土资源管理部门不仅仅是资源使用监督管理部门,其本质上是一个行政管理部门,国土资源管理离不开资金的支持,财政税收预算管理方案的编制是规范资金使用方向,强化经济管理工作的重要举措,可以促进国土资源部门实现可持续发展。在国土资源管理部门中,预算管理是经济管理工作的重點内容之一,国土资源部门必须要正视财政税收预算管理,将财政税收预算管理当做部门重点任务来抓,不断完善政税收预算管理制度,促进财政税收管理工作规范化发展。

二、国土资源财政税收预算管理的含义和必要性

1.国土资源财政税收预算管理的含义

预算是收支预计的过程,政府机关、社会团体以及企事业单位,都要按照规定的程序进行收支预计,将一段时间内的成本支出计划制定出来,用于指导日常经济管理活动。通常来讲,预算管理包括营业预算、资本预算、财务预算、筹资预算等各项内容,各种预算组合成为企事业单位或者政府部门的总预算。预算是优化资产资源配置方案的重要过程,可以全方位地调动各个层面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可以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

2.国土资源财政税收预算管理的必要性

对于国土资源部门来讲,财政税收预算管理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内容,为了积极响应国家财政体制改革,国土资源部门必须要对传统的税收管理制度进行改善,加强预算管理,才能建立社会主义公共财政体制。预算管理是过程中的控制,是一种全过程控制,包括事前、事中以及事后3个方面,事前控制主要是对投资项目或者生产经营规划的可行性进行分析,制定出预算方案,详细描述工作中的标准、制度。事中控制则是协调、限制差异的行动,旨在通过事中管理确保预计目标能够得以实现。事后控制的主要目的是鉴别偏差,纠正不利影响。当前国土资源部门的财政管理体制改革的内容主要有实现部门预算细化预算编制、推行政府采购、完善国库支取支付、推行收支两条线、优化政府收支分类等,通过科学合理的预算管理,可以对国土资源部门的各项资金、资产等进行综合利用,确保资金的使用过程合理合法,为国土资源的开发奠定坚实的财政基础,推动国土资源事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由此可见,国土资源财政税收预算管理对于国土资源部门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三、国土资源财政税收预算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缺乏预算控制意识

预算管理是国土资源财政税收管理中的重要内容,通过科学合理的预算设计,可以帮助国土资源部门合理地使用资金。随着全面预算管理在国土资源部门中不断实施,传统的财务税收管理弊端也逐渐暴露出来,比如有的管理人员对预算工作的认识不到位,认为预算管理仅仅是一种形式,就是简单地财务分配,这种预算管理不具有代表性,也不利于对国土资源开发过程中各项支出进行控制,反而会增加开发成本。

2.缺乏完善的预算管理流程?

完备的预算管理流程要经过财务部门制定预算章程、会计部门核算,最终以数字形式展示预算方案,并且根据方案进行控制管理。所以预算管理必须要相关部门协调配合,但在实际工作中,由于内部人员对预算管理缺乏“全员”意识,税收部门、国土勘测部门、人事部门、工会等部门在预算工作中的参与度较低,甚至对预算管理工作的进程产生阻碍,加上一些财务会计工作人员的专业知识不过关,导致国土资源部门的预算管理工作流程不规范、不完善,预算管理工作严重缺乏实际性和科学性。

3.预算编制时间安排不合理

在国土资源预算方案编制过程中,必须要科学合理地安排时间,确保预算方案可以用于实际工作中,对工作产生指导作用。通常来讲,预算从编制到开始执行所需要的时间为半年,但是在实际工作中发现,半年的时间远远不够,因此很有可能导致预算方案不合理,预算数据不清晰,在执行过程中也可能频繁调整预算方案,影响国土资源部门的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

四、国土资源财政税收预算管理对策

1.加强对预算管理的认识

构建全面预算管理制度是开展内部控制的重要内容,合理的预算也能帮助管理人员做出正确决策,对国土资源部门的资产、资源和资金进行充分利用。所以在预算管理过程中,应该要开展有效的预算控制,通过切实可行的预算控制方案,避免国土资源部门发展过程中资金的大规模支出和错误支出,将资金流控制在安全的范围之内。在预算执行过程中要设计严格的执行制度,确保日常管理过程中的各项支出按照预算方案进行。为了给单位的预算管理工作奠定良好的思想基础,必须要在单位内部加强全员思想教育,强化财务人员、会计人员、普通工作人员的认识,使其能够了解预算管理对日常工作开展的重要性,从而人积极配合单位的预算管理工作。

2.完善预算管理制度,严格执行预算方案

为了真正落实预算方案,确保预算工作正常开展,防止资金被擅自挪用或者转移他用,必须要加强对预算执行过程的监督管理,强化预算执行的刚性,确保日常工作中每个部门都能按照预算编制方案进行成本控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明确风险管理责任。明确风险管理责任,要将具体的风险责任落实到具体的责任人身上,一旦出现任何风险事故,能够第一时间找到责任人,责任人要积极配合相关部门的调查,找到风险产生原因,并且及时止损,对风险进行控制。例如对于不严格履行预算审批程序和支出标准的,要找到问题的直接责任人,根据事件性质对其进行处理。

(2)建立健全的信息公开制度。在单位内部控制过程中要及时将各种财务信息公布出来,对预算标准以及实际的执行结果进行对比,看每个职能部门是否真正按照预算方案开展工作,各个职能部门要将部门的财务支出情况如实公示出来,接受全单位员工、相关机构以及社会群众的监督,确保单位的发展规范化、有序化。

(3)构建长效激励机制。预算管理是一项持续性工作,为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对预算管理工作更加重视,必须要建立长效激励机制,结合单位的战略发展方向和员工的职业生涯发展,从一个更宏观的层面出发对员工进行教育,促进单位的预算管理和财政税收工作顺利开展。

(4)确保预算方案灵活。预算方案通常是不可变的,但是当外部发生重大变化的时候,预算方案也必须要进行相应调整,确保预算方案更符合实际情况,对日常工作进行指导。例如当服务收费价格标准发生变化的时候,对于价格调低的项目,其收入指标也要调低,价格调高的项目,其收入指标也要相应调高,任何预算方案都是基于实际情况制定出来的。

3.提升财会人员的综合素质?

人才是预算管理工作的关键,在预算管理过程中主要的人员是财务人员和会计人员,其他部门要积极配合他们的工作。通过预算控制,财务管理的职能不断拓宽,因此要求财务人员必须要有较高的综合素养,拥有足够的业务专业知识和业务能力,并且能够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标准和对业务认识的深度。针对当前财会人员的现状,需要为他们提供给更多深造学习的机会,加强他们对各种新的财务会计管理理念的认识,建立其新的数字化、网络化思维,不断提高单位的预算管理水平。

五、结语

综上所述,预算管理是国土资源部门财政税收管理过程中的重要内容,可以促进单位实现可持续发展。对此,必须要结合国土资源部门的发展趋势和方向,将财政税收预算管理当做战略手段,完善预算管理制度,严格落实预算管理工作。

参考文献:

[1]崔永斌.浅谈国土资源财政税收预算管理[J].大众商务,2009(14).

[2]孟秀萍.国土资源财政税收预算管理[J].现代国企研究,2015(22).

[3]曾艳,张馨元.强化国土资源的财政税收预算管理策略分析[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7(05).

国土行政论文范文第6篇

[关键词]国土资源;档案管理;开发利用

国土资源档案是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在土地规划、开发、利用以及低地籍管理、土地测绘等工作中形成的具有保存价值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数据信息。“国土资源档案管理是国土资源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服务经济、社会、群众的一项基础性工作”。[1]因此,做好国土资源档案的征集、归档、立卷以及管理工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但是,当前的国土资源档案管理工作存在诸多问题。分析当前国土资源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是国土资源档案管理者必须面对的现实问题。

一、我国国土资源档案管理工作的现状与问题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和互联网技术的广泛普及,信息化浪潮席卷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对国土资源档案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的国土资源档案管理模式已经难以满足人们对档案资源存储、开发、利用的社会需要。分析问题是解决问题的前提。纵观当前国土资源档案管理的整体状况,我们认为现有的国土资源档案管理工作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问题:

(一)国土资源档案管理制度不健全,安全隐患多。当前国土资源档案管理人员对国土资源档案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思想上不适应,没有从计划经济的模式中彻底解放出来,思想守旧、工作被动、缺乏新思想、新举措,难以适应新形势的需要。”[2]首先,在日常工作过程中,国土资源管理人员的绩效考核往往已完成领导交办工作的完成程度为标准,因此工作过程中的工作记录及相关文件,往往因分工模糊,责任不明等制度不健全等在工作结束后,没有及时收集整理和归档,致使一些珍贵的国土资源档案遗失。其次,一些国土资源档案馆管理极不规范,已有的国土资源信息没有及时归档、立卷、分类,编目和排列也不够规范,部分国土资源档案随意堆放,长时间挤压,造成霉变、虫蛀、破损等现象。再次,有些国土资源档案管理单位的档案存储基础设施落后,国土档案资源存储区与办公区混在,档案库房严重不足,仍采用木质档案柜存放,存放设备简陋,档案管理人员安全意识差,安全管理制度不健全,安全防范措施形同虚设,落实不力,安全隐患多,国土资源档案管理的安全形势堪忧。

(二)国土资源档案管理模式落后,信息化程度低。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和信息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档案管理的信息化与数字化已经成为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但是多数国土资源档案管理者仍沿用效率低下传统档案管理模式,严重制约了国土资源档案管理的有效性。一方面,当前国土资源档案管理者的信息化意识较低,没有看清信息化时代档案管理的发展趋势,缺乏国土资源档案管理的创新意识与改革动力,另一方面,现有国土资源档案管理人员的业务素质堪忧,档案管理人员编制少,流动性大,缺少正规培训和专业的档案管理训练,有些档案管理人员连哪些文件需要收集和如何进行档案的立卷归档都不会,仍延续着“你交我收”的被动式档案管理模式。此外,部分国土资源档案管理者的电子档案管理技能不足,档案信息化、数字化管理尚处于数据输入的初级阶段,根本谈不上电子档案的整合和共享。

(三)国土资源档案只“管”不“用”,开放利用率低。当前国土资源档案管理模式存在着“重管理,轻利用”的倾向,严重制约了国土档案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一是国土资源档案管理者对国土档案资源的价值认识程度低,没有认识到国土档案资源对经济发展、政府公共决策以及公民个人需求的重要作用,对现有国土档案资源的开发整理不足,导致大量极具价值的国土档案资源长期积压在档案柜里,难以发挥作用。另一方面,国土档案管理人员对社会各类组织的国土档案资源的需求了解不足,服务的主动性较差,仍然采取坐等利用者上门查询,利用者提出需要什么就查询什么,很少主动了解利用者的需求类型,此外,国土资源管理者没有组织人手根据社会需求类型对档案资源进行深入挖掘与分析,仅能提供原始的档案资源服务,资源服务类型单一,服务质量不高,主动服务意识差。

二、加强我国国土资源档案管理工作的路径选择

(一)建章立制,推进国土资源档案管理规范化、制度化。首先,推进国土资源档案管理的规范化制度化,关键是人。要提高国土资源档案管理人员的管理思维和管理技能,做好宣传教育工作,强化国土资源档案管理人员的现代管理意识,做好教育培训工作,通过短期培训、专家讲座、内部交流,提升国土资源档案管理者的管理技能,全面强化管理人员档案收集、立卷、整理、装订、上架等各个环节的实际操作能力,推进国土资源档案管理的管理模式创新。其次,推进国土资源档案管理的规范化、制度化,要完善制度建设。国土资源档案管理要进一步完善管理人员岗位分工制度,明确不同岗位的具体职责,将管理责任细化到人,明确档案管理、归档范围,细化档案利用、借阅权限,严格鉴定、销毁等规定,做到有章可循、有规可依,实现精细化管理。另外,要进一步完善国土资源档案管理的激励机制,打破档案管理奖励分配的平均主义倾向,对在管理方式创新等管理过程中做出过突出贡献的员工予以精神鼓励和物质鼓励,激励员工不断的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的管理能力,调动国土资源档案管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进一步规范国土资源档案管理的安全制度建设,一是要建立层层签订安全责任书的安全责任细化制度,明确每个人的安全责任,做到人人绷紧安全责任这根弦,人人参与安全工作。二是要建立安全巡视和定期检查制度,定期对现有的国土资源档案进行安全检查。检查国土资源档案的存储环境,消防设备的配备等情况。三是要制定安全预案,针对可能出现的火灾、地震等情况制定突发紧急事件发生时国土资源档案的抢救、保存工作。四是要进一步更新国土资源档案管理的基本设备,创造良好的国土资源档案存储环境。

(二)推陈出新,加强国土资源档案管理数字化、信息化。信息化是互联网时代的根本特点,加强国土资源档案管理的数字化、信息化是新时期推进国土资源档案管理的必然要求。进一步加强国土资源档案管理工作的信息化程度,需要做好以下三方面工作:一是要国土资源档案信息化数字化人才培养。国土资源档案数字化、信息化将使档案部门管理的档案资源的形式特征、主要工作以及服务模式都带来了很大的变化。国土资源档案管理的人员不但要掌握档案管理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还要掌握计算机技术应用的基本技能。因此,培养和造就一大批既掌握国土资源管理和档案管理等专业知识,又能熟练地远用计算机技术、多媒体及数据通讯和网络技术的优秀人才是推进国土资源档案管理数字化、信息化的前提和基础。二是要大力推进现有国土资源档案的信息化、数字化进程。首先,将保存时间较长的历史档案录入国土资源信息化系统中,将纸质的文档、图片及其他音频视频等资料转化为数字化的新型档案形式,进一步延长其存储期限。其次,不断推进数字化的国土资源档案管理模式,鼓励政府及相关企业采用电子化的档案存储格式,实现档案资源管理效率的提升,为国土资源档案信息的开放和利用奠定基础。除此之外,还需强化对国土资源档案信息管理网站的建设,建立和优化网络检索、查询系统,实现资料的规范化管理和智能化利用,在国土资源档案馆网站上能够实时和在线满足社会各界对政府档案公开的需求,并不断推进网站在线受理、公开的信息化进程。

(三)以用促管,提升国土资源档案管理开发率、利用率。“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新形势下,档案工作模式必须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3]国土资源档案管理部门不仅要做好档案的管理工作,更要最大限度地开发和利用档案资源,实现国土资源档案为政府公共决策服务,为社会发展服务的功能。如何推动国土资源档案开放程度,提高档案的开发利用价值,成为摆在国土资源档案管理部门面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第一,打铁还需自身硬,提升国土资源档案的利用率首先要有树立共享意识,增强服务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深入了解社会各界对国土资源档案服务的需求类型、需求主体等潜在的市场需求信息,在保留传统服务项目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展服务范围,优化服务方式,提高服务质量。第二,要实行标准化管理,要制定数字化、电子化国土资源档案的管理章程,建立统一的标准体系,提高国土资源档案的管理、开发和利用的有序化、标准化和规范化水平。各国土资源档案管理部门要加强馆际、馆室协作,打破政府权限分工造成的“信息孤岛”。进行数据资源整合和网络化管理,建立统一的国土资源档案大数据平台。第三,档案管理工作人员应当增强服务意识,提高档案资源收集、加工等信息处理能力、计算机使用、文献复制等现代技术的操作能力以及外语、专业知识等综合知识水平,提高查找文献的水平和速度,确保服务的效果和质量。

参考文献:

[1]王岩.基层国土資源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南方国土资源,2010(11).

[2]陈玲芽.论新时期的国土资源档案管理[J].科技信息,2007(14).

[3]向小英.浅谈国土资源档案信息的管理及开发利用[J].国土资源导刊,2008(5).

作者简介:朱梅(1973-),女,汉族,安徽省阜阳市太和县人,本科,安徽省太和县国土资源局档案室主任,主要从事档案管理方面的研究。

上一篇:审计准则论文范文下一篇:建筑高工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