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腮腺肿瘤临床论文范文

2023-11-27

副腮腺肿瘤临床论文范文第1篇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06年至2009年收治的58例腮腺良性肿瘤患者, 其中男34例, 女24例, 平均年龄 (47.8±12.6) 岁。病理分型:多形性腺瘤32例, Warthin瘤20例, 肌上皮瘤6例。平均病程 (17.6±8.9) 个月 (3~27个月) , 肿瘤直径:1.5~4.8cm。

1.2 分组情况

58例患者按住院日期, 分为2组, 单日为观察组共30例患者, 双日为对照组共28例患者, 观察组患者采用改良型腮腺切除术, 对照组采用传统腮腺切除术, 2组在年龄、性别、病程、病理、直径等方面不具有统计学差异 (P>0.05) 。

1.3 手术方法

传统腮腺切除术:患者行下颌神经阻滞麻醉后, 采用“S”型切口, 切除腮腺浅叶及肿瘤, 一般不保留腮腺导管, 结扎腮腺深叶残端, 横向放置负压引流管, 加压包扎1~2周。

改良型腮腺切除术:患者行下颌神经阻滞麻醉后, 切口始于耳屏上方处, 沿耳屏游离缘内侧走向, 绕过耳垂后沟, 向上至耳廓后沟约2/3处, 由此呈75°转向枕发际线约2~4cm。腮腺筋膜浅面行锐性分离, 咬肌筋膜行钝性分离。以逆行法分离面神经, 充分显露肿瘤后, 一并切除肿瘤及部分腮腺浅叶组织。Warthin瘤术中应注意检查是否有多发性肿瘤, 全面清扫腮腺后下部和腺体边缘的淋巴结。

1.4 疗效观察

记录手术时间、出血量等信息, 术后随访患者1年, 记录患者术后面瘫、口干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并对患者面部凹陷畸形和面瘫程度进行比较。

1.5 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分析采用SPSS 13.0进行统计学分析, 均数以表示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 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以α=0.05为检验水准。

2 结果

术后基本情况与随访情况:所有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术后1年内不良反应情况, 见表1。

3 讨论

传统腮腺切除术切除范围大, 术中视野好, 清扫彻底, 肿瘤复发率极低, 但由于其切口过于巨大呈S型, 切除范围过大, 常因术后恢复期瘢痕收缩、面神经总干及其分支损伤而导致面部畸形以及暂时性或永久性面瘫, 给患者的生活带来极大的痛苦。因此, 近些年来学界一直尝试进行腮腺肿瘤切除术的改进, 在传统腮腺肿瘤切除术的基础上, 演变为改良型腮腺肿瘤切除术, 与传统术式比较, 改良型将经典“S”型切口转变为开于耳垂后沟向上至耳廓后沟的皮肤褶皱处, 不但可以充分暴露腮腺组织, 而且开口隐秘, 不会对患者美观造成影响, 尤其适用于女性患者, 而且放弃了腮腺全叶切除, 进而采用切除肿瘤及其累及的部分腮腺组织, 术后以颈阔肌瓣等填充, 不会造成局部组织凹陷影响美观。另一方面改良型切除术极大程度上保留了腮腺导管, 不会造成患者术后口干等不良反应。本研究采用改良型逆向面神经分离术, 进而减少了对面神经总干及各支的损伤, 降低了术后面瘫的发生率, 本研究结果发现观察组在面瘫、口干、面部畸形等不良反应方面显著少于对照组 (P<0.05) 。

总之, 2种手术方式均能有效的切除肿瘤, 但改良型腮腺切除术切口隐蔽、手术创伤小、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值得临床推广。

摘要:目的 比较改良型腮腺切除术与传统腮腺切除术在良性肿瘤切除中的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收治的58例腮腺良性肿瘤患者, 按入院日期分为观察组 (30例) 和对照组 (28例) , 分别采用改良型腮腺部分切除术和传统腮腺切除术, 对手术及术后恢复情况进行观察。结果 2组患者在手术时间、出血量以及肿瘤复发方面不存在统计学差异 (P>0.05) , 随访1年后对照组在口干、面瘫、Frey综合征以及面部畸形等不良反应方面发生率显著高于观察组。结论 2种手术方式均能有效的切除肿瘤, 但改良型腮腺切除术切口隐蔽、手术创伤小、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腮腺肿瘤,腮腺切除术,腮腺部分切除术,并发症

参考文献

[1] 王丽丽, 刘超, 王青.腮腺良性肿瘤手术方式的研究进展[J].口腔医学, 2010, 30 (12) :755~756.

[2] 刘志辉, 李宁.腮腺改良切口切除腮腺浅叶良性肿瘤临床体会[J].中国医师杂志, 2009, 11 (8) :1070~1072.

副腮腺肿瘤临床论文范文第2篇

摘 要 目的:探讨血清肿瘤标志物CEA、CAl9-9、CA50水平与胰腺癌分期和肿瘤大小的关系。方法:分别测定35例胰腺癌和36例慢性胰腺炎患者血清CEA、CAl9-9与CA50水平。外科手术和(或)病理学判定TNM分期和肿瘤大小,分析两者之间的关系。结果:血清CEA、CAl9-9、CA50对胰腺癌诊断的敏感性分别为42%、82%、74%。特异性分别为75%、83%、77%。Ⅲ+Ⅳ期的CAl9-9和CA50水平明显高于I+II期患者(P<0.05),CEA超过正常值者仅见于Ⅲ期以上胰腺癌患者。TS3+TS4组的CEA、CAl9-9、CA50水平比TS1+TS2组明显增高(P<0.05)。结论:胰腺癌血清CEA、CAl9-9、CA50水平与胰腺癌分期和肿瘤大小有一定相关性,对手术前判断胰腺癌的可切除性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 胰腺肿瘤 肿瘤标记 生物学 肿瘤分期

资料与方法

研究对象:选择在我院2001年5月~2005年5月影像学检查诊断胰腺癌,无远隔脏器转移的手术治疗患者35例,其中,男25例,女10例,年龄34~69岁,平均52岁。术前测定血清肿瘤标志物。另选择36例影像学检查诊断慢性胰腺炎患者,作对照,平均随访1年以上证实为良性疾病,其中,男28例,女8例,年龄19~72岁,平均年龄53.4岁,测定血清肿瘤标志物。

方法:①血清CEA、CA19-9、CA50测定:患者空腹采集静脉血4ml,离心后-20°C低温保存待检。血清CEA采用化学发光法,血清CA19-9、CA50、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由中国原子高科研究所提供,正常值范围分别为:CEA<5ng/ml、CA50<20U/ml、CAl9-9<33U/ml。②肿瘤大小与分期:术中观察肿瘤有无周围脏器的侵犯;有无肝脏、腹膜及淋巴结转移;根据切除标本或术中测量肿瘤大小。胰腺癌分期判定标准按UICCTNM分类;肿瘤大小(TS)分类标准:TS1:肿瘤最大径<2cm,TS2:2.1~4.0cm,TS3:4.1~6.0cm,TS4>6.1cm。

统计学处理: 各组检测结果用X±s表示,用x2 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 果

肿瘤大小与分期: 35例胰腺癌中,11例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22例行姑息性胆肠吻合术,2例剖腹探查。手术病理学诊断14例,ERCP胰管细胞刷检阳性8例,余13例术中诊断并随访亦证实为胰腺癌。胰头癌24例,胰体尾癌6例,全胰癌3例。I期2例,Ⅱ期4例,III期9例,Ⅳ期20例。TS15例,TS215例,TS311例,TS44例。

CEA、CAl9-9和CA50的诊断价值:以正常值上限为诊断标准,CEA、CAl9-9和CA50对胰腺癌诊断的敏感性分别为 42%、82%、74%,其中CAl9-9敏感性最高(P<0.05)。特异性分别为75%、83%、77%。 假阳性率分别为25%、17%、22%,假阴性率分别为60%(21/35)、17%(6/35)、26% (9/35),正确率分别为59%、83%、76%。随着胰腺癌病程的进展,3种肿瘤标志物的敏感性均有递增趋势,但无统计学差异。而联合检测时IV期敏感性较Ⅱ期增高(P<0.05)。

肿瘤标志物含量与胰腺癌分期的关系:I期和Ⅱ期患者CEA均呈假阴性,Ⅲ期和IV期患者14例(14/19)超过正常值;I期和Ⅱ期患者中血清CAl9-9、CA50超过正常值者分别为5例(5/6)和4例(4/6),在Ⅲ、Ⅳ期患者中分别为24例(24/29)和22例(22/29)。、II期与 Ⅲ、Ⅳ期患者比较,这3种标志物含量均有显著性差异,其含量见表。

肿瘤标志物含量与胰腺癌肿瘤大小的关系TS1和TS2组患者,CEA、CAl9-9、CA50超过正常值者分别占20%(4/20)、70%(14/20)和55%(11/20);TS3和TS4组分别占66.7%(10/15)、100%(15/15)和100%(15/15),两者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其含量见表。

讨 论

CEA、CAl9-9、CA50均属于糖链抗原类肿瘤标志物,多种肿瘤组织、正常胰腺和消化道上皮可分泌。因胰腺癌可致胰管机械性梗阻、胰腺细胞的极性消失和血管早期受侵,故胰腺癌中这类抗原呈高表达,而在良性疾病或正常人群中表达较低或为一过性增高。

胰腺癌手术切除率与分期有关。Safi等报道手术可切除组的CAl9-9的水平明显低于不可切除组,表明肿瘤标志物与手术切除率有关。本资料显示Ⅲ、Ⅳ期胰腺癌患者的CAl9-9、CA50水平明显高于I、II期患者,有统计学差异,提示CAl9-9和CA50水平有可能判断疾病进展情况。CEA在I期和Ⅱ期无阳性表达,而呈阳性表达者则为Ⅲ期以上患者,此结果结合影像学诊断也具有预测肿瘤分期的作用。

同时,胰腺癌TS3和TS4组CEA、CAl9-9、CA50的水平明显高于TS1和TS2组,表明肿瘤标志物水平与肿瘤负荷相关,肿瘤愈大,标志物水平越高,手术切除性可能会越小。

肿瘤标志物水平与胰腺癌的分期和肿瘤大小有一定的相关性,但有一定的假阴性率,在判断手术可切除性方面尚需结合CT、超声、EUS或ERCP的情况综合判定,减少手术的盲目性,提高手术切除率,为患者提供正确治疗方法。

参考文献

1 今泉俊秀,羽鸟隆,高奇健.UICC ¢ TNM分类,第6版.肝胆荟萃,2004,48:107~114.

2 任旭,司丽娟.纯胰液肿瘤标志物对胰腺良恶性疾病的诊断价值.中华消化内镜杂志,1999,16:95~97.

3 宗明,汤朝晖,傅晓辉,等.血清CAl9-9水平与胰腺癌转移及手术切除率关系的初步探讨。肝胆外科杂志,2003,2:27~29.

副腮腺肿瘤临床论文范文第3篇

摘  要:目的  讨论人文关怀在临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牡丹江医学院附属红旗医院2020年4月~2021年4月收治的住院患者80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实验组,每组40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实验组在此基础上给予人文关怀护理干预,观察实验组和对照组各项护理质量评分、护理满意度及心理状态评分。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心理状态评分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各项护理质量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护理满意度较对照组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人文关怀在内科临床护理中发挥了较好的作用,可明显提高护理质量,各项护理质量评分较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较高,值得临床应用。

关键词:常规护理;人文关怀护理;内科护理;护理满意度;应用效果

近些年,随着社会的逐步发展,以及国民健康观念的转变,在新的形势下,医疗机构的护理工作面临新的要求,也迎来更多挑战,这无疑促使医护工作者为了提供更好的医护服务,探索尝试新的护理模式[1-2]。既往临床多采用常规护理模式,护理人员多是被动地遵医嘱执行护理操作或口头阐述护理方式,护理人员执行效果不理想,患者对护理工作的依从情况较差,总体护理效果欠佳。人文关怀护理逐步成为临床护理的“新主力军”,此种护理方式主要以常规护理为基础,以患者为中心,在常规护理操作中体现人文关怀,形成医院的护理特色,大大提升患者在治疗护理中的舒适度,临床护理效果比较显著,随之医护患关系得以有效缓解[3-4]。为探析人文关怀护理的有效性及可靠性,特选取牡丹江医学院附属红旗医院内科住院患者80例进行分组研究,具体详细研究情况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0年4月~2021年4月牡丹江医学院附属红旗医院收治的住院患者80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的方式,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实验组,每组40例。对照组男10例,女30例;年龄63~87岁,平均年龄(77.09±4.38)岁;病程2~10年,平均病程(7.51±0.28)年;冠心病12例,糖尿病10例,高血压9例,慢性支气管疾病4例,其他疾病5例。实验组男15例,女25例,年龄63~89岁,平均年龄(77.08±4.37)岁,病程2~11年,平均病程(7.59±0.29)年;冠心病10例,糖尿病11例,高血压10例,慢性支气管疾病3例,其他疾病6例。对照组和实验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等基础资料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进行组间对比。所有患者均知情同意参与本研究,且本研究已被牡丹江医学院附属红旗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患者疾病主要以冠心病、糖尿病、高血压为主;②临床资料均完整;③年龄均在63周岁以上;④意识均清醒,且可正确表达自己的想法。

排除标准:①有意识障碍性疾病及精神类疾病的患者;②有恶性肿瘤性疾病的患者;③同时参与其他研究的患者;④对本次研究依从性不高的患者;⑤妊娠期、哺乳期女性。

1.3  方法

对照组在本次研究中采用常规方式护理,例如:遵医嘱执行护理操作、保持住院环境符合临床要求及健康宣教等,日常清单的打印与告知等。

實验组在此基础上实行人文关怀护理模式。(1)完善护理预警处理机制:依据患者就诊信息,预测患者在治疗中可能会出现的一些状况,并制订针对性处理措施。坚持以预防为主,重视前期控制,做到两超前、三预防,也就是超前监督、超前教育、预防、预想、预查,如早晚护理,更换高血压患者的体位时,动作应轻柔,以免出现体位性低血压;避免老年患者出现跌倒及坠床等风险;依据患者病情的严重程度以及预后等,提前评估分析风险程度,制订针对性预防措施以及紧急预案,防止出现潜在危险信号等风险,进而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2)规范护理人员的服务礼仪:要求护理人员在工作时保持微笑,使用文明礼貌用语和患者沟通,沟通中语言表现要得体,并认真倾听患者的问题,及时解答患者提出的各种问题,并且需着重强调护理人员的规范性、礼貌性等。例如:为患者治疗结束时,使用“谢谢您的配合”;如果患者对护理工作不满意时,使用“抱歉,给您造成麻烦了”;患者出院时,使用“慢走,祝您早日恢复健康”等;护理操作中需遵循“四轻”,也就是操作轻、说话轻、关门轻、走路轻等。需要着重说明的是,护理人员不可将不良情绪带到工作中,需要处理好自己的情绪,热情礼貌地接待患者,使患者能够感受到来自护理人员的尊重。(3)深入推广角色转换法:因为内科护理涉及的范围比较广,为护理好每个患者,可让护理人员互相模拟护理人员与患者,亲身体验不同身份的感受与期望,进而理解患者与家属的心理,护理人员还应原谅和包容患者的不良行为;同时认真思考工作中的细小环节,站在患者的角度,为患者考虑,方可真正了解患者的需求,尊重患者的意愿。护理操作中,护理人员需向患者详细说明,并细化向患者交代的内容,提升患者的认知度与理解度。(4)展开以人为本的健康教育:①做好患者住院、出院、辅助治疗、药物治疗、饮食、康复治疗等教育。②患者住院期间,做好卫生教育,也就是保持头发、口腔、会阴、手足、皮肤及肛门的清洁,引导患者勤剪指甲、剃胡须;护理人员需针对患者疾病的实际状况,依据患者的文化程度等方面,制订出具备科学性、针对性的健康教育计划,然后引导患者主动对健康教育的内容、目标、措施等发表意见,引导与鼓励患者勇敢表述内心需求与担忧,进而和护理人员建立信赖关系,降低住院孤独感和陌生感。③做好安全教育工作。内科疾病的种类比较繁杂,疾病变化较快,患者随时会出现生命危险。因此,护理人员应告知患者执行医嘱的重要性,不可私自离开病房,并应认真遵守医院与病房的相关制度;并告知70岁以上的患者,主要伤害因素是跌倒,引起患者重视;做好回访教育工作,可使用电话或微信等方式,随时监督患者的执行情况,让患者能够感受到随时有护理人员关注其健康行为,保证安全,使患者能够感受到足够的理解、尊重与温暖。(5)依据患者的实际需求,提供便民设施,为每个病区建立娱乐活动室、宣传栏、用具室及康复锻炼室等,为患者搭建可交流健康知识的平台,提升患者疾病知识的认知度,进而提升治疗依从性和信心。

1.4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的护理质量评分情况,使用牡丹江医学院附属红旗医院自制的护理质量评分量表进行评估,主要有病区管理、基础护理、物品管理、重症患者护理及护理文书等5项,每项满分为100分,分值与各项护理质量成正相关。

观察对比两组患者心理状态评分,应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估患者心理状态,分数越高,代表患者心理状态越差。

观察对照组和实验组患者对护理人员工作的满意度,使用牡丹江医学院附属红旗医院自制的内科患者护理满意度调查问卷进行测评,评分采用百分制,非常满意得分87~100分;满意得分70~86分;一般满意得分60~69分;不满意得分0~59分;总满意度=(非常满意+满意+一般满意)例数/总例数×100%。

1.5  统计学分析

应用SPSS 21.0 软件,计数资料用[n(%)]表示,比较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对照组和实验组护理质量评分比较

实验组各项护理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对照组和实验组心理状态比较

实验组患者心理状态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对照组和实验组护理满意度比较

实验组患者护理总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3  讨论

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及时代的变迁,需要在护理过程中坚持以人为本原则,体现患者主体地位,满足患者护理要求。因此,护理人员可以应用人文关怀,创建人文关怀的医疗体系等,为患者提供更加适宜的护理干预措施,并且提供人文关怀、照顾,进而提升临床护理与治疗的效果[5-6]。人文关怀是一种实践人类人文精神信仰的具体过程,主要指医护人员除了为患者提供必需的诊疗技术服务之外,还要为患者提供精神的、文化的、情感的服务,以满足患者身心健康的需求,体现对人的生命与身心健康的关爱[7-8]。作为一种具有创造性和艺术性的整体性护理干预,人文关怀护理干预是对基础护理的整体延伸和补充,以患者为中心是人文关怀所秉承的理念,在近些年逐步应用到了各种疾病的临床护理当中,成为了现代医学的一项重要标志[9]。对于临床慢性疾病,容易出现病情反复的现象,考验患者心理素质,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因此,人文关怀护理干预可以提高患者护理舒适度,改善患者负面情绪和生活质量[10]。人文关怀理念实行前,护理人员只是应付常规护理与治疗,难以真正了解患者病情具体情况,难以及时记录护理活动,使护理记录成了被动式任务[11-12]。实施人文关怀护理后,不但能够增强护理人员的专业知识培训,而且还能有效提升护理人员工作的主观能动性,加强护理人员的信心,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每个护理人员工作的责任心和潜能,最终使临床护理质量显著提升。针对病情严重程度不同的患者,制订针对性的护理方案,将每个患者的个性化护理措施落实到位,患者均可得到持续的、个性化的护理服务,进而提升整体护理质量[13]。王艺霏[14]的研究显示,应用人文护理后,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得到了有效提升,并发症发生率降低,和本次研究结果相一致。在本次研究中也存在一定的不足,样本数选取较少,且没有从多个角度进一步分析护理效果,因此在以后的研究中,将进一步扩大样本量,从多个角度进一步观察护理效果,以更加客观、科学的态度评价人文关怀护理方案的实行效果。本次研究结果也发现,实验组各项护理质量评分均较高,心理状态评分较好,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由此说明,人文关怀护理方式不但有助于医、护、患之间的和谐相处,还能使护理工作更具亲情化、人性化,使每位患者在护理中,不但能够感受到护理水平的提升,同时在住院期间也能享受生活。

综上所述,在内科疾病临床护理上使用人文关怀护理的效果比较理想[15]。不但能够为患者提供较佳的护理服务,提升患者对护理人员工作的满意度,且能形成护患双赢的效果,值得临床应用。

参考文献

[1]刘增霞,刘虹,王洋.人文关怀理念下的高仿真模拟教学在内科护理学中的应用研究[J].吉林医学,2020,41(2):509-511.

[2]黃月霖,徐芬,严小览,等.微课联合标准化病人考核在内科护理学临床教学中的应用[J].卫生职业教育,2020,38(2):58-60.

[3]袁炜,李红叶.探讨老年多发性骨髓瘤化疗患者开展人文关怀护理的临床效果及患者满意度[J].养生保健指南,2020,(20):180-181.

[4]席小焕.优质护理结合人文关怀在晚期恶性肿瘤临床护理中的应用[J].山西医药杂志,2020,49(6):739-741.

[5]Yang Y Y,Yang Y Q,Yang M Y,et al.Meta-analysis on the effect of humanistic care in nursing care of patients with tracheotomy in ICU [J].Contemporary Nurse(previous edition),2021,28(4):8-13.

[6]王双,杨丹,许娟,等.人文关怀在临床护理教学中的实践及效果[J].护理学杂志,2021,36(10):71-73.

[7]Sun W J,Yang H.Effect of Dialogue Teaching Model based on Humanistic Care Theory in clinical nursing humanistic practice[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Nursing,2020,39(21):3876-3879.

[8]赵娜.探讨持续性人文关怀理念在ICU(重症监护病房)患者临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并总结应用体会[J].养生保健指南,2020,19(1):169.

[9]Wang J Q,Wang S S.OBJECTIVE:to probe into the effect of humanistic nursing care of the physiological and psyc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elderly patients in the clinical nursing care of the elderly rehabilitation patients[J].Special Health,2020,8(35):169.

[10]杨婉,马卫敏,郑凯曦.基于人文关怀的舒适护理干预对中老年结直肠癌负性情绪依从性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国药物与临床,2020,20(8):1414-1416.

[11]张丽华,刘义兰,乐革芬,等.人文关怀在护理中的研究现状分析[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20,26(26):3700-3704.

[12]王春娜.人文关怀护理对冠心病心力衰竭的干预效果[J].继续医学教育,2021,35(9):108-109.

[13]王丹丹,杨佳佳,王宁,等.人文关怀在重症肺炎患者中的护理效果分析[J].黑龙江中医药,2021,50(4):362-363.

[14]王艺霏.整体护理与人文关怀在子宫内膜癌围手术期护理中的运用[J].黑龙江中医药,2021,50(4):380-381.

[15]徐娜.精神科护士人文关怀能力影响因素分析[J].当代护士(下旬刊),2021,28(8):18-22.

副腮腺肿瘤临床论文范文第4篇

1.1 一般资料

本组12例病人中, 男9例, 女3例;年龄在34~65岁, 平均年龄45.4岁;病程4周~3.5年, 平均病程15.4周。

1.2 临床表现

头痛头晕5例, 恶心呕吐5例, 站立和行走不稳2例。神经科阳性体征:视神经乳头水肿8例, Romberg征阳性6例, 共济失调5例, 眼震3例, 颈强3例。

1.3 影像学检查

全部患者均行头CT及MRI检查, 其中小脑半球肿瘤9例, 小脑蚓部肿瘤1例, 四脑室肿瘤1例, 小脑幕肿瘤1例, 脑积水6例。

1.4 肿瘤性质

全部肿瘤切除术后行病理检查, 其中星形细胞瘤8例, 血管母细胞瘤2例, 脑膜瘤1例, 肿瘤大小在2.2~4.8cm, 平均3.1cm。

2 结果

本组患者均采用神经外科显微手术, 术中使用脑外科手术头架, 蔡司公司显微镜NC 4, 在放大3~16倍下手术。根据影像资料显示的肿瘤位置、大小, 选择最合适的手术入路, 其中枕下后正中入路8例, 枕下旁正中入路4例。本组患者镜下全切除9例, 次全切除3例。术后预后评分KPS表评估, 90分~100分7例, 70分~80分3例, 40分1例, 30分1例。术后胶质细胞瘤10例, 均采取放射治疗。随访6~24个月, 死亡患者2例, 2例患者术后7~10个月复发, 手术后9~13个月死于肿瘤复发。

3 讨论

3.1 手术体位和手术入路

小脑肿瘤切除手术一般采用坐位或侧腹卧位, 本组患者均采用侧腹卧。采用侧腹卧位优点为, 避免了重力的影响, 导致下肢静脉淤血, 造成心排量的减少, 血压下降, 导致脑组织缺血发生。手术采取坐位可使颅腔内接近负压, 气体经切口进入颅内, 导致出现脑室内出现积气和气颅的发生, 坐位还可能使脑脊液流失过多, 使脑组织塌陷过度, 容易致脑内桥静脉断裂, 术后颅内容易出现迟发性出血。侧腹卧位的摆放可应用脑外科头架, 利于术中暴露术野操作。根据肿瘤位置、大小、性质确定手术入路。枕下正中或枕下旁正中入均可, 有利于暴露肿瘤, 术中损伤较小、容易控制出血。

3.2 手术的要点

(1) 颅内肿瘤显微镜下分块切除, 颅内肿瘤如为囊性, 应先抽取肿瘤内囊液, 肿瘤塌陷后, 切除肿瘤结节, 影像学中未强化的肿瘤囊壁无需切除。对囊性血管母细胞瘤, 囊液抽取后需要切除瘤结节及瘤壁。过分牵拉小脑组织, 可使小脑局部血流量下降, 导致小脑损伤范围增大[1]。 (2) 对于小脑蚓部及四脑室肿瘤采用枕下正中入路切除肿瘤, 在显微镜下直视及良好照明下进行, 小脑部肿瘤一般质地较软, 切开膨隆的小脑蚓部, 暴露肿瘤后, 沿导水管方向用吸引器和双极电凝镊边止血边吸引边除颅内肿瘤, 有脑脊液从导水管流出, 中脑导水管证明已打通, 解除脑积水是手术关键。术中应用小脑棉堵住导水管出口, 防止有血液进入三脑室及出现脑室内积气。小脑肿瘤切除过程中, 注意保护小脑上、下动脉及周围的桥静脉。充分保护脑干, 部分小脑蚓部侵入脑干肿瘤及与脑干紧密粘连, 应小心分离切除肿瘤, 可遗留少量肿瘤组织, 可能出现面丘损伤, 导致术后出现面神经麻痹, 甚至出现脑干损伤的症状。 (3) 小脑下后动脉与小脑蚓部肿瘤常关系密切, 此动脉及其分支注意保护, 保证脑干和小脑功能区供血, 还要尽量减少动脉血管侵扰, 防止脑血管痉挛的发生。一般小脑下后动脉和小脑下前动脉对四脑室肿瘤供血, 肿瘤切除时, 应在肿瘤表面电凝阻断供血动脉, 减少肿瘤切除时出血。不应阻断供应脑干小动脉[2]。 (4) 止血充分, 靠近脑干操作时应小心轻柔精细, 止血充分彻底, 可用棉片敷贴压迫小脑的出血点, 尽量少用双极电凝。部分止血可采用明胶海绵。 (5) 手术前出现枕骨大孔疝且并发急性梗阻性脑积水, 应行侧脑室外引流2~3d[3]。术中因周围重要结构与肿瘤粘连, 肿瘤难以全切, 出现脑积水, 应该行脑室腹腔分流术。

摘要:目的 小脑肿瘤的显微手术治疗研究。方法 回顾12例小脑肿瘤显微外科手术治疗。结果 肿瘤全切9例 (75%) , 肿瘤次全切3例 (25%) , 肿瘤复发2例 (17%) 。结论 良好的显微手术术野暴露, 显微手术精细技巧, 对于脑干和重要血管的保护, 是小脑肿瘤全切率提高的关键。

关键词:小脑肿瘤,手术,显微外科

参考文献

[1] 陈坚, 沈晓黎, 叶应湖, 等.脑牵拉引出缺血性损伤的实验研究[J].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2002, 5:299.

[2] 杨宏, 梁建民, 林建坤, 等.四脑室肿瘤的显微外科手术治疗[J].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2002, 18:367, 369.

副腮腺肿瘤临床论文范文第5篇

【摘要】 目的:研究弥散张量成像对胶质瘤手术切除程度及预后的早期评估。方法:选取在山西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神经外科住院手术治疗,且在术中影像学基础上达到尽全切,剔除术后3个月肿瘤进展病例后符合标准的20例患者,年龄42~79岁,平均(57.95±10.82)岁,其中男11例,女9例。采用直接测量法及弥散张量成像(DTI)辅助测量法对20例胶质瘤患者行术前、术后72 h及术后3个月的扫描,在术后MRT1加权像上不同层面分别手工描记残余肿瘤边界,获取术后72 h及术后3个月残余肿瘤体积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经直接测量法获取术后72 h残余肿瘤体积明显大于DTI辅助测量法获取的术后72 h残余肿瘤,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924,P<0.001),直接测量法获取术后3个月残余肿瘤体积明显大于DTI辅助测量法获取的术后3个月的残余肿瘤,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311,P=0.026)。经直接测量法获取的术后72 h残余肿瘤体积明显大于术后3个月的残余肿瘤,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0.013,P<0.001),经DTI辅助测量法获取的术后72 h残余肿瘤体积明显大于术后3个月的残余肿瘤,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389,P<0.001)。结论:将DTI技术用于评估胶质瘤手术切除程度,能够保护患者的神经系统功能,提高手术疗效评估的准确性。

【关键词】 胶质瘤; 弥散张量成像; 风险; 评估

【Key words】 Gliomas; Diffusion tensor imaging; Risk; Assess

脑胶质瘤是中枢神经系统最常见的恶性肿瘤,治愈率低,生存期短,其中胶质母细胞瘤的5年生存率不到5%,平均生存期仅14个月[1]。目前公认的恶性胶质瘤标准治疗方案为手术切除肿瘤,辅以替莫唑胺化疗和放疗[2-3],但由于手术切除程度及邻近白质纤维束损害程度的影响,使得胶质瘤患者的预后效果不明显。如何尽可能在不损害邻近功能区的情况下达到手术的全切成为临床治疗的关键。弥散张量成像(Diffusion Tensor Imaging,DTI)是在扩散加权成像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唯一能无创地清晰显示和分析白质纤维束的新技术,主要用于中枢神经系统病变脑神经功能方面的研究[4-5]。DTI技术通过显示皮层下神经传导束,在明确病灶边界的同时精确定位邻近神经功能区,帮助设计手术路径,提高病变切除率,避免神经功能损伤。本研究运用DTI技术对胶质瘤手术切除程度进行评估,从而排除术后早期创面、组织水肿移位等因素所致影响,提高切除程度判断的准确性。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山西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神经外科住院手术治疗患者,且在术中影像学基础上达到尽全切,剔除术后3个月肿瘤进展病例后符合标准的20例患者,年龄42~79岁,平均(57.95±10.82)岁,其中男11例,女9例。分别于术前、术后72 h及术后3个月进行MRI常规与DTI扫描。通过前期病例收集及数据分析,确定在SIMENS1.5T磁共振仪与PHILIP3.0T磁共振仪所收集数据均为有效资料。

1.2 方法 采用SIMENS1.5T磁共振扫描仪或PHILIP3.0T磁共振扫描仪,采用标准头部正交线圈,对所有患者先行MRI常规扫描,再行DTI扫描,单次激发自旋回波平面成像序列获取数据。重复时间(TR)/回波时间(TE)=195 ms/4.76 ms;轴位T1WI:

TR/TE=195 ms/4.96 ms;轴位T2WI:TR/TE=3800 ms/97 ms;轴位FLAIR:TR/TE=9480 ms/88 ms,TI=2550 ms。视野=230 mm×230 mm,256×256矩阵,5.0 mm层厚,1.5 mm层间距,b值为1000 s/mm2在25个方向上分别施加弥散敏感梯度,1次采集,扫描时间为3 min 53 s。经离线张量计算处理得到部分各向异性图,通过人工选取兴趣区由系统自送给出部分各向异性值,每个患者选取3次,取平均值。分别于术前、术后72 h、术后3个月行MRI常规与DTI扫描,综合分析术前、术后72 h及术后3个月扫描序列,利用SPM5软件以不同方法进行手术切除后残留肿瘤体积测量,确定手术切除程度。

1.2.1 直接测量法 综合分析术后72 h、术后3个月扫描序列,分别在术后MRT1加权像上不同层面手工描记残余肿瘤边界,获取术后72 h残余肿瘤体积及术后3个月残余肿瘤体积。

1.2.2 DTI辅助测量法 着重比较肿瘤周围白质纤维走行方向,分别在术后MRT1加权像上不同层面手工描记残余肿瘤范围,获取术后72 h残余肿瘤体积及术后3个月残余肿瘤体积。

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7.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直接测量法与DTI辅助测量法同一时间测量结果的比较及同一方法术后72 h与术后3个月测量结果均用(x±s)表示,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术前经常规MRI扫描即直接测量法进行肿瘤定位,结合DTI扫描即DTI辅助测量法显示白质纤维束的走形,将脑胶质瘤患侧的白质纤维束部分各向异性值与对侧相应部位的正常白质纤维束部分各向异性值进行比较,得出肿瘤与白质纤维束的空间关系。DTI不仅能清晰直观地显示脑白质纤维束的走向、连续性和完整性,还能够提供胶质瘤的不同生长方式。20例胶质瘤患者于术后72 h及术后3个月行常规MRI与DTI扫描,经综合分析,利用直接测量法及DTI辅助测量法进行手术切除后残留肿瘤体积测定。结果显示,经直接测量法获取术后72 h残余肿瘤体积明显大于DTI辅助测量法获取的术后72 h残余肿瘤,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924,P<0.001),直接测量法获取术后3个月残余肿瘤体积明显大于DTI辅助测量法获取的术后3个月的残余肿瘤,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311,P=0.026)。经直接测量法获取的术后72 h残余肿瘤体积明显大于术后3个月的残余肿瘤,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0.013,P<0.001),经DTI辅助测量法获取的术后72 h残余肿瘤体积明显大于术后3个月的残余肿瘤,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389,P<0.001),见表1。

3 讨论

颅脑肿瘤是神经外科常见疾病。流行病学统计,在全美中枢神经系统肿瘤的患者每年以约22 910人的速度递增,约13 700人死亡[6]。在中枢神经系统肿瘤中约占77%恶性肿瘤为胶质瘤[7]。脑胶质瘤发生于有限的颅腔容积内,依靠现代先进的显微外科手术技术,对于像脑胶质瘤这种恶性肿瘤来说,几乎仍然不可能做到全部切除肿瘤,并且存在手术后复发的几率仍很高,肿瘤对放化疗的抵抗等原因,有关脑胶质瘤的预后研究结果显示,5年生存率不足5%[8-9]。Kwee等[10]认为目前对于高级别胶质瘤低生存率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首先是不能利用影像技术精确地描绘肿瘤从而导致定点治疗肿瘤的失败,其次是传统影像学技术不能对放化疗结果进行早期的评估,第三是对于肿瘤治疗后是否有复发不能进行判断。

在临床的常用检查中,CT检查由于其福射性强和形态上较低分辨率,光学成像分辨率低,而超声诊断会因很多因素导致分辨不清,使他们的临床应用都受到一定的限制。常规磁共振成像(MRI)可提供脑肿瘤的定位,大体明确肿瘤的浸润程度,初步估计肿瘤的组织类型,但常规的磁共振检查仍有一定局限性,难以定量反映肿瘤对周围组织的浸润情况、肿瘤级别及微观组织状态,影响治疗方案的选择影响预后。

弥散张量成像技术的研究方向主要有定量研究和纤维追踪技术(fiber tractography,FT)。定量研究主要研究弥散张量成像的参数指标,常用指标包括评价整体弥散强度的平均弥散率(medium diffusion,MD)、张量迹(trace,Tr)以及评价各向异性程度的各向异性指数,如各向异性分数(fractional anisotropy,FA)、标量相对各向异性(scaled relative anisotropy,sRA)和容积分数(Volumn Ratio,VR)等,纤维束追踪技术用于重建神经纤维[11]。

通过研究发现,弥散张量成像技术(DTI)在中枢神经系统的组织形态学、病理学研究被广泛应用,在目前的辅助检查中它是唯一能够显示神经纤维束的走形、方向、排列、髓鞘等信息的方法[12] 。脑白质中包含许多神经纤维,而水分子沿着神经纤维走向的弥散程度远高于垂直与神经纤维走向的弥散程度[13]。通过MRI与DTI的综合运用,明确胶质瘤与白质纤维束的关系,有助于术者避开重要神经纤维束,提高手术安全性。使用外科手术技术进行肿瘤全切是胶质瘤治疗的最基本和重要的原则,而手术切除程度又直接影响着患者的预后。Demonte[14]认为,适宜的手术入路应达到在对脑组织牵拉程度达到最低的情况下最大限度地暴露病变部位,选择距离病变部位最近的手术入路,并且尽可能早地对病变部位进行血供阻断。脑胶质瘤由于肿瘤级别的差异和对邻近脑白质纤维束浸润及破坏程度不同,使得保存脑白质纤维束的完整性成为影响胶质瘤手术预后的关键因素之一。因此在直接测量法的基础上结合弥散张量成像(DTI)扫描,推断胶质瘤对白质纤维束的浸润和破坏程度,显示胶质瘤与白质纤维束的关系,结合术中功能导航和皮质电刺激,最大限度地切除肿瘤,保护重要的神经系统功能,可为患者提前制定合适的治疗及康复计划,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本研究分别运用直接测量法和DTI辅助测量法行术后72 h及术后3个月扫描,通过术后MRT1加权像上不同层面手工描记残余肿瘤边界,获取不同方法下的术后72 h残余肿瘤体积及术后3个月残余肿瘤体积。结果显示,经直接测量法获取术后72 h及术后3个月残余肿瘤体积均较DTI辅助测量法获取术后72 h及术后3个月残余肿瘤体积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经直接测量法及DTI辅助测量法获取的术后72 h残余肿瘤体积均较两种方法下的术后3个月残余肿瘤体积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果表明,DTI能够显示胶质瘤与白质纤维束之间的关系,更准确地显示肿瘤的大小及浸润情况,帮助术者选择安全适宜的手术入路及决定肿瘤的切除程度,从而更好地保护患者的神经功能,并对术后残余肿瘤体积检测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DTI在术前、术后72 h及术后3个月的扫描结果可以说明胶质瘤患者术后72 h及术后3个月神经功能的恢复情况,即DTI在胶质瘤患者的预后评估中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综上所述,DTI能够显示胶质瘤与白质纤维束之间的关系,为术者选择适宜的手术入路及胶质瘤手术切除程度提供帮助,从而能更好地保护患者的神经系统功能,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并对胶质瘤手术切除程度的早期评估具有一定的价值。

参考文献

[1] Stupp R,Mason W P,Van Den Bent M J,et al.Radiotherapy plus concomitant and adjuvant temozolomide for glioblastoma[J].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2005,352(10):987-996.

[2] Wen P Y,Kesari S.Malignant gliomas in adults[J].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2008,359(5):492-507.

[3] Stupp R,Hottinger A F,Van den Bent M J,et al.Frequently asked questions in the medical management of high-grade glioma:a short guide with practical answers[J].Ann Oncol,2008,19(7):209-216.

[4]张云亭,孙志华.MR弥散张量技术及其在中枢神经系统病变的应用[J].诊断学理论与实践,2005,4(4):333-335.

[5] Arfanakis K,Hermann B P,Rogers B P,et al.Diffusion tensor MRI in temporal lobe epilepsy[J].Magn Reson Imaging,2002,20(7):511-519.

[6] Siegel R,Naishadham D,Jemal A.Cancer statistics,2012[J].CA Cancer Clin,2012,62(1):10-29.

[7] Schwartzbaum J A,Fisher J L,Aldape K D,et al.Epidemiology and molecular pathology of glioma[J].Nature Clinical Practice Neurology,2006,2(9):494-503.

[8]江涛,刘福生.脑胶质瘤[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1-209.

[9]孙力泳,杜建新,徐庚,等.脑神经胶质瘤病的诊断和治疗[J].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2008,13(3):132-134.

[10] Kwee T C,Donswijk M L.Application of advanced MR imaging techniques and the evolving role of PET/MR imaging in neuro-oncology[J].PET Clinics,2013,8(2):183-199.

[11]武刚,詹青霞,丁小龙,等.正常成人大脑白质纤维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的定量研究[J].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2012,18(1):6-8.

[12] Wieshmann U,Symms M,Parker G,et al.Diffusion tensor imaging demonstrates deviation of fibres in normal appearing white matter adjacent to a brain tumour[J].J Neurol Neruosurg Psychiatry,2000,68(4):501.

[13] Jones D K,Leemans A.Diffusion tensor imaging[J].Methods Mol Biol,2011,10(711):127-144.

[14] Demonte F.Surgical treatment of anterior basal meningiomas[J].J Neurooncol,1996,29(3):239-247.

(收稿日期:2014-03-13) (本文编辑:欧丽)

副腮腺肿瘤临床论文范文第6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该次纳入研究的30例恶性肿瘤合并糖尿病患者于2014年3月—2015年3月收治该院,均经组织病理学检查确诊为恶性肿瘤,同时均符合1999年WHO制定的有关糖尿病的诊断标准;在肿瘤诊断前明确存在糖尿病共21例(70.00%),在化疗前诊断明确为糖尿病共9例(30.00%)。其中,男性19例、女性11例;年龄分布在43岁到76岁,年龄均值(62.8±2.3)岁;肿瘤类型及所占比重如表1所示,所占比重前3位为乳腺癌、肺癌以及胃癌,分别为26.67%、20.00%、16.67%。

1.2 方法

该次纳入研究的30例恶性肿瘤合并糖尿病患者采取综合方案治疗,即针对患者恶性肿瘤采取化疗方法治疗,针对患者糖尿病采取控制血糖方法治疗,此外根据患者具体病情采取对症支持方法治疗。具体治疗内容如下。

1.2.1 恶性肿瘤化疗治疗

以30例恶性肿瘤患者合并糖尿病的实际肿瘤类型为依据,同时在不同的治疗阶段实施不同的治疗方案,在解救治疗方案中需将既往所采取过的化疗药物排除在外。使用的化疗方案包括CAF、TP、EP、AD、FOX4、MAID以及CHOP等,分别化疗1到8个周期,周期平均数为3个。在化疗期间,有必要合理使用甲氧氯普胺、托烷司琼以及格拉司琼等药物协同治疗,以此起到为患者止吐的作用。

1.2.2 糖尿病血糖控制治疗

在糖尿病血糖控制治疗过程中,所实施的是综合治疗方案,主要包括:(1)饮食控制。如果患者进行一般的饮食控制不够理想,需使用降糖药物口服治疗;有必要的情况下合理采取胰岛素进行治疗。该次30例患者均采取了饮食调整方案,当中24例在整个化疗期间(前、中、后)均采取了降糖药物治疗;3例使用了诺和灵对血糖水平进行控制;剩余3例采取了常规胰岛素进行血糖控制。(2)化疗前控制。在化疗之前,对患者的肿瘤、糖尿病病情进行了全面评估,通过血糖水平监测以及对相应的降糖药物或胰岛素使用情况进行记录,进一步对血糖控制药物的种类及计量进行合理调整。化疗前2 d要求患者的空腹血糖水平控制在7.0~8.0 mmol/L范围内,餐后2 h血糖不能超过10 mmol/L,尿酮体需呈阴性。(3)化疗期间控制。在化疗期间,需注重患者饮食的营养,保持饮食的均衡性;倘若患者的饮食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需给予静脉营养,合理控制葡萄糖和胰岛素之间的比例。在化疗过程中,于早、中、晚三餐前对患者的空腹血糖水平进行监测,通过监测结果的分析,对患者的口服降糖药物剂量及胰岛素用量进行合理调整,以此使患者的血糖水平得到稳定控制。(3)化疗后控制。通过化疗之后,以患者的具体病情及恢复情况,逐步过渡至化疗之前的治疗状态,以此确保整个化疗期间患者的糖尿病血糖水平得到有效控制。

1.2.3 对症支持治疗

为了使恶性肿瘤合并糖尿病患者获得更为显著的治疗效果,有必要在肿瘤化疗及血糖控制的基础上,采取对症支持治疗。即在化疗前后,注重对患者进行肝肾功能、血常规检查,并维持水电解质平衡。如果有异常状况发生,需采取及时有效的处理措施。例如:如果患者出现粒细胞减少的情况,需及时采取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治疗方案进行治疗。此外,如果患者白细胞不足1.0×109/L,或者患者感染表现,需合理使用抗生素药物,以此起到预防或控制感染的作用。

1.3 判定标准

评价化疗前后患者空腹血糖水平、合并感染、,药液外渗以及静脉炎发生等指标情况。

1.4 统计方法

采取SPSS 16.0统计学软件处理相关数据,以均数±标准差(±s)为计量资料,两组比较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率(%)表示,两组比较用χ2检验。

2 结果

化疗后与化疗前相比,患者空腹血糖水平得到有效改善,合并感染发生率明显降低,药液外渗以及静脉炎发生率均显著降低,两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表3。

[mmol/L,(x±s)]

注:与化疗前相比,*P<0.05。

注:与化疗前相比,*P<0.05。

3 讨论

恶性肿瘤疾病会对患者的生命安全构成极大的威胁,近年来不少学者发现恶性肿瘤合并糖尿病的病例不在少数。而对于恶性肿瘤合并糖尿病患者来说,在针对恶性肿瘤疾病进行化疗期间,还有必要针对合并的糖尿病采取控制血糖治疗措施。这主要是因为两病合并,进一步影响了患者的身心健康,为了使患者获得更为显著的治疗,便有必要实施综合治疗方案。虽然近年来针对恶性肿瘤和糖尿病之间关系的研究成为国内外的一大热点,但对于两病合并的机制至今尚且不够明确。临床研究显示:针对恶性肿瘤合并糖尿病患者来说,如果不能采取有针对性的综合治疗方案进行治疗,那么患者的血糖水平将难以得到有效控制,与此同时还会加大患者合并感染、化疗药物外渗以及静脉炎等症状的发生率,进而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所以,综合考虑,针对恶性肿瘤合并糖尿病患者采取更为有效的综合治疗方案进行医治非常关键。

该次针对恶性肿瘤合并糖尿病患者提到的综合治疗方案包括:恶性肿瘤化疗治疗、糖尿病血糖控制治疗以及对症支持治疗,研究结果显示:化疗前,患者空腹血糖水平为(10.96±1.68)mmol/L,合并感染12例(40.00%)、化疗药物外渗10例(33.33%)、静脉炎11例(36.67%)。化疗后,患者空腹血糖水平为(5.41±0.63)mmol/L,合并感染3例(10.00%)、化疗药物外渗2例(6.67%)、静脉炎2例(6.67%)。结合上述数据可知:化疗后与化疗前相比,患者空腹血糖水平得到有效改善,合并感染发生率明显降低,药液外渗以及静脉炎发生率均显著降低,两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对于恶性肿瘤合并糖尿病患者采取联合方案进行化疗治疗效果显著,能够有效控制患者空腹血糖水平,并降低感染发生率,进而提高临床疗效;因此,值得在临床中采纳应用。

摘要:目的 分析探讨30例恶性肿瘤合并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治疗方法及效果。方法 将2014年3月—2015年3月该院收治的30例恶性肿瘤合并糖尿病患者纳入该次研究,均采取恶性肿瘤方面联合糖尿病方案及对症方案进行治疗,对比评价治疗前后患者各项临床指标水平变化情况。结果 化疗前,患者空腹血糖水平为(10.96±1.68)mmol/L,合并感染12例(40.00%)、化疗药物外渗10例(33.33%)、静脉炎11例(36.67%)。化疗后,患者空腹血糖水平为(5.41±0.63)mmol/L,合并感染3例(10.00%)、化疗药物外渗2例(6.67%)、静脉炎2例(6.67%)。结合上述数据可知:化疗后与化疗前相比,患者空腹血糖水平得到有效改善,合并感染发生率明显降低,药液外渗以及静脉炎发生率均显著降低,两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恶性肿瘤合并糖尿病患者采取联合方案进行化疗治疗效果显著,能够有效控制患者空腹血糖水平,并降低感染发生率,进而提高临床疗效;因此,值得在临床中采纳应用。

关键词:恶性肿瘤,糖尿病,空腹血糖水平

参考文献

[1] 何爱军.恶性肿瘤合并糖尿病46例治疗分析[J].当代医学,2011,17(15):35-36.

[2] 乐静,赵涛,刘爱林,等.恶性肿瘤合并糖尿病的营养状况及危险因素分析[J].现代肿瘤医学,2015,23(19):2849-2851.

[3] 何玉明.恶性肿瘤合并静脉血栓30例临床分析[J].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2013,7(23):11045-11047.

[4] 陆燕琼,詹爱棉,罗丽,等.恶性肿瘤合并糖尿病患者化疗期间血糖不稳定因素分析及干预[J].包头医学院学报,2015,31(12):64-65.

[5] 刘丽娟,鞠秀波,魏艳丽,等.胃肠道恶性肿瘤合并糖尿病患者化疗临床护理措施[J].糖尿病新世界,2014,1(7):62.

[6] 胡加海,蒋宗惠,陈荃.消化道恶性肿瘤合并糖尿病59例临床分析[J].当代医学,2014,20(4):54-55.

[7] 刘洪霞.32例恶性肿瘤合并糖尿病临床治疗[J].糖尿病新世界,2014,7(21):47.

上一篇:跨文化大学教育论文范文下一篇:医生与商业受贿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