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文化大学教育论文范文

2023-11-27

跨文化大学教育论文范文第1篇

摘  要:“双一流”建设特别是一流大学文化建设是当前高校教学档案工作所面临的新环境和新背景,文章从高校教学档案的形成主体、形成过程与形成内容的文化属性出发,分析了一流大学文化对高校教学档案工作的新要求,明确了高校教学档案是体现大学文化的重要载体、大学文化积累的重要资源、传承创新大学文化的重要依据和开展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素材等四项功能。

关键词:高校教学档案;大学文化;属性;功能

2015年,国务院印发的《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明确将传承创新优秀文化作为五项改革任务之一,表明了大学肩负着继承和发扬优秀文化的重要使命。而高校教学档案作为高等院校在教学管理、教学实践、教学运行及教学研究等活动中形成的具有保存价值的各种信息材料的汇总,集中反映了一所学校的教育理念、教学思想、教学观念及教学文化,生动再现了学校教育教学的全过程,因此,高校教学档案是传承创新大学文化的重要物质载体之一,其所承载的内容本身就是一种重要的大学文化资源。在“双一流”建设特别是一流大学文化建设的背景下探究高校教学档案工作的文化属性及其功能,对于提高对高校教学档案工作的文化性认识,推动高校教学档案管理工作的改革和创新,提升高校教学档案工作的利用价值和服务质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与深远的历史意义。

一、高校教学档案的文化属性

档案是人类重要的宝贵文化财富,具有重要且不可替代的作用,文化性是其重要属性,“档案最重要的文化属性是其历史性,是人类社会物质生产生活的历史记录,它是构成文化产品的初级原始材料,也是最重要的初级原始材料之一”。[1]高校教学档案作为广大师生员工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直接形成的真实的原始记录,其形成主体、形成过程和形成内容都具有鲜明的文化属性。

(一)形成主体的文化属性

学校广大师生员工是高校教学档案的形成主体。高校教学档案作为广大师生员工参与学校教育教学活动形成的真实材料,必然受到学校特定的历史条件和人文环境的影响与制约。教师和学生作为人类文化科学知识的继承者和传播者,既受到社会文化的影响和制约,也受到特定高校本身所具有的大学文化和大学精神的影响和制约。高等学校为了实现总体的办学目标,必然针对性地开展形式多样的文化教育活动,但无论是何种内容、何种形式、何种类型的教育教学活动,大学的师生员工都是活动的组织者、参与者和见证者,任何具有现实意义和历史意義的教育教学活动都会产生不同形式的教育效果,而在组织和参与这些教育教学活动中形成的过程性和结果性材料都会经过教学档案工作的审查和整理后归入学校教学档案,其档案内容的详与简、多与少都与受到的社会文化与校园文化的影响有关,因此,高校教学档案的形成主体本身就具有鲜明的文化属性。

(二)形成过程的文化属性

高校教学档案是教职员工从事教育教学的真实记录,是学生求知和探索的原始记载,它是一个动态的发展变化过程,再现了师生员工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的精神文化风貌。高校教学档案是反映学校教育教学整体面貌的文件材料,是不同时期、不同地点和不同阶段逐步形成的教育教学实践记录,教育教学活动的传承性和连续性决定了教学档案内容的连续性。大学是不断发展变化的,而与此相关的大学文化也在发展变化,在这不断发展的历史进程中,高校的办学体系、教育体系、管理体系和服务体系逐渐健全和完善,大学文化的内容越来越丰富,形式越来越多元,专业层次越来越提高。而这些不断发展变化的情况都将作为教学档案的一部分永久地保存于学校历史记忆里,后人完全可以通过解读这些档案材料了解学校不同时期的发展轨迹和文化内涵,因此,高校教学档案的形成过程具有文化属性。

(三)形成内容的文化属性

广义的高校教学档案是指学校教师、研究人员和管理人员在教学管理和实践活动中直接形成的具有保存价值的文字、图表、数据、声像、实物等各种形式载体的文件材料,主要包括教学综合材料、学科与实验室建设材料、学校招生材料、学籍管理材料、课堂教学与教学实践材料、学位材料、毕业材料及教材等(不同规模及类型的学校其教学类档案在二级类目的设置上有两种分类方案),[2]这些档案材料不仅包含了学校在不同发展时期的教学管理、教学实践和教学研究的全部活动,还将大学文化的传承、创新和发展真实记录了下来,成为永久备查的历史文化资源,离开了大学文化,教学档案就成为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其本身也失去了存在的价值。同时,教学档案本身作为一定的物质形态也是一种特殊的历史文化,它经过档案人员的整理加工后以实体的形式而存在,一份规范完整的教学档案本身就是存储大学文化的载体,[3]如教学档案工作的管理文化、制度文化、准则文化及服务文化等,这些各具特色的文化既体现了教学档案工作的文化属性,也反映了大学文化的核心和精髓。

二、一流大学文化对高校教学档案工作的要求

大学文化是一所学校在漫长的办学过程中通过师生的共同构建和认知逐渐积累形成的一种独特的社会文化形态,是大学生命力的核心和灵魂。“世界一流大学之所以能成为一流,更多的是一种文化积淀,从本质上来看是有其独特的精神”,[4]创建世界一流的大学必须要有一流的大学文化。在校园文化的传承和建设中,特别是广大教职工肩负着传承文化、研究文化、创新文化的重要责任,承担着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的崇高使命。因此,高校教学档案工作必须服务于一流的大学文化建设、学科建设和学术研究,进而培养一流的人才。

因此,高校教学档案工作必须从“双一流”建设这个大局出发,成为助力一流大学文化建设、提升学校学科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的基础因子,从而在一流大学建设的视域下,提升教学档案工作的创新与活力,推动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从教学档案材料的收集和整理角度而言,教学档案不仅要记录和记载广大师生员工教学管理、教学实践和教学研究等方面规定性的内容,更要完整地记录他们参与校园文化活动的全部过程;从保存和利用角度而言,高校教学档案不仅保护了学校教育教学的过程性和结果性材料,更多的是保护了学校的校园文化资源。对于教育者来说,可以充分汲取以往人们对教育教学的探索,在已有的成果基础上进一步推进,大量基础而详实的数据和材料必能为后来者进行真正客观的教育教学研究奠定坚实的材料基础。

三、高校教学档案在创建一流大学文化中的功能

(一)高校教学档案是体现大学文化的重要载体

大学文化的内容博大宽泛,记录载体多种多样,既包括通过校园建筑、人文景观及教学器物等物质形态来传递和表达的物质文化,更包括学校的办学理念、人文精神、法规制度、行为准则等所体现出来的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和行为文化。高校教学档案作为广大师生员工在参与学校教育教学实践活动过程中形成的原始记录,一直是记录和体现大学的文化最原始、最准确、最直接和最重要的载体之一。

高校教学档案作为学校日常教学管理所形成的文件材料,更具规范性、制度性和文化性,它所呈现出来的真实的历史记录,不仅是学校历史教学文化信息的载体,也体现了校园文化活动的方方面面,它不仅内容丰富,形式多样,而且伴随着学校教育教学活动的逐步开展而不断丰富和完善,它真实地记录了各项活动的起始、过程和结果,内容涉及学校发展的不同阶段、不同方面。因此,教学档案在承载教育教学信息的同时,还是教育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没有教学档案,任何教育教学的文化信息都是残缺的。

(二)高校教学档案是大学文化积累的重要资源

国家档案局原局长杨冬权曾经提出:“档案是文化的重要‘母资源’。”众所周知,文化是靠不断的积累而形成的。大学文化的积累和成长既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又涵盖了大学校园的方方面面,是靠无数师生员工的思想、精神和教学科研成果等积累凝聚而成的,是历届师生员工共同创造、经营、积累与沉淀的总和,承载着一所大学独具特色的人文传统和精神气质。

高校教学档案作为记载学校教育教学活动的真实记录,则是广大师生员工迎难而上、追求真理的缩影,是他们奋发图强、无私拼搏的写照。教学档案反映着学校教育教学及其所在高校的发展足迹,汇聚着学校在管理、教学和科研等各方面的成果,是高校宝贵的文化财富。所以,对高校教学档案的积累实质就是对高校校园文化的积累,有了这样的积累,大学校园文化的星空才会璀璨夺目。同时,在校园文化活动中,师生员工无论在任何方面取得的成绩,都是在校园文化的滋养下所取得的,都是校园文化不断创新发展的成果,都打上了校园文化的烙印。高校教学档案无疑是最为宝贵的文化信息资源,从其信息反馈中我们就可了解到很多高校当年发展情况和校园文化的发展脉络。

(三)高校教學档案是传承创新大学文化的重要依据

“大学文化和大学精神是一流大学软实力的重要体现。中国的一流大学建设除了应注重大学自治和学术自由以外,还应该注重文化自觉的培养。”[5]高校教学档案作为反映大学文化和大学精神的重要载体之一,应该在创建一流大学文化、培养学校文化自觉和扩大大学文化影响力等方面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担负起大学文化传承与创新的重要职责。

档案借助于一定的记录符号将真实的人类活动记录于一定的载体之上,通过档案,人类不再局限于时空的限定并将各个时期的活动记录并传递下去。高校教学档案作为记录学校教学模式、教学规律及教学活动的历史记录,能够从一个侧面反映学校发展的运行轨迹,能够真实、全面、历史地再现学校不同时期的发展历程,透过档案我们能够了解大学文化的发展脉络;同时,通过发掘其背后蕴藏的大学文化发展规律和对规律特征的把握,我们能够预测大学文化的发展趋势和方向,并在此基础上做到大学文化的创新。因此,教学档案在学校的过去、现在和未来之间起到了桥梁与纽带作用,承载着大学文化的内容、文化的变迁和文化的繁盛,对学校后辈学人了解和传承大学文化,并在此基础上创新大学文化具有重要的参考借鉴价值。

(四)高校教学档案是开展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素材

高校教学档案是大学文化的积累,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容,是继承和发展大学文化的重要途径,是高校最宝贵、最生动、最详细的历史教科书之一,它不仅是对学校教育教学全过程的真实再现,更是对学校厚重文化底蕴和独特人文精神情怀等方面的精彩展示。“高等教育的本质也决定了高校教学档案工作具有文化教育功能的特殊属性”,[6]高校教学档案作为体现大学文化的重要载体,有着鲜明的时代印记和丰富的精神内涵,对大量丰富的教学档案信息的保存和弘扬,有助于助力校园文化建设,有助于凝练大学共同的群体意识,指导并规范大学生的学习和行为准则,也有助于大学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高校教学档案积淀着学校的文化元素,连接着学校的历史、现在与未来,承载着学校全部的教育教学信息,反映着学校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教育教学发展历程,有着巨大的文化价值,它保存着学校大量专家学者和历史名人在崇尚科学、追求真理、无私奉献的道路上所走过的辉煌足迹,展现着学校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光荣的传统和独特的精神气质,是一所大学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贵文化资源库。将这些博大精深、内涵丰富的文化信息资源融入到校园文化建设中,可以丰富大学文化内涵,提升校园文化品味。因此,积极地为校园文化建设提供真实而丰富的档案资源就是高校教学档案工作的应有之义。

总之,高校教学档案是一所大学固有的文化资本,其形成主体、形成过程和形成内容都有着鲜明的文化属性。分析和把握一流大学文化对高校教学档案工作的新要求与新挑战,明确高校教学档案在创建一流大学文化中的功能与作用,对于推动高校教学档案工作的改革和创新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高鹏,陈聃.档案的文化之“殇”——兼论档案馆的文化功能[J].档案学通讯,2012(3).

[2]国家教育委员会.高等学校档案实体分类法(教办[1993] 429号)[Z].1993-11-16.

[3]吴晓琴.高校教学档案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作用[J].西昌學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6).

[4]张晓鹏.大学排名与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第一届“世界一流大学”国际研讨会述评[J].复旦教育论坛,2005(4).

[5]刘承功.探索一流大学建设的中国模式——“一流大学建设研讨会(2010)”综述[J].复旦教育论坛,2010(6).

[6]贺志军,王明东,向禹.文化生产力发展视角下高校档案工作理念创新[J].现代大学教育,2012(5).

跨文化大学教育论文范文第2篇

关键词:数学教学;数学文化;融入

一、關于数学文化

数学是文化这一学术观点,最早是美国数学家怀德尔在他的著作《数学概念的进化》与《作为文化系统的数学》中进行阐述。他认为:数学是由内驱力和外驱力共同相互融合作用,而且是处于不断发展变化之中的文化体系。数学文化既具有文化的共同的特点,同时又具有数学本身独特的特性。数学文化内容涵盖两方面,首先,数学文化作为人类文化的一个分支,它所研究的内容是数学文化与其他文化之间的相互联系,以及数学文化与整个人类社会文明之间的相互关系。其次,数学本身作为一个文化体系,它必然研究数学本身的发展过程,以及数学本身内部结构等问题。[1]数学文化作为人类文化非常重要组成部分,它发展变化不断丰富着人类文化的内涵,促进人类文化继续向前发展。同时,人类文化也为数学的快速发展提供丰富的内容,促进数学发展不断上新台阶。数学文化最根本的特征是,它反映的是人类一种不断探索精神。人类的现代文化离不开现代数学文化,一个不把数学作为一种文化的民族也是注定要衰落的民族。[2]数学如此重要的文化价值,长期以来,我们数学教师对此却认识不足,往往将数学教学束缚在单纯的数学学科狭小的圈子里,把数学教育等同于数学知识传授,在现实数学课堂教学中缺乏文化观念,有的甚至将数学与文化对立起来,这非常不利于学生数学素养的培养和全面素质的提高。

二、数学文化融入数学教学的必要性

(一)现代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

教育培养的终极目标是培养适应社会快速发展需求的高素质人才。人文素质和科学素质是当代学生成才不可缺少的两个方面。如果我们的教育一味强调科学素质教育,忽视对学生文化素养的培养和教育,教育就会沦为职业培训班,可能会把我们的学生培养成具有一定技术的机器人,而不是一个全面发展的对国家建设有能发挥重要作用的人。爱因斯坦曾经说过:“用专业知识教育人是不够的。通过专业教育,他可以成为一种有用的机器,但是不能成为一个和谐发展的人。要使学生对价值有所理解并产生强烈的感情,那是最基本的。他必须对美和道德上的善有鲜明的辨别力。否则,他就像一只受过很好训练的狗,而不像一个和谐发展的人。”数学对人类的发展不仅仅具有实用的工具性价值,还具有促进人类发展所需的文化价值。正是数学这一真善美的特性,使得个体的全面和谐的发展成为可能。所以,数学教学就要坚持数学学科教育和数学文化教育两手抓,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这对学生完美人格形成,综合素质提升,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因此,将数学文化融入数学教学中是把学生培养成为全面、可持续发展的高素质现代社会所需求人才的重要途径之一。

(二)现代教育理念的要求

现代教育理念,强调个体在整个教育中突出的主体性,激发个体的创新性和自主性,把社会文化内化为个体的主体结构的内容,他们要有新思想,会求知、会创造、会生活、会生存,教育要为个体的终身学习打下基础,要把他们培养成为有创新价值的全面发展人,这是当今教育的主要目标。积极倡导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的充分融合,重视强调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融会贯通。进一步促进个体的全面发展,不仅使他们具有丰富的知识、健康的体魄、健全的心智,更要使他们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以及丰富的情感。当前,数学教育改革強调数学文化价值,要求从文化层面来理解数学的存在、影响和教育作用,数学教学过程要体现数学知识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促进学生的自主探索,数学教学不仅传授知识,更应渗透数学文化,体现人文精神,坚持数学科学教育和数学文化教育并重,在数学教学中引导学生掌握数学科学价值的同时,探寻数学的人文价值,懂得数学与社会发展之间相辅相成的促进关系,使学生在数学科学知识和数学文化知识融会贯通的宽阔视野下,开启心智,养成求真务实、批判质疑等理性思维习惯和精确严密的科学精神,全面提升学生的数学文化素养,这才是数学教学终极目标的关键所在,这一教育目标顺应世界教育发展趋势和现代教育理念的要求。

(三)大学生全面发展的要求

数学文化蕴含着比数学知识更丰富、更深邃的内涵和价值,它对学生的影响是巨大的、也是潜移默化的,对学生全面发展所起的重要作用是纯粹的数学知识所无法比拟的。数学文化的核心灵魂是数学精神,包括严谨的办事风格、缜密的思维习惯、理性的协调能力等。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除了接受数学专业知识与科学教育之外,还要拥有一定的数学素养。教师要把数学文化与数学精神融合统一于数学教学中,在数学教学中有机渗透数学所特有的严谨自律、理性求是、开拓创新等数学人文精神以及数学兼有哲学的崇高、美学的优美,用智慧和激情点燃学生思维火花,让学生了解数学文化中的深厚的人文精神,体会数学本质的真、善、美,用理性严谨的数学推理,发现蕴含在生活中的数学文化的美学魅力,用务实创新的数学精神,诠释数学文化的艺术真谛,这些都可以让学生推崇数学严谨理性精神与独具特色的文化气质,从而让学生从更高的层次、更宽的视角去审视社会、思考人生,这对大学生的身心全面发展,无疑将起重大作用。数学教育既是一种数学文化的教育,又是一种人格的教育,它能培养学生奋发向上、坚忍不拔、百折不饶的拼搏精神;坚持真理、不懈追求真理的执着的意志;以及初步的辨证唯物主义观点等,这些都是学生的全面发展的要求,也是大学生能够适应现代快速发展社会的要求,培养全面发展的符合现代社会发展的人才,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校教育,学校对教育的投入和重视程度直接关系到大学生能否实现全面协调发展,能否实现数学专业教育与数学文化教育的有机统一。

(四)现代社会发展的要求

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需要高素质的人才,对人才的文化素养、全方面发展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大学生是接受高等文化教育的群体,他们将在现代社会发展中扮演着特定的角色,无疑是社会建设的主要承担者,是未来国家发展的中流砥柱,在现代社会发展中发挥的作用是无可取代的。大学生的培养及其发展必须满足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这是高等教育最高的要求。他们文化素养的培养直接关系到国家未来的发展及整个社会的发展潜力。现代社会数学技术的触角已经敏锐地渗透到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直接影响着人们的生产与生活,现代社会快速发展,对当代大学生数学文化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他们不仅要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还要不断提高数学文化素养,更重要的是能够融会贯通地运用数学文化知识和实践能力进行融合创新,促进现代社会快速发展。因此,加强大学生数学文化与素养的培养和提升,将是建设现代社会的强有力的助推器。只有加强大学生全面文化素养的培养,才能担负起国家昌盛繁荣的重担,成为现代社会优秀发展的建设者,成为现代社会创新发展的不竭动力,成为国家繁荣富强的有力保障。

二、数学文化融入大学数学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数学教学目标片面

在当今现实社会背景下,功利主义、工具主义思想在数学教师中普遍存在。教师在片面追求数学知识掌握目标的过程中,在教学设计时更多的考虑,选择什么教学方法、采用何种教学手段、利用怎样的传播方式等来组织数学课堂教学,才会使得学生在有限的课堂时间里掌握更多的知识。目前数学教学的基本特点是:重视旧知识的复习引入,并在旧知识的基础上传授新知识,采用循序渐进的教学模式,教学过程单一,课堂结构呆板。这基本模式,也是大多数教师在学生时代学习数学的模式,这模式有利于学生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牢固掌握,但由于过分重视数学知识学习,过分强调数学的工具作用,往往忽视数学文化传授,教学应以培养有数学素养的人的这一目标,在具体的数学课堂教学中常常被架空、被弱化,使得数学文化长期以来成了一种看不见的文化。

(二)教学评价体系单一

考试是目前数学教学唯一的评价体系,而书面考试只能从某种程度上反映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掌握和运用,却无法全面地考察学生的学习能力、数学素养等方面,也不能全面反映一名数学教师的教学水平。因此,数学教学的评价体系不能单一化,而应当多元化。数学教学评价既要重视考试结果,又要重视学习过程,还要重视影响教学过程和结果的各方面综合因素。数学教学正确的评价体系应包括以下内容:首先是对现行数学教材的评价;其次是对课堂教学过程的评价;再次对学生数学学习过程的评价;最后是对学生在社会上适应度的评价。

(三)教师数学文化素养欠缺

由于长期过细的专业划分,使数学教师的专业知识面狭隘,数学文化素养匮乏。因此,要求教师在数学教学中渗透数学文化教育还是有一定的难度。数学教师对数学学科发展对社会和科技发展的推动作用、对数学科学的思想体系、对数学的美学价值、对数学家的创新精神以及数学的社会需求等数学文化价值认识不足、挖掘不深。尤其对数学课堂具体教学内容中所蕴含的数学文化价值缺乏深刻剖析,数学知识传授与数学文化教育严重脱节,导致学生对数学文化的理解感到空洞,对数学文化的价值感觉得可有可无。另外,数学教师教学手段单一,教学方法陈旧,大多采用灌输式的教学法,枯燥乏味,缺乏趣味性、系统性、实践性,很难联系数学文化的社会实际进行探讨和讲解,使得数学讲授没有吸引力,也就不可能从根本上引导学生深刻理解数学文化的真正内涵和价值。

(四)数学文化教学经验不足

数学教学与数学文化在课堂有机融合,这对数学教师提出更高的要求,它不仅需要教师有较强的整合知识能力,还需要教师有灵活运用综合知识的教学技巧。目前,数学教师教学水平还未能达到这一高度,这就需要对他们进行指导培训,但目前的教育培训,还是采用传统的专题讲座的理论教授方式进行,缺乏数学教学与数学文化在课堂有机融合的具体的实践操作范例,无法让教师形成感性认识的经验体验。另外,教材史料无法满足教学需要。数学文化教材史料内容单一,缺乏系统性。在数学文化内容的介绍上,主要介绍我国古代数学的伟大成就,对国外数学知识、数学史、数学的思想体系、数学的应用和发展趋势、数学的美学价值和文化价值、数学对社会的促进作用等方面介绍不多,而且缺乏系统性,而且呈现方式单一,以专题内容介绍、纯文字描述等形式呈现居多,具有一定的局限性,缺少让学生了解数学文化的现代教育技术途径,无法满足教师与学生的学习需求。

三、数学文化融入大学数学教学的途径

(一)树立正确数学文化的教育理念

正确的教育理念是引导教育成功的重要保证。数学教师应根据数学教学大纲的要求,以及学校的办学定位和社会对人才全面发展的需求,必须从思想观念上对学生数学文化教育引起高度重视,明确对学生进行数学文化教育,不仅是促进学生和谐发展的需要,更是现代社会的需要。学校教师必须矫正目前盛行的急功近利教育观,旗帜鲜明地倡导数学知识与数学文化并重、数学知识传授与数学文化提升统一的教育理念。在数学教育思想、教育目标、评估等方面必须彻底改变传统的做法。在教育目标上,由原来只注重提高学生数学专业知识的单一目标,转变为全面提高学生整体素养的综合教育目标。在教育内容上,把传授数学科学知识和认识数学文化有机结合起来,不仅使学生掌握必要扎实的数学知识,而且提高学生良好综合数学素养。

(二)建立科学的数学文化教育体系

科学的数学教育课程体系构建,是实现学生数学文化全面提升的关健。数学教育应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为导向,根据学生的发展需要以及学校的办学特色、专业特色、资源优势等,加强数学学科建设和课程体系改革力度,构建科学合理数学课程体系。在培养目标上,要充分考虑知识、能力、素质三者之间的结构比例关系,将数学文化教育纳入学科培养目标,在正常的数学教育课程的基础上,大量开设选修课程、实践课程等,构建多样化数学文化教育课程體系。在数学学科建设上,要实现多层次的结合,要和专业结合、要和人才培养目标结合、要和社会生活结合。发展数学科学与数学文化相结合的复合型新教学模式,注重数学科学与数学文化两种教育的有机融合。在教材建设方面,组织数学专家学者编写数学科学和数学文化相结合,适应当前数学教育需求的教材。同时鼓励教师编写富有特色的数学文化校本教材。广泛利用现代教育技术以及网络教育资源优势,建立相关数学文化教育网站,设置数学文化栏目,制作数学文化多媒体光盘、光碟及视频等,实现数学文化开放性教学。在教学方法上,鼓励教师积极探索数学学科和数学文化相互融合的教学规律,改革创新教学方法,倡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在课堂探讨交流中,自我构建数学学科与数学文化相融合的知识体系;在教育实践方面,教师应创造条件,积极开展数学实践活动,使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加深对数学知识与数学文化的理解和内化。建立符合本校学生特点的数学教育的评价方式,把数学课堂考察、实践调查等有机地结合起来,建立真正的数学文化教育的评价机制。

(三)营造浓厚的数学文化教育氛围

学校环境对学生数学文化的养成、全面素质塑造所产生的潜移默化的影响,是其他任何数学教科书无法取代的。加强校园数学文化建设,注重数学文化的积淀与数学文化氛围的营造。校园建设应根据自身的特点,着力于校园整体布局的同时,把数学文化宣传加入其中,精心设计和布置具有浓厚数学文化环境,让数学文化精神、数学文化价值蕴含其中,使学生在充满数学文化的氛围中耳濡目染,受到熏陶、启迪和同化,潜移默化中提高学生数学文化素养。图书馆增加数学文化类书籍的数量,举办高质量的数学文化学术讲座,开阔视野,贯通知识,以提高学生的数学文化素养。

(四)提升教师数学文化素养

数学教育要全面实施数学知识和数学文化的有机融合,首要条件是要有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要坚持自身培养与积极引进相结合的方法,一方面要建立数学教师队伍培训制度,设立专项数学教师培训资金,用于教师培训,有计划地进修深造,以实现数学师资队伍的高素质化。另外,要加强数学师资队伍的学缘结构的科学合理构建,根据数学学科建设、数学课程建设的需要,引进一批来自不同学校,接受过不同的数学文化熏陶,有着不同的教育理念的高素质教师,在同一学校逐渐融合生成,形成混合数学文化教育优势,产生一种深厚独特的数学文化教育精神,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同时,采取多种形式,加强教师的数学文化培养,使他们具良好的数学文化素质,提高他们数学文化的践行能力,把数学文化教育贯穿于整个数学教育活动中,用自身的数学文化精神去感染学生。

参考文献:

[1]M·克莱因.西方文化中的数学[M].张祖贵,译.上海:复旦学校出版社,2004,4.

[2]齐民友.数学与文化[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1:12-13.

跨文化大学教育论文范文第3篇

摘 要:阐述日本大学图书馆的总体情况,并从人性化的读者服务、丰富的多文化服务,以及注重弱势群体方面分析了其特点,最后对我国图书馆的服务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日本大学图书馆;人性化;读者服务;馆际联盟;多文化

文献标识码:A

我受在日学习的女儿邀请,对日本大阪等地进行了为期一个月的访问。在此期间,我着重参观了日本关西地方部分大学图书馆,与多位馆员和学者进行了交流,获得了近期日本图书馆发展与变革的一些新信息。与此同时,日本图书馆工作者的高素质服务,以及他们的专业水平,都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此外,日本图书馆界对中国图书馆界学者的友好也给我留下了美好的记忆。日本作为全球为数不多的教育系统发达、水平一流的国家,以及与我国一衣带水的邻帮关系,我深深地意识到,其图书馆的发展与变革的经验对我国图书馆来说有很多地方可以学习、借鉴。

1 日本大学图书馆的总体情况

1.1 概况

在日本,图书馆不仅仅是一个文化机构,还体现着一种公共生活的理念。日本图书馆界普遍认为,设立图书馆的目的并不只是收藏文献,而是以文献服务于社会。所以其图书馆自觉奉行“人人借阅,不取分文”的公益性原则,将享有图书馆服务列为基本人权之一。无论是私立还是公立图书馆,所有图书均可以免费借阅,只要你拥有当地的居民身份证,就可以免费借阅附近图书馆的书籍、音像制品,以及图书馆提供的一切服务。

与此同时,本着对社会知识创新做贡献的原则,日本许多大学图书馆实施了“开放大学图书馆,服务周边社会”的政策。国立和公立的大学图书馆对周边地区普通市民免费开放;私立大学图书馆也向社会开放,部分图书馆采取了向社会人员收费的办法(1年大约6000日元,比如,关西学院大学、上智大学等)。日本大学图书馆对外开放有以下几点好处:(1)可以有效地利用大学的各种资源;(2)私立大学向社会开放,可以得到文部科学省更多的补贴;(3)有利于大学的对外宣传,提高大学在社会上的地位。

在日本,对外开放图书馆的大学每年呈增长趋势,因此,利用大学图书馆的人数也不断增加。日本近年来出生率降低,人口老龄化现象日渐突出,在这个终身学习社会中,大学所起到的作用不仅仅局限于校内,同时向地域社会扩展。

1.2 日本大学图书馆的数量以及在校学生人数

1.3 日本大学图书馆建设的总经费

日本大学图书馆的经费包括资源购置费,人工费,运营费等,由于近年来日本国库在不断削减大学预算,日本大学图书馆建设与运营费占大学图书馆总经费的比例有所减少,具体如表2。

1.4 日本大学图书馆资源购置费

日本大学图书馆的资源主要包括纸质图书、期刊、电子资源及音像制品。随着人类进入信息时代,购置电子资源(数据库、电子期刊等)的支出比例也在持续增加。

2 日本大学图书馆的特点

2.1 人性化的读者服务

日本的大学图书馆给我最直接的感觉是,这里的图书馆并不单单是严肃的学习场所,而是兼顾阅读与休闲的双重功能来设计并管理。我所参观的几所图书馆普遍重视内外环境的和谐与美观,四周一般都辟有大面积的草坪,内部也设计有别致的日式庭院,并以花草假山加以美化。图书馆的外墙,大量采用隔热玻璃,在室内随处可以观赏室外的美景,也可以在眼部疲劳时放眼远眺。因此,玻璃外墙边都放置了软靠椅,便于读者在阅读的同时可以饱览美景,愉悦身心。

从内部装修上来说,日本的图书馆多倾向于使用木质材料,无论是桌椅还是书架、地板,全部采用木质地板制成,而且基本都会铺上色调简单但很舒适、温暖的地毯,不仅可以减小读者在走路时不可避免产生的噪音,还可以增加读者的舒适感。

2.2 丰富的多文化服务

近年来大量的外国劳工人员涌入日本,另外在日定居的外国人也急剧增加,各公共图书馆为了很好地提供服务,大都在外国语资料的收集上加大了力度,比如大阪大学综合图书馆在二楼大厅设置了一块很大的中国语、朝鲜语图书期刊杂志阅览专区;还比如,以儿童服务为特色的东京都立多摩图书馆在外国语儿童读物的收集上尤为重视,有许多在我们国内也不多见的中国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的儿童画本也有大量收藏。此外还有很多公共图书馆为满足外籍儿童阅读的需要,积极与各国图书馆建立资料交换关系,通过图书交换获取一些国外的儿童读物,来为这些外籍儿童服务。除了在收集方针上的重视外,在其它方面也是下尽功夫,比如很多图书馆的目录查询系统可以用英/中/韩等多国文字检索;在标识设计中突出了多语言标识的制作;发放给读者的介绍和使用指南也有多种语言的版本;聘用懂多种外语的职员为外国人提供咨询服务;还有专门面向外国人的讲座和交流会等等。

2.3 注重弱势人群(未成年人,老年人,残疾人等)的服务

1949年,日本政府颁布了《身体障害者福祉法》,对设置点字图书馆进行了明确的规定。1969年,日本盲人读书权益保障协会向国立国会图书馆和东京都立日比谷图书馆正式提出了“图书馆要为残疾人服务”的要求。目前在日本公共图书馆界开展的为残疾人服务已非常普遍,首先在硬件设施上非常完善:大量收集点字图书、录音图书、大字体书、录像带等资料;设置无障碍通道,在各通道及楼梯台阶铺设点字道路;设置残疾人专用电梯、专用卫生间;为身体残疾者提供轮椅;设置点字图书/录音图书制作室;提供视觉残疾者专用的点字计算机;提供弱视者专用的放大阅览器;设置残疾人专用停车场等等。其次在提供的服务方式上也是多样化的,设立了专门的“面对面朗读室”,给视觉残疾者提供图书资料的“当面朗读”服务;对行动不便的残疾者提供资料的邮寄外借服务;日本国立国会图书馆还制作了《点字图书、录音图书全国综合目录》,所收录的资料可提供馆际互借服务;为视觉残疾者免费提供印刷资料的点字图书制作或录音制品制作服务;为残疾儿童提供特殊的图书馆服务;为病人、老年人和犯人提供送书上门服务;有些条件好的图书馆还对残疾人提供计算机服务,通过利用画面音声化软件、点字化软件、扩大化软件实现了OPAC检索和网上信息的查询和浏览。

对于未成年人,1938年日本政府颁布了《关于改善儿童读物的指示纲要》,并进行了“推荐好书”活动。上世纪60年代后期,在日本国民中提出了“给孩子们好书”、“给孩子们新书”的口号,为70年代公共图书馆开设“儿童室”、充实儿童图书等方面起了相当大的作用。上世纪80年代各公共图书馆为儿童提供的服务逐渐多样化起来,如“为乳幼儿服务”、“为残疾儿童服务”、“为YA(young adult)服务”等相继开展起来。1995年日本政府举办了“为儿童着想”研讨会,认为在高科技的吸引下,日本儿童及青少年正逐渐远离铅字阅读,因此有必要重振儿童阅读的兴趣。1999年,日本国会通过决议规定2000年为“儿童读书年”,并于同年,国际儿童图书馆正式开馆,成为世界上规模最大的为儿童提供图书信息的国立机构。这对儿童读物的保存和研究以及增强儿童阅读的兴趣,有着实质性的意义。2001年l2月日本国会又颁布了《儿童阅读推进法》,指定每年的4月23日为“儿童阅读日”,旨在为儿童提供读书机会,养成儿童早期阅读的习惯,帮助他们喜欢读书,并最终形成主动读书、终身读书的良好习惯。

3 日本大学图书馆给我的启示

上述的日本图书馆服务特色充分体现了日本图书馆“积极贯彻全民阅读”的服务宗旨。在我国,虽然也在开展这些服务,但在服务的深度和广度上与日本差距甚远,进而导致我们的读者对图书馆的依赖度和信赖度处于较低水平。我认为,要缩小差距可从以下三方面加大力度:

(1)日本是世界上图书馆法律较为完备的国家,已形成了以图书馆专门法为核心,各类相关法律法规互补的完整法律体系。因此,加快我国图书馆法及相关法律的立法进程,对我国图书馆事业的发展将起到根本性的保障作用。针对日本《图书馆法》、《图书馆自由宣言》、《图书馆员伦理纲领》等图书馆相关法律的研究对我们来说无疑是一个很好的学习机会。

(2)转变图书馆的服务观念,即“有条件的高等学校图书馆应尽可能向社会读者和社区读者开放”。然而高校图书馆面向社会开放的很少,主要是“为本校师生服务”的观念没有改变,而这种狭隘观念是不利于构建学习型社会的。同时,在为残疾人、儿童、外籍人士、周边地区居民服务方面,也应适当调整适合这类群体读物的收集方针,改善基础设施。同时,也要在服务方式的多样化上加大力度并主动提供服务,从而真正实现读者走近图书馆变为图书馆走近读者的转变。

(3)加大图书馆的宣传力度,政府和图书馆员努力为读者创造软、硬读书环境的同时,如不做好宣传工作,扩大图书馆在全社会的影响,提高读者对图书馆作用、功能的认识、了解,进而把图书馆当作学习知识,接受教育的好场所,则会出现读者寥寥无几,门可罗雀的尴尬现象。在日本,很多图书馆都设有专门的广告企划部门,通过各钟媒介进行宣传以吸引读者前来图书馆。

总之,我认为分析研究日本图书馆的服务理念,借鉴他们的服务经验,定能对我国图书馆事业的发展有所启示;对提高全民阅读,共建和谐社会有所促进。

参考文献

[1]日本文部省.日本国図書館年鑑2004-2014[Z].2015.

[2]平成16年度大学図書館実態調査結果報告——図書館の公開[Z].20060711.

[3]逸村裕,竹内比呂也.「変わりゆく大学図書館」[D].東京勁草書房,2005.

作者简介:

李霞(1987-),女,硕士,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四医院,研究方向:宿舍管理。

跨文化大学教育论文范文第4篇

评价是人与人沟通交流过程中的重要表达形式之一。人们不仅会评价自己的行为, 他人的行为, 同时也会参考评估别人的反馈, 通过参照别人的评价和反馈来获得对自我的重构。传统归因理论的研究 (Fiedler, Semin, Finkenauer, &Berkel, 1995;) 表明, 人们对自己的行为更容易解释到情境因素 (如, “我计算错了结果, 是因为我被其他事分心了”) , 对他人的行为更容易解释为特质因素 (如, “他计算错了结果, 是因为他不够细心”) 。这种效应被称为行动者-观察者效应。建构水平理论 (construallevel theory, CLT;Trope&Liberman, 2007) 则认为, 心理距离是影响人类认知和行为的重要变量, 人们对心理上远距离的事件或客体的表征倾向于采用高水平建构, 而对心理上近距离的事件或客体的表征倾向于采用低水平建构 (申之美, 2011;张锋等, 2014) 。近年来, 国外研究者基于建构水平理论研究了心理距离对自我建构 (Kivetz&Tyler, 2007) 和他人建构 (Liberman, Trope, &Stephan, 2007) 的影响, 研究发现, 相对于近距离, 人们对远距离的他人和自我的行为进行更高水平的建构。国内研究者 (申之美等, 2010;张锋等, 2010;牛忠辉等, 2010) 在中国文化背景下讨论不同维度的社会距离和时间距离对大学生自己的行为和他人的行为评价的影响, 研究发现, 对于正性的行为, 大学生个体更倾向于对远距离的他人和自我的行为进行特质性的表征。

人际互动中, 个体对人际行为表征的研究主要涉及三个方面: (1) 对自我行为的表征; (2) 对他人的行为的表征; (3) 对来自他人的反馈信息的表征。迄今为止, 对来自他人信息的表征与心理距离之间的关系尚未引起国内研究者的关注。本文根据建构水平理论和国内以往他人表征与自我表征的相关研究, 在瑞典和中国两种文化中, 探讨了社会距离与个体对负性的人际评价信息的表征之间的关系, 以深化和拓展对建构水平理论的理解。

通过两组实验2 (文化:瑞典/中国) ×2 (社会距离:新认识的同性朋友vs.亲密的同性朋友) ×2 (评价类型:行动性评价vs.特质性评价) 的混合设计, 探讨了在中国和瑞典文化背景下探讨了社会距离与个体对负性的人际评价信息的表征之间的关系, 结果显示无论是中国文化背景下的大学生被试还是瑞典文化背景下的大学生被试, 均更优先表征负性的特质性的反馈评价信息, 此种倾向与社会距离没有关系;在文化背景变量的影响, 无论是来自他人的特质性的反馈评价信息, 还是行动性的反馈评价信息, 中国的大学生被试知觉到的负面评价均显著高于瑞典的大学生被试, 这一结果表明, 相对于瑞典的大学生被试, 中国的大学生被试更容易觉察到来自别人的负性的评价信息, 即对负性反馈信息的知觉更敏感 (蒋赛, 2011) 。这一结果可能反映了人际评价过程的文化特殊性。一个解释可能是中西方个体在自我表征或自我建构上的差异, 即中国人相对于西方人更容易倾向于负性评价。根据杨中芳 (1991a) 的观点, 在中国文化背景下, 社会主流价值对自我肯定和赞许充满了偏见, 因此中国人关于自我表征中的积极部分相对有限。

中国人更容易自我批判, 对自我评价更倾向于负面, 可能是有以下原因:首先, 中国传统价值体系中强调“自省”“吾日三省吾身”, 努力补自己的“短”来完善自己;而西方文化教育下的反思多在于洞察自己的困惑, 解决个人与他人, 与社会之间的冲突;其次, 中国的传统文化强调典范, 中国人更敏感于自己的不足, 而以人为本, 强调个人自由的西方文化更重视个人的优势, 特别是最近20年积极心理学的崛起, 让西方的教育者更重视发掘个人的潜能和长处;第三, 中国的传统哲学理念要求人要“止于至善”, 骄傲使人落后, 谦虚才使人进步。因而, 中国人也更倾向于发现自身的不足, 故而可能对自己形成中性甚至消极的看法 (杨中芳, 1991b) 。

“文化自我观点” (e.g.Heine S J, et al, 1999) 从自我构建的视角指出, 个体在建构自我上确实存在文化上的差异, 即西方人在自我建构过程中会更注重将自己作为独立个体加以建构, 而东方人因为受到文化的影响则容易倾向于将关系作为个体的部分持续地纳入自我建构中。

针对上述结论, 即相对于瑞典人, 中国人更容易知觉自我相关的负面信息, 对负面的自我评价信息更敏感。作为教育工作者, 我们需要重视并在日常的教育工作中积极实践, 给予学生更多的发挥空间, 并给予及时地反馈和鼓励, 强化个人积极的力量, 关注和发掘学生优秀的品质, 促使青年个体朝着更好的方向发展。

摘要:基于建构水平理论基本假设的推论, 笔者通过不同文化背景, 探讨人际反馈评价信息的表征与社会距离的关系及其可能存在的原因。结果表明, 无论在瑞典文化背景下, 还是中国文化背景中, 大学生个体都优先表征特质性的反馈信息;相对于瑞典的大学生被试, 中国的大学生被试更容易觉察到来自他人负面的评价, 对负面的评价更敏感。

关键词:建构水平理论,社会距离,跨文化研究

参考文献

[1] Piedle r L, Semin G R, Finkenauer C, &Berkel I. Ac torobserver bias in close relationships:The role of self-knowledge and selfrelated language.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Bulletin, 1995 (21) :525-538.

[2] K i vetz Y&Tyler T R.Tomorrow I'11 be me:The effect of time perspective on the activation of idealistic versus pragmatic selves.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and Human Decision Processes, 2007 (1 02) :193-211.

[3] Liberman N, Trope Y, &Stephan E. Psychological distance. In A. W.Kruglanski&E. T. Higgins (Eds.) , Social psychology:Handbook of basicprinciples. New York:Guilford, 2007, 2:353-381.

[4] Trope Y, Liberman N, &Wakslak C. Construal levels and psychological distance:Effects on representation, prediction, evaluation, and behavior.Journal of Consumer Psychology, 2007, 17 (2) , 83-95.

[5] Heine S J, Lehman D R, Markus H R, et al.. Is there a universal need for positive self-regard? Psychological Review, 1999 (106) :766-794

[6] 牛忠辉, 蒋赛, 邱俊杰, 申之美, 张锋.社会距离对他人行为表征的影响:评价内容效价的作用[J].应用心理学, 201 0 (4) :291-300.

[7] 申之美, 蒋赛, 钟丽丹, 牛忠辉, 张锋.过去时间距离对自我行为表征的影响[J].应用心理学, 2010, 16 (1) :20-26.

[8] 申之美.行为评价的心理距离效应:控制加工抑或自动加工[D].宁波:宁波大学, 2011.

[9] 张锋, 申之美, 钟丽丹, 牛忠辉, 邱俊杰.未来时间距离对自我行为表征的影响:评价内容效价的作用.应用心理学, 2011 (1) :43-48.

[10] 张锋, 申之美.行为表征与心理距离间不具自动化联接特性:来自图片-词汇stroop范式的实验证据[J].心理学报, 2014, 46 (9) :1 317-1 330.

[11] 蒋赛.人际反馈性评价信息的表征与心理距离的关系:一项跨文化研究[D].宁波:宁波大学, 2011.

[12] 杨中芳 (1991a) .回顾港、台“自我”研究:反省与展望.载杨中芳、高尚仁编, 中国人·中国心-社会与人格篇[M].台北:远流出版公司.

跨文化大学教育论文范文第5篇

摘要:本文从目前大学外语文化教育的现状出发,分析了外语教育中本土文化的主位性缺失及其原因,认为外语教学中应重视人文精神的教育,提出加强本土文化认同感,并试就大学外语教育中进行人文精神的教育提出几点可行性建议。

关键词:大学外语教育;中国文化;培养

随着近年来我国外语教育教学的蓬勃发展,外语的重要性被推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同时,外语教育也呈现出喜人成果。从最初单纯强调语言形式的教学,逐渐认识到语言与文化的关系,再到认识到文化因素以及跨文化的重要性,文化教育作为外语教育的重要内容已经得到外语界广泛的认同。但存在的问题是,文化教育基本上被片面的理解成目的语文化的导入,过分强调目的语文化的理解与认同,这在很大程度上造成本土语文化的缺失。这就从根本上制约着外语教育教学的提高。

一、大学外语文化教育产生的现状及问题的主要原因

(一)现状

我国大部分地区从小学就开始学习外语,直到博士阶段,而汉语的学习主要截止到高中阶段,大学的语文课基本上是装饰性的选修课,得不到应有的重视。当今中国的外语学习者几乎无人不知莎士比亚、狄更斯,而对孔孟、老庄了解甚少;津津乐道圣诞节、情人节,却对端午节、重阳节知之甚少。笔者了解到,有相当部分的英语专业的大学生,甚至研究生,对中国的历史地理知识竟然一无所知,更谈不上中国传统的人文精神了。很多学生面对充满中华文化好奇的外国人不能得心应手的介绍中国的传统文化。还有,在做英汉翻译时,由于汉语词汇与文化的贫乏捉襟见肘。如把“an old man”翻译成“一个老男人”的情况屡见不鲜。这充分说明了学生在英美文化的学习过程中缺乏对母语文化的重视,盲目地崇拜西方文化,在缺乏深厚的母语文化底蕴下,急功近利地去学习外语,无异于舍本逐末,其结果是两种语言和文化都一知半解。再者,学生把主要精力投入在英语语言知识的学习以及交际能力的培养上,接触的基本上都是外语材料,重视英语文化的熏陶导致中国文化的淡化、人文素养的下降。教育界的许多学者认为,中国现代高等教育存在人文精神缺失的现象,有的学者甚至大声疾呼:“当代中国大学人文精神正处于失落的状态”。中国高校人文精神教育不同程度的弱化,确实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客观现实。

(二)产生问题主要原因

1、外部环境的影响

由于市场化、国际化的影响,为了在短期内培养出懂外语的专业技术人才,大学学科专业分的太细,过分强调外语的工具性,而忽略了人文精神的培养。这种功利主义的教育认为“与国际接轨”就是全盘学习外来文化,从而丢弃了本土文化。其次,西方文化在全球范围建立了话语霸权,中国传统文化处于被动仿效地位,“西方文化的话语霸权在如此这般的中西跨文化语境中也不断建起了一种不平的‘师生’关系。”其实,建立在西方价值观基础上的所谓的普世价值,具有相对性,并不具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普适性,我们决不能奉行简单的“拿来主义”。

2、本土文化教育使命感模糊

目前,大学外语教学已经认识到跨文化交际的重要性,文化因素是制约跨文化交际的重要因素。但是,把跨文化交际单一地理解成目的语文化的学习,认为汉语文化是自己的母语文化,已经了解,不用学习的错误思想依然存在。《大学英语教学大纲》明确指出,大学英语的教学目的是“培养学生具有较强的阅读能力和一定的听、说、写、译能力,使他们能用英语交流信息。大学英语教学应帮助学生打下扎实的语言基础,掌握良好的语言学习方法,提高文化素养,以适应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的需要。”这里讲的“用英语交流信息”不能片面理解成用英语表达英语语言知识和文化,而应理解成双方的信息交流。以跨文化交际为目的的外语教育在很大程度上是目的语文化和本土语文化并重的学习。跨文化交际是在了解双方文化差异的基础上进行的。长期以来,外语教学内容的设置和课程的安排上一直未将中国历史文化的教育放在一个重要的地位。很多外语教师自身缺乏自觉的人文意识,课堂教学注重语言知识及技能的讲授,不能引导学生培养独立的知识构建能力、研究创新能力以及职业思维能力。

二、大学英语教育中应注重中国文化的培养

(一)大学英语教育的目的

我国学者王道俊、扈中平指出:教育目的实质上就是教育活动所要培养的人的素质的预期结果,它是教育活动主体对客观现实(包括社会现实和人的现实)对人的素质发展的需要和可能的认识与对人的素质发展的价值选择的统一。英语教育也不例外,不仅要培养扎实的英语基础、能够熟练运用英语交流、从事相关工作,还应重视人文主义的教育。这就要求我们摒弃实用性的外语教育理念,克服物欲化、功利化的倾向。

费孝通先生在20世纪90年代提出了“文化自觉”的概念。费孝通先生说:“文化的生和死不同于生物的生和死,它有它自己的规律,它有它自己的基因,也就是它的种子……种子就是生命的基础,没有了这种能延续下去的种子,生命也就不存在了。文化也是一样,如果要是脱离了基础,脱离了历史和传统,也就发展不起来了。因此,历史和传统就是我们文化延续下去的根和种子。”文化自觉是外语学习的文化根基,外语教育中应在介绍外国语言文化的同时,保持“文化自觉”,传播中国文化。其实,外语教育和本土语文化的学习是相辅相成的。如王佐良、许国璋等大家,不仅是英语教学的权威,还有着很深的汉语文学造诣和人文精神境界。

(二)中国文化培养的重要性

文化问题本质上就是人文素养、人文精神问题。中国是有着五千年灿烂文化的文明古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尤其儒家文化具有独特的人文精神,倡导天人合一、世界大同,以综合见长的思维方式以及兼容并蓄的深厚思想,在推动人类历史的进程中发挥过重要作用。在新形势下,儒家文化在促进世界跨文化交流都起着积极的作用。G.A.Yep认为,文化是一个人,乃至一个民族的身份,是在特定的社会、地理、文化和政治环境中对自我的认同,它能够给予个人自我归属感。所以中国学生需了解以儒家文化为代表的传统文化,更好的保持本土文化,不能丢弃自己的文化“身份证”。

文化交流是双向的、互动的,不仅是文化输入,也是文化输出。中国学生要在吸收西方优秀文化的同时,学会用英语来表述中国文化,把中华文明介绍给世界。文化是一个国家的软实力。一个国家的富强,一个民族素质的提高,有赖于其人文精神的培养。人文精神的培养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与和谐社会建设的需要。也是大学外语教育中一个至关重要的任务。唯有重视人文精神教育,大学外语教育才有可能培养出全面发展的人才。

(三)大学外语教育中进行人文精神教育的几点建议

“人文精神是指以人为本、体现人的本质属性的精神,是揭示人的生存意义、体现人的价值和尊严、追求人的完善和自由发展的精神”。人文精神具有追求真、善、美,超越实用理性和当前功利之上,关注人自身、体现人的需

要和理想这三个特点。要在外语教育教学中真正实现目的语文化与本土文化的兼容并蓄并非易事,本文从更新教育理念、提高教师人文素质、改善课程设置等方面探讨大学外语教育中进行双语文化学习的途径。

1、更新教育理念

教育首先应该关注人的全面发展。外语教育应与人文教育相互结合,致力于人的全面发展。因为外语教育是一门人文学科,不是纯粹的工具课程。外语教育不能成为培养熟练技能的机器,而要把培养和树立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世界观放在首要位置,培养具有健全的人格、高尚的情操、远大的理想以及强烈的社会责任感的人。正如许国璋先生所说:“我教学生从来不以教会学生几句英语或教会一种本事为目标,而是教会怎样做人。英语教育是用英语来学习文化,认识世界,培养心智,而不是英语教学。”因此,外语教育不但要培养学生具有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而且要培养具有深厚的人文素养和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费孝通先生认为:“文化自觉是指生活在一定文化中的人对其文化有自知之明,并对其发展历程和未来有充分的认识。也可以说,文化自觉就是在全球范围内提倡‘和而不同’的文化观的一种具体体现。”只有让人文精神贯穿大学外语教育的始终,才能让学生增进民族自信心、自尊心和自豪感,抵御西方文化扩张,传承中华文化血脉,进行文化比较,才能在跨文化交际中与目的语文化共存。

2、提高教师人文素养

人的因素是第一位的。要提高作为主导因素的教师的人文素养,使教师本身具有良好的人文意识,建立一支具有优秀人文精神的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才有可能在教学过程中充分挖掘教材中的人文素养,对教材中的人文精神内涵加以剖析,把人才塑造成大写的人,更好地为国家和社会的发展做出他们应有的贡献。

3、改善课程、教材设置

目前,多数院校开设的大学语文、中国文化等课程大多是公共课、选修课,重视程度远远不够,不论老师还是学生都把它当作可有可无的课程来对待,根本达不到培育学生中国文化内涵的要求。可以多开设体现中国传统文化的课程,增加母语文化的含量,加大对中国文化的考查力度。在教材的选材上尽可能融入汉语成分,同时注意材料的真实性、典型性、得体性、简洁性和规范性,注意主流文化和亚文化的结合。

在日益开放的国际环境中,跨文化交流日益频繁,文化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中国因素将在未来国际舞台上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外语教育教学中不仅要注重目的语文化导入的重要性,也要注意母语文化的维护与传播。中国传统文化是先辈传承下来的精神遗产,是对外交流中取之不尽的源泉。因此,在大学外语教育中加强母语文化的培养,强化民族文化认同感、进行人文精神教育是每一个外语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职责。

参考文献

[1]陈新夏.人文素质与人文精神[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2003,(1).

[2]王才勇.跨文化语境中的中国文化[J].社会科学(沪),2004,(3).

[3]大学英语教学大纲(修订本)[Z].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9.

[4]王道俊,扈中平.教育学原理[M].厦门:福建教育出版社,2007.

[5]赵成.人文素质与人文精神内涵问题研究综述[J].社会科学家,2004,(9).

[6]赵成.人文精神的内涵研究及其意义[J].学术论坛,2005,(5).

跨文化大学教育论文范文第6篇

摘要:作为高等教育重要的构成部分,行业特色大学具有自己特殊的地位。随着行业特色大学分配制度、人事制度等相关改革的深入,行业特色大学中的人文社科类教师面临着一些特定的职业压力。这种压力往往与行业特色大学特殊的工作环境以及学校对人文社科类教师采取的政策相关。对于行业特色大学而言,应该立足于学校自身的行业特色,了解和分析人文社科类教师的职业压力情况,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缓解或消除其职业压力,使之更好地从事教学与研究工作。同时,对人文社科类教师自身而言,寻找适当的职业压力自我疏解通道也是必要的。

关键词:行业特色大学;人文社科类教师;职业压力

目前中国高等教育发展多元化与差异化的趋势日趋明显,作为高等教育重要的构成部分,行业特色大学具有自己特殊的地位,对国家经济建设的人才保障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目前行业特色大学总体上还是以理工高校为主,随着这类高校学科数量与招生人数的不断增加,人文社科类教师在行业特色大学师资中所占比例呈一个逐渐上升的态势。同时随着行业特色大学分配制度、人事制度等相关改革的深入,行业特色大学中的人文社科类教师面临着一些特定的职业压力。这种压力往往与行业特色大学特殊的工作环境以及学校对人文社科类教师采取的政策相关。对于行业特色大学人文社科类教师而言,适度的压力可以增加工作的欲望与动力,但若压力过大或者产生的压力不恰当,将会对这类群体的身心健康产生不利的影响,甚至会引起他们的不满,进而会影响到学校的健康发展。如何立足于学校自身的行业特色,了解和分析人文社科类教师的职业压力情况,从而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是行业特色大学以及人文社科类教师都需要认真思考与面对的现实问题。

一、行业特色大学人文社科学科的定位

行业特色大学通常指的是具有鲜明的学科特色、行业背景显著、主要为特定的行业进行专门人才培养的高等院校。行业特色大学具有特殊的历史背景。新中国成立后,中国的大学模式参照苏联进行了院系重组,突出了专业性和行业性,在农业、林业、地质、矿业、石油、电力等行业新组建了一批行业特色大学,相当长的时期内,其隶属关系在各个部委。1998年开始,国家进行教育改革,取消行业办学,这些行业特色大学中的一部分划归教育部管理,另外一部分实行地方政府与教育部双重管理。行业特色大学专业特色鲜明,其学科体系主要围绕相关行业设置,学科相对集中,行业影响力较大。[1]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年10月第32卷第5期李治国:行业特色大学人文社科类教师职业压力及缓解对策随着行业特色大学学科数量与招生人数的不断增加,以理工科为主的行业特色大学大多也开办了相当数量的人文社科类专业,扩大了学科覆盖范围。在学术资源和人才资源稀缺的背景下,一所高校想在所有的学科领域都处于一流水平几乎是不可能的。对于行业特色大学而言更是如此,它们只能在与其密切相关的行业的若干个学科建立自己的优势学术地位,形成自己的特色,进而带动相关学科的协调发展,最终使得学校的整体学科地位获得认可。从这个角度来讲,行业特色大学的特色与其优势学科是相对应的。在这种情况下,行业特色大学的人文社科类学科总体上是依附于学校的主干学科,整体实力相对较弱,发展也相对不平衡,劣势比较明显。同时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深入,行业特色大学人文社科类学科发展的不确定性在增强。这种发展的不确定性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人文社科类学科的发展。[2]这种背景下,行业特色大学中的人文社科类教师总体上来说处于相对边缘的地位,其发展依附于学校主干学科和特色学科,发展的空间相对狭窄。

二、行业特色大学人文社科类教师职业压力的表现

一般而言,职业压力指的是当职业要求迫使人们作出偏离常态机能的改变时所引起的压力。正是由于行业特色大学人文社科类学科存在着自己的特殊性,因此人文社科类教师除了一般高校教师所共有的职业压力外,其压力还体现出一定的独特性和差异性,主要表现在:

1.工作地位相对尴尬,教学任务普遍比理工类教师繁重。行业特色大学的主干学科一般是理工类学科,其学科体系主要围绕相关行业设置,学科相对集中,行业影响力较大。如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的石油工程、油气储运工程、石油化学工程等学科具有较强的科研实力和师资队伍,整体发展水平在国内居于领先地位。正是由于有这样一批特色鲜明的优势学科推动,行业特色大学的品牌和特色才逐步形成。基于这样的背景,行业特色大学的人文社科类学科得到的重视程度则普遍不够,在行业特色大学中常常有一种低人一等的感觉,很多学校的管理者甚至认为人文社科类学科是可有可无的。同样的道理,行业特色大学的特色专业发展历史较长,师资积累较为雄厚,而人文社科类专业普遍发展历史较短,专业教师普遍比较年轻。从师生比例来看,人文社科类专业的师生比明显不如理工类专业合理。在行业特色大学中,理工科教师的教学量安排较为恰当,教师可以有较多的时间从事科研工作。而人文社科类教师的教学工作量普遍较满甚至超负荷,这就使得行业特色大学的人文社科类教师没有较多的时间和精力从事科研工作。

2.竞争压力相对更大。在行业特色大学中,由于历史以及学科发展不平衡等原因,人文社科类学科的科研整体实力是要弱于理工科的。对于某些高校来讲,这种差距甚至是巨大的。但是在职称评定、专业进修、成果考核等方面,行业特色大学则往往采取“一刀切”的政策,对于人文社科类教师和理工科教师同等对待。虽然说目前在行业特色大学中,人文社科类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其学缘背景和学历结构也在不断优化,但这种行业性与学科差异性的长期存在,使得人文社科类教师要在科研方面取得和理工科教师一样的成果是非常困难的事情。学科的差异使得人文社科类教师在岗位聘任、业绩评定甚至相关福利的发放等方面都处于相对不利的地位,进而导致人文社科类教师职业压力较大。[3]

3.职业发展目标不清晰。行业特色大学近年来开始逐步重视人文社科类专业的发展,人文社科类专业与人文社科类师资总体上是呈增加的态势。但由于所在专业发展时间短,底子薄,相当数量的人文社科类教师对于未来的发展目标是不够清晰的。由于没有之前的相关经验可以借鉴,人文社科类教师尤其是年轻教师对于如何选择适当的研究领域,如何在教学与科研中寻找平衡,如何加入相关的教学科研团队等,还缺乏较为客观与清晰的认识。当行业特色大学的发展目标或者发展方向与自己的教学科研方向出现不一致的时候,人文社科类教师往往会感觉到茫然,从而产生压力。

三、行业特色大学人文社科类教师职业压力形成的原因

对于行业特色大学的人文社科类教师而言,其特殊的职业压力是与行业特色大学的各种特殊因素相关联的。

1.人文社科类学科建立时间短,基础薄弱。长期以来,行业特色大学在发展的过程中结合自己学校的定位慢慢形成了自己学校的优势学科和优势专业,总体上强调以理工学科发展为主。相比较而言,相当数量的行业特色大学的人文社科类学科是在大学扩招的背景下,为适应经济社会的发展而发展起来的。这些学校的人文社科类学科普遍存在发展时间短且在发展中存在“撒胡椒面”的现象,强调人文社科类专业的齐全,但支持力度不够。有的行业特色大学的本科专业已经涵盖了人文社科类大多数学科,但缺乏硕士点和博士点的进一步支撑,教学和科研能力总体偏弱。相当数量的行业特色大学在人文社科类学科发展中严格来讲尚未形成系统科学的学科体系。[4]这使得行业特色大学中的人文社科类教师由于学科支撑较弱,相对于学校特色学科和优势学科的教师而言压力较大。

2.学校对人文社科类学科重视程度相对不够。长期以来,大多数行业特色大学形成了重点发展特色学科的办学理念,这就使得人文社科类学科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比如在人员编制上,这类学校明显地向理工学科倾斜,造成人文社科类学科教师编制相对紧张。相应地,在完成学校同等的教学工作量时,人文社科类学科的教师人均工作量就会成倍增加,从而压力也就会增加。再比如在经费投入方面,人文社科类学科明显少于理工学科,存在着经费投入不足问题。诸如此类问题不再一一列举。

3.学校在科研评价方面没有考虑人文社科类教师的特殊性。目前高校正在积极推行教学科研工作量综合评价制度,这种教学科研评价结果直接与教师的职称、岗位评聘相挂钩。有的行业特色大学规定,无论什么学科的教师,要进行职称申报,必须有国家级课题,必须发表国际著名数据库检索的文章。但大家知道,国际著名数据库主要集中在自然科学领域,人文社科领域的数据库不但较少,而且受文化、意识形态等影响较大,因此,中国的人文社科类教师想在国际数据库收录的期刊上发表文章是非常困难的。所以,这种未进行学科区分的科研评价体系也是行业特色大学人文社科类教师产生职业压力的一个重要原因。

4.行业特色大学办学定位的提升对人文社科类教师要求的提高。相当数量的行业特色大学是211高校,如中国石油大学(华东)、中国矿业大学、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等。这些大学近些年大多提出了要建设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目标。为了达到这个目标,这些大学在保持原有特色学科优势的同时,也在很大程度上对人文社科类教师的学历、知识结构提出了新的要求。人文社科类教师之间的学历竞争、业绩竞争不断加剧。同时知识资源更新的趋势在不断加强,这也使得人文社科类教师的压力与不安在逐步增强。如现在许多行业特色大学要求教师博士化,但对于许多人文社科类学科如艺术类的教师来讲,在中国现有的学历学位体系下,获得博士学位是非常困难的,这样其压力也就会逐步增加。

四、行业特色大学缓解人文社科类教师职业压力的途径

1.适当调整行业特色大学人文社科类教师的考核评价机制。针对行业特色大学人文社科类学科教师的特点,学校可以考虑从教学与科研两个维度改革相关教师的考核评价机制。

从教学方面来看,应提高教学工作在人文社科类教师评价体系中的地位,这点主要是针对目前行业特色大学人文社科类教师教学任务负荷过重带来的压力增大而设计的。根据人文社科类学科各个二级学科的不同性质,调整相应教学工作的权重。同时为了鼓励教师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教学中,对教学评估体系进行进一步的改革,在评估体系中坚持数量和质量并重的原则。

从科研方面来看,对于人文社科领域而言,若想取得较高的科研成果,必须要有深厚的功底和长年的积累。尤其对于行业特色大学的人文社类科教师而言,本身学科在学校内就处于相对弱势的地位。为此,行业特色大学对于人文社科类学科科研的考评可以考虑实行周期考评,如进行3年或者5年的一次考评。这样的话,可以大大降低教师的压力,有利于产出有分量的成果。

同时在考评的时候,行业特色大学要积极探索教学与科研相互替代的方案,这样可以使得人文社科类教师集中发挥自己的优势,取得最佳效果,从而可以有效降低其相对劣势带来的压力。

2.引导人文社科类教师合理规划职业生涯。行业特色大学应该高度关注人文社科类教师的压力问题,对相关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应当建立专门的教师帮助机构,通过该机构与青年教师共同规划其职业生涯。在对人文社科类教师进行职业生涯规划的时候,对其教学、科研定位要与学校发展、学院发展相结合,尽量避免走弯路。在职称评定、岗位聘任等方面要针对人文社科类教师不占优势这一类问题提早进行心理介入,进行目标管理,设定正确的目标和路径。

同时可以考虑介入必要的职业压力管理。目前职业压力管理还没有纳入到中国高校的组织管理体系中,但在西方的高校中职业压力管理得到了普遍重视。从行业特色大学成本支出的角度来看,压力管理会增加一部分显性成本,但从长期来看,却可以大大降低由于人文社科类教师压力增大导致的工作效率下降而带来的机会成本。从压力管理的角度看,一个行之有效的办法就是在学校人力资源部门充实相关的专业人员,如增加心理辅导咨询师,为包括人文社科类教师在内的广大行业特色大学的教工提供减轻压力的帮助,这个效果应当是显著的。[5]

3.构建支持型的人文社科类院系组织文化。作为行业特色大学中的教师,从事教学科研工作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兴趣爱好、自身的精力投入等这些内在因素。但宽松的组织氛围、良好的办公条件也是必不可少的,尤其是对行业特色大学的人文社科类教师而言,这些可能更为重要。对于他们而言,充足的科研经费、良好的工作环境这些显性的条件固然重要,但自主的学术环境、得到充分尊重和认可的学术科研空间可能更重要。所以,对于行业特色大学中的人文社科类院系,建立支持性的组织文化,为人文社科类教师营造一个健康、和谐的组织环境,形成具有团队合作的文化氛围,鼓励教师奉献和创新,也是非常重要的。

4.鼓励人文社科类教师通过自我完善来缓解压力。学校的相关制度和政策以及相关的外部干预在缓解行业特色大学人文社科类教师职业压力方面起着重要作用,但对他们自身来说,提升其自我管理、自我完善、自我教育的能力也是必要的。对此,行业特色大学的人文社科类教师可采取以下对策:一是要对自身的职业生涯进行科学规划。要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对职业发展目标进行合理设计,比如可强化与其他学科的融合与交叉,借助优势学科来发展自己,进而防止由于目标设计不合理而带来挫折感和压力。[6]二是要有意识地调节自己的心态。作为行业特色大学中相对弱势学科的教师,要认识到这种学科的弱势在短期内是难以改变的,因此要培养自己理性平和、自信自尊的心态,扛得住压力、耐得住寂寞,树立积极进取、乐观向上的精神。三是要多参与社会活动,积极与同事、学生进行交流,主动接受相关的心理健康教育,掌握必要的应对压力的方法和技巧。这些都可以有效地降低行业特色大学人文社科类教师的职业压力。

参考文献:

[1] 孙涛,张永宁.行业特色大学的人文社科发展路径[J].现代教育管理,2011(9):3538.

[2] 张守涛,贾冰.行业特色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发展路径探析[J].阅江学刊,2015(5):9498.

[3] 曾晓娟,齐芳.高校教师工作压力现状调查及其管理对策[J].现代教育管理,2013(8):7277.

[4] 赵莎莎.理工为主综合大学人文社科发展的现实困境与对策[J].技术创新与管理,2015(4):398402.

[5] 姜捷.论高校青年教师的压力问题及其缓解对策[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1):123130.

[6] 赵兰芳.高校青年教师职业压力与调适策略[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5(2):7273.

上一篇:水资源监控系统论文范文下一篇:副腮腺肿瘤临床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