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文化交际教育论文范文

2024-03-15

跨文化交际教育论文范文第1篇

【关键词】跨文化商务交际學;商务英语;人才培养

引言

在以往很多国际商务活动中发现,许多国际化商务人才在与其他国家客户进行交流时都遇到了文化障碍,即国际化商务人才在国内文化范围内进行表达,而其他国家客户并不能理解我国文化,相反其他国家用户向国际化商务人才输出他国文化时,国际化商务人才也不能理解,这种情况会导致两者交流质量低下,难以促成交易。因此理论上国际化商务人才应当具备良好的跨文化商务交际能力,同时也说明跨文化商务交际学与商务英语教学有必要融合,理应展开相关分析,此举具有一定现实意义。

1.跨文化商务交际学在商务英语教学中的作用

1.1提高国际化商务人才多元化文化认知能力

在国际化商务活动中相关人员会接触到来自世界各国的用户,而这些用户因为所处国家不同,所以文化认知也存在差异,如果国际化商务人才对此没有全面、清晰的认知,就会导致交流质量下降。根据这一逻辑,如果在商务英语教学中融入跨文化商务交际学,就能让人才对世界各国的文化体系有一定的了解,整体上使得人才多元化文化认知能力提升,这样人才在未来国际化商务活动中就能根据用户文化进行表达,也理解用户文化表达内涵,促使交流质量提升。

1.2加强国际化商务人才文化认可度

同理,假设国际化商务人才在活动中接触到了他国用户的文化表达,如果人才本身不了解他国文化,就很难表现出足够的文化认可度,这种表现可能会让他国用户认为人才不尊重自己及国家文化,使得商务活动的最终结果就是不欢而散,因此国际化商务人才应当具备良好的文化认可度。这时跨文化商务交际学能够在人才受教育阶段就开始对他国文化进行理解,同时还能通过一些实践活动让人才接受他国文化,使得人才文化认可度增加,能避免其在未来活动中出现以上问题。

1.3增强国际化商务人才文化理解与表达能力

在任何形式的交流中,交流双方之间存在信息交互关系,如果有任意一方无法接受对方传达而来的信息,或者自身传达信息无法被对方接受,则交流是难以进行下去的,因此国际化商务人才应当具备良好的文化理解与表达能力。而跨文化商务交际学能够让人才掌握如何向他国用户输出中国文化,同时懂得如何在自身文化体系中融入他国文化,并与他国用户进行交流,这样才能保障人才与用户之间存在良好的信息交互关系,这同样有利于交易促成。

2.跨文化商务交际学在商务英语教学中的应用方式

2.1引入“情景教学”方法,培养人才多元化文化认知能力

单纯通过理论教育是很难有效、快速的对人才多元化文化认知能力进行培养的,因此在商务英语教学中建议教师引入“情景教学”方法,借助这种方法对人才开展跨文化商务交际学,一方面促使两个学科融合,另一方面也解决了理论教育能力培养问题。在“情景教学”方法当中教师可以模拟一个国际商务交流环境,环境中存在多个他国用户角色,各角色由人才担任,随后在环境中各角色需要在自身立场上与对方交际,展示他国文化,最后由教师点评,指出不足,再加以改进,同时要适时的进行角色转换,如此循环即可对人才多元化文化认知能力进行培养。

2.2注重心理辅导,加强人才文化认可度

人才对文化是否认可实际上取决于自身心理因素,如果人才对某文化不认可,就说明人才存在这方面的心理障碍,反之则不存在心理障碍。因此在商务英语教学中,当教师进行跨文化商务交际教学时就要注重心理辅导,不能只是单纯通过教学让人才知道他国文化,还要消除人才的心理障碍,这样才能加强人才文化认可度。具体方法上,首先教师应当强调文化认可度的重要性,要让人才知道身为一名国际化商务人员,应当具备良好的文化认可能力,至少不要太过抵触他国文化,心理上应当保持开放的态度,其次教师还要注重观察,确认人才在跨文化交流中存在哪方面心理障碍,随后针对性的进行指导,可以凭借自身经验告诉人才一些能避免“尴尬”的技巧,同时也要鼓励人才多去参与一些有益的课外活动,逐步加强人才文化认可度。

2.3培养跨文化交流意识,组织人才作延伸思考

在实际的国际商务活动中相关人员会遇到很多跨文化交流问题,因此在商务英语跨文化商务交际学教学中,教师应当先保障人才有良好的跨文化交流意识,再对组织人才进行延伸思考,促使他们在跨文化交流中的文化表达与文化理解能力提升。首先在跨文化交流意识培养中,教师应当强调国际商务活动的交流环境特征,并向人才提出一系列问题,让人才通过自身思考了解跨文化交流的重要性,使得其跨文化意识增强。其次在良好的跨文化意识基础上,教师可以拟定一些问题让人才进行延伸思考,明确自身跨文化交流能力弱项,树立能力提升方向,如“假设你正在与一名法国用户进行交流,这时你应当用什么礼仪向对方表达友好,才能获得对方的友谊?”。

3.结语

综上,本文对跨文化商务交际学对商务英语教学进行了分析,阐述了跨文化商务交际学在商务英语教学中的作用与具体应用方式。通过分析可知,商务英语教学是培养国际化商务人才的主要途径,而作为国际化商务人才不能只具备商务英语专业能力,还要掌握跨文化商务交际方法,因此跨文化商务交际学在商务英语教学中的作用明显。依照文中提出的应用方法,能够让跨文化商务交际学与商务英语教学相互融合,同步对人才跨文化商务交际能力、商务英语能力进行培养,可起到提高人才综合素质的作用。

参考文献

[1]王冶.跨文化商务交际学对商务英语教学研究的启示[J].长江丛刊,2018,000(003):115-116.

[2]王鹏.商务英语教学中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J].课程教育研究,2018(50):126-127.

基金项目:武汉轻工大学学科内涵建设研究项目“多元文化背景下商务英语教学模式研究”阶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曾葳(1981.09-),女,汉族,湖北武汉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为跨文化交际,商务英语。

跨文化交际教育论文范文第2篇

关键词:跨文化交际;非语言交际;文化差异

引言

任何人类语言都有其不同的语言规则,人类的交际亦都是在规范的语言规则的指导下进行的,非语言行为同样也有非语言的规则,因此国内外愈来愈多的学者开始关注非语言交际行为规则的研究,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一、非语言交际

非语言交际是指在人类的交际环境中除了语言交际之外的,对行为动作的发出者和接受者具有交流信息价值的交际行为方式,这些行为方式可人为的生成,也可以是环境造就的。二次世界大战之后,中外语言学家就开始了有关非语言交际的研究,上个世纪60年代是人类对非语言交际的相关研究的飞跃时期,一些语言学家就相关研究发表了大量的经典之作,其中就包括埃克曼和弗里森的文章——《关于非语言行为的成因,使用和编码》。70年代同样涌现出大量的科研成果,不可忽视的名著当然是法斯特的《体态语》。直到上世纪80年代是就非语言交际的研究的大发展时期,比如,美国伊利诺伊州立大学克莱·布罗斯纳安教授在他的一片名为《中国和英语国家非语言交际对比》的文章里,首次就中国和英语国家的非语言交际之间所存在的异同进行了直观、全面系统的对比分析,并着重强调中、英文化之间的离散型和聚拢型的区别是中、英国家非语言交际之间存在差异的核心原因。

二、非语言交际行为的四个分类

体态语:英语有body movements、body language、gesture等不同表达方式,汉语中包括体态语、身体语言、态势语、手势语、体语等。体态语,又称“身体语言”,它是指通过人与人之间的身体动作进行信息的传达和人类交流的一种行为方式。它是人类通过点头、摇头、伸腿、拥抱、握手等等肢体动作达到互相沟通的目的的非语言交际。

副语言:又称类语言或者伴随语言,是人类语言交际的辅助语言,通常情况下是指伴随着人类所的语言所发出的无固定语义的声音。英美国家的人很重视话轮转接的有声信号的作用,美国人在讲话和交谈中的集中规矩和技巧:1)给与反馈,常用的词语2)打断活插话,3)请求重复某一点4)询问意思5)核对情况细节6)表示还未讲完7)纠正错误8)总结。

客体语:鲁希和基斯认为,客体语指人类一切物质的有意或者无意的展示,包括人体相关的诸如相貌、衣着、化妆品以及人类所使用的工具和机器等,甚至包括文字都属于客体语的范畴。客体语具有明显的非语言交际性,它在人类的交际中也起到了传达信息的功能,实用性和交际性是其两个显著特点。与此同时,服饰在跨文化交际中起着重要作用,服饰的文化差异及其提供的不同交际信息直接影响这人们跨文化交际的成败,国际公认的着装原则是TPO原则:T指time——时间,即衣着要适合季节和时代的要求;P指place——地点,即衣着要适应地区和场合的要求或习惯;O指对象和目的,即时装应有利于达到目的,获取良好的印象。

环境语:环境语指人类生活的环境包括时间、空间等因素,环境因素在我们的非语言交际中提供给我们很多的交际信息。通常情况下,英语国家的非语言交际的环境语包括十二个层面的环境因素,其中空间信息、领地观念、空间信息、时间信息、声音、颜色和标识符号等对英美国家的人们非语言交际的影响是很重要的。譬如,英语国家人们的所谓的“领地观念”中对待隐私权的态度是最突出的表现,在英美国家人们非常重视对个人的隐私权的维护,因此,中、英国家的人们在交往中所感受到的最强烈的文化冲突之一就是人们对待隐私权的问题,英美国家的人们注重个人的独处自由,中国人强调的则是群体的隐私。另外,标识符号的差异也往往会文化冲突。比如中国公路上常见一个巨大的惊叹号表示“注意!”英语国家没有这种路标,而且英语国家的人见到这种标识还会产生一种轻蔑的“啧啧”之感,认为他有点像滑稽连环画中隐而不漏咒骂符号。因此,在文化交际中,彼此不熟悉的符号也会构成交际的障碍。

三、跨文化非语言交际研究的认识、态度和方法跨文化交际研究的重点应是文化研究

中西方学者就跨文化非语言交际方面的研究也同样存在着差异。例如有关中、英国家的非语言交际在校园中使用的研究,西方学者侧重于师生关系方面的研究,研究的重点是教师的非语言交际行为对教学以及学生学习及行为的重大影响,比如教师的行为表现,一些规章制度与要求,态度与感情及着装打扮都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态度。但是,西方国家一些学者的跨文化交际的理论的研究成果,英语国家在非语言交际方面的行为规范,以及中、英国家交际礼俗规范的文化差异等都对我国跨文化交际的研究起到了很大的推动和指导作用,为我国跨文化非语言交际的进一步研究与发展提供了基本理论和实践依据。肢体语言,符号语言,数字语言以及颜色语言等这些非语言形式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代表着不同的含义,影响着人们的跨文化交际中非语言交际的效果。因此,我们只有充分了解不同国家的文化差异,排除优越感,文化模式化和文化偏见等的干扰,我们才能成功地进行跨文化交际。

小结

事实证明在人类的交际中非语言交际发挥中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对于不存在文化差异和语言障碍的人群之间语言交际虽然起着主要功能,但是非语言交际亦能很好地传递着交流信息,其功能不亚于语言交际方式;但是,对于在语言和文化方面存在差异的不同民族人类的交往中,非语言交际所代表和传达的信息是语言交际所不能比的。因此,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全球人类之间的交往亦是愈来愈频繁,非语言交际也会扮演着愈来愈重要的角色。

(作者单位:培华学院人文学院大英部)

参考文献:

[1]孙有中. 跨文化研究前沿[M].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10,10.

[2]王催春,朱冬碧,吕政,跨文化交际[M]. 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2008,08.

[3]付晶,跨文化交际中非语言交际[J],齐齐哈尔学报. 2007,05.

跨文化交际教育论文范文第3篇

【摘要】为适应新时代教育对外开放的要求,随着国家一带一路政策的颁布,时代对培养具有跨文化交际能力人才的课程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从相关政策文件和时代发展需求,以“跨文化交际学”课程的课程设计为研究对象,通过指出“跨文化发展”课程存在的重要性,并结合当下现实状况,总结和讨论已有学者关于“跨文化交际学”课程设计与实践的研究理论,来探究“跨文化交际学”课程教学设计以及实际课程落实的具体方法,从而达到培养能适应新时代的、具备跨文化交际能力的人才,进而推进各文化之间的交流与融合、以及相互尊重与理解。

【关键词】跨文化交际学;课程设计;一带一路;

一、引言

广西充分发挥与东盟各国文化相近、地缘相邻的独特优势,牢牢抓住中国—东盟合作“黄金十年”和北部湾经济区开放开发重大机遇,积极推进与东盟国家教育交流与合作,不断扩大教育对外开放,形成更大范围、更广领域、更高层次的教育国际化格局。为适应新时代教育对外开放的要求,“跨文化交际能力”的课程因其“异国文化知识、使用外语”等“国际化”的特性已成为高校培养具有国际视野与国际交往能力人才的最佳载体。

在教育部制定的“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课程体系中,跨文化交际学定位非常明确,属于专业必修课,核心主干课程,该课程有助于学生在海内外有效、顺利地进行汉语教学和文化传播工作,适应不同文化环境, 减少文化冲突, 跨越交际障碍, 树立良好的中国形象。国家汉办/孔子学院总部发布国际汉语教师标准(2012年版),新标准突出汉语教学、中华文化传播和跨文化交流三项基本技能。因此,该课程的设置十分必要。

上世纪 70 年代,跨文化交际活动的研究学科——跨文化交际学,首先出现在美国,随即在全球各个国家和地区引起关注,掀起研究的热潮。在跨文化交际研究中,跨文化交际策略的研究与探讨广泛应用于跨文化交际活动的各个领域,其中就包括了第二语言教学领域。第二语言教学活动形式多样,按照学习、教学环境,基本可以分成两大类:目的语环境和非目的语环境的教学活动;按照教师与学习者文化背景关系,基本也可以分成两大类:教师与学习者文化背景相同与不同的教学活动。这两种分类方法的分类结果相对于某一具体的教学活动而言,既有所区别,也存在重合的可能。总的来说,不管是哪一种教学环境,教师与学习者来自于不同的文化群体,包括学习者自身来自于不同的文化群体,都是第二语言教学活动的主流形式。所以,第二语言教学活动是一种典型的跨文化交际活动,教师与学习者都是典型的跨文化交际者。

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是“汉语热”国际大背景下的一个新兴的第二语言教学专业,其培养形式从本科教育到研究生教育,已经形成比较系统的培养体系。进入新世纪以来,其教学对象与教学环境都发生了巨大变化。就教学对象而言,学习者从以传统意义上来自“友好国家”的学生主体到目前来自于世界各地的汉语学习者,从单纯的留学生到目前各种非学历的汉语学习者;而教学环境也从国内走向海外,在世界许多国家和地区建立了“孔子学院”“汉语中心”,包括国外许多大学设立了汉语专业。教师与学习者来自于不同的文化背景。所以,对于想要以“汉语国际教育”为职业的从业者来说,其职业活动是一种典型的跨文化交际活动。基于此,在汉语国际教育本科教育阶段,跨文化交际学相关课程就已经成为其培养方案中的重要专业课程,对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以及树立开放的跨文化交际态度等都起到重要的启示和强化作用。但是,目前跨文化交际学相关课程在形式上表现为《跨文化交际学》这一门独立的

专业课程,其教学目标则只是局限于对于学生——未来的对外汉语教师,自身教学素养的一种提升,而没有把它与汉语国际教育教学活动设计结合起来,进行深入的、多层次的探讨。其结果是,学生对于跨文化交际相关课程的学习缺乏全面认识,对其重视不足。所以,对跨文化交际学相关课程进行再设计,充分体现跨文化交际研究与第二语言教学的密切关系,已经成为跨文化交际理论在语言教学领域应用价值最大化和最优化的关键所在,同时也可以极大地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热情

二、一带一路背景下的当下“跨文化交际学”的课程设计思路

(一)教学层面

1.准确定位培养目标,厘清培养模式

课程的开展始终都是要为培养目标服务的,故教学的第一步就是要制定,之后便因围绕培养目标制定相应的学习与教学计划以及后期课程的考核办法。“跨文化交际学”是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核心课程,为保证教学质量,教师要做到因材施教,个性化的为特定的学生群体制定培养计划,构建适宜的培养模式。

2.制定教学内容,规范课时安排

课程设计的主要任务是选择教学內容,并依据课程目标制定相应的教学计划,在此基础上针对学生本身特点构建专业课程体系。我们在研究培养目标的基础上,对当前的课程内容进行调查,总结现有课程内容的优点与不足,制定符合培养目标的教学内容。在制定好教学内容之后,需要规范合理的课时量,以期完成教学内容。

3.教材选择多样化

在教材选择方面,选择适用性强的外语教材与东盟国家小语种教材。“跨文化交际学”课程在国外发展较为成熟,一些前沿性、权威性的文献多为英语著作,故我们需要编选出适宜本课程的外语教材或指定原版外文材料,在讲授重要理论及概念时,建议以汉英双语授课,这样可避免由于中文翻译不准确或不统一引起的误解或歧义。学校在针对东盟某国家开展该课程时,也需编选或指定当地国家的原版教材,进行双语教学。

4.改进教学方法

跨文化交际更多的是用语言进行交际,因此鉴于学生的外语水平能力,目前的“双语教学”多指在课堂上利用两种语言( 汉语和英语或汉语和东盟小语种) 进行教学的方法,而不是全外语教学。由此可以增强学生的外语语言适应能力。此外,还需要结合不同学生的专业、外语基础以及接受能力,施加不同水平的教学,跳出课程的固定范式灵活的教学。

(二)施教主体层面

1.教师准确把握课程培养目标以及精心设计教学内容。

讲授跨文化交际课程对教师的要求较高,教师应具有双语教学能力、专业理论水平,此外,还应具有一定的跨文化交际实践经验。当然,教师并不需要对所讲的各个国家文化都有切身体验或为该领域的专家,但是由于该课程具有极强的时效性和实效性,它研究的对象始终处于变化之中的文化现象,任课教师必须关注最新研究动态,不断阅读国内外跨文化交际学最新研究成果,收集最新案例,及时调整课程内容与教学方法,以便更有效地促进教学改革。

2.教师跨文件交际能力的培养与提升

如果把跨文化交际研究的相关内容作为汉语国际教育本科教育的主轴,全体专业教师自身的跨文化交际研究能力的培养与提升也是非常重要的。这样,在打破跨文化交际相关课程与语言教学设计类课程的边界,进行相关专业课程的整和才有切实可行的前提。这样,跨文化交际研究能力的培养与提升就不仅是个别教师的工作了。没有师资队伍的建设,这样重要的课程再设计工作就没有了进行的基础。所以,如何让所有的专业教师从各自专业出发,最后在跨文化交际研究领域汇合,是进行这一教学改进工作的一个重要前提与基础。同时教师要规范双语教学模式,在教学过程中突出英语或小语种作为工具语言的地位,要做到用外语备课,用外语板书或制作PPT授课,用外语提问。并鼓励学生用多种语言进行回答,创造“第二语言”的课程环境。

3.优化师资力量

师资力量方面,讲授跨文化交际课程对教师的要求较高,教师应具有双语教学能力、专业理论水平,还应具有一定的跨文化交际实践经验,以及相关的“异文化”明锐度,从不同文化中寻找相同之处,再从共性中提炼总结个性。再者,任课教师必须关注最新研究动态,不断阅读国内外跨文化交际学最新研究成果,收集最新案例,及时调整课程内容与教学方法。

4.学校相关部门的支持和保障

要进行教学改革,势必会大量增加教师的工作量和学生的学习时间,相关领导和教學部门应在教师的待遇报酬、职称晋升、课时安排、助教支持等方面给予一定的照顾和保障,同时想方设法大力宣传,使教学改革得到学生的理解和支持。

四、结语

在当代这一多文化、多语言的后现代社会,跨文化交际在某种程度上成为一种主流的交际方式。研究者们愈来愈重视交际文化的差异以及交际策略的探索。同时,跨文化交际研究也让我们对自我的民族文化有了更深刻的了解与思考。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正处于这种跨文化交际研究的重要地带,而汉语国际推广也日益成为中国软实力不断提升的重要方式与渠道。如何充分探索跨文化交际研究在汉语国际教育教学领域的运用,是我们不断推进该专业发展的重要前提。对现有教学模式进行再设计,从短期来看,确实会带来诸多具体工作中的挑战和压力,但是从长远来看,确实可以充分体现跨文化交际研究在第二语言教学领域的重要价值。如何以跨文化交际理论为主线,进行汉语国际教育本科教育课程的再设计,是摆在我们面前一项崭新而有价值的工作。当然,要打破长期形成的培养模式,并非易事。它涉及到教学人员、教学资源等的重新安排、组织与配置。但是我们认为,其关键还是在于我们对跨文化交际研究对于第二语言教学活动的价值的深刻认识。如果没有这种认识的改变与提高,自然无法进行这种课程之间的重组。一旦认识到位,相应工作也就容易展开。即便遇到各种具体的困难与问题,通过一定时期的努力和工作,进展是一定会出现的。或许打通跨文化交际相关课程与教学设计类课程的边界不是唯一的操作方式,在具体操作中,也许还有其他选择,这也有待我们继续的思考与探索。

参考文献:

[1]  Kulich,  Steve  J.  Intercultural  Perspectives  on  Chinese Communication[M].  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2007, P2-8. 顾力行,跨文化交际视角下的中国人[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P2-8.

[2]冯晓英.基于“5C”的跨文化交际课程“三位一体式”教学模式探究[J].海外英语,2021(22):137-138

[3]  Hall, John Kelly, Teaching and Researching Language and Cul-ture[M].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ch Press, 2005, P69-123. Hall, John Kelly,语言文化教学与研究[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5, P69-123.

[4]寸碧滢,常家烁.跨文化交际视野下的高职院校英语公共课教学策略探究[J].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2021,34(22):185-186+191.

[5]莫敏英.跨文化交际视角下课程教学设计中课程思政融入的思考与探索[J].校园英语2021(48):13-14.

[6]李熙,张树彬,张晓欣.“一带一路”国家商务交际文化对经贸类院校外语教学的启示[J].石家庄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1,20(04):93-96.

【基金项目:本研究为广西民族大学相思湖学院2020年度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项目 “一带一路背景下“跨文化交际学”课程设计的探索”成果之一,项目编号:2020XJYB23 负责人:覃婷婷,参与人:卢维、蒋艳平、王艳芳。】

作者简介:覃婷婷(1990—),女,壮族,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人,职务:专职辅导员,职称:讲师,学历: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汉语国际教育。

跨文化交际教育论文范文第4篇

关键词: 中西方交际文化差异 跨文化交际能力模式 文化适应

中西方文明在数千年的发展中逐步形成了独特的价值、理念、信仰、传统习俗。文化理念上的差异形成了中西方人群不同的言行方式,导致了交际障碍。为保障交际的顺利进行,消除跨文化障碍,我们综合文献,对中西方文化差异进行总结,然后提出中西跨文化交际能力模式的建构方式,希望以此为依据帮助交际者克服文化困难,顺利地与其他文化圈的人士交流,帮助他們走向国际、了解世界。

一、中西方文化的差异

1.话语沉默现象

中西方人群对沉默现象具备不同的态度。西方人不提倡在交际中保持沉默。在他们看来,沉默违背了“量的原则”,体现了交际主体的敬畏、尴尬、对抗、害羞及对话兴趣的缺乏、表达能力的缺失和人际关系的困惑。沉默让他们感到不安。在西方人眼中,清晰的话语表达是最恰当的信息传递方式,凡事应该直抒畅言,因此在多数场合,西方人会主动发话,并积极而主动地利用言语填补“交际空白”,避免沉默。相比而言,中国人更重视情境因素,对沉默的接受度较高。在很多场合下,中国人把沉默视为交际中关键而必要的言语技巧,他们“惜字如金”,讲究此地无声胜有声。这就导致社交中较为常见的“沉默现象”。

Gudykunst(1996),Park 和Kim(2008)等人针对中西方人群的交际行为研究证实了上述差异。这些研究发现,欧裔美国人把言语表达视为重要而有趣的行为,他们鼓励说话,避免沉默,主动让别人了解自己的观点。同时,他们乐于把话语视为控制社交场面的方式。然而,中国人和华裔美国人把沉默视为自我控制的方式,他们乐于利用沉默回避不愿意参与的话题。这些研究同时认为,作为典型的反应型交际者,沉默是东方人对他人言论反应温和的体现,能避免冲突。同时,“沉默”也是艺术,是维持良好人际关系(如师生关系、性别关系和上下级关系等)的重要技能。在这样的交际场合中,不同情境下的沉默具有不同的意义,既体现了反对、批评和不满,又表示了默认、尊敬、满意和接受。总体而言,中、日、韩等高语境中的社会成员倾向希望信息通过委婉、保守与含糊的方式传递,“沉默”是重要的实现方式。

2.话语的精确性

中西方人群对话语精确性的态度有所不同。西方国家属于低语境的社会。在低语境的社会环境中,言语形式(符号、词汇、短语和句子)的精确性高于语境的提示作用。人们倾向以口头言语为媒介,利用清晰的编码传递信息。同时,在这样的环境下,人们之间为了明确表达意图,较少考量对方的身份和角色等语境因素(Park,Kim,2008)。西方人普遍认为,一方面说话人应清楚地表达意义,另一方面,听者应主动通过询问与试错验证自己的理解(祝吉芳,2010)。西方人追求言语精确性的原因主要来自西方社会注重逻辑思维方式(李瑾,2013)。他们讲究语言结构及言语事实之间的关系,注重信息的数量化,这些特点都构成了言语明确性的基础。西方人主张凡事建立在客观事实的基础上,应以数据和现实直接呈现。同时,西方文化也是“行动的文化”。西方人希望借助客观事实和科学“行动”使生活舒适、方便。上述原因都导致西方人的话语精确性。

中、日、韩等东亚国家处于高语境社会,社会成员对话语精确性的要求相对不高。他们经常使用间接的符号,利用简洁的词汇、术语、短语和句子,进行模糊和暗示性的表达。这种高语境特点的交流方式含蓄而委婉,有利于维护人际关系,但需要交际者花费一定时间熟悉话语环境。该话语特点与高语境社会成员倾向的思维方式相关。东亚文化注重形象性的思考方式,这导致社会成员习惯于质性思维,这便促成言语模糊性与不确定性。间接而模糊的话语具有隐喻性,我国社会成员擅长在交际中意会他人话语,依据情景和经验理解他人话语。总体而言,模糊言语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维持社会和谐,但交流效率应提高。

3.话语夸张性

中西方人群在夸张性上具有差异。Gudykunst(1996)及Park和Kim(2008)等人的研究发现,西方低语境交际者乐于经常性地利用生动、幽默而夸张的语句彰显自己的观点,渲染气氛。同时,他们喜爱利用丰富的表情与姿势辅助言语的表达。西方人群的夸张性表达与他们的个人主义倾向有较大关联,在个人主义意识的引导下,他们乐于张扬自我,具有强烈的个人表达欲望。同时,他们在交际场合中也具有强烈的“控制欲”,必然导致他们借夸张表达吸引他人的注意。

相比而言,在高语境社会中,交际者在交流中更内敛,不以过于鲜明和夸张的语言词句表达观点。同时,夸张的表情与大幅度的动作往往被认为是不稳重的表现。同时,社会成员的人际敏感度高,交流时更强调谦虚与谨慎,不过度凸显自我。因此,中国人忍耐力强,推崇自我克制,交际中的话语夸张性相对不高(祝吉芳,2010)。

4.自我评价

自我褒扬的风格凸显了个人的成就、能力和自我满足感。Ting-Toomey(1988)指出,低语境交际者在与他人的交流中乐于自我褒扬。西方人渴望对个人的认同和欣赏,试图通过褒扬自我体现自身的价值。他们普遍相信,褒扬自我的行为不应受到环境和人际因素的影响。总的来说,西方人乐于自我褒扬的特点与他们历来崇尚个人名利的传统密切相关。

与西方低语境社会不同的是,在高语境社会环境中,交际者不会高调评价自我,而倾向自我贬损的谈话模式,这表现为言语克制、迟疑、谦虚及自我批评,等等。中国人在交际中能体恤他人的感受,并乐于褒扬他人的成绩和资历,较少炫耀自我,给别人留面子。这些言行具有利他主义特点,有利于维持人际间的和睦状态,减少矛盾。

5.中西方指代称谓的差异

中西方的文化差异导致言语中指代称谓的不同。首先,中西方的第一人称称谓存在差别。中国人在很多场合下喜爱利用“我们”来称呼自己,以体现群体价值,多数西方人仅用第一人称单数“我”指称自己。由此可见,中国人的集体意识强于西方人。

其次,中西方的家庭称谓具有较大差异。汉语具有相对丰富的家庭称谓语(如,汉语中的“堂兄”、“表兄”等),主要原因在于悠久的中国历史和大家庭宗法观念促进了这些家庭称谓的不断发展和积累,逐步形成了目前复杂的家庭称谓语系统。相对而言,西方社会人口的流动频高,家族宗法观念的淡薄,因此他们的礼貌称呼系统更简约。

再次,中西方人群在社会尊称上具有差异。我国社会成员重视利用尊称称呼他人(如,使用“师傅”称呼劳动群体、利用职级称呼单位工作人员,等等)。在社会交往中,合适的称呼能使交际顺利进行,而不恰当的称呼会造成对方的不快,妨碍交际的顺利进行。相比之下,西方人社会结构意识弱,社会称呼相对简单,在职务称呼上更随意。上述差异反映了中国人和西方人不同的社会价值观。

6.中西方的言语叙事结构和内容框架差异

一般而言,西方人的言语为线性特点,中国人的言语具有“构型”特点,即前者具有直白性,倾向优先提出观点,后者则优先铺垫,然后在此基础上推出观点,强调营造情景与气氛。根据我国学者贾雪睿(2009)的观点,西方人的话语直白性体现在三段式话语中,即导言部分、主体部分和结语部分。“导言”用于提出观点,概述要点与概念;主体部分则对论据等进行详细而具体的描述,并进行论证和推理;在最后的结语中,说话者对观点和要点进行回顾,并予以评价。综合而言,这样的话语叙述方式把主要观点放在话语之初,是反高潮式的话语结构,属于“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直接叙事法,这有利于实施高效率的交际行为,有助于听话人迅速进入状态,得到关键信息。从本质上看,直接叙事法是典型的线性风格,内部联系紧凑,话语细节的逻辑性较为严密,具有显著的连贯性。同时,线性风格的言语拥有较强的理性,具有较强的事实依据。相对而言,中国人的话语风格呈现明显的圆周式话语结构,重视前期铺垫的作用。在这样的风格影响下,中国人在说话之初,会精心构建语境的信息,而非直接发表见解。他们的话语常常经历“起、承、转、合”等四个阶段。在这个过程中,“起”为开端,“承”为发展,“转”为高潮,“合”为收尾(贾雪睿,2009)。由于这样的话语注重铺垫与气氛的营造,因而具有较强的剧情性。

二、依据中西方差异特点,构建中西方交际能力模式

中西方人群相互之间在经济、文化、教育等领域广泛接触与交流,但文化的差异导致了他们的交流障碍,形成了交际困难。因此,我们有必要围绕具体的文化差异点,设计跨文化交际能力素质模式,提出适用于中西方人群之间交际的能力要素,以对跨文化交际的实践起到引导作用,消除交际中的文化障碍。根据上面对中西文化差异的分析,建议以“促进交际者的适应”为焦点设计该模式,引导交际者积极调整交际风格,以适应对话者的文化特质。因此,中西跨文化交际能力模式的设计应注意以下方面:

首先,该模式应以上述中西文化差异点为基础和依据,充分纳入这些文化点。这样交际者就能参阅中西文化的典型特点,充分了解它们之间的差异体现,以便在交际时能提前预判对方的言行特点,并适当调整自己的言行习惯,让对方能适应自己的言行特点。比如,我们在听取西方人的话语时,认识到西方人的谈吐具有夸张性,这是他们张扬个性的需要,因而,我们对此予以相应的理解,不应感到诧异。又如当我们向西方人表露观点时,我们应适度减少沉默的频度与程度,以免造成西方人的不解与尴尬。

其次,该模式应有助于中西交际双方在了解文化差异的基础上形成跨文化的经验与能力。因此,模式的设计应含纳个人适应表现及环境互动因素,并以之为跨文化能力的重要影响因子,如:行为适用性、心理健康度、文化身份及文化距离,等等。具体而言,我们在设计跨文化交际能力模式时应把中西文化的差异点置于这些因子的框架之下,引导跨文化交际者以这些因子为导向,在认知文化差异的同时对自己的行为适用性、心理健康度等进行调整,并正确看待自己的文化身份及自身文化与对方文化的距离,在真实的交际体验中消除跨文化的差异。

再次,跨文化交际能力模式应该具有反馈的机制。因此,我们在模式的设计中,应加入“适应良好”和“适应不良”等两个维度。在“适应不良”的维度中进一步导入“个人差异”的各种变量,根据个人的性别、年龄等提出改进措施。在适应良好的维度中,我们应进一步提出方法与建议,帮助交际者总结经验,强化交际者的适应性。

本文探讨了中西方的交际文化特点,并依据中西方交际文化的差异、跨文化能力的影响因子及反馈机制,对跨文化交际能力素质模式的建构提出了设计思路。诚然,跨文化交际能力素质的提高不仅需要理论的引导,更需要交际主体在实践中积累经验。因此,跨文化交际能力模式应该是一种促进文化适应的动态模式,有助于交际者在体验中依据模式调整自己,不断适应。

参考文献:

[1]Park, Y. S. & Kim, B. S.. Asian and European American cultural values and communication styles among Asian American and European American college students[J]. Cultural Diversity and Ethnic Minority Psychology, 2008,14(1):47-56.

[2]Gudykunst, W. B.,Matsumoto, Y.,Ting-Toomey,S.,Nishida, T.,Kim, K.& Heyman, S.. The influence of cultural individualism-collectivism, self construals, and individual values on communication styles across cultures[J]. Human Com-munication Research, 1996(22):510-543.

[3]Ting-Toomey, S.. Intercultural conflict style[M]. In Kim,Y. & Gudykunst, W. (eds.) Theories in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Newbury Park, CA: Sage, 1988:213-235.

[4]賈雪睿.中美交际风格比较研究[M].哈尔滨: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2009.

[5]李瑾.文化溯源:东方与西方的学习理念[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

[6]祝吉芳.碰撞下的跨文化交流:中西文化对比研究[M].南京:河海大学出版社,2010.

跨文化交际教育论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 交际文化差异 外语教学 跨文化交际能力

人类文化中有着许多共性的东西。但也不可否认,不同的民族、不同的文化之间也存在着差异,尤其是在交际文化方面,东西方之间存在着较大的差异,这给我们学习与正确使用英语带来一定的困难。有时对同一个词汇,对同一个称呼,对同一个手势,对同一句话,西方人的理解与中国人的理解就大不一样。所以在外语教学中,教师要在培养学生英语语言能力的同时,更多地让学生识别和了解东西方交际文化的差异。

一、东西方两种交际文化的差异

1.习俗人情差异

语言来源于生活,生活习俗与人情世故在一定程度上限制着语言的表达。中华民族素有热情好客的优良传统。在交际场合和酒席上,热情的中国人常常互相敬烟敬酒。中国人宴客,即使美味佳肴摆满一桌,主人也总习惯讲几句“多多包涵”等客套话。主人有时会用筷子往客人的碗里夹菜,用各种办法劝客人多吃菜、多喝酒。而在西方国家,人们讲求尊重个人权益和个人隐私,所以他们不会做强人所难的事。吃饭的时候,绝不会硬往你碗里夹菜,自己想吃什么就吃什么,他们也不会用各种办法劝客人喝酒,不会非要你喝醉了为止。我国电影的“金鸡奖”,先译成Golden Cock Prize,谁料到cock一词除“公鸡”的意思外,还有“雄性器官”的意思,在英语里属于禁忌语,后改译为Golden Rooster Prize。伸出食指和中指,中国人表示“二”,可美国人表示V(胜利);我们用大拇指和食指表示“八”,可我们的“八”字造型在美国人的眼里却是“二”,就这个“二”和“八”,在中美交往过程中闹出过不少笑话。

2.生活习惯不同

习惯的差异也导致语言表达的不同。中国人见到教师总是称呼:“老师,您早”;而像我们中学英语课堂上常用的“Good morning,Teacher”就不是太正确,因为在英语里teacher只是一种职业,一般不用作称呼,应改为“Good morning,Sir”或“Good morning,Madam”。“小张、小李”在汉语里是很亲切的称呼,而用“小米勒”称呼一位英国青年却是不礼貌的;用汉语称呼“张老、李老、老人家”,中国老人听得心里美滋滋的,很自然地接受年轻人对他们的尊敬和照顾,可是英美老人对此却不习惯。

3.思维模式存在差异

文化会影响人们对外界事物的看法和认识,不同的国家存在不同的文化,因此在思维模式方面必然存在差异,这一点在东西方文化之间表现得尤为明显。西方文化的思维模式注重逻辑和分析,而东方文化的思维模式则表现出直觉整体性,这一点也是中国传统文化思维的特征。由于这种传统文化的影响,中国人往往特别重视直觉,注重认识过程中的经验和感觉,在交往中也往往以这种经验和感觉去“以己度人”。与西方人的思维模式相比,中国人的这种思维模式具有明显的笼统性和模糊性,久而久之,会形成一种思维定势,可以解释为识别和简化对外界事物的分类感知过程。从本质上说,思维定势往往忽视个体事物的差别,夸大与另外某一社会群体相关的认知态度,常常带有感情色彩,并伴有固定的信条。在所有的定势中,有些定势是正确的,而有些则是错误的,会直接影响跨文化交际,造成交际失误。

4.行为规范各不相同

行为规范的具体含义就是指被社会所共同接受的道德标准和行为准则,简单地说,就是告诉人们该做什么和不该做什么的一种规范。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在交际时,经常出现的一个现象就是套用自身所在社会的行为规范来判定对方行为的合理性,由于双方的行为规范存在差异,常常会产生误解、不快甚至更坏的结果。比如说中国人轻拍小孩子的头部表示一种友好,而在西方国家,这是一种极不尊重小孩子的做法,父母会对此非常愤怒。所以说在跨文化交际中是否能够正确地识别和运用行为规范是保证跨文化交际顺利进行的重要因素。要保障跨文化交际的顺利进行,就必须理解对方的行为规范,尤其是什么行为是被禁止的,最好的办法就是遵循入乡随俗的原则。

5.价值取向不同

人们的交际能力是在社会化的过程中产生的,必然与价值观念联系在一起。每一种文化都有自己特有的价值体系,这套体系能够帮助人们区分美与丑、善良与邪恶,这就是人们的处世哲学、道德标准和行为规范。但是它不能脱离具体的文化而存在,每一种文化的判断标准是不同的,这种文化认为是好的,另一种文化可能认为不好,但是它们在自己的文化体系内都有其存在的合理性,绝不可以理解为一种价值标准先进,而另一种价值标准落后。以中西文化为例,在中国文化中,人们推崇谦虚知礼,追求随遇而安,不喜欢争强好胜,同时社会风气也往往封杀过于突出的个人,正所谓“行高于众,人必非之”。在中国文化中,集体取向占据主导地位,追求个人发展被视为是一种严重的个人主义,必然会受到谴责。而西方文化则非常崇尚个人主义,“随遇而安”被看作是缺乏进取精神的表现,是懒惰、无能的同义语,为社会和个人所不取。人本位的思想根植于他们心中,人们崇尚独立思考,独立判断,依靠自己的能力去实现个人利益,并且认为个人利益至高无上。

英语中有不少表现个人进取、个人力量、个人意志的语句,如:“Where there is a will,there is a way.”(有志者,事竞成)、“Everyman is the architects of his own fortune.”(自然的幸福靠自己)、“You have to blow your own horn.”(应吹自己的号角)。与西方“海洋民族”相对的中国“农耕民族”崇尚社团价值至上,无我精神。如:“单丝不成线,独木不成林”、“大公无私”。群体取向使中国人性格内向、含蓄,不愿引人注目,因而产生了“树大招风,人大惹议”、“人怕出名猪怕壮”等。

二、外语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

从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在我们与西方的交往过程中,确实存在着很多文化方面的差异,直接影响到了跨文化交往的效果,为了改变这一状况,教师极有必要在实际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1.授课教师要转变观念

在我国目前的教学体系中,外语教学多半只在课堂上进行,教师起着绝对的主导作用。如果教师只把重点放在语法和词汇教学上,学生就不可能学会语言的实际运用,也无法获得跨文化交际的能力。因此,授课的教师必须要转变自己的观念,切实认识到文化冲突的危害性和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重要性。同时,教师还要加强学习,提高自身的综合文化素质,只有这样,才能全面把握英语文化知识教育的量与度,以及教学的具体步骤和方法,以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

2.改进现有的教学方法

一直以来,大学的英语教学侧重点都放在了语言知识的传授上,而忽略了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为了改变这种情况,我们必须改进教学方法,在质和量两个方面对课堂教学中的文化教学加以控制,并充分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电影、投影仪、互联网等)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此外还可以举办一些专题讲座,以满足学生的求知欲望,培养出具有较高跨文化交际能力的人才。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在改进教学方法时,一定要使新的内容与学生所学的语言知识紧密联系,并与语言交际实践紧密结合。

3.重视非语言交际能力的培养

非语言交际也是一种重要的交际方式,指的是在特定的情景或语境中使用非语言行为交流和理解信息的过程,它们不是真正的语言单位,但在生活和交际中有时候却能表达出比语言更强烈的含义,一些特定的非语言行为往往代表着特定的含义,在跨文化交际中必须加以重视。中西文化背景下的非语言文化内涵差异非常大。例如,中国人信奉“沉默是金”,认为沉默里含有丰富的信息,甚至“此时无声胜有声”,而英语国家的人对此颇感不舒服。西方人交谈时,听者一般都会长时间注视对方的眼神,以示听者的认真和对说话者的尊重,但是在中国人看来,这是一种不礼貌的行为,因为中国人不习惯于对方长时间地盯着自己看。

4.引导学生广泛接触西方文化材料

在大学里,英语教学的课时非常有限,但学生在课余有充分的可支配时间,因此不能仅仅依靠教师在课堂上的教学来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教师要引导学生利用课外时间广泛阅读西方英语文学作品、报刊杂志和时事评论等材料,从中吸取文化知识,增加文化素养,拓宽西方文化视野,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另外,有外教的学校还应充分发挥外教在西方文化传播中的作用,他们是活的文化教材,让学生直接与外教交流,听外教作报告或讲课,其言传身教会对学生起到一种潜移默化的作用。

三、结语

交际能力是最基本的语言能力,是外语教学的主要目的。由于不同民族的文化,尤其是中西方交际文化之间存在较大差异,给我们学习和正确使用外语造成了一定影响,因此,我们在外语教学中应注意了解东西方文化的差异,努力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参考文献:

[1]许果、梅林.文化差异与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重庆大学学报(社科版),2002年第8卷第6期,P121-123.

[2]顾江禾.东西方文化对比小议.太原重型机械学院学报,2001年第22卷第4期,P279-282.

[3]华厚坤.试论跨文化语境下的大学英语教学.黑龙江高教研究,2003年第6期,P153-154.

[4]吴锋针.中西习俗文化“冲突”.绥化师专学报,2003年第1期,P90-92.

[5]程晓莉.英语跨文化交际教学的思考.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5期,P105-107.

上一篇:中药制剂技术论文下一篇:板书设计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