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中国传统文化论文

2022-05-15

小伙伴们反映都在为论文烦恼,小编为大家精选了《弘扬中国传统文化论文(精选3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摘要】本文从实际教学中渗透中国传统文化出发,分析目前大学英语教学中文化缺失的现实状况,讨论在大学英语学习过程中渗透文化传播的必要性,并提出一些将中国传统文化渗透于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可行性办法,以便更好地使学生掌握跨文化交流的能力,承担起中华文化传承的历史使命。

第一篇:弘扬中国传统文化论文

弘扬传统文化 挺起中国精神

[摘要]习近平《在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不仅为当下的文艺创作和发展指明了方向和道路,也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传播提供了指导和新的思路。我国现阶段物质生活水平总体上已经超越温饱,急需治愈精神的贫瘠,而在这个过程中,在国学风行的热潮中辨清什么是真正的“国学”,端正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对它的解读和弘扬,我们也应该有一套自己的方法,戒除浮躁。新的形势需要我们在传统文化传承和教育中,既要将中华优秀传统与人民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又要努力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走出去,更要注重借助发挥新媒体平台进行有效传播。

[关键词]习近平;《在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传统文化;中国精神

文化是民族之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人安身立命之基。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非常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2014年9月,习近平《在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要“实现中华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这不仅为当下的文艺创作和发展指明了方向和道路,也为中华传统优秀文化的传播提供了指导和新的思路。“每个时代有每个时代的精神”,中华民族因为有一脉相承的精神追求、精神特质、精神脉络,才能延续千年,薪火相传。当下的中国,正因为经济的快速发展,我们才更需要坚定的,完全属于中国的精神“筋骨和脊梁”,方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一、“国学”扫描

《在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习近平指出:“文艺是给人以价值引导、精神引领、审美启迪的”,优秀的传统文化正应该是能够指导人民朝着正能量的方向发展。中国作为一个多民族的国家,自古以来就有很强的文化融合能力,正是这种强大的融合能力造就了传统文化的辉煌。正如习近平指出:“中华民族有着5000多年的文明史,近代以前中国一直是世界强国之一。在几千年的历史流变中,中华民族从来不是一帆风顺的,遇到了无数艰难困苦,但我们都挺过来、走过来了,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世世代代的中华儿女培育和发展了独具特色、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为中华民族克服困难、生生不息提供了强大精神支撑。”

我国现阶段物质生活水平总体上已经超越温饱,现在更急需治愈精神的贫瘠,而在这个过程中,首先要在国学风行的热潮中辨清什么是真正的“国学”。“国学”源于《周礼》:“乐师掌国学之政,以教国子小舞”。孙诒让正义:“国学者,在国城中王宫左之小学也。”“国学”指“国子之学”,即国立学校,这一概念一直延续至明清。那么,国学是怎么从一个机构的名称变成中国传统文化的代名词呢?这里涉及中国文化的一个“出口转内销”的过程。隋唐时期,日本慕于中国的强大,派众多遣唐使学习汉文化,日本国内汉学兴盛,至18世纪中叶,日本开始重视本国文化研究,诞生了“国学”,与“汉学”相对。到了近代,西学东渐,中国处在外国文化的重重包围之下,维新改革派的梁启超开始倡议创办《国学报》,以保护中国传统。

由此可见,“国学”一词的诞生是拥有特定的历史条件的。被唐文化重重包围的日本要想拥有自己独立的精神,就不得不明确本国的核心价值观,而近代中国为了在帝国主义的包围下生存,精神的力量甚至比军事实力更为重要。那么我们现在就不需要国学了吗?不!不但需要,而且是迫切的需要。但首先,我们必须明确,什么才是真正的国学。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爱我中华”之风日炽和“振兴中华”口号之响起,尤其是“孔子学院”在海外的遍布和祭孔大典在国内的连续上演,“国学”又在海内外以前所未有的热度火起来。但近年来,国学热中也出现了一些怪现象,不少以“国学”为卖点的培训机构和私塾学校,他们让孩子们穿上古装,拿着《弟子规》或者《三字经》,有的还捧着线装本的《论语》,摇头晃脑,大声朗读着课本上的内容,时不时地举办个祭孔仪式,仿佛穿越回了古代。此举虽然对传承传统文化起着一定程度宣传推广效果,但这是“国学”吗?更有甚者,打着传统的幌子,把糟粕当精华大肆宣扬,严重违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比如所谓的“女德”讲座,大肆宣扬封建的“三从四德”,否定女性的个人价值,其言论令人惊诧,其背后是各种“培训班”、“研究会”所带来高额利润的诱惑。可见,在国学传播热中,也存在着“搜奇猎艳、一味媚俗、低级趣味”,把“国学”当作追逐利益的“摇钱树”。这样“急功近利,竭泽而渔,粗制滥造,不仅是对文艺的一种伤害,也是对社会精神生活的一种伤害”。当然,也是对中华传统文化的一种伤害。

那么,真正的“国学”是什么?它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气质,是“待从头,收拾旧山河”的爱国情怀,是“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的不屈意志,是诸子百家的竞相争鸣,是二十四史的风云变幻,是唐诗宋词元曲的悲欢离合。简言之,国学是以先秦经典及诸子百家学说为根基,涵盖了两汉经学、魏晋玄学、隋唐道学、宋明理学、明清实学和同时期的先秦诗赋、汉赋、六朝骈文、唐宋诗词、元曲与明清小说并历代史学等一套完整的文化、学术体系,自“西学东渐”后相对西学而言泛指的“中国传统思想文化学术”。

我们应该学会区分真正的国学大师与打着“国学”幌子招摇撞骗大肆敛财的黑心商人,区分有价值的国学典籍与愚弄大众的封建糟粕,但更重要的,是要加紧对国学的研究与学习,只有真正读懂了“四书”“五经”,才能知道其意义在哪里。

其次是对于“国学”的解读和弘扬,我们也应该有一套自己的方法。从先秦的诗歌到汉代的文赋,从唐宋的诗词到明清的小说,从“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到“三纲五常”,从封建思想到五四精神,国学的内涵在不断的更新。国人之精神,在于文化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这种发展必定是積极向上,具有正能量的。更重要的是,这种精神是和人民群众息息相关的,具有指导意义的,而绝不是象牙塔里高高在上的摆设。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文化发展呈现出繁荣的态势,但由于经济利益带来的浮躁态度,繁荣的里面包含着一些质量低下的创作,这些产品不仅浪费人力物力,更腐蚀人的思想观念,造成极坏的影响,是必须要去除掉的。在传承传统文化的过程中,需要研究者细心耐心,需要传承者坚守本心,更需要民众保持初心。

二、新形势下如何以传统文化构建起中国精神的脊梁

如何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独特价值,既保留传统文化的精华,又能与现代社会实现无痕对接,使优秀传统文化这笔华丽巨大的财富与新生代近距离接触。习近平指出:“每到重大历史关头,文化都能感国运之变化、立时代之潮头、发时代之先声,为亿万人民、为伟大祖国鼓与呼。中华文化既坚守本根又不断与时俱进,使中华民族保持了坚定的民族自信和强大的修复能力,培育了共同的情感和价值、共同的理想和精神。”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就是这样“潤物细无声”地濡染和塑造当代人们的心灵与人格,为现代中国社会提供破解难题和困境的钥匙。“伟大事业需要伟大精神。实现这个伟大事业,文艺的作用不可替代,文艺工作者大有可为。广大文艺工作者要从这样的高度认识文艺的地位和作用,认识自己所担负的历史使命和责任。”这需要在传统文化传承和教育中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人民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走出去,构建多层面、多维度的体系,特别是要发挥新媒体的桥梁与纽带作用。

中国传统文化历经沧桑,维系了历史、滋养着当下,曾经的缺失是我们民族永久的痛。著名国学家楼宇烈说过,“希望我们的传统文化的传播,不仅要坐而论道,更要起而行之”。为了将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延续下去,我们在对待传统文化上需要改变态度,改进做法。

(一)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人民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习近平在《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曾指出:“文艺要赢得人民认可,花拳绣腿不行,投机取巧不行,沽名钓誉不行,自我炒作不行,‘大花轿,人抬人’也不行。”传统文化亦是如此。孔夫子当年周游列国,积极倡导仁政学说,正是由于痛心于当时诸侯各国背信弃义互相攻占导致人民处于水深火热之中。故而我们在弘扬优秀的传统文化时,要学会建立与人民群众的联系。“优秀作品并不拘于一格、不形于一态、不定于一尊,既要有阳春白雪、也要有下里巴人,既要顶天立地、也要铺天盖地。只要有正能量、有感染力,能够温润心灵、启迪心智,传得开、留得下,为人民群众所喜爱,这就是优秀作品。”

今天,物质的极大丰富随之而来的便是精神需求的增加,普通民众也开始欣赏起了戏曲古董等传统文化。人们也开始注重传统文化的发展,陕北农民激越的秦腔和剧场中轻唱的昆曲都引来了不少观众。建立人民群众与传统文化的联系,要将传统文化做新的解读,符合当下人民群众的生活生产需要,这也是“主人成为新主人,宅子成为新宅子,文艺成为新文艺”的现实意义。比如,中央电视台相继推出的《中国汉字听写大会》、《中国成语大会》和《中国诗词大会》,从汉字到成语,再到诗词,深挖传统文化,在全社会掀起追捧中华传统文化的热潮,中华优秀文化的魅力一次又一次征服了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时代的受众,也让娱乐综艺节目在传承文化中获得了提升,拥有鲜活的生命力。

在加强传统文化与人民联系的同时,还要警惕“文化道德绑架”。大众对于传统文化的喜爱是出于本心,而不能将他们和道德进行绑架,像微信传播中动不动就“不转不是中国人”,“不看不爱国”之类的言论实在是可恶至极,而在传播的过程中向资本、向市场妥协,向受众乞求机会的做法更是为人所不齿。

(二)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走出去

鲁迅在《拿来主义》中批判了奴化思维,讽刺“送去主义”,然而他还留下一个问题:我们怎样把我国的优秀文化传播出去?习近平指出:“如果‘以洋为尊’、‘以洋为美’、‘唯洋是从’,把作品在国外获奖作为最高追求,跟在别人后面亦步亦趋、东施效颦,热衷于‘去思想化’、‘去价值化’、‘去历史化’、‘去中国化’、‘去主流化’那一套,绝对是没有前途的!”当今世界,衡量一个国家实力的不仅是坚船利炮,而是文明与文化的高低,软实力的较量比经济实力的碰撞更加激烈。在这种背景下,一定要让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为外国所知晓的。但是怎么出去?既然不能奴颜婢膝地送出去,那我们就让他挺直了腰杆,光明正大地走出去。

在2017年高考中,全国一卷列举了“一带一路、大熊猫、广场舞、中华美食、长城、共享单车、京剧、空气污染、美丽乡村、食品安全、移动支付”作为关键词,让考生从中挑选三个写一篇文章来介绍中国,帮助外国留学生更好地认识中国。题干中言明,这些关键词是外国留学生对于中国的印象。从这些关键词可以看出,里面有与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相关的内容和独特的自然文化资源,比如中华美食、京剧、长城、大熊猫等。

习近平《在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说:“外国人也跑到我们这里寻找素材、寻找灵感,好莱坞拍摄的《功夫熊猫》、《花木兰》等影片不就是取材于我们的文化资源吗?”在此,以《功夫熊猫》为例来说明我国的很多优秀传统文化也在逐渐被外国所接收和喜爱。《功夫熊猫》作为一部完全由美国梦工厂动画公司开发制作的动画片,不仅在国内引起巨大反响,好评如潮,更以无法阻挡的态势席卷全球,成为全世界人民喜爱的影片。《功夫熊猫》不仅拥有三部影片,更通过文化周边产业将“功夫熊猫”作为一种正义大侠的文化符号传播到了世界各地。《功夫熊猫》的风靡是中国传统文化“走出去”的一个非常成功的例子。首先,在这个案例中,中国与中国人都是以正面的形象示人,没有刻意歪曲丑化中国人以博得外国人好感的现象。其次,虽然《功夫熊猫》系列电影中不可避免地带有浓重的好莱坞个人英雄主义的印记,但其中的中国元素却显得十分亲切自然,对于人物的塑造也颇具“中国味”。《功夫熊猫3》里的场景更是取自大熊猫之乡——成都的著名景点锦里和青城山,这些美轮美奂的景观为影片增色不少,也让外国人间接领略了中国山河的美丽。

因此,要使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走出去”,首先要对这些文化符号进行筛选。通过调查发现,外国人对中国传统文化感兴趣的更多集中在中国自然资源以及中国人的生活方式,而我们引以为傲的哲学思想,处事之道,诸子百家和历史文化等相对较深刻的内容并不十分为外国人所熟知。由于好莱坞大片的影响,几乎全世界的人都知道“中国功夫”,并成为中国一个颇具代表性的文化符号,其酷炫的功夫招式和飞檐走壁的动作奇观是它在世界范围内流行的重要原因。然而在现实生活中,当他们知道普通的中国人并不能飞檐走壁时,往往会产生失望之感,从而失去进一步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欲望。我们要让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走出去,不仅要选那些具有共识的元素,还要把我们从古至今所传承的生活习惯、思维方式解释给外国人听,如“中国功夫”的文化内核在于“武德”而不是“武功”。这种解读并非是“送去主义”式的讨好,而是帮助外国人正确地认识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根据调研显示,外国人对中国文化产品主动消费最多的是中文图书译作,这个比例达到了46.6%,其次是中国电影,比例为28.5%,位列第三的是中国的电视节目,比例为21.6%,这里有中国对外交流持续增长的因素在里面,但这些文化产品所造成了影响如何,最后外国人的评价如何,却没有完整的数据供查证。中国人讲“有钱的捧个钱场,没钱的捧个人场”,我们尽管拥有很多对外交流的演出,各式各样的文化产品,但真正能引起外国人的兴趣并让他们主动消费的文化产品却不多。

“刻板印象”是一个很难消除的东西,通过文化符号的方式输出本国文化固然有它的优点,但是这样必然造成对本国传统文化的误读。所以我们在传播的一开始,就要把传统文化中的精神内核展现出来,让外国人领略到“原汁原味”的本土文化。我们在实际制作文化产品的过程中,却有不少的人迎合外国人的“刻板印象”,以达到更好的传播目的,这是万万不可取的。中国人并不是还穿着长衫,内向保守,中国的女人也早已丢掉了裹脚布。关于文化产品的制造,是引导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走出去”的重要内容,现今由中国人自主创造,富含中国传统文化内容的文化产品虽多,但影响力却不尽如人意。文化差异是原因之一,更重要的是我们采取何种方式生产我们的文化产品。我们要以传统文化走出去为契机,不仅要能够引起外国人的兴趣,还要引导他们关注我们传统文化中所体现的正能量,取其精华,剔除糟粕。

让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走出去,应当加强同世界各国的民间交流。中华文化的根和魂都深植于广大人民群众之中,离开了民间的广泛参与,文化对外传播不仅失去了意义,而且也会失去内在动力。政府部门应进一步转变职能,重点从体制和机制上解除制约文化发展的枷锁和藩篱,充分挖掘中国民间及海外华侨华人的潜力,让民间力量和人才在国际竞争中充分释放能量。

(三)借助新媒体平台有效传播传统文化

一种文化能否延续下去,不仅取决于文化本身的内在张力,还取决于它如何被传播。信息社会到来后,随着互联网信息技术、数字技术、移动通讯技术的快速发展,出现了以网络媒体、手机媒体等为代表的一系列新媒体形式。新媒体的出现,在丰富着传播载体形式的同时,也使传统文化传播面临许多机遇和挑战。

当前的网络传播存在着即时性强,信息量大,信息内容复杂的情况。这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它促进了信息的极快速传播,并将传播范围不断地扩大;另一方面,各类信息聚集在一起,良莠不齐,容易误导人的思想,尤其是三观尚未形成的青少年。近几年兴起的“自媒体”,使得每个人都能够成为网络大军中的传声筒,都有权利发表自己的观点看法,这些新媒体技术和传播方式极大地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和思维方式,故而如何运用政策和文化的力量规避新媒体带来的负面影响,发扬新媒体在传播优秀传统文化方面的优势,是每一个文化人都应该懂得的问题。

近年来,我国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打击造谣传谣,将造谣传谣者纳入法律处罚范围内,并打击关闭了一批三观不正,不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微信公众号,网络环境整体有了很大的改善,但功利主义就像伺机而动的毒蛇随时准备侵蚀人们的精神。故而我们要从新媒体传播方式出发,深入了解其传播规律,从而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弘扬中国精神方面发挥更大效力。

自媒体的兴起让每个人都成为了网络的传声筒,移动技术的兴起,4G网络的全面覆盖使得随时随地传播文字、图片、视频成为可能,更重要的是,QQ、微信、微博等社交媒体的迅速崛起使得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碎片化”是当下信息传播的主流模式,人们更倾向于阅读短篇文字,观看图片和视频,生活和工作压力的增大也使得深度阅读成为了一件奢侈的事情,思考也变得浪费时间,故而那些短篇的、浅显易懂又能够引起人们情感共鸣的文字便借着便捷的传播平台迅速传播,并影响着人们的思维方式。中国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但并非只是囿于象牙塔之中的阳春白雪,即使是深奥的思想也可以通过浅显易懂的方式表述出来。“深入浅出”是编写传播内容的最好方式,适当地运用漫画、动画等青少年容易接受的方式,不用说教的口吻,而是平等的口吻,适当的幽默语气,让人在不知不觉中感受传统文化的优秀之处。在网络游戏、音乐和影视剧中植入中国传统文化既符合传播优秀传统文化的需要,也符合当下民众对信息的接受方式,本来是一种非常好的方式,然而在当下的新媒体语境实踐中依然存在着不少的问题。不少人忧虑新媒体的兴起给传统阅读带来的冲击,减少纸质书阅读,减少文字阅读,文化快餐化,思想浅薄化。不可否认,这些问题现在仍然存在着,并且在将来一段时间内仍然会继续存在。然而我们不能因为它存在威胁就对其完全否定。2011年,大学生刘啸宇用200元钱拍摄的一段片长仅为6分钟的“微视频”——《天堂午餐》,讲述儿子为在天堂的母亲做饭并渐渐回忆母亲生前的点点滴滴,阐述了一个“尽孝要尽早”的道理,短短一个月时间里,竟达到了400万次的网络点击量。可见,新媒体可以成为传递“正能量”的主流渠道,网络受众是愿意接受正能量的,关键在于所传播的内容是否符合人们的精神期许,是否能引起人的情感共鸣。正如习近平《在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所指出:“互联网技术和新媒体改变了文艺形态,催生了一大批新的文艺类型,也带来文艺观念和文艺实践的深刻变化。由于文字数码化、书籍图像化、阅读网络化等发展,文艺乃至社会文化面临着重大变革。要适应形势发展,抓好网络文艺创作生产,加强正面引导力度。”“用全新的眼光看待他们,用全新的政策和方法团结、吸引他们,引导他们成为繁荣社会主义文艺的有生力量。”

真正的文艺是人民的,象征着中国精神内核的筋骨和脊梁。只有坚持辩证的思维,坚持与人民的联系,努力让优秀的传统文化走出去,文化才能变为新文化,中国精神才会有新气象。

(责任编辑 王丽娟 付国英)

作者:刘芊芊

第二篇:大学英语教学与弘扬中国传统文化

【摘 要】本文从实际教学中渗透中国传统文化出发,分析目前大学英语教学中文化缺失的现实状况,讨论在大学英语学习过程中渗透文化传播的必要性,并提出一些将中国传统文化渗透于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可行性办法,以便更好地使学生掌握跨文化交流的能力,承担起中华文化传承的历史使命。

【关键词】大学英语 文化传播 中国文化失语 跨文化交际

近年来,我国物质硬实力的增长令人欣慰,但文化软实力仍然是一条短腿。中华民族拥有上下五千年的文化,增强中国的文化软实力,我们充满信心。

“语言表述着、承载着,也象征着文化现实,两者是不可分的。”语言和文化水乳交融、相互依存的关系,决定了语言教学中文化的重要地位。一门外语的学习,是语言与文化的双重学习,其核心不仅仅是使学生掌握目的语言,更要能够熟练地运用外语进行跨文化的交流。大学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不仅要提升外语语言能力,也要培养对我国传统文化的兴趣,肩负起作为中华文化承传者的历史使命,传承并弘扬中国的优秀文化,承担起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任。

一 大学英语教学中传统文化缺失的现状

大学英语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要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让学生把英语作为向其他国家表达与传播中国传统文化的媒介,进行跨文化交流。但长期以来,大学英语教学中有关文化知识的传授主要是集中在英语国家的文化上,对我国传统文化鲜有涉及,这使得母语文化在英语教学与实际应用中处于尴尬的境地,作为交际主体一方的文化背景——中国文化的英语表达,基本上仍处于被忽视状态。这种现象被称为“中国文化失语症”。大学英语教学中传统文化缺失的现象日益引起学者的关注,许多学者针对这个现象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大多数受试者不能很好地用英语表达我们自己的母语文化,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

1.过分重视英美文化而忽视本国文化

许多英语学习者过分模仿和尊崇西方文化,忽略中华传统文化的沉淀,在西方文化输入上大做文章的同时,忽视了母语文化的英文表达,背离了大学英语教学的初衷。我们可以看到,中国学生普遍存在一个问题:他们能够对柏拉图、莫扎特侃侃而谈,但不知道中国四大名著的英文名称;他们能够对复活节、感恩节、圣诞节的典故娓娓道来,却很难把清明节、中秋节记在心上。

2.忽视我国国情而单纯讨论英语问题

掌握英语基本技巧要求我们对目的语国家的基本国情有足够的了解,但归根结底,我们面对的是中国的国情,需要结合中国实际,解决中国问题。当西方同行怀着敬意探询Confucianism/Taoism(儒/道)的真谛时,我们的学者却心有余而力不足,只能顾左右而言他。如果这种情况长期得不到改变,对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会产生很大的影响。

二 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渗透中国传统文化的必要性分析

1.促进大学英语教学根本目标实现的需要

《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指出,英语课程要“满足新时期国家和社会对人才培养的需要”。那么这个需要指的是什么呢?一方面,国家急需增强文化软实力。中国文化的传播是每个中国人都应该承担的义务,英语作为国际语言,使用英语向外国人介绍中国的国情与文化,可以有效地提高中国的文化软实力。另一方面,西方人对中国文化存在误会的现象屡见不鲜,要满足外国人对于中国文化的求知欲,消除他们的误解,除了官方的宣传介绍之外,更要依靠国人在与外国人的交往中,以一种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向他们介绍中国的传统文化。由此可见,中国文化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融入,不仅增加了我国文化在世界上的影响力,同时也促进了英语教学目标的实现。

2.培养跨文化交际的国际化人才的需要

《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对大学英语水平的定位是综合应用能力,要能够听懂中国国际广播电台的英文广播,要能读懂China Daily和专业综述文章,要能表述中国国情和文化。英语教学虽然是在学习外国的语言,但是同时也不应忽视我们的母语。在与外国语言的比较中,更能感受到中西方语言和文化的差异性,从而发现影响交际的主要因素,更好地促进跨文化交流。因此,中国传统文化在英语教学中的渗透是促进学生进行跨国文化交流的重要途径。

3.提高大学生对中西文化辩证认识水平的需要

大学生大多思想活跃,易于接受新鲜事物,但是又缺乏一定的鉴别能力。在学习英语文化的过程中如果不善加引导,他们很容易疏远自己民族的文化传统。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渗透中国传统文化,不仅有助于学生加深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同时也提高了学生对中西方文化的辩证认识。另外,文化鉴别能力也是英语学习成功的一个重要因素。“调查对象在学习外语和外国文化的过程中逐渐培养了自己突出的扬弃能力。这种能力不仅有助于提高他们的语言和交际能力,而且对于整个人格的完善也有着积极的作用。”

4.提高语言学习兴趣的需要

据调查显示,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教师引入一些时下热议的话题进行讨论,不但可以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而且还会使教学更加贴近生活,让学生了解一些新兴词汇如何用英语表达。将与自己生活贴近的母语文化与抽象的英语语言相结合,可以有效提高学生对英语语言学习的兴趣,无形中促进了学生英语能力的提高。

5.适应四、六级考试改革的需要

2013年8月全国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委员会对四、六级考试的试卷结构和测试题型做了局部调整。翻译部分“原单句汉译英调整为段落汉译英。翻译内容涉及中国的历史、文化、经济、社会发展等”。迫使教育者与学生认识到,中国传统文化渗透到大学英语教学势在必行。

三 将弘扬中国传统文化融入大学英语教学的可行性建议

1.在词汇和翻译教学中渗透中国传统文化

词汇和翻译在语言教学中一直处于重要的地位。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渗透中国传统文化,词汇和翻译可以作为很好的切入点。选择词汇作为切入点,在于很多词汇都有着浓郁的本土文化特色,由于中西方文化的差异,这些词所表达的文化内涵相去甚远。在英语教学中,我们不应一味迎合,抛弃传统,而应该在理解中西方文化差异的基础上,知道如何用英语去表达我们的中国传统文化,清晰地传递中国文化内涵,消除外国人对我国文化的偏见和误解,将中国文明推向世界。选择翻译作为切入点,大学英语教学需要更多地强调汉译英的学习和训练。选择优秀典型的中国文化材料进行翻译,无形中向学生灌输了中国文化,提高了学生中国文化的英语表达能力,极大地促进了中国文化向世界的传播,扩大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力。

2.在教材中渗透中国传统文化

教材是教学的依托和基础,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渗透中国传统文化需要以教材为切入点。目前高校采用的英语教材多强调文化输入,所选文章都体现原汁原味的英语国家文化,涉及中国传统文化的文章极少,老师只能凭借自己的教学经验与文化积累向学生传递信息,专业性、系统性严重缺乏。因此,在大学英语教材中导入中国文化的内容已是刻不容缓。

3.提高教师自身的文化素质

英语教师跨文化交际能力和自身文化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大学英语教学中渗透中国传统文化的教学效果。英语教师在有深厚语言功底的基础上,更需具备较高的文化素养和文化传播意识。除此之外,在英语教学的过程中,大学英语教师也应当积极引导学生文化平等交流的意识,避免崇洋媚外,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与自信心,使学生在传统文化传承的历史重任前真正做到不辱使命。

四 结束语

文化的发展历程中,语言不仅仅是传承文化的重要手段,更是创造文化的先决条件。在大学英语教学过程中,英语不仅是以一门语言的形式而存在,它更是提高当代大学生精神文化素养的必要条件。因此,中国传统文化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渗透,不仅符合大学英语教学的目标,同时也满足了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需求,当代大学生应当肩负起传承中华文化的重任,大学英语教学中中国传统文化的渗透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

参考文献

[1]张为民、朱红梅.大学英语教学中的中国文化[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2(S1)

[2]崔刚.大学英语教学中中国文化的渗透[J].中国大学教学,2009(3)

[3]尹彬.论大学英语教学中中国文化渗透的途径与意义[J].牡丹江大学学报,2014(1)

〔责任编辑:庞远燕、汪二款〕

作者:梁桂霞 杨晨霁

第三篇:弘扬中国传统廉政文化 促进农村廉政文化建设

贵州农村廉政文化建设是贵州农村现阶段发展的基本要求。贵州要实现与全国同步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难点在广大农村,短板也是广大农村。按照中央、省里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要求,建设好社会主义新农村,乡风文明建设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乡风文明”的本质是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问题,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近年来,全省各地打击腐败的力度不断加大,但是,腐败滋生的土壤和条件依然存在。廉政文化建设是提高农村领导干部队伍素质的内在要求,要求领导干部要始终围绕增强基层执政能力,切实提高自身综合素质,提高自身的思想政治水平和实际工作能力。

廉政文化建设是贵州农村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在全社会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开展廉政文化建设.既有利于政府部门按照法定的权限和程序行使权力,贯彻落实依法行政的方针,更好地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的发展环境,还有利于农村公职人员按照“为民、务实、清廉”的要求,以身作则、勤政廉政,增强人民群众反腐败的信心和支持反腐败斗争的积极性.为构建贵州农村和谐社会提供有力保证。

三、农村廉政文化建设的问题

目前,廉政文化进农村存在诸多困难和问题。一是人们对廉政文化进

一、传统廉政文化的启示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廉”是指堂屋的侧面,引申为正直、方正、干净、节俭等含义,引申为人们对待财利的一种正确态度就是“不取不义之财、不贪不义之利”;而“政”指“正也”,即正直公道。廉政文化,就是以廉政制度为基础,以廉政理论为指导,以廉政理念为核心,以廉政教育活动为载体,通过媒介的传播和广泛的社会参与,引导人们积极参与廉政监督,教育公职人员廉洁奉公,形成崇廉、尚廉的一种社会文化。农村廉政文化建设即是面向农村基层党组织及全体党员、干部和群众的廉政文化建设活动。开展廉政文化进农村的活动,就是要在全社会形成以廉为荣、以贪为耻的廉政文化氛围,促进农村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建设全面发展。

作为传统文化重要内容的廉政文化,对人们产生了深远影响。在儒家廉政文化中,子曰:“君子惠而不废,劳而不怨,欲而不贪,泰而不骄,威而不猛。”主张见利思义。孟子说:“可以取,可以毋取,取则伤廉。”为官不取不义之财,否则就是伤害了廉的本性。荀子“尚贤”思想,认为用好人才,是实现廉政的关键。在墨家廉政文化中,墨子“节用”“尚贤”“法治”思想,就是要求统治者要节约不要浪费、用人上要用“德”“能”兼备的人,对社会管理要实行法治。在法家廉政文化中,管子说:“礼义廉耻,国之四维,四维不张,国及灭亡。”“廉”就是舍生忘死,看轻资财。韩非子认为廉政的关键是俭朴和杜绝奢靡,他说:“人主者,天下一力以共载之,故安;众同心以共立之,故尊。”中国封建社会政治上是否廉洁清明,成了维系封建政权兴衰存亡的关键。历代封建王朝的开国者,大多积极倡导廉政,要求属下官吏廉洁自律,奉公守法。而大多数后期坐享其成的统治者,往往虑不及此,故奢侈荒淫、政治黑暗、法纪松弛、官场腐化,进而导致政权的崩溃。

二、农村廉政文化建设的意义

我们所倡导的廉政文化是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廉政文化,既是对我国传统廉政文化去其糟粕后的精华积淀,也包括西方廉政文化思想因子中的有益成分。

贵州农村廉政文化建设是贵州农村现阶段发展的基本要求。贵州要实现与全国同步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难点在广大农村,短板也是广大农村。按照中央、省里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要求,建设好社会主义新农村,乡风文明建设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乡风文明”的本质是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问题,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近年来,全省各地打击腐败的力度不断加大,但是,腐败滋生的土壤和条件依然存在。廉政文化建设是提高农村领导干部队伍素质的内在要求,要求领导干部要始终围绕增强基层执政能力,切实提高自身综合素质,提高自身的思想政治水平和实际工作能力。

廉政文化建设是贵州农村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在全社会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开展廉政文化建设,既有利于政府部门按照法定的权限和程序行使权力,贯彻落实依法行政的方针,更好地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的发展环境,还有利于农村公职人员按照“为民、务实、清廉”的要求,以身作则、勤政廉政,增强人民群众反腐败的信心和支持反腐败斗争的积极性,为构建贵州农村和谐社会提供有力保证。

三、农村廉政文化建设的问题

目前,廉政文化进农村存在诸多困难和问题。一是人们对廉政文化进农村的意义认识不到位。人民群众对腐败现象可谓是恨之入骨。但是说起腐败,人们立即会想到那些身居高位的大官,而很少注意到那些农村基层的干部。然而,随着我省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逐步加快,农村基层各种违纪违法案件也呈现出数量由少到多、案值由小到大的趋势。二是对廉政文化进农村建设怎么搞缺乏科学的认识。一些农村基层干部的政治意识、公仆意识、法制观念淡薄,工作作风粗暴,以权谋私、贪污腐败等问题比较严重,影响了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和发展,这就使得加强农村基层廉政建设显得十分重要紧迫。三是随着农村各种利益关系的不断调整变化,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相对乏力,当前一些农村基层干部不廉洁、不民主、不公正、不依法办事的问题日益突出,损害农民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时有发生。基层干部和群众之间互生怨气,对农村廉政文化建设起负面作用。四是随着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打工经济”的兴起,广大农村大部分青壮年农民外出务工,留守在农村的大多是些老人和儿童。年龄和文化结构的断层,造成了当前农村群众对廉政文化建设可有可无的现状。五是农村开展廉政文化工作缺乏必要的经费支撑。对廉政文化进农村工作产生了一定的制约作用.影响了反腐倡廉宣传教育工作的深入开展。廉政文化宣教阵地少,并且缺乏必要的硬件设施。六是特别是贵州广大农村,大部分农村地区在文化娱乐场所和娱乐设施建设上与城市相比差距还相当大,甚至有的农村还相当匮乏。七是廉政文化进农村缺乏专业工作队伍。由于经费缺乏和基层干部人员组成现状的限制,农村仅有的基层干部主要是抓农村中心工作,而农村廉政文化宣传教育特别缺少具有专业素质的业务骨干。八是廉政文化的内容不够丰富.形式单一。内容上针对性不强,形式灵活性不够,渗透力不强。四、农村廉政文化建设的措施

为此,我们在弘扬中国传统文化过程中,应当积极促进廉政文化进农村。一是要认真开展廉政文化建设的理论研究。对中国传统文化、西方廉政文化因子进行吸收,结合贵州农村实际对廉政文化的理念形成、廉政文化的互动氛围、廉政文化产品及其制作,廉政文化的资源及其整合、廉政文化建设载体及其运作,进行专门的深入探讨和可行性科学论证.以便为廉政文化进农村,提供必要的理论支撑、智力支持和思想保证。二是廉政文化进农村是一项系统工程。廉政文化进农村不是搞运动,而是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中的一项长期工程,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廉政文化活动,达到“润物细无声”的理想效果。三是加大对农村廉政文化建设必要的经费投入。廉政文化建设如果没有任何经济投入,就缺少了必要的物质基础,廉政文化建设就无从谈起。廉政文化建设中要以人为本。提倡和弘扬廉政文化,并不是要否定党员干部应有的合法的个人利益和需求。四是根据受众的不同,采取分层教育模式。对农村群众,应将重点放在教育他们做一个好公民上,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帮助他们知法懂法守法,不信封建迷信.崇尚科学。对农村基层干部、党员和公务人员,就不仅要求他们要做好公民做好人,还应该大公无私,用更加严格的标准要求规范自己的言行。五是以渐进的方式推进廉政文化进农村。针对贵州一些比较偏远贫困的空心村、妇女村、老年村而言,则应该实事求是,以耐心细致的工作方式,适当放缓推进廉政文化进程步子,切不可搞劳民伤财、不切实际的形式化运动。六是找准廉政文化进农村的载体。如在农村公共休闲场所运用廉政警句、廉政漫画进行廉政文化宣传,或通过民歌的形式向农民传送廉政文化。充分利用贵州农村现有各种媒体,组织农村党员、干部和群众学习。从事纪检工作的干部深入贵州农村开展廉政专题讲座,对农村党员、干部和群众开展法制、政策、纪律和社会公德教育等。七是农村基层党员领导干部要以身作则,成为廉政文化的价值符号。伟大的教育家孔子,既重视言教更注重身教,对为人师表的君子定出了极高的标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所有这些,都是在鞭策教育主体和教导教育对象,要努力成为一个有道德、诚信、气节、人格的人。孔子身教重于言教的为师之道,成就了从古到今的无数杰出教育者,同时也给我们当下廉政文化进农村予以深刻启示,即要着力促进领导干部以身作则,营造拥廉创廉良好风气,使他们本身成为有共产主义道德、重诚信、讲廉洁的价值符号的象征。使领导干部成为清正廉洁价值符号、成为疾恶如仇价值符号、成为以法反腐价值符号、成为思想反腐价值符号、成为良好行政道德价值符号。

责任编辑:杨家海

作者:黄德林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音乐学校毕业论文下一篇:企业品牌战略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