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围城的讽刺艺术范文

2023-12-26

浅谈围城的讽刺艺术范文第1篇

论文摘要„„„„„„„„„„„„„„„„„„„„„„„„„„ 1 关键词 „„„„„„„„„„„„„„„„„„„„„„„„„„ 1

一、疯刺融于人物形象的展现

1.自命清高„„„„„„„„„„„„„„„„„„„„„„ 2.迂腐可笑 „„„„„„„„„„„„„„„„„„„„ 3.善良的可怜 „„„„„„„„„„„„„„„„„„„„ 4.自我安慰、解嘲 „„„„„„„„„ „„„„„„„

二、巧妙讽刺的多层性

1.主顾的哄笑 „„„„„„„„„„„„ „„„„„ 2.“圣言”的辩解 „„„„„„„„ „„„„„„„„„ 3.社会冷漠的批判 „„„„„„„„„„„„„„„„„„4.棍打穷秀才 „„„ „„„„„„„„„„„„„„„„„结束语 „„ „„„„„„„„„„„„„„„„„„„„„„„„注释、参考文献„„„„„„„„„„„„„„„„„„„„„„„ 2 3 3 3 4 5 5 6 6 7

论鲁迅小说《孔乙己》的讽刺艺术

郝小琴

[论文摘要]

鲁迅是伟大的无产阶级的文学家,是一个划时代的作家鲁迅的骨头是最硬的,在他的文学战线上表现的非常突出。特别是他的小说。他写小说的目的,是“ ‘人生’,而且要改良这人生”,所以,他的取材,“采自病态社会中的不幸的人们,意思是在揭出病苦,引起疗救的注意”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作者在艺术手法上可谓是多姿多彩千变万化,其中非常引人注目的就是他的小说《孔乙己》,而他的小说最大特征就在于对比讽刺性,下面就本文讽刺艺术谈谈一些粗浅看法。具体特征表现在:巧妙讽刺的多层性、疯刺融于人物形象的展现等独特手法。

[关键词]

鲁迅,小说, 孔乙己,讽刺艺术

1 [正文]鲁迅是伟大的无产阶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是一个划时代的作家。鲁迅的骨头是最硬的,在他的文学战线上表现的非常突出。特别是他的小说。鲁迅弃医从文,用他自己的话说,他写小说的目的,是“ ‘人生’,而且要改良这人生”,所以,他的取材,“采自病态社会中的不幸的人们,意思是在揭出病苦,引起疗救的注意”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作者在艺术手法上可谓是多姿多彩千变万化,其中非常引人注目的就是他的小说《孔乙己》,而他的小说最大特征就在于对比讽刺性,孔乙己是旧社会的知识分子,是受封建文化毒害的读书人,是不会营生的牺牲品。本文试就其中的讽刺艺术特征作些阐述。

一、 疯刺融于人物形象的展现

孔乙己是封建科举制度下的一个不会营生的牺牲品,鲁讯的讽刺艺术已与笔下的孔乙己融为一体,此时的孔乙己表现得自命清高、迂腐可笑、善良、自我解嘲。

1.自命清高

“孔乙己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他身材很高大;青白脸色,皱纹间时常夹些伤痕;一部乱蓬蓬的花白的胡子。穿的虽然是长衫,可是又脏又破,似乎十多年没有补,也没有洗。”孔乙己虽然未曾进学,却颇有几分清高,喜欢孤芳自赏。孔乙己虽然饿得脸色青白,却始终不肯脱下又破又脏的长衫,对自己认识几个无用的废字沾沾自喜,甚至以自己是个读书人而自命不凡,别人取笑他时,他还要强辩几句:“你怎么这么凭空污人清白„„”,当别人问他“当真认识字么?”他却显出不屑置辩的神气。同时,他还固守“君子固穷” [1]的道德理念。以上诸多分析都可以说明孔乙己自视清高。这样一个落魄的穷秀才清高又有什么可言,博得一笑而已!酒客揭短,取笑偷东西,孔乙己“力求”开脱,解释。孔乙己的外貌描写,初步刻画其迂腐的性格特征。“孔乙己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概括介绍了孔乙己的特殊身份、社会地位。“站着喝酒”表明孔乙己生活贫困,经济地位与短衣帮相同。“穿长衫”含蓄说明他摆读书人的架子,思想上羡慕上层阶级,轻视劳动者,不愿与短衣帮为伍。喝酒方式与衣着的矛盾,反映了孔乙己经济地位与思想观念的矛盾。“唯一”点明这是孔乙己最鲜明的标志,说明只有他一人是这样,身份很特殊。接着通过外貌、行动、语言等的描写,给读者一个总印象。“身材很高大”,说明他原本有谋生的条件。“青白脸色”说明平时吃不饱,营养不良。“皱纹”说明生活艰辛。“时常夹些伤痕”说明他经常遭受欺凌侮辱。“乱蓬蓬”说明他生活懒散,得过且过。“花白的胡子”说明他年岁已老,风烛残年。“又脏又破”说明他好逸恶劳,不会自理。“满口之乎者也”显示自己很有学问,表现了他的书呆子气。“教人半懂不懂”说明他不识时务,故意与别人保持距离。“绰号叫作孔乙己”他的名字无人知晓,说明

2 他不被人重视而差点被人遗忘,表现了强烈的讽刺、戏弄、嘲笑。“排出九文大钱”装出有钱的样子。“排”写出孔乙己在只花四文钱的短衣帮面前掼派头,表示自己比他们阔气的得意、炫耀的神情。“窃书不能算偷”,故意买弄斯文,为自己开脱。“读书人的事,能算偷么?”自命不凡,孤芳自赏。

2.迂腐可笑

孔乙己是迂腐的,这主要表现在他的话语之中:他不回答,对柜里说,“温两碗酒,要一碟茴香豆。”便排出九文大钱。他们又故意的高声嚷道,“你一定又偷了人家的东西了!”孔乙己睁大眼睛说,“你怎么这样凭空污人清白„„”孔乙己的语言是很有特色的,明明是不争的事实,却还要苦苦争辩,还动不动就是满口“之乎者也”。在给小孩子们分茴香豆时,他有一句经典的话:“不多不多!多乎哉?不多也。”[2]迂腐的语言便是迂腐的性格的表现,极度可笑。孔乙己抱着过时的迂腐的观念不放,生活在一个激昂不安却已前进的社会里,难免不会显出他的迂腐可笑。孔乙己已成为一个典型的抱残守缺的形象。教小伙计识字,炫耀自己。“我可以附和着笑”写“我”不分是非的愚昧落后。“掌柜是决不责备的”,写出了耻笑孔乙己是天经地义的的权利。“我想,讨饭一样的人,也配考我么?”写出“我”的势利,鄙视孔乙己。“将来做掌柜”说明孔乙己一心想往上爬,他认为小伙计地位太低。“我暗想我和掌柜的等级还很远呢”,说明“我”受封建等级观念影响很深,自甘卑微,任人欺压,没有改变社会地位的意识。“掌柜也从不将茴香豆上帐”,表面说明茴香豆不值钱,一文钱不值得上帐,实际上写出“我”看不起孔乙己。“长指甲”说明孔乙己懒惰。“回字有四样写法”,孔乙己以此来炫耀自己博学,说明他中封建教育的毒害很深。“显出极惋惜的样子”,写出孔乙己自作多情,对“我”的关心,同时也说明他思想麻木,一心想出人头地。

3.善良的可怜

“他便给他们茴香豆吃,一人一颗。孩子吃完豆,仍然不散,眼睛都望着碟子。孔乙己着了慌,伸开五指将碟子罩住,弯腰下去说道,‘不多了,我已经不多了。’直起身又看一看豆,自己摇头说,‘不多不多!多乎哉?不多也。’于是这一群孩子都在笑声里走散了。”孔乙己虽然有诸多缺点,然而这个人的性格却有善良的一面。关于这一点可以从他给孩子们分茴香豆这一情节中看得出来。对于一个穷困潦倒的人,仍然从自己的碗中分出不多的一部分茴香豆,如果不是一个善良的人,决难有这样的行为。但是他的这种善良又能给我们带来什么呢,可怜啊!可怜这样一个善良的人已被这个食人不吐骨头的旧封建社会制度所侵蚀了!讽刺于无形啊!

4.自我安慰、解嘲

3 “孔乙己便涨红了脸,额上的青筋条条绽出,争辩道,‘窃书不能算偷„„窃书!„„读书人的事,能算偷么?’”在有人指出他偷书被人打时,他还极力为自己辩解,自我安慰。可以说孔乙己的一生是可悲的而又可怜的。其原因在于他没有正确地认识自己。不过话又说回来,他的穷困潦倒的苦相,正是他精神无所寄托的表现。在这种状态下,他只能退回到心灵深处的自我安慰中去,并在盲目的自命不凡和别人的取笑声中自我解嘲,释放心灵深处的压力。当然他将一事无成,最终在贫困中死去。这是来自心灵深处的自我否定,也是自我价值的彻底崩溃后的结果。

二、 巧妙讽刺的多层性

鲁讯的小说讽刺艺术还表现其具有多个层面性,即从不同的用度来剖析问题:有孔乙己的同僚中举人士的欺负与侮辱;有店里主顾的嘲笑;有儒家思想的禁锢;有社会人们的冷漠。

1.主顾的哄笑

在《孔乙己》一文中,作者多次写到哄笑:《孔乙己》中的“笑”,表达了作者对孔乙己既批判又同情的态度,以及对麻木不仁的群众的批判态度。孔乙己是封建教育培养出来的、四体不勤的多余人。当人们讥笑他的时候,他总是满口文言词语,不仅以此为武器,替自己的错误辩护,而且故意卖弄斯文,显示自己知识渊博,高人一等。孔乙己自命不凡,言必圣贤,以真人君子自诩,确实可悲可笑。难怪他挥舞“君子固穷”、“之乎者也”的时候,一再引起众人的哄笑。尽管这种笑不是善意的,但是它含有对陈旧、腐朽一类的嘲笑,带有一定的合理性。这种“笑”,体现了作者对孔乙己的批判。小说中,被耻笑的只有孔乙己,其他人,不论大人小孩,不论富人穷人,都以各种方式笑话孔乙己。特别是在孔乙己身受丁举人迫害而伤残后,仍然无人管他的死活,还在一味追求自己的乐趣。狼狈不堪、垂死挣扎的孔乙己,无力反击,只有恳切地哀求掌柜“不要取笑!”可是掌柜毫不动心,反唇相讥,咄咄逼人,凶恶可恨;众人毫不动情,仍寻欢作乐,麻木不仁,愚昧可憎:“取笑?要是不偷,怎么会打断腿?”孔乙己低声说道,“跌断,跌,跌„„”他的眼色,很像恳求掌柜,不要再提。此时已经聚集了几个人,便和掌柜都笑了。这些“笑”,都是对孔乙己的羞辱、欺侮、歧视,蕴涵着作者的愤愤不平,隐藏着作者对孔乙己的同情。《孔乙己》中的“笑”,表达了作者对封建教育、科举制度的抨击,对封建社会的否定。孔乙己的可悲可笑,完全由封建教育、科举制度使然。他的“身材很高大”,原有谋生的条件,可是他认为“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鄙视劳动,好吃懒做,终于变成一个“不会营生”的废人。孔乙己的富有个性的语言和动作,正说明他中毒极深,不能自拔。孔乙己信奉的“之乎者也”,不仅造成他的堕落,也导致他的毁灭。由此可见,对孔乙己的“笑”,也意味着对封建教育、科举制度的讥诮。孔乙己一直生活在没有温暖、没有人情的社会。

4 他受尽了掌柜的冷酷的“笑”、众人的冷漠的“笑”、伙计的冷淡的“笑”、孩子的冷落的“笑”,却未见一颗热心。在这冷冰冰的环境里,孔乙己迂腐而不觉悟,守旧而不自信,麻木而不抗争,竟毫无一丝热气。整个社会,处于麻木冷却状态。这样的社会,还会有什么希望?还会有什么出路?还会有什么存在的理由?“孔乙己一到店,所有喝酒的人便都看着他笑孔乙己”可以说孔乙己已成为人们茶余饭后的笑柄了,“在这些时候,我可以附和着笑,掌柜是决不责备的。”、“而且掌柜见了孔乙己,也每每这样问他,引人发笑。”、“掌柜仍然同平常一样,笑着对他说”、“ 此时已经聚集了几个人,便和掌柜都笑了”这时已不再仅仅是顾客嘲笑,店铺里主人和雇员也掺合在嬉戏的人群中了,“ 不一会,他喝完酒,便又在旁人的说笑声中,坐着用这手慢慢走去了。”在哄笑声中出场,又在哄笑声中死去。孔乙己的存在只是起到使“店内外充满快活的空气”的作用。“没有他,别人也便这么过。”咸亨酒店里的酒客们的冷漠和麻木,正是鲁迅所针砭的病态社会的毒瘤。当孔乙己不知去向时,掌柜的只记得“孔乙己还欠十九个钱”的债务,而没有人去关心孔乙己。逐渐地,孔乙己已被人们遗忘了。作者对病态社会异化了的人们对不幸者无动于衷的凉薄进行了解剖。

2.“圣言”的辩解

课文多次描写他满口“之乎者也”:“ ‘窃书不能算偷„„窃书!„„读书人的事,能算偷么?’接连便是难懂的话,什么‘君子固穷’,什么‘之乎者也’之类。”、 “对呀对呀!„„回字有四样写法[3],你知道么?”到了这时还在卖弄学问,这种愉悦感也只能是在小孩面前实施,然而还没有得逞,可悲可叹啊!“不多不多!多乎哉?不多也。”这些充分反映他受封建教育毒害之深。孔乙己用“四书”“五经”中的所谓“圣言”为自己辩解,连偷书也说成“窃书不能算偷”。这些性格化的语言极能表现人物鲜明的个性,极具有强烈的讽刺性,可见封建社会的科举制度对知识分子的戕害的多么的深,儒家的思想是多么的根深蒂固,那种“万般阶下囚,唯有读书高”的思想尤为明显。

3.社会冷漠的批判

在文章的主题方面,《孔乙己》一文倾向于对社会的冷漠的批判。 鲁迅的小说和杂文都有一个特点,那就是能够挖出造成社会病态化的原因进行分析,以达到“治病救人”的作用。《孔乙己》一文只是借用了一个科举考试的失败者来作为主人公,以阐发他的小说的一贯的主题。孔乙己的人生经历离不开笑。短衣帮的笑,掌柜的笑,小孩的笑。正是在这些笑声中,孔乙己一步步地与人们疏远,他走向了孤独。他也想实现自己的价值,可没有人让他这么做,就连小伙计也在虐杀他。可以毫不客气地说,孔乙己的悲剧是 5 社会的悲剧,这也是作者鲁讯笔锋所在。社会不肯接纳他,不肯认同他。这是一个多么冷酷的社会啊!人与人之间又是多么冷漠!

4.棍打穷秀才

故事情节写到孔乙己终于因为偷到丁举人家里去了被丁举人打折了腿,试想做为科举同僚,一个只是有幸成为科举制度的胜利品,一个却与之失之交臂成为了科举制度的牺牲品,却如此的加害,一点同情都没有,“孔乙己,你又偷了东西了!”、“取笑?要是不偷,怎么会打断腿?”孔乙己被打折了腿,却得不到人们的同情,反而成了被取笑的材料。且不说丁举人如何歹毒,只要看一看人们的势利眼,你便会明白鲁迅写这篇文章的用意了。 一根棍子打折了孔乙己的腿,将他送进了坟墓。其目的在于讽刺这样的读书人,之所以有这样的下场在于批判封建科举制度。有权势的丁举人是科举制度造就的。一个沿着科举阶梯爬上去的读书人,凶狠毒辣地残害爬不上去的读书人,这一事实本身就深刻揭露了科举制度的罪恶。“取下粉板,忽然说”,说明孔乙己早已被人遗忘。“孔乙己长久没有来了。还欠十九个钱呢!”写出掌柜无情无义,只想着十九文钱,根本不管孔乙己的死活;说明孔乙己还不如十九文钱。“哦!”写出掌柜对孔乙己被打断腿漫不经心,毫不关心。几句语言描写,表现了当时人际关系的无比冷漠。“仍然慢慢的算他的帐”,写出掌柜的冷酷。

结 束 语

《孔乙己》一文主人公孔乙己信奉封建礼教,遵循科举考试,信奉着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思想,一个是落魄的童生,一个生活在社会的底层,成为人们哄笑的对象。真是科举考试造人啊!孔乙己只是封建科举制度下的一个缩影,但无论最终结局如何,他们都是悲剧人物,他们都是社会悲剧的产儿,是封建社会必然的产物。

6 注释:

[1] “君子固穷”:语见《论语.卫灵公》。“固穷”即“固守其穷”,不以穷困而改便操守的意思。

[2] “多乎哉?不多也”:语见《论语.子罕》:“大宰问于子贡曰:‘夫子圣者与?何其多能也!’子贡曰:‘固天纵之将圣,又多能也。’子闻之,曰:‘大宰知我乎?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君子多乎哉?不多也。”这里与原意无关。

[3] 回字有四样写法:回字通常只有三种写法:回、〔外“冂”内“巳”〕、〔“面”之下部〕。第四种写作〔外“囗”内“目”〕(见《康熙字典.备考》),极少见。

参考文献:

[1]鲁迅:《<呐喊>自序》《鲁迅文集》第一卷,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4页

[2]鲁迅:《孔乙已》《鲁迅文集》第一卷,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24页

[3] 鲁迅:《鲁迅全集》第4卷.[M]B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567页

浅谈围城的讽刺艺术范文第2篇

者吴敬梓独具匠心的讽刺艺术。作者巧妙地运用嘻笑怒骂的讽刺手法,对范进及

其周围的各色人物进行了无情的鞭挞和嘲笑,表达了作家对封建科举制度及在这

个制度奴役下的世人的强烈憎恶之情。作家运用揭示人物言行矛盾的方法进行讽

刺,在作品中,作家让讽刺对象处于自我矛盾、自我嘲弄的境地,使其出丑,现露

原形。比如,写胡屠户,就让他自己打自己的耳光,以暴露其肮脏的灵魂,其讽刺

之深、艺术成就之高,值得细细品读。

关键词:范进、中举、讽刺艺术、“慼而能谐,婉而能讽”。

中国很少真正的讽刺小说。如果说,现代讽刺幽默小说在鲁迅手中开创,在

老舍、张天翼、沙汀手中得到发展并初步成熟,到了钱钟书《围城》一书里日臻

完善。那么,请将讽刺小说的历史再往前推,你会发现《儒林外史》当数我国古

典小说讽刺艺术的高峰。作者吴敬梓本人曾饱受封建科举制度毒害之苦。因此,

在《儒林外史》中,他运用犀利的笔法,通过对人物外形的勾勒、对比、细节描

写等,运用炉火纯青的讽刺艺术无情的抨击了明清时期僵化、腐朽的科举制度。

《范进中举》节选《儒林外史》第三回,是全书最精彩的片断之一。本故事

在结构上自成首尾,是一篇独立的短篇小说。但在思想和艺术特色上却充分体现

了《儒林外史》中的讽刺艺术。《范进中举》既是喜剧,也是悲剧,鲁迅先生曾

精辟地概括道:“慼而能谐,婉而多讽。”也就是寓庄于谐,寓悲愤于嬉笑怒骂中。

那么,作者在文中运用了哪些手法进行讽刺,才形成了如此显著的讽刺艺术特色

呢? 一,运用强烈的对比来达到讽刺效果。

故事围绕着范进中举前后展开。在作品中,作者始终没有说过一句褒贬爱憎的话,

它让讽刺对象的形象、行为、内心因范进中举而产生自我矛盾,丑态百出,从而

淋漓尽致地揭露出当时社会的种种丑恶现象和人们的病态心理。

(一) 对范进的夸张描写

范进从二十岁开始考秀才,一直考到五十四岁才勉强考中。当喜报送到他家

的时候,他正抱着一只老母鸡在集市上卖呢,“手里插个草标,一步一踱的,东

张西望,在那里寻人买。”封建社会未能中举的读书人生活的狼狈与窘迫由此可

见一斑。

当邻居好不容易找到他并告诉他已经中举时,他还以为是邻居在哄他,故意

拿他开心,所以只装没听见,低着头只顾往前走。邻居生拉硬扯把他拖到自己的

第1页共5页

家门口,亲自看到了报帖,他这才知道是真的中了。

我们来看此时范进的语言和动作行为:

▲ 自己把两手拉了一下,笑了一声,道:“噫!好了!我中了!”

▲ 不由分说,就往门外飞跑,把报录人和邻居都吓了一跳。

▲ 走出大门不多路,一脚踹在塘里,挣起来,头发都跌散了,两手黄泥,淋淋

漓漓一身的水。

▲ 正在一个庙门口站着,散着头发,满脸污泥,鞋都跑掉了一只,兀自拍着掌,

口里叫道:“中了!中了!”

„„

这几段描写中,有语言,有动作,有行为。一个“噫”字,表现了范进出

乎意外的兴奋;一句“好了”,说明范进三十年寒窗、穷困潦倒的生活终于一去

不复返了,新的荣华富贵的生活马上就会从天而降了;两句“中了”,揭示了范

进追求功名利禄的内心世界„„作者运用了极度的夸张,把范进中举时的神态、

表情以及内心世界等描绘得栩栩如生。

(二)对屠夫的描写

对比度最鲜明、最强烈、最精彩的要算范进的岳父胡屠户了。范进中秀才时,

胡屠户“拿着一副大肠和一瓶酒”去贺喜,进门却开口就骂范进是“现世宝”,

最后将“贺礼”吃光喝光后“横披了衣服,腆着肚子去了”。当范进去找他借盘

绕参加乡试时,却被他“一口啐在脸上,骂了个狗血喷头”,范进被他骂得“摸

门不着”。此时的胡屠户是何等的高傲、自私冷酷、粗野霸道。然而当范进中举

后,他马上又带着不同的贺礼上门去了,连连夸赞女婿是“天上的文曲星”,甚

至范进喜极而疯需要他用巴掌将其打醒时,他忙说“天上的星宿打不得。”最后

迫于无奈,连喝了两碗酒壮胆之后才“大着胆子打了一下,心里到底还是怕的”。

范进回家途中,他一路上低着头为范进扯了几十回皱了的衣后襟,当他得了范进

的赏银时,是如此的虚伪,如此的贪婪。此时,一个活脱脱的市侩小人的姿态展

现在我们眼前,他是如此的前倨后恭,嫌贪爱富,一付奴颜媚骨与之前高傲的胡

屠户形成了强烈的对比,这样的对比更加增强了讽刺效果,让我们看到了在那腐

朽的科举制度背景下的人情冷暖、世态炎凉。

(三)乡民对范进的态度

范进去应乡试,家里人饿了两三天,也没有人过问,出榜那天,他穷得没有

米煮饭,也没有人来慷慨相助;范进中举后,人们竭力奉承,唯恐不及:「有拿

鸡蛋来的,有拿白酒来的,也有背了斗米来的,也有捉了两只鸡来的」,范进被

胡屠户一巴掌打晕后,众邻居齐上前替他抹胸口、背心,争先恐后地巴结他。进

发疯后,众人齐想办法齐动手一起救治“老爷”的疯病。就连范进发疯时跑丢的

那只鞋,也有人特意去寻来“替他穿上”。众邻居极尽谄媚讨好之能势,丑态百

出。

第2页共5页

还有那拥有“万贯家私”的张静斋,在范进中举前从未曾听说过此人,然而在范进中举后,这位“大人物”却主动登门“攀谈”来了,又送银子,又送房,一下子从“一向有失亲近”变成“年谊世好”“至亲骨肉”了。这时范进的门前从以前的门庭冷清到如今的门庭若市,这是何等大的对比。

中举前,范进生活落迫,衣不遮体,食不果腹,受尽世人的白眼和嘲讽,尤其是其岳父胡屠户对他更是开口便骂,肆意羞辱。而面对“岳父”的责骂和羞辱,他已习惯于逆来顺爱,低眉顺眼的认为“岳父见教的是”。长期的科考失败让范进长期备受“希望”和“失望”的折磨,在这种折磨的交织下他“卑怯屈辱”的性格形成是必然的。终有一天他“中了”,却也“疯了”,这极度欢乐的一瞬转眼被逆转,让人在觉得可笑的同时不禁悲从中来,这样的对比让我们真切地感受到了范进几十年赴考的辛酸悲苦。正当我们同情他时,事情又出现了转机——他醒了。醒来后的范进由于社会地位的提高心态发生了巨大变化,他觉得自己高人一等了。所以,对平日惧怕的胡屠户也不怕了,称呼也由之前的“岳父”改为“老爹”了。作者通过中举前后境遇和心态的强烈对比,把范进醉心功名、灵魂卑劣的腐儒形象入木三分地刻画出来了,增强了文章的讽刺意味。

作者就是通过这几组强烈的对比,十分真实地表现了整个社会追求功名,向往富贵的普遍倾向。正是在这种恶浊的社会空气的引诱下,在由科举考试制度造成的社会环境中,范进才会那样舍生忘死、不顾一切地去追求举业的成功。这种从人物关系和社会环境着眼去揭示人物思想性格的写法,表现了《儒林外史》讽刺艺术的现实主义特色。

其次,作者运用夸张的手法来增强讽刺效果。

作者写人叙事,不是精雕细刻,而是掀取了最能突出人物思想性格的典型细节进行夸张,从而更让读者深切感受到封建科举制度的危害。比如:范进因中举喜极而疯的精彩片段就是一例。范进“把两手拍了一下,笑了一声,道:‘噫,好了!我中了!’说着,往后一跤跌倒,牙关紧咬,不省人事。”“中举发疯”在当时的士人中虽不是普遍现象,却也是“会有的实情”,作者却将范进发疯时的动作进行了细致而夸张的描写,通过“一拍、一笑、一跌”几个动作,将范进每一次赴试都充满希望和幻想,可每一次都失望而归,以至于当他真的中举时他竟承受不住这巨大的刺激时的心理刻画深入木三分。发疯的描写是夸张的,可是范进的发疯又有其社会原因和心理依据,因而又是“真实存在”的再次,白描手法也增强了文章的讽刺效果。

作者对讽刺对象从不直接评说,而是以客观的态度,描摹人物言行,展示人物内心世界,写来似乎非常冷静客观,但爱憎情感却十分鲜明,这是本篇讽刺艺术的突出之处。如张静斋拜会新贵范老爷的场面,就很有特色。张静斋与范进根本没有什么瓜葛,连他自己也承认“同在桑梓,一向有失亲近”。可是一听到范进中举,不用分说,就急不可耐地前来恭贺,开口“亲切的世兄弟”,闭口“你第3页共5页

我年谊世好,就如至亲骨肉一般”,与范进称兄道弟,送了银子又送房子。作者对他无一贬词,完全是客观的描摹。然而张静斋那种虚伪面貌掩盖下的结交新贵,攀附权贵的居心,已经跃然纸上,赤裸裸地展现出来了。

二, 用对比的手法进行讽刺

课文围绕范进中举,采用了鲜明的对比,对文中人物、社会以及科举制度都进行了淋漓尽致的讽刺。

(一) 胡屠户对范进中举前后的态度对比范进中举之前,胡屠户对他的态度是居高临下,见面就骂,骂他是“现世宝”、“穷鬼”,骂他是“尖嘴猴腮”、“不三不四”,骂他是“想天鹅屁吃”、“癞蛤蟆想吃天鹅肉”,还说自己“倒运,把个女儿嫁与你这现世宝,„„不知累了我多少。”范进向他借盘缠应试,被他骂得狗血淋头,甚至还骂范进的母亲是“老不死的”。

可是,山不转水转,水不转路转。范进终于等来了时来运转的一天。这时的胡屠户对范进的态度立即来了个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弯,由原来的“居高临下,见面就骂”变成了“毕恭毕敬,逢人便夸”。夸他是“贤婿老爷”、“天上的星宿”,夸他是“才学又高”、“品貌又好”,夸他是“天上的文曲星”。还说“我小老这一双眼睛,却是认得人的。„„女儿旬象有些福气的,毕竟要嫁与个老爷的”,并主动送肉送钱表示祝贺,对范进的母亲也恭敬的称之为“老太太”了。

作才运用鲜明的对比手法,将胡屠户这样一个嫌贫爱富、趋炎附势、庸俗自私的小市民形象刻画得入木三分,使胡屠户荣获了“天下第一小人”的美誉,取得了辛辣的讽刺效果。

( 二) 范进中举前后的待遇对比

范进中举之前,住的是茅草棚,穷得常常揭不开锅。他的母亲饿得两眼昏花,什么也看不见了,到邻居家借米也借不到。范进只好抱了一只生蛋的母鸡上街去卖,只望能换回点米给母亲煮稀饭喝。

范进中举之后,境况立即发生也翻天覆地的变化。先是从来不曾有过多少交往的张乡绅坐着轿赶来贺拜,又是攀亲,认“世交”,又是送钱送房;接着,便有人送田产,有人送店房„„“到了两三个月,范进家奴仆、丫环都有了。”

范进中举前后的境遇变化之大,对比之强烈,是对封建科举制度和当时炎凉世态的最辛辣的讽刺。

(三) 胡屠户言语和行为的对比

范进中举之后,张乡绅送来了许多银子。当范进从中取出六两银子送给胡屠户时,且看胡屠户“把银子拽在手里紧紧的,把拳头舒过来”,嘴里还不断的说着客气话。他心里实在想要这银子,却又假装推辞一番。这语言和动作的强烈对比,任何人看了都会忍俊不禁吧?

《范进中举》一课就是这样,以极度的夸张描写和鲜明的对比手法为主要艺术手段,把人性的丑恶、世态的炎凉以及科举制度的腐朽全都揭示了出来,其讽刺艺术的运用可谓是炉火纯青却又隐而不露。

第4页共5页

三,细节描写生动逼真,也极具讽刺性。

文中多次运用细节描写来刻画人物,增强文章讽刺效果。其中,最精辟的莫过于篇末对胡屠户接受范进赠银的描写。胡屠户一边“把银子攥在手里紧紧的,把拳头舒过来„„屠户连忙把拳头缩了回去,往腰里揣„„”通过这一细致入微的描写将胡屠户贪婪而又虚伪的内心活动昭然若揭,他见财心喜,所以“把银子攥在手里紧紧的”,可他又不得不假意推让,推让的同时他又怕弄假成真,生怕到手的银子飞了,所以他的手慢吞吞的“舒过来”,却仍紧攥着拳头,刻画了他口是心非的嘴脸,一听范进是真心相送时,他就不再“客气”,“连忙把拳头缩了回去,往腰里揣”,此时,他的动作做得那么快,跟“舒过来”时的不爽快形成鲜明对比,作者用“攥”、“舒”、“缩”、“揣”四个字便将他那贪图钱财的小人相被表现得惟妙惟肖。

细节的真实生动,语言的简洁准确,传神地刻画了人物性格特征,极大地增强了小说讽刺艺术的魅力。

纵观《范进中举》一文,吴敬梓正是借助对比、夸张、白描及细节描写等这些表现手法的巧妙运用来体现出它独特的讽刺艺术。在讽刺艺术的刻画下,作者不仅写出了科举制度外在的种种弊端,而且将他锐利的笔触深入到被科举制度折磨、毒害的人物被扭曲的灵魂深处,因而《儒林外史》对科举制度的批判就达到前所未有的深度。小说行文诙谐幽默,妙趣横生,而字里行间却时时流露出作者内心深处的悲愤和哀痛。正应了鲁迅先生所指出的《儒林外史》“慼而能谐,婉而多讽”的艺术特色。

参考文献:【1】《儒林外史》

【2】《中国小说史略》(鲁迅)

【3】《儒林外史与江南士绅生活》(顾鸣塘)

【4】《漫说儒林外史》(张国风)

黄永欣

浅谈围城的讽刺艺术范文第3篇

摘 要:弗莱的代表作《批评的解剖》一经问世,便被视为一部划时代的批评专著,因为它不仅对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年代以前的西方文学批评进行了系统总结,更是为来日西方文学批评的新方向指明了道路。自此之后,文学批评被正式当作一门独立自主、自成系统的学科来对待,故《批评的解剖》的诞生具有极其深厚的学科意义。本文将选择弗莱所提出的“站后看”视角作为切入点,通过论述这一批评方法上的创新理论,来证明《批评的解剖》这部经典的不朽魅力。

关键词:《批评的解剖》 “站后看” 视角

加拿大著名文学批评家诺思罗普·弗莱的理论作品《批评的解剖》一经问世,便被欧美学术界称誉为里程碑式的“经典著作”。该书的出版,不仅意味着“原型批评”拉开序幕走上历史舞台,更是为日后文学批评自立门户成为一门独立学科贡献出了巨大力量。《批评的解剖》“经典魅力”永存,深究其因,与弗莱在书中提出的“站后看”的批评鉴赏观点密不可分。本文便力圖通过论述这一理论创新,来阐明“站后看”鉴赏视角的意义内涵,并以历史发展的眼光,对该理论作出具有现实意义的解读。

一、弗莱“站后看”理论的阐释来源

弗莱在《批评的解剖》中提出的“站后看”的审美意识,起始于弗莱将文学批评与绘画鉴赏之间所进行的类比比较。弗莱先是提出“在欣赏一幅画时,我们可以站得近一些,对其笔触和调色的细节进行一番分析”,而后定义这种做法是“新批评派的修辞分析”,同时说明自己所提倡的“原型批评”,是要“退后一点距离,更清楚见到整个构图;在一定意义上,是需要去解读一幅画”,是需要立于远处静观的姿态,因此弗莱坚持“在文学批评中,经常与一首诗保持一点距离,以便能见到它的原型结构”。弗莱相信,唯有借以适当的距离“欣赏”文学,作品里的“叙事”“主题”“移位”等原型结构,才有机会被发掘品味,才能遇见真正意义上的文学。“站后看”视角观念的诞生,深刻展示出了弗莱在文学批评领域的卓越见地,它不仅为弗莱以原型批评为基础的文学理论奠定了基础,更使文学鉴赏评析拥有了更具说服力的阐释依据。

二、“站后看”视角的反映:将文学与现实的关系拉开

弗莱“站后看”距离意识的首要表现,便呈现于弗莱处理“文学”与“现实”的关系问题之上。他在第二篇论文《伦理批评:象征的理论》的阐述之中,运用“站后看”的视角拉开了文学创作与现实事实之间的关系距离。他所理解的“文学”,“在其描述性的语境中,是一系列假设性的言语结构”。弗莱指出,“虚构性”是“文学”的重要特性,通过对于“虚构性”的理解不难得出结论,文学其实并非是简单地对于现实原型的处理改造,准确来说是更为复杂的二次加工。同时,他还列举“诗人置事实于不顾”,拥有“特许的撒谎者”雅号的范例,来佐证这一特征。其实,文学样式在演变过程中,“不真实的色彩始终与其如影随形,如fable(寓言)、fiction(虚构作品)、myth(神话)等等”。因此,在面对文学的“虚假性”时,我们迫切需要“站后看”的立场将文学与现实之间的距离拉开,摆脱一切虚假表象、虚构模仿对我们的迷惑,竭力去掌握客观真实的文学相貌。与此同时,弗莱还对文学作品的象征意义做出了价值分化,他认为“词语所指的事物”和“词语与其指称之间的传统联系”是“外向和离心的”,这类“外向意义的标准是次要的”,而我们在文学里追求的应是“内向或向心”的言语结构形式,即“从词语中引申出一种由它们构成的更大的语言模式”,也正是因为“象征的符号形成了一种独立自主的言语结构系统”,我们才拥有了文学。从内向意义到自成一体的言语格局过程中,不仅形成了“文学的结构”,也再次使得现实世界与文学距离渐远,因为二者间的联系方式是语言系统,而此时“文学只是语言的一种特殊形式”罢了。

这种距离秩序观念的提出,使我们尽力挣脱出了“现实生活”对于“文学”的全方位笼罩,“简单将文学解释成对于现实生活模仿”的原理不再适用,同时,更为深刻的意义在于成功避免了文学批评再次沦为他类学科批评的附庸。“文学”与“现实生活”拉开距离,也是与“科学”“政治”“神学”等系列干扰因素划清界限,“文人变节”的危险剧情,成为了弗莱重点提防的文学批评隐患。

三、“站后看”视角的派生:“原型”意义的提出及其发展脉络

在弗莱论述“模式类型分类”的相关问题时,“站后看”理论里的远距离视野,有效地帮助他从宏观角度厘清了“文学里的原型本质”问题,并对及其发展过程作出相应解释。将论文《历史批评:模式的理论》和《伦理批评:象征的理论》结合来看,弗莱将对文学作品的剖析分为了内外两部分延伸:一是在文本内部,将“mythos(神话)”作为关键要素来解读文本的叙事模式,且因为叙事模式作用于叙事内容,由此弗莱将不同的神话元素匹配了不同的叙事方式与之呼应,展示出自己所推崇的“文学作品回流至神话”的观点。二是在文本外部,虚构型文学作品和主题型文学作品都可归位入“神话”“传奇”“高模仿”“低模仿”“讽刺”的五类模式之中,并与不同的叙事阶段相结合形成“文字”“描述”“形式”“神话”“总释”五个相位,这样的对应衍生出了“原型”这一重要概念。“原型”成为了叙事模式中可以流淌运动的元素,因其出现,文本间的沟通交流成为可能。

在这一套对应结合的系统中,由“神话”出发最终又皈依“神话”的路径,使文学史的前进方向不再是固有的单一形式,而是进入到一种循环移动、互相交流的新型状态中。因此在文本的内外部条件里,形成的都是封闭的循环模式。与此同时,“神话”的价值在弗莱的理论架构里被大大提升,成为了文学作品保留思维意识的重要场所。

弗莱利用“站后看”视角定义出“原型”这一重要的概念,并将文学正式纳入系统的研究手段中进行观察,确乎是文学批评角度上的一次伟大创新。他宽阔的学术眼界,为我们提供了一种多角度、多方位、多关系、多层面考察文学现象的可能,更是将我们从“新批评”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小家子气中,重新拉回至视野开敞的高地上。

四、“站后看”视角的升华:“原型批评”理论的诞生成型

在第三篇论文《原型批评:神话的理论》之中,“原型批评”的理论被最终完整生成。

它是弗莱于宏观论证的视野背景下搭建起的一方文学研究平台,原型研究驱使我们从大处着眼,从总体上把握文学的组织结构。倘若说第一、二篇论文是在阐述“原型”的意义和价值的话,在第三篇论文里弗莱则是开门见山地肯定了原型研究的中心是“神话”,并提出了系统的原型批评准则。弗莱通过论证“文学循环论”的相位对应规律,来凸显“原型批评”的普世原则,把握住西方文学从神话发端,然后继而转化成为喜剧、传奇、悲剧,最后演变成反讽和讽刺,且在最后阶段,又返回神话的运动脉络。

弗莱在书的序言中曾提出:“文学具有一定的独立性,而且不依附于它所讨论的艺术而存在,具有自己的思想和知识结构”,强调应该将“文学与阐述或论断性的文章区别开来”。因此,弗莱选择以“神话原型批评”为基础,并通过“原型批评”和“总体释义批评”去构建“文学的结构原理”,力求“为整个文学提供一个更为广阔的语境”。这一理想蓝图的最终实现,正是因为弗莱坚持了“站后看”的观点,让距离意识为自我宏观的理论编制创造了可能。

同时,在“原型批评”的理论系统里,弗莱还利用“站后看”的视角观点,对原有的“道德为上”的价值观念进行了矫正,反对因为“道德价值判断”让“文艺作品变成产品”的行为,因为弗莱认为“价值判断只能间接地而不能直接地交流”,“对作品的评价建立在文学研究的基础上,而文学研究永远无法建立在评价上”。以弗莱对《哈姆雷特》的文本解读为例,《哈姆雷特》里黑暗混沌的社会现实、丹麦王室里的权力乱斗被视为冬季的毁灭与萧瑟气质,而哈姆雷特作为英雄人物的命运,最终是以死亡赢取了胜利。这里,弗莱并未将哈姆雷特的悲剧命运用“道德规范的违逆”去解构,而是以“牺牲”的语境,来表现文本的内涵,哈姆雷特以“自我牺牲”战胜了冬季的黑暗势力,悲剧收尾的表象下是一个光明与希望式的内核,代表着生命将由冬季迈入春季的明媚与和煦,迎来循环再生。“站后看”的宏观视角在这一文本里发挥出双重效用,不仅以“牺牲”为悲剧原型展开了对神话的原始思维思考,还使得文本避免落入“道德”、“命运”的艺术俗套。

五、结语

《批评的解剖》作为诺斯罗普·弗莱的代表作,是一部不可多得的文学批评理论经典,它从宏观出发,将视野指向整个西方的文学经验和批评实践,瓦解了“新批评”理论,且还以原型理论为基础,以结构主义方法为手段对整个西方的文学经验和批评实践作出了独特的分类。特别是“站后看”视角的提出,为我们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文学打开、批评鉴赏的方式。在现今这般文学艺术百花齐放、琳琅繁杂的时代里,我们似乎更加需要弗莱精神的警醒与提示,冷静地“站后看”,才不至于眼花缭乱,难辨良莠。时间上的距离审视,也会让我们对于弗莱的成就贡献更客观与准确。岁月删繁就简,褪去弗莱的层层赞誉标签后,我们终于能够把握住他大师级思想家、批评家的样貌本质。感谢常读常新的《批评的解剖》,感谢弗莱,让我们在文学前进的道路上并非月迷津渡,不辨東西。

参考文献:

[1](加)诺思罗普·弗莱,著.批评的解剖[M].陈慧,袁宪军,吴伟仁,译.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6.

[2]刘海丽.弗莱文学人类学思想研究[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08.

[3]赵丽莉.弗莱及其《批评的解剖》研究[D].兰州:兰州大学,2008.

[4]贺丽.诺思洛普·弗莱:文学理论视域中的文化批评[D].湘潭:湘潭大学,2007.

[5]喻琴.多维视野中的弗莱理论研究[J].兰州学刊,2008(02):195~198.

(作者单位:华东师范大学国际汉语文化学院)

上一篇:青年志愿者述职报告范文下一篇:七下历史期中考试卷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