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理学课程范文

2023-09-17

病理学课程范文第1篇

【摘 要】现代管理学课程教学中,必须要重视学生关键能力的培养,这不但有利于提高学生参与管理学课程学习的积极性,同时也有助于管理学专业学生未来更好的成长与发展。本文分析了当前我国高校管理学专业大学生应当具备的五种主要关键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团队合作能力、表达共享能力、释疑质疑能力、创新思维能力。同时,探究管理学课程教学中学生关键能力培养存在的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一些建议。

【关键词】学生 关键能力 管理学课程 探讨

前 言

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我国高等院校教学理念发生深刻转变,建立以“大学生全面发展,迎合社会发展需求”为核心的以人为本的高等教育教学体系已经成为众多高校的共识。管理学作为高等院校的重要专业课程,也需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关键能力,实现学生全面发展,为他们未来走入社会提供保障。

管理学专业大学生应当具备的关键能力

管理学是现代高校常规专业,现代管理学主要包含企业管理、工商管理、行政管理、会计学、运筹与管理、旅游与酒店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和市场营销管理等各种细分专业。不同的专业所对应的教学重点不同,对大学生的教学要求既有共性也有差异性。从共性角度看,现代管理学专业的大学生必须要具备更强的自主学习、团队合作、表达共享、质疑释疑、创新思维等关键能力。管理学课程教学对学生关键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因此,培养学生的关键能力已经成为现代高校管理学课程教学改革的重要目标。

1.自主学习能力

知识经济时代,各种管理学的新知识、新理念不断涌现。因此,管理学专业大学生必须要具备终身学习理念,这样才能适应不断发展变化的管理学专业发展的需求。管理学专业大学生必须具备自主学习能力,这样才能够更好地开展各种管理学课程的自主学习、自我反思、自我提炼和自我评估等。

2.团队合作能力

团队合作能力是现代管理学专业大学生必须具备的另一个关键能力。管理工作本身就需要很多人的參与,具备较强团队合作能力的人更容易在管理岗位上作出业绩。故在高校管理学课程教学中,要培养管理学专业大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学生之间共同开展学习、探究等工作,建立紧密的合作团队,以更好地参与管理学课程教学。团队合作中,各成员之间相互借鉴、相互竞争,可以极大提升管理学课程的学习效率。

3.表达共享能力

表达共享能力是一个较为宽泛的概念,主要包含口语表达共享能力、书面表达共享能力、人际交往能力、信息编辑与上传等。高校管理学专业的大学生具备较强的表达共享能力,是指能够借助口语、文字、网络等各种文化载体清晰完善地阐述自己对管理学课程学习的收获,能够把一些有价值的感悟、研究成果等形成各种文本与他人共享。这样的大学生不但能够更好地传递自己的想法,也能更好地聆听、理解和借鉴他人的共享理念。

4.质疑释疑能力

质疑释疑能力主要包含两层含义:一是管理学专业大学生要能在学习、研究和实践中不断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并能独立地开展问题原因的思考与分析;二是能够结合问题产生的原因,从根本上为问题的解决提供有价值的方法、对策等。管理学专业大学生必须要能洞察各种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并能用自己的专业知识为问题的解决提供一些有效的建议。

5.创新思维能力

创新思维能力是对高校管理学专业学生提出的更高层次的能力培养要求。管理学专业大学生应当具备以下创新思维能力:一是专业创新思维,能够创新性地学习本专业知识,并能在一定程度上拓展本专业知识;二是社会创新思维,能够不断考察社会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并能创新解决措施;三是前瞻性创新思维,能够科学预见未来管理学专业发展的前景,提前制订各种应急方案等。

从总体上看,在管理学专业大学生应具备的各项关键能力中,自主学习能力是核心,团队合作能力与表达共享能力是关键,质疑释疑能力是更高的要求,创新思维能力是根本保障。

管理学课程教学中学生关键能力培养存在的问题

1.教学方式传统,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现象比较常见

我国高校管理学课程教学与其他专业课程教学类似,也存在教学方式过于传统的问题。大多数管理学课程采用传统课堂讲授方式,未能充分发挥学生课堂参与的积极性,学生不能更好地开展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和表达共享。很多高校管理学专业教师侧重于对学生管理学知识的讲解,学生被动地接受教师的观念,缺乏自我反思、自我总结的过程。2015年,山东经济学院经济管理专业对本专业在校大学生调研显示,69.52%的大学生认为本专业教学方式传统,不利于自己的专业发展与成长。部分管理学专业毕业生反映进入工作岗位后,发现很多在校学习的管理学知识与工作岗位的实际需求存在明显落差。总之,教学方式传统带来的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的现象已经成为制约学生关键能力培养的首要问题。

2.教学手段单一,现代信息化教学工具应用相对较少

管理学课程教学中,教学手段单一,现代信息化教学工具应用相对较少,也是制约该专业大学生关键能力培养的重要问题。尽管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发展,多媒体教学在管理学专业中的应用越来越多,但是,应用效果并不明显,大多数教师把多媒体教学设备当作辅助管理学课程教学的附带工具,并没有真正构建以多媒体教学为主的新型管理学课程教学体系。同时,在数字化、信息化时代,多媒体教学也需要进行与时俱进的改革与完善,需要高校管理学专业进一步加强信息化教学手段的研究与应用。总体上看,我国大多数高校的管理学教学手段有所创新,但是教学手段单一问题仍然突出存在。

3.评价机制欠缺,忽视对学生关键能力维度指标的考核

评价机制不完善,这是影响管理学专业学生关键能力培养的重要客观因素。我国当前高校在管理学专业的大学生评价考核中,仍然侧重于学生知识水平的考核,侧重于终结性评价。在这种评价机制下,学生对管理学知识的记忆、期末考试不挂科等更为关注。不少管理学专业学生反映现有评价考核方式限制了自己的专业成长空间,对未来职业生涯的开展也产生不利影响。如2016年,我国某知名管理学专家与北京几所高校的管理学专业大学生进行直接对话,该专家从最新的管理学理论、信息出发提出了几个具有较强专业性的问题,参与对话的二十几名大学生没有一个人能够清晰无误地回答上述问题。经调研发现,学生缺乏自主学习能力、质疑释疑能力与创新思维是不可忽视的原因。

除此之外,高校管理学专业一线教师缺乏对学生关键能力的培养意识,不能制订科学有效的关键能力培养方案,这也是要重视解决的问题。

构建以培养学生关键能力为目的的

管理学课程教学新模式建议

1.构建以学生关键能力培养为核心的教学方式

高校管理学课程教学必须要改变传统课堂教学方式,真正建立以推动学生关键能力发展为主的新型教学方式。课堂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重视学生管理学创新思维的塑造。可以借鉴西方国家高校“翻转课堂”教学方式,让学生在课前先对各种管理学课程内容进行预习,标记自学中存在的问题,然后在课堂上与教师、其他同学一起探究共享热点问题。教师要鼓励学生提出对管理学课程学习的一些全新理念。在课下作业中,教师要安排更多团队合作的开放性作业,提高学生课下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兴趣。同时,也要重视管理学实践教学,让学生把自己的管理学知识应用于实践问题的解决之中。

2.打造以学生关键能力培养为目的的信息化教学平台

信息化教学平台是培养管理学专业学生关键能力的重要技术条件。高校管理学专业教师应当重视信息化、数字化教学工具的使用,构建真正的信息化、数字化教学体系。首先,构建信息化、数字化课堂,借助多媒体、网络等信息化工具丰富课堂教学内容,提升学生合作学习和质疑释疑等关键能力。其次,要构建网络化教学平台,让管理学专业学生能够借助网络教学平台及时查询课程教学信息、教学任务,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同时,借助网络教学平台,学生之间还可以实现各种学习资源的共享,开展更加灵活的合作学习。

3.制订以学生关键能力培养为主要指标的评价机制

立足学生关键能力发展实际,创新制订评价机制是培养学生关键能力的重要客观条件。管理学课程教学中,应当围绕学生关键能力的培养创新评价指标,建立关键能力考核体系。要重视学生关键能力培养的过程性评价,通过制订关键能力培养档案等方式开展具体的过程性评价考核。在终结性考核评价中,也要设计更多关键能力的考查题目,了解学生是否通过一段时间的学习真正提高了管理学专业关键能力。要让学生参与自我关键能力的评价考核工作,构建“学生+教师”双主体关键能力考核评价模式。

参考文献:

[1]胡昌送:《突出发展学生关键能力的管理学课程教学探索与实践》,《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7年第19期,第46-47、51页。

[2]郭广军、刘兰明、龙伟、陈长江、方建超、游新娥:《新形势下我国职业院校学生关键能力定位与培养体系研究》,《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7年第5期,第22-28頁。

作者单位:咸阳师范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 陕西咸阳

病理学课程范文第2篇

摘要:本文针对高职消费心理学课程考核中存在的问题,笔者从确立消费心理学评价原则入手,提出课程评价中实现评价内容、评价方式、评价主体全面转变,通过这三个转变构建以过程性评价为主、以终结性评价为辅、以知识理论应用评价为基础、以实践技能应用评价为核心、以职业素养形成评价为扩展的发展性全面课程评价体系。

关键词:消费心理学 课程评价 改革

0 引言

消费心理学是高职高专市场营销专业的专业基础类核心课程。为更好培养高素质技能型营销人才,同时适应高等职业教育“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培养模式改革和“项目导向、任务驱动”的教学模式改革,消费心理学课程从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内容选取以及考核方式等均要做出相应的调整与改革。特别是课程评价方式的改革,逐步探索出以能力为导向的课程评价与考核模式。

1 消费心理学课程评价存在问题

目前该门课程评价当中存在一些问题,集中表现为:课程评价目的定位偏离;评价手段单一;评价内容范围过窄;评价重结果轻过程;评价缺少反馈。当前的评价模式缺乏科学合理性,偏离了高职高专应用技能型的学生培养目标和课程评价的目的,借由课程评价未能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创造性,也不能很好地检测学生的学习质量和效果。多数学校该门课程采取的评价方式是单一的闭卷期末考试,试卷都有“标准”答案,以期望达到评价的公平性,但统一而单一的考核模式,不能适应层次复杂、基础和能力各异的学生。只侧重终结性考核,在日常课程的学习中,缺少对学习过程监控和把握,不了解学生实际掌握情况,也很难针对性地调整教学内容。考试的内容多强调基础知识与理论,忽视了技能操作、应用能力的考核,不能全面評价学生的知识与能力,反而抑制了学生学习热情。

2 消费心理学课程评价改革的注意要点

2.1 评价知识技能并重,实现与人才培养目标的对接。高职高专教育在于培养高端技能型应用人才,其特征是基础理论知识够用、技能应用能力强、职业素养高、职业岗位适应性强。消费心理学课程评价体系设计要摒弃以往重知识轻实践的模式,代之以知识与能力并举,突出实践检验与专业技能的综合评价模式。在评价过程和内容的设计当中,突出对学生的职业素养和综合素质的评价。在课程评价体系中,实现与专业培养目标的对接,全面衡量与评价学生的素养和能力。

2.2 确立明确的评价目标。消费心理学课程评价实施中,要实现“以评促学,以评促教”的目的,一方面检验学生理论掌握和实践应用的能力与水平,是否达到了课程的教学目标,这是课程评价最主要的目的;第二方面监控学习过程,及时反馈信息,督促及帮助学生调整学习策略;最后在以上两个目的实现的基础上,教师判定课程设计的合理性与科学性,不断改进课程,获取更好的教学效果。基于此,我们必须转变仅仅以“考核”、“分数”为出发点的课程评价观念,考核不是根本目的只是一种手段,分数不是绝对标准只是一种相对性参照,评价体系的设计和完善必须以明确而科学的评价目的为导向。

2.3 发挥课程评价的激励监督作用。消费心理学课程的评价,要注重发挥其激励和监督的作用,在评价过程中,要引入竞争机制,鼓励成绩优秀的学生,并且组织学习经验交流活动,邀请消费心理学课程学习较好的同学,发言介绍经验,让任课教师和一些其他专业的教师,进行总结评判,提出合理的建议。课程评价的激励作用,要充分发挥出来,这样,才能实现学生学习主动性的提高,在自我激励作用下,学生对课程的学习产生兴趣,在课下会主动刻苦钻研,这种激励作用,对于学生成绩的提高,显得非常重要。从另一个角度上讲,这也是对学生学习该课程的一种监督,通过课程评价,综合考察教师的教学水平、学生的学习水平,使得成绩不好的学生,认识到资金存在的不足,对自己也是一种监督。

3 评价改革应坚持的原则

3.1 导向性原则。消费心理学课程,在进行课程评价的过程中,一定要以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为导向,评价体系的构建,要遵循教育学的基本规律。消费心理学的评价,还应注重时效性,结合当前市场经济发展,对该专业学生素质的基本要求,及时更新评价指标,发挥专业人才需求的导向作用。

3.2 科学性原则。消费心理学课程,在评价过程中,要坚持科学性原则,即相关的评价技术可以有效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教师的专业授课情况,并结合该专业的基本发展概况,不断做出调整,在相关指标权重的设置、指标的更新方面,要遵循基本的学科发展规律,保证评价的科学性。

3.3 可操作性原则。消费心理学本身是一门比较抽象的学科,其实际教学效果、学习质量,并不是简单的几项评价指标就可以概括的。因此,在评价指标的构建过程中,要不断进行测试,提高相关评价的可操作性,注重细节技术性问题,提高消费心理学的评价水平。

4 消费心理学课程评价体系构建的三个转变

消费心理学课程在实现任务驱动、小组学习改革基础上,实现从评价内容、评价方式、评价主体全面转变,通过这三个转变构建以过程性评价为主、以终结性评价为辅、以知识理论应用评价为基础、以实践技能应用评价为核心、以职业素养形成评价为扩展的发展性全面课程评价体系。

4.1 评价内容转变,实现评价内容全面性,知识与技能综合评价。评价内容的全面性,主要侧重教学评价的具体内容应围绕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职业素养与态度情感等而展开,形成多维度、全面性的评价内容体系。消费心理学是一门注重应用的课程,教学实过程当中应摒弃“知识本位”的思想,强化能力与技能培养的实践教学环节。相应的,在评价内容选择上,必然要加强实践能力的检验和评价。借助于教学任务的布置、实施和展示环节,针对每一次任务设计完善评价内容和评价标准,既要包括基础知识掌握和运用、也兼顾学生分析和应用能力,既要包括学生小组合作精神也要兼顾学生沟通和表达能力,既要包括职业素养也要包含职业思维意识。

4.2 评价方式转变,实现评价方式多样性、过程化。结合消费心理学课程任务要求,布置多样性的任务完成和展示方式,根据任务要求设置相应的评价模式。可以采取实践操作、课堂汇报、消费调查、书面报告提交、情景模拟、校外实训、主题讨论、实例分析、校内竞赛等多种形式。每个任务根据内容和形式要求设计可操作的、标准化的评价指标体系,在任务实施过程观察学生的参与和互动、学生的表现,以任务调查、书面报告等多种形式来考核学生的知识水平和综合能力。课程评价模式是多方面、多层次的综合,这样既能提高学生的兴趣,也能真正让学生有锻炼的机会。结合评价方式多样化的实施,强调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而且更侧重过程性评价,各评价主体要对工作任务的进展情况进行动态化、阶段性的评价,各小组根据评价反馈持续改进课程任务,不断提高学生技能和实践能力。

4.3 评价主体转变,实现评价主体多元性。在消费心理学课程教学任务实施过程中,根据任务差异,选择适当的评价主体,从全过程和整体上,实现评价主体的多元性。一方面,通过教师、学生、企业等多主体的选择、沟通和协商,使课程评价成为师生教学相长的过程,也有利于实现教学评价与企业评价对接;另一方面,加强自评、小组互评、组内成员互评等形式的评价,尽可能实现评价的公正和客观。例如,课程小组任务——消费者对某产品的消费需要分析,其中包括三个主要任务环节:联系合作企业开展具体产品消费者需求调查,与企业交流调查结果,以及具体产品消费者需要的课堂汇报。这个任务评价主体设计上包括了企业对学生联系企业和调查实施与完成情况的综合评价,教师对任务过程及成果的综合评价,小组间完成情况互评,以及完成任务中组员之间协作、态度等的互评。多元化评价主体,从不同角度进行任务评价,既保证课程任务评价的全面客观,也对任务实施过程进行监控和协调。

5 结束语

高职教育的重要任务是培养适合社会经济发展需求的实用型人才,当前消费对我国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越来越大。高职院校在消费心理学课程评价改革方面,要结合市场营销领域最先进的理论,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进行科学的论证分析,提高课程改革的时效性,更好地发挥消费心理学课程评价的教育意义,为社会培养更加专业的优秀人才。

参考文献:

[1]李妍.高职高专院校市场营销专业考试改革的思考[J].科技创业家,2013.9.

[2]吕宇栋.高职高专市场营销专业《消费心理学》教学改革的思考[J].职业,2013.5.

[3]高秀石.高职高专教学考核模式改革刍议[J].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6.

[4]徐娜.论综合课程在培养学生创新个性方面的作用[J].才智,2014(31).

[5]赵玉宝,郑淑清.校本课程的价值维度与研发实施策略[J].大连教育学院学报,2014(03).

[6]李宝庆,靳玉乐.麦克莱伦的批判课程理论及其启示[J].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06).

病理学课程范文第3篇

蒙玉玺 201200701042 管理沟通的课程已经结束,在这门课程的学习中,我对管理和沟通有了更加深刻的体会和认识,管理和沟通对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十分重要,学习好这门课对当代的大学生也十分关键。

管理沟通这门课程不局限于书本上的教学,而是让学生参与其中,通过上课提问,学生上黑板作答,分小组进行诗朗诵,进行演讲等活动,提高学生的课程参与程度,同时在活动中提高同学与同学之间,同学与老师之间的沟通和交流。

在小组中我担任组长的职位。我们小组中的成员来自工商,信管两个专业,四个班级。虽然大家彼此之前都不太熟悉,但是经过这门课程的共同学习,共同协作,课程结束的时候大家都成了好朋友,相信将来大家也会珍藏着份友谊。在小组合作中我们进行了PPT的分工合作以及演讲稿的撰写,诗歌的练习等等,尽管大家的课程不同,但是大家都尽量安排课余时间去完成任务。在这些活动中,我们不仅锻炼了和不同的人交际合作的能力,还锻炼了胆量,在几次上台表演以及演讲中,都让我们对上台演讲这方面的能力得到了提升。相信这也是老师布置这些作业的目的和意义。

在一次课程中,老师叫了两位同学上台去描述一个图片,让我们在下面画,可是由于那位没有说清楚尺寸大小,方位等等,说了半天,大家都画不出来,台下哄闹一片。结果老师一来就明确了每个图案的尺寸大小,大家不一会就画了出来。这节课让我深刻的理解到了沟通中准确表达的重要性。在工作中要是表达不清楚,就会影响工作的完成,在人际交往中要是词不达意就有可能造成人际交往和矛盾的产生。在一次课程中老师强调了平时发送邮件的格式和注意事项,让我受益匪浅,不仅是收发邮件,不管做什么事情都应该有其该注意的事项,只有注意到了这些事项,在工作中才能够尽善尽美。管理沟通在管理工作中至关重要,学习工商管理的我们更应该在平时注重学习与运用。

病理学课程范文第4篇

管理心理学是现代管理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一门以心理学、社会学、文化人类学和政治学等学科为基础,以组织中人的心理活动和行为反应模式为研究对象的学科。它是心理学知识在组织管理工作实践中应用的结果。是研究组织系统内,个体、群体及结构对组织内人的行为的影响,以理解、预测和管理人类行为,提高组织绩效的一门科学。工商管理、公共管理以及公共事业管理中,管理心理学均是非常重要的核心必修课程。

通过为时十三个星期的管理心理学的学习,从学习的过程中我充分的体会到管理心理学中的某些理论对公司、对个人、对各级管理人员的工作都有重要的意义,而作为一个在校大学生,我认为管理心理学在我们日常生活中也能得到广泛的应用。

一、应用激励理论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为了保持较高的积极性,就必须要有激励,激励包括目标激励,期望激励和奖励激励。 目标激励可以包括成就激励,自我实现激励,或者前景激励。目标是一种刺激,合适的目标能诱发人的动机,进而促使达成目标。人的动机来源于需要,而需要的满足便是人活动的最大动力。管理者的工作就是如何巧妙地将企业的目标与个人的需要统一起来。即目标的设置问题。管理者向员工描绘一个愿景,并能鼓动员工看到这个愿景对自己的价值,并热情主动地去实现它,这就是一个成功的目标。对一个渴望自我实现成就感强的人来说,给他提供一个能够充分展示自己,具有一定挑战性的目标,将会产生强大的驱动力。信任是一种动力,一句:“我相信你能行!”就能让人热血沸腾。有时候人并不知道或者不相信自己深埋着的潜力,需要聪明的管理者去唤醒它。当你总是从员工那里期望最好时,无意中,你的言调、表情、态度都会传达出你对他们的这种期许,这是信任的激励。对有才能的人,信任地放给他一定的权利,会起到很好的激励效果。在要求员工时,管理者的期望应略高于员工表现出来的能力,这样即使任务具有一定的挑战性,激发员工的成就心理,又能使员工的感到上级的信任与认可,从而充分发挥潜能,还能避免按部就班消磨意志,又达到了提高效率的目的,可以说是一举三得。所以管理者对员工的期许是一种关键的激励方法。以上各种激励方式最终都要通过奖励优秀来强化与肯定,否则激励就成了空头口号,难以达到激励的效果。有实验证明,人在无激励状态下,仅能发挥潜力的10%-30%,在物质奖励作用下,能发挥自身潜力的50%-80%,在适当的精神激励下,可发挥潜能的80%-100%。

人的积极性是以合理的需要得到满足为基础的,是由动机推动的。作为学生,在校期间的需要是多方面的,因此我们在学生管理工作中,应注意了解学生的需要,尽力解决他们的生活困难,满足其物质需要; 根据每个学生的气质、性格、能力、兴趣、爱好等不同,开展各种教育

和文化、体育、娱乐活动,以满足学生的精神需要。同时,开展思想政治教育,使他们端正学习动机,正确处理个人需要同国家需要、当前需要与长远需要的关系,反对只顾个人需要忽视社会需要、只顾眼前利益忽视长远利益的思想倾向。学校教育管理的目的之一是促使学生具有积极的学习态度,表现在良好的学习行为,取得理想的学习效果,从而实现教育的培养目标。因此,在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中应用心理学理论显得非常重要。目标是一种刺激,合适的目标能够诱发人的动机,规定行为方向,具有激励作用。明确对学生德、智、体、美诸方面的要求,使之具体体现在学校的课程设置及教学内容上。让学生能在不断的成功中逐步树立自信心,强化学习动机,提高学习能为。

二、对学生进行心理素质教育 在新的形势下,针对学生可能和已经面对的各种问题,仅仅着重于他们的智力与能力的培养显然是不够的。我认为,学校还应真正关注学生的心理素质的培养,通过各种途径培养他们较高境界的道德修养、强烈的高成就动机、调整与控制个人情绪的能力以及适应环境变化的 能力,从而达到心理学家公认的心理健康素质标准。即:一是要热爱生活,接纳自我; 二是情绪稳定,心情愉快; 三是有安全感,能承受挫折和不幸;四是自我意识正确,自我评价客观;五是有强烈的高成就动机,学习兴趣广泛,求知欲强; 六是有坚强的意志力,自信心强; 七是适应能力强,能正视现实; 八是人际关系和谐,乐于与人交往; 九是心理和行为与年龄相符。当然,要做好一个学校的管理工作当然还离不开行政、后勤部门的配合,也可以运用管理心理学理论来加强对其他人员的管理。

三、运用社会心理动力机制促进班级管理

学生管理规定、班集体目标、班集体舆论和班集体规范构成了班集体的动力系统。在班集体动力系统的规范和压力下,学生常常表现出从众、服从等社会心理现象,如遵守作息制度,早上要按时起床,整理内务、出操等。从众和服从是在规范、群体的压力下发生的,它只是个人不愿被集体排斥或制裁所做出的妥协,并非自觉自愿的行动和态度的真正转变。因此,班级管理运用动力机制不应仅满足于此,要注重运用榜样的力量,促进学生出现模仿从同榜样的社会心理现象,这样才能使班级管理获得质的提高。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的教育者角色使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必然成为学生学习的榜样。因此,注重自身的言行,以班级中进步的同学为榜样,是促使学生模仿并产生认同行为的重要方法。对于青年学生

来说,模仿是在社会认知的基础上出现的,他的发生完全是自觉自愿的; 认同则比模仿更进一步,包括认知、情感和行为的一致,因此更具积极意义,能推动学生自觉、主动地向榜样学习。教师对学生的积极行为应该给予及时的强化,激励其积极行为的经常出现并内化为学 生自身的人格品质特征。

四、

在学习管理学的过程中,我对自我的也有了更多的了解,通过课堂测试我发现我是一个粘液质为主,多血质为辅,虐待胆汁质的人,这也挺符合我的经历的,深思熟虑,敢于冒险,而且多次在关键时候救场。发现了自己的优点也看到缺点,

三、总结

病理学课程范文第5篇

1.企业的概念:企业是依法设立,从事生产、流通等经济活动,为满足社会需要并获取盈利,进行自主经营,实行独

流。人员流。价值流。信息流。 8.企业制度:企业制度一般是指以企业产权制度为核心,包括企业经营制度(经营方式)和管理制度等一系列制度的总

立核算,具有法人资格的基本经济单位。 称。 2.企业的特征:1.企业以市场为导向。2.8.企业制度包括:经济形态、经营形态、企业是实行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独立核算的经济组织。3.企业是依法设立、依法经营的经济实体。

4.企业系统:任何一个系统,一般都具有整体性、关联性、目的性和对外界环境的适应性等特征。

5.现代企业:现代企业是一个运用各种资源条件,为实现一定经营目标而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经济实体,是一个人造的、有若干要素所构成的、开放的、不断地将输(投)入变换为输(产)出的动态转换系统。

6.企业管理系统的静态组织结构:①横向水平分系统。(生产子系统、营销子系统、技术子系统、财务子系统和人事子系统等5大职能子系统)。②纵向垂直分系统(高层经营管理子系统、中层管理子系统和基层作业子系统3个层次的水平子系统)

7.企业管理系统的动态组织结构:物资

法律形态、企业的管理制度。 9.企业制度的4种基本形态:个人主制企业,合伙制企业,合作制企业,公司制企业。

个人业主制企业:由业主个人出资兴办,由业主自己直接经营的企业。个人业主制企业一般规模小,内部管理机构简单。其主要优点;产权可以自由转让,经营者与所有者合一,经营方式灵活,决策迅速,精打细算。他的弱点在于:企业本身财力有限,而且由于受到偿债能力的限制,取得贷款的能力较差,难于从事需要大量投资的大规模工商业活动,而且企业经营得好失败,完全依赖于业主个人的素质。

公司制企业:一般是指有两个或有两个以上集资联合组成的法人企业。 10.公司形式分类方法:按公司债务责任和是否分为等额股份可以分为无限责任公司、有限责任公司、两合公司、股份

有限公司、股份两合公司、独资公司 11.无限责任公司定义及特征:无限责任公司是公司的一种法律形式,它是由两人以上的股东组成,全体股东对公司的债务负有连带无限清偿责任的企业法

人。特征:必须由两人以上的股东组成。股东必须对公司债务负连带无限清偿责任。

12.无限责任公司的主要优点:组建简便。财智合作。经营努力。信用度高。缺点:股东责任太重。资本筹集较难。股本难以转让。

13.有限责任公司定义及特征:有限责任公司是指由法定的一定人数的股东共同出资,不公开发行股票,股东以其所认缴的出资额对公司承担有限责任,公司以其全部资产对其债务承担责任的企业法人。特征:公司的股东人数不但有法定人数的最低人数下限,而且还有法定的最高人数上限(2到50)。

公司股东向公司的出资额由股东协商确定,公司的资本由若干份额所组成,但不分为等额股份,公司向股东签发出资证明,不发行股票。股东的出资份额可以转让,但必须按一定规则进行。股东以其出资额为有限对公司债务负有限清

偿责任,并以其出资份额享受不同的权利和义务,公司以其全部资产对公司债务承担责任。

13.股份有限公司:是由若干人以上的股东所组成,注册资本由等额股份组成,

并通过发行股票筹集资本,股东以其所认购的股份对公司承担有限责任公司以其全部资产对公司债务承担责任的企业法人。

14.股份有限公司的特征:公司的资本总额分等额股份。股以其所认购的股份对其公司承担有限责任公司则以其全部资产对公司债务承担责任。股东人数不得少于规定的数目。

14.现代企业制度的定义:现代企业制度,是指在市场经济和社会化大生产长期发展中所形成的,以建立企业法人财产权利为关键,以完善的企业法人制度为基础,以有限责任为标志,以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为主要形态的现代公司制度。内涵:企业法人制度,有限责任制度,科学的组织管理制度。 第二章

一:企业文化的构成:

1企业文化的精神层(精神文化是企业文化的核心部分

2企业文化的制度层 3企业文化的物质层 二:企业道德的作用:

1企业道德建设有利于提高员工的个人道德素质

2企业道德是推动企业发展的精神动力 3加强企业道德建设有利于提高企业管理的有效性

4加强企业道德建设有利于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三:企业社会责任定义:企业在争取自身的生存和发展的同时,面对社会需要

和各种社会问题,为社会的福利、稳定、发展而履行的职责和应尽的义务。 四:企业社会的责任的内容

1对消费者的责任:(1)保证产品的质量的安全性。(2)保证交易过程的公平合理。(3)诚实宣传和向消费者提供充足资讯(4)建立完善的客户服务体系和投诉处理机制

2对社会生态平衡的责任:(1)保证产品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2)企业应积极参与环境的治理。(3)对员工及投诉者的责任。(4)保障员工的合法权益。(5)保障投资者的权益。

3对员工及投资者的责任;(1)保证员

工的合法权益;(2)保证投资者的权益 4对社会发展的责任:创造物质和精神财富。依法纳税。积极参与社会公益事业。努力创造就业机会。 第三章

一:企业战略:是企业在充分了解市场环境和分析自身条件的基础上,为适应未来环境的变化,求得长期发展,对企业发展目标、实现目标的途径和手段进行的总体规划。

战略3个过程:战略制定、战略实施、战略评估

战略7个步骤:1确定组织当前的宗旨、目标2分析外部环境,发现机会和威胁3分析组织的资源,识别优势和劣势4重新评价组织的宗旨和目标5战略制定6实施战略7评价结果

二:企业宏观环境分析概括:政治环境、经济环境、社会环境、技术环境 三:一体化增长战略

1后向一体化:这是一种按销、产、供为序实现一体化经营而获得增长的策略。

2前向一体化:从物质的移动角度看,就是朝与后向一体化相反的方向发展。即按供、产、销的顺序实现一体化经营,

使企业得到发展。

3水平一体化:企业兼并处于同一生产经营阶段的企业或与同类企业进行合资经营,以促进企业实现更高程度的规模经济和迅速发展的一种战略。 第四章

1.市场营销的概念:市场营销是指企业旨在满足市场需求,实现自身目标所进行的商务活动过程。

2.市场调研方法:观察法(直接观察法,痕迹观察法,行为记录法):询问法(免谈调查法,电话调查法,邮件调查法,日记调查法);实验法(实验室实验调查法,实地试验)。

3.产品生命周期概念:产品生命周期是指产品从试制成功到投入市场开始,直到最后被淘汰推出市场为止所经历的全部时间,即是产品的市场寿命,而不是产品的使用寿命,这段时间被称为产品生命周期。

4.产品生命周期4个阶段:引入期(导入期)、成长期、成熟期、衰退期。 5.品牌:品牌是指用来识别商品或劳务的名词、数字、符号、图案、设计、颜色及其组合。包括品牌名和品牌标志两部分。品牌名称是指品牌中可以用语言

来称呼的部分,而标志指品牌中可以被识别但不能用语言来称的部分。商标是指经过登记注册获得专用权并受法律保护的一个品牌货其一部分。

6.品牌策略有这几种:品牌化策略,品牌使用者策略,品牌统分策略。 第五章

1.人力资源定义:人力资源是指能够推动整个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具有智力劳动

能力和体力劳动能力的人们的总和。它应包括数量和质量两个指标。 2.人力资源特点:主导性、社会性、创造性、自控性、可再生性、时效性、成长性。

3.岗位分析概念:岗位分析,又称职位分析或工作分析,是对企业各类岗位的性质、任务、职责、劳动条件和环境,以及员工承担本岗位任务应具备的资格条件进行的系统分析与研究,并由此制定岗位规范、工作说明书等人力资源管理文件的过程。

4.人员招聘的基本程序:部门提出——总经理批准——登招聘广告——筛选简历——进行测试、面试——体检——背景调查——录用后批准——发出录用通知——报告、培训、签

第六章:

1.财务管理概念:是基于企业生产经营中客观存在的财务活动和财务关系产生动。

7.筹资管理定义:是指企业根据其生产经营、对外投资和调整资本结构的需要,的,是利用价值形式对企业生产经营过程进行的管理,是企业组织财务活动,处理与各方面财务关系的一项综合性管理工作。

2.货币定义:货币是指企业的资产,包括财产、债权和权利等。货币既有有形的物质形态,还有无形的表现形态。 3.货币的时间价值定义:货币时间价值是指经过一定时间的投资与再投资所带来的增值价值,其反应的是无风险和无通货膨胀条件下载的社会平均资金利润率。

4.单利计算:I=P×i×nF=P+I =P+P×i×n=P×(1+i×n)

P本金 i利率 I利息 F将来值 n时间

5.复利计算F=P×(1+i)nP=F×(1+i)n 6.财务分析定义:财务分析是以财务报告资料及其他相关资料为依据,采用一系列专门的分析技术和方法,对企业等经济组织过去和现在有关的筹资活动、投资活动、经营活动、分配活动的盈利能力、营运能力、偿债能力和增长能力状况等进行分析与评价的经济管理活

通过筹资渠道和资本(金)市场,运用筹资方式,经济有效地筹集为企业所需的资本(金)的财务行为。

8.筹资主要方式:筹措股权资金、筹措债务资金。

9.企业负债资金的筹集方式主要有:银行借款、发行债券、融资租赁、商业信用。

10.企业对外投资决策应考虑的因素:对外投资的盈利与增值水平、对外投资风险、对外投资成本、投资管理和经营控制能力、筹资能力、对外投资的流动性、对外投资环境。 11:企业的类型

(1)按生产资料所有制划分:社会主义

企业(国有企业,集体所有制企业和各种合资经营企业)和资本主义企业(私营企业和国家资本主义)

(2)按所属行业划分:农业企业,工业企业,建筑安装企业,交通运输企业,商业企业,金融企业

(3)按企业规模划分:大型,中型,小型企业

(4)按企业使用的主要经营的资源划分:劳动密集型企业,资金密集型企业,技术密集型企业和知识密集型企业 (5)按市场类型划分:商品市场,及融市场,技术市场,信息市场

病理学课程范文第6篇

时光飞逝,几周的心理学课程就这样结束了。课程虽然已经学完,但从课堂里学到的心理学知识却让我获益匪浅。让我真正了解了健康的心理的重要性,知道了大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并且能够及时的解决发生在我身上的心理问题,和预防将要发生在我身上的心理问题,使我能拥有一个健康的心理在大学里认真地学习和生活。健康的心理能够促进意志、个性、气质等非智能结构发展,促进我们大学生的全面发展,所以大学生心理教育是适应未来社会竞争的素质教育的需要。

我们这门课心理选修课主要是通过观看视频获取相关知识的。视频里也是有一位主讲人在为他的学生授课。这样的学习方式也让我们感受到,不只是在座的我们面临着对某些方面的困惑,也有很多当代大学生有着同样的心理问题。所以,我们在这样的学习环境下可以更容易理解其中解决问题的方法。

我们学习的内容主要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是了解并学习有关心理学的部分知识;第二部分是了解当代中国社会心理热点问题。所以我们上课的前段时间是学习第一大部分的内容,后面则转为第二大部分。

在第一部分的学习当中我印象比较深刻的有,什么是学习、知识的学习、自主学习、合作学习。

学习是通过阅读、听讲、研究、实践等获得知识或技能的过程,是一种使个体可以得到持续变化(知识和技能,方法与过程,情感与价值的改善和升华)的行为方式。学会学习有助于培养我们的德智体美劳,教会我们做人,修养生息,做一个有素质有道德的人。社会发展到今天,对国民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特别是在升学、就业、务工、竞选、任职等一系列重大问题上,对知识和素质要求的门槛越来越高。当今世界,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社会发展日新月异,知识更新节

奏加快,本领恐慌处处显现。显然,本领需要学习,机智与灵活反应也需要学习,健康的身心同样也是学会了健康的生活方式。学习是人生的一大幸事和追求,好处多多,岂能不学?

知识的学习和掌握是我们学生各种技能形成和能力发展的重要基础,是创造性产生的必要前提。在这一章节里我得知知识学习的机制可以分为机械学习的机制和有意义学习的机制。机械学习的机制实质上是各种联结的形成,这种学习对新旧知识仅局限于形成文字符号的表面联系。就好比我们在学习中,总是以为把要记的内容,通过死记硬背就能理解,其实不然,因为我们都没有理解其中的联系。当知识积累到一定程度后,会出现知识的整合,即知识的系统化,就是把有联系的知识组合起来形成一个网状的结构,把其他零散的知识按层次形成体系的过程。学会知识的学习,有助于我们不仅能认识事物的外部特征,而且能理解其内在规律,能把握知识之间的联系。可见,知识的学习是有意义学习的重要机制。自主学习这一章节的学习让我觉得非常有必要。因为已是大学生的我,在大学的学习方式中大多以自主学习为主。所以,通过这一章节的学习,我学会了如何更好的自主学习。(1)合理分配每天的学习任务。(2)合理规划每天的时间。

(3)按照既定的时间表行事。(4)及时复习。(5)向他人提问。在学习中碰到疑难问题,要及时向老师和同学请教。(6)养成做笔记的习惯。做笔记既可以帮助自己集中精力思考和总结、归纳问题,加深对学习内容的理解和记忆,又可以把学习内容中的重点记录下来,便于以后查阅和复习。(7)保持适量的休息和运动。休息和运动不仅可以让自己保持良好的状态,也是消除压力的好办法。合作学习又是建立在自主学习基础上的一种新型学习方式,要求学习者具有较强的独立自主的意识、具有强烈的求知欲、能够合理地安排自己的学习活动,具有刻苦钻研的精神并且对自己的学习效果有一定的科学性评价能力,能用科学的方法主动探求知识,敢于质疑问难针对这样的群体而进行教学的一种学习模式。合作学习,尤其体现在小组合作活动中,小组成员之间可以互相交流,彼此争论,互教互学,共同提高。既充满温情和友爱,又像课外活动那样充满互助与竞赛。同学之间通过提供帮助而满足了自己影响别人的需要,同时,又通过互相关心而满足了归属的需要。在小组中,每个人都有大量的机会发表自己的观点与看法,倾听他人的意见,使我们有机会形成良好的人际技能,当我们在一起合作融洽、工作出色时,我们学到的就会更多,学得也就更加愉快。何乐而不为呢?

而在第二部分的学习当中,则将我们的注意力转向当代中国社会心理热点问题上。在这一章节中,我比较关注的一个话题是孤独的应对和亲密关系的建立。我们每个人都有过或多或少、或深或浅的孤独。当我们身处孤独的境地时,每个人也会有不同的孤独应对策略。而在这林林总总的方法中,我们也可以总结出比较适用的方法。(1)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2)树立一个远大而现实的目标,并尽力实现它。(3)寻找或培养自己的兴趣。(4)坦然面对和接受失败。(5)广交朋友,融入集体,等等。而亲密关系的有效建立则更有利于我们远离孤独。

那么何为亲密呢?真正的亲密应当定义为:亲近和了解。而以我个人的理解,亲密关系可以表现在很多方面:完全信任与接纳对方,分享一切感受(包括厌烦、兴奋、思绪、愤怒或快乐),愿意把对方引入自己的圈子,愿意花时间去了解对方,即使内心最隐私,最难以启口的,都会愿意与对方分享,让对方知道内心的感受,爱对方并不占有与控制对方,即使观念或立场不同,但却可以和而不同,尊重对方,保留自己的观点。

建立亲密关系,有助于让我们在人际关系中,享受生活中的各种乐趣,健康地成长。

负责、尊重的沟通也是发展亲密关系的关键,良好的沟通模式是关系计划的基石,以关怀的方式运用这个关系模式,就可以克服关系中的任何僵局。有了良好的人际关系,孤独自然就避而远之。

上一篇:阿长与山海经教案范文下一篇: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途径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