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养殖技术水产发展论文范文

2024-03-17

水产养殖技术水产发展论文范文第1篇

如何加强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有效扶持, 促进农业发展、农民增收,是我们当前面临的一项主要工作任务,也是摆在我们面前亟待解决的课题。对此,荔波联社认真组织人员对本县的农民专业合作组织进行了深入调研,就农村信用社如何更好的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进行了积极探索。

1. 基本情况

荔波联社全辖20个营业网点,其中正常营业网点15个,便民服务点5个,现有员工129人。截止7月末,各项存款余额69542万元,较年初增加7966万元,增幅12.94%,市场份额42.1%;各项贷款余额63209万元,较年初增加7721万元,增幅13.91%,其中涉农贷款余额57944万元,占比91.71%,比年初增加7055万元,其中农户贷款39065万元,农村经济组织贷款1450万元;农村工商业贷款17429万元。贷款市场份额76.4%,存贷款份额均居全县金融机构之首。

2. 荔波县农民专业合作社基本情况

近年来,随着我县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从中央到地方都高度重视农业组织化建设问题,强调把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作为深化农村经营体制创新和提高农业组织化程度的重要手段。在这一前提下,我县农民专业合作社得到较大的发展,特别是2007年7月1日《农民专业合作社法》颁布实施以后,我县农民专业合作社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新局面。截止到2010年7月末,全县共有农民专业合作社组织27个,带动农户2862户,已全部在工商部门登记,2009年农民专业合作社总产值567.1万元。全县已有13家合作社拥有自己的商标,注册商标13个,绿色食品认证2个,无公害食品认证7个,产品产地认证5个,统一包装2个,制订标准化生产规程2个。

3. 主要做法

3.1深入调查,统一认识。我社围绕县委、县政府提出的“打造‘糖蔗、畜牧、桑蚕、林果、蔬菜、茶叶’六大特色产业”的要求,确立了“大力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实现支农大效益”的服务“三农”新思路,并且将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作为支农工作的重中之重。一是联社成立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领导小组,制定了《荔波县农村信用社农民专业合作社调研方案》;二是深入调研,主动对接。我社主动与农办、农业局、县工商局等相关部门加强联系,及时了解掌握有关农民专业合作社相关信息;三是及时组织人员到全县27个专业合作社、各乡镇政府进行调查走访、召开座谈会、印发调查问卷、与农民面对面交谈等方式,了解各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状况,了解合作社社员的想法,掌握他们的需求。对此,我社及时召开领导班子成员会议,统一思想,研究制定了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荔波县农村信用社农民专业合作社贷款实施方案》,以期积极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的发展。

3.2创新服务,方式灵活。通过调研发现,我县农民专业合作社组建方式多元化:有的是专业大户创办,有的是村集体组织牵头创办,有的是部门牵头引办等。我社根据其组建方式的多元化,采取“宜社则社、宜户则户”的原则,对已有一定资金实力的合作社采用授信,直接办理贷款,对不符合贷款条件的合作社采用社员贷款。并不断创新贷款方式,采取“专业合作社+基地+社员”和“中介担保+专业合作社+社员”等多种模式使信贷支农服务向产前、产中和产后等各环节渗透,有效满足农民专业合作社不同层次的资金需求。目前,已向112户合作社成员发放贷款475万元。

3.3独立授信,方便快捷。为进一步探索解决农民专业合作社启动资金需求较大,但缺乏担保抵押保证,融资较为困难,金融扶持难以落实的困难和问题,我社在通过认真、仔细调研后,组织各基层信用社信贷人员深入专业合作社、农户了解掌握资金需求状况,找准信贷投放切入点,及时提供有效金融服务。制订了《荔波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农民专业合作社贷款管理办法(试行)》,向农民专业合作社推出“农民专业合作社授信”业务,先由信贷员收集合作社的管理素质、经营发展情况、业务往来情况等相关基础资料,填写调查表建立档案;再通过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获利能力、偿债能力、发展前景、信用状况等主要指标对其进行评级;最后进行授信。我们还对农民专业合作社贷款开通“绿色通道”,压缩审批流程,及时授信,简化贷款手续,提高办贷效率,在授信额度内随用随贷,周转使用。为农民专业合作社提供方便快捷的信贷服务。

3.4担保创新,解决难题。针对专业合作社贷款无法提供有效的抵押担保资产,我社树立破除“抵押物崇拜”理念,突破依赖抵押的传统信贷模式,采用信用担保、信用贷款和林权担保的方式,通过创新并推行“多人保证、联合保证”等做法解决“担保难”问题,在实际操作中,以保证方式为主发放贷款,对保证人条件没有苛刻要求,自然人、法人都可以作为农民专业合作社的保证人。由于合作社寻找单一的有实力的保证人存在较大困难,为此,我社接受多名保证人的联合保证。把合作社贷款偿还责任与合作社法定代表人、实际控制人、大股东挂钩,要求其夫妻提供共同保证。

3.5多方帮扶,助推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和壮大,离不开政府及各相关部门的支持和配合。我社积极主动与政府沟通协调,向县委、县政府汇报我社在促进和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方面的有关工作。与有关部门密切配合,解决农民专业合作社融资担保难,赢得他们的重视和支持。县委、县政府同意对我县信用社发放的农民专业合作社贷款进行贴息,并给予农民专业合作社一定补贴,减轻了农民专业合作社财务压力,同时也降低了我社经营风险。县委、县政府累计为我县农民专业合作社、及合作社社员贴息达56万元。在这个情况下,我县农民专业合作社从2007年不足10家增加到现在的27家,农民专业合作社资产总额从2007年的92万元增加了567万元。

4. 取得的成效

4.1有效带动当地农民增收。通过对农民专业合作社发放贷款,全力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做大做强。帮助其增加服务能力,逐步转向产、供、销为一体的社员服务上,更好地发挥当地资源优势和产品特色,推进农业产业化、规模化生产,有效带动当地农民增收。我社向荔波弘信土枇杷专业合作社社员42户农户发放112万元贷款,用于种植优质蜜柚。通过支持,蜜柚种植面积从原来不足100亩的扩大到了300亩,今年产值达240万元。种植蜜柚的社员年人均收入从单一种植玉米的2500元增加到6000元。

4.2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带动新产业。过去全县农村主要以种植水稻为主,农业资源的开展利用程度不高,综合生产能力和效益较低,通过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后,部分农户也在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将高效农业作为发家致富的一项重要工作。除种植水稻外还加入茶叶合作社、蔬菜合作社、血橙合作社、旅游开发合作社等都是围绕当地的主导产业和特色产品组建起来的农民专业合作社,不断拓宽增收致富的门路。从事农副土特产品运输、加工、销售的个体经营户逐步增多,延长产业链,增加附加值,活跃地方经济,带动了新产业。如发放荔波县益丰源血橙专业合作社贷款150万元,合作社成员115万元开发种植血橙基地700余亩,带动农户78户,每户年均增收2000多元。

4.3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的信贷支持,促进“一乡一业”、“一村一品”的发展之路。农民专业合作社可以很好地解决家庭经营与市场经济的衔接问题,有效地解决政府“统”不了、部门“包”不了、单家独户“干”不了的难题,是对农村经营体制的丰富、发展、完善和创新。农民专业合作社围绕当地已形成的主导产业和特色产品开展专业性生产经营活动。如朝阳蔬菜合作社、瑶山鸡养殖合作社、瑶山血橙合作社、驾欧旅游开发合作社等都是围绕当地的主导产业和特色产品组建起来的,其产业分布非常明显。这种区域产业化十分有利于促进“一乡一业”、“一村一品”的发展之路,有利于农业区域布局优化产业结构调整和特色优势产业的发展。

4.4缓解了部分农民专业合作社贷款难问题。我县绝大部分农民专业合作社因无法提供有效的抵押担保资产,无法得到贷款支持,造成农民专业合作社业务发展迟缓,规模小,无法壮大自身实力,承担经营风险能力较弱。自开展“农民专业合作社授信”业务后,通过“多人保证、联合保证”等方式解决部分无法提供有效的抵押担保资产农民专业合作社也可以取得信贷支持。

4.5拓展了服务领域,为信用社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农民专业合作社授信”业务的开展,体现了我社支持“三农”及农村企业及各类经济组织生产的真心诚意,在当地政府和农民中引起强烈反响,大大提高了信用社的声誉,为我社起到了以贷引存的作用,不少经济组织和农户原来在其他金融机构开户存款的,现已改到信用社开户存款。截止7月末,我县对公账户比年初增加55户,各项存款余额69542万元,较年初增加7966万元,增幅12.94%,市场份额42.1%,充实了我社资金实力,提高了信用社支持“三农”的能力。

5. 几点建议

5.1切实落实扶持措施。一是要树立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就是扶持农民的观念,大力扶持,搞好服务,营造农民专业合作社健康发展的良好环境。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对农民专业合作社实施税收优惠;二是努力加大财政支持力度。提高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资金在支农资金中的比重,建议财政部门在财力上要重点倾斜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扶持,充分发挥整合支农资金作用。建议将农业综合开发项目、标准化示范项目、农业产业化项目、农业科技入户项目、标准化畜禽养殖小区项目等各类财政支农项目和扶贫项目,委托有条件的合作社实施;三是由政府建立贷款激励机制,鼓励各金融机构扩大贷款发放规模,加大对县域经济的支持力度。

5.2加强对合作社规范发展的引导。建立农村合作社指导员制度。组建以农业、畜牧水产、林业等涉农部门科技人员和干部为主的合作社指导员队伍,建立指导员联系合作社制度,做好合作社发展的培育、帮助、指导、协调和服务工作。

5.3打造良好的信用环境。良好的信用环境可以促进地方经济发展。政府在信用环境建设中的引领推动作用,对促进地方经济发展起着重要作用。我们建议由政府牵头,通过信用乡镇,信用农户、信用企业、信用经营户的打造构成一个信用群体,从而快速地扩大信贷总量,使县域经济较好地得到信贷支持,形成农村经济与农村金融的良性互动多赢。

5.4建立农业贷款担保机构,切实解决担保难的问题。建议坚持地方财政注资,其他经济组织或市场主体入股,市场化运作,推动组建农业性担保公司,为专业合作社提供信用担保服务。积极探索由农民专业合作社成员出资建立风险保证基金,通过“合作社+担保基金”双重担保形式,进一步密切合作社成员间关系,解决农民专业合作社贷款担保难问题。

水产养殖技术水产发展论文范文第2篇

1 物理方法

结合水体中污染物的理化性质, 可以采取曝气、过滤、沉淀等方法实现水质的净化。

1.1 曝气

曝气就是给水体增氧, 把水体中的氮气等有害气体清楚出去。通常有2种解决方案, 一种是将水体静置48h, 另一种是通过机械搅拌进行增氧。如用自来水养鱼, 首先将水静置一段时间, 这样可以将水体中的有害气体剔除掉。然后通过水轮式的增氧机让池塘里的水体进行上下层的对流, 以便于溶解氧的增加, 这时有害气体的排出就可以实现水质改良的效果[1]。除了叶轮式的增氧机, 还有一种水车式的增氧机, 这种增氧机主要是为了养鳗, 这种机械增氧的方式是要将池底的淤泥翻出来, 从而搅动整个池塘的水体, 实现上下的循环流通, 特别是在炎热的夏季, 浮动的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时候会释放大量的氧气, 这样上层水体的溶解氧会达到饱和, 池塘水会整体的因为有序的翻动得到十分充分的溶解氧。

1.2 过滤与沉淀

过滤主要是希望将水体中的一些固态废物, 或者是一些大型的水生生物清除出去。常用的过滤设备一般有机械过滤器和压力过滤器等。之所以用沉淀的方法, 主要是水中的悬浮物常常会吸附在鱼鳃上, 导致其呼吸受到阻碍, 这样水体中的浑浊度与黏滞性都会增加, 最终对于鱼苗的孵化十分不利, 所以常常设置蓄水池首先进行沉淀处理。

1.3 泡沫分离技术与磁分离法

泡沫分离技术也是一种常见的方法, 在市场上经常可以看到运用此原理设计的一些浮选分离器, 它能向水中通气, 这样水体表面的一些火星物质会被一些微小的气泡所吸附, 然后漂浮在水面上形成泡沫, 最终将水体中的一些胶体物质与悬浮物质清楚出去。但需要注意的是, 这种技术并不能在淡水中使用, 大多适用于一些水体盐度在5%以上的海水中。磁分离法是现在一种比较新型的水处理方法, 它结合电磁原理, 能将水体中的如重金属离子之类的污染物进行电磁分离[2]。

2 化学方法

化学方法就是通过化学反应对水中的污染物进行处理, 下面主要介绍凝絮与氧化还原的方法。

2.1 凝絮

凝絮是用有机或是无机的化学试剂, 将水体中一些微小颗粒或者胶装物凝聚成一些大絮物状, 以此来加速它的沉淀。常见的凝絮试剂有铝盐与高分子絮凝剂等。

2.2 氧化还原

臭氧、双氧水、高锰酸钾这些物质能够与水中的有害物质进行氧化还原反应, 最终将水体中的毒性有效的降低或是消除;同时, 水中的病原菌也会被杀死。常见的消毒剂有漂白粉和二氧化氯。臭氧可以通过强力的氧化作用把水中的有机物或者色度有效的消除, 但因为它对细菌有十分强的效果, 最终水体中有益菌也会被杀死, 所以它常常用在一些比较特殊的地方。王博君在研究中提到, 臭氧对于河蟹育苗的应用, 他认为, 育苗水经过臭氧处理后, 水体中的细菌会得到极大的一致, 这样亚硝酸盐的浓度会最大幅度的降低, 换水量也会大大的减少。谭洪新[3]认为, 充氧可以在水族馆中进行水处理的应用, 充氧的消毒特性现在水族馆中的应用已经十分普遍, 但是在水产养殖中却应用很少, 大多只是针对河蟹育苗与鲍鱼育苗。

3 生物方法

生物方法是借助微生物以及自养性植物来进行水质改良, 究其原理是这些微生物与植物能够将水体中的营养物质进行吸收, 能够有效防止新陈代谢的残留物最终引起的水质败坏。

3.1 光合细菌

光合细菌其实是以光作为能源, 把二氧化碳与小分子的有机物当作供氢体, 能够进行完全自养性的类微生物。无论是在有氧还是无氧的环境中, 只要有水和光的存在, 光合细菌都能够生存繁衍。光合细菌最大的特性就是能够有效境地水体中的硫化氢等有害物质, 在水体中投入光合细菌之后, 会大量增加一些有益菌, 最终形成种群的优势, 这样病原的繁殖就会得到有效的抑制。现在, 陈对光合细菌的研究与应用在整个东南亚国已经十分普遍。

3.2 水生植物

水生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时, 会借助水中的一些元素合成一种有无物质, 这样就达到了净化水体的作用。谢俊进行了中华鳖培育与水葫芦栽培的试验对比, 最终结果表明, 水葫芦的栽培可以增加水体中的溶氧, 大大降低有机物, 最终改善了水体, 大大提高了中华鳖的存活率。黄鹤忠曾提到, 对虾池中进行石花菜的混养, 可以将水体中的无机盐吸收掉, 这样水体中的溶解氧自然就会有所上升, 达到水质净化的作用。

3.3 蔬菜、花卉的种植

在水产养殖中或产生一些废物, 常常含有大量的有机或是无机的物质, 但这种废物却是在蔬菜与花卉的种植时极为需要的, 所以可以结合应用。对于这项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能够让水产养殖中的废水与废物得以合理的利用, 实现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重效果。比如利用人工养鳖的废水灌溉茄子, 废水经过在茄子栽培系统中的应用可以将大量的营养元素吸收进去, 经过改善后的水质可以经过适当的调整再次放入养鳖场投入使用。

4 结语

这些水处理技术, 在水产养殖领域中得到了更为广泛的重视。但是, 随着“生态型养殖模式”与“绿色食品”等概念的提出, 对水产养殖也的要求也就更为严格, 自然水产养殖的水处理技术在研究与应用方面也必须跟上生产节奏。

摘要:传统的水产养殖需要大量的水资源, 养殖产生的废水含有的一些成分还会造成周围环境与水体的污染。所以, 水产养殖方式中水处理技术是十分重要的。从物理方法、化学方法、生物方法等3个方面对水产养殖水处理技术进行阐述, 这对于当前形势水产养殖业的发展是极为重要的。

关键词:水产养殖,水处理技术

参考文献

[1] 朱学宝, 谭洪新, 罗国芝.封闭循环工厂化水产养殖水质净化系统的技术构成[J].内陆水产, 2000 (1) :24-25.

[2] 刘鹰, 王玲玲.集约化水产养殖污水处理技术及应用[J].淡水渔业, 1999 (10) :22-24.

水产养殖技术水产发展论文范文第3篇

学院:生命科学学院专业:生物科学

姓名:尹玲学号:20105071101

班级:生科1班指导老师:黄斌

摘要:本文概述了淡水养殖存在的问题,分析了推进淡水养殖业可持续发展的几点思考以及我国淡水养殖的前景。淡水养殖品种混乱,养殖饲料的配比严重不足,鱼类爆发性疾病比较多,危害很大,为此提出了关于这些问题的几点思考并论述了淡水养殖的前景。

关键词:淡水养殖;前景;存在的问题

Abstract: This paper outlines the problems of freshwater aquaculture, analyze our thinking and outlook points to promote freshwater aquaculture freshwater aquaculture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Freshwater aquaculture species confusion, a serious shortage of aquaculture feed ratio, more fish disease outbreaks, causing great harm, for proposed Thinking about these issues and discusses the prospects of freshwater aquaculture

Keywords: Freshwater aquaculture; prospects; Problems

前言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于事物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渔业产品越来越被广大公众所接受,尤其是一些渔业的“无公害的绿色食品”,人们对它们的青睐度也越来越高。淡水养殖是指利用池塘、水库、湖泊、江河等内陆水域,饲养和繁殖水产经济动物(鱼、虾、蟹、贝等)及水生经济植物的生产活动。淡水养殖在我国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分布于我国包括沿海和内陆的广大农村,是分布最广的产业之一。在淡水养殖中,最主要的是池塘养殖,它以鱼类养殖为主,生产水平较高,具有产量较稳定、投资小、收益大等特点。1. 淡水养殖存在的问题

1.1 养殖品种混乱

因为大部分的渔户缺少系统的市场调查,致使他们对于市场的供求关系等问题,认识不足,从而造成养殖品种混乱的情况严重。另外,在大部分的北方淡水养殖区,多以传统的养殖品种为主体,这些养殖品种的数量多,这样在价格上就会降低。同时,在选择养殖品种时,单纯只以经济效益为出发点,很少考虑当地的自然情况与资金、设备、销路等供应因素,育目的投资的后果严重。

1.2 淡水养殖饲料的配合

受到传统思想的影响,很多渔户对于饲料配比的认识严重不足,认为只要最贵的、国外产的饲料就是最好的饲料,对饲料的成分、配比,不同淡水养殖品种所需营养的需求不同等因素,都没有很好地考虑在内;另外,由于饲料的生产厂家多,品牌质量乱,饲料市场的管理力度不够,也是影响北方淡水养殖业发展之后的因素。而且,还有些质量确实很好的饲料,但是其价格却不是大部分渔户所能接受的,致使北方淡水养殖的饲料问题一直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

1.3 淡水养殖鱼类暴发性疾病

在养殖业中,暴发性疾病的危害性是不言而喻的,它严重影响着养殖业的发展,尤其是北方淡水养殖业中的淡水养殖鱼类的暴发性疾病。这类型的暴发性疾病的发生时间短、蔓延

范围广、治疗较难,而且很多种鱼类对于这类型暴发性疾病都没有较强的抵抗力,致使这类型的暴发性疾病一旦爆发,则会迅速蔓延,而且随着时间延长、这类疾病的抗药性增强,危害性将会更大。

2. 推进淡水养殖业可持续发展的几点思考

淡水养殖业发展要走现代化的道路,必须借鉴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立足我国基本国情和产业发展阶段,遵循农业现代化建设的一般规律,充分利用党的十六大以来中央出台的一系列惠农政策,从加强基础建设、提高产业化水平、促进科技进步、提高标准化生产水平等方面入手,促进淡水养殖的可持续发展。

2.1 加大财政投入,加快池塘基础设施改造

对基础设施条件落后、生产性能差的池塘进行大规模改造,建设具备一定连片规模,面积大小适中、水深达到最佳养殖性能、有独立的进排水系统、路网电网规范的标准化池塘。这样,有利于开展标准化、规范化养殖,提高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减少水质污染和病害发生;有利于养殖规模化、产业化发展,提高科技成果应用;有利于提高池塘生产能力,提高土地生产效益,增加农民收入。我国土地资源有限,通过池塘基础设施改造,提高池塘的生产能力,可起到节约土地资源的作用。

党的十六大以来,中央对“三农”问题提出了一系列重大论断,其中之一是我国已到了“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阶段。2008年中央1号文件提出,要切实加强农业基础建设,促进农业发展、农民增收。我国是人多地少、资源紧缺的国家,池塘是重要的农业基础设施。要加强池塘基础设施改造,提高池塘的生产性能。各级政府应该从财政预算中列出池塘改造专项资金,开展池塘标准化建设工程,改善池塘的基础设施条件,提高淡水养殖的基础设施水平,为淡水养殖的产业化、现代化发展提供必要的条件。

2.2 促进经营方式转变,提高淡水养殖规模化、产业化水平

淡水养殖的产业化程度低,不但影响到产业结构的调整,影响到新技术的推广应用,而且影响到经营管理成本,影响到规范化、标准化的实施,也大大增加了政府监管的难度,导致养殖环境污染和产品质量问题。池塘的承包经营权问题限制了淡水养殖的产业化发展。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指出,要推进农业经营体制创新,加快农业经营方式的“两个转变”,即家庭经营要向采用先进科技和生产手段方向转变,增加技术、资本等生产要素投入,着力提高集约化水平;统一经营要向发展农户联合与合作,形成多元化、多层次、多形式经营服务体系方向转变。因此,政府应加强管理和服务,促进池塘承包经营权的合理流转,培植养殖大户。同时,通过财政支持、税收优惠和金融、科技、人才的扶持以及产业政策引导等措施,促进淡水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发挥龙头企业和能人、大户的带动作用和科技的引领作用,促进淡水养殖向规模化、产业化方向发展,促进养殖结构调整,推动形成“一村一品”产业结构,提高标准化生产水平,增强市场竞争能力,以促进淡水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

2.3 加强标准化建设,促进淡水养殖可持续发展

农业标准化是当今世界农业发展的潮流和趋势,是现代农业的重要标志。当今发达国家,以农业标准化为技术支撑的组织化、产业化及市场化程度普遍较高,农业的产前、产中、产后等各环节基本上都实现了标准化,而且都建立了比较完整的支撑体系。我国淡水养殖标准化、规范化程度低,严重制约着淡水养殖业的现代化和可持续发展。

国内外农业发展的实践经验表明,农业标准化是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有效途径,是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增强农产品市场竞争能力的重要保证,是提高生产经营效益、增加农民收入和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基本前提。要提高我国淡水养殖业的标准化水平,必须在解决经营主体弱小分散、产业化程度低的基础上,加快淡水养殖主要品种的养殖环境、种苗、药物、饲料、养殖技术、加工、流通各个环节相应标准规范的制定,使各个环节的操作均有

规范可参照,有标准可执行。各级主管部门要认真履行监管职责,对产前、产中、产后各个环节严格把关,督促和监管有关标准规范的实施与执行,提高淡水养殖的标准化、规范化水平,促进新技术的应用,提高淡水养殖产品的市场竞争能力,促进农民增收,促进淡水养殖业的现代化和可持续发展。

2.4 大力促进科技进步,促进新技术在淡水养殖中的应用

世界农业的快速发展主要得益于农业科技的重大突破和农业技术的创新。农业科技创新与应用已经成为增强农业生产能力、提高农业生产效率、转变农业增长方式和推进现代农业建设的关键因素。近年来,我国在水产品种培育、水产健康养殖、水产病害防治、水产品质量安全、渔业装备与工程等学科领域取得了一系列的科研成果,对提高淡水养殖业的科技水平起到重要作用。但同发达国家相比,我们还有相当的差距。

高度重视农业科技进步,不断加强农业物质装备是各国农业现代化的基本经验。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指出,农业发展的根本出路在科技进步。顺应世界科技发展潮流,着眼于建设现代农业,大力推进农业科技自主创新,支持农业基础性、前沿性科学研究,力争在关键领域和核心技术上实现重大突破。因此,要在加强池塘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淡水养殖经营规模的基础上,加强水产育种工作,培育出能大规模生产的抗病、抗逆新品种,提高水产养殖良种化水平;开展池塘环境生态修复技术创新,加快实现养殖废水达标排

总结

水产养殖技术水产发展论文范文第4篇

造成水产养殖病害分为外界因素与内部因素, 外部因素基本上可以概括为生物、环境和人为三大因素。内在因素主要为水产养殖动物的免疫力下降, 是引发疾病的内在原因。疾病的发生都有一定的原因和条件, 内因是关键。根据水产养殖业发生病害的特点, 以及病害发生的三要素:病原、环境、宿主, 发明了检查和消毒水产苗种技术和免疫预防技术, 通过这两项技术可以有效提高水产动物的免疫力和成活率;第二, 环境调控技术, 这项技术不仅为水产动物的生长提供了良好的水体环境, 同时抑制了病原滋生和繁殖的能力和机会;第三, 如果水产动物发生病害, 一定要及时、科学地使用正确的水产药物, 尽快的控制水产动物的病情, 尽可能的减少损失。

水产养殖的生态防控技术的内涵可以通过字面意思来做深入的分析。首先, 生态指的是三个生态位, 一是气水界面, 即水体表面与空气接触的界面, 这个界面上主要是生态系统中生产者居住的地方, 气体交换也在这一界面上进行;一是泥水界面, 即最底层的水与表层淤泥接触的界面, 这个节目上主要是分解者居住的地方物质的转换也在这一界面进行;一是水产动物的肠道, 这个是能量转化的主要场所。最后生态防控的“控”, 控的意思是指通过使用针对性药物或疫苗控制生态系统中危害水生动物健康的病原, 也可以说是控制病原性疾病, 与“防”补充。

2 加强水产养殖的生态防控技术的措施

2.1 定期消毒

要想养殖水产生物, 就要先把水养好, 要想养好水, 就要先养好泥, 由此可以看出, 清洁养殖环境的重要性, 这是养殖成功的基础, 主要包括两个方面:清理不干净的地方和消毒。清理的方法是保持水底淤泥的厚度在十厘米到十五厘米, 然后在阳光下暴晒, 也要注意堵住漏洞, 这样才能改善底层的质量。

2.2 对苗种的消毒要彻底

苗种的质量决定了养殖的质量, 在选择好要放入水中养殖的苗种后, 一定要对它们彻底的消毒因为苗种本身也有病原体, 如果不消毒, 还是会把病原体带入到养殖的水中。

2.3 施肥方式要科学

在养殖的整个过程中都应该要保证科学施肥。在把苗种准备好之前, 一定要把生物饵料培养好, 生物饵料的营养对于水产生物来说, 是任何人工饵料都不可取代的, 因为生物饵料可以帮助水产生物增强体质, 放养之后食用生物饵料的水产生物成活率更高。

2.4 做好应激管理的工作

养殖者应该把应激管理贯穿于整个养殖过程中, 因为应激管理是养殖的最重要的技术。应激因子主要有三种:物理性、化学性和生物性。环境突然有了很大的改变之后或者换季的时候, 都是水产生物容易生病的时期, 这个时候更加有必要加强应激管理。

2.5 对养殖水增氧

随着养殖时间的增长, 水底容易滋生微生物, 就会导致水中氧气的缺少, 会引发水产生物的疾病。增氧最好的方式就是底层微孔增氧, 这一方法要根据水的溶氧能力来确定增氧的时间。养殖前期在阴雨天的时候增氧, 从半夜到凌晨;在养殖中期, 晴天的时候早上增氧两小时, 午后增氧2~3h, 阴雨天就从晚上十点开始增氧, 一直到第二天中午;养殖后期就是尽可能多的做增氧工作。

2.6 在养殖过程中, 要注意监测

水产养殖中有两种疫病应该引起重视:鲤春病毒病和锦鲤疱疹病毒, 这种病毒一旦被水生动物感染, 没有任何药物可以治好它们, 所以预防工作就变得十分重要, 对水产生物养殖者来说是毁灭性的打击, 所以养殖者一定要配合当地的渔业部门做好监测工作, 未雨绸缪, 才能防患于未然。

2.7 大力推广水产养殖的生态防控的新技术

随着时代进步, 我国已经总结出了许多经验, 根据这些经验也开发出了一些新技术, 比如, 安全用药技术、水质调节与监测技术等等, 这些技术有效提高了水产养殖的成功率, 值得大范围的宣传推广。

结束语

加强水产养殖的生态防控对养殖水产生物有着重要的意义, 可以帮助了解病害发生的情况, 以及时监测和治理;也可以保护养殖环境, 提高养殖治理;还可以提高水产品的安全质量, 响应了我国食品安全政策。总之, 生态防控技术是对养殖者的一大福音。

摘要:如今,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 人们对水产品的需求有了很大的增加, 而且出于保护水生态也应该需要加强水产养殖病害的生态防控技术, 所以, 加强水产养殖病害的生态防控技术对我们的日常生活将会有很大的影响。在此, 本文就水产养殖病害的生态技术防控问题略谈。

关键词:新时期,水产养殖,生态防控技术

参考文献

水产养殖技术水产发展论文范文第5篇

2.组织水产新技术、新品种的引进、选育试验、示范和推广。

3.培训下级技术人员和渔业生产者,为渔民提供信息服务。

4.承担渔业技能鉴定工作。

5.组织水产病害和疫情的测报与综合防治。

6.对水生动植物跨流域(国内部分)的检验、检疫进行指导及相关标准、规范的宣传贯彻。

7.对水产养殖行为和投人品(渔药、饲料)使用进行指导、跟踪。

水产养殖技术水产发展论文范文第6篇

摘要:迅速发展的淡水水产养殖业,为广泛推广和应用高产高效的养殖技术提供帮助,随之提高传统机械增氧技术要求。基于此,本文首先论述机械增氧方式种类和原理,然后介绍当前淡水水产养殖业应用机械增氧技术现状,最后提出淡水水产养殖有效应用机械增氧技术的策略,希望给有关机构提供参考与借鉴。

关键词:淡水;水产养殖;机械增氧技术

引言:想要提高国内淡水水产养殖业的水产品质量和产量,必须对机械增氧技术进行科学应用。然而,当前机械增氧技术在淡水水产养殖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突出表现在缺少足够机械设备总量、水产品质量较低等。有关人员将这些问题解决好,有利于促进水产养殖整体质量的提高,保证现代淡水水产养殖业的大力发展。

一、机械增氧设备种类和原理

(一)局部增氧

局部增氧是机械增氧中的一种典型方式,普遍应用于淡水养殖环境中,能够获取十分理想的增氧成效。究其原因,主要是应用此种增氧方式,可以解决泛塘状况。并且此种方式优势非常明显,具体是可以开展定点增氧工作,稳定工作范围。叶轮、射流、水流式设备是此方式的典型代表设施。其中可获得最显著增氧效果的是叶轮形式,应用十分广泛。这种增氧设备的原理是通过对叶轮旋转力量的应用,促进水体中大量水化的产生,扩大水与气接触面积,提高水体溶氧速度。并且水体搅动使水体中热分层、养分层受到破坏,导致对流现象的形成,更加速水体溶氧[1]。

(二)底部增氧方式

这是一种新型增氧技术,通过创新充气形式的增氧技术而成。微孔爆气设备是此项增氧方式的典型机械设备,这个设备有机结合风机和管道,促进新装置的形成,增氧作业在其底部开展,风机功率、管道密度布置都会影响增氧能力。对比一般设备,微孔爆气设备的安装程序相对复杂。将微孔管道铺设在底部,然后加压处理管道,确保小气泡从微孔中冒出来,然后以弥散形式上升,上升过程中结合水体,提高其底部溶氧能力。

(三)平衡增氧方式

这是一种以水体净化为基础开展增氧作业的方式。耕水机是其典型设备,主要不足是具有较小功率,较低转速,无法获取瞬间增氧成效,实际增氧能力较低。优势是可以24小时连续作业,消耗很少能源,持续交换水体上面的富氧水和水体下面缺氧水,提高溶氧能力,使水体氧气不足问题得到解决[2]。

二、淡水水产养殖应用机械增氧技术现状

(一)缺少增氧设备

现阶段,国家仍然缺少充足的机械增氧设备,虽然一定程度上提高增氧机生产速度,但是,无法对高效养殖需求进行满足。一般情况下,增氧机数量需要与下面数据保持正比关系:淡水养殖面积;养殖密度,换言之,越大的养殖水面要求越多的增氧机,越大的养殖密度要求越多的设备。

(二)不科学的装备结构

虽然当前广泛应用叶轮式增氧机,然而,其他增氧机具有缓慢增速,导致这种现象的原因是水产养殖户跟风严重,未对水产养殖的品种问题进行考虑。据调查,叶轮增氧机在增氧机总量中占据99%的比重,这造成设备现状不符合水产养殖发展趋势[3]。

(三)传统操作习惯

底部增氧技术具有较晚起步,发展速度较慢,具有类似情况的还包括平衡增氧技术,因此,当前占据主体地位的是局部增氧方式。大部分养殖户为了使泛塘现象得以规避,缺少预见增产增效的能力,将应急措施确定为增氧方式,不能对有害物质的分解作用和木质改良作用进行全面认识。具体应用实践中,一旦缓解鱼类浮头或泛塘现象,增氧就会被中断,从而出现一些问题:不充分爆气;不显著的水层交换成效等,严重威胁鱼类生存环境。

(四)水产养殖人员素质能力有待提升

我国从事淡水水产养殖行业的人员以农村养殖户为主,他们缺少专业养殖技术和知识,无法科学合理应用机械增氧设备,无法使增氧设备的作用和价值充分发挥出来。大部分养殖户不了解底部增氧技术和平衡增氧技术的额外作用,选用增氧设备时,对水质和水域持续发展问题有所忽视,严重偏离我国水产养殖业的技术发展目标[4]。

三、淡水水产养殖中有效应用机械增氧技术的策略

(一)强化机械增氧设备生产与技术

首先,快速发展的水产养殖业,提高市场对机械增氧设备的要求,由此看来,必须强化机械设备生产,使我国机械增氧设备储备量不断增加,对市场需求进行满足。

其次,当前仍然有一些问题存在于淡水水产养殖的机械增氧技术中。例如,仍然需要人工操作机械增氧设备、一些增氧设备效率低、能源消耗高、过载保护技术不足等。现阶段,社会更加注重保护环境,平衡生态,因此,在机械增氧技术开发方面,也要重视开发低耗能技术,与此同时,促进机械增氧设备的自动化发展,应用现代化自动技术替代传统人工操作,可以使机械增氧设备艺术上的壁垒得以减少。最后,积极研发机械增氧设备低压启动技术、过载保护技术,有利于降低机械增氧设备使用中出现故障问题概率,延长设备使用寿命,减少机械增氧设备的成本消耗。

(二)机械增氧设备的科学应用

我国具有各种类型机械增氧设备,每种设备的优点都不同,其中能够明显提高水质、净化水体的是底部增氧技术和平衡增氧技术,叶轮式增氧设备具有较低购买成本,在局部增氧中比较适合应用,由此看来,必须以水体情况为依据,通过详细分析工作,将适合的水体增氧设备选择出来。另一方面,可以科學搭配各种机械增氧设备,有机结合不同增氧设备优势,将其应用于同一片养殖水域中,使养殖水域的各种需求得到满足,促进增氧成效的提高[5]。

(三)增氧设备水体净化功能的强化

水质变差是淡水水产养殖中的最大难题,究其原因,主要是过度投放饲料,加上水产动物的排泄物,使水质产生富营养化。不断降低的水质,大大减少水中含氧量,导致鱼类浮头、泛塘情况的出现,最终使淡水水产养殖产量不断下降,给水产养殖户带来一定经济损失。由此看来,必须在保证不改变机械增氧设备增氧能力的前提下,提高水体净化功能,减少富营养化导致的水质降低问题。或者将水产生态循环模式创设出来,使排泄物、饲料、水体底泥对水质的影响降至最低。

(四)加强培训水产养殖户

我国严重缺少专业水产养殖人员,很多水产养殖户来自于农村,很少接触专业养殖知识,因此,养殖过程中往往会出现不合理使用增氧设备问题,这要求加强培训我国水产养殖人员专业知识和相关技术,综合应用各种方式如知识讲解、技术演练、座谈会、讲座等,使水产养殖人员能够熟练掌握机械增氧技术,提高其应用现代化技术的能力,保证科学专业化养殖,促进水产养殖行业的发展和壮大。

结束语:总而言之,将机械增氧技术科学合理应用于淡水水产养殖业中具有重要意义,能够从整体上促进水产养殖质量的提高,为行业长远健康发展提供保障。针对现代增氧技术存在的使用问题,技术人员需要进行充分认识,借助研究分析,突破技术使用限制,促进机械增氧技术使用效率的提高,解决技术使用中的高耗能问题,实现淡水水产养殖业的长远发展。

参考文献

[1]邱锦辉,周士琳,邓少强.水产养殖机械增氧机的应用与发展[J].现代农业装备,2020,41(06):25-28.

[2]蒋建明,乔增伟,朱正伟等.水产养殖复合式自动增氧系统设计与试验[J].农业机械学报,2020,51(10):278-283.

[3]黄盛杰,郑巍,刘斌.机械增氧设备的发展现状与应用前景[J].农业装备与车辆工程,2020,58(08):146-148.

[4]焦宝玉,贾砾,张凤枰等.池塘养殖中不同机械增氧技术的组合及效果验证[J].淡水渔业,2016,46(05):105-112.

[5]李潇轩,杨志强,尹陆乐等.2种增氧模式对锦鲤生长的效果分析[J].水产养殖,2019,40(06):14-16+19.

上一篇:导向设计城市空间设计论文范文下一篇:企业管理中的预算管理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