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卖经济理论研究论文范文

2023-12-09

拍卖经济理论研究论文范文第1篇

摘要:随着当前网络司法拍卖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房地产开发企业为了获取更多的土地储备,将目光投入了网络司法拍卖,通过参与法院拍卖股权的方式获取新项目。网络司法拍卖存在公开透明、效率高、无地域限制等优点,但在探求新的拿地模式时,也要关注其中的法律风险。因此,本文在简要介绍网络司法拍卖股权的基础上,重点分析了房地产开发企业通过参与网络司法拍卖股权获取新项目的法律风险,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网络司法拍卖;法律风险;对策建议

1  背景概述

随着当前“房住不炒”政策的出台,各城市纷纷采取“分类调控、因城施策”。限房价、限地价、竞自持、竞配建,土地出让条件严苛,房地产开发企业拿地愈发困难。传统招拍挂制度于房地产开发企业而言,存在竞争激烈、评价标准过于单一、评价过程和标准模糊等缺点;城市更新于房地产开发企业而言,存在项目立项困难、开发周期长等缺点;相比招拍挂和城市更新,收并购模式比较简单,开发也比较快,是房企快速进入新城市、快速扩充资产的好渠道。

网络司法拍卖股权因存在突破地域限制,享受着足不出户,动动鼠标就可以充分的了解拍品的信息和价格并参与竞拍,使得参拍人数没有限制,大大增加了参拍机率等优点,此模式受到越来越多的房地产开发企业的青睐。通过公拍网公开信息显示,截至当前,全国网络司法拍卖股权案件已达356件。

2  网络司法拍卖股权概述

网络司法拍卖股权是指人民法院依法通过互联网拍卖平台,以网络电子竞价方式公开处置被执行人股权的行为。2网络司法拍卖股权不仅提高了司法拍卖的效率和成交率,由于其公开透明化不但使民事执行成本有所降低,还能够营造一个公平、公正、公开的良好竞拍环境。

网络司法拍卖制度设计的初衷,一方面是为了减少拍卖环节的司法腐败;另一方面是尽快实现申请人的债权利益;再者是为了减轻被执行人的债务负担,因此,在网络司法拍卖众多主体中,竞买人相对处于比较弱势的地位。人民法院快速、充分实现申请人合法权益固然重要,然而网络司法拍卖中竞买人的权利保护也不容忽视。因此,在网络司法拍卖中,一方面,要在制度层面保护竞买人的利益;另一方面,通过参与网络司法拍卖股权获取新项目的各房地产开发企业也要识别、评估其中的法律风险。

3  房地产开发企业通过参与网络司法拍卖股权获取新项目之法律风险分析

3.1  目标公司股权存在瑕疵的法律风险

房地产开发企业通过参与网络司法拍卖股权获取新项目,从法律关系上来讲,目标公司股权为买受双方直接交易对象。如果目标公司股权被质押、查封冻结的,则会造成股权收购交易的实质性障碍。目标公司股权除了质押、查封的常见限制外,可能存在一些特殊限制,如有些地方对于产业类项目,尤其是有利税收承诺的项目,在土地出让合同等相关文件中,可能会明确不得进行股权转让,如果该合同在当地政府部门备案过,交易股权存在无法过户登记的风险。此时,若无法取得有关部门的股权转让批准,通过法院拍卖股权获取新项目的房地产开发企业就会承担巨大的财务与时间成本。

3.2  目标公司财务及负债情况不真实之法律风险

一般而言,目标公司股权被法院强制执行,其日常开发经营早已停滞。目标公司是否存在其他重大负债(如民间借贷)以及对外担保、违约、侵权等或有负债尚不明确,且从法院拍卖公告中无法核实。

3.3  股权价值不真实的法律风险

通常在强制执行阶段,法院对于有限公司的股权会依据法律规定先通知其他内部股东,询问其是否行使同等条件下优先购买权,如果没有内部股东愿意受让,则会启动强制执行拍卖程序。对拟拍卖的股权,法院会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评估机构进行评估,但是由于评估的基础资料是被执行人及目标公司主动提交的会计报表等财务资料,所以实践中会存在目标股权价值不实的法律风险。另外,不同行业,不同商业模式的公司,股权价值的评估方法也是大相径庭的,如果评估机构仅有一种财务评估方法,得到的结论也会存在不客观情况。

3.4  股东权利不能得到保障的法律风险

通过法院强制执行有限公司的股权,竞买人获得的并非仅仅是股权项下的财产权益,而是股权项下的一揽子权益,除了分红权、转让权等自益权之外,还包括知情权、表决权、选择管理者等共益性权益。竞买者在法院的强制执行下完成对外登记的变更,但是其获取股权后,其享有的股东权利如何行使及如何保障是不可忽视的问题。

3.5  项目开发的法律风险

若目标公司名下待开发项目涉及拆迁,那么开发商通过法拍方式获取目標公司股权的风险被放大。由于前期具体拆迁资料信息可能无法获取,导致后期拆迁投入资金、拆迁难度、出地时间等都处于不确定状态。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房地产管理法》等相关规定,以出让方式取得土地使用权进行房地产开发的,必须按照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约定的土地用途、动工开发期限开发土地。3超过出让合同约定的动工开发日期,很可能触发土地闲置条款,承担违约责任。同时,目标公司股权过户涉及土地增值税,特别是在获取目标公司100%股权的情况下,可能会视为土地使用权转让涉及补缴土地增值税。

3.6  有限公司股权难变现的法律风险

基于有限公司封闭性的特点,自然会伴随着股权变现较为困难的问题。对于法院强制执行的有限公司股权,该法律风险就会放大。

因为强制执行阶段,内部股东明确不行使优先购买权的行为,会释放出竞买后想要处置变现更加困难的信号,因此通常这类竞买者是债权人委托的股权代持方居多。当然有一些竞买者也会因为目标股权的价值被低估而愿意参与竞买。但无论哪种情况,股权变现的法律风险都会存在。

3.7  法院责任模糊不清的风险

法院作为网络司法拍卖的主持者,有义务通过司法拍卖平台向公众发布拍卖公告,公布标的物的权属、瑕疵等详细信息。但在目前的司法实践中,法院公布的标的物信息偏向基本状况,若竞拍人完全信赖于拍卖公告中的信息参拍,从而导致竞拍人悔拍的事件,往往一时很难处理。法院工作人员因自己原因未履行告知义务或未完全履行监督义务等情形导致网络司法拍卖被撤销或损害其他利害关系人合法权益的,法院应当承担何种责任,当事人应如何进行救济,目前没有相应的规定。再者,在竞拍人获取相应股权后,一些法院仅是协助竞拍人办理过户手续,但对于一些需实务交付的标的物并未当场实际交付,若竞拍人因其他因素无法实际占有该标的物,法院应该承担何种责任,当事人又该如何主张权利,亦无相应的规定。

4  房地产开发企业通过参与网络司法拍卖股权获取新项目的对策建议

4.1  竞买前,对目标公司尽职调查

对于法院强制执行有限公司股权,与一般的股权收购在尽职调查阶段其实是相通的。作为有意向参与竞买股权的潜在竞买者切记不能因为法院已经做了初步的调查,目标股权没有其他质押、抵押或出资不实的情况,就放弃尽职调查。

相反,应该从“目标公司实地走访调查,与创始人、其他内部股东及经营管理层积极沟通,委托律师调取公司内档资料等”几个方面着手,尽量在竞买前获得目标公司及目标股权更全面的信息。

4.2  竞买中,多维度评估目标公司股权

对于目标公司股权的价值问题,需要多维度去评估。比如:要确认目标股权对应的注册资本是否全额缴足,不仅对外登记的公司章程中要确认,对内股东之间也需要没有争议,最好能够让执行法院要求公司出具一份执行股权对应的注册资本已全部实缴的确认函;另外,要区分不同商业模式的企业股权价值评估方式,不能过分依赖法院委托的财务评估机构,在尽可能全方位获取目标公司资料之后,尽量自行委托专业财务机构以多种方式去评估会更科学,更全面。如实业公司可以使用净资产评估法,比如投资公司就要重视过往投资回报率及回款时间等情况。

4.3  竞买后,积极行使股东权利

在确定竞买目标公司股权并最终竞买成功后,若获取了目标公司百分之百股权或达到控股的股权,则需及时做好控制权移交安排计划,包括不限于印章证照的接收与更换方面,确定专人对接目标公司印章、证照管理人,为防范或有风险,及时对目标公司相关印章登报作废,并按流程制作新的各类印章;为实现对目标公司财务资料及财务经营情况的全面掌握,及时做好财务资料接收,通知目标公司财务负责人梳理包括但不限于财务报告、会计账簿、会计凭证、银行票据、税务资料、其他会计资料、审计检查资料、评估资料、验资资料等,拟订好移交清单,根据掌握的财务信息及资料,做好财务审计工作,税务核查工作等。

若仅获取了目标公司部分股权,作为目标公司股东应当积极维护与老股东及公司经营管理层的关系,及时推動召开股东会,修改公司章程,将其所享有的权利与应履行的义务约定在公司章程中。按时参加目标公司股东会、董事会会议,行使股东权利,履行股东职责。只有积极行使股东权利,了解企业经营情况,才能对自身股权作出正确的判断。

参考文献:

[1]张璐:《网络司法拍卖法律问题研究》,《法制博览》2018年9月(下)

[2]陈磊:《网络司法拍卖中竞买人权利保护研究》,西华大学2020年硕士学位论文

[3]刘益荣:《如何全面推进网络司法拍卖》,《法律实施》2016年第3期

[4]舒珏惠:《网络司法拍卖中存在的问题及化解对策研究》,湖南师范大学2019年硕士学位论文

拍卖经济理论研究论文范文第2篇

摘要:近年来,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以及经济的迅猛发展,房地产行业如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房地产拍卖作为是拍卖企业的关键构成部门,其重要性不容忽视,同时,拍卖为房地产的特殊转让模式,社会各界给予此更多关注,其中涉及的房地产估价问题不容忽视。在此,本文将针对房地产拍卖保留低价的合理确定进行简要探讨。

关键词:房地产;拍卖;保留价;合理

1.前言

在改革开放春风的沐浴下,房地产行业获得深化发展,对应的估价工作需求逐步增加,在日常实践进程当中,房地产估计机构及其相关人员所面临的估价类型趋向于复杂多元化,应基于规范化价格标准,采用更为先进科学的方式实现房地产价格的合理评估确定,推动该行业实现稳定运营。

2.简述拍卖的相关内容

《中華人民共和国拍卖法》第三条规定:拍卖是指以公开竞价的形式,将特定物品或者财产权利转让给最高应价者的买卖方式。纵观实际经济生活可知,拍卖通常拥有两种不同的性质。具体来说,第一种性质为严格遵循自愿原则,主要指的是拍卖委托人把自身所拥有的权利或者是财务委托给拍卖工作者实施拍卖行为,譬如说针对字画以及古董、邮票等进行拍卖,与此同时,针对土地使用权进行拍卖同样隶属于此种拍卖性质;第二种性质为未能基于自愿原则,该性质常见于涉讼案件以及破产清算等状况行程中,隶属于一种强制性拍卖行为。跟房地产价格相关的拍卖工作通常为第二种性质拍卖,即为不基于资源原则,是强制性拍卖。

3.合理确定房地产拍卖保留价

通常而言,底价主要是指最低商业价值,基于此可实现拍卖起拍价以及拍卖保护价额合理确定。其中,保留价常见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拍卖法》中,第二十八条规定“委托人有权确定拍卖标的的保留价,并要求拍卖人保密。拍卖国有资产,依照法律或者按照国务院规定需要评估的,应当经依法设立的评估机构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确定拍卖标的的保留价。”底价同样可被看作为房地产价格评估机构针对标的物基于拍卖市场这样的强制快速变现因素直接影响之下确定而得最可能性成交价格,就拍卖委托人员而言,此价格颇具客观性,同时拍卖委托者可基于底价实现保留价的合理确定,该价格主观意味浓重。

在遵循自愿原则之下的拍卖情况,拍卖标的所有者能够自主确定标的最低商业价值以及底价、拍卖保留价,在这个时候,底价等同于拍卖保留价,若没能成功实现拍卖则委托者可将保留价以及底价降低,原因在于最低商业价值是由委托定自身确定所得,因此可进行自主变更。就第二种性质拍卖行为而言,即进行强制拍卖操作的时候,此时最低商业价值底价跟拍卖保留价则不拥有同一性,原因在于,底价及保留价的确定主体不相同,保留价是拍卖委托人(清算组以及司法机关、债权人委员会)通过委托拍卖合同进行确定的;在评估报告有效期之内,若不存在有较为特殊的状况,则不得更改底价;在多次拍卖行为中可向下调整保留价,目的在于促成成交,在此需要注意的是,此种保留价必须不可低于底价;必须通过法定评估结构参考变化条件针对所需变更的底价实施新的评估工作,需确保保留价高于底价,同时结合市场及拍卖事情实现保留价的灵活合理确定。总而言之,通过房地产评估机构依照相关法律所确定的拍卖底价可谓是拍卖的最终保留价,其必须作为是不可突破的价格底线。

确定合理的房地产拍卖保留价应注重三方面主要内容,第一,明确掌握了解房地产市场特征,估价人员应全面宏观了解掌握市场行情;第二,确定岗位正确的房地产市场价值内涵,认真修正相关价格,参考市场成交习惯,将房地产市场价值所受市场特征的直接影响积极化解;第三,综合考虑房地长拍卖市场特征,将房地产拍卖保留价的有效合理确定下来,通过买方可接受合理购房支出总价的优化确定将拍卖保留价合理确定。

4.推动房地产估价行业优化发展的相关对策

4.1实现行业管理体制的优化完善

纵观可知,我国房地产估价行业正常趋向于和谐健康方向发展,在此进程当中,必须努力实现政企分离,完善相应的行业管理。具体来说,通过对外国以及香港地区未能在行业管理中直接参与模式的有效借鉴,结合间接管理相关经验,建议我国政府需更为宏观地完成房地产估价行业监控,基于估价师学会完成行业工作细化管理。我国历经一系列立法措施将估价结构中介地位积极确定下来,结合相关法律完善制定估价结构以及行业人员相关规范,与此同时,授权估价师学会进行行规的详细制定,并就行业实施有效管理,尽可能规范结构及其人员行为操守。在改革房地产估价行业的具体过程中,需针对事业评估范围实施限制,准确理清跟估价行业相关的政府部门以及企业、事业单位三方关系,推动专业化水准更高的房地产估价行业学会的快速成立建设,将该学会作为主体,实现和谐健康房地产估价体系的完善构建,将人员管理作为是主要的行业管理模式。就目前的情况来看,我国当前执行基于管理机构实施任官管理的工作模式,实践表明此种方式所得工作效率相互较低。

4.2构建全面的房地产估价行业政策规范

基于市场发展角度出发来看,纵观我国房地产估价行业,无论是法律还是制度,均存在有严重的管理欠缺完善的情况。为实现估价市场的优化完善则应努力构建完善的法律制度,将房地产评估管理机构充分明确。制定详细规范正确界定行业经营范围,旨在确保在激烈的市场竞争洪流当中实现各个房地产估价结构的良性公平竞争。维持该行业市场拥有稳定秩序,与此同时,针对行业估价人员进行统一标准的合理制定,强化提升估价质量,提高工作成效,进而大大强化行业估价水准。除此之外,要求估价师学会、估价结构及其相关工作人员应严格遵守相关法规政策,力求将本行业的各个方面均纳入法治建设轨道,参考统一标准规范要求全部房地产估价结构及其工作者正确开展实施相应的评估作业,保障房地产估价行业健康稳定发展。

4.3强化规定房地产估价市场行为

在日常的房地产估价机构运营进程当中,必须严格规范估价市场行为,努力完善构建开放统一的竞争市场,规避不正当竞争行为的长生,同时需保证估价拥有较强独立特性,任何政府组织以及行业结构不得过分干预估价行为。针对估价作业内容进行充分明确,坚决杜绝回扣等不良情况的产生。严厉惩处经营过程中存在有不正当竞争行为的相关结构,强化加大检查力度,有效规范行业市场质询,在实际的估价工作实施过程中若是估价机构存在有估价不实问题则必须结合法律规定制裁其违法行为,依法查处出具不合格报告以及违规承接任务的行为,制定完整的机构信用档案,针对严重的机构失职行为采取取消房地产估价机构以及估价师资格的相关措施。

5.结语

综上可以知道,我国房地产估价行业虽然起步晚,但是其已然成为房地产行业的关键构成部门,重要地位甚为突显。相关估价机构以及估价人员需严格遵循相应标准科学合理确定房地产拍卖保留价,维持行业稳定运行。

参考文献:

[1]王碧荣.基于市场经济下的房地产业讨论[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2(08).

[2]杨斌.土地拍卖结果对我国上市房地产公司股价影响的事件研究[J].西南金融,2013(04).

[3]张庆东.浅谈如何做好房地产的拍卖工作[J].现代商业,2012(18).

[4]吴雪凤.论房屋拍卖中承租人优先购买权法律保护制度[J].法制与社会,2012(20).

[5]霍航.当前房地产评估业发展状况及改进措施[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3(33).

[6]柳振国.浅析房地产成本组成模块的控制管理[J].建筑·建材·装饰,2013(07).

拍卖经济理论研究论文范文第3篇

[摘 要]失业是市场经济运行过程中各国都不得不面临的一个问题,由于西方市场经济发展较为成熟,其在失业理论方面的研究也较为全面,形成了多个流派,其各个流派在研究失业原因的过程中都形成了各自有所侧重的失业理论与就业政策,本文对当代西方经济学失业理论进行了较为系统的归纳和梳理,以期给我国的失业问题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 西方经济学 失业理论

根植于发达的市场经济制度的基础之上,西方很多经济学派已经形成了自己相对完善、自成体系的失业理论,如萨伊失业理论、凯恩斯失业理论、货币学派失业理论、发展经济学派失业理论、新凯恩斯主义粘性工资理论、职业搜寻和匹配理论等。

一、萨伊学派的传统失业理论

萨伊学派的传统失业理论由萨伊奠基的、以马歇尔和庇古为主要代表。萨伊在《政治经济学概述》中提出了“供给会自行创造需求”的论断,被后人概括为“萨伊定律”,马歇尔的学生庇古随后又提出了“自愿失业”和“摩擦失业”的就业理论。该理论认为,在完全竞争的条件下,如果工资可以随劳动力供求变化而自由涨落,那么通过市场价格机制的自发调节作用,可使一切可供使用的劳动力资源都被用于生产,实现充分就业,这是由于货币工资具有完全的伸缩性,一旦出现劳动的供求不平衡,出现失业,货币工资就会自行调整下降,它所引起的实际工资的下降将促使就业和产量扩大,直到达到充分就业为止。但是,充分就业并不排斥摩擦失业与自愿失业两种失业的存在。所谓摩擦失业是指劳动者正常流动过程中所产生的失业;自愿失业指工人不愿意按受现行的工资率而宁愿不工作。该理论认为摩擦性失业同自愿失业一样并不是真正的长时间的失业,这两种失业的存在并不违背充分就业理论。

二、凯恩斯学派的失业理论

传统的失业理论无法解释1929--1933年这场世界性的经济大危机所导致大量失业的现实。此时,凯恩斯应时而出,凯恩斯失业理论以有效需求原理为基础,对传统失业理论做出重大修正。凯恩斯所谓的“有效需求”是指商品的总供给价格和总需求价格达到均衡状态的社会总需求。在自由放任的资本主义经济生活中,社会总需求决往往不会与社会总供给相等,总需求不足是资本主义经济经常存在的现象,资本主义经济完全有可能处于非充分就业均衡状态。因此,客观上存在着除摩擦失业和自愿失业以外的第三种失业,即非自愿失业。它是指由于社会对商品的需求不足以致不足以使生产吸纳愿意工作的人而造成的失业,故又称需求不足的失业(凯恩斯失业)。这种失业在经济增长放慢时上升,而在经济繁荣时下降,即它的变动与经济周期的不同阶段相关,也称为周期性失业。

凯恩斯进一步指出与有效需求不足有密切联系的三个基本心理规律:即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规律、资本边际效率递减规律、流动偏好规律;凯恩斯对减少“非自愿失业”提出的主要政策建议是:刺激消费,扩大有效需求,鼓励投资,增加就业等。

三、货币学派失业理论

美国经济学家弗里德曼是货币学派失业理论的代表人物,其失业理论可以简单归结为“自然失业率”假说,所谓的自然失业率是指在没有货币因索干扰的情况下,劳动力市场和商品市场自发供求力量发挥作用时应有的处于均衡状态的失业率。他们认为即使在经济繁荣时期,经济中还会存在一定比例的失业人口,这部分失业始终难以消除。主要原因是由于生产力的发展、技术进步以及经济制度等方面的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比如失业救济制度使一些人宁可失业也不从事工资低、条件差的职业,这就增加了自然失业率;最低工资法使企业尽量少雇用人,尤其是技术水平差的工人,这也加强了用机器取代工人的趋势等。

弗里德曼以他的“自然失业率”假说为基础,否认了菲利浦斯曲线关系即失业与通货膨胀交替关系的正确性,虽然弗里德曼认为,“自然失业率”在现代社会中会始终存在,但并不是一个固定不变的量,可以通过积极有效的对策降低“自然失业率”。弗里德曼关于失业的对策建议是:主张发挥市场机制的自发调节作用,依靠降低自然失业率的水平来增加就业。如实行负所得税政策,鼓励劳动力流动,反对规定最低工资率和工会干预工资率等理论。

四、发展经济学派失业理论

以刘易斯、弗景汉和拉尼斯以及托达罗等为代表人物的发展经济学派失业理论,旨在研究和解决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问题。刘易斯提出了二元经济结构下的劳动力迁移模式,主要探讨了二元结构发展模式下的失业问题。这个模型建立在以下两个假定的基础之上:其一,生产部门分为以城市为中心的工业部门和以农村为中心的农业部门;其二,现代工业部门劳动生产率高,工资远远高于农业部门,城市不存在失业。由于传统农业部门的劳动生产率很低,边际劳动生产率甚至为零或负数,这里有大量的非公开性失业;而现代工业部门的劳动生产率相对较高,但从业人数较少,其相对较高的工资水平可以吸引传统农业部门劳动力的转移。刘易斯等对解决该类失业问题提出的对策是,加强现代工业部门的资本积累,增强其吸纳传统农业部门劳动力的能力,最终达到解决二元结构失业问题的目的。

托达罗在刘易斯等人二元结构发展模式的基础上,探讨了劳动力转换下的失业问题,托达罗强调了收入预期在农村人口转移中的重要作用。与刘易斯等人不同,托达罗认为农业剩余劳动力问题的解决也可以从农业内部着眼;同时,城市也会存在大量的失业,城市工业部门的工资率也不是刚性的,而是不断上升的。托达罗较为全面的认识到了解决发展中国家失业的艰巨性和困难性,并认为发展中国家城市中的失业和乡村中的过剩劳动力或非公开性失业会长期存在。

五、新凯恩斯主义粘性工资理论

传统失业理论更多地从劳动力市场以外的技术因素和制度因素来探讨失业问题,然而现实中某些现象却无法用这些失业理论做出合理解释,在凯恩斯传统下构建的微观基础之上发展起来的新凯恩斯主义,用新的研究方法和新的理论复兴了凯恩斯主义,侧重于从劳动力市场本身来探究导致劳动力市场不出清的原因,即从微观经济学的基础解释了工资粘性和由此造成的失业问题。主要内容包括:1.长期劳动合同导致名义工资粘性,是指在合同有效期限内,工资不随市场的供求行情而调整;2.隐含合同论,隐含合同是指厂商与工人之间没有正式的工资合同,但互相有将工资相对稳定的协议或默契。隐含合同也使工资具有粘性,这是因为隐含合同的建立或货币工资的调整要参考公众有效性的信息,而完全准确地确定公众有效性信息需要耗费厂商和工人较高的成本,这就使工资不能随需求变动迅速做出调整,于是工资出现粘性;3.效率工资理论,该理论认为,工人的工作效率受工资影响,工资的减少最终导致的是成本的增加或产量减少,当供给波动时会改变劳动力的边际产量,最终影响的是就业而非实际工资,使得实际工资有粘性,同时,由于劳动生产率受厂商支付的工资的影响,为了保持较高的劳动生产率,厂商通常会把实际工资定的高一些,高工资使劳动市场不能出清,从而出现失业;4.内部人— 外部人理论,内部人指已经就业的工人,没有工作的失业者称为外部人,该理论认为内部人和外部人拥有不同的就业机会,在一个技术不断进步、劳动专业化程度不断提高的社会里,外部人雇佣成本不断提高,内部人就可以凭借自己的就业优势,实施相当程度的内部人控制,提出一个高于市场出清的工资要求,这时非自愿失业就会出现。

新凯恩斯主义者针对工资粘性和失业问题提出的对应政策包括:一方面,更多地考虑长期失业者的利益,为他们多提供就业机会;另一方面,干预劳动工资合同,使工资较有弹性,以提高就业率。

六、职业搜寻和匹配理论

职业搜寻和匹配理论的出现统一了人们对摩擦性失业和结构性失业的认识,为自然失业率奠定了微观基础。该理论建立在如下两个假设基础之上:其一,工人和工作都是异质的,劳动力市场的信息是不充分的,劳动力为获得满意的工作,厂商为雇佣到满意的劳动力,必须不断地进行搜寻和匹配。其二,搜寻和匹配的目标越多,劳动力就越有可能获得一份满意的工作,厂商也越有可能雇佣到满意的劳动力。由于搜寻和匹配消耗包括时间、交通、信息等成本,如果搜寻成本太高,便导致产生不同原因的摩擦性失业。当工人的搜寻收益不能弥补边际成本时,将停止寻找,达到均衡,此时,摩擦性失业的根本原因在于劳动力可能需要一段时间的搜详和匹配来实现预期效用的最大化,从而造成失业和空岗并存的现象;当搜寻期望工资低于保留工资时,工人则宁愿选择等待,此时的摩擦性失业则可能是一种自愿性失业。根据该理论,在任何一个时点上、劳动力市场上总有一些新工作岗位被创造出来,然后一些失业者通过市场上的供需见面进人新的工作,这一过程就是一个供需匹配过程。在此意义上,失业活动是为了改进未来处境所进行的投资。可以说,该理论已经改变了经济学家思考失业问题的方式,对劳动力市场具有很有价值的洞察力。

七、结束语

西方经济学失业理论及政策演进的轨迹,是沿着充分就业— 非自愿失业— 结构性失业— 自然失业— 新凯恩斯主义最新失业理论这条主线发展的,其相应的政策主张是沿着自由放任的就业政策— 有效需求不足的需求管理政策— 促进就业的人力资本政策— 新自由主义的供给管理政策— 新凯恩斯主义的就业对策这一主线发展的。其失业理论与政策的演进过程反映了西方失业理论沿革和政策的针对性,全面研究西方经济学失业理论,对于深刻认识我国市场经济发展中的失业问题有着重要意义,并未解决失业问题找到可能的出路。

参考文献:

[1]赵红.西方失业理论及其就业对策[J].云南财贸学院学报 ,2000(5)

[2]李光泽.西方就业理论及对我们的启示[J].内蒙古师范学 院学报,2004(4)

[3]牛曾.从西方经济学的角度论下岗问题[J].开发研究,2003,(1)

[4]杨娟.综述和借鉴西方经济学就业理论解决我国就业矛盾[J].经济学家,2004,(4)

[5]许晓红,黄家骅.西方失业理论与我国就业问题探讨[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2004,(5)

拍卖经济理论研究论文范文第4篇

【摘要】 从工业文明到生态文明的路径变迁思路,实质是经济发展观和经济分析技术的思想演进。工业文明强调的是“独立最优化”,而和谐社会的建立将是对博弈最优化的履行与发展。同时,通过闲暇经济理论与实践的发展,可以搭建起物质发展与人性终极发展之间的桥梁。

【关键词】 博弈论 最优化 收敛 和谐 闲暇

以“征服自然”“控制自然”为特征的工业文明在最近二十年得到各界的沉静反思,也存在此起彼伏的批判。这多少显得有些不公,因为200年来的工业文明,奠基了当今人类的雄厚物质基础,使得我们有资格与能力站在今天的舞台上评点过去的演员。而实质上,绝大多数的批判又都是合理或进步的,批判的主流要求对工业文明观进行调整与改进,要求工业文明摆脱路径依赖、达成制度跃迁:从基于掠夺自然、偏重物质发展的过度对象化模式,转向尊重自然、亲近自然的积极生态化模式。也就是说,批判者并不是评点演员本身有问题,而是批判演员的演技不能与时俱进。

以上从工业文明到生态文明的路径变迁思路背后,潜藏着经济发展观和经济分析技术的思想演进。在工业文明发轫之际,也是经济学中“边际革命”盛行之际。边际革命精练了经济最优规划的分析技术,使经济分析披上技术盛装,也为日后的动态经济分析提供了基本框架。但技术的改进并没有带来分析范式的改进—基于工业革命的边际革命是对有约束条件下个体最优化的技术性刻画,其思想是局部静态的,即假定个体的外部环境和竞争环境都是给定的参数,个体的最优规划就是最大化其目标函数,而求得最优解的过程就是边际革命。这种“不考虑外界反应”的经济分析思想古已有之,并成为古典经济学的不二法门。工业革命和工业文明的发展正是对这种思想的伟大实践。我们将这种局部静态的经典经济思想称为“独立最优化”思想。综观近200年来的工业文明发展史,无非是独立最优化思想从幼稚到成熟以臻极致的过程。在这样的思想指导下,经济体的发展虽然承认自然界和物质世界的约束,但仅仅将这种约束视为制约,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一是经济主体并不将环境当作内生变量来处理,而是将之作为已经给定的外生参数来处理;二是既然外界约束被仅仅当作制约,那么,打破制约、放松约束的技术便会得到鼓励,因为,那些能够放松约束的技术可以帮助经济体获得更高位的最优解—这就是最简明的局部静态微观经济学。因此我们看到了技术进步的飞速发展和环境的急剧恶化成了工业文明时代最“亮丽”的两道风景线。幸运的是,随后的经济学家们终于从经济效率的分析角度发现了端倪,开始考虑“增长的极限”:技术进步带来的收益是否终会有一天追不上环境恶化带来的成本?这样,人类的经济增长将在高速发展中猝然碰上“天花板”而夭折。尽管这仍然没有摆脱独立最优化的思想,却是对这种思想的有益反思。而人类和各类经济体开始真正关注和重新思考工业文明的终结,是得益于一种全新经济分析思想—博弈论的诞生。

一、博弈论与博弈最优化思想

博弈论在曲折中前行,曾出现长久的停滞,却在近30年来获得新进展,先后三届诺贝尔经济学奖被博弈论专家斩获,如此殊荣,其他领域的经济学从未有过。博弈论是对古典经济最优化思想的改进与革命。面对现实世界,博弈论并不放弃个体追求最优化的假设,但却更逼近现实地认为,在个体最优化过程中外界是变化的而不是给定的,为此,经济决策必须考虑外界的动态变化以及这些变化对决策结果的影响,也就是说,原先被外生给定的变量在博弈论的世界里都“活”了起来,它们陆续进入个体的目标函数,被积极地内生化了。我们将这种考虑外界变化、将约束内生化的经济分析思想称为“博弈最优化”思想。这种思想强调,我们要追求最优化,必须考虑到所有影响我们的个体和环境,必须考虑到其他的个体同时也在追求最优化,必须明白我们自己的效用函数和外界个体与环境的“效用函数”是交互相关的,必须考虑全局动态最优化。于是,“人人为我,我为人人”成为这种思想的最佳表现形式—“为人”不是真正地要“为”人,而是只有“为人”才能更好地真正达成“为我”的目的。在博弈最优化思想取代独立最优化思想的过程中经济决策者终于明白,只有双赢或多赢才是真的赢,单赢或独赢既是短暂的也是危险的,用经济学的观点说,单赢即不具备稳定性也非全局最优解。

二、和谐社会——博弈最优化理论的实践与发展

可以说,和谐社会的建立是对博弈最优化的履行与发展。博弈论的发展给西方的经济决策带来了巨大的思想改变,在这样的思路下,环境、生态、自然,从僵冷的外界约束变为鲜活的内生变量。

同时,和谐社会理念的提出也是对博弈最优化思想的重大改进。表面上看,和谐社会提倡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和谐,与西方提倡的人与生态双赢的理念并无二致。但从博弈最优化的机理看却是不同的。西方对生态文明的维护与发展从技术角度看,就是将生态约束内生化,将对生态的处理手段以及生态系统的反应作为一种战略或策略进入到经济体博弈最优规划系统中。简单地说,就是经济体在进行最优化时它的效用函数中多了一个生态战略变量、其约束条件中多了一个生态约束条件,而这个生态约束条件同时包含了其他经济体(参与者)的效用变量。相比之下,和谐社会理念的改进在于,将生态系统拟人化,将生态系统不是作为战略或条件而是作为一个参与人纳入搏弈最优系统,于是经济体的效用函数中其实是包含了生态系统的“效用”函数。同时,和谐社会理念的另一个思想创新是,将经济体整体作为一个参与人,也同时将经济体中的个体或群体作为参与人来进行博弈最优化分析,这样,人与人、国家与个人、社会与家庭的互动利益关系被放在同等重要的层面上进行决策—因为他们之间具有相互决定的作用。

西方的博弈最优化将生态当作“死”的战略来看待,我国的和谐社会博弈最优化是将生态当作“活”的参与人来看待,同时将整体及其组成部分作为参与人来考虑。这样的经济处理思路是对中国传统的“天人合一”、“人神共处”、“天下大同”等经世治国思想的现代经济学运用与发展。用现代技术复活传统思想,正是和谐社会的精髓所在。

和谐社会没有放弃对经济发展和经济效率的要求,相反,和谐社会仍然需要经济增长来护航。和谐社会的内涵在于,考虑更多的利益相关者,甚至将生态、自然等也考虑为利益相关者。只有更和谐,才能更富有,也才能更有心情享受富有。从整体上看,世界并不具备“天下大同”的普遍物质基础,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更是任重道远。从人均量和效率角度看,我们仍然处于低水平阶段。因此,和谐社会的建设,采用了博弈最优化的思想,并创新地发展了处理技术—将生态、整体、个体同时作为参与人来考虑。但社会发展的目标函数并没有变,仍然是物质财富的极大化。西方大多数国家,以美国为首,其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函数也是一样的,以物质实力为目标函数。从这点看,独立最优化和博弈最优化的目的是一样的。问题是,当物质发展到较高水平后,被释放出的人类需求是什么?人类社会发展的更高级目标是什么?显然不是物质享受,也不能简单地概括为精神享受。从人性演进的哲学视角看,在物质约束被解除的情况下,人类的需求可以概括为追求“快乐与自由”,即从“必然王国”进入“自由王国”。也就是说,当经济体的物质积累达到一定程度并能稳定下来后,经济体的目标函数将发生变化—物质层面的目标将让位于人性本质层面的目标。一个可预想的例子就是,随着目标函数的转变,经济增长将出现收敛—这种收敛不是来源于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所预言的要素规模报酬递减,而是来源于经济体主动放弃增长:将经济增长维持在一个适宜的水平,而将资源配置在更有益于“快乐与自由”的地方,如享受悠闲与安逸而不是享受工作中的成就感。

三、从关注物质目标函数转向关注人性目标函数

基于目标函数转变的经济收敛,在一些高人均GDP国家和高福利国家已经出现一些迹象,如北欧的一些国家,人们并不像新兴工业化国家(如中国、印度、越南)中的人们那样追求财富和追求成为所谓的“社会精英”、“成功人士”,人们对薪水、学位、职位的感知度明显低于发展中国家。这说明,社会个体以及汇总的社会整体目标函数在物质极大丰富后都发生了变化,人们更注重于资源在物质与“快乐和自由”之间的合理配置,而不是将物质作为唯一的目标函数来配置资源并建立与周围环境的和谐关系。

从工业文明到生态文明的发展来看,我们现在就要关注这种目标函数的转变。可以说,预言一种经济分析技术和发展思想对现行经济发展观并无更大的意义,但对社会在现行思想指导下发展到一定阶段后的转型或腾飞阶段的跃迁却具有举足轻重的指导意义。从物质目标函数到人性目标函数的转变,对经济思想提出的挑战就是对生产观到非生产观的转变。目前的经济学主要是研究生产时间内的经济现象和经济结果,以及和生产相关的现象与结果,如微观经济学研究消费选择和厂商行为,宏观经济学研究就业、经济波动和经济增长,但实质上,绝大多数人并不认为工作或生产是他们的终极目的。具有讽刺意味但却更像真理的一个经济学悖论是工人工人工作的目的只是为了更好地不工作。可见,经济学应该更加关注非工作时间或非生产性质的人类行为与人类目标,即有关闲暇的经济。

四、闲暇经济理论与实践——物质发展与人性终极发展之间的桥梁

人类的经济行为只有三分之一是在工作内完成的,其余的部分要由闲暇经济来解释。人类的目标函数也不是为了生产,而是如何闲暇,可以说,真正的目标函数不是生产,而是闲暇,生产在人类社会的高级阶段应该退化为一个约束条件。在新古典的词典里,闲暇是对生产的替代,因此闲暇对经济发展目标并不具备太多的积极意义,即便是在强调闲暇属性的、时髦的RBC理论那里,闲暇的地位仍然是被低估的。但基于创新的新内生增长理论从某种方面隐喻了闲暇的重要性。进而,现代的闲暇经济理论强调闲暇时间作为一种要素资源对经济发展的独特作用—闲暇能提高个体经济效率、具有正的外部性并能改善资源配置。并且,在工作与闲暇之间做出最优配置,有利于向基于人性的“快乐与自由”目标函数逼近。

因此,我们认为,在建立和谐社会的经济理念下,我们可以逐步开始关注与研究在闲暇时间内人们的闲暇活动与闲暇安排对经济、社会和人类价值带来的变化,以及人类如何对之进行反应。通过闲暇经济的理论与实践的发展,可以搭建起物质发展与人性终极发展之间的桥梁。

【参考文献】

[1] 余永定、张宇燕、郑秉文: 西方经济学[M]. 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0.

[2] 杰弗瑞·戈比:21世纪的休闲与休闲服务[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0.

[3] 马惠娣等:休闲产业将成为我国新的经济增长点[A]. 国家软科学重点项目研究成果,2000-06-05.

[4] 张捷、王淼、任黎秀、聂献忠:试论城市闲暇业及其持续发展. 南京大学学报[J].1998(2).

[5] George Torkildsen:Leisure and Recreation Management,3rd edition [M]. London.E&FN Spon,1992.

[6] A.J.Veal:Research Methods for Leisure and Tourism——a practical guide[M].London,MBA Group,1992.

(实习编辑:唐石泉)

拍卖经济理论研究论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新经济;传统经济理论;挑战

文献标识码:A

拍卖经济理论研究论文范文第6篇

摘要: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政策的不断深入、制度的不断改革,对我国会计准则的要求也在逐步提升。尤其在经济全球化这个大背景下,我国正在逐步做到与国际会计准则趋同,因此我们应该探求出一种既与国际趋同,又不失中国特色的会计模式。文章从我国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进程回顾,分别从社会经济体制、经济发展、理论研究、国际冲击四方面分析出我国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动因,提出国际趋同的策略。

关键词:会计准则;趋同;经济体制

一、引言

随着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我国贸易飞速发展,资本流动加速,我国已经融入了世界经济的全球化。作为一种国际商业通用的语言和经济准则行为之一,会计准则的国际协调程度必然反映了一国经济融入国际的程度。同时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到来,接踵而至的是会计国际化,即会计准则的国际化。

二、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涵义

改组后的IASC正式提出了“趋同”的概念。趋同意指趋近同一,也就是一体化。即在世界不同的司法管辖区,相同的经济交易事项都应该使用同一的会计处理方法。具体应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的涵义:一是在世界各国经济交往日益频繁的发展趋势下,趋同是世界各国在协调基础上的进步,是世界各国达到的一个共同目标;二是趋同是一个动态过程,渐进的过程,是永无止境没有终点的;三是趋同不等于完全等同。应该允许世界各国根据自身的经济发展阶段等现实情况,在会计准则的制订和完善过程中保持自己的独特之处。会计准则国际趋同,是2001年4月开始运作并取代IASC的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IASB)在这一意义上提出的战略目标和规划前景:第一,本着公众利益,制定一套高质量、易理解且强制性的全球会计准则,这套准则要求财务报表和其他财务报告中的信息高质量、透明且可比,有助于世界各种资本市场的参与者和其他信息使用者进行经济决策;第二,促进这些准则的使用和严格运用;第三,积极与国家准则制定机构合作,促使国家会计准则和国际财务报告准则高质量的趋同。

三、我国会计准则国际趋同回顾

(一)改革与探索阶段(1978年—1992年)

1978年,我国开始实行改革开放,在改革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的同时,实行对外开放政策,积极引进国外的资金和先进的技术。由于西方发达国家的会计处理方法与我国传统的会计处理存在一定差异,并与我国当时国情不符,因此,我们有必要借鉴国际通行的会计处理方法来适应改革开放和经济体制改革的需要。但是由于处于改革开放的萌芽时期,到底选择计划还是市场的争论制约和影响着改革的进程,也因此使得会计制度的改革处于一种渐进的发展态势,导致国际趋同进程缓慢。

在这一阶段,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外资企业、中外合资经营企业和中外合作经营企业蓬勃发展。为此,财政部从1979年底便开始着手制定中外合资经营企业会计制度,并与1985年3月4日正式发布了《中外合资经营企业会计制度》和《中外合资经营企业会计科目和会计报表》,并从1985年7月1日起正式施行。《中外合资经营企业会计制度》是中国会计准则与国际趋同的开始,为中国会计准则与国际接轨作了理论和实务的准备。

(二)逐步建立阶段(1992年—2000年)

1992年小平同志南巡讲话,进一步明确并强调了坚持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模式。因此为了适应市场经济和对外经济交往的发展和壮大,我国会计的改革也在保留原来会计制度体系的基础上,采用了国际惯例制定会计准则,从而形成了准则与制度并存的局面。

在此阶段,会计准则国际趋同取得了较大的发展。1992年11月30日经国务院批准,财政部发布了《企业会计准则》,在中国会计制度与国际接轨的过程中具有里程碑的意义。这一准则对会计审核制度进行了全面而系统的改革,初步建立了与国际接轨的企业会计制度,影响深远而重大。

(三)建立和完善阶段(2001年—2007年)

中国自2001年11月加入WTO以来,经济建设飞速发展,同时加速了与国际经济趋同的步伐,而会计作为一种国际通用语言,对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要求也与日俱增。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委员会改组后在全球的趋同计划,对中国会计准则国际趋同产生了深刻的现实影响。同时随着对外开放政策的推进,外商直接投资势头迅猛,外资在国内的并购步伐加快,这些都为我国会计准则国际趋同并具有中国特色的推进提供了直接动力。

从2001年1月1日起,我国企业执行了新的《企业会计制度》,并且新发布了《无形资产》、《借款费用》和《租赁》三项准则。执行新的《企业会计制度》和准则后,除了少数项目和条款从中国具体实际考虑而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不同外,在大多数项目中我们基本上实现了会计准则国际趋同。从2005年开始,我国进入全面构建中国会计准则体系的进程。强化会计准则、会计准则与会计制度并存。

(四)国际等效(2007年至今)

会计准则等效,是指某一国家的会计准则与其他国家会计准则具有同等效力,并获对方上市地区监管机构接纳。然而国际等效作为国际趋同的目标,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2005年以来,我国全面开展了同欧盟、美国、日本、韩国、澳大利亚等国家和地区的会计合作,暨中国会计准则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实现趋同后,会计合作也为我国实现国际等效创造了现实条件。

四、我国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原因分析

我国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因素主要包括社会经济体制、经济发展、理论研究、国际冲击。

(一)社会经济体制

通过对我国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回顾,我们不难发现,我国社会经济体制的转换是我国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决定性因素。从最先的计划经济体制到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再到现在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确立,从《中外合资经营企业会计制度》到《企业会计基本准则》,每一次的企业会计准则改革均是在我国社会经济体制改革的大潮下产生的,并且加速了中国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进程。

(二)经济发展

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对会计不断提出新的要求,同时经济活动的日益复杂化和对管理要求的不断提高,也对会计准则国际趋同提供一个助力。自1978年以来,随着我国改革开放政策的不断深入,尤其是对外开放形势的发展使得投资环境不断完善,企业利用外商直接投资取得了显著性的进步,出现了中外合资经营企业、中外合作经营企业和外资企业齐头并进的局面。同时随着企业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化,国营企业的性质发生了变化,原先的国营企业也不再是国家计划的执行者,这便要求企业的会计制度也要随之发生改变。此外,证券市场的发展要求公司披露的会计信息真实、充分而且及时,这无疑对会计制度的制定提出了挑战,更为会计准则国际趋同提出了迫切的要求。

(三)理论研究

在我国企业会计准则的变迁过程中,事实说明我国主要是将已有的其他国家的会计准则引入我国。正是中国会计学术界的理论研究,给我过会计制度的改革提供了详尽而透彻的知识基础,使我国会计准则更加透明,也为会计准则的改革提供了有效而现实的理论依据。

回顾我国会计发展的进程,从1978年开始,我国会计学术界就开始引进西方发达国家的会计理论和方法,大量的出版、翻译、评价国外的会计著作,尤其是引进美国会计著作,这也正是我国制定会计准则以国际会计准则为参照的具体体现。

(四)国际冲击

经济全球化态势的迅猛发展要求一国的经济发展必须融入国际经济发展的大潮流中,任何脱离世界资本市场和贸易市场而企图寻求好发展的经济实体都难以发展。而会计作为通用的国际商业语言,在经济全球化热潮中的地位越发凸显。会计准则国际趋同为世界资本流动与贸易往来降低了投资、融资的成本。李圆谊,张黎,杨阳认为“按照国际趋同的会计准则编制财务报表,可以减少海外上市成本,提高财务信息的透明度和可比性,有利于海外投资者更加深入地了解企业的财务状况,进一步吸引国际资本”。

五、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策略分析

鉴于我国是发展中大国,而且处于经济转型的特殊时期,这些必然导致我们不能照搬照抄西方国家的会计处理方法,因此从以下三方面分析国际趋同的策略。

(一)制定与国际会计准则趋同的概念框架

概念框架是一套制定和评价会计准则的基础概念体系,是实施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奠基石。因此,要做到会计准则国际趋同,其指导思想和原则的趋同是至关重要的,因为只有这样,在概念框架制定下的会计准则才能实现国际趋同,进一步地,会计才会真正的成为国际通用的商业语言,而不是仅仅体现在表面上。刘永泽,陈玉媛认为“应借鉴国际惯例,构建中国的财务会计概念框架。会计准则的制定必须受会计原则或概念框架的指导”。

(二)积极主动参与国际会计准则的制定工作

建立国际统一的高质量、高标准的会计准则一直是一项世界关注的、重大的系统工程。一直以来,IASB为此作出了不懈努力并不断提高,接连取得了显著的进展和成效。我国将一如既往的支持IASB的工作,积极主动的参与国际会计准则的制动工作,同时我们还应该看到,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在制度、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差异,建立起全球统一的、以发达国家会计准则为基础的、充分考虑到发展中国家实际情况的、与国际趋同的会计准则。这就必然要求我国积极参与国际会计准则的制定,提高我国在IASB制定中的地位极其影响力,为国家谋利益。李圆谊,张黎,杨阳认为“继续积极参与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的活动,应当利用这样的机会及时把握国际会计行业的新动向,扩大我国在国际会计准则制定过程中的影响力和发言权,争取拥有更重要的地位”。

(三)尽快构建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环境

就现阶段我国的发展局面看,环境因素无疑是会计准则国际趋同化进程中最大的障碍。我国市场经济发育不完善,各种生产要素市场有待发展和完善,会计监管体系和法律体系也需要进一步完善,很多领域不够透明。因此,我们应进一步推进经济体制改革,完善市场经济机制体制,应借鉴发达国家有关政府部门的监管措施与经验,对我国的企业管理行为进行深入研究,应加强法制建设,对相应的法律法规进行修订与完善,制定出一套适合会计准则国际趋同道路的体制与法律。

(四)完善会计人员培训制度,全面提高会计人员综合素质

会计准则国际趋同化对我国会计人员的知识结构、职业素质、工作技能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国应加紧培养综合型、复合型的会计方面的人才。努力完善会计人员培训制度,使会计教育达到系统化与科学化,重点选拔并培养高级会计人员。同时对会计在职人员的继续教育也应提高重视,使在职会计人员在现行会计准则及国际会计准则下掌握更新的知识和业务技能。另外,张林认为“要努力提高国内注册会计师的职业道德水平,提高其独立、客观、公正执业的自觉性,尽快向国际水平靠拢”。

参考文献:

1.李圆谊,张黎,杨阳.由我国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趋同引发的思考[J].中国集体经济,2011(1).

2.戴华越,浅议会计准则国际趋同[J].荆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

3.郭永清.新中国企业会计核算制度变迁研究[M].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3.

4.刘永泽,陈玉媛.会计准则国际化的战略选择[J].东北财经大学学报,2004.

5.李圆谊,张黎,杨阳.由我国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趋同引发的思考[J].中国集体经济,2011(1).

6.张林.我国会计准则与国际惯例的差异及改进对策[J].商业经济,2006(4).

(作者单位:中国石化西南石油局缅甸项目部)

上一篇:行政平等法律探讨论文范文下一篇:经济犯罪现状分析论文范文